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大学精神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精神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精神论文

第1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无法激起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视之为流动的人生课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文学知识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学律动、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深入研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还古代文学课堂以温情脉脉和生机勃勃。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大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观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二、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

第2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精神;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才的培养拓宽了新的天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形势下,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或单独升格为专科而形成,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时间极短;加之高职院校“自我意识”不高,它们只在从事着职业与技术教育活动,对自身的大学地位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限,缺乏应有的“大学理想”,很少有人去关注和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注定了它的大学精神缺乏或积淀甚薄,主要表现在: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和气质。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强调以人为本,人格至上。两者统一,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以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大学师生深刻认同的群体意识,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而高职院校老师大都工科毕业,多从工厂中来,他们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学生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只懂科学技术而缺乏人文情感的“工具人”。使高职院校成了仅仅为个体谋生提供技术和知识培训的场所,成了真正的“人力”加工厂。这与大学精神是相悖的,而且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是不一致的。

2.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统一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一对朋友,一方面,所有现实的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支撑;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正是在一次次的以现实为依据的非理性梦想的斗争中前行的。然而,我们发现,在高职教育的目的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重现实,轻理想,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中找不到传统大学精神与大学理想,有的只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实用、功利和现实。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当前甚至是过去某一职业特点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还无法认识普遍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使理想与现实分离,造成大学精神单薄或缺失。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大学精神不是每所大学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所以,现今的高职院校都还没能形成比较成熟的大学精神。相对大学精神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不足,学生感受不到“根基感和厚重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

1.教师主导文化不利

高职院校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引领和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流动性的学生而言,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保持与巩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使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如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比例为工科教师多,人文学科教师较少,不利于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很多是工厂的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处于松散的雇佣关系,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难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大都是远离中心城区的新建校区,而老师在城区或老校区居住,每天老师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学生主体文化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文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在学习风气、心理期望、活动方式等方面。主要原因有: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学生中有较普遍的厌学情绪,影响学风建设。二是社会偏见的存在,表现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造成了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强、自卑感较重、主动性欠缺、心理压力较大等许多问题。虽然学生文化活动开展得比较丰富,但文化氛围不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不足。

3.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足

环境客体文化是指培养学生的各种客观环境的“文化载体”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虽然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不断地扩招以及先天不足,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缺少活动场地等问题;在制度文化上,高职院校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确定了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但迫于招生、就业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培养目标也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造成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割裂。

三、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1.以大学精神统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部分,构成校园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设施的合理布局,营造恬静、高雅的校园自然环境,又要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努力建设体现本校特色,富有学术性、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文化。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在穿院小河两侧修建走廊,道旁修置石椅、石凳和人物雕刻,与清澈的溪流、垂柳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学生闲暇时徜徉其间,畅谈科学,领悟真谛。行为文化建设应以树立勤奋、和谐、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核心,大力倡导谦虚、好学、严谨、创新的学风,敬业、爱生、言传、身教的教风和勤业、服务、团结、奉献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体现知行并进的校园行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学、实训和科研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妥善处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关系,制度的规范性与简约性、约束性与宽容性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体现风格、表达思想、贡献智慧和发挥才干的体制和制度,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

2.以大学精神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品位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围绕本院知行并进的校训,以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要注意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感情、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创出特色和品牌,并使之层次化、系列化,实现文化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每年举办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艺术节和以科技为主的技能节,为学生展示才华、锻炼技能、培养素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3.以大学精神整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组织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我们要善于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我院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和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形式,开发校园文化工程,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团委、学生会为中心,构建由院、系形成的校园文化管理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分层组织,形成协调有序、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注意理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吸收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院校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对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

4.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就是要以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发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分类定位、学科专业、历史传统、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等因素。注意保留传统项目、挖掘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历史传统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特色。以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高度凝练和概括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标志,以激励和号召教师潜心科研、严谨执教,学子立志求真、成人成才,让师生从校训、校徽、校歌中领悟到大学精神的精华。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如工学结合中关系较密切的公司企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论高职院校“大学理想”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6,(8).

[2] 宋林静.以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3] 代安琼.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5,(4).

第3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一)场所精神及其内涵

关于场所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活动的处所、地方。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场所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环境或背景。《百科全书》对场所的解释也是指有行为的场地。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包括空间和特征两个方面:空间(space),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表现为长度、宽度、高度构成的三维布局;特征,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感。空间是被相互联系的实体物质有限制、有目的地营造出来的,只有当它被赋予了来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脉意义之后才可以成为场所[1]。场所精神的概念,是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在1979年提出的,他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诺伯格.舒尔兹还在20世纪末系统地提出了两种场所精神:定向感(或导向感)和认同感。定向感主要是空间性的,能使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2]。从场所精神的概念可以看出,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或者说物质与意识)两个方面。对于人的身体(物质感觉)而言,场所是人在空间存在的定向性,即身在何处。通过这种定向性,确立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对于人的心智(意识反应)而言,场所是人对空间环境的认同性,即情系何处。通过这种对空间的认同性,把握和认识人在空间环境中存在的意义,获得归属感。从场所精神的形成过程来看,场所精神是一般意义的场地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地域、感知等因素有机结合形成场所后而形成的。在场所精神形成的众多因素中,场地的区域定位、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是场所精神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场所精神的体验:场地的区域定位能够增强人们对场所的识别性和安全感;尊重场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能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学是科学的殿堂,是大学生求知学习和教学科研人员开展教学和研究的地方。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就是校园空间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校园里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创新等活动而赋予校园空间特定的精神内涵。它通过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的建筑、景观语言,结合学校的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背景,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作为科学殿堂的精神特质,体现出一种神圣崇高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育人于无声的人文美,使大学的理念和文化在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养[3]。

(二)大学校园管理

大学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大学校园供师生教研、学习、生活、休憩的建筑、景观、道路等各类活动场所共同构成大学校园空间。大学校园空间既是大学师生活动的物质条件和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所大学精神特质的外在表征,是一种促使校园主体相互交流,实现知识传承,激发个人潜能和认识自己“之所以在”,并共同创造薪火相传、以智慧为本源的大学精神氛围[4]。关于大学校园管理,目前国内大学由于管理体制或对校园空间认识的局限等原因,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绝大多数大学通过设置资产、后勤、保卫、物业、环卫等管理部门对校园空间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根据上述对大学校园管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理解,笔者认为,大学校园管理应该是:管理者为了实现大学目标,对从校园选址、规划、建设,到功能布局、空间利用、景观营造、使用维护等所有和校园空间有关的人的活动进行的组织协调行为。根据这一概念,大学校园管理可以分为规划建设期阶段的空间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营建管理和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空间利用、环境优化及空间主体行为管理两个阶段。本文中,笔者主要围绕后者展开讨论。

二、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的作用

一所大学的校园就像一个小城市,大学校园里时刻都在发生着教学、科研、学术、文体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校园空间就是这些活动的场所所在。若要让这些场所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的活动,就需要在校园管理中重视场所精神的营造。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强化校园管理主体的场所意识

当前中国大学校园管理主体是明确的,各大学都设立基建处、后勤处、资产处、绿化处、环卫处等机构,负责校园空间各项功能的管理。从这种校园管理体系上看,由于各管理部门相互独立,管理职能界限划分明确,在客观上存在管理目标缺乏高度和统一。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可以强化管理主体的场所意识。对校园空间的管理主体而言,场所意识意味着对管理对象———空间场所的理解,意味着学生管理主体明确自己管理的大学校园空间,应按照场所精神去做好管理工作,通过自己的管理行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术氛围,培育创新思想。

(二)明确校园空间的场所功能

大学的校园空间是多样性的,包括教学空间、研究空间、交流空间、活动空间、交通空间、生活休憩空间等。多样化的空间其实质就是功能不同的空间场所,这种空间场所的功能最初只是人为界定的,但场所中每天发生的活动在不断强化着场所的功能,从而使得场所精神得以被塑造。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就是要通过对校园管理,更加明确空间的场所功能,并按照不同校园空间的场所功能需求,通过相应的陈设布置和环境营造,也即对空间环境进行氛围渲染,让进入空间的人知道“是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事情”。

(三)营造校园空间良好的育人氛围

大学校园空间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优美而充满大学个性特征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其学习研究热情,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术思想的沟通、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提供肥沃的土壤。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按照不同校园空间场所功能需求,营造出符合行为主体心理和行为需求的空间环境氛围,并将大学所倡导的校园精神和道德价值升华到校园空间中,从而赋予大学特有的个性魅力,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使身处校园的师生身心愉悦,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实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育人的职能。

三、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管理体系

大学校园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校园建筑、景观、道路及人的管理。要在大学校园管理中引入场所精神,更深层次地发掘校园管理在大学作为科学殿堂、文化高地创造学术和培育人才中的潜力,就需要构建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管理体系。

(一)树立校园管理服务

场所精神的管理理念在场所精神视角下,大学校园管理首先要转变观念,变传统校园管理为校园管理,在做好校园环境管理的同时,重视校园空间主体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反应,树立校园管理服务校园场所精神、服务师生内在需求的理念。其次要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变条块分割管理为协调统一管理。大学校园空间是一个整体,无论教学科研空间、行政管理空间、生活服务空间、文体娱乐空间等等,都是大学校园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场所精神的层面上讲,都是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空间管理都应为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服务,也应与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等目标有机结合,与大学师生工作学习的内在需求相结合,统一管理目标,形成管理合力,推动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提升。

(二)科学划分管理职能,建立系统专业的校园管理机构

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和畅通的管理信息渠道是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大学校园管理机构的设置,要以管理目标为核心,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科学划分管理职能。首先,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校园管理委员会,并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校园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大学师生代表共同组成,实行民主决策。专业委员会由相关专业专家组成,为校园管理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民主决策与科学论证的结合,对校园管理进行统筹协调和专业化管理,确保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的统一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其次是根据校园管理委员会对校园管理总体目标的科学划分,按照职能目标明确、责任权利相统一、有利协调配合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决策的执行。各管理部门向校园管理委员会负责,接受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考核。图1为大学校园管理组织机构体系示意图。

(三)完善校园管理制度体系,创新校园管理方法

管理制度是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根据大学校园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设置,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对各决策机构的决策程序、决策依据进行把控,确保程序民主、依据科学;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执行制度,对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管理权限、管理目标进行明确界定;主体参与制度及互动评价制度,强调对校园空间主体行为的管理,以强化校园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校园空间主体对校园管理的成效评价,形成校园管理与校园空间主体的良性互动。以人为本,创新大学校园管理方法,引入心理学、视觉新媒体等管理技术,推行专业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对于校园车辆通行,应科学规划车行路线、实行人车分流、设置禁行区、规范车辆停放等;对商业广告,应利用校园视频、网络在学生生活区进行宣传,保证校园环境的宁静;在校园空间色彩、室内环境布置、公共空间氛围等方面,可以引入心理学技术,研究不同空间色彩、空间形态等对人心理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求,增强大学校园空间的识别感和归属感,促进人与空间环境的和谐,以及校园里人的活动与校园场所精神的协调一致,提高校园管理的成效,推动校园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

四、结语

第4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精读课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反射体和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是对其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学习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对其丰富内涵和知识背景的了解。否则,对这一语言的学习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误差。作为语言教学之一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教学也更是如此――离不开文化的渗透。

一、文化渗透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记载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符号,蕴涵着丰富的诸如这一国家的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若在语言教学中忽略文化的渗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发音、丰富的词汇、标准的语法,在单纯的阅读或实际的与外国人的交流中都会出现一些诸如理解误差、闹笑话甚至是伤及对方感情等问题。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把龙视为民族的象征,龙是吉祥、幸运和权威的代名词。但是英语中与汉语龙对应的dragon一词却是邪恶、坏运气的象征。所以才会有把“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译法。如果你不了解这一中英文化的差异,在交流或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误解是无法避免的。中英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是只有通过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一起加以渗透来习得掌握的。所以费赖斯说:“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时间的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学英语精读课是大学英语专业课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入学以来最早接触的课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进行文化渗透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英语精读课上适时地进行文化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对英语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很多,就会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读课上讲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课,如果不在课前介绍一下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运作规程及相关词汇(因为其与中国司法制度存在的差异),学生们就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其次,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划清界限,从而写出标准地道的英语文章来。再次就是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相当的帮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才能培养出得体的交际礼仪。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课只是介绍了与英国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礼仪,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适当进行了扩充,这样学生们对西方礼仪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际中就会多加注意,交往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最后,适当的文化渗透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总之,只有越早下手,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会越显著。

二、如何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在最近几年的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我不断摸索研究,总结了如下几个文化渗透的方式:

(一)课堂渗透

课堂可以说是最直接进行文化渗透的地方,抓住这一环节进行自觉自然的渗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词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的内涵意义、感彩、联想意义以及某些成语、谚语、惯用语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汇也会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在用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讲到black sheep时,说“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让同学们自己理解可能会存在误差,这时候教师补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语里的意思及发展背景就会有助于他们正确的理解。所以在精读课上讲解词语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扩充英语词汇的外延意思,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词汇的语义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对其文化及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并达到扩展这方面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到Clearing in the Sky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传统的American values,学生们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以后才对文中老父亲执着一生在高山的林中开垦荒地的依赖自我、尊重艰苦劳作和颂扬农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进而增进了对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细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放过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知识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讲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课时,遇到了这样一句话:“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发现其中sphinx是一个很有讲头的细节:当sphinx写成Sphinx时,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怪兽;他问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谜”);以Oedipus成功猜谜而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为由来的Oedipus Complex(恋母情节)等。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理解,更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二是对所学文章进行深入的语言风格、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与汉语中的这些技巧进行对比,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语言应用能力。比如在讲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课,我就介绍了fairy tale这一文体以及相应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还有Button,Button这一课的fantasy的文体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西方的节日,给学生讲授与之相关的来历、风俗和习惯。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寓教于乐

除了课堂讲解的文化渗透,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看一些电影、各种记录片片段,或者收听一些英文原声听力材料使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学到与英语文化有关的交际方法和手段。比如还是Twelve Angry Men一课,除了可以在课前介绍美国司法词汇,还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这类的涉及美国司法制度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们对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教师在运用这些辅助直观教具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让学生自由观赏和收听,因为大多数时间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会不自觉地转移注意重心,获得的信息也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要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和指导。

(三)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并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并随后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多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体会和运用英语。比如英语角、英语周、英语晚会、英语戏剧大赛等等。还可以适时地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参与进来,比如一起举行万圣节化妆晚会。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学生往往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生动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结语

人的语言受本民族文化长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形态也会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要想达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成功和谐的交际,必须要了解深知目标语文化。大学英语精读课正是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打基础的课程,所以我们更应该有意识地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并分析比较汉语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这样他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5.

第5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情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97-02

一、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性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对于普适意义上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的思想。当然,这种最初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渐渐使人们有了多种不同的认识。

2.情商培养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一步

情商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是一种情绪智力,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国内外研究证明,加强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有助于改善人与人的关系,有助于正确对待职业、爱情、家庭和婚姻,有助于完善人的性格,有助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提高做事的成功率和学习效果。

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是培养综合人文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情商是综合人文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证明,加强情商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能力。要尽快将情商教育引入学校课堂。

3.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教育中人文教育承担着创造文化、递接文化的社会职责,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其实就是指对人的塑造、改造和培育,包括内在修养,及培养、完善修养的手段和方式。人文教育在成人之道这方面担负着更多地责任,要紧处就在于对理想人格的培养。高校中发展人文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造就和自我实现,克服人性的刻薄和平面化,促进大学生作为人而保全其生命的完整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发展

1.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造精神在教育上的失落,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其一,生活虚拟化。由于精神空虚,网络的虚拟世界成了某些大学生心灵沟通的“精神家园”,他们通过上网来缓解压抑的情绪,来获得内心平衡,但这样做却减少了与同学的感情交流。其二,对生命缺乏敬畏。人类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珍惜生命,但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弱,不能以正确心态面对挫折,遇到危机时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其三,失落、无助感增强。当今社会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同样人们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就容易产生失落、无助的感受。

2.高校教育对情商培养的力度

情商反映的是一个人感情品质的差异,主要包括人的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调节自我调节他人情感的能力,是感性的能力,是主宰人生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要使大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先从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入手,使他们有较高的情商。可有些大学生却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做人的根本;过分重视功利的东西,忽略了情感和理想。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育的视野从培养理性因素扩展到非理性因素的领域,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理的统一。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情商的培养,就必须对情商教育的内容、手段,对如何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情商进行探讨和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情商的培养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商教育的内容

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有之义。教育者在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困惑时,要用情商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快乐、包容、感恩和合作。

情商教育的手段还要体现在课程活动、班集体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另外,情商教育需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对锻炼品质、提高自我认识、了解社会、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看到或体验到工作的艰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深化自我认识、提高情商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决心,磨炼学生顽强的意志,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校辅导员在情商培养中的作用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在工作中,辅导员可以通过言行示范、活动引领等途径,不断加强和推动大学生的情商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辅导员的工作作风、为人处世态度、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的言行取向、心理波动与发展方向,所以大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朝夕相处的专职辅导员。只有充分提高辅导员自身情商素养,才可能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榜样引导作用。

3.加强高情商教育者的培养工作

教育的特性决定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交往。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对象是内心情感丰富的学生,同时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其本身就要具有较高的情商。教育者用自身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来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共鸣。首先,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要关心学生的日常言行,从小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教育者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使其承受住外界的压力,能保持平稳的心态。另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感,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高情商教育者是高校教育中必备的,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今天,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得好,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高尚品德,丰富而健康的情感,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等情商素质表现,都会对学生良好情商的养成起到引导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塑造人文精神的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文精神的主渠道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极其重要的价值内涵,是提高民族素质必不可少的一环。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关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关心人的感受,贴近人的心灵。第一,构建人文精神的前提条件就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要让人文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生根本的转变,首先必须要澄清理论上的误区。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容建设要有超越自身的勇气。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仅有过去、现在的“翻版”,更在于对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自我实现。这种超越需要人在进行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的同时还应该包含一定的自我否定。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社会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现话语更新和理论创新;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内容结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与作用方式。

2.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人文精神塑造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以人为本既是中华民族“民本”、“仁民”优良传统的合理扬弃,也是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当代的丰富与发展,更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使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切实的利益。所以,“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实质,更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商,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高校教育要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以人为本,要培养全面发展、自由自觉的人。因此,在教育中必须要关注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情商,重视情商培养,为将来幸福的人生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人文精神作为社会文明的理性沉淀,体现了人类对自由本质的自觉追求。人文精神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以公平正义为基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具体要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为目标的人文精神,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本质体现。

参考文献:

[1]赵立丽,沈冰.关于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7,(1).

[2]周育国,梁向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探析[J].理论前沿,2008,(5).

[3]何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

[4]陈培零,詹春燕.情商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5]赵生文.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1).

第6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关键字:信而好古 人文精神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一、“信而好古”的经典教育思想

《论语•述而》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中“古”古典、古训的作用在重视教化传承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最大,主张尚礼好古、以经典为宗的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

《论语》中,正如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教无类”、“不学诗,无以言”等,我们再熟悉不过。可见,孔子的对“古典”的强调,对“雅正”的强调,具有普遍的观念指导意义。“好古” 是讲孔子学习的主要取向是前人的经验教训的文化继承,而“信”是讲喜爱文化继承,并注重证实前人理论之理性的现实性,也就是学习前人理论,并通过实践证实或者证否它。孔子的“信而好古”是崇尚经典、以经典为法则的教育理论,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并随着儒家学说的传播,渗透到中国文化各个领域,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原则。同时,也随着中国美术的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二、“信而好古”经典美术教育的基本精神

“信而好古”重内在精神和生命的连续,意义在于重质、重情。在其思想中,体现了人文精神论、重视教师的观点。

中国的道德伦理思想和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指出人的尊严,维持人的尊严。在中国儒学中,孔子是重人文精神的开先河者。他重人事而轻天命,重对人的德性的培养教育。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克己复礼”的“从道者”,同时也潜心尽力的培养众多的忠实于仁与礼的“护道者”。人文精神论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主张先圣之理。全面的人文精神,贵在全面“人文”,夫子“温、良、恭、俭、让”,做事情中正,心态平和,虽然孔子不敢和周公比,但他对于自己的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是看得很清楚,是很自信的。

先秦时期,对礼、仪、法、规的遵从,在教育实施中,表现为对师、傅的尊重。这种思想在荀子著作中体现得最为集中。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常常把君师并称,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孟轲引《尚书•泰誓》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把君师并列起来。荀子以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正礼”,而学生的任务则在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教导。《荀子•修身》曰:“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智若师也。情安礼,智若师,则是圣人也。”师道尊严是教育的基本前提。荀子在《劝学》篇中又说:“《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达。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这些对师法的重视,对师、傅言传身教重要性的揭示,在教育思想上,与“信而好古”的观念一脉相承,也成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中普遍遵循的原则。

三、“信而好古”经典美术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教育从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

《礼记•学记》云:“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集中代表了这一原则。儒家历来将“德”、“礼”的作用用在“政”、“刑”之上,奠定了君主治国的思想基础。如汉章帝诏书说:“三代导人,教学为本。”魏明帝诏书说:“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历代封建王朝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大力发展教育,为巩固他们政权而服务。这是封建统治教育的目的,在先秦时期封建统治者根据儒家理论,将兴学设教作为基本国策,使教育在中国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国家掌管的教育事业归根结底是中央集权的产物,出于统一思想、移风易俗和培养、选拔人才的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并牢牢控制教育。儒家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切实可行的兴学措施、教学内容和师资。

(二)孔子亲身体验“信而好古”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注释》中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概括为四点。一,孔子纵然是殷商的苗裔,但早已从贵族下降到一般平民。这是说孔子的家世对孔子学说思想形成的基础性的影响。二,孔子是鲁国人。当时的鲁国,正处于新旧的交替之中,即有改革,但改革又不彻底,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上。孔子的思想不能不受当时鲁国的特定环境的深刻影响。三,孔子说过自己“信而好古”。他的弟子子贡也说过“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苦读好学,在读书中吸取他认为有用的东西,加以利用。古代书籍和古人对孔子都有不少的影响。四,古人,尤其春秋时人,有各种政治家、思想家,自然有进步的,有改良主义的,也有保守和倒退的。孔子对他们都很熟知,且适作评价,慎作取舍。这对孔子学说思想的形成也有影响。

孔子的“信而好古”经典美术教育思想,自古以来对中国画的学习有很深的影响。元赵孟\“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概括的言简意赅。这种观念通过艺术理论反映出来,形成中国古代以典范为宗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基础,并通过遵循典章仪轨、摹拓临写样范法帖等主要美术教育途径,达到师授传习的教育目的。贯通整个总国古代美术教育历史,可见其影响之大。

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一、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专家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布拉格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它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

媒介素养是由英国学者F.R.Leavis最早提出的。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把媒介素养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 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传媒工作规范的了解以及职业精神。

虽然媒介素养比信息素养的概念更早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二者的理论渊源、实践趋向不同,但在信息化时代,二者在差异中趋于融合。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信息属性是其最重要的属性,媒介也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存在的。在新媒介不断涌现的今天,媒介又成为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它们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统一发展,共同构成个体素养总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种“综合素养”教育是新闻教育的基础,是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二、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现状

当前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对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媒介接触内容偏颇,如网络接触过多、集中在交流、娱乐类和体育类信息,对传统媒体关注度不高;二是对网络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如认为使用媒介主要是为了娱乐消遣,对职业需求和自身素养提升的要求认识不足;三是媒介与信息道德规范认识模糊,信息心理防御意识薄弱、自律意识不足。可以说,在校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媒介与信息素养不高,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三、提升新闻专业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以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是“大数据”时代来临的重要背景。在这样一个 “无处不在(整合)、无时不有(在线)、无所不能(交互)”的新媒体时代,数据成为新闻的核心资源之一,新闻从业者面对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新旧并存、功能互补、边缘融合、形态创新的全新媒体生态环境,必然要迎接着新闻样式、新闻生产、媒体形式、传播形式以及传受关系将被颠覆的挑战,无疑对个人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如何对庞大信息数据中展现的复杂舆情进行梳理预判?一方面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整合分析网络、手机领域中不断产生的数据信息以及其他与社会舆情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而收集分析热点事件,研究媒介传播内容,分析讨论媒介讯息对策,挖掘舆情动向;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批判性思维技能,提高新媒体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力、舆情洞察力、精准分析力、科学预测力、传播渗透力、深度解释力,真正达到对舆情变化了如指掌、应变自如,从而为引导话语走向、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话语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 信息快餐化、碎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潮流。人的信息与媒介素养构成了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获得。尤其对于新闻专业大学生、这支未来新闻从业者的主力军来说,要做到未雨绸缪,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必须提高其信息与媒介素养,做到博学多识、信息处理能力强,才能在“新舆论场”中,做到先声夺人、搞好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真正唱响时代主旋律。所以,提高准新闻人信息与媒介素养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职业和时展的需要。

四、提升准新闻人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观念引导,提升对媒介与信息素养的理性认识。

媒介素养是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新闻教育等同于媒介教育的认识误区,导致有些人对“媒介素养”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对提升自身信息和媒介素养重要性缺乏理性认识,对信息批判性理解和接受的能力以及对媒介批判意识的培养以及有效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较弱。因此,有必要强化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通过宣传引导,不断激发他们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判断、整理和利用信息的热情,强化他们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意识;加强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与正确信息系统使用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传媒信息传播、教育宣传、舆论监督等的功能,提高甄别、利用信息与舆情的意识与能力,并把媒介素养作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实施考核、监督,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二)恪守新闻本真,树立新闻专业主义意识。

真实、准确、全面、客观,是新闻价值的最高标准。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以服务大众为中心目标,坚持客观性和独立性两个核心理念。新闻职业精神则涵盖了职业群体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新闻专业大学生来说,职业操守与意识的培养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很长的时期内传媒是党政机关的一部分,传媒工作者缺乏职业意识。当前新闻职业精神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精神动力缺失、职业行为失范和人文精神失落。所以,对新闻专业学生强调加强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培养与新闻职业精神架构实属必要且任重道远。

有研究指出新闻职业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核心支撑是责任意识与社会良知,保障体系是敬业精神与勤业精神。这不仅为我们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指明了应该努力锤炼和主修的方向,也决定了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时时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各种信息需要、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职业素质及专业能力。

(三)加强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新媒体人。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预示着网络平台将成为开展新闻宣传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海量的信息与复杂的舆情环境,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是具备深度报道能力的综合型新媒体人才。首先,要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操作应用技能培训。内容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但渠道和技术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必要环节。准新闻人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进一步提升采集、储存、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学习和培养独立查寻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基本技能,不仅要熟悉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光盘检索系统,能得心应手地进行馆藏文献的计算机检索、获取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要学会图片、声音等信息的链接、获取和处理等。其次,加强媒介技能实训。寻找各种实践机会,学习媒介技术和媒介语言,力求能灵活操作媒介设备, 掌握媒介使用技巧,重视和提高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操作技能的使用和培养。再次,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献信息档案。以便了解媒介受众, 不断提高信息交流层次,培养分析、鉴别、处理不同渠道来源信息的预判能力以及思辨与策划能力。同时,要锻炼学生的行动力,通过学习著名媒体人的报道案例,学习挖掘动态信息背后的深度信息,提高信息沟通、交流与利用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思考型、调查型、复合型媒体人。

参考文献:

[1]孙平 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图书馆论坛》 2005年第4期

[2] 唐筱童:《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教育》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