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变电运行专业技术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变电设备 试验检修 问题 对策
一 前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步伐加快,电网科技含量的提升,新技术、新装置的大规模应用,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和社会供电服务承诺工作的推进,对安全生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划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预防性的检修及试验这种模式已日渐暴露出其缺点。而应运而生的状态检修试验,则以诊断陛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渐取替传统检修方式。
二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现状
虽然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变电检修工作得到了改善,供电可靠性亦显著提高了。但是传统的不衡量各个设备重要性、质量及运行状态好坏的“一刀切”的定期检修模式,会造成一些设备检修不足,而另一些设备则检修过头的结果。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或在计划使用年限后更换部件的做法,带来了现在变电检修工作的诸多问题:①各公司之间关于同类型设备的检修经验交流不足;②检修成本居高不下,人力资源浪费严重;③)缺乏检修工作的技术记录以及成本分析不全;④专业检修人员技能水平有限;⑤运行状态差的设备检修不足、状态良好的设备却检修过度;⑥检修目的不明确。
三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脸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状态检修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不少电力企业引进了该项技术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摸索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状态检修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总结出来以进一步改进。
(1)投资力度不够,后期维护费用高
状态检修试验技术需要配备一定的专用设备,如听诊器、巡检仪、测振仪、红外线测温仪等,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在线检测和带电检测等。状态检修试验开展的程度有赖于设备以及技术的先进性。但由于一些管理层领导未能大胆尝试新设备和新技术,常常为了安全起见和节省初始投资,迟迟未引进设备与技术,使得系统故障率高,增加了后期的维护费用。
(2)观念守旧,不能正确理解状态检修
在我国众多的电力企业里,存在着管理人员多、素质较落后等老企业的特点,观念比较守旧,不能快速及时地转变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对状态检修的应用未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严重地阻碍了状态检修的应用。
(3)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对于设备运行状态的诊断,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去综合分析各个方面的信息。传统的计划检修只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及掌握某个专业方面的知识,但状态检修试验则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能够掌握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的检测及故障分析的手段,可以综合地评价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能参与到检修决策中,需要具备高超的检修试验技术以及较强的事故处理能力。这就需要一专多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但由于受到过去旧的试验规程和导则等束缚,原来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未能及时跟上,目前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仍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在综合评价设备健康状态的能力较差,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对状态信息的收集、分类以及整理的能力较差。其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4)基础资料缺乏,状态维修技术应用程度低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时间尚短,而且各个电力企业开展状态检修的手段也不尽相同,目前的很多基础资料还没得到很好的保存及整理,造成基础数据缺乏。目前全国范围里的该类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运行和维护等历史数据记录不全,还未建立出可靠的统计数据,状态维修技术的应用还在探索中,其广度和深度仍然有待提高和加深。
四 变电设备检洲试验的改进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一个先进的企业,无不受到设备和技术的制约。不能因为不了解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就消极地采取逃避政策,任何新技术的推广道路都是曲折前进的,只有通过尝试和实践才能判定哪些地方需要学习以及哪些情况需要改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对新技术设备的投入。其次要用好、管好新的技术设备,使其效能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系统运行质量、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等。
(2)端正观念
引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并不是说要以其完全取代现存的定期检修方式,而是在现有检修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比重,提高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度。在实施状态检修试验过程中,要根据各种设备的重要性、可维护性以及可控性来合理安排不同的检修方式,形成一套综合的检修应用方式。
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理解并掌握变电设备检修试验的意义,明白开展状态检修试验与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是势在必行的,要首先从思想观念上突破过往的条条框框,打破原来的固定检修周期的模式的制约。
(3)设立培训课程,精心组建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也日新月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应相应地不断提高。状态检修对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要远远高于计划检修。设备的状态最终是依靠人员的分析、判断决定的,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可靠行。人员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的手段,对设备评价标准、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设备管理专业基础、设备检修管理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是贯彻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的宣传工作,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各个技术人员的状态检修试验理念;二是不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活动或座谈会,为新人及老员工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认识学习。然后再通过状态检修试验技术的实践应用,积累一定的经验,提高技术人员的应用能力。
状态检修培训工作要特别加强以下几方面:掌握状态检测和故障分析的手段,综合评价设备健康状态的能力;根据设备状态,制定检修计划和检修方案的能力;丰富的检修经验、技术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对状态信息的收集、分类以及整理的能力。同时,要利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条件,熟悉、掌握设备结构和特性;积极消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时总结、推广状态检修工作的先进经验。
(4)收集整理基础资料,建立应用数据库
通过整理过往变电设备故障的文字资料,总结出故障发生的频率、症状、应对策略等数据,为判断需维修检测状态提供经验。另外,还需对变电设备状态检测试验应用过程中得到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逐渐完善数据库,以提高新技术应用的效率。同时,状态检修开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特别是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数据与日俱增,状态量信息千头万绪,分析方法错综复杂,传统手工分析的工作量与时效性已成为进一步开展状态性检修的新的制约因素。必须逐渐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状态评价与辅助决策管理系统,高效、准确地评价健康状态,科学、有效地提供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张娟.浅谈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J].科技风,2009, 11
【关键词】: SCADA系统、软件故障、预防措施
一、五号线SCADA系统简介
五号线SCADA系统实现对全线车站、车辆段及主变电所供电设备的监视和控制,目前变电所(除主变电所及驻守站点)已实现无人值守,SCADA系统是对现场变电设备的唯一监控手段,对运营安全保障起着重大的作用。
五号线SCADA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布置的模式,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由所内管理层、网络通信层、间隔设备层组成。系统以供电设备为对象,通过网络将所内的110kV/33kV/0.4kV交流保护测控单元、1500V直流保护测控单元、交直流电源系统监控单元等间隔层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对现场供电设备的实时监视和控制。
二、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分析
自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五号线SCADA系统设备共发生软件故障30次。其故障表现有监控界面灰屏或假死、供电设备无法远程控制、400V电压等级通讯工况异常等多种形式。
1.软件故障影响
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五号线SCADA系统关于400V及1500V电压等级供电设备发生的监控故障次数较多,分别为15次和8次,其次为监控界面灰屏或假死(即全部电压等级供电设备无法监控),为6次,33KV电压等级供电设备监控故障次数为1次。
另外,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并未对正常运营造成影响。目前影响较大的一次故障是2013年9月8日凌晨火车站SCADA系统程序运行出错。由于无法正常下发停电指令,导致当天凌晨火车站比平时推迟半个多钟停电,这对区间作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软件故障统计分析
2.1 软件故障分布站点及月份统计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次数最多的是西场站、科韵路站、淘金站等站点。目前,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该部分站点SCADA系统软件运行已经趋向稳定,软件故障明显下降。具体如何在日常维护中更好地预防软件故障,将在本论文的第四章进行详细论述。
2.2软件故障原因分析
经过对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五号线软件故障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引起:程序运行出错、总控单元死机及监控软件假死。其中,程序运行出错次数为24次,占五号线软件故障比例为80.0%;总控单元死机次数为3次,占五号线软件故障比例为10.0%;监控软件假死次数为3次,占五号线软件故障比例为10.0%。
三、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针对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问题引起的故障,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SCADA系统总控单元的硬件性能及配置、软件运行规律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该部分故障的处理方法,最终总结得出,软件故障的主要解决方法是初始化进程,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关系,以恢复软件正常功能。
四、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预防措施
1初始化系统软件,清理内存及CPU占有率
五号线SCADA操作系统软件为window XP,该系统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多的垃圾文件。系统运行时间过长时,其产生的垃圾文件占用系统内存,影响系统运行速度,将大大提高软件运行出错的可能性。
五号线SCADA系统的检修周期与计划(小修及以下)分为周检、半年检及年检。由于周检在白天进行,目前OCC不允许在白天初始化系统软件(影响白天行车设备的监控),同时,根据SCADA系统总控单元CPU及内存占有率的浮动规律,结合实际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勇于创新,提出在检修计划中添加SCADA系统月检计划,月检的主要任务是对SCADA系统软件进行初始化,及时清理系统内存及CPU占有率,降低软件出错的可能性,减少软件出错次数。
该措施自2013年10月中旬实施以来,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呈下降趋势,至2014年,软件故障次数下降为0。这足以证明,分部专业技术人员勇于创新,提出添加SCADA系统月检计划的预防措施是正确的,具有显著效果的。
2部分站点硬件替换,软件重新安装、配置
五号线科韵路站SCADA系统软件出错的次数较多,均为6次。且经分析发现,科韵路站所报的6次故障均为400V开关通信异常,400V开关通过光纤以太网通信单元、间隔层交换机后接入SCADA系统总控单元,此六次故障的解决办法均是对光纤以太网通信单元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后软件功能恢复正常。事后,分部专业技术人员对此六次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怀疑是软件通信不稳定引起。软件通信不稳定与硬件存在一定关系,如硬件内部接线较松,或软件与硬件不兼容,其表现出来的故障现象属于软件故障,经初始化进程后可以解决,但实质却是硬件问题,每隔一段时间会反复报故障。发现这一点后,专业技术人员决定对科韵路站的光纤以太网通信单元进行硬件更换,并重新安装软件及配置。自采取此措施以后,科韵路SCADA系统并未再报类似故障。
五号线西场站与科韵路站一样,发生的软件故障次数为6次。通过采取同样措施,目前西场站SCADA系统也并未再报软件故障。
五、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分析总结
综上所述,五号线SCADA系统软件故障原因主要有程序运行出错、总控单元死机及监控软件假死等三个方面,其故障影响范围也各有不同,主要表现为400V电压等级供电设备通讯工况异常、1500V电压等级供电设备无法监控,系统监控界面灰屏或假死等多种形式。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①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②搜集整理500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③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云田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④实地考察云田500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过程
云田变电站介绍
【关键词】110KV变电运行;状态检修;完善策略
一、完善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工作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均采用预防性试验和定期计划检修。这样的检修方式存在严重缺陷,如临时性维修频繁、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盲目维修等,这使得每年在设备维修方面耗资巨大,怎样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节省检修费用,降低检修成本,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完善状态检修工作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怎样减少检修的成本投入,增加经济利益,降低运转资金消耗,减少线损,合理安排检修进度等就是当前完善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进行110KV变电运行中的状态检修工作前,应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制定全面检修计划,保证设备维护检修单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一般将检修时间多安排在春夏季节。在对涉及到重要用户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应尽量避免停电情况的产生。在制定检修计划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将定期检修工作同临时抢修工作有机的统一结合起来,尽早做好设备的状态评价工作,减少同一设备同一间隔的停电次数。如在检修过程中遇特殊情况,应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进行停电事前通知,并全面考虑设备的修复方法,争取一次停电就可以解决问题。完善110KV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工作可以减少许多停电检修或带电检修的工作量,降低意外事故出现的概率。传统的检修工作时间比较集中,要求技术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检修工作,有时因检修的需要可能出现多天停电的情况,技术工人长时间进行检修工作,精神高度集中,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导致其身体、心理都感到疲劳,容易发生遗漏或检修不仔细的情况,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完善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二、完善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工作的几点策略
(一)优化状态检修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员素质
设备检修体制的改变,要求从生产一线的普通职工到各级领导对状态检修的认识要有深刻变化。状态检修与定期检修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定期检修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就可,而状态检修则要求各单位、各级技术部门都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即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才能对设备运行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同时,还必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并把运行与检修专业技术在运行管理与检修人员中相互渗透进行,培养出既懂运行管理又懂设备维护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状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二)加强变电运行设备的缺陷管理
对110KV变电运行设备状态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增对缺陷进行检修消缺是保证电网及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在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工作要应用大量的新型检修技术,但就我国目前的科技情况看来,检修技术的开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问题的。我国现有的状态检修技术为在线监测方法,其发展并不成熟,那么,技术人员就应该利用在线监测方法中较为成熟的部分对设备进行测试工作,从而分析出设备的工作状态,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价,对不良状态量及时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变电设备的监管力度,将监测与检验技术进行紧密联系。制定全面的设备缺陷分析归纳表,并对内容进行仔细填充,认真进行内容及设备的核对工作,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及真实性。各个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设备缺陷分析归纳表进行讨论,每年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分析频繁出现缺陷的设备原因,并经过相关技术人士的批准,上报对应的生产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及设备技术改造。运用当前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体系,生产一线人员及时上报设备缺陷,并向上级部门反映设备状况,上级部门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安排技术人员及时消缺,使得检修工作及时有效。
(三)利用先进设备结合科学方法进行设备状态检修
要摒弃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优化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就必须依靠专业的管理知识及科学的技术方法。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设备状态数据,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打分,从分数上就可以简单的对运行设备的健康情况进行判断,并根据数据进行检修周期的调整,或延长或缩短。对变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打分所依靠的数据称为状态数据。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打分,当前多采用的方法有:综合评比法、加权计算法、百分比评价法等。一些重要的变电设备运用加权计算法进行打分,加权计算数值的结果为提高变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及质量安全系数提供依据。变电设备在运行中的状态检修工作主要是根据设备的评分结果制定出较为经济的、合理的检验、维修计划。变电设备进行检修的目的在于通过检修降低设备缺陷出现的概率,维护设备的设计安全性能,保证变电设备在正常应用期间更稳定的进行工作。因此,技术人员应主动探索科学的检修方法,综合安全评价体系、反季节性能干预方法、反事故技术方法,准确、仔细的对相关变电项目进行检修工作,逐步优化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的模式与内容,完成变电设备检修的试验及维护计划,对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降低检修工作的工作量,减少检修时间,提高检修效率,保障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
三、科学看待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
在变电运行状态检修的技术中,存在着状态检修的技术复杂、时间长、难度高以及对状态检修缺乏足够认识等问题。进行变电运行状态检修工作的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及深入研究的精神,仅单纯的认为状态检修技术可以降低断电的次数,延长检修的周期。这种观念是肤浅的,如果对状态检修的认识仅停留在以上这些片面的看法中,并没有对状态检修的真正重要性及复杂性进行思考,就无法提高状态检修的水平。从变电设备检修技术的发展来看,不论是在设备事故后开展的修复工作还是在设备事故前的预防检修工作其效果都与检修技术的发展成正比关系。进行状态检修工作应以技术水平为基础。只有把基础夯牢,状态检修技术才可以不断进步,获取更好的应用价值。科学的状态检修还应考虑以下几点:一、全面探索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实现方案,尽快建立实时、快速、准确的设备状态信息数据库,积极筹建诊断中心,力求设备缺陷定位的准确性;二、在实现状态检测和状态诊断工作中,以信息库及离线检测为主,设备状态信息库和历史信息库、离线检测、在线检测三者相结合,逐步将成熟的在线检测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切忌不能盲目追求全盘实现或大部分实现在线检测化,应坚持在线检测技术不成熟者不应用。三、在筹建诊断中心的过程中,应注意综合应用各种专业的状态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跨专业的状态分析和诊断。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可靠;措施
随着油田产能建设的扩大,电网规模的也不断扩大,大庆油田电网作为国内较大企业电网之一,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电网。在整个电网当中,配电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否可靠的运行对于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保障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保障国家能源的供给。
1.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在实际当中,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配电网的出现各种问题和故障,导致其可靠性降低,严重影响用户的电能供应,给用户带来损失。比较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设计和结构的不合理
配电网自身机构的状态对于整个配电网络的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当前很多配电网络由于布局当中存在问题,在结构上多以放射状为主,这样导致输电距离较长,半径较大,这就导致配电网当中一旦出现故障,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从而可靠性较低。还有一些地区甚至使用单辐射线路进行配电,这就导致无法转供电,因此一旦停电就无法替代。很多输电线路由于布局不合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都导致供电能力下降。
1.2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
由于配电网设计的问题导致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受到影响。线路的强度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导致线路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往往会断裂,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还有一些电杆位置不合理,比较容易受到施工的影响。再加上一些设备年代久远,设备老化,这些都加重了故障出现的概率。
1.3软件的缺陷
当前大部分油田配电网络都已经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管理,但是相关的系统由于运行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再加上没有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配电自动化管理人员队伍,原有的工作人员由于专业技术比较陈旧无法胜任现代化的配电网自动化操作,导致各种错误时常发生严重的降低了配电自动化的可靠性。
1.4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方面
大庆油田位于东北地区,一年四季的自然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外界环境对于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一些春季大风、雷雨较多,经常导致输电线路断裂,电气设备受到雷击而损毁,这些都会降低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些配电线路经过人口密集的城区,有可能被城区施工而损坏。
2.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加强思想重视和高素质队伍建设
在变电运行实际操作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一些失误行为,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问题较轻微时,可能只是经济上的损失;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对整个电网系统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由此可见,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操作人员的技术高低以及精神状态的好坏以及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变电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因此,笔者建议加强对实际操作人员思想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
2.2建立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保证制度
可靠性保证制度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它不仅需要领导们的思想重视,而且还需要实际操作人员的用心,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电力生产企业可以成立一些供电可靠性保证小组,同时建立健全可靠性保证制度,从而实行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管理目标,并使之细化、落实。建立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研究制度,每一个季度都应当该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研究,形成报告,并作为下一个季度的行动指导。要认真做好停电预测和计划,合理地安排停电设备,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停电模式的科学性,大大减少正常停电的次数。要进一步完善供电可靠性保证体系,严格具体措施的落实,考核其可靠性指标,并严格按照变电站停电指标与考核制度的要求,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除以上制度外,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可靠性保证资料档案,进而使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管理实标准化与规范化。
2.3加强设备检修,减少停电次数
变电运行系统的管理重点在于安全运行,因此认真落实班组安全管理产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是电力系统的实践检验。既然是应用设备和系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加强设备的检修非常重要。对于电力生产企业而言,应当全方位地进行设备检修,打破传统的定期检修制度,积极地进行状态检修是保证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真空断路器或者六氟化硫等来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可靠性。从实践来看,采用优质的电力供应设备可以大大减少停电的几率,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次数,从而有效地提高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实践证明,供电系统中的各个电气设备、输配电线以及自动保护装置等,都可能因出现了运行故障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对需用电客户产生影响。此外,提高电力供应设备的功能性与健康水平、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也是保证变电运行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的有效方法。对于电力运行系统的管理人员而言,每天都应全面掌握电力运行设备的工况,加强巡检,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于那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实在处理不了,应当及时上报,通过分析和研究最终做出评价和处理,这样可减少隐患,提高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1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特点分析
相比于传统的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分布化的系统分层、数字化的数据采集、网络化的信息交互、智能化的设备操作以及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
(1)通过对站内各种信息对象的统一建模,能够在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中将原本相对独立、各自发展,分属于不同技术管理部门的各种技术进行统一集成,从而使变电站各类信息在不同的运行及管理部门之间得到充分的共享。(2)通过对通信标准的统一,可以使同一设备厂商或不同设备厂商所生产的智能化设备之间得以互操作,消除了通信壁垒。(3)用电子式互感器替代传统互感器,从而有效解决了CT的饱和、过载和开路以及PT的铁磁谐振等问题。(4)二次设备之间的通信都利用光缆,从而有效消除了二次电缆的抗干扰和防屏蔽难等问题。(5)站内一次和二次电气设备智能化的实现,使得在线监测、状态检修等功能得以实现。
2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各种电气设备出现了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这也对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对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2.1 运行维护管理方面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于运行维护模式以及人员配置的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保证运行维护工作具有清晰而明确的要求、检测指标与手段、作业流程等,还要注重可操作性。
2.2 系统和设备的稳定性方面
首先要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工作,这是各种具体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对于智能化变电站而言,如果系统和设备不可靠,频繁出现死机、锁死、重发和误发等问题,其故障排除与处理将更为复杂和困难,所以必须确保系统与设备的稳定与可靠运行,这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必要条件。
2.3 运行维护人员方面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一次与二次系统是高度融合和高度关联的,这就要求运行维护人员具有极为宽广的知识面。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运行维护人员知识面不广、基础不牢,对设备和系统欠缺了解等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2.4 设备厂商方面
目前一些设备厂商的技术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存在如设备缺陷及故障的应对手段缺乏、作业流程不规范、系统配置不完整等问题,所以要督促设备厂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改进技术。
3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重点
3.1 二次压板的操作与设置
(1)对于保护装置的初始化状态,运行维护人员切忌进行随意变更。通常情况下,保持退出状态的压板有保护装置的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保持投入状态的压板有远方控制软压板以及远方切换定值区软压板。(2)对于“置检修”压板,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智能组件严格禁止投入。(3)当对设备开关进行检修时,要将本间隔保护失灵启动压板及母差装置本间隔投入压板都退出。(4)要确保各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在设备从开关检修转为冷备用或保护启用前已经取下。(5)保护的投退必须严格禁止采用投退智能终端的断路器跳合闸压板的方式。
3.2 电子式互感器的直流工作电源
电子式互感器一旦失去直流工作电源将无法工作,这将导致站内继保及测控装置等无法正常工作,不能正确对一次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反映,造成一次设备无保护运行。根据双重化配置要求,一般由2路直流电源分别为电子式互感器供电,在其中1路电源丢失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其所对应的元件保护以及母差保护失去采样信息,并进而造成保护装置闭锁。因此,在发生直流接地时,切忌不可随意对上述电源回路进行拉路检查,如果需要停用上述电源,要先申请停用对应的保护装置。
3.3 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
实际运行资料表明,已投运的500千伏变电站运行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几乎都集中于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附属装置上。例如某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自投运以来,1年多的时间里共出现异常及故障共21例。其中,智能终端异常及故障9例,合并单元异常及故障5例,光CT、PT异常及故障5例;测控装置异常及故障2例。由此可见,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的稳定性及合并单元等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是现状智能化变电站所主要面临的问题。
3.4 智能装置的就地布置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有大量微机和交换机,还有一些智能装置的就地布置,都使得设备的发热显著增加,同时也造成设备的运行环境变差,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例如,某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自从投运以来网络分析仪已出现了10多次故障,每次生产厂家将故障排除后经过几天就再次出现故障,后来将屏门改造,并加装了散热风扇后才恢复了正常。
4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建议
4.1 重视运行维护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继保、通信及自动化等专业的高度融合,当继保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GOOSE交换机等出现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运行工作人员就必须根据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在设备现场对异常或故障作出初步判断,对故障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考虑相关设备若停用将会给一次设备的运行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有一个提高与适应的过程,所以建设一支具备新思维、新观念,同时具备很强继保、通信以及自动化等综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迫在眉睫。如果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单纯依赖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服务,这对于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4.2 明确各专业分工的分界面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二次系统的继保、通信以及自动化等专业已经高度融合,这导致各专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以间隔层的GOOSE交换机为例,其所实现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传统保护装置之间的联络电缆,所以要明确其维护职责,进行归口管理。此外,还要明确设计、验收与运行管理之间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分界面。以SCD文件为例,其作为智能化变电站中对二次回路连接的描述,是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所以要重点明确SCD文件各个阶段的管理职责,使得工程建设同生产运行之间实现全面而无缝的衔接。
4.3 完善智能化变电站监控系统功能
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监控系统未实现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导致了监控系统的画面及系统功能不兼容,造成后台厂家所设置的监控画面互不统一。特别是如果所有信息量的上报方式必须采用报文,就将会对如何规范信息提出具体的要求。此外,也要明确和规范在监控后台软压板上保护装置的设置,所以建议制定统一的标准及规范,以进一步提升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
4.4 加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的运维管理
光纤成为了智能化变电站中各种屏柜之间连接的主要方式,交换机上有比较多的端口数量,而光纤的连接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如果在初始阶段不对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光纤进行定位,就将会给今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首先应要求施工方定位端口光纤,同时在施工图纸中也应要求设计单位添加相应内容;其次,要加强基建阶段对施工环境的管理,禁止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一同进行,以避免土建施工过程中粉尘等杂物对光纤设备接口造成污染。
4.5 加强智能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对电子资料管理的范围和对象进行明确,确保电子资料的完整性。(2)对重要的电子资料,要实行统一管理,并由专人进行保管。(3)电子资料必须使用独立和专用的存储介质,不许挪做它用,以防止资料受到病毒或恶意代码的侵袭。(4)电子资料要进行定期备份。(5)在系统改造、扩建或升级需要对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在修改前后都要对配置文件进行备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与日常维护需要。
结语
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重中之重。但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目前尚处于技术探索与推广阶段,已经投运的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时间都不长,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也都处在一个探索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智能化变电站越来越普及和运行时间的越来越长,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在投运过程中加强巡视与监视,以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变电站 集中监控 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411+.4
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加强对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效率,而且有助于改善当前变电站运行监控管理的现状。
一、针对变电站集中运行模式的研究
1、针对操作与监控分别设置模式的研究。在操作与监控分别设置模式下需要设置统一的变电站集中监控中心,负责全部变电站的远程监控与实时监控的工作。在这种模式下,要分区进行操作与监控配置,负责变电站的工作许可、操作、巡视、验收以及事故处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与运行。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控制监控人员的数量,而且有助于促进变电站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划分。
2、针对操作与监控一体化模式的研究。在操作与监控一体化模式之下,每一个变电站运行值班员都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运行值班人员不仅要进行电网一次设备的操作,监视电网系统的运行参数,而且要代替其它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完成监视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运行状况与信息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就是由监控员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监控,并独立实现现场操作,同时负责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的倒闸操作、设备巡视、日常运行和事故处理。但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运行值班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混乱或者失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3、针对调度与监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在调度与监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室被安排在调度室内,监控人员与调度人员都可以监控一次设备的运行。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保障设备调度与监控的统一,缩短事故处理的诗句,而且有助于提升变电站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这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是未来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二、针对操作与监控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1、针对数字化管理方式的研究。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实施数字化管理的方式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制定监控班钥匙管理制度时,对于无人值班管理的房屋钥匙管理,采取具有使用权限功能的电子锁具;二是可以在变电站系统内建设计算机变电运行的管理系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档案资料管理、安全运行以及两票微机化管理的目标;三是在变电站系统内使用数字化集中控制或者遥视一次设备管理系统,有效完成软压板的投退、保护信息的复归、程序化的操作、信号分层的处理、完成事件的记录以及序列的控制等任务。
2、针对监视无人值班的变电站运行数据的研究。在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监视无人值班的变电站运行数据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监控班通过遥视系统可以实现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全方位且直观的监视,并呈现动态的画面与人际交互功能;二是在监控过程中,可以实现防盗自动报警、防火、遥控照明与风机设备以及监控远距离的图像等目标;三是在监控过程中,变电站可以实现对各种运行数据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处理,比如说:遥测、遥信的采集与处理、报表统计计算以及电量处理等。
3、针对变电站实施监控班安全管理的研究。在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实施监控班安全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加强对安全运行与工器具的管理,这些工具要放置在零下五度到零上三十五度之间,干燥通风、湿度在80以下的环境内。在放置安全工具的地方要设置相应的架、柜,将不同种类的工具分类放置。其中一些绝缘物品要与酸碱、油类以及化学型的物品分开放置,避免阳光的直射。还有一些橡胶绝缘的工具要放在避光的柜子内。
二是要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并将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阶段的责任进行层层划分,落实到个人。
三是要强化对变电站消防安全的管理,在变电站内设置灭火系统以及火灾自动预警系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及时地向变电站的监控班的监控系统发出灭火指令。
三、针对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
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管理模式需要具备以下三点特征,才可以有效地保障变电站的运行与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首先是在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管理模式下,需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可以根据每一个人工作特点与技术特点,将变电站内的工作人员划分成值守班、操作班以及维护班,科学划分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其中监控人员主要负责对本部运行管理上的监控,并在监控过程中对各个变电站的运行负荷情况进行监控,联络和接受调度,同时根据下达的调度命令实现对各变电站中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保护以及断路器上的远方遥控操作,以及无功补偿设备投切和主变分头的遥控;现场操作人员需要负责各变电站的运行,对变电站的现场设备进行巡视,同时包括倒闸操作、办理维修、布置安全设置、设备验收以及试验现场工作票的许可等;而维护人员主要负责各变电站的日常维护。
二是在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管理模式下,由于所管辖的变电站和设备增多,对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工作内容务实精简,工作效率高的目标,需要安排变电站内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并编写《监控运行工作指南》,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自身素质。
三是在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管理模式下,要拥有使用方便、强大完整的变电站生产与管理系统。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将生产与管理系统、操作票系统以及班组的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承担工作票审核、制作报表与统计表、修试报告有效传送等任务。
四、针对强化集中监控管理模式下一次设备管理的研究
要强化变电站集中监控管理模式下设备管理的研究,就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要根据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与工作人员的数量,制定弹性的维护计划与周期,其中对于旧设备要适当地减短维护周期,对于新设备需要适当延长维护周期。
二是要加强对设备的缺陷管理,对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被忽视的缺陷,技术部门与管理部门要从技术与管理的角度考虑,对出现缺陷或者被误判的原因进行研究。对一般缺陷要加强监视;对严重、危急缺陷要及时处理,一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专业知识的培训,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要做好设备的巡视工作,需要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敞开一次设备进行直观状态的巡视,可以利用示温蜡片或示温涂料来测试一次设备的温度或者用红外线成像测温仪进行设备的温度测试。第二种是对GIS设备进行巡视工作,充分利用传感器技术和遥视技术,既可以减少巡视时间,同时也比较容易发现缺陷和问题,这种方式可靠性较高,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集中监控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完善,需要从职能管理、运行管理以及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创新,从而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上的不断完善。
五、总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变电站的建设与运转作为电力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等方面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集中监控运行管理适应了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金芳 张晓东,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20期
一、政治思想
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思想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二、学识水平,专业能力
从20xx年参加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生产实际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此我努力学习生产运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劳动技能,在短短的一年内,我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通过了除灰岗位的考试,并掌握了脱硫巡检岗位要求,在这个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今年我又参加了我厂电力培训中心的仿真系统的培训,收获很大,进一步学习了脱硫系统运行工作的全部内容。20xx年10月,我被从我厂五期脱硫岗位调至七期的脱硫岗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又意识到了自己在安全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欠缺,于是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很快的进入了角色。因为七期是我厂2×1000mw的运行机组,相较于之前的300mw机组岗位,对我们肩上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面对#13机组的小修设备改造,即将逐步取消旁路和增压风机,在新的运行模式下,也对我们的运行工作的重要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也在不断的探索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在过去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电学习,加深认识。使之更加系统化,从而融会贯通,通过更加孜孜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素质,使自己的系统专业水准提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以更好的去适应岗位对我们的要求。
三、工作态度,职业道德
发电运行的正常和千千万万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随着国家对于环保工作的越来越重视,脱硫工作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凸显。数据联网的实时传输,完善化的监管体系,更加使得这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一名电力新人,我争取做到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都需要虚心诚恳的请教,随时笔记随时总结随时反省,绝对不允许出现自欺欺人。对待师傅的工作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积极的配合。企业需要有干劲的人,但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不够的。只有把才智运用到学习技术上,把能力以团队的形式发挥出来,才可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电网 县级调度 安全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35-02
我国电网调度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调度机构共分4级,即:南方电网调度中心、省级电网调度中心、地区(市)电网调度中心和县级电网调度中心。县级电网调度(以下简称县调)是我国电网调度的最基层调度单位,其任务是组织、指导、指挥、协调本县电网的运行和操作,确保本县电网正常、检修、故障运行方式下最大限度地安全稳定、合理运行、连续供电。电力调度管理的任务是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电力系统的运行,遵循安全、优质、经济、节能、环保的原则,保证所管辖电力系统实现下列基本要求。
(1)按照电力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和有关规定,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能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充分发挥电力系统设备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用电需要。
(3)遵循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连续供电为前提,以节能、环保为目标,优化配置资源,使单位电能生产中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少。
(4)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合同或协议,维护发电、供电、用电等各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5)按照电力市场调度营运规则,保障电力市场营运秩序。
广东电网公司从2007年开始为历史遗留的50个政府代管县供电企业划由广东电网公司直管,即从“代管”改“直管”,到2010年,全部完成接管任务。然而县级供电企业在直管之前,普遍存在着体制不顺、管理不到位、人员超编、资产负债高、电网普遍残旧等问题。为了使电网更好的发展,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尤其是县调的管理,本着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县调现状分析
广东电网公司目前所管辖的50个县级子公司中的县调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 设备残旧、自动化水平较低
县调所管辖的110kV变电站,多数设备陈旧落后,自动化水平较低,存在较多缺陷。
35kV变电站多数是简易变电站,投运时间多为20世纪70、80年代,主变多为无载调压型式,因缺乏正常维护,运行状况不佳;由于运行年限长,多数设备老化、锈蚀现象严重,很多设备超期服役或属于淘汰产品。
35kV线路运行年限长,部分线路运行时间超过40年,水泥杆杆身出现裂缝,风化老化情况严重,拉线、横担、金具等锈蚀比较严重;导线截面过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严重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2 调度员素质较低
表1列出某地区的县调调度员情况表。
多数县级子公司“直管”前,多年未补充新员工,有些竟长达10年之久未有新员工加入。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县调整体冗员且缺乏高技能人才和一线合格实操人员;整体人员结构老化,年龄偏大,学历、素质和技能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基础管理底子弱,缺乏系统培训,距离生产规范化管理要求差距较大。
2.3 风险控制能力弱、电网安全风险高
县调管辖设备分散,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风险控制难度大,电网风险、设备风险、操作风险难以有效预控;部分运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散漫、责任心不强、技能水平退化;班组作业人员技能低、执行制度的刚性不高、管理较差。造成电网的运行风险高。同时,国家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国务院出台了《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经使用新的条例进行划分,发现县级子公司的电网结构薄弱,存在发生一般电网事故和较大电网事故的风险,对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3 加强县调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设备更新,合理改善电网结构
由于县级电网设备落后,造成电网结构存在着很大的限制,致使其运行方式可能不按照经济方式安排,电能损耗增大。需加大县级子公司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使设备健康运行。同时,在变电站选址时,需加大可研性的审查,使得变电站尽量靠近负荷用电中心而且出线较容易的地区。改善电网结构,优化电网供电方式,降低电网损耗。
3.2 加强调度员管理,提高调度员综合素质
调度员是电网运行的重要指挥者,同时,也是电网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负责领导和直接指挥本地电网的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其工作的重心是保证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可靠运行。努力提高调度员的综合素质,有利力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加调调度员管理,提高调度员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几点实现的。
3.2.1 配置数量足够、合格、年轻的调度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县调调度员青黄不接严重,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供电,必须按人员标准配备数量足够的合格调度员。同时,为了确保县调调度员不断层,应努力选取几个有变电站基层经验的年轻在大学生做为调度员培养对象。
3.2.2 规范使用调度术语,严格操作指令票制度
调度员进行调度业务联系时,必须使用普通话及调度术语,互报单位、姓名。严格执行下令、复诵、录音、记录和汇报制度。值班调度员应严格按操作指令票执行,其中操作指令票包括综合令操作票及逐项令操作票。所有正常操作,于指令2h前填写操作指令票,认真对照厂、站主结线图检查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并将操作步骤预告有关单位。在拟票、审核、预告及执行操作指令票中,值班调度员要充分理解检修申请单中的内容、安排、要求及运行方式变化原因,明确操作目的,确定操作任务,并做好事故预想。填写操作票,字迹必须清楚不得涂改,正确使用设备双重编号和调度术语。待全部停电工作操作结束后,再进行许可工作。
3.2.3 努力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处理电网突发事故的能力。
电网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各项新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给电网调度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调度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针对电网实际不断提高调度员的专业技能,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平时的反事故演习,必须落实到位,采取可行的方法进行演习,并做好演习后的总结工作。每周的技术学习,要结合所管辖的县域电网实际,不仅要满足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是追求学习的量、效果。调度员培训的形式应包括定期学习和不定期学习,采取内部交流、现场学习、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调度员要注重平时专业技术业务的积累和提高。
3.3 促进县调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落地执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在县级子公司层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以调度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得到落地的执行。全面评估可能导致电网风险的电力设备,梳理出基于问题的基准风险,在有相关工作时,提前风险预警,并要求变电、输电、调度、安监、市场等部门做好控制措施。各调度员需熟悉该作业可能导致的风险,提前做好事故预想,以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4 结语
新接管县级子公司存在较多问题,为使电网更好的发展,通过分析县调目前普遍存在的设备残旧、自动化水平较低;调度员素质较低;风险控制能力弱、电网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设备更新,合理改善电网结构;配置数量足够、合格、年轻的调度员,规范使用调度术语,严格操作指令票制度,努力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处理电网突发事故的能力;促进县调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落地执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等就加强县调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勇,李梅.县级电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