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模块化教学范文

模块化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模块化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模块化教学

第1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模块化教学;教学模式;实践操作

一、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一个模块就代表一个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逐一融入相应的模块中,各个击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在模块化的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的操作,才能更加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模块化教学以解决实践问题为主,具体的教学方案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二、中职专业模块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理论的传播,根据课本的章节去进行课堂讲解,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而专业模块化教学则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解决实际性问题为主,进行模块化训练。中职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体差异,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简言之,就是模块化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教学需要,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三、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结构体系

(一)明确教学目标,围绕学生就业前景展开课程

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式,联系学生的就业前景,课程教学以服务学生将来就业为目的,杜绝空谈主义,要实事求是、稳扎稳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之相互穿插,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纸上谈兵”的弊端。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针对性的课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可以有理有据地让学生信服。教会学生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将来进入社会时更能适应工作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贡献。1.中职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上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只有目标明确,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明确的目标不仅具有鞭策性的作用,它还可以指引我们每一步该怎么去。2.中职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上要了解市场的就业动态,就是要明确针对哪一个模块进行重点培养,市场可以一成不变,同样也可以瞬息万变,这是很难掌握和控制的,因此要求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密切关注发展变化的实际。3.中职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上要明确人才的规范性要求。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心理状况,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而是教会学生懂得全方位综合地提升自己。

(二)满足就业职位要求,合理化课程程序

中职教学将继续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教师要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设立课程程序,为学生适应社会职业要求的发展作贡献。

四、中职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践

(一)针对人才培养,制定科学方案学生进入社会就会发现,工作岗位上需要的都是实际运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知识点掌握得再多,若是不能融入实际中去也是徒劳的。古语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里的“百无一用”并不是说书生所知道所掌握的少,而是强调书生没有实践经验只有理论知识。理论若是不运用到实践运用中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不要空谈理论知识,要化理论为实际,化主观为客观。只有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提升的效果。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现场实战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加强课程体系的形成

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划分,按照不同的专项、不同的应用角度划分,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各个模块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应结合当前社会市场的需要,避免传播一些过时的课程理论,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不要一味地运用原有的资料,要善于变化,表达的方式有千千万,不要执着于一种方式。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不断丰富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良好的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做到同步发展、齐头并进。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先进的教学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接受,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还只是一个表现形式,教育模式的变革涉及多个学科,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传承下去,因此教育模式还应不断完善,未来我们有梦可期。

参考文献:

[1]周凤鸣.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J].教学园地,2012(29).

第2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包装设计;设计教学

一、国内包装设计教学现状与弊端

在我国悠久的设计历史中,尤以造型独特、功能优良的包装设计为最。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知识组成,包装设计课程体系举足轻重。随着设计学科与包装技术的迅猛发展,包装设计理论与技术日趋完善。然而,目前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教育存在包装设计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理论知识薄弱、学生设计能力欠缺乃至不能胜任包装设计项目工作等问题。

1.包装设计人才能力欠缺

目前,全国相当多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包装设计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一些教师依然采用封闭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培养模式而言,大纲与课程内容的设置存在知识结构上的重叠和真空,教师所授知识缺乏更新,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混乱、理论知识陈旧、缺乏包装设计学习兴趣、基础不够牢固等问题,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制约着包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2.包装设计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符

在一些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校中,学生缺乏参与实际设计课题的机会,这导致了包装设计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的脱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时无法进行社会实际项目设计。此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大多关注作品的装潢和形态等视觉要素,而对于包装材料与结构、包装加工工艺、绿色包装设计、包装成本与市场等方面缺乏关注,作品往往华而不实,无法合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流通和回收环节。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投身于设计工作,对一些知识必须进行二次学习,从而出现了包装设计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当前的包装设计教育处于向更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变革的时期,如何在短暂的包装设计教学活动中将庞大的包装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如何把握授课的难易程度?如何提升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基于以上种种思考,笔者提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所谓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与包装设计紧密相关的各大知识点进行分类、整合,重构成三大教学模块,在有限的课时内,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培养学生包装综合设计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建立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的意义

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旨在解决原包装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重叠与真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低等问题,对包装设计教学而言,具有以下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包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将改变以往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几大矛盾:一是现有包装设计课程内容设置相互重叠与真空的矛盾,二是有限学时与无限授课内容间的矛盾,三是包装设计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应如何平衡的矛盾。教师要从知识体系的层面完善包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从教学改革的层面完善包装设计教学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第二,为现代包装设计和其他设计门类教学提供借鉴。在研究模块化包装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归纳整理其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应用等,为现代包装设计和其他设计门类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第三,为有志于研究包装设计及其教学的人员提供便利。针对目前包装市场上设计人才的需求提供资源,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对包装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点的提取、分类、去粗取精等一系列工作,将大大减轻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方法探析

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主要从教学体系和模块构建、教学内容重构、学生能力测评等方面入手,探究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模块化包装设计课程体系知识模块的内容分配和授课顺序: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按照教学顺序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包装认知学习模块、包装设计制作模块和包装创新设计模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每个模块的内容又由若干个教学课题和教学任务组成,力求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包装认知学习、设计制作以及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同时,模块内容将随着包装科技的进步,不断扩充其内涵和外延,使教学内容紧贴设计前沿和生产实际。该教学体系通过建立两大体系——包装知识体系、包装能力体系,培养学生的认知学习、设计制作、创新设计三大能力。学生在完成上一模块的学习之后,方可进入下一模块学习,学习完毕之后,学生仍可根据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相关模块再学习或参考。具体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方案如图1所示。主要针对以下两个阶段性目标进行课程内容建设:第一阶段:让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了解包装设计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包装科技与应用等包装设计基础知识,在脑海中对包装设计有整体的理解,从而构建出其知识理论框架。第二阶段:通过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编排,构建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如何设计包装与设计时应注意的要素,并归纳出包装设计的一般方法,独立完成包装设计项目。第二,模块化包装计课程内容的重构与学时安排(表1):其一,包装认知学习模块为包装基础知识的认知学习,是包装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在初学阶段建立对包装设计的整体性、概括性认识。其二,包装设计制作模块这一阶段采用理论讲授与设计制作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将教学方式的重心由理论讲授逐渐向能力培养偏移,重点培养学生的包装设计与制作能力。其三,包装创新模块比照现有设计公司的设计流程与标准,给学生安排实际或虚拟的包装项目设计,在巩固学生设计制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应用设计能力,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强化。第三,明确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力测评内容,具体包括:装设计基础认知能力、包装装潢设计能力、包装造型能力、包装印刷与制作能力、包装项目设计及展示能力、包装创新设计能力。上述六大能力与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环环相扣,综合体现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包装设计能力和专业素质。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与探究,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将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和课程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从庞大的包装知识体系中撷取适合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点与内容;对提取的知识点进行合理分类重构,划分重难点;分析包装设计教育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课程内容安排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完成对学生由包装设计课程理论学习到包装设计综合能力培养的过渡。

四、结语

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效率低下、包装设计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供需矛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包装设计教学研究理论体系与包装学科体系的完善,使包装设计教学工作更为科学、有序、合理。同时,笔者也希望随着模块化包装设计教学模式的推广,能为现代包装设计和其他设计门类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

作者:何青萍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昱靓.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包装工程,2008(10).

[2]杨茂林.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全新思考.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

[3]胡艳珍.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思考.包装世界,2011(2).

[4]周建伟,胡红艳,高德,王振林.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与优化.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4).

第3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 煤化学; 理论; 实践; 模块化;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99-02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问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识与能力一体化,在学法上强调知识与技能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一体化的教与学,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是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国内外职教课程改革经验看,理想方案就是构筑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根据我校的情况和本人教学的经历,谈谈《煤化学》课程在我校的模块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训教学强化模块化教学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技能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从事模块化教学的行动导向,只有树立了牢固的人才培养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才不会偏离培养目标,在行动中才能有意识自觉地去执行。

基于此,形成《煤化学》模块化教学意识,突出技能训练就成为《煤化学》模块化教学的中心内容。我校选定的《煤化学》教材,内容分为煤的形成、煤的一般性质、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元素分析、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七大模块,只有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能体现技能训练的内容,依据市场要求和我校实际,把工业分析又划分为:煤样采集、制备、煤样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挥发分和固定碳测定、粘结指数测定、胶质层指数测定、灰熔点测定、发热量测定九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可以作为有很多技能要求的“零件或产品”,要加工出这些合格的“零件或产品”,就必须完成各种技能训练,进而在技能水平上逐步提升。在教学中把每一项单一的理论知识或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称为“模块单元”,每一个模块可能就有若干个“模块单元”组成,以模块为核心组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从人才市场实际需要出发,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构筑《煤化学》模块教学的实训课程体系。

二、强化实训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意识

模块的设计是关键。模块的设计不是固定化和教条化,每一个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模块可大可小,又可以适时更新。模块的选择和设计是模块化教学的基础,在选择和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强化模块化设计意识,在实训教学中突出模块教学的主要特征:(1)具有煤化工行业的认可度和代表性,突出煤化工行业特点和适用性。(2)模块数量要求少而精,涵盖本行业”合格产品”全部的技能训练项目。(3)设计要突出煤化工行业的要求或国家标准。(4)模块既要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内在联系。

模块单元是教学过程和内容的体现,内容包括:①必备知识;②专业理论知识;③技能训练。实施模块化教学,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师必须深谙理论,又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其次,理论与技能训练两者不能偏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课时的安排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简化理论教学使之与技能训练相得益彰。

例如:煤的挥发分测定模块:其作用是作为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挥发分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变质程度,也是煤炭深加工利用的重要指标。目标要求:熟知:测定所用仪器设备;掌握:测定方法和原理;学会:测定的操作程序和结果计算;必备知识:挥发分坩埚、马弗炉、坩埚架、干燥器、分析天平的使用常识。理论知识:测定原理和焦渣特征分类。技能训练:1.称量操作;2.马弗炉操作;3.焦化过程操作;4.干燥操作;5.压饼操作。根据煤的挥发分测定模块我们可以把具体内容分解为以下子模块:

模块一:分析天平的使用。依据不同类型的天平,学会天平底座的调平方法或刻度盘的零点调整,天平的校正,直接称量,减重称量,去皮称量,感量的意义。

模块二:空气干燥煤样的制备。能按空气干燥煤样的制备要求制备测定挥发分所用的空气干燥煤样。

模块三:挥发分测定煤样的制备。利用制样机能制作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

模块四:挥发分坩埚恒重操作。按要求学会将挥发分坩埚于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重,清楚恒重操作的意义。

模块五:待测空气干燥煤样的称量。称取粒度小于0.2mm空气干燥煤样(1±0.01)g,称准至0.0002g,置于坩埚中,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模块六:焦化操作模块。迅速将坩埚架置于马弗炉恒温区,于900℃焦化7min,要求3min内应能升温至(900±10)℃。

模块七:冷却与称量。焦化达到要求后,取出,于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至干燥器中冷却20min,称量。

通过这样模块化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从教学角度讲,教师不是仅仅在研究、讲解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是使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可视化。

三、注重模块教学的落实和实训效果

教学效果决定于对过程的落实。模块化教学要具有高效率,就要从模块教学准备,示范操作和教学过程入手,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关键,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学生准备:(1)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了解实验仪器或系统工作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提交预习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实验。(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指导。(3)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发挥协作精神,互相配合。(4)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地点完成实验内容;每次实验结果经任课教师签字后方能离开实验室。教师准备包括:(1)模块中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器具,实验用的标准煤样和试样。(2)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每一堂实验课,精心为学生提供安全保证,材料要充分齐全;(3)检查预习报告,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错误;(4)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检查和认可签字后,学生可以离开实验室。

(二)示范操作要强调动作要领和操作的规范性,学生动手之前先由指导教师做示范操作。示范操作可使学生感受到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在模仿练习可以清晰地再现示范过程。操作中安排好学生观察位置,演示速度要恰当,难点部分要分解并讲解,关键操作重点演示,必要时重复演示。

(三)考核与报告:依据训练表现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其中:实验表现20%,预习报告20%,实际操作30%,数据处理30%,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四、重视模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弱化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背离了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目标;而模块化教学兼顾了知识教育和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项改革举措,第一,要改革理论课教学方式,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家的教学现状,将理论课从教室或黑板转移到操作现场,让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提高实践性和针对性,注重合作的协调性。第二,以内在联系实行模块教学,将教材内容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单元模块和训练内容。第三,教学要规范化,模块的教学要建立完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煤化学》的模块化教学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规范了教学行为,自觉投身实践、提高了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目标明确了,知识的层次感清晰了,印象深刻了,理论知识的枯燥感降低了,专业兴趣愈来愈浓了,技能水平有进步了。

五、模块化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多年的《煤化学》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了与模块化教学改革推进不相适宜的诸多因素。模块化尚处在改革和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推广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急需解决很多难题:首先,应尽快编写真正符合模块化教学要求的教材;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既懂理论教学又精于实操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地推进模块化教学进程;第三,培养能带动模块化教学,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促进模块化教学快速发展;第四,完善与模块化教学相适宜的教学配套设施,保证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模块化教学正处在探索、研究、完善和更新的过程,要高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师要在模块的设计上下功夫,形成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加强实践经验的总结,服务于自己,也服务于他人,在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协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生成为有技能、有思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艳芳.西部科教论坛,2009(9).

第4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实用性;教材

模块化教学法是指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1.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关键是编写模块化的专业技术教材。对每个模块所需的教材,不采用按章节分类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模块的不同需求,以单独的项目为单元来编写教材。

在吃透技能培养目标前提下,把实际操作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一般每一个模块的开始都要讲授该专业的基础知识,模块结束后都有案例分析,即综合训练。

模块化教材是专业课教材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和实用性。解决了知识的系统性与岗前实习培训综合性的矛盾。

2.教员讲授协调配合,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原有的训教模式,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致使每名教员各自为政,内容重复,课时膨胀。采用模块化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项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先让学兵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学习,教员起到贯通、点拨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上达到精讲多练,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讲授过滤器故障检查排除时,可以加强动手操作训练,学兵在查找故障过程中,会产生疑问,此时,教员引导学兵开展排除故障的竞赛,学兵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有了学习的兴趣,内心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望,自然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授课结束时,教员可以将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进行总结,学兵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更好,学兵动手操作的能力也更强了。

二、模块化教学的原则:

1.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组织模块化教学要有的放矢地设置模块,既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又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

有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安排的总时数很多,可是却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院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模块化教学改革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模块要根据总的教学课时设置为一定的教学单元,围绕着同一主题,融合课堂教学、练习、实验、操作,研讨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增强培训的实用性。

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知识更新

模块化教学在保证以“实用技能”为主的前提下,还要为学兵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随着我军油料保障的发展,要淘汰一些陈旧的知识和模块,创建新的模块,让学兵能够适应日后现代化、信息化油料保障的需要。

围绕模块化教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兵总体培养目标,每个模块都制定了各自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明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每个模块都指定了模块负责人。而由于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好的衔接关系,也更有针对性。如基础课不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为专业教学服务。围绕培养油料专业学兵的总体目标,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

3.设置模块要遵循弹性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设置模块时遵循弹性原则,可以将教学模块划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大类,实训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训练,促进学兵培训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模块的构成充分突显了学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针对我军后勤油料保障总体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构建基础模块,同时为了有助于学兵在实际油料保障工作中转换,保管员与司泵员两个专业方向一些基础模块可以是一致的;其次,为了培养学兵的应用能力,在模块设置中保证了相当比例的专业课程模块,实现学兵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培养复合型油料保障人才的特征。模块化教学能够极大调动学兵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兵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技工学校 模块化教学 车工实训 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技工学校如何跟上时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旧的理论、实训间双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并且问题很多。

技工学校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多数学生对学习理论课存在厌烦情绪,对实训课却热情很高,但理论知识的匮乏又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实行的是间双周理论、实训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学进度无法协调,往往会造成实训在前而理论知识滞后的情况,给正常的实训教学增加难度。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由三年改为两年,缩短了总的教学时间,使有些课程不能进行,不能全部完成教学计划。为了与社会需求接轨,满足培养各种层次水平技术工人的需要,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1.目的明确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是一个在内容与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元。模块内容可以是单一课程,也可以是相关课程的组合。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技能。

2.灵活组合

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将教学块灵活组合,如笔者学校在车工专业推行模块化教学,将中级车工模块分为车削基本知识、车外圆柱面、车内圆柱面、车内外圆锥、表面修饰和车成形面、螺纹加工、车偏心工件、复杂工件的车削和车床的调整及故障排除等九个模块。车工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将与实训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到各个模块中去,使教学内容规范、实用、够用、灵活和必需,使各模块衔接有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学生容易理解,老师容易讲解、容易实施。

3.对实习教师提出新要求

模块化教学的实施使实训老师面临全新的课题,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还要根据模块化教学的要求能书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案。实训老师要根据模块化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确定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要合理安排学时,突出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4.质量的好坏主要看教学的实施过程

实行模块化教学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看教学的实施过程。

第一,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清楚、简单、明了,时间不宜过长;要紧密结合实训课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操作演示动作要准确、清晰,使学生能看到连贯的动作且看懂、看会,便于学生自己实训操作。

第二,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思想表现、平时成绩、性格爱好等采用互补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分开,遵守纪律好的和纪律观念不强的分开,便于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第三,各模块教学内容要适合班级的学生水平。由于技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确定模块内容时,要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相应降低教学难度,为学生学习好技能提供便利条件。

第四,教学任务的布置和实施。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根据每小组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模块进行实训练习,老师在学生操作之前要强调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提出实训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在学生实习时要认真地巡回辅导,做到“五勤”,规范学生的动作。对差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并对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和各个学习小组的实训情况做好记录,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准备好资料。要使学生在练习时有明确的练习目的,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争取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对学生完成模块化任务的评价。学生在完成模块化实训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训工件和整个实训过程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议、集体评议和老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老师在评议时要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能够熟练掌握技能的学生,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做到抓两头带中间,使全体学生的实训成绩共同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根据每个模块的成绩确定。

第六,模块化教学过程问题反馈。老师要对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教研组,教研组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模块化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于实际,更好地为实训教学服务。

三、模块化教学的优点和作用

实行模块化教学,其优点和作用是十分突出的。第一,模块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比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操作的同一个模块当中,使学生学习时更直观,更容易。第二,模块化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训脱节的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紧密结合,给实训老师讲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优化了教学资源,避免了重复教学。第三,模块化教学方式灵活、实用性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模块的实训在时间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先后顺序,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第四,实行模块化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相应增加了学生的实训时间。由于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操作中,大量的理论课学时可以节省,为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整个教学计划提供了保障。第五,由于采用了新的学生考核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六,由于实行了模块化教学,促使理论课老师加强了实操的训练,实训课老师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在实行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模块化教材的专业性强且与实际结合紧密,编写时难度大。二是实行模块化教学以后,增加了实训教学时间,缩短了理论课教学时间,使实训场地和设备数量及实训老师都相应增加,造成学校投入增加和部分理论课老师闲置。三是实行模块化教学,对实训课老师的要求提高了,不但要有扎实的技术还要精通理论知识,造成了合格实训老师的短缺。

第6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经济法;模块;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一、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实现知识、能力、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法教学的目标是以应用性为主旨,以培养懂法、守法、善于用法的经济管理人才为出发点,根据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块化教学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以完成岗位任务或者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确定模块,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通过模块内容灵活合理的搭配,培养学生宽泛的知识基础和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为将来就业和职业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便于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传统教学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和兴趣的差异性。模块化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需施教。作为一门面向众多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经济法具备实现模块化教学的条件,实施模块化正好可以克服经济法教学中的诸多困境,如课时不足与内容过多之间的矛盾;专业需求差异与统一化教材之间的矛盾;学生兴趣点、能力倾向不一致所导致的问题等。由于模块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而设置,教学内容与具体的专业和行业相关,模块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因而可以灵活组织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专业施教,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块任务、学生基础、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课堂讲授、情景教学、分组讨论、个体实践等,形成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双向信息传递

由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法学基础薄弱,老师在经济法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传统灌输式、独白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最突出的问题是灌输过多,参与不够,学生的主观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学生法律应用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因为模块化教学是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等特点。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因而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单项信息传递的教学弊病。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打乱了教材的原有的篇章结构,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容易产生零碎杂乱之感。因而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注重内容的系统性。模块的编排应有一条明晰的主线,使各模块的主要知识点形成一个有逻辑顺序的系统。系统性还体现在课程内容结构的整体优化,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衔接,避免重复,以较少的学时使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与此同时,各个模块又是相互独立的。模块的独立性表现在其完整性上,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自己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各个模块都以载体为中心组织理论和技能内容,所有的理论讲解和能力训练都为载体服务。

2.趣味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在选择模块的时候,尽量选择趣味性强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组织和选择模块时还应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所区别和侧重。灵活性表现在与教学模块相适应的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上。

3.基础性和可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随着工作岗位不断增多,职业流动性加快,社会要求各级高等院校培养宽口径、厚专业、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受教育者掌握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使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内容编排上突出综合化和基础化。模块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求教学模块始终处于调整之中,内容安排上要有柔性,及时向学生补充和介绍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来适应市场的要求。另外,不同的专业学习的重点不同,模块内容还要和不同的专业要求相适应,在模块内容设计上要满足专业的特性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模块,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条件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模块,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模块链接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采用“大经济法”的概念,内容上涵盖了民法、商法与狭义经济法等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根据法律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式的不同,将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划分为民法、商法、狭义经济法与程序法四大模块,各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各模块及其逻辑关系如下:交易对象(财产法)——交易主体(市场主体法)——交易规则(合同法)——特别交易监管(金融法)——宏观调控(财税法)——涉外交易监管(国际贸易法)——交易竞争行为规制(竞争法)——交易弱势方保护(消费者保护法)——交易纠纷解决机制(经济仲裁与诉讼)。

(三)模块内容设计

模块内容设计如下表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经济法课程内容由民法、商法、经济法和程序法四个基本模块组成,各个模块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每一个基本模块根据教学需要又由若干个子模块组成,子模块下的内容根据相同连接点完整地串接起来,避免了在按教材章节授课的模式下章节内容彼此割裂,从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支离破碎的弊端。同时,将子模块分别定性为基础模块(以N表示)或扩展模块,基础模块适宜于各专业,拓展模块适用于相应专业,不同专业选修不同的扩展模块。N+1的模块组织方式既解决了课程内容过多与课时不足之间的矛盾,又可以灵活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实行因专业施教。

三、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一)合理选择教材

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科学合理的教材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适合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经济法教材不下几十种版本,有适用于法学专业的,有适用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各种版本良莠不齐。选择一本好教材,对搞好经济法教学很关键。在教材的选取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适用性”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经济法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经济法律法规,而不是为了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材的编写应突出实用性和趣味性。其次,应根据专业要求,选择更适用、更有针对性的教材。优先选用内容相对完整、难度适中、注重实际应用的教材,特别是那种有大量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案例的教材,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教学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在上述基础上,再根据模块内容的设计选择适宜的教材。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一直沿袭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传统,注重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原理的讲授,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经济法》课程教学也不例外,教学方法上,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学相对分离。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模块化教学应打破思维定势,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经济法》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授课对象的广泛性,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模块内容,应采用课堂讲授法为主、互动式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如民法部分的内容;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内容,应以案例教学为主,结合专业需求适当采用情景教学法,如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产品质量法、反倾销与反补贴法等;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应充分运用辩论式教学法,让学生演主角,如合同法。以此充分展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和多样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情景教学法,比如在讲合同法中“合同的订立”一节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甲、乙双方当堂协商订立一份合同,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性体验,更深入地掌握了所在章节的内容,学习效果非常好。

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各种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法都可以灵活应用,但是最佳的并且可以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法应该是案例教学法。经济法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和现实性很强,而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单纯的法律条文太枯燥,单纯的理论又太抽象难懂。如果用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法律条文串联起来,教学内容马上就立体生动起来。案例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运用视频资料,变平面的声音信息传播为音、画、图、文等多层次立体化互动传播。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尤其深刻,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

可以适量安排实践活动课时,有意识地引导教学多渠道拓宽视野,加深对社会现实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具体方式有:①因地制宜,到各类企业、外贸公司,法庭、商场超市等参观学习。②组织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观摩法院庭审现场或观看典型案例审判的教学录像等等,使学生了解到司法审判的全过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有的经济法律现象,学会用法律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③布置课外作业,并尽可能“项目”化。课外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深化和补充,通过课外作业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掌握的不足之处。但课外作业尽可能地“项目”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笔者在讲公司法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模拟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并模拟召开股东会和董事会。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首先自己应当熟谙司法实践,这样才能灵活、熟练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反之,如果教师本身对司法实践一知半解,案例的选择也是从书本上获取, 其教学过程仍是从书本到书本,就无法达到案例教学法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完善考核方式

模块化教学与教学过程考核结合起来,尝试N+1考核模式。1代表期末考试成绩,N代表期末考试之外的考核次数,包括模块考核、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创新。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形式多样的,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内容。N≧3,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60%,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过程记录和评分标准,具体内容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简言之,N+1考核模式是一种过程重于结果的考核模式,既可以避免传统考试存在的“考前突击”带来的知识掌握不扎实和缺乏应用能力的弊端,同时也可强化模块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筱调.模块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05).

[2]张忠福.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和素质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2).

第7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模块化教学;教学改革

一、市场营销专业现状

石油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是基于石油产业链营销环节人才培养而设立的,行业特征明显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为石油公司培养了大量的营销人才。但是,由于之前石油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对销售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石油类高校对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仅适用于石油领域,营销专业学生的发展受到局限。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除了专业的基础学科外,还包括石油加工与商品学、国际石油经济学、石油储运概论等与石油有关的课程。同时,学校对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前两条是:(1)掌握经济学、石油科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市场营销学、国际石油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石油石化商品及石油储运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都造成石油类院校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石油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缺乏竞争力。在油价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石油市场已经不再大量需要营销人才,石油类院校的营销专业学生面临供过于求的尴尬局面。所以,迫切需要对石油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变革,探索模块化教学,使人才培养能够根据模块化的知识结构,自由组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受限石油类高校制定的培养方案大都偏向于石油类知识的应用。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有关组织特别是在石油石化行业从事市场营销及管理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理念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他行业的了解。尤其是在石油行业不景气的阶段,大部分的石油公司减少人员招聘,如果只局限于石油领域,大批毕业生将面临就业困难。2.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零散、联系不够密切。例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开设在第五学期,电子商务设置在第七学期。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系统性的认识,不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之间各自独立,但是在课程内容上又存在交叉重合的地方,例如管理学、营销学、战略管理中都涉及到BCGMatrix,如果处理不好这几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会造成重复教学,浪费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会出现三门课的教师都认为别的老师已经讲过了就一句带过不展开讲,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衔接不上。3.教学方法落后营销专业培养的是完全面对市场的应用型人才,一大特点就是学生能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许多学校市场营销的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授书本知识的层面,不能与实际相结合,缺少相应的实践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能力不强,不能符合企业对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4.教材陈旧采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没能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理论与实际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而且开设的都是较为宏观的课程,缺乏针对性的技术能力培养。虽然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独立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但是日常课程中并没有针对性的训练。5.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营销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职,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掌握的大都是二手知识。

三、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探索

模块化教学是指把该专业的内容分解成各自独立的知识点,再按照不同方向将知识点组合成不同的模块,以培养不同方向学生的职业能力。1.明确模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正确把握市场对这一专业的需求,通过公司的招聘信息了解企业招聘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和学校招生就业部加强联系,拿到每年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情况的资料。分析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哪些领域,就业单位分布在何处,建立历史档案,得出就业趋势、市场需求和数量方面的信息。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职业能力需求,划分相应的教学模块。2.教学模块的划分模块化教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需求具体指市场营销专业人员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从各种招聘网站和招聘会可以看出,营销岗位可以分为:基层、中层、高层。具体方向可以分为:市场调研策划方向、营销策划方向、产品推广与促销方向、客户管理方向和品牌营销管理方向。根据每一个方向对能力要求的不同又可以分解为几门相应的课程。如市场调研策划方向,要求掌握的能力有:市场调研能力和购买行为分析能力,对应的课程分别是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行为学。此外,还应该开设顾客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剖析消费者行为导向的课程,从更科学的角度来把握消费者的购买心态。3.专业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的职业能力,设置专门的培养课程,根据以上对能力结构的剖析,给出表1中各种能力对应的课程。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的方法有:案例讨论法、模拟真实情境法、演示法、参观法、写小论文法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一门课程对应一种实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完之后能够更好地应用。例如营销策划课,教师就可以组织营销策划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找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推销技巧课程,教师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先向学生介绍推销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再演示具体的推销实例或是通过播放推销视频,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到的推销技巧推销一定的产品,在推销的过程中总结知识的运用。经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灵活应用。5.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石油类高校与石油行业紧密相关,在短时间内达到全方位的教学目标任重而道远。因此,石油类高校首先应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开设的课程按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进行有机整合,划分成不同职业能力模块。然后,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组合模块,实现在个性发展条件下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6.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估方法在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检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效果,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估方法。每个教学模块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专门的学习任务,并在上课期间或者课后检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师更有效地调节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四、结论

通过分析石油类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现阶段市场条件下,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以及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出推行模块化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模块化教学可以实现人才专业化、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极强的实战能力;有利于石油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拓宽自己的眼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亦梅.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C].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A].重庆理工大学,2012:6.

[2]钟晶灵.新建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基于岗位和能力导向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44-48.

[3]李天芳,郑宽明,郭亚锋.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与创新[J].企业家天地,2010,(6):92-93.

[4]王佩东.包轻院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3,(29):111-112.

第8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 数控专业; 模块化教学

随着现代化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不断提升,企业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而中职学校在对学生专业课的培养模式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模式,以书为书,就课本论课本。由于缺乏对企业岗位目标任务要求的了解,导致学生所学的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差之甚远。而模块化教学是以突出完成企业岗位任务要求为目标,结合中职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实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很好的实现了学生技能与企业要求的对接。

一、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它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它着重强调教学的目的性,可操作性,教学的任一环节都是为最终的岗位任务目标服务的。

二、模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教师只关心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传统的数控专业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新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则以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任务,以岗位要求为目标,着重强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让他们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任务要求。模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强调学习知识的目的性,突显在完成任务目标过程中“做”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学、做”合而唯一的教学理念,突出专业知识在“做中学”的重要作用。

三、数控专业模块化教学

1、明确企业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岗位目标任务要求。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从事的生产岗位主要有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修等,其中主要以操作数控机床居多。在企业实际生产中,数控机床上零件的操作加工是按一定的工艺流程来进行,在操作加工中,要求操作者学会识读图纸、会选刀具、装夹刀具、正确对刀、换刀、编程等。因此,中职数控专业教学先让学生明确企业岗位任务要求是前提,能否依据岗位目标任务进行教学内容模块划分是关键。

2、依据岗位目标任务要求进行模块内容划分。

(1)数控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阶段。中职数控专业知识学习先要根据岗位任务要求设定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要对课本知识删减,围绕目标任务强调数控实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如突出对刀、取刀补、换刀及程序录入等的操作练习。融知识学习于实际操作和岗位任务要求中,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

(2)图纸识读与计算机绘图阶段。能正确识读图纸是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它是学生今后能否胜任企业数控相关岗位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学好、牢固掌握。对于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手工制图是基础,掌握计算机绘图是能力。现在的数控加工程序大多是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而自动程序生成的前提是先要计算机绘图,再根据工艺分析进行刀具轨迹的实际模拟,生成程序,最终进行生产加工。因此,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种绘图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如AUTO CAD、CAXA、UG等。

(3)计算机数控模拟仿真软件的学习,尤其要注重CAD/CAM辅助编程学习和掌握。CAD/CAM数控自动编程软件的学习应该说是数控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拿最近几年的各类数控比赛来说,对于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干的大部分零件,由于结构复杂,曲线较多,在编程这个环节都是采用自动编程来完成的,纯手工编程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4)车间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加工。 车间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加工是数控专业学生数控模块化教学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对前三个模块化教学效果的一个检验和实践。在实践中,一要有时间作保证。一次实训安排的时间最好不少于一个月;二要实训安排不但要有月岗位目标任务,而且要有日岗位目标任务,始终围绕企业的岗位任务布置实训内容,做到任务明确,实训不走过场;三要制定实训结果的目标考核制度;四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使他们在比赛中了解自己,在比赛中展示自我才华和人生价值。

3、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中职数控专业来说,每一个模块由于内容不同,具体实施的方法又有所不同。以车间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加工为例浅谈实施过程。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布置任务后,各小组先从熟悉图纸、计算机绘图开始,结合图纸和现有材料,给定毛坯尺寸、制定加工工艺方案,然后在数控模拟仿真软件上选用刀具,进行加工轨迹模拟,数控程序自动生成并修改、保存。接着把程序传给数控系统、锁住数控机床,模拟切削。每小组完成后,进行讨论,接着由各小组长分别介绍本组的加工方法,然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评选哪一小组工艺最合理,程序最简单,切削最经济,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最后,进行机床实际操作加工,完成目标任务。由于模块化教学在实施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学生自己参与完成,更重要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当中进行,因此,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4、建立适合中职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把握市场,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突出评价机制的教育功能。在评价中,参与的主体要多元化,尽可能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评价内容任务目标要明确、全面、具体,要从专业知识、培训态度、掌握技能、文明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要做到多样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视技能培训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操作、工件制作、自评、第三者评价及综合评价相结合。最后,评价的整个过程要点、面结合、客观、公正。

随着社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要求不断的提升,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学方法要不断变化和创新,而模块化教学的引入、探索与实施,相信会给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

参考文献:

[1] 江剑锋. CAD/CAM与数控机床加工.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第9篇:模块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

本研究遵循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新型的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学科、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整介为一个教学模块,并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专业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现介绍如下,以为后期的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实验对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口腔专业学生。将三制学生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法;五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模式。

2.实验设计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2.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1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

2.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小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

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日腔医学院的日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小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2.4考核手段

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3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

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4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4.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

4.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过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4.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4.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该模式涉及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的教学,因此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核心课程教师为主,进行定期的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反馈。

该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

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节约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