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鲜活农产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鲜活农产品的界定
2005年2月,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生鲜茉莉花、生鲜菜用玉米,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时鲜瓜果(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鲜活水产品(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活的禽畜、生鲜蛋和奶。
2鲜活农产品物流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指鲜活农产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鲜活农产品的储存、配送、运输、流通加工、包装、搬运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活动的综合。
基于鲜活农产品本身的生物特点,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流通应遵循流通环节简单、交易效率高、流通时间短、损失效率小等原则。
3鲜活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3.1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距离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较远,鲜活农产品破损率大
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路线是生产者—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消费者,此路线中包装加工环节在运输以后,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包装环节较靠近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按消费者意愿,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包装,但是此模式的不足在于,包装环节放在运输、装卸搬运以及仓储以后,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出发开始,由于完全处在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状态,没有经过包装、保鲜、冷藏处理的农产品已经受到了自然潮湿、装卸搬运中折损、风干等自然和人为原因的破坏。
3.2农村路面状况恶劣,专用运输车、冷藏车、密封式厢式汽车不足
虽然国家已经开展了村村通工程,保证了农产品可以输出到周边的县市级城市,以满足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是在我国一些农村,农村通的道路路面状况却非常恶劣。很多道路颠簸,很多都是一些土路,还没有柏油路,这些对于一些易碎的像鲜蛋的运输,从养鸡场运出以后,由于农村路面状况的恶劣,鲜蛋的破损率很大,损失很大。
而鲜活农产品运输工具的改善也是迫在眉睫。在农村,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工具主要以敞篷卡车为主,密封式厢式汽车并不多见,具备制冷机械、保温箱式冷藏的车辆就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公路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通过普通敞篷式卡车运输,而发达国家的冷藏运输在食品运输总量中占到90%以上。
3.3鲜活农产品物流交易过程中,电子信息化利用率不高
以往的鲜活农产品交易,多采取地摊交易、集贸市场交易、批发市场交易等传统方式,传统的交易方式存在着运输成本大的问题,它既包括农民的运输成本还包括批发商或零售商的运输成本,双份的运输成本。传统的交易方式,鲜活农产品的多次装卸、搬运对脆弱的鲜活农产品破坏较大,农产品的损失就是农民利益的损失。交易不能一次性完成,农民要租用批发交易市场提供的仓库,仓库的租金费用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传统交易的结算手段还多停留在现金支付这种方式上,如果是大型交易,现金交易的方式不方便、不灵活,也不安全。所以说,传统的交易方式对农民来说,成本会比较大。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这种方式还未得到普及,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利用率不高,网上银行、网上支付这种电子交易的手段更是难以加以利用与实现。
3.4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缺少农产品的准入机制,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传统的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只是一个大的鲜活农产品集散地,附近的农民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就可以自驾货车,在缴纳了一定占地费或租金费后,把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拉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放置在露天空场或批发交易市场提供的租用的简易仓库里,进行叫卖或等待与大的批发商进行交易。以往多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组织松散,缺少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进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把关,所以进入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经常发生,进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进而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5新奇异鲜活农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品牌鲜活农产品数量有限
普通的鲜活农产品对居民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山东章丘大葱、绿壳草鸡蛋、虫子鸡蛋、4斤多重的绿仕香梨、可以当水果吃的玉米等,但笔者仍认为我国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开发仍处于初步阶段,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品牌鲜活农产品数量有限。
4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改善对策
4.1在生产基地附近建立鲜活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
改变传统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的顺序,提倡从生产者出发后,首先进入加工、保鲜、冷藏、包装环节,中间经过物流信息处理,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流通模式,即生产者—加工、保鲜、冷藏、包装—物流信息系统处理—配送—消费者模式。
鲜活农产品的最大特点是“新”、“鲜”,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针对鲜活农产品特殊的生物特点,考虑在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附近,建立大型的鲜活农产品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在我国山东省潍坊、山东省安丘县等山东省许多县,在生姜生产基地附近,就建有大型的洗姜厂、生姜加工厂,从生产基地运来的生姜经过洗姜厂的处理,再经过生姜加工处理,加工成姜粉、姜汁、姜丝、姜片等20多种产品,出口到国外,赚得外汇,给当地农民创收。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1)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建在生产基地附近,使鲜活农产品一出生产基地,就对其进行加工、保鲜、冷藏、包装,最小限度地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它的破坏。
(2)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建在生产基地附近,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些富余的劳动力,也是生产者中的一部分,由他们来对自己生产的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保鲜、冷藏、包装,还有一个好处是他们更熟悉这些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性,更清楚一些细节的东西,所以在此环节中对减少不必要损失也是有益的。中国编辑。
(3)以往的鲜活农产品以常温物流、自然物流或是散装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交易中,农产品的附加值难以得到实现,而经加工、保鲜、冷藏、包装这一过程后,农产品一走出生产基地,其本身就已经增加了自身的价值。
4.2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对农产品针对部分农村路面状况恶劣的现状,国家应该真正从农民最关心的细节着手,帮助农民解决关系到他们最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公路通畅,公路网建设覆盖面更大,真正深入到更广大的农村。
对于现今农村专用运输车、冷藏车、密封式厢式汽车不足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运输工具资金的投入,帮助农民及早地改善传统的运输工具,帮助农民减少鲜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风险。对购买农产品运输工具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国家财政补贴。
4.3开展鲜活农产品网上直销和电子交易
通过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向农户普及宽带业务,把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到农产品物流服务信息网中,农产品物流服务信息网又与县市一级大中型企业、大型超市以及当地农产品需求大户如大型餐饮、学校食堂等联网,客户在网上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购买的农产品,然后在网上下订单,注明自己的购买数量、种类、规格,以及客户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和说明等。
这种网上直销的交易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即鲜活农产品生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研究的是通过越过批发市场这一环节,通过农户与零售商、大型超市、餐饮、学校食堂、大户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直接把鲜活农产品销售到间接或直接的消费者手中。避开批发市场主要是站在农民自身利益考虑,如果农民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运到批发市场上进行交易,就要经历中间批发商的盘剥,批发商会把产品的价格压得很低,低于均衡价格。
鲜活农产品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还需要考虑3个有力保障。首先,要有相应的专门运输公司,能负责订单下达以后,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其次,对鲜活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才能使交易长期的进行。鲜活农产品在进入消费者手中之前,一定要做好质量检测的工作。因为网上交易不是实体交易,客户对产品的品质、质量是看不见的,质量问题就是网上交易过程中客户最关注的。
同时要配有适合的交易手段,使交易手段电子化。电子化交易的手段之一就是网上银行的交付手段。客户与农民都可以持自己的银行卡到银行申请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在客户与农民进行交易时,在客户选定了产品种类、数目、规格大小后,客户就可以在网上支付交易额,银行把交易金转到农民的账户上,农民查到货款到账后,专业的运输工即可前往生产地把订购的农产品运送到客户那里。
4.4加强鲜活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的准入制度,保证鲜活农产品质量
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也要引入鲜活农产品准入制度,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对进入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在规格、质量、包装、安全品牌上有严格的规定,凡是不符合规定、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的鲜活农产品必须禁止进入批发市场。另外,鲜活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检疫人员也要定期到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已经进入的鲜活农产品进行食品检疫工作。在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应建有鲜活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心内应设有农药快速检测仪,农药及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土壤、肥料及硝酸盐、重金属、微量元素分析仪,对运输到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方可准入进入,对那些农药超标,农药残留物过多及土壤、肥料及硝酸盐、重金属、微量元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鲜活农产品,一律禁止进入批发市场。
4.5开发新奇异鲜活农产品,大力发展品牌鲜活农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大众的鲜活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需求。诸如普通的西瓜、辣椒、梨、鸡蛋、玉米等,由于这些产品品种的同化程度高,极易被复制、代替、模仿,而大大降低了其竞争力。由此可见,普通的鲜活农产品对居民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消费者更青睐于鲜活农产品新品种,青睐于那些具有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的鲜活农产品新品种。所以,鲜活农产品应该走一条自主创新的品牌之路,开发那些难以复制、模仿、替代,而又具有吸引力的鲜活农产品新品种,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户应该走一条自己创造品牌的鲜活农产品发展之路。例如,山东章丘的1米高的大葱,已经远近闻名了,享誉海内外,出口创汇9亿元,每年创税超过2亿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章丘大葱不同于普通大葱,它一般高都能在1.5米以上,最高的能达到2.18米,这种葱白根长直且晶莹剔透,一般在50~60厘米,最长1米左右,章丘大葱质地脆嫩爽口,无筋无渣,葱白甘芳甜口,很少辛辣,而且这种葱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富含磷、铁、硒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这种葱在市场上的价格可卖到7块钱1斤。
鲜活农产品的开发还有好多,如绿壳草鸡蛋、虫子鸡蛋,营养也是非常丰富,富含锌、碘、硒、铁、钙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它与普通鸡蛋相比,维生素A、D、E、B族和锌、铁、钙、碘、硒等均较高,而蛋内胆固醇却远远低于普通鸡蛋,也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有“药蛋”的美誉,是“鸡蛋中的人参”,可以卖到一枚0.8元,是普通鸡蛋价钱的2倍。除此之外,还有重4斤多的绿仕香梨,还有可以当水果吃的玉米,它的含糖量是一般水果含糖量的1倍左右,比西瓜的含糖量还要高出30%,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有延年、增强记忆的作用。这样一根玉米能卖到5元,是普通玉米的10倍。
参考文献:
[1]吴勇民,杜文龙,樊雪梅.国内外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比较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8(2):11-13.
[2]吴勇民,杜文龙,樊雪梅.对比日本:探寻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J].商品市场,2008(7):44-46.
[3]施海霞.浅析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J].商品经济,2008(9):27-28.
摘要:目前,鲜活农产品产业发展迅猛,但其销售却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网络营销的角度,介绍鲜活农产品开展网络营销的现状,分析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意义,指出了实施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
近年来,我国鲜活农产品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市场大多数处于初级现货市场阶段,鲜活农产品营销渠道和时机不够畅通,给农户收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网络营销异军突起,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二者结合,将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鲜活农产品如何通过网络促进销售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
网络营销在鲜活农产品产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持,借助鲜活农产品行业网站、企业网站以及各级政府的农业信息网,实现双向的信息流。即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等企业和果农,通过网络及时、形象地和获取相关的商品供求及服务信息。在此基础上,以B2B(企业对企业)为主要形式,实现网上营销洽谈、网下成交支付。目前,在信用体系和网上支付手段不健全的环境下,这种形式的风险较小,比较适合鲜活农产品内在质量千差万别、必须感官加以确定的特点。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鲜活农产品产业专业网站大约有40多家。其中,中国果品信息网等5家网站位列农业100强网站之列。除行业性鲜活农产品专业网站外,还有荔枝、芒果、香蕉、梨、枣等各种单品鲜活农产品专业网站。同时,各地农业网站都不同程度的设有鲜活农产品频道和专栏。鲜活农产品企业是应用网络营销的主体,主要是大中城市的鲜活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大型批发、集贸市场。目前,在鲜活农产品产地县、镇的一些运销大户、专业合作社,也创建了网站,网络营销正在起步和发展。根据素有“中国苹果之都”美誉的山东栖霞调查,在大约200家果品商储公司中,近20%的企业有不同程度的网络营销应用。但从整体看,鲜活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还远未开展起来,极具发展潜力。
二、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
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一部分鲜活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谷贱伤农”现象时常发生,农民收入增长减缓。而开展网络营销,能让鲜活农产品的生产者以一种新的途径及时地了解生产信息,根据市场合理地组织生产,避免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不稳定。因此,网络营销对鲜活农产品营销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突破鲜活农产品产业发展瓶颈
我国鲜活农产品产业总量的发展已有相当可观的规模,且生产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扩大。1978年全国鲜活农产品产量仅为657万吨,2004年已达到839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8倍,产值达到1500亿元。从1995年起,我国鲜活农产品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各国首位。但近年来,许多鲜活农产品品种出现卖难现象,阶段性买方市场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信息不灵、渠道不宽、流通不畅是主要原因。鲜活农产品产业开展网络营销可以扩大市场时空范围,未来的发展可以加快加大鲜活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一定程度上突破销售不畅造成的行业发展瓶颈。
(二)节约交易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促进企业增效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很多研究表明,基于网络信息和销售商品,并不需要投资大额的固定资产,而且,由于供求双方信息透明、实时和高度的互动性,使得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信息搜寻、议价与监督交易实施等各方面成本显著降低。此外,一些企业通过开展网络营销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四川惠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网络营销,建立自己的网页,树立公司形象,网上洽谈,改变以往盲目跑市场的情况,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定单,2005年的柑橘购销量是2004年的1.5倍。四川蒲江杂柑合作社开展网络营销以来,推广当地优良柑橘品种作用明显,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连年取得好成绩。
(三)加强农户与外界的联系,促进鲜活农产品销售
根据鲜活农产品有季节性和不易长期贮存的特点,农户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动向,沟通买卖双方的流通渠道,尽快将产品顺利地卖出去。互联网能够及时地将信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鲜活农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信息,如鲜活农产品的品种、价格等,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根据市场信息和客户的需求情况来制定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计划。例如,近几年来,上海郊区一些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外国人,其与当地的农户相比,除了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加入互联网,信息灵通,能按照市场需求信息安排生产,沟通各种流通渠道,使他们生产的鲜活农产品不仅供应上海市场,而且还能进入国际市场。
三、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
目前,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网络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人才和营销人才缺乏、鲜活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及物流配送不及时等困难。从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一)加快制定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鲜活农产品相关标准,推动绿色鲜活农产品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促进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品牌战略,主要品种逐步实现从鲜活农产品种植到包装的标准化,着力改善网络营销的环境。例如,农业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可以和农户结成稳固的联盟,实行统一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实施利润平均化,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合理安排各农户的开始种植时间,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品牌战略。
(二)利用农业网上展厅,务实、稳步地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
鲜活农产品企业要开展网络营销,仍以网上营销洽谈、网下成交支付为主要形式,行业组织要推广相关经验和加强交流,务实、稳步地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这包括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和升级、网站优化与推广、搜索引擎营销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尝试以网络营销促进鲜活农产品“订单农业”的实现。
鲜活农产品企业要特别注意与各级政府的农业信息网、行业网站联系,借助其比较发达、成熟的网络开展网络营销。例如,我国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本地的农业信息网,从农业部到各地方也都开通了网上展厅,用多种文字展示各地名优特新农产品,有很多地方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网络营销的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管是对推介企业还是对扩大鲜活农产品市场来说,网上展厅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上交易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网络营销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而我国到2004年底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仅有5%,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应加快建立健全我国鲜活农产品市场信息社会服务体系,为农民及时采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准确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信息;要尽快开展网络营销,使企业通过网上展厅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或者商业广告,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三)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化培训制度
开展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农村和广大果农不应被遗忘,应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化培训制度。把农产品营销主体,即农户、龙头企业和营销中介组织作为农业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在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信息经纪人的作用,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二传手”。这些经纪人,包括农民协会、村级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在小农户信息意识不强、技能不高的情况下,形成“进村入户”的农村信息服务中间载体,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方面与农户联系,一方面通过网络、信函、报纸、电话等渠道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农民的需求信息在网上及其他渠道上,联系业务,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物流现状;对策
1 鲜活农产品的界定
2005年2月,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生鲜茉莉花、生鲜菜用玉米,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时鲜瓜果(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鲜活水产品(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活的禽畜、生鲜蛋和奶。
2 鲜活农产品物流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指鲜活农产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鲜活农产品的储存、配送、运输、流通加工、包装、搬运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活动的综合。
基于鲜活农产品本身的生物特点,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流通应遵循流通环节简单、交易效率高、流通时间短、损失效率小等原则。
3 鲜活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1 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距离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较远,鲜活农产品破损率大
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路线是生产者—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消费者,此路线中包装加工环节在运输以后,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包装环节较靠近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按消费者意愿,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包装,但是此模式的不足在于,包装环节放在运输、装卸搬运以及仓储以后,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出发开始,由于完全处在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状态,没有经过包装、保鲜、冷藏处理的农产品已经受到了自然潮湿、装卸搬运中折损、风干等自然和人为原因的破坏。 2 农村路面状况恶劣,专用运输车、冷藏车、密封式厢式汽车不足
虽然国家已经开展了村村通工程,保证了农产品可以输出到周边的县市级城市,以满足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是在我国一些农村,农村通的道路路面状况却非常恶劣。很多道路颠簸,很多都是一些土路,还没有柏油路,这些对于一些易碎的像鲜蛋的运输,从养鸡场运出以后,由于农村路面状况的恶劣,鲜蛋的破损率很大,损失很大。
而鲜活农产品运输工具的改善也是迫在眉睫。在农村,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工具主要以敞篷卡车为主,密封式厢式汽车并不多见,具备制冷机械、保温箱式冷藏的车辆就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公路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通过普通敞篷式卡车运输,而发达国家的冷藏运输在食品运输总量中占到90%以上。 3 鲜活农产品物流交易过程中,电子信息化利用率不高
以往的鲜活农产品交易,多采取地摊交易、集贸市场交易、批发市场交易等传统方式,传统的交易方式存在着运输成本大的问题,它既包括农民的运输成本还包括批发商或零售商的运输成本,双份的运输成本。传统的交易方式,鲜活农产品的多次装卸、搬运对脆弱的鲜活农产品破坏较大,农产品的损失就是农民利益的损失。交易不能一次性完成,农民要租用批发交易市场提供的仓库,仓库的租金费用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传统交易的结算手段还多停留在现金支付这种方式上,如果是大型交易,现金交易的方式不方便、不灵活,也不安全。所以说,传统的交易方式对农民来说,成本会比较大。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这种方式还未得到普及,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利用率不高,网上银行、网上支付这种电子交易的手段更是难以加以利用与实现。 4 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缺少农产品的准入机制,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传统的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只是一个大的鲜活农产品集散地,附近的农民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就可以自驾货车,在缴纳了一定占地费或租金费后,把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拉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放置在露天空场或批发交易市场提供的租用的简易仓库里,进行叫卖或等待与大的批发商进行交易。以往多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组织松散,缺少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进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把关,所以进入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经常发生,进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进而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5 新奇异鲜活农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品牌鲜活农产品数量有限
普通的鲜活农产品对居民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山东章丘大葱、绿壳草鸡蛋、虫子鸡蛋、4斤多重的绿仕香梨、可以当水果吃的玉米等,但笔者仍认为我国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开发仍处于初步阶段,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品牌鲜活农产品数量有限。
4 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改善对策
1 在生产基地附近建立鲜活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
改变传统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的顺序,提倡从生产者出发后,首先进入加工、保鲜、冷藏、包装环节,中间经过物流信息处理,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流通模式,即生产者—加工、保鲜、冷藏、包装—物流信息系统处理—配送—消费者模式。
鲜活农产品的最大特点是“新”、“鲜”,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针对鲜活农产品特殊的生物特点,考虑在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附近,建立大型的鲜活农产品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在我国山东省潍坊、山东省安丘县等山东省许多县,在生姜生产基地附近,就建有大型的洗姜厂、生姜加工厂,从生产基地运来的生姜经过洗姜厂的处理,再经过生姜加工处理,加工成姜粉、姜汁、姜丝、姜片等20多种产品,出口到国外,赚得外汇,给当地农民创收。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1)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建在生产基地附近,使鲜活农产品一出生产基地,就对其进行加工、保鲜、冷藏、包装,最小限度地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它的破坏。
(2)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建在生产基地附近,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些富余的劳动力,也是生产者中的一部分,由他们来对自己生产的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保鲜、冷藏、包装,还有一个好处是他们更熟悉这些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性,更清楚一些细节的东西,所以在此环节中对减少不必要损失也是有益的。
(3)以往的鲜活农产品以常温物流、自然物流或是散装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交易中,农产品的附加值难以得到实现,而经加工、保鲜、冷藏、包装这一过程后,农产品一走出生产基地,其本身就已经增加了自身的价值。 2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对农产品运输工具补贴的资金投入
针对部分农村路面状况恶劣的现状,国家应该真正从农民最关心的细节着手,帮助农民解决关系到他们最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公路通畅,公路网建设覆盖面更大,真正深入到更广大的农村。
对于现今农村专用运输车、冷藏车、密封式厢式汽车不足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运输工具资金的投入,帮助农民及早地改善传统的运输工具,帮助农民减少鲜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风险。对购买农产品运输工具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国家财政补贴。 3 开展鲜活农产品网上直销和电子交易
通过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向农户普及宽带业务,把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到农产品物流服务信息网中,农产品物流服务信息网又与县市一级大中型企业、大型超市以及当地农产品需求大户如大型餐饮、学校食堂等联网,客户在网上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购买的农产品,然后在网上下订单,注明自己的购买数量、种类、规格,以及客户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和说明等。
这种网上直销的交易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即鲜活农产品生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研究的是通过越过批发市场这一环节,通过农户与零售商、大型超市、餐饮、学校食堂、大户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直接把鲜活农产品销售到间接或直接的消费者手中。避开批发市场主要是站在农民自身利益考虑,如果农民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运到批发市场上进行交易,就要经历中间批发商的盘剥,批发商会把产品的价格压得很低,低于均衡价格。
鲜活农产品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还需要考虑3个有力保障。首先,要有相应的专门运输公司,能负责订单下达以后,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其次,对鲜活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才能使交易长期的进行。鲜活农产品在进入消费者手中之前,一定要做好质量检测的工作。因为网上交易不是实体交易,客户对产品的品质、质量是看不见的,质量问题就是网上交易过程中客户最关注的。
同时要配有适合的交易手段,使交易手段电子化。电子化交易的手段之一就是网上银行的交付手段。客户与农民都可以持自己的银行卡到银行申请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在客户与农民进行交易时,在客户选定了产品种类、数目、规格大小后,客户就可以在网上支付交易额,银行把交易金转到农民的账户上,农民查到货款到账后,专业的运输工即可前往生产地把订购的农产品运送到客户那里。 4 加强鲜活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的准入制度,保证鲜活农产品质量
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也要引入鲜活农产品准入制度,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对进入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在规格、质量、包装、安全、品牌上有严格的规定,凡是不符合规定、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的鲜活农产品必须禁止进入批发市场。另外,鲜活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检疫人员也要定期到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已经进入的鲜活农产品进行食品检疫工作。在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应建有鲜活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心内应设有农药快速检测仪,农药及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土壤、肥料及硝酸盐、重金属、微量元素分析仪,对运输到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方可准入进入,对那些农药超标,农药残留物过多及土壤、肥料及硝酸盐、重金属、微量元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鲜活农产品,一律禁止进入批发市场。 5 开发新奇异鲜活农产品,大力发展品牌鲜活农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大众的鲜活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需求。诸如普通的西瓜、辣椒、梨、鸡蛋、玉米等,由于这些产品品种的同化程度高,极易被复制、代替、模仿,而大大降低了其竞争力。由此可见,普通的鲜活农产品对居民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消费者更青睐于鲜活农产品新品种,青睐于那些具有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的鲜活农产品新品种。所以,鲜活农产品应该走一条自主创新的品牌之路,开发那些难以复制、模仿、替代,而又具有吸引力的鲜活农产品新品种,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户应该走一条自己创造品牌的鲜活农产品发展之路。例如,山东章丘的1米高的大葱,已经远近闻名了,享誉海内外,出口创汇9亿元,每年创税超过2亿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章丘大葱不同于普通大葱,它一般高都能在1.5米以上,最高的能达到2.18米,这种葱白根长直且晶莹剔透,一般在50~60厘米,最长1米左右,章丘大葱质地脆嫩爽口,无筋无渣,葱白甘芳甜口,很少辛辣,而且这种葱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富含磷、铁、硒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这种葱在市场上的价格可卖到7块钱1斤。
鲜活农产品的开发还有好多,如绿壳草鸡蛋、虫子鸡蛋,营养也是非常丰富,富含锌、碘、硒、铁、钙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它与普通鸡蛋相比,维生素A、D、E、B族和锌、铁、钙、碘、硒等均较高,而蛋内胆固醇却远远低于普通鸡蛋,也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有“药蛋”的美誉,是“鸡蛋中的人参”,可以卖到一枚0.8元,是普通鸡蛋价钱的2倍。除此之外,还有重4斤多的绿仕香梨,还有可以当水果吃的玉米,它的含糖量是一般水果含糖量的1倍左右,比西瓜的含糖量还要高出30%,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有延年、增强记忆的作用。这样一根玉米能卖到5元,是普通玉米的10倍。
:
[1]吴勇民,杜文龙,樊雪梅.国内外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比较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8(2):11-13.
[2]吴勇民,杜文龙,樊雪梅.对比日本:探寻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J].商品市场,2008(7):44-46.
[3]施海霞.浅析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J].商品经济,2008(9):27-28.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运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B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从过去以生产环节为主,转而向全链条客户服务等方面延伸。作为产品的质量、服务、技术、知名度等各方面的信息载体,作为客户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品牌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尤其是在食品行业,由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的大幅提高和危机事件的持续发生,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原本分散独立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稳定供给的需求,人们对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大企业品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中国食品消费市场空间巨大、食品行业规模较为分散、食品供应过程中环节协同度较低的实际情况大大制约了消费者这一需求的满足。因此,以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环节一体化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势在必行。
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经济机制设计和品牌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和决策分析等方法,通过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经济学分析和关键因素解析,构建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旨在为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以及品牌体系化管理等方面研究奠定基础,为实现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管理和经营目标,进而支撑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支撑和案例借鉴。
一、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影响因素效用分析[HS)]
依据品牌体系的概念界定和机理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围绕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三个核心目标——价值增益、风险减损、成本节约[1],归结影响核心目标的构成因子、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具体见表1-表3。
1.构成因素。根据品牌及品牌体系的概念界定与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JP2]系创建与运营的系统框架分析,影响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构成因素包括品牌文化、品牌信用、品牌体系结构、子品牌价值和品牌契合度等五个因素。
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基于客户需求而形成的产品特征与特性的总和,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品牌价值和品牌信用的大小,影响品牌体系对客户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品牌体系增值能力;产品质量的改变主要与主体的技术工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高低有关,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易于改变。
二、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影响因素关联分析[HS)]
根据它们对其他因素或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关联关系的强弱不同,又可以将这些影响因素划分为强关联影响因素和弱关联影响因素。其中强关联影响因素是指那些对其他因素影响力较高的因素,弱关联影响因素是指那些对其他因素影响较低的因素。一般而言,强关联因素变化后对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影响效应较大,而弱关联因素变化后对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小。结合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三类、十八个影响因素,根据因素的强弱关联程度来进行划分:
第一,强关联因素,包括品牌文化、品牌信用、子品牌价值、市场份额、消费者感知、主体关系协同度、品牌经营能力、信息对称完备性、组织模式、供求关系、质量信用环境、市场需求特性、企业实力等因素,改变这一类因素可能带来的关联效应较大,也就是说改变这一因素会带来其他多个因素的同时变化,从而放大这一因素对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所可能产生的效应。
第二,弱关联因素,包括品牌体系结构、品牌契合度、产品质量、稳定供给能力、品牌投入能力等因素,改变这一类因素可能带来的关联效应较小,也就是说这一因素对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品牌体系创建与运营的影响,多体现为自身对体系的直接影响,而在关联影响效应放大方面的作用较少。从影响因素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敏感度角度出发,根据影响因素所受到关联影响的大小,可以将影响因素划分为相对稳定性因素和相对易变性因素。对于相对稳定因素而言,因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变动性较小,因素状态一旦确定后不易于改变;而对于相对易变性因素,因素改变需要的成本和代价较低。
第三,相对稳定性因素,包括品牌文化、品牌体系结构、品牌契合度、产品质量、稳定供给能力、品牌投入能力、组织模式、供求关系、质量信用环境、市场需求特性、企业实力等因素,这一类因素由于一旦确定后不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改变,因此稳定性较好。
第四,相对易变性因素,包括品牌信用、子品牌价值、市场份额、消费者认知、主体关系协同度、品牌经营管理能力、信息对称完备性等因素,这一类因素易于受到其他因素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动,稳定性较差,发生风险的概率相对较高,是管理和控制的重点
【关键词】河南地区 鲜活农产品 物联网 流通渠道 供应链管理
一、物联网条件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内涵和特点
(1)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农产品供应链是由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种植者、养殖者、加工者、物流服务经销商、消费者等各个环节构成的组织形式或网络结构。在我国,通常把农产品供应链称为“田头――餐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实践核心,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以达到多赢为目标。
(2)物联网的相关概念界定。物联网的概念的早在1999年就被提出,现在物联网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大到军事国防、精细化农业、数字油田等领域,小到智能家居、个人医疗等方面,物联网无所不在。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定位、跟踪、监控、识别、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射频识别技术,正是通过该技术,物品能够不通过人的干预彼此进行“交流”,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其实质就是运用RFID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食品安全、智能化农业控制、农业信息传输等相关领域。
二、河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分析
(1)河南省物流基础建设薄弱,现代化程度不高。河南地区的鲜活农产品产量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品种丰富、数量众多的鲜活农产品保证了居民的日常消费,但是,诸如全国普遍存在的流通问题,河南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现代化程度不高,运用的范围还比较小,导致了鲜活农产品在物流环节腐烂、损坏等现象比较突出,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同时,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对鲜活农产品物流和现代化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河南省鲜活农产品储存运输环节损耗严重,成本过高。鲜活农产品由于自身存在保鲜保质期短、容易腐烂变质等先天性缺陷,不像其它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有一定的缓冲闲余时间,使得生产出来的鲜活农产品需要及时流向消费者,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一直遭受运输贮存不到位的矛盾困扰,由于缺少专业的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落后和包装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鲜活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不断被加价,严重扰乱了鲜活农产品的市场秩序。
(3)河南省鲜活农产品安全检测机制尚不健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目前对鲜活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机制都主要停留在对生产环节的检测。农户生产出的农产品在进入流通渠道前,必须要进行农药残留是否达标等安全项目的检测,即从源头上进行的检测,说明进入流通环节的产品是基本不存在安全问题的。但由于鲜活农产品存在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加上运输时间较长等问题,批发商为了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大量使用防腐剂等化学药品的情况就难以避免,而进入流通环节,缺少相应的追踪溯源系统,很容易出现监测的盲区或者缺失。由此可见,监测没有覆盖到整个流通链条且缺乏动态的检测。
(4)河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混乱,流通中信息不连贯,收购价格制定不合理。河南省当前农产品销售主要有农民自己零销和收购商收购转向城市批发、零售两种渠道。由于大多数农户不具备进城销售的条件,因此收购商到产地收购成为主要形式。农产品收购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的不完善,农民信息意识落后,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能力差,而收购商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在尽量压低价格,所以最后吃亏的只能是农户。
三、河南省鲜活农产品物联网视角下流通渠道模式构建
(1)以联合合作为依托,以资源整合为手段,积极构建农产品供销大网络。积极发展联合合作,将广大农民纳入合作社的保障范围,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将因特网、物联网及农产品物流信息网三网合一,通过对这三个网络的建设和整合,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新平台,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对接和共享。同时,将广大农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经销商、承运商联合起来,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农产品销售站点,形成各方紧密合作的经济型组织,构建农产品供销大网络,及时收集和反馈各大中城市的农产品销售信息,使得各物流主体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动态和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2)以安全运输、安全存储为依托,构建安全运输检测系统和存储系统。农产品的安全运输是开发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关键,它决定了农产品流通的后续发展。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建立GPS定位系统,对农产品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追踪,对实现农产品在运输环节上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鲜活农产品由于具有易腐烂变质的特性,存储系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否者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远程监控系统,使得供应商和承运商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中途存储货物的情况。
关键词: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
一、 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
1、 河北果蔬产业发展迅猛
据统计,2011 年河北省蔬菜播种面积1895万亩,居全国第五位;蔬菜总产量7898万吨,从1995年起连续15年居全国第二位。河北也是果品生产大省,面积居全国首位,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近60%的蔬菜销往省外,主要辐射我国的北京、天津、东南沿海、内蒙古等 27 个地区,在京津市场常年占有率在50%左右,我省蔬菜一直居外埠进京津蔬菜市场份额之首,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据北京市农业信息监测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每年7-10月份为我省张承地区夏秋错季蔬菜销售高峰期,在北京市场占有率可达70%以上,春秋两季为50%左右。
2、 果蔬流通浪费严重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果蔬资源,而果蔬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却居高不下。蔬菜和水果鲜活农产品既怕冷又怕热,既怕冻又怕晒,在流通中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所以果蔬采收后“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流通环节都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贮藏运送的物流体系。河北省蔬菜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的散装形式进入京津市场,虽然质量不错,但包装上不去,目前我国的果蔬冷链流通率仅有5%,由此造成我国每年水果蔬菜浪费损失1000亿元以上。而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果蔬冷链流通率高达95%以上。
我省目前参与果蔬物流的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既有实力较强的产地贮藏加工企业、终端大型零售商;也有势单力孤的农户、农民经纪人。物流主体的散乱弱小造成物流市场管理差,环节多,物流周期长、物流成本高,而引起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有数据表明,果蔬流通腐损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仅在5%以下。
3、 果蔬冷链物流发展迫在眉睫
河北省果蔬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果蔬流通企业也初具规模,河北厚朴冷链物流园一期工程已完工,石家庄金凤冷链物流园有20个独立仓库间,主要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险储存,秦皇岛北戴河集发蔬菜配送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配送企业,在廊坊三河市启动了河北供京蔬菜配送中心项目,石家庄北国超市与藁城的石家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果蔬农超对接,甚至农宅对接。但是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是从过去传统体制下的贮运、贸易、批发行业转型而来,贮运设备只能适应通用性贮运,无论质量和数量都难以满足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
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河北省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总体水平不高,果蔬通过冷链流通率偏低,耗费严重;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不高,果蔬冷链物流人才匮乏,因此河北省发展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对策
针对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拟从政府职能部门、果蔬流通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四个方面入手找出河北省提高果蔬冷链流通效率的对策。
1、 营造良好的冷链物流发展环境
政府职能部门积极营造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加强果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在税收政策、融资、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快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进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新建1000万吨冷库,新增4万辆冷藏车,这非常有利于冷链物流的发展。
河北厚朴冷链物流园是由河北教育产业第一品牌——河北教育厚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省发改委《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市场需求。
2011年,石家庄市商务局的商务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力推动“农超对接”,推动北国、保龙仓家乐福、国大连锁型等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直接购销关系,构筑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
2、 推进果蔬流通多种冷链模式
果蔬流通行业组织落实行业标准,推动果蔬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果蔬流通企业可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果蔬加工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果蔬冷链物流体系,串联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形成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石家庄金凤冷链物流园有独立仓库间20个,温度控制在-2℃~4℃范围内,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的保鲜储存。金凤冷链物流园可以实现统一、集中的仓储及配送,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退货等环节的费用,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秦皇岛北戴河集发蔬菜配送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配送企业,现有无公害基地26多个,蔬菜日配送量达20万公斤以上,供应市区近四十多个大型超市。采用公司+农户+市场的运作方式,带动周边3800多户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充分发挥了集发绿色品牌和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3、 加强果蔬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现代果蔬冷链物流的运作必须要有保鲜技术、信息化、自动化等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更需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的有效操控。但是目前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水果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现代冷链物流的要求。
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鼓励有资源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类型需要,建设冷链物流专业,并在相关专业领域设置与冷链物流有关的课程;同时,高等院校也应重视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大培养力度,力争把冷链物流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高等职业院校有针对性的培养以解决我国冷链物流方面人才缺乏的这个现状问题。
4、 提升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第一个环节中,农户是第一个实际操作者,作为一线操作人员,不仅包括物流公司的司机、装卸工,还包括农户等。他们缺乏对冷链物流的正确认识和操作技能,这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规范化发展。相对硬件设备来说,一线操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才是最难实现的。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求具备鲜活农产品储藏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冷链物流技术,还需要具备冷链物流管理技能。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多参加一些专业的果蔬冷链物流培训,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总之,政府职能部门、物流行业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及从业人员应相互协调、紧密合作,一方面提高物流企业冷链物流的理念意识,认识到冷链物流对于果蔬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促进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为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提供系统的恒温保障。另一方面降低果蔬的浪费,减少果蔬“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提高河北省果蔬的冷链流通率,促进河北省果蔬冷链物流高效发展,力争使我省果蔬冷链物流水平跻身全国、世界先进行列。(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商务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河北省果蔬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HBSW2013090)
参考文献:
[1]崔彦生,蔡淑红,单 芳.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及建议——基于对冀中南五县蔬菜生产的调研,河北农业科学.2011(085);
[2]宋建新,张忠义,赵清,郭明霞,康振宇.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河北省蔬菜产业调研报告.中国蔬菜2012(13);
[3]杜玉宽,浅谈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果菜2013(3)
面对事关启动内需、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这一重大课题,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深刻剖析省情、农情和现有的农产品经营格局,发挥组织体系健全、长期植根“三农”的优势,逐步形成了创新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的基本思路: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支撑下,以创建品牌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创建商业模式,与农民及相关经营服务主体共同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在鲜活农产品经营服务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三大措施推进产销对接
从2007年底开始,全省供销合作社将攻关破题的重点放在组织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创新经营方式两个关键环节上。
第一,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由县级供销合作社组织协调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出资企业及相关经营服务主体,构筑服务链,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确定的生产区域,依据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和市场定位。由基层供销合作社或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水平较高的农民建设示范田(示范园),利用示范效应,由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拥有股权)。合作社社员按照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由基层供销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的农资、农产品等企业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特别是科学施肥用药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互助合作,并以合作社为载体,与银行和供销合作社的融资机构建立借贷关系,为社员提供生产资金;与气象局合作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地配置气象自动监测设施(全省已配置11套),定时、定点提供个性化气象服务;根据条件和经营需要,陆续在基地和产品集中地区建立冷链物流系统,并根据采购商的要求,进行分级加工;在每一个基地配置药残速测仪,建立实施针对每一户社员、每一批产品的质量追溯制度。
第二,创新经营方式。全省供销合作社积极寻求与各类经营主体的合作,创新经营方式,努力开辟终端市场。全省生鲜农产品经营的方式主要经营有6种:一是与大型超市公司合作,建立直采或直供关系;二是与从事农产品经营的专业公司共同开发终端市场,直至吸收和培养专业人才,由供销合作社组建的合作社或公司直接占据零售终端;三是在大型批发市场建立优质农产品专区或专柜,作为直供的窗口并发挥调节作用;四是走出国门。农产品深加工,建立必要的加工储运设施或与出口加工企业合作,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五是组织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超市、公司推进农超对接;六是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团体采购单位建立供应关系。
目前,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将鲜活农产品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华北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华东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青岛,华中的郑州、武汉、太原,华南的广州、深圳等城市市场;除省内的济南银座、青岛利群、青岛佳世客等著名超市公司外,还与北京的物美、美廉美、京客隆、超市发、华普、华冠、新合作,天津的津工,长春欧亚,辽宁的大商,河北的保龙仓、惠友、美食林,山西的美特好,江苏的苏果,河南的胖东来、丹尼斯,上海的联华、华联、家乐福、乐购、易初莲花、大润发,湖南家润多,湖北的武汉中百、武汉中商,重庆商社,安徽的徽商集团、合肥合家福,广东的深圳天虹、深圳鑫荣懋等大型超市公司建立起了(向商家配送中心)直供或(由商家到)基地直采关系;在上海江桥、北京新发地、大洋路、石家庄桥西、南京江宁、广州江南、深圳布吉等著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专区或专柜;与省内一批出口加工企业合作,形成质量有保障、运作成本低的出口农产品的成功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省社组建了农产品公司,各市社相继建立公司或交易中心,以为全省农民销售农产品为目标,建立传统与现代、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农产品信息、合作、交易系统,为每一处基地提供若干市场,为每一个市场提供若干基地,为基地与终端市场直接对接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临淄的众得利果菜专业合作社仅向北京物美直供的果菜日均量已达100吨(其中蔬菜80吨,果品20吨),并在其26个主力店派驻了专职促销员。在此基础上,又与拥有50家卖场的北京美廉美超市公司签订了蔬果柜台承租协议,以实现专业合作社产品产销一体化经营。从2011年9月6日开始,已派驻30名营销人员接管了6家超市的蔬果柜台,计划年前再接管10家,到2012年底将全面完成美廉美在京全部超市蔬果柜台的接管任务。届时,专业合作社派驻商场的营销人员将达到300多人。
第三,建立专项资金,推出活动加速产销对接进程。在总结各地产销对接经验、培育推广典型的同时,省社每年都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资金中拿出不少于2000多万元的扶持资金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直接组织了三次大型活动。
一是在2009年5月6日至12日,与拥有700多家直营连锁店、年销售收入300多亿元的商业连锁零售企业——北京物美集团合作,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山东蔬果基地直采推广周”活动。活动以“从山东产地到北京超市,从标准化生产基地到北京市民餐桌”为主题,突出了省社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与物美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力求达到“为山东农民增收,为首都人民提供安全食品”的目的。本次活动推出了39种特色瓜果蔬菜产品,来自全省14个县级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物美集团40家主力门店同时推展销售。这些果蔬产品特点鲜明,一是质量优,全部由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无公害或绿色标准组织生产,经过了严格的药残检测,建立了质量追溯机制;二是新鲜度高,产品从地头采摘包装后直运北京,确保24小时以内上架销售,比农贸市场至少提前20个小时以上;三是价格合理,由于减少了中间交易环节,降低了成本费用,同品质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20%—40%;四是特色突出,很多产品是“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富有山东地方特色。推展活动一经推出就在首都消费者当中产生强烈反响,各门店均出现抢购场面,产品始终供不应求,物美集团逐日增加订单数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活动期间,全省累计供应果蔬产品1244吨,大大超过了物美500吨的采购计划。
二是于2009年9月14日在济南举办了“山东农产品基地——市场对接洽谈会”。国内47家经营规模最大的连锁超市公司、10家最著名的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家最优秀的农产品专营公司到会。他们与全省58家县级供销合作社在不足300平方米的会场内广泛深入地探讨创新农产品经营的途径,会后相继分赴全省各地,作现场考察洽谈。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近10家已建立合作关系的商家扩大了在山东采购的地域、品种和批量,与全省供销合作社建立了直采或直供的合作关系的超市公司已发展到近百家。地处沂蒙山区的蒙阴县,有60多万亩蜜桃,其农产品生产在全省并无明显优势,启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较晚,而通过洽谈活动和后续工作,供销合作社同时与上海、深圳和青岛3个城市经营规模最大的超市公司联华、天虹和利群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基地产品已陆续直供3个公司的配送中心。这次活动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国内最优秀的商家初步了解了全省供销合作社建设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的情况,充分认可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在创新农产品经营服务中所处的领先地位,就共同推进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达成共识。贾万志副省长对这次活动作了评价:“会场不大市场大,动静不大影响大,规模不大作用大。”
三是组织15个县级联合供销合作社承担2010年上海世博会部分蔬菜供应任务。自2010年3月,省社与上海江桥市场签订合同,并制定方案,按照世博会对蔬菜品种的需求及世博会期间(2010年5月—10月)山东优势蔬菜的生产实际,承担起世博会园区的部分蔬菜供应任务。
江桥批发市场是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经营量平均每天6000多吨,占上海市蔬菜需求量的60%-70%。自2008年底开始,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就与江桥市场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在市场内开辟供销合作社优质蔬菜基地直供专区,通过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建立质量可追溯机制,实施品牌化经营,在为上海市民提供安全、放心蔬菜的同时,再造山东蔬菜新优势,带动山东蔬菜产业升级和菜农增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率先从苍山一个县供销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单品做起,经营品种逐步扩大到近20个,日均经营量突破了30吨,成为江桥市场销售价格最高、最受欢迎的经营摊位。2009年末,江桥市场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世博会园区内指定蔬菜供应商和园区外推荐蔬菜供应商后,与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实地考察,将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作为首选和唯一的合作伙伴。在全省70多个参与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县级供销合作社中,有15个县被江桥市场确定为紧密型合作单位(全国共40个县)。江桥市场承担世博会的153种蔬菜供应任务中,有38个主要品种由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承担,蔬菜供应量接近一半。为保障供应上海世博会蔬菜的质量,全部按照“四定”(定单位、定品种、定面积、定标准)、“三落实”(组织落实、生产合同落实、责任落实)的原则和“两证一包装”(产地证、质量检测合格证、统一包装)的要求,层层把关,使每个环节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2010年4月21日上午9时,在省供销合作社的精心组织下,载有43吨直供上海世博会的优质蔬菜的2辆卡车在临沂市缓缓启动。这是由临沂市9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组织的标准化基地生产,同时拥有产地证和质量检测合格证的蔬菜,在直供上海江桥市场优质蔬菜专区一年多的基础上,首次供应世博会。同时起运的还有其他4个市的6个县(市、区)20多吨蔬菜,共计38个品种、60余吨。直至当年10月31日世博会结束,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每天有近百吨同样质量标准的优质蔬菜,通过江桥市场供应世博会,高峰期每天曾达到200吨,6个月的时间供应总量近1.5万吨。
产销对接助让消费者得实惠
三年多来,全省已有100多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相继启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生产基地890个,涵盖了粮食、棉花、油料和山东蔬菜、果品的主要品种,已分别确定了建设50万亩蔬菜、60万亩果品、40万亩花生、35万亩棉花、20万亩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二次创业”计划。参与供销合作社基地生产的农民,生产投入降低15%以上,增产10%以上,交售价格高于市场5%—20%。2011年全系统农产品销售额达504亿元,其中实现产销对接的蔬菜水果日经营量已达2800吨(年经营量100多万吨),年经营额近40多亿元(平均4000元/吨)。
实现产销对接,有效破解了当前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生鲜农产品经营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是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通过推进产销对接,使以蔬菜为主的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由生产者、经纪人、批发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超市供应商、超市公司等多个环节,变为生产者、供销合作社组织的专业合作社或农产品公司、超市公司共3个环节,减少了四个以上的流通环节,平均节约50%以上的流通成本。
二是减少了流通时间,保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以500公里的运输距离为例,蔬菜从采摘到超市柜台的时间由传统经营方式下的48小时以上,缩短到24小时以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新鲜度,使超市的蔬菜果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由此产销对接也成为各大超市吸引顾客、聚集人气、扩大销售的有效手段。
三是减少了物流损耗。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利用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之间,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此,使我国每年大约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满足2亿人的生活。而供销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的蔬菜和果品,其损失率一般不超过10%,在物流环节可降低高达15%以上的农产品损失率或物流成本。
四是使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农民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更容易接受产品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安全措施的要求。通过在生产环节实施标准化生产,科学合理用药、施肥,严格控制农药喷洒与采摘期的衔接时间,少用、不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或降低其残留量于安全值内,并建立质量监测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使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了保障。
一、现货电子交易技术对提升批发市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1.对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中核心作用的促进
在供应链环境下,批发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当现货电子交易技术导入到批发市场后,信息技术主要作用于供应链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通过强化市场信息流的集成度和资金流的可见度,有利于提高批发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产业链上资金流的运作成本。现货电子交易技术不仅为批发市场和批发商户提供信息增值服务,还为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经济运行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2.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完善
加强对批发市场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科学建设,可从“货源/产地”、“物流/仓储”、“交易/销售”、“加工/配送”、“辐射/服务”五个方案层进行科学评价,现货电子交易技术将同步促进“战略管理能力”、“物流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设计能力”四个准则层的提升,最终形成的企业竞争力合力,又如何形成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而沉淀下来,应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能力来综合考量。
3.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构成
农产品不同于普通民用商品,其本身特有的生鲜类特性,具有价格时效性短暂,包装规格不统一等特点,使得现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个销售过程要求快速,便捷。使用适应现货农产品的电子交易系统,有利于批发市场的流通效率,即时反映批发市场的供求、交易和价格情况,把批发市场组建成为规模化、现代化的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从商户的资金安全性、交易便捷出发,整体提升商流效率,提升批发市场的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导入,将连锁推动批发市场效率层、效应层、优势层,进而影响能力层。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整体提升批发市场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故而,信息技术的导入应充分考虑到以上五个层面的效应,综合评定后设计实施。
二、现货电子交易技术在企业竞争力建设中的重要性
1.现货电子交易技术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齿轮驱动作用
现货电子交易信息技术的导入还应体现在企业管理模式的沉淀上,有利于规范市场员工的业务操作,增强企业内的执行力,通过标准的业务流模型规范企业决策的执行落实,从而驱动市场业务管理的推行。
2.电子支付技术在现货电子交易技术中的重要应用
基于零手续费银行划账接口的电子支付技术成为现货电子交易技术中的关键作用,是电子交易资金结算的前提,有效驱动批发商户的资金安全意识并充分缓解市场结算中心对现金进出管理的成本,将资金安全的风险转移到银行。
3.促进批发市场从“租金制”向“佣金制”模式转变
批发市场的企业竞争力,最直观的反应还是体现在经济效益的提升。电子交易技术的导入有利于批发市场从“租金制”向“佣金制”模式转变,将促进批发市场获得更大的收益,掌握商户的交易贡献值,同时也有利于市场商户多交易多缴费的公平性。
三、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采用现货电子交易技术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更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下面,我们通过波特五力模型进行分析。
1.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现货电子交易技术有利于获得实时市场交易行情,交易信息容易公开透明,买方很容易了解市场行情,从而增强了买方的议价能力。而市场提供的标准化交易模式和服务模式,也将更加有利于买方的议价能力,从而可大大提升买方的客户忠诚度和市场需求量。
2.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现货电子交易有利于供应商将供方的涨价部分转嫁给购买方,并加快商品销售速度,提升市场的交易能力。而市场提供的标准化交易模式和服务模式,也将有利于大批发供应商户的培育,快速规范的完成交易,使得供应商可以降低对销售环节的负担,专心处理商品货源的采购能力,进而增进供应商的依赖力度。
3.新进入者的威胁
规模经济。对于新进入者往往处于两难的地位,投入小时,采用低成本竞争策略,市场兴市周期就会过长;投入大时,则增加经营风险。但总体而言,进入壁垒较低。
品牌认知度。培育品牌认知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对于新进入者较难达到。
客户转移成本。新进入者会以各种优惠措施争夺竞争对手的批发商户,对于已经习惯于现货电子交易的大批发商户转移到新市场的转移成本显然会比较高,无论是交易量、交易速度、交易信息透明度都不及原有市场,故不会轻易决策转移。
4.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的竞争
资本整合激烈。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重组、并购等扩张活动加强,如果批发市场未能不断的提高自身实力,则很可能在新一轮的资本整合中淘汰出局。
资源争夺激烈。由于所交易的商品为日常必需品,人口稳定的地区市场总需求相对稳定,故对于市场竞争度会扩散到对产地货源的争夺和商品标准化的先入为主策略,大批量的批发市场将加大对生产能力有限的商品和相对集中的农产品的产地争夺,未来竞争前景激烈。
竞争力建设激烈。各批发市场都希望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市场的服务能力,对现货电子交易技术的推广也显期待和谨慎。
5.替代品的威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农村流通领域撮合成交或直接组织农产品交易。特别是生产基地发展起来以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合作社与生产基地合作,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能力在农产品交易中直接跨越农产品批发市场而直接与超市或其他零售终端联系进行农产品销售。尽管目前农超对接还并不完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对于农产品批发市场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威胁。
生鲜食品超市。随着超市等现代零售业态的兴起,传统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在超市生鲜农产品新的采购体系中,超市可以不再完全依赖传统的批发市场,而是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生产基地,签订订单农户或寻求自己的专业批发商。超市等现代零售业生鲜产品供应链的变化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超市采购体系中内部标准的设立和合同的使用也给许多传统供应商带来了挑战,超市的发展部分替代了传统零售终端渠道。超市作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替代品之一具有一定的威胁。
电子商务网站。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正在成为我们国家流通领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在浙江、山东、上海都有很大发展,最近几年山东等地出现了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而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易腐,标准化程度低,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难度较大。尽管目前网上农产品电子交易涉及农产品品种尚有限,交易制度也不甚规范,但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地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由一个局部的市场向全国扩散,作为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替代者之一具有较强的威胁性。
目前,农产品连锁配送企业等潜在替代者仍旧嫁接在批发市场之上,不能脱离批发市场独立经营。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产品连锁配送企业、产销一体化企业、大型超市以及电子商务将和批发市场继续保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批发市场采用现货电子交易可以使这种关系保持更长的时间。
四、解决现货电子交易技术推广问题的关键途径
决定批发商户去留的因素很多,信息技术的导入仅仅是一个方面,经历和研究了众多的失败案例之后,才真正的意识到了,看似一个简单的技术推广,实际上它对使用者来说将会引发一场市场革命运动,甚至是供应链角色的更替。使用电子交易技术,固然是一个趋势,但切不可轻视而为之。结合成功的案例推广分析,面对这样一场革命,不仅要有领导层的战略思路,正确的技术选择,更要有一套缜密的推广方法。
以上海江桥批发市场为例:
上海江桥批发市场每年批发成交180万吨蔬菜,成为上海市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在现货电子交易技术的推广方面做了诸多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总结了一条有效的推广经验。
第一阶段:竞争策略观念的突破
经过市场的竞争策略分析决策,推行了第一代结算平台系统和专用型电子转账交易一体机(收取佣金),为此配备了近百人的一体机操作员团队。效果:依据商品种类划分了电子交易专区,形成了商家客户的市场细分群体;但投入了大量操作员人力成本,佣金收费的经济效益提升有限,并产生了数据传递慢、大量小票面现金管理、商户抽逃手续费等诸多问题。
第二阶段:技术设备选型的专业
通过组织专家团队的分析评估,推行了第二代综合结算平台系统,将佣金收费与进场收费配套服务,针对不同区域增加配备了公用型小地磅交易机和公用型自助式食品安全追溯机等措施,并在上线前进行了周期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效果:提升了市场收益经济效益,降低了专用型电子转账交易一体机的使用率和操作员人力投入,降低了市场小票面现金压力,抽逃手续费现象得到控制,满足了政府食品追溯要求,同时集散区域划分带动了短驳车管理经济效益,市场服务功能获得大幅度提升;但客户结算资金尚未完全实现快速周转,配套服务有待提升。
第三阶段:配套服务功能的提升
继续推进配套服务能级的提升,推行银行转账接口、针对大批发商户推行专用型电子转账交易一体机、建立商户贡献度积分机制等措施。效果:通过零手续费银行转账解决大量小票面现金管理问题,将大范围解决现金流通压力和市场负担,提升实时交易数据采集分析能力;“佣金收费”与“会员积分模式”相结合来推动商户使用的主动性需求,解决商户抽逃手续费问题。通过配套服务功能的提升来完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五、总结
上海江桥批发市场充分运用了市场经济学理论,运用差异性竞争策略,提升了市场兴市能力;运用市场细分理论,构建和培育了大客户群体;“投资导向”与“客户导向”相结合,加强了客户粘度提升。对批发市场及流通领域具有丰富的借鉴价值。
1.市场细分理论促进大客户培育机制的形成
上海江桥批发市场的广帮菜商户成为了市场的大批发商户群体,市场为此类VIP客户提供了装卸工服务、磅架租赁服务、主卡结算服务等一系列大客户培育机制,以及相应信息技术支持。建立懒惰型大客户培育机制,使得货主只要随车派一名小工来监管销售即可,自己可以通过电子交易技术来监管货款的资金安全,而货主的精力集中到了对产地货源的谈判和管理上。有的大批发商户每日可以远程派遣四五辆货车前来销售,现货电子交易技术有效提升了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效率。
2.对信息技术上线推广机制的形成
上海江桥批发市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方法已形成了一套流程,从前期的目标设定、技术方式的价值选型、方案的风险评估,以及对上线期间的一系列管理配套措施,包括对提前商户的公示宣传、应急处理措施等,最后进行对实施效果的反馈,已建立了一个独特的专家团队,提高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和推广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体验活动;地域化;差异性;农业综合体
一、现代农业综合体产生背景
我国的农业综合的产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展起来,至今已有20余年的时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经济的调节下,我国农业综合体的开发,对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甚至农民增收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改善“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体验活动作为农业综合体的一大特色,是引导消费者前来的最大吸引力,人们选择农业体验,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者回忆早年的记忆,因此要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才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活动类互动体验活动产品分类及设计原则
活动体验活动产品主要是通过农业综合体的管理人员为游客提供一个农业环境,营造一个活动氛围,准备活动内容所需的设备等。使消费者陷入其中,真切的感受农业,回味早年的回忆,感受自然气息、享受自由田园风光。
1.现有的消费者互动体验活动内容分类:
(1)务农互动体验:游客通过参与园区内的特色农业互动进行体验。采摘、种植、垂钓、赛马等。
(2)休闲体验:对于浓郁的乡村特色环境和园区提供的特色观赏体验。常见的内容是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自然的田园风光,以及餐饮、麻将等活动。
(3)教育体验:分为影像、声音教育和操作技能教育。添加历史人文、艺术美学等课程或实践活动,娱乐的同时增长知识。操作技能例如种植植物,摄影、测量水果糖分等。还有工艺品展示加工互动体验:例如陶艺、编织、刺绣等手工艺互动等。
2.互动体验设计产品设计原则。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体验人群进行市场定位和互动产品定位,总结了互动体验活动的原则,运用这些原则可以让更多的农业综合体在开展活动时找到切入点和活动规范。
如下:
(1)互动、参与性:为游客创造尽可能多的身体参与体验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使体验更加具体、形象,增强游客对园区的亲切感。更可以促进游客之间的亲密感。
(2)差异性:差异性的体验要求园区在体验时应力求独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时刻保持体验与众不同的个性,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感受,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由于游客收入水平,年龄、职业等多有不同,价格的差异化、多元化也要注意。
(3)挑战性:为使游客在体验中获得最棒的感受,需要在体验设计时加入挑战性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挑战性度的把握,过低缺乏吸引力,过高产生失败时的挫败感,或者产生安全隐患。分成不同年龄段的体验活动是一个差异化体验的好方法。
(4)安全性:安全性原则作为体验活动设计当中的最关键因素,应该从始至终贯穿于体验活动之中。保证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分重要
(5)短期性:一般游客来农业科技园游玩时间在1天-3天左右。注意活动产品设计的难易度和时间安排。
三、新型互动体验活动产品的开发方法及分类
目前现有的互动体验活动有一些弊病,比如游客觉得体验类似、单调、没有创新性。因此很多游客在观赏了之后很难会再次游览,类似的国外迪斯尼游乐园就使游客愿意反复游玩很多遍,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和借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了几个方法以便其他农业综合体参考。
1.活动开发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地域性差异性的方法来体现体验的特殊化、趣味化等特色:
(1)开展具有主题特色的结合观赏、品尝餐饮、购物采摘等促进教育体验活动,按照农时、节气等不间断更换体验项目。
(2)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结合,知识体验和技能体验的结合。
(3)按照国内外流行趋势,计划性的设计体验活动产品,增加消费者参与度,吸引其再次消费的欲望。
(4)注意和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寻找创新点吸引消费者。
(5)挖掘园区周边特色农业体验活动,运用现代科技和传统农耕文化相互进和互补。
(6)广泛听取游客意见,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让游客参与进来,为园区提出宝贵意见。
2.具体的体验活动分类。按照前面将互动体验活动分为三类,进行创新活动开发为其提供开发创新思路和着力点,由此产生一些列的开发活动来吸引游客。
(1)务农互动体验:采摘种都瓜果蔬菜、种植阳台蔬菜、垂钓、农耕等。
(2)休闲体验:例如餐饮、摄影、石墨体验、喂养家禽、蔬菜主题体育竞赛等等。
(3)教育体验:手工艺制作例如蜀绣、陶艺制作、编织、绘画等。
通过三类不同产品开发分类来进行区分,为农业综合体开发专门的农业园互动体验活动产品,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此类农业综合体找到一条差异化、普适性共存的道路。
四、总结
本文首先通过对现代农业综合体的产生背景、现状进项研究,找到当代农业综合体互动体验活动产品出现的不足;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同时,找到其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发散思维找到创新开发思路。互动体验活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寻找差异化、挖掘地方特色,也就是寻找地域化特征,只有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开发活动产品思路才能让消费者体验不同的消费,产生兴趣,提高参与度重游度,从而加速农业综合体的发展,对我国的新时期农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栋,甄双七,刘建峰,陈作英.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