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代文学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湖北地区自古迄今的文学家,现今学术界给予了关注,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就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学人们对古代和现当代的作家用力颇多,对近代的则较少致思。其实,湖北近代也出现了很多卓有影响的作家,产生了大量可圈可点的作品。湖北近代文学是整个中国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就和贡献不容忽视。因此,对湖北近代作家作品的研究,是当下文史学者所应关注的课题,所当致力的领域。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已有少数学人在这一领域叩石垦壤,默默耕耘,并初见成果。华中师范大学的程翔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去年出版的专著《晚清文学研究》中,已用部分篇章讨论过湖北作家黄侃等人的创作。今年,他又推出了专论湖北近代作家的《湖北近代作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研究》)。
《研究》一书近27万字,设11章。第一章为“湖北近代文学研究概说”,下立4节分别论述湖北的文学传统、湖北近代文学的转型、湖北近代作家的共同特点、局限与不足。余下10章,则从湖北近代作家群体中挑选出了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10位作家作为研究对象,每位作家用一章的篇幅予以专论。这10位作家是:陈沆(1785-1826)、张裕钊(1823-1894)、樊增祥(1846-1931)、王葆心(1868-1944)、刘艺舟(1875-1937)、刘成禺(1875-1953)、陈曾寿(1878-1949)、戢翼(1878-1908)、田桐(1879-1930)、黄侃(1886-1935)。该书对每位作家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研究,涉及生平事迹、文学创作活动、作品艺术特色、文学地位及影响等,论述全面而细密,能使读者较为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家文学创作的风貌与成就。
最近,我浏览了《研究》一书,所获甚多。感受较深的一点是,该书整体构思与设计很精巧,能让读者对湖北近代文学创作的情况获得较全面的认识。这得益于作者能精心遴选研究对象,并据以构筑全书的框架。就其选作专论对象的10位作家看,都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首先,他们均是文学创作成就卓著的名家,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文学作品都能体现湖北近代文学创作的实绩。其次,10位作家分别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如陈沆主要活动于嘉庆之时,黄侃主要活动于清末民初之际;这从上列10位作家的生卒年可大致窥见),他们的创作分而观之,可以成为湖北近代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缩影、代表,合而论之则能纵向连贯形成湖北近代文学发展史的主线。再次,10位作家在不同的文学领域独擅胜场,各领:有人长于诗歌创作(如陈沆、樊增祥),有人精于古文撰写(如张裕钊),有人诗文并妙(如田桐、刘成禺),有人诗词兼擅(如黄侃),有人以戏剧编创扬名(如刘艺舟),有人以小说翻译与改译著称(如戢翼);他们在不同文学领域中的作为与建树,表征着湖北近代文学各个门类的发展及成就。由上看来,《研究》的作者在遴选专论对象的过程中,进行了反复推敲,费了不少心力。该书选择上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家作为专论对象,并由此构建全书的总体框架,既能在文学嬗递的时间轴线上较为充分地呈现湖北近代文学发展的概况,又可在文学门类的空间范域中较为全面地展示湖北近代文学创作的成果与实绩,如此纵横交合,令该书具有了一种文学史的特性和品格。因此,我非常欣赏、佩服作者在总体构思与设计上的匠心独运。
读过《研究》一书,还深感其中引证的资料十分丰富翔实。该书作者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来搜集有关作家生平、作品等方面的资料,经过甄选、剪裁而录示于书中,能让读者大长见识,多方受益。举一个小例。书中引录了王葆心的《胡伯传》:“胡伯,黄安人。……天启甲子武举后,贼氛渐逼,伯度形势,设木栅以守险。贼才之招以书,不往。崇祯八年秋,贼众突至,环攻,必欲得伯而后已。伯慨然曰:‘岂以吾一人故累众人耶?苟吾死而围解,死亦何恨!’语贼曰:‘我即出,可解此围?’贼许之。遂单骑赴贼营。围解,卒自刎死。”我作为一个红安(昔称黄安)人,过去未见此传,今得《研究》而读之,心中生出许多感慨,对吾乡之人情风尚的了解和理解亦有所加深。
关键词: 文学史 现代文学 新文学 当代文学
相信对于每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文学史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大多是从文学史著作中来的。“形式纷繁的文学史已经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个体系通常被视为文学学科的重要基石,许多人对于文学史具有一种特殊的好感:文学史意味着某种坚硬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描述,在他们心目中,文学史是文学知识的集大成。因此,文学史甚至如同某种有效的证书:文学史的写作标志了一个成熟的学术阶段――标志写作者业已可能纵论和总结一个学科积累的全部资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文学史的研究越来越多。
一、“现代文学”取代“新文学”
我们都知道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文学”的前身是“新文学”。“新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从1922年写作《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开始,新文学史的写作一直持续到了50年代中期,出现过《中国新文学大系》和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等具有范式意义的文学史著作。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文学”之“新”显然已经难以“新”下去了,“新文学”并不能指代五四以后所有的文学现象,而只是指某种“文学”。随着历史观的改变,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的“文学史”的观念也必然会随之改变。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重新确立了历史的分期,将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旧民主主义阶段(1840―1919)、新民主主义阶段(1919―1949)与社会主义阶段(1949以后)。他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概念。“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不仅确立了新的历史分期和性质,而且确立了“新文学”的性质。以务实为开端的“新文学”必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学,其指导思想必然是无产阶级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新文学”是“”的反映,那么,在“”被“社会主义革命”取代之后,“新文学”将会被什么文学取代呢?当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基础上的更新型的文学,这个更新的文学也就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出现,意味着“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新文学”不能再称之为“新”文学了,它针对“旧民主主义”文学来说确实是“新”的,但是在更新的“新文学”面前却是“旧”的。于是,文学史家用“现代文学”取代了“新文学”这个概念,用“当代文学”来指称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出现
“现代文学”的出现即意味着“新文学”的死亡,因为更新的文学――“当代文学”出现了,“现代文学”要想存在就需要有个更新的文学来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如是“当代文学”被创制出来了。
早在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歧问题就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当代文学”的历史已经超过了“现代文学”,再叫“当代文学”有些名副其实了,因此主张把80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并入“现代文学”,让“当代文学”专门研究当下的文学现象,专作文学批评。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在他们眼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现代”、“当代”这样一些概念都是客观的、不需质疑的,是能够自我说明的,“现代”和“当代”之间的界限也是清晰的。可是这种起点、这种界限到底存在吗?如果以线性的历史观念来看,古代、近代、现代与当代确实是有不同的起点的,但也只有在线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才能找到这种起点。王德威曾经说过:“一味按照时间直线进行表来探勘中国文学的进展,或追问我们何时才能‘现代’起来,其实是画地自限的(文学)历史观。”再者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概念产生于特定的时空,具有特定的历史含义的范畴,它们本身就是被建构出来的,用来说明特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线性的时间进程中的这种划分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是否应该打破这种惯性的文学史秩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三、“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
作为现代历史学的一种类型,“文学史”以描述文学发展的历程为目标,是一门有起点、有开端、有源头的学科,是对连续性的描述,对线性发展的重建。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史”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学”的主要方式,我们已经把文学史的内容当成真实的文学与真实的历史。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是在“文学史”之内思考问题,只要“文学史”仍然是国家教育体制中的一门学科,它就不得不受到各方面制度的制约,它的写作就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样自由。自然,我们也就不可能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或者“重写”来接近甚至认清真实的文学与历史。在这一前提下,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跳到“文学史”之外思考,或者说,把“文学史”本身当作一个问题来对待。
按照公认的“文学史”的分期,“中国古代文学”指的是先秦至晚清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指的是晚清到“五四”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五四”到1949年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至今的文学。依据历史发展的顺序,当然是先有“古代文学”,再是“近代文学”,再是“现代文学”,再是“当代文学”。因此在大学的中文系里经常会存在着“厚古薄今”的传统,大家都在无意识中觉得历史越长的越有价值,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学科史方面来看这个分期问题,必然会有不同的结论。“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个命题,正是在这一角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样的命题可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它违背了起码的常识,打破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历史的逻辑,但是我们所遵循的这种“常识”和“逻辑”难道就不能怀疑吗?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在“文学史”内还是“文学史”外来理解。在“文学史”内,“文学史”反映的是一个线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历史是不可逆的。当然是先有现代,再有当代。但是当我们跳出“文学史”,站在其外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来讨论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概念都是被建构出来的现代性意识形态范畴,它们之间的分期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讨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而是应该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回到这一对概念产生的历史语境中,看看这些概念产生时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兰桂先生认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学无外乎两种状态:一种是“自律的文学”,一种是“他律的文学”。所谓“自律”即文学获得了自身的本体自由与审美权力,有一种没有外在强权压制的审美自觉和以抒写个性、性灵为旨趣,以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自由。同时,文学又自觉履行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对个体的终极关怀。所谓“他律”,即文学部分地失去了本体自由与审美权力,必须服从于某种外力与外在目的的强制与负载。文学被迫为政治、为权力、为帝王、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从而作家部分地失去了他的主体性,文学也部分地失去了它的主体性。回首百年,我们可以看到,现当代中国文学正是在“自律”与“他律”中反复徘徊,疏离又回归。百年中国文学史可谓走过了一条迂回前进的曲线。其间,有不少现象是相映成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将相关的文学现象联系起来相对照,更能让我们看清其本质,看清其在文学发展中的位置。比如问题小说与反思文学、乡土小说与寻根文学、解放区文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当代文学等。我们看到历史发展的暗合与关联,也看到因时代背景不同造成的文学发展的不同态势。正如郜元宝先生指出的:“如果放在整个现代文学背景中考察就会发现所有这些(当代文学)不过是未曾中断的历史的延续。”
因此,“当代文学”并未与“现代文学”有质的差别,只是文学在发展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表现而已。黄修己先生说过:“我们以前写文学史,只讲新的战胜旧的,取代旧的,这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应该是有的部门新的取代了旧的;有的部门则创造了新品种,推进了文学的现代化,与此后继续存在、发展的旧形式并存,谁也不能取代谁。……新与旧既相颉颃又相渗透,这才是历史的实相。”因此,研究者不抓住决定审美面貌差异性这一最基本因素而去漫论文学的分期和学科差异性显然未见得有多大意义。可以说,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异同均有,但基本显现形式还是同大于异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理论建构,已不再只是为新的文学的存在进行合法性辩护,而主要是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进行合乎理性的描述、阐释和判断。时至今日,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依然在迂回发展,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分期依然尚未出现,唯一可资期待的是,中国文学依然“在路上”,中国文学的任务依然是寻找文学。
概而言之,“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个命题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意义可能比我们目前所理解的要复杂得多。近年来学术界围绕这种问题及其相关的领域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了讨论,而本文在此对这一命题的解读主要目的在于将文学自身作为问题来反思,在于“考掘”出我们自身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南帆.文学史与经典.文艺理论研究,1998,5.
[2]李扬.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题.文学评论,2003,6.
[3]周兰桂,彭国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变及其反思――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
[4]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10.
[6]唐|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
[7]林国红.疏离与回归――也谈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学科性差异.文艺理论,2009,1:65.
[8]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8.1.
[9]张志平.建构“‘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文艺理论研究,2005,5.
[10]刘为钦.现当代文学分界问题之我见.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7,4.
关键词: 二叶亭四迷 《小说总论》 《浮云》 写实主义
1887年(明治20年)前后,日本近代文学开始觉醒,以写实主义的姿态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时期,首先是坪内逍遥于1885年刊行了小说《当世书生气质》和文论《小说神髓》。之后,1886年4月,二叶亭四迷在《中央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评论《当世书生气质》的前言部分,命名为《小说总论》。1887年6月至1889年8月,二叶亭的首部长篇小说《浮云》一至三编先后发表。奥野健男表示:“《浮云》被称为日本最初写成的真正的近代小说,我认为这象征了之后日本文学的性格与命运。”①
1.《小说总论》的写实主义主张
《小说总论》是以“形”与“意”的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艺术论、小说论。“只要存在形(form),必同时存在着意(idea)。意通过形展现,形依靠意而存在”②。这里的“形”指现象和事物,而“意”则是包含于现象和事物之中的、最本质的天性,是物表现为某种“形”的原因。形与意互相依存,意更重要。
在形意关系的基础上,二叶亭进一步论述:在实际存在的某事、某物中,“意”并不能完全地显现出来。各个具体的事物均有其自身特有的形状,因而“意”被隐藏起来,明确、完整地显现“意”受到了妨碍。换言之,“意”与具体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个体”的关系。“形表现为偶然的个体,变化无常,而意是自然的必然性,万古不变。应以不易者为目标,而不以无常者为鹄的。”在偶然中探求自然,在“多”中寻求“一”,亦是作为人不可或缺的追求。至此,二叶亭提出了其文学目标,亦是其作为人的目标——对意(即真理)的不懈追求。
二叶亭将上述认识论具体到小说创作中,认为美术(即艺术)是探求真理的方法之一。通过感动感知到无形的“意”,并赋之以形,使平常人也能容易地感知,这就是美术的功能。作为艺术形态之一的小说,要在大千世界形形的现象(形)中直接感知到其自然情态(意),并把这种感知直接传递给读者,必须采用摹写的方法。“所谓摹写,即借实相写出虚相。如前所述,虽然自然之意必然蕴含在实相界的诸现象中,但却被其偶然的形所遮蔽,不能明白地显现。小说中所摹写的现象,当然也和这种偶然的现象没有差别,通过语言的措辞、构思的形象,在这种偶然的形中明确地写出自然之意,这就是摹写小说的目的所在”。创作的“借实写虚”,应执行“典型化”的创造过程——首先从杂多个体中抽象出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回归到个体(“个体普遍个体”)。
需要注意的是,二叶亭认为,“借实写虚”、摹写自然之意时,作品的构思和发展必须符合逻辑,合乎道理,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表现要前后一致,自然地进行,切忌突兀地一味在作品中表现作者本身的“理想”。他认识到,文学创作在发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必须受到现实理性规则的制约,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创作出意形兼备的优秀作品。这种辩证性的认识和把握是二叶亭写实主义的特色之一。
与上述写实主义的主张一致,二叶亭作为小说家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肃,怀有“我以我笔写真理”的理想,创作出了日本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浮云》,在日本近代文学中首次真实刻画出了“小人物”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2.《浮云》的写实主义表现:创作及文本
2.1源自现实的“典型化”创作特点
《浮云》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二叶亭借以达到“借实写虚”这一摹写方法效果的着眼点——“个体普遍个体”的“典型化”创造过程。
小说塑造了小知识分子内海文三、文三的叔母阿政、堂妹阿势、前同事本田升等一系列个性鲜明、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形象。从静冈老家来到东京叔父家寄居的文三生性正直敦厚,自小饱尝生活的艰辛和寄人篱下的痛苦。他依靠自己的苦学力行,顺利完成学业,谋到了下级官吏一职,但后来却因不善阿谀逢迎而被免职。在担任小官吏的职位时,文三憧憬着与“新女性”阿势结婚、把母亲从乡下接来,一家人安身立命,过上安稳的幸福生活。但在遭受到被解雇的不公平待遇之后,文三在叔父家重新被打回到“寄宿者”地位,被叔母阿政视为家庭的沉重负担,而他对爱情和家庭的美好幻想也随之灰飞烟灭。与文三的善的“理想主义”相对立的,是由阿政和文三的前同僚本田升组成的世俗、势利、污秽的“现实主义”世界。文三的爱情幻想对象——少女阿势,则在两个世界中摇摆不定,不断受到周围人物的影响,表现出动摇、嬗变的状态。在俗世的刺激之下,阿势逐渐褪去受过教育、有学问、重真理的新式女青年的外衣,露出了见异思迁、浮夸、轻佻的本性。
《浮云》的人物均经过了作者的精心设计,在人物身上预设了作者的“理想”。二叶亭在《作家苦心谈》(1897年)中就《浮云》的创作意图论述如下:
“大致从第三回开始,决意要写日本的新思想和旧思想。阿政代表旧思想,升、文三、阿势代表新思想。旧思想的根底确实非常深远,所以新思想如果不与之调和,就不能发展自己的势力。新思想中肯定有文三这样的进步类型,但大多数且能够成功、成气候的,还是升这样的人物。在学校的时候,即使具备高尚的想法,也不过是装腔作势,进到社会中,大都成了升那样的人。”
之后,二叶亭在《我这半生的忏悔》(1908年6月)中,将这种新旧思想、善恶的对立归纳为对“日本文明之内面”的批判,并对作品人物是否存在原型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虽然并非没有原型,但原型并不能参考书本照搬过来,当然也不会直接认为某人有趣而直接拿来作为原型。自己的头脑中对当时青年男女的倾向已经模模糊糊地有了抽象的观念,为将这些观念具体化,采用何种风格、形式为好,对此我反复琢磨,发现之前偶然在某个地方所遇到过的人,或者是自己之前认识到的人的里面,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所有的抽象观念一脉相通的人。因此以这个人为基础而加以典型化。去除掉该人所具有的自己的个性,将其纯化为典型,在此过程中,典型并不是观念而是具体的人物,这样便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二叶亭在塑造《浮云》的人物形象时,先从当时现实生活中青年男女的形态中获取抽象观念,形成了自己要在作品中表达的理念,再依据这种观念将自己接触过的人物个体典型化,成为具体、真实而非观念性的人物。这使《浮云》的人物具有了现实性、普遍性,如同生活在读者身边的活灵活现的人,达到了意形兼备的效果。
《浮云》中新旧对立的主题,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浮云》创作的社会背景,可以从中村光夫《明治文学史》中察得:
“到了明治17、18年左右,士族作为一个阶级开始走向消解的倾向才渐渐清晰起来,故在学生中平民子女的人数开始增多,明治社会乃是由武士出身者建立起来的町人国家的形象终于明显化了。
这里不久出现了实利和出人头地主义支配下的军国主义国家,对此自由民权的幻想成为接受了维新风气的青年不惜牺牲生命而坚信的最后之理想,而这个幻想消失之后,则以不易消去的形式留下精神的空白,稍后这个精神空白终于找到了与政治小说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③
明治20年代前后,日本近代新型国家形态初具规模。二叶亭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转折时期具有近代自我觉醒、试图堂堂正正做人而不能的青年(特别是知识阶层)的精神空白,塑造出为当时日本的藩阀政治和实利社会所不容的,被孤立、疏离的“多余人”形象。1889年夏天,《浮云》第三编完成之际,二叶亭在日记中对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小说家的意义作了如下描述:“执一支笔,写出国民的性格、风俗和志向,国家的大势,以及人们的生活状况,在学者和道德家们目不所及之处,求得真理,以获得自我心安,兼以助众人渡世。”④二叶亭严肃认真地思考作为人本来该有的正确生存方法,深切地感受到了觉醒的自我与近代日本现实社会之间的鸿沟,将写人的性格与写国家大势、写人们的生活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刻画出了官僚制国家政体和实利主义社会中逐渐被现实完全疏离的知识分子——文三的内面真实:虽仍怀有理想主义的幻想,却不得不逐渐觉醒;在认识他人的同时,深化了对于自身的认识;面对恶俗的现实,顽强地进行着消极的对抗。《浮云》在塑造人物方面“典型化”的成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的讨论,均可视为二叶亭四迷“我以我笔写真理”的作家理想的成功实现,也奠定了他写实主义先驱的文学史地位。
2.2深层的现实——日常性的发现
《浮云》围绕文三被撤职一事展开,在叔父家的日常生活中着力刻画了文三消极、反复、苦闷的内心纠葛。这种写平凡人的真实、平凡状态的作品,在当时曾一度被贬为“无聊的通俗小说”(德富苏峰《浮云(两编)漫评》)。对此,二叶亭在《浮云》第三编的序文中进行了反驳:“该小说本来即起因于无聊事而作,因此人物和事实均难免无聊,这是作者心知肚明的事。但作者认为这些无聊的事情中包含着无聊所固有的趣味性,这正是作者尝试执笔写作的原因。”前田爱认为二叶亭的反驳触及到了《浮云》现实主义的核心。在“无聊事”——即日常性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现实。在深层的荒诞世界中把握司空见惯的表层世界结构,这就是《浮云》的方法。二叶亭借“无聊所固有的趣味性”这种方法成功展现了深层现实。⑤
纵观日本文学史,对“无聊事”的日常性中所包含的深层意义的发现,是重视写实的二叶亭四迷对日本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论述:
“正如风景从前就存在一样,素颜本来就存在的。但是,这个素颜作为自然的存在而成为可视的并不在于视觉。为此,需要把作为概念(所指)的风景和脸面处于优越位置的‘场’颠倒过来。只有这个时候,素颜和作为素颜的风景才能成为‘能指’。以前被视为无意义的东西才能见出深远的意义。……
正是这样的颠倒我称之‘风景的发现’。顺便说一句,柳田国男读了《浮云》据说对于小说里的主人公不是才子佳人而是平凡的人物感到惊讶。……这个时候,无处不在的到处都有的素颜开始具有了意义。”⑥
以上是对《浮云》中发掘出了真实、平凡人物的意义的注脚。二叶亭以写实主义者的创作态度发现了历来为人忽视的风景,让“无处不在的素颜”开始有了意义。他的“写实”并非“精英俯视平凡民众”类型的文学创作,其作品人物的身份——官僚制国家中的小知识分子,与作者本人的身份具有重合性。这样便赋予了文三的挣扎和苦闷以最真实的意义。
通过日常性来写人物内面,二叶亭在明治20年代初即已完成的这种小说模式具有超前性,不能为当时的文坛所认可,二叶亭自身也在《浮云》第三编后搁笔,中止了创作。但这部孤峰般的小说却成为之后日本文学的典范,奠定了日本近代以来文学的基本性格。从明治30年代专写“内面之真实”的自然主义称霸日本文坛,到国民作家夏目漱石在日常性中深刻剖析人性,以及日本近代以来独特的、经久不衰的、以作家个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私小说”,都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二叶亭四迷的《浮云》所开创的独特写实主义的特点。
结语
本文通过对二叶亭四迷《小说总论》及《浮云》的考察,分析了二叶亭四迷早期独特的写实主义特色。二叶亭认为优秀的作品应“意形兼备”,必须采用“借实写虚”的摹写方法,在文章的措辞、构思上煞费苦心。《浮云》践行了《小说总论》的主张,作家怀着写人物性格与国家大势相结合、追求真理的热情,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塑造出典型化的人物,敏感地抓住了日常性的意义,写出了平凡人的真实内面。二叶亭理论与创作实践并举,为日本近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极高的起点,影响深远。
注释:
①奥野健男.日本文学史 从近代到现代.日本:中央公论社,1972:26.
②二叶亭四迷.二叶亭四迷全集(第五卷).岩波书店,1981.
③中村光夫.筑摩丛书9明治文学史.筑摩书房,1963:73.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28.
④宫崎梦柳等.现代日本文学大系I政治小说·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筑摩书房,1971:422.
【关键词】作文教学;传统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向来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史料表明,我国素有“以文取仕”的传统,作文教学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至汉代。同时,我国关于写作教学的理论探索也是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我国古代的写作教学原则
(一)文意并重
我国古代的学者们一向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所谓“文”,即指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道”指的则是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文”与“道”的关系,就是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南宋的学者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东汉学者范晔也说过:“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文章以“意”为主,“文”是用来表达“意”的工具,这样才能突出文章主题,语言也不会空泛虚浮。同时,好的文章除了“意”要精深之外,“文”也很重要,我国古代的文人非常重视文章语言的精雕细琢,最鲜明的例子便是贾岛对于“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的“推敲”。
(二)先放后收,循序渐进
古人在作文教学中强调要先放后收。宋代谢枋得在《文章规范》中谈到学习写作时说:“凡学文,初要胆大,后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在这里,“先放”就是让学生写放胆文,也就是让学生自由奔放地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 “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后收”是指让学生写小心文,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上再按照一定的规范来作文。
另一方面古人则强调写作训练中也要“循序渐进”。清代的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提出:“识字时,专心致志于识字,不要打算读经;读经时,专心致志于读经,不要打算作文。”这便是古人在写作教学中十分注意的“循序渐进”。违反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会带来次序混乱的结果。可见在教学上要注意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做学问也要打好基础,切忌急于求成。
(三)读写思结合
诗圣杜甫有一句话传播甚广:“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这里明确强调了读和写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元代程端礼把读书比作销铜,把作文比作铸器,说销铜时极费力气,而铸器时只要识模,一冶即成,全不费力。多读书,再加上师傅的指点,书中的义理和作文的法度自然就能了然于心,“握笔构思时,自有确然见解,天然议论,出于心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提倡“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眼到是看,口到是读,心到就是理解领会。熟读精思,是许多古代教师所强调的,它意味着并不是单单捧着少数的几篇文章死念就够了,而是要边读边思。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只读不思写出的文章仍不合格,只有将读写思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得自身的作文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二、古作教学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一)系统训练,规范文体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一项的要求是有层次分别的,第一学段(1―2 年级)的“写话”,第二、三学段(3―6 年级)的“习作”,第四学段(7―9 年级)的“写作”,这里明显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方法训练。中国古代在作文训练时所遵循的教学理念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小心文”。因此在教学中,降低初学时的难度,培养写作兴趣后逐渐加大难度,注意不同阶段方法的使用,形成一套成熟的作文教学程序就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学生对于文体的意识十分淡薄,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对各种文体进行有区别性、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各种文体特征,明确各文体之间的差异性,写文章时自然就能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不至于文体不分了。
(二)以读促写,读写相长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获取大量的语言、思想、文化积累等,对于提高作文能力无疑是重要的。我们应该在作文训练的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以辅助作文能力的增长。同时在刚开始学写作时,通过阅读来练习仿写也不失为一个迅速入门的途径。而在阅读教学中写作能力的渗透也是无处不在的,最明显地体现在文本解读里,通过读者与作者的互相换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得出个性化的解读,这样的一种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叶老的话高度概括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三)贴近生活,开拓创新
贴近生活,并学会体味生活。顾黄初先生在《关于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些设想》一文中强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时间仅仅局限在这2700多课时上,空间仅仅束缚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师生的精力仅仅拘囿于这薄薄的几本语文教科书内,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恐怕是很难很难的。”写作更是如此,学生要通过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才能获得写作素材。同时,作文毫无疑问是充满个性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精神特点,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有灵光一现的时候。陆机在《文赋》中说:“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因此任何的所谓“灵光”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脱离生活,创新思维能力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归根结底,还是要鼓励学生走近生活,多思,多读,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写作,体会创作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真正地爱上写作,而不是把它看作一项应付考试的任务,这才是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思维的关键。
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英国科学家牛顿及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及电磁感应原理的发展;原于-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律;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论学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及微生物学的创立;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合作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物理学的相对论。
2.能力目标:
①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时期被人们称为知识革命的时代?从而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列表反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以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促进了生产发展所引起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
②学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概况,结合工业革命,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③近代时期,众多的科学家所以能作出重大贡献,除了客观条件外,还由于他们的努力以及他们具备的优秀品质,如他们的勤奋刻苦、执著追求,牛顿的虚心精神,巴斯德的爱国思想等,都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因素,也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优良品德。
教材分析
1.重要人物:
牛顿,法拉第,门捷列夫,达尔文,居里夫妇,爱因斯坦
2.重要词语:
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生物进化学说,物理学的相对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对力学的贡献和达尔文创立牛物进化学说。
难点: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如解析几何学、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原子-分于结构学说、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进化学说、物理学的相对论等。
知识结构
*
[复习提问]
14世纪,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答: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又一标志,从此欧洲进入一个文化昌盛的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和启示。文艺复兴不仅在当时是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伟大变革,而且成为近代文化的先驱,近代文化在它的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们通常把世界近代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从1640年到1870年,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时期从1871年到1917年,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和帝国主义最后形成的时期。近代第二时期的文化在第二册世界历史课本里阐述。本节课我们所讲的是17世纪以来三四百年的科学和文化的成就,首先我们来了解自然科学革命。
(请同学阅读课文提示)
[讲授新课:]
一、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
(1)解析几何学的创立
数学在17世纪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使用了小数来表示分数,代数符号已经规范化。代数是进行着数量关系的研究和运算,它原来只是算术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方法的不断改进,符号体系的被引进,使代数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首先用字母做符号的是法国数学家维叶特。后笛卡尔改进了维叶特的符号体系。笛卡尔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已十分接近,表明代数符号已基本实现规范化。符号的规范化,符号体系的建立,使代数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笛卡尔在数学上的又一大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几何学进行着空间形式的研究,如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解析几何学的所谓“解析的”,其意义实际是“代数的”,它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的结合,即形和数的结合。
(2)微积分的发明
提问:微积分的发明者及意义。
教师特别强调: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随着解析几何学的建立,必然导致微积分的产生,微积分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之一。
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干扰,进行等速运动,就可以用一条直线来描述,用初等数学就可以求出它的运动速度或者所走过的路程。可是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不但运动速度每时每刻在变,而且椭圆的方向处处在变。怎样来计算行星在无论哪个时刻的速度呢?用什么办法来精确地描述椭圆的方向变化呢?科学家牛顿和莱布尼茨在研究笛卡尔解析几何的基础上找到了出路。
可以把任意时刻的速度看作是在微小的时间范围里的速度的平均值;当这个微小的时间间隔缩到无限小的时候,就是微分的概念。一个变速的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范围里走过的路程,可以看作是在许多微小时间间隔里所走的路的和,这就是积分的概念。科学家从这些基本要领出发,建立了微积分。
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也好,上古和中世纪的代数学也好,都是一种常量数学,微积分才是真正的变量数学。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使人们习惯于常量计算,但是只要稍稍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人们遇到的就是大量的变化着的事物。现在有了微积分这门变量数学,对变化着的事物进行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就有了可能。所以,微积分的发明不仅在数学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的认识史上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称得上是一次“革命”。
牛顿在1665年发明了微积分,但他只是把研究结果通知了自己的一些朋友。莱布尼茨最早关于微积分的笔记写于1673年,他在这方面的著作发表于1684年,比牛顿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时间要早。于是,就引起了关于微积分的发明权的争论,欧洲大陆的数学家们站在莱布尼茨一方,英国的数学家们站在牛顿一方,双方剑拔弩张,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在牛顿和莱布尼茨死后,经过调查证明:双方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独自发明的。
(3)牛顿和力学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中小字部分:牛顿简介。
再请同学看书归纳出牛顿的科学成就,教师填表格。
牛顿在科学上重大贡献有很多,在
本课课文中主要指的是发现运动三大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反映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牛顿把力学确定为完整、严密、系统的学科。
请同学思考:牛顿在物理学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因。
教师归纳: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牛顿以前有许多科学家对力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牛顿本人的天资和刻苦努力。牛顿有句名言: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充分表现了牛顿的谦逊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4)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
提问:电磁感应原理的发明者、时间及作用是什么?
法拉第是自学成才而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他出生在英国一个贫困的铁匠家庭,只上过两年小学,十二三岁曾以送报获得微薄收入辅助家庭,14岁当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在七年的学徒期间,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的书籍,他勤奋好学,工作努力。法拉第由于对电磁学作出的贡献,而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从此,人们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发电机、电动机、建造起巨大的水力和火力发电站。人们利用电能推动工厂机器运转,利用电力为人类服务,推动了一系列新机器和新产品的研制,从而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面貌。电学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二、化学和生物的发展
(1)原子—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
道尔顿出生在英国一个贫穷的家庭,年轻时干过农活,27岁时成为曼彻斯特新教学院的数学和自然教师。他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教育,但他不屈不挠的勤奋自学使他对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808年,他提出了近代的科学的原子论。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小的微粒一原子组成的;每一种物质都由自己的原子组成;化合物是由几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按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不同的元素原子量不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即使以当时的标准来看也是有缺陷的,但道尔顿不愧为现代自然科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子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1811年,阿佛加德罗在论文中提出: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分子是具有物质特性的最小单位。
原子—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合理地解释了很多化学现象和定律,给化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2)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说明门捷列夫的周期律引起广泛重视的原因。
(3)达尔文的进化论
关于生物是神创造的观点,称为“神创论”;关于生物物种是一成不变的观点,称为“物种不变论”。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但在18世纪中期以前,这些错误观点的盛行有一定的客观原因。除社会宗教原因外,生物学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原因。
林耐(1707年-1778年)是18世纪最伟大的植物学家,他在总结前人作过试验的基础上,拟定了最初的生物分类学,但他认为物种是由上帝创造的。
法国学者布丰(1707年-1788年)为进化论的前驱者。他的进化观念最初由观察化石得到启发。他拒绝接受上帝创世的说法,对整个自然界提出了一种发展的观点。他把生物界与地球的历史联系起来,断言有机界并不是以现有的形式被创造出来,而是有自己的发展史。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744年-1829年)于1809年出版了著名的《动物学的哲学》一书,明确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把生物进化思想卜升到理论的高度。他在书中指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不是不变的。他还指出,在自然界,生物物种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这就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牛物科学的最大成就。它是生物科学的一次理论综合。从达尔文开始,把生物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且从发展的观点对生物进行研究。
进化论的提出,在人类整个思想史上也是划时代的大事。17世纪的牛顿把上帝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虽然牛顿承认了上帝的第一性),现在,进化论又把上帝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恩格斯在1883年总结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时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比喻是对达尔文的最高评价。
(4)巴斯德开创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巴斯德是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他开创的生物学分支——微生物学,改变了外科手术的面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成功率。
三、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的科技进步
(1)发现放射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并深入研究了X射线,后人为纪念他,也称伦琴射线。伦琴这一发现,成为人类探索原子内部的微观世界的重要开始。因发现X射线,伦琴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
(2)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及其夫人玛丽·居里,在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1896年)以后,对放射性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898年7月,他们从铀沥青矿中含鉍的部分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大人的祖国波兰);同年12月又在含钡的部分发现了另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其放射性强度要比纯铀强900倍。以后,他们又在极其恶劣和简陋的条件下,不顾个人健康,艰苦工作了整整4年,终于在1902年从数吨铀沥青矿渣中提炼出微量的氯化镭,并初步测定出镭的原子量是225。居里夫妇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等重要成就,而与发现放射性铀的贝克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3)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德国出生的犹太血统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9世纪末,由于电磁学方面一系列的新发现、新实验同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矛盾,物理学出现了危机。当时老一辈物理学家都企图用修补漏洞的办法来维护经典理论框架。科学界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爱因斯坦,却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对物理理论的基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解决这一危机。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爱因斯坦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四维时空)同物质分布的关系,指出了物质问所存在的万有引力,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分布使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不均匀(即时空弯曲)而引起的。相对论的捉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相对论既是原子内部的微观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大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础。相对论的提出,使爱因斯坦成为继牛顿之后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课堂小结]
1.结合表格小结所学内容,巩固新知。
2.请学生思考:牛顿和达尔文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因是什么?两者对比,其共同性的东西又是什么?
[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一、二、三。
[教法建议]
1.由于本课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人名及事件较多,故教师在讲授时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语言准确,板书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边讲边问边填。
2.讲授时最好以启发式讲解为主,配以简明的表格和适当的电教手段,增强其生动性、趣味性。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三读 三问
诗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过多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走进诗歌,使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方法,总结出“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三读”是指激趣读、品味读、感情读;“三问”是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下面,我结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谈谈体会。
一、激趣读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诗歌教学的需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完成对诗歌的初读。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我设计的教学导入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看看英国诗人济慈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怎样的灵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写出了怎样美妙的诗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本,和文本对话。初读诗歌时学生会查找资料、扫除字词障碍,达到了解诗歌基本信息的目的。学生读完后,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了解学情时检查学生:通过初读诗歌,你了解到了什么(关于诗歌、关于作者)?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你?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诗人济慈面对大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叫声,发出了“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学生实现了正确、流利朗读诗歌的目标。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品味读”。
二、品味读
在这一环节,学生围绕“三问”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首诗写了什么(主要解决理解作品内容方面的问题。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理清作品的思路)?怎么写的(主要解决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写(主要解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问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一边学习理解,一边列出阅读提纲,完成自读笔记。师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交流及板书如下:
蝈蝈和蛐蛐
写了什么
主要内容:
《蝈蝈与蛐蛐》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
理清思路:
首句总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分写/盛夏――蝈蝈的乐音
严冬――蛐蛐的歌儿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怎么写的:
十四行诗田园诗总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写出冬夏两幅小景以动衬静明写冬夏,暗示春秋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为什么写:
教师点拨:诗人济慈有“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的思想”的创作思想。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师生达成共识: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三、感情读
完成了激趣读、品味读后,学生逐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形式及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发挥想象再现诗中的情境,体会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身处地将诗歌的韵味读出来。站在诗人的角度设想当时的环境、人物、事件,体会彼情彼景,再像当时的作者一样吟诵一遍诗歌,这样就能读出诗歌的感情。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写作思路背诵,完成语言材料的积累,培养语感,为日后阅读和写作做好知识储备。
四、拓展作业
尝试练笔,发展诗歌学习能力。新课标强调淡化文体,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目的是提倡学生作文中写我所想,写我所感,诗歌写作的特点正与新课标的写作理念相契合,这就为诗歌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感情最丰富和活跃的阶段,这也为诗歌写作提供了可能条件,用诗歌记录学生的丰富情感,记录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不但可行,而且有益。实践表明,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进行练笔尝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在具体练笔时,可采用仿写、改写、创作等各种练笔手段,以此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研究过程 转型研究 悲剧风格 宗教视角
一、苏曼殊小说研究过程描摹
苏曼殊写小说始于民国之前,其处女作是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的《断鸿零雁记》,此后到1918年去世为止,苏曼殊又写了5篇小说,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天涯红泪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这六篇小说被学术界称之为“六记”,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全部曼殊独创小说。
对于曼殊小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曼殊逝世(1918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近代文学研究兴起了一场持续三十年之久的“曼殊热”,而主要研究者当属柳亚子、柳无忌父子。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内容,应当说是“考证他(曼殊)的友人与作品,征集他的佚文”。由于曼殊本人好“故弄玄虚”、加上其本人放浪不羁的个性和来去无踪的行踪,导致了其大量作品在写作发表时间,或是否是作家所作等问题考证上难度重重,这无疑是一项工程量浩大的工作,同时也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考据之功力。这一时期研究成果结集为《苏曼殊年谱及其他》、《曼殊逸著两种》与《曼殊全集》(5册,1928-1929)三本书。虽然其中尚有缺漏和错误之处(如对《断鸿零雁记》发表写作时间的误判,对苏曼殊身事血统的混淆等),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完整地还原了曼殊的写作过程和写作背景,及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为后来人研究曼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之后曼殊小说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从五十年代末到结束,这一段时间可视为研究的沉寂期。这一时期由于国内政局激变,国内学者们因政治原因大都无暇顾及对苏曼殊的研究,因此这研究热潮由国内转移到了国外美、英、日等国。国内对于苏曼殊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本文学史著作中①,其中一些涉及到小说的观点如北大本文学史认为“《断鸿零雁记》是一部充满悲惨遭遇的自传性质小说”、游国恩文学史中说“他(曼殊)的小说文辞清丽自然,情节曲折生动,但亦带有比较浓厚的悲观厌世色彩”等等,虽然论述不多,但是基本上还是属于比较符合苏氏小说原貌的评价。而相较于国内的冷淡与沉寂,国外对苏曼殊的研究就要热闹得多了,代表研究者如英国麦克里维、乔其·金伦,日本罗孝明、饭冢朗、米泽秀夫、增田涉,美国李欧梵等等,但可惜的是,尽管国外学者对苏曼殊有足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但是这一阶段外国学者由于资料的有限,导致其研究系统性不强,其实质仍然是延续了第一时期的考据性研究,系统的文体研究没有充分展开。可以看出,从40年代到结束整整40年时间里,苏曼殊研究未能逃过“荒地”之命运,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个阶段研究为80年代之后。这一时期国内政治风向标起了显著的变化,大陆的文学创作与相关研究开始复苏,而在这种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下,苏曼殊的研究重心也随之从海外复回归国内。如果说80年代以前苏曼殊的研究主要以“纪念性为主”,其着眼点在于相关资料的考证和相关作品的赏析与简单论述的话;那么80年代之后研究的重点即在于对其作品进行文学史意义上的系统研究与评价。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对曼殊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评价也更为客观。针对苏曼殊的各种研究课题得以充分展开,承接上两个时期的文学研究而进一步发展完善。到今天为止,经过数十年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针对苏曼殊小说的相关研究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
二、浪漫抒情之萌芽:“转型”的研究
学术界对苏曼殊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便是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转型意义。游友基指出“苏曼殊小说不仅超越了鸳鸯蝴蝶派,开启20年代浪漫抒情派之先河,而且在遵依与背离佛性、小说艺术形式与手法的革新等方面都表现出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特征。”②将苏曼殊列为浪漫抒情小说的鼻祖。黄轶承袭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具体指出了曼殊小说转型的发展方向,认为“从苏曼殊到新月派,再到创造社的郁达夫、到京派的沈从文和废名以及30—40年代的徐言于、无名氏、张爱玲……他们传递的是怀着民族乡愁意识、探索人生人性根本的审美主义文学。”③这一评价更将曼殊的小说看作是真正意义上“为人生”的现代文学的发端,“转型”获得了一个线性的并且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发展链条。曼殊小说“转型”的研究论述多得不可计数,学者们大都谈到了曼殊小说在古典与近代小说之间的转型意义问题,并对这种转型的各方面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邱冠,佘爱春在《蜕变、逆转中的现代曙光—论苏曼殊小说的现代性品格》中分别从思想内容、美学观念、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概括出曼殊小说的三个转型特点:一、“人”的意识的朦胧觉醒;二、悲剧意识的强烈显现;三、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并认为曼殊小说是从这三个方面“突破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隐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品格,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④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非常全面与综合的概括。
“转型”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过程,这就注定了它不仅仅只包含着积极的因素,也预示着苏曼殊小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都有很多新旧交织的矛盾;它不仅是一种开风气之先,还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舞蹈。很多学者很敏锐地看到了“转型”所特有的不彻底性并进行了切实的分析,如李欧梵在文章中谈到苏曼殊爱情观时说:“一方面,他不能完全摆脱中国传统。……另一方面,苏曼殊通过阅读和旅行接受外国的影响,使他再也不可能满足那种没有受过教育的、眼界狭小的传统妇女。”⑤陈平原在《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中发现苏曼殊小说“女性选择要求不新不旧,道德选择也要求不新不旧。”⑥这些实际上都是在论证苏曼殊小说作为一种转型在思想上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正显示出了转型过程中所残存的一些痼疾。
除上述之外,还应当注意到的是,很多学者并没有满足于从宏观上简单重复文学史上关于曼殊小说转型的相关结论,而是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曼殊小说文本中透露出的某种“变化”,使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如向贵云具体分析了《断鸿零雁记》文本中“基本突破、而未能彻底突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而呈现出的转型期特征,认为《断》开启了现代小说“向内转”的创作道路。余杰亦是通过对《碎簪记》中叙述者尴尬身份的分析,凸现苏曼殊小说在叙事模式上特有的承前启后的意义等等。这些观点更加细致地分析了曼殊在思想上想要冲破传统又未能逃离传统的转型特征,使论证显得更加深刻。
三、“断鸿零雁”之心灵史:主题与审美风格研究
“悲剧”是苏曼殊小说创作继“转型”之后的又一个关键词,苏曼殊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哀情小说”,正是由于他的作品中贯穿始终的爱情悲剧主题与强烈悲剧审美风格,这些也自然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学者们着力分析曼殊小说悲剧的各种表现形式,诸如情节悲剧、意向悲剧、主观抒情悲剧性,并且将注意力集中于探究这一现象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如卢文芸认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主题和审美风格是五四之前革命者心灵的真实写照。“苏曼殊的小说是那个时代小说在技术上所能达到的水平的一个代表,苏曼殊的小说也最能表现那个时代在思想上所能达到的水平—包括在优点与缺陷的两个方面。”⑦丁富生认为苏曼殊的小说主题是一种“自由受伤的心灵”或“精神残疾”。“剧中主人公,无论男女,没有一位是父母全、家庭温暖的。这些受伤的心灵游子生活的不幸,自有其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和需要。曼殊从亲身体验出发,深刻地理解这些感受和需要,并用生动的文字加以描述,从而使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得到支持,得到同情,以增强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而挖掘出曼殊小说中“无论过去、现在,都有其不可取代、不可泯灭的意义与价值”。⑧
由目前的研究来总结的话,得到的一致性结论是曼殊小说中无论是悲剧的主题还是悲剧的审美风格,都要最终落脚到作家本人的人格气质与人生经历这一焦点上。作者本人的心灵在作品中不断的呈现,小说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体性,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曼殊小说区别于鸳鸯蝴蝶派悲情小说的最主要的一点。笔者认为,曼殊小说中的“悲”,其最核心的那一块便是作家本人的身世与性格:身世的不幸让作者看不到人生的任何意义,而性格的悲观又将作者带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深井中,无论是外在的世界还是内心的世界,作者都注定做那一只无法逃出去的“断鸿零雁”。除此之外,在研究曼殊小说以悲剧为内核的主题与审美风格时,一方面要注意其与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与主观心灵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还要一分为二地对其中的积极与消极加以区分对待。从上文引述的观点来看,以往学者们研究大都看到了曼殊小说“悲”字后面的自我,认识到了小说“悲的主题与风格”实际上是“自我悲哀”的衍生。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无疑还要深入下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许多研究者却忽视了曼殊小说这种“悲”中存在的明显的积极消极二重特征,有过分夸大其积极意义之嫌疑,这也是将来研究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四、情与佛:苏曼殊小说研究中的宗教视角
可以说,苏曼殊与中国近代很多作家的最大不同即在于他的僧人身份,这就决定了用宗教的视角去研究曼殊小说创作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关于佛教观到底对苏曼殊小说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陈平原在比较苏曼殊与许地山宗教色彩时讲到:“苏曼殊、许地山避开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玄思,抛弃宗教戒律和仪式,而着眼于苦乐、生死、爱憎等人生大患的认识和解决……前者以为人生本苦,借助宗教以求解脱;后者以为人生多恶,借助宗教弃恶扬善。”这种概括是十分准确的。苏曼殊是一位僧人,但是却亦僧亦俗。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宗教的真诚信仰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得矛盾,在曼殊小说中这种矛盾体现得尤为明显,也自然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从宗教的角度来研究曼殊小说,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往往能够找到一些对于小说中矛盾因素的合理解释。在长期的曼殊小说研究中,一个困扰着研究者的问题便是曼殊小说中主人公“既是如此多情,又何必削发为僧?既不僧不俗,又何不抚而有室?”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罗建业认为曼殊不屑侧身“世间法”,故选择独身道路;马克利佩和李欧梵则断定苏曼殊生理有缺陷,不得不独身。以上这些观点要么是缺乏事实依据,要么是不能完全使人信服。陈平原从宗教的角度认为这种矛盾源自于“宗教徒与之间的矛盾”:苏曼殊是一名宗教徒,有着虔诚的,但是同时又亦僧亦俗,对“爱”的饥渴使他不能容忍孤灯苦影的僧侣生涯。这算是比较合理的解释。而金勇的说法较陈平原显得更加明白,他将曼殊的个体生存形式和情感形式总结为“情与佛冲突之下的生存悖论”。“爱情”与“佛教”是苏曼殊一生追求的两种精神信仰,可是这两种信仰的天然矛盾造成了曼殊一生在情佛之间的痛苦徘徊,因而曼殊小说中人物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在爱中涅贬”,即“以情求道”。
诚然,苏曼殊小说的确是“在流变而多难的人情世态上诉衷肠,言情而不耽乐意,画己而不避浪漫,流离而不失智性,在佛光学理中展示缕缕弥天幽恨。”⑨从宗教(佛教观)这一角度来解释曼殊小说的艺术形象、思想矛盾、悲剧意识,这些都是近年来学者们所关注的,它不仅能体现出曼殊思想上的转型意义,还能充分说明曼殊小说悲剧性的来源,成功地使得多年来困扰着读者的诸多问题得以一一解开。但是,笔者也发现,研究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关注于解释问题、澄清矛盾,仿佛宗教观念之于曼殊小说的作用仅仅是增加了其作品的思想矛盾和阅读障碍等负面意义,而别无他用。实际上,也有一些学者(如陈平原)提到了,曼殊小说这种宗教意识“对于深化、净化作家的情感,增强小说的神圣感和神秘感,起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⑩我们知道,苏曼殊的小说并不是借用小说的外壳来宣扬宗教教义,它本身是作家有意识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尽管在创作过程中作家那种特殊的宗教精神和思想会使作品产生歧义,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宗教思想的投入对艺术完全没有积极作用。那种由宗教抽象出来的意向、情感、氛围,本身就对小说的抒情效果和浪漫气息有所增强,佛教在苏曼殊小说中无处不在,并在其创作的题材,语言、风格以及创作方法上对后来的以郁达夫为首的浪漫抒情一派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应当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也是今后应该努力挖掘的方向。
注释:
①分别为北大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年集体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复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写,中华书局,1949年版)、游国恩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肖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②引自游友基.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苏曼殊小说论.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③引自黄轶.现代文学转型初之苏曼殊小说.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04).
④引自邱冠,佘爱春.蜕变、逆转中的现代曙光—论苏曼殊小说的现代性品格.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02).
⑤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73,第四章。
⑥引自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03).
⑦引自卢文芸.爱情、死亡与革命—论苏曼殊小说及其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⑧引自丁富生.悲苦身世的艺术再现——论苏曼殊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观色彩.前沿,2003(11).
⑨引自王少杰.断鸿零雁,佛光学影里的弥天幽恨.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⑩引自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03).
参考文献:
[1]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共5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5(9).
[2]李蔚.苏曼殊评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柳亚子.苏曼殊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黄轶.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抒情文学的勃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01).
[5]陈亚平.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06).
[6]吴松山.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7]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03).
[8]卢文芸.爱情、死亡与革命——论苏曼殊小说及其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众所周知,多数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并无明显悬殊,而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成绩较差的原因是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这就说明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我对后进生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教师的人格影响力,达到教育与教学的双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也是很难学好数学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之中。后进生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而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趣,使学生产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进取状态,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内容时,我先安排了这样的游戏,由学生随意出一道一元二次方程(),并求出它的根,然后让学生说出两根及二次项系数。由我猜学生所出的方程,一个、两个……学生争着出题,结果一一被我说中,学生全都被我吸引住了,脸上挂满了新奇和欲知的神情,引发了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此时我引导他们探求其中微妙,后进生也都积极参与,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在课堂中设置悬念,引起好奇,充分挖掘教科书,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导课,将生动有趣的数学名题、多姿多彩的数学轶事、悬而未决的数学猜想、似是而非的数学悖论,巧妙地贯穿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未知欲望和创造性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机。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不断吸取经验,研究和改革教材教法,用自己的教学能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并喜欢你的课。
二、给学生以信任,给学生以信心,采用积极向上的鼓励办法,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和意志
在教学中,我对身残志坚生一切从爱出发,自觉克服嫌弃、厌烦的态度与做法,主动接近,平等相待,真诚帮助,及时表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友谊,使他们消除对教师的仇视心理,主动倾吐自己的心里话,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帮助,排除调度厌学、焦虑、自卑等障碍。如在一次课堂上,一个后进生上课特别用心,看到别的学生在黑板上演板时,眼神是渴望而羡慕的,手欲举而不敢,我便让他上来板演,虽然该生由于激动抄错题,但我仍表扬了他积极参与学习的精神,又肯定了其解法合理的部分,该生受到很大鼓励,学习进步很快。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讲述古今中外学者刻苦成才的故事,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降低教学起点,从基础抓起,因人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后进生大多数基础知识不牢,知识零散不系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降低起点,减小坡度,避免过高要求,并合理安排进度,对于难点内容,要适当分解,多台阶,小步走,必要时,应适时重复,使其易被后进生接受。在教学中,还应重视信息反馈情况,充分利用模型及课件制作来加强学生直观教学,并逐步抽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还应该对每一位后进生进行耐心辅导,针对不同情况,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推进,因材施教。例如:我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采取“小步幅、密台阶、循序激进”的方法,以克服后进生的畏难情绪,我还把计划教学的内容,按所学知识点编成几道小题,安排在课堂的前几分钟,组织学生练习和讨论。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可收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这样量力而行地处理教材,学生很满意,效果也很好。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知识、探究方法、启迪思维的过程。一些后进生是因为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在解答数学题时,获得正确答案后就此终止,不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解题活动就有可能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如果在每一次得到钥匙以后都能对自己的思路作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就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到:
1.上课时对不懂的地方集中注意力听,弄清别人对问题是怎样讲的,如何分析的,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原因,并对自己事发中的见解加以对照,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把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2.看懂解题过程,从中找出并归纳规律,找出钥匙关键,总结钥匙方法,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最佳途径。
3.要求学生做到题前认真预习课本有关知识,弄清有关概念、法则及解题方法,认真审题,分析解题思路,若遇困难不要轻易请教别人,争取独立完成作业。通过上述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应、转化等思考方法,逐步具备正确地进行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能力。
【导语】
考试时间、考试地点
10月20—21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考试地点分别设在银川市、吴忠市两市。参加考试的具体地址见《准考证及座位号通知单》。
2018年10月宁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时间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10月20日(星期六)上午 10月20日(星期六)下午 10月21日(星期日)上午 10月21日(星期日)下午 公共课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2 英语(一)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 大学语文 00015 英语(二)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12656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20 高等数学(一)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0420 物理(工)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00023 高等数学(工本) 英语顶替课 02126 应用文写作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0395 科学.技术.社会 20203 会计 专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65 国民以济统计概论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 20207 市场营销 专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00181 广告学(一)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30112 法律 专 00247 国际法 00223 中国法制史 00243 民事诉讼法学 00244 经济法概论 40101 学前教育 专 12344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2339 幼儿园教育基础 30003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 30001 学前儿童保育学 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0535 现代汉语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06 写作(一)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50207 英语 专 50212 阿拉伯语 专 06754 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一) 10453 阿拉伯语应用文写作 06759 经贸阿语及外贸函电 06761 阿拉伯文化概论 100701 护理学 专 02997 护理学基础 02903 药理学(一) 02998 内科护理学(一) 02899 生理学 00488 健康教育学 03002妇产科护理学 03001 外科护理学 90110 葡萄与葡萄酒 专 02735 葡萄酒工程学 02738葡萄植物保护学 02731 酿酒微生物 02736 葡萄酒工艺学 A0808306 机电一体化 专 02230 机械制造 02159 工程力学(一) 02236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2232 电子技术基础 20115 经济学 本 00142 计量经济学 20204 会计 本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60 审计学 00158 资产评估 00162 会计制度设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9 高级财务会计 00161 财务报表分析(一) 20210 旅游管理 本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199 中外民俗 00200 客源国概况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本 00759 工作分析与评价 05963 绩效管理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管理 06090 人员素质理论与方法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0106 法律 本 00230 合同法 00227 公司法 05680 婚姻家庭法 00226 知识产权法 02126 应用文写作 00626法律文书写作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学 00169 房地产法 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0320 领导科学 00319 行政组织理论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0322 中国行政史 00261 行政法学 40102 学前教育 本 00398 学前教育原理 12350 儿童发展理论 00402 学前教育史 03657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00394 幼儿园课程 00385 学前卫生学 00401 学前比较教育 40112 小学教育 本 00464 中外教育简史 00458 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0540 外国文学史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 中国近代文学史 00541 语言学概论 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本 02331 数据结构 04735 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26 操作系统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0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82218 电子政务 本 00067 财务管理学 03339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03338 政府经济学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90115 园林 本 07895 园林设计基础 07897 园林测量 07427 园林生态 07899 园林建筑设计 02662 植物生理学 07894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07900 园林养护与管理 100702 护理学 本 03202 内科护理学(二) 03009 精神障碍护理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03007 急救护理学 03023 外科护理学(二) 100805 药学 本 03034 药事管理学 03023 药物化学 03031 药物分析 03050 药理学(三) 03049 数理统计 02087 分子生物学 90403 畜牧兽医 本 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 05945 禽生产学 06698 牛生产学 0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0208 市场营销 本 00186 国际商务谈判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5 企业会计学 00183 消费经济学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84 市场营销策划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02194 工程经济 02240 机槭工程控制基础 02200 现代设计方法 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本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2 组织行为学 80806 建筑工程 本 02404 工程地质及士力学 02447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50201 英语 本 00087 英语翻译 00837旅游英语选读 00603 英语写作 00604 英美文学选读 50408 音乐教育 本 00730 中外音乐史 00732 简明配器法 00733 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 音乐教育学 90202 林学 本 05042 自然资源学 说明:带号专业为宁夏高职高专在校生衔接自考本科、中职中专在校生衔接自考专科课程,不接受社会生报考。 带的专业助学组织必须严格按照限定的报考条件招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