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基施工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构筑混凝土防渗墙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凝土浇筑和苏醒混凝土浇筑两种,都是水利工程加固防渗漏的主要方法。就这两种方法来看各有优点。混凝土浇筑具有成本低、施工快速、简单易行的特点;苏醒混凝土浇筑这种方法具有适应性强、接缝防漏效果好的特点。总体上看,这两种方法都能切实增加水利工程的抗渗漏性,坚固持久,能有效阻断渗流,防止渗漏,切不受水位变化、季节变更、工程沉降等的影响。
1.2软弱地基加固
软地基的加固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振冲桩和旋喷桩等方法。软地基加固旨在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钻孔浇注通常采用合适的方法在松软的地基上钻出一定规格的桩孔,在桩孔中放入事先做好的钢筋网,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桩。南水北调工程鲁山辛集段就大量采用了这一方法。常用的钻孔方法有机械钻孔、人力挖孔、钢管挤土这几种。振冲桩是采用大功率振冲器,通过振动、冲击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打击成孔,然后将按照一定配比的砂、水泥、碎石、粉煤灰等混合物注入孔中,形成密实的圆柱桩,从而增加软弱地基的承载力。旋喷桩是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放入钻孔内,旋转喷射水泥浆,使其与周围地质颗粒混合凝结硬化形成桩。此外,如果地基时砂质粘性软土,可以借助大型机械设备在压力作用下进行夯实,如果是壤土或者砂壤土可以预先填土,再进行压密。回填的泥土一定要选择压密性较好的土壤,且要对回填泥土进行分层夯实。1.4排水固结法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土壤,通常利用桩柱、沙井、排水带等,将地基土壤中的水分排出,降低地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缩小地基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使地基结构发生变化,不良地基固结以后,可以大大提高强度。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那些淤泥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的土壤。
2不良地基密实处理措施
2.1平面地基处理方法
对于平面地基基础,我们通常利用泥沙沉淀原理,将水漫灌于工程地基表面,使地基土体中的含水量迅速升高,达到饱和状态,有效消除地基土地间毛细力,使土壤结构重组,慢慢沉降,达到优化颗粒比例的作用。之后,采用碾压和夯实设备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使其密实性达到施工要求。
2.2坡面地基处理措施
对坡面地基基础进行密实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坡面上开挖渗水沟,渗水沟的尺寸应该确保不影响工程坡面的倾斜度,不能使工程基础土体产生移位。在注水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能使渗水沟内的水外溢。在渗水到一定程度,坡面基础达到水饱和以后,与平面地基基础一样,要进行夯实和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施工要求。南水北调鲁山段有大量的地上斜坡面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对水利工程地基基础进行密实处理的。
3结语
为了能够使技术交底发挥对施工作业的指导功能,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产生,对技术交底的内容与相关举措提供如下参考意见:
首先,在针对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中,设计单位需要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并通过审查,将其交付相关部门施工的这一时间段内,遵循法律规定的义务,对项目设计的意图、设计思路、关键设计指标以及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关键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技术交底的对象包括项目建设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质量检查单位等在内。当前,针对设计文件技术交底所采取的做法多是由法人单位委托监理单位组织与本工程相关的参建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全面移交包括设计图纸、设计阶段测量资料以及水利工程项目功能特点在内的基础资料,这些资料的交底对确保施工质量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其次,在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中,施工方技术总负责人需要面向驻施工现场总工程师进行全面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是与施工技术相关的全部内容。通过施工单位交底的方式,能够使现场技术人员对水利工程项目概况、施工总部署情况、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要求、施工质量要求等相关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其在施工作业中实现对工程技术的全面管理与控制。
最后,在针对施工班组的交底工作中,工地技术负责人需要及时面向施工现场班组组长以及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此项技术交底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现场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所在。通过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能够使项目建设的基层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项目建设的基本概况以及技术要求,从而从基层入手,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2技术交底的文件编制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交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交底内容必须由专人进行统一编制,在确保其能够对施工技术发挥指导作用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确保技术交底文件具有预见性、完整性以及针对性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具体而言,在技术交底文件编制方面,需要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首先,技术交底文件编制需要满足预见性的原则。即技术交底资料的编制者必须尽早投入准备工作,集思广益,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预见性提出在施工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同时考虑可行的解决方法,尽量不遗留缺乏针对性解决措施的安全隐患,将各种质量问题消灭在摇篮中。其次,技术交底文件编制需要满足完整性的原则。技术交底文件编制的完整性是指编制的内容需要覆盖全面且具体,突出重点。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在技术交底前要认真熟悉图纸,掌握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漏项或有疑问,需要变更、洽商或调整的内容,在施工组织设计部署、工程细部做法、操作规程和验收规范中要明确,并在技术交底书中明确标注,技术交底中遗漏的事宜,按有关规程和规范执行。最后,技术交底文件编制需要满足针对性的原则。即所编制技术交底文件需要充分体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同时还需要在编制中对交底班组所承担的施工任务加以考量。
3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
在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明确哪些环节是施工重点。针对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结构,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或者是施工难度较大的部位,必须预见性地提出施工作业的要求与措施。同时,针对直接决定施工进度的关键部位,若涉及到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编制专项可行的施工方案。若施工期间,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上产生变动,则需要及时向有关班组负责人进行设计变更内容的交底工作。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一般特点来看,技术交底需要同时采取样板交底以及书面交底两种形式,同时可适当地辅助进行口头式交底。若交底项目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据地位非常关键或施工工艺比较复杂,还需要附加翻样图纸。根据技术交底的形式不同,所对应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从书面交底的角度上来说,此种形式的技术交底基本要求是由技术负责人在遵循相关规范与规程技术规定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分项工程内容,编制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记录,形成文件并妥善保存。其次,从样板交底的角度上来说,此种形式的技术交底基本要求是针对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某一分项工程,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所提出的设计要求,由技能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先行做出样板,按照样板标准面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掌握样本施工的操作要领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4结语
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量是必须要进行考虑的一点,只有了解清楚施工量的多少,才能合理的安排出相应的方案,最终保证好软土地基施工的效率。比如,在较大型的水利施工中,就不会使用替换法来进行软土地基的解决,因为,使用替换法来解决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这样将造成水利工程的造价大幅度上升,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施工量的控制是尤为重要的。
2.在软土施工中对环境因素的把握
环境对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也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同样的工程在不同的环境中,施工的标准也是肯定不一样的,根据施工环境,选取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合理的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若是不考虑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中仍然采取同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将造成水利工程施工的造价变得更高,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严重影响软土地基施工的正常进行。
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解决方法
3.1砂垫层排水解决法
砂垫层排水解决法是解决软土地基最为重要的方法。砂垫层排水法主要是利用淤泥质粉土、淤泥质粘性土、泥炭等土质进行排除废水,让土质的压缩性减慢,强度增大。在处理中时常是在软土地基的底端先铺上一层渗透性良好的砂垫,使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水分能够及时的通过砂垫渗透出去,这样将有效的增强软土地基的结固。如果下方地下水太多,就必须在砂垫上设立隔水性能较强的粘土层。而砂垫层主要是确保透水,所以,多数使用鹅卵石、粗砂等有着高缝隙的透水材料。在铺垫中,主要注意将砂垫层材料均匀搅拌,再用以铺垫,并且及时的最好引水槽,将渗透的水分快速的引流出去。
3.2替换解决法
在软土地基的解决方法中替换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替换法就是使用达到水利施工要求的土质来替换掉软土。首先应用大型挖土设备将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全部挖出,再根据相对应的要求加入达到标准的水利工程地基要求的土质,并且对填充的地基进行加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粗砂、碎石等坚硬度较大的材料来进行软土地基土质的替换,而为了确保替换土质地基的稳定性,都会选择多层填充。第一层主要是为了增加地基的透水性,多选择碎石、矿渣来填充,让地基拥有较高的透水性,也保证地基质量;第二层对垫层在平衡桩体与桩间土的荷载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保护着地基的平衡,较多采用石灰和素土来填充;第三层是使用砂和砂垫的填充,让淤泥土质中的气体与水得到充分的排放,从而增强土质强度,让软土地基的承受力更高。
3.3旋喷解决法
旋喷解决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同样是最基本的软土地基处理法。旋喷法通常都是把喷头直接放入软土地基的最底部,在使用合适的提升速度进行,在其高速旋喷过程增加浓度相当的加固物,最终形成一个旋喷桩,从而使软土地基的切向硬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对预防软土地基的横向扭动起到了不可忽视,也从面上对软土地基的强度进行了加强。
3.4固结解决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一般的解决方法都无法有效进行时,并可以采用固结法来对软土地基改善。使用相应的化学材料对软土地基实现改造、填充,让软土地基的强度增加、压缩性减慢、承受能力加大,这样让软土地基达到水利工程的建筑要求。在固结法中最常用的多为灌浆、硅化加固、人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等方法。运用电化学原理、气压来对软土基地进行灌浆、填充就是灌浆法。灌浆材料多为石灰石等化学材料,对软土地基中的淤泥质的土地有着很好的加固作用,让软土地基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而硅化加固则是针对氯化钙和硅酸钠的化学反应,对软土地基的土地进行黏合,让软土的硬度增大,进而达到水利工程的建筑要求。人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方法,就是把韧性好、强度高的人工合成材料添加到软土地基中。利用高压使软土与人工合成材料结合起来,增强软土质的韧性和强度,从而形成对软土地基的变形得到保障[3]。另外,人工合成材料还可以有效的减慢和阻止软土地基的沉降与断裂,让软土地基更加的稳固。
4.结语
1施工技术交底不完善
由于类似这样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比较常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前没有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有些人员知道其中的内容,但是还有部分人员尤其是一线的施工人员都不怎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要求以及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样大家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等施工技术没有熟练掌握,就必然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在以往工程施工中,只是按照图纸掺量的要求添加膨胀剂,没有系统地对膨胀源进行选择和规范的进行限制膨胀率的试验,往往达不到补偿收缩的效果,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有的配合比因为外加剂超量过高、砂率不合适造成混凝土离析,或者将设计试配的材料在建材厂里取样,但实际用于工程中的原材料有变化,依旧参照原配合比进行配料,其质量变动较大(如砂石粒径及含泥量、粉煤灰需水量比、外加剂减水率等),砂石含水不准确,外加剂掺量不准确,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严重影响了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3养护期间测温工作不到位
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且热量不易散发,当内外温差过大时,容易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破坏混凝土结构,由于测温工作没有做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测温方案进行全方位、定时测温,测温工作不到位,就不能掌握外界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也就不能对养护起指导作用,因内外温差过大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如果外界温度下降过快,我们又不能及时掌握其内外温差变化,养护也就跟不上,就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而势必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4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差,确保不出有害裂缝,因此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序。由于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及其他时期没有及时或者定期安排人员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水化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养护不到位也造成混凝土表面受到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势必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首先,我项目部邀请公司总工、集团专家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在混凝土浇捣前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由项目总工对现场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和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措施及操作要点,针对安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等方面进行培训,确定了施工方法,明确了施工内容,保证操作人员理解无误、操作无误,交底内容有:(1)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40cm,每个浇筑点配3台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左右;(2)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因砂浆过多出现干缩裂缝,浇筑完的混凝土表面应加一层洁净的石子,并增加压面的数量;采用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3)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15℃左右。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后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如拆模后,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使其缓慢冷却;(4)为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覆盖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1d。(5)混凝土中的水泥在硬化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水化热,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积聚引起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因此前3d的养护温度要低些。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在混凝土浇捣前,为了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水化热,项目部委托实验室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在征得设计和满足施工荷载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并适当使用缓凝剂,各种材料取实际生产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配,用量计算准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尽量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强度,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的产生。(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配合比一般要求水泥用量不宜过小,含掺合料应≥320kg/m?,水灰比≤0.5,砂率控制在35%~45%。塌落度为100-140mm。混凝土试配时,材料计算一定要准确。(3)在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从而降低了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目的。如果配合比中使用膨胀剂,其单位用量应根据要求的限制膨胀率,采用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经配合比实验确定。(4)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膨胀性、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和施工工作性要求,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不得大于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定时检测混凝土温度工作
为了防止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限制而产生温度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测温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中沿厚度方向分三个层次设置测温孔(即底面上、顶面下各10cm处及中心部位各设一测温孔),具置分布在梁及承台中心部位,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指派专人负责掌握基础内部实际温度变化情况,在混凝土升温阶段,2~3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4~8h测一次,认真填写测温记录表,严密监视温差变化情况,并根据测温情况对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做出预警,以便指导重点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温度下降速率控制在2~3℃/d,表里温差≤25℃,并由项目质量负责人对测温全过程进行监控。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混凝土养护方案并严格按此方案执行,并派项目管理人员督促检查。(1)养护宜早不宜迟,为避免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过快失水和表面温度受气温影响快速下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用木杠刮平,初凝前,用铁磙子碾压两遍,再用木抹子搓平,表面干硬后,紧贴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然后覆盖两层麻袋,并及时浇水养护,时刻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2)正常气温下10h内(炎热气温2h内)开始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蓄水养护,板底蓄水深度不小于100mm,反梁采取麻袋覆盖并人工浇水养护。(3)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或局部浇水不足,以至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4)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5)养护期间并根据温差变化趋势及温控数据确定覆盖材料的增减和拆模时间,减少表面与中心温差,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范围内。当昼夜温差较大或气象报告有暴雨时,现场备足保温材料。(6)为了提高养护质量,项目部成立了专门的养护队伍,派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养护,并由项目质量负责人监督实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三结论
1.1工程概况
三峡右岸地下电站进水口预建段工程包括进水口和引水隧洞。引水隧洞预建段为六条长94.58m,衬砌后的直径E13.5m的圆形隧洞。隧洞衬砌厚度分别为1.0、1.5、2.0m。由于洞径大,采用底拱和边顶拱两次衬砌的方法施工,先行衬砌底部100—范围的底拱部分,然后衬砌边顶260—范围内的边顶拱部分。
1.2采用翻模的原因
1.2.1砼表面气泡
砼表面气泡是国内外工程施工中广泛存在的砼缺陷,在三峡工程中如何消除砼表面气泡,特别是隧洞衬砌的表面气泡,是工程难题之一。如采用常规模板衬砌,气体不易排出,势必造成砼表面缺陷,专家组多次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综合比较,最终决定采用翻模施工。
1.2.2翻模的主要优点
翻模施工与钢模台车施工分析比较见表1。翻模施工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采用翻模可消除砼表面气泡,缩短工期,还具有拆装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故采用翻模是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施工方法和工艺
2.1翻模材料
右岸地下电站引水隧洞底拱砼衬砌施工模板采用定型翻模,钢面板厚度为3mm,单块尺寸120cm(弧长)*100cm(宽度),翻模工艺图见附图一。
3.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方案分析比较表
表1
方案
指标
方案一:定型小翻模
方案二:底拱钢模台车
技术性
1、能有效地消除砼表面的气泡,提高砼表面质量;
2、由于翻转模体移动方便,运用灵活,对工期没有影响;
3、较费工、费时。
1、技术先进,应用较多;
2、省工省力,运行可靠;
3、对消除砼表面汽泡没有把握;
4、由于体积庞大,同一条引水隧洞不能同时使用边顶钢模台车,不能进行交叉作业,工期将延误72天;
5、由于右岸引水隧洞预建段洞身短、洞数多,每套钢模台车需安拆三次,底拱钢模台车拼装较困难,安拆将占直线工期,对工期影响程度较大。
工期
单洞总工期42天
1、设计、制作10天;
2、安装1天;
3、底拱浇筑30天;
4、底拱定型小翻模拆除1天。
单洞总工期127天
1、设计、制作45天;
2、安装5天;
3、底拱浇筑72天;
4、底拱钢模台车拆除5天。
经济性
六条洞底拱翻模费用总额:11.84万元
1、2*48块/套*60kg/块*0.65万元/t=3.744万元;
2、人工费增加:6*12*30工日*37.36元/工日=8.070万元。
六条洞底拱钢模台车费用总额:59.2万元
1、2*30t/套*0.65万元/t=39万元;
2、液压系统:2*8万元/套=16万元
3、安拆费:3*60*0.03万元/t=4.6万元;
4、轨道标准件:2*5万元/套=10万元;
5、安拆费:3*2*120*0.03万元/t=21.6万元;
6、板材费:9*1676.48元/m3I10000=1.5万元.
2.3模板安装及固定
待上述常规工序完成,底板钢筋绑扎结束并且验收合格后,根据定型翻模安装位置测量放出过流面结构线,挂线将一端带有尼龙锥套(靠过流面侧)的螺栓焊接固定在支撑钢筋网上,然后微调尼龙锥套旋,使之顶面高程与过流面高程齐平。支撑定型翻模的尼龙锥套沿水流方向布置9排,垂直水流方向每侧布置4排,支撑钢筋选Φ25,直接撑在岩面上。尼龙锥套固定、调整结束后,将模板放在调节好的尼龙锥套上,校正模板位置并用拉筋固定模板。拉筋位置的尼龙锥套不考虑作为支撑使用,拉筋宜在模板就位后再进行安装,为保证拉筋上紧,预装时尼龙锥套宜离模板1~2cm,紧螺栓完成后,如有空隙则进行堵塞,以利拆模后拆除尼龙锥套。为增加拼装定型模板的整体刚度,后面用槽钢制作的背担固定模板,背担由三段组成。
2.4刮轨安装
底拱衬砌中间无定型翻模部位采用刮轨收面控制体形。刮轨采用角钢或圆钢弯制而成(如加工条件允许应优先选用角钢),用Φ25的插筋支承加固在基岩面上。
刮轨用角钢或Φ20圆钢弯曲。刮轨垂直水流方向布置,刮轨顶面高程与过流面高程齐平,然后用钢筋支撑焊接固定在底座板插筋上。
2.5吊脚平台搭设
吊脚平台搭设时,至少利用底板预埋的2根灌浆管做吊脚平台站管支撑点,灌浆管预埋时均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吊脚平台搭设时用钢筋插入底板布置的灌浆管中,并在钢筋上面插入1.5寸钢管作为支撑吊脚平台的站管;然后再在两边墙上搭设八字形钢管,通过连接钢管八字形钢管与站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钢管中的横向顺水流方向钢管间距应小于1.5m。吊脚平台的上层满铺竹跳板作为砼入仓导管布置的平台,下层为抹面平台,竹跳板根据需要进行铺设。详见附图二。
2.6砼浇筑
底拱砼浇筑是从一端至另外一端进行通仓分层下料,浇至模板下口处时进行充分振捣,再从左右两边墙均匀下料进行边墙砼浇筑,逐层铺料直至分缝高程,且控制砼来料强度不低于15m3/h,上升速度控制在0.8m/h,这样可以使定型翻模的底部与顶部砼凝固时间一致。砼浇筑过程中为防止大量砼从底座部中间空的部位冒出,用三分板紧贴最下面一块定型翻模进行封堵;待砼浇筑结束后及时取出三分板。砼浇筑至分缝高程时,用刮尺紧贴刮轨对底部中间无定型翻模部位的砼找平,局部不平处用抹子擀浆找平,然后取出刮轨,最后用抹铲进行压光,以满足平整度要求(顺水流方向不大于1mm/m,横向检测不大于5mm/m)。
2.7翻模及抹面
定型翻模施工最为关键的是掌握翻模时间。翻模时间过早会影响砼质量,过晚则形成缺陷,达不到翻模目的。砼浇筑过程中,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测资料随时观测与掌握砼的凝固情况,及时定型翻模抹面。翻模采用手动葫芦挂于抹面平台上,下端用Φ12钢筋弯成的挂钩于模板背肋上临时焊接的吊耳或预留孔上将模板提起,也可用人工翻模;翻模后应及时进行抹面作业,并用直尺和弧形靠尺检查平整度和曲率。翻模顺序为先浇先翻的原则,通常是在初凝前3~5小时先拆除最早收面处的一块翻模,当砼塑性很小时即可翻模,即由底部向两边侧。设专人进行找平、抹面,抹面一般不超三次,避免砼表面的过多扰动,造成表面砼松散。拆模后对模板及时清洗,损坏的及时修理。拆出的模板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2.8质量保证措施
2.8.1保证浇筑后过流面体形结构尺寸;
2.8.1.1支撑模板的尼龙锥套不能直接与主筋焊接,而是用钢筋直接撑在岩石面上。支撑钢筋之间根据需要设置纵向连接钢筋,增加支撑钢筋的刚度。
2.8.1.2中间设置的刮轨宜选用刚度大的角钢弯制,垂直水流方向布置。刮轨间距控制1.0m~1.5m之间。抹面时先用直尺(铝合金方钢,垂直度满足过流面要求)沿垂直水流布置的刮轨刮平,然后用定制的弧形刮尺沿水流方向检查过流面体形尺寸。
2.8.2保证浇筑过程中砼的质量
2.8.2.1振捣工必须入仓振捣,直至人员不能入仓振捣时,采用纵向堵头模板上预留的窗口振捣。进人口位置一般设于侧向堵头上,对于结构衬砌厚度为2.0m的可设于纵向堵头模板上。
2.8.2.2边墙砼浇筑振捣时,为防止大量砼涌入底拱,可紧贴定型翻模下口加一块临时挡板,待砼浇筑结束后取出该临时挡板。
2.8.3砼表面的保护和养护
2.8.3.1抹面结束后,及时用麻布或是EPE保温被覆盖砼表面进行保护。
2.8.3.2终凝后,保持砼面湿润,及时洒水养护28天。
3.工期及资源投入
3.1单块循环时间
单块循环时间见表2。
单块底拱浇筑循环时间表表2
施工工序
耗用时间
单位
工程量
时段(天)
备注
1
2
3
4
5
6
7
清底
12
M2
168
扎筋
36
T
8
立模
36
M2
110
含抹面平台搭设
止水
12
M
14
验收
12
项
1
浇筑
24
M2
120
合计
120
3.2人工投入
人员投入情况如表3。
人员投入情况表表3
工种
人数
班长
砼工
钢筋、模板
抹面
一检
二检
电工
备注
单班人数
1
8
4
8
1
1
1
共用5天,365个工日
三班人数
3
24
12
24
3
3
3
3.3设备投入
设备投入情况见表4。
设备投入情况表4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使用时间(h)
备注
1
砼运输车
EVA
辆
2
24
2
砼输送泵
三一HB60D
台
1
24
3
电焊机
交流
台
2
36
4
振动器
软轴插入式
台
8
24
3.4材料耗用
主要材料耗用情况见表5。
主要材料耗用表表5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耗量
周转次数
备注
1
翻模
T
4.83
15
仅为翻模工艺
2
脚手架钢管
T
3.7
10
增加材料耗量
3
尼龙丝套
个
90
3
4
支撑筋
kg
1400
4.翻模施工优、缺点及工艺改进探讨
4.1优点
翻模施工可有郊消除砼表面气泡、拆装方便、缩短工期、成本低廉等优点。
4.2缺点
三峡右岸引水隧洞预建段底拱翻模经一年多的施工实践,存在以下问题:
4.2.1底拱翻模施工大都采用人工进行,用工较多,砼表面质量与施工人员熟练程度有关;
4.2.2砼体形控制较难,需使用大量的支撑和拉筋材料,材料耗量大;
4.2.3机械化程度低,工艺较落后,对长隧洞工效不高,且周转次数较少。
4.3隧洞底拱的翻模结构的改进
从分析比较表中可看出,当隧洞较短时,翻模具有工期短较经济的优势,但对于长隧洞来说,由于周转次数的增加。经济上就不占优势,且人工、支撑材料耗用较多。但由于翻模能有效地消除砼表面缺陷,对提高质量是有利的,所以有必要在长隧洞底拱砼衬砌中采用翻模,但从技术、经济和进度方面考虑,应对翻模结构进行改进,具体方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4.3.1使用底拱钢模台车进行改造,将面板设计可翻转模板或者是将底拱钢模台车加高,通过液压千斤顶提升分段模板,留够抹面空间;
4.3.2底拱翻模台车设计时,考虑砼初凝随砼入仓时间的不同有所不同,翻转模板可分段翻转。
1.1编制合理化的综合性技术指标
根据地基的基础性工程施工标准完成相关的准备过程,编制合理的内容、对重点问题进行突出分析认识,变更多种适当的技术指标、实现合理化的商务标准分析,为整体工程的后期施工过程创造较为合理化的成本管理条件分析。为了合理化的增加综合性的经济效益基础,针对工程的相关实施阶段,保证合理化、有效化的综合性技术标准分析过程•,从而逐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水平要求分析。
1.2签订合理的综合性承包过程控制分析
针对综合性的造价管理控制制定合理的承包过程签订控制。在施工前对整体的造价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有效化的工程造价比例数据规范管理,从而实现法律法规的工程合理性。严格按照投标的相关文件完善综合性的内容填补和充实。
1.3合理的控制综合性的地基基础成本
针对工程的相关额定标准,控制整体工程中的相关成本预测数据,从而逐步加强整体化的科学预测效果控制。针对科学化的成本预算分析,提高整体施工中的相关财务管理,防止出现一系列的相关管理失误,防止造成一系列的相关成本失控,产生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问题。针对综合性的成本预测数据分析,合理的控制地基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工种、项目工人、材料、机械细节,从而改善各项不同施工中的方案分析过程,制定合理的综合性施工措施管理,提高整体经济施工的效果,积极的降低整体成本预算,节约工期,实现有效化的综合性成本过程分析。
1.4签订周密的科学化分包和整包过程控制
针对施工工程的相关成本制定有效化的周期签订分包和总包合同内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认定施工项目中的各个阶段的相关竞争机制,管理有效化的综合性调度措施控制过程,从而逐步实现高效化的合理工程使用效果控制。合理的改善整体项目的综合性进度水平,针对相关的整体质量、安全情况制定细致的分析制约处理过程分析。在合同中实现各项指标的调查和分析,按照严格的标准完善综合性的量化控制。
2地基基础性的建筑施工质量标准造价控制
2.1建立良好的法治法规基础地基规范
以合理的综合性法治法规管理形式实现有效化的综合性企业规范,其高综合性的企业发展过程控制,逐步提高整体意志水平评价,实现统一化、规范式的综合性程序文件分析。按照整体科学化的民主判断过程分析,实现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法制法规分析管理,从而逐步明确工程的综合性法规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综合性管理方案、制定集体或个人的法律法规监督约束,制定合理化的文件质量管理。加强整体教育的培训工作过程控制,实现质量体系环境下的一系列的施工特点制定,从而保证施工程序文件、施工适应性、可操控性、标准化、质量体系认定控制和运行等一系列的相关步骤的处理过程控制。建立地基基础性的责任管理制度控制,实现项目经理的综合性执法。保证制度和质量的有效化奖惩控制,改善综合性的实施效果力度,提高职业化质量体系的责任水平自觉化管理,从而逐步实现言行统一、力度控制合理。
2.2建立良好的地基基础性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合理的认识相关项目的质量过程,针对项目经理的质量策划内容,完成包括建立、资源准备、编排和审核的综合性问题控制管理,制定合理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分析,从而建立良好的综合性地基基础型施工过程控制,保证整体材料的有效化控制,对相关的主材钢筋、钢绞线、混凝土和砂石进行有效化的控制管理。保证相关的供料厂商的优质性,加强材料的检查过程,实现对材料质量的把关,从而逐步采用复合形式的综合性验收处理过程,完善整体工程项目的交底、验收,实现有效化的检查和核对,从而逐步改善综合性的材料可靠性供应。做好综合形式的项目交底工作控制,从而保证相关环节的有效化沟通,对不同的环节进行设计人员施工意图控制,保证施工项目的技术人员的综合性施工交底,从而逐步保证整体施工项目技术的图纸清晰化管理。合理的控制地基基础施工参数的相关差异,从而逐步完善综合性的特殊过程控制,按照规定完善整体控制过程中的相关方法,严格按照整体的相关步骤进行处理,实现每一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方法控制的合理化。
3保证地基基础建筑施工中的工期造价管理
针对工程的工期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从而实现地基基础性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分析。制定合理的综合性计划、组织、协调安排。合理的实现有效化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分析和控制,从而逐步完善整体工程工期的相关步骤,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控制,从而保证工期的有效化实现过程。工期过程的控制前提是制定一个合理化、科学化、使用化的综合性进度计划控制,针对各项工作结构中的相关方法实现划分基础的单元分析,制定工作中的各项逻辑关系控制过程,保证各项逻辑关系的网络结构图控制,逐步测算相关的工作时间参数,从而完善整体优质化的计划调整。
4结语
关键词:防水工程;地下室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施工缝;后浇带
某办公楼东西长95.7m,,南北长25.8m,总建筑面积24800m2,是一座综合性智能化办公大楼,该工程地下1层,地下室埋深为-4.0m~+0.3m,建筑面积2469m2。地下室底板、外墙抗渗混凝土为C35S8,底板厚度700mm,地下室外墙厚度300mm,防水施工面积4077m2。其中底板为2619m2,外墙为1458m2。
1.防水材料选择
由于底板浇筑混凝土后会产生较多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底面温度较高,所以选用耐热度较高的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此种卷材有带板岩两类,平面部位使用不带板岩的卷材,立面使用带板岩的卷材。防水混凝土施工缝采用塑料止水带,BW止水条。在防水混凝土中掺混凝土膨胀剂,后浇带部分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5%,底板、外墙部分为水泥用量的12%。
2.防水工程施工顺序
基坑开挖、基层混凝土施工、砌筑800mm高卷材保护墙、底板卷材附加层铺贴、底板卷材铺贴、干铺油毡层、浇筑底板卷材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混凝土施工、外墙混凝土施工、外墙基层清理、涂刷卷材处理剂、外墙卷材附加层铺贴、外墙卷材铺贴、抹外墙卷材砂浆保护层、砌筑外墙卷材保护墙、土方回填、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3.卷材基层施工
3.1底板卷材基层施工
基坑验槽后,在地基上浇筑C20素混凝土垫层,随捣随抹随压光。然后,在底板垫层的四周用防水砂浆砌筑800mm高卷材保护墙,砖墙最上3皮砖用石灰砂浆砌筑(便于以后拆除,露出卷材进行搭接),内墙面抹15mm厚1:2水泥砂浆并压光。先砌筑此段保护墙主要目的是将底板防水卷材引出,保证卷材接头质量,另外也兼做底板混凝土外侧模。所有阴阳角均做成R=100mm圆弧,以便卷材粘结。
3.2外墙卷材基层施工
首先将固定模板用的对拉螺栓周边混凝土凿成直径50mm,深25mm的外大内小的洞,在根部将对拉螺栓割除,再将所留空洞浇水洗净,湿润后,用防水砂浆塞实、抹平、压光,对模板接缝处的水泥渣用磨光机磨平,对外墙、塑料止水带表面水泥浆等杂物用铲刀和钢丝刷清理干净,最后将混凝土表面灰尘扫净。
4.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铺贴分两步施工,先施工800mm高保护墙以下的部位,采用外防内贴法;后施工800mm高以上部位,采用外防外贴法。卷材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要错开300mm以上。卷材搭接应单独收边,做法是用喷枪烘烤外露边缘,再用专用抹子抹出平滑的45o斜角。
4.1底板防水卷材施工
首先粘贴柱坑、电梯井坑、阴阳角、后浇带等部位的附加层,然后根据铺贴顺序、搭接宽度,卷材尺寸等弹好卷材铺贴线,再进行大面铺贴。待底板卷材施工完毕,在底板卷材上干铺1层油毡,然后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800mm高保护层处卷材上抹20mm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
4.2外墙防水卷材施工
在基层处理干净后,涂刷与卷材配套的基层处理剂,以增强卷材基层的粘贴力,2h后方可铺贴卷材。首先铺贴止水带、后浇带,阴阳角等处附加层,然后拆除底板侧面800mm高保护墙最上层3皮砖,将露出接头清理干净,再从一侧开始自下而上垂直进行大面铺贴,铺贴过程中,一定要将卷材内空气赶净,以免造成空鼓起泡。铺完卷材后,在卷材上抹15mm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待砂浆保护层具一定强度时,立即砌240mm厚保护砖墙。最后收头时,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在保护墙全部砌完后,开始回填土方。
5.防水混凝土施工
5.1施工缝留置与处理底板和外墙均在后浇带处留置垂直施工缝,施工缝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凿除浮浆,直到露出新鲜石子,然后将钢筋、塑料止水带用钢丝刷和湿布清理干净。安放BW止水条时,应用水泥钉固定牢固,其放置时间应严格掌握,在混凝土浇筑前严禁与水接触,以免泡水膨胀而失效。此处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先填与混凝土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2底板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对浇筑中出现的泌水,使用潜水泵及时清除,并在地下室周围埋设降水井。混凝土采用覆盖1层塑料薄膜及2层麻袋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随时掌握内外温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5.3外墙混凝土施工
外墙混凝土采用溜槽入模,使混凝土从一侧开始逐渐向前推进,并在混凝土斜面均匀布位振捣。每个层高的混凝土以0.5mm高为1层分层浇筑至顶,混凝土采用喷淋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4后浇带防水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设置了2道贯穿整个地下室的后浇带,这些们位是防水最薄弱点。后浇带混凝土采用C40S8,在地下室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以后开始浇筑,其振捣、养护方法均与外墙混凝土相同。
6.结束语
在本办公大楼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通过对每道工序,特别是每个防水薄弱部位的精心施工,确保了地下室防水质量。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至今已有4年多,未发现一处渗漏水,防水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问题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这有效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以及质量。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优化施工流程,要针对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的措施。建筑房屋有着多种类型,在当前建筑环境下,现代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样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建筑房屋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地基工程的质量,这样可以保证建筑房屋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不会出现地基沉陷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1 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复杂性
建筑工程会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我国虽然国土面积比较大,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一些沿海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差,软土地基比较多,这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较大的施工难度。在地基工程中,如果出现软土地基,则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对其进改造。有的土质属于盐碱地,地基很容易出现塌陷问题,为了保证建筑房屋居住的安全性,必须做好地质改造工作。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很多地区都发生了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问题,施工条件的复杂性,给建筑地基工程带来了较大的施工难度。
1.2 潜在性
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建筑企业的竞争比较激烈,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如果一味的追赶进度,会出现建筑施工质量比较差的问题,这增加了建筑房屋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近年来建筑房屋坍塌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不断增加,具调查这些事故的发生与施工不当有着较大的关系,不但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具有潜在性,施工单位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这样才能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
1.3 严重性
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打好地基,要保证地基的稳固性,还要避免建筑结构在受到外力影响后出现变形现象。地基工程完工后,很难对其进行改造,如果在质检的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会给后期处理带来较大的难度,不但增加了施工的成本,还会影响地基的整体性,会出现局部地基强度不足的问题。
2 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工程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只有保证地基的质量,才能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地基沉降或者裂缝等质量问题。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在地基工程中,却存在着较多的质量问题,这使得现代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了房屋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下面笔者对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2.1 塌方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地基施工中,地基塌方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难题。一旦出现塌方,地基土会受到扰动,进而影响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不但会对自身的工程造成危害,并且还会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2.2 地基保护不周
如果在施工时对地基的基础保护不周,比如在多雨的南方地区,地基容易进水,从而影响整个地基的质量。因此要在施工时针对当地的地质情况对地基进行充分的保护。
2.3 施工不合理
一些施工方对施工过程缺乏管理,导致实际挖的基坑与设计的有偏差,这样会导致整个地基的荷载力下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施工方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对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才能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3 提高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重视工程勘查
对于建筑物地基的隐患是可以提前预知和发现的,这样就相对地减少了事故带来的损失。若想做到事前预测,就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范围和途径,确立不同的全方位的实地勘察工作,全面、准确的进行勘察,并详细记录具体的数据。对于勘察的结果尤其要加大重视,按照实际进行数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不报,不得忽视不报。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深度必须符合事前的评估深度,不符合标准的深度由于不能进行数据的准确分析,而必须放弃使用,这是对施工建设的负责。
3.2 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的建设必须经专业人员设计。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周边的气候和环境,建筑物具体的图形结构,建筑物地基的地质状况等,充分进行实地勘探之后,在经济与适用中找到最合理的均衡点,保证建筑物在最节省资金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使用功能。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所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计算要科学准确,对于数值不明确的必须进行重新的勘察或者计算,保证数据的精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沉降或倾斜现象,就应立即停止作业,找出原因,只有在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施工。
3.3 优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以淤泥为主的地基,表面土层没有达到一定的厚度,可以在其上部填充合适的材料进行改良,填充时必须运用技术手段尽量减少对其的的扰动。当然填充材料也可能是均匀性等都较之淤泥好很多的建筑垃圾,相对来说比较适合用作持力层。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填充材料必须经过人工处理,达到标准数值后才能使用。具体的每一种地基的处理措施和手段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施工单位的实力和技术条件等等,经过比选,最终确定合理的方案。
结束语
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还要采用性能优良的材料,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地基工程影响着建筑房屋使用的安全性,施工单位要避免地基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做好监理工作,在发现质量问题后,要及时的改正与修复,还要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要做好施工项目的验收工作,只有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达标,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总之,只有重视地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贾清霞,李竟飞.桩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孙健,吴迪.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
按堵口分类,堵口可分成两类,即堵水口和堵旱口。顾名思义堵水口指的是,在泥沙较多的河滩上,泥沙的逐年累积使河床被抬高,当河床高于两岸时,就会形成决口。这样的决口如不及时堵口,会形成河道夺流,使河流改道,造成无法预知的险情。这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堵口和拦截,使河道水流回到原来的流道,下面会介绍堵水口的施工技术。堵旱口的情况在长江、淮河流域时有发生。这些地方的河床低于两岸地面,决口分流很少,洪水期过后,就会自动形成断流。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等河道自然断流后,再来堵复即可。
2堵口前的准备工作
2.1水文观测
(1)定期的检测口门的水位、水深、流速和宽度、流量等等数据,并且用纵横断面图记录下来。(2)定期检测口门的水下地形,地下土质情况,并用水下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记录下来。(3)制定口门的水文预报方案,定期的记录水文和流量。(4)要定期关注勘查口门上游下游的河流变化走势,预测水流的发展趋势。
2.2修筑裹头
裹头是用来堤防决口和扒口的一种保护措施,可防止口门被冲刷而扩大。主要的做法是在口门两端的堤头或者是河道截流围堰坝头修筑裹头来防护,裹头的修筑可利用混凝土,块石或土石袋,竹笼,铁丝笼或柳石枕等材料,要看具体的口门情况来制定裹头修筑方案,这项施工技术在中国已有千余年历史。在具体情况中当堤防决口后,要及时对两端的堤头采取保护措施。如果在汛期初期决口,流量持续增多大,并且口门以后还可能会有类似情况发生时,为了减少裹头施工的困难和防止口门被冲深,需要就地做裹头,等情况好转在进行二次施工来保护口门。若是在汛期末期,后面不会再有大的束流冲击,那么可以迅速做裹头,防止口门扩大。裹头施工应根据堤头的土质、水的深度和水的流速来进行具体方案设计。在水流较为缓慢的且土质比较好的条件下,先在堤头打桩,在桩内沿边钉上柳把、秸秆料等等,在桩与堤头之间填土。在不打桩的情况下,可直接用投编织袋和抛石来做裹头防护。当水深并且水流湍急土质较差的情况下,可挖断堤身在堤头抛排枕或铺土工软布,沿着裹头部位向下挖1-2m。做裹头要计算流速、准备足量抢护料物,做好口门坍塌时救险的准备,裹头的长度依照口门的水势情况在裹头迎水和背水部分进行维护。
3水利工程施工中堵口的方法
3.1抛石堵口法
在溃口处直接抛石料,依据水流的速度和决口宽度,抛石不宜太小,抛石的速度也有相应的要求。
3.2铅丝笼
利用铅丝笼或者竹丝笼来装石料来填补决口,当石料较小,无法直接抛掷时,可将石料装入铅丝笼或竹丝笼抛入觉口中来进行堵口。在石料细碎情况下,可用混凝土将石料进行合拢,对于决口较大者,可以将几个抛头体连在一起,同时抛投,可应付比较大的决口。
3.3埽捆进占
埽捆进占是指用柳枝、树枝或芦苇扎成直径为0.1-0.2m的把子,内包石料,捆成尺寸合适的埽捆,将其绳索系在埽捆的两端,推入水中固定在堤坝的木桩上。向前推进,直到闭气,再填土加厚。要注意埽捆合拢厚用土带压住背水面。
3.4打桩进占
打桩进占法适合堵口水深在1.5m左右的情况下。具体操作方法是口门两端加裹头后,在坝两侧沿着轴线打排桩,排桩的平均间距是0.5m,桩之间用铅丝或者木料链接,桩深度为土下2-3m。在具体情况里,为了抵抗水压,在间隔三四根桩时会加一根撑桩,并且在迎水面铺上一层层草、土、柳枝和竖立的埽捆。
3.5沉船堵口
当决口处水流较为湍急,水势无法掌控,且急切需要紧急救险时就可采用沉船堵口的方法。沉船堵口是指,在空船里装土,当土体重量超过船体时船就会下沉,将船下落到制定决口的位置,再在船身背面固定抛土带和土料用来堵住决口,拦截水流。一般而言船的数量和大小都依照决口口门的大小而定,将沉船在口门处排成“一”字形,便于充分利用空间。沉船堵口属于十分紧急的抢堵任务,但是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做精确严密的准备工作,比如对口门处的地形、地质和纵横断面的水力都要进行勘察和测量。堵口准备工作做好后,堵口一定要快,同时注意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3.6埽工
埽工的做法是用秸秆、柳梢或芦苇层层铺匀,并以碎石和土压盖,卷成埽捆好几捆连接在一起,就成了护岸工程。埽工是中国特有的护岸方法,用于护岸、截流、堵口或修筑堤坝等工程。
4水利工程施工中堵口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4.1按堤坝的决口破损程度
堤坝如果没有完全溃决,毁坏程度不是很严重时,可用大体积的物料抓紧抢堵,比如上述提到的沉船堵口法和加土袋抢堵都可以。若口门已经很大了,则不需再做无用功,强行堵住决口。
4.2选择合适的堵口时间
堵口时间也关系到施工的难易程度,一般多选择在汛期之后或者是枯水的季节进行施工。这样做不但能减少材料被淹没的损失还能节省施工时间,让两岸居民及早恢复生产生活。
4.3当决口多且大小不一时
当决口很多并且大小不一时,堵口工作无疑增添了难度,这时一般遵循,先堵小口再堵大口,先堵下游再堵上游的原则来堵决口。这是因为若不先堵大口,巨大的水流量会将小口冲大,小口也会变成大口,为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样如果先在上游堵口,下游水的分流量势必会增加,到时候可能会发生,下游口门被冲深拓宽的危险。
4.4选定合选择拢口
在堵口坝线上,选择水深适度并且地基比较好的地方,作为合拢口。在选定的路段上铺上抛石,等到堵口距离恰当时,集中合拢。
4.5堵口施工要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