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微量元素检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量元素检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量元素检测

第1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关键词 儿童 微量元素 检测分析

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而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8种。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异常或发生疾病。为了解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是否正常,以便有效地进行防治,2011年9月1日在县内率先引进第6代QL800微量元素检测仪,对儿科前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及一般门诊患儿(排除急性、危重症、高热、呕吐及腹泻患儿)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9月1日~10月31日随机抽取0~10岁儿童148例,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其中男75例,女73例,0岁组81例,1~2岁组50例,3~6岁组10例,7~10岁组7例。

方法:使用第6代QL800微量元素分析仪检测,该仪器由工作台、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仪器运行完全由计算机自动检测,仪器集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微量等诸多优点。采用卫生部标准方法,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铅、镉、铜;采用极谱法检测锌、铁、钙、镁、锰等微量元素,共计8种微量元素。

结 果

检测0~10岁儿童148例,其中锌低于正常标准99例,偏低率6689%;铜低于正常标准50例,偏低率3378%;钙低于正常标准40例,偏低率2702%;铁低于正常标准37例,偏低率2500%;镁低于正常标准23例,偏低率1554%;铅高于正常标准2例,偏高率135%;镉低于正常标准1例,偏低率068%。各年龄组检测结果,见表1。

讨 论

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本资料共检测8种,其中锌偏低人数占第1位,148例中偏低99人(6689%),尤其是<3岁儿童。缺锌可影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其他生理功能,可出现消化功能减退、生长发育落后、免疫力低下、智能发育延迟、脱发、皮肤粗糙、皮炎、地图舌、反复口腔溃疡、伤口愈合延迟,视黄酸结合蛋白减少而出现夜盲、贫血等。故严重缺乏时应补充锌剂,轻则给予饮食调整,给予肝、鱼、瘦肉、大豆、核桃、花生等;资料显示铜偏低占第2位,人体缺铜可造成贫血、动脉硬化、胆固醇升高、头发变白、肤色脱失(白癜风)等病症。人体对铜没有储存机构,所以必须每天摄入一定量的铜,以弥补胆汁中排出去的铜,专家建议适量在牛乳中加入松花粉作为婴儿和少年儿童补铜的途径;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本资料有40例偏低。低钙可影响神经系统,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失调,人会变得敏感,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以集中。家长往往注重1岁以内儿童补钙,而忽略了1岁以后钙剂的补充,因此,儿童要注意补充钙剂;铁是人体中含量最大的元素,主要以铁卟啉络合物形式存在,正常认为它对呼吸的作用最大。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可影响智力和心理健康。有资料曾对1078例脾气急躁、多动症儿童检查,78%的人缺铁。上海第一医院也曾报告微量元素铁的缺乏是耳聋的原因之一。本资料中铁元素偏低多见于1~6岁儿童,可见补充铁剂非常重要;镁可镇定中枢神经,镁缺乏可致多种多样的头痛,还包括怕光、怕声等附加症状,所以镁缺乏也不可忽视;本资料中仅有2例铅高于正常水平,说明本地区环境污染相对较小,饮食和水源中铅含量相对较低。通过本地区检148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提示:补充一定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必要的,临床医生不但要会治疗各种疾病,还需注意各种疾病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对儿童进行及时检测及时补充,以预防和治疗因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第2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关键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早期防治

[中图分类号]R1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107-01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是一个平衡过程,如果缺乏、过量或比例失调就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为了解儿保门诊0~4岁儿童体内铁、锌、钙、铜、铅元素的含量,更好地做好营养及保健指导。笔者对儿保门诊268例婴幼儿进行了铁、锌、钙、铜、铅元素检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儿保门诊2006年4~11月健康检查的268例0~4岁儿童为检测对象。男149例,占56%,女119例,占44%;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4岁;城市儿童212例,农村儿童56例。

1.2 方法

使用MP-2微分电位溶出仪测铁、锌、钙、铜、铅的含量。各元素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铁9~40 μg/ml,锌4.2~18.8 μg/ml,钙50~108 μg/ml,铜1.25~8.8 μg/ml,铅<100 μg/L,如铅>100 μg/L免费重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3 操作方法

取无名指末梢血加入专用反应液中,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血铅检测严格按2006年卫生部关于《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用计算机统计分析。

2 结果

268例儿童中有铁、锌、钙、铜元素缺乏者78例,占29.1%;铅增高7例,占2.6%。78例铁、锌、钙、铜元素缺乏的儿童中,以缺锌者最多,占55.5%;其次是缺铁,占35.1%;第三位是缺钙,占5.6%;最少是缺铜,占3.6%。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次检测结果表明缺锌位居榜首,说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容易缺锌。其原因是:儿童食量较小,加上食物中含锌量低,造成锌摄入不足;儿童消化功能弱,导致锌吸收不良;生长发育迅速,锌需求量大;通过粪便、尿液、汗液排除体外,丢失增多。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小儿缺锌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缓慢、偏食厌食、免疫功能减退、认知能力不良[1]。所以要选择高效、安全、营养均衡的补锌制剂。其次是缺铁,认为是生理需求量大,饮食结构不合理,未及时添加强化铁食物及配方奶粉等原因。一旦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就要给予治疗,即祛除病因,多吃含铁高的食物,补充铁剂。缺钙主要表现为儿童佝偻病、X型腿、O型腿、生长缓慢。本次检测缺钙不严重,认为与以下两点有关:①本次样本中城市儿童占大多数,其家长文化素质较高,保健意识较强;②在日常儿保工作中,提倡母乳喂养且指导儿童家长及时、正确添加鱼肝油,鼓励户外活动,母乳不足或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后及时加上配方奶粉,以确保每日钙的生理需要量。缺铜最少,可能与地方饮食及水质方面有关[2]。

铅是一种有毒元素,人体内铅的来源主要是饮食和大气,婴幼儿是最敏感人群。铅过量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其次是影响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对儿童的智力和生长发育影响尤为严重,对智力的影响是不可逆的[3]。因此全社会都要重视铅的污染及危害,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铅中毒的认识;对就诊儿保家长要作相应知识宣传,有资料证明,家长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是最有效、廉价和可行的途径;对从事高危职业的家长(如油漆工、印刷工、司机等)要进行定期检测,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总之,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尤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更加关注,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对指导营养、预防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孔元原.锌对脑发育及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J].医学综述,2000,6(6): 40-41.

[2]苗健,高绮,许思来.微量元素与相关疾病[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39-240.

[3]沈晓明.儿童铅中毒研究十年回顾[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10):1-5.

[4]赵艳霞,朱玉霞,孔凡苓,等.儿童补钙方式及实验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0,17(1):28-29.

第3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碘、硒、锰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虽然钙是宏量元素,但因为钙的代谢障碍在婴幼儿期的宝宝中较常见,所以,在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中,钙也是其中必查的一项。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却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过多、不足或缺乏,都不利于健康。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与氨基酸、蛋白质或其他有机物结合,会形成多种生物酶、维生素、激素等,与人体的营养吸收、免疫、遗传、内分泌、生长发育、抗感染等能力,均有密切关系。目前在各医院、保健院儿童营养门诊中,微量元素检测非常普遍。笔者认为,血清锌和血清铁的含量能较客观地反应机体锌和铁的营养状况,而血清钙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不是反映机体钙营养状况的合适指标,易造成误诊误治,故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采取空腹静脉血2 ml,无溶血,取血清0.4 ml加0.5%硝酸溶液至4 ml,混匀检测元素Zn、Cu、Fe、Ca、Mg。检测仪器采用AA26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98)量制京字01030123】检测,是一种无机成分分析仪器,广泛用于冶金、地质、石化、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农林、食品工业、商检等部门的微量和痕量元素定量分析。其精密度不大于1%,检出限0.008 mg/L,特征浓度0.05 mg/L,分析灵敏度达纳克级。试剂(金属元素标准储备液)统一采用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制的国家标准溶液。采取静脉血2 ml,无溶血,取血清0.5 ml检测元素铅、镉,元素铅、镉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痕量元素分析。

我院开展血清微量元素检测已有多年。现仅随机抽取2011年1月和2012年1月中所有6个月~18岁门诊儿童13 870例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由专人输入电脑,用Microsoft Excel统计结果,χ2检验。

血清7种元素检验参考值为:元素锌(Zn)0.78~1.28 mg/L,元素铜(Cu)1.00~1.50 mg/L,元素铁(Fe)0.95~1.55 mg/L,元素钙(Ca)90~130 mg/L(2.25~2.75 mmol/L),元素镁(Mg)19.5~25.5 mg/L,元素铅(Pb)0~100 μg/L,元素镉(Cd)0~5 μg/L[1]。

2 结果

血清微量元素检测13 870例,男童8 710(62.80%),男女童之比为1.25:1。年龄范围从6个月~18岁,平均6.28岁。所有元素检测总体χ2检验后P

3 经验分析

血清锌: 锌参与构成体内200多种含锌酶,影响核酸、蛋白质、糖和骨钙的代谢,起着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维持正常味觉等重要作用。宝宝如果锌摄入不足会发生锌缺乏症,而锌摄入过多也可引起中毒。在大量出汗时很容易丢失锌,腹泻会妨碍锌的吸收,发热、生长发育时锌的需要量会增加。虽然血浆中循环锌的含量不到人体总锌含量的0.1%,且血浆锌水平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个体当前的锌状况,但由于血浆或血清易于获得,测定血清锌浓度仍是目前筛选锌营养状况时应用最多的指标之一,在评价群体锌营养的指标是可行的,对补锌后的反应及检测锌摄入量是有效的,可作为补锌后的一个较好的筛选指标[2]。

血清铁: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铁蛋白减少是铁缺乏的证据,能够发现所有形式的铁缺乏[1]。血清铁检查和血常规检测同时进行,对照观察,可以较客观的反应机体铁元素的营养状况。

第4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关键词 体检 全血 微量元素 钙 镁 铜 铁 锌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33

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与生活习惯是个体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决定发育的方向,后天环境条件则影响遗传因素的发挥,决定发育的速度和水平[1,2]。同时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将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镁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等,称为微量元素。大量与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3,4]。本文为此对250例体检全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5月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250名,男130名,女120名。其中0~30岁组80名,31~60岁组120名,61岁以上组50名。

检测方法:由经过规范培训的检验员取被检全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量与微量元素钙(Ca)、镁(Mg)、铜(Cu)、铁(Fe)、锌(Zn)。

结果判定:钙、铁、锌、铜、镁元素参考范围:铜11.8~39.3μmol/L,锌7.6~17μmol/L,钙1.55~2.1mmol/L,镁1.1~2.1mmol/L,铁7.52~11.8mmol/L。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表示(X±S),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250名体检者全血中钙、铁、锌、铜、镁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钙和铁在0~30岁略低,铜元素与锌元素在31~60岁组含量略高。具体情况,见表1。

讨论

人体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一个有机体,按各种元素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西方很多国家就已经发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或分布异常在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3]。疾病的发生反过来亦可能引起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或分布异常,而这种异常可能是疾病一些并发症的原因。很多大量与微量元素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对人体代谢的调控有密切关系;是人体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基础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生长及发育,缺乏大量与微量元素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目前在人体内可以检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约70种,其中的如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的Ca、Fe、ZN、Mg、Cu等,其对人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对于保持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尤为重要,体内的许多酶都离不开它。还有以锌为主要成员的锌指蛋白在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中发挥作用,锌缺乏会影响免疫功能与味觉功能,易致厌食症,进而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易出现食欲不振,易烦躁,头晕耳鸣等。铜是人体内20多种酶的活性成分,对人体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如小儿缺铜会损害脑细胞的成熟[4,5]。

本文结果显示,250名体检者全血中钙、铁、锌、铜、镁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钙和铁在0~30岁略低,铜元素与锌元素在31~60岁组含量略高。而钙、镁、铜、锌水平与其他城市比较处于中等水平,但铁元素高于其他地区。男性的铜与铁高于女性,钙、锌、镁没有显著差异。

总之,本地区250例体检者全血微量元素测试效果中等水平,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元素缺乏问题,为此还需要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管,丰富营养。

参考文献

1 覃绿梅.血钙在诊断儿童缺钙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志,2005,14(15):2031-2032.

2 陈虹,韩太森.镁的生理调节[J].国外医学・地理分册,2009,24(3):110-112.

3 吴茂江,涂长信.铜与人体健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22(5):64-65.

第5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关键词】儿童;微量元素;补充;健康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05-02

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极低,不足体重的万分之一,但对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免疫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龄前儿童因身体生长发育速度快,微量元素消耗相对较大,如果补充不足极易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低下,免疫力下降等,但若盲目补充,又易造成微量元素过量,两者都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为了了解目前永安市学龄前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为儿童进行更好更加合理的营养指导,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本文对2231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3 讨论

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物质,主要参与体内大多数代谢过程,某些疾病发生发展与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改变密切相关,其缺少或过量都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尤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及智力水平[1]。根据表1的结果显示,永安市0-6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以缺锌缺钙缺铁为主。因此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状况,加强不同年龄阶段微量元素的及时合理补充,是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工作。铜在人体主要分布在肌肉和骨骼,在机体生理功能中铜主要参与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健康。镁几乎参与人体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2]。据本次调查,儿童铜,镁的缺乏率低,可能因为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只需正常膳食即可满足机体需要。锌是一切生物所必需微量元素,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成分,参与体内酶的合成,90 多种金属酶有了锌才发挥正常功能,这些酶调节蛋白质、核酸、激素的合成代谢,所以锌对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生殖功能影响很大,并增强免疫功能。锌主要来源于核桃仁、动物肝脏,而这类食物在婴儿期摄入极少。这可能是造成婴儿缺锌的主要原因。其次,乳母摄入不足也是引起婴儿缺锌的一个重要因素[3]。儿童缺锌可引起食欲减退或异食癖,生长发育停滞,长期缺锌甚至可导致智力低下,机体免疫力下降。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某些呼吸酶的成分,在体内参与造血,并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缺铁会引起儿童贫血、头昏、烦躁不安等。本次调查,0~1岁组铁缺乏率最高,这可能与该年龄组婴幼儿饮食以乳类为主,膳食结构单一,有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体内储存铁只能满足其4个月的需要,而母乳含铁甚微,婴幼儿在4~6个月后即需要从膳食中补充铁[2]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能促进体内酶的活性,还参与维持神经、肌肉活动、凝血等正常生理功能,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很多婴幼儿无法进行户外活动或者缺少户外活动,因此婴幼儿通过皮肤光照合成的维生素D 也并不显著,而且婴幼儿时期的儿童生长速度较快, 这就对儿童钙的吸收造成了严重影响,儿童缺钙会导致佝偻病、牙齿发育不良、厌食、智力发育障碍等疾病。

根据表1的结果,5个年龄组儿童铁、锌、钙缺乏率均较高,说明在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均需合理补锌铁钙。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率中可看出,0~1岁儿童铁、锌缺乏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食物较为单一,摄入富含锌、铁食物的也较少之故;另外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锌缺乏率逐渐减低,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膳食结构多样化有关;而钙缺乏率却逐渐增加,这可能因为随着身体生长需要,钙需求量也随着增大有关。日常食物中海鲜,核桃仁,瘦肉、物动内脏、奶及奶制品类、蛋类,等含铁、锌、钙较为丰富,儿童在日常膳食中应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补充。

总之,微量元素对各个年龄段儿童身体、智力发育均非常重要,儿童微量元素补充应以预防为主,倡导平衡膳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儿童的饮食,确保含钙铁锌丰富的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用,通过检测手段及时监测儿童的微量元素指标,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克敌,主编. 微量元素与健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1 - 42.

第6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关键词] 手指末梢血;北京世纪城地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c)-0138-03

人体由60多种元素组成,虽然微量元素含量不多,但却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1],是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微量元素摄入过量、不足、缺乏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2]。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若体内某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的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儿童中心通过对中国10个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微量元素的摄入状况不容乐观[3]。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四季青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6~36月龄的4538例婴幼儿相关微量元素检测数据分析,研究儿童的微量元素含量间的现状,发现不足,进而合理帮助儿童通过合理途径补充体内微量元素。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自2012年1~12月来北京四季青医院早教中心儿保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即海淀世纪城地区常住人口(包括外地来京常住人员)子女。年龄6个月~3岁,共计4538人,其中男童2414人,女童2124人,分为6~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所有受检儿童无名指指尖进行消毒后,由专业人员用一次性毛细管采集末梢指尖血40 μL,分别装入2只专用反应液中[4],作用30 min后,操作按试剂盒要求分别测锌、铁、钙、铜、镁。

1.2.2 仪器 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BH5100T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和专用试剂。

1.2.3 各元素参考标准 正常值范围[5]:铁元素7.52~11.80 mmol/L;锌元素76.5~170 μmol/L;铜元素11.8~39.3 μmol/L;钙元素0~3岁1.55~2.65 mmol/L;镁元素1.12~2.06 mmol/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讲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种微量元素异常发生情况

通过对北京世纪城地区4538例学龄前儿童的检测,结果发现锌、铁、钙缺乏严重,其次是铜元素,未见镁缺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2,P = 0.000)。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微量元素失衡情况

检测结果显示在各个年龄段中均有锌、铁、钙、铜的缺乏的发生,锌、铁、铜在各年龄段的缺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缺锌、缺铁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 0.05)。见表2。

2.3 不同性别微量元素失衡情况

女童铁缺乏率比男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男童锌缺乏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元素缺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少年儿童由于生长发育速度快,能量消耗较大,再加上饮食结构不合理,容易产生厌食、偏食等情况,导致微量元素补充不足而缺乏。据报道,我国儿童缺锌和锌营养不良率为28.9%~81.4%[6-7],而微量元素的缺乏和过剩都会给儿童的身体带来重大影响。早在1928年,英国Mackay证明导致伦敦东区婴幼儿贫血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铁缺乏。目前临床已经证明约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可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如缺锌可引起口、眼红肿、湿疹等。而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从11.4%~72.1%不等[8]。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揭示,微量元素能与蛋白质和其他有机基团结合,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还是体内重要的载体与电子传递系统。

微量元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骨骼形成过程中,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铜元素缺乏,就会增大骨骼骨折的危险性[9];钙元素缺乏会影响骨骼发育畸形[10];而锌元素不仅能维持味觉、保持食欲,还参与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缺锌时就会导致食欲不良,使儿童生长发育缓慢[11];铁缺乏不但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12]。

本研究的检测结果表明,北京世纪城地区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微量元素失衡现象,其中锌和铁的缺乏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小年龄段,而缺铜的发生率较低,全部儿童都不缺镁元素。提示年龄越小,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的可能性就越高近几年来媒体对缺钙的宣传较多,补充钙已被广大家长所接受有关,相比之下对缺锌、缺铁的关注还不够。锌的缺乏在男童缺乏率高。女童缺铁呈现较高。这可能与男女儿童由于生理、饮食起居和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虽然本次研究检验的人数有限,但其结果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微量元素的含量由于与人体所处的环境、饮食习惯等有重要关系[13],因此医疗保健工作者,尤其是儿童保健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告知家长建构合理的饮食结构,密切监测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提倡以食补为主[14],积极宣传微量元素失衡给儿童带来的各种危害,对选用一些微量元素制剂,进行积极指导,同时给婴儿及时、合理添加鱼类、肉类、蛋类、肝类、蔬菜等含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的辅食,有利于预防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09-1710.

[2] Brotanek JM,Gesz J,Weltzman M,et al. Iron deficiency in early childhoodin the United States:Risk factors and racial/ethnic disparities[J].Pediatrics,2007,120(3):568-575.

[3] 赵正艳,陈汉云.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免疫球蛋白IgE影响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9,18(3):55-58.

[4] 王娟,师丽.延安地区就诊学龄前儿童指血微量元素1200例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3):113-115.

[5] 林晓明,四伟,郭燕海,等.北京山区学龄前儿童机体锌状况及血清锌水平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0(4):227-229.

[6] 康智,方培祖.1503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83-85.

[7] 常素英,何武,贾凤梅,等.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J].卫生研究,2007,36(2):210-212.

[8] Lozoff B,Beard J,Connor J,et al. Long-lasting neural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iron deficiency in infancy[J].Nutr Rev,2006,64(5):34-91.

[9]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724-726.

[10] 曾淑萍,杨斌让,梁晓红.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4):227-229.

[11] Giardino R,Giavaresi G,Fini M. The role of different chemical modificationsof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preventing a prolonged muscularischemis/reperfusion injury [J]. Artif Cells Blood lmmubiol Biotechmol,2012,30(3):189-198.

[12] Vohra BP,Sharma SP,Kansal VK. Age-dependent variations in mitochondrialand cytosolic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lipid per oxidationin diferent regions of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guineapigs [J]. Indian JBiochem Biophys,2011,38(5):321-326.

[13] Van den Berghe G,Schetz M,Vlasselaers D. Clinical review:intensive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NICE -SUGAR or Leuvenblood glucose target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9,94(9):3163-3170.

第7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微量元素到底该不该检测?

微量元素检测,很多家长都不陌生。因为现在带孩子体检或就诊时,经常会被要求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排斥对儿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他们认为如果不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就无法把握宝宝的喂养是否得当,无从知道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有了测试结果,可以更科学地安排宝宝的饮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有一个比较细致的了解。一些没有给孩子做过微量元素检测的家长更是表现得忧心忡忡,“如果不做检测,心里总是不踏实。”如果拿到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家长则会很开心,但如果结果上显示某些元素缺乏,家长则会给孩子买各种保健品吃,以便能很快地补充上这些缺乏的微量元素。“孩子6个月体检时查出缺锌,此后一直在吃补锌的产品,现在又快9个月体检了,还想再查查,查过才能放心。”一位家长说。也有家长对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表示质疑:“孩子枕秃很严重,但检查出来并不缺钙,是不是检查结果不准呀?”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且为生物体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占到百万分之六十。现在不少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等都提供这项收费检测服务,项目包含铜、锌、铁、镁、钙、钾、钠等元素,部分医院还可以检测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价格在数十元至几百元不等。但针对微量元素检测的准确性和必要性,医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健康时报》报道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早已取消了微量元素检测这一项目,原因是其结果只能供参考。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只能是一个参考。微量元素检测查出的只是血液里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不意味着这些元素都能发挥其功能,所以才会出现有些婴儿有明显的枕秃但检测结果显示并不缺钙的现象。不只是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90%以上的各种检查结果都只能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不能简单地看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就进行判断,一定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作出诊断。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是动态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被检测者近一两天的饮食状况也会影响到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而包括检测设备、操作人员水平等在内的因素也会影响其结果。

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非诊治不得随意检测

《东方早报》曾于2012年12月4日援引新华社的一项调查称,一家三甲综合医院检验科医生指出,微量元素检测除了血铅外,其他项目没有一点价值。查血钙是史上最坑人的项目。人体只有1%的钙在血液中,身体的自我调节会保持血钙值相对恒定,身体即便缺钙也很难在血液中得到体现,所以通过查血钙的方式来判断是否缺钙的做法很荒谬。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宗一直言:“近20年来,国内微量元素检测的方式花样百出,但检测结果都不靠谱。”他指出,微量元素检测对仪器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医院实验室能做到。所以国外基本不查,孩子没病不会给抽血。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生崔玉涛也对儿童检测微量元素提出过质疑,他说:“微量营养素并不是直接检测血液中的含量,而是通过与微量营养素的标准比测出来的,因此测定过程中的误差相当高。之所以会出现误差,并不是说仪器不准、实验员操作不认真,而是其中有不可避免的误差因素,比如从指尖或耳垂取血,采集血液过程中,组织液和血液一同被挤出,造成血液稀释;空气中含有微量营养素,如果采血后没有马上化验,空气中的微量营养素就会沉在血液里;采血的过程中要用碘酒、酒精消毒,它们当中的微量营养素也有可能被一起采到血液当中,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所以微量营养素的检测数据并不是很准确。”此外,崔玉涛表示:即使是静脉取血获得的微量元素值,也只代表血液水平,不代表相应组织内的含量,钙质主要沉着于骨骼,血清钙水平不代表骨骼内钙质水平,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即使血钙水平足够,仍会出现佝偻病;铁主要分布于红细胞内,参与血红蛋白携氧,血液检测的是血清游离铁水平,不代表红细胞内状况。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在2013年10月30日通知明确规定: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婴幼儿体检的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会依法依规来处理。按照规定,医院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采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批准。

第8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关键词] 持续微量泵垂体后叶素治疗;不安全事件;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医疗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首先是病人安全,也是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重要课题,也是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工作。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其自然性和不确定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实现安全这一目的,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有效防范护理风险[1]。呼吸内科将垂体后叶素微量泵用于治疗大咯血病人中出现了一些护理不安全事件,针对该不安全事件实施了风险管理和护理对策。通过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查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付于实施。

1 资料

统计2008―2010年我科使用垂体后叶素微量泵治疗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发现在持续微量泵垂体后叶素治疗不安全事件有:皮肤红肿热痛、局部水泡、头晕心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

2 原因分析

药物刺激性大、药液外渗、药物泵入速度过快、药物量过大;正确处理药液外渗的知识欠缺;护士责任心不强,观察不仔细;健康教育不到位,病人不配合等。

3 风险管理

3.1凡持续微量泵垂体后叶素治疗过程中均需用5%GS或0.9%NS液体持续滴入5~10滴/分,直到停用垂体微量泵。

3.2提高穿刺技术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正确选择静脉管道及留置针有效使用方法:应选择弹性较好的静脉,先远端,后近端,先背侧后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勿在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部位穿刺。应避免24h内在被穿刺静脉穿刺点的下方重新穿刺,以免药液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不主张使用下肢静脉穿刺,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留置针最好使用24号头皮式留置针,因其对血管的刺激性更小,并用透明的留置针敷贴,以便于观察注射部位。常规拔针时先关紧调节器,避免药液在拔针时渗入皮下组织致组织损伤,或在拔针前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适量,以冲洗针头和血管,防止药液滞留于组织和血管内,使组织和血管内膜持续受损伤,拔针时用无菌干棉球沿穿刺点向上纵行皮肤及血管内针眼3~5cm处按压1~2min,凝血功能差者延长按压时间,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以免血液反流,防止针眼局部淤斑[2]。

3.3加强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①发生静脉回血时不能简单的按FAST键来处理回血。应将装有生理盐水针筒接在针头上将回血推入,切忌将针筒接在延长管上将回血推入,因一根延长管可容纳8ml药液,直接推入可造成给药过量,过速,引起不良后果[3]。②及时查看泵入速度及泵入量,由于操作者不熟悉速率设置器,或更换药物后没有及时更改速率,或在个别情况下速率设置被他人无意中碰撞而改变了速率,使药物进入体内过多或不足,导致不良后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与医生沟通交流并整改。③小量垂体后叶素药液外渗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头,患肢制动,接注射器抽出渗出液,回抽的血及液体量以2~5ml为宜,然后拔掉针头,更换穿刺部位,同时适当抬高患肢,局部温湿敷,可使用适量50%硫酸镁浸透纱布覆盖在渗出部位,将一热毛巾平装入一塑料袋内(温度适宜),覆盖其上,20~30min即可,注意避免烫伤。如果渗出很少,停止输注,拔针,重新穿刺,并放在靠近身体处,盖被盖上,1~2h渗出处能自行消散,患者无不适感受[4]。

3.4保护局部,及时更换留置针 留置针一般3-5天更换一次,夏季不超过4天。各班次严格交接班,仔细查看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水泡,并做好记录。凡病人诉穿刺部位疼痛,即使无肿胀,或者局部有回血,没到更换日期也应立即更换穿刺部位。

3.5护士长持续加强风险管理 告知低年资及轮转护士、进修生、实习生持续微量泵垂体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及危害性,对微量泵的产品性能进行学习、了解,使其掌握使用技能,对一般故障应能处置,另外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

3.6健康教育取得配合不断向病员及家属强调持续微量泵垂体后叶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及有可能够产生的危害性,取得病员及家属的配合,也能够在不安全事件发生后有一定的心理的承受力。

4 结论

通过对持续微量泵垂体后叶素治疗中不安全原因分析及护士长风险管理和护理对策,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1起不安全事件,予对症处理3后天恢复;2011年至本文截稿时间止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件,说明加强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持续微量泵垂体后叶素治疗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的。

参考文献:

[1]郭海珍,万贤琴.持续输液泵化疗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5(27):13.

第9篇:微量元素检测范文

关键词:食品、微量元素、检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下,我国食品中添加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等现象屡禁不止,致使食品中含有有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一旦人们长期食用将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针对此种情况,即便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含有有害微量元素的食品,但是由于人们无法通过肉眼辨别食物是否含有有害的微量元素,还是无法科学的购买到安全食品。此时,对食品中微量元素进行检验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准确的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的微量元素。目前,提出的几种现代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更好,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更有效的微量元素检验方法被推出,为人们鉴别出安全食品。

1、食品中微量元素检验的重要性

在当下,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这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其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更加迅速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但是,相对的,有利就有弊。科学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弊端已经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中各种含有有害微量元素的防腐剂等就是其中一方面。一旦食品中含有有害微量元素,将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避免人们的健康受到危害,对食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验,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含有有害的微量元素是十分必要的,此举可以尽量避免人们通过食物摄取有害的微量元素,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只有通过对食品中微量元素进行检验,才能够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汞、铅、砷等有害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不同的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所造成的伤害不同,如一些元素使用后将会表现的非常明显,一些微量元素使用后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如若有害的微量元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将会导致给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无论任何性质的有害微量元素都回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一定危害,应用食品微量元素检验方法控制食品质量,才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食品。

2、食品中微量元素的现代检验方法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民的素质有很大提高,相应的对自身身体健康的保健意识增强,针对当前食品中存在防腐剂等化学品的情况比较排斥。但是,由于人们对食品检查相关知识掌握的比较少,无法分别出食品质量的好坏,尤其是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出含有有害微量元素的食品,这使得含有有害微量元素的食品依旧存在市场中。为了杜绝此种情况的出现,采用现代检验方法对食品进行检测,准确的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微量元素,进而实现为人们筛选健康的食品。

2.1 食品样品处理

采用现代检验方法对食品进行检验前,需要对所要检验的食品进行处理,再应用现代检验方法进行具体的检测,才能够发挥检验方法的作用。食品样品的处理主要是 :

2.1.1 干法灰化处理

进行干法灰化处理的目的是将食品中存在的杂物去除,避免其影响到检验结果。具体的处理内容为,将定量的食品样品放置在坩埚中,用微火对坩埚进行烧制,将实物样品中的水分或其他易挥发的物质清除,再将食品进行高温处理,并在其中加入盐酸溶液,用火煮沸,得到能够应用于检测的样品。

2.1.2 湿法消化处理

湿法消化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样品处理方法,其处理的思路是通过有氧分解方式将样品分解成检验所需的样本。湿法消化处理主要是应用等氧化剂对食品进行分解,如若为了提高分解速度,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催化剂,增加食品样品分解速度,促使食品成为现代检验方法所需的样品。

2.2 食品微量元素的现代检验方法

在当前这个现代社会中,应用于食品微量元素检验的现代检测方法有多种,能够有效的、准确的检验出食品中是否存在对人们身体有害的微量元素,对于保证食品安全非常有用。

2.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此种微量元素检验方法是以原子对特征光吸收的特点为基础研究出来的一种微量元素相对测量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依照光源能够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普在蒸汽影响下,观察基态原子吸收情况。所用的仪器为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其中原子化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自由态原子蒸气。原子化装置一般包括火焰原子化系统、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化系统和氢化物发生器三种类型。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处理的食品样品进行检测,能够非常准确的检测出其中元素的种类,进而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微量元素。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具体的检测内容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普仪器度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应用光源辐射样品中含有的元素,并对样品进行蒸发处理,促使样品中的基态原子在进行氢化处理后能够确定样品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种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精确度高、准确性好、消除干扰、易实现自动化、选择性佳的特点,促使其成为食品微量元素检测的现代检测手段之一。

2.2.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多种特点,如元素分析性较强、受干扰的可能性小、能够对多种元素同时进行分析等等。在元素检测中同样属于一种重要的检验手段,此种检验手段是从每种元素特定的原子荧光强度出发,对样品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检测,从而准确的检测出样品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以及有害元素。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除了应用元素具有的特定原子银光强度的特征外,还需要应用到氢化物,通过应用氢化物对所检测的样品进行氢化处理或者应用磷酸 - 酒石酸对样品进行处理,进而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提高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检验结果,可应用于室温原子化下对保健食品中的痕量锗的测定。

2.2.3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进行微量元素检验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因为,电化学分析中所应用的极普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尤其是检测食品样品,能够测定出其中存在的色素、糖精以及微量元素等等。应用电子分析法进行食品检测的具体方法是将食品样品应用电势电解的方法进行控制,目前,在食品样品的元素分析中,溶出伏安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应用伏安分析法对其中的汞电极进行分析,并应用伏安技术对样品进行处理,是样品中的元素从电极上融入到溶液中,绘制出样品的伏安曲线。此时样品溶液中电解电流的成分增大,再结合充电电流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有效的分析能够样确定品中的微量元素。由此可见,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灵敏的微量元素分析法,将其应用到食品中微量元素检测当中是非常适合的。

结束语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很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方法等,除了本文介绍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来测定食品中的微量元素是否都符合要求。为了人们购买安全食品的要求,应不断加强对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从而将微量元素的分析检测技术推进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邱秀玉.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用于食品中砷和汞同时测定的研究 [J]. 福建轻纺.2005(08).

[2]石杰,宋庆国,赵开楼,曹丰璞,郭玮.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痕量铋、镉[J].食品科学.2005(07).

[3]王文海.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28(2):34-3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