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商务技能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务技能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务技能实训总结

第1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中职学校;双创环境;建设途径

一、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简析

在国内社会专业领域,电子商务行业中的专业分工已经相当细化,各个电商平台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较大且相对精准。例如新人才必须要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及行业全局,同时熟悉电子商务理论相关知识与应用内容,具有较强且较为新颖的创新创业意识与专业技能,总结来讲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随着当前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愈发激烈,人才争夺逐渐成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主题、核心要素。不过就目前实际现状来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与专业市场需求脱节的不良情况,职业院校人才的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佳,甚至还存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内涵理解的偏差问题,例如习惯性的将其理解为“电子+商务”或“网络+营销”的简单模式。从实际操作层面讲,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相对清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对于学生人才的未来就业方向更是无法明确。从另一面考量,这还因为中职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相对繁杂有关,其中多以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与商务贸易类课程组合为主,对电子商务的本质核心理解不够深刻,更不清楚社会上企业对于人才的客观需求,所以无法建立围绕该专业运行服务的实训基地理论实训体系,不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化指导。总结来讲,当前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育正处于相当尴尬的发展局面,它没有真正迎合社会市场“双创”环境,在“二元”课程体系打造方面严重缺乏经验,因此该专业的未来教育发展前景依然并不乐观。

二、双创环境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分析

伴随当前“互联网+”、“一带一路”先进理念与国家级战略倡议的推进与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应该成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发展的全新支撑节点平台,催生国内大量的电商行业创新创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提出更高更新要求。根据我国2015年以来的相关调查显示,共享经济、O2O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等等已经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断衍生出全新职业节点,电子商务行业领域的快速更新不断调整、刷新了传统商业模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适合创新创业的优质专业之一,而电商平台也自然成为了众多大学生未来创业谋生的普遍选择。所以对中职学校而言,就要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实际与办学特征,积极深入整合专业力量,构建联系校内外的专业双创环境,明确教育实践取向与未来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重新打造“二元”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功能的实训基地。下文主要围绕双创环境下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评价机制建设3点展开详细分析。

(一)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提出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还应该注重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真正根据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基本导向发展搭建双创环境,强调学生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为基本核心,将创新创业素质与意识深度贯穿到整个电商实训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电商平台及相关运营机制,实现“认识电商———走进电商———综合实践”三步走。总而言之就是要强调产教融合主线、要以提升学生人才双创素质为基本目标,首先做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设计环环相扣、节节深入。首先是第一阶段,要带领学生认识电商及电商平台。在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的首个学习阶段就带领他们深入了解基础理论,例如参观实训基地、创客中心、由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开设专题讲座,并将理论内容与优秀的专业创业创新案例结合在一起。该阶段主要强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商行业的基本发展业态与动态,结合当前的创新创业形式分析平台发展走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平台创新创业的基本氛围,初步为学生的未来学业生涯发展规划定位,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意识、知识架构与基本素养。其次是第二阶段,带领学生走进电商。该阶段是专业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应用实施阶段,中职学校要积极把握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机制,引导学生了解电商业务运营及创业过程,深入理解电商岗位的技能需要,着重培养他们在岗位实践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电商平台中的“网店运营实务”、“电商客服”以及“店铺推广”等等内容开设专门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解决某些专业问题,为他们建立未来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创业创新信心,提升他们的专业实战技能。然后是第三阶段,带领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即为他们创造顶岗实习学习机会,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创办各种校企合作项目,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商实战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平台综合运营课程之中,全面强化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与专业深度,引导他们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实现从学业生涯规划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过渡,真正建立结合了中职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实际情况双创实训教育基地。

(二)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分析

围绕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所展开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设计类型有许多,首先教师要结合上述3个阶段让学生逐步走上电商平台,尝试在目前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上自主开店,并熟悉开店操作流程与平台运营机制,为随后的平台上生产性实训阶段打好前提基础。结合这一过程,本文提出两点专业课程设计方案。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契合“走进电商”教育阶段为学生建立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综合项目,将教学实训与综合实践二者联系起来,优化并丰富电商环境顶岗实习项目内容。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以“创客中心”为中心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并大量融入校企合作思想,自主编写产教融合的立体化教材内容,充分适应了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变革需要。为了确保专业学生能够读懂经营、学会创新、精干技能、成为未来一代电子商务优秀人才,中职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电子商务技能周”、“电商项目合作大赛”等等,配合行业专家讲座与各种技能展示活动在校内推广电商平台,教会学生如何美化店铺、商业产品推广、店铺运行等等实操技能,全面助推中职生未来的创业创新思想行为向前发展。2.建立校外合作性实训基地在电商专业最后一学年,学校教师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专业顶岗实习与电商技能证书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拓展专业创业创新实战环境,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的二位一体化发展。例如中职学校就创建了电商跨平台青年创业中心,配套企业实践经验与企业项目基金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到双创环境中勇敢创新,激发他们的创业灵感,树立他们的创业信心。为了确保中职学校能够深入开展电商平台实训教育活动,学校还专门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深入开启在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校外创业”综合发展模式,专门培养那些有热情、有潜质、有能力、有思想的自主创业学生群体,围绕他们设计并实施帮扶和全程指导教育策略。

(三)专业实训基地教学评价机制优化

为了实现对学生人才的动态培养与监督,必须结合双创环境建立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动态评价机制,并予以优化,十分注重评价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以下简单谈3点。其一,要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预设阶段性目标,强调目标系统的清晰内涵。其二,要即刻更新专业发展动态,确保专业教学理论发展的可控性与实训基地教育服务进程的可控性。其三,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评估制度,实施定期评估以达成阶段性目标,把握专业发展全局,将实训基地教学的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从更多视角审视并建立中职生未来创业创新的可能性与基本方向。

第2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实训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企业已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新兴专业,它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各高职院校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计算机或信息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大电子、小商务”的模式;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经管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小电子、大商务”的模式。综合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应是“电子技术是手段,商务是本质”。而电子技术与商务课程的比例设置多少为宜,应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对该专业的需求来确定。

为了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大力推进实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建立“基础+核心+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在实训课程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有机整合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即一个体系、四个模块、注重融合,强调特色,突出素质。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商务类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上面谈到的实训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类课程实训和商务类课程实训进行。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充分体现“以用为主”的原则,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即: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学校设置了十门实训课,以及基本与理论课对半开的实践操作课,以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5%左右,另在第四学期暑假安排两个月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安排一个个月毕业设计。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知识要点,明确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详细列出章节学时分配、作业量和实训要求。

二、强调实际操作,改革评分制度,突出能力培养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因此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员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将校内计算机机房等实训室和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广告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突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开发、现代商务运作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对应于教学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三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对于商务经济类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目标公司实地调研,了解电子商务的经营过程和技术,感受电子商务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从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技术报告会,丰富和扩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鼓励教师在计算机前教学、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同时进一步巩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购进电子商务流程中一些实体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以各种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感受电子商务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电子商务各种岗位的技能。此外,鼓励、推荐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一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从实训课程评分制度上加以改革,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用百分制,代之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的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校企合作,承接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和政府的劳动部(局)等部门、各类企业尤其是本经济区域内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同劳动部(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可以发展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同各类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括:可以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筹集办学经费或赞助;可以邀请企业共同研究专业方向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职业岗位的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例如: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等等,使得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操作,并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走出去,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展。要在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电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共享教育资源。具体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做:一是投入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室,购置音像设备及资料;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是在搞好实用程序开发,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重点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随着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步规范化、系列化,学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数据库设计等,都可采用实验室网络教学,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课的实训也可采用动手拆装、软件安装、动手组网、制作网络连接线等方法。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和网上试题库。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掌握知识。

五、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立和完善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更新现有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应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策划等实践工作,既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有关课程的培训,到开展电子商务教学较好的大学进修,并适时地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等,提升教师素质。

六、总结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广大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电子商务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秀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8)

第3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 实训项目 问题 原则

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能力、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宽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与翻译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1]。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商务英语是以目的语为媒介,为商务活动服务的,所涵盖的内容涉及与商务有关的诸多领域及开展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实训教学设计中,常常有对目标语境所要求的交际任务的模拟活动,如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撰写工作报告、市场调研、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等。由此,项目设计成为实训的主要形式,以市场和职场为实验室,以劳动过程为导向,体现劳动过程系统化,充分体现语言及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实训项目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运作形式,实训项目的合理设置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成败。

高职的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开设很多实训项目,如进听说实训、出口实务与单证、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国际支付与结算、外贸跟单、秘书实务、综合实训等。但从实训项目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些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国际商贸一线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有一定差距,教师的理想目标和学生的现实目标有些差异。

一、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项目的设置缺乏针对性

实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即没能很好地分析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的岗位能力及素质需要,不清楚这些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从而不能针对专业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的主要实践能力来培养学生。在实训项目的开发设计完全依赖书本,知识点和技能点更新慢;容易忽视过程性知识,使得实训项目不仅成为陈述性知识的重复,而且偏离实际需要。

(二)实训项目设置缺乏全面性

在实训项目设置时只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获得而忽略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项目环节里面缺少学生与模拟环境的互动,缺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训技能操练后学会的仅仅是“做事”,而学生感悟不到职业氛围,忽略了与人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性及职业道德素质,难以面对生活的挑战并积极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三)实训项目之间无沟通和衔接

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各课程任课教师自行拟定实训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单项训练,如《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老师负责听说实训,只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老师负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进出口业务与单证》课程训练制单,其他实训课的内容和形式也基本类似。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单项技能,但实训内容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也会导致项目之间的内容的重复及实训类型的单一。

(四)实训项目效果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对实训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手段不完善,偏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的评价,只重视职业技能的评定而忽视对职业素质的考核评价,倚重实训指导教师的评价而忽略校外及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最终无法知道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训情况。

二、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项目设置的思考

(一)明确实训项目设置的目标

“实训英语实践教学应是一个涵盖了语言训练、商务沟通能力培养、商务知识及技能形成和巩固的实践体系”。[2]实训项目作为实训教学的主要运作形式其目的也就是要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了解商务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主要业务文件和单证,满足相关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由此,实训项目的设置的目的是要在真实或仿真模拟的现场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明确了实训项目设置的目的,我们才能制定合理的实训项目实施计划和大纲,选择合理的实训项目内容和方式,避免实训项目形同虚设,成为课堂理论教学的重复。

(二)实训项目设置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不仅是为满足社会需求造就合格的“职业人”,还要适应个性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满足个性需求塑造合格的“社会人”。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而相对不同的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来说,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个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训项目设置前要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个性差异,如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及学生的认知倾向等;了解学生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设置合理的实训项目,通过实训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2.企业参与原则。目前,实训项目主要由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任课教师来设置,而大部分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商务背景知识与实践经验,在设置实训项目时容易偏离实际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下到企业到相应岗位实习或者参加专业培训获取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去企业调研,了解一线现场对本专业的要求。教师根据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总结实习心得,并根据实习所得及时调整和制定实训计划与实训内容,这是企业的一种间接参与。订单培养则是企业直接参与的体现。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订单培养,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民政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与LC.PHILIPS曙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金力通讯设备公司及深圳天虹商场签订了培养订单,该专业设置了相关实训项目如:自动控制技术实操、CRT部品工艺认识实训、CRT制造流程实训、深圳金力通讯设备公司外销跟单、外销制单、海外市场营销及塑胶模具技术实操、商场采购、管理和海外市场营销等。[3]

3.“一线”应用性原则。“马上”和“解决问题”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也就是企业希望雇员基本上能在其所学的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自然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在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时,也必然以实现工作为导向,在实践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要符合“一线”工作的需要,在项目内容上围绕商务贸易活动的技能,如通过进出口实务与单证,学生了解了进出口商品的询盘、发盘、还盘,进出口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货物的运输和保险的办理;报检报关的办理流程;出口单证缮制;贸易纠纷的解决和索赔的处理;国际支付与结算:信用证、汇票、本票、支票;国际银行汇兑实务的模拟操作、跟单、托收及风险的防范,信用证的审核、修改及结算,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制作等具体实践操作。

4.适应性原则。实训教学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修订其内容,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能不断地对实训内容和形式作更新和调整。国家对外贸易工作的有关方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别、地区政策,世贸组织、世界区域经济的条例和规定等变动,而我们实训项目内容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如新惯例(UCP 600)给跟单信用证业务带来的新变化:银行审单时限缩短,银行审单标准更放宽,银行选择处理拒付单据方式的增加,对单据运输途中丢失的责任承担等,因此在信用证实务操作项目中则不能再以UCP 500为依据。

5.融合性原则。实训项目的的实施并不是孤立于课程教学的,它必须考虑到专业知识所需课程的融合,重视课程之间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扩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商务知识与英语技能的融合,在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时不能只重视语言类的训练,同样在商务技能的实训不能少了语言的应用。如商务英语听说实训项目内容不是停留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交际,而是把语境放在商务活动中。重视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考证知识的融合,把考证嵌入实训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在毕业时能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某一技能上掌握较高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要重视各实训项目之间的融合,所有实训项目都是围绕贸易过程展开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很多情况下就是上完一门理论课后就紧跟一个实训项目,实训内容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6.全方位评价原则。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是确定其职业能力的核心,是确定其技能水平的直接依据,是确定其理论转化为技能能力的有效手段。要了解教师的实训教学及学生的实训效果必须对整个实训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单看学生实训报告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既要结合老师评价,又要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既要有学校内部的考评,又要有来自外部企业的考评;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既有实训项目成绩的考核,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

教师作为实训项目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要了解实训的目的,根据相关原则合理设置理实训项目,要尽可能地创造逼真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钱芳,吴国初.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拟商务环境实训[J].商场现代化,2007,(12下旬刊):398,399.

[2]宣克勤.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120,121.

第4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工学结合;专业建设

这些年来,尽管各高校积极努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紧缺的电子商务人才,但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严峻问题。一方面,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却成了入学的热门专业,毕业的冷门专业,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离。

一、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1.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一直没有突破在专业的人才是应该重技术还是重商务的争论,导致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不清,学生的专业特点不鲜明,就业去向不明确。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学科性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还是建立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上,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与市场上需要的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3.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

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是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他们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工程化、为了应用。而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还是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性不明了,导致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

4.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建立一支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一毕业就走上教学的岗位,对企业电子商务实际的开展情况,需要掌握什么实践技能不清楚。

5.实训基地建设还很薄弱

经过这几年的专业建设,建立了一些校内模拟教学实训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的需求,但模拟实训,毕竟离企业实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也试图与企业合作建立一些校外的实训基地,但目前无论在实训基地的数量上,还是能接受实习生的数量上以及合作的方式,管理的体制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职业岗位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是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市场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技术专业,就业面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冲击了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的传统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这就对各行各业的经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经贸人才懂得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技术等。

1.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三个岗位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基本明确了其工作任务。(1)网络营销:包括客户开发、信息收集与处理、客户沟通、营销策略执行、网络搜索、系统推广等;(2)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包括客户咨询问题回答、根据规则处理客户投诉、举报和客服数据整理分析等;(3)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包括网站运营、网站维护、产品推广和信息采编等。

2.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研,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客户服务、网络客服、办公文秘、网络销售、电话营销、网站策划、网站推广、网站美工设计、网站设计开发、网站维护管理、物流管理等岗位,他们主要的工作任务见下表。

三、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1.建立起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加强与电子商务业内的典型企业的联系,在专业现有的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既要开拓新的合作企业,同时更要深化与现有合作企业的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剖析电子商务典型企业和关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2.能力结构分析

建立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的,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四门核心课程。

3.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

在与企业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过程中建立了包括阿里巴巴、淘宝网、宏创等企业在内的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校内的场所与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展比短期实习更为持久、也更有深度的合作。例如目前与淘宝网共建的淘宝创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4.建立结构合理、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电子商务专业要求课教师既要懂电脑又要懂商务,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制度,使专职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能真正掌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实践技能;并积极引进和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优化师资结构。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开发、教学场景和实训环境的设计、师资的培养等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的改革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思路、完善建设方案,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起阶段性工作总结制度,找出问题、制订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总结、反馈和实践,逐步建立起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通过我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的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才能不断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使专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题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

第5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实训;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长。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较差,不符合企业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一、校企合作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中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强,学生需要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我国校企合作下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实践教学与电子商务发展脱节,教学内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1.实践教学停留在表面上

高职院校的建设基金不足,无法建设完善的电子商务实训场所,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学生没有可以训练的场所,动手能力差,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另外,一些校企合作的实训场所训练安排缺乏系统的计划,校外实训基地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校企合作中,部分企业过度地重视经济效益,实践教学工作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够实现最初的合作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落后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不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不符合。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重视基础理论、忽视实践能力,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实践能力,最终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项目为模式软件,模拟条件差,与实际工作差距大。

3.师资力量薄弱

经过调查发展,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老师为计算机毕业老师,部分是高校毕业生,这些老师专业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电子商务工作环境并不了解。电子商务老师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满足电子商务教学的要求。

二、构建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

1.深化校企合作,加强组织领导

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双方实现共赢,加强对校外实训场所管理,制定良好的运行机制。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实训场所能够高效运行,学校应该建立负责管理校外实训场所的机构,与企业协调管理校外实训场所的运行。校企双方应该完善校外实训场所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总结工作,针对合作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合作顺利进行[1]。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设立教学体系时应该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需求,形成商务为主、电子为辅的教学体系,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电子商务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要求,形成实训与职业连接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简单到复杂,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3.建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

(1)校企合作下的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场地

校企合作时需要加强建设模拟训练场地,利用企业的资金和设备建立完善的模拟设备。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多数高效企业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场地的软件更新速度慢,无法跟随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模拟训练场地无法发挥作用。为了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紧随市场发展的速度,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电子商务模拟平台,双方共同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模拟平台的作用。

(2)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场所

企业提供资金、场所和设备,学校提供学生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创立电子商务的实训场所。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核心,结合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培养的过程中将企业的市场调研、客服、网络建设、维护等业务介绍给学生,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

(3)开展技能竞赛

实践活动能够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检测学生的技能是否符合标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不定期的比赛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企业应该为学校组织技能竞赛提供场所以及机会,例如,电子商务大赛、网络创业大赛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

4.校企合作创造发展

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趋势,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双方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工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充分应用自己的基础知识,体验电子商务的实际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文化,快速地适应企业工作。

总之,校企共同合作创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就业导向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专科类高职院校的重点目标,但“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的怪现象却越来越突出。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日益崛起,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也呈现了这种怪像。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 7.6万亿元,同比增长 30%。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 255 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 1835 万人。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大,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却依然不容乐观,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落到实处,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重点结合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商贸”、“人品”两个特色,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学生入学抓起,发挥工作于第一线的辅导员的力量,开展新生入学启蒙教育,结合专业老师开展专业剖析,借助招生就业办的力量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新生进行人品工程教育。同时,专业老师和辅导员在课堂教学、实习就业、校企合作、班会生活等方面探究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到学生工作第一线去实践,循序渐进,多方协作,不断创新,力求形成能推广、可复制的模式,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一、以电子商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总体上来看,就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而言,尽管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具体在实践上却还存在着欠缺,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同时也存在一些还可提升的空间。

鉴于此,以下将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内外实训实践、职业就业指导规划、技能人品并重五个方面展开,探究以电子商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二、以电子商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究

(一)课程设置重心转为商贸特色

作为一个开设不算太久的专业,不同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校把电子商务理解为 E-Business用电子化技术支持企业自身业务运作,有的学校把电子商务理解为 E-Commerce用电子化技术支持企业与商业伙伴间的业务活动 。不同的理解就意味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课程设置方面也不尽相同。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就业,找到工作,而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需求的有知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最近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中显示,75%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有稳定招聘需求的企业比例达到78%。这个调查报告为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参考。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重在培养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79%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技能和个人潜力是招聘应届毕业生中最为看重的两个因素。在多次慎重思考之后,我院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将电子商务从信息工程转移到贸易经济,专业重心转为商贸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也多次更新,课程设置上面不断调整。

剖析电子商务专业调整前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培养目标上面,就业方向调整为“网络运营、网络编辑、网络策划”三大块,弱化了“网站设计开发”方面的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发挥专业特色的“网络运营推广”方面的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和专业重心方面,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相结合的模式顺应时代的潮流。在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更加具体,设置五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及素质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五个模块。

(二)师资建设

师资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也是如此,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专业教师很多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其他专业如计算机应用、网络等专业兼任或者转型,相较于其他传统专业教师而言理论依据更加少。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要求,既是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是对师资的要求,在社会和教育界大力呼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今天更是如此。

构建业务精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的积极进取,也离不开学院国家的关怀培育,除了每年的国培省培计划之外,学院也可以积极创造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专业,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教师不能光是纸上谈兵,必须是业务精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顺利就业,真正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三)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加强技术技能培养

人才培养并不仅限于课堂教学和实训,还应该结合课外实训、校外实践,多方助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本次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中,79%的用人单位会看重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89%的学生希望提供更多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机会。目前较多的做法是搭建校内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开发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参加电商竞赛等。

1.搭建校内实训平台

校内实训平台可以是电商实验室、实训室、校企合作工作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实际动手的机会,掌握电商技能需要学校自身的硬件支持,搭建多样化的校内实训平台。

校内实训平台上课的时候,是开展实训课程的重要平台;下课的时候,是学生实践实训的重要场所。有效利用校内实训平台,除了积极发动专业任课教师的力量,带领学生去实践,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实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做项目,通过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重在寻找适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的合作企业。这不仅需要校企办积极联络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也需要专业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寻找行业企业,还可以发动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从学生工作的企业中挖掘有前景的合适企业。

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物流企业,所以在校企合作方面,除了挖掘电子商务类企业之外,也应该多跟物流企业公司合作,还应该多关注京东、苏宁等综合性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训平台。目前我院的相关合作正在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努力下加紧了步伐,有望签下更多优质企业。

建立校企合作之后,一方面要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培训,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用真正的职业需求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并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在毕业前进入感兴趣的企业或者职业进行岗位体验。

3.组织参加学术技能竞赛

一个成熟的电子商务学术类竞赛,可以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网络营销策划、商品开发整合、网店运营推广、团队合作互助等能力,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素质。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类竞赛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学术技能竞赛运作中,又通过实际技能操作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除了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的大型学术竞赛之外,高职院校自身也可以举办面向本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中小型学术竞赛,鼓励专业老师带队,全员参与。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组,设计全体电子商务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学术竞赛,力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竞赛中有所成长,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技术技能。

(四)职业及就业指导规划

以就业为导向,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之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教务处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电子商务教研室的事情,更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情,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同心协力,尤其是跟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也可以调动起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功的就业离不开清晰的职业规划,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很多学生当初选择电子商务专业并不是因为兴趣和喜爱,而大多是“别人觉得电子商务专业好”,对电子商务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此时就需要专业老师为学生剖析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兴趣,分析职业前景,让学生了解可选择的方向。

随着学生对专业认识的加深,作为辅导员应发掘学生兴趣和特色特长,结合专业方向和可供选择的职业,给予学生针对性建议,并不断跟踪学生成长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调整建议。作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老师,要从引导入手,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给学生讲授求职就业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五)结合班会生活循序渐进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并不单纯培养“能找到就业单位”的人,而是培养能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人才不仅仅是拥有过硬的技能,拥有高尚的人品同样重要。人品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循序渐进,既需要传授专业知识的任课教师的以身作则,又需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的言传身教。

人才培养需要集学院各部门,我院积极推进人品工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向和实际岗位如网络运营、网络编辑、网络策划等都需要与人沟通和交流,商务活动中,诚信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这些都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更加注重人品的塑造。

作为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是跟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接触最为深入细致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培养、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开展班会活动等都是辅导员日常重要工作内容。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和力量,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有着现实可行的意义。

三、以电子商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反馈

本次研究之前几个月,我院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重大调整,从信息工程系调整到贸易经济系,这一举措为本研究提供了战略保障,在实践方面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反馈。通过对我院13级学生调查可知,98%的学生已经成功就业,其中超过80%的学生意向就业岗位或实际就业岗位为专业相关方向,并对自己的工作单位表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

在被问到哪些因素对自身就业益处最大时,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专业课程(55%)、教学实践(47%)、专业实习(45 %)、求职就业方面的指导(42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举措中的专业调整、实训实践、求职就业指导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电子商务实训室在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投入使用以来,各方面设施和制度越来越完善。专门的实训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从项目出发,结合校企合作,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注重培养专业学生的“商贸”特色,联合辅导员老师潜移默化塑造学生的高尚“人品”,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带就业,践行人才培养。

从我院13级学生就业综合情况看,以电子商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实训实践部分还有比较大的完善空间。在具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上,有一些也需要学院的支持才能更加顺利完成,体现出更好的实践效果,如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完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立校企合作、搭建校内外实训平台等。

四、总结

完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根本目标,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科类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我国专科类高职院校也应看到国内特有国情,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不照搬照套,取其精华,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实践。

作为一个创立不算太久,但社会需求日益增大的专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以电子商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究,深入实践,总结提炼出一整套完善的能推广、可复制的以就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2015年立项项目(项目编号: KY201501 )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2] 吴清烈.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专业发展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5(2).

第7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12-03

《商务谈判》模拟考试法是指以模拟谈判考试为龙头,理论教学为主体,课外单元实训和集中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该体系紧扣应用型本科生培养目标,结合《商务谈判》课程特色,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本文拟对该教学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1 实施模拟谈判考试法的原因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高素质商务谈判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于高校而言,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能胜任实际谈判工作的人才是当务之急。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却缺乏实际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了响应教育部“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学校“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号召,我校《商务谈判》模拟谈判考试法改革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首先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即通过创设真实的商务谈判背景,让学生组建虚拟公司,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两周的准备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商务谈判的全过程,该项改革的推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们认为通过模拟谈判,感受了真实的谈判情境,体验了团队精神,锻炼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能力。武汉多家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肯定了这种新的考试形式。但是,在该项改革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只进行理论教学的情形下,学生虽然有为期两周的准备,但在考试中的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机会,不善于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商务活动的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总结,我们认为这一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不仅要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树立现代商务谈判观念,对其进行商务谈判方法、技能的训练,使其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锻炼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从事实际的商务谈判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了以模拟谈判考试为龙头,理论教学为主体,课外单元实训和集中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具体而言,我们从事这项教学改革的的原因和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1 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其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才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而模拟谈判考试法这一教学体系既重视理论教学,又突出实践教学,并强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实践教学使学生会用知识,这既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是学生的迫切需要。

1.2 深化《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商务谈判》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传统的《商务谈判》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忽视了实践性,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有限,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核方式上最后一张考卷决定成绩,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显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动实践和锻炼谈判技能的机会很少。他们能考高分,却不会谈判。

模拟谈判考试法是以考试方式的改革为推进发展起来的,其强调以考核为龙头,理论教学为主体,课外实训和集中实训相结合,强调以考试促教学、以考试带学习。首先,可推进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学生是否牢固掌握理论知识,是模拟谈判考试法顺利实施的基础。在理论教学中运用课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掌握商务谈判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可推动实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既是模拟谈判考试法实施的目的也是其有效实施的保障。实训体系的建立本着符合商务谈判职业岗位要求,贴近当前企业商务活动的实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途径。除了谈判背景的创设,谈判规则的确定,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还有校内的模拟谈判场所,校外的模拟谈判活动基地的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模拟谈判法得以顺利实施的要素。其三,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商务谈判模拟教学法能否顺利,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键,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1.3 有助于解决传统考试形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考试形式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其一,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传统的考试形式中,学生能够较熟练记忆理论知识,加之一定的笔头答题技能就能过关甚至考高分。这就导致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考完就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像分数反应的那么牢固。而模拟谈判法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加之最终的考试形式也是模拟谈判的方式进行,平时的学习和实训情况会直接影响谈判过程及个人最终的得分,因此会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其对基本理论及知识的掌握。其二,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传统的考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考核不足,导致部分学生高分低能。模拟谈判考试法通过全景模拟谈的形式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 模拟谈判考试法的实施方法

模拟谈判法这一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全景模拟谈判考试这几部分构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2.1 组建虚拟公司

虚拟公司由4-5名学生组成,是模拟谈判法实施的基本组织形式,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以及全景模拟谈判考试均以虚拟公司为单位进行。在上课伊始,由学生根据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的原则组建公司,并根据谈判案例的要求,确定参加谈判的相关人员,一般包括首席谈判代表、技术人员、法律人员、财务人员和翻译。在虚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按照真实的岗位职责规范自己的言行,还要经常“轮岗”,即在不同的谈判背景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自主探索、相互磨合、互相协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树立正确的谈判观念,发现自身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加深对与商务谈判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商品学、工程技术知识、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理解,锻炼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分模块进行理论教学

在模拟谈判考试法中,理论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谈判观念,系统、全面、准确掌握现代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围绕“4个问题”:谈判是什么,谈什么,如何谈,怎样谈好,分“5个模块”实施教学,具体包括:(1)认识模块。包括商务谈判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基本形态、评价标准等内容;(2)基本知识模块。包括商务谈判的内容、商务谈判心理和商务谈判的礼仪与禁忌等内容;(3)程序模块。包括商务谈判的准备和商务谈判的过程等内容;(4)策略与技巧模块。包括商务谈判策略和商务谈判的沟通技巧等内容;(5)国际商务谈判模块。重点介绍国际商务谈判的特征以及不同地区商人的谈判风格。

2.3 分阶段实施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践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亲身实践可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实际的商务谈判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本阶段共开出5个实验个,包括:第一,商务谈判计划书的拟定;第二,商务谈判策略的运用;第三,商务谈判的沟通;第四,商务谈判礼仪;第五,商务谈判综合模拟实训。其中,前面4个实验与理论教学同步,以虚拟公司为单位,按照《课外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讨论,以及相关技能的实践。

集中综合实训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在模拟谈判室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研究模拟案例。学生首先要明确模拟的任务,其次要明确当事人各方的基本情况,还有谈判的议题及内容,以及谈判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分工。第二,选择谈判对象。通过双向选择,每个虚拟公司选择一个(或多个)谈判对象,就同一个案例进行谈判。第三,进行谈判准备。教师和学生兵分两路进行准备工作,教师确定模拟谈判的规则,组织正式谈判前的模拟谈判,并进行物质条件的准备。学生要制定谈判计划书,一份科学合理的计划书要求学生在相关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与谈判对象沟通,并进行反复地讨论模拟,最终确定谈判目标体系、谈判议程和谈判策略等。第四,组织正式谈判。谈判各方按照商务谈判的程序,根据各阶段要求进行谈判。第五,点评及总结。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几种方式回顾谈判过程,肯定成绩,发现不足。

2.4 组织全景模拟谈判考试

全景模拟谈判考试既是模拟谈判考试法的引擎,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和衡量课程建设的重要尺度。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经过实训环节的训练,对相关知识已经烂熟于心,对谈判程序和技巧已经了然于胸,在考试之前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在正式谈判之前,分别由双方公司代表围绕着“商务谈判是什么?谈什么?如何谈?怎样谈好?”这些问题,进行15分钟的理论知识报告与问答,然后各虚拟公司就同一个案例与谈判对象进行谈判。谈判结束后进行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之后教师根据小组的谈判表现、谈判计划书和合同的质量、个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后,确定每个学生最终成绩。该考试方式的考评主体多元化,既包括任课老师、还有校内导师组的教师、小组成员以及学生个人,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考评的内容兼顾了理论和实践。

3 模拟谈判考试法的实施注意事项

模拟谈判法这一教学体系的构建始于考试方式的改革,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来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理论教学的改革、实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在实施该体系过程中,一要有全局意识,二要注重细节。

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着力构建“一体两翼”的教学体系。模拟谈判考试法是以全景模拟谈判考试为龙头,理论教学为主体,课外实训和综合实训为两翼的系统,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表明,如果没有配套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仅仅推行全景模拟谈判考试的话,学生既缺乏知识,又缺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很大程度上会流于形式。事实上,如果没有理论教学,学生缺乏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后续的实训环节和考试就无法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实训环节,学生就失去了应用知识,锻炼谈判技能,体验团队精神的途径。如果学生在课外实训环节没有经过谈判技能、商务礼仪的训练,在综合实训阶段就感觉比较吃力。当然,如果没有考试环节,整个体系的运转就失去了动力,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效果无法体现。因此,在实施该方法的过程中,应该环环相扣,相互渗透,形成合力,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要突出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的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特点、需求、兴趣出发考虑问题,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还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在具体操作上,将各环节工作做细做实。特别是在实训教学和全景模拟谈判考试的过程中,要做好如下工作:一,进行合理的模拟设计。事先确定模拟谈判的流程,各阶段阶要求及时间,从而保证学生按照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谈判。为了提高谈判的仿真度,教师还可在谈判过程中变更谈判背景,比如可改变市场状况、股市行情,也可引入新的竞争者,调整谈判人员的构成等。二,选择合适的谈判案例。谈判案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模拟谈判的基础,可将案例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还有一类是侧重训练某项技能的专业案例,例如实践谈判沟通技能、谈判礼仪的案例。 在确定案例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既要有一定的难度,时间上也要新。教师可在已经发生过的谈判实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可根据亲身参与过的谈判进行编写,也可虚构。三,创设仿真的谈判环境。选择专门的房间作为谈判室,并进行商务风格的布置,可根据案例要求,利用小道具提高模拟谈判的仿真度,例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摆放各方的国旗等。要求学生着商务服装,言谈举止符合商务规范。四,进行恰当的谈判指导。教师指导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其一,模拟谈判前引导学生对谈判案例进行剖析,各方的分歧何在?需求的焦点是什么?谈判的切入点是什么?双方的优劣势?谈判要涉及的议题?具体的谈判内容?其二,当谈判出现僵局或陷入“烂泥潭”的时侯,进行干预、引导,推动谈判向前进行;其三,对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的困惑予以解答,或告知解惑的途径。五,进行及时的谈判总结。谈判总结和点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应在谈判完毕后立即进行,学生的印象才深,效果才好。可采用“360°评价法”,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

我校管理学院自从2005年实施模拟谈判考试法以来,基于学生的反馈和社会反响,该方法的应用是富有成效的。模拟谈判考试法的实施符合教学改革的初衷,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昌凰.试论《商务谈判》模拟考试法[J].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65.

[2]徐静.模拟教学法的内涵阐释[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2):35-36.

[3]李敏.论模拟谈判教学模式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7,(9):136-137.

[4]胡俊峰.基于大类招生视角透视《商务谈判》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08,(7):27-28.

[5]吴继研. 模拟谈判教学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5):114-115.

[6]庞爱玲.高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142-143.

[7]袁胜军.论如何提高《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效果[J].当代经济,2008,(2):130-131。

[8]任大延.模拟涉外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9):53-55.

[9]赵敬明.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25-27.

第8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目前民办高校的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常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实践训练。重视语法、词汇、篇章结构的分析,而对英语听说的练习较少,对学生商务技能的训练则少之又少。实践环节力度不够,或实践教学环节不易操作等原因不能很好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无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四)教学与专业实习脱节目前民办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专业实习,这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为此许多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甚至配备专门的实习老师,定期开展英语专业实习活动。这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校企之间的这种合作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不能深入的开展。学校派学生到实习单位开展短期实习,从而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要求,其关心的多是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而企业关心的是学生所能提供的廉价劳动力[1]。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其工作的符合度,这一至关重要的事情,恰恰被学校和企业忽视。因此,教学与实践脱节也就不可避免,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受到影响。

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能力较强的英语专业人才。为此,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摆在民办高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从而能运用英语从事外经贸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学生毕业后可在外贸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等从事涉外文秘、翻译、外销、外贸单证操作等工作。其人才培养模式应为:英语+商务+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和商务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自然就成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好英语,还要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并能顺利开展商务活动[3]。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基础,所以首先必须要了解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标准,尤其是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应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并以此为基础设置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课程设置应以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为基础,以商务操作技能培养为重点。重视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把商务技能训练放在突出地位,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的英语应用技能[4]。为此各个课程之间应该形成完整的体系,不同的实践项目之间也应该具有连贯性。

(三)科学开展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兼顾不同课程之间的连接、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的结合。可根据英语的专业特色和课程结构特点开展和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如:英语语言知识实践模块、英语语言艺术实践模块、英语语言综合应用模块等。为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商务知识,可开设《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和《外贸函电与单证》等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最好在校内专业实训教学中心如商务模拟实验室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如外贸公司、商务会展进行,可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模拟等为学生创造仿真或者真实的外贸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验商务情景,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和商务技能。

(四)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要将课内教学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和指导学生,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和展示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各种英语实训教学技术和教学软件,要适当运用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课外时间也能充分利用起来。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商务谈判》和《国际贸易》课程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实训法,通过外贸案例使学生掌握商务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重演案例或者模拟商品交易会、商务磋商、外贸谈判签单等商务活动使学生的商务知识和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5]。《外贸英语函电和单证》课程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网上外贸交易或者到外贸公司了解一般商务信函的写作以及各种外贸单证的格式。《外贸英语口语》课程则可以完全放在各类大型商品展销会和商务会展中进行,学生通该实训活动可以熟悉外贸的流程,学习常用外贸英语口语,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和外贸沟通与交流能力[6]。

(五)培养“双师型”教师

英语实践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了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有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很强的有英语和商务教学能力,最好具有外贸从业经验。为此,学校要尽可能招聘具有企业从业经验的老师担任实践课程老师,鼓励现有实习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考察学习,或者参加双师型技能培训。

(六)产学合作,订单式培养

校外实习是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为此,许多高校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派学生去实习基地学习,并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高校还可以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把企业的管理者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上课。同时,让学生在实习阶段及寒暑假到企业及校外实训基地工作。可采取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主要以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基本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为主,三年级时到企业进行综合技能的整合训练和岗位实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学生在企业学习还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三、结语

第9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培养符合市场生产、经营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电子商务市场需求更新快,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高,因此人才培养更须与企业紧密合作。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很多,如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英国工学结合、美国合作教育等,我国校企合作发展起步较晚,存在着保障机制缺乏、科研能力缺乏、发展机制缺乏等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如何能够迅速找到一条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校企合作之路,是惠州市技师学院创办该专业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以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六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为例,分析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一、专业办学情况

惠州技师学院于2010年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并与企业合作共建立校内教学工厂,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从2011年开始,学院一直在探索电子商务校企合作的模式,先后实践了联合办学、岗位实训、创业合作等形式。

二、校企合作探索

1.企业进驻,联合办学

2010年,学院与F公司(制造业企业新成立的电子商务子公司)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企业进驻实训基地,与学校联合办学,开设了两个中级工层次的冠名班。F公司在实训基地设有客服部门、运营推广部门以及物流配送部门,各部门下设不同的岗位,企业员工在实训基地上班。实训基地的建设参照企业办公环境,为后续的校企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场地条件。学生在课室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计算机机房完成实操练习,在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参与企业真实的经营活动,实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研讨,与所学课程紧密结合。这种模式需要建立在企业自身经营成熟稳定的基础上,而当时F公司因处于创业起步期,逐渐缺乏提供实训支撑的能力而最终提前结束了合作。

2.龙头企业岗位实训

惠州本地的J公司是休闲服装行业的龙头行业,从2012年开始与学院合作开展客服岗位实训,围绕“双11”大型电子商务促销活动进行培训和实训,每年有100-150名学生参与实训。T公司是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从2013年开始与学院合作,每年有50-150名学生参加“双11”客服实训。四年来通过实训合作学生为企业创下的销售业绩累计接近7000万元,个人“双11”当日业绩最高达到73万元。学院在与两家大企业的持续合作中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实训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321实战训练模式”,“3”即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真正的实战项目、配置高素质的“双导师”队伍;“2”即2个实训阶段,分别是岗位模拟阶段和实战训练阶段;“1”即1种教学模式,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经过不断的优化,这套模式逐渐完善,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客服人才。然而,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一是灵活性不够,大企业规程完善成熟,当需要调整合作内容时往往较困难且耗时长;二是电子商务目前暂时只有客服岗位可以同时接纳大规模的学生进行实训,因此这个模式只能培养客服人才,不利于培养其他方面的技能。

3.供应支持,创业合作

从2012年开始学院与企业开展创业方面的合作,这些企业主要是传统的生产企业,如服装生产商,他们希望的合作是以提供货源的方式支持学生创业。这些合作全部都以失败告终,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店铺经营得不到足够的指导,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缺乏电子商务的经营经验而无法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只能在课后指导导致店铺经营出现断层。2014年开始,惠州本地培育出了大量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有些是传统企业转向电子商务,有些则是纯电子商务公司。这些企业与学院在创业方面的合作更深入更全面,除了提供实体货源或分销货源,还提供店铺经营的培训支持,以及专门人员对接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创业并不是所有电子商务学生的目标。尽管如此,通过这种创业支持的合作,学生在开淘宝店铺的过程中得以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学习关于淘宝体系的知识和技能。

4.课程开发合作

近年来,专业尝试与垂直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单一课程的共同开发合作。与Y公司、D公司分别在网络营销、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计划在更多课程上与相关电子商务企业寻求合作,共同建设教学资源。

三、反思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