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贫困生帮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学院校 贫困生 资助
[中图分类号] G46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142-0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并轨制度的改革和偏远落后农村山区子女升学率的提高,高校内的贫困生也在与日俱增。“贫困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奖、助、贷、勤、补、减”等资助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生完成学业。然而,在实施资助的过程中,医学院校在积极开展资助的同时,却忽视了资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没有对资助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事后追踪。作为一线资助工作人员,笔者结合医学院校的工作实际,对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的意见》,目前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容有:1.以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的贷款制度;2.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3.以国家助学金为主的,以勤工俭学、临时困难补助为辅的助学制度;4.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其他社会资助奖学金为补充的奖学金制度;5.逐步完善减免学费制度和绿色通道制度。这些制度很好地保证了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存在误差
所谓贫困生,就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或支出有困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一般困难生、困难生和特别困难生。在医学院校内,贫困生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程序是:1.学生申请;2.学生出具乡镇市级民政部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证明;3.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4.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等。结合以上条件,依据家庭状况、孤儿、烈士子女、父母残疾、年老多病、经济来源、自然灾害、单亲家庭、下岗职工和贫困地区等量化指标,结合班级评定小组评议,评定贫困生的等级。在现实操作中,很多因素很难具体量化,认定工作不好把握,存在误差,不受校方控制的贫困生证明很难把握其准确性。有现象表明:一些不贫困的学生手持贫困生证明,要求申请国家助学金;一些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因多种原因,无法出具贫困生证明;还有一些贫困生,因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不愿意表露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加上在资格和等级评定过程中,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及时资助,不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得到了国家的资助。
(二)资助中出现“拜金主义”的现象
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而医学院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最高1000元,其差别太大,这种差异性,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眼球。他们认为,只要家庭经济困难,提出申请,就很容易获得;只要学习一般化,无挂科现象,次年依旧申请,就可以继续享受国家无偿资助;加上受资助的贫困生那种“等、靠、要”的依赖现象,更加刺激了他们。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申请的学生相对能反映出其家庭的真实情况,但到了二年级以后,这些学生很快意识到,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比较大,资助金额较高,而且是一种无偿资助,比办生源地助学贷款更实惠。在学生们中出现了“学习好的不如家庭困难的”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后,他们会利用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出具的证明难以验实这种情况,在班级评比时活动一下,拉一下关系,成为“假冒贫困生”,想方设法骗取国家资助。
(三)资助后的贫困生缺乏监控和反馈体系
贫困生得到国家和学校资助后,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受影响。在辅导员们的引导和同学们互助下,他们能顺利完成各学期的课程学习,能积极参加院系文体活动,能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但仍然有部分贫困生在得到资助后,在学习上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甚至考试不及格的现象;生活上懒惰,不能积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交往方面闭关自守;活动方面出现消极的思想,无集体意识、奉献意识等。在他们心目中,国家资助他们是应该的,他们无需回报社会,他们凭借“家庭困难”这张令牌可以继续享受国家资助。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其一是学校资助中心没有制定要求系部和辅导员对资助后的贫困生的表现进行监控和反馈制度;其二是学校对资助后表现不好的贫困生缺乏相应的处理措施;其三是从事一线资助工作的人员无法开展资助后贫困生的处理和教育。
(四)贫困生的心理帮扶不够完善
贫困生是由于家境困难而获得资助的,这一家境状况往往对他们的性格和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贫困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渴望别人承认他们存在的社会价值,渴望得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乐趣。在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和资助时,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和领导都能考虑到贫困生的心理,也能积极去引导、去帮扶,但仍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资助的贫困生比例较大,加上评定时诸多事务缠身,一线辅导员与贫困生的心理交流不够完善;二是对贫困生的思想上脱贫引导不够完善;三是开展自信自强的贫困生主题活动不够鲜明。
三、医学院校资助存在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医学院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的机制
贫困生的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是医学院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其真实性直接影响到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意义所在。医学院校在完善制度方面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就贫困生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而言,要建立追究制度,对情况较为严重的,要及时联系出具相关证明的部门和单位,杜绝虚假材料出现。[1]第二,建议地方资助中心对贫困生的认定要从中学时代开始实施,逐步发展为中学—大学一体化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上大学后,学校根据中学的贫困生档案,以及地方民政证明等材料进行贫困生资格和等级认定,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认定的准确性。第三,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之本,是个人成功的基石,是我国民族之魂,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必须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要求真务实,在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过程中人人讲诚信。
(二)完善和加强医学院校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度
国家资助政策不是每位学生都熟悉的,受“拜金主义”思想侵蚀,一些同学只注重“钱”的概念,而忽视了国家提倡的教育平等的理念,在申请国家资助时,学生的诚信意识、爱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因此,医学院校在实施国家资助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求一线辅导员对国家资助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解读活动,让学生们理解国家资助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其次,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心奉献”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爱的温暖和爱的伟大;第三,开展资助“诚信守信”、“诚信承诺”活动,让学生们体会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高尚品质的体现;第四,开展社会品德活动,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友善礼让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关爱别人,学会放弃视同资助别人;第五,开展对骗取国家资助的“非贫困生”进行良心拷问倡议,让他们慢慢地从思想上体会到国家资助的真谛。
(三)完善医学院校资助后的贫困生监控和反馈体系
实施国家资助的目的是确保贫困生大学生在校享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发展。[2]由于没有相应的监控和反馈体系,致使资助后的贫困生没有把得到的资助用于学习和生活,学习不努力,出现违规现象,违背了国家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初衷和意义。为了完善资助后的贫困生的监控和反馈体系,医学院校首先要建立学校举报体系,对那些享受国家助学金的贫困生在生活中出现抽烟、酗酒、请客和违反校纪校规等情形的,如有举报经确实后,均取消其本学年的贫困生资格,且不得参加以后的国家资助申请。二是建立资助后贫困生承诺制度,让享受资助的学生有承诺内容的约束。三是建立系部考核反馈制度,为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全面发展,系部应该从受资助的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进行考核和反馈,告诫他们国家资助的本意是为了让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有出现考核不合格或违规现象可取消其享受资助的资格。
(四)完善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帮扶工作
贫困生由于其家庭经济困难,在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中,常常面临着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相对家庭富裕的学生来说,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3]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4]因此学校和系部除了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外,更要注重对其精神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帮扶。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科目多,学制长,因此医学院校更应该对资助的贫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关注和帮扶。首先,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现实,引导贫困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脱贫”,让他们懂得,“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得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就是财富,并且是人类最宝贵的、永不枯竭的财富”等,做好贫困生自力更生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辅导员应与贫困生建立不定期的沟通交流活动,多督促贫困生参加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克服自卑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第三,辅导员要建立贫困生心理变化档案,对心理问题较大的贫困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消除消极的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四,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海报、板报、征文比赛、班会主题等形式开展贫困生自信自强活动,引导他们培养自立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生存能力,积极疏通贫困生的负面情绪。[5]
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它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执行和贯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线的医学院校资助工作人员,笔者有责任、有义务发挥个人能动性,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资助实施细则和体系,帮助真正的贫困生不仅得到国家经济上资助,而且得到精神上的资助,帮助他们早日脱贫,早日成才,早日回报社会。
[ 参 考 文 献 ]
[1] 姜洁.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29):181-183.
[2] 王广飞.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中体现教育公平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5):114-119.
[3] 张晓松.刍议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工作及其对策 [J].华章,2011(27):1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救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有关规定,保障我区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和正常完成学业,保证中小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制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市关于救助弱势群体的有关规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平等性和发展性原则,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围绕一个目标(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强化两个管理(贫困生档案、救助资金)、拓宽三个渠道(政府专款、社会救助、个人资助),依托四种形式(现金救助、物品救助、两免一补、结对帮扶),确保我区在校生年巩固率保持在以上,促进基础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发展。
二、救助对象
⒈兰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市低保)、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⒉家庭经济困难的革命烈士子女、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儿童。
⒊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学生。
⒋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⒌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
⒍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在校子女。
⒎其它特殊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三、评定原则
⒈学校依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学期评定一次。
⒉助学金的评定只根据学生家庭贫困程度,不与学习成绩挂钩。
⒊确保对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住校生食宿费)。
四、申请程序
⒈申请。每学期开学时,由学生或家长持户口本、低保证等贫困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后,填写《兰山区贫困学生申请表》,家庭所在社区或村居填写意见并盖章后,连同贫困证明一并交给学校。
⒉核查。学校根据学生提供的贫困情况,通过询问学生本人及同学、走访学生家庭和村居(社区)等办法对学生贫困情况进行核实。
⒊初定。学校把核实后符合条件学生情况提供给全校教师,经过全校教师民意测评后,由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确定申报名单。
⒋公示。对确定救助的学生在学校和村居(社区)张榜公示。学校对公示无异议者的登记表盖章。
⒌上报。学校将贫困学生登记表和相关贫困证明向区教育局逐级上报,村居(社区)向镇、街道、区政府逐级上报,由主管部门审批。
⒍审批。区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救助金总额和资助标准,确定资助总人数,认真审查核实,依据资助对象分配原则,确定各单位资助对象。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救助工作的高度透明。
五、救助方式
⒈政府专款。区里设立“救助基金”启动基金不少于万元,并且逐年增加。区民政局每年在救济款中拨出一部分,用于救助贫困学生,各镇街道均要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专项帐户,每年拨付一定经费救助贫困学生,确保助学金专款专用。
⒉社会资助。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
⒊学校减免。各中小学可从杂费、借读费等预算外收入中提取部分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⒋结对帮扶。区里安排一个单位帮扶一所学校,区直机关帮扶一批贫困学生,科级干部、县级干部帮扶个贫困生,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正常完成义务教育。
六、管理使用
助学金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专项使用,在每学期初根据贫困生分布情况,拨发至区直学校和镇、街道中学、中心小学。资金一律由学校统一管理,不直接发放给学生本人,专项用于受资助学生的书本费、作业本费、学习用具费、寄宿生活费及杂费减免。区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助学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和减免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通报。
七、工作措施
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中小学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是巩固“双高”普九,提高国民素质,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区里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 组长,区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团区委、妇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救助贫困学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具体负责专职接受社会捐款,确认扶助对象,落实国家安排的助学金,整合区内各类助学行为,助学金发放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工作。各镇街道、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抓好这项工作。要强化监督检查,切实管好、用好救助物资,充分发挥其效益。同时,各单位要重视精神鼓励,定期跟踪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使之切实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2019年上学期)
2019年上半年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水平,夯实教育扶贫工作基础,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我乡扎扎实实开展了教育扶贫工作。
一、勤汇报,讲协作。开展教育扶贫是一项创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多次向党委、政府做了汇报,与镇各部门沟通,与村支两委紧密联系,做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
二、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补齐两项国家政策‘天窗’”的政策。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三、全面摸底,台账完善。
摸清了我乡所有在读学生家庭情况,并填写好先关表册,电子档和纸质档上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上报乡政府。完成湖南省一单式资助管理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工作。
各位来宾,老师和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骄傲和感动的一天,是一个能够载入海南州民族教育史册的一天,也是一个让千万个贫困家庭倍感希望的一天,更是一个让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的一天。因为在今天,海南州第一个民族贫困学生助学会将宣告成立。她的成立标志着我州对民族贫困学生的爱心救助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团体,向民族学生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历史的结束迈出了坚实而富有意义的一步。
贫困生辍学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就民族地区而言造成学生辍学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地区经济落后而家庭异常贫穷。在我校,每年就有数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境贫困而不得不离开充满辛勤和欢乐的校园,不得不告别心中那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仅在我校在校学生中还有24%的学生急需救助,我们正在救助的学生有名,利众、亚协、培植等基金会救助的学生有名。他们是带着遗憾和无奈离开的,留给老师、学校和社会的也同样是深沉的遗憾。“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一切的学生”是学校“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有责任不能让这“遗憾”继续下去,我们应该有所思考,思考如何去帮扶贫困学生,让他们不再有“遗憾”。帮扶贫困学生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版权所有
早在2005年初,我校就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就如何组建贫困生助学会便开始酝酿和积极筹划起来。在征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后,学校设立了助学会筹备组,在校园和社会上广为宣传,征求意见建议,制定出《海南州民族中学贫困生助学会章程》,根据《章程》组建起了助学会组织机构,并向州教育局、州民政局提交组建申请。2005年8月9日州民政局下达南民(2005)62号文予以核准、登记,使本会成为合法的社会团体。本会的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及本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和完全透明的办事原则;坚持艰苦朴素、勤俭办理一切利他慈善事宜的原则;坚持自愿、主动、自觉参与原则;组织所有志愿为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困的学生给予救助的人士,宣传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历届校友及本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共献爱心,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的。本会以“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为原则实行会员制,入会会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有参加本会业务的权利;对本会工作有批评建议和监督权等。入会会员应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有按期交纳会费和对本会工作提供无偿服务的义务。本会基金来源主要依靠我校广大师生、历届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赠以及政府资助和基金利息。本会对基金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审查、审核和监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对所资助学生的学习状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尽登记并向社会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同时,筹备组在校内外积极动员和吸收会员,并赴州属五县和西宁等地,到社会知名人士处募集基金。到目前,共发展会员名,募集基金人民币万元,并与---------------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达成长期资助意向。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倍感鼓舞,我们对助学会的成功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在学校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助学会必将成为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晴朗天空的真正团体。
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奉献爱心是不分先后,不分主次的,爱心是和谐社会的共同风尚,是一个人高贵情操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您的一点爱心或许能够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或许能拯救一个家庭,或许能创造一个奇迹。挽救一个流失生,就是挽救一个未来;保住一个在校生,就是保住一个希望。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和坎坷,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的一生能够一帆风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与牵引,关爱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我校贫困生助学会成立大会,就是一项“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种阳光”特别助学行动。就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世界!
一、摸清底数,结对帮扶
学年伊始,学校结合“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及迷恋网吧学生底数,确定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特殊学生群体,并建立一人一档的特别关爱学生成长档案,内容既包括学生姓名、住址、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学生意志、兴趣、爱好、情感等个性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导师在认真分析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制订具体可行的方案开展帮扶活动,做到谈心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家教引导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校领导通过查看导师过程性工作汇报材料、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W生的转化效果,定期召开导师工作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先进经验或做法,研究、分析这些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导师,在校内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并在评优树先、评职、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真情关爱,处处优先
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任课教师具体分析每名特殊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并由任课教师牵头为其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敦促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学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每学期,教师对学生结对帮扶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建立进步档案。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特殊学生本着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学生在校吃好、喝好、洗好、睡好,生活的开心、舒心。患病时,安排专人帮忙打饭、打水、洗衣,悉心照料,让他们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集体活动,有意让特殊学生参加,让他们融入集体、展示才华、树立自信。在红五月歌咏比赛中,留守学生石静蕾同学获一等奖,被评为校园文艺之星。四是政策上优先照顾。对家庭困难的特殊群体学生,学校优先纳入生活费补助范围,享受贫困生补助政策。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按生均每月100元定期发放生活补助。同时,从湖北省博士隆科技有限公司助学基金中按生均500元每学期的标准进行补助,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1.活动引领。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不合群的特点,学校注重集体活动的开展,通过“阳光体育”、课外兴趣小组、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种活动平台,开展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进友情、感受合作、走出封闭,让特殊群体学生在学校大家庭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从而改变自我。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就业现状 就业弱势 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在就学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无法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但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学校和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探索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议题。
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结果也显示,高校贫困毕业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在签约时间、签约率、就业质量、就业机会等方面大都处于竞争劣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是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面试的机会相对较少,签约率相对较低,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签约时间也相对较晚;其二是就业质量不高: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规模及层次、平均起始薪酬、岗位级别和专业对口率等方面低于普通大学生,大多数贫困生的起始薪酬在剔除日常必要开支后所剩无几;其三是就业方式单一: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无力参加各种对求职有帮助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及相应的培训班,考研、出国留学、出境工作的很少,能力的不足和资金的缺乏使贫困生的就业机会远低于普通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弱势分析
1.家庭经济条件制约
受家庭经济条件制约,高校贫困生在入学前的基础可能比其他学生稍微薄弱。首先,高校贫困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或收入水平较低的城镇,接受的为基础教育,或是只注重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而不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例如电脑、英语等方面较为薄弱。其次,目前高校基本采取学分制,各种培训也都是收费的且价格不菲,而由于电脑使用方面的薄弱也导致网络学习这一途径得不到很好的应用,这些大大限制了高校贫困生额外学习的机会,从而导致与其他学生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求职过程中投入金钱是不可避免的,通讯费、简历制作费用、自我形象包装费、培训费,以及参加各种招聘会的往返路费、体检费等,这些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个人心态能力因素
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等因素常常思想包袱过重,压力过大,常存自卑心理、焦虑忧郁,对就业问题十分敏感、紧张,对自己的未来极为忧心,担心“毕业即失业”,或是自觉辜负亲人期望,心境低落,甚至自暴自弃等。经济上的拮据带来的精神压力,迫使其职业取向功利,择业范围也大大受限。很多贫困生迫切需要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在升学、创业、就业之间多半无奈选择就业,而职业选择方面也多倾向于低成本低投入的工作。此外,贫困大学生接触社会和参与组织锻炼的机会较少,其社会知识面、信息量、实践能力、文艺特长及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不及其他同学,而这些正是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的考核标准,综合素质及个人能力的不足,极大地影响就业竞争力。
3.社会经济因素制衡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部分企业减产、裁员甚至倒闭,而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僧多粥少,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另外,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公平现象,而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源也常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拼爹”现象屡见不鲜。
4.教育部门因素影响
高等院校尚没有把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作为贫困生工作的中心来抓。近几年,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推动下,通过高校的努力,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为辅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减轻了生活负担,但是仅做到这些远远不够。首先,在贯彻实施扶助贫困生的政策时还不够到位,例如,贫困生认证方面就存在着疏漏。其次,针对贫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高校的心理辅导程度还不够,如何使其树立信心,改变精神面貌也是一个问题。此外,高校在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也深刻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贫困生就业的重视,建立健全贫困生就业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完善各项优惠制度,号召社会力量,从物质方面对贫困生进行帮扶。其次,规范就业政策,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尽可能地减少人为控制因素,避免社会关系影响,加强反腐倡廉,杜绝就业中的不正之风,真正做到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最后,规范各种审批制度,减少有关收费项目,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学校方面
第一,应在新生入校时对其家庭状况进行翔实的调查,建立贫困生详细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继续贯彻实施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为辅的助学体系。
第二,应当改变现行帮扶贫困生的传统模式,不仅要一如既往地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物质上的援助,而且要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过大,易焦虑忧郁、自卑、自暴自弃等情况,要帮助贫困生客观评价自我,消除自卑情绪,使其增强自信,展现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三,应积极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针对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以及时获得招聘信息。另外,学校可尝试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培养模式,如定向培养。此外,还要重视做好对贫困生的推荐工作,对这个弱势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
第四,应当成立专门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小组,对贫困生进行就业培训,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此外,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使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3.个人方面
贫困生要变压力为动力,排除自卑感,克服弱点,树立信心;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积极投身实践,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锻炼自己,努力拼搏。
第一,塑造良好心态。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现状,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要把贫困带来的压力转化为自己进取的动力,从贫困这所大学中学会自尊、自立、自强,摒弃自卑,乐观向上。良好的心态能改善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易于表现优秀的一面。
第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扎实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就业积累经验;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锻炼自己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学会任何场景下不怯场,灵活应变才能在面试时脱颖而出。
第三,改变就业观念,扩大择业范围。正确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变翘首观望为积极进取,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不仅自主择业,更能动地创造新的职业,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悦华.当前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及应对措施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张雪松,曹永胜.浅析贫困生择业弱势及应对[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
[3]杨丽敏.“双定生”培养模式破解贫困生求学就业难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
[4]蔡金晶.高校特困生就业的困境与解困对策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关键词: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生认定 CTQ模式
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独立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地从经济上提供帮助无法真正解决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等深层次问题。物质帮扶只是手段,资助工作应该以教育为导向,以育人为目的,担负教育功能,才能取得实际效果,实现最大效益,同时体现出资助的真正价值。“教育人”是“资助人”的深层目的和最终落脚点。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系统性,审核机制尚待健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认定结果是进行各项资助的依据,贫困认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关系到经济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又关系到育人工作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精神,形成并实施“班级―学院―学校”的三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体系,该体系是提高资助准确性和资助效率的有力保障。然而,许多高校贫困认定过程的主要模式是“学生说―班级评―教师定―学校批”,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在其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再辅助对申请学生日常消费水平的评议,认定过程主要停留在无量化的纸质记录认定层次。
这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一方面造成了认定效率低、主观性强、界定模糊、偏差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贫困生评定审核机制,高校通常对申请学生进行少量调查,但由于许多学生来自外省市,路程远、成本高,工作量大不可能一一家访。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贫困认定小组的学生干部等很难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花费情况,这为极少数学生千方百计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从而获得学费减免和各类补助提供了可能性。再者,我国各省经济总体情况和消费指数差异较大,例如,每月2000元的收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只能勉强负担房租,但是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却能完全满足三口之家日常所需。这些难以量化和统一的标准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考察和评定工作带来了不小障碍。
2.注重“钱财”忽视“育人”,资助工作重心偏失。
当前,国家和社会各界通过各种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近年来各种资助呈现出种类增多、金额递增、力度加大的趋势和特点,整体资助工作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资助工作总体停留在经济帮扶方面,工作重心偏向解决学生经济困难。多数高校还未能很好地将帮困和育人有效结合,资助工作担负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资助工作重心存在偏失,以资助为手段,育人为最终目的的资助模式尚未建立完善。
3.资助模式单一,基金来源狭窄。
高校用于资助学生的资金主要为国家的财政划拨,资助主体是政府,逐年加大的资助力度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需求。就现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来看,仍存在一部分的学生生活得不到持续稳定的保证。虽然近些年有少许企业和个人设立了专门的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相对于我国广大的贫困生群体还是不够的。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多位一体的资助全覆盖模式尚未建立,政府财政划拨为主的资助模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总体要求。
4.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待加强。
当前大部分高校相对简单地将贫困生按家庭经济状况区分为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这种单纯从经济概念出发的划分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不规范性。研究表明,贫困生比一般学生更渴望拥有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贫困生与一般学生在思想稳定、心理健康、发展潜力的差异较为明显,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强自立等的人格教育方面存在欠缺。虽然大多数贫困生都能通过高校各类经济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贫困生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必要的诚信感恩自立教育,一些学生对资助持有“不要白不要”的想法,认为获得帮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缺少用自己的劳动改善经济状况,将来回馈国家和感恩社会的思考。
5.大学生排斥“贫困生”头衔。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通常有着很强的自尊心,难免会和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存在一定数量的“边、远、少、穷”地区的贫困生不愿意正视家庭贫困的现实情况,认为作为贫困生是一件可耻的事,因此不希望让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发现自己的家庭条件较差,这些学生往往羞于申请各类资助。长期缺乏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此类学生由于缺乏自信,较易产生自卑和焦虑等心理健康和人格障碍问题,甚至这种消极的心理让某些人不顾实际情况,通过借钱甚至骗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不利于健全健康地身心成长。
二、建立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CTQ”模式
建立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为目标,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的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体系(Credibility Education and Thanksgiving Education based on Quant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是新形势下,以量化的数据为基础,以资助为手段,以育人为最终目的的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新模式。
贫困认定“CTQ”模式中的量化的指标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相关文件精神,包括(1)自然资源指标:即依据民政部划分的艰苦地区分类标准,分为一、二、三、四类地区;(2)经济指标:指申请学生家庭的固定资产、收入来源、教育支出、其他重大支出等项目;(3)家庭综合指标:家庭人口数量、职业、其他子女读书情况、劳动力数/家庭成员数;(4)特殊情况指标: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大疾病,以及单亲、孤儿、烈士家属、优抚家庭等特殊情况;(5)个人综合指标:贵重物品如电脑手机等使用情况、衣食住行、平时穿戴等。根据以上五个维度的指标,量化申请学生的综合情况,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抽样访谈、资料核实和后续评议等方式汇总成贫困生数据库,以量化的指标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
“CTQ”的最终目标是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是通过贫困认定这一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档案,是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品质。诚信教育使学生将诚信意识内化为诚信信念,进而外化为一生的诚信行为。诚信行为包括守信守约,待人真诚,不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不谎报家庭收入,杜绝不当使用资助,坚决抵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因子包括:感恩父母朋友、感恩学校老师、感恩国家社会,帮助他人,志愿服务,等等。通过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让受资助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于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希望通过完善自己,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好好对待关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三.“CTQ”模式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量化指标的贫困认定机制,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通过对申请学生家庭的自然资源指标、经济指标、家庭综合指标、特殊情况指标和个人综合指标五个维度的评定共同建立该生的数据。调查方式包括,评议小组对班级同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对申请人平时生活穿戴进行评议,电话回访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委会以核实家庭贫困状况,后续以暑期调研的方式抽取一部分获得资助的学生对他们的家庭进行实地考察,等等。同时进行一些院级或者是更大范围的民主测评,如果其中存在较大的偏差,就要反复核实考证,确认信息的真实性,用全面完善的数据杜绝“伪贫困生”。
建立贫苦生数据库,保障评议并不仅限于一时,而是长期考察。在学期结束后对获得资助的学生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其资金的使用途径,如果发现有铺张浪费就取消下一学期的参评资格,且一并取消其他奖励的评比资格。这样避免了一些学生伪造贫困证明,在得到资助后随意花费的现象。另外,数据库的建立仅对评议小组开放,其他人无权限访问,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隐私不受侵犯。
2.开展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评议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只有从思想上认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大学生要以诚信为荣,虚假为耻,通过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贫困生补助不是一项竞争的奖金,而是国家对于真正有困难大学生的关爱。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贫困同学一根救命的稻草。
进行感恩教育,高校贫困补助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让受助学生感到贫困不可怕,还有国家和社会对他们进行帮助和照顾,让未受助学生感恩自身已有的生活条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将贫困资助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在学校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前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认真努力的态度。变单纯的“直接资助”为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防止对资助产生依赖感。这就要求扩大高校勤工助学的岗位范围,加大力度,积极鼓励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并将岗位名额与评定结果相结合,保障贫困生优先申请到勤工助学的机会。
目前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仍较少,校外的实习岗位存在招聘信息缺乏、影响学习、不利于统一管理等诸多弊病。在今后的改革中,学校应该将校园中学生能胜任的岗位多开放到勤工助学中,并通过学校联系校园周边一些企业提供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由学校统一安排,这样既可增加勤工助学的机会,又可避免学生自行联系校外岗位的不利因素。
4.建立多元化资助模式。
尽管国家发放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额度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只有拓宽资助渠道才能长久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在各个学校设立了奖助学金,例如“西门子奖助学金”、“邵逸夫奖学金”等,要鼓励和发展更多企业和私人基金会参与到贫困学生资助的工作中。
大力发展企学合作,由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让一些贫困生在该企业中进行有偿或无偿劳动,由企业每年挑选一部分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作为今后的储备人才,与这些学生签订合同并发放资助金,在学生完成学业后即到该企业就职,这种企学合作的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当前的经济问题,而且解决了学生今后的就业问题,为企业日后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双赢办法。
经济助人要与德育育人相结合,以量化指标为基础,以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为目标,争取实现公平教育。对贫困学生不仅要解决他们经济上的问题,而且要注重疏导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真心的关怀。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要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相联系,培养新时代的兼具能力、责任感的新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强,高玉玲,冯圣兵.贫困意识的选择性与非闭合性[J].当代青年研究,2011.02.
[2]傅维利,,刘磊,李显德.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01.
[3]高博,郭轶.高校贫困生认定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科技信息,2011.11.
[4]张青林.大学生贫困认定中的困惑及其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2011.08下旬刊.
一、当前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资助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
当前,造成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民办高中的管理者对学生资助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对学生资助工作漠不关心,而将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了升学率的提高上,放在了生源的扩招上,放在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了。这就导致大量的资金、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如何扩大招生规模上,而对学生资助工作则缺乏有效的认识,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没有将精力和资源放在对于贫困学生具体情况的调查上,没有放在资金的争取和政策的制定上。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多贫困学生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甚至有很多学生因为贫困辍学,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2.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目前,困扰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民办高中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尤其缺乏教育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民办高中属于民间办学的范畴,在学生资助方面获取政府职能部门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对待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存在一定空白,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死角,这就造成民办高中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由于民办高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学费和相关费用,资金的运作空间有限,很难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门进行学生资助,客观上也严重影响了民办高中的学生资助工作。
3.缺乏科学有效的救助机制
目前,不少民办高中的学生资助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现象,对于贫困生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对学生需要资助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缺乏科学有效的救助体系,这种救助也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同时,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加之高中生还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常用的勤工俭学等资助方式也不能在高中阶段很好地开展,这就使民办高中学生资助的造血能力差,缺乏长期的持续性。
4.缺乏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当前,很多民办高中对学生资助工作存在忽视的现象,也就没有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引导,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的生活状态缺乏真正的了解,很多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无法第一时间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状况,也无法与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将自己的爱心第一时间传递出去。同时,由于民办高中缺乏有效的救助机制,即使很多爱心人士愿意资助学生,却苦于无法与学生进行直接联系,也就无法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形势和广泛关注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
1.要切实提高民办高中对于学生资助工作的认识
作为民办高中的管理者来讲,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资助工作是对贫困学生个人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途径,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一要切实提高认识,要将学生资助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有主要领导负责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管理,定期进行调度和指导。二要对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要在学校范围内努力构建资助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使贫困学生能够得到格外的关爱。
2.要努力拓宽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
针对目前困扰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资金问题,高中管理者一定要开动脑筋,拓宽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项资金。一是要努力争取教育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要积极地与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专项的资金和政策,要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陈述学生资助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学生资助工作拓宽资金来源。二是要努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要加大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要通过电视媒体、报纸、网络等方式和渠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和真实的生活状态,与一些爱心企业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帮扶联系,努力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要努力构建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
需要看到的是,学生资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想优化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就必须要努力构建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对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摸底调查,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如指掌,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库,以便与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有效的对接。二是要对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动态管理。要及时对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监管,对新增加的贫困学生要及时进行登记,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要进行资料的更新,确保贫困学生的资料都是动态真实的。三是对学生资助的专项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要对每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并对资金的结余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坚决避免挪用挤占等现象的发生。
1.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淡漠。
2015年3月,我对我县 3 所普通中学的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不知道家庭收入,52%的学生偶尔与父母沟通,44%的学生从来不对长辈说感激的话,29%的孩子认为长辈并不辛苦。冰冷的数字,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2.对学校和老师培育之恩的淡化。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按常理说,学生与老师的感情是非常融洽、深厚的。但在普高资助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说:“虽然大家都在尽力帮助这些孩子,但我们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3.对社会和他人襄助之恩的冷落。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对 “施恩不图报”的人而言,他们所期望的,最多不过是受助者一句道谢的话语而已,然而许多受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襄助的无动于衷让人吃惊。
普高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常常需要在他人的关怀中成长,难免会缺失“恻隐之心”,或者说对他人的关爱想说却说不出口,想做却不知怎么做。因此,对普高贫困生更应重视感恩教育,让他们书写出一个端庄、遒劲的“人”。
一、在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
充分利用课堂,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一是利用课堂宣传资助政策的意义、原则和内容,特别是抓住每学期资助申报和资金发放等节点,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了解助学目的,从理论和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二是对普高贫困生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的错误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知识,一切都是恩情。通过课堂教育形成普遍认同的“知恩”、“感恩”共识。
二、利用媒介渗透感恩教育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广泛宣传贫困学生励志成才、回报社会的实例,把媒介打造成传播优秀感恩文化的平台之一,形成“抬头见文见图”的视觉效应,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今天受国家、社会的帮助,来日我们需要用这种使命感去关怀他人。利用案例和互动,从理论到实际,从认知到情感开展感恩教育。
三、在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一方面,围绕资助评选前、评选过程中和评选后,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如组织收集有关感恩教育的材料,观看《一个也不能少》、《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开展感恩教育讲座、演讲比赛或歌唱比赛,创设“感恩日”,举办主题辩论会,评选感动人物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社会力量举办各种公益助学活动,体味其中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学生知恩在心,感恩于行。
四、在社会实践中渗透感恩教育
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铸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把感恩教育设计成学生可以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环境保护、慈善捐助、传授专业技术、开展社会调查、公益宣传、法律知识普及等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普高贫困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自身的价值,发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升华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亲人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