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

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

第1篇: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

一、课前对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为了能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精神,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1.对生物发现史等教学内容进行列表处理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重视生物事实的发现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让学生领略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是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根据课文的叙述,教师应首先在课前列出表格,帮助学生理清科学史的发展过程。 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可根据材料、试剂、条件、现象、结论,列出表格,对课文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表格处理方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对教材的重难点,有选择地使用课件

在必修模块中,有一些重难点较微观、较抽象,在课前教师应选择好课堂教学的课件和Flas,使抽象和微观变为形象和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有利于攻克教学的重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扩大视野,加速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必修三模块中,有许多与生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知识点就是重难点,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免疫调节,还有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等,这些知识点是重难点又较微观,难以用实物展示,这时极需课件辅助教学。在课件的演示下,学生对一系列过程印象更为深刻,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十分必要。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发展成为最有效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工夫,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启发学生从认识生物现象去获得生物知识,或用生物知识去解释生物现象,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能够解决许多日常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以检测某人尿液中的糖含量来判断他是否有可能患糖尿病来激发学习欲望,会有很好的效果。②迁移是以先前的知识学习为前提,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越牢固就越有利于迁移。因为只有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易于觉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新旧课题的共同点。

三、小组合作探究与有深度的思考并行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学习,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在提高课堂效率的背景下,高一生物课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目的是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单向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在优势互补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就某一个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自主自学,自我认知,自我总结;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小组结果,老师做出点评。在小组合作探究后,还要有揭示出教学内容本质的问题的提出。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四、恰当比喻使知识简单化,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对于生物学中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如果在课堂中尝试了比喻教学,使抽象的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例如,在学习ATP这节内容时,学生知道多糖、葡萄糖和ATP中都含有能量,但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的只是ATP。对于这三者之间的能量关系学生很糊涂,使用时容易混淆,如何使它们简单化呢?我用了这样的比喻:把多糖比做支票,葡萄糖比做百元大钞,ATP比做一元小钞。提问学生:如果我现在手上拿有一张两千元的支票,他想买一斤西红柿,他该怎么做?学生就会回答说:先把支票拿到银行兑现出两千元现金,然后再换出一元小钞就可以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肯定,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马上就明白细胞中的“百元大钞”相当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大分子,ATP分子就是那个可以在细胞内流通的“小票”,即能量的通货――直接能源物质。这样的教学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2篇: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任务和目标

本学期教研室下达的任务是授完生物必修1—《遗传与进化》。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三、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校高一生物教师得到充实,由两位生物教师担任生物的教学任务,可以说压力很大。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我们生物备课组将加强集体备课,未经集体备课的课不上。我们平时要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研究,确保准确把握教材,少走弯路。

我校现在有学生530人左右,男女比例接近1:1,有10个教学班,其中文化班8个,艺体班2个,每人5个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学生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不好,智力水平还可以,学生的自治能力较弱,学习方法欠缺。

四、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每周有一次大集体备课:确定下周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考虑学生的实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试题)、作业情况;协调各班的进度;反馈上周各班学习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安排下周的观摩课,评课的时间、地点。

2、改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班找出2名生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然后进行总结,介绍给学生,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方,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染力)。

3、加强学生生物实验的能力:课上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操作事项的说明,课下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学生在周六、周日去实验室做实验)。

4、自我发展:本学期除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学校的学习任务之外,我要通过报刊、网络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5、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原则在学生自动报名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活动每2周开展一次,时间利用课外时间(晚上7:30—8:30),开展的内容包括:学习方法指导、重点难点突破、典型习题点评、讲座等等。

五、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2.10-2.15

2

2.16-2.22

第二章第一节(1)

第二章第一节(2)

3

2.23-3.1

第二章第一节(3)

第二章第一节(1)

4

3.2-3.8

第一章第一节(2)

第一章第二节(1)

5

3.9-3.15

第一章第二节(2)

自主检测

6

3.16-3.22

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三节(1)

7

3.23-3.29

第二章第三节(2)

第三章第一节

8

3.30-4.5

第三章第二节

习题讲评

9

4.6-4.12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第四节

10

4.13-4.19

第四章 第一节(1)

第四章 第一节(2)

11

4.20-4.26

第四章 第二节

自主检测

12

4.27-5.3

自主检测讲评

劳动节放假

13

5.4-5.10

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二节

14

5.11-5.17

第五章第三节

第六章第一节(1)

15

5.18-5.24

第六章第一节(2)

自主检测

16

5.25-5.31

自主检测讲评

第七章第一节

17

6.1-6.7

第3篇: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如何在教学中减负增效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在生物课堂强化主体参与,实施有效教学,推行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理念的引领、方法的引领,千万不能教条式地运用。该模式的基本过程是:自主学习――课前检测――/1、组合作――师生交流――总结提升――当堂检测――布置作业。以下就这几个过程在高中生物课堂减负增效的具体做法作一些探究。

1 自主学习

1.1 确定自主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的确定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江苏省教学要求、江苏省考试说明和教材,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的能够通过学生自学解决的基础性内容。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为例(高一年级第一周教学内容见表1),设计如下。

1.2 实施自主学习

第一:问题准备,教师给学生提供系列化基础性。的、简单易懂的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去预习、自学。

第二:布置任务,教师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供学生在课前完成。

第三:督促完成,教师利用课前检测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第四:问题解决,因为自主学习的问题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简单的问题,如果学生有自主不能解决的问题,检测后教师要给学生组内互相解决的时间,不过时间不要太久。

1.3 自主学习的作用

对于这些基础性的简单的问题,传统教学直接由教师来“讲”,学生主动权和自主权没有得到重视,而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学生自己看书就能掌握的内容,明确要求由学生自行解决,不需教师去讲。对于这个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预设问题、关注生成问题、督促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2 课前检测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中有两次检测,第一次检测是课前检测;第二次是课堂检测,是在课首5 min内的进行的一次检测。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为例的课前检测示例。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______种,其中大量元素主要有______等,微量元素主要有______等。

课前检测目的有两点:一是检测学生目主学习的效果;--是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了解学生知识背景的重要手段。

3 小组合作

3.1 分组的原因

分组学习既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又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还能发现学生生成的问题,并进而解决所有的问题。正处青春期的学生,上课最容易分神、走神,如果用分组形式来学习,通过学生近距离的交互式影响,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3.2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科学分组:将班级学生按成绩、表现、个性特征等进行分类,然后将他们均衡分配到各组,尽可能地减少组别间的差异,以保证各组都能完成学习任务。(2)预设问题:这里的问题不同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是通过小组合作努力才能完成的问题,对问题的系统性、批判性、深刻性、思维性的要求更高。(3)是问题发现与指导。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学习中的个性问题,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记录在案,在下一步“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解决。

4 师生互动

4.1 内容的确定

此内容还是以问题形式为主,往往以例题、变式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科思想性要求更高,是目标任务的整体体现,是知识、能力与方法的融合。

4.2 实施方法

首先,教师进一步解决小组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其次进一步解决小组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再次,例题讲解与变式训练。第一步是例题讲解;第二步是教师变式,学生做,学生讲;第三步是学生变式,相互做,互相讲。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求会做题,中等水平的要求会变题,水平高的要求会讲题和出题;同时,针对教师认为有必要提出来研讨的问题,由教师适当穿插其中解决。

5 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过程方法以及能力进行的总结,并提升到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和学科理念的高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知识技能、巧妙的方法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酶的作用和本质”为例,我校学生多来自主城区,大多数具备与“酶”有关的生活体验,经过初中学习,他们具备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新陈代谢”等基础知识。本节知识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与细胞代谢之间的重要承接,是学生理解细胞代谢概念的开始,是进一步了解酶的特性的基础,是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前提,是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等难点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展开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酶的研究与应用”的铺垫。通过总结提升,学生培养了质疑、求实、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6 课堂检测

当堂检测是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中的第二次检测。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为例:

关于细胞和无机自然界中元素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有的元素,无机自然界中一定有

B 无机自然界中有的元素,细胞中一定有

C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D C、H、N i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不足1%

其检测的目的有两点:第一,通过检测,适度传递课堂上的学习压力,让学生重视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通过检测,测量本节课课堂教学质量,以供教师参考。

7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1)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班级学生间的差异得到重视,学生个体得到尊重,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机会:发展空间。

(2)关注到所有问题,不管是预设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都能被关注,都有解决的途径。

(3)适用所有的课型,因为此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模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都有不同的模式,模式是一个“范式”而不是“定式”。

(4)第四,构建的是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和学在课堂教学中交互表现,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选择“教”,选择“学”。这种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启发问题生成,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人格培养。

8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基本要求

8.1 落实三大理念――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体验意识

落实三大理念就是重视三种教学法的运用,即问题教学法、参与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

8.2 重视三大核心环节――课堂检测、小组合作和师生研讨

检测是测量、发现和提效的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师生互动是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释疑解难,保证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发挥环节。

8.3 关注两个重要过程――自主学习和总结提升

自主学习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整体质量;总结提升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学科思想和方法。

8.4 一个落脚点――教学案

教学案是主体参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文本载体。教学案基本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内容(根据市教研室下发的课时数、教学计划、要求确定);②小组学习内容(启发性的探究式问题、也可是试题等);③师生互动学习内容(I教师讲授内容确定,视教学内容实际要求可安排在课首;Ⅱ新的启发性问题;Ⅲ试题等);④总结提升(体现学科思想和方法);⑤作业布置。

有了教学案,教和学才有落脚点。对教师来说,从某种角度上讲是规范其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过程,减少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对学生来说,课堂学习有了重要依据,明确方向,明白过程,清晰思路。

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要相信自己;学会了合作学习,只有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才更深刻、更有效;学会了与他人分享,体验学习乐趣和学习成就感。

第4篇: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物作业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XJK08CJJ042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6-01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业的布置和批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现阶段,多数生物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比较主观和随意,在生物作业布置时单调、枯燥,空洞乏味,量多质滥。生物作业不是机械填空,就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作业与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形式的多变性、训练的趣味性。布置作业的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性,劳而无功。

近一两年来,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1/3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关注较多。除了作业抓落实外,试图从更深层次的作业活动的设计上着手,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

(一)多种作业的重新组合

将课后作业、练习册上的作业以及其他资料上的作业进行改编、重新组合后,成为一道新的练习,让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生物技能。作业设计不再是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而是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紧密结合。这样,使学生的作业少了一些无效或低效成份,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给学生节约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进步影响很大。

(二)分层设计作业

分析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课程内容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践证明,效果极佳。

二、设计探究性作业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确定探究专题,利用网络等资源多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

1.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性作业

这类作业是以学生的实验为主,通过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如:在学习高一生物“染色体的变异”内容时,学生了解到多倍体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温度的骤变,而且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低温能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于是有的学生就“高温是否也会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展开了讨论,并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进行探究性实验:

(1)实验的假设:高温能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产生(高温不能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产生)。

(2)选材及材料的处理:是否继续选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选材部位是否还是取根尖分生区,选择多高的温度及处理的时间为最好等。讨论的结果还是决定选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处理的温度设置一定的梯度,但最高温度不超过40—50℃。

(3)实验过程设计:如何设置对照的问题。最后决定设计几组不同温度的对照实验,进行观察及实验数据的统计。

(4)预测实验结果并讨论分析。

在周末时间学生分组实验。最后,每小组选派代表反馈该组的实验结果,交流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并且总结实验结果。

2.以调查为目的的探究性作业

这类作业是以学生调查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物某内容或相关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为作业,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写出相关的研究报告。

如:学生在学习了遗传病以后,对人类的遗传病非常感兴趣,就可以让学生调查周围人群中的遗传病。每人去调查自己周围熟悉5—8家庭中的遗传病的情况。调查前小组分好工,每组要选择好自己周围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如白化病、高度近视等)进行统计,并能够写出其遗传方式。然后全班汇总,统计出每一种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遗传方式。并及时计算、分析调查结果和原因,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从而了解了遗传病对家庭的影响,对社会造成的负担,对其价值观、情感态度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巩固了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性调查活动的基本方法。

3.以习题阅读为主的探究性作业

这类作业是探究性作业的又一形式。它是把与科学探究活动有关的问题通过习题阅读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的推导等各个环节编写成习题,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从而得出答案等一般性过程。

如:自然界发光现象非常普遍,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关系。

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荧光器晒干后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相同的小烧杯、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以及实验所需的其他材料。

实验原理:萤火虫的荧光器中部分酶利用ATP发光。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开放性话题作业

1.结合课本知识,放开教学,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话题,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语境和情境,引出一个个话题,使学生想说,使学生有话说,以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组织辩论大赛。如爱滋病的传播方式,吸毒、吸烟、酗酒有哪些危害等。通过这项活动,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演讲者的口语、胆量、个性兴趣也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这类作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和活动机会,能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释放他们被禁锢的情绪,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作业的布置有选择,作业的设计有针对性,改变作业的形式,优化作业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参考资料

[1]蔡敏《当代学生课业评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整体上,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追求新颖,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对于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了然于胸;但在深层次的思考和规范性的操作等方面与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实验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表现在不少学生不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不能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预期等。从2009、2010年福建省高考理综试卷第26―Ⅰ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我省中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仍然较薄弱,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9年理综高考福建卷26―Ⅰ试题如下:

26―Ⅰ.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2010年理综高考福建卷26―Ⅰ试题如下:

26―Ⅰ.回答下列问题题:

Ⅰ.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征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甲藻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能否正常生长繁殖? 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15℃~30℃;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一、试题分析

(26―Ⅰ)此题以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情况为知识背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设定的假设,完善实验设计、步骤,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考查对照实验、实验变量的确定和实验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分析表中相关内容,考虑到实验要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因此①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②处应填:加入10g活性干酵母。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样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因此应设计成空白对照,即: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因为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多,因此,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A>B>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的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具备一定的探究实验能力。

(2010.26―Ⅰ)此题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赤潮为知识背景,重点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科学探究能力。

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有氧气释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淀粉的产生量。由题意可知本题是为了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pH值是自变量,且开始时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但是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作为实验的自变量要保持稳定,才能说明不同实验组所出现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自变量不同引起的。所以,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原设定pH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H=10.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净光合速率必须大于零;最适温度为25℃左右,所以在25℃曲线达到最高点;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在9℃和33℃时,净光合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零。

二、学生的答题失误及原因分析

(2009.26―Ⅰ)第(1)小题:考查考生设置对照实验的技能。考生的答题情况较好,但是依然有不少考生对于对照的原理与方法没有真正理解,仅停留于对表面形式的记忆,因而无法在实际情景中准确分析、作答。例如,认为“加入10克活性干酵母”的对照是“加入10克活性湿酵母”;“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的对照是“加入石蜡油,不铺满液面”,或者“加入清水,铺满液面”。

第(2)小题:根据实验的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实验应围绕“探究比较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展开设计,试验中控制氧气就是控制自变量。因此,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但是,不少考生不能根据题干给出的实验假设进行分析,认为“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或“减少呼吸”、“减少误差”等。

第(3)小题:考查考生设置对照实验的技能。增加一个装置C的目的是要测定装置B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因此,装置C应该是装置B的空白对照。一些考生没有注意到装置C的目的,对对照实验的方法原理不理解,回答“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

第(4)小题:比较有氧呼吸(装置A)、无氧呼吸(装置B)以及空白对照(装置C)状态下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由于考生对对照的原理与方法没有真正理解,设置的对照实验有误,致使此处不能准确判断三者的温度变化大小关系。

(2010.26―Ⅰ)第(1)小题:考查光合速率即因变量的表示方法,准确的答案应该是“二氧化碳吸收量”或“淀粉的产生量”。此题考生的答题情况较好,但还有少数学生答“无光照时CO2的吸收量”、“CO2释放量”等,前者是思维错误,后者可能是笔误的原因造成的。

第(2)小题:考查自变量的控制。对于第一问,学生普遍能读懂题意,但表述能力欠佳,错答为“不同pH梯度的范围内”、“原始pH”、“初始pH”、“实验所需的pH”、“比预定偏高一点”,没有体现出“分组设定后的pH值”的意思。第二问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自”变量,但不少考生错答为“因变量”、“单一变量”、“无关变量”,显现出学生对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相关概念间的关系还十分模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第一问“能否正常生长繁殖?”考生普遍能做出正确判断,但第二问分析原因时,很多考生没有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作答,或是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实质不清楚,把课本的知识机械套用,体现出考生“摄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表达能力”的不足。

下面是几种典型的错误:

①“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呼吸作用产生的酒精、乳酸会导致腐烂,影响正常生长繁殖。”(没有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作答,而是把课本的知识机械套用。)

②“pH=10.0条件下,净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不能理解题干提供的“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这一生物学原理,胡乱作答。)

③“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甲藻产生的O2不够自己呼吸用。”(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实质不清楚。)

④“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获得营养物质。”(叙述不准确。)

⑤“影响酶活性。”(没有分析为什么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第(4)小题:考查“赤潮”产生的原因,试题按道理来说不难,但却成为本卷难度最大的题目,说明考生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赤潮”这种海洋有害生态现象的发生机理不清楚。考生回答的答案五花八门,最常见的错误回答是与是海水的“CO2浓度”有关,此外,还有“营养”“污染”“含氧量”“盐浓度”“O2释放量”“无机盐”“营养丰富度”等答案。

第(二)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及摄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得分率不高,常见的错误表现为对适宜温度、最适温度、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温度所对应坐标轴的关键点把握不准。

三、反思

两道实验探究试题涉及的知识背景学生并不陌生,都是学科主干知识,其中2009年的第26―Ⅰ是以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素材经改造而成的。在平时教学中,如果考生有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的实验,解答本题就会显得得心应手了。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考生生搬硬套的“对照”和受思维定势控制的解题思路,体现出考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缺失与不足。2010年的第26―Ⅰ也是以考生熟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为背景命制的,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明显不足,表述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可是,考前我们的老师可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复习上的呀!我们将实验分为“学生实验”、“经典实验”、“课外实验设计”等专题,进行归类复习并且分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我们还向学生传授了不少解实验试题的技巧和方法,如:对照实验一定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只能有一个变量不同,其他都要相同等,并提供了实验设计的“三步曲”……在理科综合模拟测试中我们也是每次都要考实验题。可以说我们把该讲的都讲了,把可能考的实验题型都做遍了,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开窍,迁移能力怎么那么差,试题的情景稍微改变一下而已,他们就“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作答了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问题的根源在于:第一,我们用讲实验、做习题代替学生实验,致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于获得实验技能和经验,对于对照的原理与方法没有真正理解,停留于对表面形式的记忆,遇到新情景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自然无法在实际情景中准确作答;第二,将探究实验变成验证实验来做,弱化了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三,实验课上学生“来去匆匆”;有的学生到了实验室还不知要干什么,下课铃响了,不少学生还没完成实验,实验后的分析、总结与反思就不了了之;这样的实验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第四,老师习惯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独力思考意识淡薄,依赖性逐渐增强,分析综合能力日渐不足。

四、教学建议

第6篇:高一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

关键词:主干知识;体系;策略;意义

一、主干知识体系构建策略

在构建主干知识体系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认识发展规律为条件,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

1.精选教材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可打破章节限制,但要遵循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达成学习目标的原则。精选内容后,选择按知识间的先后关系、因果关系、从属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主次关系进行重组,也可按自然和人文方面进行归类整理,从而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最后以知识串、知识树、思维导图甚至知识网络的方式呈现。

以植被为例,植被是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属于地理主干知识,与其它自然要素、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精选教材知识时,笔者先整理有关植被的一些基本知识;其次是重组其上位知识(影响植被状况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最后重组其下位知识(植被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首先,整理植被的基本知识(概念、类型、衡量指标、易混概念等)。植被是指覆盖在地表并能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植物群落的泛称。可分为自然植被(天然森林、草原)和人工植被(各种作物、茶园、花圃)。衡量植被疏密指标是植被覆盖率。易混概念是自然带,自然带是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的,植被是它的主要 标志。

其次,重组其上位知识,即探究影响植被状况(种类、生长、分布等)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气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光照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同一纬度地带,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自然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受盛行风的影响,树枝向背风一侧生长。

地形影响自然植被的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布。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着海拨升高而发生变化,植被出现了垂直地域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水分条件相近情况下,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坡度越缓、相对高度越大,植被种类也越多,垂直分异越明显。受坡向的影响,同一植被在向阳坡分布的海拔要高于背阳坡,但由于向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的生长状况有可能不如背阳坡。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这体现非地带性分布。此外,土壤也会影响植被的生长,在土壤贫瘠、欠发育的地方,植被稀少。

人类活动影响植被的覆盖率。人类保护植被、恢复植被,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相反,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植被减少,使得植被的生态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 恶化。

最后,重组下位知识,即综合分析植被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分不同区域,从静态或动态上综合分析植被的作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植被减少,使得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地表因缺乏植被保护,防风固沙能力减弱,风蚀沙化现象严重,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区,若植被茂密,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来源少,河口三角洲面积小甚至难以形成。从动态上分析,若植被减少,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减弱,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引起河流水位暴涨暴落,容易引发洪水灾害;地表径流增大,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增强,引起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一旦流速减慢,泥沙容易堆积,抬高河床,造成水位上涨,排水不畅,洪涝灾害多发;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洪水期时,入湖泥沙增多,湖泊面积减小,蓄洪调水能力减弱,水旱灾害多发;含沙量增大,河道泥沙淤积,影响航运;含沙量增大,使得水质变差。但含沙量增大也会带来好处:为下游带来肥沃的土壤;泥沙来源增多,下游沿岸平原以及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河口渔业资源增加。根据同样的原理,我们也可分析提高植被覆盖率带来的影响。

在城市,由于绿地面积减少,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绿地面积减少,造成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容易引发城市内涝;由于绿地面积减少,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危害人体健康。

植被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林区可发展林业、木材加工业;草场发展畜牧业、草业经济、乳产品加工业;植被差的地区,限制或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建立自然保护区。

2.选好时机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同时还必须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和《高考说明》。对于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教师,建议先构建较为简单的知识体系,不断积累、补充和完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科学地选择时机。过早会加重学习负担,太迟可能难以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养成学习能力。一般情况下,笔者会在高一年的章末复习或学期总复习时,有意识地进行简单的知识体系构建,到了高二文、理分科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动机的增强,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且必修3的教材也适合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此时,笔者会十分重视,不断教给学生构建方法,提早为一轮、二轮复习做准备。二轮复习极其重要,有些教师只重视完成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有的是对知识的重温,有的是以练代讲,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3.分清主次地位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地理的方法。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笔者先是示范,教给学生构建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构建。通过学生自身努力、同伴互助、师生互动,他们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二、构建主干知识体系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知识体系让零散的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知识体系呈现出清晰的知识脉络,能反映出宏观与微观、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准方向调取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自然要素间互相影响、互相透渗、互相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在上文提到的: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区,若植被减少,能引起其它要素先后发生变化,它们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通过重组知识,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4.有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当学生有了逻辑思维能力后,他们也能很快地形成逆向思维能力。从上文中知道,植被茂密(或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小(或增大)。相反,当知道河口三角洲面积状况时,学生就会去分析流域内植被状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