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感人的爱情小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人的爱情小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人的爱情小故事

第1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寒假里阅读了《总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一书,这本书尽管书名有些长,但是却让我感触很深,觉得每一个小故事都能深入我的心中,把我带入到那个感动的情景中。作者的文笔细腻,刻画名准,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

《总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这本书精选了12章经典、深刻、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练、内容新颖、说理透彻、温暖励志。这些充满感动的故事,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成功智慧,使我在轻松阅读小故事的同时,从中获得丰富的生活哲理、人生经验、处世智慧,以及成功启迪,感动之余为我开启了一扇扇智慧和感悟之门。是它让我重新对生活中人与事有了重新的认识。

阳光下动人的

人世间有许多情,亲情、友情、爱情,似乎在我们出生之际,这些就早已注定好。年少的我不太懂得,自己心中的那份情在何处,可是心中有早已有了答案,而又欲取而不得。所谓的这些情在我心中很模糊也很朦胧。

每次都会说父母的不好,可是当别人不经意间的说他们,自己心中早已怒火中烧,或许这就是亲情吧。

每次都会和朋友闹矛盾,可是每次都想握手言和,重新和好,或许这就是友情吧。

而所谓的爱情嘛,对我来说似乎为时过早,就他让它在脑海中随风散去吧。

直至渐渐长大,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成熟的认识。原来情是如此简单如此难。

因为我们都有家人,有朋友,才使得生活不会孤单寂寞,可你是否在意已经懂得他们存在的意义呢?

难道他们仅仅为我们而存在吗?当然不是,其实意义很简单,因为我们出生就注定要和他们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尽管有些快乐,有些忧愁。也就注定要产生情。

或许你很爱他们,他们也很爱你,也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忽略对方的感受。尤其是家人,父母每天都在老去,而你则想多挣钱让他们幸福,可你没有发现的是他们的脸上已经禁不住岁月的侵蚀了吗?所以你能做的就是放下你所谓的幸福,去多关心他们,爱他们,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因为在他们眼里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他们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与爱。所以请你多关心他们吧。

或许会和朋友发生矛盾,但是谁不会犯错呢?就连圣人都不敢保证的事情,我们又怎么可能不会犯错呢?所以有时候多体谅她们,多关心他们,你会发现其实她们比你更在乎自己。

可是如果你没有发现、留心、在意这些事情,没有重新认识这新问题,总会有追悔莫及的一天。

若你现在还会心动,还会愤怒,还会心动,请按自庆幸。因为你还年轻,所以趁现在有限的时间去了解、去在意这些情吧。当你真正领悟到它的真谛,你会发现它就像阳光下动人的暖,时刻温暖着你的心。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人生之路何其遥远,路上不乏坎坷荆的阻拦,就像老鹰只有在千万次的跌落下,才能展翅高飞,翱翔于蓝天,鱼儿要经过多少次的掉落,才能有鱼跃龙门的壮丽景观。人生亦如此,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意义,有价值,所以也注定有成功也有失败,就如绚丽的彩虹,有五彩纷呈也有色泽暗淡,因为如果只有单方面就难以展现最美。只有两者兼备,才能拥有绚丽的彩虹。

所以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怨恨的人,及他人的不理解,我们应当坚强起来,因为不是流泪就能让你挽回失去,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付出,不是伤心就要寻找依靠,不是善良就可以受到庇护,不是任何人都会理解你,所以面对生活中偶尔的不如意,我们因学会坚强的微笑。

难过的时候告诉自己,没事的,一切总会过去。

失落的时候笑着对自己说,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雨水落下来是因为天空无法承受与它的重量,有些事情放下了才有风轻云淡的机会。

第2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 景别 叙事 姿态 诚意 探索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11

2011年11月8日,一部都市爱情喜剧《失恋33天》悄然登陆中国电影市场,除了人气节节攀升的男演员文章这一卖点之外,似乎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并没有任何抢眼的噱头来引起观众的注意。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无足轻重的小成本电影却成为了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上的最大一匹黑马。一时间影院爆满,《失恋33天》成为当时人们最热衷谈论的话题之一。

《失恋33天》令人惊讶的票房奇迹引起了众人的围观和思考。这样一部没有大导演、大明星、小成本制作的电影能够获得3.3亿收益的斐然票房成绩,我们不得不思考它的成功是源自何处,是否是继电影《疯狂的石头》之后第二个小成本制作电影成功的个案?透过对《失恋33天》的分析,能否找到一些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的问题?

可圈可点的电影《失恋33天》

2011年11月8日,被大众戏称为“世纪光棍节”2011年11月11日的前两天,电影《失恋33天》上映了。失恋和光棍的结合、电影上映档期的绝佳时间,使一部分观众产生了一睹光棍如何度过这33天的好奇心理。加之小说《失恋33天》在网络上的高热度,使得影片《失恋33天》在还没有上映时就吸引了一部分观众。经过两天的预热,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一天,各家影院爆满。

从片名就知道这是一个有关失恋的故事。高端婚礼策划师黄小仙偶然遇到和自己相恋七年的男友居然和自己的闺蜜走到了一起,一向刻薄强势的黄小仙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在面对情感失意的同时,黄小仙还得继续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也就是在黄小仙失恋的第33天里,她发现“那个人”(王一杨)其实一直伴她左右。③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但在影院上映的110分钟里,观众在获取眼泪和欢乐的同时,真真切切的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走出电影院,似乎每个人都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完成了一次失恋的转型。影片结束人们感受到的并不是失恋的悲伤,没有对男友劈腿的愤怒和对小三的唾弃,而是得到了一句友好的安慰,亦或是激励当下男女青年继续前行的道理:失恋也许是下一个美好的开始。或许正是这种逼真的现实感成为了《失恋33天》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失恋故事,导演滕华涛却把它讲的生动感人,可见滕华涛在讲好一个故事这一环节中下足了功夫。电影《失恋33天》以失恋的时间为线索,从女主人公黄小仙失恋伊始讲述黄小仙的失恋生活。同时在影片中设置了两条暗线:一条是黄小仙失恋后渐渐发生的对人、对事的变化,一条则是黄小仙和男主人公王一扬的情感发展。在时间的支配下,这两条暗线相互交错、共同推进故事的发展。在剧情的设置上,导演滕华涛将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独白融入到了几个她自己亲历的故事中,使女主人公在失恋33天后的蜕变变得合情合理。

对比小说《失恋33天》,不难发现电影《失恋33天》虽然遵循了小说的基本脉络,还是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对金婚夫妇结局的改编。在电影《失恋33天》中去掉了对女主人公黄小仙失恋后每一天情感失意的抽象描写,专注于营造故事如何展开和发展。把失恋这33天浓缩为几个时间间隔,以字幕“失恋第X天”的形式加以提示,并作为划分时间段落的符号。在电影《失恋33天》中字幕“失恋第X天”仅仅出现了5次,且总是安排在一个小故事的开头或结尾,尽管弱化了影片以时间“日”为单位进行叙事的作用,却凝练了小说中每一个小故事进展的紧凑感,强化了故事背后的思考。

在小说《失恋33天》中,黄小仙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伴着失恋两个字,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每一次懂了的道理都是在经历失恋的洗礼后完成的。在影片里,伴随着刻薄、调侃意味的台词,重点似乎已不再是失恋的状态、失恋的悲伤,而是黄小仙和王一扬语出惊人的对白,影片的看点也从失恋转变为那些看似与失恋并无直接关系的小故事。在这些对白和故事中,影片已不再关注失恋,转而成为对小三的唾弃、对如何维护感情的反思以及对爱情与物质何去何从的质问。从这个层面讲,失恋本身已不再与影片相关,而是对失恋后该何去何从的思考。电影《失恋33天》跳出小说对失恋自身带来的悲伤和痛苦,换以一种自嘲、调侃式的喜剧姿态来反观失恋,相比一部爱情小说该影片由此彰显的意义要明确的多、深刻的多。

作为影片《失恋33天》的编剧、小说的原创者鲍鲸鲸,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时保留了小说中的经典段落,对小说《失恋33天》辛辣、嘲讽、调侃文风的保留,使得电影《失恋33天》从始至终带有刻薄但却温暖、尖锐却不痛心、懒散却又深刻的自嘲自娱的平民姿态。电影《失恋33天》里没有一次浪漫的约会、没有一个接吻的镜头、没有一句“我爱你”,将小说中王一扬冒雨骑车去接在五公里堵车的黄小仙这一场景,改编为深夜时分在霓虹灯下的真情告白,仅仅一句“我陪着你呢”就触动了所有观众内心最美好的情感。或许对中国观众来说,这种本土爱情影片中的嬉笑怒骂远远要比好莱坞式的激情更为温暖和真实。

对比导演滕华涛之前的两部爱情电影《情牵一线》和《心中有鬼》,电影《失恋33天》不再讲述异时空或是过去几十年前的爱情,而是瞄准当代内地主流文化,选取我们身边熟悉的场景,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物为故事主角,讲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故事――失恋。挤地铁、拼房等等这些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本土文化元素,使观众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自己就是剧中主角的错觉。影片《失恋33天》这种平民风格的创作方式,无疑契合了绝大多数观众的社会地位和现实身份,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受众的观影心理,赢得了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电影,除了自身是一种视觉艺术之外,它更是一种叙事艺术。考究的镜头画面、独到精湛的剪辑技巧、各种道具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来服务的。不难发现,电影《失恋33天》其实就是用一种幽默自嘲的口吻讲了一个现实中随处可见的故事,而正是这种认真诚恳的讲好故事的态度让它取得了成功。反观《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转山》、《星空》这些国产电影,我们并不缺乏制作优秀电影的技术、设备、资金、演员、可拍摄的题材等等这些客观和主观的条件,缺少的则是讲好故事的能力。震撼的视觉效果、众多一线影星的加盟,都只是锦上添花的浮华,讲好故事才是电影创作的本分。得到惊险出奇而不令人怀疑的剧情是一种运气,能把一个无聊的故事讲得有趣、把平淡的故事讲得动听才是电影人最重要的本事。

电影《失恋33天》能够获得3.3亿的票房收益,除了嬉笑怒骂式的小清新风格、演员出色的表演外,另辟蹊径的营销方式功不可没。电影《失恋33天》抛开传统媒体营销方式,细分观众群体,针对以职场小白领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观众,以网络新媒体为切入点,捆绑网络微博、手机微博和网络游戏,围绕闺蜜、劈腿、小三等时下热门话题制造电影卖点,在影片未上映之时便掀起了对失恋这一事件的热烈讨论,在上映前就使观众产生了一睹该片的好奇心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继而选择在“世纪光棍节”这一档期上映,可谓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作为一部具有可复制性的商业类型片,《失恋33天》虽然还不够成熟,其创作和营销过程却为中国商业电影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市场模式④。一部当红网络小说、身边小人物的平淡故事、与目标观众年龄相近的演员、中小成本的制作资金、一个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对于国产电影来说这些元素无疑具备了重复组合的可复制性,可以说中国商业类型片有了一条有迹可循的前行之路。

在探索中国电影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没有必要刻意的去模仿谁。只要怀着对电影致敬、对观众负责的诚恳态度、仔细琢磨剧本、认真拍好每一个镜头、讲好一个故事,对中国电影而言已是最好的答卷,对观众来说已是最满意的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时候到了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中国电影亦是如此。就目前中国电影的状况而言,也许讲好故事才是中国电影当前的出路。我们没有必要急于寻找、急于模仿、急于做出国外好莱坞类型大片,只要按照类型片的标准和要求、按照电影制作流程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积极学习和积累成功的要素、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时间到了自然会出现中国式大片,中国电影也必将走上一条光明之路。

注释

①②③http:///subject/4873490/

④熊莉、冯丽芳.《电影新营销的胜利》[J].营销胜案.201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杜思梦.《票房3.3亿“凭什么”》[N].中国电影报.2011年12月1日第012版

[2]谢超.《无缝贴合新一代观众―――小成本电影过亿票房之启示》[N].中国电影报.2011年11月17日第022版

[3]喻若然.《“接地气”才是硬道理―――缘何爆红》[N].北京日报.2011年11月17日第018版

[4]素淡.《为什么能赢》[N].中国文化报.2011年11月18日第006版

[5]唐洁.《的新媒体江湖》[J].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12月

[6]李景龙、胡美玲.《从看影视产品营销的新路径》[J].新闻世界.2012年5第五期

[7]范丽珍.《撼倒进口大片解读》[J].中国电影市场.2012年第1期

[8]http:///review/5158423/

第3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卡尔维诺(2006)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给“经典”下的定义中这样说:所谓经典,就是我们每次重读都仿佛是在初读。有意思的是,紧接着还来了一句:所谓经典,就是我们即使初读亦仿佛是在重温。这两个关于经典的定义看似矛盾,其实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经典的精髓,即经典在于典型性和生命性。

经典的典型性在于“初读是重温”,即经典的特征首先在于它能建构,把现有的东西包括并继承下来,成为自己的主题和内容。经典的生命性在于“重读是初读”,即经典总能解构,把现有的东西加以颠覆和否定,从而引导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原来的事物。

所以,经典就是对事物的解构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其中典型性是生命性的基础和源泉,生命性是典型性的体现和延续。它们共同构成了对经典的整体诠释。甚至简而言之,经典就是典型性的东西经过实践的考验而跨越时空的障碍,传承至今。以此衡量,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自面世以来,一直是雅俗共赏,深入人心,当归经典莫属。特别是其中的画皮,更是借助电影为媒介,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聊斋故事。一提到女鬼的形象,大家都会条件反射地想起电影《画皮》中“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的“狞鬼”。并且“画皮”已经演变成了老百姓口中的普通名词,成了“外美内恶”、“虚假性、欺骗性”的代名词。所以《画皮》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是经典中的经典。

二、电影:对原著的银屏翻译

根据符际翻译的定义,电影其实是用影视的符号来翻译原著的文字符号,属于符号之间的转换和翻译。据此可知,新版电影《画皮》是导演在新时代、新形式下对原著进行的一种银屏翻译。

当然这不是普通的翻译,而是对原著进行了解构基础上的建构,是新时代新背景下对原著作为经典的两大特征――典型性和生命性――作出的一种创造性翻译。下面笔者就借助翻译研究中的方法和理论来具体探讨电影《画皮》中的这种翻译。

三、翻译也是解构:《画皮》中的叛逆性翻译

法国著名文论家埃斯卡皮提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鼻祖――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特,本雅明(1923)指出“原作的生命之花在其译作中得到了最新的也是最繁盛的开放,这种不断的更新使原作青春永驻。”而《画皮》从文言小说翻译成银幕作品正好验证了此话的经典。

1 主题的解构。

新版电影《画皮》脱胎于清代蒲松林《聊斋志异》中的《画皮》。《画皮》原文仅有区区1573字,讲述一个恶鬼变威美女迷惑书生后被道士除去的故事,但微言大义,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有力的鞭挞:王生忘却夫妻恩情,迷上的与其说是外在妖魔,不如说是自己的心魔,而妖魔披裹的画皮,何尝不是丑陋人心每天包裹的华美外衣。这一深刻的寓意,才会使得蒲松龄原本并不是很精彩的这个小故事,胜过其他很多故事性很强的妖狐鬼怪故事流传至今。

而在电影中,这个故事被导演改头换面扩展成98分钟的屏幕故事:原来花心别恋的王生,虽然也曾被小唯迷的心猿意马,但是始终不过停留在梦境和之中,没有发生任何越轨,那么他折射的人性弱点,自然也就消融得无影无踪了。因此看新版的《画皮》,只能看到爱情,却不见了原著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寓意。

所以,电影和原著的区别在于主题的重心不一样:原著是从男性角度出发,重在强调对“性”的态度――要灭欲戒色;电影则融入现代社会的婚恋元素,折射现代男女对爱情的纠缠和迷茫,即从男女双方的角度出发,重在强调对“情”的取舍――付出和坚贞。

2 情节的解构。

《画皮》原文很短,情节分为“掬心”和“起死”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掬心”的主角是王生,他见色思,终被鬼害;第二阶段“起死”的主角是“妻陈”,她为救夫活,四处奔走,受尽屈辱。

但新版电影中完全舍弃了第二阶段,虽保留了第一阶段,却做了很大的改编。如原著中男主人公是文弱书生,而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则是位英武将军;原著中的女鬼是面碧齿锯的无名“狞鬼”,而电影中的女鬼则是“九霄美狐”小唯;原著中女鬼的目的就是为了“掬心”吸血,而电影中的女鬼却爱上了男主人公,想“偷心”谋位;原著走情节线,用悬念抓人,营造的是恐怖气氛,电影则走感情线,注重细腻的刻画,营造感人的场景。

四、翻译也是建构:《画皮》中的忠实性翻译

虽然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中,译者可以大胆解构原作,但解构的目的其实是建构。因此,尽管导演在电影《画皮》中对原著做了诸多的解构,其实他无非是想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来建构一部新时代的《画皮》。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还是很自然地把它和聊斋中的《画皮》联系起来,而没有就此认为这是一部全新的影片,原因也就在于此:导演解构之后还得建构,还得把原著中精髓的地方――也就是《画皮》成为经典的特征给保留下来、再现在银幕上,让观众一看就想起蒲松龄、想起聊斋,想起原著。这再次印证了《画皮》成为经典的两个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导演的解构,只是反映出《画皮》具有成为经典的生命性;而导演的建构,才反映《画皮》具有成为经典的典型性。

1,内在的典型。

《画皮》的典型性在于它是因小见大,以一滴水珠来反射整个太阳的光辉。前面分析指出,《画皮》中的关键词是男女关系,感情和性。男女关系是任何时代都避免不了的问题,圣如孔孟,都还感叹“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所以《画皮》选择男女关系为话题,并集中于感情和性,的确是选对了主题,属于“永恒的人性”范畴,其典型性也就不言而喻。但这层寓意却是隐含在原著的文字和电影的情节后面,属于隐性的、内在的典型性,不是那么明显,观众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体会出来。

2 外在的典型。

但这个典型性还外化在一个明显的视觉标志中,那就是――画皮。

画皮,是原著的题目,也是新版电影沿用的片名。可以说,画皮是原著的“文眼”,是电影的“影心”。虽然表面上它只是故事中的一个道具,但作用非凡,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和故化的,全在这张画皮上。

此外,对揭示原著和电影的主题,画皮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

第一,它指原著和电影中鬼狐披在身上的人皮,是迷人的美女外表,这是画皮最浅层的意思,即翻译理论中所说的词汇的指代意义,指向这个词汇所代表的客体――人皮道具本身。第二,根据翻译理论,任何词汇都还有蕴含意义,即提到画皮时观众心目中会联想到的东西,并因此激发的情感色彩。而画皮已经在汉语中成为一个普通名词,具有相当的使用频率,可以指代事物虚假的外表、骗人的表象。第三,在新版电影中,恐怕画皮还指代人们对爱情的探索和迷惑:即爱情总是让人看不穿,猜不透。而电影剧末主题曲《画心》也印证了这是导演的苦心:“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一阵风一场梦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其中反复吟唱“画着你画不出你的骨髂”正好和俗语“画虎画皮难画骨”互文映衬,强化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迷惘与落寞。

第4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马达加斯加3

(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

原来生活可以更嗲的

在非洲游历了一圈之后,我们的四位动物英雄――亚历克斯、马蒂、梅尔曼和葛罗瑞亚加上狐猴国王朱利安,决定回到他们在纽约的家,经过欧洲时,在法国遭遇了动物管理中心巡视员的围追堵截,大家不得不逃进了一个在欧洲进行巡回演出的马戏团……

通常,三部曲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怎么在大家熟悉的角色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角色,并且把前两部的精彩故事接着进行下去。幸运的是,《马达加斯加3》没有成为枯燥乏味的烂片,而成为2012年最让人惊喜的动画电影之一。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续集毫无新意,看过不断播放的预告片之后,再加上前两集的精彩,这个担心大可不必了。

或许是编剧功力深厚,也或许是动画片这种类型本身就拥有无限创作的空间,导演和演员们都不想仅仅走个过场,大家都沉浸其中,使得这部电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爆笑桥段。在这一集中,我们的四位动物主角依然延续着他们的无厘头精神,在前两集中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非洲之后,几个没长性的家伙很快就对非洲大草原上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他们梦想着早日回到纽约中央公园,于是他们又朝着欧洲出发了。可是怎样让这四位会说话的动物们到达欧洲呢?《马达加斯加3》的三位导演很清楚,对这四位爷来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不可能的事了,他们什么都能搞定。导演们异想天开地出了个点子,让四位爷用水下通气管漂洋过海游到了蒙特卡洛!

在这一集中,由布莱恩・克兰斯顿(Bryan Cranston)配音的东北虎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大家共同延续着“马达加斯加”式的幽默。如果说与前两集有什么不同的话,除了本・斯蒂勒(Ben Stiller)扮演的亚历克斯的故事仍在继续,原来四位主角的故事只能暂时地放在了一边,因为神经错乱的狐猴朱利安国王爱上了大黑熊!他们美妙的、跨越物种的、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成就了全片最最搞笑的一幕。

很多时候,皮克斯出品,必属佳作,其次要情节也无可挑剔,《马达加斯加3》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影片中任何一个情节都堪称完美。这部电影中没有所谓的正面说教,这只是一部欢快的、令人开心的喜剧动画电影,很值得一看。

EXTRAS

这是《马达加斯加》系列里最鸡血的一部,从头到尾都有兴奋点。从罗马到伦敦,从伦敦到纽约,途中有激情火爆的飙车作战,有金碧辉煌的马戏汇演,那场演出的舞美简直亮瞎了眼。能够在这个世界体验现实世界不允许尝试的设想,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不死的主角在华丽的背景里花样叠出做着“impossible”的事――这简直是一部嗲翻了的《 碟中谍》!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借走的是糖,还回的是心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由吉卜力工作室出品,尽管不再是宫崎骏担任导演,但首次执导的米林宏昌却尽显大师风范。此次宫崎骏的名字只出现在编剧一栏中。米林宏昌是吉卜力史上最年轻的导演,他出色的导演能力,即便吉卜力的创始人逐渐引退,吉卜力的品质依旧会延续下去。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讲述体弱多病的少年翔为准备手术来到乡间静养,在这里他邂逅了小人阿莉埃蒂和她的家人。阿莉埃蒂一家住在翔的姨婆家的地板下,靠半夜偷偷“借东西”为生,他们害怕被人看见。对于他们来说,一根针就是一把剑,一张邮票就是一幅画。好心的翔帮助他们“借东西”,还充当他们的信使。然而好景不长,其他人发现了小人一家,开始追捕他们,翔与阿莉埃蒂之间的感情也经历了考验。电影延续了宫崎骏《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片中的环境构想以及对前工业文明乌托邦式的向往。在主题上,对于失去和遗忘的同情也与宫崎骏的作品一脉相承。

尽管这部影片中的危险看起来并不可怕,但却足以对片中的小人们造成生存威胁。当孩子们惊奇于片中比自己还“小”的主角们时,成年观众却能从中思索良多。《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不像《千与千寻》那样有许多眼花缭乱的发明,但它同样是一部制作精良、倍受欢迎的电影。

EXTRAS

借东西的小人,其实他们是在偷人类的东西,虽然每次他们偷的分量不足以被人类发觉,但这种行径就是偷。这些小人要用什么东西来还,这个问题贯穿始终。最后阿莉埃蒂一家的搬家和翔勇敢地面对手术,这就给出了答案,借走了糖,换回了心。

科学怪狗

那少年爱那狗,至死不渝

>《科学怪狗》取材于恐怖片名作《科学怪人》,蒂姆・波顿(Tim Burton)与老搭档约翰・奥古斯特(John August)再次合作,共同撰写了全新的故事。

你完全可以对恐怖片不感冒,《科学怪狗》只是一个关于小男孩和他死去的宠物狗之间的感人故事。影片中的小镇并非阴森恐怖,反而有一丝《剪刀手爱德华》中的郊外居民区的阳光气息。你大可以剥离片中的恐怖元素去看,“科学怪狗”只是一个小男孩奇迹复活自己心爱宠物的温情故事,归根结底,爱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第5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2012孟京辉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时间:2012.08.03-2012.08.04

场馆: 昆明剧院

价格:100-980元

导 演:孟京辉,当前亚洲剧场最具影响力的著名戏剧导演,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被誉为中国剧坛神话,是九十年代【先锋】剧场的拓荒者。他以辛辣、幽默、批判的戏剧功 力,屡创剧坛奇迹,开创了当代戏剧的新面貌,为中国戏剧舞台多元化的新局面注入了活力。他那独具个性的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瞩目 的文化现象。代表作:《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等。

主演:刘晓晔,中国优秀青年演员,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教师,他的主要戏剧作品包括:《第十七课黑杨》、《恋爱的犀牛》、《琥珀》、《迷宫》、《魔山》、《艳遇》。

主演:韩鹏翼,中国优秀青年演员,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青年演员。他的主要戏剧作品包括:音乐剧《芝加哥》、话剧《丁西林独幕剧-专场演出》。

简介:两只狗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他们寻找幸福的生活,寻找伟大的理想,然而城里的世界并不象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四处碰壁之后,他们对生活产生了各种意见,这些意见是他们简单纯洁的头脑无法理解的生存难题。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饱饭,来福和旺财在街头卖艺,参加明星选秀进入娱乐界,去当保安,被富人收养又被抛弃,被打狗队打得遍体鳞伤,最后,他们决定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管生活有多艰辛,一定要勇敢地走下去!

两只狗有话要说

你是否对你的生活充满了种种不满和抱怨?这些抱怨是不是无法宣泄?你总是满腔的愤怒不知如何是好,或是对着新闻上发生的种种事件摇头叹息,打开微博全是愤愤不平的字眼……尽管如此的无奈,我们还是热爱着这该死的生活,所以我们有了意见,我们希望他能变得更好。

这一次,两只来自乡下的狗有话要说,纯洁无比的狗旺财和来福,来到这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大城市,它们曾经都有过梦想,但为了生计一次次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它们做过乞讨,被大 户人家收养,进过监狱,当过老大,干过保安,甚至于想安静地坐下来,好好地享受一杯卡波奇诺同时想想脑袋上的一片浮云——理想的时候,都要被人毒打一顿。 每当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来福就会给旺财读妈妈的信,想着对方才是自己的依靠,坚定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像我们一样,对生活的意见很多,他们对对贫穷有意见,对暴发有意见,对有意见,对饥饿有意见,对女秘书和男老板有意见,对苏丹红有意见,对转基因蔬菜有意见,对养老保险有意见,对锒铛入狱有意见,对假LV有意见,对英雄流血又流泪有意见。它们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它们像摇滚游吟诗人一样高唱它们对生活的意见。终于,它们告别地球,走出太空。

这是一出由当代亚洲剧场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的二人的戏剧,两个人撑起偌大一个舞台实在不易。但是,主演刘晓晔和韩鹏翼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出,令所有到场的人折服。他们能说会道,会唱会跳。《两只狗》开演以来,5年内演出超过700场,这两只“狗”走过了大江南北,把他们的意见说给了千千万万的人。戏剧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提炼到舞台上,在那小小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畅快淋漓的挥洒我们的激情,他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表演,这是一种感动,来自敢于直面生活的共鸣。8月,这两只狗带着他们的意见来到昆明,你是否也想听听他们究竟有哪些意见?就让我们走进剧场,感受戏剧表演的现场魅力为我们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广州

话剧《钢的琴》

时间:2012.07.12-2012.07.13

场馆: 广州友谊剧院

价格:80-380元

简介: 该剧讲述了一位钢厂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通过小人物幽默与艰辛,展露一 段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一群男人为尊严而战。该剧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本质,幽默却不恶俗,是一出温情的喜剧,却有着感人落泪的兄弟深情,痛并快乐着,这 是最无奈的年代里最深情的告白。虽然故事讲诉的年代环境艰辛,物质缺乏,但所有的人都积极乐观,全剧充满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平凡 无奇,但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情。这里有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质感,同时又清新、生机盎然。该剧明快、幽默、固执、感伤,不光是对生活无奈的戏谑和自 嘲,更是对一个逝去的时代,一批旧人缅怀和追忆。对于现实也许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但只要努力过,制造不了风景线,也能留下一段自豪的回忆。该剧让人们看 到了废旧的老工业基地仍旧埋藏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荒诞幽默的情节激发了惨淡现实下被压抑的生命活力。这是一群男子汉们的自我救赎,他们乐观、真诚,有 创造力,又不失恢谐幽默,其实他们最可爱之处是热爱生活,这样的群体创造了一个这样自强自救的彪悍故事,小故事大意义。

上海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我爱桃花》

时间:2012.07.20-2012.07.22

场馆: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价格:80-380元

第6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之一: “兄弟”。从《兄弟之生死同盟》开始,将这种已经被现在太过繁华的世俗物欲生活遗忘的关系推给我们,只有面对生死的时候,才会看到亲情的宝贵。身处黑社会“社团”的父亲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将弟弟送到远离自己的国外,直到发生了很多事情以后,父亲去世,弟弟回国,而单纯得如一张白纸的弟弟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总带有一些笨拙的理想主义,哥哥成熟老练,弟弟闯祸,哥哥救弟弟,于是在磕磕碰碰中生死相依。故事的结局总是好的,给这个让人激动又让人感到温情的电影安上一个漂亮的尾巴,给观众一点空间赞美回味这样的温情。

年底的“兄弟”情感似乎就更儒家一些,兄弟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就是患难中的“义”的化身。这样的兄弟关系建立在彼此完全信任的基础上,将生命相托。《投名状》中兄弟结拜于患难中,“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兄弟杀我兄弟者,必杀之”,结拜时的这句话成了姜午阳生活的信念,所以才会在二哥被大哥设计杀害之后把大哥杀害。三个人三种不同的性格完成了个人对于“兄弟”的不同的诠释。《集结号》讲的是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兄弟情感,深厚而且打动人心。这样情况下的兄弟情感由于直接和生死相关所以更能触动观众心理最柔软的部分。生和死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战争和权势的争斗中,很难说清楚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或许一生为其所累,却会因为一个小的失误而消失殆尽,太过急功近利的人,总是最终同样会因看似已然得到的功名所牵绊,到头来,还是失去所有。只有兄弟的情谊是永恒的,可以穿过悠悠的历史长河。

关键词之二:小人物。似乎每年都有一些很好看的反映小人物生活的影视剧作品,比如主人公名字的知名度远远超过电视剧名字的《士兵突击》。反映在电影中首先是《光荣的愤怒》。电影中一个名叫光荣的人只是一个有些怯懦的村支书,愤慨以村长为代表的四兄弟的霸道强势,决定反抗。于是召集了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在暗中做行动的准备。他的本性软弱,在村长面前仍然是唯唯诺诺,不管村长说什么,他永远都是说“是是是”,看似是一种妥协,事实上是一种表面上的敷衍。村民开始惧怕“四兄弟”的势力,被欺压惯了的普通老百姓不相信他们可以真正地扳倒这样强大的势力,于是他们想让光荣给“上头”打个电话,光荣被逼无奈只好把电话打到了回到娘家的妻子那里,假意说抓“四兄弟”是“上头”的意思。于是带着紧张和惶恐,开始行动。所幸在公安局的介入下,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小人物的生活让我们觉得新鲜而且有趣,我们会随着剧情一起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大多数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还是小人物,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小人物的电影那么受欢迎,因为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是别的电影永远都不会有的。那些土得掉渣的语言和行为永远不会让人觉得厌烦,当然前提是,你已然懂得,这样的影像是多么的亲切和真实。曾经宣传得沸沸扬扬的电影《江北好人》同样也是反映小人物的生活,的哥雨夜搭救着急去城里给孩子看病的农妇,送到医院不留姓名就走了。而农妇突然发现来时带的钱丢了,于是围绕着丢失的钱展开了故事。故事讲述得中规中矩,情节也没有太多的意外。执拗的村妇和性格倔强的的哥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

另一部严格来说不是小人物的生活,只是反映了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的故事――《十三棵泡桐》带着挣扎和疼痛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虽是三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却演绎得真实感人,每个人都有过那样的年纪,这样的那样的诱惑和冲动曾经怎么样缠绕着年轻的心,有人接受,有人抗拒,有人没有来由地不得不带着遗憾走完余生。那个青春花季喜欢刀子的女孩,那个强悍阴沉的陶陶,还有一个似乎被家庭抛弃天不怕地不怕的包京生。三个人的故事不似成人的世界那样复杂,带着单纯的期望和固执,他们还不是太懂什么是生活,就早早地被生活本身所抛弃了。关心孩子,尤其关心处于躁动期的孩子,看看他们在想什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别让这样的疼痛在已经不可挽回之后变得麻木,或许是这部影片的最终目的。

第7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

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

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

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就是那个秋天

再看不到爸爸的脸

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

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

不要离开不要伤害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

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

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

这是一个夜晚

天上宿星点点

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

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

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

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天亮了

看到太阳出来他们笑了天亮了

2000年“3.15”晚会上,歌手韩红演唱了自己的原创作品《天亮了》,听者无不被其感动得潸然泪下。歌曲为何能有这么强烈的影响效果?这不仅跟它忧伤的词曲有关,歌曲创作的背景故事更是让人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1999年10月3日,在风景如画的贵州麻岭风景区,阳光明媚,游人如织。然而,那天由一架卷扬机改制的缆车未经安全部门的许可便被私自投入运营,原本只能容纳9人的电缆车,最终硬是挤进了30多人。缆车的严重超载仅仅是滑向灾难深渊的第一步,更为致命的是,缆车驾驶者是一名刚来两天,仅仅学会起步和刹车的年轻人。由于严重超载,缆车一开动便迅速下滑,无任何驾驶经验的司机猛踩刹车板,钢绳即刻崩断。随着一声巨响,缆车在数秒内从相当于20层楼的110米高空跌入山谷。在转瞬即至的生死关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他们的双手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潘子灏高高举起。结果,在这场灾难中这对年轻的父母与众多游客不幸遇难,而他们的儿子潘子灏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仅仅嘴唇受了点轻伤……

韩红在得知此事以后,被子灏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被他们危难关头托起儿子的壮举深深震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她决定做些什么。首先,她经多方打听联系,领养了幸免于难的潘子灏;其次,她决定创作一首颂扬父爱母爱的歌曲。为了更好地完成歌曲的创作,将心中的震撼化为实实在在的作品,韩红决定去实地体验坐缆车的感受。春节期间,她到成都青城山坐了一趟缆车,在那种上上下下、身不由己的过程中,韩红体验到了恐惧与无助,更深刻地感悟到,在那么绝望与危急的情况下,子灏的父母还能做出那种举动,说明父爱母爱是多么伟大。《天亮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10多年来,这首作品我反反复复听了无数遍。同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给我的学生上音乐赏析课时,这首作品也是必备曲目之一。每每听到这首歌曲,联想到子灏父母托举儿子壮举定格的那幅画面,我和我的学生都会是眼前一片湿润。对于父爱、母爱,我们用崇高、伟大、无私等任何华美的词语来形容都感觉那么微不足道,那么软弱无力。或者说纯净无私的父爱母爱本就是世间任何语言、词汇都无法形容的。

我认为,衡量一首音乐作品是否优秀,起码应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听众在聆听它时,作品是否能触及听众的灵魂深处,是否能震撼听众心灵,能真正打动人;其次,在欣赏它时,听者能否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能否产生某种积极的情感共鸣。《天亮了》这首作品毫无疑问符合以上特点,人们在欣赏它时可以感受到父爱母爱的博大无私;同时,“天亮了”三个字又是人们不论面对何种困难挫折不屈服、不低头、不放弃希望的坚毅性格的写照。所以说歌曲《天亮了》完全称得上是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一首对于任何听众都有着积极人生启迪的作品。我们音乐教师就是要善于把握这类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作品背后感人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并懂得如何感恩。

多年来,我在运用《天亮了》这首作品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还经常会结合一些小故事。父爱母爱不仅仅存在于子灏父母那类惊天动地的壮举中,平时我们父母一些不起眼的细小的行为举动,也无不处处体现出他们对我们的无私关爱与心疼。如这个故事就是2007年我母亲回老家时在火车上听到的,后来转述给我。

2007年9月大专院校新生入学报到时,有位从外地送女儿来扬州上学的父亲,他在为女儿办理好报到、住宿等手续后准备回家,到了车站时才发现已经没有回家的班车了,由于孩子母亲身体不好、家庭经济不是太宽裕,这位父亲最终舍不得住哪怕是10块钱的最低档次的小旅店。因为车站是关闭的,他准备在车站外坐一夜。夏天蚊虫特别多,固定坐在一个地方根本坐不住,这位父亲就在马路上来回走,整整走了一夜。为了不让女儿担心,这位父亲还骗女儿说他买到了回家的车票。夜晚,在女儿安然入睡时,这位慈爱朴实的父亲却在异地他乡的马路上来来回回踱步,一踱就是一夜!第二天坐火车回家时,在车上和其他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聊天,这位父亲还说准备回家节俭开支争取早点给女儿买个手机,因为好多孩子都有了。而他自己在火车上一天一夜一口东西都没舍得吃。

每每我讲完这个故事,带领学生欣赏完《天亮了》这首歌曲,所有学生都是沉默的、表情凝重的。不管是懂事的还是调皮顽劣的学生,他们都在沉思,他们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父母为自己做了多少牺牲,或因为自己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而自己又为父母做过什么?!正如同那个女孩,她或许这辈子都不会知道爸爸带她报名那天为她吃了多少辛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时我会教育他们,面对父母的无私给予,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表示回馈与感恩:比如安心搞好学习,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虽然不能工作挣钱,但可以节俭开支,学习生活上不铺张浪费,不糟蹋父母的血汗钱,少给家里增添负担;经常打电话跟家里问好,多关心关心父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自己节俭下来的生活费给父母买些小礼物;每逢父母的生日、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一定要记得跟父母庆祝一下,哪怕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的话语;节假日在家里多帮父母做些家务等等。

对于学生来讲,要时刻记住并学会感谢父母的恩情,对于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母亲双鬓的每一根白发、父亲额头的每一道皱纹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父母无私无悔的爱与奉献时刻都在滋润着我们鲜活的生命。要时刻牢记父母的恩情,尽可能地为他们多做些,不要让他们的腰弯得太快;在他们面前脸上多些阳光,少些愁苦,不给他们增添牵挂,千万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追悔莫及!

一首好歌如同一泓清泉,能荡涤人们内心的污浊,给人以积极正面的人生启迪。《天亮了》这首作品伴我多年,它就是这样一首好歌。

链接

感谢你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

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

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

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

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

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

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

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我忠诚的爱人和朋友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这旋转不息蔚蓝色的星球

感谢生活感谢和平

第8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对昆德拉来说,与抒情态度相反的是怀疑主义。昆德拉将自己看作是欧洲理性主义的传人

经过十年沉寂,85岁的昆德拉再次推出新作《庆祝无意义》。小说译成中文只有3万多字,可说是这位世界著名作家对自己一生创作理念的总结。

昆德拉喜欢音乐,也喜欢创作诗歌。他的第一首诗就是纪念“二战”中教他作曲的音乐家保尔・哈斯,后者最终死于纳粹集中营。昆德拉的诗歌颂了捷共政权,在技巧上受超现实主义影响,后来他对自己的诗歌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甚至不愿再提到它们,因为他认为诗歌是抒情的,而他的创作理念却是反抒情的。

在1967年的作协大会上,作为主席团成员的昆德拉率先发言,呼吁创作自由,认为捷克优秀的文学传统被抛弃了,丧失了它的欧洲特征,变成枯燥无味的政治宣传品。接着,许多作家相继发言,抨击官方的文艺政策和社会政策,这些作家的发言成为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先声,以致在前苏联军队占领布拉格后,第一个包围的国家机构就是捷克作协。

前苏联军队入侵捷克后,昆德拉被,失去了在大学的职位,他的作品也遭到禁止,只能像其他许多作家一样,去做清洁工、夜间看门人等工作谋生。这期间,他与其他被禁作家如哈维尔等人发生了分歧,后者呼唤重建道德,以抵抗极权,这些作家后来形成了“萨米亚特”(地下出版物)圈子,在东欧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昆德拉则基于怀疑主义,不赞同那种阵线分明的反抗,遂于1975年流亡法国。因此,尽管昆德拉在西方获得越来越大的名声,但大多数捷克人却不喜欢他,而晚年的昆德拉同样也只承认自己是位法国作家。

回到“生活世界”

昆德拉早期的小说,往往都是与政治的主题。在一个政治压迫成为常态的社会,个人没有自我,互相间缺乏信任,主人公对的追求只是为了确认自我的存在感,因而这种最终的结果都是虚假的、失败的,充满了反讽。这种主题既有现代性特色,又有捷克的政治语境,因而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昆德拉反感人们将他的作品看作政治小说,认为自己是从美学角度去思考存在,用他在《生活在别处》英文版序言中的话来说,他不是要描写一个时代,而是要借机探讨激情在历史上的作用,“我们选择那个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对它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捕捉兰波和莱蒙托夫、抒情和青春的绝妙的圈套。”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诗句,表达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永恒追求,但是当昆德拉看到,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艾吕雅站出来公开支持斯大林的镇压时,诗歌、激情和崇高在他那里便开始成为怀疑的对象。在小说中,这种抒情态度使得年轻的主人公像现代许多诗人那样,对改变生活的革命充满幻想,用诗歌赞美新时代的到来。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告发了无辜的女友,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抒情态度。昆德拉将这种态度称为“刻奇”,即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刻奇的人总是追求崇高的人生意义,憎厌日常生活的平庸。小说由此思考了诗人群体在现代史上的作用和表现,通过穿插描写雪莱、兰波、莱蒙托夫、哈拉斯等人的故事或诗歌,从他们对现实的反抗、对爱情的追求、对战斗的憧憬、对荣誉的渴望,无不体现出所有诗人在本质上令人惊异的一致性,那就是“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绝对思维。

这里,可以看出昆德拉的思考维度,即从现实扩展到历史,从一个社会扩展到整个人类。确切地说,他的目的是要借助于时代这个实验室,透视人内心的激情,以及这种激情所导致的悲剧。乌托邦理想曾经赋予几代知识分子生活的意义,使他们把对绝对的激情奉献给伟大的历史进军,结果却造就一个“刽子手和诗人联合统治”的时代。

在昆德拉看来,极权制度的实质就在于制造了一个“非如此不可”的意义世界,作为宗教博爱的替代物,使人们无条件信仰它,并且强迫人们舍弃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他主张回到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去热爱生活中那些无意义的日常事物,以抵抗极权主义制造的意义世界。

怀疑与反讽

对昆德拉来说,与抒情态度相反的是怀疑主义。昆德拉将自己看作是欧洲理性主义的传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健全和节制的心智,崇尚思想独立,奉行快乐即善的原则,什么都不可能确定,什么都值得怀疑。可以说,怀疑与反讽是昆德拉作品的主要特色,而怀疑与反讽的对象就是生命的意义。

在其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抒情与怀疑构成了重与轻的两个对子。特蕾莎和弗兰茨代表抒情,托马斯和萨比娜代表怀疑。在书中,昆德拉用了一个德语词来表示人类的抒情态度:刻奇。在昆德拉看来,刻奇意味着对生命的绝对认同,要把生存中无意义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包括人的必死性。换言之,生命意义是一种重,意味着实在与责任,而无意义则是一种轻,意味着自由与虚无。

特蕾莎追求纯洁的爱情,喜欢抒情音乐,厌恶母亲的粗俗和丈夫托马斯的到处留情,在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时,她勇敢地冲上街头抵抗,逃到国外后不久,她又因怀念受难的故土和反感托马斯的不忠而返回捷克。弗兰茨则是一位西方左翼学者,他家庭幸福而有正义感,厌倦大学执教生涯中毫无意义的论文,爱上萨比娜之后,他感到生活有了意义,他羡慕捷克知识分子的处境,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受难。最后他奔赴柬埔寨,去抗议越南的入侵,将此次旅行视作伟大的历史进军,结果被路边的地雷炸死。

小说中最有怀疑主义精神的是画家萨比娜,托马斯后来毕竟还对特蕾莎产生了真情,并跟她回到捷克,宁愿忍受警察的干扰和乡村的孤寂,最终死于车祸。萨比娜则是不可能重复生活的,她聪明、幽默和独立,憎恶一切抒情的态度,任何崇高的情感在她眼里都是可笑的,因而她的一生只能是不断地逃离他人,不断地流亡,最后一个人孤独地客死在陌生的美国人中间。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意义,这是大多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尽管这个意义常常是模糊的,不常想起的。但对于萨比娜来说,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因而也不值得留念和牵挂,所以她活得很轻。但在临终时,她还是产生了些许感伤,这是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975年移居法国后,昆德拉一直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尽管这是一个提倡个人自由的社会,他的怀疑主义却愈趋彻底,从前他反对那种虚假的意义说教,现在却坚信无意义才是世界的本质;从前他的批判是针对集体刻奇,现在却是针对个人刻奇。在他后来的小说中,他总是有意识地描写人的丑陋和做作,不断地嘲弄那些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嘲弄无性的爱情和受苦的价值。总之,嘲弄一切抒情的态度,因为任何抒情态度都是想给生活赋予一种意义。

《不朽》是昆德拉创作道路上的一条分界线,这部小说是他第一部用法文写的小说,内容也不再表现捷克人的生活,而是法国人的生活。小说的结构仍然采用了昆德拉所说音乐对位法,将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物在文本空间中并置起来,正如批评家里卡尔所说,它是“由功能各自独立的一些故事组成的,如果它们彼此交错,那只是出于偶合”。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一种并进性,相互对应和平衡,“具有相同的意义”。

姐姐阿涅丝身上有着萨比娜的味道,她总是感到自己与人类毫无共同之处,对一切都很漠然,她的思考很多,却对感情持怀疑态度,即使时也想着动作的可笑。她的妹妹洛拉却是一位充满浪漫激情的女人,在事业和爱情上都有强烈追求。对于那些无意义的人与事,洛拉总是表示自己想要呕吐(这是不是在讽刺萨特的《呕吐》?)。她后来又拼命爱上姐夫保罗,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那种“感情的人”,即把感情上升为人生价值或意义,希望借此超越个人存在。

保罗属于那种典型的西方左派,过着舒适的生活,却反对产生这种生活的社会制度。用小说里的话说,这些西方左派都是那种“自己的掘墓人的同盟者”。作为一位学者,保罗反感资本主义社会,渴望刻骨铭心的爱情,他崇尚进步,热爱正义,参加过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而这一切选择都是出于紧跟时代潮流。他需要感情的慰藉,阿涅丝对感情的漠然使他与洛拉之间玩起暧昧,并在妻子因车祸去世后很快与洛拉结婚。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为某种生命意义而活。

人们追求生命意义,是因为人们追求不朽。除了两姐妹的故事,小说还穿插描写了歌德与贝蒂娜的故事。贝蒂娜与歌德的罗曼史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她身上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她不断地追求名人,给歌德写情书,但歌德这位理性主义者却知道,贝蒂娜不是在追求爱,而是在追求不朽。

对意义世界彻底怀疑

《庆祝无意义》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与昆德拉前面几部用法文写的小说一脉相承,没有什么变化,但主题却更加显豁。在这个意义上,昆德拉的小说可以称为是一种“主题小说”,他喜欢采用反讽的调子和音乐对位的结构,这都与他所要表现的作品主题有关。在这部新作中,昆德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存在的看法,即对意义世界的彻底怀疑。

小说同样没有遵循情节的一致性,而是由各自独立的一些小故事组成,并将它们放置在一个并置的空间中,看上去互不相关,但通过故事的变化和连续,最终指向一个主题,从偶合的各种情节中透露出某种普遍的东西,即生活中那些被人们视为有意义的事物,无论历史事件还是个人生活,无论苦难、斗争和人权,还是爱情或孩子的笑,本质上都是无意义的,一切事物的意义都是我们所赋予的。

早晨,阿兰站在街头观察少女的肚脐,思考着女性诱惑的源泉;拉蒙放弃无聊的画展排队,去公园里散步;达德洛在医院得知自己没有患癌,他向偶遇的拉蒙撒谎说,自己患了绝症,这使他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几个朋友在一起议论斯大林的幽默,赞扬加里宁的平庸。阿兰回忆起小时候,母亲盯着他的肚脐看。一位自杀的女人把救人者拖下水淹死,接着她爬上岸离开,既无愧疚,也没受到惩罚(昆德拉在此前小说中也都描写过这种无意义的谋杀)。

昆德拉曾从民族性的角度,认为苏联极权的产生是由于俄罗斯人将情感上升为价值或真理的缘故。这观点曾遭到诗人布罗茨基的反驳,认为导致苏联极权的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在这部新作中,昆德拉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将苏联极权制度看作是“纯粹的非理性”的产物。书中有一个情节,斯大林在与下属的谈话中,否定了康德的“物自体”,但却肯定了叔本华的意志。“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背后,没有什么是客观的,没有物自体,为了使这个表象存在,使这个表象现实,必须有一个意志;一个巨大的意志,把它强加于人。”

世界既然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没有任何意义,快乐而有趣地活着便是本质。因此在书中,这些人物“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最后一章,拉蒙与阿兰在公园相遇,他俩由肚脐的一致性谈到世界的一致性,谈到没有一个人是出于意愿来到世上的。此时达德洛又出现了,拉蒙安慰患病的达德洛:“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

为了安慰患病的达德洛,拉蒙极力赞颂生存的无意义,鼓励达德洛“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也就是说,应当热爱那些无意义但却有趣的事物,“呼吸我们周围的无意义,它是智慧的钥匙,它是好心情的钥匙。”但实际上,达德洛早已知道自己没病,因此他才有好心情装作正在和疾病斗争,以博取别人的同情和钦佩。拉蒙知道他是一位“计较伟大真理”的人,听了无意义之类的话肯定不会开心,于是又装作以为他和一位名女人是情人关系,这让达德洛重新愉快起来,尽管他从来没有碰过她,但此刻他的生命却因这个爱而获得了意义。

昆德拉在书中采用了他惯用的反讽手法,而反讽正是虚无主义者最锐利的武器。现代许多伟大作家其实都多少有着虚无主义的思想,在西方现代派的作品中,我们便能看到这一点。所不同的是,在萨特、加缪和贝克特的作品中,即使表现出世界的虚无,仍然透出人物的挣扎和焦虑。昆德拉同样看到了世界的虚无,但却是要庆祝这无意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无意义的生命之轻还是难以承受的,而如今则是要开怀大笑了。正如拉蒙对朋友所说:“只是从无穷的好心情的高度你才能观察到你脚下人类的永久的愚蠢,从而发笑。”

从“生命之轻”到“庆祝无意义”,晚年的昆德拉似已参透一切,成为一名快乐的虚无主义者。他从前的小说常常会写到死亡,这给人们一种怅惘的感觉,从而保持了理性与情感的平衡。而在《庆祝无意义》中,却只有达德洛虚惊一场而无事的喜悦。昆德拉的意图很清楚,他想要揭示意义世界的虚假,赞颂自在的生活甚至低俗的快乐。对于读者,他也只是想让他们从自己的小说中得到快活。

但问题是,昆德拉曾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到,小说是展示不确定性的智慧。可他自己却一头撞到悖论之墙上,因为他对世界的认识同样过于确定。他想要回答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当任何情感价值都被祛除干净,不再是小说的基本要素,那种小说所必需的故事情节也就只能完全放弃了,剩下的只是一堆议论。与昆德拉从前的小说比,这部小说既没有写到死亡,也没有更多的新奇思想。主题和人物都过于简单,这就是《庆祝无意义》这部小说给我们的感觉。

第9篇:感人的爱情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审美;期待视野;接受美学;微电影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54-02

接受美学充分意识到了读者对文学接受的重要作用。姚斯认为,读者在阅读欣赏作品前,意识并非一张白纸,而是由于先前已有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独有的具有某种阅读倾向性、审美需求和标准。这种阅读前已存在并进入阅读过程的意识是审美的期待视野。审美接受的期待视界离不开受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以及受众在当下审美活动中的需求和心境,每个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接受活动,形成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全方位地控制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接受的意向、选择、建构和思考。

一、基于期待视野的审美接受

微电影《父亲》是导演筷子兄弟对日常生活的“美学关注”,它不再是对生活“宏观层面”的迷恋,而是从生活的“微观层面”去进行人生哲理和命运悲剧的“反思”。艺术来源于生活,观众更希望看到真实的生活面貌,而不是美化过虚假的生活,或是时不符合逻辑或经验的生活。电影观众的更加注重情境的类似性,由于微电影《父亲》符合生活的逻辑,并真实地表现人的本貌和生活的细节,促使观众向电影的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所表达的形象认识自我、观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一般而言,“微电影”由于影片时间限制,不能设置繁复的线索和错综复杂的纠葛,缺乏沉淀和积累,而对于细节不能深度推进,导致了微电影很难对主题进行深刻的挖掘。但艺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帮助人们把熟悉的东西利用“陌生化”,以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或期待,对事物产生新鲜和陌生的感觉,从而走出对生活的麻木和困境。这种陌生化实际上是用突破常规的方法唤起接受者的关注。而纪实风格的手段恰恰有一种将司空见惯东西新鲜化的功能,比如:我们对父亲手把手教我们写字的事情记忆深刻,可一出现在影片里就觉得新鲜而亲切。父母为我们补衣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可一出现在影片中里就引人注目。观众正是从这一类观影经验中产生了要看既新鲜又熟悉的人物和景物的期待视野。

在《父亲》中,虽然人物关系、影片线索和故事情节都十分简单,但是影片通过将一个小家庭中父女之间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联系起来,不断地对细节进行发大和积累。其内容来自普通人的生活,更多地体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与温情。总之,从《父亲》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等方面来说,影片在主题表现和对艺术接受者的心灵把握上是成功的。

二、期待视野下的美学审视

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提出了“艺术即经验”的美学命题,在他看来,生活即美,美即生活,“审美经验是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并非游离于其他经验之外”,也就是日常生活蕴含着美的元素和人生哲理。筷子兄弟的电影美学思想显然受到杜威的影响,《父亲》就是从一对普通父女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体验美,探索人生哲理,发现社会问题的旅程。父爱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父亲与子女的问题在这个社会广泛存在着,是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素材之一,在解读父爱和反思父子关系的过程中往往包含了许多的辛酸和泪水,所以从共鸣角度来讲是占了先机的。导演筷子兄弟在影片《父亲》中,以平民的视角对社会底层人和现实的社会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与此同时,电影还涉及了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领域,如现代人的冷漠,职场性骚扰等,进行“社会学”问题的研究和反思,以引发观众反思生活,反思人生。

现代电影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怀旧,美国后现论家杰姆逊认为,怀旧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历史的场景,而是展现一个具体历史时期的文化经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抵制以主观意图对日常生活的粗暴介入,或随意干涉和生硬的切割,其主张电影应该表现真实的人,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反对幻想、想象。其审美元素可以概括为:取消人为臆造的情节,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直接在街头巷尾摄取影片素材,以此来反映当前的社会现状。显然,新现实主义拒绝像现实主义那样对生活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过滤,而是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的本真状态、自然状态。《父亲》是怀旧情结、再现历史和表现文化经验的融合,它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影响,努力还原生活真实,把观众带回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这里,电影成为那个时代文化经验的集体记忆。

《父亲》正是遵循这一原则,把摄影机扛上街头,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怀旧”把握无微不至,力求带着观众一起集体“穿越”到小平房的老街,街头的摩托车,理发匠,严厉的小学老师,顽皮、童真、整蛊的小孩,孩子间的小吵小闹,飘扬的红领巾,巷子里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医院里冷漠无情的护士的服务态度,组成了社会的风俗画,在坚持来源于生活基础之上聚焦70、80后这代人的成长,叙述了小家庭、小故事、小温情的平民生活。其目的是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日常生活之美,再度唤醒大众的集体回忆。有人这样评论道:“《父亲》是人对生命、生活的回望,这种回望,透过亲情、爱情和邻里之情,跨越地域及文化差异,浓厚的人情味使得这幕剧回到港产片的传统时代,怀旧特色也成为它最真诚的标签。”

三、期待视野下的情感共鸣

“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以后对该事物的评价,是因为人们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已有的经验或获得的信息为依据,即以已有的期待视野来判断或解释后来得到的信息。因此在观影中,已有的期待视野能促使观众更快地建立影像与自身之间的亲密关系,观众的心情跟随着影像变化而起伏,银幕仿佛就是一面镜子,观众往往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电影题材所表现的情感与受众的内在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从而引发对过去的追忆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就会“触碰这一代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断层中的群体心中最柔软也最心疼的部位”。

在播放电影前推出同名歌曲《父亲》也很好地调动了观众在期待视野下的情感共鸣,歌曲《父亲》用高度凝练的歌词突出了父爱的主题思想,使《父亲》这首歌深入人心,加深我们对电影主题的认同。一方面,影片的配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烘托作用,渲染了一种悲伤感人的气氛,深化父爱的主题,为观众提供了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使观众仿佛亲身体验了身体的,俨然自己就是影片中的父亲,在险象环生的恶劣条件下与敌人作搏斗;或是女主角,经历了重重苦难,终于与心上人走在一起。此时,艺术意象已不仅仅停留在心中,而是作为生命意象与受众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和谐的交响。

四、结语

微电影《父亲》通过对观众期待视野的把握与突破,生动地阐释了影视艺术的三个重要原则,既现实美与艺术美的集中表现的原则,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的原则,以及具象美与抽象美的完美结合的原则。《父亲》作为一部微电影,能唤起人们对父爱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惜,达到了一部影片对社会应有的贡献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德]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