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的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经济的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经济的论文

第1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

论文正文:

韩流影响下的中国经济

一、韩流在中国的发展

并且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成绩。除电视媒体之外,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的接触韩国电视剧的一个主要平台,在最近几年人气比较高的《妻子的诱惑》等影视作品也成为了韩剧发展的新亮点。韩流在我国的发展除了电视剧以外,偶像人气组合和搞笑的娱乐节目也同样吸引大量中国观众的目光。在2000年的时候,韩国当红的人气组合东方神起在中国北京首次举办专场演唱会,各方媒体对其进行大肆的宣传及报道,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偶像效应,从此韩流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及生活中,并且成为的年轻人十分关注以及效仿的对象,在此之后还有许多韩国人气组合也频繁的来到中国大陆。

另外韩国的娱乐节目,例如《情书》《家族诞生》《Runningman》等也在网络上爆红,并且收视率高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韩剧带动了韩流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韩国的经济。韩国的文化不仅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美学魅力还具有极具新颖的创造力。韩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越走越远,与文化的创造力还是分不开的,尤其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韩流文化给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也就是利用好自己的发展优势,最大限度地为其提升创造力。

二、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举措

(一)以媒体行业带动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的采用植入式市场营销策略,其实韩国经济产业的发展也主要是依靠了这种方式的营销策略,但是不一样的是,韩国是将这种市场营销策略用在了文化产业上,并且以电影电视、音乐、娱乐节目为代表,带动了服装,电子,动漫等产业的发展。在韩国电视剧《宫》中,女主角精巧的服装搭配,再加上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的效仿对象,还提高了电视剧的收视率,带动了韩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海外的大量影迷也被剧中被丰富多彩韩国服饰所打动,使得韩国服饰开始风靡全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韩流的影响范围就已经扩大到了包括服装,电子产品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在我们中国完全也可以通过这种植入式市场营销策略,将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中融入更多中国本土文化,使之具有更加浓郁中国色彩,也可以将陶瓷、凤凰、龙等元素等融入到电影中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并且具有强列识别度,以带动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创立特有的品牌价值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在世界品牌中,具有百分之七十品牌是在中国挂牌生产的。

然而,即使中国拥有这么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却仍然欠缺创造以及创新能力,造成这一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品牌重要性的忽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世界品牌正式进入了我国,而中国的服装饰品销售商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还在价格上继续做文章,企图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并且利用价格上的优势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中国的营销商根本没有意识到建立起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端服装品牌的重要性,并且中端服装品牌也并没有能够平稳的立足于服装产业中。

韩国作为亚洲时尚界的后起之秀,为了确保自己的韩流位置不受到任何威胁,一直在遵循着消费至上的发展原则,并且这种消费理念已经在韩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了现如今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韩国营销上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要比中国强的多,并且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也比较高,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扩大,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产品价格的要求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了对于产品个性化的要求。

所以韩国服装业从低廉价格中脱颖而出,逐渐转变成为了注重品牌一项经济产业,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作为发展的目标,使得韩国的品牌开始对服装面料具有更多的要求。在这种运营模式的背景下,有许多韩国品牌已经成功的进入了国际市场中。

三、对我国经济产业的影响

在韩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中,首先用电视传媒来当做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韩国政府并且相继采取了一切有关韩流向外扩张发展举措。一方面,韩国政府自行进行内部管理以及内部政策指导。另一方面,韩国政府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的进行外交活动,希望在其他国家推动本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出口,并且向世界人民推荐大韩民族的生活、经济等一些内容。

经过统计表明,独特的文化不仅能够拥有占领其他国家人民心灵的作用,还能够使人们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或是受到流行时尚的影响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这种影响是蕴含着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的。韩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只是局限在文化产业,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使韩国的经济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当前在中国,中国的产品已经开始向全世界流通,但是普遍都存在着低价出售的现象。对于任何改变中国的产品形象在目前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问题。要想发展中国的经济产业,在这一点上应该向韩国学习,先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将文化作为载体,例如用电视剧来对我们国家的形象进行刻画,使我国的电视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国产品的价值。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商业媒体市场就己经形成,并且有四十多家具有实力的跨国传媒公司占据了整个世界传媒业,在世界媒体业具有的主导作用。这些具有实力强大的跨国传媒集团,在当时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全球范围内的传媒业都进行了垄断,并也成为了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主要的竞争对手。

在另一方面,我国人们的视觉经济也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而不断的进行深化。尤其是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大队经济产业迅速的与国际市场相接轨。例如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的电视节目己经通过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有线电视网在美国纽约、洛杉矾、休斯敦地区进行播出。而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华侨娱乐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中文电视台(CETV)在2002年的时候也在中国开始播出。

这一现象表明,在国际传媒市场中,其一体化的特点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产业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了交叉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电视传媒的经济实力与国外相比还远远不足,甚至不能够相提并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并且电视传媒中的商业化功能以及电视传媒中的社会宣传职能还具有错位现象存在。我国政府在对传媒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薄弱的环节存在。

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许多产业都具有很多片面追求一时利益而对长远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忽视现象存在,进而使得我国的很多经济产业正在面临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危机。在我国面对WTO时,也正是在面临着一项全新的经济挑战,所以只有加强经济产业的全新发展理念,才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达到与国际经济市场接轨的目的。

第2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求学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经济论文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

中国经济论文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第3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摘要】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虽然对这一原则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和争议,所以更加确切地说,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法原则。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讨论日趋白热化,主要表现为其适用的规则以及其国际法地位。本文试图从这两方面着手,并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以及中国的国情,对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进行简要论述。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水平日益腾飞,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可是这些都并不能否认我们每天处在一个无法衡量风险系数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现实。从非典到H1N1,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这些都一直在告诉我们,风险是时刻存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大自然的无情和新技术的适用都给人类带来潜在的风险。如何应对各种天灾或者人祸造成的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许多政府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环境法中“vorsorgepnnzip”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到区域环境条约中,如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发表的《伦敦宣言》就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保护北海免受最危险物质的有害影响,即使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也应采取风险预防措施以控制此类物质的进入,这是必要的”。《伦敦宣言》也就因此而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

对于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但是诸多学者均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即“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能力将风险预防方法广泛运用。只要存在严重的威胁或者不可逆转的损害,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定性就不能被作为一个原因来推迟采取阻止环境退化的成本—效益措施”[1]。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其来自l998年《温斯布莱德共同宣言》:当一项活动对人体的健康或者环境产生危害的威胁时,即使有些因果关系没有得到科学上的充分确定,也应当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活动的支持者而非公众承担证明责任。[2]在其他国际条约中也还有诸多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表述,例如《联合国世界自然》中规定:“当潜在的不利影响为充分了解时,活动不应进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前言部分论述到:“当存在着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或丧失的威胁时,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应被用来当作阻止‘采取措施来避免或最小化这种威胁’的理由……”[3];其他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赫尔辛基公约》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定义都大同小异,均旨在表述:科学并不能永远扮演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以有效保护环境的角色,过度依赖科学证据可能会导致环境保护措施缓不救急,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科学上的依据尚未充分时,也应当适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免危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因而,风险预防原则便是要求在环境和资源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那些明显的确定的危险,而且对那些较小的缺乏科学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也应谨慎处之。

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一项原则,并且在诸多国际条约中都有其存在的影子,对此有学者评论到:“1990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文件几乎都采纳了风险预防原则。”[4]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确切表述还尚未形成,由于各国的立场、利益各异,国际间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定义、实质内涵、适用要件乃至其国际法地位均欠缺共识。所以,在国际上对于该原则的实际运用还存在许多需要不断努力的空间。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

正如前文所述,风险预防原则仅是一个大的框架体系,具体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地填充,所以在适用上还存在模糊性。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法律裁决上的不确定或者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则,许多学者均提出了几项在其适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条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科学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目前科学家对于人类活动对未来各种可能的情况还不能给予充分肯定,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的全球与地区效果、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都属于科学的不确定性问题。风险预防原则的前提是存在科学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对某种活动或事物的危险或损害没有科学上的肯定性结论。鉴于这种危险的可能存在,我们理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阻止这种危险的发生。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根据常理推断,一项活动理应会造成某种环境风险或危害,只是欠缺明确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该风险是否会发生;其二,某种风险将会发生或可能已经存在,但无法证明造成该风险的原因为何,即所谓的因果关系不明确。[5]

第二,风险评估的必要进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风险的系数值进行一定的评估,即对哪些风险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准确的衡量。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风险阀值,[6]也就是说在哪一个维度范围内应当采取风险预防原则,在阀值之上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阀值之下则可不作为。当然,阀值并非确定不变的,会随着每一项活动危险性增加的来降低其系数值,即高风险低阀值。

第三,成本——效益分析。有学者指出:对环境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过度强调风险预防原则,将可能牺牲其它社会福祉,因此,如将其它社会、经济因素纳入考量,对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将会是一种高成本的风险管理模式。[7]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风险预防原则来阻止某一活动的进行时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收益,包括经济的或环境的。风险预防原则似乎是保护一种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形免遭疾病、意外事故以及死亡风险,但是它是一种粗略的、有时是建立那些各个目标的不正当的方法,这不仅是因为它可能甚至已经被强制运用在某些情况下,其中,风险预防原则很可能会伤害到子孙后代,损害而非帮助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8]对此,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也有所体现,其表述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以符合全球的利益。由此可见,在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适用时,一定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保收益大于成本。

第四,举证责任倒置和严格责任原则的运用。即在对该项原则适用与否的问题上,应该由开发者负担证明他们的行动将不会引起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害的举证责任。毕竟开发者掌握着较为全面的资料信息,加之通常开发者都是社会的强势方、经济基础扎实,而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相对人掌握的信息相对匮乏,地位相对较低且经济基础薄弱,故很难举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如果按照传统的举证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相对人将会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承担败诉的风险。所以,在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过程中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开发者承担举证责任,以此保护处于不利地位的相对人。也就是说,风险预防原则使环境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了。同时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保障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也激励了预防可能会产生不确定的环境影响或后果的活动。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

目前学界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还存在一定争论,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认为风险预防原则不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根据《国际法院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国际习惯法必须满足两个要件:“常例”与“法律确信”。推之,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为各国所普遍适用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指导性的规则。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被诸多法律文件所援引,且法院在一些判决上已经对此加以适用,例如在“MOX核燃料厂案件”中的运用。此外,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总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软法的性质,但是软法也是法律,也应该为各国所遵守,某些国家不遵守该项原则,是其不履行义务的表现,并非是该原则不具有约束力。

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确认为,虽然一些法律文件中对此有所表述,但是十分模糊和空洞且不具有公信力,且各国对此尚未达成一致,所以不能满足其普遍性的要求。加之,其作为软法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在其被完全接受之前,不宜作为指导性的规则成为判决案例的依据。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第三种观点,即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本文也持这种观点。具体依据如下:[9]

首先,从国际条约来看,《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里约宣言》、《鱼类协定》等等都对此原则有所表述,但是其内容仍不统一,这对于此原则的适用必然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国际条约是国际习惯法存在的权威证据,但是不能据此就将不具备统一性的原则援引为指导性规则,否则将造成司法的不确定性。

其次,从国际判例来看,目前对于该原则的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案例:“MOX核燃料厂案”、“南方蓝鳍金枪鱼案”、“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荷尔蒙牛肉案”、“匈牙利诉捷克盖巴科斯夫——拉基玛诺大坝案”。这些案件中均没有直接表述为“风险预防原则”,而大多表述为“谨慎与慎重(prudenceandcaution)”或者“风险预防方法(approach)”[10]。

最后,从国内立法及实践来看,国际习惯的形成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国家实践,这并不是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如此实践,但至少部分国家应具有此种实践。[11]德国和瑞士最早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规定,随后,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也对此作出相关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也表明,该原则正在被广大法院运用来作为裁判的依据。

由此可见,风险预防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的要求,但是由于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把其直接归入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过于草率,并且其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尚需各国统一,所以将其认定为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最具有合理性。

四.发展中国家在风险预防原则之下的“窘境”

从表面上来看,无疑风险预防原则起到预防性的作用,减少了一些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可是由于该原则在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处于不利国际环境中的发展中国家会因此而遭受发达国家的压制。主要表现为: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成为借口。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件事物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了解,不确定性不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而且不确定性都是主观的评判。对于未来的决定,无论其大小,常常不得不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一直等到不确定性完全消除才做决定,实际是对现状的含蓄支持.或是维持现状的一个借口。风险预防原则就可能成为这样的借口。加之,发展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均不能与发展中国家堪比,所以该原则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阻止某些措施实施的借口。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滋生。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设置的高壁垒,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如果加之风险预防原则的滥用,必然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WTO的荷尔蒙案例中,美国认为欧盟有阻止海外进口的倾向,因为欧盟禁止牛肉进口,原因只是基于对牛饲料中荷尔蒙含量的担心,而这种担心又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不管是人、财、物方面都如此强大的美国都面临着这样的贸易壁垒,那么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又如何争夺自己的席位呢?有人主张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即使被指责为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所不惜。但是,披着环保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因为它破坏了环境风险评估系统的根基。如果基于经济的原因而忽视有关风险预防原则的科学结论,那么距离完全意义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就不远了。

第三,风险预防可能带来新的风险。风险预防原则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应用风险预防来阻止相关措施的实施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相关产业采取措施,可发达国家却以风险预防为借口阻止其运行,潜在的风险被避免了,可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风险或许比实施该项措施还要更加巨大。最好的例子就是核电站的建设。尽管运营良好的核电站为那些旨在提高核电站安全系数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持;然而,一座核电站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还是不确定的,于是有人认为潜在的危险足以使我们采取措施停止核电站的运行。这样,核电站的风险是被消除了,可取而代之的火电站却有可能造成更危险的局面。预防措施本身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零风险的午餐”。风险预防原则还可能阻碍那些旨在解决风险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因为根据风险预防原则,假如初次实验失败就意味着放弃。超级秘书网

五.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中国如何应对风险预防原则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绿色文明的号召之下发展着我国经济,在绿色GDP的引领之下一步步向发达国家靠拢。在风险预防原则的旗帜之下,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所以适时地引入风险预防原则无疑会对环保、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军国家,在诸多条约都对风险预防原则加以阐述的大前提下,我国不可回避地要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正如上文所诉,在风险预防原则面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为了极大程度地克服这些不利,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考验。具体应对之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在与大国相抗衡的国际环境之下,如果总是被大国牵着鼻子走,难免会成为该原则的牺牲品。所以不断发展科技,建立自己的评估模式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必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大国,我所施行的每一项措施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不会达到相应的风险阀值之上。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科学权威地位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是这也往往为大国推行其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如现在讨论火热的温室效应,究竟是大国的诡计还是实施如此,一直都是大国在说了算。所以,建立自己的评估体系,完善自己的科学技术,不断争夺自己的话语权,为自己的国家谋福利。

2.综合考量成本——效益分析。在对某项活动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的评估中,必须考虑到该项活动的收益,或者说是禁止该项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在作出每一项具体决策之前,都应该将社会的、经济的因素考量进去,不断地运用新的科学观点来对自己的决策加以考量,使得在应对发达国家的反驳上占有更加强势的地位。这样,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也增强了管理过程的透明度,使得风险预防原则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4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国家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而在国际商务环境中这种频繁的往来、沟通和交流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务往来而是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本文主要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列举了跨文化商务活动中语言交际层面的几个重要方面,以及应对商务活动中文化差异的几个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跨国公司的涌现和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往来频繁,不同文化的碰撞在商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于是在商务领域中很多商务活动不仅仅是商务行为,更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与对话,是在商务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从而出现了跨文化商务交际。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成功进行商务活动、不同国家的商务合作、商务谈判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概念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涉及交际和文化两个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交际即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文化得以形成。而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而在国际商务环境中,不同国家的商务活动中必然渗透进不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差异必然影响商务行为,“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不仅熟谙世界经济状况和全球竞争力,而且具有同国际企业有效交际的能力”。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具备高超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还要深入了解他国文化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便在商务活动中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冲突,从而进行成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达到预期的商务目标。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发生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活动。经济交往的目的在于物质与服务的交换,而物质与服务的交换是通过人际交往实现的,所以国际商务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跨文化的以商务为目的的交际活动,即跨文化商务交际。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行为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体现。

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因素则是文化差异。不同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具体到商务领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商务管理及管理人员的文化观、商务礼节、商务预约、礼物的馈赠、商务谈判和策略,以及对于商务活动中女性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三、国际商务环境中重要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

跨文化交际行为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这里着重探讨国际商务环境中言语行为层面的文化差异的几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

1.对于管理和管理人员的态度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自身文化的特定内涵和界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对于企业管理和管理人员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了解这一差异对于商务活动中了解他国企业管理及与其管理人员打交道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美国和德国,商务管理的价值观就不同。在美国,企业看中成就和成功,崇尚勤奋、实用主义、乐观主义、清教主义、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淡薄、机会均等以及对于竞争和个人主义的接受。而德国人的管理观念则不是很强,这源于他们历史上就看重专业技能和能力。在他们看来技能高超的德国工人根本无需管理人员激励他们。

而在中国,商务价值观则与二者更为不同,中国企业重血族关系、人际关系、尊重长辈及阶层关系。这样的价值观必然使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集体主义特点。

2.商务礼节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进行商务往来时,恰当的商务礼节是必要的。可以说某些必要的商务礼节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间建立贸易关系的开始,甚至决定了企业间能否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为进一步的业务往来奠定基础。这里就介绍在建立贸易关系之初的几个重要的商务礼节。

2.1预约

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最初安排与对方国家企业的签约和预约包括打电话、使用中间人等具体细节。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预约时间及最初签约的安排不尽相同,如在正式签约前多久约见企业有关人员最为合适,就要考虑对方企业的文化背景。例如,在墨西哥等很多拉美国家,企业一般提前一个月发邮件或打电话进行预约,然后在签约前一周还要联系一次。而在中国,在进行商务投资之前同对方企业建立关系是很重要的。在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往来时,与当地的企业政府官员预约见面,认识进口人员、购买者及商和合资伙伴,将有助于进行进一步的业务往来。这就是因为中国文化重关系、重往来。

2.2打招呼

预约之后就是见面打招呼。而注意观察东道国的打招呼礼节尤为重要。例如美国人的打招呼方式倾向于非正式和友好的。在美国,无论男女,在见面和告别时都要握手,在彼此熟悉的女性之间甚至男女之间,一个拥抱或脸颊的亲吻也是合宜的。他们常常直呼彼此的名字,只是在正式场合或对长辈除外。而在沙特阿拉伯,见面则显得更为亲密——不仅要频繁薄收,还要滔滔不绝;而且男性之间也经常拥抱,彼此亲吻脸颊。可见,不同文化的会面礼节如此之不同,因此见面之前要对东道国的会面礼节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才会避免在实际会面时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尴尬和误解。

2.3馈赠礼物

对于商务往来过程中的礼物的赠送,由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企业也有不一样的礼节。大多数美国人就将在商务环境中馈赠礼物看作是贿赂的一种形式,而在其他许多文化中,馈赠礼物是商务礼节的一部分,是再寻常不过的了。因此,在商务环境中,不仅要了解对方企业对于礼物馈赠的观点和态度,还要了解馈赠礼物的相关信息,如,何时馈赠礼物、赠送什么样的礼物为宜等。商务环境中关于礼物的馈赠,日本企业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日本文化重视礼尚往来,馈赠礼物在日本文化中是极其普遍的事情,而且非常讲究。对于日本企业,有几个日子是一定要送礼物的,如一年中的七月十五日和元月一日,而且通常在首次商务会面时赠送礼物。此外,如果受邀到日本家庭里去,通常要带上鲜花、点心或糖果之类的礼物去,这是必要的礼节。可见,日本和美国的馈赠礼节相去甚远。因此在与不同文化的企业建立商务关系、馈赠礼物时,一定要了解必要的馈赠礼节,从而使馈赠礼物的环节对整个商务往来关系的确立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3.谈判

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语言风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各方面也表现出其文化特色。在跨文化的商务谈判中,各国企业在谈判节奏、谈判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北美国家、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喜欢速战速决式的谈判风格,而中国、日本及大部分拉美国家则偏爱慢节奏的谈判风格。在交流风格上也有不同,如有的国家喜欢直截了当的风格,而有的国家则更偏向于间接含蓄的风格。

四、结语

实现有效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关键是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风格以及进行商务活动时的商务礼节等也不同。在向文化背景不同的企业寻求合作时,了解其文化特点及其与本国的文化差异,对于商务关系的建立、企业间进一步的业务往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商务人士,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自身对不同文化有所了解的同时,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时,也可以把培养企业有关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提高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为企业在商务活动中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广泛的商务关系奠定基础。总之,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时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现实交际过程中,特别是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理解、适应他国文化,对于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第5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有关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有关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有关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第6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制度

保险经纪人制度是伴随着海上保险的发展最先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地中海沿岸已有广泛的海上贸易活动,由于当时航海技术及造船技术都很落后,所以航海的风险很大。在长期的海上贸易中逐渐形成了海上保险,即“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共同海损原则。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及达·伽马开辟通往亚洲的东方航线,使得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位于大西洋沿岸的英国。随着英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现代保险业开始在英国发展起来。1720年英国国王特许皇家交易所和伦敦保险公司专营海上保险,作为保险人和投保人媒介的保险经纪人便应运而生。

一、中国保险经纪市场的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保险人制度,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保险“市场”只有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险市场中的保险条款、费率全部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在业务开拓过程中只需招收保险人销售保险产品,客观上不存在对保险经纪人的需求。保险经纪人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保险市场格局的形成而出现的。

20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和保险事业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保险经纪人的需求日益增多。保险经纪业逐步发展,保险经纪人制度逐步形成,成为保险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然而中国的保险经纪人制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保险经纪人组织形式单一,有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备,保险经纪人素质不高,行业自律、内控机制缺位,地下保险经纪时有发生等等。这些均不利于我国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也制约着我国保险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与保险经纪市场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加大,未来对保险经纪人的使用会越来越频繁,保险经纪人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些问题如果再不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势必损害我国保险经纪人的职业形象,引起保险经纪市场秩序的混乱,影响保险经纪业的发展和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的接轨,最终将阻碍整个保险业的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下,十分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保险经纪人制度给予明确的界定和解释,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完善的保险经纪人制度,从而促进中国保险业健康、全面地发展。

1999年中国保监会决定正式批准成立我国首批保险经纪公司,并于1999年5月15日在全国举行了首次注册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当时全国共有7186人参考,144人一次性通过资格考试。1999年底中国保监会批准首批三家全国性保险经纪公司江泰、长城、东大正式筹建。2000年6-7月这三家首批保险经纪公司正式成立。同时,中国保监会重新审批原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商局所批准的国内保险经纪公司和国外经纪公司驻国内办事处的经营执照。对于国内原来批准的保险经纪公司、从事经纪业务的商务公司,保监会经审查后一律认为不合格,坚决予以取缔。2001年底中国保监会又批准了7家保险经纪公司成立,地点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深圳。2003年1-10月,中国保监会审批开业的保险经纪公司就有48家。

目前,保险经纪人市场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

1、业务内容不明晰

保险经纪公司对自身的优势没有清楚的认识,不知道主要应开展哪些业务、达到哪些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以保险经纪公司目前的表现,只能称其为更高一级的保险人,和国外的经纪公司存在着很大差距。

2、保险经纪的人力资源相当缺乏

保险经纪人中拿到保险经纪人资格证书的人数较少,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要这些人转变工作的难度较大。特别是经纪人资格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并不代表其具有足够的从业技能和经验。和其他金融行业比较,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明显偏低,这种人力资源的匮乏使保险经纪人的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3、缺少有效的监管,造成了一些混乱局面

例如,在为投保人选择保险公司时,保险经纪公司侧重于佣金的高低;许多保险公司同经纪人争夺业务,一些未在我国注册的保险经纪公司进入市场抢占业务。同时,财会上没有保险经纪人开支的费用科目,也没有统一的费用标准。目前国家对保险人的佣金标准有统一的规定,对于保险经纪人采用和保险人统一的佣金标准肯定行不通,但是也不能任由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讨价还价,因为这样会影响保险市场的稳定。

二、保险经纪人制度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保险经纪人的发展滞后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保险业的发达程度,当局对保险业的监管目标与监管方式等都影响或制约经纪人制度的发展。

1、保险经纪人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保险经纪从业人员由于经验少、技术低,与保险经纪业务发展要求相距很远。尽管已举行了几次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但取得资格的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保险经纪市场的需要。

2、保险经纪人组织形式过于单一

就目前来说,我国不允许个人经营保险经纪业务,也不允许保险经纪人以合伙企业形式存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是在《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中确定的,在该规定出台之前保险经纪公司只能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存在,严重缺乏灵活性。如我国台湾地区,保险经纪人组织形式可选用个人形式和公司形式,凡具备经纪人资格者可以个人形式申请开业。英国等一些国家允许以合伙形式开业。

3、保险经纪人市场不够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主体不多,市场垄断还比较强,存在着竞争不充分、不公平以及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从保险经纪人的设立来看,我国实行审批制,这无疑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不利于保险经纪人市场的培育。英国、美国、日本采取的都是注册登记制,只要符合条件的就可登记注册。

4、保险经纪人佣金制度不规范

《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第五十条规定:保险经纪公司依法办理业务,应按双方当事人约定收取经纪佣金。但实践中,保险公司一般以投保人所需缴纳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支付保险经纪人佣金。一般来说,我国目前财产险的佣金是保费的10%~30%,人寿和健康险的佣金比例一般在10%以下,意外伤害险佣金比例在20%左右。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保险经纪人必然为多赚取佣金而选择保费率高但保障水平低的保险公司投保,从而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

5、保险观念落后

我国多数投保人的保险观念比较陈旧,对保险服务没有高层次的要求。在实践中,有些投保人认为经纪人佣金虽然由保险公司支付,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不通过经纪人而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可以节省佣金。因此,让投保人真正了解保险经纪、充分利用保险经纪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保险人方面,某些保险公司由于机构大而全、冗员太多,对成本核算不细,认为通过保险经纪人展业不如利用本公司人员展业,以降低成本。加之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展业人员的收入直接与业务挂钩,保险经纪介入保险市场,使得原来属于保险公司的业务被拿走了却还要付费,因此初期的磨擦不可避免。

三、保险经纪人制度建立的意义

保险经纪人无论是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还是保险人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而言,由于保险市场的日趋成熟,市场中的供需双方在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风险引出了人们对保险的新需求。保险人向市场所能提供的保险商品的种类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这时,投保人要凭借自身的知识对保险人、投保种类和投保数量等因素做出符合自身风险和经济条件的正确选择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具有保险专业知识的保险经纪人的出现,就能够使投保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并使投保人享有高水准的专业服务。

对保险人而言,自1988年3月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成立打破中国保险市场长期垄断的局面之后,到目前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活跃在我国保险市场上。这一方面为保险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竞争。竞争的最终目的就是用低于市场平均成本的成本来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利润。对保险人来说,既要扩大承保范围、拓展新业务,又要把成本降到最低,仅依靠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是远远不够的。保险经纪人可以利用其灵活性与专业性,有效地帮助保险人拓展业务、降低成本,同时有助于在市场上形成公平的竞争机制。

为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必须与国际接轨,并采用国际同业的一些通常做法。在国际上,各国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着保险经纪人,且保险人的大部分业务都是经纪人招揽的。以英国保险市场为例,保险经纪人掌握着英国55%以上的保险业务,而法国的工业客户每年则有近90%的保费是通过经纪人交给保险公司的。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大批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如不采用外商所熟悉的通过保险经纪人的方式招揽业务,我国保险业就有可能失去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保险经纪人制度,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价值链;项目评估;战略价值链分析;国民经济效应

1价值链和战略价值链分析方法

1.1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项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ValueChain)。

主要活动:(1)输入后勤——包括购买原材料、动力、燃料、部件等,对这些采购品进行接收、储存和分配、检查等管理。

(2)制造——将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的过程。

(3)输出后勤——将产成品转移到顾客手中的过程。

(4)营销——让顾客了解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涉及营销部门的全部活动。

(5)服务——提高或维持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涉及给顾客提供诸如装配、零部件、修理、维护保养、技术支持等活动及顾客投诉活动等。

辅助活动:(1)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开发和报酬等的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培养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

(2)研究与开发——产品研究与发展、流程改进、设备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电子交流系统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综合管理——财务会计、法律事务、安全保卫、构筑战略联盟以及与战略伙伴的关系管理等。

1.2战略价值链分析方法的概念

战略价值链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公司价值链成本的战略分析,明确企业的长期成本竞争态势的一种方法。

战略价值链分析,是从行业价值链、企业战略价值链和竞争对手战略价值链等三方面进行的。

(1)通过行业战略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行业战略价值链中的位置、现状与前景、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与分销商和顾客)的战略价值链关系,把握企业的成本态势。

(2)通过企业内部战略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单元战略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确定增值与不增值的链结和重构优化的成本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3)通过与竞争对手战略价值链的比较分析,了解竞争对手战略价值链,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相应的有竞争力的成本战略。

1.3行业价值链的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具体步骤有:

(1)确定行业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行业价值链涉及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游供应商价值链和下游经销商价值链和用户价值链。

行业价值链的的全过程可用图表示如下:

供应商价值链——企业自身价值链——经销商价值链机用户价值链

行业价值链的构成会因行业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制造行业的价值链:金属矿山金属冶炼公司机械制造厂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服务业企业的价值链与制造业的价值链也有所不同。

(2)明确各构成要素的位置、成本和增值情况,调整或优化价值链结构。

在了解本企业目前在行业价值链中位置的基础上,需要对价值链成本和增值情况进行估算,研究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整合价值链中的有关构成要素,以取得成本竞争优势。

1.4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

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就是了解本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构成要素(单元价值链),确定对成本与增值是否有影响的基本价值链,以发现并消除容易带来高成本和不增值的链结(构成要素),从战略上调整和重构具有相对成本较低地位的、优化的企业内部价值链。

如果企业内部价值链上所有活动的累计成本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具有了竞争的优势。

优化企业价值链的工作:适时生产系统、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或零缺陷管理、“外包”有些活动、改造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节约成本的技术、简化产品设计、精简高成本活动的营运流程等。

2.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2.1投资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必要性和原理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目标,需要短期内建设数目众多的项目,但受资源的约束,不可能百业俱兴。所以,最佳配置资源就成为最大可能的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关键所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直接目的是为了比较方案,筛选项目,最终是为了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投资资源。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是从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通过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计算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和费用,并按照社会折现率进行折现,继而计算出一系列经济指标,并根据“以最小费用去的最大效益”的基本要求作出分析和判断。

费用和效益的范围比财务效益分析中的成本和效益要广泛的多。项目的费用是因项目建设而使国民经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项目本身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内部费用和外部费用两类。内部费用是指用影子价格计算的项目投入物的经济价值。外部费用是指社会为项目付出了代价,项目本身并不需要支付的那部分费用,即由于项目存在而使项目以外的主体所造成的全部损失。与之相应的,内部效益是指项目产出物用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价值。外部效益是指项目为社会所作的贡献,而项目本身并未得益的那部分效益,即由于项目存在而使项目以外的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2.2内部与外部效益的鉴别与计量

内部效益包括三种形式:(1)项目投产后增加社会总供给量,是指由此而增加的国内最终消费品或中间产品。(2)项目投产后减少了其他相同的或类似企业的产量所带来的效益。(3)增加出口或减少近口所带来的效益。

外部效益包括两种形式:(1)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在一个地区建设一个技术先进的项目,会培养和造就数量众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人才所带来的效益,大部分为本项目所吸收,但因为人才的流动、技术的交流,这些人才能给该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好处。(2)给上、下游企业带来的效益。项目的前联合后廉的效果,即项目对上、下游企业产生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项目投产后,使上下游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而增加的净效益。②项目投产后使上下游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了规模经济。特别是上游企业,因为为了满足虽有入物所增加的需要,不得不增加改种产品的供给,从而使其增加生产规模,达到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1999,(1).

[2]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7,(10).

[3]吴大军,王立国.项目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发展过程 文化建设 现状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16-04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大部分企业在完成了初级阶段的原始积累后,开始走向完善体制、提升内涵,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阶段。在这个变革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越来越认识到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处在矛盾冲突的不稳定状态中,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模式。这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过程

现代企业产生于19世纪中期,它是一种与老式店铺、手工作坊完全不同的“组织”。任何一个组织,其功能的发挥都依赖于管理,管理是使企业有效率、有凝聚力、有生命力的根本手段,是使企业内在机制得以发挥的可靠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追根朔源,要了解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必须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所谓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00―1930年)。这个理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美国人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是德国人韦伯创立的“行政管理理论”;三是法国人法约尔创立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30―1960年)。这个管理理论是以霍桑实验为标志的。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企业管理,建立了管理心理学;同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被用于企业管理,建立了管理社会学。这个阶段产生了两大管理学派:一个人际关系学派;另一个是社会系统学派,它们抛弃了机械论,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进行研究,推进了管理科学。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所谓的“管理丛林”阶段(1960―1980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多种管理学派并存,管理科学日趋成熟,同时又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企业文化,这个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具体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企业实践,是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而作为一种在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则是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开始了在一片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创业阶段。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人发扬敬业、忠诚、团队的民族精神,除了向西方学习管理科学理论外,还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独创出日本的企业文化。在日本企业里,特别重视人的作用,员工和企业是一体的。日本企业特别重视产品质量、重视企业的宗旨。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超过美国,并夺走了大量原来属于美国企业占领的市场。日本在战后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实践,就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日本企业的实践,既给美国政府和企业界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对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科学理论予以沉重的打击。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在总结日本企业的实践经验之后得出结论,必须克服管理科学三个发展阶段上的某些错误倾向,保留其科学的精华部分,重新创立新的管理科学理论。这就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背景。

从1981年到1982年,美国企业管理理论界接连出版了四本畅销书:著名美日比较管理学者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斯坦福大学教授帕斯卡尔和哈佛大学教授阿索斯合著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美国名牌企业成功秘诀》、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合著的《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这四本书的出版,标志着80年代风靡全球的“企业文化”思潮的兴起。1985年,企业文化理论再次掀起新热潮,其标志是另外四本更具影响力的书的出版:莫尔・刘易斯等人的《组织文化》、基尔曼・萨克斯顿的《赢得公司文化的控制》、谢恩的《组织文化与领导》、托马斯・彼得斯的《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经逐步取代了过去的传统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文化、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工程、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的交叉研究等,大大拓展了企业文化的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理论更加成熟,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它把“触角”伸到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诸多领域,如企业的诚信价值观、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全球责任等。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阶段(1978―1992年)。中国企业文化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诞生的。1978年,党的的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国大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号角。1983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从此,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私营企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终于走上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1986年,中国理论界首先从国外翻译了一些企业文化的论著,如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同时明确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第二个阶段是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阶段(1992―2000年)。在这个阶段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国外资本大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量落户中国,由它们带来的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理念与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理念相融合,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第三个阶段是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成熟阶段(2000―2007年)。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论在广度、深度和独创性方面都可以和世界先进国家的企业文化相媲美,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呼之欲出。

二、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日本民族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农耕民族,种族单一,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较深,具有长期的家族主义传统,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日本家族主义传统和与此相联系的团队精神渗透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各种制度、方法、习惯之中。员工与企业之间保持着较深厚的“血缘关系”,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矩,有着很强的归属感。日本企业把“以人文本”的思想贯彻到企业文化中,把培养团队精神视为企业文化的灵魂。正是各方面的合力,特别是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力、感染力和激励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一个个真正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从而迸发出勃勃生机和很强的创造力。

美国企业求实精神比较强,形式主义较少。企业上下级及同级人员之间的关系多讲求实在和独立性,较少虚假,相互沟通意见直接、明确。人们从事各项工作讲实际和有意义。如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小组就信奉“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干得有意义、有效果就好”。企业中开会也唯实,主题明确,有什么说什么,说完就散。奖励也唯实,一切看工作实绩,不太重视学历、资历、地位和职务。由于企业求实精神较强,加上美国人乐于创新和冒险,所以企业宽容人们因创新和冒险犯错误,有的企业甚至提出“雇员不犯错误将被解雇”。他们的逻辑是:只有犯过“合理”错误,才说明你是创新能力强、有发展前途的人。美国企业的求实精神也体现在有较强的行动意识上,他们既重言,更重实,多数企业主张“干起来、做出来、试试看”,坚信“乱糟糟的行为总比有秩序的停滞好”。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就注重产品质量而言,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非常有代表性,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在工作态度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日本战后的迅速崛起让世人瞩目,这其中日本的企业文化功不可没。事实上,在日本的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多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观、人生观影响极其深远。这种深刻的影响发展至今必然渗透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并在企业文化中反映出来。

1.具有产业报国、服务社会的理念。受儒家思想影响,大多企业都在努力营造“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社会,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让企业员工和社会认同这种精神,鼓励员工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荣。四川长虹集团以“产业报国”的文化理念凝聚员工的智慧与力量,赢得了公众的支持和信赖,成为当今世界成功企业文化的典范。而“巨人集团”从4000元的资本起家到勇立民企潮头,从70层大厦的理想破灭,到“脑白金”的东山再起。还有联想集团提出的讲贡献、讲效益的价值观,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求实进取、拼搏创业的公司精神;海尔集团形成的“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诚为本、君子之争、和气为本”等,这些无不蕴含着这一企业文化的精神。

2.讲究人和,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中国企业文化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即“民为贵”;正确把握人性的本质,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关心人、理解人、重视人、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培育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我国企业领导风格基本上是协商型,领导不突出个人地位和作用,注重同下属和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企业实行的是集体决策,在决策方法上强调集体讨论,注意同下属和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全国模范企业青岛港的领导干部有一句座右铭:“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赢得了全体职工的拥护,职工们向领导保证:“港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港口效益连续多年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3.注重伦理观念。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以儒家传统文化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形成“重义轻利”、“重人伦”和重价值理性的价值观念。人们在对企业经营绩效、企业决策及其行为的选择和评价方面,往往重伦理道德标准,轻经济效果;在调整人际关系方面,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我国企业的员工情感性强,伦理性强,有用亲属关系替代制度规范的倾向。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够

1.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认为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的确,企业创始人对于企业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体现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在如何推进和倡导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体现在身体力行、示范企业价值观的行为中,但是绝不是直接代表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完全是老板文化,只能说这个企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企业所有的价值判断、对环境认识以及为生存所做的努力,必须由老板一个人来承担,所以他的所有行为选择就是企业的选择。但是,在企业从初创阶段向成长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管理团队需要承担责任,员工需要承担责任,公司的价值判断是通过管理团队与员工的行为选择体现的,如果企业无法做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这个企业还停留在创业阶段,并没有获得成长,一些中小企业无法长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2.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统一员工的思想。大部分情况下,企业文化都是以理念或者精神、宗旨的方式来表达,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总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强调一种理念或者精神,构建企业文化就是要统一员工的思想。这个理解存在着误解,因为企业文化并不是要统一员工的思想,如果企业文化以统一员工思想为目的,带来的结果一定是僵化和缺乏创新,而不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企业文化真正统一的是员工的行为方式,只有统一的行为会形成凝聚力,才能够让企业文化发挥作用,才可以发挥组织和团队的力量。员工在思想上可以拥有独立判断、可以有很多创意,但是行为上必须保持一致,必须符合公司的理念和宗旨,必须能够体现公司的价值取向。

3.认为企业文化一旦建立就可以一劳永逸。企业文化必须与环境互动,必须与变化互动,必须和变化的趋势站在一起,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能够持续更新,保持开放,并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点。无论是文化本身自我更新的特点,还是企业自身需要持续改善的特点,都要求企业文化具有更新和自我超越的特性,做到这一点的企业文化才可以推进企业的成长,如果刚好相反,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所谓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来评价对象世界存在和发展基本意义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通过人们对未来的种种美好的憧憬和纷繁复杂、彼此交错冲突的行为主导倾向而展现自身的。企业的价值观是由企业和员工的需要构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根植于社会文化,同时又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企业的价值观区别于企业的物质、财富或经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价值观就是隐含于企业经营思想和管理哲学之中的,并构成其强有力的公司信念或信仰体系。事实上,企业的创新、文化的特征都是以此为源泉,企业的基本抉择行为规范是以此为轴心加以调节、变动的,企业的存续、发展是以此为核心而维系的。

对于多数规模企业而言,目前企业家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由于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文化很可能脱离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出刻意或者随意、零散的特征,相关措施往往缺乏足够的方向性和针对性,这就使文化建设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力量和效应。

成功的公司几乎像维护一样维护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井深大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或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沃尔特・迪斯尼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木偶奇遇记》或《白雪公主》,甚至也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使观众快乐的超凡能力。山姆・沃顿最大的创造不是沃尔―马特概念,而是沃尔玛公司――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概念变成行动的组织。它们的主要贡献是一种永不过时的东西:一个有着高度适应力的组织,这个组织有一笔代代相传的“精神遗产”,一套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这些优秀的甚至伟大的公司都因为其核心价值观而得以持续。

(三)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大于内容

企业文化在许多国内企业见不到成效、看不到希望,“雷声大,雨点小”,“往往只是挂在墙上的精神和理念”。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将企业文化看的过于复杂,在管理上将企业文化变成了谈经论道、玄而又玄的“莫测学”,所谓管理上的至高境界,无不体现了一种“形而上”主义;二是将企业文化看得过于简单,主要体现在形象识别方面,这种就外不就里的做法,急功近利的宣传,这是一种“形而外”主义;三是部分企业还没有具备建设企业文化的条件和基础,就开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结果只能是“文化墙上爬,行动地上爬。”企业需要把其他的管理做好,企业具备盈利能力的时候,才是谈论文化的时候,如果连这些都还不具备,就去谈企业文化建设,那么也就只好空谈。

(四)盲目抄袭,个性化与创造性不足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与创造性,照搬模仿抄袭现象严重,创新能力差。创业的经验可以借鉴,企业的文化气息和价值追求则是由企业的自身底蕴和要达到的目标所决定的,无法效仿。一个企业具体形成一种怎样的企业精神,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背景下的公司,肯定会不同。比如说“新东方”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的来源是俞敏洪和伙伴身上所凝聚的巨大精神能量和成长经历。“新东方”的魅力是不可复制的,是由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人文气息而造就。在企业文化方面不能简单的采用“拿来主义”,而要结合自身实际,定制符合自身个性的企业文化。

四、解决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路径

(一)领导带头,全面理解贯彻落实企业文化

人的行为大半是通过模仿学来的,要想让员工表现出企业预期的行为,领导者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儒家强调人性关怀,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领导者不以实际行动带动履行企业文化准则,员工会认为只要求他们没道理,抵触情绪一旦产生,再好的企业文化设计也要搁浅。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所谓兵随将转,身随头动,从“头”做起道出了领导在企业中的角色和责任。仅仅将企业文化变革的事宜交给一个部门如人力资源部门,而领导不过问,是注定要失败的。领导一定要在整个变革过程中负起全责。他们的行为是员工的表率,领导们之间不仅要首先突破落后思想的束缚,明确认识,采取一致的行动,而且要给予有关人员强有力的支持,坚持在整个过程中负起全责,积极参与并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

例如在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的行为就带动了整个企业文化的构建。华为创业初期,工作紧张而繁忙,许多人吃在公司、睡在公司,几乎每个华为人都有一张床垫。公司内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当时的西城工厂还在装修,一家外协厂来送货,正值中午休息,送货的业务员就地找了张泡沫板在地上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身边多躺了一个人,打完招呼一看,原来是华为的任正非总裁。任总的这种身体力行,让华为真正形成了一种拼搏、奋发的文化氛围。

(二)精心培育和实践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塑造企业价值观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遵循员工及群体心理活动规律,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企业整体与员工个人、企业与社会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现实与未来等一系列关系,逐步精心培育,才能使企业价值观既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培育企业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践总结中提升。要从企业实践中总结、提升企业现有价值观,一般来说,具有一定历史的企业,其价值观总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往往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它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被人忽视了。迪尔和肯尼迪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指出,价值观和信念主要得自经验,得自经济环境下各种尝试所积累的结果。在确认和进一步培育企业价值观时,要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类型、员工素质和经营的特殊性来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从而反映出企业的特色。

2.继承传统多创新。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多加创新是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方法。企业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体系,要随着客观环境和因素的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切实保证企业价值观在内容上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一样充满活力。企业只有坚持经常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时刻保持企业价值观的勃勃生机。

3.特色语言巧描述。即用富有特色的语言来表述和界定企业价值观。富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是企业成员对自己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理性概括,如宝洁的“做正确的事”,IBM的“IBM就是服务”,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一方面,有特色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人的自信,使企业自信力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真正起着凝聚、支配人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特色的价值观可以使员工产生一种自豪感,激励员工的创造潜能和竞争取胜的信心。

4.全体员工皆认同。企业价值观体系的形成要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提出价值观并非难事,难度较大的是如何把组织倡导的价值观变为企业员工的共同信念,得到企业所有员工的认同。企业价值观从确立到转化为全体成员的信念,是一个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员工接受并能够去自觉实施价值观的过程。企业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领导者处于主导地位,领导者持续不断地灌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应树立楷模,通过制度逐步推进。

(三)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系统

1.提升企业文化的市场竞争执行力。企业市场竞争执行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高低,企业执行力的培养和构建越来越被企业各级管理者所重视。企业最关键的是市场生存行为成果及执行的团队,营造企业市场生存执行力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协同作战和全员参与。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生存危机应变意识和能力,依靠企业的党政工团共同管理,营造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环境。

2.增强企业市场生存的创新开拓能力。建立健全市场创新机制,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以独特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锻造企业生存竞争力。

3.建立企业的市场生存诚信环境管理体系。诚信体系在企业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建立内容全面、反应灵敏的企业成长与开拓市场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完整、及时的信息可以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从源头上预防生存信用风险。

4.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生存资源,通过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业员工群体,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市场生存行为素质,提升企业市场生存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生存行为的最大化目标。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生活的人文底蕴,培养什么样的员工,员工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都将直接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上。没有好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企业是不可能做强做长久的。应该从企业生存需要的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实践文化、中层制度诚信文化和深层价值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塑造出全新的、应对各种市场生存危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结合实际,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单纯依靠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若想从无知名度企业发展成“全球品牌明星”企业,需要建立市场生存远景,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丰富的回报。

中国企业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有国内持续的经济发展作支撑,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生存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危机持续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有望以更快的市场竞争与发展速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群体。

“全球品牌明星”企业正越来越积极地树立自己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良好公民形象。一是对市场展现的社会问题与企业生存业务的交界点作出严格的分析评估;二是对市场生存行为的行动计划予以充分宣传和沟通。此外,还要抓住客户的消费意识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渴望。众多“全球品牌明星”企业能够通过了解客户的自我形象和梦想,与世界各地的顾客建立感情,并激发他们的热情。需要指出的是,若想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生存需要的成功,企业必须对顾客的梦想和购买动机进行深入的市场生存研究,并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和商业化的生存行为运作。通过培育某种文化和领导风格,有效地团结、鼓舞和吸引来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和拥有不同梦想的员工去实现生存环境的博弈。

参考文献:

[1] 李笑天.中国企业文化经典案例[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2] 王超逸.中外企业文化理念大全[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第9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双语教学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Practice

Li Na

【Abstract】As a basic science of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asing on “Western economics”, having a big curriculum system, relying on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vice verse, demanding higher ability of mathematics,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China’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exampl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are poor,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backward, teaching quality is low, and so on. Based on my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raising teachers’ quality,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apply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Key words】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quality; Bilingual education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我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1.2 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1.3 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基础课

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1.4 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2 《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2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涵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2.4 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3.1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3.2 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而教材的更新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

3.4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所学专业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涵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云洁.《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科技信息》,2008年第36期

[2] 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管理观察》,2009年第14期

[3] 霍爱英.《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定位与反思》.《教育经济》,2008年第7期

[4] 姜新海.《关于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反思》.《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