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技术创新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创新与发展

第1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

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能够把他们所有知识积极地投入进来。而雇员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迎合企业和企业家与社会的需要,这将使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七是向知识社会的过渡必将推动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一种新型的职业和B常成人教育体系将产生,虚拟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按需提供多媒体信息教学和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合格人才将是知识社会的栋梁。未来的科研体制将以系统研究方式出现,虚拟的研究所将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面目展现在面前。科研成就不再是“天才的孤寂和孤寂的天才的个人的反射”,未来的科研体制将基于集体行动的网络化,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愈来敷紧密。

八是知识社会的发展必定会推动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知识社会将带来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市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环境的巨大变革。知识和一切新生事物无不都在推动着人们思维和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政治。因此,知识社会对世界政治环境的整合作用越来越大。

二、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依存与发展

知识社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之快速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社会造就知识经济,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在知识社会条件下并不排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反却能产生极大的推动力量。在现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只不过是所占比重差别较大而已。

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为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振兴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以较为充分发展的传统经济为基础,必须有较高的社会知识水平,有较强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高技术基础和一定的硬件条件。产业革命必须以传统产业被高新技术改造或替代为特征。因此,发达工业国家,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竞相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的主要方式是机电设备信息化,建立能控制生产过程、监督产品质量的自动化体系或使用揉性生产系统,实现工厂自动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传统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并使传统产品多样化,加速更新换代。在知识经济推动下,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农业从传统的种养业向微生物产业、食品制造产业乃至新生物制剂产业拓展,出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但这丝毫也不能说明传统产业在知识经济中只是无足轻重的被动接受者。相反,知识经济最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建立新产业,而且使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改造和发展。因为这是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即使在知识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其支柱产业仍然是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信息产业是唯一可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的高技术产业。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建立在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产业,而是大量地附加在不同产业中。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更离不开知识经济的渗透和兴起。传统产业通过注入高新技术可以发生裂变,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技术机会和商业机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知识经济的成果,向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注重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出水平,特别是提高工农业等主要生产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是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运用知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从国情出发,优先选择那些市场需求迫切又有产业化所需条件的项目,重视那些对国家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大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不应仅仅盯在一些高水平的尖端技术的发展上,而忽视工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的主导产业的培育。不仅应重视少数显示度高的技术,还应特别重视实施产业化的技术的成熟程度和实现产业化的工农业基础的建设。

当然,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生产资源,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柱产业,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特征。知识经济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持续投资得到持续经济增长而不降低投资回报,从而使得传统经济学密集投资回报递减规律成为历史。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中,GDP的增产是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中,在保持GDP的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是持续下降的。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要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就业结构高技能化。因此启动科技创新工程,有助于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轨,做好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双重文章。

三、技术创新是开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助力器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还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来支撑、来促进、来提高,必须依赖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因为技术创新就其行动内容看是由一系列的技术活动组成,但就其价值取向看则有明确的商业赢利目标。一种产品、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经济形态,都需要通过源源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去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2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商贸流通业;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同时形成以要素投入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缺乏发展收敛性,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质量恶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的绿色经济模式是实现小康社会、中国梦的有效路径。从微观企业的视角来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视角推动实现市场出清,其核心环节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业指商品贸易流通行业及服务于该行业的运输、餐饮、住宿等系列行业,是连接企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的中间平台。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要素投入弹性将受到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化水平的影响,技术水平越高、信息化水平越高,企业交易效率越高,交易成本越低,对商贸流通企业及行业发展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和非均衡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外部溢出效应,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视角,探究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溢出效应,以期为商贸流通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一方面,当前有关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相关关系的探究相对欠缺,且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主要有无相关性关系和正向促进效应两种。就前者而言,王超超(2010)发现以技术进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并不能促进重庆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重庆市需要另辟途径来发展商贸流通业。就后者而言,韩芳(2014)发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物流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可以显著增强商贸流通业规划效率,增加行业发展规模,促进区域行业交流。齐云英(2015)发现技术变革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同时存在破坏效应和补偿效应,且总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二者总效应的大解鹏程(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450046)基金项目: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ZZJH-294)中图分类号:F722.9文献标识码:A小,而总效应则与样本区间的技术变革程度与效果有关。另一方面,有关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相关性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徐丽(2015)发现信息化水平并不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的因素。李浩等(2016)认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商贸流通业信息平台,可以不断提升县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及其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程度。王欣(2016)发现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影响,但影响程度弱于产业结构。既有研究对于厘清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关性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指导意义,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第一,本文首次分别研究二者与商贸流通业的相关性关系,且将二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第二,学者多集中于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传统面板数据等进行回归分析,忽略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可能存在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异质性。

理论机制分析及研究假说

(一)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主要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主要是针对行业价值链而言,遵循生产行业-商贸流通行业-消费者的途径和模式。商贸流通业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对称程度的提升。生产价值链上信息处于高度公开透明化状态,消费者可以基于个人偏好直接购买商品,生产者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供给,商贸企业同时进行运输优化以提升商贸业发展水平。就间接效应而言,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便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规模增加供给,而技术创新引致个人收入水平的增加也可以增加市场需求,如此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增加便可以促进市场均衡点的增加,也即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政策导向性不同,相邻地区间的技术创新必然会产生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以促进相邻地区政府和企业家增加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最近作用于本地区商贸流通业。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技术创新有利于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同时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影响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二)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

信息化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消费者信息获取成本以增加市场出清均衡点的供求均衡量,二是改善商贸流通行业自身运营成本。另外,就整体效应而言,考虑到地区发展差异性,单一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会引致一定程度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对相邻地区信息化水平及其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产生影响,总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大小取决于二者之和。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2,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且对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空间外部影响效应,影响行为不确定。

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设定

1.空间相关性分析。学者多采用Moran I指数测度被解释变量与核心解释变量的空间集聚性,其定义如式(1)所示:(1)式(1)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采用地理距离矩阵进行回归分析,该矩阵依赖于地区间实际球面距离的大小,球面距离越大其系数越小。一般来说,Moran I指数数值处于-1至1之间。当Moran I指数处在区间[-1,0]且不为0时,表示变量存在负向空间相关性;当Moran I指数为0时,表示变量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当Moran I指数处在区间[0,1]时,表示变量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表1给出了商贸流通业(PRO)、技术创新(TEC)和信息化水平(INF)的Moran I指数,可以发现指数值均大于0,且均高度显著,显著性水平为5%。表征上述三个变量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侧面验证了选定空间计量模型的合理性。2.模型设定。本文将选择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商贸流通业(PRO)为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TEC)、信息化水平(INF)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增加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结构(STU)和金融发展(FIF)为控制变量。考虑到商贸流通业可能存在动态传承效应,在模型中将商贸流通业的一阶滞后项(PROt-1)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中。最终计量模型如式(2)所示,ρ表示商贸流通业的空间相关性系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PRO)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数据源于EPS数据库,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进行平减,其中基期选择为2005年。技术创新(TEC)采用综合指标客观赋权重的方法进行度量,指标层分为要素投入层和产出结果层两方面,之后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重,本文将研究与开发机构R&D从业人数、研究与开发机构R&D内部经费支出作为要素投入指标层,国内申请专利受理数作为产出指标层,数据均来源于EPS数据库。信息化水平(INF)采用邮政业和电信业务总量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数据来源于EPS数据库。外商直接投资(FDI)采用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表示,采用各年份平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并经过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表进行价格平减,数据源于EPS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产业结构(STU)主要用于考察第二产业变动对商贸流通业供求的影响,本文采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示,数据源于EPS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金融发展(FIF)采用银行等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总额与GDP比重表示,数据源于EPS数据库。表2给出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实证分析

(一)全国层面分析

表3给出了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全国层面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结果。具体为M1、M2、M3为传统面板模型,M4、M5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商贸流通业(PRO)的空间相关性系数高度显著为正,侧面印证一旦忽略变量的空间集聚性,将会导致回归结果有偏。L-likelihood数值较大,AIC和SC数据均较小,表示设定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是无偏有效的。就参数估算结果而言,本文将同时采用M4和M5估算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商贸流通业一阶滞后项(LnPROt-1)系数高度显著为正,分别为0.010和1.106,表示前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于市场产生一种正向预期,有利于个人增大针对商贸流通业的供求,企业扩大生产提升效率,消费者增加支出扩大需求。就政府等相关管理层而言,应注重执政期间政策的一致性,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降低由于政府过度干预引致的市场资源要素配置低效率。技术创新(LnTEC)系数为正,并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下的假设检验,可能是由于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引致技术创新在商贸流通业层面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信息化水平(LnINF)系数分别为0.065和0.071,且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统计假设检验,表征信息化水平每提升1%,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将提升0.065%和0.071%。启示政府应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意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着实从信息化发展的硬件设施(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技术软件和人力资本)来发力。就控制变量而言,外商直接投资(LnFDI)系数为负,均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的假设检验,可能由于地区间发展的非均衡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再加上地区地势和气候优势、政府政策倾向,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加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廉价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商贸流通业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市场供求度的影响,FDI的影响效应可能不显著,且存在饱和现状。产业结构(LnSTU)系数为正,同样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当下,地区间产业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同质效应。金融发展(LnFIF)系数高度显著,但系数为负,表征其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抑制性,说明金融市场改革调整的效率偏低,与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协调。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技术创新空间系数为负,在M5中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假设检验,表示本地区(相邻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相邻地区(本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其负向竞争效应大于其正向示范效应。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设定一定的地区行业壁垒,企业为获取更多企业补贴和财政优惠政策,同样设定技术封锁,不利于技术传播,显著挤压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市场供求。信息化水平空间系数(W*LnINF)为负,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主要是因为地区间信息化水平存在诸多门槛差异,集中在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等方面,启示需要进行分地区回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的空间相关系数(W*LnFDI、W*LnFIF)系数均高度显著为负,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域限制,其对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可能存在收入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空间系数(W*LnSTU)高度显著为正,主要是由中央产业政策的一致性所导致。

(二)分区域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效应,为体现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本文将样本区间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部分,表4给出差分GMM和系统GMM下两区域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且空间权重矩阵为地理距离矩阵。就检验结果来看,修正拟合优度(Adj-R2)均较高,L-likelihood数值也较大,AIC和SC数值较小,表示空间计量模型设定及工具变量均有效。本文将采用系统GMM的估计结果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回归系数的差异性进行解释说明。商贸流通业一阶滞后项(LnPROt-1)、信息化水平(LnINF)系数均高度显著,与全国层面一致。但技术创新(LnTEC)系数为正,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假设检验,回归结果显著性优于全国层面分析,主要是因为地区内技术创新有利于降低时间成本,提升效率水平。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空间系数(W*LnTEC)为负,且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中西部地区却高度显著为正,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地方资源配置与政府晋升层面的竞争。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具有较强的连带作用,西部地区若想打开市场将特色产品运出去,依赖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交通物流运输体系。反过来中部地区若想进入西部地区建厂投资建设,同样需要构建稳定高效的基建设施。但信息化水平的空间系数在M6、M7、M8和M9中均呈现高度显著正相关,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无线网络的依赖性逐步加强,而对有线网络的依赖度逐步降低,不受地域形式的限制,一旦相邻地区加强信息交流、网络互通,信息化水平便会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外部性。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基于2005-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与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积极发展技术创新和提升信息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化。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抑制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但中西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因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技术研发支出,增强科研人才培养。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启示物流行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和政府机构,应加大有关商贸行业产业链相关的技术创新、技术改良、物流体系构建、物流人才管理建设等。商贸流通业涵盖的邮政通信业的核心在于降低时间成本,提升效率水平,以谋求实现即时通信、高效快递,启示政府应牵头构建股份制、涵盖面广、高效率的龙头物流企业,但物流行业应降低门槛,关键在于政府许可;企业研发出高效绩优的运输保鲜技术和物流运输体系;科研院校应增设商贸学科,致力于培养专门人才,从长期发展的视角为未来商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增强院校交流,实现院校优势互补,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第二,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均受教育水平。研究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启示应积极推动信息化水平的建设。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在于信息传递介质和信息接收终端两部分,信息传递介质需要高效的研发和有效的布局,关键在于利用既有的国有企业独有的市场占有率推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边远山区的信息接收基站的建设和维护。对于信息接收终端,国内外企业研发竞争激烈,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但技术革新的同时,需要提升使用人员的可操作能力,需要加强人员再教育、再培训,有效降低其与当前科技产品的技术差距。同时启示政府,应更加注重人均受教育水平,增强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加强区域交流,推动区域合作。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启示不同地区商贸行业、相关企业应加强交流,政府机构应进一步降低贸易管制和交流门槛,在客观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增强其使用价值,切实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化水平来实现共赢,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超.技术创新对重庆流通产业发展的贡献分析[J].商业时代,2010(3)

2.韩芳.商贸流通领域信息化技术改造应用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4(12)

3.齐云英.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

4.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

第3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逐步体现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相互作用,并对如何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若干建议。

一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一个世纪前,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建立在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企业群落有利于技术、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之间的传播与应用。从我国苏南昆山台资电子产业集群、我省泉州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看,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如下特征:

(一)空间地理上的集聚性。产业集群是由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而形成的,这种地理接近的直接后果是有利于知识获取、市场形成、信息的共享。在产业集群内,有大量的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企业的这种集聚被称为“扎堆”,企业“扎堆”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高度的社会分工合作使每一道工序成本降至最低,相互配套使产业链体系趋于完整,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同时这种地理上接近的企业也有利于相互知识获取和社会资本的形成。产业集群内也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这为企业生产以及降低劳动成本提供了人力资源供给。

(二)形成集群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内集中了大量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相对于地理上分散的企业而言,集群内企业面临着更强烈的竞争、更密切的合作。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言:“集群提升了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首先,产业集群的大量企业分两部分:相同或相近的企业(面对同一市场需求)、前向后相关联企业。大量相同与相近企业往往面对同样的市场,使用相似的技术,因此,面对市场与消费者的强烈比较选择,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产业集群内的这种异常激烈的竞争有力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与消费者的需要,并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次,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面对多变的市场、个性化的消费,单个企业不可能在生产的每一阶段都最达到最优,与其他企业合作由于信息不对称又存在较大风险。但在产业集群内,非正式交流、正式交流十分普遍,企业的关系被各种网络固定,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合作的空间都比较大,这正是产业集群的独特之处。这种合作促成了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参与合作企业可以把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结果是提高了企业、集群的创新力、竞争力。

二 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企业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核心产业兴衰、区域环境、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一般经历了形成、集聚、繁荣和提升四个阶段。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是指一个经济区逐步形成轴辐式、产业结、区域内核心产业增长迅速、集聚开始形成的阶段。企业技术创新是新的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经济利润,但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却是市场需求。面对新的市场需求,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它市场主体提出了新的各种市场需求,这些市场需求或者导致相关企业在附近安家落户(节省运输、交易等成本,共享信息、创新等等),或者导致新企业的诞生,或者诱导其它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先创新企业的需要,在这种一波又一波、一环又一环的技术创新过程当中,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不断进驻该地区,从而促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的加剧、合作的密切),从而直接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完善和不断升级。

(二)企业技术创新成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群才具有生命力。而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技术创新。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换代,这也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活力,延长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三)企业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集群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区域内、国内同行的竞争,而是全球同行的竞争,其中不乏本行的佼佼者。面对这么激烈的竞争和自身拥有资源的不足,企业要想生存下去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而使产业集群在竞争中能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

三 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分析

(一)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支持网络的形成

技术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单个企业是难以支配创新的全过程的,因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不是孤立的,他们处于由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构成的社会网络中。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但企业需要大学与研究机构、其他企业、政府、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这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中存在着清晰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如图1所示)

(二)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对这一过程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型,主要包括线性模型、交互模型、链环模型等。下面以企业技术创新线性过程为例分析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图2为企业技术创新线性)。

首先,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大量相关企业的存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和消费者,需求信息流量大、快而且集中,使企业在感知市场动向方面比较方便,能够迅速抓住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会,进行技术创新,以填补市场需求空白。在研发阶段,创新资源大量积聚,如信息、人才、资金等,同时大家对彼此又十分了解,合作的可能性更大,这也降低了创新的风险。面对竞争的压力、利益的驱动力,各个企业必然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在产品化阶段,由于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相关企业,以及由此形成的交易、技术、社会网络,各个企业通过分工与合作方式进行生产,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节省了创新时间,同时相匹配的创新也会在先创新企业的带动下进行起来,这种创新的波动效果会使新产品的相关配套设施迅速完备,加快新产品商业化的过程;最后,在商业化阶段,由于产业集群内已经形成了完善而发达的各种渠道和中介服务机构,加上产业集群本身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使商业化的时间更短,商业化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成熟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高度动态的有序的自组织的创新系统,大量的渐进创新不断涌现出来,产品和工艺不断被更新,它们之间或是互相竞争、互相替代或是互相协同、互相促进。成熟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根本动力来自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规模扩张以及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

(三)产业集群对创新成果推广的作用。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这种创新成果的推广。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技术创新的后续过程,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第一,产业集群内信息和人才的大量集聚和流动,不但使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扩散,而且也给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使它们加速自身的技术创新。第二,产业集群往往有专业市场相配套,专业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而且成为技术创新者、率先采用者和跟进使用者之间的桥梁。专业市场降低了协调成本和风险,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相容性,提高使用新技术的成功率。专业市场巨大的商品流和人流,会产生大量的技术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使之成为专业性产业技术和其他各种信息交流的中心。第三,产业集群内完善的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由于占知识比重大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只能在具有相识特征的个人之间及相同社会背景的环境中频繁地进行非正式交流,而集群内社会网络的形成正好给他们进行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平台,所以集群内技术创新的结果会迅速扩散。

四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中部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导致恶性竞争。由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知识外溢与信息共享限制了企业搜索信息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和私人信息一旦暴露,其商业机会就大大降低,群内一些企业自身不愿投入资源搞自主创新,而是量的抄袭、模仿甚至克隆。部分企业一味的“跟风”,导致本地企业产品结构雷同,质量低下,最终损害整个区域品牌的形象。例如泉州地区大量的对讲机生产企业由于过渡依靠企业之间的模仿、抄袭,对企业自主创新重视不足,导致企业产品雷同,价格战加剧,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大企业的核心作用导致创新思维僵化。以某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中心,许多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生产加工是我国产业集群的基本结构。这种集群结构中的小企业在技术、财务和产品等方面对核心大企业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大企业与小企业间主要是单向知识传递,小企业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强。一旦集群面临市场和技术变革压力,群内企业很难通过技术转型而存活下去。如我国广东东莞地区PC制造业是高度分散化的生产体系和以外资大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组织结构,处于这一生产体系顶端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销售,处于这一生产体系底端大量零配件供应商多为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大量围绕核心企业进行生产的中小企业,虽然通过对核心企业的跟随与模仿实现了产品创新和技术变革,获得了暂时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其缺乏独立创新能力,核心企业一旦“移情别恋”,整个集群便会因为缺乏“领头羊”而走向衰败。

(三)集群的相对封闭性限制了外部创新资源的引入。如果产业集群能够保持较大的开放性和弹性,使各种资源要素能够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则有助于保持集群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反之,则会出现僵化封闭、知识技术趋同和互补性消失等不良后果,最终使集群丧失活力和竞争力。由于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通常将企业集群限制在其行政边界内,使跨区域的企业集群很难成长。大部分的产业集群都被局限在狭小的地方行政边界内,集群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无法引进,最终影响了集群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五 推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若干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要推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一是.制定统一的产业布局政策,优化集群产业结构。针对我国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政府应制定统一的产业布局政策,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集群的产业结构,使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创新型、技术型、特色型集群过渡,积极引导创建期的技术创新趋向,不断促进成长期、成熟期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二要从不同渠道积极引入外部技术创新资源和优秀人才,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能力。四要加快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进程,严格执法程序,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网,提高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二)加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要搞好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一是要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允许民营组织进入外贸、金融、保险、投资银行等行业发展业务;二是要在加强政府监管的条件下,积极为民营中介组织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三是要大力培养和培训各类中介服务人才,通过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不断促进中介服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建产业集群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大政府对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有的放矢地组织一批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促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产业集群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二是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力量引领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名牌产品,鼓励集群内企业积极培育县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企业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县域品牌,提高县域品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永刚、祝青: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财经论丛,2000,(9)

[2]许庆明: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

[3]杨建梅、冯广森: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产业结构剖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8)

第4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发展;途径

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人们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林业资源也得到了保护,为了使林业资源得到更好的改善和稳定增长,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对林业技术进行不断研究,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实践证明,林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生态危机,稳固了林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经济上的地位,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一、当代创新林业技术对林业资源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健全林业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呈现出严重紧缺的状态,长期以来林业一直未能避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林业结构问题不断涌现,林业经济也开始陷入困境,同时林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基本较低,缺少专业性,使林业经济无法跟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所以不断在林业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应当及时完善并健全林业产业体系。

随着林业科技的缓慢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滞后问题,许多矛盾关系也因此显现。面对目前林业生产水平低下的问题,要想使林业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林业产业结构,健全并完善林业产业体系,首要任务则是建立一定的创新机制,从而在提高林业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完善林业产业的原有结构。

(二)健全林业生态体系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以林业为建设主体,在促进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如重点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和天然林业资源的保护等,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如此,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就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情形来看,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国的林业技术还是相对较薄弱的,目前很难满足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需求。然而,要想健全林业生态体系,也必须将创新林业技术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通过各类技术的相互结合与实践改变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提高林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远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的队伍,但是目前我国林业技术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还无法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大多数工作者基本都是坚持以往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为了培养林业技术人员成为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使林业教育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因此唯有配备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有效的使林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出来,进而使现代林业发展更加迅速。与此同时,在林业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既能改善林业技术结构,又能使林业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全方面的提高。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坚持林业技术创新才能使林业教育发展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推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二、现代林业在技术创新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伴随世界各国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林业建设方面需要更多的林业技术科技成果来进行不断创新和对林业产业的技术支持,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成果较匮乏,林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使我国林业发展持续减缓。同时,林业科技成果处于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也使得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技术无法达到平衡,特别是重点科研项目方面不突出,缺少研究,致使林业技术创新与许多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二)缺少技术创新意识

通常林业从业人员往往坚持以往传统的经营理念,对于林业的研究、投入、发展和开发利用等缺少创新进步意识,从而约束了林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同时相关部门对林业技术开发工作的不重视也是影响现代林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林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一)健全林业技术创新体制

就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林业企业、林业经济危机和森林资源危机表现较突出,在经济方面更是长期坚持粗放型增长模式,进而使我国的现代林业在发展道路上受到很深的影响,使林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相对不合理的状态。因此,为了改善目前的林业发展现状,必须尽早培养林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健全林业技术创新体制,使林业产业化,结构更加合理化,实现现代林业的发展与林业产业技术齐头并进,良好发展。

(二)加强林业教育改革

当今社会,无论是哪个行业都离不开创新,更加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的队伍,现代林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唯有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全能型人才,现代林业要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林业教育的力度,将林业教育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深化并不断改革林业教育的具体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林业教育水平相对低下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林业技术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所以,为了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必须不断进行林业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林业教育改革。

(三)储备林业技术创新型人才

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中的一个独立部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是衡量其发展好坏与速度的重要标准,那么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跟得上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必须要储备大量的创新型林业技术人才,这样才能为现代林业的发展和不断创新打下基础,提高现代林业发展的速度。首先,应该适当调整林业部门的组织结构,培养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相互学习和交流,从技术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意识;最后,林业部门应该将林业教育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并给予高度重视,从多方面为林业技术实现不断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技术创新不仅关系着现代林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影响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对现代林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林业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对林业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促进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逐步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配备,将不断创新作为林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努力为我国现代林业再创新高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洪昌,苑冰冰,罗燕娟,赵亮.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2015(03):143.

[2] 唐元,吴军,戴洪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 :07-09.

第5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一、国内外红茶产销概况

丽水是传统的绿茶产区,历史上遂炒青、温炒青颇有知名度。金奖惠明、松阳银猴等名优茶在国内外也享有盛名。由于毗邻福建武夷山、政和等多茶类产区,气候、土壤接近,民间交往甚多,近几年来乌龙茶、红茶旺销,也带动了丽水茶农对乌龙茶、红茶生产的积极性。

2008年庆元县率先开始了红茶生产,通过效益比较,该县生产销往苏州、南京市场的绿茶名茶平均价在160元/公斤,而相同原料加工成红茶,销往北京、南京等各地市场,平均价格提高到340元/公斤,相应的成本增加仅10元/公斤。效益大增,从而带动了丽水各地的红茶生产。到2011年,全市九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开始生产红茶,以庆元红茶、龙泉金观音红茶、松阳红茶为主。产量达到。

二、丽水红茶的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分析

丽水红茶是丽水茶叶生产的新兴品种,大部分的鲜叶原料均可用来生产丽水红茶。最细嫩的红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大部分原料为一芽二、三叶。生产时间从春季开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原料供应充足,产品质量稳定。红茶的主要销售对象为企事业单位公务、商务接待用茶,居民日常饮用茶,而不是通常的礼品茶、公关茶,性价比高,茶农生产红茶所消耗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效益高。

随着浙江茶叶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者对饮茶保健功效的认识加深,除传统的浙茶销区外,全国各主要茶叶销区均接受了丽水红茶。红茶的原料不会太细嫩,采摘成本相对较低,茶叶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符合自饮茶对茶叶滋味较浓的要求,属于性价比最高的茶类。达到了质量好、价格适中的要求,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得起。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销售丽水红茶,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对丽水红茶的认可度较大,销量增长快。

三、丽水红茶生产的产业基础分析

在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市场需求,丽水茶叶企业和茶农对丽水红茶的生产加工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工艺创新和产品细分,提高和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符合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1.以茶树品种进行产品细分

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茶叶口感的差异化需求,多年的实践让丽水制茶企业提出了按照茶树品种进行细分茶叶花色品种的分类,发挥不同茶树品种的内质优势,稳定产品品质,从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根据茶树品种,市场上有群体种红茶、龙井43红茶、迎霜红茶、白茶红茶等品类。群体种红茶具备群体种茶树香高味浓特性,耐冲泡。白茶红茶用白叶1号原料生产,由于氨基酸含量高,香高味爽,显特殊花香,品质优,但浓度有所欠缺。龙井43香茶用国家级良种龙井43原料生产,条索细紧,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醇和。迎霜红茶香气高扬,收敛性强,滋味浓醇。通过生产原料的细分,可以有针对性的向不同口味的销区推广相应的红茶品种,销区采购商可以根据需求有选择的采购相应品种,扩大丽水红茶的市场占有率。

2.气候与产业传统分析

丽水毗邻福建武夷山、政和等小种红茶产区,洞宫山脉贯穿全境。历史上两地交往甚多,丽水种植的群体种茶树基本上来自福建,种源相近。引进吸收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基础上,丽水红茶采用了人工增温增湿,提香机萎凋,温控发酵,低温提香等先进技术。在设备上,针对红茶加工要求,降低了揉捻机揉盘龙骨高度,中低档红茶初烘后用滚筒杀青机整形,使所生产的红茶条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醇和等特点,提高了产品成条率,降低了碎茶含量,色泽均匀红润。

3.产品名优化

丽水红茶参考香茶的加工工艺,对产品进行了简单精制后才上市销售。传统的精制设备工效低、技术要求高、处理效果一般,不适应小茶叶企业使用。丽水茶农在产品处理上采用了韩产色选机,、茶梗、碎末处理效果明显,工效高;再辅以复火提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每吨价格高出10000~16000元。仅松阳县,用于茶叶生产的色选机已经超过100台,色选机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4.进一步做大丽水红茶的对策

4.1加快红茶名牌培育

以公用品牌“丽水生态茶”建设为切入点,在配合全省“浙江绿茶”全球推广计划和各县市一县一品的基础上,启动丽水生态茶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将丽水红茶作为调整茶类结构的主要亮点来培育。要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策划,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最终让强势龙头企业品牌代替公用品牌。

4.2推进标准化生产

由政府茶叶主管部门牵头制定丽水红茶品种、栽培、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等系列标准,并通过贯标,提高全市红茶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打好基础。

4.3加强红茶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红茶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引进与选育、产品质量安全、红茶工艺技术创新、加工设备改造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逐步提高红茶生产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杭园,杨小微,孙文清.浙江省茶叶品牌构建的途径与成效[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1):28~31.

[2]叶火香,何迅民,张林福等. 松阳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10,(2):14~16.

第6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燃气热水器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市场消费需求对技术发展都起着推动作用,从最初的安全需求到目前的能效、舒适度需求,与之相对应,产品技术的发展创新也从最初对沐浴等功能需求的满足,上升到对健康安全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再转变为目前对低碳节能等社会需求的满足。可见,消费需求对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贯穿在燃气热水器整个发展进程之中,而“安全、节能、恒温”作为现今消费市场对燃气热水器的总体要求,也决定了其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安全需求促进强排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参照燃气热水器的发展历程,以最早的直排式产品为例,由于结构、功能较为简单,对烟气没有做处理,废气直接排放在室内,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后的烟道式产品,尽管增加了通向室外的防倒风排气罩等排烟系统,但烟道式热水器仍然只能依靠自然排气,遇到大风、倒灌风等异常情况,废气就无法顺畅地排出,依旧存在安全事故隐患。

早期的消费需求较为单一,技术也相对不成熟,处于基本的发展阶段,热水器只要能够生产热水供人使用,就尽到了产品功能。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事故频发,出于对安全因素考虑,消费者对热水器的选购开始强调安全性能,2000年,国家政策明确禁止直排式产品的生产、销售,在今天,这些产品也已经退出或者正在退出热水器市场。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生了转变,人们更需要一种放心使用的产品,能够避免废气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并杜绝CO中毒的可能,于是在烟道式产品的基础上,强排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

与直排式、烟道式产品比较,强排式热水器的燃烧工作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完成,并且利用风机把燃烧所产生的废气通过鼓风、抽风的方式从烟道强制排出,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废气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同时降低了CO中毒等其他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热水器产品的安全性能。在强制平衡式热水器产品中,工作空气与室内隔绝,取用于室外,废气排至室外,是强排技术在平衡机型上的典型运用。强排技术决定了燃气热水器的技术发展方向,它着力于降低烟气排放指标,改善外界风对燃烧工作的干扰等安全工作状态,也使风机强制供风成为燃烧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对燃烧技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强排技术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品种多样的稳定的产品体系,在今天,强排式热水器在燃热市场上占据近九成的份额,并且持续增长。

低碳节能使得节能技术得到大力发展

安全技术的成熟,使强排产品的盛行开辟了燃气热水器的中、高端产品时代,而节能技术的发展,则是社会、市场消费的进步对热水器提出的客观要求。

步入能源时代,资源危机日益严峻,发展“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呼声高涨,热水器市场消费热点开始升级为节能产品。对于燃气热水器而言,热效率一个数值的提高,整体上意味着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气资源,将产生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热效率高的节能热水器产品,是品牌和技术价值的体现,也符合消费者的利益,节能成为现期燃气热水器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各厂商也纷纷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出各自的节能热水器产品。

节能必须要提高燃烧、换热效率,燃烧效率的提高能够完全释放燃气资源蕴含的化学能,而换热效率的提高则尽可能地吸收释放热,从而达到整体热效率的提升。因此,对燃烧、换热技术的改进成为当今技术开发热点:燃烧技术上着力于燃烧系统的创新,以提高燃烧器、燃烧火排、引射预混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合理性,提高燃烧控制的精密性,改善燃烧工况为主要内容;换热技术上则着力于换热器结构开发,以新材料的开发、新换热工艺的创新为主要方向。在一系列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的节能技术,如冷凝技术、全预混燃烧技术等。

冷凝技术是当前得到重点应用的节能技术,处于不断发展成熟的阶段。冷凝式热水器依据二次换热原理,利用冷凝换热器充分吸收高温烟气中的潜热,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冷凝水,降低烟气温度,把排烟热损失变成了有用热,这部分热量被有效利用使冷凝式热水器具有非凡的节能效果,热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冷凝式热水器也是目前唯一能够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的热水器产品。

全预混燃烧技术在近年已经起步,是燃气热水器的未来核心技术之一,主要是在燃烧前将空气、燃气按照最佳比例均匀混合,利用高强度的燃烧使得热能充分释放,通过高效换热,以大幅提升热效率,但此项技术在热水器上的应用尚不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

高端消费需求推动恒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强排热水器的大行其道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沐浴的舒适度,对热水器的要求,除安全、节能因素外,恒温成为了关注度最高的产品功能,这反映了消费需求开始向高端方向的攀升趋势,也体现了热水器行业技术竞争日益明显的趋势。

在非恒温的热水器机型中,由于气阀、水阀、热负荷缺少精密控制,因此在外界变化条件干扰下,如水压、水流、燃气压力等的变化,容易出现燃烧情况不稳定、水温忽冷忽热等令用户感觉不适的情况。出水恒温是新的消费需求,关系到消费者沐浴舒适度,是目前燃气热水器技术研发的重点。

恒温技术是用智能控制手段,实时监控一切和水温相关的参数,通过单片机运算和程序控制,适时调整燃烧负荷或者进水流量,达到在短时间内维持恒定出水温度的目的。恒温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其技术重心是对燃烧的支持和对热负荷的精密调节,需要兼顾燃烧、换热、安全、节能等诸多因素,对恒温控制器的研发要求很高,对水阀、气阀、风机、温度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控制精密度要求也很高,是燃气热水器含金量较高的高端技术。

恒温技术中,控制器开发、控制程序设计是最核心的技术内容,决定着恒温技术的成熟性。

变频技术原是一种在冰箱、空调上运用广泛的技术,以转换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来改变其转速,实现精密的无级功率调节,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近年,变频恒温技术开始应用到燃气热水器上,变频技术是解决恒温问题的一种方式,通过变频风机调节空气和燃气比例,从而达到精准控温的目的。变频恒温技术依靠控制系统感应进水流量和温度的高低,根据设定的出水温度,计算燃烧所需要的燃气量和空气量,由变频风机控制供风量,以对燃烧和热负荷的精确把握来控制出水温度的恒定,利于节能,更能恒温。变频恒温的应用,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今后将成为热水器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第7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充分地体现了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升。土木工程技术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它在不断地朝着内涵广泛、结构复杂、门类繁多的综合体系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土木工程所贡献的一份重要力量。要想更好地促使其得到发展,针对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施工速度,对于施工质量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1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土木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基本上都是相对比较恶劣的露天环境。因而诸如地理环境、风沙雨雪等等自然因素可能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上,另一方面还非常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前制定一份具有预见性的施工方案,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防范处理工作。此外,土木工程施工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施工地点与施工人员常常都是不固定的,用工的人数多,人员更替频繁,并且还需要面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其掌握的专业技能有限的问题,施工人员常常由于施工内容的不确定性而缺乏工作积极性,这显然都不利于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最后,土木工程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土木工程的功用如果存在差异,那么对它的建筑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且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也会提升施工难度。上述因素决定了土木工程的施工难度其实是比较大的。

2土木工程传统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桩基础施工技术

顾名思义这项技术就是为了提升建筑的稳定性,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桩型,并考虑到单桩、群桩基等因素所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在群桩的作业环境中,由于不均匀沉降问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控制。此外,在预制桩吊运过程中,要针对冲击、振动控制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针对装机钻孔以及灌注作业则要妥善完成包括定位、灌注、搅拌混凝土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从而确保桩基施工作业的状态始终符合需求。

2.2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的施工工作主要是构件的吊装,因而应当在施工作业开始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这主要场地地清理、道路修筑、构件运输、对装备进行检测等等。要严格依据施工的顺序来安排钢构件运动的先后次序,在其到达现场后尽可能地将其存放与起吊位置,同时采用支撑面充足的木枕来进行垫底。在吊装开始前要对构件的标号、位置等信息进行核准,同时对其表面进行清洁,保障摩擦面干燥无污。由于钢结构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常会用到包括氧气、乙炔类的焊接工具,那么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会引发火灾,因而必须事前准备好灭火器材。

2.3地基结构施工

增强其韧性与稳定性是针对地基展开施工工作的主要处理方式。只有做好对地基强度的提升工作,才能确保地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承受得住来自建筑物的压力。此外,地基有时候也可能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地基结构出现的裂缝等等,都可能会影响地基结构功能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做好针对地基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一般会采用的检测方法是沉降检测法。以此来尽早地发现问题,在其影响尚且较小的时候就将其解决。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无疑是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这些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现场浇筑法,它是指在完成对混凝土的搅拌后,第一时间在施工现场对其进行浇筑;②预制法,就是说提前搅拌好混凝土进行备用。

3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分析

3.1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

由于当前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目与日俱增,相应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越发受到重视,取得了相当大的提升。如果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如果基坑开挖较深而周围的土地又比较松散,就可以运用桩-桩-锚的支护体系,以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来完成支护工作。此外,还应当尽可能实现承重结构与支护的一体化,通过整合实现临时支挡桩、永久性柱、地下室墙以及地下连续墙的一体化。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支护需要,还能同时完成承重任务,既提高了施工速度又降低了施工成本,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最后,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作业时,旋挖技术可以很好地确保成孔质量,因而其应用前景势必会非常广泛。

3.2预应力技术方面的创新

预应力技术方面的创新在土木工程整体的施工技术创新中占据中重要的位置。它主要指的是在预应力钢防护工作完成后,采用环绕包裹的形式来实现对混凝土构建的防护工作,并选择适宜的设备来完成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在相关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预应力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依据其表现出来的负载需求来实施预应力的结构设计工作,从而有效地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包括土木工程构件出现裂缝甚至是变形的问题,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社会对于高层建筑、越江隧道、跨海大桥、深埋隧洞以及城市地铁、高架公路等工程建设,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那么相应的,现代施工技术与相应的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实现对自身工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可以看到,无论是新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法还是新的材料,都在不断地涌现,它们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土木工程本身就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从未沉溺于往日的成就中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接受时代的挑战,进一步地实现自我提升。当前,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人们实际需求的提升,都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自身也确实还存在包括劳动密集、工作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发展不足等等问题,但乘着世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浪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立足于现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完成着推广与促成更加高效应用的目标,并逐渐地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专业技术分包公司,促使专业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更好地融合。

5结语

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关注点放在土木工程的建设工作上。毋庸置疑,施工技术的创新是促使土木工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只有不断努力实现其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严.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2).

[2]钟秀举,李华.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5).

[3]康红.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

[4]李文博.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建材与装饰,2016(31).

第8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节能降耗;燃煤热水锅炉;低温腐蚀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quality, energy consumption is growing. As a heat enterprise, building economical enterprise, for countries to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create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is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way. Based on the working practice, hot water boiler room how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coal of method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Coal burning hot water boiler; Low temperature corrosion

中图分类号:TK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提高热效率,降低成本

供热锅炉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要消耗燃料、电和水资源。搞好节能工作,首先要在设备方面采取措施。

1.1燃煤锅炉供热系统节能技术

目前应用于燃煤锅炉供热系统节能的主要实用技术和产品有:(1)供热问题诊断与系统优化;(2)多热源并网,形成规模效益;(3)烟气冷凝热回收节能器;(4)热源集控和气候补偿控制系统;(5)公共建筑低温运行分时分温控制;(6)循环水泵超常规改造及一次泵变频节电技术;(7)低阻直通式过滤器;(8)水力计算及水力平衡技术调试。

1.2采用微机控制技术

目前,锅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了锅炉节能的又一项新兴技术。燃煤锅炉房供热集中控制系统运用模糊控制理论,以全新概念设计的计算机供热控制系统。通过每台锅炉的各种参数和整个供热系统参数的计算,得出理论锅炉负荷情况,并据其调整锅炉的实际负荷数以及开启哪台锅炉。通过计算机对锅炉实施集控,使锅炉房内的每一台锅炉循环运行,据系统的负荷率自动、定时切换运行各台锅炉。

在保证节能的基础上,延长锅炉使用寿命。集控系统,不单对锅炉还可以对气候补偿器等系统设备进行控制,达到对整体系统控制的目的。蒸发量大于10t/h的锅炉应采取计算机控制系统; 小型锅炉也要配备必要的热工仪表。实行计算机控制后,可对锅炉的水位、汽压、给水流量、蒸汽流量、炉膛温度、排烟温度、燃料消耗、风量、风压等运行参数进行数字显示和记录,并能对给水系统和燃烧系统精确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温度补偿系统。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控制和调节供水温度,避免用户室温过高,能耗增加。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和人的活动规律进行时间控制。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实现对运行曲线的自动分段调整。另外,合理正确的使用和操作燃煤锅炉对节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实行计算机控制,可以记录各项运行数据,便于统计和考核,为锅炉运行情况的考核提量和能耗依据。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以及微机价格的降低,供热锅炉微机控制系统日益成熟和廉价,逐渐进入供热锅炉房,对锅炉的安全和节煤将起巨大作用。

2防止燃煤热水锅炉产生腐蚀的措施

从以上燃煤热水锅炉产生腐蚀的原因可以得出:低温腐蚀和化学腐蚀都是由于冷凝水的存在而产生的。因此控制锅炉冷凝水的生成是减轻燃煤热水锅炉产生腐蚀的关键。目前经常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2.1控制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决定了烟气中氧气含量高低,过量空气越大,烟气中的游离氧分子越多,促进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的几率越大。因此,燃煤热水锅炉在投入使用前的调试过程中应进行烟气含氧量的检测,将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1.2以下,并在生产运行别是燃煤压力波动或改变时经常进行检测和校验,以达到控制烟气中氧含量、降低炉内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的目的。

2.2尽量减少锅炉内腔的空气接触

燃煤热水锅炉作为备用锅炉停止运行时,燃烧器鼓风机进风口风门挡板通常会停止在其停机时的打开位置,这时冷空气会在烟囱的负压作用下继续在炉膛内流动,使锅炉受热面上凝结出冷凝水,造成锅炉的腐蚀。因此,锅炉在按照实际运行需要改为备用炉时,操作人员应在燃烧器停止运转以后观察其风门挡板的位置,并通过给燃烧器程序控制器再一次供电的方法,使燃烧器风门挡板复位后停止在全关闭的位置,通过减少进入锅炉的空气量,降低锅炉内冷凝水的产生。

燃煤热水锅炉在夏季或长期停运时,除了将燃烧器鼓风机进风口挡板全关闭以外,还应该将锅炉的烟囱出口挡板关闭,如果能用适当的材料将这两个口密封,基本使炉膛与空气隔绝,同时在炉膛内投放足够的干燥剂对锅炉进行干法保养,这将有效地避免锅炉在夏季由于冷凝水而产生的腐蚀。

2.3提高锅炉出水温度

当供热系统有多台锅炉并联运行时,应按照供暖温度的要求,通过控制锅炉运行数量的方法,使系统以尽可能少的锅炉投入运行,运行的锅炉应设定至较高的锅炉出水温度,使锅炉排烟温度高于烟气的露点温度,减少锅炉的低温腐蚀。较高的锅炉出水温度使炉膛温度显著提高,燃烧生成的水能迅速变成水蒸气后通过烟囱排除,避免了冷凝水的出现和化学腐蚀的产生。

2.4采用锅炉出水和采暖用户两个温度运行的方式

生产实践证明:提高锅炉的出水温度是避免锅炉产生腐蚀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这个方法在春、秋季节供给用户的热水温度较低时,尤其在锅炉数量较少的锅炉房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对锅炉房系统进行局部改造,使锅炉以较高出水温度运行,并按照供暖温度要求随时调节高温出水供给用户流量,使用户端维持在另一个较低采暖水温度的双温位运行方法。这个方法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温度要求,而且还从根本上解决了燃煤热水锅炉普遍存在的低温腐蚀问题。

3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和提高环保节能意识。

加强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及成本管理两方面。在技术管理方面,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设置完善的管理系统,如燃烧中应该有取样装置,各种计量装置及仪表。设置水质化验室,做好防风雨措施,减少自然损耗。蒸汽和热水是锅炉房的产品,产量要有计划,分析要有计量。锅炉设备维修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停炉时要有检查制度,并派人维修,对操作人员要加强节能意识的教育,形成一个人人讲节能,人人关心节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善武,赵钦新.大容量层燃热水锅炉技术发展探讨.工业锅炉,2008(1):1-7.

[2]陈学俊,陈听宽.锅炉原理(上、下册).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3]王宇峰,王学斌,惠世恩,赵钦新,周屈兰.基于流型图的余热锅炉蒸发受热面水动力计算[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35(SUP):297-304.

[4] 丁琦,魏巍,武晓霞,杨建勋,温丽. 燃气供热节能系统[J]. 城市管理与科技 , 2006,(01) .

第9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道路和恰当的制度安排,以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步伐,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位居前列,但制造业比例偏高、自主创新程度不足、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产业内分工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演进的内在逻辑,提出江苏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并就相关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一、产品内分工与技术转移

(一)产品内分工的特征。产品内分工理论将分工研究的对象由产品拓展到工序,认为“从原料到最终用户”的供应过程或供应链包含产品设计、品牌创造、制造、营销、支持服务等活动或环节,不同工序或环节可交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区位完成。在产品内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供应链主要根据环节控制力的大小来分配创造的价值,这一分配格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与技术和产品成熟度有关,但与供应链内部环节的位置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讲,进入壁垒最大的环节也是利润分配最丰厚的环节。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高新产业,如信息产业,关键部件制造商的控制力比最终产品品牌商的控制力强,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如服装制造业,新技术和新工艺广泛普及,加工制造环节控制力很低,品牌商的控制力占主导地位,零售商的控制力也较强。其它产业供应链中控制力的分配较复杂,可能介于上述两类产业之间,如汽车制造业,品牌商、设计、关键部件制造商、最终组装环节都享有较强的控制力。

(二)制造业外包的角色定位与固化。上世纪6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形成技术密集程度差异明显的分工结构:第一层次,拥有核心技术的美国制造商。第二层次,拥有关键技术的日本、欧盟制造商。第三层次,拥有工艺技术的韩国、我国台湾等制造商。第四层次,拥有熟练劳动力的制造商。产品内分工起源于要素禀赋结构和价格比例关系的不一致,反过来又通过规模经济强化既有的要素优势,从而有可能固化原有的分工格局。那些控制力较差的制造商一方面需要依赖关键部件生产商、品牌商或供应链协调商才能继续生存,另一方面他们进入其他工序所面临的门槛越来越高、壁垒越来越多,有陷入所谓“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或倾向。制造业外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范围内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供历史性机遇,客观上也推动我国制造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升级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试图改变分工格局,特别是要从“制造”上升到“创造”,不是依靠简单的政策就能实现。

(三)服务业外包的角色转换。在传统的制造业外包模式中,发包和承包关系受市场契约关系约束,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服务业外包的兴起改变了企业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当一个企业将物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动漫技术、质量服务、工程研发、信息安全等IT密集的商务流程发包给外部厂商完成时,外部厂商就自动拥有和管理这些流程。显而易见,即使这些活动不是发包方生产经营的核心活动,也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来自承包方的扰动都可能影响发包厂商的运营绩效。在信息产业进入网络和互联网时代后,世界服务业外包市场已改变了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印度为代表,软件业和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甚至形成全球知名的品牌,为发展中国家找寻国际分工的角色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传统产业发展理论认为,后工业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化和其他的高端服务业则是后工业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此相对应,产业发展模式遵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道路逐步演进。目前,江苏省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但全面进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发展阶段的条件仍不成熟。苏南和沿江地区制造业高度发展,已进入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信息化和高端服务业的需求非常旺盛。近年来,在“工业第一方略”政策引导下,江苏省制造业发展表现出“单兵突进”的倾向。因此,如何通过信息化促进服务业发展,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具有实施信息化战略所需的人才储备、科技基础和财力支撑,只要“先行启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高端服务业,以十大高技术新兴产业和十大高技术优势产业的应用为突破口,则江苏省的产业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以外包化实现创新“融合”和合作共赢。服务业外包可成为江苏产业发展新模式、经济成长的新动力。服务业外包输出的是智力,获得的是定单,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关于服务不可贸易的基本假定,可将大量的服务就业转移到国内,这既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优势,又不会对国内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对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拓展,服务外包的比重越来越大。走国际化的道路,分享产品内分工的巨额红利,是江苏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跨国公司经营中的新尝试。外包化将有助于发挥后发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平台上展开竞争与合作,有助于开拓企业的国际视野,使企业获取必要的要素和技术。长期看,外包化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改变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利地位,实现发展中国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以园区化引领服务业集群和产业升级。目前,江苏省有特色产业基地54家,科技创业园132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布局优化,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但从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和计算机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看,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分散,企业弱小,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和协同。印度倾全国之力打造“信息之都”班加罗尔,其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围绕江苏省“双十”产业的发展,在加大各城市科技创业园区建设力度的基础上,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功能强大的核心服务园区,引领江苏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服务园区应建设成基础设施高度集约的国际一流的发展平台,努力创造人才集中、信息集中、资本集中、培训集中的园区优势,在最初的几年内,园区内企业可以成本价格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园内各种基础设施。园区管理中心应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快捷服务,包括:审批项目,验关出口,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器服务,等等。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与措施,以吸引企业入园,促进园区迅速做大做强。

(四)以一体化推动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围绕产业规划中有待突破的重大技术问题,实施一批能体现国家乃至国际水平的科技支撑项目,力争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业向高端环节攀升和提升传统产业高附加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推进这一目标的主体是谁?《纲要》认为,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应加强企业内部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投入有很强的门槛要求,技术创新在企业间的分工主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臆想。在我国目前的研发体系条件下,生产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脱节是制约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是推动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合作是一直以来被关注的话题,但在实践中,产、学、研仍是相互独立的主体,在技术市场不很发达的条件下,合作深度、广度都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由产学研合作转变为产学研一体化是解决产学研分割状态,提升研发体系总体效能的根本性举措。

三、江苏省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