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养殖场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殖场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养殖场管理制度

第1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目前,上述扶持政策已经执行了较长时间,但因为扶持资金规模相对较小,相关管理性规范文件虽有出台,条款却不够细化以及未充分考虑到执行条件具有的特殊性等原因,各县市(区)发改委和农业部门各行其事,至今未能形成一整套既规范,又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致使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某市审计机关予以了高度关注,特别将其中涉及资金量相对较大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扶持资金的管理和绩效情况审计调查项目纳入了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抽调了精干力量予以实施。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审计,并就此次惠农政策执行情况审计调查过程中查找出的各县市(区)一些突出或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经结合下户访谈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筛选、分析,按项目实施流程整理成文,亟待引起重视并能被有关单位予以采用。

项目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待扶持项目入库申报审批不严格。

拟纳入扶持对象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采取先择优遴选进入市或县项目储备库,再进入省级项目储备库分年度安排项目扶持资金的方式,要求选择的拟扶持对象应满足距主要交通干线2KM以上,距居民区500M以上,距河流主干道200M以上,500M半径范围内没有其他动物养殖场,且生猪年出栏数达到500头以上等条件才能进行申报。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个别被纳入项目储备库的生猪养殖场(小区)生猪年出栏数有人为夸大,以达到提高补助标准的问题,但更多的表现在当地发改委、畜牧主管部门存在重生猪出栏数,轻环境保护的倾向,部分被纳入项目储备库的生猪养殖场(小区)临近居民点或水库,而上级项目审批部门往往因时间和人员不足等原因不做实地调查,仅以项目所在地发改委和畜牧主管部门提供的公文往来就予以确认,导致一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挤占了有限的项目资源。

2.工程规划设计不规范,概算粗糙。

国家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是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单项工程项目建议书,总体布局上要求做到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优先安排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且大门口必须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按照缺什么完善什么的原则。但各生猪养殖场从经济成本角度出发较少按规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或即使按规定委托了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也大多设计简单,概算粗糙,甚至有的根本就是闭门造车式的设计,这类粗糙的设计自然会造成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内容重大变更或随意删减建设内容等情况的发生。

3.配套资金不到位。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是以国家资金投入为主,项目申报单位配套资金为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项目申报单位未能形成资金配套意识,往往“看米小锅”仅就国家投入的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而项目监管部门只关注国家资金安全,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往往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项目因建设资金缺口造成工程量缩水或工程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等问题的发生。

4.未规范执行招投标制度。

国家对生猪标准化饲养场(小区)的扶持规模是按年出栏生猪头数来拨付专项资金的,分年出栏500~999头、1 000~1 999头、2 000~2 999头和3 000~10 000头四个档次分别予以补助20万元、40万元、60万元、80万元,1万头以上不再安排补助投资。通过此次审计调查了解到各县市(区)大部分是20万元至40万元的项目,60万元的扶持项目仅一个。这些项目中,除60万元的项目必须履行公开招投标程序外,其它项目可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施工队伍。各县市区项目法人基本履行了招投标程序,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1)上面提到了一个60万元的扶持项目未按规定公开招投标仅履行邀请招标程序;(2)应履行邀请招标程序的项目在邀标过程中部分存在投标单位相关人员不到场签字,提供的投标材料不符合规定,以及投标内容缺失等诸多问题。

5.工程款报账制度不规范。

审计调查中发现项目资金监管部门基本实现了专账核算,但在资金支付方面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规范性做法。例如有的直接支付给生猪养殖户现金、有的转账到生猪养殖场法人个人账户,有的转给中标施工单位下设的项目部,且大多未严格要求中标施工单位或项目法人提款时需提供当地建安发票或代扣税款,既容易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也给个别人套取国家专项资金提供了便利条件。

6.工期拖沓,至今未严格完成验收手续。

此次审计调查的项目为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三个年度安排的生猪标准化扶持项目,除2013年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外,其他二个年度的项目至今仅通过县(市)发改委和畜牧局的初步验收,甚至还有未完工项目。据了解主要是相关部门重视不够,也有相互推诿等个别现象。

7.资金效益未达到预期目标。

国家对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的扶持,目的是鼓励大型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的建设,引导有创业要求的农民建立养殖小区,促进生猪生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项目审批部门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部分生猪养殖户在取得国家扶持资金后,采取偷工减料、以旧代新等方式套取国家资金,也有部分生猪养殖户投机性较强,一旦市场效益不好时就将生猪甚至能繁母猪变卖一空,抽身而退,而国家扶持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或是闲置或是成为其转手谋利的工具,违背了国家扶持的初衷。

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1.严格储备项目入库审核制度。

对各拟入库的项目申报养殖场(小区)经营现状要做到现场查看,既要满足项目申报所必须达到的生猪年出栏数和周边环境等硬性要求,也要严格对项目申报养殖场提交的拟改(扩)建项目的初步设计和设计概算进行严格审核,防止某些生猪养殖户利用现有设施重复申报以骗取国家扶持资金的情况发生,保证国家扶持资金能真正落实到需要帮扶的生猪养殖户。

2.将项目配套资金纳入专户管理。

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由前期申报费用、国家扶持资金、国家硬性要求的配套资金,以及养殖户自行投入的其它配套资金或设备款组成,其中生猪养殖户自行投入的配套资金或设备款监管难度较大。笔者认为一种较可行的做法是把国家硬性要求的配套资金和国家扶持资金一并纳入专户管理,按工程进度拨款,最大限度的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到位率。

3.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我国的招投标制度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的要求,具备择优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按适用范围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其中程序性和规范性都是其基本特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大部分应履行邀请招标程序,按规定虽然未要求需招标公告或招标预审文件,但必要的资格审查和招投标程序仍应严格执行。只有依法、严格的执行相应的招投标程序才能有效防范项目建设单位指定工程施工单位或者虚假招标的情况发生,真正吸纳到优秀的施工单位,以保证项目质量,提高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

4.明确项目监管方和项目法人的“责权利”。

鉴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是扶持资金,属于补质,生猪饲养标准化的其余资金来源是被扶持的生猪养殖户自有资金,甚至部分有较强创业欲望的生猪养殖户投入的自有资金远远大于国家投入的扶持资金,所以项目建设单位也只能是各生猪养殖场(小区)。各生猪养殖场(小区)在这项标准化建设项目上具有较大的自,国家相关部门仅处于监管地位,为此,监管方和生猪养殖户签订《责任协议》以明确双方责权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项目实施后的生猪若干年内的年出栏数、工程进度款的拨付方式,以及通过验收的标准制定等条款的约定,并明确违约责任的处罚,才能确保国家投入的资金的使用安全,避免资金打“水漂”,甚至被套取或挪用的情况发生。

5.明确项目承发包双方的“责权利”。

合同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承发包双方执行合同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因此,在签订施工合同时,监管方必须督促项目法人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内容规范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工程承包范围、约定工期、约定工程变更的造价计算方法,以及质量要求,违约责任追究等要素,明晰划分承发包双方应履行的义务和各自享有的权利,以减少争议,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6.严格工程验收程序。

由于生猪养殖场(小区)大部分地处偏僻,即使聘请了监理人员也仅仅是履行程序,难以真正做到全过程监理,所以项目竣工验收环节是确保项目质量的重要一环。合理选派验收技术人员,严格按照项目批准的设计文件要求,以国家或部门颁发的质量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为依据,对工程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进行检验和综合评价、鉴定,以确认工程项目是否达到预期功能和使用价值。只有严格进行工程验收,才能有效防止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环节被蒙混过关,以及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隐患现象发生。

第2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long-term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the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method:the 20 patients underwent blood dialysis, twice per week, add 1 times among blood filter .results: the patient itchy skin symptoms improve, the healing process with no adverse reaction.conclusion: blood filter and hemodialysis patients combination therapy uremia itching clinical effect is obvious. Meanwhile g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rational drug use diet, increase their social activities,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皮肤瘙痒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0%-90%。主要特点是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疹。人体经常会感到一阵阵的发痒,白天轻、夜晚重,瘙痒剧烈时人是难以忍受的,会不停地搔抓,瘙痒的部位发生于周身,最常见的是躯干和四肢。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厌世的情绪。

1 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主要表现为在外观看似正常的皮肤上出现瘙痒,可以是全身皮肤发生广泛性的瘙痒,也可是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常见。瘙痒可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程度轻重不一,时间长短也不一,有的可长达数小时,短的持续几分钟即可过去。因为瘙痒,长期反复搔抓,可致使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

2 皮肤瘙痒程度评估标准

重度皮肤瘙痒,白天夜间均瘙痒,夜间明显,影响睡眠,皮肤有抓痕;中度皮肤瘙痒,白天夜间均有皮肤瘙痒,程度较轻,不影响睡眠,无明显抓痕;轻度皮肤瘙痒,白天无瘙痒,夜间偶有瘙痒,睡眠正常,无皮肤抓痕。

3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20例病人均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8例、先天多囊肾2例,皮肤瘙痒时间持续20天以上,血液透析时间4周-6周,每周血液透析2次,每次4小时,血滤一次每次4小时,血滤器为FV660透析机,为日本日机装DBB-27型用碳酸盐透析液。

3.2 治疗方法 穿刺动静脉内瘘,建立血液通路。连接血路管和血滤器,设置正确管路充满生理盐水,连接病人,血流量为23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给低分子肝素抗凝。

4 结果

20例病人重度皮肤瘙痒8例,中度皮肤瘙痒12例。血滤4-6次后重度皮肤瘙痒病人6例皮肤瘙痒症状基本消失,两例症状明显改善。12例中度皮肤瘙痒病人症状基本消失。20例病人在治疗中未发生寒战、发热、皮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5 讨论

尿毒症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约占血液透析病人80%,单纯HD病人皮肤瘙痒发生机制不明确,可能与皮肤干燥,中分子物质,堆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浆组胺水平及肥大细胞增殖,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A水平升高,透析相关因素有关,但尿毒性毒素的刺激,特别是中分子和大分子尿毒素,可能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物质而血液滤过不同于血液透析,它的工作原理是模拟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在血液滤过时水分依赖跨膜压而被超滤.当水分通过膜大量移动时同时会拖拽溶质移动,即对流,以此方式清除水分和大部分中小分子溶质。用血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能达到缓解作用。对于中度皮肤瘙痒一般连续3次皮肤瘙痒基本缓解。对重度皮肤瘙痒者增加血滤次数,连续治疗6次可使多数皮肤瘙痒症状缓解。

血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大多数病人有效,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上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推崇的理想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 乔小军、柴亚丽.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病人皮肤瘙痒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2B):3243-3244

[2] 周玉琦,银润兰,任艳敏,尿毒症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15-116

第3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一、***区奶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存栏奶牛1.5万头,共有16个奶牛小区(场),16个奶站,年可产鲜奶5.8万吨。全区奶牛养殖基本消除了散养和人畜混养,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和示范园区。全区有存栏200-5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场4个,存栏500-10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场9个,1000头以上的3个。规模化养殖场存栏占总存栏的90%。全区奶牛场中有两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和8个市级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二、现代农业生发展资金项目规模、资金投入组合及使用情况

(一)中央和省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1、项目批复资金

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总投资955.958万元,其中申请省级以上投资480万元。资金用途:标准化饲养场(区)建设资金432万元,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资金48万元。

2、资金到位、拨付情况

目前,项目总投资480万元已经全部到位并全部拨付到项目单位。其中标准化饲养场(区)建设资金432万元,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资金48万元。

   (二)整合资金落实规模及到位情况

整合区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环节整合资金20万元,采取打包、拼盘形式投入资金455.958万元。实际到位情况:中央与省级其他渠道资金187.38万元,市级整合资金6.38万元,区级整合资金827.67万元(其中预算编制环节整合105.68万元,采取打包、拼盘形式投入资金721.99万元)。整合资金拨付情况:已拨付中央与省级其他渠道资金187.38万元,市级整合资金6.38万元,区级整合资金741.85万元(其中预算编制环节整合19.86万元,采取打包、拼盘形式投入资金721.99万元。

(三) 资金使用情况

奶牛养殖场标准化场改造:总投资907.958万元,其中土建:768.058万元,设备购置139.9万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48万元。实际总投资897.46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809.736万元,设备购置87.73万元。

三、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内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绩效考核制度》、《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检查验收办法》、《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公示制度》、《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申报规定》、《项目法人责任制》以及《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九项制度。为确保各项制度尤其是资金管理制度得到严格遵照执行,增强了专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鉴于各项目场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项目领导小组要求各场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凭证收集、账务管理、预决算报告等各项工作,为资金的严格审验与及时拨付创造了条件。

(二)项目实施管理

在项目建设中,区畜牧局充分发挥生产规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科技推广、资金监管等职能作用,采取督导检查、绩效考评、奖励处罚、验收考核等综合措施,围绕实施方案、管理细则和进度安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促进了项目的顺利进展。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制作了柱状图版,纵坐标为得分,将每个项目场按照青贮池改造、新建卧床、TMR建设、设备购置四项内容,区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技术培训和良种登记两项内容列出横坐标,根据各项工作不同的权重赋予不同分值,对整个项目建设工作实行全程监控。

四、实施项目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实施环境。成立了现代农业资金奶牛产业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督导、资金监管等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淑秀任组长,分管农业的政府副区长张洪龙副组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局。同时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提供项目实施咨询、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培训、指导等。区畜牧局、财政局在区项目领导小组领导下,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全面落实与项目实施相配套的资金、技术、土地等扶持政策,搞好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召开现场会,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发现典型,树立样板,适时加以推广,放大了项目实施效应。对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了典型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了项目推进步伐。

3、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实施。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了《***区现代这、农业奶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区现代项目申报管理制度》、《***区现代农业奶牛项目公示制度》、《***区现代农业奶牛项目管理制度》、《***区祁门熏肉项目法人责任制》、《***区现代农业奶牛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区现代项目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各项目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建设计划,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做好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实施主体信息档案和项目实施信息档案。根据绩效考评制度,明确动态监控、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奖励处罚等措施。领导小组适时组织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开展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对违规违纪的进行通报,对不合格或未完成任务的项目进行限期整改。

4、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质量。严格按照《***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加大了对各级各类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扩大了项目资金投入规模。各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建立了场内账务管理制度,并自觉接受畜牧、财政等部门的检查、审计,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严格推行了项目建设法人负责制、合同制、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制等制度。

5、创新监管模式,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为加强管理,绘制了项目进展监督一览表,坚持每周给各项工作进行打分,每月召开一次集中调度会议,有效地加强了对项目监管。对项目资金采取“先建后补、边建边补”,对配套的饲料青贮、奶站生鲜乳快速质检和数字化管理设备采取了“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资金拨付原则,有力地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五、项目建设现状及效益情况

(一)标准化饲养场(区)建设

1、项目任务目标

五个养殖场区标准化改造方面共计改扩建牛舍6100.8平方米,新建挤奶厅224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2656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50立方米,新建粪污处理场2466平方米,新建青贮池7879.5立方米,新建TMR车间1620平方米,新建消毒池、消毒室、办公及宿舍862.5平方米,路面硬化7290平方米,新建门卫、仓库192平方米,新建兽医室56平方米,沉淀池410立方米,牛卧栏28组,牛颈枷1100平方米,草料库320平方米,排水沟350米,粪污处理管道620米,新建院墙300米。新购TMR搅拌机4台,添置牛奶取样分流器24套、奶缸电子计量器2台,数字化管理软件1套。

2、完成情况

区畜牧局和各项目建设单位,精心筹划、积极组织、认真实施,现在已经圆满完成了奶牛场(区)标准化建设改扩建方案的任务目标。

(二)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

1、项目任务目标

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考察观摩、媒体讲座、专家服务团下乡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基层技术人员、养殖场(小区,户)的饲养人员、管理者进行现代化新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培训牛舍清洁化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应用奶牛卧床技术)、奶牛饲养管理、DHI测定,机械挤奶,标准化饲养场建设、数字化管理、玉米青贮等技术,计划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对象为全区奶牛养殖场(小区)的所有技术人员和奶牛养殖户。其中举办牛舍清洁化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应用奶牛卧床技术)1期;DHI测定技术1期;牛场数字化管理技术1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4期,分别为犊牛 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青年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泌乳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空怀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举办三大炎防制技术培训2期,分别为乳房炎防制技术培训、蹄叶炎和子宫炎防制技术培训;青贮饲料技术培训1期;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培训2期,机械挤奶培训1期。在培训管理上,由畜牧局统一组织管理,切实把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购置奶牛修蹄机1台,用于专家服务团技术服务。

2、完成情况

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一是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考察、专家服务团下乡等多种形式,对基层技术人员、养殖场饲养人员、管理者进行现代化新技术培训。分别于7月26日举办机械挤奶技术培训及犊牛、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培训班;8月12-13日组织专家服务团在区行政广场、高都办事处常旺村举办下乡服务活动;8月18日举办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奶牛高产饲喂及接产技术培训班;8月27日举办泌乳期奶牛饲养技术培训;9月15日举办全区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及秸秆青贮技术培训;10月10日举办奶牛场DHI测定技术培训;11月3日举办奶牛全日粮配合(TMR)技术培训班;11月24日在册山办事处尚庄村举办专家服务团活动;12月5-6日举办奶牛三大炎防治培训班。2010年1月6日举办牛场数字化管理技术培训班。二是指导各场完善了生产记录、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防疫监测记录以及奶站规范化管理制度。

(三)良种登记档案室、电子档案数据库建设

1、项目任务目标

建立奶牛档案登记系统,建立奶牛品种登记档案室,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全区奶牛养殖户80%建立系谱档案,90%建立生产记录。

2、完成情况

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指导盛能奶牛胚胎工程有限公司、***区明超奶牛场、***市禄福良种奶牛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高都奶牛养殖基地开展了奶牛DHI测定,大力推进奶牛系谱档案建设,建立更加规范高效的奶牛数字化管理档案。对每头奶牛年龄性别、繁殖情况、免疫情况、发病情况、品种品系、体貌特征、泌乳天数等数十项指标进行登记和分析对比,确立奶牛的品系和繁殖情况,绘制奶牛档案表格,并且对奶牛个体形态和毛色进行照片记录,为下一步进行良种筛选、系谱登记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已建立系谱档案1460头,登记奶牛良种登记卡938头。疫病监测体系逐步规范健全,区畜牧兽医检测中心根据全区畜禽疫病监测方案,分期分批对各规模场进行疫病检测,现已经检测奶牛200余头。

(二)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全区奶牛存栏量由现在的1万头增长到1.1万头以上,增加0.1万头,牛奶产量增加0.5万吨。

           2、规模养殖明显增多。全区年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增加 2 处 ,奶牛养殖场(小区)总数达到13 处,规模饲养量占到全区奶牛饲养总量的90%以上,规模饲养场产奶量占到总产奶量的95%以上。

           3、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项目区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0吨以上,平均增加500千克。

           4、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全区优质奶产量达到3.3万吨,比建设前增加0.9万吨,产量提高30%以上。鲜奶蛋白含量提高5%左右,达到3%以上,乳脂率提高8%左右,达到3.5%以上,生鲜奶质量得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每毫升鲜奶微生物含量控制在100万个以内,

           5、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项目建设带来的牛奶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水平提升共可产生经济效益0.34亿元以上,可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20元以上。

           6、技术推广体系日益完善。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推广生产管理技术、奶牛良种登记、奶站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技术、TMR饲喂技术、奶牛场卫生防疫技术等,全区奶牛养殖业在管理方面不断改进,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精品意识进一步强化,建设优质品牌奶源基地战略方向进一步得到巩固。

     7、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目场生态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使奶牛养殖场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六、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畜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项目的实施给相关工作带来了有力地促进。但是由于项目要求自筹资金的比例较高,处于发展期的养殖场区自筹资金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建设初期进程缓慢。另外,项目软件建设部分效益的发挥还要依靠推广和培训力度的持续加强。

建议:一是加大项目扶持资金比例,适当考虑承建企业的资金困难,合理安排资金拨付步骤,发挥启动资金的带动作用。二是持续对项目管理人员、项目承建场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项目最大限度发挥效益。三是保持扶持政策的持续性,支持奶牛产业持续发展。  

 

 

第4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安全为主线,坚持标本兼治,以夯实监管基础、完善监管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着力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原则与目标

(一)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二是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三是坚持常态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监管执法和宣传帮扶相结合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以主要领导亲自抓为标志的组织领导更加强化,以“网格化”管理为标志的监管方式更加完善,以依法行政为标志的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以守法生产经营为标志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显著增强。加快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在畜产品中无检出,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着力打造“畜产品最安全”的行业名片。

三、全面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八项监管措施

要依法履行职责,围绕养殖及相关环节,落实“八项强化”措施,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一)强化畜禽养殖环节监管。生产源头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按照“六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环境生态化)标准,加快推进养殖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养殖场(户)监管,严格饲养企业动物防疫条件,规范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二是督导畜禽养殖场(户)按照《畜牧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要连续、完整、真实,实现养殖环节质量安全过程全面监控、出现问题能够有效追溯。三是依法严力打击非法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犯罪行为。

(二)强化畜牧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管。一是加大对辖区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工作力度。监督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兽药GMP和兽药GSP,饲料生产企业严格落实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及不合格产品召回和销毁制度;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生产经营禁用兽药和假冒伪劣兽药饲料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行“一卡三档三书”(即养殖场监管联系卡、养殖场药品购入和使用台帐档案养殖档案及监管档案、养殖场安全用药告知书保证书和监管工作责任书)用药用料管理模式,指导、监督养殖场(户)科学使用兽药、饲料,严格落实休药期制度。二是建立辖区内兽药饲料生产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和生产经营情况月报告制度。三是严禁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及其化合物,严禁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添加违禁化合物。四是建立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承诺制度、诚信档案制度和劣行“黑名单”制度,增强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促进投入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畜禽收购贩运环节监管。对辖区内畜禽收购贩运人员全部实行动态登记备案制度和安全承诺书制度;督促收购贩运人员建立全市统一的畜禽购销登记台帐(样表见附件1),无产地检疫证明及来源不清的畜禽不得上市交易。

(四)强化畜禽定点屠宰环节监管。严格遵守行政执法“六条禁令”,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对生猪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人员,并严格落实屠宰与检疫、检验同步制度,对证标不全、不符以及来源信息不清和没有检验合格凭证的,不得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实行定点屠宰的肉牛、肉羊等活畜参照上述办法办理。

(五)强化监督监测环节监管。按照农业部畜禽养殖场(户)逢出必检的要求,科学制定年度监测计划,合理确定抽检比例和频率,做到属地管理、分级检测、风险可控、监管有力。科学公正、随机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科学严谨地做好样品检测,确保结果真实有效,详实填写原始记录,规范出具检测报告。鼓励大型畜禽养殖场(基地)开展企业自检。

(六)强化“三品一标”监管。按照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标准化养殖场参与无公害畜产品和地理标志畜产品认证和登记;强化无公害畜产品和地理标志畜产品的证后监管,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证地理标志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建立退出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上报农业部核准注销。

(七)强化出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根据《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加强对生产、加工出口畜产品企业的备案和信用登记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一旦有进口国检测出质量安全问题的情况,出口企业要及时报告。

(八)强化违法行为查处。对初步调查认定涉嫌制售、使用“瘦肉精”等犯罪行为的,要按照农业部等八部(局)印发的《“瘦肉精”涉案线索移送与案件督办工作机制》(农质发[2011]10号)和省政府“三个一律”的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并做好案件移送后的协查工作。对其他涉嫌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农业部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部令第63号)和“五个不放过”的原则,查明违法事实,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四、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六项监管制度

(一)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市、区市两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制定年度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计划,确定兼管领导,落实宣传培训经费,丰富形式内容,分级实施、确保效果。一是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对养殖场(户)和兽药饲料生产经营者的法规宣传和技术指导,提高其守法生产经营意识和科学用药用料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振消费信心,维护全市畜牧兽医系统公信力。

(二)舆情监控与媒体应对制度。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复、核查和妥善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依照规定对举报人实施奖励和保护;敏锐掌控舆情信息,做好搜集、分析和应对工作,善待媒体、慎对媒体、善用媒体。

(三)应急管理制度。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市、区市要分别制定和动态修订本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科学合理的做好两级应急预案的协调与衔接,将应急处置措施具体到单位、小组和岗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问题隐患和安全事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生命健康危害、负面社会影响和经济财产损失控制到最低作为应急管理的终极目标。

(四)风险评估制度。为及时消除系统性、区域性和环节性风险,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农业部有关要求,在全市畜牧兽医系统建立市、区市独立风险评估和评估信息共享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成立评估小组,掌控风险信息,确定评估频率,做好评估记录。通过风险评估,切实摸清危害因子的种类、区域范围和影响危害程度,研究提出科学防范和有效消除的措施和办法,科学甄别风险预期并按程序启动风险预警。

(五)量化考核制度。根据《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实行)〉的通知》(鲁牧质监发[2012]8号)要求,从2012年起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量化考核评估,各区市于当年11月20日前,做好自查自评自纠工作,并将总结材料报市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市局考核评估小组于年底前对各区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考评。

(六)文档管理制度。要切实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文档的完善和管理,做到分类(项)管理,一类(项)一档;对行政处罚案件,做到一案一卷且文书齐全、手续完备,案件立卷归档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修改案卷内容。

五、突出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三个监管重点

(一)“瘦肉精”监管。“瘦肉精”监管要全面实行“四个全面排查”和严格落实“八项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监管措施,建立完善、规范的养殖和监管档案。

四个全面排查是:对生猪、肉(奶)牛、肉(奶)羊养殖场(户)全面排查并登记备案;对全市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全面排查;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全面排查;对活畜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全面排查。以生猪、肉羊、肉牛为重点,严厉打击养殖及相关环节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违法犯罪行为。

八项管理制度是:一是建立健全养殖场(户)全覆盖登记备案制度,对所有养殖场(户)依法进行备案,敦促养殖场(户)完善养殖档案,加强动态监管,净化产地环境;二是建立健全不生产、兜售、使用“瘦肉精”承诺制度,促进企业加强诚信自律,守法经营;三是建立健全活畜收购贩运企业和经纪人登记管理制度,强化教育监督,实现问题可追溯;四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测与生产经营主体自检相结合制度,加强监督检测,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五是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环节检疫检验同步管理制度,监督屠宰企业落实“瘦肉精”抽样检测记录制度,确保生猪证标齐全、来源明确、产品安全;六是建立健全“瘦肉精”黑名单制度,对企业生产、兜售、使用“瘦肉精”的违法犯罪行为记录在案,并在依法查处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监管;七是落实“瘦肉精”案件移送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八是落实“瘦肉精”举报奖励办法。按照《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青政办发[2007]40号)办理,畅通监督渠道,形成社会普遍关注,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要严格实行“两证一单三管四控”制度。“两证一单”即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准运和生鲜接单;“三管”是要突出管好三个环节。即奶畜养殖环节要建立养殖档案、防疫监管档案和休药期等制度;生鲜乳收购环节要检查督促建立健全生鲜乳收购销售检测记录、进货查验、卫生管理、留样追溯和质量安全保障等制度;生鲜乳运输环节要认真填写生鲜接单。“四控”是指严控非法添加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等犯罪行为、严控兽药残留、严控疫病共患、严控黄曲霉毒素M1等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

(三)餐厨废弃物、“地沟油”监管。餐厨废弃物、“地沟油”监管要实行“抓住重点、突击排查、依法查处”的监管机制。具体是以突击排查和监管排查为手段,以城乡结合部、城市近郊为重点排查区域,以小型生猪、禽类养殖场、散养户和以油脂作生产原料的饲料生产企业为重点排查对象,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用“地沟油”替代饲料用油脂生产饲料产品的违法行为。

六、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和各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都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日常工作和应急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例行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和安全风险评估等。

(二)健全监管体系。尽快建立起市、区市、乡镇、村四级上下协调、各负其责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和区市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应独立,有编制,有人员。基层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要充分利用空余编制,做好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加快优化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力量,提高待遇,充分发挥其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完善工作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要明确监管责任,层层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和承诺书,全面实行“网格化”监管。对工作责任心不强、疏忽懈怠和监管不力者要给予批评或诫勉谈话,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5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符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301家,其中养猪场142家,蛋鸡场41家,其他养禽场62家,养羊场45家,养兔场4家,牛场6家,鸽场1家,其中21家养殖场饲养两种或两种以上畜禽。

1.1业主基本情况根据统计,从事畜禽养殖业的业主男性占96%,女性占4%。年龄大于60岁的占14•95%,50~59岁占30•90%,40~49岁占39•53%,30~39岁占10•96%,30岁以下者仅占3•65%。文化程度小学占22•26%,初中占56•48%,高中占16•94%,大专以上占4•32%。

1•2养殖场基本情况生猪饲养场142家,其中存栏300头以下103家,占72•54%,存栏300~499头19家,占13•38%;500~999头14家,占9•86%;1000~1999头4家,占2•82%;2000~9999头和10000头以上各1家,各占0•70%。蛋鸡饲养场41家,其中存栏1000羽以下6家,占14•63%;1000~4999羽20家,占48•78%;5000~9999羽9家,占21•95%;10000羽以上6家,占14•63%。其他家禽饲养场62家,其中饲养量5000羽以下31家,占50•0%;5000~9999羽10家,占16•13%;10000~19999羽8家,占12•90%;20000羽以上13家,占20•97%。山羊饲养场45家,其中饲养30~49头12家,占26•67%,50~99头19家,占42•22%;100头以上14家,占31•11%。养殖场承包土地面积100亩(1亩=667m2)以上24家,占7•97%,30~100亩51家,占16•94%,10~30亩71家,占23•59%,10亩以下155家,占51•50%。养殖场使用土地属自家责任田的29家,占9•63%,向分散农户承包21家,占6•98%,整体承包179家,占59•47%,其他方式72家,占23•92%。土地租用价格为每年70~300元/亩。

1•3经营体制情况养殖场经营体制以个人为主,公司、合股方式者仅3家。总投入资金1225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9264万元,银行贷款1599万元,其他借款1387万元,分别占75•6%,13•1%及11•3%。

1•4疫病发生情况调查发现有15个养殖场发生过畜禽疫病,主要以生猪高热病、蓝耳病为主。

1•5排泄物利用情况利用种养结合,渔牧结合,林牧结合等生态养殖模式198家,占65•78%。畜禽排泄物中干粪基本上为出售或自家还田,另有47家(占15•6%)养殖场干粪不作处理,随处堆放,影响环境。污水处理建有沼气池42家,化粪池34家,分别占总数的14%及11•3%。

1•6畜产品安全生产情况60家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占19•9%;98家未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占32•6%;39家未执行休药期制度,占13%;9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或无公害基地认定,占3%。

2存在问题

2•1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要求50岁以上的业主仍占45•85%,20~40岁的青壮年只占14•61%。究其原因:一是畜牧业系弱势产业,风险高,效益低;二是畜牧业生产条件差,生活环境脏;三是畜牧业高投入、低产出;四是缺乏原始资本积累。从事畜牧业的业主中初中文化程度最多,有较高文化水平、较强接受能力的人员比例较低。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现有从业者主体结构已越来越不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

2•2畜牧业用地隐患及基础条件制约畜牧业发展调查发现9•63%的规模养殖场建在自家责任田,1%畜禽养殖处于人畜同居;22•92%用地没有承包合同,6•98%属分户租赁,纠纷隐患较多。

2•3养殖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据调查,由于各类养殖场普遍存在小而散问题,以养猪场为例,全市万头以上养猪场只有1家,千头以上只有5家,绝大部分都在300头以下。由于规模小、自有资金少、信息不灵,导致管理难,产品销售难,先进技术推广难,经济效益差,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隐患。

2•4动物疫病威胁越来越大调查发现,其中15家养殖场历年均曾发生过动物疫病。动物疫病的多样化、复杂化严重威胁着畜牧业发展。

2•5污染问题依然严峻经省811工程治理,已有42家养猪场建有沼气池进行污水处理。全市实行生态种养模式的养殖场虽有198家,但场内配套农作物种植面积10亩以上者只有146家,大部分场的畜禽养殖量大于农作物消纳量。

2•6畜产品安全生产任务艰巨从养殖档案制度、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休药期制度等执行情况看,普遍存在执行不严、记录不全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业主对畜产品安全生产及档案记录认识不足,二是业主文化水平及时间、精力有限。

3发展对策和建议

3•1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扎根农村发展畜牧业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到基层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在用地用电审批、信贷、项目资金扶持上给予优惠优先,从而逐步提高从业者的整体水平。

3•2以技术培训为重点,提升从业者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入场指导、送科技下乡、农民信箱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畜牧业法律法规,提高从业者的法律意识,科技水平,做好畜禽生产记录、防疫记录、用药记录等,实施畜禽产品无害化生产。

3•3科学处理发展畜牧业与保护土地、环境的关系一要进山入园靠地,要把养殖场办到荒山荒坡上、果园中、农田边。二要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实现农牧结合,将养殖场排泄物充分利用到农作物上,做到就地利用,就地消纳;另一方面通过沼气工程处理排泄物,实现资源再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6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乡镇本着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扎实做好2015年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及时召开了2015年春季防重大动物疫病部署会,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安排,2015年春防工作目标及重点春防主要目标: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的群体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5%以上。

全面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政策,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按照国家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定了《__县2015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实施方案》,从3月11日开始,我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全面展开,集中开展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工作,下发禽流感苗87万毫升、禽新二联65万羽、猪瘟苗73万头份、口蹄疫70万毫升、蓝耳76万头份。A型口蹄疫和牛羊双价3.5万毫升,储备消毒药8吨、防护服及手套400套。消毒器械2台。

2、全面开展全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抚府发【2013】8号)文件精神,自去年4月份开始正式启动全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进行逐户摸底调查核实。二是由县政府统一组织成立畜禽养殖污染和水库水质污染专项工作小组奔赴各乡、镇(场)进行督导宣传工作。三是组织相关单位认真做好生猪发展规划,进行划定可养区、禁养区、限养区四大生猪养殖区的工作并提出划定的具体意见报县政府研究。

根据县委主管领导指示,针对我县幸福水库饮用水源地由于养殖场污染等原因,造成饮用水质差,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经过水利、环保、镇政府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抽调专门人员对幸福水库集雨面积区域内养殖场,进行现场上户认真调查核实,我县幸福水库集雨区涵盖__镇瑶上村委会和杨桥殿镇的山下村、文七位、东村、礼坊、秋源等7个村委会,共有生猪养殖场(户)52家,存栏生猪1万多头。

按照县政府东府字[2013]18号《__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东府办发[2013]35号《关于划定__县畜禽养殖“三区”范围的通知》精神,划定生活饮用水源地幸福水库集雨面积范围内属禁养区,根据工作安排和部署对禁养区内所有75家养殖企业实施关闭或搬迁,切实解决县城居民用水难题,目前正在进行并按要求限时关闭或搬迁。

3、做好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疫病风险评估机制

为认真落实监测流调工作,进一步加强监测流调网络体系建设。根据省市全年的监测任务和监测计划,做好了全县的监测计划、下达了全县的监测任务,落实好了每月的重要养殖场户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利用网络平台指定专人按时完成疫情监测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根据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预测疫情发展趋势,评估疫病风险隐患和防控效果,进一步提升我县对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实现

“两个力争、一个确保、两个保障”的防疫工作目标

4、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完善动物执法体系

我局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紧紧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落实动物卫生监督操作规程,制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过程巡查监管,完善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痕迹执法、记录可查的管理制度。根据《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动物检疫报检点建设管理,全县设立了40报检点,做到每个动物检疫申报点都在明显位置设立公示栏和意见箱,并至少配备2名动物检疫人员。制定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任务细化为百分制,明确了责任。今年5月份通过了农业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到我县进行现场考评,整个工作得到检查组的好评。

⑴.检疫工作。检疫人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必须遵循检疫申报、养殖档案查询、动物标识查戴、现场尿液检测、现场检疫消毒出证、检疫工作记录等工作程序。经动物检疫官方兽医确认各项检查合格后,才能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并规定一本检疫合格证明规范填写出差错不超过三张,全面落实产地检疫痕迹执法、记录监管的工作要求;屠宰检疫工作。我局对定点屠宰场常年派驻动物检疫人员,严格把好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检疫出证关和宰后处理关。同时规范填写入场检查记录、检疫证明回收记录、待宰检查记录、耳标回收记录、“瘦肉精”抽检记录、同步检疫记录、宰后处理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

档案管理等屠宰检疫记录,并将这些记录保存2年以上。我局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紧紧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落实动物卫生监督操作规程,制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过程巡查监管,完善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痕迹执法、记录可查的管理制度。根据《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动物检疫报检点建设管理,全县设立了40报检点,做到每个动物检疫申报点都在明显位置设立公示栏和意见箱,并至少配备2名动物检疫人员。制定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任务细化为百分制,明确了责任。

1.检疫工作。(1)产地检疫工作。检疫人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必须遵循检疫申报、养殖档案查询、动物标识查戴、现场尿液检测、现场检疫消毒出证、检疫工作记录等工作程序。动物检疫官方兽医确认各项检查合格后,才能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并规定一本检疫合格证明规范填写出差错不超过三张,全面落实产地检疫痕迹执法、记录监管的工作要求。

(2)屠宰检疫工作。我局对定点屠宰场常年派驻动物检疫人员,针对进入屠宰场的动物严格把好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检疫出证关和宰后处理关。同时规范填写入场检查记录、检疫证明回收记录、待宰检查记录、耳标回收记录、“瘦肉精”抽检记录、同步检疫记录、宰后处理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档案管理等屠宰检疫记录,并将这些记录保存2年以上。

2.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县实施定点屠宰场严格按5%抽检,养殖场按3%抽检“瘦肉精”( 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违禁药品,将检查督促屠宰场和养殖场“瘦肉精”自检工作作为官方兽医检疫出证的重要条件。2013年全县“瘦肉精”监管抽样检测3643批次,上市猪肉检疫率达100%。多年来我县保持未出现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和“瘦肉精”检测阳性样品零记录。

3. 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以落实省农业厅《关于做好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的通知》为契机,强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规范处理病死猪登记摄像留证记录,严历打击养殖场病死动物乱丢乱抛行为,建立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目前__县动物卫生处理中心由浙江百奥迈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美国第三代的dupps技术,建设地点设在__县邓家乡岭下村委会,占地15亩,主要包括: 动物无害化处理车间及配套设施设备、冷却塔、冷库、办公区和控制区,与外部相接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汽以及排水管道等各种道路管线工程、以及无害化处理中心内部绿化、道路硬化、消防及安全监控等配套设施。

4. 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工作。我局制定了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制度,做到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统一领购、逐级发放、专人、专帐、专库管理,做到帐目清楚日清月结,回收检疫证明标志,销毁记录规范存档。官方兽医以旧领新使用检疫票证,动物标识登记发放、信息上传、免疫佩戴、出证确认专人完成,确保我县检疫的动物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5、认真实施畜牧技术推广,开展科技培训

为了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猪良种水平,更好的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落实到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收入。__县畜牧水产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县养殖行业协会和供精单位__祥和种公猪有限公司配合的下乡宣传小组,自三月下旬以来,至今已在虎圩、虎形山、占圩、杨桥、愉怡等乡镇场开展生猪良种补贴宣传会7场,200余养殖户参与,共发放各类资料800余份。每到一地,都想养殖户之所想,为方便广大养殖户,将在各乡镇、场的畜牧兽医站都将设立供精服务站,以服务至上的宗旨,服务每一位养殖户。

1、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督检查和下半年“秋防”集中免疫准备工作。一是落实动物免疫工作责任。继续采取划分乡镇动物防疫员免疫工作责任的方式、坚持防疫工作公开举报制度以及实行年终考核的办法,强化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责任,促进动物免疫工作开展。二是周密安排部署春季动物免疫注射补免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做好春季集中动物免疫和日常补注工作,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免疫注射工作,确保应免尽免,做到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城区狂犬病免疫注射率均达100%,鸡瘟、鸡新城疫等常规免疫动物免疫注射率达95%以上,实验室检测合格达80%以上。三是加强动物免疫注射的督促检查。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抽样检查,下一步我局还将继续开展血样抽检测试免疫效果,加大动物免疫注射的督促检查力度,强化对动物防疫员免疫注射工作责任的追究,有力促进下半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2、完善免疫档案和台帐做好全县养殖户的备案登记工作。免疫档案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镇要尽快完善,坚决做到免疫档案填写内容准确、规范、齐全;继续指导全县13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做好符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户的登记备案汇总工作,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溯源制度,确保我县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基础资料完整。

3、进一步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的管理。严格新建规模养殖场的建场标准和审批。新建场必须按《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及《__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选址、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达到环保要求才能审批报建。二是加强对现有规模养殖场的管理。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办理,通过规范动物防疫条件,使我县规模养殖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殖条件简陋和排污不达标的养殖场,要求其进行整改,不能整改的建议其停养。

第7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各级政府对畜牧业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养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以预防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但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结合工作实践,就目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畜禽饲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1.1畜禽养殖场整体布局不合理。许多畜禽养殖场饲养功能区划分不明确,饲养区、隔离区和办公生活区没有严格分离;饲养区门口没有消毒设施,进出饲养区没有车辆消毒装置和人员消毒通道;场内道路无净道和污道、雨水和污水分流之分;沼气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与养殖场生产能力不相匹配等。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很难控制和净化[2]。

1.1.2动物防疫条件审查不到位。由于新《动物防疫法》颁布后,与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无章可循,加之动物饲养场主对动物防疫意识不强,导致兴办的动物饲养场离村庄、生活饮用水源、主干道等太近,动物饲养场间隔距离太小,增加了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易引发群众纠纷、上访等事件。

1.1.3病死畜禽及粪便无害化不规范。有的养殖场生猪发病短时间治疗不见好转就急于出售,甚至有的养殖场主将死猪卖出;个别养殖场主将病死畜禽乱扔乱弃在水体、道路边或偏远的山岗、树林里,造成环境污染,病原扩散;畜禽粪便不在特定地点堆集发酵,随意堆放,污水四溢,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有的无防漏防渗措施,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这些均是动物疫病的疫源地,易扩散动物疫病,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给畜牧业带来较大损失,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倍受媒体关注。

1.1.4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少畜禽养殖场对饲料、药品及疫苗等投入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使用及保质期记录不清,保存不当;畜禽进入、售出及病死畜禽数前后发生逻辑性的错误;引种、补栏前不住场观察,调入后就混群;消毒药品的名称、消毒次数及何人何时实施消毒记录不完整;免疫标识发放数与畜禽出栏数不吻合,免疫打挂率底。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利于动物疫病追溯,不利于动物产地检疫开展。

1.1.5免疫程序不合理。有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不能根据本区域疫病流行特点,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片面套用书本和其他场免疫程序,或一个免疫程序多年不变,免疫缺乏针对性;不开展免疫抗体检测,甚至拒绝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抽检,导致免疫抗体消长不清,动物发病原因不明。

1.1.6肉禽禽流感免疫密度相对较低。像SM3肉鸭、快大型肉鸡等,生长期一般为38~45 d,禽流感疫苗休药期为28 d,所以不少肉禽规模养殖户认为禽流感疫苗实际有效保护期没有几天,且注射疫苗费时费力,又影响肉禽的生长,导致肉禽禽流感免疫密度相对较低,这是当前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一大隐患。

1.2动物防疫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2.1基层实验室检测力量不足。全省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已结束,基层完善了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机构设置,建立了镇级畜牧兽医机构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从而促进了畜牧业长足发展。但由于原来的一个单位分成2~3个,骨干技术力量分散,现有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加之编制有限,不能及时吸纳年轻的技术人才。目前,不少基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人手不足,技术力量不强,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免疫抗体检测不能常年开展,能开展病原学检测的单位就更少,导致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仪器设备不能物尽其用,这不利于产地检疫、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1.2.2政企技企联系制度不到位。全省对于畜禽规模场全面推行政企技企联系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少数技术人员半年都不到所联系的养殖场现场指导一次,行政人员去的更少,甚者不知道自已所联系的养殖场的基本情况[3-4]。

1.2.3乡镇畜牧兽医站监管不力。不少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数少,人员力量不足,且事务繁杂,投入动物防疫工作的精力有限,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对辖区的规模养殖生产动态不太清楚,补栏的畜禽未督促其及时补免;对村级防疫员监督管理不力,在春秋2季集中强免期间,出现村级防疫员外出务工、请人代劳等现象。

1.2.4村级防疫员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现代交通工具缺乏,劳动效力低下;有的没有兽医临床经验,文化程度低,出现过将猪瘟疫苗冷藏,将禽流感疫苗冷冻等现象;有的注射疫苗不规范、防疫登记表填写不完整、免疫证发放不到位、耳标打挂率低等;有的责任心不强,家畜须防疫3种疫苗的只免疫1~2种,须防疫2次的只免疫1次,甚至有的散养户家禽不打禽流感疫苗。

1.2.5村级防疫员待遇偏低。目前,绝大部分村级防疫员劳务报酬是由中央、省、县3级配套,每月300元,而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有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4种,其中生猪每季须免疫3针,劳动强度最大的应是散养户禽流感的免疫,其待遇与劳动强度不相称,造成防疫员缺乏。

2对策措施

2.1加大培训力度

结合全省目前进行的新型农民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安徽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重点强化畜禽养殖场动物防疫意识和法律责任;继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防控技术的培训,增强基层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加大畜禽最新养殖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畜禽养殖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2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安徽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重点加大对投入品的监管,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查,加大对作代处理、未作无害化处理及出售病死畜禽的处罚力度,形成以法治牧、以法兴牧的良好环境。

2.3增强基层实验室检测能力

除加大基层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外,对基层检测单位在岗位设置、职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人才;增加财政投入,将基层实验室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基层检测单位常规检测正常运行。

2.4重组村级防疫员队伍

建议将现有村级防疫员人数缩减至原来的30%~40%,原3级配套补贴资金总量不减少,提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村级防疫员年龄设置5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劳作方式以现在每人包干一村,改为以2~3人为一小组,分片包干,整村推进,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确保免疫密度。

3参考文献

[1] 石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5-236.

[2] 赵兵.提高认识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9):116-117.

第8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

必须加强对奶牛规模化养殖工作的宏观指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和统一协调。乡党委、政府成立奶牛规模养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及奶牛入场(小区)饲养的综合协调、督导检查、指挥调度等工作。全力抓好奶牛规模养殖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奶牛规模养殖任务。(领导小组付后)

二、建设原则

1、坚持以新建奶牛规模化养殖场为主、现有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扩容、扩建为辅的建设原则。

2、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扶持、奶农合建、引资投建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发展的原则。

4、坚持数量与质量提高并重的原则。

三、任务目标

按照我乡奶牛的现有分布状况,年内在抓好油篓沟乡奶牛养殖小区扩建增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秦家房村、深胡洞村、西水村、大山尖村、史马沟村、乡创业辅导园区的八个规模化养殖场争取到年底完成入住养殖场1200头牛的任务。

四、建设标准

1、奶牛养殖规模要保证达到存栏200头的建设规模,养殖小区要保证达到存栏300头以上的建设规模。

2、有独立的养殖场区、圈舍和配套设施。

3、有健全的生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4、防疫条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配备专门或兼职的畜牧兽医人员。

5、有健全的养殖档案和奶牛系谱。

6、具备必要的清洁消毒设备。

7、有对奶牛粪便、废水和其他固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

8、有机械化挤奶设施和牛奶冷却冷藏设备。

第9篇: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禽H7N9亚型流感;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3-0077-01

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所有家禽养殖场必须在4月底前自行完成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疫苗的防疫注射工作;农村散养户由防疫员在4月底前完成所有动物疫苗的防疫工作,5月初转入补防阶段;禽类特种(鹌鹑、鸽子、野鸡等)养殖户(动物园、广场观赏鸽、信鸽等)要积极到归属地领取H5N1禽流感疫苗进行紧急防疫注射,确保H5N1禽流感疫苗100%防疫注射到位。同时规模化养殖场要搞好H9N2的防疫注射工作。禽流感的免疫程序按照要求进行多次免疫注射,规模化养殖场第一次免疫可以在14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后,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确保禽流感的免疫质量。

H7N9亚型流感病毒目前在的疫情处于散发状态,还没有发现人传染人的现象,但第一次在人群中出现,该病毒在禽类目前还没有引起严重疾病,但是禽流感病毒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搞好禽流感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因此在禽类养殖场要定期使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进行预防,如定期使用含黄芪多糖、板蓝根等成分的中药煎煮后饮水。也可以用中成药如冰雄散、混感力欣、清瘟败毒散等煎煮后饮水,连用5~7 d,在冬春季节每月1~2个疗程,夏秋季节可以适当减少使用次数。同时在天气突变或气温变化较大时使用减少应激反应的药物如:超能电解多维、维生素C、黄芪多糖等,以增强动物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2 严格消毒制度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 ℃加热30 min或煮沸(100 ℃)2 min以上可灭活。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 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但是禽流感病毒单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 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养殖场中粪便、污水等是重点消毒对象。据统计,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发病季节,在此期间每周要进行1~2次彻底消毒,其他季节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防疫消毒。畜禽栏圈在消毒前要彻底清扫,消毒密度要达到要求,清扫的垃圾等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禽鸟、禽鸟类排泄物、垫料以及污水等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环境及通往养殖场的交通要道要定期消毒。

3 加强饲养管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