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医生职业道德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生职业道德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生职业道德论文

第1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1)学业、生活、就业压力。医学是所有学科里最复杂的,医学生学习负担重、学制长、学费贵、家庭经济负担重,加之经济体制转轨和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医学生就业前景不理想,其目标预期与现实相差悬殊,医学教育投资成本与回报不成正比。

(2)恶劣的行医环境。投资高、回报少、风险高已成为当下医疗行业的特征。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频频上演,对当代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心理状态都有恶劣影响,使部分医学生对从医产生动摇,医学院校报考人数减少,医学人才流失,影响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4]。(3)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医德教育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商品经济使人们更注重效率、竞争、创新等,新一代医学生自我意识突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富有进取精神,勇于抛弃旧习,对医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商品经济追求利润、重视价值的特点,必然滋长人们追求金钱等物质利益的风气,在医德医风上表现为乱收费、收红包,医务人员责任心、事业心和荣誉感淡漠。

2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学校应组建优质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爱岗敬业教育,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用渗透法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在提高“智育”的同时,更注重医学生道德品质培养。除开设专门的人文理论课外,专业课教师在教授各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适时进行人文知识、德育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意识,让学生形成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与责任感教育,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临床教学中采取医德理论教育和医德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引入启发式、研究式、问题式[5]等教学方法。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医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时,教师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分析医德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应用医德原则、选择医德规范,促进学生医德修养的自我培育。此外,临床见习及实习带教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利用自身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面对工作中的不良风气、纷繁的医疗纠纷和不合理的待遇等,引导学生用辩证发展和实事求是的观点看待问题,正确评价社会。

2.3重视医学生心理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面对充满竞争和机遇的社会以及未知的前程,医学生会感到压力重重,焦虑、抑郁、无助、恐惧、迷茫等情绪滋生。学校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必要时开设心理咨询课程,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顺利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面对医患关系紧张,学校要重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开设医患沟通艺术等课程,并在临床技能课中强化医患沟通技能训练。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依法行医,防范医疗纠纷,学会合理保护自己。

2.4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第2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一、职业道德

我之所以选择先汇报职业道德是因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求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修养,一名医生可以技术上不高,但起码的职业道德必须具备。就像对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陈晓兰的评价“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三个方面的汇报我看重的也是职业道德。所以平时我认真学习邓小来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做一名象华益慰、钟南山、陈晓兰一样的好医生。

二、业务水平

年疾控中心成立后,我就被分到传染病防制科工作,先后承担了疫情信息统计、传染病平台报病、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报告质量调查,出血热、布病监测工作,学校传染病防制等项工作。亲身经历了传染病实行直报的三个历程,从手工填卡报告到建立了大疫情报病平台到目前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传染病报告方式的提高也印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经过五年的工作磨练,我已经可以独立或者和其他科室人员配合的完成科室各方面工作。

三、工作成绩

1、在工作上,围绕中心的全盘工作思路,对照科室自己分管工作的相关标准,严以律己。独立或配合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a、单独或配合完成传染病管理、漏报、报告质量、居民回顾性调查工作;

b、完成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

c、布病监测工作;

d、出血热防制工作;

e、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

f、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

2、利用六年来布病监测资料编写了布病疫情六年资料汇编。

3、撰写了题为“市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与防制思路”,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发表。

第3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职业道德的问题越发受到关注。良好的职业道德离不开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也是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根本办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新时代的教育方式,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创新的方式促使道德自觉的生成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而这种生成需要道德体验模式的设计。

创新发展的时代,需要创新发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也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也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必要的转变——从传统的“教会顺从”向“道德自觉”与“道德体验”的转变。而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所应当具备的思想品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某一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是调整从业人员与从业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生有医生的职业道德,我们简称为医德。教师也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一般简称为师德,商人有商人的职业道德,我们一般简称商德。职业道德也直接影响到行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的和谐的稳定。简单的说,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服务的工作意识以及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当前,我们从媒体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医疗纠纷和教学事故的事件,而在这些事件中往往并不是简单的医疗技术或者是教学水平问题,很多情况正是由于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偏差、责任意识淡化和工作态度不端正所造成的。特别是当前“小病大看”、“红包现象”“教育腐败”事件的频发,都是职业道德匮乏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快便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政府和单位也都希望努力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这些“民生焦点”,用行政法规来遏制职业道德水平的下滑。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还要从职业道德在日常教育的培养方面入手,特别是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人才的摇篮,有着提高人才业务水平的重任,但其任务不仅是培养具有良好技能的从业人员,还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因为职业道德培养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未来从业人员的素质、群体的团结协作、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所以说,道德培养是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

一、道德自觉的习惯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造成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杰出的、成功的、以及幸福的人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良好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人格教育又离不开道德情操的培养,而道德情操的培养不是普通的知识传授,它依赖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事实上,道德自觉是道德主体在实践道德行为过程中其行为完全出自自发、自愿,而不是受外力压力所致使的。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对道德规范知识的了解,特别是高校学生对道德教育更不陌生。因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也一定是受到多年的思想品德的课程教育的。但是为什么还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少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意义或是觉得课堂上的道德规范仅仅适用于课本与考试呢?原因只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道德的自觉也绝非依靠课堂的传授所能养成的。他需要在生活的细节中,待人接物中以及小事上养成。这不仅需要社会环境的构建,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因素发挥作用。但对于我们的高等职业道德教育来说,在道德自觉地培养方面又应该做哪些工作呢?我们如何在德育的课堂教育模式上创新呢?笔者认为,道德的自觉需要道德体验。事实上,约束性道德教育只能确定施教者做了多少教导工作,保证被教育者获得多少有关道德的知识。但是,它却无法使道德施教个体本身与被教育者个体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受教育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也就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道德行为的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主体行为。主体只有在不断反复的体验中才能真正做到“心领神会”。而道德体验是个体人置身于一定的关系情境中并与之发生的领悟,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由此可见,道德自觉依赖于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是道德生成的基础,我们可以依靠道德体验的方式培养道德自觉地习惯,在习惯中形成新的道德体验,形成良性的循环。传统的约束性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构建一种主体式、参与式、创新式的“道德体验”模式来使得我们感悟道德、接受道德、发现道德以至构建新的道德。可以说,道德体验在道德培养中,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所掌握:一是道德体验能够发挥学生个人的纯主观意识,激发学生对事物本身的认知与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医德的理解,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学习培养方式;二是道德体验尊重大学生参与医德教育的主体地位,通过反复的体验增强了学生与医德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医德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道德体验是一种互动式的培养方式,通过各种创新的教育方法设计不同的教育场景,消融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被教育者的二元“对立主体观”,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道德的培养更具实效性。

二、道德体验的模式构建

道德体验并不是追求某种实体的存在,更不是与现行高校课堂教育的对立。而是作为一种教育意识、一种教育理念,通过设计出诱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感动的情景与情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思想的渗透。这种教育模式表面上淡化了教育色彩,实际上通过对教育情景的布置,使得德育培养的内涵更加丰富,是一种培养德育自觉性的过程。在医德教育的培养中,由于医学高等教育的学制长,理论性知识多,技术性操作要求高,使得高校医科学生在日常交往生活中相对较少的接触社会,较少进行情感交流。所以说,良好的医德培养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性,同样也对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道德体验培养模式的构建下,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产生主观感受,从而实现医德的自觉自为。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道德教育理念、培养取向及其操作样式称之为“道德体验模式”,那么如何构建道德体验的模式呢?

(一)实践的创新

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道德秩序的构建、道德传统的延续以及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体现都离不开实践。道德教育不能仅仅通过一只粉笔,一张嘴式的教育模式,道德也不能仅局限在课堂的教授,学生对条文的背诵,考试的誊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很难对道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甚至产生漠视甚至是抵触。戚万学在《活动道德教育论》一文中认为:“道德本性是实践的”。道德教育需要实践创新,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为学生的道德体验提供基础平台。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到的体验的实践中,必须围绕着促进、诱发具有实效的思想道德体验开展工作,并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做到不断创新,依赖在实践中的外物刺激以及学生的亲历经历,致使学生对于道德产生反思、再产生经验、在反思的循环过程,可以说实践是道德体验模式教育产生的条件。

(二)校园环境建设

道德体验的发生,需要情景的设计。但良好的的道德体验,更需要良好的大环境建设。学习生活是学生从事的主要活动,而高校学生的主要学习及生活的活动主要都是在校园这个大环境中发生的,是与校园中人、物、事息息相关的。比如说校园文化是积极健康的,则有利于道德体验的发生。反之,消极的、不健康的校园文化则不利于教育主体产生道德体验。学生在公正、和谐的教育关系环境下,易产生道德体验。反之,则不会,甚至产生负向的道德体验。学校教育的内在精神应与外在表现具有一致性,被教育者才容易发生良好的道德体验,而生活在一种扭曲、畸形的校园环境中则不会发生。所以建设好校园风气、文化等方面大的环境背景,是构建正向的、良好的道德体验基础和保障。

(三)课堂主题设计

体验不仅是一种内心活动,也是一种对象间的意向流。主题体验设计是围绕一定的医德主题,或是针对当前职业道德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体验情境,以一定的引导为线索,以一种讨论或交流的方式,有意识的诱发和唤醒学生的思考意识,借助主题,可以诱发道德体验的产生与深化。在围绕主题讨论与交流的过程,首先要选好主题,主题可以来自当前社会上的职业道德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施教者或教育者周围的发生的道德事件,还可以是被教育者自发提出的令他疑惑的问题。其次,施教者要对周围的条件、环境、资源充分运用,适当的借助多媒体的科技手段。在此过程中,施教者不再是简单的灌输既定的道德规范,而是要对所要传授的道德内容划分为主题,通过总体策划、场景设计、线索引导、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适合身心发展的道德传授的教学活动。围绕一定的道德主题,结合具体的道德案例,展开师生间、学生间的开放对话,相互探讨自身感悟,互相激励,共同体验。获得道德体验的深化,达到新的道德境界。例如我们可以让高校的学生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在面对职业道德与经济或情感利益发生两难境地时的抉择问题,让学生们在探讨与交流中感悟,从而达到到的体验。可以说主体设计是道德体验模式教育生成的灵魂。

(四)角色转变的思考

角色体验是让被教育者在模拟的情境中承担或扮演某一角色,从自身所承担或扮演的角色的视角去体悟周围关系的世界及自己在其中所应执行的道德义务。并以此为参照,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平时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感悟该角色的实际承担者所能达到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角色转变,通过换位思考,来激活角色转化者的心灵,催化他的道德感知,来实现道德体验。例如我们可以让医学院的学生在医德培养中,让学生以作为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从而实现道德体验,最终求得心性的体验和人格的升华。可以说,角色转变是道德体验模式教育过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培养;图书馆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加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搞好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职业道德与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整个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即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所谓道德准则。也就是道德准绳和规则,它是评价人的道德行为的标准。既来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对人们道德行为起约束作用。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对人们道德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所谓道德情操,是指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体验,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并非无动于衷,总要夹杂喜怒哀乐等情感。而情感中的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这些高位情感则被称之为情操。所谓道德品质。则是指人们的意志因素。如自觉性、心理承受力、决断力以及自制力等。

从定义中可知。职业道德除了具有道德的一般特征外,还包含与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特殊要求。它既先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每个从业人员,不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在职业活动中遵守特定的职业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医生职业道德。那么,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是什么呢?对工作。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对文献,爱护备至。积极利用;对读者。满腔热诚,千方百计;对同事。严于律己。顾大局;对公众。精诚合作,公平竞争。一言蔽之,那就是为知识信息公平的献身精神。

2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

2.1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是时展对图书馆员素质提高自寺客观要求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对人们掌握科学技术、特别掌握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当前正处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时期。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和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深入开展的新形势,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中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灵魂。是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其他素质的先导。正如人们常说的:要干好事业。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人就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特别是图书馆作为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单位,并在一些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信念产生了危机、道德行为出现了偏差、敬业精神开始薄弱的情况下。重视和加强图书馆员敬业精神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对搞好新时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迫切、十分必要的。

2.2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自寺必然选择

首先。图书馆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收藏、整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信息。它是人类社会精神财富和知识财富的宝库。图书馆又是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提供精神粮食。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图书馆可以利用其特有的信息资源优势。高杨时代的主旋律。采取各种方式向青少年提供丰富的高品匣、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向他们推荐优秀读物,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文明教育和修身养性的熏陶。可见。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中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而图书馆这功能的发挥。是全靠图书馆员进行卓越劳动来实现的。如果图书馆员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办不到的。其次,在培养新时代各种专门人才和提高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图书馆是知识宝库、知识喷泉、知识摇篮。图书馆作为传递各种信息的传播中心,图书馆员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建设的尖兵。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样化的今天,虽然网络技术使图书馆不再是获得信息的惟一场所,但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产业部门之一,其不断得到强化的各种新的服务功能和手段,依然是人们学习知识、掌握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依然是广大群众共享知识的重要通道。因此,图书馆在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方面都充分发挥着它的社会职能作用。图书馆员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上述作用。

2.3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是图书馆努力实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办馆宗旨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员所从事的工作对象,一个是文献信息资料。一个是广大的读者,而对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保藏、供给都是为了读者,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实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个根本宗旨的。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拥有数量大、种类多、质量高及学科覆盖面广的馆藏信息资源,而且其运作已经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迈进。通过图书馆员的各项工作,经过“信息领航员”和“知识传播者”的辛勤劳动,把有史以来积聚的文献信息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精神财富。例如:为科研人员提供大量的经过整理开发的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情报信息,使科研工作有效地进行;为教师提供最新的对口专业需要的各科情报资料,使教师更好地备课,写出质量优良的讲义;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对口有用的情报资料,为工程项目提供网络跟踪定题服务。从而通过技术人员的利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出财富等等。所以,图书馆员工作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正是反映在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劳动效率即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上,反映在社会大众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力素质和发明创造成果的增长上.从而反映在整个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上。一句话,反映在文明进步和人民群体的根本利益上。而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很大范围内都是要通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图书馆员为科研人员、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等一切需要图书馆情报信息的读者们勤勤恳恳的服务才能取得。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使他们具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有一种精神寄托激励馆员以主人翁的精神从事图书馆服务,工作积极性高涨,忠于职守,奋力开拓.努力实现图书馆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根本宗旨,并且以强烈的责任感在为读者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

在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中。应引导图书馆员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是一种知识性的服务工作,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他们的职业价值是通过读者、用户获得和利用文献信息来体现的。因此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职业信息培养、职业态度培养、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品德培养。

3.1加强图书馆员职业信念培养

所谓职业信念培养,就是要培养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为图书馆事业勤奋努力工作的献身精神。具有甘愿为他人作嫁衣、甘当“铺路石”的品德,明确自己在图书馆的工作任务,认识自己工作地位和意义。努力培养自己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安贫乐道,有主人翁的精神。

3.2加强图书馆员职业态度培养

所谓职业态度培养,就是要培养图书馆员必须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工作劲头。树立爱岗敬业,“唯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把为读者放在首位的服务精神。服务态度和蔼、周到、主动、热情,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经常把自己处于帮助解决读者不同需要的桥梁位置上,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以最大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去帮助读者解决困难,在尽职尽责地为读者提供第一流优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3.3加强图书馆员职业技能培养

所谓职业技能培养,就是要培养图书馆员在新形势下必须具备知识管理意识、信息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确自己工作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使自己具有精湛的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较好的外语知识水平;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能积极应用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读者服务。

第5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法制建设推进司法改革,全国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司法改革的新途径,在司法改革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所瞩目,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司法公正,这就不仅需要反映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优秀法律和健全的司法体制,更需要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司法群体去执行法律。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法官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体现着人类的道德与良知。人们在评论法院和评价法官时,不仅是从法院整个审判工作,更是通过对法官言行举止的切身感受来了解和衡量。只有维护法官职业的高尚性、法官的高素质性,才能够保障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制顺利进行。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法官的形象显然与人们的期待有一定距离……看看最近两年的案件,也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些启示: 2003年法庭集体作假的案发1,还有那接连出现的法官集体腐败案2……

过去,我们对法官的思想教育从未间断,但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对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建设抓得很不够;而法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公信力,法官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所以,无论法官的法理水平多高、业务能力多强、审判经验多么丰富,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都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本文拟以建立“中立、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浅谈对法官职业道德的理解,以期在推进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化进程中有所裨益。

一、本文切入点——现代司法理念的确立

(一)理念的由来、含义

“理念”本是希腊语ideas,通常指思想。3它的原意是“图画”和“模型”,而后一些家赋予其新的含义,并形成了特定的概念。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圆满的、真实的、永恒不变的,是本有的,由神所创造出来的非物质的实体,是现实世界的起源;康德则注入了理性概念,认为“理念”指从知性产生而超越经验可能性的概念4;黑格尔是“理念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念是“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的二者的统一”。

拙见认为,对于 “理念”一词,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带有理性的信念”,是一种升华了的观念,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价值观。具体来说,“理念”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活动出来的、并能够广泛适用于以后生产、工作、、生活等的原则、指导思想。一种制度在构建和设计之初,是需要有一种哲学原理作为其存在合理性的支撑,同时需要有一种成为其指导方向,作为其价值选择的标准,这就是该制度的“理念”。在随后的实际运作中始终贯彻它的理念,并使其得到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某人始终遵循的原则或信念、信仰,就相应可以理解为他的个人理念。也就是说,我们在讨论“理念”时,一定要从两方面入手:制度层面和人的层面。

(二)司法理念

“司法”的组成主要包括司法体制、司法组织、司法程序、司法人员、司法实践、司法理念和司法环境。5我们这里讨论的“司法理念”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司法理念,即人们在认知司法客观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基本观念,是指导人们在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

(三)现代司法理念

1.什么是现代司法理念?

在明确了“司法理念”之后,再来分析“什么是现代的司法理念”。

现代司法理念就是以现代司法所要求的中立、公正、独立、民主、效率、公开等意识形态和精神指导来支配人们在司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动。从这个含义来看,每一项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都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体现出现代性的司法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现代司法理念的主要包括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司法公正。

2.法官的司法理念:

从真理和实践之间的辨证关系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没有正确的司法理念为指导,很难会有正确的法律实践。正确的司法理念来自于法律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的加以总结,而它反过来又会对司法实践起指导、推动的作用,同时又丰富并发展了自身……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所以笔者认为司法理念在司法活动中扮演着一个指挥者的角色,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探讨司法理念,结合之前我们对“理念”所做的定位,也要一方面要从司法制度方面入手,另一方面就要从其主体来进行分析。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本文只分析人的层面,也就是今天讨论的法官这个角度。

法官的司法理念就是法官在进行司法活动中所形成的总体上的原则和根本上的指导思想,也就是符合法律与司法品质的理念,其中便包括公平、正义、效率、廉洁等基本的司法职业道德观。

二、培养法官的司法理念,必须树立法官职业道德

(一)对道德的界定:

1.道德的含义:

在我国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本意是“道路”,引申理解为必然性的法则、等,同时具有价值评价的标准、理想的含义。德:本义为“得”,人之内在所得,即在成其为人的必要要求方面之所得。6

道德:(其英译为morality, principles of good behavior),指相应于一定社会基本人际关系规范的行为标准及其个人的品德养成。7

我们可以再看几个对于道德的经典理解: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认为“道德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说过 “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更是称“道德就是幸福”!

可以说,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人信念构成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无形的共用物品,是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他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道德的行为规范,使一部分社会制度的成本私人化,并通过自觉的形成合作而提高制度运行的绩效。8

2.道德的类型:

按照调整关系的不同,道德可以分为社会道德、宗教道德、自然道德、个人道德。按照存在的领域不同则可以分为恋爱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9而后者由于其分类的特点,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过程中,尤为突出。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

1.定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把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与具体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的职业行为规范或标准。也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为,都各有各的道德。”10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11一文中指出: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的、阶级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反映行为的道德调解的特殊方向,又带有具体职业或行业活动的特点,是一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

2.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

在范围上,职业道德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间,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职业道德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职业道德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12可以说,职业道德是维护一种职业的信念与尊严的基础。构筑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推进法治化国家的进程。

(三)法官的职业道德:

1.法官的职业特性:

法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每天翻阅案卷,分析案情,开庭审理,处理实体事务、程序事务和审判管理事务;他们每天都在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对事实做出判断,解决一个个法律适用问题,通过日复一日的具体工作,将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和追求具体化。法官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同时肩负着医治社会疾病、解决社会矛盾的极其重要的职能,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被公众视为社会正义的守护神,社会正义的化身。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官的职业类似于医生。良医不但需要高超的医术,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要有一颗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除了为患者解除病痛外,他还应使患者体味到关爱,体味到生命的可贵。医生是病人生命的守护者,而法官则是国家法律的守护者、实现者,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名不称职的庸医或缺乏职业道德的恶医,会给病人的生命带来创伤,而一名不称职的法官却会给民众乃至社会正义带来难以抹去的创伤。因此,法官的德行,不仅仅影响着他个人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公众对法官职业、对法律正义的认知和评价。13正是法官职业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对法官职业道德的要求成为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基础。

第6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法律伦理;法律道德;职业伦理教育

法律伦理,从广义上说,包括法律制度伦理与法律职业伦理;从狭义上说,仅指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者在其职务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职业者忠诚于法律、公平对待当事人、廉洁自律等等。一般认为法律职业人应具有三种素质,一为法律知识,一为社会常识,一为法律道德。其中,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构成法律职业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法律职业道德要求其做到信仰法律、心存正义、廉洁公正、忠于职守,这种道德人格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2003年12月9日在山西大学所作“法学教育”专题报告中说:“法学是价值之学,真正的法学教育应是价值观的教育,应是法律正义观的教育,高等法学院校应是法律价值观的集散地。”法律职业人的道德伦理素养决定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前景,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一、重视法学职业伦理教育之理由

法学职业伦理是法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乃是一国法律制度最基本的造型因素之一。作为培养决定社会最终公平正义的法律职业人士的法学教育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笔者认为重视法学伦理教育的理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职业伦理是公民道德素养的高度概括。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要求,这些基本的道德伦理要求规范着公民的行为,使社会在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中国,这种道德伦理的规范作用尤为突出。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儒家伦理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巨大的影响,伦理型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特质,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道德素养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公民的道德标准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基石。法律伦理是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根植于我国社会的一般伦理之中。离开社会一般伦理,不可能形成法律伦理。作为法律职业人士首先应当具有一般公民所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这是作为公民而言,应当做到的最基本的为人准则。一般公民具有的道德素养,法律职业人士当然应当具有。因为法律职业伦理无非是公民的一般道德标准在法律领域的高度概括,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公民在特殊领域应当遵循的社会一般道德准则。在国家重视和提倡提高全社会公民的道德素养的大环境下,重视和提高法律职业人士的道德素养是重视公民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

2.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法律职业人首先必须具备合格公民的道德底线,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法治是法律职业人之治,法律职业人作为实现法治的关键因素,必须具有其他公民所不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如同医生应当遵循医德、教师应当遵循师德一样,法律职业人也同样应当信守特殊的法律职业道德。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早在为民国法律教育所做的规划中就提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是不合乎法律的本质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法学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须具有刚直不阿的品行,要“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不徇私情,不畏高压,尊崇法律。而忽略法律伦理和法律理想的法学教育只能向社会输送高级渣滓,甚至成为破坏良好社会秩序的害群之马。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律的实效。因为“当一条规则和一套规则的实效因道德上的抵制而受到威胁时,它的有效性就可能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外壳。”可见,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对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3.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防范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当今,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形形的司法腐败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司法腐败泛滥的现实使人们开始深思导致司法腐败的深层原因,在对司法腐败追根溯源的时候,人们发现法律职业人的道德伦理素养是导致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职业者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相对于外部监督制约而言,职业道德和自律是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控制司法腐败的重要防线。法律职业人的整体素质不高、欠缺法治国家所要求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是导致司法腐败的直接因素,这一因素比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更为直接和关键。因此,化解和遏制司法腐败,必须从重视法学伦理教育开始,从源头上堵截司法腐败的产生。可见,法律伦理教育是遏制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在法学教育中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我国当今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怎样的呢?这需要对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予以概览。

二、法学职业伦理教育之现状

从我国当前法学教育中的职业伦理教育现状看,在我国当今法律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法律伦理教育地位的倾向。法律职业伦理培养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法学教育缺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高等法学教育应当承担传授法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法律价值观教育,树立法律正义两方面的任务。但是,我国现今高校法学教育只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始终未对法律正义价值观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法律伦理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开设法律伦理方面的课程。截至1999年,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培养规定中都没有把法律伦理作为培养要求。虽然在1999年修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首次明确地把“法律职业伦理”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但其使用的教材内容空泛,难以达到培养法律职业伦理素质的目的。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高等法学院校开设了《司法职业道德》选修课程,至今还没有高校专门从法律伦理角度开设课程。高等法学教育长期没有把法律伦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一直为我国法律教育所忽视,这无疑是高校法学教育的一个重大缺陷。而在法治发达的西方高校法学教育中,大都设有司法伦理之类的法律职业道德训导课程。比如英国的《律师职业行为指引》一书每年都出版一本,在法学院的教学中是重头戏。而我们的高校法律教育至今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司法考试忽视对司法伦理的考察。国家司法考试作为公民进入法律职业圈的门槛,在考察法律职业人对法律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却没有将职业伦理作为一个考察内容在考核中予以重点考核。虽然在司法资格考试中,有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考试内容,但是,法律职业是实践性极强的活动,法律实践中要求的法律职业伦理不能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考察出来。掌握法律知识、通过书面考试的人并不必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较高的道德伦理素养。司法考试对考生伦理素养的考察与实践中的要求相差甚远,难以达到考核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的目的。

3.法律职业伦理观念教育意识淡漠。以往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一直是重知识性传授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诠释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为主要教学内容,不关注隐含在法律背后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价值和伦理的阐释和关怀,导致许多法学专业学生只知法律的条文,不知法律的价值和伦理。老师在传授法律知识的时候,忽略对学生法律伦理素养的培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不重视道德伦理修养,使本应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做到的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和言传身教成为空中楼阁,这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法律伦理教育意识不强的必然结果。

三、完善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的设想

法律职业人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主持公道。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律教育除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应特别注意法律职业人的道德素质教育。因为法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者不仅应该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高尚的司法品格,遵守司法伦理。法学教育是形成法律职业人士司法伦理素质的基础。法学教育应重视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使学生对法学知识系统了解与把握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法律信仰。为实现上述目标,完善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笔者认为应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7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本组患者154例,合并前列腺增生67例,年龄19~70岁,有明显郁忧症状23例。

2护理问题分析

2.1前列腺炎患者身心障碍的原因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患了病以后,不愿和亲朋好友讲,心中的痛苦得不到宣泄,得不到别人的心理支持。患病后,讳疾忌医,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许多前列腺炎患者往往会自动地将病变与、肾、性病等联系起来,久治不愈,又担心影响肾功能,担心增生、肥大、癌变,许多人对前列腺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不少人因社会误传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在有障碍后往往影响家庭稳定,夫妻关系紧张,有严重的内疚心理。抑郁失落感:当患者反复就医失败后,往往出现抑郁失落等情绪,甚至严重到人生价值观,在工作中不求上进。许多前列腺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负担和人格特征的改变,心境低落、情绪波动。可以为微小的过失而过分自责,也可以怀疑自己患有某种性病或不治之症,甚至有自杀倾向等神经精神系统机能紊乱表现。尤其是久治不愈的患者这些症状使慢性前列腺炎变的复杂难治或容易复发,成为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国外多学者认为80%以上的前列腺患者会出现某种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2.2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腼腆害羞:男科疾病多与泌尿生殖及性有关,患者很难为情谈及病情或让人检查。相对比较容易接受年岁大、较成熟、信得过的医生进行检查和个别指导。隐瞒病情:这就是由害羞派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患者虽急于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往往羞于启齿或担心别人笑话而隐瞒病情。忧郁悲观:表现为情绪的抑郁,对自己及任何事物都失去信心,反复述说自己的病情、即使疾病不严重,也认为不可能治愈。焦虑多疑:在治疗过程中,有患者显露出焦躁不安,发无名火或不理睬别人的冷漠态度来反映焦虑状态。总以为医生隐瞒病情、医护人员的正确性和医生的水平;重视周围人的言谈话语,总爱怀疑别人是在议论自己。3心理护理对策

3.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感情的投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护士要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让患者体会到护士具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3.2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当患者向自己袒露心灵时应严格为患者保密,尊重患者的隐私。

3.3建立良好的医患交往场所,病房应安静整齐,同一类患者最好住同一病房,病友间可以交流治疗、心理、预防复发、饮食经验。

3.4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医生、护士要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对患者一视同人,耐心细致,在患者心目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

3.5要明确告诉患者前列腺炎是可以治疗的常见病,尽管目前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特效药,只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综合治疗的耐心,有克服不良习惯的决心,积极系统治疗多数前列腺炎是可以治愈的。

3.6明确指出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发病没有必然的联系,前列腺炎症一般不累及不影响男性激素的分泌、代谢,也不会诱发前列腺增生。

3.7明确告诉患者前列腺炎并非都是性病引起,不一定影响。前列腺炎并不等于性病。

3.8疏导启发患者“依情易性”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将精神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向其他方面,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打球,锻炼宜从小运动量开始,以身体适应为度,争取长期坚持一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减轻心理负担,消除焦虑情绪。

3.9护士要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迅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有利于开导患者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10治疗期间要教育患者戒酒、少抽烟。忌食辛辣之物如:姜、蒜、辣椒;多食冻豆腐、海带、海产品、蜂蜜等含锌丰富的食品。平时不要熬夜和过分疲劳,要重视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防止受凉特别是足底受凉。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的性接触,包皮要经常外翻清洗,去除污垢。

参考文献

[1]王怀秀.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19(4):61.

[2]MillerHC.Stressprostatitis.Urology,1988,32:507-510.

[3]秦国政,张春和.中医男科基础学.云南中医学院出版社,2005:217.

[4]陈子华.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7.

第8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一、题型分类

经过整理和过滤,最经常考到并占评分标准权重较高的面试题型大致有以下五大类十小类:

题型一:人际关系型(与领导、同事、群众之间的矛盾)

题型二:表达观点型(肯定观点型、否定观点型、可辩证型)

题型三:计划组织协调型(活动型,调查型)

题型四:灵活突变应对型

题型五:突发事件型

其它比较不经常出现的题型有:自我认知型、报考动机及岗位匹配型、串词、演讲、漫画等。

各种题型的答题方式大同小异,大的模式和框架不变,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区分。

二、答题模式和框架

写文章要列提纲,面试答题也一样,答案要有一个模式和框架,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一)简短的铺垫:简要概述或归纳题目,表明观点或处理事情的原则、态度;铺垫虽短,却很重要,其作用一是迎合人的正常习惯,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表明观点,因为有些题型需要考生先亮出观点,就像写议论文一样,文章的开头就要先表明论点和主题。而且从考官的角度看,大部分考官听考生答题时有时会走神,但考生答每题的开始部分他们会比较注意听,因此考生一开始就要表明观点,才能让考官清楚其答题的主要思想和方向。

(二)答案的主体内容:可能是阐述原因理由、意义影响、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三)总结经验教训。

三、答题步骤

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也就是严格按照答题步骤来回答。答题主要有以下4个步骤:

(一)判断题型并审题想思路;

(二)抓主要和次要关键词;

(三)写下答题的思路、要点,搭好框架;

(四)根据要点,结合关键词展开内容。

下面以一分钟思考时间为标准,结合一道例题进一步详解答题步骤。

【例题】 关于医生收红包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一)判断题型并审题想思路(用时5-15秒)

判断题型:此题为表达观点型之否定观点型题型

审题想思路:马上想到复习时掌握的否定型思路

注意:复习的初期,不要受时间限制,以掌握答题技巧、懂得如何答题为目的。加强练习,熟能生巧后便可以缩短思考时间。

(二)抓主要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用时5秒)

本题的关键词是医生、收红包。考生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联想和扩展,这就是“关键词联想法”答题技巧。比如该题的关键词之一是医生,思考时可以联想和医生有关的因素:比如病人、医院;通过收红包可以联想到职业道德,违反规定,社会监督等,这些都是答题的要点。

(三)结合思路和关键词写下要点(40秒左右)

在草稿纸上写下以下一些关键词,并标注好答题顺序,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综上所述”、“第一”、“第二”…….(黑体部分为旁白解析):

(铺垫)不正常、制止(先简要给该现象定性,表明观点,等会答题时可以用到)

(答案主体内容)

(从医生、病人、相关单位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

首先,原因

1、医生―内心想法,职业道德

2、病人―担忧,放心

3、相关单位(医院,社会)―监督,制度,管理

(从医生、病人、相关单位的角度分析这种社会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次,影响

1、病人―加重负担,经济,精神

2、医生―心态,工作态度

3、相关单位(行业,社会)―风气败坏

(从社会、医院的角度分析如何采取措施制止这种不良社会现象,作为总结)

总结:措施―制止,监督

(四)根据要点,结合关键词展开内容,开始答题(2―3分钟)

写下答题要点后,根据要点按顺序用遣词造句的方法进行扩展,黑体部分内容为思路及要点解析。

比如铺垫,草稿纸上只有“不正常”“制止”几个字,要点扩展时就要说一句甚至几句话。

参考答案:

对于医生收红包的行为,我认为是违规和违道德的,甚至可能违法,应该给予严厉制止和惩罚。

首先我认为产生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本是天经地义,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医院已经支付了报酬,但有些医生因为利欲熏心,职业道德败坏而收取红包,这种行为对于公务员来说,那就是受贿违法行为,对于医生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至少是不道德的。

二是医生收红包的陋习由来已久,从病人角度看,如果不包红包给医生,心里不踏实,担心医生不尽力。

三是医院及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加上取证困难,导致此现象得以长期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其次,医生收红包的行为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1、患者住院治疗,精神和肉体已经遭受痛苦的折磨,还要付一笔不小的医疗费,如果医生再收红包,会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压力。

2、这种行为影响了这部分收红包的医生的心态及工作的态度,另外也会给其他没有收红包的医生带来不平衡的心理。

3、长此以往,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将搅乱整个医疗行业,不良风气横行,到那时候,病人上的是手术台还是屠宰场的砧板?

综上所述,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不道德的,必将遭到谴责和唾弃,医院及医疗卫生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查处此类违规行为,相关立法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罚和约束这种行为,还病人患者一个健康的治疗环境。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该题的答案:

开始先做个铺垫,表明观点。

【老师提醒】 铺垫不要用“第一”或者“首先”进行分点,很多考生习惯一开头便说“首先”,然后主体内容分点时又说“首先”,这种不良习惯必须改正。

接着便是答案的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原因,并分为三小点来同答;第二部分阐述造成的影响,也分为三个小点回答。

第9篇:医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从妇产科患者的特点及男性医生所面临的处境,探讨对妇产科男性医生加强伦理道德的培养方法,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妇产科工作,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医生开始进人妇产科领域,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他们的医学伦理要求也更高。因此,加强男性医务人员伦理道德培养,成为促进妇产科医患关系重要的一环。

1妇产科行业特点

1. 1妇产科医疗工作特.毅

妇产科的工作对象是妇女,涉及性器官和婚姻、家庭、生育等问题,表现有如下特点:

1.1.1群众性广。

妇女因妇科疾病或妊娠、分娩住院,亲友都十分关心,尤其产科更关系到母子两代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因此,工作好坏对群众影响很大。

1.1.2社会性强。

妇产科工作涉及保护妇女权益、优生优育、计划生育、人流堕胎、性别鉴定、生命质量等许多社会问题,有些问题还涉及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如婚姻法、计划生育政策等。

1.1.3技术性高。

由于妇产科工作常涉及两代人的生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病人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医务人员能够及时确诊、妥善治疗,而且应尽量使性功能和生育功能保持完整。

1.2妇产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2.1羞怯心理。

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女性就医常有害羞心理。尤其是未婚女性对性缺陷、形体缺陷,已婚妇女对性生活异常、生殖机能障碍等疾患难以启齿,当男性医生在场时尤为如此。特别是涉及既往非婚同居、妊娠、堕胎和婚外性生活等个人隐私时,患者更是讳莫如深,不愿吐露,常有隐瞒病史、拒绝检查或要求保密的情况。尤其是当男性医生为其诊治时,这种心理表现更为突出。

1.2.2疑惧心理。

妇产科病人疑惧心理包括:少女月经初潮时的恐惧不安,妊娠分娩的喜忧参半,对生殖器畸形或手术摘除心理负担沉重,易产生自卑感和心理缺失感,担心会影响性生活、夫妻感情、生育和家庭幸福等。

1.2.3抑郁心理。

由于疾病部位及受传统观念影响,这类病人虽有痛苦,也不轻易向人倾诉,一怕人们讥笑议论,二怕社会舆论,思想负担沉重,终日提心吊胆,抑郁苦闷,甚至造成心理失衡,引起心身疾病。

1.2.4骄躁心理。

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加之住院后环境改变,病人感情脆弱,情绪不稳定。一方面焦躁不安,神经过敏,好哭易怒,容易冲动,甚至引起医患间口角;另一方面又娇愁自怜,悲观孤独,渴求、同情和体贴。

2男性医生从事妇产专业的困境

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女性身患妇产科疾病时不愿接受男性医生诊治,导致我国目前男性妇产科医生的比例不足5%。到医院看妇科或者产科的时候,很多女性从心底里会觉得面对一个男大夫是很尴尬的。据调查,81%的患者本身比较配合,但是来自家属的反映不好处理。作为妇产科男医生,因不被理解而被患者丈夫动粗的尴尬是众多妇产科男医生有过的经历。

3妇产科男性医生伦理道德的培养

3.1培养男性医生稳定的职业心理

稳定的职业心理是指具有较强的职业自尊和职业竞争心理,能够正确对待职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能够不断促进自身在职业中的健康发展。重视年轻男性医务人员职业心理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工作中以满腔的热情对待病人、对待同事、对待自己,能够以平和之心对待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包括在遭受女病人诊疗拒绝时,或者遇到病人的无理取闹时,仍能够冷静处理,发现不足并随之克服,从而具有一名职业医师所具备的稳健的职业心理。

3. 2妥善解决患者拒诊

男性医生从事妇产科工作,与人们传统意识差别比较大,因此更需注重医患之间的关系,避免纠纷的发生。当病人出现犹豫,不愿意接受男性医生检查时,男性医生应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再跟患者进行交流,耐心询问患者觉得哪个大夫更有经验,并把病人推荐给她(他)。

3. 3强调知情同意

妇产科男性医生在诊疗前,向患者说明由本人为患者治疗,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不能剥夺患者考虑及选择治疗的权利,从这一原则出发,妇产科男性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身权利,遇到拒绝由自己诊治的患者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调整治疗医生。

3. 4重视医德医风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伦理学进一步延伸并扩展为生命伦理学,它以生命为中心,不仅涉及医疗领域的病人,还面对整个社会的人群,从生殖、生育、卫生保健等方面,引发各种伦理探讨。由于科技与经济利益等的介人,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新上岗的男性医生,需要带教老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自觉的医学伦理学知识,影响男医生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观念。

3.5仪表朴实,行为端正,态度严肃

朴实的仪表,端庄的行为,严肃科学的态度,是取得病人信任的首要条件。尤其男医生更要医行庄重、品德纯正,不有思邪念,检查时要有女护士陪同或其他第三者在场,取得病人同意后,由病人自己宽衣解带,再循规操作。操作中力求轻柔,避免多次重复检查。

3. 6要爱护病人,做好保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