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工业节能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节能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节能论文

第1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技改项目完成,对其中1个变电站无功自动补偿器投切前后的数据进行现场测试采用无功功率补偿后,主要技术经济效益如下。

(1)减少了线路电压降,使线路稳态电压升高,提高了供电质量。测试数据见表2,补偿后,终端电压提高,设备效率和功因数均得到提高,共节约有功功率81.4kW。1年工作时间按8000h、负载率按0.7计算,全年节电455840kW•h,公司采用峰谷电价,平均电价为1元/kW•h,全年节省电费455840元。

(2)降低变压器铜损耗。降低的变压器铜损耗由10kV/0.4kV变压器和110kV/10kV变压器减少的铜损耗组成。由于110kV/10kV变压器受高压测量设备的限制,无法测量,故仅计算10kV/0.4kV变压器节约的铜损耗,相关测试数据见表3。合计降低变压器铜损耗1764W,全年电9878kW•h,全年节省电费9878元

(3)减少线损。减少线损主要组成:

①从补偿器到10kV/0.4kV变压器供电线路减少的线损;

②从10kV/0.4kV变压器到110kV/10kV变压器供电线路减少的线损。为衡量无功功率补偿的经济效益,在无功功率补偿领域引入“无功功率经济当量”概念,其含义是指每补偿1kvar无功功率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减少的有功功率损耗,用符号k表示,单位kW/kvar。k值与负荷点到电源的“电气距离”、电能成本和负荷运行状况等因素有关。为简化计算,国家标准GB/T12497—2006《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规定了不同供电方式的无功功率经济当量估算值。前文已测算了从两台补偿器向下到终端设备及10kV/0.4kV变压器节能情况,对于高压变压器110kV/10kV节约的铜损及输电线路减少的线损,因受高压测量设备制约,故采用无功功率经济当量估算的方法。从补偿器向上节能情况,无功功率经济当量按最保守的0.03kW/kvar计算,两台补偿器无功功率合计减少318.1kvar,则可折算节省有功功率9.54kW,全年节电76320kW•h,全年节省电费76320元。

(4)增加电功率(扩容)。增加的电功率见表5,合计增加视在功率80kV•A。

(5)其他效益。可减轻电器、开关和供电线路负荷,减少维修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安全可靠性。

2.结束语

第2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1.1有效减少能耗

有效减少能耗是工艺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重要优势之一。众所周知降低工业建筑的耗能在本质上减少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还能够在建筑物在使用和建造过程中尽可能合理地使用和利用能源,从而能够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做到尽可能的降低能耗。除此之外,有效减少能耗主要还体现在可以有效的面对能源危机和潜在的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并且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主要是依靠减少维护结构的散热并且合理的提高供热、制冷系统的热效率两个方面。即通过这两方面的有效加强节能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减少相应的能耗。

1.2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可以让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占据非常大的优势。众所周知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援,因此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避免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在建筑、生产过程中被浪费。例如由于工业厂房的冬季内采暖计算温度与室内外的冬季采暖计算温度差(tn—twn)和民用建筑相比,要小10%~20%,热损失自然也相应减少。除此之外,在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其整体资源的消耗,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其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不断进步。

1.3提升生产效率

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众所周知工业建筑物的护结构是其热量损失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通过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设计人员可以促进建筑物的墙体、屋顶及地基周围等处使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并且能够使建筑物围护结构中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这最终就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节能设计理念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主要还体现在了其能够有效降低生产设备和机械的运行强度,从而能够有效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1.4减少腐蚀损失

减少腐蚀损失也是节能设计理念自身具备的优越性之一。众所周知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厂房和设备都容易受到腐蚀问题的影响。因此在工业厂房的建筑单体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从厂房的平剖面布置阶段开始就纳入设计应考虑的范围中。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于空调降温的面积范围和室内温度进行有效的计算,来尽可能的避免不适当的大面积、大空间采暖和全空调,这可以有效避免机械设备生锈腐蚀的可能性。并且当工业还间内有散发大量生产余热余湿甚至腐蚀性气体时,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当考虑有效的自然通风来保证室内的正常生产环境,从而能够促进腐蚀的有效减少。

2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应用

2.1根据工业特点设计

根据工业特点设计是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在根据工业特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工业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特点符合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建在工业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顶以及地基周围等处使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从而能够可以使建筑物围护结构中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并且有效减少热量的损耗。除此之外,在根据工业特点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操作人员和运输工具活动的高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在设计时不应当采用机械强度偏低的内保温材料,并且在厂房内湿度大或又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条件下,不宜选用孔隙率、吸水率大的保温材料,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2.2合理选择材料

合理选择材料对于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合理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建筑外墙用的材料具有合适的厚度,从而能够在减少热量损失的同时促进建筑内部保持较为良好的通风。除此之外,在合理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可以从之前的节能设计建筑选取适用的构造和所需的材料。并且根据工业建筑的设计特点,要求控制各朝向的窗墙比为35%~20%。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工业建筑的通风条件和采风条件,从而在减少电能消耗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效益的不断进步。

2.3优化建筑结构

优化建筑结构是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优化建筑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注重减少建筑的开窗面积,即尽量减少开窗面积始终是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性能的外窗自身的传热系数可能存在3倍左右的差距。除此之外,在优化建筑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选用保温与密闭性能好的多层窗来促进工业厂房节能水平的有效提升。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选用聚苯板和以膨胀珍珠岩为主要原材料的防水保温板以及沥青珍珠岩板等多种节能效果明显的材料,然后合理的设计建造的防水层、保护层等构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可靠性的持续进步。

2.4.增强节能意识

增强节能意识是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的重中之重。在增强节能意识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督促自己具备更加高度的节能意识,这与此同时也是促使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且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除此之外,在增强节能意识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通过采用其他人员提出的具体意见和细节意见,来促进节能标准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能够在节省土建工程量和降低造价,减少护结构面积的同时促进工业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精确性的不断提升。

3结语

第3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在我们以前普通的化学反应来看,对于反应后的副产物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并且如果想处理,其治理成本是相当的高,所以以前那种普通的反应无法从根本上剔除化学工业中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而我们所提到的绿色化学工程,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1.1选择有益材料对于化学反应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选料的环节,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化学反应是否友好是否有益。有效的防范,以达到在过程以及结果的一种良性局面。

1.2采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反应原料对于化学工业来说,化学反应是决定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充分利用化学资源等各方面的重要性因素。可以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产物纯度,减少无效反应产物的排放,节约化学资源,在化学工业中,有机物的反应复杂,研究机制不确定,所以选择合适的反应原料,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是对化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3使用绿色无公害的反应催化剂催化剂作为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的物质,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绿色化学就是研究生产高效高质量的化学反应,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无效产物可以做到循环利用,无公害。这项生产技术就是高度依赖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不断创新,不断推动绿色化学产业的发展,相关机构已经着手研究这些优良的催化剂.

2寻找高效绿色的化学催化剂对提升工业生产水平的作用

2.1化学工业中绿色化学的应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做到完全无公害无污染,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洁化学,应用范围广泛,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工业中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一般都是高温高压,在反应过程中,只有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才能使用现代化学工业的技术,另外加上绿色化学的高效催化剂,这项工程才得以不断发展。例如上文提到的低维材料碳纳米管,催化裂解反应中有很大的化学功效。

2.2化学工业中绿色化学和现代生物结合的应用。讲到了催化剂,这就涉及到另外的技术性学科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就是高科技与高端专业知识结合的产物,学科内又分为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等。在化学产业中主要应用于生物化学。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选取有机的生物材料,主要是动植物的原料,另外也会采用他们经过上千年演变的产物—地下的煤炭等。催化剂主要由人工催化剂和自然催化剂,分别由人工合成以及采用天然动植物的生物酶。这样能够满足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切合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节约能源,维持现在生态平衡的状态,推动化学工业发展。

3结语

第4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合理选择供电和配电设施

(1)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合理地设计供电和配电系统,考虑到用电负荷的容量、分布、电气设备具体情况和供电距离等要素,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2)减少线路损耗

在建筑工程的供配电系统干线和支线的线路有功损耗非常巨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线路上的损耗:

首先,导线要尽可能地选择铜芯,因为它是电导率较小的材料,应当说是最佳的选择,但在用铜芯的过程中又要根据节约的原则来区别对待。可以在用电负荷较大的一类和二类建筑工程中采用铜芯导线为主,在负荷较小的三类或其它建筑工程中采用铝芯导线为主,统筹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线路有功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其次,导线的长度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节能要求做相应的减少。具体的合理方法有: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室应该为每个竖井提供量身定做的干线,防止产生支线沿着干线倒送电能的恶劣现象,减少可能产生倒送电能的支线;变配电所应靠近电力负荷中心,有效缩短供电线路的实际距离,降低线路损失;线路应尽可能地采用直线,从而缩短导线长度,此外,低压线路应当减少回头线,从而降低线路来回的电能损耗。

最后,加大输送电缆的横截面积。具体方法包括:通过满足动态稳定、线路载流、继电保护以及电压损失,可以视具体情况增大一级电缆的横截面积;针对不同的季节特点,春秋两季一般不使用空调,电力损耗的压力不是特别大,那么以同样横截面积的干线传输相对较小的负荷电流,可进一步降低线路损耗。

选择节能的输电控制系统

(1)合理降低用电和供电设备的无功消耗,提高输电控制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以采用硅或者晶闸管整流装置,设计和选择适当的变流装置。在设计过程中,对于那些在核定时间内空载率大于50%的效率低下的电动机,应该及时安装空载断电装置,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发动机一部分机组的运转,在不影响正常输电的情况下,合理发挥输电控制系统的作用;采用空载自停控制装置有效控制大中型连续运转的胶带运输系统;采用自动调节电动流量的控制方式有效控制大型非连续运转的泵类笼型异步电动机,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通过与同功率、同转速、同损耗的直流电动机相比,异步电动机只相当于直流电动机重量的二分之一,成本仅相当于三分之一。异步电动机还容易按不同环境条件的要求,派生出各种符合实际情况的系列产品。它具有接近恒速的电力负载特性,能充分满足大部分工农业生产机械和电力输送系统的要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采用静电模式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根据国用电供电电网高峰负荷时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的要求时,应当有效采用静电模式电容器补偿的方式,从而达到规定的功率因数。根据以往经验,每年一千乏补偿电容可以最少节约电能1500kWh,最多时可达2000kWh,能够充分地补偿输送过程中的电力损耗,这项技术非常值得应用推广。对于那些无功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采用就地单独补偿的方式,而负荷平稳以及和供电点距离相隔较远的用电设备,也可以考虑单独补偿的方式;对于较为集中的用电设备,一般采用成组补偿的补偿方式,并在变电所内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补偿方式。

合理设计节能照明系统

(1)按照不同场所对照明条件的要求,尽可能地选择消耗电能少的钠灯或者荧光灯,一般情况不再考虑使用白炽灯。此外,还应根据相关规定安装电容器;由于室外环境对照明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室外的路灯,可以选用高效光能气体放电灯,并安装能耗较低的镇流器;在选择灯具方面,应尽量选择高效灯具。因为高效灯具对光线的控制以及直射光通比例等各个方面都较为合理,性能也较为稳定。

(2)采用科学管理照明系统,合理设计建筑工程的照明方案。当建筑场所的照明容量较大,而且有集中空调,应采用照明灯具和空调回风口相结合的方式。当建筑场所有较高的照度要求或者要求改善光色,应采用混光照明的方式。应该采用浅色饰面材料,采用反射率较高的室内表面的涂料和壁纸,从而实现对光能的充分利用。在管理照明电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光控和声控开关。对于广场或者路灯等照明系统,采用光控开关;而在一时需要,可以随时熄灭的前提下,则可以采用声控开关,达到节能的目的。

合理选择节能电动机和熔断器

(1)合理选择节能电机及熔断器

①选择高功率和高效率电动机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就是其功率和效率,如果选择了功率和效率较高的电动机,就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降低电能损耗。如果将普通电动机和高效电动机对比,会发现在同样的条件下,高效电动机会更好地实现节能的目的。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电气节能技术时,应当优先选择高效电动机。对高效电动机进行选择时,还应当考虑电机负载率、年持续运行时间以及单机容量等等。

②选择具有交流变频调速的电动机我国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之一就是选择具有交流变频调速的电动机,有效使用交流变频调速节电技术。合理选择相应的变频调速装置就可以在电动机负载下降时,可以通过自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适应电动机负载的变化,进一步提高电动机轻载时的效率。可以根据电动机变频的种类和电动机调速设备的具体情况,将电气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中,从而实现利用电动机节能的目的。

③选择节能的软起动器软起动器是一种新颖的电机控制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电机保护,它的主要构成机制是使用三相反并联闸管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以及与此相关的电子控制电路。随着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影响,智能控制系统越来越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对有助于提高智能控制系统的软起动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技术人员高度重视起到重要驱动执行控制作用的电动机,根据它的控制方式做了改进,既能够为智能控制打下良好基础,又能够充分降低电动机起动时对电网的瞬间冲击。软起动器必须有较好的散热条件和完善的通风措施。软起动器能够连续调节电压,因此电机驱动时起动平稳,起动结束后能够及时投入全压运行。软起动器也可以通过利用反馈信息控制电机,通过改变负载的变化来及时调整电机转速的变化。

(2)合理选择熔断器

电器选择节能型低压相对而言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电器性能也更为稳定。为了节能型电器的正常运转,可以选择更加先进的熔断器以及热继电器等,对于较大容量的电动机和照明干线,应该着重考虑短路保护能力和分断能力。通常选用RM10和RL1系列的熔断器,它们具有较高的分断能力;当短路电流很大时,应该采用RT0和RTl2系列的熔断器,它们具有限流的作用。

第5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真实的呈现出参考文献表明了作者对前人学术研究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认可,也表明了作者对科学的态度,更表明了论文作者对论文的参考阅读量的大小。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借鉴。

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郭建岭.浅论建筑材料的发展对中国节能及环保的影响[J].广东化工,2007(12):44-47+106.

[2]钮冰.环保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建材世界,2012(06):115-117.

[3]戴兵.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94.

[4]冯桂香.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发展与技术应用[J].民营科技,2015(02):157.

[5]王永飞.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233.

[6]杜丽娟.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8-19.

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陈琳,李书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建筑低碳化动力机制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87-92.

[2]王长江,周洪光,马明.基于有序Logistical回归的低碳建筑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建筑业为例[J].建筑经济,2012(08):99-101.

[3]李积权.城市建筑生态位原理探析及其生态位策略研究——日本东京中城规划设计案例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08):28-35.

[4]陈力莅,丁太威,耿化民.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2012(05):79-80+82.

[5]高源,刘丛红.我国传统建筑业低碳转型升级的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4):72-75.

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J].建筑知识,2016(2):1.

[2]朱继红.建材检测系统中常用控件与界面编辑工具的开发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代方远.建筑材料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

[4]朱桐.建设工程材料检测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刘文.水利材料自动化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与网络监控的研究及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1.

[6]吴贤国,李惠强,郭劲松.垃圾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综合回收利用途径[J].建筑技术,2000.

[7]夏炜,卢余权,贾琳.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J].

第6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包头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9762

国内刊号:15-1146/TF

邮发代号:198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7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墙体,节能新技术,展望

 

0.引言

所谓建筑节能,最初是指减少建筑物中能量的流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物中的能源利用率”,即在保证提高建筑物舒适度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它所界定的范围是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空调、采暖、照明、家用电器、炊事等方面的能耗。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得我们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在建筑领域,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商品能耗的比例已经由1978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3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由此可见,建筑节能是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墙体节能技术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建筑墙体节能新技术发展与展望。

1.建筑墙体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1.1单一材料保温技术

单一材料,即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产品作为墙体材料。如框架结构或者内浇外砌(内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做外墙,同时满足结构和保温隔热的功能要求。一般说来,单一材料保温是较为经济与合理的形式。因为可以把保温与建筑的围护结构的功能合二为一,减少了单独设立保温层的施工工序和相关费用。但是这种方法要注意保证墙面抹灰的质量,要避免空鼓,开裂和脱落现象。尤其是砌体结构和框架之间极易产生裂缝的地方要注意,在砌体沉降稳定后常用抗剪玻璃纤维网布增加易产生裂缝处抹灰层的强度。就夏热冬冷地区而言,能够代替单独保温材料的热工要求的墙体材料并不多。因为要求材料保温性能好,往往是轻质,密度小的材料;而轻质密度小的材料不仅仅要满足一定的结构强度,还同时要满足隔热的需要。对隔热指标的判定,其中最重要的热惰性指标一项跟材料的密度密切相关,密度大的材料,其热惰性指标较好。因此在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之下,能满足两方面的需要的材料,达到平衡的材料目前只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尽管如此加气混凝土的保温性能也只能达到要求目前节能50%的要求,对下一步节能再节能30%就无能为力了。

1.2内保温墙技术

外墙内保温即在外墙内侧(室内一侧)增加保温措施。免费论文参考网。这是一种常见的外墙保温方式。它对材料性能,配套技术要求不太高,而且易于施工维修,造价也比较低。但是在夏热冬冷地区这样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内保温的保温层容易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而且内墙表面过湿也不利于人体健康。相对来说施工要比外保温施工要复杂,主要是因为在门、窗过梁、圈梁、钢筋混凝土柱、构造柱、支承在墙上的楼板等部位的墙上的热桥难以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若采用内保温处理,尤其湿度较大的时候,这些部位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会出现结露,不仅使该部位附近的保温材料受潮,而且受潮的部位会逐渐扩大,结露的面积也越来越大,甚至在受潮区部位出现长霉,发黑,不仅影响室内美观,而且影响居室卫生。

另外外墙做内保温还有其他的缺点:如采用内部位的建筑在进行二次装修时候往往会破坏原有的保温层,这将会降低保温节能效果;在进行外墙内保温时候,往往会影响工程进度。如内装修及厕所卫生洁具,以及部分电气管道的安装都要在保温工程完毕之后才能进行;外墙内保温同时造成建筑主体结构直接暴露在温差变化大,干湿变化大的大气环境中,墙体变形大,变形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大,所以更容易引起墙体或保温层开裂;外墙内保温由于受到热桥较多影响,需要加强保温层的厚度才能达到相应的节能效果,故要多用较多的保温材料,也就会提高保温工程的造价;采用内保温的外墙,在外墙内侧悬挂或者固定物件(暖气片、空调器、窗帘盒、管道等)较为困难,而且对保温层的破坏也较大。

图1 内保温墙示意图图2 外保温墙示意图

1.3外保温墙技术

外保温即墙体外侧(室外一侧)增加保温措施。其具有以下优点:它能有效地切断外墙上的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形成的热桥。提高外墙保温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防止外墙内表面在冬季出现结露:外保温做法把容重比较大的结构材料层设置在室内一侧,重质材料热容量大,在非稳定传热的时候对室内空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能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同时能提高外墙内表面的温度,较好地改善室内的热舒适环境;采用外保温,能对外墙的主体结构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不受室外周期性变化的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影响;把保温材料放在密实结构材料层的外侧,符合围护结构防潮设计原则,外墙内部不会存在冷凝水而影响保温材料的性能;外保温更加适合已有建筑的保温节能改造,保温施工不用进入室内就可以完成,对住户的干扰少。

同质的保温材料,用于外墙外保温和内保温,其保温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当采用外保温时候,外保温的保温材料也比内保温少,其原因有:

①保温层用于外侧,在冬季,保温层处于较低温度(与内保温相比)下使用(所以虽是同一保温材料和同一厚度),在这种条件下它的导热系数较小,这就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该保温材料的热阻值。②保温层用于外墙的外侧,在冬季其含水率较低(与内保温相比),导热系数也更小,实际热阻值也更大。这是因为在冬季室外空气的绝对湿度比室内空气的绝对湿度要小得多,处在室外一侧的保温材料的平衡含湿率也小得多所致。③保温层用于外墙的外侧,在冬季保温层两侧的温差较大,在单位保温层厚度上形成的温度降低也大,即保温梯度大,这是外保温比内保温优越的又一重要原因。尤其是热桥部位更加突出。免费论文参考网。

总之,外保温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保温效果好;不容易产生冷凝现象,使墙体潮湿的情况得到改善;外保温同时能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而且既适应于新建建筑,又便于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和施工,适用范围广;与内保温比较,外保温的热工效率较高,室内温度稳定,热环境好,不占用室内空间,对保护主体结构有利,同时相对减少保温材料的用量。

当然,由于采用保温层,其要固定在外墙整个高度上,较内保温那样一层一层地分别固定在外墙主体上会比较困难。而且保温层处于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地方,因而对保温体系的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保温材料的耐久与耐候性要求较高;材料要求配套,对保温体系的抗裂,防火,防水,透气,抗震,抗风要求高;在设计的时候对材料的选用要考虑到不能影响外墙的装饰质量和效果;造价也较高,还要有严格的施工队伍和技术支持。

1.4夹芯保温墙技术

夹芯保温是把保温材料(如聚苯,岩棉,玻璃棉等)放在墙体中间,形成夹芯墙。一般由内叶墙、保温层、外叶墙三层构成。在北方的多层居住建筑中,通

常用240mnl厚的砖砌体做承重的内叶墙,以120nnIl厚的砖砌体做围护结构的外叶墙,并用适当数量的经过局部防腐处理的钢筋穿过夹在内、外叶墙中间的保温层,钢筋两端(弯钩)砌筑在内外墙叶里,以实现内外墙连接。这种做法墙体结构与保温层同时完成,对保温材料的保护较为有利。

但是为了保证墙体的结构强度,这种方式很容易产生热桥,如钢筋混凝土楼板、过梁、圈梁等部位;施工相对困难一些;同时由于保温两侧墙体温差较大,使外墙的建筑结构寿命缩短,墙面裂缝不容易控制;结构性能差,抗震性能不好。此种结构由于保温材料把墙体分为内外“两层皮”,因此内外层墙皮之间必须采取可靠的拉接措施,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更加要做好。

图3 夹芯保温墙示意图

图3所示的夹芯保温墙体类型多用于施工要求快,机械化,装配化程度较高的工业厂房与间歇性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因为这样的夹芯保温墙体和保温材料一次成型,施工周期可大大缩短,而且此类墙体一般是轻质墙体,热容量较小,空调可以调节较快,能够降低能源负荷。

2.建筑墙体节能新技术展望

2.1集成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物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墙体节能同时也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学科,如材料科学、光学、热工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墙体除了遮风挡雨,为建筑物提供屏蔽功能外,还要为作为划分空间,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能够提高墙体保温隔热性能或者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免费论文参考网。这里所讲的细部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的特定使用功能而存在的细部,并非仅为装饰或对文化片断的拼贴。现在的外墙对于建筑物的节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作者看来,建筑物的外墙应该按照一种环境过滤器来设计,它应该像一种“过滤”装置,而不是一个“密闭”的表皮。它应该有可以调节的“开口”,能作为“有可变部件的过滤器”加以操作。墙面的设计应该是多功能集成化的:窗户、百页、墙身等组合在一起,发挥透光、遮挡直射阳光、蓄热、通风等多种作用。能获得自然通风;控制穿堂风;满足对外视线要求;具有夏季遮阳和寒冷季节御寒作用等。同时还要增加建筑的美观。

2.2绿色化

在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建筑物在其建造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与产品,对环境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巨大影响。如何在墙体材料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建筑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节能墙体所使用的材料能包括墙材、保温层、粉刷层、保护层、装饰层等。墙体材料的绿色化一般会以以下的一些方式体现:尽量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尽量使用环境成本较低的材料,如石头与木头等;使用时候考虑全寿命周期的能量消耗;不使用含氟利昂和卤代烷等破坏臭氧层的材料;使用可以拆除和重新装配的施工方法;尽量使用钢结构而不是混凝土结构;在砌体结构中使用石灰砂浆,以便于砖头、石板、和石块的再回收利用。尽量使用天然而不是合成的材料。建筑材料的绿色化是全球建筑行业的大趋势,同样也是夏热冬冷地区的发展方向。

2.3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墙体的功能也会更加复杂。先进的节能墙体将会走上仿生学的道路。建筑物的表皮将会像生物的表皮一样,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天气过热就关闭建筑墙体得热的通道,温度过低则尽量获得外界的热量。例如现在先进的双层墙体内部的遮阳系统,就能够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开合,内部的空调系统也能随着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条件变化而启动运行,自动调节室内的气温与湿度。不需要人们投入很多的精力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占发. 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薛志峰.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康玉范. 发展适合国情的节能墙体技术[J]. 建筑节能,2010,(3).

第8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住宅空间仿生原理仿生设计 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99-01

一.研究中国住宅仿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住宅仿生设计能对住宅空间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仿生设计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畏惧之心。仿生设计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对住宅空间的结构、功能、材料、光照等更加有效的利用,实现仿生设计与绿色设计的结合。

2.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所追求的消费模式,更多的是心理需求的消费。优秀的住宅仿生设计能引导人们更多的去体验大自然,使得人们从冰冷的飞机、火车等高科技产品中脱离出来,摆脱机器的呆滞和钢铁的冷漠。优秀的住宅仿生设计能创造出人与自然界的更好融合,让人在这种居住环境下能与自然和生活有和谐共生的感觉。仿生物形态的设计是在对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等所具有的典型外部形态的认知基础上,寻求对住宅居住空间环境的突破与创新。将仿生设计与居住空间环境的结合,不仅仅能将自然与居住环境、家居环境的融合,也是为了让人们享受自然与生物带给人们的神奇,提升居住空间的趣味性。

二.对中国住宅仿生设计的阐述

1.住宅仿生设计内涵

住宅仿生设计的内容是在对住宅空间内生活乐趣、生活意境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使得住宅设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健康、舒适、安全、经济的住宅也是建造师必须妥善解决的重任。

2.住宅仿生设计的特点

(1)节能。生命来自于自然,但自然高于生命。随着现代工业化的日益发展能源的剧烈消耗已经不容在忽视。住宅仿生设计利用建筑空间本身的特征与太阳光照保存最佳角度,使得光照更大的高效利用。利用建筑空间本身的特征实现风能与水资源的再利用。从而更高效的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住宅仿生设计有三个特点:

(1)节能;

(2)环保;

(3)舒适。

3.住宅仿生设计的灵感来源

(1)大自然

或许是出自于对大自然的畏惧或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向往,大自然自古以来就是画家、工匠、设计家的灵感源泉。大自然四季更迭、变幻莫测,正如蒂芙尼创始人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所说的“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设计师。“而品牌的历代大师史隆伯杰、柏瑞迪、毕加索等人则将自然之美定格于设计之中”圣家族大教堂又简称为圣家族教堂,由西班牙著名设计师、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高迪曾说过“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在大自然中是没有直线存在的,是无处不在的优美曲线。圣家族教堂的设计灵感正是来至于大自然最后让建筑回归于大自然。

“中国画里乡村”宏村是一座仿生学建筑牛形水系的古村落,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人居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山水间衬托着徽派建筑的精与巧,构成一幅完美的中国山水画。

(2)生物的生命结构

正是人们畏惧自然,憧憬自然.所以仿生设计已经越碓匠晌未来生活的主流方向,住宅仿生设计绿色设计,而绿色设计最主要的方向就是节能和能源再利用,在空中收集的雨水能再利用?这是真的呢~受沙漠甲虫崎岖不平的壳、仙人掌上刺的不对称结构和猪笼草光滑表面的启发,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结合多种生物体的特性设计出一种高性能仿生材料,可更为有效地从空气中收集水,不仅解决了干旱和缺水的需求同时也为仿生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四.仿生住宅设计的未来前景分析

1.分析现代的家庭居住空间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住空间环境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大多数的社区商品房中,住宅面积有限、使用功能不能满足居住者的需求,住宅空间缺少个性化。我参考了许多文献和做了充分的调研总结了仿生住宅空间环境现状的特点

(1)设计风格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2)居住空间的合理利用,空间功能更加完善

(3)对居住用户的心里需求

2.分析仿生住宅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

(1)能合理的分配功能与住宅空间的最大化

(2)能培养个人与大自然的交流同时节能环保

(3)能通过模仿学习生物的结构使得住宅空间更加合理化

(4)能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合性

缺点:

(1)前提投入和研究造价过高

(2)因为造型的特殊性导致施工不宜把控

(3)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不一致

3.分析仿生住宅设计的未来

随着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住宅仿生设计风格不仅仅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设计的要求,同时也是满足大自然对住宅空间的设计要求,住宅仿生设计是更能反映出人们适应时代的要求。住宅仿生设计的未来是会有很多的曲折与困难,但是我相信住宅仿生一定是未来住宅空间设计的需求和趋势。

五.结语

最后,在此谢谢顾逊老师,在顾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正是顾老师对我们严格要求和对论文和我个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认,让我不仅仅顺利完成了论文同时也对于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启发,的帮助使我收益匪浅,谢顾老师对我的辅导。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顾老师帮助了我解决了很多的困惑和难题论文能够及时完成在这里标示由衷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张凯雷.探讨仿生设计在住宅灯具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117.

[2] S.MichaelEvans,田阳.居学社区:具有凝聚力的学生居住社区之机遇[J].住区,2011,(06):29-37.

[3] 宋刚,杨昌鸣.关于完善住宅设计相关规范的几点思考[J].建筑学报,2011,(02):86-90.

[4] 张春晖.未来住宅设计理念[J].中国住宅设施,2009,(05):57-59.

[5] 沈丽虹.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仿生学理念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S2):226-229.

[6] 周燕珉,林菊英.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探讨――“2006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评析[J].世界建筑,2006,(11):122-127.

[7] 杨雪玲.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J].新型建筑材料,2003,(05):53-55.

[8] 尹思瑾.人・情・环境与现代室内设计(之三)[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5,(04):13-15.

第9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焦炉,干熄焦炉,干熄焦锅炉,发电机,一体化控制

 

1 前言

莱钢从2005年底第一套干熄焦建成到2008年底3#干熄焦投产,现在运行的干熄焦系统共为三套,相应的二套发电设备也已经投产运行。为了及时掌握干熄焦设备和锅炉运行特性,保证干熄焦发电稳定运行,达到对干熄焦最佳运行状况的高水平操作,我们通过对干熄焦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地不断探索,提出了将焦炉、干熄炉、干熄焦锅炉以及干熄焦发电机系统一体化综合控制方案。

2 系统现状及功能分析

莱钢焦炉及干熄焦节能一体化控制采用具有自主创新的焦炉及干熄焦装置控制技术,焦炉部分采用横河DCS控制系统,干熄炉本体部分采用西门子PLC控制系统,干熄焦锅炉部分采用横河DCS控制系统,干熄焦发电采用ABB控制系统。目前计算机系统已投入运行,全部完成了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调试和正常使用。

根据干熄焦的工艺生产过程,其自动控制功能主要集中在干熄炉、锅炉以及干熄焦发电三个部分,但焦炉对干熄炉生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本项目主要是通过无线信号交换系统、智能判断、人工干预和分程调节等方式实现焦化厂焦炉、干熄炉、干熄焦锅炉与干熄焦发电机的智能一体化控制。免费论文,干熄焦锅炉。

3 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3.1 焦炉与干熄炉本体一体化控制

焦炉与干熄炉的一体化控制主要集中在红焦运输系统。免费论文,干熄焦锅炉。

由于干熄焦电机车装载焦罐在提升机与焦炉之间移动,若采用有线通讯,会产生大量隐患,且通讯电缆易被烧损。免费论文,干熄焦锅炉。电机车与焦炉之间通过编码电缆实现感应式无线通讯,但是考虑到熄焦车与干熄焦之间通讯数据量较小,使用编码电缆成本太高。最终采用由多组有源接近开关构成的无线信号交换系统,来完成电机车控制系统与中央EI系统的数据交换。

3.2 干熄炉本体与干熄焦锅炉一体化控制

锅炉DCS与干熄焦本体PLC数据交换量较大,采用Profibus通讯方式进行数据访问,安全、可靠、灵活、易扩展。

循环风机轴振超高,循环风机电机定子温度超高,循环风机轴承温度超高,循环风机稀油站油超压低,仪表气接点压力低于下限,锅炉汽包液位超高,锅炉汽包液位超低,除氧水箱液位超低,主蒸汽温度超高,主蒸汽温度超低,锅炉给水泵停止,锅炉强制循环泵双泵不运行,锅炉给水泵双泵不运行,以上条件任何一个满足时,均需要通讯至PLC系统,连锁停止循环风机,并紧急停炉。

紧急停炉时,PLC系统自动打开预存室放散阀,打开紧急放散装置,关闭环行气道空气导入阀,关闭循环风机入口挡板,关闭装入集尘电动阀,关闭旁通管流量调节法,并打开所有保护氮气吹入阀,同时将“紧急停炉”信号发送至锅炉DCS。DCS系统将自动控制主蒸汽放散阀打开,主蒸汽切断阀关闭,同时将停炉信息发送至干熄焦发电。

3.3 干熄焦锅炉与干熄焦发电机一体化控制

干熄焦锅炉与干熄焦发电的一体化的控制关键在于发电与供热之间的切换。当发电机组停机时,锅炉需要切换蒸汽外送管道,切断送至发电系统的高压蒸汽切断阀,打开减温减压切断阀启用减温减压系统,将蒸汽外送至其他用户。这里需要通过减压调节阀与减温调节阀对外送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进行调节。为了使蒸汽压力和温度达到标准,我们使用力矩更大、执行动作更快的电液式执行机构来调节阀门开度。当发电机组再次开机时,锅炉同样需要切换蒸汽外送管道,切断送至减温减压系统的减温减压切断阀,打开高压切断阀将蒸汽送至干熄焦发电系统,并通过压力调节阀精确控制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使过热蒸汽快速达到发电的要求。

参与切换连锁的信号使用冗余,重要信号可以做到三取二以增加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整个切换过程采用智能判断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并且在切换过程中使用分程调节来保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3.4 干熄焦本体及锅炉关键控制功能优化和完善

3.4.1 熄焦炉压力控制优化

熄焦炉压力控制是为了保证在熄焦过程中熄焦炉内压力的平稳和焦炭装入时装入口的压力保持稳定进行的压力控制。免费论文,干熄焦锅炉。

由于在装焦过程中熄焦炉顶部的装入装置被打开,熄焦炉内的压力会产生剧烈的波动,采用常规的连续PID控制方式就会使系统难以进行控制。免费论文,干熄焦锅炉。因此,在进行红焦装入时,经过装入装置未全闭到熄焦炉压力手动操作器所经过的时间后,熄焦炉压力手动操作器由外部信号切换为预置输出的手动状态,即在原自动状态输出的基础上再加大装入装置开启手动操作器的动作幅度值,并保持此值输出不动;当装入装置经过从开始闭合到手动操作器开始动作的时间后,手动操作器的输出经手动操作器下降装入装置闭合手动操作器的动作幅度所经过的时间减少值,此时依然为手动状态;当系统中投入装置全闭信号产生后,手操器变为自动状态即恢复正常状态。免费论文,干熄焦锅炉。而熄焦炉压力调节器在这一过程中的状态是手操器为自动时压力调节器也为自动,手操器为手动时压力调节器为自动跟踪状态,使压力调节器的输出始终保持与手操器的输出一致,确保在状态切换时为无扰动切换。

3.4.2 锅炉关键控制功能优化

干熄焦锅炉是一种特殊的余热锅炉,它是利用吸收了红焦显热的高温循环气体与除盐除氧水进行热交换,产生额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并输送给热用户或者汽轮机发电的一种受压、受热的设备。

锅炉是整套干熄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熄焦炉本体和蒸汽机组发电的关键,锅炉的控制不仅影响到干熄焦系统的热力系统,还影响到整套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

主蒸汽温度控制是通过在过热器后的减温器向过热蒸汽内直接喷水达到减温目的的。当增加喷水量时主蒸汽温度就会下降,当减少喷水量主蒸汽温度就会升高。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蒸汽的品质。本系统的主蒸汽温度控制是由二次减温器出口温度构成主回路、减温水流量构成付回路的串级控制系统。

4 结论

对于焦化生产来说,从焦炉到干熄炉本体,从干熄炉本体到干熄焦锅炉,再从干熄焦锅炉到干熄焦发电实现热电联产,具有环保、节能、节电的多重意义。项目实施过程中对1#、2#、3#干熄焦系统关键控制功能进行了优化,有效的降低了系统故障率,保障了三套干熄焦及干熄焦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环保和节能做出巨大贡献,所做的工作对国内同类系统具有一定的现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潘立慧魏松波等炼焦新技术[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年02月出版

2、潘立慧魏松波等干熄焦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年02月出版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