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安全生产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生产的内涵

第1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安全生产;化工

前言

下文首先简要概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内涵及其对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应用过程监测、仪表监控和紧急停车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就化工生产中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浅议。

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内涵及重要性

1.自动化控制的内涵

在化工生产的管理过程中,以化工生产过程为控制对象,使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和特殊的控制算法,设计独特的控制方案,从而做到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时间互相协调,使得从化工原料的加工到化工成品的产出都处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与此同时,需要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以及液位等过程参数进行自动化的控制,这就是所谓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内涵。

2.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工生产,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化工产品。然而,化学物品大多是易爆、易燃、易腐或者有毒的,所以,化工生产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特点。化工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权。化工生产对安全的要求很高,因为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一旦操作失误将会引发难以控制的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化工生产为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把自动化控制技术引进了生产过程,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保护。

二、过程控制系统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化工生产过程的检测以及故障的及时诊断,实现化工的安全生产,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保护化工生产的装备,而且提高了化工生产过程中运行的可靠系数和安全系数,是化工安全生产的有效保护措施。

1.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过程监测主要分为基于解析模型的过程监测、基于专家知识的过程监测和基于数据分析的过程监测三种方法,由于基于解析模型的过程检测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难度很大,本文主要介绍另外两种过程监测方法。基于专家知识的过程检测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该系统将监测过程中通过分析处理获得的一些事实与PCA的分析结果同时输送到指定的数据库,继而自动激活专家诊断模式,对于所有提交的数据进行诊断处理,诊断模块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将所有知识分为设备知识、算法知识、以及元知识,并对其进行分层次管理。

2.应用仪表监控

随着微处理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传统的常规仪表监控设备已经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所取代,而目前走向实用化的现场总线系统( FCS)就是有PLC和DCS发展而来,本文重点阐述实用化比较强的FCS控制系统

FCS的核心为总线标准,对其他的相关技术及设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只要具有较好的开放性,那么它的互操作性也就越好,源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是建立在数字智能装置上的,所以相关的装置具有极大的分散性,从而可以减少用户现场接线的工程量,需要达到多变量的通信还可以使用单个现场仪表尤其是在化工领域的运用,可以根据系统的不同生产对象和生产的复杂程度特点进行有选择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三、紧急停车系统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在化工生产装置中,过程控制系统是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连续动态的监控,而紧急停车系统(ESD)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状况以及一系列的重要数据进行连续监视,一旦生产操作偏离了正常轨道,并且达到了预先设定的停车要求时,过程监控系统就会被紧急停车系统取而代之,从而使得整个生产过程都处于一种安全状态,并且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常情况下,紧急停车系统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运转,即正常停车方式,需要定期的对生产设备进行相关的维修和保养检测工作,这个时候的停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正常停车方式;部分紧急停车方式,一般情况,当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会启动紧急停车系统;全面停车方式,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例如停水、停电、停汽等特殊状况,则需要启动全面紧急停车系统但是,早期的紧急停车系统往往出现‘接点钻住”的危险性故障,而且不能及时有效地针对故障的准确位置,从而使得修复的时间比较长,这就催生了新的技术的应用。

四、自动化新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工企业不断引进许多新技术、新工艺,以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运行。

1.安全装置的自动化

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操作和管理人员单单依靠的自己的经验,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危险源,作为装置安全的自动化,将会自动发现危险的存在,并且发出相应的动作解除这些安全隐患。例如,有害气体进行密封隔离的处理装置,有火灾则进行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另外,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亲临事故现场,防止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化工设备自动化的检测

化工生产事故的出现,大部分由于化工设备长时间处于工作运行的状态下,导致其老化并有缺陷,传统的检测方式,费时费力,导致检测工作难度极大,所以,必须对化工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测,例如,可以采用无损探伤法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工作,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而且通过对设备结构的综合性分析探索,从根本上保障了化工的安全生产。

3.自动连锁报警装置

由于化工生产中许多化工物品具有易燃、易爆、服饰性强、有毒以及有害的特点,所以在化工生产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某个环节一旦操作不慎或是某些工艺参数发生差异,就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的严重后果,例如,一些停水、停电以及停汽情况引起的重大生产事故,这时,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可以向工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并使得生产设备停止运转,以便技术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理问。

结语

在化工的安全生产中,虽然化工生产的安全性能不断提高,但是仍旧不能完全规避安全隐患,所以,化工企业除了运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化工生产外,还需要加大关于安全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的资金投入,提高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减少事故带来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化工自动化水平,满足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急剧增长的化工安全生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晓明.孙娜.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外资.2013.

[2]刘燕.杨光华.闫昭.化工自动化控制及其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3]赵之喜.化工自动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

[4]刘立波.杜惠吉.化工生产控制自动化仪表问题浅析[J].才智,2010.

第2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因此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是当前我们亟需处理的重要问题。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是党的十的报告提出的内容,也是企业努力改进和强化的方向,毕竟安全生产大于天。

1 强化安全生产建设基础的重要意义和内涵

一般来说,直接造成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出现或者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而追根究底,是人的安全意识的薄弱,也就是我们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和安全生产基础的薄弱。因而,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对于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用价值。它既是企业员工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需求,更是落实企业责任的需求。

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实际上涵盖了一个企业所有的安全生产工作,且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之中[1]。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机械加工设备、现场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二是,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隐患排查以及应急救援、安全考核等安全文化方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侧重点也是不同,但是无论怎么不同,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内涵是相同的:作业环境设备的安全、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安全管理体系。所谓作业环境设备的安全,就是说厂房布局合理性、机械设备安全性、电气设备规范性、安全防护设施健全性,这是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中的基石;而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则是员工的技能培训、安全意识的培养、纪律性的提高等,这是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关键环节;还有就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也就是说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具体的。

2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形势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出现薄弱环节,不利于其安全生产基础的强化。

首先,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需要通过自觉意识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然而,企业的这种自我约束机制是不完善的,这就导致不同的企业在对待和处理安全生产问题时持有不同的态度。就拿机械加工行业来说,企业所有制的不同,会导致企业领导看待利润的不同,就会在需要出钱搞好安全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措施。所以,在市场超强、立法滞后的情况下,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克服相当大的困难[2]。

其次,企业的逐利性,为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的出现埋下伏笔。部分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公司利润和经济效益,轻视了对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投入,导致企业事故多发,甚至于小的安全隐患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安全事故或者职业危害。

再者,中国劳动力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职工队伍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工厂,尤其是机械加工、电子信息行业。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低下,又缺乏系统的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再加上部分企业落后的生产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

最后,安全意识的薄弱,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在企业里普遍存在,而从企业高层到工人均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安全教育,缺少安全常识,欠缺安全意识。

3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措施

3.1 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3]。作为企业,必须形成“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安全”的责任意识,而且要将责任层层落实,主管领导要肩负主要责任,部门领导要负责具体责任和实施,形成责任体系。

真要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题责任,需要由以下方面着手:

3.1.1 企业领导要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

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者、领路人,应当肩负法定的第一责任人的担子。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有助于企业的大船不在利益的浪潮中迷失方向。如果企业负责人安全意思单薄,强调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也必定难以落到实处。

3.1.2 增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其工作能力

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及工作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落实者、贯彻者,这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的强弱以及工作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而, 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自觉加强工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推到新的层面上。

3.1.3 企业员工要提高责任意识以及排除隐患的能力

企业的普通员工是企业生产工作的操作者,也是企业安全隐患的直接受威胁者。因此,加强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培养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对于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教育是企业员工入职前的重要学习内容,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3.2.1 对员工进行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加深其影响和认知层次

结合具体的安全事故案例,向员工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员工印象深刻,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事实的案例可以让员工更具体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前前后后,有助于员工意识到日常工作的注意事项,从而实现安全操作和安全生产。

3.2.2 加强安全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培训

安全理论知识,是员工发现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以及减少伤害的参考知识和行动指南。而思想道德培训,有助于将安全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让员工从职业道德的观念上去接受安全教育,从而实现自我约束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国平,汪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思考[C]//中国金属学会2013’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论文集,2013.

第3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整体社会经济处于转型阶段,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原则,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依然数量较高,很多重大安全事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发现,造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够完善的因素有很多,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较多,员工缺乏安全生产理念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下文就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与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如何更好的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看法。

2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企业与员工的能力、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并且决定于企业管理风格,与企业的生产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具有足够的信息交流,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落实与实现。企业安全文化是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的在员工生产过程中,将安全生产进行重视,并且将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有很多,其中有效的宣传、教育、奖惩等手段,可以让员工自身安全修养得到提高,改变自身技术水平与思想认识的不足,真正的将被动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安全管理。

3 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双刃剑的特点。在以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的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生产分工更加精细,系统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一些安全隐患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

第二,企业处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缺乏全员安全管理的理念。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认为安全培训、工作环境改善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在对运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就会大幅度的缩减安全管理成本,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思想观念上的不足。生产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操作人员的自我意识有关,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难以对安全管理的效能进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环境,并且以生产人员的高度安全意识为重要的执行基础。

4 如何更好的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4.1 决策层的改变

企业的决策层要提高自身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观念。首先,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企业决策层要真正的推行人性化管理,保证员工的自身需求得到尊重与满足,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承认员工的自身价值。只有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员工才可以更加积极创造自身的价值,并且提高自身责任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其次,要形成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观念。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重实行主动式的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将以往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效益观念。很多企业由于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不能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效益。有效的安全生产投入,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来汇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企业决策者要正确的认识到事故的成本,并且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投入重要性的认识。

4.2 管理层的改变

管理层自身的行为,是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执行的重要关键,也是落实相关管理流程的重要前提。管理层要认真的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保证日常生产的规范性。管理层要严格的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并且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引导与促进。在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中,要做好榜样,让员工真正的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管理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与业务技能的结合,将安全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的体现出安全文化的实际意义。管理层要对于企业的培训、监督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直接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明确的分配不同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企业必须要深入管理改革,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安全管理环境,真正的将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发挥。安全文化的根本在于企业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并且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让员工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认同安全管理行为,最终主动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

4.3 操作层的改变

操作层作为企业生产的最前线,其是安全生产的一线执行者,其自身安全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决定了企业生死存亡。首先,要通过建立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有效的提高操作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成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受到了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的影响,需要全员参与。在开展生产的过程中员工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安全对于企业、社会与家庭的重要意义,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其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操作层员工自身安全意识水平,决定了安全生产能否有效进行。员工要将以往被动的安全转变为主动的进行安全生产,真正的了解企业安全文化,融入企业安全文化,进而实现安全素质的全面增长。最后,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帮助员工解决心理的问题。通过制度的落实,力争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管理,有效的保证员工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员工更好的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让员工消除心理的不良情绪,保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持平和的心态,维持良好的工作热情,真正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第4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煤矿;安全文化;安全生产;重要性

在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讲求人性化的当代社会,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近年来,虽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但纵观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重大、特大事故还在出现,这其中有诸多因素。本文就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一、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文化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推动力,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建设好煤矿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煤矿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目标。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

我们知道,煤矿安全生产不是靠一句口号、几条标语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将煤矿安全文化的理念贯彻到煤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潜意识中。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牢固树立及防护能力的全面提高,必须靠管理创新来实现。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抓好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因为煤矿安全文化关乎煤矿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要以煤矿职工群众为主体,营造浓厚的煤矿安全文化氛围,进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现代煤矿企业职工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也有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故要形成煤矿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安全文化观念,就必须从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入手。

煤矿职工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安全思维、行为、意识、法治观念和技术水平。由于煤矿职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职工对煤矿事故隐患分析与判断存在偏差,导致事故隐患经常存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在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推动力,认识到通过煤矿安全文化可以改变安全生产现状。煤矿安全文化代表了煤矿职工的利益,我们相信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煤矿安全发展需要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果一个煤矿安全文化是这个煤矿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是被该煤矿职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的话,那么这个煤矿的安全文化就是该矿职工价值观的灵魂。可以说,煤矿安全文化好比是软件,代表着一个煤矿企业的形象;煤矿安全生产好比是硬件,代表着煤矿的实力。只有软件硬件协调联动,配合有序,才能使该煤矿的效益始终走在同类煤矿的前列,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煤矿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生产有促进作用

安全文化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除了加强传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之外,还应该从煤矿安全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一位教授说:“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意外伤害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产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都必须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

我们从安全生产的理论上来讲,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得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将现代先进的安全文化灌输于煤矿方方面面,使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内化于心,付诸于行,进而使煤矿安全文化成为煤矿生存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培育出优秀的安全文化,以优秀的安全文化为基础和氛围铸造安全盾牌,才能保证和推动安全生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煤矿安全文化对人本安全的推动作用

人本安全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安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本安全,二是人本安全。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人本安全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认识要达到本质安全所需的条件。人的本质安全指出人的安全素质不仅仅是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取决于人的安全意识、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因素。认识了人的根本性的素质,就自然而然得出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就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塑造本质安全型人。因此,加强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煤矿职工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出现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只有煤矿安全文化在职工脑海中根深蒂固,才能使职工在生产中安全意识始终处于警戒状态,才能使安全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做到按时整治,切断事故隐患根源,进而使煤矿生产永远处于安全状态。

【参考文献】

[1] 彭玉敬.安全文化知识读本[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

[2] 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经验汇编.2013.6.

[3] 山西省煤矿新标准汇编.2012.7.

第5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形势;安全发展

引言

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把安全生产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核心,在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发展过程中,在安全问题上仍然大投入、高要求、严把关、重考核,实现了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全面好转。在新形势下,各采油厂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宗旨,举安全大旗,强安全内质,树安全新风,连续多年取得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的良好业绩,现就新形势下采油厂安全生产形势及安全发展,浅谈几点的看法。

一、采油厂安全生产形势

1、好形势

1.1“十个转变”促动安全生产。“十个转变”是长庆油田近年来安全生产的成果积淀,其丰富的内涵融入了现代安全管理和技术理论的精髓,通过正确理解和认识“十个转变”,使安全生产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员工操作日趋规范,“十个转变”良好的基础支撑,有力促动了安全生产良性循环,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

1.2监管分离推进安全生产。长庆油田结合现状实施了安全管理与监督分离运行,运用“两条腿走路”,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完善,监管方更加科学合理,责任共担、利益共存、异体监督的安全监管的安全监管良好机制已经为安全生产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3安全文化深化安全生产。秉借安全文化的软推动力深化安全生产,从视觉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几年来的探索,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形成的大库大站、交通安全文化成效稳固性好,可视化安全管理、心理档案监控、执行标准作业程序安全文化新举措已成为安全生产重要积淀。

1.4过程受控制保障安全生产。针对油田现状,提升监控等级、强化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安全监督立足现场重心前移、专项与综合治理并重等管理措施,从人、机、环境全方位着手,多措施实施过程受控,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2、不利形势

2.1员工安全素质制约安全生产。新员工迅速增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制约安全生产;管理层对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安全理念的掌握理解以及对安全管理程序的运用仍不足;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强影响科学管理;外来人员(承包商队伍)安全素质差;操作层员工仍存在侥幸、蛮干思想,自主安全意识淡薄。

2.2设备设施老化带来不可预料风险。油水井套管长时间生产运行,发生腐蚀、管线穿孔,极易导致管漏污染饮用水层;地面设备设施和地下集输管网长时间运行,本质安全系数降低,安全可控程度下降。

2.3资源配置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经济理论的观点仍不能深入人心,被眼前经济利益蒙蔽了双眼,不顾长远利益,造成个别环节上安全生产资源配置存在滞后。

2.4安全文化建设有思路有所走偏。采油厂多年来探索安全文化建设,很多环节仍存在着注重视觉文化建设,忽略了制度、行为和物态是组成安全文化的主要核心要求,安全文化建设思路有所走偏。安全发展途径和方法1.三个“同步”。将安全生产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2.五个“做到”。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3.六个“要”。1)要坚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2)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认真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3)要抓好重点岗位、环节和过程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切实消除隐患。4)要加大治本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重特大事故监测预控系统,加大安全培训教育,为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5)要经常分析生产安全形势,抓紧解决生产中不利于安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生产安全工作的政策举措。6)要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开展各种形势的安全文化活动,动员全员参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安全发展的可行措施

1、建立安全检查及反馈新途径

1.1认真贯彻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方针,考虑到采油厂战线长、人员少、环境复杂的现状,规整和改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势在必行。1.2安全管理决策者和专职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各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必须掌握日常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管理信息,并进行系统评价。1.3及时掌握现场的安全现状和倾向性问题,单位安全专职部门应通过安全检查表、召开班后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开展安全检查。

2、创建更良好的安全环境

2.1提高班组人员素质。对基层班组人员的安排应充分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各自的自控能力、业务素质,充分考虑各种安全影响因素,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调整。

2.2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十个转变”重点提出安全管理的新思路,从精神上,物质上不同程度对安全生产的先进者进行鼓励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3为员工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采油厂油区偏僻、条件较为恶劣,造成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单调。应完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提倡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减少员工业余生活的枯燥感。

2.4关注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安全生产制度是约束机制的依据,操作规程是员工操作的指导。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探索传统安全生产与HSE管理体系运行中制度管理的契合点,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制度执行的基础。

2.5突出安全科技的实施与管理。安全科技发展是安全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科技力决定发展的动力,应加大安全科技项目研究、实施关键环节科技攻关、落实群众性的小改小革等,突出以安全科技推动安全生产。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油田保持了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形势连年保持平稳,可安全基础不够稳固、员工安全素质不够强力、安全隐患仍有存在,安全制度不够完善等是笔者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得出的制约安全发展的因素,因此,笔者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思想并结合多年安全管理岗位实际提出了促进采油厂安全发展可行措施,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问题找原因,对照差距寻不足的方式找准、找对采油厂安全发展的着力点,为采油厂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必要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平铭.《论安全发展》2007 年12月《现代职业健康》.北京新华印刷厂.

第6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管理

一、概述

海恩法则称,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险肇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而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要在班组中进行,各项目标任务都要靠班组来落实,班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班组又是各类违章现象的多发区,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发生在班组,在班组开展查隐患、反违章是企业抓安全工作的最前沿阵地。

安全问题多出在班组,安全事故发生在现场。事故的发生是由现场多种未能发现处理的隐患积累而成的,事故的预防在于提高班组操作层面素质和责任心。因此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班组的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能避免和防止企业发生各类事故,班组安全工作是保证企业安全大厦的根基和磐石。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班组,而提高班组操作层面素质和责任心的关键是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力弘扬企业安全文化,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塑造的又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包含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以及保护员工身心安全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不同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直接影响着员工对安全的价值观,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心理素质和员工的安全习惯也就是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养成与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三、安全文化对加强班组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营造一种安全氛围,将人们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树立班组安全的价值观,形成员工的安全生产精神动力。员工的安全观念和意识、安全知识和行为、安全思维和防护技能,不是天生固有的,企业要提升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除强化日常安全教育、管理、监督外,主要靠教育、培养和文化建设,在岗位工作的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企业不断的安全教化,用安全文化渗透和默化心境,融合提升,优化发展而不断提高。?在安全管理中,人是第一要素,在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危险状态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采用有效形式和工作方法,使安全管理全员参与,通过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的进行,让员工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使广大员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增强安全事故的控制和解决能力,提高安全事故预防能力,才能防范事故于未然。

四、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在班组树立零事故的理念。钢铁行业是一个安全风险较高的行业,但任何一个职工都不愿在生产中受到人身伤害或重大设备事故,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把职工这种愿望通过安全教育与引导转化成一种企业的财富,形成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的观念,通过班组成员共同努力,共同担当,久而久之就会对每个人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班组成员的行为规范了,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现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得到有效遏制,事故隐患及时查除,零事故就能实现。

完善制度,执行到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重视班组作业现场标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班组作业标准应明确作业现场的设备状况要求、作业环境要求、作业人员要求、作业程序要求等。班组内的机电设备、工具、车辆及工作现场等都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严禁设备设施带病作业;上岗操作前必须按规定穿带好劳动防护用品,杜绝疲劳作业;班组内每天每项操作、每个员工都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对存在的重点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每位员工必须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落实“一岗双责”理念,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班组长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组织每周的安全学习,沟通交流,总结经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班组的安全责任要“重担众人挑”,虽然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但是班组的安全工作不是班组长和安全员等少数人的事情,只有做到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实现班组安全形势的稳定。

抓好培训教育,创建学习型班组,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素质。提高每个班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是保证安全的关键。一个人的安全素质是一个人的安全知识、安全行为、安全思想的综合体现。想方设法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制订培训计划,培训中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按计划、分步骤进行。要创建“学习型班组”,班组建成学习型,班组全体员工就可以在学习的平台上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及不断学习、追求超越的员工队伍。班组员工具备了高超的安全技术素质,就会灵活驾驭设备,就能主动地控制安全生产,熟练地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并预料到运行规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防患于未然。

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文化活动是职工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班组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安全技术问答、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培训、事故应急演练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从而提高职工参加安全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在班组开展的安全文化活动中,班组长要注意从职工的发言、演讲、心得、感悟中以及班组安全记录、报刊、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法规中引摘精彩的核心内容,不断丰富和升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第7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注安全、珍爱生命”,一句简单的话语不仅道出了所有职工和家属的心声,更多的寄予了众多亲人的渴盼。原创:它从人性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了“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的朴素道理。我们要以人为本,使全体职工切实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将“要我安全”自觉转化为“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不断开创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的命运紧密相连,是每位职工责无旁贷的大事,需要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只有具备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安全生产上齐心协力、上下同为,才能够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安全生产贯穿企业的每个环节,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和严重威胁。搞好安全生产,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杜绝推委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要从我做起,狠抓落实。作为一名煤矿员工,既要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安全操作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必要的安全自我保护的知识,从而在工作中有效地保护自己,将一切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安全的战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8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煤炭企业;职业健康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作为煤炭企业一定要应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内涵,树立“大安全”理念,在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健康,必须把职业健康纳入安全生产范畴。

1 职业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1.1 职业健康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的发生。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职业健康和职业安全统称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1.2 与职业安全相比,职业健康的特点

(1)职业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伤亡危害明显。例如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伤害后果明显;而职业健康问题在常态下所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并不够明显。(2)职业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伤亡危害除了有些是数量大以外,例如煤矿透水,爆炸等,一般造成的是个别人的伤亡;而职业健康问题所造成的伤害人数往往较多,只要在工作场所就很难逃避。(3)职业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伤害立竿见影;职业健康问题所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往往都有潜伏期,有的甚至十几年或几十年。(4)职业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伤害影响的主要是本人,职业健康问题所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不仅影响本人,而且影响后代。

2 煤炭企业职业健康的现状及重要性

2.1 据国家卫生计委,2012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27420例,其中尘肺病24206例,占当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8.28%。从行业分布来看,煤炭行业的职业病病例为13399例,占报告总数的48.86%,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2.2 职业健康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扎实做好职业健康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也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所以,将安全工作由保障生命安全向珍爱职工健康延伸。

2.3 煤矿企业具有高危险、高污染、高劳动强度的特点,加之个别员工不注意个人防护、饮食结构调整和健康保健,员工尘肺病、矽肺病、心脑血管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企业维护员工的安全健康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课题。

3 构建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有效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3.1 严格执行煤炭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根本措施,也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保障从业人员健康权益的有效手段。

晋城公司所属煤矿均为资源整合矿井,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职业危害预评价工作;在初步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了设计;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项目竣工后,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按照有关程序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确保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及时到位。

3.2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为加强晋城公司煤矿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了职业健康领导组,下设了职业健康办公室,制定了《煤矿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将公司所属煤矿及基建矿井施工单位全部纳入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范畴,加强了对基层单位的督导和考核。煤矿成立了职业卫生领导组,建立职业卫生专职科室,建立健全了各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同时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安全投入资金管理、使用等一系列有关文件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对各项职业病防治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并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资金的使用、实施,实行全过程、系统化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职业健康制度体系和职业健康专项经费体系,为做好职业健康工作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3.3 加强现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

加大科技创新,狠抓源头治理。(1)采用煤层注水、自动喷雾、湿式作业,有效降低粉尘浓度,建成防尘供水系统、防尘隔爆设施、喷雾降尘系统、通风系统等多个防护系统;(2)采用增加投入,及时淘汰落后设备,采用低噪音设备,对重点场所采用隔音处理等方式降低噪音强度;(3)采用工作面采空区及时密闭,合理安排风量,井下爆破后及时排除炮烟,加强毒物防治;(4)配备粉尘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设备开停传感器,形成可靠的监测系统,做到及时有效预测预报,改善职工的劳动环境。

3.4 严格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严格职业健康体检管理,主动预防为主,全程监护为重。

首先,对新招入人员和转岗人员及时进行岗前体检。一是,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劳动者,以避免职业禁忌人员从事其健康状况不允许从事的作业,从而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二是,为作业者留下健康状况的本底资料,以便以后动态观察其健康状况的变化。

其次,是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做好在岗期间的体检。一是,尽早发现职业病患者(职业禁忌者)或职业病危害对健康的损害,及时调离有害岗位并予以治疗;二是,了解群体健康水平,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离岗时的体检。凡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离岗时必须进行离岗体检,其目的是为了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做一个评价(总结)。其意义是双方面的,对于工人,是为了确定自己是否遭受了健康损害,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用人单位,也可以视为一种义务和一种保护手段是证明未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的证据,避免产生可能出现的劳务纠纷。

3.5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规范劳保用品,严把质量门槛。从源头上严格标准把好质量关,质量不合格产品一律拒之门外,及时为井上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配置合格、规范的劳动防护用品。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储存、发放和使用等重点环节的动态管控,始终把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3.6 职业健康教育

第9篇:安全生产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 隐患排查治理 政府监管

0 引言

事故的发生源于隐患的存在,在安全生产日益重要的今天,隐患排查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考核因素,现今我国的社会发展在各个生产领域普遍建立起一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其内涵包括企业底数分级分类监管、排查治理标准、各部门职责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制度、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中的隐患排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本文通过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引申到我国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治理的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1.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 所谓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指的是作为生产主体的生产单位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人为或者天然的漏洞导致可能出现的事故发生概率增高的现象。由此可见,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来源于两方面:物的不安全、人的不安全。而人的不安全又具体表现为不安全生产行为和管理漏洞行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内容则是包含三方面,即隐患分级、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三方面。[1]根据隐患分级,一般将隐患分为两种,即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这两个分类的考量因素主要是隐患的治理难度和隐患的排查难度以及隐患对安全生产的威胁程度等。

1.2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状况 总体来看,全国的生产单位都意识到了隐患排查对整个安全生产的意义以及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大部分也着手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来说,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立法层面首次将安全生产的重点落实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对于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先河性的指导意义。[2]之后陆陆续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对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做了政策性的指导和规制。相关地区的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践开始有了显著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建议

2.1 规章制度规制 在相关的规章指导下建立一定的体系化制度,能够将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加以固化,对于未来的工作乃至更大范围的生产规模扩充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各地需要在区域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总体规制,有立法资格的行政区域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管理办法以及奖惩规定以明文形式规定下来,保障相关安全生产有法可依,避免生产范围的盲目行为和投机动作。对没有立法资格的区域,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性规定将相关的制度确定下来,具体包含管理工作的办法,隐患排查的开展时间,上报途径,排查治理的培训管理,进行排查的部门以及政府介入管理的时机和条件等。例如爆破作业的规制情况,应当依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行爆破作业的状况,排查爆破安全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爆破作业方案与操作规程是否落实、危及人身安全与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手段是否制定、爆炸物品的存放、购进、运输、运用及清理登记制度是否落实。

2.2 政府职责明晰化 生产单位作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下,可能出现“一味追求眼前的生产效率,忽视事故隐患”的误区。因此,在整个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明确生产单位的工作职责。以煤矿安全生产为例,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全面进行综合治理的思想方针,认真处理存在的尖锐问题,有效防止重、特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不断健全完善露天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监督。对于监督主体(政府部门)而言,应明确安全监管的职责、内容以及要求,另外还包括管理的职能划分,防止出现职能部门职权重叠、交叉管理的尴尬局面。另外从政府监管形式来看,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责任划分和职能行为,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行业领域,都要有不同的管理定位,需要做到责任到户。

2.3 教育培训强化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老牌企业也开始在转型中加以强调,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技术标准不清晰,技术水平不足的现状,因此强化教育培训成为这类企业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方略。而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各生产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3]教育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现代教学设备,以实践案例为指导。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明确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意义;第二,对安全隐患治理的标准有整体认识、解读和应用;第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操作系统等专业知识,并将这类知识加以应用。以金属生产行业为例,强化对参与尾矿库相关放矿、筑坝、排洪等业务操作员进行安全教育进修与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认识性培训。

2.4 奖惩与考核体系建立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奖惩制度能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竞争考核和奖惩机制,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责。具体的奖惩手段可以结合安全生产责任险、风险抵押金、税率浮动,黑名单等手段强化奖惩、制约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责任追究。对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的单位,进行鼓励和支持,比如人员和财力的支持;而对于有效通过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得以防范生产事故的情况要将其经验加以推广,并通过制度保障其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2008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J].劳动保护,2008,06:13-16.

[2]关于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专项行动进行检查督查的指导意见[J].安全与健康,2007,13: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