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第1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制约因素;措施

一、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资源禀赋

(一)资源优势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位于祖国中心。全省设五个省辖市,七个地区以及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民族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人口近2634万人。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形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祁连山地六大区域。主要山脉大多分布在省境边缘,大多数河流都以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矿藏主要有石油、煤、铁、铬、铜、钨、磷、石膏、池盐、芒硝等。森林资源多集中在山区,主要有陇南白龙江林区的青冈、桦木、云杉、冷杉等用材林树种,木材蓄积量近l.5亿立方米。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人均耕地居第六位,同时,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荒地、水域面积辽阔,可开发潜力较大;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综合开发潜力大;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广阔;甘肃省境跨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环境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有较为良好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石油钻采、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风动工具、军工电子设备等产业相对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省内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商业流通自建设兰州商贸中心以来,市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多层次、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商品流通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商品流通枢纽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

(二)资源劣势

甘肃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特别是水资源严重匮乏,传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产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从业人口文化程度低下,投资环境不佳,经济基础薄弱,老、少、边、困区域范围大;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以及人文背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位次不断后移,而这种状况在西部大开发中,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制约

1、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差。甘肃耕地资源是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均比全国略高,但合理利用程度不高。县域范围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制约了地域优势的发挥。

2、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产业分布与文化结构不对称。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势必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甘肃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仍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从劳动力产业间的分布看,一、二、三产业劳动力呈正三角形分布,小学、初、高中以上文化结构呈倒三角形分布。

3、技术、人才、信息等成为稀缺资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的耕作技术、综合生产技术以及非农就业、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失。在人才方面,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断流向南方等大型发达城市。特别是在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也存在流通不畅,更是出于劣势地位。

4、特色资源商品化程度低。甘肃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广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人文特点等条件。蕴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生产技术等资源,并且地下矿产种类繁多。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各地对特色资源的潜力没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多数产业规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装工艺差,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广,致使许多资源处于闲置、浪费、流失之中。

(二)制度制约

1、户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这一制度大大限制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之间的流动,将农村劳动力排除在提职、培训等管理体系之外。

2、城市就业制度。企业用人制度长期以来重学历、资历、证书而轻能力、业绩的现象始终存在。加之城市人口不愿学习一线生产技术,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加正规教育,被拒之门外,导致了生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

3、教育培训制度。甘肃城镇劳动人口规模庞大、而科技教育和培训资源严重短缺。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发展不均衡。企业培训投入激励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缺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缺乏公信力致使劳动力市场信息失灵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造成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4、企业产权制度。目前,甘肃有相当部分的乡镇企业仍属集体所有,对乡、村各级政府有着较强的依附关系。乡镇政府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部分农民联户(合作)办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地位和经济性质不明;一些地方平调乡镇企业财产,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机制上凭关系直接指派现象严重,分配制度上仍沿用老制度,内部管理不民主,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使甘肃乡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5、财政制度。总体上看,财政制度体现为杀富济贫。收入较好的县区自不够,上缴比例太大,用于补贴贫困县区,这样就无法调动县区追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各个县区财政增长点不合理,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不注重来源性的培养。

6、金融制度。缺少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这样造成了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加上金融政策和操作中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与偏见,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筹资能力。

(三)政府行政能力制约

甘肃在对外开放方面相当落后,在全国处于劣势。由于思想开放程度不高,对政府职能定位的老观点还不能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与权力运作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还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观念和方法。在许多行业领域由于垄断,公共资源、公共权力演变为部门权力、部门资源。这些行业领域的政府主管部门,其权力运作往往不符合市场规则的要求。

(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约

甘肃60%以上的乡镇企业集中于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以及餐饮与住宿业。乡镇工业企业主要以采掘业、建材加工、原材料加工和简单食品加工为主,技术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趋同性强,致使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低下。那些从事地区特色产品生产的企业,大部分处在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之下,扩大生产规模缺乏资金,销售产品缺乏宣传和渠道,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平台。

三、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战略措施

(一)发展特色经济要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

甘肃发展特色经济应与发达地区一样走产业升级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对原有的特色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要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出发。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要对原有特色产业进行高起点的革新改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注意培养特色经济的上下链相关产业使其在区域上相对集中,在发展特色经济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关联产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中的那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交通运输、房地产、证券交易、物业管理、旅游和服务业等在一定时期内向这些行业倾斜。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使其在财源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积极调整和制定当前的制度和规则,为特色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的产权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协调。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坚持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原则,实行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明确企业产权制度。通过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确立企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的直接关系,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通过设立各种正视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保护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投资,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壁垒。同时通过政策、制度、机制的设立可以尽可能快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发挥功效。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甘肃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在硬环境建设上,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和专业市场建设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有效投入;在环境建设上,大力降低特色产业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创建公平、公正、规范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投资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投资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产业引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4、加快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建设,强化邮电、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促进省内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具有重要作用。

5、重视培育和引导特色经济市场的发展。特色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要从市场需求的千差万别中选择具备发展优势的特色市场。由于特色经济的产品大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市场容量有限,市场需求变化快,因此在培育特色市场时,重点要放在如何发现有特殊需求的市场。从现实出发,首先要重视和培育的是本土市场,通过资源整合,组建集团,形成特色产品品牌。随着本土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饱和,自身产业的不断壮大,再把眼光投入到国内、国际市场上。

(三)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

通过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利用政策和待遇,留住农村优秀教师,通过“支教”活动,向农村学校增派师资,缓解师资短缺的压力。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经济发展培养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懂得管理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企业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让企业在劳务市场上公开选聘自己所需要的劳动者和经营者。激励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为企业职工创造继续教育的条件。自办或联办技术培训中心,或选派优秀人员到大专院校、大企业学习深造,以保证企业职工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企业拥有一支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樊元,惠树鹏.甘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7(1).

2、韩剑萍,李秀萍.甘肃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3、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投资与经济增长:甘肃实证[J].甘肃金融,2007(3).

4、欧阳慧.我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特征、问题与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7(5).

5、欧阳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2007(7).

第2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32-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城镇化战略[1] 。这充分显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措施,是解决长期困扰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2]。为此,欠发达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立足当地实际,以新的理念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兰州经济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武威市的天祝县,共计29个县区,总面积约70012.4Km2(空间范围界定见表1),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区。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资源环境矛盾等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兰州经济区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1 城镇化水平较低,内部差异明显

兰州经济区内分布有特大城市兰州市,中等城市白银市,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各类建制镇163个。截至2005年末,经济区总人口997.93万人,非农业人口为279.72万人,城镇水平为28.03%,远低于43.00%的全国平均水平。以县区为单位考察(图1),兰州经济区内部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有兰州市区和白银市的白银区;城镇化水平在50%~60%,具有较高城镇化水平的有红古区、平川区和临夏市;城镇化水平在10%~20%的县区有7个,小于10%的县区达14个之多,差不多占经济区县区总数的一半。总的来看,各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县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各市市区的城镇化水平基本上都超过了50%,但大多数县的城镇化水平尚在20%以下。

1.1.2 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缓慢,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缓慢,1994年的城镇化水平为23.34%,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04年为27.53%,年平均增长约0.42个百分点,不到全国平均年均增长速度0.86%的一半。此外,区内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兰州市从1994年的52.21%增长到2004年的59.09%,年均增长约0.69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白银市年均增长约0.45个百分点,定西市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临夏州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天祝县年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不同的城镇化速度加剧了原本地区差异明显的城镇化水平。

1.1.3 城镇体系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地域差异明显

经长期发展,兰州经济区内城镇体系规模初步形成了由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组成的规模等级结构,但是结构失衡,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序列呈典型的首位分布。2004年城市首位度为4.21。目前,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的市区和县城,这些城镇人口占经济区城镇总人口的80%以上,经济区发展缺失大城市,中等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城镇体系发展仍处于首位中心城市集聚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受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布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兰州经济区城镇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空间分布来看,具有以中心城市兰州为中心,城镇沿河流、交通线、资源开发带呈串珠状分布的特点。区内其他地域城镇分布则相对稀疏,尤其是交通比较闭塞的区域,属于一定规模城镇分布的空白区。

2.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2.1 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形势严峻

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为28.03%,乡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的扩展,经济区将面临城镇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就业人口重叠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就业将成为经济区目前和今后较长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另外,与发达和先进地区相比,兰州经济区科技教育事业不够发达,特别是农村教育比较薄弱,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升级,其总体趋势是以资本和知识密集为发展方向,资本和技术增密不仅排斥劳动,而且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使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能力减小[3]。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富余人员隐形失业状态逐渐显性化和城镇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加,经济区社会保障问题也变得较为突出。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兰州经济区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2.2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兰州经济区内既有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兰州、白银等城市,同时也存在大量贫困的乡村地区。兰州市与白银市的白银区2005年人均GDP分别达到18 296元/人、24 722元/人,分别超过全国人均GDP13 944元/人的水平。但是经济区内5个县的人均GDP只有1 200~2 000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1%~14.3%,人均GDP低于5 000元/人的县市区占到经济区县区总数的55.2%。2005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 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713元,而同期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149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二元结构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口素质限制了兰州、白银等中心城市的重化工业化经济体系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联系,形成了目前经济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特征。

2.3 城镇布局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

受兰州经济区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区内城镇和产业发展主要沿黄河、洮河、大夏河、大通河、湟水、庄浪河、渭河等河流分布,沿河分布的城镇占城镇群城镇总数的80%以上,呈现出城镇和产业区沿河流、沿交通轴线串珠状的分布特征。在水土资源组合较好的河谷盆地内,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规模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用地矛盾突出。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大气环境容量较小、规模发展“门槛”较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市最为典型。

2.4 行政区划障碍和市场分割明显

受行政区经济和管理的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市场分割十分突出,各市州和县区之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各打各的优势仗,不但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相反还在进行优势抵消。各城镇、县区之间的封锁、壁垒和局部利益驱动,导致资源不合理开发、开发区开而不发,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集聚和优化组合,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和集群发展格局。

3.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正确有效地进行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实现科学决策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城镇化是一个受经济和社会等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企图用一个包罗所有因素的模型去描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是难以实现的[4]。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文章利用1994年以来兰州经济区及其内主要地区城镇化水平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函数、灰色模型、联合国法三种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对各区2010年、2020年城镇化水平进行预测,综合预测结果见表2。

综合以上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即到2010年和2020年兰州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2.35%和37.45%。但考虑到区域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上城镇化发展速度会呈加速状态,同时由于在城市中的大量暂住人口没有进行统计,以及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农村人口户籍非农化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现象,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城镇人口,并且未来15年内甘肃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以及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度提高,兰州经济区的城镇化会随着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较大提高,笔者认为这个预测水平相对偏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估算与调整,确定兰州经济区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 2020年在40%~45%之间。

4.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策略

4.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克服了传统空间规划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弊端,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基础之上,有利于优化区域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优化开发区域指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在兰州经济区内部,兰州河谷盆地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是经济区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和甘肃省政府已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布局、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经济区未来人口、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是支撑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区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在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确定空间功能区划,重组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4.2 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城镇群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和产物。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具备城镇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镇群”[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甘肃省将兰州经济区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兰州,中等城市白银,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及163个县城与建制镇的城镇群雏形。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整合海石湾、连城及其周边城镇建立连海市,平川区、陇西县撤区(县)建市,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有效弥补中心城市对它们所在区域辐射带动的不足。同时,构建由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和重点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实现在做大做强特大、大城市的同时,积极培育中等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再造小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除此之外,实施优化整合兰白(兰州市与白银市)核心,强化提升黄河沿岸,积极发展西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带动促进农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空间发展策略, 促进经济区协调发展。

4.3 调整经济区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岗位的过程。没有就业岗位的创造,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就成了句空话[6]。兰州经济区传统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赖城镇吸纳,如果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得不到改善,会从根本上影响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目前,经济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兰州和白银的主导产业又以对就业带动较弱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为主,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满足经济区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合理调整经济区内各区的产业结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两条腿走路战略”,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在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增长拉动下的可持续发展[3]。与此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各地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引导经济区内人口合理流动[1]。

4.4 建立经济区统一的市场,加快各类要素流通

在区域内率先建立各种协作机制的统一市场,不但可以减少和避免相同产业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还有利于最终形成多层次城市竞合区域大格局。由于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从而使得市场分割在群内十分突出,导致群内缺少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在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依托农业主产区,建设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康家崖、文峰、口、会川、五竹建成全国一流的、功能齐全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榆中和平高原特色优质蔬菜交易批发市场的吸引和辐射范围,形成集储运、营销、信息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专业市场;积极建设靖远羊羔肉专业市场和临夏分割牛羊肉专业市场;提升陇西、安定、渭源、岷县等的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等级。此外,配套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加快便民超市向农村扩展。

4.5 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区域内各个城镇间的各种联系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与信息网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设满足经济区整体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兰州经济区内已建成以铁路、航空、公路为主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城镇群高速公路网络,在建设定西至平凉、天水,临夏至合作,临洮至岷县等重点主干道高速公路的同时,加快兰州外环高速公路和各主干道连线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县际公路,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改造陇海、兰新、包兰、兰青铁路干线,形成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合理布局铁路枢纽和铁路客货车站,与汽车站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和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积极谋划兰州与和平至河口段地铁或城市轻轨。与此同时,实施中川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形成以中川机场为区域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依托的航空运输网络。

4.6 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走可持续城镇化道路

受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城镇和产业主要沿河流分布。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最为典型。目前,中心城市兰州的建成区在河谷盆地内已无城市发展后备用地,严重制约了规模扩展和结构提升,必须跳出河谷求发展。随着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城镇化”必将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将变得更为尖锐。因此,经济区内城市规划需要积极引进紧缩城市理念,在保证基础工业用地的同时,增加混合用地,加强对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指标的要求,减少对过量土地的需求,警惕过度开发和土地闲置问题。区内兰州、白银等市区的规划布局应以“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为主发展混合型、多功能组团,取消超人规模的中心商务区、大型广场和大面积低强度的绿化带,重点发展占地少、效益高的现代第三产业,鼓励城市改造和旧城填充等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效益水平[7]。在城市建成区附近划定控制边界,实行控制边界内高强度开发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同时,使得对建成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程度大为提高,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的平均运行成本。对兰州市榆中新城、拟建的连海市、陇西市和平川市采用土地混合开发模式,避免单一的土地利用结构,新区不仅能提供居住,还应提供商业、工业等就业岗位,以及满足居民的服务设施,引导其向能提供多种就业的混合功能的新区发展。在中川、永登、临洮等卫星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土地限制,避免遍地开花,采取相对集中成片的紧凑开发,有利于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区内各级各类开发区的规模也要严格控制,各地应以当地比较优势和开发区原有基础为依托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潜力大、实力强的开发区,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从开发项目上提倡混合模式,不仅要提供居住生活条件,还应提供工作岗位和商业购物设施,减少由于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带来的频繁的交通出行[8]。同时,在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采取有序开发策略,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31,32-34.

[2] 刘勇,林家彬.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85-86.

[3] 赵永革.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2003,27(6):12-13,11.

[4] 孙中和. 灰色关联理论及Logistic模型在我国城镇化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观察, 2001,(6): 30-36.

[5] 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61-63.

[6] 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3,27(6):5-6.

[7] 王慎刚,夏明月.城镇化中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31.

[8] 李翔.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1):53-54.

第3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教育要素 区域性发展 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与区域发展之所以保持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资源的需要,同时地区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即区域性发展与教育资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然而在我国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及对教育要素的研究却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区域教育中人才输出还相对较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缺乏对教育要素的深入研究。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成为了区域性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失衡的状况,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区域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部分地区缺乏对教育要素的研究。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能够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也是缩小地区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教育要素

社会上对于教育要素的界定并不统一,但相关教材对于教育要素的定义大同小异。从宏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手段以及教育途径六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宏观层面的教育要素;而从微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四个方面[2]。当前我们所提到的教育要素一般是从微观层面考虑的,其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知识和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受教育者则主要指的是学生群体,他们是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群体;教育要素中的教育内容则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的文化知识以及技能和思想观念等。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出现;而教育手段则成为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工具和条件,他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传授知识所涉及的各种传播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包括物质方面的,同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

二、区域性发展战略

所谓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为了进行地区工业生产、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等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采取一系列行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初期阶段的发展战略、中期阶段的调整战略以及后期阶段的转型战略。在区域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较少,人类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弱,因此这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多以当地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为主;在中期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当地环境影响越来越明显,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区域内部产业面临调整,所以多以调整战略为重;在区域发展后期,由于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区域发展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高失业、低效率等问题突出,此时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转型,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3]。

三、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片面

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对于教育目标的设定比较片面,往往只有教育的总目标,而缺乏各个阶段的分目标[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区域性教育也不例外,在区域教育中设立正确的区域目标有利于当地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有序进行。教育目标作为区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的主要依据,指导着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方向。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培养符合国家利益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当前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通常以当地学校制定的书籍为目标,其中以中考、高考为目标指向最为突出,这就导致教育目标短浅,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这种以中考、高考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目标,难以形成教育的总目标,严重时会出现教育总目标与各地区制定的短期目标相违背,导致应试教育依然占据各地区教育的首要目标,各地区素质教育的推广严重受阻。当前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多是学校教育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明显,突出强调学校自身利益而忽略国家整体利益和学生自身的利益,学校为达到短期目标,使学生背负强大的学业负担,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较多。

2.教育内容匮乏

教育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纯知识教育,同时应该包括关于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区域发展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道德观念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是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据,同时是教育总目标实现的承担者。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教育内容匮乏的现象特别突出,尽管部分地区在上述教育内容上均有体现,但是个别地区在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甚至形成了单一的知识教育模式。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缺乏对学生心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的知识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的分离,只重视智商的培养而忽略情商,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大等问题[5]。此外,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还存在着单纯的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教育的问题,审美教育、道德教育通常以纯理论知识灌输,缺乏实践的机会。

3.教育主体不明确

对于教育主体的争论,社会不同群体的观念各不相同,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师生关系看,教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只是教育的承受者,是教育的接受者,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认为只要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就能够顺利完成教育目标[6]。教师主体论的弊端还在于它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利益,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教师决定论,即教师的语言就是权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

4.教育环境氛围弱

教育环境作为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外部环境,对于教育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教育内容的传播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中,教育环境较差,教育氛围不强,直接导致区域教育总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家庭观念的干涉,此外学校内部教育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重要原因。从社会环境考虑,社会风气较差直接导致了区域教育氛围不强,众多学生受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就业时不是以所学知识为骄傲,而是凭借社会关系网寻找工作,在这样的风气下,学校提倡的公平教育得不到实现,社会歪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于教育产生厌恶。造成区域教育氛围差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于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使他们忽略了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产生对孩子的放纵行为;同时家庭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氛围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教育环境较差。由于学校通常重视知识教育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和道德教育,往往也会导致学校教育环境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如何提高教育要素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1.明确教育目标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由于教育目标片面,脱离总目标的方向,以至于学生学习被动,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制定区域性发展战略教育目标时,要以教育总目标为重,即以实现国家整体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把“学会学习”这一目标作为重要目标加以实施,从而向教育总目标迈进。“学会学习”这一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教育的学习、道德教育的学习以及审美教育等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可以设定多途径学习方法,包括专题讲座、互动性学习、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参与学习等。同时,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让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课堂与社会的双向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可以通过设定多种语言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汉语教育,取消单一依靠成绩评定学生优秀与否的做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拓宽教学内容

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内容必须拓宽,将教育内容从单纯重视学术教育转变为各种教育全面发展,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打破现有的教育框架,消除固定科目对于学生的限制,打破课本之间对于知识的狭隘界定,提倡整体性学习,改变单纯课本教学的思路,使教育模式从课本教学转变为教科书学习、实践能力学习、社会就业学习等多途径的学习理念。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是确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主体。通过对近几年师生关系的调查我们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弊端,即“教师中心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主体进行调整。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为了“学生主体论”的实现,我们可以制定适合学生发挥自身观点的好方法,其中头脑风暴法以及阶段学习方法就是适合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头脑风暴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某一课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发表意见,而教师则不对其观点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阶段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上的示范和模仿工作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基本不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把每一步都进行分解,讲出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师统一更正。

4.营造教育环境

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环境较差的问题越来越阻碍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已刻不容缓。首先需要改善社会风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进行社会宣传,制定法律法规等,消除不重视教育的片面思想,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不仅要关注子女的课本知识教育,同时要对子女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父母也要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通过让子女承担家庭义务等,使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对于学校本身而言,学校除了开创更多的教育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

参考文献

[1] 孙百鸣.对西部职成教育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探讨.职教论坛,2005(15).

[2] 张景.教育要素的缺憾与研究性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7).

[4] 蔡循光.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基于教育要素的透视.硅谷,2008(1).

[5] 汤燕芬.教育要素新论――由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学理论,2011(2).

[6] 张广君.教学主体关系论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2).

第4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一带一路”的科学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的未来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指明了道路。对于“一带一路”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释: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构建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格局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一战略的建设落实对于中国进行更深入的区域经济合作,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带,实现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中国建设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其次,“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落实不仅仅对沿线各国的经济起到极大的繁荣作用,更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一带一路”战略是以古代丝绸之路精神为文化内涵的,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和平合作、开发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态度,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充分的体现出了一个大国的担当。最后,“一带一路”战略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国际合作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对于未来的国际合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一带一路”战略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1.“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内区域经济的关系。在2015年3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我国有18个省份属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的核心区域,另外还有6个省份和战略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24个省份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浙江、海南、江苏等八个省份,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陕西、新疆、四川等十个省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河南、安徽等六个省份。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涵盖了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地带,同时将众多的小型区域经济地带有机的联系起来如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区等。在促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打破了东部各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

一直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出于一种严重的不平衡状态,虽然说党和政府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总值基数有着较大的差距,中西部地区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旧处于一种十分不平衡的状态。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落实对于解决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带一路”战略贯穿了整个东中西地区,对于三大区域经济的交流与融合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可以加快东部的地区的产业转移,优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途径。第二: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东部地区目前已经出现外向型的经济特色,但是这种经济发展发现一方面缺少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另一方对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并不是很理想。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必将成为东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坚强后盾,东部地区也可以发挥更大的经济拉动作用。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三期叠加”背景下区域经济分层优化。目前我国的经济从整体上来看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现状给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经济水平最高,“三期叠加”最为严重的东部地区可以率先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进行产业转移,而经济水平较低,“三期叠加”不是很明显的中西部地区则可以借助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积极的吸收东部地区产业,强化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一带一路”战略和区域经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定义,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有些专家认为区域经济国际化值得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已经走出了国内市场的界限,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运作,和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融为一体。也有观点认为,区域济国际化指一个地区的经济通过生产、投资、金融和贸易使得该区域的资本、信息、技术和劳动等以及超过了区域界限的过程。虽然说对于区域经国家化的定义有所区别,但是超越区域的限制,从区域走向世界,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一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特点是毋庸置疑的。“一带一路”战略主要由五条线路组成,涵盖了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阿富汗、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63%的人口总量和29%的区域经济总量。

“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于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区域经济增长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界需求在逐步的减少,而对外界经济发展和周边国家的支持能力在不断的上升。另一方面,周边国家和地区处于工业化的不同时期,对于资金、基础社会、技术等有着强烈的需求,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和这些国家地区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可以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第5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保税港区;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2)03-0067-04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功能单一的保税区无法满足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2005年,保税港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动区域发展的试验基地。作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重要创新,保税港区将成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沟通桥梁和纽带。对中国保税港区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弥补不足,应对挑战,制定出适合中国保税港区发展的策略,促进保税港区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保税港区概述

自2005年6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立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等14家保税港区。国内首个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以来,港口区域短时期内就进入比较成熟的运作阶段,国际航线逐渐汇聚,集装箱吞吐规模不断扩大,保税港区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全国各地掀起了申办保税港区的热潮,一些原有的依托港口的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也纷纷申请向保税港区转型靠拢。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填补了西南保税港区的空白。2006年设立的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也按照保税港区政策执行,形成了全国保税港区“4+1”的格局。至此,保税港区已成功起步并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8年,国务院先后批复成立了8家保税港区,我国保税港区进入了快速扩张和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国务院又批复设立了烟台保税港区和福州保税港区。至此,保税港区的全国布局逐渐成型。中国保税港区的区位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14个保税港区中仅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内陆沿江保税港区,其他均属于沿海保税港区。各保税港区的面积从3.71平方公里到10平方公里不等,其中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规划面积为7平方公里以上的保税港区有11个,占总数的78.6%。保税港区整合了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具体功能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目前,部分保税港区已经完全进入了封关运作阶段,封关之后运作逐渐成熟,集装箱吞吐规模逐渐扩大,国际航线不断汇聚。以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为例,2007-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00万标准箱、1010.77万标准箱、1309.86万标准箱,平均每年增长17%。2007年和2011年,洋山保税港区靠泊船舶分别为566艘次、1130艘次,其中完成干线集装箱船舶装卸分别为168艘次和365艘次。

二、我国保税港区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19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对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方法。其中,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Ns(挑战)。对保税港区所面临的环境状况采用SWOT分析,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为制定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保税港区的优势分析

1.政策叠加优势。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特殊监管区域,叠加了各类特殊监管区域的优惠政策,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免证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和宽松的外汇政策等。

2.功能整合优势。保税港区具有口岸、加工、物流三大功能,整合了各类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有效克服和弥补了功能相对分割独立所出现的无序、缺位和管理运作难度大等问题。

3.显著的区位优势。保税港区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大多数位于沿海或是沿河地区。依托发达的城市经济和通过完善的交通设施与广阔的经济腹地相连,具有建设港口的优越条件。

(二)保税港区的劣势分析

1.偏离国际主航线,国际中转处于劣势:我国保税港区并不处在美洲航线和欧亚航线的主航道上,国际中转的区位优势明显不如邻近的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的自由港。

2.保税港区的法律定位仍不明确。保税港区的监管涉及海关、外汇、检验检疫、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各监管部门对于保税港区定位和地位的认知存在不小的分歧,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性不够,迫切需要在国家立法层面给予统一定位。

3.发展起步较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保税港区虽然都具有口岸、加工和物流三大功能,但从保税港区的实际运作来看,物流功能发展较快,出口加工和税收等政策的持续调整,导致出口加工和贸易等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三)保税港区的机遇分析

1.传统海关监管模式有待突破转型。传统海关监管区存在功能区分割独立、监管手续过于繁琐以及多头管理等问题,导致其监管成本增加和急需转型升级。保税港区正是在传统海关监管区基础上的创新。

2.政府的大力支持。保税港区的设立和发展不仅是海关监管制度的重要创新,得到了检验检疫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部门的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保税港区的建设,出台了各项保障措施,为保税港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

(四)保税港区的挑战分析

1.来自周边发展较完善的自由贸易港的竞争。我国保税港区主要处于大陆的终端港口,属于加工型港口。但目前中转型与加工型的港口往往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型自由港。邻近的香港和新加坡港等都是著名的自由港城,与我国保税港区存在较大竞争。

2.降低关税和零关税的冲击。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平均水平逐年降低。特别是从2010年起,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绝大多数货物实行零关税,只有10%的货物可以收取保护性关税,而保税港区本身就享受保税、退税、免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加入WTO和自贸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和弱化了保税港区的功能,保税业务将受到零关税或低关税冲击的影响。

三、我国保税港区的SWOT组合矩阵

构建保税港区的SWOT组合矩阵,如表-1所示。表-1横向为机会(O)、挑战(T),列向为优势(s)、劣势(w),表中矩阵部分为组合策略。

四、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

(一)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目标

保税港区的建立与运营必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我国现有保税港区业务模式、管理体制建设尚未完全成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税港区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目前来看,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目标主要有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中心和自由港等。每个保税港区可根据自身区位特点、腹地情况和政策优势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如表-2所示。

(二)保税港区的国际航运中心战略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有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

我国自由港区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各方面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我国港口集装箱国际中转比例普遍较小。但在港口位置、腹地依托方面,我国保税港区拥有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保税港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支撑,位于三大经济圈的保税港区如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可以逐步向以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的国际航运中心转型。而且,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等,接近国际航道,具有天然深水港,可以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向着以中转为主的国际贸易目标前进。其他保税港区可首先形成区域性航运中心,再逐步向国际航运中心目标接近。如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可首先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和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可依托北部湾优势,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航运中心。

(三)保税港区的自由贸易港战略

真正自由贸易港(又称自由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对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目前世界集装箱港口中转量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港、第二位的中国香港,均实施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装箱前去中转,奠定了其世界集装箱中心枢纽的地位。

与香港、新加坡等自由港比较,我国现有的保税港区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自由度、开放度较低;管理制度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完善等方面。我国的保税港区除在货物进出口及其区内加工、贸易上实现了同样的保税外,在其他功能上还有着较大的区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港。我国保税港区演变为自由港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获得国家层面自由港改革探索政策,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借鉴国际自由港政策,拓展保税港区功能,不断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内涵,更好地发挥保税港区功能,为保税港区向自由港的过渡做好准备。

自由贸易港的建成需要我国保税港区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硬件条件与服务水平,加强与国际港口、物流企业的合作。在建设自由港的道路上,我国有些保税港区可利用自身条件,首先建成在一定区域实内现的自由贸易区,再向自由港的形式过渡。

(四)保税港区的离岸金融中心战略

离岸金融中心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没有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的离岸金融市场集中的地区。保税港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

国际实践证明,离岸金融市场对于国内金融深化,促进外资利用,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有着巨大的作用。发展离岸金融功能也是保税港区向着自由港的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保税港区可以开展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这些功能的良好运行都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环境支持。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能够给保税港区各项业务的交易结算带来方便。

(五)保税港区的毗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保税港区的“毗邻区域”指的是与保税港区相邻的临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技术开发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相邻区域等港口发展支撑地带。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毗邻区域的经济、物流、人才支持,毗邻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与港口的繁荣与否息息相关。

“协调”的含义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对于保税港区与其毗邻区域来说,保税港区毗邻区域协调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税港区的发展与其毗邻区域的发展保持协调同步,二者发展程度相互一致,发展阶段处于相同的层次;二是保税港区的发展与毗邻区域发展相互配合,毗邻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港口的发展,港口的繁荣又为毗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1.毗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义。回顾国内外保税港区的发展历程,保税港区在获得自身高速增长的同时,承担着带动毗邻区域和腹地经济发展职能,其制度外溢效果明显。保税港区的发展,无论在区域、功能、产业方面,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与毗邻区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在政策、规划、信息、运营、监管、人才等方面互动作用日趋显著,带动了以保税港区为核心的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保税港区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有效地处理保税港区与毗邻区域的关系,建立起与毗邻区域间的互动机制,运用和完善政策条件,创新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打破行政体制的限制,促进保税港区与毗邻区域的沟通和融合,实现产业互动、功能互动、规划互动、信息互动、运营互动、监管互动,推动两者向互通共荣方向发展。

2.毗邻区域协调战略的实现途径。国内保税港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与毗邻区域互动,应主动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1)功能关系。保税港区不能完成的功能需要由毗邻区域协调解决。(2)产业关系。保税港区区内产业发展要对毗邻区域产业具有扩散和带动效应;毗邻区域产业发展也要尽可能链接保税港区内国际物流业。(3)区域关系。毗邻区域要做好保税港区扩区的规划和准备。(4)机制关系。建立保税港区与毗邻区域内协调管理与发展机制。

第6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成本会,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同会计一样的基本职能,即反映和监督,从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生产、经营管理对成本会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本会计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竞争使管理者更迫切希望得到准确的成本信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国外跨国企业的进入使国内的众多公司所面临激烈竞争,管理者愈加重视企业的成本核算,更想知道准确的成本信息。新的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企业能够从事产品多样化生产,并解决了产品精致化的要求。当以很低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很高的制造费用时,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发现成本计算错误时,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网络的普及使电子商务日益风行,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前提。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实体已不复存在,由于网络交易的临时性,当某项交易完成后虚拟的交易主体就会解散,在成本计算时将短暂的经营期限再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显得没有必要,成本计算方法将发生根本变化。

一、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成本会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作业成本法在西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作业成本法可更精确地衡量产品的盈利能力,但它也有不完善的一面:第一,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果不考虑环境因素,盲目使用,势必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二,作业成本法虽然大大减少了现行成本会计分配费用的主观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它们,仍未避免生产量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尽管作业成本法不完善,但它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核算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二、发展成中管理本会计的应对策略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者应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2.1.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2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正视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2.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进程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趋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分析成本。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4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2.5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至今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春宏,赵兵兵。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统计与咨询,2004,(4).

[2]徐小华。新形式下成本会计的变革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5,(17)

[3]刑启亮。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4]刘庆志,国凤兰。我国成本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3)

[5]郑凤旺。成本会计教学[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3

[6]赵金付,刘军。对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4)

第7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一、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构成与特点

内驱力(drire)一词源于动力学领域,一直为心理学家们所广泛使用,并常常与动机相提并论。心理学词典对内驱力的解释是:“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唤起的并能指向某种目标的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简言之,内驱力就是驱使有机体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动力。内驱力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可分为原发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由生理需要而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动力,称为原发性内驱力或基本的内驱力,如饥饿、口渴、逃避痛苦等内驱力。由责任感、成就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继发性内驱力或社会性内驱力。因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部动力属于社会性内驱力。从形态学角度分析,内驱力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方面组成。 其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求知的欲望,由于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就有可能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的因自己的学习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辈(如家长、教师等)或同伴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外在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的内驱力最为重要,也最稳固,它把获得知识、追求成功本身作为一种目的。

三种不同内驱力成分所占的比例依个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社会阶级、人格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教师发展以哪一种动机为主,哪一种动机为辅,是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制定发展策略的依据。在青年教师身上,附属内驱力是主要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为突出。在老教师身上,附属内驱力在强度方面有所减弱,来自同伴的赞许或认可不再是强有力的动机因素,但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逐渐增强。而认知内驱力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知识增加而日益发展。当然这三种内驱力,在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即便青年教师把自我提高内驱力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也不排斥他同时具有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研究表明“人们在一种或多种内驱力的基础上行动,往往可在事业上非常成功”。因此,只有在教师的“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都充分开发的基础上,教师的自主发展才能实现。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的策略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教学的各个领域,从教学设计、教学监控、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和评估。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转变,教师需要更高的信息素养来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成败,也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培养信息素养意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构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

(一)培养信息素养意识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认知内驱力

“信息素养”这个名词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将信息素养解释为:人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我们今天所说的信息素养是基于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是在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教学课件,而是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信息的获得与管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与评价、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评估,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不但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且要充分的创设环境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对于教师来说,这些变革在其职业生涯中是一场触及思想深处的变革,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等隐性、显性的东西都要发生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困惑、疑问、迷惘乃至痛苦等心态在所难免。教师面对这些压力与困惑的时候,将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学习的需要,激发教师发展的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从好奇和好胜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一般说来,好奇常常会导致探究、操作、应付和追求环境刺激等行为,所以好奇会产生求知欲望。不断引导教师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增强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逐渐激发认知内驱力。

(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自我提高内驱力

1.提高基本信息能力,增强自信心

目前,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多媒体的利用主要是办公软件的应用、利用网络搜索浏览搜索信息等基础功能,有的教师甚至还不会利用网络资源获得信息,因此提高基本信息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学校有校本培训,为教师提供多媒体技术的继续教育,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师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消除新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带来的负面影响,熟悉多媒体相关的知识。

2.提高教学信息能力,获得成就感

教学信息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与评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但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会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教师的成就感首先来自成功的课堂设计对自我教学能力的肯定;和谐有效生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增长知识发挥潜力,得到学生的肯定与认可;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估与评价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提高,自身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教学信息能力的提高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和尊重,逐渐对教学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激发进一步成功的愿望。

3.提高研究与发展信息能力,获得学术与职业生涯的成就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息能力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教、学、研一体化发展,获得社会认可与成功是教师发展的主要目标。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与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成果获得研究信息与资源,提高研究效率与方法,研究成果是促进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附属内驱力

信息技术平台对于激发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附属内驱力具有重要作用。附属内驱力存在的依据就是教师之间存在着依附性,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与赞同,并且把好的状态保持下去。根据上海市宝山区的研究经验,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将会使教师之间有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自2003年以来,宝山区提出了“三度空间”的概念,即教师个人空间、学校个性空间和区域共享空间的“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袋”。教师个人空间,提供给教师个人编辑专业发展的档案,是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层平台。学校个性空间,提供给本校教师的学校内共享与互动的交流空间,是学校为支持教师成长提供的第二层平台。区域共享空间,提供给本区所有教师的学校间共享和互动交流空间,是区域、学校为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层支持平台。在学校、区域两个层面的交流平台将会有效地促进教师第一层面的档案建设工作,从而有效地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新.论教师参与课改的内驱力激发,教师教育研究[J]2006.6.

[2]王亦群.运用心理效应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现代教学[J]2005.6.

第8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资源共享 功能定位

我国的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始于2000年左右,主要的契机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项目背景下兴建起来的。唐山市作为河北省的重镇,紧邻京津,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建立唐山区域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1.唐山市区域信息资源概况

唐山市紧邻京津,经济发达,拥有河北联合大学(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合并而成)、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各高校拥有相对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各自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同时拥用以唐山市图书馆为代表的各级公共图书馆,以及唐山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通过网络调查和其它方式调研,得出唐山市区域信息资源现状[1]:(1)在唐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种类和数量上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一般均购进了数据库。但是,他们的服务对象多以本校师生为主,极少面向社会;(2)政府、企事业单位很少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资源,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除了自有的专业工具书、参考书外,大多从市科技情报所、市图书馆等公共信息服务机构获取。(3)在唐高校隶属机构不同,各馆使用的文献自动化管理系统不统一,编目数据不同;(4)各机构之间缺乏统一沟通、协调,造成数据库重复购置的现象较严重。由此可见,有必要建立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既节约购置成本,又能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2. 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构建原则和模式

2.1市政府参与图书馆联盟

根据我国图书馆联盟的成功案列,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应设立联盟管理中心,由政府部门担任,进行联盟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制订联盟协议、章程、发展规则、实施方案等,组织采购谈判、网络平台构建等共享业务,各参与的高校馆和公共馆由专人负责本馆与联盟间的事务。

2.2分步骤分层次发展的原则

唐山市内高校馆和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各异,建立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应遵循先小后大,逐步发展的原则,首先由唐山市高校中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的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或唐山图书馆牵头,组织在唐各高校馆积极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成功运作,形成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唐山市各级各类图书馆。

2.3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

由于图书馆历来被认为是公益性的事业,但图书馆联盟的成功运作必须要依赖于经费的支持,CALIS、ICOLC之所以成功,均因他们都视联盟为一个经济体,实行效益化的企业管理。唐山市图书馆联盟经费来源:一是政府投资和扶持,二是成员馆交纳会费、三是社会企业捐助外,除此之外联盟应提供有偿共享服务,这样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才能持续发展。

2.4与数据库供应商合作

唐山市各高校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但是一般仅限于本校的利用,而数据库供应商,拥有大量的专业人力和专业技术。超星数据公司拥有的读秀学术搜索,将国内的众多图书馆MARC数据进行整合,同时将国内外的数据库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一站式的搜索和查询;同时超星数据公司与广东省 12 所高职馆合作,建立了一个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共建共享联盟实验平台”[2],该平台为 12 所高职馆实现资源共知共享,文献传递,也使超星公司通过拓展自身的服务得到更好的发展。唐山市区域图书馆也应积极寻找合适的数据库供应商进行合作,将全市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便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利用。

2.5与市内的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共建联盟

唐山市的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同时拥有开滦矿、唐钢等多个厂矿企业,它们有的虽然购进一些信息资源,但是对于其自身的需求而言还是不足的。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应与它们建立合作关系,共建联盟,一方面从这些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另一面也可为之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满足他们的科研和发展需求,从而达到共同发展。

3. 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定位及服务方式研究

3.1功能定位

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由于既包含高校图书馆,又包括公共图书馆,所以其功能既包含高校馆的基本功能,同时又要完成公共的职能。即各高校成员馆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要求,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同时即根据ILFA和UNESCO共同制订的最新版《公共图书馆宣言》的规定,以所有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提供多种信息服务。所以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应成为本市区域内主要的信息集散中心、社会教育中心、文化传播中心、成为唐山市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中心。

3.2 服务方式

唐山市区域联盟的服务方式基本包括两部分:一是联盟内,各成员间依据共建资源共享资源的原则,在整个联盟馆内各高校图书馆和各公共图书馆实行通接通还,资源互利互惠,实现全联盟成员读者在任何馆均可借阅,均可还书,均可查询,均可传递。二是针对联盟外读者,联盟内个成员馆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对外服务,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和传递业务。具体可包括:①图书借阅;②数字资源检索服务;③数字资源远程传递服务;④利用QQ等网络工具进行在线服务,解答读者各种咨询,提供资源需求处理等;⑤建立唐山市区域联盟网站进行信息。

4.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战略发展研究

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必须立足于可持续需发展的战略:首先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联盟的制度规范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联盟章程及有关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成员馆的权利和义务。第二、资源建设方面上,要持续发挥纸本文献的核心保障和后备保障作用,同时拓展在数字文献资源上的支撑作用;第三、在服务模式方面,提供开放式的共建共享环境;第四、建立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绩效评价体系,促进联盟的更好发展。

5.结论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从图书馆的生存发展角度来看,还是就用户的需求角度而言,单一的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形势的要求。图书馆联盟凭借其强大的整体力量,联合采购,共担风险,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功能已经成为图书馆成长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新力量和新理念。建立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实现唐山市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日益激增的读者需求,促进唐山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科联2012年立项课题《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定位与战略发展研究》(TSSKL2012-048)。

参考文献:

[1]毕长泉,曹健,吴卫华,王艳红.基于云计算的唐山市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设计[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6-99.

[2]李霜梅.试论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的构建[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4-77.

作者简介:

秦荣环(1973- ),女,河北故城人,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检索,信息检索。

张家生(1969-),女,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

第9篇: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关键词:跆拳道 传播 推广

1引言

跆拳道,作为韩国的体育健身项目,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它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逐步深入并渗透到人们的业余生活中,牢牢的在体育健身市场里占领自己的领先地位。从其在电视、网络、群众生活中的出现频率明显表明大众对跆拳道的认可度远远超越了中国武术。所以,以西安地区跆拳道推广为个案,研究跆拳道推广的理念、方式、路径,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以此为更多体育健身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对于我国体育健身事业大跨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西安地区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现状

2.1跆拳道馆/俱乐部

据西安市体育局的最新统计,西安跆拳道培训机构在120家左右,按照正规程序注册的有50家左右。笔者经过调查,西安市跆拳道俱乐部或道馆总共有47个,其中12家属于连锁经营,占总调查数的26%,主要分布在西安市高新、雁塔、碑林、临潼、长安、阎良、灞桥、新城和未央九个城区。47家跆拳道俱乐部或道馆总共有教练125人,其中有个别跆拳道教练分别在不同的俱乐部工作。

2.2练习者年龄分布

调查发现,练习者年龄跨距比较大,18岁以下的练习者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92%(,青少年非常热衷于跆拳道运动,跆拳道能够提高他们的速度、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促进骨骼肌的发展,对体质有所改善。25岁以上的锻炼者数量很少,一是柔韧性差制约跆拳道腿法,二是闲暇时间少,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限制了锻炼的动力。

2.3教练员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西安市跆拳道教练员教龄在1-3年的最多,占被调查教练员人数的39%,其次是教龄在3-5年的,占35%,不足一年的占15%,5年以上的最少,共有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1%。教练员来源统计显示,目前西安市跆拳道教练员主要为体院在校生和毕业生,占总调查人数的83%,其次是道馆自身培养的教练员,专业队退役的教练员之占6%。以上数据显示,目前西安市跆拳道教练员的教龄普遍偏短,实践经验不足。

2.4跆拳道馆教学情况

调查中发现,多数跆拳道馆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考级不统一,有的道馆为了赚取考级费,并标榜自己的训练能力,不惜私下降低标准。此外,有些道馆为了能够留住学员,故意拖延课程,特别是升入蓝带级别后,就很少安排参加考级。走访中笔者还了解到学习跆拳道的费用也是高低不一。训练时间也不大一样。另外,同一个班级的学员年龄相差较大,由于教练员有限,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2.5俱乐部模式推广传播的优势劣势

各种跆拳道馆和俱乐部的成立站在了跆拳道文化传播和推广的最前沿,在盈利的同时,提高了项目的知名度,深入推广了跆拳道文化,吸引了更多爱好者的加入,提升了跆拳道文化的传播广度,同时还能发展市场经济,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西安跆拳道培训开展较晚,目前的跆拳道培训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跆拳道培训机构的经营者依然没有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注册,有的道馆场地狭小,没有垫子,护具也不合格。“黑户”、“改行”教练误人子弟,有些道馆为了能够留住学员,故意拖延课程,故意推迟考级时间。在考级方面,假证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3西安地区跆拳道的人际传播和大众媒介传播

跆拳道门槛低,易学易练,身边跆拳道练习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自然会影响到更多的体育爱好者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然而,人际传播也出现了瓶颈期,由于各种原因,西安地区跆拳道成人班开设的越来越少,低龄化趋势明显,有些成人跆拳道爱好者逐渐放弃转向空手道等其它运动项目。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对跆拳道的传播起到了辅助推广的作用。在笔者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关于跆拳道学员接触跆拳道的渠道,选择“电影电视”的学员占总人数的18.5%,超出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的选择人数。大众媒介推广传播跆拳道有其权威性、时效性、广泛性的优势,但也有其不足,根据笔者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选择纸媒、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了解到跆拳道的受访者偏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大众媒介在跆拳道传播和推广中的作为不够。

4推广策略

4.1加强政府监管

虽然西安的跆拳道培训已经有十几年,但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各类比赛机会太少,陕西的跆拳道培训发展较为落后,直到2007年才成立了陕西省跆拳道协会,而西安市跆拳道协会还正在筹备当中。随着2013年西安市首期跆拳道教练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西安市跆拳道市场未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4.2完善俱乐部硬件设施,提高教练员水平

俱乐部场地应由跆拳道专业道垫拼制而成,场地内的壁柱、镜子、训练中的一些辅助工具都要做安全处理,脚靶和护具必须是海绵外面包皮革,练习者在实战中必须要穿上护具;同时加强学员的安全教育。相关协会要把跆拳道教练资格培训常规化,保证教练员队伍规范、有序。同时,对跆拳道培训机构教练资质的监管力度也将逐步加大,推动西安大众跆拳道的发展。

4.3推行行业统一模式的运营和管理

目前西安跆拳道培训的不统一,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例如道馆间相互不承认彼此学员的段位和等级。考级测试标准不一、发证单位不统一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整个行业的协调和改善。只有同意该行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才能使这个项目能够始终保持良性循环的态势,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传播。

4.4加强大众媒介对跆拳道的推广传播

不同的媒介在推广传播上各有优势,但就目前西安跆拳道市场不规范不统一,各自为营的营销方式下,尽早对跆拳道行业进行统一规范,使大众媒介能在跆拳道项目的推广和传播上发挥出自身优势,更多、更深入地对跆拳道项目进行宣传和报道是所有跆拳道从业者应探索的目标。参考文献:

[1]陈立新,张明坛,吴蕾红.论我国跆拳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0(3):16-18.

[2]郭红兵.从传播学视角比较散打与跆拳道的异同[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