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素质;培养;课堂氛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由于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不够。课后,我们进行了调查并探讨,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原因。现在,农村学生,也大多数生于二孩家庭,不少还是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部分学生存在自卑、逆反、冷漠、自私、懒惰厌学、社交困难等问题。学生在与他人有不同想法时,会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一、构建轻松和谐、积极有序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提倡“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的理念。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的身份仍不可改变,创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调控课堂的方式或手段可以是多样的,但教师必须遵守两个理念并去力行之。
1.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
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身份既是学习的引导者,又是学习的参与者。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践行这个理念,使自己的课堂多一点亲切的“温情”,使学生尤其是本来不够自信、不够从容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得到更多的鼓励与理解,使学生能感受到合作学习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与课堂环境,从而消除压力感,以轻松的心境去探讨语文问题。
2.教师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课堂调节与掌控的艺术家
教师能艺术性地调控一节课,对语文合作学习的课堂能营造出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合作欲望更强的氛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的课堂,其实教师更应该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跟踪得更紧密,要处处留心、时时注意,适时及时、点拨引导,从而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在这个方面,教师进行点拨提醒,通过巧设问题,采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使学生具备合作学习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人格品质
我们在德育工作中,都会重视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品质教育,而合作学习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合作上。这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倾听他人、与他们沟通的过程。因此,在看似与德育无关的语文合作学习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品质教育是一项不可小视的任务。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单个力量与小组力量的比对,进行小组之间或小组内阶段性比较,从而切身感受到小组团队精诚合作的力量是伟大的,使他们真正明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对学习产生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收获合作、沟通与倾听给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与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的道理。在合作学习中,要尊重他人先从学会做一位倾听者做起。合作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看似放任自由般,但实质上要求教师做一个暗中调控高手,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要让学生明白:学会倾听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它能使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发言里,吸取别人思想中的精华,博采众长,以弥补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在倾听中触发思维灵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倾听的明确要求:细心认真,耐心虚心,听思同步。特别是强调学生有听才有思,边听边思考,从而发现别人发言中的不足与可取之处,为善于举一反三、注意辨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培养更强的探讨能力打基础。
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重视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因为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最终的目标。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才能进行的。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那么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成为小组合作的主宰,而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基础薄弱,缺乏参与小组合作的主动性,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自己的见解,放弃了思考、表现的机会,就只好盲从别人的见解,或者对别人的观点漠不关心。这样的合作讨论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与发展。
四、建立并实施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
1.建立激励性评估机制,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调查表明,激励性评估机制是培养学习合作精神、增进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教师要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公布给学生,并定期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全体化而较少考虑个性差异。在对合作学习评价时我们要避免这么一个做法,那就是认为合作学习是集体合作的智慧结晶,所以,就认为对合作学习评价应该以合作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教师如果仅仅在教学时把评价和赞赏过多地放在合作学习小组整体上,就会导致忽视个体的发展。只有把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结合起来,在注重整体性评价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多了解单个学生的学情,考虑不同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差异、参与情况等表现,依据学生差异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发展性评价。既要引导优秀学生乘风破浪,又要帮助学困生翻越学习巅峰,尤其学困生在组内可安排他们优先发言,
培养或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多一些鼓励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对学困生每次进步要加以肯定,只有合作学习中的个体得到参与成功的喜悦,整体的评价才是真实的,合作学习的目的才会真正实现。
3.过程评价应重于终结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师习惯于终结性评价,习惯用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价,但这种评价方式不适合语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强调“促进全面但非均衡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差异,只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都能够超越自我,获得进步,就应予以较高评价,这种评价不是终结性的水平认定,而应是一种激励、一种反思、一种改进,它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会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合作学习的意愿得到增强,从而进一步学好语文,提高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因此,合作学习过程性评价应重于终结性评价。
总之,高中尤其是农村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日可以成功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与总结,不断地去渗透于课堂,从而逐步实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目前,有一些老师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和写作文的重要性,但他们虽有认识,却仅仅停留在课本内容上,对于课外一些读物的涉猎却少之又少。我们知道课外阅读对于中学生相当的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曾在 2001 年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就非常清晰地规定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数字和数目。这反映出,我国现在已经开始转变语文教学方向,即从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地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地转变。根据国家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也必须响应国家的政策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必须把课外阅读对中学生作文能力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那么,我们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新课改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阅读总量不能少于260万字。这就告诉我们,以传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的旧观念必须改变,转化为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的新观念。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必然要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必然会影响到课外阅读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再加上中学语文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不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因此,要想把课外阅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中学语文教师还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消极态度。
二、中学语文教师要把写作作为目标与指导,以写促读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能力较强、阅读量大的学生相对会积累更多的语言与技巧,其写作能力往往要比阅读少的学生要强。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写作作为目标与指导,以写作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为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提高的前提条件。但是学生的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与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2.老师要让中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要把对经典的精读作为重点。我们的学生有许多的课外书籍可以读,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所以,作为老师就必须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分别书籍,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精读与泛读,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作品,进行精读;还要指导中学生进行泛读;以此来激励中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面,扩大自己的眼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当然,老师还要锻炼中学生的阅读速度,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于有效地精读和泛读各种课外书籍。
三、激励学生把阅读课外书籍当作写作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课外阅读是增强中学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搞得好,对于中学学生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很可能得力于课外阅读。”因此,我们得出,阅读课外书籍对写作的影响很大,一旦学生把阅读课外书籍看作是写作文的基础,就很有可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在教课时指导学生将写作和阅读课外书籍连接起来,用阅读课外书籍来指导写作。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两种方式来完成:
1.指导学生要历练文字,把握好语言的文采和词语。文字是组成文章的基础,写好作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文字运用好。但是,我们要想运用好文字绝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讲课就能实现的,必须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面,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利用阅读书籍来掌握文字的运用,利用阅读书籍来积累辞藻和词句搭配,准确地掌握词句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以阅读课外书籍为基础来锤炼语言文字,着重锻炼语句和文章的文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指导学生精炼地构造文章的框架,使文章脉络清晰。写作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包括精练的框架,清晰的脉络,这就增加了习作的难度。想要培养中学生精炼的构造文章的框架,就必须要求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例如:精读名家散文,通过精读,理解文章的结构框架、方法和技巧。当然,我们在读了这些名作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利用模仿来提高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心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63-01
一、最为完备的语文学习心理解读
高考语文大纲是中学语文科目考试的最高纲领性指导文件,对高中语文教学复习具有权威性的指导作用,本人从心理学角度,对语文考试大纲进行阐释,突出了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最完美的品质。
(一)就“考试能力要求” 突出“语文智力水平”
智力在心理学多指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中心,对以语言为媒介承载祖国文化的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智力指的是“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这五种能力构成语文的智力结构,其中突出中心的是“表达应用”能力,阅读的“鉴赏评析”,这就突出语文的性质特点,即自己要善于利用语言媒介来表达思想,又要利用语言阅读来弄别人表达的思想。将语文智力水平摆列出来,这样语文教育的能力目标更加明晰,更加凸显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把语文质的概念用心理学来表达,为语文教学奠定了学科目标方向。
(二)就考试内容:突出“语文知识”及语文心智技能“语文阅读技能”“写作表达技能”“语言技能”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分为五大类,“第一,语言知识和
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第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第四,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第五、写作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概括这五项考试内容,就心理学角度来说,分为语文知识和语文心智技能,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些语文知识需要基础的记忆和理解,更多的需要学习的汗水,特别是语文学习的习得。当然语文其他能力也对语文陈述性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考试内容方面,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就属于语文心智技能,涉及到语文思维核心,突出语文思维能力,既然语文技能的提出,那么就打破语文神圣天赋说,更加突出语文学科特点,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训练的心理学依据。语言技能,作文技能,阅读技能就可按照技能训练的方式,按照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凭空所想,随意模仿或刻意追求某种模式,大搞题海战术,或部队训练高强度的疲劳训练,应该以语言为媒介,按照认识,理解,表达应用,语言技能要规范,阅读技能要阅读,积淀文化素养,充分概括和总结,写作技能要勤练,多思,讲求技巧。由于口语考试的不易操作,高考语文教学大纲并没有对口语做出考试规范。但口语交际却每时每刻都在运用着,不可偏废。
(三)就语文实践:突出语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高考语文一半是知识,技能和智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一个临事不惧,从容不迫,做事大胆,仔细的良好心态,不是教师、学校、家庭过分溺爱,万事都事先考虑好,而应该是自己敢于经历风雨,接受生活磨砺,从生活中,从汗水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探寻成功的捷径。语文大纲提到的能力,实际上能力指的是一种个人的个性心理,这就承认语文缤纷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语文教学实践和学习开阔了视野,为语文实践开拓走出课堂奠定了心理学依据。语文智力水平提高,应在各种非智力条件下,即社会文化生活,个人生活背景,和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领悟条件下,来训练自己语文技能,语文不是圉于象牙之塔的,而是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概况
通过实践调查,高中生年龄大多在十七、八岁,正值风华正茂的黄金岁月。身体生理活动紧急集合,身体发育的拔节,第二性状的出现,致使高中学生心理发生了巨大的波澜,高中学生社会阅历扩展继思维方式的变化,成长的烦恼,表现在学习也较突出,而语文又是一门承载社会文化比较丰厚的实践科目,最能反映高中学
生心理的灵光。
为此我们制作一份调查表,主要通过语文学习的动机,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阅读,写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等来分析。通过对我们学校的学生的打点取样,仔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有其共性:对语文兴趣稍减,语文动机不明确,语文阅读难以向深发展,对阅读作品不感兴趣。写作文缺乏哲学的思辨,课外语文学习时间较少,对作品鉴赏缺乏应有的力度,普遍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自我封闭心理,阅读的懒散心理,消遣性阅读的成瘾性心理。
(一)经典诵读
1、关于经典。
主要指的是在民族文化起源和发展中所形成的,而且是经过了一段较长的历史时间积淀下来的能够代表民族精神核心的东西,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生命,是能够反映本民族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某些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等。
2、关于诵读。
对诵读的界定主要是指通过对声调抑扬顿挫的吟咏,让人们熟读成诵。并在这样一种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精思细想,渐渐的体会到所诵读内容的情感与内涵。这一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是吟诵、朗读、熟读、背诵。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的价值意义
1.学科意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关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有关听、说、读、写全面结合的整体,各种能力之间有着关联效应。而诵读则是链接各项能力的一座桥梁,能够对语文能力中的听、说、读都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中学语文中进行经典诵读的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对经典的不断诵读,反复的咀嚼,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2.智育意义:承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社会基因,而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的基因。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对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进行人为的传授。每一种文明大都是通过“经典”来探索和继承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对“经典”的课堂教育能够让中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强大的吸引力,增强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经典诵读的教育对于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经典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品质和许多优良的道德准则。坚持经典诵读的长期教育对于学生行为举止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典的领悟能够学到更多为人处世的原则,从而实现陶冶中学生道德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德育意义。
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经典诵读的途径探讨
(一)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诵读平台
在教育中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也一直被人们重视。在中学语文中开展经典诵读同样也需要环境的影响作用,学校要为学生建设一个良好的诵读平台,建立一个适宜的诵读环境。要将传统经典因素注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之中,比如在校园的橱窗之内定期贴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其中文章内容要做到题材多样,韵律感强,短小易记。还可以利用校园的广播在播放时段进行经典文章的诵读,从听觉上刺激中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另外,还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经典诵读比赛等在校园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环境,也为经典诵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二)在教学资源上,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
中学的语文课本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的认真研究为中学生量身制作的,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有关经典的文章,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要学会运用这样一种现有的强大资源。首先,在教材的魅力的挖掘上。课本中收录了具有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文言文、古诗词等,这些文言文和古诗词不仅语言精练而且文辞优美,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可诵读性。另外,教师要在经典诵读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引导,让他们更好的领略到其中的内涵。其次,培养学生从多角度领略经典的能力。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经典诵读的领悟也是各有不同,这时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不同的见解,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教师也要避免一味的使用标准答案来限定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给他们更多的进步空间。
(三)对中学生实施经典诵读教育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催生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教学中不再单一的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而是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对中学生实施经典诵读课程的教育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等,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和对经典诵读的听觉训练能够更好的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性,也能够更好的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经典的能力。
三、小结
一、高中语文学科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基本特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需要正确认识其实际特点。首先,语文思维的培养具有广泛性。因为人的思维空间有无限性这一特点,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其思维是多样化的。而语文学科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领域,比如学校、社会、家庭、思想道德等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自身的正确定位,朝着正确的学习目标前进。其次,语文思维的培养具有渗透性。语文知识可以渗透到人的大脑,促使其想象和思考。而优秀文章的内容则是一种思维活性的催化剂,教师应该借助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展开文学的想象与创造,在体会语文魅力的同时,感悟语文知识的美,利于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后,语文思维的培养具有交流性。交流方式既包括语言交流,也包括文字交流,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地探索与发现新知识[1]。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去开拓思维空间,创造性地挖掘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内涵,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
(一)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培养语文思维
语文思维具有广泛性与无限性,所以语文答案并不唯一,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可以在各种思维碰撞下寻找出当前最优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其积极思考,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活跃度,最终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使用情境教学模式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出问题的创造性答案。比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播放荷塘月色相关影片或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月色之下荷塘夜景的气氛与环境,从而去感悟该文的内涵。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学生:“在这一荷塘月色中,哪个地方给你最大的吸引力?”而这一问题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语文思维的广泛性和无限性相符合,既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情境之中,去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个性化答案,利于培养其语文思维。
(二)“横向比较+纵向挖掘”培养更深刻的语文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还需要注重思维的深刻性,要求学生能够对某个事物或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挖掘其本质,进入到深层次的思维空间里,探索出个性化和深刻性的答案。尤其是高中学生即将迈入大学阶段,其思维的深刻性不能仅仅停留在思维浅表层,而需要深入到更深层中去,为未来的学习,甚至是工作都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课文中深藏的内涵[2]。比如在《道士塔》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大敦煌》和《守护敦煌》的视频短片,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横向比较,并且对其进行纵向挖掘。在这个基础上,再回到课文之中,去深入挖掘该文的内涵:王道士的无知和外国人的贪婪导致敦煌文物流至国外,而这只是表层原因,根本原因却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通过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可以深入体会作者那种不甘和愤恨的心情,甚至可以体会敦煌研究院专家的屈辱和深恨,或许还可以融入到作者的角色中去感受自己对王道士的愤怒。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刻性,利于提高其语文思维能力。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因为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其研讨精神会更加受到关注,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语文思维能力[3]。比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分组后,提出可以激起学生思维浪花的有效教学任务。比如:如何看待别里科夫恐惧变革却又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行为?如何看待别里科夫戏剧性之死?你们认为柯瓦连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都会从自身的独特性思维出发,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者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在小组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汇总,利于锻炼自身的独立思维能力,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对语文教学大多都是老师们不厌其烦的逐字逐句讲解,而学生则是机械式的被接受,在老师的“大棒”政策下,学生无非选择机械式背诵,对语文的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这种教学编排忽视了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亦即新课程改革中所涉猎所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多维化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引导学生的学习动向,发掘学生潜在的语文潜质,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育的生动性必不可少,这样方可充分体现新课标的主旨。
关键词: 传统教育 新课标 多维化语文素养
人类的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的在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年轻人初涉世的认知趋向,主要是对社会环境,历史发展的认知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然而,语文的学习对以上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学是整个语言教育的核心阶段,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不仅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现实社会的认知技能,为此,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改革传统课堂教育方法称为一个优秀教师所必须面临的教学技能。
对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在追求高中教育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和表达功底,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得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自发的运用思维,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充分的展示才华。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语文所涉及的事物环境无非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如果老师的课堂教育能够让学生觉得与日常生活的美好时刻可以媲美,那么语文教育方可真正的称为是集感知和技能与一体的优美教育学科。课堂教育、课程编排应该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在目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多学科的交叉应用或许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与此同时,课程内容的更新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现实生活中迅猛发展的科技和学生自我适应的需要。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口语、书面语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课程的编排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课堂理念。
课堂气氛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的环节,审美化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意识形态的全面发展。所以,新阶段新课标要求课堂教育者必须具备综合的感知技能,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美学与神圣的文学艺术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潜在优雅,激发内在的求知欲,这样课堂氛围不再是传统式的模式。本来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凝聚了无数科学先驱们的汗水,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括了对情感的认知和对生活向往而做出的无数呕心沥血事迹。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语文教育也不例外,人文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人文性教育就是学生为本,课堂教育要抓住学生的意愿,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老师在课堂教育中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这才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环节。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下,语文的教学一直在强调工具性与思想性,课堂教育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少之甚少,基本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很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而是按照老师规定的思路,让学生反复的重复单调而乏味的学习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个体甚至整个班级和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语文学习的另一特点便是工具性。该特点注的是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古人传道解惑也讲究什么是理性,什么是非理性以及情感与动机的结合等。现代人对语文的教育应该借鉴古人的部分思维模式,不能把语文的工具性孤立起来,因此,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都将会使得学生丧失宝贵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求知欲的学生是很难让语文成为一门优雅的学习对象,当然,这样的课堂教育显然失去了意义。
人类思想总是在进步,对美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未来的社会需要更理性的判断思维,也需要更加敏锐的鉴赏能力和观察能力。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的课堂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开展多方面对话的优美舞台,是以人为本和和谐教育最集中的展现场所,离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育无非成为一滩死水,而离开课堂教学而大谈建构人文性亦如梦人说痴。可见,学生是课堂教育中的关键部分,要想使得高中语文课生动富有意义,必须大力倡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高中生潜在的求知欲和优秀的学历认知能力,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国语环境,对语文的欣赏仅仅缺乏正确的指导方向,如果应用正确的理念教育指导,高中课堂必定是集文学性、审美性于一体的教学环境。
结语:
只有思想敏锐的人才能赶上未来社会的步伐,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的思维渐趋成熟,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对其渐趋成熟的思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集开放、有序于一体的课堂才是的语文教育的色特体现。对语文课堂准确把握也是形成国人应有的文化素养的途径,只有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积累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 郭根福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2003.10;
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人文性强调的是课程的思想性,而工具性强调的是课程的知识性,这二者都需要学生借助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归纳,去探究生活、社会、文化乃至哲学层面的问题,从而形成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学生的语文思维素养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尽管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时代性、生长性、表现性等特质,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存在,发展学生的思维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
一、重视思维情境创设,生成语文思维
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认为:“每一门科学都必须考虑整个情境,即个体和环境两者的状态。”思维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生存环境变化的结果,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产生强烈的内驱力。语文思维情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促使思维发生、发展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外显环境和内隐环境两个维度。学生思维就活跃在外显环境和内隐环境的共同作用之间。
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的情感体验过程, 它包含想象、审美、冶情等心理体验。情绪体验的特性使课堂教学情境一定程度上“不外露”, 但它对语文思维生成的影响却是外显的。新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师不再局限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是体现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特别是思维力的生成。学生学习也不再限于还原教师教授或灌输的知识,而主要体现为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呈现出的思维素养提升。创设优良思维情境的方式、路径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但对语文思维生成而言,触感是关键。
思维情境创设应建立在教师思维素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教师思维素养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自主教学。自主教学就是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特长与人生阅历,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巧妙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遵循规律,博采众长,特别是能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发挥个人特色,积极创新,主动形成极具思维素养的教学风格。
二、关注思维多向联系,拓展思维广度
思维生成对于高中生而言并非难事,绝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具备了自主思维能力,但彼此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广度方面。思维广度是指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对影响、制约问题的各种可能因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往往体现为对知识的整合和拓展能力。语文思维广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思想视野。思维广度狭窄是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主要障碍之一。思维广度与思维的多向性密不可分,思维的多向性在高中语文学习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它既包括多种思维指向,又指多种思维起点,也包括多种逻辑规则及其评价标准,还指多种思维结果。思维多向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命题中。
如:(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择一种加以分析。(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分析。这两道诗歌鉴赏题都是典型的_放性试题,在限制中有开放,鼓励个性化、自主性的鉴赏。这种思维多向指向的题型设计非常吻合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有利于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水平。
常见的多向思维方法有类比生疑法、联想生疑法等,如在分析祥林嫂性格的时候,既要看到其勤劳善良、淳朴顽强、敢于反抗的正面性格,也应该看到其愚昧落后、麻木守旧、屈服命运的负面性格。还可以用借果推因生疑法,凡事多问些为什么,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广度。如学习《肖邦故园》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作者描写肖邦故园独具匠心,你认为哪些词语具有典型性?落实后,可以继续追问,既然肖邦故园如此萧条,为什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会闻名于世呢?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有哪些影响?不少文本由于行文的需要留果舍因,我们组织教学时,就可以借果推因,多问些“为什么”,这样学习就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事物的多样性、内部的矛盾性与事物间复杂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多向思考。
三、善于捕捉思维源点,发掘思维深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求中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较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具备理性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在课堂上所萌发的思维千变万化、林林总总,我们重点培育的当然是有效思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萌发语文思维,更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深度即思考的深入程度。
语文思维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上教师传授的是一个个“知识点”和“技能点”,这一个个“知识点”“技能点”就是思维源点。要全面理解《氓》这首诗,关键就是要捕捉思维源点,女主人公缘何被抛弃这个问题无疑是关键。以此源点统领课堂,不仅能让学生聆听两千多年前先民的吟唱,更能让学生去思索、触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以及千百年来劳动妇女的宿命。
思维源点在课堂上呈现的主要方式往往就是问题,发掘思维深度的有力途径便是让学生学会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学生语文思维活动得以开掘的重要体现。我们理应在文本开发的基础上,有效设问,做到强化问题意识、规化问题结构、细化问题环节,让问题成为学生思维深化的源点。
文本的意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文本语言和意象的生发性的特点所决定的。特别是文学作品,其意蕴的生发性更为明显。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点”,如表意蕴藉、含义深刻、语意双关的句子,或者是一些不起眼的文本细节,这些往往能引发思考,深化思维发展。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 林黛玉与贾宝玉在贾府初次见面时为什么就感觉似曾相识?文中为什么浓墨重彩写王熙凤的笑声?这些思维源点,能有效促使学生深层次探究文本,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促进;写作水平
我们时常发现,高中生在写作文时,要么缺少写作素材,要么写出的语句词不达意,要么缺乏感情流露。究其原因,正是少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写作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量的增多会使语言积累水涨船高,下笔自然如行云流水。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大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大有益处。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
迫于教学压力,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偏重于课内文本教育,只以教科书为蓝本纸上谈兵,把读记教材上有限的名句名篇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唯一方法,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课外阅读。现行的素质教育强调语文教学要从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而课外阅读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要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此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就应致力于改变课外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地位。我总结多年来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发现,若能将课外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以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高,以写作为目标带动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是解决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现象的有效手段。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一)增加阅读量,重视语言的积累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叶圣陶先生的话告诉我们:阅读是基础,写作是产出,两者密不可分。阅读面广、阅读能力强的人,往往具备强于常人的写作能力。反之,阅读面窄、积累少的人难以写出好文章,即便偶有佳作,也有无病之感。基于此,我强调以写作目标带动课外阅读。
语言积累是一件时间长、见效慢的事情。因此,仅仅依赖课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成长于课外,中学生必须加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能逐步提高语言素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
(二)重视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传承与发展,国内书籍市场异常活跃,各种课外书籍让中学生的选择面大大加大。正因为如此,精读所有课外书籍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这时,教师就应该进行正确引导,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使用精读或泛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1.精读。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五花八门的书籍中做出选择,或是推荐实用性强的经典书籍给学生精读。在我看来,在高中阶段,适宜精读的课外书籍应当以名家散文、小小说等短小精干的类型为主。其优势如下:一是量小质优、阅读费时少;二是言简意骇,线索明显,利于中学生理解和接受;三是选材典型,布局合理,利于学生模仿和吸收。
2.泛读。对于适合泛读的课外书籍,教师应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指导学生侧重于积累语言、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三方面。况且,对学生而言,能在快速阅读中检索信息也是未来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
三、基于课外阅读进行写作
如果说阅读是对信息的吸收,那么写作就是对信息进行重组后的释放。信息的重组释放是要以信息吸收为基础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学生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吕叔湘这位语言学专家也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有效而必要的。对此我认为,可以从精构框架和遣词造句两个方面进行。
(一)突显脉络,精构框架
对文章进行合理的谋篇布局是较高层次的写作要求,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相较于语言文字的锤炼,篇章结构设计的难度要大得多,但是一旦学生掌握了,便能很有层次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成语“胸有成竹”的深层含义就是在强调,作者写作之前已对选取的材料有了整体的规划,并设计好了对应的框架和布局,下笔之后便自成章法。
要想有效地提高中学生写作中的篇章谋划能力,我提倡采用前文提及的精读课外书籍加以解决。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精读名家散文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长期的研读与领悟来逐渐学会构建文章篇章结构的方法与技巧。“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遣词造句,展现文采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写作的前提,而使用语言文字则是体现写作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课堂中有关语法的常态教学并不能完全实现语言文字的恰当使用,它需要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对比和运用中实现。所以,语言的本质在于运用,只有明确了语言文字在运用中的异同,才能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真正含义,才能熟练掌握其用法。所以,教师可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多写读书笔记。具体来说,可以在阅读时把有价值、可引用、可借鉴的精彩词句抄录下来,或是把对篇章谋划方面的点滴心得及时记录下来,这样积少成多,能力便会步步高升。
有没有文采是评价文章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提升文采依靠的是长期的积累与运用。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积累海量的精典词句、巧妙搭配和精美布局,从而深刻地认识各种语句的表达运用,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一、“积淀国学底蕴 提高人文素养”课题的提出和界定
1.高中生国学素养现状透视
“高中生国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养成训练”这一课题实验是针对当前校园文化中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当今社会充满了物质诱惑,人心浮动,精神空虚,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文化西化、快餐文化、升学的压力等等,渗透到校园,致使当今高中生心灵脆弱、自私偏狭、不懂关爱……为了一句玩笑话就离家出走,担心成绩不好被父母责怪而杀父弑母,同学间为一点小事就置人非命……校园里少了儒雅的人文素养,少了对健康美好人生的向往,对自尊自信人生的赞美……针对这些弊端,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实验。
2.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现状透视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逐渐淡化,造成语文国学教育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语文“工具性”认识的偏颇,二是应试教育的肆虐。
3.“积淀国学底蕴,提高人文素养——高中生国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养成训练”的界定
“中学生‘国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养成训练”就是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系列地加强高中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提高其精神品格,做社会人的文明表率。
这个课题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的实验只能缩小口径,选择了国学与当前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联系较多的特点,选择了国学教育与当今中学生的思想现状联系较多的特点,紧紧扣住高中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性靠船下篙,从文本中发掘能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并能影响其一生的人文素养的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对这部分做大做强。这两点中文本中的人文素养的知识是基础,学生是核心是关键。
二、“积淀国学底蕴 提高人文素养”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实验就是要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国学底蕴,大幅度提高人文素养,变对社会公德、各种公约、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被动遵守为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行为,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1.还给学生一个瑰丽的世界,在语文学习中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愫。不能让学生成为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者、漂泊者,而能在任何环境中永远独守精神家园的月亮。
2.语文教育关乎着一个人的感受能力,关乎着一个民族生命的情调。积淀国学底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灵魂和善感的心灵。让学生能为一朵花的初绽而驻足流连,能对灿烂的星空心怀敬畏,能为生活中的弱者掬同情泪,能对社会的不平保持愤慨。
3.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能对传统文化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在与古人的“对话”中,领略古人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卓越的智慧。在长期的国学熏陶中潜移默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形态。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弃取糟粕。
5.培养学生懂孝悌,有坚韧意志和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能承受挫折和风险,有宽宏大量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积淀国学底蕴 提高人文素养”课题研究的课型设计与训练途径
1.课内品读评鉴,领悟“人文”美
我国历史悠久,产生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离骚》等一大批文质兼美的经典,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丰厚的中华人文素养的底蕴。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赏析熏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品读优美的语言,评析鉴赏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美,师生共同品味这道精美的文化佳肴。
在“课内品读评鉴”课型实验时,教师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进课堂的思想,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授之以渔,而不是越俎代庖或授之以“鱼”;教师应加大如何培养学生解决与欣赏文本中人文素养的能力的研究,如何在训练过程中落实学生积淀与运用的能力的研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现课堂民主性与人文性。
转贴于
训练途径:第一,在实验中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渗透养成教育;第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文本,有效地体验情感,提升鉴赏品位和生命意识;第三,发掘文本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课外延伸赏读,感悟“人文”美
几千年的中华国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仅靠课内品读是很有限的。学生须在课内品读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自觉赏读,品味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美。接受文本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促进情感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提高。
训练途径
第一,以“文”引“文”,培养高中生课外阅读经典的兴趣。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强烈的兴趣可转化为可贵的自觉性。然而,学生对课外阅读经典的兴趣不一定个个都很浓厚,尤其是身处作业堆中的高中生,这就靠语文老师的正确导向,以“文”引“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采取:①巧借课文激趣;②问题引趣等方法激起学生阅读经典的欲望,从而去深入地阅读。
第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课外阅读经典
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读后形成文字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交流。
第三,让学生抱着研究的目的去课外阅读经典。
让学生带头一定的研究专题去阅读经典,他们便能主动地搜寻和阅读相关的经典,并写出研究文章。这种“做学问”式的阅读既能积淀学生国学的底子,又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运用、整合甚至创新能力。
3.专题活动探讨,践行“人文”美
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诗文诵读比赛、征文竞赛等活动,学生所读所悟的“人文”积淀就会被激活,就会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中结晶内化为自身人文底蕴,学生的现实人格在文本中为理想人格所扬弃,便会升华为全面自由的人格。同时文本中作者的理想人格也能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完美的人格形态,这种健全的个性品格使学生自身精神潜力得到发挥和解放,形成健全完美的价值体系,就能大幅度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提高了,人的道德底线就会相应提高,道德底线越高,违法的机率就越小,就能变对社会公德、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被动遵守为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行为。有了这么高的人文素养,何愁校园没有缕缕书香?何愁社会风气不正?何愁民族素质不高?
四、“积淀国学底蕴 提高人文素养”课题研究的教材内容及研究对象
1.课内教材处理。每学期初由师生共同选取全国统编阅读课本和课外读本中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文言文篇章,作为课内品读评鉴的必修篇目。2.课题组实验教师组编《“国学”读本》作为课外延伸赏读的自读篇目。3.专题活动探讨申请教务室统一安排,每学期三种类型的活动——专题讲座、诵读比赛、征文竞赛活动各开展一次。4.课题实验对象为本校2005届高中学生。
五、“积淀国学底蕴,提高人文素养”课题研究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