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精卫填海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卫填海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卫填海作文

第1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她禁不住往海的方向走近。慢慢地,山丘、树林都被女娃抛在身后;打在岸边的浪花,则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女娃面对着这片深蓝色的海洋,深深地着迷了。她似乎没注意到低沉的浪涛声里,有一股庞大而神秘的力量;而迎面而来的海风,除了有点咸咸的湿气以外,还特别带着一股腥膻的味道。

女娃双脚踩在细细软软的沙地上,很快就开心地玩起来了。她有时候追逐海浪,有时候堆砌沙子,完全忘了时间,也没发觉海水越来越向她靠近。

一转眼,海水完全变了,浪头挺得很高,而且发出激烈狂野的声音,连天空都变成阴沉的灰色。

当一股巨浪潮从女娃背后扑来的时候,她正把沙地上的一朵野花摘下来,插在头上。海浪把她卷离沙滩,带进大海。

海的力量好大,惊慌的女娃使出全身的力气,用细瘦的手臂一次又一次往岸边划,但海浪却一波接一波,轻而易举地把她推回去。

第2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长辈们并没有直接回答我。

“长大后,你就知道了。”

长大么?浑然不觉间,我跨入了两位数的年龄,抛弃了曾经幼稚的外壳。

长大的我看很多很多的书。虽然有些书的内容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相应的,也看到了很多故事。

渐渐明白“坚定的信念”是什么。

一种小鸟,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足爪,形状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发鸠山是一座很高很大的山,山上有很多的石子和树枝。

小鸟经常从发鸠山上衔起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截小树枝,展翅高飞到东海,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将石子或树枝从高空投下来,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狞笑着嘲讽它:“哼,你这小小的鸟儿,就算忙上千年万年万万年,也别想把我填平!”

它则在高空坚定地答复大海:“我就是干到世界末日,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样恨我呢?”

“因你夺去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生命被你无故夺去。”

小鸟的前身叫做女娃,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一只小船,到东海游玩。不幸的是,海上起了恶浪,恶浪把小船打翻,女娃被淹死了。 女娃死后,她的灵魂就变成了一只小鸟,这只小鸟就叫精卫。为了不让大海再夺去其他无辜的生命,精卫就发誓把大海填平。但是一只小鸟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精卫就和海燕结成配偶,繁衍后代,让自己的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以继续填海的事业,直到把大海填平为止。精卫和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的就像精卫,雄的就像海燕。

一个叫做射阳的地方,濒临黄海,这块神奇的土地每天都在向大海拓展,如同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一年下来就能长出几千亩甚至上万亩。那么,为什么这块土地会长呢?传说这就是精卫填海的结果。

炎帝作歌曰:

“精卫鸣兮,天地动容!

山木翠兮,人为鱼虫!

娇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

海何以不平兮,波涛汹涌!

愿子孙后代兮,勿入海中!

愿吾民族兮,永以大陆为荣!”

他曾经是至高无上的王。

但现在,他不是了。夫椒之战后,他成为了吴国的阶下囚。

吴王让他和他的妻子住在吴王父亲的石墓旁,叫他给吴王喂马。他的大夫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吴王每次坐车出去,他就给吴王拉马。这样过了三年,吴王认为他真心归顺,就放他回国。

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表示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他的国家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

他又开始兵进中原,除强扶弱,济世安民。六年之后,鼎成霸业,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被周天子赐封为“东方之伯”。

他的名字叫勾践。

十九世纪,美国曾有一个人,参加州议员竞选,结果两次都失败了。记者采访他时,他却说:“还有希望,我还要参加。”

于是,第三次,他成功了。

之后他想竞选国会议员,结果他失败了。后来他参加美国总统选举,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也失败了……

最后他成功了,并且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曾有人问他何有如此之毅力,他重复着那句话:“我还有希望,为什么要放弃呢?”

哥伦布曾说过:“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的信念。连上帝都不会辜负信念,我们的生命之中又怎能没有信念呢?永存生命的信念,我们的生命就会开花结果。”

“当你的信念消失,变得薄弱,也许是因为中途经不住困难与挫败。其实想要维持一种信念,在你准备放弃的时候,去做一些能另自己恢复自信的事就可以了, 不需要做什么大事,只要能让你从中获得小小的成就感就可以。当你的成就感出现的时候,你就可以依靠这种力量继续维持你的信念,并使它变得坚定起来了。”一个网友这样说。

我们以后的路还很长,人生的舞台很大。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信念是你的一叶稳固的方舟。在人生的旅途中,信念是你的一方里程碑。即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信念是你的一把打开新的大门的钥匙。

作为人类,我们都需要信念。

准确地说,是坚定的信念。

第3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痛恨”来到“高墙”下,用尖锐刻薄的话语中伤“高墙”,还用花言巧语煽动无知的人群,攻击“高墙”,而“高墙”无动于衷,反而比以前更高、更坚固。不过,“高墙”看着仇恨它的人们,心中的悲凉愈益加深,不由默默地流下了孤单的泪水。

“坚毅”趾高气扬地对着“高墙”大呼:“我就不信,用我比愚公移山的毅志与精卫填海的决心砸跨不了你这堵废墙。”就这样,“坚毅”开始了砸墙行动,年复一年,“高墙”不仅毫发未损,反而比以前更坚硬,而“坚毅”仍“辛勤”地劳作着,“高墙”不禁感到好笑,“真是个蠢材,以个人的力量就想毁了我,做梦吧!”人们听到的只是一串阴森的冷笑。

“关爱”闻此笑声,觉得这人傲慢而又寂寞,渴望得到别人谅解却又心胸狭窄。于是,她来到“高墙”之下。“高墙”望着“关爱”,轻蔑地说:“有什么方法,尽管使出来!”“关爱”微笑着,眼里的泪光闪耀着,她用手抚摸着“高墙”曾经因流泪而长满了苔藓的痛处,温和地说:“你就那么想控制你阴影底下的人,比如‘痛恨’、‘坚毅’、‘嫉妒……’,他们想冲破你,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你却狠狠地压抑着他们,致使他们的灵魂变得丑陋。你以为自己很快乐,可事实恰恰相反,你在与他们斗争的时候根本就忽视了外面的阳光世界。”

“高墙”听到“关爱”的话,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着,最后“高墙”倒下,变成了一块块石头,静静地躺在溪水边,为行人休憩;变成了一枚枚透亮的鹅卵石,为城市增添了色彩;变成了一颗颗尘埃,快乐地飞舞在空中。

关爱能化解怨恨,溶解嫉妒,蒸发疑虑,它能使我们心胸更广阔,越过心之墙,做自己快乐的事。

第4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初三作文教师节篇【1】转眼间,又到了教师节,这就会让我想起老师那起严肃而又辛苦的脸,老师每天在课堂上教育我们,使我们知识得到了增加,老师用那张嘴赋有知识的嘴,教育着我们。

教师节到了,班上的人,又要出黑板报来庆祝教师节,这样老师就可以见这漂亮的黑板报,教师节使我们放了三天假,我非常高兴。

我非常感谢老师,因为老师教育我们太多知识,老师那张辛苦脸,老师天天要教育我们,到了晚上老师还要辛苦的帮我们批作业,我们有什么不会的,都可以问老师,老师会仔细的帮我们讲解,老师上课的时候,讲的很仔细, 这样我们的成绩才会得到提升,我很感谢老师。

每当到了教师节,我祝福老师幸福,快乐。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老师是我们教育的灵魂师,教育着我们成长,这使我很感谢老师。

在这我祝天下的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你辛苦了,老师是我们值得尊重的,所以我祝福老师一生平安。

初三作文教师节篇【2】“春蚕到此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赞扬了春蚕和蜡烛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正如我们生活中的老师!

老师好似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老师好似红烛,照亮我们的生命,陪伴着我们成长。

记得不久以前,我们班开队会,同学们说了对老师的一些祝福,老师听完后,也说了一些话,说完,我们感动得流下了一颗颗泪珠,那些话只有和老师产生过深厚情谊的同学才懂。我也知道了老师们的艰辛,老师就像我们第二位母亲,在学校里给予我们知识,呵护着我们,培育着我们,也陪伴着我们渐渐成长起来

老师,我知道你每天都想给我们上好每一堂课,想让我们开心度过每一节课,可这之前,您有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还记得以前,您做好充分的准备来给我们上课,不料我们却不好好配合您,您虽然很生气,但仍着气给我们上完了课。过了几天,我们还是这样,你实在忍不住了,大发雷霆,生气的走了,我们坐在教室里想了一节课。在此我要说声“老师,对不起”

老师的奉献是无私的,是无法用时间衡量的。我们应该尊师、知师,爱师,敬师,我要向全天下的老师说“老师们,您们辛苦了,感谢您们对我们呵护和照顾,我永远感激您们。”

初三作文教师节篇【3】孩提时,您是我心中一把神奇的钥匙,金光闪闪,为我打开了知识之窗,是我对知识产生了兴趣,于是我种下了对知识渴望的种子。

少年时,您是我心中的一缕阳光,温暖光明,为我补充能量,使我有了梦想,是宁让我决定为梦想启航。于是种子开始发芽,吐露芬芳。

而如今,您是引导我进入梦想国度的路灯,分外明亮,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使我在黑暗中摸索不前,因为您我变得勇敢坚强,大步行走在梦的路上。于是那种子枝繁叶茂开始成长。

老师是修枝剪叶,为祖国培育花朵的辛勤园丁,一个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感”、“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伟人。是你曾经指导我的梦想启航。多少个日日夜夜是您给与我信念,与我与我月光相伴;又有多少日日夜夜是您给我勇气,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诫自己要坚持不懈。因为我知道,您一直陪着我。所以我不在迷茫,奋斗在自己的梦之路上。努力在自己美好的未来上。

梅花经过风雪的洗礼,才能傲立于枝头。飘荡宜人的清香,那一刻迸发出了多少个春秋孕育的付出。因为那是他的梦想,他为自己的梦想不断的努力着。雄鹰只有经历失败的痛苦才能搏击长空,成为苍穹之精魂。那一刻洒脱了他一触即发的情感,谱写了双翅的雄浑与强健。

您将这些从头到尾的灌入了我内心的恐惧,脆弱的世界。因此,我不再惧怕困难与艰辛。您还曾经告诉过我人生没有三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活亦如大海,有时狂澜不兴,人就像海上的一叶扁舟飘摇不定,犹如秋天萧瑟的黄叶,总会经历迷茫与不幸,因此我不在抱怨上天的考验。

老师,因为您,我现在已不再害怕,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以夸父逐日的毅力;以女娲补天的精神;精卫填海的勇气。因为您,我有了追寻梦想的动力。我立誓永远敬爱您,把您放在最神圣的地方,尽情享受您带来的美好。但我又有些害怕,把您放在心上的人太多,我怕会把您分割。但您的奉献,让我有勇气去做;您的魅力,让我无法阻挡;您的气质,让我无法抗拒的去敬重您。

我将永远记住您,记住您的最美,让我大声喊出来——老师,我爱您。

童年时,您的神秘的气息弥漫我的脑海,使我沉醉。

长大后,您美丽的笑容,醉人的书香,浸透了我的心灵,使我沉醉。

第5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一、让景物描写成为文章的铺路石

进入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季风光各异的景物,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绿红相衬,格外引人注目。这厢还在欣赏春季里诱人的色彩,伸手欲摘令人垂涎欲滴的桑椹,那边夏季里的蜂儿已经长吟了起来,不经意间还有了胖黄蜂,正欲低头取下那恼人的蜂儿,叫天子又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么灵动的鸟儿,相信让天性活泼的少年鲁迅看得也是非常羡慕吧。仰头看叫天子还没回过神,秋季中的油蛉和蟋蟀又在那里此起彼伏地唱歌弹琴,真真让人回味无穷。行云流水之间,百草园里春、夏、秋三季有特征的景物已经勾勒了大体风貌,除了这些,还有玩具斑蝥,像人形的何首乌藤以及小球状的覆盆子,小孩子好奇好玩的心理一览无余,到了冬天还有堆雪人、塑雪罗汉和捕鸟等一连串乐事。百草园令人向往的原因,除了本身具有的美景之外,跟鲁迅先生描写时错落有致的景物顺序、张弛有度的详略手法以及充满情感的用词是分不开的。

学生在实际写作时,对于所看到的景物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描写景物时,可以借鉴一下鲁迅这样的写作方法。例如指导写《我的校园》,首先要注意写景顺序,其次在描写时,要选取季节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使其主要特征凸显出来,注意详略得当,另外描摹具体景物时,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色,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使文章情趣盎然,内容活泼生动,经过指导,再加上学生细致的观察,校园果真更美了呢!不必说粉红的樱花,纤柔的柳枝,也不必说蜂蝶在花中飞舞,知了在树叶里唱歌,单是小小的樟树林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拨开繁茂的,会看见许多毛茸茸的西瓜虫,倘若用手捉住它,它便会蜷缩成一个圆圆的小球,金灿灿的桂花躲藏在树叶间,未见其花先闻其香,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到了冬天,整个校园银装素裹,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这段话中既注意到了景物描写顺序,又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学生经过实践,对于文章整体有了全面的把握,这样再做一些其他的尝试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可以说,景物描写方法是成为继续写好作文的铺路石。

二、让插叙手法成为文章的锦上花

中国自古就是盛产神话的国度,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百草园里就有一个美女蛇的神话传说,这部分插叙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因为前面只提到了四季中的春夏秋,而在这故事之后则有冬天百草园的描写。美女蛇的故事惊心动魄,让与之相似的其他园子都失去了色彩,百草园变得愈加神秘,在少年鲁迅的眼中,百草园也因这个故事而变得更有情趣,毕竟晚上出来纳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可是伴随着“做人之险”的。这部分的插叙,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色彩,让“乐园”的内涵更丰富更充实。在鲁迅其他文中也能见到插叙手法的运用,如《故乡》中,“我”和母亲谈到闰土时,插入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段,借以表现因艰辛的生活和精神摧残,闰土和“我”之间不可逾越的等级鸿沟,读来让人唏嘘不已,不仅使闰土的形象更鲜明,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学生的写作大多易平铺直叙,出彩的很少,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运用插叙方法。如写作《因为有你》这个题目时,某位学生写自己的爸爸,通过写给爸爸搽脸霜感受到他容颜的变化从而发出感慨,文章的情感固然是感人,但总感觉缺失了什么。我建议她中间插叙回忆小时候爸爸经常把她抱起来拿胡须逗她的往事,今昔对比,感慨爸爸辛苦的付出,因为有你,才让自己的人生更踏实更精彩。插叙本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插入这样一段往事,更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爱女儿、爱家庭、有责任、有担当的父亲形象,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完整,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行文更加曲折有致,文章有如锦上添花,这样达到的效果远比简单叙述要感人得多。

三、让动作描写成为文章的点睛笔

冬天的百草园虽然无味,但如果下雪,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雪地捕鸟就是少年鲁迅最喜爱的一项活动,你瞧,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作者用了一连串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我们也从捕鸟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这些动作准确迅速,一气呵成,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可见鲁迅对捕鸟是非常熟悉,也能感受到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乐趣。

学生在写作某个活动场面时,用词通常会很琐碎,显得不连贯,我会指导他们,可以连用动词,这样文章会充满画面感和立体感,当然,选择动词也要准确精当,尽量不适用重复词语。比如指导学生写作作文《童年趣事》时,有的学生描写到沟渠里捉鱼的情景,“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小渠边,脱掉鞋子,卷起裤腿,朝手心吐了口唾沫,拿起网袋,站到渠眼处,瞄准一条鱼,猛地伸出袋子一拎,鱼就乖乖地在袋里就范了”。这段话中一系列动词连用,非常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捉鱼的全过程,当然,孩子收获的喜悦也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了,甚至还能闻到浓郁的乡土气息,真真是扣住了文题中的“趣”字。应该说,这是文章中亮眼的一笔,无论是写事还是情感,都收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效果。

第6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一、延伸课外文章,锦上添花

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把握语文课本资源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地向课外延伸。

1.在整册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篇目,达到巩固、补充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以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为例,课本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点,并且这些训练点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经过对这些训练点的研究和分析,教师可在教学时增补一些相关内容,如《沁园春・雪》、《论语・述而》、《阁夜》、《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智子疑邻》、《精卫填海》、《荷塘月色》、《背影》、《海的女儿》、《丑小鸭》、《天方夜谭》、《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等。

2.把同类的文本有效结合,组合成一个大单元。这种归类遵循的原则不是单一的,可以是内容同类,可以是写作方法同类,也可以是表达的情感同类,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匆匆》一文时,把本册的《长歌行》并入一块学习,还可引入一些有关惜时的名篇,如《时光老人的礼物》、《明日歌》等,组合成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家名篇的大单元,让学生充分阅读,并布置学生搜集大量惜时名言,营造很好的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时间的宝贵和浪费时间的可耻。

二、丰富故事的情节,延伸文本

延伸情节,就是依据原有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想象出以后的“故事”。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科书的优势,进行延伸式训练,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泉水》一文写道:“泉水流进水池,泉水流过平地,泉水流到果园。”几段内容结构相同,主题一致,结尾“丁冬,丁冬……”意味深长。我们可以抓住最后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延伸文本的情节,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台湾青年捐献了骨髓,小钱得救了。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见了面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如教《草船借箭》时,把学生带向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教《春》时,带学生走进著名作家朱自清;教《猫》时,带学生走向老舍。课堂阅读教学应该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

三、抓住“空白”,放飞想象

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编者或作者当然会使用含蓄的艺术手法,获取“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激发学生用想象填补这些空白,想象文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想象故事情节中的细节和结局等,进行适度的拓展,就能放飞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呆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春笋》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教学时,我便引导学生想象:雷公公会怎样唤醒春笋呢?学生纷纷喊起来:“春笋,快醒醒,春天来了。”“小燕子已经来了,正在给他们唱歌呢!”“快出来吧,春笋,大家都在迎着春风使劲生长呢!”接着,我说:“这样一喊,春笋们便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从泥土里冒出来了。这时它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静态的语言文字激活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说,在入情入境中演,在声情并茂中读,有效理解文章的意境,品味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加强学科知识渗透

第7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文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不仅是掌握字、词、句等语法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还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提高课文教学效益的同时,教给学生自学课文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自学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目前,语文教学中强调“以读为本”,但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一味强调读,甚至让一些无目的的读占去了大量的时间,读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考的读,恰恰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创造力呢?我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 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 学生开始自学时,教师要注意搞好巡视。巡视期间,可以指导学生解决经过思考后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即时地给于解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三言两语不能解答,但与课文的某一段内容或某种参考资料或工具书密切联系,教师可向学生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办法;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数学生又都难理解,这时可告诉学生,他提出的问题,等一会进行全班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并注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养成学生善疑,善问,善于分析问题和善于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如《幼时记趣》的教学,如果教师死抱课文,逐段分析,学生就会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但如果抓住一个“趣”字,让学生找出作者所记叙的几件趣事:张目对日、观蚊如鹤、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并体会作者乐在其中的情趣;然后,让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搜寻自己陶醉于自然的趣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同情弱小的情操。三是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幼时记趣》的教学课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童年有兴趣的事情记下来,并在班上交流。看谁写的生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就会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3. 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名篇,以及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 的美文时文,绝大多数闪烁着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光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如教《变色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小说是写人的,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呢?这对我们的作文命题有什么启发?学生为了解开疑问,就会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来仔细揣摩作者命题的艺术。这样,创造的热情就被点燃了。

4. 要放开学生手脚,发挥自主性 发挥学生自主性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让学生想说就说,另一方面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想说时,要鼓励质疑。要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课前、课中、课后都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对于提出的问题无论价值大小,都应给予肯定,保护积极性。还要做好解疑,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学生想说时还要引导求异,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那种给学生作固定答案,所有学生都聚合于常规思维的训练方式。如《愚公移山》教读后,我们可抛出“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要移山?”问题一出,学生各持已见,争论不休。经教者引导,自主探究中,大家明确了本文是借事说理的这一说法。类似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思路异常开阔、灵活,他们那独到的见解,正是我们素质教育课堂中所迫切需要的。

5.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难。“问题是由信息引起的”,人们生活在信息的大海之中,各种信息像大海的波浪拍击着海岸一样冲击着人们,产生无穷无尽的“问题”,可以说不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问题”,而是我们没有对问题的敏感度。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语文教师千万不要有意或无意压制伤害学生的“好奇心”。如教《愚公移山》,就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常常用一个成语来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并且这个成语在格式上与“精卫填海”相似,这个成语就是——愚公移山。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凭什么说可以移走大山?愚公又是怎样移走大山的?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诸如此类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既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很快地把学生导入到探究的情境中来。很显然,学生们为了发现问题,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的找疑点,为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作了铺垫,我也及时的表扬了这些同学。教学时,我结合学生们愚公的认识,围绕“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愚公的决心和勤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勾画画,写写议议,来释疑解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也就水到渠成。

6. 要培养学生自主调查研究的能力 因为语文自主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给学生做指导,提看法,完全不受老师的兴趣、爱好、视野的限制。研究性学习自主就自主在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可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研究方式。可以说整个研究小课题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表现形式等都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努力。

7.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 因为语文自主性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一个方案设计, 一个广告创意,提出一种新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具体知识和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也就是学习过程的本身也就是所追求的结果。语文自主性学习,它旨在通过学生自己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让他们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他们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续写故事,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有些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学生,表面上看来似乎很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思考,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有些课结尾余犹未尽,耐人寻味,如果再引导学生顺着故事的情节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是能很好培养学生独创性的。如《孔乙己》一课上完后,我布置了以“孔乙己出门以后”为题,把后来的事情写出来,学生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用智慧的笔描写了“水手、孩子、船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揭示出了故事对我们的启发。

第8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

我多么爱你。可是这爱却是飘在半空中的绳索,半截的梯子。无论我多么努力地仰望,都无法触摸到真实的你,所以我只能选择放弃,原谅我的懦弱……

――《水仙已乖鲤鱼去》

探究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们曾引起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独特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新颖的叙事方式,而且后者似乎更为重要。然而,当代先锋小说经过这30余年的发展,西方传过来的各种叙事技巧,作家们对其已不陌生,有的甚至娴熟地使用过很多遍了。技巧对于作家来说,已经构不成多么大的诱惑力与影响力了。

当对叙事技巧的迷恋逐渐退场之后,小说的语言和思想,又重新开始进入到中国作家的视野中来。除了好看的故事之外,语言成为衡量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新世纪以来,对于“80后”作家来说,更是如此。语言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外衣,这件外衣如果不吸引人,就很难让人从外向里获得一种美感。稍有成就的“80后”作家,都有一套他们把握世界、解析人生的语言策略。当然,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张悦然,也是得益于她的语言才华,这一点,似乎已有共识。先撇开其小说叙事技巧、思想内涵不谈,单从她的语言进入阅读,就会被其华丽诡谲的文字所震撼,这也是张悦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张悦然的小说,如今也并没有像一些网络小说那样粗糙、凌乱,仅满足于讲故事,而非对小说艺术本身的深度观照。她的创作,一开始就流露出了一种传统的气息,表达精致,叙事机警,有一种纯文学淡淡的忧伤情绪和悲剧精神,这或许正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作家区别于网络的精彩之所在。现在,我们再读张悦然14岁刚出道时的作品,难免会有生涩之感,但当我们读过了张悦然新世纪10年的小说后,会发现一条从幼稚到成熟的清晰之路。这才是一个作家的成长轨迹,她的写作是能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希望的见证。

与很多刚出道就写长篇小说的年轻作家不同的是,张悦然对中短篇小说格外看重。仅以此举,就可得知张悦然并不是那种将小说创作当跳板的功利作家,她有自己的文学抱负。文学抱负的实现,并不一定非要在长篇小说上,恰恰相反,中短篇小说,或许更能为一个年轻作家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张悦然对此有着切身的体验。从她早期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来看,像《葵花走失在1890》《鼻子上的珍妮花》《二进制》《谁杀死了五月》《一千零一个夜晚》等,既有古典叙事,又有现代演绎,但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人生主题在展开,那就是爱。爱成为张悦然创作之初的信仰,不管是忧郁之爱,还是残酷之爱,不论是温馨之爱,还是乐观之爱,都渗透着作家宽广的宗教情怀在里面。

对于爱,作为年轻女性的张悦然是敏感的,怎样去体验和把握爱,是在考验作家写作的基本能力。如何写好爱的主题,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爱也包含着恨,它挑战着作家的感受力和自信心,而张悦然一直都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并试图解决这种困惑。在我看来,爱由人给予,也由人来接受,它是人心中生发出的常识,关乎良知、善意、美好与真诚。张悦然就是在自己的成长中经历对人生之爱的书写的。更多时候,她是在捕捉爱,欣赏爱,同时,也是在驾驭爱,解读爱,最后让爱具体可感,生动传神。

张悦然写世俗之爱,也写精神之爱,或由世俗之爱转化并延伸到精神之爱上来。就像她在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十爱》的序言中对读者深情地道出的感受一样,那么坚韧,却又不乏率真。她要让爱“宛如甜美异常的红富士苹果”,从而圆满,美好。她的爱是唯美主义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的审视。小说之爱与人生之爱,其实是嫁接在一起的,无爱,就无人生的精彩与梦想;无爱,就无精神的博大与宽度。

札记:爱,是大多数“80后”作家所热衷书写的主题,他们愿意去触及那份人类永恒的情感。张悦然也不例外。她离不开对爱的思考,不管这爱是夹杂着痛苦,还是与悲剧捆绑,她都义无反顾地去面对与领受,并赋予它一种唯美主义的风格。

二、新探索与新路径

樱桃树下坐着一排会吹奏的天使。他们拿着长笛或者小号,个个涨红了小脸,翅膀在身后扑棱扑棱地振动,不时地飞起来,悬浮在天空间演奏。

――《樱桃之远》

早在2002年,张悦然就凭借自己少而精的作品,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那时,她才刚刚20岁,还是山东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读的是英语和法律的双学位班,与文学不沾边。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学信念和后天的勤奋,不断推出新作,并获得阵阵喝彩,成为“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从成功学来看,张悦然是一个励志典型;而从其文学创作的造诣来看,她又是对我们当下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绝妙的反证。所以,我们只能将张悦然的从文之路归结为天赋:对语言很敏感,性格中也不乏对人世的深透理解,这些正是她从事小说创作得天独厚的条件。张悦然对此把握得很好。在重返记忆和打量世界的过程中,她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塑造与刻画人物。人心在她笔下不仅仅是道具,更重要的,是促使她与人物进行沟通、交流的精神支柱,这其中有精彩的细节、戏剧性的冲突、无奈的宿命和诗性的本质。

作家要写好人物,不管是现实里熟悉的人,还是想象中的虚构者,都需要以贴近灵魂的方式进行对话。而张悦然正是在以一个灵魂靠近另一个灵魂的方式,将同龄人之间那种心灵感应的距离真切地丈量出来。像她塑造吉诺(《吉诺的跳马》)、小白骨精(《竖琴,白骨精》)、小染(《小染》)、(《水仙已乘鲤鱼去》)等人物形象,就让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其小说整体的悲情氛围中,张悦然以一种感伤的姿态,推进想象和现实世界的缓行对接,这里有表达的快意,也有心灵的疼痛;有隐忍的灵魂私语,也有难言的内心恐惧。但张悦然都在竭力化解这些疼痛和恐惧,一个人不可能永久地承受来自内心与外界的合力,她需要释放,需要辨明,更需要在理性的警觉下作自我求证。而丰满的叙事,就是张悦然进行生命体验的求证,这需要她付出灵魂。

有人说张悦然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因此,她的小说,是以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去书写他人的悲欢离合,她凭借的大都是想象和间接经验,这或许正是其文学才华的体现。一个作家,他不可能事事都要去经历后,才能够下笔。在小说中,张悦然没有经历过多少世事的沧桑,但却洞察到了早熟少年的敏感,从而写下了她的心灵私语。

《红鞋》是张悦然从青春话题走向成人世界的一个转折,相比于此前的小说,《红鞋》显然要成熟得多。除开惊心动魄的叙事,以及忧伤的格调,仅语言风格就很独特,短句子给人带来的,颇富生机。“他冲着女人开了一枪,血汩汩地从她额头涌出来。他停顿了几秒钟,确定了她的死亡。于是转身离开。忽然身后的地毯发出索索的声音。他握紧了枪,立刻回身,他就看到了她。”杀手、女人和女孩,是我们经常在侦探与悬疑小说中看到的人物,也符合当下的阅读时尚。但“红鞋”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引领着我们去关注人物的爱与恨,生与死,矛盾与纠结,挣扎与救赎,这是个人由表象情感向灵魂之真进发的通道,同时,也折射出了张悦然在精神追求之路上的探索意识。

有研究者评论说,张悦然是“80后”作家中最具创作潜力的一个,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气质,有着纯文学作家对精神视野和思想处境的严肃探讨,而不只是满足于对文字的把玩,对结构的实验。当然,相比于其他的“80后”作家,张悦然也不是没有小情感、小忧伤,她也在宣泄,在释放,但是她比同龄作家要做得更为成熟和通透。在创作中,她也运用商业手段和现代元素,她也懂得当下的出版要与读者口味作怎样的对接,但她没有像一些商业意识极重的作家那样,一味地去迎合与迁就读者,也不是简单地自我复制,而是希望有所创新,从而开辟出一条自己独有的路径。

札记:张悦然的创作,有“80后”作家的共性,比如书写青春期残酷的成长经历,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以及小资般的忧伤。但是,她并没有满足于这些经验,而是努力开辟新的创作路径,在打磨好语言之外,更注重对小说艺术精神的不懈探索。

三、意象与主题写作的拓展

沿着螺旋状的楼梯一直向下走去,这沉堕的王国却并不是地狱。一直走,直到风声塞满耳朵,灰尘蒙上眼睛,荆棘缠住双脚,记忆的主人才幽幽地现身。

――《誓鸟》

2005年初,张悦然凭借短篇小说集《十爱》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最具潜力新人奖”。授奖词如此写道:“张悦然的年轻、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纯真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丰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种未被时代喧嚣所损坏的气质和耐心。她迷恋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打量世界的眼神布满哀伤和迷惘,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记忆的惦念和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这是对张悦然小说创作的整体评价,很到位,也很精准。那时,张悦然的小说,在富有质感的语言表达和叙事里,向我们传达出了人生成长的经验之真与诗意之感。

从《樱桃之远》这部小说中,我们能感觉到张悦然在语言表达上的滞涩之意,其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掩饰不住的青春期气息。而其后来的小说,在经历困境后逐渐走向了成熟,像长篇小说《誓鸟》,就是她挑战自我的一部力作。作家以自己留学新加坡的经历作为依托,将故事背景设在了明朝的南洋,而又以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的“誓鸟”意象,重新演绎了一段海啸灾难之后寻回失忆之爱的凄美悲剧。从中,我们能够想到“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这句话之于小说的分量。《誓鸟》之后,张悦然的转身堪称华丽,从青春写作到精神成人,她也有了一种自觉的大气象。

对于自称为“呓人”,且以“卖梦为生”的张悦然来说,做梦是她写小说的前提,因为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做白日梦。作家可以在梦中天马行空,也可以沉于虚幻的记忆,醉于伤感的童话。爱做梦的人,想象力一般是很丰富的,像张悦然这种能调动各种感官到梦境里去捕捉素材的作家,更能超越单一的现实主义表达,而专注于某种特别的意象。从当年写作《水仙已乘鲤鱼去》,到近几年主编以“鲤”为主题的文学杂志书,这些从不同侧面透露出张悦然越来越重视意象艺术在文学创作中的非凡价值。

意象写作、主题写作与杂志书的结合,所对应和挑战的,是当下越来越浮躁的类型化写作,如对玄幻、穿越、侦探小说的反拨。从这一点上说,张悦然主编的“鲤”主题书,相继推出过“孤独”“嫉妒”“谎言”“暧昧”“逃避”“上瘾”等,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心理纠结与精神困惑。张悦然将它们挖掘出来,重新以小说、散文的形式,赋予其现实内涵。她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我们共同来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从而抚慰我们在现实中遭遇的精神创伤。唯此,她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

在主编《鲤》的同时,张悦然仍然笔耕不辍,但是相比于以前,她懂得节制了,节制笔墨与激情,调控感官和欲望,不随便写。她在休整和酝酿,也在寻找下一次发力的契机。正像评论家谢有顺对张悦然的定位与期待:“她或许有能力走向更为广阔、丰满的写作境界,但她的语言、叙事和想象力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其创作来看,张悦然是非常有潜力的,她从当年的“新概念作家”逐渐转型到“‘80后’成熟作家”,其间所经历的变化,就是张悦然由青春写作向纯文学写作转型的体现。然而,也正是这种变化,让我们对张悦然抱有更高的期望。她的创作应该具有表率作用,能引领风潮。从张悦然近几年的创作中,我们能够发现她正跨入到重要作家的行列,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更年轻的写作者。我相信,她应该是当下文学界一只不可忽视的潜力股。

札记:意象,成为张悦然创作上的一个关键之点,从早期的鲤鱼、红鞋、樱桃树等,到后来的秋千、誓鸟等,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这些平淡或神秘物事的情有独钟,那或许是支撑她写作的重要基石,也是其小说艺术向纵深处拓展的核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