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类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高端服务业,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该行业涉及领域较多,一般可包括银行、 保险、 证券、 信托等多个领域。基于这些领域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设置了金融类专业。在设置的金融类专业中,包括多项内容,具体有金融管理实务、 保险、 证券、 投资理财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需要金融专业学生掌握。从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需要大量的从事基础性工作、 程序性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符。
完善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的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等金融行业内缺少大量专业人才。基于此种形势,对金融各类人才需求总量呈现上升之势。因此,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的实施,就要将目标明确,主要是满足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以证券业为例,自《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以来,从事证券业务的证券经纪人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即取得证券经纪人证书[1]。但是,实际上,达到规定要求的(具有执业资格)经纪人不足百分之五十。因此,在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校方应制定与金融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虽然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较多,但是,其对于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也有非常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以培养服务第一线的高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培养出具备一技之长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2]。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的实施
在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现行的金融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是教学的最终环节,集实践性、 综合性、 探索性、 应用性为一体[3]。这是检测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保证金融专业学生将知识综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需要努力探索并建立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一般而言,构建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应根据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从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以下将作以具体分析。
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主设置专业课程。就高职院校教育课程设置而言,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在金融行业发展情况下考虑毕业生就业形势;二是考虑学生专业能力的达标情况。基于这两点考虑,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课程应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实施设置。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其综合“应用能力”一定要符合基本标准,因此,在这方面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多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技能。在其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一定要合理。可以结合金融行业专家的分析论证和金融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而设置课程。简而言之,该课程设置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经分析总结,针对高职金融类专业能力要求有三点,一是通用能力,具体包括英语应用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二是基本能力,具体包括熟悉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基本业务操作知识和业务流程,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4]。三是专业能力,具体包括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信贷管理等银行业务操作能力,金融产品营销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根据上述能力要求,院校设置课程内容,基础课和专业课均要仔细安排。
选择符合金融行业岗位所需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要先分析不同金融机构特点和岗位(群)人员的需求。细致分析后,了解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才便于选择课程内容。将各个需求进行模块化分割,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专业课程内容中,一定要包含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合金融类专业的企业有三种,一类是银行类方向。其岗位包括综合柜员、产品营销、客户理财、银行信贷管理,针对这些岗位可分别安排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金融岗位基本技能、金融服务礼仪;商业金融服务营销、商业银行业务、网络金融;理财策划、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等核心课程[5]。一类是证券类方向,其岗位有综合柜员和证券经纪,据此,可安排证券经纪业务、金融服务礼仪;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等核心课程。一类是保险类方向,其岗位有保险销售,可安排保险实务、保险营销、寿险实务等核心课程。此外,专业课程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时间段内,应该将最新成果、最新的概念原理与操作技法融入专业课程中,以免难以适应市场。
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目前,高职院校所实行“双证制”是主流趋势。具体而言,即金融类专业学生在毕业之际需要有两个证书,一个证书是学历证书,证明自己学习的知识符合校方教育要求;另一个证书是职业资格证书,证明自己达到从事该行业的要求。现如今,证券行业、保险行业以及银行业都逐渐加大了对从业者的要求,需要从业者持证上岗。在此情势下,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更接近金融行业的录用标准。为此,从业资格考试对于金融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检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唯一途径。因此,校方可据此组织实施教学,针对“双证制”进行完善。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在设置时,需要考虑职业资格标准(银行业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保险人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等内容,有效的将二者对接,减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进而培养出行业认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金融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高职院校在本专业教学体系中,应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可开展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需要突出行业的职业能力,精心设计实训课程。为了让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可系统化的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安排实训项目。譬如,第一学年,安排基础课程和穿插部分专项技能训练;第二学年,安排一半理论课程和一半实践课程;第三学年,理论课程占少部分,实践课程占大部分。同时,调出部分时间让学生有顶岗实习的机会。
关于校内实训,可借助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各个系统对证券模拟交易、期货模拟交易、外汇模拟交易、商业银行综合业务、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国际结算、保险精算技术进行教学,从而实现金融实验教学的目的[6]。同时,还要建设金融实验室,创建模拟场景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训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实际动手能力。
关于校外实践,校方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创建出真实的工作环境供学生进行见习、社会调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便于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
关于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期),校方应联合金融机构,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指导,通过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训练,尽快的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在此期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以此增加金融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
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了确保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教学体系的实施可行性,有必要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是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也是最难完成的一项内容。分析金融类专业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它的综合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需要确定专门的指标,以确保衡量标准的有效性。另外,在确定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实践过程中的控制和操作进行全面的考虑,以确保评价指标构成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针对金融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应该综合校内实践 、校外实践评价内容,细致评价。
第一部分是校内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该部分的评价主要针对上述提到的校内实训环节实施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实训室课程实训和其他课程实训。针对实训室课程实训活动的教学评价 , 其评价指标可设置三个,一是实训教学条件,具体指实训室建设和教师配置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可具体针对实训室硬件建设、实训室银行、证券教学软件建设、指导教师双师比例、师生比配等进行评价。二是实训教学组织过程,具体指实习准备、实训指导、实训纪律。在评价过程中,可具体针对实训大纲及指导书、实训材料准备、指导教师日志填写、创新指导、教师纪律、学生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实训教学成果,具体指实训成果。在评价过程中,可针对实训内容操作考核、实训总结 ( 含分析或投资报告)进行评价[7]。在一定阶段内,按照上述评价指标进行评定,以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备和实践教学师资结构。
第二部分是校外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该部分评价主要是针对课程之外的专业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及社会调查等进行评价。与校内活动评价相同,构建校外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实践教学条件(基地建设、教师配置等)、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实习纪律等)、实习成果(实结等)三个方面。通过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制定统一的评价模式。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由于是不同教学单位开设的,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阐述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并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务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54-03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东北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教育部不断地对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改革提出政策性规定,比如,学分不断降低,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授课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弊端是对于没有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可能造成知识摄取不足,限制了知识面的扩展.为了弥补这样的弊端,高等院校应该合理设计专业基础课,尽量在有限学分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补给基础知识,为其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财经院校设置专业基础课时常常会有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果重复的课程不是来源于同一个教学单位,那么授课老师之间就可能缺乏对于授课内容的沟通,可能会导致重复或衔接问题.本文以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分析两门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问题.
1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是分别隶属于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两门课程,但其授课内容却有很大的重复性,以我校会计学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和金融学系列教材《金融学教程》(苏平贵主编)为例,《财务管理》教材共14章,《金融学教程》教材也共14章,从其目录标题看,共有9章是完全重复,其余的章节有部分重复,也就是说,两门课程至少有70%以上的内容是重复的.目前,我校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根据2010级的教学计划,我校共有17个管理类专业同时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其中,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是方案内学科基础选修课,金融学是学科基础必修课;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是选修课,财务管理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其余的12个专业(电子商务、旅游、资产评估、日会、注会、会计学、加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都是学科基础必修课.这意味着我校有12个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为教学计划安排而导致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只有5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选课来避免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然而这些学生极有可能因为不了解课程的内容而同时对两门课进行了选修.由此可见,我校目前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势必造成授课内容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造成重复授课不光是我校的问题,外校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等管理类专业都同时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
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了解金融市场环境知识,以培养适应经济型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人才.《财务管理》以讲授公司理财知识为主,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环境知识.《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大量介绍了理财知识.这就使得两门课程产生了大量的授课内容重复.根据学分制的教学制度,在总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取舍这两门课程,或者如何很好地整合这两门课程,思考这两个问题,有利于重新修订或调整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 设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2.1 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
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价值,而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金融市场是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不可脱离的平台.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又不专门是公司财务和股票投资,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包含理财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
2.2 扩展知识面
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资源分配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3 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凸显财经特征,因此,关于《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的设置有三种可能:一是保留《财务管理》课程,舍掉《金融学》;二是保留《金融学》,舍掉《财务管理》;三是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协调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凸显两门课程各自的特点.
3.1 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
表1列示了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
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1)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2)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3)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3.2 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
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
3.3 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
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4 结束语
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设置.目前,管理类专业主要是设置《财务管理》讲授理财知识,设置《金融学》讲授金融市场知识,但由于这两门课分别开设在财务系和金融系,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存在授课内容沟通障碍,导致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存在很大重复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保留《财务管理》,舍去《金融学》;保留《金融学》,舍去《财务管理》;同时保留这两门课程.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2)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8):34-36.
关键词:校外实践教育 金融投资 基地建设
大学生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部分。然而,当前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存在不足,进一步地由于市场化改革和公司保密制度,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实践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是太好。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校与中国民生银行合作,全方位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建立稳定的可持续的金融投资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金融投资类专业实践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校内理论为主,缺乏实践经验
长期以来,学生的培养主要采取理论授课,卷面考试的模式,对实践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上机课进行,但是上机课时有限,主要是简单的理论模拟和演示,老师一般都是以理论为重心进行教学,缺乏金融投资实践经验。
(二)学生缺乏专门的实践指导,盲目做与专业无关的兼职实习
因为目前一般都是“大班”教学,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学生上完课之后,不清楚能干什么,所以学生盲目做与专业无关的兼职实习,在金融投资方面的分析和实践能力一般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市场化改革和公司保密制度,实践教育流于形式
由于市场化改革和公司保密制度,员工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保密义务,一般不会将自己的工作或业务交给学生去实践,而公司认为学生实践的时间短,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学生在公司的实践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是太好。
二、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本着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则,我校与中国民生银行就双方各项责任和义务签订协议书,然后成立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监督整个实习的运作;管理小组负责从实习动员、报名、组织、实习实施、学生管理和实践考核等实践阶段全方位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二)建设校企联合指导教师队伍
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队伍由高校教师和企业职员共同组成。民生银行根据学生实践要求,从各个职能部门选派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讲解能力职员担任学生实践的专业导师。建立“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为公司解决问题。
(三)开发并实施企业课程
企业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企业课程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理论课程中的实践课程,安排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完成。实施方式是“请进来走出去”,即邀请民生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前往实习基地见习。第二类是专门开设的实践课程,分别是行业观摩/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这类课程的实施与培养方案的3+1的教学模式整合进行,即第四年全部安排学生前往民生银行实习和实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了强化与巩固实习基地实习实践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横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申报活动;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的各种学术竞赛活动。
(四)订单式柔性实习
由于基地要从公司规模和效益考虑,提供的实习岗位是有限的,但是参加实践的学生人数多,且学生有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往往提出订单式的多技能的实习需求。在这种状况下,专门开发软件,协调实习岗位和学生实践需求,实现订单式柔性实习,满足学生在时间和技能训练方面的需求,实现教育基地的高效运行,通过柔性安排,将学生个体短期的业务实习变为学生群体长期连续的真实工作,给公司带来利润。
(五)实践教育基地网站的建设和运营
建设基地网站,准时更新基地的最新动态,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在互联网上了解民生银行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的相关信息与成果,不断地积累金融投资类的真实案例及解决方案。实践教育过程中开发的金融投资产品可以上线运营,由“消耗型”实践教育变为“经营型”实践教育,为校企带来良好收益。
三、实践教育基地的保障
(一)经费投入保障
经费建设由学院、广东省教育厅、基地依托单位共同投入,以确保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行,并逐步加大基地建设经费投入。需要用到经费的方面包括学生在基地的吃住行条件、学生培训场地改善、实习设备、仪器、材料购置费;学生安全与劳动保障条件与设施建设费;指导教师调研、差旅费等;师资建设中师资引进、交流、培训、优秀指导教师奖励等;课程建设中课程改革调研、课程开发、实践指导教材及辅导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资源的整合、网络课程、优质课件的开发费用等;以及成果申报、鉴定、评审费用;网站建设费用;通讯、办公用品费用;学生实践经验交流会议及表彰等。
(二)制度保障
完善管理体制,将管理落实到实处,设置专门领导小组和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贴近实践教学实际,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均与实践依托单位签订实践合同,未签合同绝不录用;并在实习期间,提供一定交通以及误餐补贴;建立学生实践期间的考勤制度;建立专门的实习生奖励项目,对表现优异的实习生进行一定的奖励等。同时进一步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明确学校和依托单位的责权义务。
(三)教学质量保障
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将会交叉进行,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动脑再动手的实训理念。每个实践小组应安排班主任与工程师对他们的实训进度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辅导,尽力让每位学员都能达到实训计划中的效果。基地进行教学质量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改进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理财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理财的普及让那些既懂一定投资理财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急需,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正好满足这一社会需求。但从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意见反馈来看,突出问题就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偏低、动手能力偏差,难以适应投资理财岗位对人才的需要。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后。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投资理财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方面。因此,构建和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投资与理财教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缺陷
1.实践教学内容分散,没有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金融企业招聘员工趋于理性,逐步改变了过去一味追求高学历的做法,更看重员工的实践能力、发展潜力、品行素质、个人形象、交际能力、本地资源等。这正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扩大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在金融企业的就业空间,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金融企业所要求的各项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类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商业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理财职业资格,能在金融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基层从事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等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灌输”意识,只注重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受损,既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又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来说,许多课程的教学必须要突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如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理财、个人理财、保险实务、外汇交易、期货投资等。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和功能还不能够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一直在尝试着进行改革,加大了实训主导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力度,但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开本科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教育基本上仍然沿用着“电脑+软件”模拟炒作的建设思路,校企合作不够深度融合,缺乏全真化教学和实训,无法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实景模拟、实景操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投资理财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的情况,基本上沿循着本科院校的建设思路,校企合作缺乏突破,高职特色不突出。4.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育的需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想办出质量,突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近些年,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教师中,大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任教的教师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严重缺乏。
三、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1.加大金融机构“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实行校企共同育人。金融类专业应根据金融机构需求,与金融机构签订学生就业订单,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师资、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实现校企共同育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好处是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因寻找工作而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2.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为特色,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而实践教学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设置三种实践课程,分三步开展实践教学,使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实际逐步接近。首先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所谓一体化课程是指学习内容与工作要求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室学习与实训基地实训一体化的课程。这类课程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性工作任务作引领,以移植的金融机构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模拟投资与理财岗位操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以校内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场地,是教学练相结合的仿真实践教学。通过模拟训练,学生能够具备完成金融机构投资与理财岗位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3.以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为主线,对专业课程进行“课证融合”教学内容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工作项目分析,将金融机构的业务划分为临柜交易、服务营销、业务管理三个工作项目,然后对每一个工作项目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在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解。根据金融机构投资与理财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应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4.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教师的角色正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正成为导演、操作示范者、教学工作任务推进者和组织者。课程改革对“双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一般采取两个办法来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从招聘和培养两个途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是从金融机构引进业务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将专业教师派往金融机构挂职锻炼。以“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工作,要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行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不低于1:1,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同时,选派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通过访学、培训,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途径,加大培养力度,全面提高金融类专业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李光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水珠.新建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探讨———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3):55-59.
一、 上海金融人才需求预测
1.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由于影响上海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金融人才需求预测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等层面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出相关系数最高的六项指标:上海市生产总值、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金融业总产值、人均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上海市进出口总额。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见表1),系统随机选出相关系数大且符合可建回归模型的要素:上海市进出口总额。
用EXCEL对1999年~2009年上海市金融从业人数和进出口总额进行回归分析可知,回归模型的R2为0.903 529,说明金融从业数变化的90%可由进出口总额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来表示。在方差分析部分,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84.291 94,F统计量在原假设成立时发生的概率P为7.25E-06,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置信度为95%),所以,该回归方程显著。自变量进出口总额也通过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其中t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7.25E-06,远小于显著水平0.05。由输出的回归残差图可以看出,残差的分布基本是零散分布,没有呈现明显的趋势,说明残差独立分布,该方程参数估计有效。建立回归预测模型:Y=9.34+0.000 7X,其中X代表上海市进出口总额。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海贸易进出口总额较2008年有明显下降,本文以1999年~2008年贸易进出口总额为研究对象,比较各方法R2值大小,发现二项式的R2最大为0.994,且二项式预测模型的MAPE为0.091 017,小于灰色预测模型的0.120 566,因此用二项式模型(Y=167.7X2+260.4X+1929)预测2010年~2015年上海市贸易进出口总额,并利用建立的回归预测模型预测2010年2015年上海市金融人才需求量,结果见表3。
2. 时间序列预测分析。金融从业人数单变量值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整体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本文只是进行短期预测,所以可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1999年~2009年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数据绘制平滑直线图,根据散点图走向并结合从业人数变化具体情况,可选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有趋势外推分析法、移动平均分析法以及指数平滑分析。比较各方法的MAPE及RMSE大小(见表2,其中指数平滑分析的最佳阻尼系数用EXCEL求得为0.762 599 7),可知移动平均预测精度最高,但由于移动平均只能用来对下一期进行预测,因此本文用幂函数趋势外推分析法进行预测(R2=0.926,Y=8.269X0.414),预测结果见表3。
3. 金融人才需求预测。设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的权数为W1,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权数为W2,则:W1=?滓22/?滓12+?滓22 W2=1-W1。其中,12是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残差的方差,?滓22是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残差的方差。计算得到最优加权系数:W1=0.382 187 887,W2=0.617 812。MAPE=0.054 943,可知,组合预测模型的MAPE值均小于回归预测模型的0.082 098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0.067 208,也小于单纯线性预测的0.056 698,且均远小于10,说明在各单一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的基础上,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有所提高,组合预测结果见表3。
二、 上海金融人才供给预测
本文着重研究上海自身对金融人才的供给状况,假设上海金融人才的供给主要来源于上海各本科以及专科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对上海现有的本科及专科院校进行逐一考察,分别找出各院校相关专业历年毕业生数,从而进行供给预测研究。由于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因此在收集本科人数时本文主要考虑的专业有保险、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与投资经济、金融商务、保险精算、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学(国际银行业务)。在收集专科院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及本科院校所招收的金融类高职人才时主要考虑的专业是金融、国际金融、金融保险、金融管理与实务、证券与期货、国际航运保险与公估。而且由于中外办学不属于留学,只是项目交流,因此本文在收集数据时也将中外合作办学招收的金融类专业人数包含在内。上海开设金融类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情况见表4,2006年~2010年上海本专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招生人数见表5。
对本科招生人数绘制散点图发现,数据变化近似二项式函数:Y=11.78X2+5.785X+2 204预测得2011年招生人数为2 663人,同理,对数函数(Y=520.1LN(x)+376.7)预测2011年专科招生数为1 309,2012年为1 389。由于本科生一般四年后毕业,专科及高职生毕业时间为三年,因此2011年~2015年本专科金融人才供给量及总供给量见表5。
三、 结论
根据上海市的《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中的“金融专项”显示,在金融业人才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的占金融人才总数的38.8%,2005年金融系统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生占比为33.83%,2007年36.61%,年均增幅为1.39%,假设本科生的变动幅度也为1.39%,且这个变动幅度截止到十二五期间仍保持不变,根据金融人才预测值,十二五期间上海对本专科金融人才需求量见表5。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2011年举办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着非常重大的机遇,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尤其投融资结构的完善,为金融市场体系的健全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金融环境的发展会吸纳更多的金融人才。在“十二五”时期的拉动作用下,上海对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会比预测值高,而且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本专科生在金融人才中的占比会更高,因此对本专科生的实际需求也会比预测值高。由表5可看出,即使金融毕业生人才转移率为0,上海对金融人才的供给量也远小于需要量,本专科金融人才供求比分别约为:1∶5以及1∶10。
四、 对策措施
1. 本土人才的培养。为了发展和优化金融人才资源,满足上海金融人才需求,我们既需要培养本土人才,也需要吸引境外人才。但总体说来,培养并积极有效使用和生长本土化金融人才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为了培养本土人才,从政府到学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健全金融人才的规划体系,以适应未来上海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1)立法和政府层面:优化吸引金融人才的外部环境。完善上海居住证制度,简化办理程序,减少对流动人才就业的户籍要求,放宽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员在沪落户限制;为外来入沪工作人员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促进人才流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回沪工作;设置金融奖项吸引人才;提高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待遇水平,使其达到国际标准;增加各高校金融类专业招生指标。
(2)企业层面:保证自身金融人才的内部需求。定期对不同层次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建立继续教育体系,鼓励员工到各高校等地接受继续教育;建立健全金融人才库,可选派部分应届毕业生到国外培训,以满足未来企业对特定人才的需求;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人才,一般储备人才可通过招聘手段从各高校或其他金融机构等直接获得,高级管理人才可通过国际知名猎头公司获得。
(一)影响选择金融投资工具的因素分析1.金融投资工具本身的特性调研显示,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因素主要是本金安全和收益等,交易门槛和手续费等对其金融投资行为影响也比较突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保本的硬性需求程度越降低,相反更注重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而既想保本又希望利用较低风险实现基本收益的学生比例在各年级表现几乎无差异化,但风险因素在大二阶段表现得较敏感。2.投资理念调研显示,该院学生稳健型、保守型、风险偏好型、风险中性型投资者所占比重分别为52%、18%、16%和14%。越往高年级,保守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稳健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大一阶段,风险中性型与风险偏好型所占比重持平;大二阶段,有一部分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过渡为风险中性型投资者;大三阶段,一部分风险中性型投资者转变成了风险偏好型投资;大四阶段,风险中性型和偏好型投资者所占比重达到持平。表明其投资理念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等而做出改变。3.金融投资心理诉求该院有28%的学生以实现本金收益最大化为目的,46%的学生以不亏本为前提,26%的学生以获取投资经验为首选因素,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他们还没有毕业前事先体验自己毕业后的投资生活,比别人更早获得其中的经验。但是,大部分学生把金融投资当作赚钱的途径,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影响大学生金融投资决策与业绩的因素分析调研显示,该院有6%的学生期望投资年报酬率为2%~6%,34%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6%~10%之间,29%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10%~13%,20%的学生表明其期望年报酬率为13%以上,只有11%的学生表示不明确其金融投资年报酬率(见图3)。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其金融知识面越宽广,金融投资技能也越高,因此对金融投资期望年报酬率越趋明确。
(三)影响金融投资结果因素分析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其次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但受幕后交易和虚假信息等因素影响较少。调研结果反映出金融类专业学生能比较理性看待自身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与自己内在因素息息相关,但对国家政策、市场信息、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了解欠缺主动性。调查数据表明投资经验和知识不足一直是制约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主要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幕后交易、市场环境等因素对大一、大二学生表现得不是很敏感,但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影响则比较突出,反映了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学生对金融投资市场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与程度会加深。
(四)投资计划分析该院43%的学生表示未来投资计划主要视工作情况而定,明确将增加投资的学生有32%,表示“维持现状”、“减少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6%、5%和4%。从大一到大四,表示“增加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达到预期收益的学生不断增加投资,达不到自己预期收益的学生则减少投资;表示“维持现状”、“视工作情况而定”和“减少投资”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表明金融专业学生随投资经验的成熟而不断增加投资,部分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而逐步撤出,说明金融专业学生进行金融投资决策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理性化。
大学生金融投资实践中存在问题
(一)金融投资风险认识能力不高该院53%的学生将炒股作为金融投资的首选工具。作为学生,即使是本专业类学生,其主观意识仍不够成熟健全,客观方面资力经验不足。他们凭借自身一些专业知识及高昂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欣然跃入市场,他们的资金来源多由父母支持,他们金融投资决策受羊群效应、个人偏好、专业推动、满足欲望等因素影响,并且期望投资年报酬率高。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高风险投资工具,甚至不惜采取借款、拖交学费等方式满足其投资需求。投资失败的结果不仅给学习生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还会滋生不良思想等。
(二)金融投资行为缺乏理性74%的学生明确其进行金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赢利,这样的投资观念容易使他们形成投机的心理,时刻让投资市场的变动左右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只有少数表明赚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实践化,并获取一定的金融投资经验。为了追逐利益,40%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金融投资结果,认为导致自己投资失败的不是自身专业技能不足、投资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而是受政策、市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投资失败的学生容易促其产生赌博的心理,投资成功的学生则容易表现出自大的心理。
(三)对自身权益相关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不强22%的学生表示,如果金融投资过程遇到权益受损则不会进行维权,42%的学生表示对与维权相关信息完全不了解。从一定程度上讲,即使金融专业学生,也并非能充分利用自身对该市场的基本了解进行自我权益的维护,甚至有部分学生采取默许的态度。这种被动式维权表现不利于学生自我观念的发展。
(四)学校、培训机构有关金融投资的指导更多停留在理论上30%的学生表示,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一些与金融投资有关的讲座,更多地是停留在金融投资理论层面上,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真正的心理诉求是提高金融投资技能和实践能力。
相关政策性建议
(一)以学业为主,强化自身专业知识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注重培养经济意识,提高理财能力,合理调配学习和参与投资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金融投资大厦的根基。
(二)培养理性的金融投资思维金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制定理性金融投资计划的能力,在掌握金融投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各种金融产品,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注重自身投资技巧、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虚心求教于经验丰富、投资技能高的投资者,逐步培养主动的投资意识,确立理性的金融投资理念。
(三)提高自身获取投资资金的能力调查发现,67%的学生金融投资资金来源于父母的资助,但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双休日和寒暑假求职、社会兼职等方法进行资金积累,在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通过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实现金融投资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避险能力。在拓展自身金融投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投资能力,减轻金融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
结合市场需求,对财务管理专业中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课程体系的不同层次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134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市场及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金融学素养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为适应这种需求变化,金融学相关课程在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金融知识的市场需求分析
1.1 应用型财务管理的兴起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趋向于“应用型”教育。经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具有应用和复合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此,许多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发生变化,不再是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而是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具有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企业、证券公司、银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资金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证券投资、会计核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转变无疑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对学科交叉尤其是金融理财的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1.2 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各种财务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从事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可避免会参与其中。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既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涌入,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极大的金融风险中。这些对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风险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目前有效的资本约束还未形成,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运作规律,并具有较强的发展适应能力。
因此,市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要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能够理解我国金融机制及法规。要培养此类人才,在其系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开设一定数量的金融类课程必不可少。
2 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框架多分为五个层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公共课,即为通识教育课程,强调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通识课程。因其与专业性质无关,故不必开设金融课程。后四层都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不同层次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2.1 专业基础课中,几乎没有金融类课程
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各高等院校普遍接受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甚至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无不妥,但对财务活动的生存环境――金融市场,及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金融机构未作丝毫介绍,这显现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尚有欠缺之处,亟待进一步完善。
2.2 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有所增加
专业主干课是构成财务专才部分能力的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院校传统选择的为中级财务会计、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中投资学为金融学课程,在财务活动的三个环节,即筹资、投资和分配业务中,投资是中心,投资的需求决定了筹资的规模,投资的预期收益构成了筹资成本的约束条件。而投资的现实收益则成为财务分配的基础。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设置为专业主干课。
随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除了传统开设的投资学课程外,各高校对专业主干课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复旦大学的必修课增加了金融市场和金融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和资本运营;东北财经大学开设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等。这说明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数量。
2.3 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随不同院校的特点而变化
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各高校对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所以,在不同的本科院校,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设置的多少和具体的开设种类都有所不同。如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特别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十二门的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如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等占了九个。而中国人民大学在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看重的是会计类专业课程,所以在其二十多门的选修课程中,金融类课程仅仅只有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和证券投资学五门。其中证券投资学是必选课,是作为专业主干课中没有开设投资学的必要补充。
综上分析,在当今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金融类课程已占一席之地。但对比我国庞杂多样的现实市场需求,金融类课程的设置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不足,为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对其中金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
3 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
3.1 增加专业基础课中的初级金融课程
在西方经济学中,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的英文都是与资金运动有关的“Finance”一词。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之处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中,应至少开设一入门级金融课程,如《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这两门课内容相似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比较浅显但较为全面的对金融学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货币的产生发展、相关形态制度的演变;可以掌握财务分析中关键因素――利率其作用及运行机制;可以初步认识筹资或投资等财务活动所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
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将这门课开设到专业主干课中。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关系,二者不应是并列而应是前者为后者的学习进行铺垫和打基础。因此,应将《金融学》调至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果学校较为重视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知识的培养,还可在专业基础课中除《金融学》外,再加设一门金融课程,如《金融市场学》等。
3.2 加强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实践环节
市场迫切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主要看重的是其灵活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在于财务主干课程的理论学习,更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的财务活动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仅仅加大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的数量远远不够,还应加强培养财务管理和金融相互交融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般来说,尽可能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放在全真模拟实验室中,通过采用模拟炒股实验、上市公司融资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甚至沙盘对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方法,着重训练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整理运用财务数据,设计分析模型的综合能力。即便不具备全真模拟实验室的高等院校,也可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基本方法,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财务金融知识,为其今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3.3 设置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
虽然在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选修课中,都开设了金融类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并无特别要求,但学校对该专业培养重点和方向的不同导向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如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身就隶属于会计学院,该专业学生在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的选择上,必然以财务会计有关课程为核心,多选择公司治理、高级财务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能够培养出既能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同时又能突显学校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中设置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例如,若某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限选课一共要求30学分,其中金融类课程不低于8学分。这样,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种类及数量多少,仍由学校根据自身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来设置,只是为了配合市场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金融知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而此要求还兼顾了学生个人的兴趣偏好。
总之,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质,提高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知识的要求。因此,必须正确认识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进行合理设置,从而实现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殷俊明,马丽君.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商业会计,2011,(13).
[2]张娜依.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
关键词:商科专业;双师;建设;形式;内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高职商科类专业人才的社会实践性很强,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高职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据调查显示,不少高职教师能用嘴“讲”,却不能动手做;少数教师的商科知识、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甚至赶不上一些学生。
二、高职商科类“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解读和条件设定
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官方界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上述“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内涵比较抽象模糊,比如“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的描述缺乏具体绩效指标,学校对这个概念的裁量权较大;(2)从专业类别的类别去观察,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要求和内涵与理工科等专业应该有不同。
商科类专业一般包括金融类、会计统计类、管理类、营销商务类等方面的专业群。若把社会活动分为生产、经营和服务三个层面,那么商科类专业人才主要活跃于经营和服务领域。由于所培养人才的特定性,所以对商科类“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和内涵需重新界定。
(一)商科类“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条件
1.获得高校教师资格、具有商科类专业初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这里所说的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是初级而不是中级,因为商科类专业的一些职业资格本身就没有什么级别,比如导游证、会计上岗证等。这些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是“双师”教师的专业或职业能力与知识的外在表现。证书类型具体见下表。
■ 2.近两年累计半年时间在经营和服务一线直接或间接提供服务并获得净收入2万元(该标准可进一步探讨)以上的;或在近两年中通过提供服务为企业提升效益2万元以上的;或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中,实训条件的改善切实能提升学生技能,并同时得到学生、学院和行业的认可的。
(二)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内涵释义
从内涵的角度来分析,商科类“双师型”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是比较高的,这里就商科类专业“双师”的一些共性方面进行概况。
1.商科专业“双师型”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本专业必备的专业能力和知识体系。比如,营销专业“双师型”教师需具备市场调查与分析、商务谈判与沟通、产品销售、客户服务、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商务风险评估与防范等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
2.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市场分析能力。如,金融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对国家的金融财政等政策、措施及房地产、股票、债券等市场的变动不仅要有极强的敏感性,而且要有良好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水平。
3.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较好的民商法知识和相应的运用能力。高职商科类的毕业生需掌握并能够运用《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民商法。这也对商科类“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同时还必须具备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保持诚信、乐于合作、为人正派等内在素质。善于学习就是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服务、管理技能和方式。勇于创新,就是要结合时代的变化,进行管理和服务创新。敢于实践是在兼职服务于实体、自办实体、指导学生实训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另外,诚实守信、乐于合作和为人正直是商科专业领域正能量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商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打造一支知识完备、能力达标和素质过硬的商科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商科类专业教师通过自学、参加业余学习或培训等途径获取相应的专业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虽然是形式上的条件,但教师在获证书的过程中,相关专业知识也会日益丰富完备,技能也会得到较好提升。比如,注册会计师、导游证的获取过程,就是相关知识的获取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过程。但到底哪些职业资格是有助于提升商科专业教师的“双师”能力和素质,值得探讨。笔者认为,法规没有规定、行业也没有特别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很多(如营销师)对提升“双师”能力和素质没有实质意义。
(二)鼓励教师通过提供咨询、管理或直接参与等方式向实体提供有偿服务
在有偿的条件下,教师就须真正发挥自己的才智、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否则支付酬金的实体就不会答应。这是培养教师“实战”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许多高职商科类教师所谓的企业挂职锻炼,就是在实体那里挂个名;挂职结束了,写个报告,学院发津贴了事,这与“双师”素质、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
(三)鼓励教师个人、教师团队、师生合作、教师和学校合作、教师与校外合作等形式创办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体
通过实体的运行来检验、锻炼和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能力和素质。学院在这方面应出台相关规定和措施,激励、引导和规范专业教师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俞悦锋,周志勇.经济管理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9).
[2]倪秀芝.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
(大连财经学院商务外语系,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很多用人单位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英语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学生的标尺,而很多学生恰恰缺乏在本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ESP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连接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纽带,承担起由过于简单的基础英语过渡到过于困难的专业英语的桥梁的作用。本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对适合大学生的ESP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能力;ESP教学模式;人才需求;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051—02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张晓瑜(1977— ),女,辽宁大连人。大连财经学院商务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对于英语教学改革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很难应聘到理想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很难招聘到在专业领域能够用英语完成交际的毕业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英语教学必须从基础英语教学向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转变。蔡基刚说:“随着我国和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大学的进校新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而高校仍然沿用多年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其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探索ESP教学模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调查
2013年11月,借助人才招聘会,笔者采访了38名即将毕业或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做了相应的评价。其中,认为自己口语与书写能力都欠缺的人数最多,达到29人,占总人数的76.3%;18.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口语能力有待提高;5.3%的受访者认为要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没有任何人认为自己两方面的能力都很强。在调查中得知,大学生缺乏英语的实际沟通能力,而且不仅仅缺乏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能够准确地了解本行业的术语,缺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仅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而且对于应聘者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也要进行考核,这说明企业比较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遗憾的是,很多大学生缺乏在本专业领域驾驭英语的能力。
2009年,大连国际IT人才招聘大会吸引了戴尔、惠普、华为等20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职位5000余个,应聘者也高达近两万人。然而,60%的应聘者因未具备专业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落选,其英语水平与职位所需要的英语能力相差甚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毕业生认为,学校的英语教材单一、乏味;学校的英语教学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英语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学生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困难重重。很多大学生认为,考完四、六级就完成了英语学习的任务,不再有学习英语的动力,导致其英语能力只停留在笔试层面。学生对本专业的英语术语并不了解,导致在应聘时落选,在就业中步履维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材为基础,很少融入真实社会交际的场景,缺乏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沟通,以四、六级通过率为教学标准,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二、ESP教学设计
(一)开展ESP教学的目的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规定: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基础英语,交际能力也仅限于基础英语的水平,没有与专业知识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在就业中,学生会发现自己无法在其专业领域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ESP教学作为一门衔接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课程,弥补了这一缺陷。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或者是通过四级考试之后,即可以进入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阶段,其目的是为将来顺利地进行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二)ESP课程设计
专门用途英语是介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的一个桥梁学科,起到从基础英语顺利过渡到专业英语的衔接作用。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直接进入专业英语领域的学习,对于这种大跨度的过渡,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最终选择放弃。本次ESP的教学模式以大连财经学院金融类专业为例,将课程定位在通用金融英语、经济类基础英语或基础英语(金融类方向)上,在课堂教学中,将英语语言技能与学科或职业相结合,以专业内容输出为驱动,促使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在专业英语学习之前,学好专门用途英语,为专业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ESP课程的时间安排
本设计以大连财经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由于东西部英语教学师资不均衡,学生本身喜好不同,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良莠不齐。针对这一现状,设计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大学新生,英语水平不高,英语交际的综合能力还比较弱,英语语言知识有限,需要接受具有高等教育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来提高英语水平。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已经通过四级考试,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可以接受我们所设计的连接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课程,即一般专门用途英语。第三个层次的学生,熟练掌握了一般专门用途英语,完成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学习特定专门用途英语,即专业英语。每个层次的学习期限为一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即省去一个层次,或增加一个层次的学习期限,都由学生自己自由选择。
(四)ESP 教学方法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仍然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保证金融类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中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英语交际,在教学中要以交际法为主,以模拟情境教学、任务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为辅,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的机会,在模拟情景或案例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是创设金融机构各种相关案例的场景,让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完成相应的交际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达到让学生能够在具体金融类案例中顺利完成交际的目的。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逐步攀升,社会对于金融类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加大,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没有成为毕业生的敲门砖,反倒成为就业中的顽疾——毕业生没有能力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用英语顺利完成交际。针对财经院校金融类专业的学生,ESP教学模式从课程设计、课程时间安排、教师培训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解决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衔接问题,让学生通过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从简单的基础英语顺利过渡到专业英语,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
[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林小翠.软件人才需突破英语能力关[N].中国教育报,2009,07,0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