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动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生产线现场车间布局及功能区域分类,将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控制系统分为5个子系统,分别为中央控制子系统、托盘循环子系统、边模清洗及置放子系统、钢筋网放置子系统和格构梁放置子系统。根据系统划分及控制基本要求,整个系统采用3层网络结构,其中上层网络采用Ethernet,由交换机CU2008、中央控制子系统PC、各子系统控制器CP7202组成,实现中央控制子系统向各子系统发送接收数据,实现整个系统的监控,同时将上层网络通过交换机CU2008接入Internet,用于对设备进行远程诊断及维护,该诊断可以实现底层现场PLC级的诊断而无需为系统增添硬件设备;中间层控制网络采用EtherCAT现场总线,由各子站桥接模块EL6692和托盘循环系统Ether-CAT耦合模块CU1128组成,完成托盘循环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的控制信号和数据的交换;底层设备控制采用EtherCAT现场总线,各子系统采用主从式网络结构。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如图3所示。中央控制子系统。由运行监控系统的计算机、打印机、UPS电源组成。该系统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系统运行时,CAD数据传输到监控系统进行预处理,处理的数据在精确的时间内被传输到各个独立设备中,由各设备根据数据进行生产。在产品生产期间,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数据被存储,同时对该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用于其他生产计划以及ERP系统的控制。系统打印机可以对构件生产清单、班次产量、混凝土重量等信息进行打印,UPS电源为系统不间断运行提供保障。托盘循环控制子系统。1个主站CP7202,25个由EK1100耦合器及安全控制器、安全型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组成的IO从站,19个SEW变频驱动从站,1个SMC气动阀从站。系统控制器CP7202中运行3个PLC,1#PLC主要完成托盘运输固定、横移车移动、倾卸、振捣、抹平、拉丝、翻转、养护窑门开关;2#PLC主要完成堆垛机构控制;3#PLC主要完成混凝土布料机的控制。边模清洗及置放子系统。1个主站CP7202,3个由EK1100耦合器及安全控制器、安全型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组成的IO从站,9个POSIDRIVE伺服驱动从站,1个SMC气动阀从站。系统控制器CP7202中运行1个PLC,主要完成边模和托盘底模的清洗、划线、边模的摆放,以及将清洗好的边模放入边模库及取出。钢筋网放置子系统。1个主站CP7202,4个由EK1100耦合器及安全控制器、安全型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组成的IO从站,16个POSIDRIVE伺服驱动从站。系统控制器CP7202中运行1个PLC,主要完成将生产完毕并储存的钢筋网放置到托盘中。格构梁放置子系统。1个主站CP7202,3个由EK1100耦合器及安全控制器、安全型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组成的IO从站,9个POSIDRIVE伺服驱动从站。系统控制器CP7202中运行1个PLC,主要完成将生产完毕的格构梁按要求切割,并放置到托盘中。
2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2.1安全功能
生产线的安全控制分两种,即急停安全和机器安全,通过TwinSAFE安全PLC端子模块EL6900,4通道故障安全输入模块EL1904,4通道故障安全输出模块EL2904实现。其中模块EL6900集成了256个安全功能块;安全输出模块EL2904可以开关最大电流达2A的24V直流执行器[3]。急停安全由复位按钮、急停按钮、控制电源反馈触点组成,2个急停为常闭触点,且EstopIn1和EstopIn2之间为逻辑与关系,当操作员按下急停按钮或控制电压反馈触点K24DC断开时,急停输出EstopOut断开,控制电压继电器K24DC断开,切换控制电源,设备停止,功能实现如图4所示。机器安全实现时,其安全功能块与急停功能块相近,只是在安全外设选择了安全光幕、双手控制开关安全门限位和安全门进入确认按钮,通过在功能块中对这些安全输入的失效时间(1s)进行监控,当输入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失效后,触发监控输出,利用监控输出点实现相关动作的停止,保证机器安全。
2.2边模取置自动控制功能
边模取置通常采用自动划线,人工取置边模和喷油操作,由于人为的失误可导致产品直接报废,而采用伺服系统自动控制划线和边模取置,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重复精度,边模置放精度达到±2mm。由于控制特点具有很强的流程性,因此采用逻辑控制流程图法中的循环流程、条件分支和平行分支来实现设计[4],其控制功能流程图如图5所示。
3结论
论文摘要:介绍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的经验,简要分析了由此给教学产生的实际影响。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设计自动化的观念和EDA工具的使用水平已成为度量工程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EDA实验室。EDA实验环境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该校硬件水平、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在教育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对EDA的教学和实验环境的建设给予了足够地重视,专门成立了EDA(实验)中心,旨在负责全校EDA实验教学,EDA项目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建设,EDA中心已初具规模,为全校的EDA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促进了我校电类现代化课程教育的发展。
1EDA实验环境的建设
EDA(实验)中心的建设起始于1998年初,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第一期工程建立起配备有40台Pentium166MMX微机的多媒体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各一个;1999年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又建起了一个包含40台PentiumⅡ400微机和两台专用服务器的网络实验室和一个管理办公室。并进行了软件建设和有关实验项目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的软硬件环境如表1。
在EDA中心的建设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创建一流具有EDA特色的实验环境。EDA的实验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电类学生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同时EDA的实验环境也是一个窗口,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形象。EDA中心的建设不应等同于一般的计算中心或机房的建设,应该具有EDA特色,那就是要有丰富的EDA软硬件支持,要有得力的指导开发力量。为了建设好一流的EDA实验环境,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指导环境的建设,并多次派人到EDA教学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为了体现时代的特点,我们将中心80台机器内部互连,整个内部网络完全按照Internet技术规范设计,能提供全套Internet服务。中心内部网络还通过Linux网关与校园网相连。服务器采用WindowsNT4.0、Linux5.0、Net-ware3.12,工作站安装了DOS6.22、Win-dows98(中、英文)、WindowsNT、Linux等操作系统。
(2)严把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建设。EDA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引进都经过认真市场调查研究,并严格的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清除。如曾进一批微机,检测后发现配置与样机不符,立刻退货,重新购置。软件的建设对EDA来说是体现特色的关键性建设,尽管EDA软件投资较大,为保证实验质量,划出专项资金,引进许多最新的正版EDA软件。
(3)加强外联,寻求多方支持。EDA教学的开展需要许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加强了校际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与EDA软硬件开发商家的联系,可以从中得到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帮助,如东南大学赠送给我们不少非常有用的EDA软件和设备,美国Altera公司通过其大学项目赠送给我们专业版和网络版的Max+PlasⅡ软件开发工具等。
(4)鼓励师生开发EDA教学项目。我校EDA教学项目的开发进行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EDA中心成立后更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目前已自行开发并用于教学有ISP和FPGA等实验装置,全定制的A-SIC实验环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5)勤俭节约,变废为宝。EDA的某些硬件实验对微机要求并不高并且有可能对微机产生伤害,为此我们从校计算中心等地方找来约20台淘汰了的386和486微机,建成了硬件机房,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并节约了不少资金。
2EDA实验环境的管理
我校的EDA实验环境主要面向电子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学生,行政上挂靠电子工程系。为了便于协调管理,两系分别任命了兼职正副主任负责中心的建设和日常管理。
在EDA(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
(1)全心全意为EDA教学服务。EDA(实验)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全校师生的EDA教学实验提供方便。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如有教师希望通过网络授课,我们引进了Lanstar网络教学系统软件。有教师需要提供语音教学服务,我们购买了无线话筒。有一些国外引进的EDA软件需要用英文操作系统,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使中英文操作系统能够方便地切换。中心的Internet网及打印机等设备也均向师生开发。
(2)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心除正常设备维护日外,保持全日制开放。开放时除了安排一般值班人员外,还经常安排对EDA技术熟悉的教师或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上机实习。
(3)不断推广EDA新技术。EDA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利用中心与外界联系较多的优势,不断向师生推荐EDA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我们曾请经销商来介绍最新版本的PADS、EWB等EDA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与东南大学EDA实验中心合作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EDA研讨班。
3效果分析
(1)EDA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十多门课程的上百个实验,部分实验还延伸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课程中;每年还有几十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进行毕业设计和课题上机。总上机时数已达4万机时。
(2)EDA中心的构建,推动了我校多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数字电子课程而言,迫切需要充实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EDA中心的服务为此创造的必要的条件。由于EDA中心的大量工作,使教师可以在课常上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前人创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而把一些繁琐的计算交给EDA工具,学生通过EDA工具的使用去实践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思路。对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系统设计等课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3)开放式的管理,方便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如有一位在给电类提高班讲课的教师发现,原拟定通过Lanstar授课系统对学生讲授EWB的使用方法,结果在现场却发现,不少学生已初步学会了EWB的使用,其原因是他们已主动地到EDA中心,通过自学,进入了EDA环境。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映了他们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也为他们将来自行掌握更现代化、更复杂的EDA工具打下了基础。
(4)EDA中心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场地,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数字系统设计的老师利用EDA中心进行电子设计竞赛,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一、仓储管理工作当中的装卸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一)高层货架储存
在我国目前的仓储管理工作当中,如果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的话,其实就能发现非常显着的一个特征,那就是仓库当中的货架都是比较高的,形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在装卸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之后,仓储管理工作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效率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所以其承担的任务量其实也是随着时间而向上增长的,为了使用当前时代中比较大的任务量,就必须将仓储工作当中的储存空间进行一定的扩大化,而这正是国内的仓储管理工作的货架都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二)自动地进行装卸
装卸自动化技术其实我们就可以从其字面的意义上进行理解,也就是说,这项技术可以将从前需要人工的部分改为自动的机械运动过程。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自动化装卸技术就可以利用设备当中的部分,进行依次衔接且彼此之间有着特殊联系的工作,将以往需要人工劳动的部分全部转化为机械化的运动过程。而且,在实际的仓储管理工作当中,装卸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按照电脑系统当中的拟定工作系统进行工作,也就是说,仓储管理工作当中的装卸自动化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根据拟定的电脑系统进行一定的改变的,在这种技术的帮助之下,甚至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将相关人员的体力劳动全部代替,而且其中的电脑拟定系统还可以将机械驾驶员的一部分脑力劳动代替,从这一点上来说,装卸自动化技术对于仓储管理工作自身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洋山四期码头,初期将有100台智能设备投入生产,其中包括50台自动导引车、10台桥吊和40台轨道吊。根据规划,洋山四期码头最终将配置130台自动导引车、26台桥吊和120台轨道吊,这些设备都隶属于装卸自动化的相关设备。
(三)计算机进行控制
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介绍,那就是对于当今时代中的仓储管理工作来说,其自动化的方向以及工作效率其实都是依靠着计算机来对其进行控制的。而且,仓储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储存物的相关信息,而通过计算机来对装卸自动化进行控制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储存物的信息的一种控制。这种计算机进行控制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仓库的储藏货物的速度,还可以将货物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的工作。
二、仓储管理工作当中的装卸自动化技术的价值和贡献
(一)提高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
众所周知,我们目前所生活的社会其实是一个节奏非常快的社会,在各种社会工作当中其实也是一样的,而且这种特点在仓储管理工作当中尤其显得突出。而且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来看,以往传统的仓储管理工作不能顺应时代进行发展,就是因为其效率比较低,而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无论是物流方面的工作还是交通运输方面的工作,其实多多少少的都与仓储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今时代要求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行一定的提升,而装卸自动化技术则能将这一点要求非常好地完成。例如,对于传统的仓储管理工作来说,其应用的几乎都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速度往往是比较缓慢的,而装卸自动化技术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例如在需求明确的情况下,江苏安方科技开始多方协作,先后解决了大场景图像扫描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以下就是杭州仓储自动化的相关流程图。
(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个发展事业如果想要在当今的社会中进行生存和发展,那么其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仓储管理所处的时代对其要求并不是非常的高,因为以往的时代当中,我国的各项社会工作其实还远远达不到发达的程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开始逐渐地接近世界当中的发达国家,各项工作都有了非常显着的提高,其中一项工作其实就是仓储管理工作,而其中的装卸自动化技术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后为这项工作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在物流行业当中装卸自动化技术就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是122亿元,而到了2016年已经增长到722亿元,从中就能看出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了。
(三)使得仓储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没有装卸自动化技术涉入的话,我国的仓储管理工作是不能够发展到当前的这种程度的。而装卸自动化技术进行涉入之后,我国的仓储工作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量都有了比较显着的提升,因此这项工作的发展潜力其实也是装卸自动化技术带来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是目前为止的装卸自动化技术对仓储管理工作的价值和贡献了,在文中我们对装卸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特点进行一定的介绍,也将在仓储管理工作当中的价值和贡献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就目前来说,这项技术在仓储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且熟练的,希望这项技术以及这项工作在未来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和突破。
【管理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顾平.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6):141.
[2]陈怡暄,黄字宣.管控一体化系统在船运散粮自动化装卸中的应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5,22(6):71-74.
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被广泛应用到机械批量生产冷加工方面,直至20世纪60年代左右,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及需要,提高机械生产的灵活性与反应能力,逐步创建了可以改变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也就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推广的柔性自动化。此种电子自动化是在生产体系不改变或者改变不大的前提下,在对生产及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期间,可以利用信息处理、自行检测、判定分析等方法对结构进行预先判断,同时可以自行由生产一种零部件转变到生产另一种零部件。经过实践验证发现,传统的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同当前很多企业的真实生产不相符,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改进与探究。对于机械自动化来讲,其技术水平不但同整体机械生产领域存在关联,同时也与社会经济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怎样推动我国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成为当前制造领域需要深入探究的首要问题。
2当前我国机械电子自动化的情况
对于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来讲,其开始于20世纪,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取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计算机集成化水平越来越高,极大促进了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尽管我国近些年机械电子自动化取得了一定进步,然而仍处在初级阶段。现今,全球除了西方少数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外,很多国家的电子自动化水平较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较不平衡,自动化程度较低,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在种类、质量、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想要发展我国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从而推动我国机械自动化更好发展。
3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自动化水平的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机械生产企业想要保证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就需要提高机械电子自动化的能力及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
对于机械制造技术来讲,其核心内容在于使用。想要促进机械电子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从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唯有针对相应的商品生产选用配套的自动化生产形式,才能缩减成本投入,增加资金收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所以,企业在发展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期间,应同实际相结合,关注应用,也就是生产的真实收益。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纠正盲目进行自动化的行为,如仅需1~2个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却要进行自动化,不仅不会增加资金收益,同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企业应将注意力放在效益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速度。
3.2大力推广见效快、成本低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大力推广成本低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大的潜力,并且投入较少,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我国当前发展需求相吻合。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曾提出了精益生产的LP形式,也就是通过最低的资金投入,获取最高的生产收益。同时,日本丰田公司提出了生产JIT、弹性作业、成组技术GT等生产形式,使很多自动化水平较低的企业收获了较高的资金收益。在芬兰,NOKOAData企业在生产车间创造了386、486等生产线,其不仅仅是由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构成的,同时在其中也插入计算机指导及员工的参与,将原始工业生产形式同高新科技灵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而缩减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其实,精益生产自身就代表由企业及国家的真实状况出发,借助外国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低成本自动化的经验。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存有大量的通用型设备,在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在可以给予原始设备的前提下,对机床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尽可能少地加入数控设备,并且引进CAD技术,就可以全面发挥人员的创造性优势及电子计算机的管理特点,形成以人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先导的生产体系,为我国的机械生产领域开创一条资金投入低、效果好、资金收益高、同我国国情相吻合的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发展途径。
3.3把握基础,关注发展机械电子自动化的配套技术
在促进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期间,还需要做好该技术应用的基础工作,并且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推广,不但应发展主要设备,同时还需要加大开发自动化软件及相关配套控制系统的力度。电子计算机、微处理设备、新型刀具、传感设备、可编程控制设备等必将是未来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前提与基础。配套设备的质量同日后机械设备自动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予以重视,不断更新机械自动化的配套技术,进而推动我国现代自动化的发展。在应用其进行自动化加工期间,体系的自行检测、控制、伺服等操作都不能缺少微电子技术;并且需要进行信息处理与交换,对数据进行计算,进而同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又形成了密切关联。对于现代的自动化技术来讲,其涵盖微电子、自动控制、机械技术等内容。想要促进机械电子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对电子学、计算机技术、机床装料技术等给予高度重视,大量选用数控程序机床进行生产,并且不断改进并完善生产线,保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加大对生产控制信息体系的重视程度。相关工作人员在应用并发展自动化技术期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牢牢把握自动化的基础,由真实情况出发,不仅发展主要设备,同时发展配套技术,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降低企业成本投入,增加企业资金收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4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
发展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其是一个由低至高,由简单至复杂,由存在缺陷到不断改进及完善的过程。在通过自动控制设备操控机械生产期间,其生产的形式也由机械化水平逐步向机械控制自动化水平过渡,实现了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的自动化。唯有建设自动化厂房后,才能保证生产整体过程实施自动化,进而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增加企业资金收益。当前,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不可急于求成,需要逐步开展。对于我国这一处在发展期间的国家来讲,对生产技术进行探究的前提是保证技术的适用性。例如:我国想要学习借鉴国外柔性制造系统,则需要在柔性生产的基础上,对人机工作界面进行优化,创建比较全面的信息体系,提高人机管理的质量及效率。在体系中,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需要同普通装置并存,在体系中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人工干预。这种方法密切结合的我国的国情,选用科学、先进的技术进行创新,以适用性为基础,获取经验,进行应用与推广,从而增加企业资金收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4总结
(一)人工和机械化仓储
20世纪,我国的仓储管理还处于人工与机械化阶段,无论是在运输、控制还是管理上,主要依靠人力的作用进行,机械化水平还不能满足所有仓储的需求,只能作为人力的辅助作用。在企业仓库管理中,相关机械的操作只能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控制,比如机械手、传送带、升降机等,在操作期间通过行程开关和机械监视器对人工操作进行监控。该阶段仓储模式的优势是在获取存取和搬运中能获得较高的数据精度,但速度慢、重复性高。
(二)自动化仓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仓储管理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企业仓库可以在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自主的完成控制与独立应用等任务。在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中,仓储管理在自动化系统配置中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完美融合于数据采集、机械设备控制中,将数据和信息更加直观的反馈在主机上,通过对仓库主机进行查询就可以获得仓库管理的信息,比如货物达到时间、库存量等,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随时对资源进行调配。
(三)智能化仓储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自动化仓储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成为了业界人士重点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使企业仓储智能化成为了现实,以巷道式推垛机为主的立体型仓库存取逐渐被投入使用,智能化仓储技术尤其是交通部门和物流中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智能化仓储对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精度以及智能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仓库各环节管理工作环环相扣,有利于获取信息与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真正实现了企业仓储智能化。
二、自动化仓储管理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以集中服务为切入点,针对企业仓储管理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了节点移动,有利于对仓库各环节管理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与检验,有利于对仓储过程中各项工作指令数据进行采集,从而确保仓储管理工作达到标准,提高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仓储采取自动化管理,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完整的物品信息,有利于掌握物品准确的位置,从而提高企业仓储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自动化仓储管理在物品运输、管理,以及最大限度利用仓库空间、及时获得精准数据等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根据自动化仓储管理的特点,可以设定一个多层、大容量的货物存放仓库系统,超过30m高度设置高中低三层面系统,在货物存放有变动的情况下,按照企业发展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多层面立体仓储设计大大节省了仓库空间,有利于出入输送机对货物的移动与搬运,从而提高货架层的利用率。另外,自动化仓储管理实现了货品种类、数量等信息的自动核对和记录,企业管理人员只需要对仓库计算机进行查询,就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与数据。
三、自动化仓储管理解决方案分析
自动化仓储管理实质就是在企业仓库管理中,构建一个自动化仓储系统,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仓储管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自动化仓储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和软件,完整的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在设计与构建上分为管理层、服务层、监控层以及执行层,解决方案是通过服务层对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反馈,帮助管理层和局域网对物品信息进行核实和检验,利用执行层实现与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管理层主要任务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以此实现自动化仓储系统货位管理,并进行货物报表查询、货物出入库次数管理、系统故障分析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有利于及时下达指令进行信息传递和交互,实现企业仓库监控管理。监控层作为仓库管理的心脏,主要承担着管理系统指令的控制、接收、转发和分解等重任,平衡企业其他设备执行命令控制。为更好的对信息进行跟踪和处理,需要在执行层对仓储管理各环节执行作业指令,并依次完成各项指令任务。
(一)货存管理功能
货存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建立备品货位明细表、周期库存资金统计表、出入库信息记录表、采购计划表等,建立货物编码、部门、用户编码、库存量等档案,建立运行记录,比如设备故障和报警记录、作业执行情况等。
(二)货位管理功能
为提高系统运行的自动性和灵活性,分析货位安排的合理性,确保货位存取始终处于高层货架受力均衡和高效运行状态中。作业计划功能是接受备品出入库和供应商材料等信息,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单项处理或批量处理作业单。作业调度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堆垛机的效率,避免因一台机器出现故障而影响企业仓库相关环节的作业,同时预测备品的储存周期,针对推垛机出入库特点,合理的分配货位。
(三)监控系统功能
首先将接收的作业信息、堆垛机状态、故障信息等以动态图形的形式显示在监控界面中,并将接收到的仓库管理系统的作业单转化为指令,村入至待发任务队列中,并向推垛机发送。其次针对企业仓储管理实际需求,通过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封锁某条巷道或者通过指令使推垛机停止和返回。最后,通过计算机屏幕和声卡,系统或者设备故障发生声光报警。部分故障发生后,故障设备会自动停用并封锁,并及时将故障信息传递给仓库管理员,有利于管理员迅速的调整作业计划,避免故障设备打乱正常工作流程,并通知维修人员尽快维护。
四、结束语
1泛化阶段的动作特点
大脑皮层兴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表现为学生做动作很吃力,紧张、不协调,出现多余动作,缺乏控制力。该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建立动作的正确表现和概念,防止和排除多余动作及错误动作,让学生通过重复练习,粗略的掌握动作。
2分化阶段动作特点
大脑皮层与抑制过程处于分化阶段,兴奋相对集中,内抑制逐步发展巩固,并逐步建立动力定型。表现为动作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错误动作逐步消除,动作变得准确、协调和轻快。任务是进一步消除动作的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加深理解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动作的细节,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提高动作的协调与节奏,增强学生体力。
3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特点
神经活动高度集中,动作分化精细,运动性神经与植物性神经配合协调。表现完成动作精细优美,如不用意识控制一样,达到自动化程度。任务是进一步巩固发展已形成的动力定型,使学生不仅能熟练省力、轻松的完成动作,而且能在各种变化的复杂条件下灵活自如的运用。
二、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1泛化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感知觉在泛化阶段中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开端,在体育运动中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都是从感知开始的。这个时期教师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示范要正确,力求熟练准确,轻快优美,使学生开始就对动作的感觉上产生兴趣。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是,应充分利用模型教具、图片、实物等工具使学生的知觉对象处于运动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思维在泛化阶段中,是初步感知某种具体形象实物基础上的概括,是以感知事物为基础进行初步概括的结果。这个阶段是教学讲解并示范完毕,学生模仿并想象、思维的过程,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在泛化阶段中,分析与综合处在一个较低级的思维水平上,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是一个初级的水平,动作不协调等现象普遍存在;比较。由于各种动作技能掌握的不够完善,学生应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动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自己的动作要领,尽快掌握正确动作;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在泛化阶段中,很难做到思维的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学生对新动作的控制力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各种动作技术还会出现多余动作。
第三,记忆。在泛化阶段学习中,感知过的事物和思考过的动作所产生的印象并不会全部消失,虽然动作技能各方面还未达到正确的动作定型,但其中的一部分要领在人脑中保留下来,以后的学习中和一定条件下,这些保留下来的动作技能还会在头脑中重新反应出来,参加到后来的心理活动中去。泛化阶段的记忆过程一般比较浅显,只是粗略的记住动作的各个环节,有时还会出现遗忘现象。
第四,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在泛化阶段学习中,教师应反复示范并且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强调技术动作的实用性及它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一方面,促使学生在有意学习动作的情况下记住动作并尽快地完成动作。另一方面在教师反复讲解示范过程中促进学生无意的观察或感知到某个技术动作,为分化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儿童学习游泳初次下水后不熟悉水性,有些胆怯,怕呛水,怕别人笑话,但由于认识到游泳可以锻炼身体,又有实用价值,于是为这个间接兴趣所吸引。最后还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克服困难,坚持下水学习,掌握动作要领。
2分化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感知觉在分化阶段过程中,由于所学的动作初步建立起动力定型,这时适当的提高或降低学生的差别感受性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在关键的地方提高音调、加重语气。在示范时,关键动作适当放慢或加大用力程度,以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什么是关键的要领和动作。还可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目的是使学生更清晰的感知动作的幅度和发现,为达到动作的自动化打下基础。例如:在体操前滚翻教学中,采取四步教学法。
(1)两手扶地,两腿蹬地。
(2)屈臂低头,含胸提臀。
(3)前滚时后脑、肩、臀部一次着地。
(4)最后抱小腿团身呈蹲撑。目的是使学生清楚的感知各个部分的动作要领并初步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第二,思维在分化阶段中是逐步感知到某种形象的具体事物基础上逐渐加以概括的过程。教师仔细的讲解并示范每一动作要领后,学生回忆并想象整个动作,然后逐渐实现自己新的动作。
(1)在分化阶段中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是在思考中把一整个动作要领分解为各个部分或个别属性,并把各个部分或个别属性联合为一个整体,逐步提高到高级分析综合水平的过程。
(2)比较在分化阶段中要做到与泛化阶段相比较,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相比较,自己的动作与教师动作相比较,从而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在,分化阶段这一过程有所体现,与泛化阶段相比较,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也会找到一些共同属性,将这些共性的东西相联系,从中应用到具体化中去。例如脚背正面踢球和脚内侧踢球的助跑、大腿的蹬摆都是一样的动作,只是触球部位不相同。教师示范在思维活动中可以适当举出学生易犯的错误动作,将错误动作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逐步移除,尽可能的建立并实现动作的正确性。
第三,记忆。在分化阶段学习中,学习过的动作有很大一部分会作为经验在人脑中保留下来,在以后的学习或练习中还会在头脑中反映出来。分化阶段对于记忆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会为长时间的记忆效果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中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及正确性,对学生易犯的错误采用恰当的语言将其纠正,从而达到学习动作的最优化状态。
第四,注意。分化阶段中,学习动作技能主要以学生有意注意学习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主要集中到纠正错误动作,逐步消除动作的紧张及牵强、多余、错误的动作,从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教师一方面要改进教法,一方面要提醒学生认真学习。应向学生说明,运动学习即是体力的也是智力的持久的劳动,既要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要学好暂时不感兴趣的东西。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某些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感到兴趣和愉快。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用以自我监督,自觉地、主动地克服主观分心和客观干扰,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3自动化阶段的认知过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感知觉在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由于大脑皮层对所学动作已经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学生能更好的感知动作之间的区别并能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教师对正在练习的学生可采用语言、信号等有意识的强化刺激,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动作,从而进一步改变动作质量,使动作更加完美。这一阶段,教师在讲解示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为下一动作技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思维。自动化阶段中,思维是已经感知到某种具体事物并概括总结的阶段。学生经历了泛化阶段、分化阶段的学习过程所达到动作的自动化阶段,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真理、实践去检验,从而运用到实际动作技能中去的过程。
(1)这一阶段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是在经历了由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基础上而达到的高级的分析、综合的水平。
(2)比较,是经过了不同观点、不同角度而取得的重要的动作。
(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都是在泛化阶段、分化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将本质的属性作为其学习的重点,并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在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示范中,教师要将整个动作完整、流畅的展示出来,并伴有音乐或拍子,将优美的动作过程呈现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去。
第三,记忆。在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主要以长时记忆为主,学生可以无意识的流畅优美的将动作展示出来。在动作示范中教师要强调动作的舒展度及面部表情等方面,并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将完美的动作长时间的形成记忆。
第四,注意。在自动化阶段,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教师讲解要系统、连贯,深入浅出,示范要突出关键,动作完美。正确的去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活动,并采用比赛形式的练习手段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论
配电自动化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电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包含负荷管理、用电管理及需方发电管理等。需求侧管理的几个内容涉及电力供需双方,甚至与电力管理体制有关,必须通过立法和制订相应的规则,并最终由电力市场来调节。可以看到,电力的供需双方不仅仅是一种电力买卖关系,也是以双方利益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必将被重视。
二、配电自动化发展新动向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使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进一步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馈线自动化的发展。必须在馈电线路上装设电动开关,配置馈线终端设备FTU,对一些分支线路,还应装设故障指示器,并利用通信系统,向系统提供馈线运行数据和状态,执行系统下达的馈线开关遥控操作命令。非线性负载、电动机直接起动、不平衡负载、焊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设备增多,降低了电压质量。电压质量对现代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影响极大。为此,提出系统应对电压进行连续测量和质量分析,噪声越限告警。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无功补偿方式。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是一发展趋势。早期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采用发展独立的、单项自动化系统来解决问题,如直接的负荷控制、大用户的远程抄表等,由于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中大部分要求很难满足,且还无法克服在扩大应用规模时确认所需投资的合理性所遇到的困难。这种按"功能定向"的方法,已造成综合化水平非常低并带来若干反面影响,如功能重叠、数据的重复、灵活性很差和维修费用高等。另外,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众多的设备和子系统,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本身及其所用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对任一家制造商而言,根本不可能包揽一切。在馈线自动化方面,现有馈线终端设备不仅具有常规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且还集成了自动重合闸、馈线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的一些参数的检测功能,甚至集成了断路器的监视功能,且有进一步与断路器、开关相结合,机电一体化,发展成为智能化开关的趋势。显著地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故障定位和自动恢复送电可以明显地缩短停电时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数字式继电保护、馈线自动化和DMS系统为基础。对于故障定位,国外有人提出使用三种技术综合处理:故障距离计算法、线路故障指示器法以及不同线路区间故障概率统计法,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模糊逻辑处理。
三、电力线载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PL技术是针对能够加强本地、区域性以至全球范围的家庭和中小型公司的数据访问性能和响应性能,采用改进的因特网规约(IP)以及复杂的专用电子装置来沿低压配电电缆网络传输MHz级的数字高频信号,同时监视导致信息失真的脉冲信号以及其他形式的电干扰,从而实现了利用配电网络为家庭和中小公司提供数字电话、传真及因特网通信服务的手段。该项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对于电力公司来说,配电网络是现成的,因而应用DPL技术的投资远小于其他宽带通信系统;由于配电系统连至千家万户,通过该网络可为用户提供极方便的因特网服务;该技术使得由调制的低压网络传送的因特网和数据访问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综合数字服务网络ISDN的速度提高了10倍,比与普通电话线连接的高速调制解调器快20倍;但目前推广应用DPL技术存在一些因难:将变电站转化为与因特网相连的网关,还需要在变电站中安装开关以及异端高速回馈光纤网络以承载变电站和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DPL这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证实,而其他技术,如低能无线(low-powerradio)、电缆调制解调器或不对称数字电话用户线(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等高速通信系统都已商业化或即将商业化,因而至少在最近两年内,DPL技术是一项相对比较贵的选择方案。
无论是固态补偿器STATCOM还是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VoltageRestorerDVR)直流储能装置的容量决定了对每次电压下跌进行调节的持续时间,可以从几个Hz到几秒钟。若应用超导储能器(MicroSuper-conductingMagneticEnergyStoragy-SMES),可适用于短时间大功率的存储和释放场所。有了用户电力设施,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仍需供电方和用电方合作解决,所以双方的信息畅通和工况变化的透明度是十分重要的,这有赖于供电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户和供电者合作可以共同把扰动减少到几乎没有。不论是雷击、开关切换还是负荷大变动等,都不使其干扰电力用户的运作。
四、用户电力技术的应用
用户电力(CustomPower)技术是NarainG.Hingorani任职于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时和柔性输电(FACTS)技术一起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该项技术可以解决电压突升、突降和瞬时断电等配电系统扰动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可补偿电压下降及短时断电,对谐波进行有效滤波,补偿相电流的不平衡,改进功率因素。其对提高供电质量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值得研究。
无论是固态补偿器STATCOM还是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VoltageRestorerDVR)直流储能装置的容量决定了对每次电压下跌进行调节的持续时间,可以从几个Hz到几秒钟。若应用超导储能器(MicroSuper-conductingMagneticEnergyStoragy-SMES),可适用于短时间大功率的存储和释放场所。有了用户电力设施,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仍需供电方和用电方合作解决,所以双方的信息畅通和工况变化的透明度是十分重要的,这有赖于供电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户和供电者合作可以共同把扰动减少到几乎没有。不论是雷击、开关切换还是负荷大变动等,都不使其干扰电力用户的运作。
现阶段,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很多种类工艺,各个化工企业具有不同种类的生产工艺,相比较于以往的安全化工生产工艺来说,我们研究和分析的安全生产工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安全化工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并且生产规模较大;二是,安全化工生产过程中具有很长的周期,而且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的情况,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是,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工艺条件,很难全部满足高压、高温、易燃易爆、真空以及有毒害等条件,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介质种类很多;四是,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复杂的生产环境,一般来说都是处于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下[1]。
2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一)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实际上就是依据规定指令或者程序自动进行化工生产的一种新技术,依据运行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合理的分为全自动化控制和半自动化控制两大类。这种新的控制技术可以合理的运用到机械制造、生产控制过程以及管理过程控制等多方面。我国运用这种自动控制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主要包括创新和引进两种开发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有手工操作、机械控制以及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技术从简单的生产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生产系统[2]。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化工企业中,分散控制系统(DCS)、逻辑控制器(PLC)以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应用的相对比较广泛。其中逻辑控制器和分散控制系统是比较常见的。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可以进行存储的设备,一般来说是一类编程,可以适当作为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执行定时、执行顺序控制以及执行计算和算数的过程是基本主要功能。主要控制形式为模拟输入、输出方式或者数字输出、输入方式。逻辑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具有很大性价比,功能比较强;二是维修过程比较方便和简单;三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主要适用于中小规模连续生产控制过程中以及间歇性生产的控制过程。一般来说,具有比较大规模的化工生产控制过程主要使用的是分散控制系统。主要特点就是可以适当的融合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从而很好的实现自动监控、自动生产、自动管理、自动操作以及分散控制,相比较于逻辑控制器来说,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但是也具有很大的设备成本。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形式结构特点为多层分散、分散、自治合作以及危险分散,比较适合使用在化肥、石油以及大型空分制氧的生产过程中[3]。以上的运行系统应该保持与生产过程一致,从而全面实现自动控制,以便于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设备的智能化、微型化、开放化、数字化的自动管理,这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逐渐成为未来化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4]。
(二)安全联锁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安全联锁实际上是属于一种安全技术,可以阻止排除安全隐患之前接触存在危险区域的行为,或者在出现接触危险区域的时候可以自动排除安全隐患。现阶段,在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就是紧急停车系统,可以让设备在瞬间就能够停止运行,从而保证不会发生一定的安全事故,为了有效地增加系统的安全性,一般把紧急停车系统有机结合PLC系统、FCS系统、DCS系统,可以在系统出现压力、温度或者液位超过规定范围或者毒害气体超过标准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报警,适当启动安全联锁作用。
3结束语
EDA(实验)中心的建设起始于1998年初,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第一期工程建立起配备有40台Pentium166MMX微机的多媒体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各一个;1999年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又建起了一个包含40台PentiumⅡ400微机和两台专用服务器的网络实验室和一个管理办公室。并进行了软件建设和有关实验项目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的软硬件环境如表1。
在EDA中心的建设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创建一流具有EDA特色的实验环境。EDA的实验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电类学生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同时EDA的实验环境也是一个窗口,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形象。EDA中心的建设不应等同于一般的计算中心或机房的建设,应该具有EDA特色,那就是要有丰富的EDA软硬件支持,要有得力的指导开发力量。为了建设好一流的EDA实验环境,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指导环境的建设,并多次派人到EDA教学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为了体现时代的特点,我们将中心80台机器内部互连,整个内部网络完全按照Internet技术规范设计,能提供全套Internet服务。中心内部网络还通过Linux网关与校园网相连。服务器采用WindowsNT4.0、Linux5.0、Net-ware3.12,工作站安装了DOS6.22、Win-dows98(中、英文)、WindowsNT、Linux等操作系统。
(2)严把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建设。EDA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引进都经过认真市场调查研究,并严格的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清除。如曾进一批微机,检测后发现配置与样机不符,立刻退货,重新购置。软件的建设对EDA来说是体现特色的关键性建设,尽管EDA软件投资较大,为保证实验质量,划出专项资金,引进许多最新的正版EDA软件。
(3)加强外联,寻求多方支持。EDA教学的开展需要许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加强了校际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与EDA软硬件开发商家的联系,可以从中得到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帮助,如东南大学赠送给我们不少非常有用的EDA软件和设备,美国Altera公司通过其大学项目赠送给我们专业版和网络版的Max+PlasⅡ软件开发工具等。
(4)鼓励师生开发EDA教学项目。我校EDA教学项目的开发进行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EDA中心成立后更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目前已自行开发并用于教学有ISP和FPGA等实验装置,全定制的A-SIC实验环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5)勤俭节约,变废为宝。EDA的某些硬件实验对微机要求并不高并且有可能对微机产生伤害,为此我们从校计算中心等地方找来约20台淘汰了的386和486微机,建成了硬件机房,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并节约了不少资金。
2EDA实验环境的管理
我校的EDA实验环境主要面向电子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学生,行政上挂靠电子工程系。为了便于协调管理,两系分别任命了兼职正副主任负责中心的建设和日常管理。
在EDA(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
(1)全心全意为EDA教学服务。EDA(实验)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全校师生的EDA教学实验提供方便。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如有教师希望通过网络授课,我们引进了Lanstar网络教学系统软件。有教师需要提供语音教学服务,我们购买了无线话筒。有一些国外引进的EDA软件需要用英文操作系统,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使中英文操作系统能够方便地切换。中心的Internet网及打印机等设备也均向师生开发。
(2)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心除正常设备维护日外,保持全日制开放。开放时除了安排一般值班人员外,还经常安排对EDA技术熟悉的教师或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上机实习。
(3)不断推广EDA新技术。EDA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利用中心与外界联系较多的优势,不断向师生推荐EDA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我们曾请经销商来介绍最新版本的PADS、EWB等EDA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与东南大学EDA实验中心合作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EDA研讨班。
3效果分析
(1)EDA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十多门课程的上百个实验,部分实验还延伸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课程中;每年还有几十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进行毕业设计和课题上机。总上机时数已达4万机时。
(2)EDA中心的构建,推动了我校多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数字电子课程而言,迫切需要充实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EDA中心的服务为此创造的必要的条件。由于EDA中心的大量工作,使教师可以在课常上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前人创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而把一些繁琐的计算交给EDA工具,学生通过EDA工具的使用去实践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思路。对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系统设计等课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3)开放式的管理,方便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如有一位在给电类提高班讲课的教师发现,原拟定通过Lanstar授课系统对学生讲授EWB的使用方法,结果在现场却发现,不少学生已初步学会了EWB的使用,其原因是他们已主动地到EDA中心,通过自学,进入了EDA环境。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映了他们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也为他们将来自行掌握更现代化、更复杂的EDA工具打下了基础。
(4)EDA中心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场地,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数字系统设计的老师利用EDA中心进行电子设计竞赛,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陈旭,王成华.建好电工电子基地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A].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的基地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166).
[2]赵云娣等.电子技术教学基地的实验室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增刊(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