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

第1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按照省委贯彻中央“两会”精神的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最近省人大就业工作视察组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等陪同下,在长春、吉林等地进行视察和调研。总的看,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省就业形势还比较好。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舒兰市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把促就业与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鼓励部分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舒兰市城市属于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农村地处半山区,人均耕地少,土地条件和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好,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舒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真正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工作来抓。2008年,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13530个,城镇新增就业10048人。劳务输出15534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6%,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47%;实现劳务输出总收入12.89亿元,全市人均增收1961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大大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舒兰市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和全省各地一样大张旗鼓上项目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外,我觉得最突出的是在继续搞好传统的“送出去”(劳务输出)的同时,大力开展“请回来”返乡创业活动,推动了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

在“请回来”方面,舒兰市针对一部分输出人员在务工致富后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的实际,因势利导,大力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变返乡潮为返乡创业潮。2008年共动员379名返乡创业人员采取独资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创办了317家企业,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4亿元,带动317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舒兰市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事机构,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返乡创业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和部门。二是政策扶持。制定了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金融等服务政策5个方面16条的《舒兰市关于推进返乡创业的若干规定》,另外还制定了返乡创业的项目支持制度、培训制度和用工制度。共计为112户返乡创业企业减免税费28.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6万元,培训有关人员586人次。三是宣传发动。编写了《创业成功项目汇编》,召开了全市返乡创业现场交流会,对10户返乡创业明星企业和30名返乡创业带头人进行了表彰奖励。邀请80余位域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返回家乡,组织召开乡情恳谈会,当场有12人签订投资协议。四是把惠普援助项目培训与返乡创业相结合,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舒兰市采取“请回来”的办法,鼓励本市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招商引资成本低。近年来,各地为了引进域外资金、项目和人才,采取各种办法招商引资,想尽千方百计,出动千军万马,跑遍千山万水,费尽千言万语。舒兰市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做法是有的放矢招商,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解决了后发展地区资金不足和项目难找等问题。二是投资创业成功率高。这些返乡创业人士,对外了解市场,掌握技术;对内熟悉家乡,热爱家乡,既不会脱离市场上项目,也不会“水土不服”。三是示范带动效果好。返乡创业者大多是劳务输出的农民,他们返乡投资创业不但可以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非农产业就业,也能够激发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外出打工。四是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返乡创业者在城镇兴办各类企业和项目,就地就近把部分农民吸纳进城,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城镇税收,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第2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日前,笔者看到,在江苏省*市*县农业示范园区,100多名返乡妇女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正准备将一车车娇艳欲滴的蝴蝶兰装上货车运往外地。这些女民工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从上海、苏州等地返回家乡的农民工。

据了解,*县仅去年就有近27万农民外出务工,这些民工大都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去年9月份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风暴导致“珠三角”、“长三角”一带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停产、半停产,不少中小企业的*籍民工返回家乡,给该县的就业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针对女民工回流热潮,*县妇联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发挥自身优势,不等不靠,积极采取一下相应措施,帮助扶持返乡女民工实现创业就业:

一、健全组织,为返乡女民工创业就业夯实基础。县妇联成立促进返乡女农民工就业领导小组,并迅速做好返乡女农民工情况专项统计工作。全县14个乡镇妇联深入村组开展女农民工返乡调查统计工作并按月上报,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县妇联扎实做好返乡女农民工用工岗位专项采集工作,并整理汇编成册,通过乡村劳动保障平台发放到每一个返乡女农民工手中,目前,已有161个家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

二、从转变观念入手,做好返乡女民工创业就业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开辟专栏、专题,广泛宣传推动妇女创业、加快妇女发展的重大意义;每年“三八”节前夕,县妇联和县电视台合作联合摄制《巾帼风采》栏目,从3月1日到15日在*县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每日一集连续播放,宣传女性创办的企业,宣传女性创业的先进事迹,打消返乡女民工灰心丧气的念头,激发她们的创业热情。先后树立表彰了*县巾帼创业标兵、一批女性创业带头人40个,其中新集乡李玉华返乡后创办玉华玩具厂故事在电视台播出后,前来咨询络绎不绝,直接促成了我们有关玩具加工和电动缝纫培训班的开张,解决了200多名返乡女民工就业的问题。

三、立足技能培训,提高返乡女民工就业能力。一是技能培训。一年来,县妇联坚持依托北陈集镇红梅帽厂、新集乡玉华玩具厂、李集千之亿服装加工厂等女工密集的厂家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有电动缝纫、羊毛衫加工等适合女性的技能,已经培训了返乡女农民、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妇女劳动力3000人次,2000人实现了转移就业。去年11月份,该县妇联经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成立巾帼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今年,将对300名左右返乡妇女进行家政培训,并免费推荐就业,在本月底前在将举办由返乡女农民参加的家政技能培训班。让返乡女农民工不花一分钱就能得到技术培训。二是农业培训。该县妇联先后聘请扬州大学5名教授,来园区为女农民在花卉种植、食用菌栽培、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班达15期,免费培训返乡农民工达2000多人次,对女农民实施技能提升。县妇联联合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在提供返乡创业项目、提供优质服务,重点引导返乡女农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花卉、蔬菜等产业。同时在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促成金融部门制定出优惠的信贷政策,将小额贷款向愿意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倾斜,还在创业场地、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由于现代农农业示范区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园区花卉苗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实现1200多名返乡女农民再就业。

四、多方位提供项目,帮助妇女找准创业就业方向。对于返乡女农民,能够自主创业,选准项目是关键。该县妇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适宜女性创业方案征集、评选活动,收集整理适宜女性创业项目36项,通过联合县劳动局、举办的招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进行宣传;县妇联每年都要通过开展1到2次的农村妇女手工技能培训班暨创业项目推介活动,把妇女致富项目送到农村妇女家门口,送的创业项目有服装、手工编织、皮具加工、针织、串珠、玩具、刺绣等10多个,它们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能辐射带动强、适合妇女的优点;目前,全县各类具有辐射功能的“妇女发展项目”就有30多个。

五、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快妇女创业就业步伐。县妇联坚持深化“金手链”创业致富行动,大力开展“村企结对”活动,将我县园区中女工比较集中的企业如飞达制衣、祥禾制衣等和返乡创业的企业如玉华玩具厂、红梅帽业有限公司等27个企业与返乡女农民较多的村结对,并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让更多的返乡女农民向我县的三大园区聚集或本地就业,实现个人与企业利益的双赢。充分发挥成功创业女性、女企业家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建立了四季有实用菌有限公司等6个市级“女性教育创业示范基地”,为广大妇女搭建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创业服务平台,努力提高妇女创业的成功率。

六、实施岗位扶持,推动实现返乡妇女创业就业。针对返乡女农民就业难的状况,县妇联和劳保局抢抓机遇,年初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我县妇联成立的巾帼家政服务公司在招聘会上摆摊设点,面向社会特别是返乡女农民招聘家政服务人员,我县的三个园区共1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了5000多个岗位,涉及纺织、化工、机械、木材、电子等行业。县妇联,精心部署,组织了3000多名富余女劳动力参与招聘会。经过现场咨询交流,其中900多名妇女当场签订了意向协议书。在招聘现场,前来求职、咨询的千余人中有200多人进行了家政服务方面的报名登记,她们纷纷表示巾帼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是她们信得过、靠得住的公司,一定好好珍惜机会。我们今年要打响妇联家政品牌,突出办实事、做好事,解决“40、50”下岗职工和农村妇女就业难问题。

第3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返乡创业已成为农民工提升自身价值和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要选择。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地区就业脱贫,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脉络?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哪些历史性机遇和突出短板?地方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怎样更好地为这一群体服务?笔者特别搜集了部分专家的见解,与大家一同探讨这个话题,以期对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有所帮助。

2015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今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在河南洛阳市调研时强调大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返乡创业成为上下关注的热点,其重要意义何在?

专家解答:实际上,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一部分人返乡创业,但是主流还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个局面。2000年以来,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才较多地增加了,原因是持续流动以后,中西部地区农民虽然增加了务工收入,但实际上增加的收入非常有限,人口红利主要留在了发达地区和城市,同时他们只能在城市打工,而不能安定下来,形成了一种分离式的流动现象,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另一方面,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中西部地区则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还造成了“三留守”、农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这种经济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得到解决,解决的趋势实际上就有两个:

第一个趋势是:一部分农民工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镇实现市民化,提高农民工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这要面临很多困难、制度,但即使再困难,也要解决。因为没有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就不能积累技术和经验,不能够使产业得到升级,不能够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第二个趋势就是:农民工向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返乡就业创业,只有这些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就业,才能够解决当前农村一系列的产业和社会问题。没有产业无法增加农民收入,而这个产业很大程度上需要农民自己来创,农村真正能够创业的,恰恰是这些在外面经过多年打拼和市场的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的,拥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思维的人。

我们在2007~2008年做过一次对全国101个县,301个村及3000多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调查数据表明,2000年之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只占返乡创业总人数的30%多一点,67%以上的农民工都是2000年之后返乡创业的,这就说明返乡创业的速度开始加快。2012年之后,返乡创业增加更快。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进入新常态之后,我们都在寻找新常态下支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哪,实际上,农民工返乡创业就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县乡经济,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的新动力。市场背后是群众,任何改革的动力最终还是要归结到群众,特别是经受过市场锻炼的农民工,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创造,让他们能够创业,这既是他们的利益,也是发挥他们带动就业转移和农村发展的作用。它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动力,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对待。

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民工返乡创业拥有哪些重要的机遇和创业优势?

专家解答: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及优势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是农民工自身的潜能的优势。农民工返乡创业,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农民工自身素质在打工中得到了提升。近些年来,亿万农民工的流动、打工,一方面对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收获在于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于他们自身的成长,他们经历了城市和市场的洗礼,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人脉等资源,懂市场经济,思路开阔。这是只有通过打工才能获得的,这正是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动力源。所以,恰恰是返乡农民工本身具有的相对于中西部农村地区更高的综合素质,才是他们返乡创业的最大优势。

二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国家看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大作用,连续出台政策性的文件进行支持,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及《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其中都明确地提出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转移就业的一条路子,对农村发展有深远意义。二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这个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性更强,具体的扶持政策更多,政府简政放权,做好创业服务,在土地、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做了非常详细的布置。所有对三农、小微企业的普惠政策都要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同时对他们也有一些特殊性的专门扶持政策。一些省份也据此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比过去力度都更大,更加具体。

三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沿海地区这些年来的发展,企业经营成本、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空间受到了限制。而在中西部地区,实际上相对来说还是有很多优势和潜力,有种说法叫做“富饶的贫困”,过去我们只看到一些地方经济的落后,没有看到这些地区的资源中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潜力,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些地区拥有的独特资源就会成为了一种优势。例如一些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拥有特色的手工艺、特色的文化、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等,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资源。

四是新技术发展的机遇。近些年来,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以前需要在城市寻找市场的产业,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物流等手段,从网上寻找市场,而生产基地、仓储等都可以放在农村,这就产生了形式各样的电子商务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是农村整体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的优势。近些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交通、通讯、电力等,这些创业的外部条件得到了发展和优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保障。

农民工返乡创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哪些项目?

专家解答:据我们在安徽省、贵州省以及苏北等地区的调查,农民工创业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大体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联系,要么农民工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打工,回乡办同类企业;或者在沿海地区已经创业了,回家乡办分厂,把企业搬迁回老家;要么把发达地区的老板引到自己家乡来,这属于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扩散。

第二种,并不是以前打工做什么回家还做什么,而是在积累了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经验后,回来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来创业。例如中西部地区就有一些地方特色产品、产业,例如藤编、竹编、米粉、特色豆腐干、s辣椒等等。过去是传统的、手工的、作坊式的经营方式,返乡创业之后把这些特色资源搞成工业化、规模化,变成一个品牌产品进入市场,有的取得了专利,创业伴随创新。

第三种,返乡搞农业,一种是搞特色农业,例如做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办龙头企业,农工商一体发展,再一个就是从事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新的新型主体。据我们在滁州了解,现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致有1/3以上,有的地方近1/2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将是一代新型农民,对我国农业的下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四种,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养生、体验等项目,过去我们把休闲旅游当作一个奢侈品,实际上它是今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外出务工才有钱搞这些乡村旅游项目,而且他们知道如何按照城里人的生活需求来设计休闲居住的房子、产品、游乐项目等,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第五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现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便捷的物流,既可以把农村特色的农产品资源向外销售,也可以为村民从网上购买生活用品和农资。其本质上是搭建了一个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通道,这种创业形式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存在哪些突出的困难和短板?

专家解答:农民工返乡创业,首先土地的使用是个大问题,如在西部某省一个县的农村调查,该地返乡农民工发展当地的特色藤编产业,带动了80多户农民共同参与,他们希望能建一个两三亩地的场馆,用于产品展示、技术培训等,但当地就是没有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他们不得不搁置这一计划。实际上,现在我们在土地使用方面对农村创业的小微企业照顾力度还不够大,我们应当进一步整合农村闲置工厂、校舍等资源,多给返乡创业者提供一些便利;要对良田和山地的使用进行适当的区分,特别是在贫困山区,对山地的使用,可以在土地使用政策上做出适当灵活处理,更加向返乡创业者倾斜。同时,对于返乡创业者流转的土地,要在抵押融资制度上有所创新,让返乡创业者能够利用流转的土地,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

第二,资金也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返乡创业者的自有资金终究是有限的,他们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实际上,我们针对返乡创业者的资金支持政策有些是落实了,但有些政策农民工并不知道,政策的普及性不足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金融部门支持小微企业针对的客户数量大,成本高,比较“费时费力”,一些金融企业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这就需要金融部门改进服务,提供贴合创业者需求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创业者的资金需求。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存在支持政策的落实上不一视同仁的情况,对有些返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过多,过于集中,存在人为“树典型”、“垒大户”等现象,没有让多数的创业者享受到优惠政策。

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地方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主动作为,做好相关的支持和服务?

专家解答:首先,地方政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去做调研。地方政府一定要走到一线,去和创业农民工沟通,要有新时期、新阶段、新问题、新农民、新创造的意识,要掌握好哪些人在创业,创什么业,怎么创业,有哪些困难等问题,不能只想着我要你怎么干,而是要知道群众实际在怎么干,要靠谁干,干了以后谁有收益等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才能具有针对性,更好发挥群众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潜能。

第4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一、基本情况

20__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约4万人,年底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1914人,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农民工1739人,女性766人。

(一)、金融危机影响女农民工就业意识转变。每年春节过后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高峰期,今年女性外出务工人员在择业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往年前往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求职务工的女农民工流量很大,但今年这些线路人员流量相对平稳,受金融危机影响,女农民工就业意识开始转变。南方部分工厂企业减员或关停,部分女农民工认为南方工作不好找,争取在当地就业。往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节后返城、返厂的时间上都比较规律,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不少返乡女农民工对节后出行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还处于观望状态。受金融危机影响,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有所下降,女农民工的就业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导致一些务工者因未找到工作又再次返乡。从我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属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少数人掌握部分专业技能。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专业技能,加之人生地疏,在竞争中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农村劳动力缺乏就业竞争力。

(二)、女农民工就地创业人员增多。在外务工使农民工开阔了眼界,意识到在本地创业和发展好种、养殖业同样能致富。各乡镇涌现出一批在本地搞种、养殖的女农民工,以养猪、鸡、牛、羊为主,这部分人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开拓精神,积极关注市场和信息,具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期望政府能够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多给予扶持。调查表明,部分返乡女农民工则不愿再外出,他们一是想在本县经济发展中寻找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不想再务农,由于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想在家乡自主创业,搞一些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创办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

(三)、返乡女农民工对政府给予就业方面的支持表现出较高的期待。通过走访调查,在节后就业问题上,女农民工期望政府在就业门路上予以帮助,特别是提供就业岗位。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女农民工更希望得到来自政府及有关部门权威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更直接的就业帮助;在自主创业上提供支持,特别是资金扶持。调查显示,考虑返乡留在本地自主创业的女农民工,期望“提供信贷资金优惠和支持”和“提供创业服务指导”是农民工自主创业时最希望政府能给予的帮助。

二、主要措施

面对复杂就业形势,20__年以来,我县采取多项举措,帮助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外出转移就业。

(一)注重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对女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收集了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通过组织专场招聘洽谈会、开辟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及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区域劳务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其次大力开发本地就业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开发县内公益性岗位,吸纳安置返乡人员就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机遇,搞好本县企业和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供需对接,农村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与农民工供需对接,以项目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目前,全县实现向外输送转移女劳动力1万余人,就地转移就业近1000人。县政府下文健全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对农民工的各项公共服务,为农民工排扰解难。及时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列入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其看病就医问题。加强返乡农民工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衔接。进一步做好返乡农民工及其随返家属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认真组织返乡农民工有序流动,帮助他们解决返乡中的实际问题,对困难人员给予适当救助。

(二)注重技能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带来冲击的影响,我县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财政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扩大培训效果,组织返乡农民工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解决目前岗位需求和劳动力技能不相匹配的问题,优化劳务产业结构,提高农民工市场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转移就业和提升创业能力。对农村零转移就业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每户培训一人,帮助其实现转移就业。同时,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享受就业资金补贴政策,并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核发职业资格证书。20__年10月以来,全县已开展计算机应

用、电子电工、电动缝纫、风味小吃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注重政策扶持。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县委、县政府已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全民创业的决定》、《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政策措施,以目前最优惠、最宽松的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就业。并把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资金、场地、用水用电、证照办理、税费政策、创业服务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通过舆论宣传和政策上的扶持,女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20__年已有50余名返乡女农民工在本县从事自主创业。

(四)、注重维护权益。进一步健全完善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工资保证金帐户管理,强化工资支付监控,推动建筑施工、轻工纺织等行业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应急预案,预防和及时处理因欠薪问题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建立劳动保障、建设、公安、工商、财政、税务、金融、工会等有关部门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联动防控机制,及时掌握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企业关闭破产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对恶意欠薪逃匿的业主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及时指导停产、关闭破产的企业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督促企业给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缴纳社会保险费,转移和接续社保关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切实维护女性农民工权益,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女性农民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五)、注重社会保障。按照低费率、广覆盖、能转移、可衔接的要求,制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实施意见。积极争取我县列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开展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__年将在本县转移就业的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疗保险,将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将农民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女农民工生活、医疗等方面的救助力度。推动落实有关改善民生的政策,实现送温暖活动对困难女农民工的全覆盖,及时解决女农民工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不利因素影响。一是本地就业压力和稳定压力增大。返乡人员中,一部分准备回乡创业和本地发展,一部分返岗继续工作,一部分因失业将会重新寻找就业岗位。经济低谷中诸多行业将面临转型、洗牌局面,企业必定提高对员工技术、技能方面的要求,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女农民工可能遭遇更多的门槛。由于我县本身就业岗位有限,当前返乡女农民工大部分年龄偏大,没有技术特长,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地能提供的岗位也在减少,就业再就业的压力加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农民增收的压力增大,外出收入水平减少。近年来,进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我县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工集中返乡,意味着众多农民家庭收入锐减。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发展,大量民工返乡,春节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盲流,农民工务工成本将逐渐增加,农民工被动转岗也将明显增高。另外,在外农民工务工收入也将会随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下滑、减薪而减少。三是部分农民工长期外出务工,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农村生产生活,少数年轻农民工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固定收入,情绪波动较大,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压力。(二)有利因素影响。一方面农民工大量返乡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匮乏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我县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大批受过外面世界熏陶的人员回乡应是观念、资金、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的良性回归,也为__经济发展注入了最活跃的因素,为农村和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使因人员大量外出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如家庭留守问题等)得到一定缓解。如果我们工作和措施跟上,如能因势利导,上述因素将会为__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和不可估量的力量。

综上所述,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给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从推进我县区域经济发展来讲也有有利的一面,女农民工不仅是打工者也是技术工人,更是一股潜在的创业力量。如果引导和服务工作跟上,把返乡女农民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出来,就会形成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

四、对策和建议

(一)拓宽就业渠道。一要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增加输出数量、扩大输出规模。二靠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劳务输出能人的作用,积极鼓励她们为家乡的劳务输出献计献策,帮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三靠政府推动,构建农民工输出转移平台。政府

第5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一、基本情况

__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__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全县幅员面积2107.3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15个城镇街道社区,2个独立工矿社区,429个行政村,38个乡镇居委会,是一个拥有91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其中女性人口44.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3.9%。共有城乡劳动力47万人,其中女性劳动力22.6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8%。

二、城乡女性富余劳动力及再就业状况

(一)城乡女性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全县有城乡女性富余劳动力5.8万余人,其中城镇2.1万人,农村3.7万余人;16岁以上在校女学生7000余人,其中城镇3000余人,农村4000余人。

(二)实施再就业和转移就业的主要举措

为了统筹城乡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宣传教育、政策引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办实体等形式,拓宽妇女再就业渠道。从源头抓起,对全县女性剩余劳动力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和实施就业再就业工作方案。

一是建立职业培训基地,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女性劳动力各年龄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免费职业培训。在星香源大酒店建立酒店服务员培训基地,为城乡青年女性实现技能就业提供支持;在天源纺织公司举办纺织技术培训班,为城乡中青妇女实现就业提供挡车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在泳祥物业公司举办家政服务员专业技能培训班,为社区“4050”妇女和特困妇女提高再就业技能。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激励和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__发[20__]1号)精神,在县就业培训中心开办“巾帼(syb)创业培训班”,并通过落实后续服务,引导和支持全县范围内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妇女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今年,已办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1笔,发放贷款228万元,其中女性创业对象24户,涉及贷款金额99万元;

三是大力开展免费职业介绍,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在积极举办招聘会的同时,在县人力资源市场开辟妇女专项职业介绍窗口,常年为城乡妇女提供超市导购员、酒店服务员、家庭保姆等就业岗位,拓宽了城乡妇女就业再就业渠道。

四是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强化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

今年,已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免费培训7期,培训学员1105人,其中妇女574人;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25615余人,其中妇女13603人;全县共开发就业岗位845个,其中217名妇女被推上就业岗位;累计发放各类就业援助补贴资金372万元。

三、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返乡情况

__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__县的劳动力就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县内转向县外。近年来我局采取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齐抓、整体转移与个体转移并举、长期转移与季节性转移互动、创业与就业同步进行等劳务输出方式,积极引导和帮助女性劳动力,走出家门创收致富。在高峰时,全县在外劳务人员18万人,其中女性8.7万人,占全县女性劳动力的39%。全县每年带回的外出务工收入约15亿元。

(一)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县外61200人,占总数的68%,主要在广东等较发达地区;县内有28800人,占总数的32%。她们从事的行业有:加工制造业43200人,占总数的48%;建筑行业880人,占总数的1%;商贸流通2700人,占总数的3%;服务行业35100人,占总数的39%;其他行业8100余人,占总数的9%左右。

(二)女性劳动力返乡情况

1、返乡女性年龄结构及文化程度

截止20__年2月,我县返乡女性达20670人。其中:29岁以下5408人,占总数的26%;30-40岁12782人,占62%;40岁以上2480人,占总数的12%。返乡女性中文化普遍偏低,小学文化1240人,占总数的6%;初中文化10543人,占51%;高中及以上文化8887人,占43%。

2、返乡的主要原因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__县和各地一样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20__年12月份以来,我县在外务工农民工返乡人数逐渐增多,截止20__年2月15日,全县返乡农民工达40072人,其中妇女20670人,占52%。导致他们返乡的主要原因:一是正常返乡即回家探亲过节,节后继续外出13200人,占全县外出务工妇女总人数的15%;二是金融风暴导致企业倒闭或裁员造成失业返乡11216人,占总数的85%;创业吸引返乡400人,占总数的

3%;其他原因返乡占1584人,占总数的12%。3、培训、就业需求和创业意愿

由于我县返乡女性中多为中年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虽然经历了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洗礼,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大部分只有中学甚至小学文化,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不足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创业道路上应对纷繁复杂的考验。她们虽然有较强的创业愿望,但投资信心不足。一部分在家待业的妇女多数愿意重新外出务工,但由于就业岗位不多,厂家待遇不如意,只好在家等待观望。一部分想在家创业的妇女虽然有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在种植业、养殖业上有所发展,或经商办企业,但由于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创业项目难选择,不敢去干。一部分返乡妇女选择了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如经营小吃店、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技能缺乏以及自身因素,在创业上难有大的作为。

返乡女性主观上渴求培训,但实际参与培训的动力并不足,特别是对于劳动强度大、报酬不高、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的技能培训兴趣淡漠。对培训时间较长的十天半个月以上的培训没有足够的耐心,更不希望自己在培训上投资。

四、本地规模型民营企业用工情况

(一)招用妇女就业基本情况

为帮助各类就业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召开各有关部门协调会,出台相关文件,责成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2月中旬至7月下旬,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与县妇联、县人事、县教育、县移民等部门联合,县乡(镇)联动的模式在县人力资源市场、__州广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面向全县范围内的返乡农民工、上岸渔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社区妇女、移民等群体举办了8场招聘会。进场招聘的企业达221家,提供就业岗位12971个,主要涉及餐饮服务、计算机操作、产品销售、纺织、家政服务、商场管理、职校教师、医疗器械制作等行业工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资待遇相对较低,随意性强。二是一些企业的招工条件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使得许多没有一技之长的下岗女工、返乡女农民工被挡在了就业大门之外。三是一些企业行业需要的工人主要是年轻女性,而下岗女工和返乡女农民工中大多超过企业招工的年龄。四是一些妇女求职期望值过高,不愿吃苦,挑肥拣瘦,高不成低不就,倾向那些工作环境比较舒适、收入高的职业,对本地企业的一般岗位不屑一顾,直接导致她们宁可闲着没事干,也不愿在本地企业工作。

这些原因导致一些本地企业招工难,下岗女工、返乡女农民工就业难的现状。

(三)需要政府扶持的要求和建议

一是加大政府参与力度,营造更优投资环境。根据“政府协调引导、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原则,着重做好服务、协调、引导和监管等工作,并根据缺工程度和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切实解决本地企业招工难,城乡妇女就业难的问题。

二是根据企业用工需要,开展对接培训。针对企业缺什么样的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什么样的职业技术培训班。大力推广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与市场企业接轨。

三是举办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定期开展招聘活动,积极为供需双方引线搭桥。

四是加强引导,要做好下岗女工、返乡女农民工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理性正视暂时的失业、待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县内中小企业为城乡妇女就近就地转移提供岗位,招工优先考虑下岗女工和返乡女农民工。

五、我县城乡妇女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情况

(一)城乡妇女职业介绍基本情况

我县人力资源市场从20__年以来,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从信息、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到人才推荐、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劳务,人事和档案托管等实行“一站式”服务,对社会劳动力的管理形成了综合管理服务的职能。

今年元至7月份,已面向全县劳动者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及职业指导16000余人次,其中女性劳动者9000余人次,其中有4700名女性求职者与用工企业达成就业意向。3700余名妇女在招聘会中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二)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女性劳动力的情况

__县目前有县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业中专、县技工学校等12家定点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在独立办班的同时,还与乡镇政府和本地企业联合举办培训。今年以来,已与__阳镇、梦溪镇、洞市乡等32个乡镇政府和__县星香源大酒店、__县生猪养殖协会、湖南(__县)天源纺织公司等17家企业联合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6期,培训学员9696人,其中妇女5142人。培训涉及酒店服务、纺织、服装制作、计算机操作、电工电子、生猪养殖技术、蛋鸡养殖等13个专业。

(三)女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培训内容、方法与返乡妇女,特别是女性下岗职工、农民工要求有差距。大部分女性下岗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存在“专业对口”观念,认为培训哪类工种便决定了要从事的工作。因为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培训内容,所以她们宁愿不参加培训。

二是投入少。国家

投入资金从总量上看不少,但人均培训经费并不多,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和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等内容的培训。三是培训不能根据学员的年龄、文化基础及综合素质进行层次分类,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习,针对性不强。

六、城乡妇女就近就业创业情况

(一)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妇女就业创业问题出台的政策、主要措施和做法

1、认真落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__县20__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方案〉的通知》(__政办发[20__]34号)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有关工作, 采取部门联合为返乡女农民工、社区下岗失业女职工举办招聘会,目前该项活动已在全县范围内启动。

2、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激励和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__发[20__]1号)文件精神,对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妇女落实政策帮扶,并将小额贷款与(syb)创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参加培训、推选项目、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

3、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服务”活动,把国家、省、市、县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女性劳动者身上,积极为他们就近转移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努力促进城乡妇女多渠道就业。截止今年7月底,已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2万份,举办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120__多个,为解决城乡妇女的就业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4、组织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和求职意向以及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举办纺织、缝纫、农村实用种植、养殖技术等各种技能培训班,不断提高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的劳动技能素质,让他们能够掌握足够的本领,在经济好转或者其他受到冲击较小的行业实现再就业和技能转移就业。

5、积极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重点是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县域中小型企业、乡村特色餐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

(二)城镇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和返乡女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情况

我县城镇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和返乡女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员比较多,主要覆盖在以下几大领域:一是到当地民营企业就业;二是到县城家政服务中心做家政服务员;三是到县城一些商场、酒店从事服务工作。

(三)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自主创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业情况

20__年在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中,通过劳动保障部门实行政策扶持,自主创业的有50多人,在各个领域展示风采,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返乡妇女自主创业中,大部分女性选择了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如从事服装、餐饮、建材、做小生意、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办服装厂的徐玉梅、开物业公司的曹慧芳、开超市的戴辉丽、开__州特产专卖店的刘艳等。

2、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实力有限,缺乏创业所需的资金支持。对于有创业愿望的城镇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来说,缺乏资金是制约其回乡创业的最主要问题。要创业,就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支持。一是依靠自己的下岗买断金和在外打工时的一些积蓄,但数额往往不大;二是如果向银行贷款,一则程序复杂,门槛较高,二则没有贷款担保和抵押,往往难以如愿。

二是本身素质不高,缺乏创业所需的文化知识。

三是投资盲目性大,缺乏创业所需的信息服务。一些返乡创业人员在外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返乡后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对产品的营销存在信息不畅,手段缺乏。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投资,达不到投资的理想效果。

七、对解决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就业良好氛围

要开设经常性的咨询服务电话,解释答复有关就业再就业政策问题,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基层单位,继续树立和宣传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积极吸纳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创业服务,引导妇女自主创业

一是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妇联、人事局、工商局、地税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妇女创业的优惠政策,推动有益于妇女创业的社会氛围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是通过举办女性再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女性人才交流会等,开展创业项目推介活动,推广适合女性创业、投资少、见效快、能辐射带动妇女就业的创业项目。

(三)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多吸纳女性

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妇女去就业,对于已经返乡的女农民工,政府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鼓励她们去参加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6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政府搭建平台;维护合法权益;人力资源

2011年以来,随着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民工荒”的激烈上演,全国五大农民工集散地之一的安徽省阜阳市,约有10%的外出农民工留在本地就业创业,标志着阜阳市劳务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一个缩影,表明我国劳动力资源长期以来“孔雀东南飞”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前不久,阜阳市隆重表彰了全市首届优秀农民工和返乡创业之星,着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扶持帮助农民工的浓厚氛围。一大批外出农民工返乡,政府应为他们就业创业搭建宽广平台。

一、大力弘扬农民工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庞大的新型产业大军,改革开放以来,阜阳市每年有26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约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1%,足迹遍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新疆等地区乃至国外,这支“劳务大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强不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建功立业。农民工走南闯北,历经工业化的“实习”、城镇化的“融入”、市场化的“洗礼”,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提高了素质,积累了财富,已经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也必将成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最宝贵的精神力量。奔走在大江南北、城镇乡村的广大农民工在服务经济建设、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长期打拼、艰苦创业过程中锻炼塑造着自己,他们独具特质的精神和品行历经多年的萃取与磨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这就是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奉献社会、奋力拼搏的“农民工精神”,它已经成为阜阳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宝贵财富,成为新时期激发阜阳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这种宝贵精神财富,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二、着力完善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阜阳市返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日益增多。当务之急,要抓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切实解决好影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各种问题,在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管理和培训、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形成促进劳务输出与回流就业创业良性互动局面,培育和造就一批想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明星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目前,阜阳市的返乡就业创业工作才刚刚开始,伴随着产业加速、生产力要素的重新布局,将有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宽广平台。一是加大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力度,努力使其成为撒播创业种子、孵化创业项目、扶持创业人才、培育创业群体的有效载体。二是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重点在资金、技术、人才、税费、工商登记、创业培训、人员招聘、土地使用、社会保障等方面给返乡创业农民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大力扶持块状经济发展,政府部门要引导返乡农民工根据本地经济基础,发展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块状产业,使就业创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减少创业风险和成本。四是鼓励返乡农民工就近创业,通过举办大型农民工招聘洽谈会、优秀返乡创业人员表彰会和务工能人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帮助本地企业缓解用工矛盾,吸引具备一定技术的农民工在家乡就业。五是搭建好信息联动平台,为返乡农民工牵线搭桥,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及早就业、成功创业。六是搭建好技能培训平台,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本领和技能。

三、不断优化引导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

政府有关部门要将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重要的发展工程、富民工程、和谐工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成为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引导者、服务者和保护者。一要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创新,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和扶持力度,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创业者开辟更广阔空间。三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举办创业成果展示及项目推介会,建立创业项目与创业者对接的平台,积极发展各类创业中介服务机构,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民工就业创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切实使农民工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不断增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识,提振创业信心,促使他们把创业意愿变为实际行动,努力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和“鼓励创业、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切实维护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合法权益

第7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返乡现状。

我县现有农业人口76.38万人,农村劳动力48.2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26.1万人,输出到县外13.8万人。主要的外出务工地区为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地区,占总劳务输出人数的77%。据本次在全县范围内对外出务工返乡的调查结果,截止09年1月底,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共返乡36156人,其中因此次金融危机导致裁员返乡13190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9.6%。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已经影响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返乡农民工的数量仍将有扩大的趋势。

二、采取措施,提前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

我们针对当前面临宏观经济影响就业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稳定就业工作,我们成立了××县返乡民工就业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掌握我县农民工返乡动态情况、人力资源供需变动情况,制订应急措施,帮助返乡民工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

(二)建立报告制度,实行动态监控

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管理,我们建立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的长期监测制度。通过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对本辖区的返乡民工随时进行摸底、登记,定期上报。随时掌握全县的农民工返乡状况。对一次性返乡超过100人、一天内返乡超过1000人的,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

(三)主动搜集本地企业的用工岗位。

采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困难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和信息宣传栏、电子大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多渠道信息优势。依托××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等新闻媒体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和招聘会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就业信息,使返乡的农民工能与用工企业及时对接。大力开展服务项目多、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服务效果实的大中型招聘会,春节前,我们召开了2次返乡民工的专项招聘会,共召集了86个企业,提供2000余个岗位,当场匹配成功800余人。2009年2月24日,我们联合x市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2009年春季返乡农民工招聘暨南北劳动力交流大会,此次招聘大会,18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211个就业岗位进场招聘,吸引了1.5万名求职务工人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612人,有效地促进了我县返乡民工的就业,得到了省、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全面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一是对返乡民工和本地企业失业人员开展基本素质的培训。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聘请教师、发放教材,对现阶段企业经营困难而被裁减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择业知识和必备的务工常识、法律法规。二是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努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应该把金融风暴引发的民工返乡的不利影响看成是培训人员、提升素质的有利契机,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从营造创业培训氛围、保证创业培训质量、强化创业培训服务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水平和创业成功率。通过培训返乡民工促进就业升级。

(五)搭建创业孵化园,引导创业,促进返乡民工就近就地再就业。

为提高创业者的成功率,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优先选择手中有一定资金或门路的失业人员作为突破口,在经济条件相对好的镇建立农民创业园。在园内设立办公室,成立劳动服务站,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创业手续,搭建创业促进就业平台,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片就业,形成以就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格局。柳新镇机械加工创业园、马坡镇玻璃制品创业园和黄集镇家禽孵化、养殖创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共吸引39家企业进入,带动就业2000余人。

通过多方努力,全县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返乡的农民工目前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重新就业,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现“保就业、保增收、保稳定”的目标。

三、几点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带来的冲击,“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关键在农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2、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建议把新增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保,努力做到“即征即保”;

3、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门槛,简化手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第8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工作责任心

2012年我乡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指标任务是:

(一)扶持创业人数5人;

(二)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000人;

(三)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0人;

(四)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数80人人(征缴金额16万元);

(五)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00人;

二、突出重点,做实各项工作

(一)大力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当好宣传员,深入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把劳动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联系起来,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劳动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建立建全各类工作台帐及工作制度。认真做好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基础台账,台账数据及时更新,按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认真开展返乡农民工调查和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建立失业监控、返乡农民工报告制度。

(三)努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根据县局下达任务,结合我乡实际,我们将努力完成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尽最大努力多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一是引导返乡农民从事烤烟、生猪养殖等高效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指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和回乡创业工作。二是加大与本乡项目建设的衔接和协调,利用农村交通建设、水利建设、黄口堰水库移民后扶工程、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地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三是加强与乡内大型企业联系,如悦来温泉渡假山庄、玉泉机砖厂,鼓励他们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四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强与县、市就业服务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职业介绍及其它后续保障服务。

(四)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国家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与专门培训机构的联系,优化培训科目,提高培训质量。采取“菜单式”培训,真正让返乡农民工学到真正实用的职业技能。

(五)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督促、指导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含个体工商户)做好社会保险登记和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找准对象作重点做通思想工作,努力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任务。

(六)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要求,做到六个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场地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

第9篇:农村返乡创业好项目范文

关键词:小额信贷;小额贴息贷款;就业;创业;三农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060-03

县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结合点,经济社会结构错综复杂,如何解决好县域就业与经济发展两大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小额贴息贷款是政府政策性贴息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集成创新,河南省内黄县的实践经验证明小额贴息贷款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在解决县域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特色农业发展、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等方面发挥了引导和支撑作用。

一、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的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内黄县从2005年开始在全县开展小额贴息贷款工作,主要承贷机构是县农村信用联社和县邮政储蓄银行,六年来共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1亿元,扶持2 664人成功创业,带动8 000余人实现就业。呈现如下四个特点:小额贴息贷款业务范围和限额不断扩大。2005年小额贴息贷款仅限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主要目的是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从2009年开始国家进一步调整了相关政策,将小额贴息贷款范围由原来“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等”,贷款限额也进一步提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由原来每笔最高2万元增加到每笔最高5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由每人不超过1.5万元增加到人均不超过5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8年小额贴息贷款规模由405.5万元增加到808.5万元,增长近1倍,实现了稳定增长,达到了促进就业的预期目的。2008年之后小额贴息贷款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贷款规模达到6 307.9万元,比2007年增长近12倍。小额贴息贷款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政府的小额贴息贷款发放上优先选择有特色、有市场、前景好、生产技术易掌握的产业项目,并采取灵活多变的贴息方式和先贷后贴的运行机制,有效地规避了贷款风险,提高了借款人还款积极性,也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成本和政府担保基金的风险,贷款质量明显上升。2010年,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的到期回收率达到99.96%,形成了贷与还的良性循环。政府贴息政策的杠杆放大效应非常明显。政府贴息金额与银行放贷总额的比例约1∶23,也就是说政府投入1元贴息资金,可以带动银行20元贷款。同时,银行放贷总额与农民自有资金投入比例约1∶3,也就是说银行放贷1元又可以带动农民自有资金投入3元。六年来,内黄县政府财政共投入贴息资金478.42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共办理小额贴息贷款2 664笔1.1亿元,带动农民投入约3.3亿元。

小额贴息贷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功效:有效解决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问题。六年以来,内黄县共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小额贴息贷款8 184万元,扶持1 678人成功创业,极大的缓解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一种必然潮流,但是返乡创业人员在外出打工时的原始积累对于自主创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小额贴息贷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下起了“及时雨”。有效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内黄县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贴息贷款2 455.6万元,扶持973人成功创业,约占全县下岗失业人数的1/3,创造发展了一批私营企业、微型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社区服务项目,培植了一批新的就业增长点,广开了社会化、市场化、开发式再就业渠道,它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促进再就业等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有效破解了三农融资难问题。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总额的97%用在了三农,有力支持了温棚瓜菜、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内黄县的温棚瓜菜面积达到11.5万亩、23万栋;规模养殖场(区)达到11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995元,年均增长11.9%。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来自农业的资金积累大部分通过银行储蓄流到了城市,内黄县金融机构存贷比大约为2∶1,农村资金大概一半外流,对三农信贷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小额贴息贷款对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内黄县探索出了一套发展小额信贷的典型经验

内黄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通过大力发展小额贴息贷款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选准扶持对象,加强创业培训指导。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的扶持对象涵盖了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等人群,这部分人群大多数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扶持他们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内黄县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的作用,广泛宣传发动,建立扶持对象和项目信息库,做好指导服务和初审工作,摸清基本情况,为贷款发放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小额贴息贷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县“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对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进行创业培训,并建立创业跟踪服务档案,在信息、技术、用工等方面搞好服务,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同时带动了更多的人员就业,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与县域经济共同繁荣。温棚瓜菜、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是内黄县的特色优势产业,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小。如建设一座占地2.5亩的温棚投资约5万元,一年的收益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内黄县通过贴息贷款“引导”扶持对象将生产资金投入到政府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中,不但增强特色产业的发展后劲,同时也使扶持对象在较短时间内走上了致富之路。扶持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组织创新,鼓励农民以专业合作社形式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供销产业链,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对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会员,按合伙经营认定,提供人均不超过5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并享受全额贴息政策。例如“内黄县鼎盛花生合作社”便是这一惠民政策的受益者,贷款资金的注入使其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社员收益颇丰。创新担保模式,丰富信贷品种。小额贴息贷款开办初期,所有贷款全部由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提供担保,随着此项业务的不断扩大,担保中心的担保能力明显受到限制,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先后推出了“存单质押”、“农户联保”、“公务员正式工担保”、“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组织” 、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巾帼致富贷款等一系列金融贷款模式和产品,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贷款渠道。内黄县设立了政府担保基金,成立了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建立了反担保制度,不断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县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对辖内贷款客户根据不同行业,分类建立信用档案,进行评级授信,对信用较好的客户实行利率优惠。加强资金监管,发挥 “专项”功能。为确保贷款贴息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发挥效益,内黄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了对贴息资金的监管。一是严格审核。经办银行负责贷款贴息的审核、申报;担保机构负责对贷款项目、贷款金额、发放时间、期限、利率等进行认真核对和确认;财政部门负责审核贴息申请,及时拨付贴息资金。二是设置专账。经办银行单独设置贴息贷款业务台账,妥善保管贷款合同及相关业务凭证,配合有关部门检查。三是强化有效监督。经办银行负责对贴息贷款的使用方向进行监督,确保贴息贷款用于扶持项目;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贴息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贴息政策落到实处。

三、小额贴息贷款发展中的矛盾分析

尽管小额贴息贷款发展快效果好,但是现实工作中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分析解决存在问题。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小额贴息贷款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例如内黄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温棚瓜菜特色农业比较发达,农户对信贷需求旺盛。全县总户数约19万户,其中农业总户数达到17万户,如果满足1/5的农户贷款需求,那么贷款总额应达到17亿元,而目前小额贴息贷款总额才0.6亿元,供求比例约为1∶27。要解决小额贴息贷款供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使这项惠民工程又好又快发展,应完善相关制度,消除制约因素,制定综合鼓励政策措施,形成发展合力。小额贴息贷款自身设计上存在问题。一是贷款办理周期过长、程序较复杂。调查显示,扶持对象对快捷的贷款办理有着强烈的要求,大多希望在一周内办完一笔贷款。但是,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贷款程序趋于严格,影响了贷款发放速度,致使扶持对象的信贷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二是贷款使用期限较短。从实际调查中发现,小额贴息贷款多为短期贷款。但是许多用户从事的生产项目需要更长的生产周期,贷款期限与项目生产周期的资金需求存在不符的情况。三是信贷产品简单。当前贷款的需求较之以前更趋多样化,但金融机构现有贷款产品仍以传统品种为主,贷款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够。经办金融机构缺乏信贷积极性。在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性要求和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的制度设计下,如果处理不好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会影响小额贴息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目前内黄县农户贷款的主要用途仍以种养殖业为主,约占全部农户贷款的70%。农业经济本身具有分散、缺乏产业规模效应且生产效率低的属性,加之生产周期长,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弱,农产品不仅利润较低,而且还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所以该产业不具有充足的盈利水平和偿还能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主要是在社区、街道等从事商业、餐饮和修理等微利经营项目,科技含量较低,不确定因素较多,而对其发放贷款的笔数多、金额小,管理难度大,银行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收益低。以上原因使得金融机构对发放小额贴息贷款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承办银行仅有县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家。担保补偿机制不健全。一是担保机构担保能力不足。按规定发放小额贴息贷款,需要地方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给予担保。但由于内黄县地方财政相对困难,目前担保基金共有242万元,即使按照规定将担保额度放大5倍,与有贷款需求并且符合贷款条件人员的贷款需求量相比有太大差距,担保基金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小额贴息贷款的发放力度。二是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险种少,业务量小,覆盖率低,由于高风险、高理赔率、保险责任难确定等原因,保险公司缺乏拓展农业保险市场的积极性,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缓慢,目前仅有小麦保险、玉米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等三个险种。

四、实现小额贴息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