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生物科学知识科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科学知识科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科学知识科普

第1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关键词】科普教育;形象化;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01-03

一、科普影片的传播目的

“科普”一词,应源于1959年英国人查理斯・波西史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内容,这是现代社会对于科普开始了解及重视的开端,在以人文社会为主流的时代,这一概念的提出也逐渐发掘了科学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因为科学所要普及的即是以人文为主的社会环境。更好的公民科学素养的养成与质量的提升,是促进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并可以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决策和更高质量的个人生活,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素养是对未来的投资。目前世界各国推广科普教育的政策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对科普教育的推广工作非常重视,且不乏积极发展的案例。在欧洲,大多数民众都看好一般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研究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美国民众表示出对生活上具有普遍利益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在澳洲,大部分的民众也认为,科学技术是改善生活的重要因素。

如何唤起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与学习动力,是近年来科学教育最关注的议题之一。过去科普或科教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或改变教学策略对成就表现的影响。然而,推广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有相关机构调查发现,观众在听完科学知识讲座后,自身在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因内容议题广泛,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益研究、学习动机和科学素养等相关议题皆会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在科学、科技知识课程中,能连结科学概念、理解与知识的相关应用,甚至在课程结束后,会持续关注相关议题并统筹所学内容,这就是科普影片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说来,注重科普影片的传播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一)大众能肯定科学研究、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其重要性,并能接受及推广这些方法与价值;

(二)吸引更多民众投入相关活动;

(三)促进专业与非专业领域的沟通了解,激发跨领域的新研究。

所以,科普影片的传播目的不仅在于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协助对科学的了解,并提升科普议题的关注与学习。科学知识是透过不断辩证、收集数据并评估进而取得发展的,所以,借由科普影片辅助及整合科学知识内容,有助于延续学生在科学领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优劣势比较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普影片的拍摄形式也由过去依靠相机、摄像机实景实地拍摄的单一拍摄方式,转为利用计算机运算三维动画仿真图像的新型科普影片制作方式。那么,这种新型的科普影片拍摄方式相对于传统拍摄方式,到底有哪些优缺点呢?首先我们来探讨优点部分:第一,由于三维动画完全采用电脑进行制作,在制作空间上可以节省许多,只要是能摆放电脑进行创作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动画制作;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不管是用拍摄方式还是用手绘方式,除了要有绘画或是制作道具的场地,还需要有拍摄用的摄影棚等工作场所才可以进行制作。第二,利用三维动画方式制作影片,具有高度的制作灵活性,如果有不满意的镜头需要修改,只需在软件中修改原有文件的相关参数即可,使得制作和修改过程变得相对简单;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一旦出现某个环节的错误,可能就必须重做一次,好比实景拍摄的方式,只要有一个地方出错,可能整个镜头就需要全部重拍,这会使得制作过程变得冗长、繁琐且会消耗更多的资源,拍摄时间上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第三,因为三维动画能够模拟生成复杂的环境场面,比起传统手绘动画能够呈现更大的空间变化和更为逼真的视觉效果,而传统的摄影机或显微镜拍摄的方式因为会受到环境、光线以及器材的影响,使得拍摄过程受到诸多限制,往往效果会不尽人意。随着电脑硬件和软件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三维动画可以呈现出越来越多我们以往无法企及的视觉可能性,从而制作出更为逼真的影像效果。虽然这点有人认为未必更好,但是若纯粹以技术层面来看确实是一种进步。第四,三维动画制作方式能够节省更多的制作成本,因为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介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台中等配置的电脑便能够开始制作工作,而传统拍摄方式除了要将画面用相机或是摄影机拍摄下来,还要将拍摄素材送交后期剪辑以及合成部门进行画面的后续处理,而现在这些步骤在三维动画制作的流程里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完成。

在探讨要三维动画的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利用三维动画方式制作科普影片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第一,是所有利用电脑进行动画制作的方式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电脑使得资料的保存方式限于电脑硬件之内,一旦电脑硬件出现损毁,辛苦创作的数据资料很有可能一瞬间化为乌有。第二,也与过度依赖电脑有关。由于制作过程全部或大部分透过电脑完成,软、硬件之间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软、硬件之间出现不兼容的情形便会出现制作过程的停滞。例如:当制作过程是由多人共同担当,并非个人独立制作时,一旦所用的制作软件不相同或是版本不同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文件无法相容,导致制作过程停滞的情况。尤其是多人参与制作时,这是经常出现的、非常麻烦的问题。第三,是与电脑硬件配置情况有关。虽然理论上只要电脑能安装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就可以进行影片的制作工作,但是实际制作中如果电脑硬件设施过于老旧,即便是软件能够安装,也很难正常使用。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到将来图像的输出以及最终影片的完成时间。硬件设备的落后,使得相对的图像运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会直接导致影片制作效率低下和制作成本的增加。

三、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特性与制作流程

传统生物学教学影片注重知识化、通俗化和形象化,将艰深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技术普及给社会大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物学教学模式的转变,新世纪的生物学科普影片除了要继承传统生物学科普影片的现有特征以外,还应探索面临的新形势、新内容和新问题,并以此指导生物学科普影片的创作工作。

随着音视频技术和媒体传播方式的变迁,利用传统方式拍摄制作的生物学科普影片从画面效果到视频内容方面,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于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的渴望。近年来,由于三维动画技术的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影视、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利用三维动画仿真技术制作的影片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观众的欢迎。在国外,三维动画仿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影片、科研及科普等多个领域。那么,国内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与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发现:首先,尽管生物学研究领域特别是教学方面极度需要相当数量的三维生物学动画科普片的片源,但是国内却没有一家机构能够专业从事此类影片的制作,制作流程和技术表现特质的研究方面仍属空白;其次,国内目前对于生物学科普影片的制作方面,仍然大多以电子显微镜或相机拍摄到的真实图片或视频为主,因为现实摄制条件的限制和软硬件方面的制约,这种传统拍摄方式得到的影片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最后,国内现在三维生物学动画科普片的来源,主要是依靠采购国外仅有的几家相关制作机构制作的片源,影片价格高居不下,内容也不甚丰富,而且品质良莠不齐。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生物科普影片的制作中在牢牢把握科学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当今受众的需要――只有观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影片形式才是“优质产品”。三维动画具备不受时空、结构与尺度限制的特征,能以逼真的图像表现无法实拍或者具有危险性的生物生活环境或身体内部构造,使用三维动画技术能真实、清晰地展示想要表达的生物对象的每一个细节,可以在小规格时段内模拟出实际发生过程漫长的生物研究过程,并可以突破物理屏障,深入对象内部结构进行“拍摄”,也能够轻松模拟在显微镜条件下难以拍摄到的对象外形和运动,适宜表现那些强调真实感、空间层次感的复杂研究题材,其制作修改灵活性较强,画面质量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以上特点使得三维动画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生物科普影片表现的主要手段和趋势。

生物三维动画影片的制作过程依照制作团队人员的数量和制作成本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其整体的制作流程大体相同。本文以笔者制作影片的过程为例,大致将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总结并划分为:前期制作阶段、动画中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合成阶段等三大步骤。

(一)前期制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将影片的构思、文献收集过程中的生物物种、生活习性和细胞结构特点等资料,透过与生物科学专家的不断沟通交流,取得科学层面上的建议与确认,并充分结合三维动画制作的特点,由故事大纲延伸出完整的文字剧本及基本美术造型设计方案,包括整体画面风格设计、生物造型设计、色彩气氛设计等步骤,然后将细化的文字剧本给予镜头语言,制作成完整的画面分镜头台本,即完成影片的前期制作阶段。

(二)动画中期制作阶段

这一环节主要将完整的前期美术设计方案依照设计完成的图样,进行诸如三维数字模型搭建、材质贴图、骨架绑定等工作,之后再进行生物角色的动画设计、三维虚拟镜头运镜、灯光、特效等方面的设定与测试,最后进行全片三维图片序列素材的渲染输出解算工作。

(三)后期合成阶段

主要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完成图片序列素材的剪辑与画面效果调整处理工作,调整好画面的节奏与色调,并对照画面影像来制作影片中的全部字幕,最后将视频进行完整输出,得到最终成片。

以下便是笔者总结归纳的整个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尽管目前国外已经有关于三维生物学动画的制作案例,然而,这在我国生物学研究界的应用至今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研究三维动画在现代生物学研究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使三维动画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学研究和其他相关科研项目,为生物学科研与科普活动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彭国华,陈红娟编著.3ds Max三维动画制作技法(基础篇)[M].科学出版社,2009.

[2][美]葛詹尼加等著.周晓林,高定国等译.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毛松午,李艺康,顾洁燕等.美国IMAX医学科普电影《人体奇迹》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

第2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一、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以自身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树立威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2.及时当众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学生就会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检查他们的作业,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耐心倾听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并给予答复,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尊重的自豪感。

3.善于体会学生的情感 ,并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学习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情绪上的种种障碍,并真诚帮助他们加以调整和克服。

4.利用亲切的教态和优美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讲台如舞台,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幽默是一个良好的修养。教师幽默风趣地授课可使学生百听不厌。

做好以上几点,学生对教师就会爱戴和信赖,会对生物课产生兴趣。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态度和教学作风,就能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重视实验,培养兴趣和观察、动手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形成生物学概念所必需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生动、有趣的实验跃跃欲试。因此,我们应尽量创造实验条件,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点拨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实验应让学生亲自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时发现新问题,然后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生物学的能力和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和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更为广泛。根据教材灵活选择教法,从多方位、多角度运用电教媒体,设计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注重指导、培养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软件进行课堂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培养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1.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科普知识。广大学生除具备必需的科学知识外,还应具有运用生物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能力。任何一位理论课或实验课的教师,都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传授给学生全新的理论和实验技能。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利用生物科普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学生通过科普知识的阅读,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积累,既增长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2.开展兴趣小组。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对学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教学中只有当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与学生心理一致时,才能产生共鸣和兴趣。因此,开展兴趣小组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第3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一、结合当地经济,积极组织学生到校外、野外参观、考察和访问

我国的活动教学先后在课外活动、活动课、活动、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但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积极热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我市地处冀中平原,交通便利,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植被也较丰富。在活动中,我们抓住农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这一契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面对自然和社会,先后参观和访问了本地蔬菜生产园区的大棚生态,县城南郊的林果植被,奶牛基地及食用菌中心的菌种生产等。对各自然小区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类进行实地考察,由我市生态经济的蓬勃发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引导学生由兴趣变动力,培养和树立学生的经济意识,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抓住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巩固知识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地安排实验教学,同时结合教材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观看教学实验录像,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相互印证中巩固提高;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演示课件,使动植物的呼吸以及动物的消化等不易直接观察的知识,在动画演示中一目了然,易于掌握;制作叶脉书签和昆虫标本,掌握知识,提高基本技能;采取分组讨论,组织课堂擂台,就某一课题,辩论各自的可行性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三、动员学生搞好“生物角”将课内教学向深处延伸

一切知识都是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和积累起来的。课内教学的不足,需要课外科技活动来补充和提高。根据我校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的比例,合理划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动员学生充分利用自家的“庭院经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栽培、嫁接、繁殖和饲养等实用知识和生产技能。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布置同教学进度相匹配的选题,对自家栽养的树木、花卉及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行为和管理技术等进行细微地观察,实验和探究,挖掘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比如,教材中讲蚯蚓时,只强调了其对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忽视了蚯蚓也有破坏植物根系的一面,布置这样的观察选题,对学生观察了解事物的全面性,以及辩证客观地评价事物有一个全新的理性认识。

四、结合“课外读”,夯实课内知识,拓宽知识面

在这个知识总量飞速膨胀发展的时代,尤其是生物科学的发展曰新月异,课外知识是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论,因此,必要的“课外读’’是必不可少的,课本中也给我们展示了不少新的空间和思路,相关知识的链连,是对我们传统教法的拓展,因此,只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相关生物科学知识,才能对教村知识相互印证和夯实。例如,克隆羊“多利”的相关阅读,可加深和拓展生物无性繁殖的概念;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的阅读,可加深对土壤的活性状况,有益菌类的使用等等。

第4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关键词:生物;STS;渗透

一、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农、林、牧、渔、医药、卫生以及生态工程必需的基础学科,是21世纪最受关注的学科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热点问题,适时介绍一些现代生物科学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以及与他们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的关系,必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逐渐让学生树立为征服生物科学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比如在讲授《生殖和发育》一章时渗透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克隆技术及其实际意义。在讲授《生物的遗传》时,引入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破解了人类10万个基因的全部30亿个遗传密码,绘制出人体全部基本图谱,再过不久,疾病与基因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查出来,通过基因修正后,困扰人类的顽疾如各种癌症、艾滋病、遗传病等将被攻克。当然这也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多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和趋势,通过生物高科技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生物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用性强,特别是《人体生理卫生》部分对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教材中的卫生保健知识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渗透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健康教育和生活小常识等。如《骨骼》内容可渗透怎样防止脊柱异常弯曲而导致驼背、鸡胸等症;《血液循环》可以渗透一些外伤出血的紧急护理知识,如简易包扎法、止血法等;《呼吸》一章可以渗透煤气中毒、触电、溺水等意外事故的急救常识;《传染病》一节可以渗透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团队活动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火灾的紧急对策、艾滋病的传播与防治、酗酒的危害、吸烟与健康、远离等。通过这些讲座,使学生极大地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不吸烟、不喝酒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体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思想。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生物技术为人类造福谋利,但是我们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如果片面地、不合理地进行高科技开发和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也会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工厂林立的大小烟囱虽然是工业发达的象征,但它冒出的黑烟却会污染空气,制造“酸雨”;城市快捷的小汽车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它排放的尾气却能制造出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导致许多人因肺炎、肺结核、流感、肺癌而死。

近年来,每到春季我国西北部的“沙尘暴”就是书中“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内容生动具体的教材,还有云南的大旱。由于人们肆意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草原过度放牧、实行破坏性耕作制度,使地表植被大量减少,土地资源严重退化,最终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现在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政策正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所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渗透STS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个人与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整个社会才会长期稳定地发展;如果人为地破坏了生物世界内在的协调性与和谐性,破坏了生态平衡,必将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STS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手段,除加强实验教学外,我们还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各项生物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创新。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的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在采集制作过程中都能认真地观察、详细地记录、细心地操作,并能想办法去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而且逐步养成了他们科学、严谨、认真的治学作风。另外,我们与劳技课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花卉植物园和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各种生物劳技实践活动,如盐水选种、幼苗培育、人工授粉、花卉扦插压条繁殖等。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学生前往邻近的林果场、种植专业户、渔场、苗圃等单位去参观、调查,让学生了解生产新经验和新技术,使他们懂得科技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渗透STS教育的方法

1.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宣传栏是最好的宣传生物学知识的场所,学完“免疫”一节内容后,结合学校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我校组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预防艾滋病,从我们做起”的活动,通过对艾滋病的起源,传播途径等一张张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画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告诉学生“以预防为主”,同时强调“一般的接触交往和护理工作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使学生正视艾滋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世界湿地月”“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的时候组织学生出了一系列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等的板报,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引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5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关键词] 知识营销 营销方式 创造需求 开拓市场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产品正在知识化,消费者对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与产品相关的科技知识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而广大消费者却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识别自己的需求,掌握商品的相关知识,从而渴望通过一种快捷、有效的途径熟悉和掌握所购或欲购商品的性能、选购方法及使用和保养等知识。因此,知识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便应运而生。

所谓知识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使企业的广告、宣传、公关、产品注入一定的知识含量与文化内蕴,帮助消费者增加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提高他们的消费与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推广产品、建立形象、提升品牌力的目的。

二、知识营销的特点

1.知识营销以普及有关科学知识为手段,灌输新观点,创造需求,开拓新的市场

市场开拓的中心思想是创造新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只有消费者知道了某种消费方式, 并且对其评价良好,才可能产生需求。高技术产品往往是市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产品,特别是消费品领域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极难预测和把握,一般市场调查的结果很难反映出用户的真实需求,而用户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技术产品,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因此,为了将用户模糊的需求明晰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关键要抓住科学知识的普及, 灌输新观念。如比尔・盖茨斥资2亿元,成立盖茨图书馆基金会,为全球一些低收入的地区图书馆配备最先进的电脑,又捐赠软件让公众接受电脑知识。他的这种先教电脑,再卖电脑的做法不仅传播了新知识,而且开拓了新的市场。

2.通过传播知识,将产品与顾客在知识结构上建立稳固的关系,使客户成为产品长期忠实的消费者

在当今买方市场下,商家靠打折、甩卖、奖赠等促销手段很难在竞争中取胜,而将产品与顾客在知识结构上建立稳固的关系,使顾客成为产品长期忠实的消费者,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如长沙友谊集团本着“引导消费者,帮助消费者,服务消费者”的宗旨,创办了国内首家顾客学校,通过免费开班授课,让消费者不断提高消费素质,并了解商品的性能、使用、维护等知识。这种“感情投资”,赢得了顾客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信赖,自然也会得到消费者好的口碑和丰厚的回报。

3.“知识营销”是实现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者利益统一的有效途径

知识营销不仅为全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从根本上提高了全社会的知识素质,其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如上海交大昂立公司举办的“送您一把健康金钥匙”的公益活动,进入社区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普讲座,向市民广赠生物科学书籍,举办科普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创造了对该产品广泛的市场潜在需求,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科学保健观念。既满足了消费者提高保健水平的要求,也为社会带来了整体文明水平和知识素质的提升,使三者的利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三、知识营销在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营销这种先进的营销方式,已被一些公司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但要更大范围地推广,还需企业经营者们切实转变观念,与企业目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等很好地结合起来。

1.知识营销的前提――树立社会营销观念

即通过对营销方案的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估,从而影响目标公众自愿行为,改善目标公众及他们所在群体的福利。这种提高社会福利的营销策略,不仅能增加销售量和利润,还能扩大企业知名度。如美国华盛顿特区最大的超级连锁商巨人公司,首创并实行单位定价法,标明生产日期和营养成分,派家政学家到各个商店帮助顾客选购和更加合理地配备食品。巨人公司在传播普及知识、技能时,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使消费者掌握了选配食品的知识,同时产生了需求。巨人公司也名利双收。通过树立社会营销观念,充分发挥了知识营销的作用。

2.结合产业、产品特点,选择恰当的知识营销方法

知识营销多在家电产品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中广泛使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技术权威对产品的性能、先进性的保证,高校、政府部门等公众部门对产品的率先采用是知识营销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保健品、化妆品市场来说,营销策略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进行特定的设计,使推销的产品、服务适应顾客的消费特点和价值观念。各产业、各企业都有自身特点,在进行知识营销时应立足自身优势。如果都使用整齐化一的营销策略,就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3.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的特点在于向公众传播知识,扩大潜在市场,达到营销目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掌握高新科技,产品技术含量高对现有市场有升级换代作用。微软公司正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从WIN32到WIN95、WIN98、WIN2000、再到WINXP,领导了计算机行业的技术更新潮流,其他公司不得不跟随其后,不知不觉成为其附属,微软公司从而取得世界软件行业霸主的地位。其产品不但畅销发达国家,而且也热销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四、结语

第6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联系方式:胡小勇(曲岸),;QQ:472275060

教学设计概述

思路概述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通过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上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本教学内容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生态系统》(教材《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的第一单元。由于本校高二学生已经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并掌握了概念图软件Mindmanager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将教学设计思路定位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分组自主学习”。依据课程标准针对核心问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学习设置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设计一个微型生态系统,让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生物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还特别强调关注学生对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改进实验过程的体验,从而理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成分,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科学分析实验和预测结果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引导和组织学生使用Mindmanager工具软件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首先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生态瓶并分析维持其平衡的必要条件,认识到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是缺一不可的。其次,通过了解美国生物圈II号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地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分析地球之外是否有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两部分,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我们采用概念图软件Mindmanager,将学习活动建构绘制成一个可扩展的动态结构支架,如图1所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按步骤展开概念图,可以获取学习资源,生成知识,解决问题。在每个活动中,都设计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逐层递进,从而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图1 基于Mindmanager的教学活动框图

活动1:通过观察微型生态球和Flash课件,初步认识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达成知识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重要作用”、达成能力目标“细心观察,发现问题”。

活动2:通过模仿设计生态瓶并思考如何让它维持的时间更长久,进一步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这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达成知识目标“认识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达成能力目标“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改进实验”。

活动3:通过分析生物圈II号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循生态规律,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逐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达成情感目标“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主要包括: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的学案;Mindmanager学习概念图、Flash课件、PPT课件、数字图片,以及中国科普网络资源等。

学生活动:观察研讨

教师播放Flash课件,让学生观察风靡欧洲的生态球,如图2所示,激发学生思维:“为什么完全密闭的玻璃球中的小虾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图2 生态球

学生观察生态球由哪些材料做成,然后归类。

有了这些材料,生态球是如何运转的?(观看两个Flas,得出结论)

通过活动,学生概括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明确生态球能够运转的原因。

学生活动:模仿实验

学生模仿生态球,自主尝试动手做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同时思考:“如何让它维持的时间更长久?”

学生交流分享,通过比较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推选出最佳组合方案。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学生活动:展示交流

学生代表作PPT展示:了解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II号”实验基地,如图3所示。它是一个更大型的模拟生态系统,从成分上看,什么都不缺,但是最终这个计划失败了。

图3 生物圈II号

应用所学的生物原理思考和交流:你从“生物圈II号”的失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总结经验教训: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课堂实施效果

第7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养;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Abstract: The general three dimensional concepts of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related test items from Jon Miller and OECD’s PISA are review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o be considered, that the basic framework involved should come from science studies, and that China should set up its own measurement and explanation system to cope with the serious asymmetry of its local social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test partly reveal the limits of “deficient model” in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Key Words: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cience communication

公民科学素养(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是公民文化素养(cultural literacy)的子集,是指一个社会中成年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常指最低要求。它有4方面的问题:①它指的是什么?即如何定义它? ②它是干什么的?即用这个术语要做什么事情?③我们如何测度它?即如何设计指标体系实际测量它?④如何解释调查得到的数据?据了解,我国只有中国科普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少数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过科学素养及其测试问题,其中李大光等人做了大量先驱性的工作[1-4]。现在看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当不足(国际上研究得也不充分,只是近些年研究的人员才多起来),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讨论科学素养问题,广义的科技传播是一个良好的框架,《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一书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合适的语境[5]。无疑,科学素养问题只涉及科技传播学中极小的一部分。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含义

乔治??梅森大学物理系的James Trefil教授给出的定义为:“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科学背景,以应付其日常生活中所涉事物的科学成份,则他或她就具备科学素养。”[6] 由于我国城乡差别极大,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生产和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很不相同,其中关注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有相当的差别。科学素养是文化素养的一个部分,而后者可以形象地比作一个庞大的知识母体(a large matrix of knowledge)。此知识母体具有马太效应,基础越好就越容易增添新内容,基础越不好就越不容易补充新内容。这里“知识”一词要做广义的理解,包括事实、术语、方法、技能、观念、哲学、历史等等,并且它们彼此紧密交叉、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于是,“科学素养由一系列事实、概念、历史、哲学和观念组成,它们彼此通过逻辑纽带联系在一起。有科学素养的人关于宇宙运行的方式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得到那些知识的。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处理进入他或她视野中的科学和技术事务,就如同他或她应付经济、法律或政府事务一样熟练。注意,在此科学素养定义中,我没有包括做科学(do science)的能力。当我去听一场音乐会,我不希望在前厅中被拦住并被要求展示对小提琴具有精湛技巧,方能进入音乐大厅。同样我认为不应当要求人们会做科学,方能算作具备科学素养。”[6]

科学素养与科普、科学传播(SC)及科学教育关系甚密,近些年国内许多部门都不断地谈起这个概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入并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到目前为止已于1992,1994,1996,2001,2003共5次开展公众(18~69岁)科学素养的全国性调查。5次调查均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实施,功劳巨大。

1992年米勒在《公众理解科学》杂志第1卷第1期上著文《通向对“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一种科学理解》,较全面地总结了此前10多年的研究进展[7,8],当时他为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的主任,此中心隶属于芝加哥科学院。米勒指出,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经验研究始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作家协会(NASW)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次全美成人调查。此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科学写作的读者规模及需求,样本为1 900个美国成人,问卷中只有一小部分内容涉及科学技术问题。1972年,美国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决定出版双年度《科学指标》(Science Indicators,后来名称略有改变,加上了“工程”,成了科学与工程指标),以反映美国的科技状况,其中有一章是关于公众对科技的态度的,并在全国实施了问卷调查。1972,1974,1976年的《科学指标》所开展的研究属于第一阶段。米勒讲,这一阶段被认为没有很好地利用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征集新方案,米勒与普莱维特(Kenneth Prewitt)拟定的一项建议被选中,于是开启了《科学指标》系列出版物的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1979年的《科学指标》具体反映了新阶段的调查设计。正是在1979年的研究中米勒第一次实施了他所拟定的科学素养问卷调查,他把科学素养定义为一种三维建构物,具体包括:(1)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的基本词汇;(2)对科学过程的理解;(3)知道科学和技术对个体和对社会的影响。[6]实际上这一指标骨架依据的是米勒于1983年发表在《代达罗斯》(Daedalus)杂志上的文章《科学素养:概念评论与经验评论》。

1985,1988,1990,2000年上述三维测度方案又有所修订。1988年英国的调查研究采用了米勒的体系,1989年加拿大的研究、1989年欧盟的研究及1990年新西兰的研究,均采用米勒的三维体系。

20世纪90年代后,米勒的体系进一步流传,同时多国的比较研究方兴未艾,针对特殊群体的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也纷纷开展起来,如针对在校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调查研究。

到了200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著名的PISA项目(三个一轮:2000年,2003年,2006年。现在2003年的报告已经出版),32个国家(其中28个是OECD成员国)共有25万学生参与了科学素养调查(另有13个国家准备加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教的中国反而不加入),有趣的是年龄一律限定在15岁。为什么选在15岁呢?因为对于多数OECD成员国,15岁的学生马上就要结束义务教育了,选择这个时期进行测试能够对义务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PISA测试范围较广,包括3大类: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其中只有后者与米勒的测试有直接关系。

PISA科学素养测试仍然采用了与米勒类似的三维结构体系,但阐述得更为清楚。PISA报告指出:科学素养是指,在科学技术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条件下,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素养包括理解科学概念并运用科学观念的能力[7]。

第一维:科学概念(scientific concepts)。指为了理解自然界及其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变化,学生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学科。

第二维:科学过程(scientific processes)。PISA考察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及对科学过程的了解。要求学生有获取证据、解释证据和运用证据的能力。具体讲,考察5个方面的过程:①辨识科学问题;②识别证据;③得出结论;④交流或传播这些结论;⑤用演示表明自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除了最后一条,其余几条并不直接要求具体的科学知识。当然,其他过程严格说也不是与“科学”内容无关的。

第三维:科学境况(scientific situations)。科学素养测试想了解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科技问题或科技事务与人们的关系。2000年的测试主要涉及3个方面:生活与健康中的科学;地球与环境中的科学;技术中的科学[7]。

二、公民科学素养的测试

以一种方便有效的办法真正测试这三维,是相当困难的,问卷极难设计,特别是针对后两维。据我们考察,米勒在实际测试的问卷上也没有真正反映他的理论构想,中国历次的测试中针对后两维的试题设计也有明显不足。OECD的实际测试采用的主要是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1818~1865)日记中的段落,而采用这个例子大概受到了著名科学哲学家亨普尔的《自然科学的哲学》一书的影响,亨普尔讲述那个例子主要根据的是辛克莱的《塞麦尔维斯:他的生活和学说》(1909)一书。OECD 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测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新的评估框架》详细阐述了PISA科学素养评估的潜在概念框架。

现有的测试方案对于科学的社会运作(涉及后两维),并没有给出很好的测试题目。这方面的测试应当主要考察人们对“大科学”时代“同行评议”、“科学激励机制”等制度安排的了解,这也是未来科学传播的重点。基于此,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科学素养体系及相关的测试方案,重点加强科学社会学的内容,更好地反映科学—社会—个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初步的设想仍然是三维:①科学概念维;②科学(内在)过程维(对应科学哲学);③科学(外在)运作维(对应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学等)。这需要一系列经过良好试测的试题作为支持。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涉及许多学科,其中的知识可以说是海量的,终生也学不完。但是,这些知识中有一些是基本的、对每个人差不多都是重要的,或者说应当知道的。

对第一维的测度,应当把握一个基本原则:不是多多益善。大量科学知识是相当专门化的;大量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即现在看来很准确,不久后就会过时甚至成为谬误;拥有更多的知识,在相当程度上不说明问题,还要看这些知识的时空分布状况等。对于测试而言,要求公众掌握的是有一定时效性的、通用的、各学科均有分布的、难度适当的知识(包括事实、原理)。

科学素养包括许多内容,一般来说不容易简单地概括为几个方面。《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互相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9] 在这种理解中,采用了科学的广义用法,科学一词包含数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等,而狭义的用法中科学只指自然科学。在OECD的PISA项目中,科学也只指自然科学,在那里分别考虑数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

无论按广义的理解还是狭义的理解,科学都是十分复杂的,科学素养也都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方面。自米勒始,为了测试方便,人们常常将科学素养简化为三个维度。但是这三个维数与数学上的三维是不同的。数学上讲的三维,彼此是独立的,而这里仅仅是借用“维度”的概念,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科学素养的三维之间有着内在的复杂关联。

在通常的认识中,三维素养呈现正相关变化,即第一维测试的数值越高,则第二维第三维测试的数值也高,反之亦然。笼统讲,这不算太错,但不准确。细致分析,其中会存在反相关的情况。假定测试结果大致反映了实际的情况,针对不同的人群或者个体,完全有可能对于第一维测试的数值高,而对于第二第三维反而很低,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即第二第三维数值高,而第一维相对较低。这种可能性特别值得指出来。它的含义是,对科学事实的了解,不等于对科学过程、科学本性、科学的社会与境的了解。

随着科学本身的复杂化,科学传播过程日益复杂化。三个维度的科学传播之间可能还存在一种新情况:即相互冲突。英国科学技术办公室(OST)与威尔康信托基金(WT)2001年报告指出,科学传播系统中的不同主体(players)之间,关于向公众传播什么、为什么传播和怎么传播等,会存在一定的张力。试图传播关于科学的确定的“事实”的欲望,与试图传播科学之运作过程的需求之间,可能相互冲突[10]。前者力图提供相对简化而明确的科学信息,而后者试图让公众明白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接连不断地提问题的过程,即关于科学本身也要不断地问为什么。前者强调信,后者强调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过程是重要的,如果非科学家试图搞明白被接受的理解如何可能被过高估计,以及新的解释和结果是如何领先的。这样,当新发现被宣布时,可以防止科学和科学家受到冷落,也会防止所谓的新发现产生误导作用[10]。

这就自然引出科学传播的两类不同模型。一类是传统的欠缺模型(deficient model,也译作缺失模型),它是自上而下向群众教授科学的模型(这个模型相当有效,但也有一些问题);另一类是介入模型、与境模型、民主模型、对话模型(这个模型听起来十分动听,但操作起来有相当的困难)等。

威尔康信托基金1998年的研究表明,非专家不需要了解一大堆科学的细节才能够讨论科学的社会与伦理问题[10]。因为科学是高度分科的,就某一学科或者专门问题,确实存在专家与非专家之严格分界,但就整个科学而言,很难说谁是专家谁是非专家。比如,院士是科学家,是在某一专门领域有很高成就的科学家。通常人们以为他们对于科学的任何事物都是专家,即不仅仅是在他擅长的那个领域是专家而且也是其他领域的专家。这当然是没有根据的,虽然一些院士知识面很广,但仍然得不出院士比普通人对其他学科了解得更多。比如陈景润是数学中数论领域的专家,他对物理学、对社会科学可能就比较外行,甚至不如普通的文科大学生及普通市民。这也非常正常。

在科学的社会与境一维,更多涉及情感和价值观。公众与科学家更站在几乎相近的平台上。科学家群体可能更倾向于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利益,而公众可能更关心自身的利益,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可能相差很远,也不能简单地称科学家的判断更客观、更合理。这时需要对“合理性”制定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不同也会有变化。

三、现有测试方案关于第二和第三维的处理及其问题

科学素养定义中包括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也因而给进一步的界定和实际的测度带来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其中包括若干理论问题没有解决。米勒的三维体系谈论起来非常合理,但极难测试,实际上各国在测试中也都做了灵活处理,包括米勒本人所做的测试。第一维涉及的主要是科学事实和原理,基本没有问题,但第二第三维问题很多。

宏观上讲,第一维涉及的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第二维涉及的是科学史、科学哲学;第三维涉及的是科学社会学和STS等。对于普通公众,对于第一维可能还算容易掌握,但对于第二和第三维就显得相当困难了。即使对于专门学习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别,一方面属于较难掌握,另一方面这些学科、问题仍然处于广泛讨论、争论之中,很难给出唯一能让大家认可的选择。

米勒对科学素养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很大,但是因为他不是专门从事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工作的,他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后两维测试的困难。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1)对第二维的出题,显得过于简单,甚至文不对题,即所出题目并不能实际反映对所声称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测试。

(2)第三维干脆不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不直接计入科学素养综合指标的计算。这相当于说由原来的三维简化为二维,而两维也不够全面,实际上目前世界各国所做的测试只做了一个半维,即第一维加上第二维的一半。

Richard Carrier 坦率地道出了公众拥有科学素养的困难性,他于2001年指出:“你可能很吃惊,科学素养很难获取也颇难传播。 毕竟,科学是一种极为复杂而且精致的事物,只有博闻察验、深思熟虑才能真正理解科学。人类文明用了数千年才算明白了它的道理,也许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它。最近的一些著作已经揭示了科学的非同寻常、反直觉和极其麻烦的本性,拒斥了天真的启蒙观点,启蒙观点认为科学不过是学科化了(disciplined)的常识。”[11]

Richard Carrier指出:“在我的研究和随后的测试中,‘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不是指科学的内容(content),而是指科学的本性(nature)。科学内容会铺天盖地地涌向公众。许多科学事实是常识: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也比古代最有学识的人知道更多的科学事实。”[11]

的确,这能说明什么呢?能说明现在的普通人,也比古时的学者更理性、更懂得思考、探索?绝对不是这么回事。另外,如今电视上播出的所谓科学知识“闯关答题竞赛”,测试的只是记忆力和条件反射速度。如果让一位实验室里成熟的科学家与一位初中生同台对阵,按现在的标准,很可能那个初中生获胜,这能说明他更懂科学、更懂科学方法,更具有科学素养吗?一些电视台以科学的名义所做的东西,一定程度上有令观众弱智化的倾向,对一个问题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实际上是对科学问题做了极端的简化,在不列出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鲁莽地下结论。以那种方式传播科学,实际上等于歪曲科学,是提高真正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反向作用,即它甚至能够降低人们本来可能具有的一点点本能的怀疑精神、探索求证精神,即降低原有的科学素养,对科学产生更大的误解。

科学的本性,是科学哲学专门探讨的问题,也很难理解的。根据Carrier,自然科学的本性有许多方面,但至少包括如下7个方面:①科学的结论是暂时性的;②科学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信念 (Science is an Empirical “Faith”);③科学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方法;④实验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科学观察形式;⑤科学理论是对科学事实的说明;⑥科学定律是对自然行为的描述;⑦科学是一种创造性事业。[11]

现在许多国家采用的测试中,有两道测试科学方法的试题,实际上它们是推理题。

“208.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在以下的方法中,您认为哪一种方法最正确?1. 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2. 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3. 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4. 不清楚。”[3]

这是一个改进后的试题。原来的试题选项中意欲的答案是2,当时没有选项3,也没有选项4。应当说,这一改进是必要的。但是,这类医药检验方面的试题仍然可以找到许多不严格的地方。这类题从正面补充,总是很难自圆其说。但是,公众科学素养测试并非要求只从正面测试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正如,逻辑经验论者从正面证明科学的合理性、寻求科学划界问题的解答通常不成功,但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波普尔不是从证实而是从证伪的角度考虑,模棱两可的情况就好办一些。

“H02某药厂欲测试两种感冒药的疗效,3个患感冒者自愿测试。第1个人只吃A药,第2个人只吃B药,第3个人只吃一种安慰剂C。经过3天的吃药测试,第2个人痊愈,另两个则仍然处于感冒状态。请问下面的陈述哪个结论是较合理的?1.第2个人身体素质好。(1分)2.A疗效好。(0分)3.B疗效好。(3分)4.无法判断。(10分)5.不知道。(0分)”

这里,选项4是意欲中的答案,因为样本数太少,如此简单的测试不能说明关于医药疗效方面如此复杂的问题,实际的情况可能是:A可能比B好,B也可能比A好,两者也可能都无效,甚至两者都可能有反作用。这道题当然设置了陷阱,3选项好像是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通常是这样判断的,比如比较两种感冒药的好坏。某次家人吃A,很快就好了,某次吃B,好久也没好。于是得出A比B好。其实很难说,情况可能非常复杂。特别是感冒病毒几乎每次都不同,人们患病程度也可能不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对待药物的态度,可能不够科学,此题恰好可以测试出其间的差别。此题给分也可以模糊处理,比如选择1给1分,选择2和5给0分,选择3给3分,选择4给10分。注意,试题中用语是“哪个结论是较合理的”,没有问“哪个结论是科学的”。回答1或3是不科学的,但现实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可以给一定的分数。选项1虽然无法直接推出,但有相当的合理性,给1分。选项2虽然在科学意义上有成立的可能性,但现实中这种回答是荒唐的,无法从题目中直接推出,因此给0分。选项3,似乎直接可从题目中推出、现实中多数人也会如此推断,但不够科学,给3分。

之所以给错误的“回答3”以还算高的分数3,有这样的考虑:①它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虽然是科学上错误的;②它比其它回答毕竟有相当大的差别;③这是一个陷阱题,有的人细心考虑可能会选择4,但由于不小心或者不了解命题者的动机,可能误选了3,为避免与选择4所得分数相差太多,故给3一定的分值;④减少因为用纯逻辑推断手法而选择4所造成的不真实所带来的分值差。有的人可能善于分析命题者的动机,从分析5个选项角度,有可能故意选择4。

但是值得说明一下的是,经常采用的两个测试题本身并不真正涉及“经验科学”的内容,即不直接属于经验科学。所谓的经验科学就是指人们平时所讲的狭义的自然科学。“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合起来共同构成我们平时讲的广义的“科学”。如果要测试科学方法的话,更重要的是测试经验科学的方法。现有的测试中的不足之处也在这个地方。OECD的测试采用了塞麦尔维斯的案例,同时设计了一组问题[12]。这样做确实反映了实际的科学发现过程、对科学数据的理解等。应当说OECD关于科学方法的测试要明显优于米勒的做法。OECD此测试题的缺点是,叙述较复杂,答题者需要耐心和判断力。OECD测试的对象是在校的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的学生,他们的素质平均起来应当是较好的。这也提出一个问题:对于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如何测试其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三维测试的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看法。这方面的内容显得越来越重要,是未来此类调查中最核心的部分,因为此类调查一方面想了解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想知道公众对当前的科技有什么样的看法。后者更显得关键,这些看法对于制定公共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也是从事科普、科学传播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于第三维,中国科协的测试中设计了一个大题,大题下面包括许多有趣的小题,题目尚好。但据说,在中国的实际计算中,这道题的得分并不计入实际的平均科学素养值的计算。因为历次调查均没有详细说明平均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与每道小题的关系如何,人们也就无法作进一步的评论。其实,具体的算法应当是透明的,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核对其计算的准确性,其他人才能够也做类似的调查并作对比研究。特别是由国家公共资金资助的调研项目,应当以某种形式公开、部分公开或者通过内部报告发表其调研的具体方法、计算方法和程序。

此道题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不必再专门讲述。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在宏观层面上大致反映出当代大科学的社会运行。公民理解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它们日常是如何运作的,科学成果是如何发表和确认的,科学家是如何申请和运用研究基金的。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同行评议”是十分关键的。中国大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出现,就与此有关。据我们了解,社会公众普遍不了解科学是如何运作的。对此方面的不了解程度要甚于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甚至也不如对科学方法的了解。

四、细致分析大科学时代科学的本性是做好公民科学素养测试的前提

科学早已不是二战前或19世纪以前的那种小科学。当代科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建制,是与国家行为、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庞大事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其中渗透了社会的各个因素。在当前时代,仅仅从认知的角度理解科学,是显然不够的。对国家、对每一个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但是依据传统的科学观,人们习惯于只从认知的角度理解科学,这种想法也在公民科学素养测试过程中有所表现。一项反映时代状况的有水准的测试,应当反映学术研究在半个多世纪内的重大进展,把其中的一部分吸收过来,因此科学史的一些新结果和新理论、科学哲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进展(关于观察与理论、科学事实的建构性,科学说明、科学还原与统合等)、科学社会学(经典学派与SSK)的新探索等,都应当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即使不直接体现出来,也要对此有所关注,正视这些学术的进展。但可惜的,无论我国的工作还是米勒的工作,都显得对这些进展比较麻木,这也许与当事人的背景有关。作为初始尝试,这些都没有太大关系,事情总得启动起来,再一步一步改进。问题是,多年过去了,研究工作没有跟上去。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题要反映当代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进展,充分利用它们的成果,通过专项研究,提供一套或多套合格的测试题。此工作是相当复杂的,其复杂性在于:①摘取知识中的核心知识涉及一定的价值判断和随意性;②学术界关于许多重要论题长期以来就在争论,如何从争论中提取大家共同认可的观念?③如何把学术性的内容通俗化,变成可用于测试的具体题目,同时还保持了叙述的准确性?这三个环节在目前的测试实践中均没有认真考虑,国际上也如此。

中国的科学素养测试要坚定地吸收米勒开创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简化的测试方案。具体讲有如下基本设想:

(1)公民科学素养测试是想通过一系列试题,了解中国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2)这种了解包括3个大的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过程;科学的社会运作及影响。上述3个方面同等重要,在测试题的分值安排上基本上做到1﹕1﹕1。(3)测试题总量不宜过大或者过小,而且要方便被测者答题。题目应当均为正误判断题,共计60小题,每题基本上是一句话的篇幅。(4)此难度需要反复试验,要与中国国情联系在一起,在各地做一些试验性测试。试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要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科学的整体趋势相一致。至少10年不要做根本性的改变。试题应当有良好的区分度,能够反映中国公众各个层次之间有差异。

有几点附带的说明:①测试的难点在于,对于后两维,很难出题。②试题的形式要整齐,不必与国际的做法完全一样。国际对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内自身对比。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不妨同时做两套调查,一套严格按国际规范,一套按中国国情做,两者可以不直接相关(总的趋势相关,但侧重点、区分度肯定不同)。③为便于统计,为使算法简明,各地方各部门可自行进行局部调查,试题形式统一,分值统一。④试题需要反复做试验性的测试,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经费。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的理论基础是科学传播第二阶段“公众理解科学”框架下的“缺失模型”,许多测试困难也与此模型的局限有关[13-16]。从广义的科学传播角度看以及从当代科学日益分化的局势看,不但存在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也广泛存在科学家理解科学甚至院士理解科学的问题。著名学者哈丁甚至提出第二种“科盲”(scientific illiteracy)的概念[17]。许多科学家固然不是第一意义上的科盲,却是第二种意义上的科盲。于是,谁最了解科学成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简明的答案。专家通常只对科学的某一个局部细节非常了解,而对横向上的其他学科非常陌生,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及社会运作也可能不甚了解。这也透露了科学传播的一种发展思路,通向“对话模型”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是民主的要求,也是客观现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大光. 科学素养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见“无用”的科学[C].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29-144.

[2] 张晓芳. PUS研究的两种思路[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20(7):55-60,93.

[3] 中国科普研究所.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培训资料[Z]. 中国科普研究所,2003.

[4] 中国科普研究所. 中国科普报告[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5] 翟杰全. 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 Trefil J. Scientific literac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in flight from science and reason[C], edited by Paul R.Gross, N.Levitt & M.W.Lewis,1996(775):543-550.

[7] Miller J D. Toward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92(1):22-26.

[8] Miller J D. The measurement of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98,7:203-223.

[9] 美国科学促进会.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10]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Wellcome Trust. Science and the public: a review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in Britain[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1,10:315-330.

[11] Carrier R. Test your scientific literacy[EB/OL].(2001) [2005-11]. infidels.org/library/modern/richard_carrier/SciLit.html.

[12] OECD.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 first results form the OECD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2000[R]. Printed in France,2001.

[13] Bodmer W, Wilkins J. Research to improve public understanding programmes[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92,1: 07-10.

[14] Lewenstein B V. Editorial: a decade of public understanding[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2,11:1-4.

[15] Locke S. Sociology and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from rationalization to thetoric[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52(1):1-18.

第8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欧洲的文艺复兴带来了近代科学、艺术、文化以致于新哲学的曙光,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早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是工程师、也是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不过他的名字只所以流芳百世,还在于他是一名大画家、艺术家,在《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作品中创造了真实而又健美的艺术形象,再如雕刻家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大卫》雕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个生动形象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从而使艺术获得独立,并使人们坚信艺术思维就是形象思维。这一时期各门学科相继开始从自然哲学当中独立出来。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又总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来概括出其中的规律性,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更侧重于理性的抽象。如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俐略在力学方面提出惯性原理,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等成为牛顿的人梯,在天文学上运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新宇宙”,以大量的观测事实支持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天文学家第谷的一生就是进行了大量的、卓越的天文观测,他的助手刻卜勒利用这些资料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成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直接前提。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其它学科领域如生物学中,林耐搜集了大量标本进行分类,建立起植物分类系统等。搜集材料,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材料、加工材料并上升成理论,即先要知道“是什么”,然后研究“为什么”,这一过程,更多的运用了分析、综合、分类、类比、归纳与演绎等理性思维方法,让人们感觉到科学思维就是由具体走向抽象,是一种抽象思维。有了科学家的献身精 神,有了科学实验活动的理性思维方法,近代科学得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不同学科之间越来越趋于相互交叉、彼此渗透,更高层次上的一体化、综合化趋势日益显著。这样的发展趋势开创了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新的联盟与合作。例如,《控制论》的诞生就是哲学思考、技术科学与生物科学结合的艺术杰作,它与数学家维纳的思维方式及学识是分不开的。维纳曾组织并参加每月一次由各门学科的专家、学者参加的科学方法讨论班,从中获得很多教益和启发,他反对做狭隘分工的奴隶,认为应造就“一专多能”的人才。正是靠着这种才能带领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协同作战,找到了技术科学和生物科学之间的本质联系,完成了自动高射火炮的研制工作,成为《控制论》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的奠基人。另外如美国的阿伯罗登月计划的完成,八十年代初美国开始实施的星球大战计划等等。这些本世纪的重大科研项目无不体现着这种新的思维,即科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的联盟,科学、哲学和艺术的结合所显示的巨大力量。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知识的互补、思维方式的综合化不但以事物相互联系的本质统一性作为基础,而且是人类实践活动目的所需要的。

科学的艺术思维与艺术的科学思维

科学的思维是艺术的,大科学家常常以艺术的尺度去评价科学理论;而艺术的思维也是科学的,大艺术家又往往用逻辑的眼光审视艺术作品。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结合,能够充分挖掘人类的潜能、发挥创造力,使人类的眼界更高远、更开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使具有广泛而深刻内容的力学定律只涉及三个参量:质量m,距离r和力F。几乎是简单到了极点。牛顿对古典力学成功的进行了完美综合。追求和谐、完美是所有科学家的目标,这也就难怪大科学家一般都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麦克斯韦擅长数学并喜欢诗歌,在爱丁堡上中学的时候就从艺术家的启发中发现了一种绘制椭圆形的方法,并组成艺术图案。麦克斯韦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对法拉第的著作发生浓厚的兴趣,但感到法拉第的理论美中不足之处是缺乏应有的严谨性,他决计用数学方法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以后的十多年中,他根据法拉第以及库仑、安培、奥斯特等人由实验总结出来的电磁学理论,逐步建立了统一而完美的经典电磁学理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的一组方程中,第四个方程完全是从理论的对称、优美、和谐之数学美考虑,认为应有与第三个方程对称的方程而进行的大胆假设,靠着这种艺术家般的思维方式,通过补充,麦克斯韦预见了电磁波。许多科学家推崇科学理论的数学美,主要是对切身体会的总结,如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在解自由电子相对性波动方程时,由于开平方根而得出电子的能量有正负两个解,这就是负能困难,按照通常的观念,负能解通常被舍弃,如同不能设想一间房子有正负两个面积一样,但是狄拉克宁可保持数学上的对称美,这种科学的艺术思维,使他后来提出了完全与众不同的反物质理论。狄拉克也因此于193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比如我国阿尔法磁谱仪随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上太空,寻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反物质,这项由多国、多学科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的世界瞩目的科学探测活动,是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向着揭开宇宙起源之谜将迈出重要一步,是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完美结合而产生的人类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次伟大创举。

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有机结合提高创造力

第9篇:生物科学知识科普范文

关键词:美;早期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189-02

孩子早期教育最近几年越发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家长们一致同意: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早期教育给孩子灌输什么内容,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定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古希腊一部惊鸿大作,无论是对当时,还是现世都有着深远影响。它不仅涉及哲学,书中的教育内容对当今社会依然有启发,本文试图就人类的初等教育进行研究,期望探索出早期教育应该给孩子的内容。

一、《理想国》给孩童界定的美好初等教育

《理想国》中,柏拉图首先对当时世俗的三种不正义观进行反驳: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就是言行诚信;波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帮助朋友加害敌人;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接着,最具挑战性的观点是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格劳孔提出的:正义是社会约定的产物,并不具有社会必然性。柏拉图针对这个问题,企图通过以大见小的方式来回答:通过探索城邦的正义,从而得出个人的正义。一个城邦的构建,起初是应该有商品交换的,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商店,有了市场,这样一个完整的城邦慢慢的成型。人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逐渐欲望越来越大,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开始想要抢夺别人的利益,这个时候就有了战争,就需要有卫士来保卫国家的安全,而一个好的卫士应该具备勇敢、智慧、敏捷和有力等品质,那么应该怎么选拔这些卫士呢?首先对公民进行教育,然后从中选拔合格的卫士。这时候就有了本文要探索的初等教育问题。柏拉图在对公民的初等教育中做了如下阐述:

首先进行智力教育,而孩子的智力教育主要是通过讲故事来进行的,那么,应该给儿童讲哪些故事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故事进行筛选,用筛选好的故事塑造儿童的心性。我们应该摒弃赫西俄德和荷马的史诗,因为他们的故事是虚假的,是对神的一种污蔑,例如:赫西奥德讲的关于乌拉诺斯的错误事件和克法洛斯复仇的错误传说,这段故事常被引用说明子女虐待父母是公正的。我们的故事的内容应该这样描写:关于神的看法,我们应该描述神原本的样子,因为神的本性是善的。神是善的原因,而不是一切事物之因。神永远只有一种形式,而并不会转化成其他的状态;为了培养儿童勇敢自由的品质,应该称赞地狱生活,而不要信口雌黄,把它说的一无是处。这些儿童和成年人应该要自由,应该怕做奴隶,而不应该怕死[1];为了培养自我节制的品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饮食等肉体上的欲望。

故事的形式应该是这样的:它的体裁一种是模仿,一种是表达诗人感情的抒情诗体。我们不应该模仿女人、奴隶、坏人、鄙夫等一切不好的人,我们,为了对自己有益,要任用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模仿好人的语言,按照我们开始立法时所定的规范来说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2]。

在音乐教育方面,我们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儿童勇敢节制的曲调,而不应该选择复杂的节奏。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对美的爱。

在体育教育方面,作者认为,卫士应该戒酒、嗜睡、不吃肉和甜食、混杂的饮食。书中有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我觉得凭一个好的身体,不一定就能造就好的心灵好的品格。相反,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质达到最好[3]。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孩子的教育中,无论是智力教育还是其他教育,都主张摒弃一切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的不好的东西,企图培养孩子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品质。而他也强调心灵塑造的关键作用,就好像一棵美丽的参天大树,里面有了蛀虫,总是不好的,总会影响树的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内心精神的美好可以通过外在的气质表现出来,一个外表有缺陷的人,我们可以接受,但是一个内心穷凶极恶的人,我们就无比反感。所以,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提供一切美好的东西,良好的教育环境,塑造美的、善的心灵,让其在早期教育中就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更好的发展。谈到这里,就会有争议的疑问出现:孩子的教育内容是美好的,但是这个社会并没有像早期教育内容一样美好,只是给孩子灌输一切好的东西,会不会将他们困在一个童话般的井底,而不能看见外面的世界。这样的争论看似有理,究竟是不是符合科学依据呢,我查阅了最近几年相关内容,试图对此作一个很好的推论。

二、当代科学论美的初等教育

(一)《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中良好的养育关系

此书中提出,在现在遗传和教育对孩子影响孰轻孰重争论很多,讨论这个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怎么样让遗传因素在后期的教育中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用遗传学的话讲,就是表型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互作产生的。儿童早期教育主要受到养育环境和外部环境、养育关系、政府干预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困难的家庭、家庭暴力、一个道德败坏和充满暴力的社区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不能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很可能造成孩子不好的心理问题。从行为科学和神经生物科学的研究中都已得到丰富的证据充分证明:众多环境因素都会威胁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例如:营养不良、某些传染病、环境中的毒素和药物的使用,以及来自虐待或忽视的长期压力等。这些因素从胎儿期开始,在整个早期甚至以后,如同幽灵一般始终徘徊在儿童的身边[4]。

书中更提到,古典音乐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用于提高 儿童的基本读写能力和数的能力的资源,应该改其方向,用在将关于幼儿的情绪、调节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培养儿童下列能力的有效策略上来:在学习环境中的好奇心、自我导向和坚持性的发展;与他人合作,关爱他人和解决与同伴的冲突的能力;带着自信和被爱的感觉增强并体验自己的动力的能力[5]。

从上述可以看出,良好的养育关系是核心,过多的让孩子接触现实的不美好,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只有良好的教育才会让孩子有惊人的发展能力,为以后的成功埋下坚实的基础。

(二)《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给孩子和谐的环境

瑞吉欧・艾蜜莉亚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城市,但是,却因为其优秀的幼儿教育闻名于世,《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就是将发生在瑞吉欧学校和课堂上的一些小故事,组合成一本书,整个课程开展的方式和老师爱护学生的精神,对当今学前教育仍有着深刻的启发。

整个学校的教育模式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在这样一个充满智慧、温馨的学校群中,参与有趣的课程项目活动。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课程创办人罗里斯・马拉古奇认为最纯真的幼儿教师应该来自未受大城市道德败坏污染的少女。可见在早期教育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内容是多么重要的啊。

但是,它并没有完全让孩子置身于完美的童话世界中,他们希望幼儿能够学会与人相处之道,过度采取温和的态度,可能会让孩子因为拥有不同的观点二进行争辩的机会。而孩子只有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才能更好的进步。瑞吉欧・艾蜜莉亚的课程示范了教师如何透过记录与团队工作,准备学校的环境以及活动,以唤起幼儿的感觉、研究,以及呈现周遭自然与文化美好和具有规律的世界的能力。幼儿通过理性的引导,才能以喝水的方式认识成人实际中重要的象征符号和知识体系,才能为以后更好的融于社会打下基础。

(三)《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与现实的主动相互作用

这本书是美国海伊斯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和出版的一本幼儿教师工作手册,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吸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其主导思想是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

书中提到,通过严厉的惩罚来规范儿童的行为,并不利于儿童发展的需要。班纳特曾经写道:“皮亚杰的认识论观点在于儿童通过与现实的主动相互作用,而不是通过与发生认识论家的主动相互作业来概括出潜在的真理。”[7]儿童要对自己的活动负责人,这样才能加强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立性,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四)其他相关论述

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的音乐作品中,爱和美是非常突出的主题。顺应爱美天性,以美的艺术形式进一步促发儿童的爱美之心,便成为了他歌舞创作的另一大原则[8]。他的音乐中的美多是指培养孩子的品行美,对于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儿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爱美之心,不应该用社会的规矩束缚他们,否则就会阻碍他们个性自由地、健康地发展。他关注人性,热爱人性,主张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导演尹永斌曾经说过:“做儿童电视节目跟别的行业、别的节目不一样,它应该归类于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里蕴含着阳光、希望和美―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很深刻的看法:教师在“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儿童时,切切不可破坏儿童的情感、理智和美感等领域之间的和谐,务必使儿童明白,除了有益与有害的概念之外,还存在美与丑的概念。”[9]

如前所述可知:过早的关注孩子的教育,并没有错,也不是没有顺应孩子的发展,但是怎样进行早期教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选择一种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加适应孩童的天性,比如:乘法口诀的学习,不应该让他们背下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却可以用一种绘图的方式,首先将自己喜爱的苹果进行分堆,然后让他们自己画出来,最后就可以很容易算出总共有多少个苹果,而且,做的非常棒的孩子还可以得到自己的喜爱的苹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增加他们的兴趣,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发展。所以,教给孩子美好的东西,也可以以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方式进行,这样才有利于未来自身的发展和更好的融入社会。只要怀着正义的价值观,才不会走偏路。也希望未来的学前教育能更好的适应孩童的天性,不磨灭孩子的天真烂漫。

参考文献:

〔1〕〔2〕〔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3, 104,113.

〔4〕〔5〕(美)杰克・肖克夫,(美)黛博拉・菲利普斯.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335,366.

〔6〕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0.

〔7〕[美]玛丽・霍曼,伯纳德・班纳特,戴维・P・韦卡特.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