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初中英语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英语研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英语研修总结

第1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我是来自辰溪二中的赵茜。我能高兴能代表“国培计划”初中英语组作此次汇报。自今年九月开始的国培计划于此已进入了尾声。国培各阶段的学习,带给我们巨大的收获和傲人的成长。对此,我谨代表我们全体初中英语班的学员们表示: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首先,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豪华的专家团队,他们分别是教育局教研室王珊燕老师和向欣芝老师,进修学校刘小燕老师,辰溪一中姚玉兰老师,思源学校钟小和老师,实验中学的蒋丽君和周彩霞老师以及火马冲中学的唐丁悟老师。在整个研修活动中,专家给予了学员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我们人才济济的中学英语组,各学员们都是来自我县29所中学的优秀教师。我班学员共41人,进修学校张宗霖老师担任本班班主任。在此期间,各位学员也转换角色,从教师回到了学生时代,向专家们汲取经验,浇灌自己,以获得更多教学思路。

此次国培计划共分为六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问题诊断中,县进修学校、县教研室、各送培团队一起参加调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总结,确定了中学英语的研修主题:“在英语教学中贯彻如何以读促写”。

第二阶段通识研修篇:9月22号“国培计划(2019)”通识研修培训于县纪念堂会议厅拉开帷幕。在本次培训中,由进修学校杨永情书记主持,张良建校长致欢迎辞,教育局师训中心周福金主任作指示讲话。来自株洲市二中的黄国维老师和湖南省教科院的贺彩云老师为我们带来两堂精彩的讲座。最后由进修学校李小春副校长为大家解读了本次国培计划的培训方案。

第三阶段示范教学篇:10月16日至17日,初中英语组齐聚火马冲学校观摩“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以读促写”主题示范教学。在观摩示范课之前,班主任张宗霖老师就本次培训进行任务分配和参训要求,要求每个参训老师认真、用心对待本次培训,争取每一个阶段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第一堂示范教学课是董芷帆老师带来.以3a部分作为写作引导,在小组活动阶段的作文点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了“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下良好的教学效果。随后,毛慧君老师所授为一堂精彩的听说课,她采用五步教学法,有序教学,展示知识、技能等基础教学。蒋丽君老师所上示范课一如既往的优秀和流畅,为学员们在接下来的研课磨课阶段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和先进理念。易梅老师带来了一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她对文本的把控和整个教学的思路,充分凸显“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让我们这些听课的学员感觉受益匪浅。最后由钟小和老师作有关“以读促写”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示范课之后,各小组在张宗霖老师的主持下开始对四堂示范课进行激烈的探讨和积极的点评,其中迸发各组员们教学思想碰撞的火花和对知识——也就是对如何在课堂中开展“以读促写”模式的强烈渴求!

第四阶段研课磨课篇:研课磨课阶段可分为三小节,个人研磨,小组研磨,集体研磨,在这一阶段中,学员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革新和实践,日常读写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开始转变。首先是个人研磨阶段,每小组推选一人参加研课磨课,并且在此过程中同时开展了小组研磨,各小组积极讨论课题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上好一堂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群聊的截图中都是各小组学员教学思维的迸发,将之前示范课所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糅合成一个小组课题的呈现。其中,不光是要上研磨课的个人开始思考“以读促写”为主题的教学课程应该怎么上,小组其他组员也在认真思考和琢磨,积极探讨用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思路构建一个课题,为研磨课学员代表出锦囊的同时,也做到了实际上的“同课异构”。最后的集体磨课阶段,由各小组学员代表进行磨课展示,在展示和随后的学员点评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员们从一知半解到研磨课时所呈现出来的成长,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等等。令各学员感觉幸运的是:随后我们不仅得到了专家的点评和建议,还得到来自省国培办督查以及陈红老师的现场指导,陈红老师是湘潭市教科院英语教研员,也是享受湘潭市人民政府津贴的优秀专家,从事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近30年。在教育、教学、测试、师资培训等方面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陈红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用提问的方式初步让各学员明白什么是“以读促写”,“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以读促写”就是用阅读作为一个支架,让写作变得更加丰满,变得更加容易。“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写”,让输入能高效地转化为输出。因此,学员们在最后的成果展示阶段有了质一般的提升和变化。

第五阶段成果展示篇:在成果展示阶段中,学员们踊跃报名,最后为我们呈现了七堂非常成功非常生动的展示课,七位老师在为期两天的“成果展示”阶段中,将所学所思所想实践于课堂,每一堂课都完整地体现了本次的研修主题“以读促写”,展现出流畅的课堂设计,成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跟着授课教师的引导,认真分析文本,构造语言框架,了解写作大纲,展示小组活动作文互评等,在此过程中亮点频出。这是每位专家和学员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共创结晶的成果,也是对本次确定研修主题的我县进修学校、县教研室、各送培团队专家最大肯定。本阶段,各学员聆听了陈红老师的讲座《让学生爱上书面表达》,从写作到阅读详细讲解,用她自己多年教学的经历为学员们举例并剖析,使得我们受益匪浅。

今天是我们国培最后一阶段:结业提升阶段。各位齐聚在思源学校听身为普通一线英语教师的我作此汇报,我感觉很荣幸。短短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对于本次的培训却是感触良多。以下是我们初中英语组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大家均表明此次培训为其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实用的读写教学模式。今天我们结业了,收获满满,对此我想说:

在本次国培项目开展学习之前,我们初中英语培训组的学员大多数都不了解何为“以读促写”,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六个阶段的打磨之后,学员们认识到在“以读促写”英语教学模式中,目的是为了将阅读和写作两个板块相衔接。以阅读作为输入,写作作为输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已有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其搭建语言支架,将重点难点突出,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处理,提供给学生写作时可用的素材,如:单词、短语、句式以及大纲等。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时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在写作时体现学生结合自身处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让整节课各环节下来,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写”。这是我们初中英语培训班的收获,也是我们本次培训所获的巨大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也会不断坚持和推广“以读促写”这种教学模式。

以下是我们本次国培计划初中英语班的省优秀学员和县优秀学员,以及我们各位学员发表的优秀心得体会和由“以读促写”为主题的优秀论文。

最后

感恩一路引领的导师们

感恩一起奋战的同僚们

感恩所有的遇见!

祝福!

第2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 研修一体 教师专业发展

开发利用好教师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践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和“用最强的师资支撑最大的民生”理念,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实施“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共同发展”策略,以校本全员培训为基础、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教改科研为先导、“导师制”培训为龙头、名师骨干培训为重点、登记制度为保障,加大统筹力度,加强培训工作,教师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进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保障。

一、研修一体,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我院担负着全区83所中小学的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工作,履行着研究、指导、培训、评价、服务等职能,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智囊和助手。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指导,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院的生命线。培训好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我院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工作,让全区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一是完善指导服务功能。

在创建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完善与直辖市文化区地位相匹配的“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功能,切实加强中小学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科研指导、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育信息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五个中心建设,增强学院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

二是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坚持开展教职工论坛、“两课”活动、教研展示等活动,采取学习培训、上挂锻炼、下校交流(或蹲点)等措施,搭建高端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平台,切实加强教科研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助推专家型教科研人员的成长。

三是整合科培研德力量。

进一步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力量,优化部门职能和工作规范,强化每个教科研人员“科、培、研、德”四位一体的职责意识,勇于担当,鼓励创新,促使每个教科研人员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承担各类教师培训任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四是加强“四化”建设。

立足课堂教学,着眼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研方式变革,按照“教研专题化、科研培训化、培训课程化、研修一体化”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研修一体化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教师教育“一盘棋”工作的活力。

五是提高课堂教学胜任力。

坚持开展职初教师、农村教师、边远薄弱学校教师等培训和学科优质课大赛,以赛促培,赛训结合,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重庆市首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基本功大赛决赛中,我区8名选手获得了7个全能一等奖,在24个单项奖中获17个一等奖。在重庆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我区6名选手全部夺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在重庆市教委直属小学与主城部分示范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中,我区教师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六是加强教师研修平台建设。

开展网络教研,建立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构筑教师研修共同体,助推教师发展。同时,总结推广“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成果,深化校本教研,开展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实验工作,指导各中小学加强教师校本培训,立足本土催生教师发展。

五年来,全区5000多名城乡中小学教师100%参加了继续教育,合格率保持100%,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中小学教师STM体系研究”(选拔、培训、管理)课题成果获市政府首届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二、突出骨干,全力打造教师队伍领军人才

中小学教师高端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培养一支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队伍,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是我区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区优势,聚集利用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开展中小学教师高端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等基础教育高端人才的一项新的教师研修模式,是我区坚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前,“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已先后聘请148名在全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专家教授,为我区中小学培训了423名优秀骨干教师。第五届“导师制”99名学员和第三届“名师班”20名学员的培训工作持续扎实推进。“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在探索起步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深化发展,突出了三个重点,做到了四个结合,实现了三大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突出了三个重点。

从培训对象看,重点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带动整个队伍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从区域类型看,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均衡发展;从价值目标看,重点培养培训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着力追求教育家办学。

二是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专家教授、优秀教研员和学员有机结合。从重庆市教科院和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等聘请的专家教授,从我院聘请的各学科优秀教研员,与从全区各中小学选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相应的学科组,拧成一股绳。按学科教学特点要求,导师、学员和联络员根据学员实际,量身制定学员培训发展计划,从理论水平提升、教学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增强、成果业绩展示、示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导师对学员开展结对培训,提供“全程服务”。二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各中小学有机结合。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学员送培学校、导师、学员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形成互动共向合力机制。三是学员发展的现实基础、最近发展区和发展愿景有机结合。从学员自身实际出发,找到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科学确定学员发展愿景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培训,高规格要求,高质量展示,引导每位学员立足现实发展的起点,着眼长远可能发展的目标,追求专业发展的快乐和生命的幸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差异发展,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四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精品课堂教学、项目驱动、科研引领、成果展示等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三是实现了三大创新。

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师培训方式,“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一是创新了教师研修模式,把“学、研、修”融为一体,提高了骨干教师内涵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二是创新了教师培训制度,坚持定期开办,加强考核激励,对学员培训后的持续发展和作用发挥等及时跟踪,完善后续跟进培训;三创新了联络员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培训主体之间的桥梁问题,保证了培训的顺利进行。

四是取得了显著成效。

“导师制”和“名师班”培训新机制的建立,让所有教师都有了不断提高、梯次提高的机会,提升了教师争当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教育家的积极性,使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家等为龙头的优秀教师群体。目前,全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全国模范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全国先进集体2个,重庆市优秀教师群体1个,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重庆市学科带头人1名,重庆市名师4名,重庆市特级教师20名,重庆市教育终生贡献奖2名,重庆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2名,重庆市骨干校长8名,市级骨干教师154名,中学研究员级教师11名。

三、辐射示范,着力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

作为重庆市首批教师进修学院和中小学教师教育市级培训基地,我院积极承担国家级和市级有关教师教育工作,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缩小城乡学校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供教育公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顺利完成市级培训项目任务。

我院先后承担重庆市小学数学培训、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初中英语骨干教师、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援教涪陵英语教师等培训项目,为全市培训学科教研员和优秀教师397人。

二是扎实开展“国培计划”工作。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我院与四川外语学院合作,组织全市各区县59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完成了“国培计划”重庆市初中英语教学能手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院 组织区内9所中学和28名优秀骨干教师,承担了重庆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地理和化学置换脱产项目38个区县142名学员的影子跟岗培训工作,呈现出“培训层次高、培训规模大、培训模式新、培训资源优、培训定位准、培训监管严、培训实效显”等特点,得到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办和市教委的充分肯定。

三是真心真情开展对口援教工作。

我院组织教科研人员先后对国家级贫困县奉节、城口、武隆、涪陵、秀山、酉阳等送教17次,听课308节,评课275节,上示范课47节,开展专题讲座86场,问卷调查5650份,受培教师达22500多人次;同时,还组织区内市、区级优秀骨干教师48人次送教12次,上示范课105节,听课280节,交流研讨86次,受培教师达8000多人次。

四是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影响。

第3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一、始终坚持了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原则

本学年,我校根据《宜宾市翠屏区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要点》《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学部工作计划》和《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办公室2010——2011学年工作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继续教育工作。我校始终紧扣“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选择校本研修、项目研修课题;切实抓好远程非学历培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了读书活动,从而实现了教研活动、继续教育活动真正服务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目的,初步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继续教育文化,较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好了务。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学年初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组,确保了教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组长:(校长、书记)深入教研、继续教育第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效地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副组长:(教科室主任),始终坚持踏实工作的原则,深入各教研组调查了解,及时安排任务,全程监督实施。

成员:。各教研组长对本组工作尽心尽职,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继续教育辅导员:精心准备,认真辅导。

3、继续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三、本学年完成继续教育内容概述。

本学年,我校依据翠屏区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之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继续教育活动。

1、组织指导教师参加了第二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教科室安排部署下,指导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并督促上网学习。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各有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地理、生物各有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开展了读书教育专着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活动,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读后各教师撰写了心得体验文章来归纳、整理收获。

3、青年教师培训。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了4个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与教研组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培养效果明显。在片区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宇指导学生科技发明获市级一等奖。

4、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本校也加大培训力度。

5、远程非学历培训。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加培训后各教师都撰写心得文章归纳整理学习所得。

6、开展“高效课堂讲坛活动”。在业务学习会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及时了解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的相关理论。

7、参加中学二片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校积极参与中学二片区文科、理科说课竞赛。参加宜八中学科培训。

8、参加师训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

9、本学年我校派遣等11人次到外地学习。

10、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上课、评课活动。

11、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项目研修活动。

政史地组:农村初中政史地知识过手最有效的方法探寻

数学组: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艺体组:农村初中课间操改革初探

语文组:重视课堂提高效益的研究

英语组:宗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探索

理化生组:农村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

三、不足与反思

第4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英语教师;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009-4156(2011)01―093-03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近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是新课程实验推广的主力军,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从2007年起,江苏省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英语教师实施免费培训,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省县城以下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人均轮训1次,以全面提升农村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结合的方式进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选取了在江苏教育学院参加省级培训的138名江苏省连云港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作为调研对象,旨在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对象与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他们主要来自连云港地区的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东海县这四个贫困县的138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其中女教师95名,男教师43名,这138名学员都是来自于农村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定量研究的调查工具是“在职教师培训调查问卷”,该问卷由15个题项组成,内容涉及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和培训评估。题项采用5分制(1―5分),如:1=非常赞同;5=非常反对。问卷调查于2010年7月培训结束后发放,收回130份,有效问卷126份,占收回问卷的97%。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定性研究是选取一些本期和往届的参训教师进行培训各方面的访谈,所搜集的材料用来验证调查的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1.调查结果分析培训方法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与教师参与程度,是新课程培训能否高质量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结果表明(见表1),参训教师对培训中授课方式的认可程度依次为示范观摩和研讨课(70.7%)、实践操作课(42.5%)、课堂案例分析课(34.0%)、角色扮演和游戏课(24.5%)和讲授课(11.3%)。各选项数据反映出学员希望各种培训方法都能运用于所接受的培训中,但实际培训却以培训者讲授为主,其他方法很少兼及。在与部分学员的访谈中,大部分人也表明有些培训者的方式过于单一,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沉闷,而那些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培训者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训教师对其授课满意度较高。

培训内容是教师培训的精华所在,是新课程培训能否达到培训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66.8%的参训教师对有关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课程最感兴趣,他们最需要的培训依次是语音语调、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学生模仿的主要样本之一,而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多为转岗教师或兼职教师,加上农村的学习条件有限,学生们很难接触到标准、地道的发音。对各种教学法和科研方法的培训内容也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57.7%和44.9%),同时将新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研能力相结合的培训主题也是参训教师迫切需要了解的。参训教师在短暂有限的培训时段内,最需要学习的是能解决他们教学中实际难题的方法。访谈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教师已经意识到仅仅做一个“教书匠”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教研方法,学会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已成为众多参训教师的共识。

考核评价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评定教师培训质量的必要手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结果显示(见表3),42.5%和34.0%的参培教师认为培训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以及培训对自身的工作帮助不明显,28.1%的认为培训更新了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学技能。而对于培训单位深入学校跟踪评价、收集培训反馈信息的工作则反映冷漠,仅有9,4%的教师会积极配合。据往届的参训教师反馈,所谓的后续跟踪评估服务并无任何客观的评价体系,只是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教师培训忽视了培训效果评估与反思等环节,且培训结果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2.完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的建议

(1)培训前――深入调研,了解教师的内在需求,组建培训者团队,使培训内容和方式最大化地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和教育机构在实施培训时要有全局意识和超前意识。培训前培训负责团队应通过问卷调查或和当地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熟悉农村中学教学的基本状况,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英语师资的缺额情况和教师培训的内在需要。在此基础上,成立学科专家组研制开发培训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增强培训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精品性。

组建一支专家型和经验型相结合的培训者团队是培训前各培训机构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它是教师培训工作高质高效进行的必要保障。本次培训中所呈现的培训者团队模式,即知名专家+展示专家+示范专家模式,受到了广大参训教师的欢迎。知名专家是来自于高等学校的英语学科教学专家,主要是介绍中学英语的教研动态,总结英语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提升参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展示专家是来自于各市、区、县级教研室的教研员,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将教育理论融于教学实践,指导参训教师的教学;示范专家是来自于教学一线,有较高教学实践能力并获得国家级或省、市级中学英语优质课比赛奖项的优秀教师,参训教师通过现场观摩具体课堂教学的实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调查结果证明,参训教师对这种梯队式的培训者团队模式评价颇高,满意率高达90%。“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共同携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共建,统整教师利益、学校利益、社会利益的一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一致,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致,将教育培训各要素的协调发展的需要,内化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将教师的价值取向与培训的环境融为一体”。

(2)培训中――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模式,强化培训管理,保证培训内容和目标的顺利实施。

目前,教师培训方法单一、陈旧是制约培训质量提升的瓶颈。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以专家讲、学员听的单向信息传输方式为主的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必将导致整个培训工作缺乏活力,效果堪忧。与之相

反的是,学员参与度高的培训方式则深受好评。师资培训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比如以专家讲座为主的理论指导课+以听课、评课为主的观摩学习课+学员讲课为主的教学实践课+以讨论、交流与反思为主的研讨课,这几种培训模式互补长短,使得培训方式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

本次培训成功的管理模式也为今后的中学教师培训提供了借鉴和经验。本次培训由江苏教育学院的外语系主任和教务处处长共同负责,落实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为协调和解决参训教师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培训班配备两名班主任。学习班主任要跟班听课,主要负责日常的考勤、成为学员和培训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生活班主任主要负责解决学员饮食、住宿等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同时,班级设立班长一名,组长四名,协助班主任工作,及时反映学员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班级建立了网络平台,印制了通讯录,不定期开展学员座谈会,使得班主任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正是这种人性化的学习和生活管理模式使得培训效果显著,本次培训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最终测评中取得了93分的优异成绩。

(3)培训后――建立健全发展性评价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对培训进行全方位评价。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的师资培训都侧重于培训期间的工作落实,随着培训结束,培训机构对参训学员的指导等后续评估管理工作就销声匿迹。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建立一套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具有权威性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就十分必要。要建立这种机制,就应当由培训者与受训者以及他们之外的第三方来共同分担培训主控权,相互制衡,把教师培训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督导评价机制。

对教师培训进行评估的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参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跟踪调查,可采用面谈、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者素质、学习效果意见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培训教师的评估,主要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热情、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及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对培训机构的评估,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并把评估结果与受评单位的资质许可相挂钩,对培训效果差的培训机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甚至取消其资质,从而激励培训机构严抓培训质量,优化培训结构,提高培训效果。

第5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精选教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模板【一】

20xx年5月9日,清晨迎着细雨,带着几分激动,几丝憧憬,我踏上去xx的客车——参加xx省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有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来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感谢学校、区教育局给了我这次研修学习的机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研修提升的平台,学习时间虽然并不长,但它给我引发的思考和震撼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下面就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我们这群来自全国的40名初中英语骨干教师齐聚一堂,组成了一个严谨向上的学习共同体。大家承载着责任与希望,在日复一日的紧张、忙碌、充实中学习着、生活着。白天听专家教授讲座,认真领会,做好笔记。各小组积极讨论,说体会,谈感想,提问题,交流各自学校英语教学的措施与方法。讨论后,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展示于众,交流分享。晚上,学员们根据一天的学习交流所得,结合自己,结合实际,及时反思,完成作业,本次集中培训学习让我的教育理念更加清晰,以前零零散散的或者比较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重新梳理与整合,英语教学的诸多微观技能与方法也丰富完善了许多。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得,但抬头望天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新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提高质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师,我们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越来越朝着急功就利与速成的方向发展,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挑战。这些都需要在理念上纠正与更新,使我们的教育不离其本质。

二、更新了教育教学思想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思想得到升华,教育教学的远景方向更加明确。新课程的关键在于新理念的引领与支撑,只有思想理念的改变才能带来教师教育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需要教师有否定自己的过去,改变自己过去的勇气和胆略,甚至需要脱胎换骨。

英语教学应达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目标。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终极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科学实施,不仅要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关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目标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教学要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载体,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体现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目标和评价的控制以及课内课外的配合等都要基于学生,关于学生,为了学生。

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陈旧的教学模式。

三、观摩了专家名师风采

此次培训活动的一大特色就是理念联系实际。不仅聆听了专家的解读,而且近距离地学习了名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班级管理艺术。齐鲁名师杨淑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课堂设计》,强调新课程中,教师应加强研修,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校本教研不能丢,专业成长方才有动力。如若深入多思考,目标达成就不成问题,都很有指导性。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深深打动了我。

而北京市十一中的王鲁豫老师的《素质教育下的高效英语教学及案例分析》的报告,完全是自己的实践的梳理和总结。王鲁豫原本是xx泰山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因为她的教学改革成果斐然,得到社会的认可,去年被聘于北京市十一中担任英语改革教学工作。王老师提出,教材要善于整合,才能应用于教学。

四、教师自身的成长

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成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的软实力来自己于拥有一只业务能力强,团结敬业的教师队伍。对于个人而言,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适当现代教育的需要。此次培训,很多专家与同仁重点谈了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

康淑敏教授的《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报告。教师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又如,寻阳教授的《英语SLA课堂反思性教学》讲座,提出教师对教学进行研究,加强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提倡及时反思。教学反思是一个循环过程,只有及时反思,才有进步,才能提升自己。

五、结识了全省教学名师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教学一线的精英、名师,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大家将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互相交流。同时,还建立友谊的纽带,平时只能在报刊杂志见到名师的老师,通过此次机会,终于可一睹尊容,亦为乐事。创办的QQ群,成为了大家各在一方时交流的平台。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是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我格外珍惜。在集中培训时,我总是坐在前排,笔记也格外认真,生怕有所遗漏,而造成遗憾,辜负上级的期望。回到学校,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仔细,目的就是要将学校的年轻教师都带动起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将把本次研修所得进一步学习内化,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大路上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精选教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模板【二】

时间往往是在不经意中流逝,一年的时间就这样在我们的手指中倏忽而逝。回顾一年的工作,不禁思绪万千。在这里我作一下简单的陈述:

一个不会学习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要教给学生知识,你就必须拥有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

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你稍稍迟疑,就会被远远的落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做还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我参加了“走进新课程”的全国性的语文观摩活动,受益匪浅。学习以后,将听到的知识整理成文,发表与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的教学文摘这一个版面上,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赞同,并由此与上海金山区的一个老师成为教学上的朋友,经常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交流自己在教学上的得与失,对自己的教学教育的方式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还将与这个老师一起合作一个《自主合作式练习评析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的课题,现在正在筹备阶段。除了认真参加各种培训以外,我还积极的利用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在空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教学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师生沟通艺术》、《班主任心育艺术》等教育教学的专著,对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要在书中找知识,在别人身上找知识,当然也切不可忘记网络中的知识。只有学习,才能有进步。

一个有着精深知识的人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宁可无才也要有德。因而我认真学习各种政策,时刻领会各种方针,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教师的天职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我的原则就是“让灿烂的笑容永远绽放在学生的脸上”。

在语文教学上,我不断的创新,努力追求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中品尝到乐趣。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我把它做为我教学的宗旨。我的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的乐园,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在一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带着疑问的学习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总而言之,只有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我们的教学才能有出路,我们的改革才能成功。

当然,一个只会教书而不懂得育人的教师是一个极不成功的教师,因为他忘记了教师的真正含义。教师应该能够懂得育人的方式方法。或许是因为本人的能力不够,做班主任工作还有那么一点差距。但我没有忘记一个教师的责任,在教好书的同时,帮助班主任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们知道,批评和表扬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所以我们就应该多用表扬鼓励,少用甚至是不用批评。我们有很多教师知道这一个道理,但就是不能很好的运用。同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因而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我总是要积极聆听学生,只有学会聆听,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班级中所存在的一切问题。同时,我想以自己的工作经验,说一句,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人看,要始终牢记学生是人,而不是机器或其他什么。

教学是一门科学,但更是一种艺术。教学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教师付出的是真诚,是真心,是一颗与学生同命运共呼吸的心。教学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解答,我相信用我的真挚肯定能换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精选教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模板【三】

时光荏苒,转眼一个年度的工作结束了,回顾本年度的工作,有辛勤过后的快乐,也有耕耘过后的收获,现在做以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工作以来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服从领导的分配,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工作

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争取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加大备课的容量,加强上课质量,落实反思的分量。

首先,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把备课学来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与时俱进,让新课程也走进我的课堂;虚心向他人学习,跨学科听课,学校有讲课活动积极参加,生怕漏听了任何一节课。认真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当一节课上万之后我总考虑一下,我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学生不好接受,我以后怎么改进,这样做好反思,再进行二次备课。

就这样我不断努力探索,建立了激趣导入——自主尝试——归纳总结——练习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自主的接受信息技术课。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上微机课,不再是只想着玩游戏了,而是能够主动的学习知识,有的甚至还能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在辛勤努力之后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同,这是我几年来最想见到的。虽然信息技术相对于语文数学来说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最开始还被大家认为是连专科都不算的“二课”,但是随着我们一代一代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让信息技术学科也能成为教育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三、第二课堂、信息技术兴趣组教学工作

本学年认真开展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在学校中每班选出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组建成一个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利用学生活动时间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特长培训。通过这样的训练,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学校计算机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力求把学生教懂教会。一学年下来,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四、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由于时间关系,目前大多数教师单独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各学科活动所需的课件都需要我来帮忙制作。为了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有声有色,经常需要花大力气查找或制作多媒体素材,需要不断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才能制作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于部分能独立制作课件的教师我进行了细心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制作中的一些难题,帮他们修改自己的课件,使课件更符合教学规律及教师的教学习惯。

五、努力的方向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由于有一定的思路,所以难免思考的少了一些,出现了一些倦怠。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第6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笔记;学习策略;笔记策略;策略指导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学,这是新课程改革摆在广大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传授学习策略。“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只有教会他们有效学习的方法,才能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一、高中生面临的问题

在课堂上做笔记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然而,不少高中生不善于在课堂上做笔记,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或不善做笔记的原因主要有:

1、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

多媒体教学因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征能使学生在更有吸引力的情环境中学习、体验和感知语言,更有利于真正激活课堂,因而深受师生的欢迎,以电子书写形式代替教师的粉笔板书,漂亮的动画代替用粉笔呈现的圈圈点点,这些的确有可能为课堂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使学生在相同的课时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屏幕上纷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大多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根本无法做笔记。学生们往往认为记不全不如不记。于是,他们摒弃了做笔记的习惯,以脑子的暂时性的知识储存了代替了笔记本的永久性的记录保存。

2、高中生的生理特点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上课只喜欢口头回答,很难精心做笔记,但诸多知识点还需不断复习,不断记忆,才能掌握到位。再者,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较差,有时面对大量的文字书写,会产生惰性,待惰性完全战胜自觉时,学生就抛弃了做笔记的习惯。

3、师生思想的轻视

虽然每个教师都会鼓励学生认真做笔记,以备后用,但是没有督促到位,没有把它视为一项任务检查,因而学生就算需做笔记,或者只是摆一个样子而已。久而久之,教师也疏于督促学生做笔记,只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大部分学生认为做笔记花太多时间,又误听了听课内容,得不偿失,还不如复印他人的笔记。

二、做笔记的重要性

课堂上做笔记,能使学生眼、耳、心、手统一,达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其重要性如下:

1、做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的综合思维过程。学生筛选、浓缩信息的过程,有利于锻炼其思维、提高获取信息,浓缩信息的能力。

2、做笔记要求学生与教师的思维进程保持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集中思想,才能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3、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系统性的记录,对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复习听课时所记下的重点和难点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对学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做笔记有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识。学生记下教师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并通过不断积累、吸收和消化促进新信息的精细加工整合。

三、如何对学生的笔记策略进行指导

要使学生掌握笔记策略,可以从笔记的类型、笔记的整理和笔记的使用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1、笔记的类型

不同的笔记策略可以从不同程度上促进知识的获得,储存以及利用。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的特点、课堂笔记分为四大类:

(1)阅读课内容要旨笔记。理解英语课文内容是讲解知识点的前奏,但是,阅读课做笔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章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做好阅读理解题。①非正式纲要:采用浓缩的形式表明主要观念与之相关的环节。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提问的顺序或者段落的安排,按照要点――细节的结构,记录课文内容纲要。②网络化:采用大小不同的方框表明概念的重要性,涌现标明期间的关系,较为重要的概念的方框大于不重要的概念的方框。③合并型:每页笔记被分成三部分:从中间划一条线,靠近底部画一条水平线。

(2)知识点表格笔记。表格笔记分三纵栏,左栏记短语,右栏记学生的心得。心得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要求学生主要记下两部分:质疑和总结。

2、做好语法课板书笔记

语法讲解课笔记较多,学生无法判断知识点的重要性,笔记思路显得混乱。因此,指导学生做语法课笔记,教师的板书就是典范,将教学内容的精华凸显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一览无余。

3、做好课后笔记的整理

整理笔记是把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的过程,是学习获得高效益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1、改正逐字逐句做笔记的方式

笔记做得好,有助于学习。课堂上、有些学生做笔记不经过大脑过滤,只要是能捕捉到的信息,一字不漏全部记下来,这样做笔记只能是录像式,毫无益处。

2、调整听课与做笔记的之间的关系

有的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听课与做笔记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做笔记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应根据教师所呈现出来的做笔记的线索或黑板上的重要信息来做笔记,课堂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笔记,课后借同学的笔记再做补充和修改。

3、加强策略指导作用

在策略指导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指导作用,经常督促,检查学生的笔记,激励学生勇于创新、探究,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借鉴,共同进步,在日常教学中灌输笔记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结束语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连瑞,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第一,厚德以载物。作为一名教师,我信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我爱岗敬业,严守教育部门提出的“六个严禁”,廉洁奉公,兢兢业业。

第二,能者愿多劳。2018年上半年,我担任教师发展部干事、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七(3)七(4)班语文教学工作、自主拓展课课本剧教学;2018年下半年,我担任教师发展部副主任、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八(3)八(4)班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发展部主要负责学校师训、科研、语言文字等相关工作,事务琐碎繁杂,成效不易察觉;七八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量多。这一年里,虽然工作量巨大,且肉眼不易看到成效,但我依旧勤恳耕耘在工作岗位上。

第三,业务精于勤。工作的各个方面,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己所能,将工作做好。(一)身为七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我注重备课组建设,关注年级学业质量,2018年本年级语文学科成长性良好。2018年区质量监控较六年级入学时有明显进步。同时,还组织好教学视导工作,对六年级语文备课组进行了视导。作为被视导年级时,组织好备课组的上课磨课工作,和组内老师共同成长。(二)身为语文教师,在班级基础薄弱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让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快的提高。指导卜凡、杭怡婷获得“小杨生煎·新知杯”作文竞赛上海赛区三等奖;指导周海齐获得第32届上海市现场作文大赛闵行赛区三等奖。(三)身为教师发展部干事和副主任,我始终兢兢业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取得的成果在下一部分详细罗列。

第四,功到自然成。教师发展部是为教师发展提供服务的,2018年本部门工作主要取得如下成效。

一、师训工作——智慧教师,培训先行

师训方面,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十三五”市级课程培训,区级各类培训以外,还立足校情展开各类工作。

(一)完善培训制度,形成专业能力梯队

为更好地推动各能力层次的教师发展,2018年制定了《xx中学青蓝携手共进方案》、《xx中学青蓝携手共进协议》和《xx中学青蓝携手共进工作手册》根据青年教师意愿,经学校讨论,第一批青蓝携手对象为:宫雪、关红慧——唐连芳;吴静——杨泱;曾丽媛——王竞;宋佩佩——肖素晴;盛兆静——文霞荣;李素娟——梁惠华;薛光俊——陈艳。其中的蓝方教师有学校的优秀教师,也有外聘专家。

在教师发展部的组织下,青蓝携手教师和学校签订了协议。协议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根据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考核相关要求,学校以学期为单位对任职于本校的青蓝双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奖励。

2018年初,结合闵行区第五届骨干系列教师评选活动,制定了《xx中学骨干教师评选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制定了《xx中学区骨干后备评选细则》、《xx中学区骨干(学科带头人)评选细则》。方案出台后,共收到20位教师的评选申请,评出区级和校级骨干系列教师若干:

区骨干教师:吴莹、王琼、梁惠华、潘秀霞

区骨干后备:王xx、王文杰、王秋儿、文霞荣、丛娟、汤秀君、蒋乐华

校骨干教师:许雅梅、沈冬贤、吴忠圆、宗爽、顾慧轶

同时,完成了2017学年骨干人才评审工作,吴莹、王琼、梁惠华、潘秀霞四位教师被认定为闵行区骨干人才,并组织四位骨干教师完成了本学年新教师汇报课的观课、评课工作。

(二)加强校本研修,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018年,整合教师发展需求和学校活动,共申报两项校本研修项目。

上半年,申报《多方位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下半年申报《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

自主研修方面,已完成2017学年的学分申请。为更好地指导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在全教会上进行了职称评审交流。

二、科研工作——创智xx,科研引领

(一)积极组织课题申报,数量质量稳步提高

2018年,学校立项龙头课题《初中学校构建“创智课堂”》的实践研究;宗爽老师立项大课题《基于解题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17个区级小课题。

(二)做好课题结题指导,课题评比结果喜人

学校坚持不懈抓科研,教师在课题评比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8年初,两项大课题结题合格:刘志猛《“知行课程”开发背景下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以艺体类为例》、王琼《“知行课程”开发背景下,基于学生学情创设真实情境的初中英语校本教材编写的探索与研究》。

第九届小课题成功结题20个,其中七个获得等第奖。

(三)指导教师参加培训与评比,科研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教师发展部以闵行区课堂教学改进案例评选为契机,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教学案例撰写培训,有14位教师撰写了教学改进案例参加评选,5位教师获得等第奖。

立足2018年“创智杯”系列活动之征文评比,积极动员教师参加征文培训,鼓励每位教师撰写论文。在此基础上,选送18篇参加区级评选,共有9篇文章获得区级等第奖,占参与评选数的50%。其中胡继国老师《为了谁而信仰:发现生命》获市二等奖、沈冬贤老师《润心无声,润行有痕——我的思品课从研究学生开始》获市三等奖。

2018年,完成了闵行区首届青年科研班的培训工作,吴静、俞伟鹏、梁丽丽三位教师顺利结业。根据教师需求,2018年第二届青年科研班报名工作也已完成,李迪、盛兆静、徐浩瑞、王xx四位教师成功报名,并接受科研工作培训。

为了提高课题立项质量,2018年还开展两项工作:

组织有意向申报课题的老师,参加“区级课题申报的项目设计”培训;召开学校教科研推进会,在2017学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思考2018~2019学年学校工作的突破点,以课题的形式聚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创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推进会邀请了教育学院专家庄明老师为教师作专题指导。

(四)汇编《xx教育》,分享教育教学智慧

三、其他工作

(一)完成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复评

上半年教师发展部接手语言文字工作,完成了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复评。

xx中学是闵行区前四轮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因此我们对于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不止于规范,更在于突破与提升。本次复评我校汇报的主题是“文”心雕“龙”,即以全校师生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用心,去雕琢出一个更好的xx。

教师发展部从主要做法、经验与成效、特色与亮点、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在答辩时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学术校庆完美收官

学术校庆活动中,教师发展部主要负责文本内容的设计与打磨,配合各教研组完成每月活动。

综理组“七彩综理,智慧xx”、数学组“同画一个圆,共筑一个梦”、综文组“四维综文,花样年华”、英语组“花开四季,璀璨xx”、语文组“‘文’心雕‘龙’”、艺体组“‘艺’心同‘体’”,六大教研组根据学科特色围绕主题分别开展了学术校庆。xx师生一起交流了课堂教学改进的成果,分享了教育教学中的智慧,张扬着教师们的才华与能力。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术校庆中,教师们明确了专业发展的切入点,增强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提高了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如何提高教研组的组织力凝聚力?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何发展学校特色?学术校庆,原本只是一次投石问路般的尝试,至此终于柳暗花明。

总结学术校庆,本人撰写论文《融学术与校庆为一体,让教师与学校共成长》,获“闵教杯”论文评选三等奖。

(三)制定并推进2017学年“创智杯”系列活动

2017学年“创智杯”以“创智xx,智慧教师”为主题展开,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关注师生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努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品质。

教师发展部制定本届“创智杯”方案,方案共设置7项活动:1.创智课堂教学评比;2.校际同课异构研讨;3.“我的课堂我来晒”——“一师一优课”网络晒课活动;4.校际命题评比;5.“我的教育观”征文评比;6.优秀教学设计征集、优秀教案集评选;7.校本资源库建设评比。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晒课活动,总计晒课75节,其中李蓉蓉《狼》、胡继国《人口发展的历程》、盛兆静《零食(或饮料)与健康》被推选为优课参与区级评选。

(四)2018学年学科月方案设计

在2017学年学术校庆的基础上,我拟定了以“盈科后进,学以致远”为主题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师发展需求,设计了系列活动。

(五)其他工作

此外,教师发展部还承担了一些列其他工作,主要是文本内容的撰写与修改,如校庆主持稿、党建汇报稿、开放日PPT制作等工作。同时,帮助多位教师撰写并修改参赛论文、课题、汇报稿等。完成了2017学年教师专业发展数据的填报……其他琐碎工作不再罗列。

第8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为了全面、准确、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全县各中小学校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实施新课程的情况,长阳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从2004年11月1日至7日,分成4个工作小组以分片的形式对全县11个乡镇、2所局属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调查研究,足迹遍布今秋走进新课程的70多所中小学校。调研组采取听、看、访、查的工作形式:每到一处,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对本乡镇实施新课程的情况汇报,同时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和感受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的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然后是看资料,检查各学校的课程计划表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看学校的课程管理和相应措施是否到位;其次是召开教师座谈会,与教师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与探讨,深入了解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难点和疑点;最后重点查学校“三课”的开展情况。地方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三课”在各学校开展的成败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调查结束后,各调研小组对本次调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交流。通过这次全方位的课程调研活动,使我们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做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体验和了解,同时也对进一步推动我县实施新课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我县实施新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领导重视,注重宣传和培训工作。

1、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全县各中小学校的校长都非常重视新课程的实施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教导处为核心的工作小组,统筹领导和规划本地的新课程实施。各校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写出了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开发管理方案。

2、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多所学校设计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及时召开家长会,向社会广泛宣传新课程的理念、设计与实施,新课程的实施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新课程的研讨。

1、整体启动,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课改局面。

调研组先后调研了18所初中和53所小学,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对各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教师们普遍反映:新课程下的教材难度降低了,教学方式更灵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课堂活了,学生的思维活了,教师的心态更积极、专业发展欲望更强了。

2、加强新课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讨。

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实行小学以综合课为主,初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的格局,在课程管理上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课程权力上逐步下放,学校和教师也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弄清“三级课程管理”中各级管理的权限,明白地方和学校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把握课程运行中各门课程的时空领域,及时理清“三课”的联系与区别,是目前各学校都共同面临的课题。

在先期调研的基础上,龙舟坪镇、都正湾镇等地召开了“三课”的研讨会,所有学校的教导主任和“三课”的牵头人都参与了研讨。贺家坪、榔坪中心校结合“三大工程”开发课程资源;龙舟坪中学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根据城区中学的特点,加强新课程中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充分发挥专家引领和校本研修的作用。

调研组查看了各学校新课程的任课教师情况,重点调查了各学科专家组的成员是否任教了起始年级的起始学科。

1、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双管齐下。

高家堰中心校给课程专家组成员拟定了管理目标和任务,并确实安排他们任教起始年级的起始学科,让他们担负起培训本校本门学科其他教师的责任。由于管理措施到位,在专家组成员的带领下,该校每周都开展了一次各学科的集体备课,加强学科的自主研讨,教师收获很大。渔峡口渔坪小学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创造性地编写了课程改革的“三字经”;磨市高家岭小学围绕“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全校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探究之中。榔坪镇中心校组织了全镇的中心小学以上的校长参与校本课程的研讨会,采取抽签的办法定学校、看现场、听汇报、查效果,对全镇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家堰、大堰、磨市、资丘、渔峡口等地的中心校校长围绕课改抓课堂教学研讨,学校改革氛围较好。

2、校际交流,携手发展。

我县山大人稀,校点分布较散。怎样让地处偏远的学校和师生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是每一所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校长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开展校校联合和校际培训,可以较好地解决薄弱学校的这一难题。鸭子口高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校的一、二年级分散在各个教学点上,为了加强对进入新课程学校的指导,该校开展了“一日体验”的校本研修活动。该学校每周派出至少一名教师到各教学点上对小学一年级的一日活动实地体验,原学校教师对高小教师实行零距离跟踪学习,双方共同探讨,共同研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方式,以质性评价为主,采取自评、互评、他评、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调研组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在新课程评价中开始了有益的探索,课程评价迈出了可喜的步伐。鸭子口中心校制定出了非传统统考科目的考核办法、青年教师5年发展与评价方案等,在学期末教师评价表中给予了实施新课程的教师以明显的倾斜。龙舟坪中心校在教师工作量及考核上对进入新课程的教师提出了特别的方案。都正湾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随时对任课教师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渔峡口中心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同事之间教学行为的友善监督和评价,采用最欣赏、欣赏、基本欣赏、不欣赏等四种方式对教师开展新课程的评价。榔坪中心校、龙舟坪中心校、津洋口小学、高家堰中心小学等单位通过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对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专业成长进行了及时的跟踪评价。花坪小学、磨市中心校、资丘中心校、柳家院小学等单位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

(五)为新课程搭建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1、加强全局性的视导工作。

今秋以来,县教育局在开学后不久即开展了针对新课程的专项视导工作,对各地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调查和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指导。之后,县研训中心又组织了专班对全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各地在开学后聘请了各方面的专家对新课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指导和讲座。县教育督导部门也加强了对新课程的及时跟踪和了解,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新课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导。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教育研究培训部门等的联合视导下,各地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校内教研、校际教研和联片教研等形式。进入新课程以来,各学校以校为本,大力开展新课程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内教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集体备课、听课说课、上研究课、展示课,所有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探究精神投入到了其中。龙舟坪中学、县实验小学、磨市中心校、高家堰中心校等形成了教师定期教研制度,校内教育教学研究氛围良好。榔坪、都正湾、龙舟坪镇、渔峡口等地还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培训和辅导力度,多次召开相关的培训会和研讨会,对所有学校进行教育研究的管理和探讨。各学科还非常有效地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初中7年级的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分别在高家堰、资丘、磨市、都正湾、大堰等地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教师反响良好。

3、 扎实有序地开展各种学科教学竞赛和论文评比活动。

进入新课程以来,小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分别召开了县、市级的学科研讨会,并以写作有价值的案例为主,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案例分析。初中地理、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开展了县级优质课竞赛,初中英语、化学、数学等组织教师参加了市级学科竞赛并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学科都开展了论文评比活动。很多乡镇花大力气组织了教育、教学、教管征文的收集和评选工作。这些活动不仅为教师展示自己的课改成果提供了舞台,更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二、我县新课程实施中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领导在新课程实施中创新意识不够,在课程改革中患得患失,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前行。

新课程面前没有权威,只有先行者和探索者。而我们的很多学校领导思想上对新课程还有很多顾虑,特别是有些初中,在教师安排上力保学校的课程专家组成员、骨干教师上9年级的课,害怕他们在7年级带课会影响学校中考质量,致使课程专家组成员作用发挥大打折扣。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抱着等待和观望的态度,期待借鉴他人或外地成熟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不够,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方式陈旧,不能全面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主阵地的作用发挥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以至于束缚了改革的手脚,导致“旧瓶装新酒”现象依然存在。

(二)地方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诸多不到位的现象。

1、地方课是属于省级开发的课程,课程管理权限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它有省级审定的教材和规定的教学领域。目前在我县的地方课教材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各学校自行查找资料开课,觉得盲然不知所从。很多学校区分不开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各自的特点,理论和实践上概念相互混淆,实施过程中人员和内容交错不清,从而引发广大教师的不知所措。

2、校本课程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中由学校一级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长的办学理念,是由全体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课程,七年级可实行年级联排,课时相对集中。而目前很多学校为了简便易行,把校本课程的教师相对专职化,其他教师根本没有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意识和权力,或者干脆由学校出面包办代替,教师学科本位的思想依然很严重。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活动课演化而来的一种课程形态,是国家一级课程中要求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各学校必须在课程表上反映出来,并按每周平均3课时的计划予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定领域里的四大内容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而应相互整合,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全校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是综合实践课的指导教师,而学校教导处等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当承担起规划和管理本所学校该门课程的责任,负责教师指导小队的协调和管理。主导教师和指导教师应当职责分明,责任明确,有相应核定的固定工作量。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还认识较模糊,没有或根本不知道怎样安排学校的教师,导致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够。

(三)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安全、经费等问题成为各校的警戒线。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开放的课程思想需要开放的课堂和开放的时空。而现实的条件以及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不允许学生随便走出校园,师生都不能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探究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许多新的课程形态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中学”的要求就得不到满足。囿于安全和经费等因素的考虑,绝大多数家长和学校干脆拒绝走出校门,使校外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四)教学条件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多数参加座谈的教师都谈到身边可利用资源的先行建设问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学所需的必要的教具、学具、挂图等缺少与新课程相对应的添置,学校图书室多年末购进新的图书资料,学校实验仪器老化、失修,多媒体教室普遍缺失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教师劳动的再创造。

(五)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求知与发展欲望。但由于长时间地处在接受式、封闭式的教育环境里,大多数教师的创新与发展意识不强,受以往的定势思维影响较深,不能很快地融入到新课程中去。许多教师还用旧的眼光去衡量新的课程,导致行为上有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教师的合作和开放意识不够,在需要团队精神和集体创新的形势下,一些教师不愿意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担心自己的暂时利益受到影响。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教师普遍缺乏主动的探究和参与意识,或者说教师的综合素养不高影响了教师的选择和创新局面的形成。这也对我县教师培训部门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对进一步推动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管理,强化几个意识。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重申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管理措施,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蓝本,狠抓各门课程标准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强化“纲要”意识、“课程”意识、“课程计划”意识和“课程标准”意识,探索“县--乡--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责任。

2、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切实抓好校本研修工作。

各级管理部门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提出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加强校本研修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专家的引领作用,使用好本地的教师资源,拓展创新的时空领域,要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和创新,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研训中心应加大指导力度。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增强课改的实效性。

建立“县--校--师”三级培训体系。研训中心在及时、全面地培训各学科起始年级的教师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各学校管理层面特别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先行培训工作。

校长是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校长首先要加强学习,同时要研究教导主任一级的培训与管理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组作用,切实使他们担负起校本研修的指导教师职责。对未能任教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的专家组成员,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管理。

3、加快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步伐,以学校为基地,扎实深入地开展新课程研究。

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学校,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力量是教师,必须建立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以“教师发展学校”为契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深入、健康、持久的发展。

第9篇:初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 捕捉资源 生成精彩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会生成新的想法和各种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看准学生症结和可能的走向,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谈。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它是教学活动的真实体现,它产生的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灵活处理可以成为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的教学资源。它们有时是奇思妙想,超越教师的思维,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经过教师科学反思而利用的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教学因此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先来看最近的一个教学实例:

笔者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册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第三课时中 ,最后一步骤让学生进行讨论:Why do people like animals such as “pandas” in China?What can we do for wild animal protection?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ng wild animals?……这样,学生展开联想,答案不一,众说纷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对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比较感兴趣,于是尊重学生的需要,选取了有关大熊猫的文章“Wild animals-Reading”进行第四课时的拓展教学,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成长过程及保护大熊猫的一些措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第一节在一(3)班,笔者按照备课,原汁原味地上了一遍。第一步:运用一些动物图片,复习前三节课学过的动物名称,从而引入到大熊猫的学习。第二步:学习新单词,了解大熊猫的生活和成长过程。第三步:讨论保护大熊猫的一些措施。第四步:展示一组人类破坏环境、捕杀野生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展开讨论。

下课后,有个外来民工子弟跑过来说:“老师,我见过大熊猫,我们四川那边有许多大熊猫。”“哦,是吗?”对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接着第三节是一(6)班,在中间休息的时候,笔者抓紧时间回忆了一下刚刚在一(3)班上课的情况,尽管用了多媒体,但是发现学生们一开始学习就精神不佳,不感兴趣,导致以下内容枯燥呆板。原因应该是同学们对那些动物已经没有了兴趣,前面已经学过两遍了,再好的东西看多了也会厌烦的。见刚才那位学生饶有兴致地说起家乡四川!这是大熊猫的故乡。自己今天也来介绍一下吧!根据教学内容,一个主意就映入了脑海:就围绕卧龙自然保护区来重新组织教学。于是笔者大胆地修改了第一部分。接着原第四步的设计对学生震撼不够大,因此在展示图片中配增了一首歌曲《我想有个家》:①出示一些卧龙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是哪里,进而引入到大熊猫的学习。②学习新单词,了解大熊猫的生活和成长过程。③介绍四川卧龙大熊猫目前仅有的数量并询问原因。④讨论保护大熊猫的一些措施。⑤配合歌曲《我想有个家》展示一组人类破坏环境、捕杀野生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学过程中意想不到的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踊跃地说出自己的猜想,然而很少有同学猜对。正因为他们对四川卧龙不熟悉,所以他们听得特别认真,在他们专注的神态中不知不觉把课本上的知识介绍完了。最后音乐响起,全班50多个学生一起观看图片,笔者认为他们看到这些图片会很有感触,刚看几张就有一半多的学生开心地笑了起来,此时正展示的是一只被关押的黑猩猩,见状本人立刻停止了播放并且没有恼怒,马上引导他们说:“我知道同学们笑是因为大猩猩通常是非常逗的,憨态可掬。可是这只大猩猩却非比寻常,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笑。请大家看一看它的眼神以及在它面前的铁栅栏,相信以同学们敏锐的眼光和心中的爱心一定能感受到它的心情。我希望同学们能以严肃的态度看完这一组真实的图片。”听完这番话,同学们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开始安静下来了。之后,很多学生都有感而发并富有爱心。

(一)让备课成为教学的一面镜子

上好一堂课必先备好一节课。备课体现的是一种教学态度,一种教学思想的展现,一种教学思路的展示,更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

试想,如果没有课前扎实的备课,本人又怎能应变或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呢?备课其实是促进自己反思的一个过程:自己到底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呢?没有教案,自己不知道,就好像自己做了事情,但是自己不知道是如何做的一样。通过写教案、作对比,大家上课上得是越来越熟练。为什么?就是因为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使得每个人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不断地自我修正而获得进步。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按部就班地照教案中所给的方法进行操作,有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毕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教育他们,他们也不可能按你的设想来对你的讲授做出你所想象的反应,很多时候,学生的反应与我预期的恰恰相反,我必须对我的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反应。

教师好像一个导演,如果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演,导演好整个课堂,就该有一个好的剧本,对于剧本的操作、角色的配置都应该有预见性,而这个“预见性”就反映到了教案里。现在有很多年轻老师,上课没有准备,或者说备课不充分,最后不是课上得“长”了就是课上得“短”了,为什么?就在于他们没有预见性,或者说没有规划好。

(二)让英语盛开德育之花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

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该善于充分挖掘。在发现了德育因素后要抓住时机,把握关键,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思想品德教育自然而巧妙地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教学实例”中,有那么多学生看到可怜的小动物都笑了起来,似乎他们都没有同情心和爱心,本人认为不是。初中学生在情感上还是比较单纯的,他们看到的经常是表面现象而不会深入关注,条件反射地看见有些逗人的动物当然会笑,而这时就需要教师作出及时的反应和引导。结合教学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中,对学生施加正面的教育影响。教师通过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给学生爱的熏陶。

另外,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差错和困难,老师也不要过多地批评与指责。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情感上的慰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说错了某个句子时,自己并不直接批评和指责他,而是让他再说一遍,以引起全班的注意,然后再请其他学生帮他修正一下。这样,教师既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心。

(三)让歌曲尽显英语风采

歌曲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歌词是语言和文化的载体。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歌曲辅助英语教学己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歌曲特别是英语歌曲在创设英语学习环境,优化英语学习心理,开拓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只是通过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或仅仅依靠观看几张图片来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一定不如用歌曲+图片的方式来得震撼人心,因为音乐或歌曲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就像大家看的电影或电视,经常会在一些感人情节或紧要关头配上各式各样的音乐或歌曲,这样能让故事情节更加催人泪下或惊恐万分,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歌曲也要用得恰如其分,“教学实例”中的《我想有个家》就能很好地表达动物们失去家园和伙伴的心声。这首歌曲具有真实性和教育意义,能够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借助歌曲,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起到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建立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作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多种形式的信息(如歌曲、游戏等)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同时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统一,使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四)让教学反思推动教师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再现不再是教材内容的复制和诠释,而是师生和文本三方互动的智慧结晶。教师不再充当着单一的“师者”,而是成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提出疑问,质疑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在师生双方的互相激发、肯定和鼓励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提问、启发对学生是一种促动,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的反问和质疑也是对教师的促动和挑战,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专业理论、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水平。因此,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获取营养和价值的过程,更是师生在平等交往、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相长。

《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留心自己的课堂,这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及时地记录一些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到的好措施或学生创新的火花,详细得当地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看似平庸的日常课堂将因此变成富矿。因此,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和记录课堂上这些瞬间的闪光点,便会因时过境迁而令人遗憾不已。

教师应该经常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教学反思:

1.列举课堂中的优点,列举要改变的事,想如何改变?做法有什么不同?

2.关于教学内容的反思: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学生对什么内容学得比较好或不太好,为什么?将来你会做什么改变?课的内容有趣吗?是否合适课堂教学?将来如何完善此课?

3.关于授课过程的反思:我讲了多长时间?学生讲了多长时间。谁说的多。为什么?还有没有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活动或方法?我在课堂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激发的策略有效吗?为什么有效或无效?

4.一般性反思问题:如何使优秀的,后进的学生都做到专心听讲?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的反应如何?为什么?教师还可以把这些问题提供给来听课的同事,从而了解同事对你的教学的看法和建议。教师从同事的建议、评价及自身的反思中了解教学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改进今后的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能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当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时,教学观念也在革新。此外,通过学习专业文献、理论,参加研讨会,教师能够了解自己所在的领域中的最新进展,能理解自己和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思纳总结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的教与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赵昌木.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