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组织一堂庆国庆的主题班会
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活动时间内上好一堂关于庆国庆的主题教育课,各班级发言人数达到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大的激励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五彩画笔画祖国
学生通过水墨画、水彩笔画等多种表现方式,画出祖国巨大变化,画出人们的幸福生活,感受祖国的伟大。
3.唱响红歌颂祖国9月29日晚,我校全体师生带着金秋的喜悦,唱响了高亢奋进的颂歌,用诚挚的热情为祖国送上了深情的祝福。本次歌咏比赛得到团市委、社区、兄弟学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一首《四渡赤水》赢得满场喝彩。全校24个班*级合唱了24首红歌,唱红了校园,唱出了对祖国的祝福。晚会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结束。这次晚会激发了我校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精神,也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再次证明了晚会的成功。
4.自制版报赞祖国
在9月21日下午由政教处组织评比各班黑板报。学生利用板报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关键词:周长圆 乡土情结 浓郁诗味
“朗诵诗”是专为诗歌朗诵活动或者一种文艺节目所撰写的一种新诗文体,按赵心宪先生的说法,它以满足听众当下社会心理需要为主要创作目标,以群众性听觉艺术接受需要的空间为传播方式,具有大众化和民族化语言表演形式的特征,是语言表现的视觉艺术与语言表演的听觉艺术在诗美形式上的完美整合。[1]今天,陕西诗人周长圆通过其诗集《朗诵安康》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美丽的收获。
本世纪初,作为诗人的周长圆就走进了大家的视野。2001年,他先后在《诗刊》上发表了数首西部题材的长诗;2003年出版《周长圆诗选》并荣获中国作协诗刊社“优秀诗集暨诗歌贡献奖”;2011年,他再次重磅出击,带来了文气磅礴、风格多样的《朗诵安康》诗集。《朗诵安康》带给大家的都是惊喜,我们惊喜于诗歌中所表达出的一个诗人对家乡的赤子之心,我们惊喜于其宏大主题下依然浓郁的诗味。
一、浓烈的乡土情结与厚重历史文化的统一
鲁迅曾经说:“乡土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2]乡土是任何人都摆脱不了的精神纠缠,也是人类永远的文化情结。诗歌,作为一个民族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的表达艺术,无不自然、深切地从本原意义上联系着自己的“乡土”,以至形成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陕西安康诗人周长圆“朗诵诗”的魅力当然也首先与其浓郁的乡土情结和民间情怀密不可分。他生活于秦巴山区,那里的山山水水都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由此,家乡的一草一木、乡土的经验、民间的想象、对家乡生命的体恤就成了支撑他诗歌创作的基石。
周长圆首先把笔触延伸到了汉江、秦岭、安康等地域的各个角落,对秦巴山区展开了热情的讴歌,汉水、秦巴山、油菜花装扮的汉阴、太极文化流传的旬阳、被民歌声缭绕的紫阳等尽收笔下,从来没有哪个诗人像他一样如此准确、真切地传达出如此独特的西部经验。“铺开西部这张报纸/我看见长江与黄河这两条/醒目的标题下面/在这两页鸿篇正文之间/汉水则是征婚广告/被羞涩地夹在报纸中缝(《汉水》)”,独特的描述展示的是诗人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在《我是安康的女儿》中,诗人浓烈的乡土情结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他再次热忱歌唱自己的家乡,“我爱安康的春天/春天里的汉江春心荡漾/一江两岸藏着生命的秘密/野鸭大雁以及温润的南风/他们从大海归来,溯流而上/还有从南方动身的油菜花/从东到西,从山间到盆地/为我的家乡铺开/一副辽阔的版画/300万安康儿女/在这一副版画中茁壮成长”,对自己家乡的毫不吝啬的热情讴歌,表达的正是诗人对于这片乡土的赤子之情。也正因为诗歌涉及到家乡的山山水水,从而使之呈现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以及宏伟的气势和粗犷的美学品格。
除了对秦巴地域自然山水的热情讴歌,周长圆还把自己怜悯的目光,投向了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秦巴人民。他写了《农民章志强》,“农民村支书章志强/这一辈子注定走不出我们省/更见不到他的中央/一条沟就是他的国度/一个家就是他的首都/农村支书章志强/只有回到遥远的百忍沟/他才是一颗直起腰身的树/这令我的内心无法平静而又悲伤”,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而诗人对于家乡亲人的怜悯情感也深沉感人。他又写了《南方南方》,表达对于家乡外出打工的女孩子的漂泊命运的关注和怜悯,“他们去了南方 他们不扎根/他们不结果/他们只在自己的身上/开放四朵花/一朵寄给父母/一朵寄给弟妹/一朵寄给哥哥和他的新娘/还有一朵/自己贴身藏下/直到枯黄”,如泣如诉,让我们充满辛酸,还有什么感情比这对家乡亲人更深沉更真挚的呢?
从诗歌的表面而言,周长圆诗歌歌颂了汉水、安康,表达了对于家乡亲人的怜悯和喜欢,而就诗歌的深层蕴含来说,诗人对秦巴山水的吟唱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感情体验层次。诗人除了对家乡单纯地吟唱,同样也有着深沉的历史思索,“我打开记忆的盒子/走进时间的深处与我的童年对望/也是乡村的老家如同一只干瘪的蚂蝗/叮在祖国的毛细血管上……如今旬阳的乡村/在我的目光中开始上升/如一个准备远行的人,正在走出陕南的屋顶(《擦亮旬阳》)”,诗人一边回望曾经的贫穷和落后的乡土,一边展示今天的崛起。但是,无论怎样,对于自己的乡土,诗人始终是不离不弃,“西康线上我仅仅是个过客/我将回到/长有先祖的骨头的土地/夺一条路 不为出逃(《在西康线上》)”。同时对自己的家乡充满历史的期望,“北风吹过秦岭/长安长大不易/汉江两岸是鱼米之乡/白居易为什么不到陕南来……北风吹过秦岭/秦岭如果能够晕头转向多好/让汉江流进唐朝/让我与李白小酌”。
二、宏大的主题与浓郁的诗味
就像诗人在《朗诵安康》后序中说的那样:“我的朗诵诗大多是应邀之作,电视台、院校、军营、企业、也有政府和个人,找到你了,交代一二,限你拿稿子出来,有时真是勉为其难,实在无法成篇。”可能这也是今天所有朗诵诗歌作者面临的共同难题,纯正的诗歌写作举步维艰,沦落为小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而诗歌如果离现实政治等太近,又容易沦为政治的传声筒,永恒的诗歌应提防被一时的政治之火所灼烧,以至于艺术标准被政治标准所压迫、所取缔,丧失了其本身诗性特质。但从周长圆的诗歌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别出心裁、选取合理的表现视角,运用新奇贴切的意象,从而使诗歌显得不落俗套,主题宏大,结合现实但又充满了浓郁的诗味。
首先,尽管诗人大部分的创作都是一些宏大的政治主题,但诗人却能够“大处着眼,小处切入”,精心选取“长袖善舞”的表现视角,从而使自己的诗歌自然具有一种独特性和个人风格。诗人常选用的表现手法有:剖析法,即把与诗歌主题密切相关的若干侧面剖析出来,最后总结升华主题。诗人的《紫阳民歌》就是围绕与紫阳民歌有关的历史、传说、情趣文化等展开,以“紫阳城野史”“我向你打听蒿草的下落”“晒山”等几个侧面加以剖析,最后以“紫阳没有边界/一个人一辈子/也走不出紫阳的一首歌”,对于紫阳民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宣传,同时由于剖析法的合理使用而能够不落窠臼。其次是反差法,把一些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造成较为悬殊的艺术效果,从而引人关注或思考。如“我们省有三个农民/陕北一个/关中一个/陕南一个//陕南的一个/土地让给了果树/儿子外出打工女儿远走他乡/一条汉江慷慨地借给了北方……陕北的一个/头缠白帕/羊皮短袄上/别一朵蓝花花/舞一条长鞭/赶牛羊和落日回家/东方刚刚泛红/他肩披褡裢开始起程/乘一首高亢的歌/像一朵天上的白云”,通过陕南陕北反差极大的对比描写,不仅写出丰富的民俗特色,而且把陕南对于这个国家、民族的慷慨付出表达得很深刻。
其二是诗人善用新奇贴切的意象来表达特殊的情感。诗人对自己的家乡十分熟悉,各种事物随手拈来,几乎皆可入诗,且非常的贴切,如“一只蝴蝶用两翅/和大片的松林一起/抬起了安康盆地的天空(《在西康线上》)”,蝴蝶、松林、天空,三个意象,由近及远,生动新奇,把当时美景尽收眼底。又如“弯腰的稻谷手提金色花环/高挑的玉米方阵/这些勒紧胸脯的绿衣少女/黄瓜南瓜豆荚拉出长线/蜜蜂的电工在花间窃窃私语/本地的蝴蝶舞蹈/外来的燕子杂耍/三只豌豆雀飞去/又过来两只布谷鸟/轮到雄鸡独唱/牛羊开始了和声/萤火虫挥舞荧光棒/给唱民歌的青蛙捧场(《庄稼居住的地方》)”,通过稻谷、玉米地、黄瓜南瓜、蜜蜂、蝴蝶、燕子、豌豆雀、布谷鸟、萤火虫、青蛙等繁多的意象,把生活中身边的美写得独特、鲜活、亲切而又充满浓郁的诗味。
其三是诗人对于笔下的土地、人物注入了真挚充沛的感情,回环往复。诗缘于情,贵乎真,对于大部分与社会现实政治结合较紧密的“朗诵诗”来说,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甚至有的诗歌大讲假话、大话、空话,这不仅会损害诗歌的诗性特质,而且浪费读者的精力。由于周长圆对自己笔下土地、人物的熟悉和热爱,从而使得他的诗歌感情充沛,如泣如诉,诗味浓郁。如“你说你一辈子挪不开大巴山这个窝/我还是依你/我让你头枕青山脚踏稻田/到了明年 大片的水田/你的子孙们 每插一株秧苗/就会给你叩一次头/他们一边劳动/一边祭奠 多好(《掩埋父亲》)”,对于父亲的一往深情,令人动容。在纪念安康特大洪水赈灾晚会上的诗歌《生命至上》,“来吧!向七月的秦岭/要回我们被压弯的脊梁/来吧!向七月的大巴山/要回我们遮风挡雨的屏障/来吧!向七月的大地/要回我们被冲毁的住房/来吧!向七月的天空/要回我们被折断的翅膀”,紧扣当时社会现实,通过“来吧!向七月的……”句式回环往复,感情充沛激昂,展示了诗人扎实的写作功底。
注释:
[1]赵心宪:《“朗诵诗”的文体形式及诗学阐释——抗战诗歌朗诵运动的诗学反思之二》,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
诗歌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道德的影响是多元化、多方面的、多维的,它可以让你在愉悦中自觉地与道德规范相亲和,而且是诚实的、无说教味儿的,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它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和演绎性,且富于启迪性和感染性,具有强烈的亲和性。就是这种亲和性,让人懂得了人性、人情、爱憎、关怀、感恩……体现出了文学艺术的力量,让读者也变得通情达理,以至对人世间的善恶有了自己的主见,对大千世界有了自己哲理性的判断。这是文学的责任!这也是现在诗歌创作的社会责任。
从文学的社会责任范围分,诗歌可分为颂歌类、讽喻类、科幻类等等,无论哪一类都非常注意形实俱美。
诗人,如果你是诗人,就要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用美丽滋润每一天,用信念幸福每一天,让阳光温暖每一天,让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诗歌,呵护时代的诗歌,改良社会的诗歌,揭示人生真谛的诗歌,标榜人性尊严的诗歌……去感天动地。用诗歌释放自己的情感,用诗歌将自己的光彩绽放,用诗歌光彩我们的时代。用诗歌将时代的脉动衡量,用诗歌展现时代的辉煌。诗人,写就要写读者喜爱的诗歌,写学者耐读的诗歌,写自己幸福的诗歌,写传承文明科学文化的诗歌,写颂扬真善美的诗歌,写启迪智慧的诗歌,写社会发展进步的诗歌,写浣洗真理和灵魂的歌……读了可以让人享受韵律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气势之美、气质之美、气息之美,以至对人生价值的认识、精神追求、理想目标,有了自己效仿的依据。有了这样的借鉴,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才能乐观面对,不至于出现太多的茫然、木然。这充分体现出诗歌对人们心灵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功能。
从教学方面讲,诗歌教学可以让你在享受构建快乐课堂成功喜悦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快乐武装和能力的快乐成长。
可以从欣赏写景的名句开始,比如:“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都是情景交融的好句子。
在文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太注意诗歌的主题升华意义挖掘,而淡漠了其本身的真实的积极而健康的塑造价值。
目前,诗歌的形式也真的是“百花齐放”了。但是,创新不是放羊。读者是在用他的眼睛把你的心灵世界衡量。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因而,文学所承担的责任,诗歌也应承担。创作者持谨慎的态度去创作,是对文学、大众、社会、民族的一种负责,不能为追求作品的卓而不群而丢弃创作原则。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责任是反映社会生活、描绘时代巨变”,是审美,“是用对美的张扬来感染人”。“美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力量所在”,“文学的责任是宣扬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引领人生”。因此,诗歌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对诗歌创作方面出现的不良现象,要敢于批评。要关心祖国命运,要关心诗歌发展前景。在这方面,前辈文学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上世纪70年代,诗界出现了所谓的“解放体”,就是除字数与旧体诗词保持一致外,不受格律约束的诗。著名文学家冰心就此发表感慨:“因青年不懂平仄,不押韵,即使他们写了一些‘蝶恋花’、‘清平乐’、‘浪淘沙’一类的‘词’,但只除了每句字数相同之外,与词毫无‘特色’上的相同。”
诗歌属于文学艺术,其创作也需要推陈出新,所以对于创新精神应予鼓励。但是,诗歌应该讲究建筑美、图画美,可以有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更应该是有音律的。诗歌要有声韵之美,才会诗韵盎然。我们不能只是把话分行排列就叫做诗歌。当然,什么叫诗歌要得到创作实践的有力支持,更需要有必要的批评。你不用比兴赋也不是不可以,但总得有个形式,你可以不拘泥于形式,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思维僵化。
对诗歌的评说与欣赏,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像听音乐一样,有人爱听清唱,有人愿听独奏;有愿听合唱的,也有愿听交响乐的;有愿听打击乐的,也有的爱听弹奏曲……而对诗歌的赏识,有的爱清淡,有的爱浓烈;有的爱高雅(如古格律诗、词),有的爱通俗(民歌、打油诗、新体小诗);有的欣赏清新,有的偏爱浑厚;有喜欢俊逸的,就有喜欢刚健的。或出水芙蓉,或银河流星,近切的,深远的,单薄的,厚重的,柔弱的,强悍的……都是一种意境,都是一分情义,都是一个志向。无论是杯中流光,还是风雨山河;无论是旭日阳光,还是雾露月光、惊涛骇浪;或晶莹的、剔透的,或浪漫,或现实,都是意识的升华。意识的升华,除需要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蕴外,还需要敏锐的神经触觉,和执著的理想追求,要有点精神,凭着那份精神的热情(膨胀),去升华激情和理想,阅读时代和潮流,感动生活和灵魂,敬畏生命和自然。凭着敏锐和执著合拍生成的灵感,去寻找和创作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真实的美,借以呈现生活的惹人喜爱和理想的高雅境界,进而感动人感染人,让人感悟美丽、力量,理解,认同,支持拥护作品折射出的哲理理念。
以上是从形式说到内涵,比较侧重说内容重要。其实,诗歌是非常讲究形式美的。建筑美是它的一大标志。新世纪的诗歌创作好像还没有太多的经典可言。现在,从人民日报到乡村板报,都在流行着分行俳句的作品,甚至连著名诗人雷抒雁也加入了这样的创作行列。这是不是经典呢?笔者认为:现在流行的诗,不是意识流,也不是通俗。把一些词句错开,单行排列,那就成诗了?给他起个名字,那叫“诗散”还可以。为什么要这么说?打个比方吧,再怎么发展,它桌子有桌子的用处,凳子有凳子的作用;阳光有阳光的亮丽,雨露有雨露的风采。无论怎样变化,桌面得有桌面的高度和宽度,凳子要有凳子的架势。如有合二为一者,那该叫它联体桌凳。如果用在诗歌创作上,姑且就叫它“诗散”吧。也许将来它会有自己的经典,但现在着实不敢恭维。关于新诗诗歌体形的建立,愿和大家商榷。
至于诗的内涵,与作者的心境有关,与语言的使用有关,与联想力和想象力有关。能否情景交融、情事合一、情理互现而熔思想与艺术于一炉,那要看作者的艺术水平。作品所反映的哲理有没有穿透力和感染力,要看你的选材和语言运用有没有较强的独创性和鲜明个性。内容上的大气或达观、悲壮或凄婉……要靠语言上的优势显现。是直白还是含蓄,是形象还是深沉,要根据内容的实质和作者的志向而定。歌颂真善美、歌颂时代,歌颂大写人生,敬畏自然、感恩世界,永远是无限生动的题材。能把诗的意境美写进读者的眼里,心坎里,就不难产生新的经典。当然,经典就是歌诀,应该有它自己的形式。优秀作品是可以自成经典的。
欣赏诗歌,就像吃菜一样,从口味上讲,有喜欢吃荤的,就有愿意吃素的。从口感上说,有乐于吃咸津津的,有偏爱甜忽忽的,有爱吃辣火火霍霍的,就有好吃酸溜溜的,有爱咬脆铮铮的,有愿嚼软绵绵的……诗歌欣赏从品味上说,有的喜欢古朴典雅,有的喜爱清新鲜活,有看中现实意义的,也有琢磨浪漫情思的……从形式上看,有喜欢讲究建筑美的,有偏爱音乐美的,有喜欢图画美的,也有爱好意识流的……从语感上说,有的喜欢铿锵激昂,有的则喜爱娓娓潺潺,有的喜欢抑扬交错……各自喜爱的都是那种劲儿,那股味儿,这也正说明,文艺需要百花齐放。
但是,诗歌这种体裁,它有自己的特征。它是一种文化品格的坚守。
诗抒情,诗言志,诗是语言的精华,诗是语言的艺术。抒情的诗歌可分为赞美、劝谏、讽喻,还有一类是咏物诗歌。
褒扬赞美事物的,这类诗歌多是情真意切、感情真挚充沛的。
劝喻诗,明辨是非,教人为是。讽喻诗,爱憎分明,至情至理。
咏物诗歌也有自己的讲究。古人云“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写咏物诗要有对事物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独特的体验,语言要新巧。
无论哪种诗歌的创作,都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个人才学、品德修养、生活环境等等有关。都是对其生活底蕴和思想感情体验的深度开掘。
欣赏时,我们既要坚持“纯文学的品格”的审美,又要坚持“文艺服务于社会的”的包容;即要能唤起读者的美感觉醒与享受,又要能引领精神、纯洁心灵,彰显价值,树立信念;即要看其是否为民生、生活呐喊,又要看其是否用美丽唤起读者感动,送给读者享受;用真情唤醒读者情感共鸣;用善良引领读者精神趋向,纯洁心灵;用哲理彰显作品价值;用文学的品格帮助读者树立信念,追求向往。坚持文艺服务于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民风倾向,关怀广大民众。为民主、生活、阳光呐喊,为发展、和谐、繁荣喝彩,为维护公平、正义担当。
诗,是心境的表述;诗,是心灵的洗礼;诗,是生活哲理的独白;诗,是自然神灵的造化。诗,是万物玄机的含蓄;诗,是宇宙奥妙的泄露。诗是一种独特的乐观的感悟,是一种善良情感的放飞,是一种高雅乐趣的宣扬,是一种思想的激情豪放(火花迸射),是一种理念的豁达展示。它是一种曾经的纪念,是一种真实性情的自然流露。你要客观地、科学地艺术地去评价诗歌的文学担当。
如何光大诗歌创作教学的前景?
诗歌这套大餐的“色、香、味、形、意、养”诸方面都是讲究考究的。只注意了那些意境的挖掘还不够。
一、诗歌的创作应以意象美与意境美同重,以易诵读易记忆易弄懂为原则。不抱残守缺,也不能无规无形。虽然诗歌的创作是个性化的,但你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注意到广大群众的审美胃口。相信,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也是有诗味的诗歌。无论如何,诗歌创作要有诗意、有诗象、有诗情、有诗形,才叫诗歌。写作形式既要注意排除标语口号式的浅薄,又要避免泛泛陈述的冗长庸俗,更要舍弃玄妙的猎奇跳荡。
对诗歌的学习也应该是比较个性化的行为。但我们的文学教育往往更注重主题开掘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图书室(馆)、阅览室和多媒体网络,解决文学教育教学途径问题。这样也可以解决文学教育中以人为本问题,真正成全“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充分体现人本互动、人机互动。还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如传抄唐宋名句;也可以抄写当代名句,形成诗意教学的大课堂。
二、诗歌创作课堂教学与诗歌自主创作自学相结合。但应该明确要求:1、用心追求美,不一定是完整的。用心,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只要你能带着诗人的情怀,去积极参与生活,在参与中感悟、欣赏、创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创作中,自觉发挥聪明才智,你就会为历史、为社会留下艺术的记录。能用“真诚”与“可爱”的艺术去抒写胸怀,塑造灵魂,表达对高尚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就是让自己的作品体现美的品格和力量,就是自觉树立家国情怀,就是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厚爱。2、诗歌教材是情感、价值、审美态度的载体,是教学的工具和样板。因此,应当重视、尊重教材本身而不拘泥于样板。3、充分认识现代经典:的《鸽子》;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臧克家的《老马》;贺敬之的《回延安》;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柯岩的《,你在哪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浪漫的,现实的……与唐宋元明清的诗词经典多做比较,有借鉴,创新会容易一点。
三、创作时代经典,丰富文学教育文库。挖掘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作家作品,注意形实俱美与经典借鉴。比如言志经典诗句有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陆游的“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辛弃疾的“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诗,一股浩然正气,托着家国情怀,会传诵千古,经久不衰。
如果你能用心聆听生活中的声音;用心阅读社会上的财富;用心感悟和享受学习、创作的快乐。眼中有色彩,心中有世界,加上自己独特的悟性、灵感参与,你才有可能纵情抒写自己的家国情怀,你也有可能创出新的时代经典。
所谓的主持词的写作特点就是自由随性。不同主持词内容适应不同的节目,一个好的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是主持人富有魅力的主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秋节文艺晚会开场主持词2021最新范本,欢迎参阅。
中秋节文艺晚会开场主持词一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金秋十月,举国欢腾
女:金秋十月,万家团圆
男:走进十月,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望金秋
女:凝望金秋,我们用一样的心情渴望收获
男:欢度中秋,我们用嘹亮的声音歌唱祖国
女:歌唱祖国,我们用深情的语言诠释情怀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祖国母亲_华诞
女:今天我们载歌载舞,共迎中秋佳节
男:让我们唱起美妙的歌曲,跳起欢快的舞蹈,一起融合进这欢乐的海洋中;
女:让我们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美丽的希望,歌唱我们共同拥有的岁月
男:在这欢乐的日子里,让我们互道一声,中秋节快乐!
女: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向祖国母亲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合:漯河小学四八班迎中秋联欢会现在开始!
中秋节文艺晚会开场主持词二女: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男:大家晚上好!
女:又是一年金秋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
男:又是一年人间团圆日,美景良辰,月光如水。
女:秋风送爽,岁月如诗,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男:华灯绽放,金秋如锦。我们_班这个大家庭又欢聚在一起。
女:今夜,明月揽中秋,温暖在情融。在这秋月朗照,丹桂飘香的夜晚,我们团圆在这里。
男:今夜,我们共同分享秋之美色、秋之温情、秋之收获。共同将中秋之夜点缀的更加浪漫迷人。
女:在明月初升的美妙时刻,无论天南与海北,不论相聚与离别,不论新朋老友。
男:在中秋佳节这个美妙时刻,我们共同举杯,把酒话佳节,举杯邀明月。
女: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
男:把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凝结在这中秋共圆的时刻,传递到遥远的你。
女:月色如水,流淌着我们不尽的思念。
男:月光如织,扯不断我们永远的挂牵。
女:月华如歌,鸣奏出我们心中的绝响。
男:明媚的月光映出中秋的喜庆。
女:好看的舞蹈跳出中秋的欢腾。
中秋节文艺晚会开场主持词三甲:时光的车轮展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乙:皎洁的月亮传达一种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团聚。
丙:收获是我们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种子播洒在新聚焦的校园。
丁:团聚是我们酝酿着友情,团聚的亲情充满着新聚焦的校园。
甲:今天,花好月圆,我们师生济济一堂,共叙思念之情。
乙:今天,中秋佳节,我们一起欢度时光,同抒“走进新聚焦,就业无烦恼”的激情。
丙:今天,菁菁校园,我们在嘹亮歌声中把希望起航。
丁:今天,月夜良辰,我们在温馨笑语中让理想飞翔。
甲:中秋节的思念,在新聚焦学校里放飞远方的眷恋。
乙:中秋节的团圆,在新聚焦学校里把浓浓情意展现。
丙:新聚焦的希望,在我们的心房。
丁:新聚焦的掘起,是我们的理想。
甲:在这里,让我们激情歌唱,歌唱我们美好的未来。
乙:在这里,让我们尽情欢呼,欢呼我们在新聚焦学习的愉快。
丙:在这里,让我们诚挚祝福,祝福新聚焦学子中秋佳节快乐。
丁:在这里,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新聚焦计算机学校明天会更好。
甲:中秋佳节,温馨校园浓浓情。
乙:中秋佳节,我们同唱《_____》。
丙:中秋佳节,我们相互祝福
丁:中秋佳节,我们高歌一曲——放飞心中的歌
合:放飞心中的歌,让我们心中的歌在新聚焦校园里放飞,____年中秋晚会,现在开始。
中秋节文艺晚会开场主持词四主持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1: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在这一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学校不会忘记你们的辛勤付出,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同学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主持2:今夜,伴随皎洁的月光,我们全校师生欢聚在思源广场,同抒金秋的喜悦,一起欢度这月色溶溶的美好时光。今夜,虽然我们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但在我们今天团聚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将共享一道有关月亮的丰盛晚餐。我们将对月抒怀,望月高歌,体验月下的温馨,共叙月夜的思念。
主持1:俗话说: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今夜的月亮更圆也更亮,现在我宣布:金塔县第二中学“说月、赏月、咏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现在开始。
主持2:在今晚这个人月两团圆的日子里,我们祝福所有的师生月圆人圆梦圆。首先有请我们学校的张艳芳和马丽峰老师为大家带来第一个节目———歌曲《但愿人长久》,有请_老师。
主持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美好的祝福。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来源于一位大文豪之手,他就是苏轼。现在让我们通过欣赏八(1)班_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体验苏轼的乐观豁达胸襟。
主持2: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今天的“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上,除了朗诵和演唱有关月亮诗词和歌曲,我们还将讲解有关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和传说,使大家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中秋节”;这一天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国人心目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有很多歌颂中秋节的作品,下面有请七(6)班的_为我们带来诗歌朗诵《中秋赋》。
主持1:秋空明月悬,此刻月圆满。而人间的思乡之情,却在此时溢满心头。离开家乡的人,无论走多远,都难忘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无论在何方,都会怀念故乡的亲人,我们只有把思念托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给梦中久违的故乡。请欣赏由王老师带来的歌曲《月至故乡》。有请王老师。
主持2:听完了王成老师对月亮的倾诉,现在再让我们听一个有关月亮的古老传说。说到有关月亮的传说,最出名的要算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相传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不死之药,被人加害,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丈夫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现在让七(1)班的_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朗诵《彩云追月》。
主持1:今夜花好,太多美丽的情感将从我们的`心中似清泉般流过,今夜月圆,太多的相思与感念将插上翅膀飞舞在明净的天空。下面请欣赏由杜主任给大家带来的一首《花好月圆》。有请杜主任。
主持2:一曲《花好月圆》和今天的良辰美景相得益彰,接下来的我们再了解一个有关月亮的传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吴刚伐桂。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但吴刚每砍一斧,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就这样日复一日,吴刚始终砍不倒这棵桂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或许你曾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述吴刚伐桂的故事,童年的记忆温馨而又甜蜜,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怀抱里,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故事里,现在,让_同学为我们带来一首经典老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主持1:今夜,皓月当空,银辉千里,朗月的光华直泻大地,四野的景物如若镀上了一层银环,登高远望,世间万物显得安谧而又神秘,面对此景,不知触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绵绵心绪,接下来请欣赏马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月满西楼》,有请马老师。
主持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的张若虚就是以这样的起笔将我们引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诗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白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请欣赏由_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春江花月夜》。
主持1:让我们再来听一个传说故事,嫦娥身边有一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这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据说嫦娥奔月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就是玉兔捣药的传说。我们现在抬头望月,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中秋节文艺晚会开场主持词五(刘)尊敬的各位领导:
(张)亲爱的同事们:
(4人合)大家晚上好!
(杨)一年一度秋风劲,又是月圆柳梢头;
(金)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丰收时节;
(张)在这皓月当空,华灯齐上的美好时刻;
(合)我们欢聚一堂,共庆中秋佳节;
(刘)为建设_企业文化;
(杨)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金)为展示涮坊店员工的崭新精神面貌;
(张)为营造涮坊店团结拼搏的和谐氛围;
(刘)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
(4人合)“月圆人和”中秋联欢晚会;
(金)望星空,浩瀚广宇云追月;
(杨)看涮坊,群英争先风逐浪;
(刘)中秋月明,惠风和畅;
(张)同仁风采,尽情张扬;
(金)让激情在今晚澎湃;
(杨)让才情在今晚展现;
(刘)让我们纵情放歌;
(张)让我们欢快舞蹈;
(金)让歌声与欢笑汇成一个难忘的今宵;
(杨)_20_年“月圆人和”中秋联欢晚会;
关键词: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创新习惯;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一个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思维飞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起来,能说想说,敢说敢想,倡导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积极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求变中收获,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中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求变,这就是创新的开放性,很多科学知识教师可举例,而让学生去考虑其它,有些科学知识教师可做趣味演示实验,而让学生总结、归纳结论。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实践中要求变。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大胆尝试新的教法,渗透创新教学
传统的科学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受器,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一讲就是45分钟,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这样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创新教学,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教师辛苦,学生痛苦,到头来还是稀里糊涂,临考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抺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所以,这样的传统教学方法必须改进。
第一,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增长智慧的动力,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只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笔者给七年级新生讲第一章《科学入门》时,大胆创新,设计了有趣的十二个小实验,如:筷子提米、一张薄纸能挡住一杯水、镁在酒精灯中燃烧、水火箭等实验。这些类似小魔术的兴趣实验,大大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自觉地去研究探索,去设计创新。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对掌握知识、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还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第四,拓宽视野,大胆走出课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鸿图。
二、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共享资源进一步丰富,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性进展。比如:笔者在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停留在嘴巴讲看课本插图等层面,而是巧妙运用共享资源,让学生观看一些保护自然和自然环境的录像作品,由于大多中学生对自然保护很感兴趣,大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设计出更方便、更可行的保护措施,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能力,又增强了保护大自然的能力。
三、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乐于创新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只有当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才敢于说心里话,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造力的积极性,哪怕是幼稚可笑的,只要有一点创新的火花,都值得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定会大大高涨,整个课堂气氛会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比如在教学体积测量时,作业本上有一题拓展提高题,爱迪生要求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小灯泡的体积,笔者请同学们思考:你能设想哪些好的方法呢?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登台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的说用钻洞灌水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有的说用细针下压排水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也有的说用铁块下沉排水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也有的说用排沙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等。尽管有些学生在设计上不够完善,不够科学,但教师应抓住其某一点创新的火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乐于创新。
四、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
科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之广泛,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如: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做科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社会调查等等,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如在讲授《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时,就让学生走出课堂,对植物扦插、嫁接搞实践活动,学生们对月季花的扦插、对桃树的嫁接有了直观的认识,还探究了有些难扦插的植物用“扦插+嫁接”的繁殖方法。
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导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进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活动,使他们在这片沃土中有大胆创新的空间。
五、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开展别具一格的趣味竞赛活动
学期初,教师可制定一系列的学生比赛计划,如:实验操作比赛、趣味小实验设计比赛、科学小魔术比赛、植物的嫁接比赛、配电板安装比赛,星空图制作比赛、科学探究比赛、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比赛、科学晚会表演比赛等。在一次科学晚会上,学生的表演有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有保护保护自然的演讲,有趣味科学实验的小魔术、小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晚会把同学们带入五光十色的科学世界,在晚会上,大家听到了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声,看到了“空瓶生烟”、“清水变色”、“物体变色”等梦一般的魔术表演,这时的学生更活了、更动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写出治理保护河流措施方面的小论文,先在班级上交流,最后评出一等奖二人,二等奖三人,三等奖五人,并发奖品给予鼓励。
2.拓展创新活动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每年暑假,我们都定期组织科技夏令营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拓展,同时,教师和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面对面交流,可以现场讨论当时身边的科学现象。如:用饮水机时,就可以讨论:饮水机自动保温、制冷、制热问题,在观察被污染的河流时,可讨论:河流污染的原因和环保的措施,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科技小制作比赛,学生们制作的纸飞机、有线操纵飞机、遥控直升机等,在夏令营的最后一天进行航模比赛,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动手能力。通过每年的科技夏令营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创新的视野。通过多种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笔、动脑,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分析、操作的创新能力。
初中科学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开展创新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学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只要我们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科学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创新习惯,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被激活,创新能力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