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建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杭州市20多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
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2.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汊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
(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旧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老城区绿化覆盖率低,旧城居住适宜性差。
(5)老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3.1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
(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3.2发展目标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
(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
(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
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4.1城市的生态设计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
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4.2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
4.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4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
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5.1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
5.2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
5.4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5.5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
关键词:唐山市;生态城市;思路;措施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特点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2生态城市的特点
目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已从最初的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原理,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生态城市的特点也在研究和实践中日益深化。就目前的总体认识水平,概况起来说,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在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气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表现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2)高效率的流转系统
以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3)整体性和前瞻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时,不仅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后代的发展需求。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会因眼前利益而用“掠夺”其他地区的方式换取自身暂时的“繁荣”,或牺牲后代的利益来保持目前的发展。
(4)高质量的社会人文环境
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础和智力条件之一,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和相合的社区环境。
(5)环境质量指标国际化
生活环境优美,管理水平先进,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也达到国际要求。同时对城市人口控制,资源的利用,社会的服务,劳动就业,城市建设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6)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7)区域统一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以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就是全球观念。
二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是遏制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唐山市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资源衰竭与浪费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城市的生态建设。
2是解决我市环境与发展间潜在矛盾的内在要求
唐山市是重工业城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发环境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城市来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3是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社会的持续性的原则来规范人类与环境的一切行为。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要求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减少对大气质量,水环境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协调人口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切实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管理决策四位一体的高度综合。
2循环再生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整体有序的原则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结合的循环再生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既要研究制约城市发展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又要研究城市发展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按自然规律办事。结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综合的措施和对策,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此外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要遵循的原则还有优先减量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所谓减量,也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则是通过把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
四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保持经济不断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过程中,逐步将以往的传统粗放式“单向型”、“线性型”城镇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的“闭环型”、“效益型”发展模式,并通过三大体系,五项设计,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1建设生态城市的三大体系
(1)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
(a)水系统。随着城市水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制约因素,单纯依靠“开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水的需求,节约用水的强化管理也难以继续有效发挥作用,城市节水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模式,尽可能增加城市可供水量,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的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进行低质水(城市污水、雨雪水等)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由被动节水管理转变为主动科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它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b)能源系统。能源是一个城镇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动力和重要基础,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再生能源。发展沼气不仅是户用沼气,还要发展集体用户沼气,充分运用太阳能,在建设房屋时,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在山区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在有地热的地方,要发展地热能。在沿海区域要发展潮汐能。在有风力资源的地方,要发展风能。
(c)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以城市远期发展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保证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畅通、舒适、节能、无污染、节约用地出发,在充分考虑城市整体景观的基础上,设计城市道路的布局网络。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还要注意把公路建成生态大道,做到“六个好”:把路修好,把树栽好,把房子盖好,把田种好,把清洁生产抓好,把安全文明卫生搞好。
(d)建筑系统。要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新的建筑工艺技术,妥善处理好建筑垃圾。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特色,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还要充分考虑与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相适应,做到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
(2)生态环保体系建设
(a)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中要注重建立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注重提高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前期建设中还应注重布局合理,如植物群落的配置,采取乔、灌、草综合的立体绿化方式。注重将绿地联成网络,如以几个公园园林为绿化斑块,交通道路沿线为绿化廊道,新建成的小区为绿化点,点线面结合。即在绿化规划中明确哪些是营口市绿化斑块,哪些是绿化廊道,哪些是绿化点。
(b)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型城市要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小城镇不可能都建污水处理厂,要在“小、微”上做文章,可大力发展沼气,采取厌氧发酵的办法处理污水,成本低,效果好。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达二类水,完全可以作为中水回用。同时,人畜禽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后,其沼液、沼渣、沼肥可代替化肥、农药,是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将城镇生活垃圾管理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中,通过对垃圾产生源到最终处置各环节的全过程集成管理,逐步实现
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无害、对资源回馈、对经济不增加过度负担。
(3)社会事业体系建设
要加强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教育。不少国家把维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倡导对全人类的环境责任感。如新加坡规定,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后者相当于一般人的一个月收入。在香港,随地吐痰者罚款300港元,上海市规定随地吐痰可罚款200元人民币。要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公民传授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知识,提高公民生态文化意识,养成公民良好的生态文化道德行为习惯,敢于同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城市政治文化有与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科技、文化、观念、伦理、道德、法制、管理等协同共生的完备的软件系统,生态城市以经济社会法则与自然生态法则相和谐为基本特征,但实现这种和谐需要以社会自身的和谐为基础。
上述每一个体系都要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建设,三个体系之间又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循环圈。这个循环圈又可与周边的农村形成循环,还可与邻近的城市形成循环。
2做好生态城市的五项设计
(1)规划设计
城市的概念规划设计上,要做到以下几点:(a)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地貌、资源、气候、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生产生活上的差异,体现不同的风格特色;(b)要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搞设计;(c)要做到六个结合、六个注重,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与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外国经验与民族传统、现有能力水平与改革开放潜能的有机结合,注重历史、注重传统、注重文化、注重特色、注重生态、注重环保;第四,要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什么产业?靠什么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型城市必须有吸收外来要素的功能,有开放式的结构,能聚集人气和市气。同时城市自身各种功能区的建设也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环境设计
这里主要是指城市的生态环境设计。其主要思路是结合城市的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和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林业、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保障和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住区设计
应用生态建筑原理对住区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由生态型建筑和基础设施组成的人工环境以及包括文化、道德、法律和人的精神状况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要利用节能、低耗、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造成化学污染、危害身体健康的产品;要减少家庭能耗及废物排放,提高排放物的回收利用率;要应用循环经济理念、生态技术,实现对天然资源的完全利用和循环利用;要提高绿化率,优化住区环境布局。
(4)产业设计
城市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费者,是污染和废物的主要产生者。因此,如果城市能设计成少消费资源和少产生污染,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态化的目标。生态型城市的产业设计,应该有利于物质循环的完整性。从这点看,城市产业结构应该充分地多样化,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当位于产业物质循环回路某一环节的企业难以获得正常回报时,为保障循环的进行,政府要给予补贴或其他形式的帮助。当然,这种循环可以发生在不同层面,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工业小区内部,在更大范围上,甚至可以考虑若干城镇或与大城市之间,围绕区域范围内各地资源(包括废弃物)的综合平衡、充分利用,实现分工合作。
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来布置新产业,建立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构建由生态型科教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相应的服务业组成的城镇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化的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安全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工业、生态建材、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微生物、信息工程、软件开发、人才培训、文化娱乐、生态旅游与休闲等产业,以及科研基地、示范基地等。要把推行ISO14000认证作为生态型城镇建设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5)景观设计
生态型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与生态型城市的总体规划同时设计,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各搞各的。要把观赏价值与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效益结合起来,要与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要把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类动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
3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点建设
(1)企业内部循环示范点建设
以唐山市重点工业产业的大型企业为示范点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的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规律,通过流程再造,技术改造,管理现代化等有效途径,把这些大型企业建设成为各个产业样板,并对其经验进行推广,推动行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工业生态园示范点建设
工业生态园建设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运作模式。工业生态园的示范点建设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建工业区,二是已有工业区。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业生态园,包括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实现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区内生态环境设计,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对已有的工业区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重建。
(3)矿区生态重建的示范点建设
按照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主要针对其地理特点,以建立矿区开采以及生态重建为一体,从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统一的角度规划设计生态重建示范点。
(4)农业生态园(村)的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它是林,牧,副,渔,加工等多产业的建设,并且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松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2000
[2]张俊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5,(2)
[3])周红路,郗洪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J].大连大学学报,2002,(4)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系统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是指以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得出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以城市内部创新要素为支撑,最初是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实现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双赢发展)。
1.2创新型城市的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发展形态而言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因此,它拥有一些处于传统发展形态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设计创新型城市建设蓝图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基本方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性是创新型城市的最基本特征。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城市内部而言,这种创新性表现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的核心表现形式,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创新性这种基本的特征,才有资格被称作为创新型城市。
(2)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应包括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这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保证创新的顺利进行,共同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可持续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型城市必然具备可持续城市的发展特征,这种可持续性表现在几个核心层面:一是可持续的城市经济,能够持续的创造就业与财富;二是可持续的城市社会,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能够建立协调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可持续性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兼具“生态城市”特征,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可持续性既是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目标。
(4)创新型城市的集聚性。集聚性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特征,创新型城市集聚着大量的关联程度相当紧密地创新性产业和企业。同时,创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带来了专业化创新人才的集聚,而专业人才集聚在一起,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有利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产生。这样,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就出现了一种自强化机制,推动城市经济良好发展。
2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构成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系统中许多创新因素的支持,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支持。在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中,金融支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政策型金融支持和市场型金融支持两种类型:一方面,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金融服务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基于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创新活动,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另一方面,创新型城市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制定和贯彻政策等方式,引导创新型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导向,从而体现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促进创新的成功实施。从以上两种金融支持的类型,我们可以得出金融支持条件的主要要素构成:
(1)政府。从美国奥斯汀和西雅图,印度的班加罗尔、芬兰赫尔辛基等许多著名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对城市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具有组织和领导功能,如:政府制订城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确定城市金融业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引导和协调各金融机构等;其次,政府具有对各类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和推广的功能,如:对外进行宣传,定期举办国际或国内金融论坛,为国际、国内金融人才搭建交流平台等;最后,政府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如: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配套体系,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等。
(2)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它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达成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各个金融机构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中国人民银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政策性银行往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商业性银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许多产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城市建设中的风险分散和风险担保等。
(3)金融市场体系。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高效率地聚集、分配资金,有效地调节社会资金的配置,并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个市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都不可缺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作用尤为重要。如:货币市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达到资金的高效率利用;资本市场里的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为城市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证券市场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等。
(4)金融服务及配套体系。创新型城市既需要各种投融资服务,也需要其他丰富多彩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诸如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发行和交易、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投资、票据、担保、融资租赁、外汇管理、货币经纪、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征信服务等。社会化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在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服务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通过发挥审计、咨询、评估、监督等作用,保证创新型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的支持。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法律制度是否鼓励金融创新,能否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3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1)金融支持系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功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存在着诸多金融支持诉求,这种诉求主要包括:一是资金瓶颈。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性的长期活动,其不确定因素多,资金需求大。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与平台而造成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二是缺乏流动性。与其他投资不同,技术创新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而这导致了技术创新项目相关资源投入缺乏流动性。三是高风险对应性。由于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基础、难度和复杂性、外部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存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技术创新项目不感兴趣。金融支持系统的筹集资金功能就是使得通过开发设计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提供投融资服务,为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金融支持系统的价格发现功能。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研发人员、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相关支持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很多经济主体。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及其实现的基本前提是相关主体对于技术的价值和价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并且在双方可以谈判接受的范围之内,而最终达成一致。真实的技术价格是在金融机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争自然形成的。这种价格通过金融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向外界相关各经济主体传递,从而使这一“发现”的技术价格成为一种现实价格。这样,就为技术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契约的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而有力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3)金融支持系统具有分散风险功能。针对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系统可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满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而金融支持系统的该项功能就是使得技术创新风险发生转移和分散,以达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为技术创新的融资提供可行渠道,保证创新的成功。
(4)金融支持系统的第四项重要功能就是项目筛选。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的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系统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择优汰劣。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整个社会的资金在不断的项目筛选过程中,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5)金融支持系统的信用约束功能。技术创新主体在筹集到资金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资金提供者以及金融市场施加的各种约束。一是来自股东的监督,包括风险投资者等在内的股东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二是来自债权人的监督,包括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三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企业经营好坏影响其金融产品的价格,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四是来自社会的监督,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监督。这些监督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鹏,李兴文,刘国新.创新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06(5):51~54.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主体
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理想聚居地。而生态城市的主体体系是指生态城市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是构成生态城市系统的政府、企业、居民、社区、社区组织等。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管理主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主体的研究,以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创新提出共建全民参与的生态管理主体,对走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
(一)政府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
法律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们行为必须遵守的准则。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支柱。因此当前,加快立法进度,强化执法力度,重点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是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主要是要建立健全包括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两个层次的环境法规体系。另外,在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政府应注重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优化原则、全过程控制原则,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等。
(二)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首要力量,是生态城市建设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是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系统中枢和调控中心。在现代城市逐渐向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平等与生态保护充分融合的生态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贯穿在政府调整战略、制定规划和建设管理三个有机联系的环节中。
1.生态城市政府的战略调整。战略是城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目标、方向、途径等所做的宏观谋划,是对城市未来形象进行定位的重大抉择。在分析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调整传统发展战略,制定符合生态城市内在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城市政府驾驭生态城市发展全局的重要手段和首要环节。走生态城市的建设道路是现代城市政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发展理念,政府要构筑生态城市理想模式,必须把握其战略的特性:综合性、区域性、前瞻性。
2.生态城市政府的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要适当超前,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以城市发展生态化、城市文化特色化、公益设施便捷化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更新理念,以实现“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目标。
3.生态城市政府的管理。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根本,三则相互依赖,要建设生态城市,政府必须采取行政、法制、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管理。
政策引导。政策是调整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政府应加强与生态管理有关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引导城市建设遵循生态型战略与规划的要求。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市场机制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建立健全绿色税收体系、实施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多元化的市场筹资方式。
制度创新。政府最重要的是积极推进土地制度、产业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区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许多领域,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比如,政府可以为开发商低价或免费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由开发商进行建设和维护,最终开发商可从房产的增值中获得环境建设的回报,而政府则可以免除自行投资建设的成本和维护费用。生态城市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并不是说要完全摆脱政府的调控,其实是重新调整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结合的良性运行。在市场化方式下实施生态城市建设,政府要关心的主要是如何创造、维护和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起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市管理制度。
组织协调。政府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在涉及城市规模、功能布局、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时,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担组织者的角色,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建设牵涉的内容庞杂,因此,政府必须要发挥协调作用以理顺各种关系,协调好全局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发展与保护等关系之间的矛盾。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强化日常城市管理,通过宣传和教育促进“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并取得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等。此外,城市政府还要负责城市之间的协调。从内外两方面共同着手,以全面有效地推动城市建设。
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的政策手段是政府利用社会力量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公开、社区自助开发和公众参加的方式来进行。鼓励公众参与的基本前提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鼓励公众参与的一种特殊形式。分级评价结果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企业形象。曝光计划会产生积极效应:使黑色标志锐减,清洁生产工艺增加,企业对生态经济的投入由被动变为主动,因为企业生命与环保业绩息息相关;公众生态意识大大增强,健康消费成为时尚;政府寻找到了一种投入少、效益好的生态建设途径。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
建设生态型城市不仅是一个根本的发展方式转型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模式再造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就需要在政府、企业、社会中加强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强化城市的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教育手段,并与之相适应建立一套新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如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执法力度,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二、居民
本质上说,生态城市管理的指导原则是“人本思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的一切诸如规划、建设、投资、调控等管理活动,在最后都会细化到某个具体的“人”的层次,也就是居民这一层次。作为组成生态城市管理的最基本的要素,居民个人的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生态消费的水平决定了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的有序化和系统化的程度。生态消费,实际上,就是提倡环境废物最小化和资源利用可循环化。如有效的垃圾分类方法的推行,废弃电池的分类处理就可以很显著的保持环境不被破坏。居民通过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居民的参与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监督作用。
三、社区
现代城市管理论认为,社区是居民的共同聚集体,社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体系主体构成重要的部分,就必须符合生态原则。所谓的生态社区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社区环境生态化。这主要是为社区内的居民营造一个优雅的自然环境,包括绿地、纯净的空气、相应的活动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到社区的发展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衡量指标应多为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设施率。
社区发展的生态意识。作为居民有组织的共同体,社区发展也必须自始至终贯穿着生态发展的原则,城市政府则应从整体上予以把握,主要是依据社区的类型如:工业社区、生活社区、商业社区、教育社区等,把各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体,使其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向。
社区对居民的组织作用。在我国,社区和街道的概念,在大多数城市可以做同一理解。可以由街道、工厂、学校、军事指挥机关等培养和提高居民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消费的意识。
四、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跨社区具有相当的组织程度和组织目的的非营利性的居民组织,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社会团体的出现打破了社区地理上的限制,和居民社区共同构成了管理主体网络。这里所提到的社会团体是与生态城市发展有关的团体,如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和平组织和动物保护组织等这样的社会团体。社会团体能够使居民的个体的行为转变为团体的行为,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相对于纵向的政府管理体制而言,横向的社会团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更有利于城市管理系统的健康发展。
五、企业
1.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范式演进
2.面向规划学科需求的城市社会学教学研究
3.城市化、公共政策与城市认同——市民创造城市:城市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探索
4.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一种视角
5.城市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学解析:经典与启示
6.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如何可能——西方城市社会学空间理论的中国意义
7.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主要理论述评
8.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9.试论城市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10.城市社会学的兴起与困境——兼议城市在当代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11.浅谈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社会学研究
12.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
13.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社会学
14.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15.新城市社会学:19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学的范式转变
16.城市社会学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考
17.恩格斯早期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当代回响
18.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理论发展
19.农民工居住形态的城市社会学解读
20.城市文化研究与城市社会学的想象力
21.群体性“冷漠行为”的社会结构成因分析:一种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22.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
23.何谓“空间”——一种来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思考
24.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再议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5.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
26.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27.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28.反思性延续:认知视角下的城市社会学思想流派
29.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0.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城市研究——以《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为例
31.关于城市社会学界定的辨析与整合
32.城市社会学视阈下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
33.世纪之交的城市社会学新前沿
34.试析人类生态学范式与新城市社会学范式之不同
35.论城市社会学对电视研究的空间拓展
36.新城市社会学视域下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
37.在社会学和城市学双重视野中发展城市社会学——兼论在新的城市社会学框架中的城市社会发展与预测研究
38.新城市社会学对我国地域政策的启示
39.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形态与城市融入——基于城市社会学视角
40.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41.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42.日本城市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43.关于城市社会学界定的辨析与整合
44.城市社会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探讨
45.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以闽侯县南屿镇为例
46.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47.新移民浪潮中的城市社会学浅析
48.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49.当代大学《城市社会学》课程组织与教学改革探讨
50.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设的社会学研究
51.城市社会学主导下的旧城更新之路
52.西方城市社会学的早期发展
53.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原理》简介
54.有关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探究
55.城市社会学的领域及理论流派
56.社会学渗透下的城市规划泛论——兼论现阶段的中国城市规划
57.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社会学分析
58.基于城市社会学角度重构旧城改造的和谐对策探析
59.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一)
60.从城市社会学视角看我国城市传统古建筑现状——以南昌老城区传统古建筑为例
61.对照教学法进行城市社会学教学的模式研究
62."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
63.教育与城市互动关系新探——《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评析
64.城市社会学带有倾向性的理论问题——介绍《城市社会学》一书
65.从城市社会学角度重构旧城改造的和谐对策
66.新城市社会学
67.我国城市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社会学研究
68.集体消费理论对城市社会学经验的再认识
69.新的城市社会学
70.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化
71.城市空间社会学:溯源与拓展
72.新城市社会学下我国当代艺术社区的逻辑探寻
73.城市社会学
74.北京学——从城市文化生态学到城市社会学
75.社会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76.足智多谋的城市:梦想与忧思——国际城市社会学与区域发展协会2013年学术会议纪要
77.解读《新周刊》的城市社会学
78.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相邻学科关系
79.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80.近年我国城市社会学研究概述
81.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概况
82.必须重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
83.要重视社会学在城市建设上的作用——《新城市社会学》读后感
84.城市的形式与内涵——关于《城市社会学》的课程教学研究
85.对城市旅游景点无障碍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86.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述评
8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解构”与“结构”——新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88.城市研究中的空间分析
89.阅读城市的社会学视角——评《巴黎社会学》
90.评《城市社会学》
91.芝加哥城市社会学与实证研究的发展
92.当代日本城市社会学探析
93.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化
94.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综述
95.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
96.唐长安文明成就的城市社会学分析
97.研究城市社会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介绍郑也夫的《城市社会学》
98.城市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重构初探——以沈阳为例
在绝大多数环境条件下,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和安全总监这“四个人”是难以承担起契约履行责任的,要真正督促项目部兑现合同承诺,履行契约责任,必须依靠企业法人督导落实,否则,很多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建设单位习惯于把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和安全总监作为落实合同责任的“责任人”,其实不尽然,项目部只是施工企业为兑现合约责任临时组建的派出机构。尽管授予了项目部生产要素的配置权和调节权,那只是建立在项目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要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里配置生产要素,强化要素配置效率,通过多种杠杆更好发挥项目要素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市场配置项目稀缺的要素资源,必须依靠企业法人管项目,通过法人管项目的制度安排,更好发挥法人利用制度、行政、经济等杠杆完成要素配置和力促要素热力释放。
二、建设、施工、监理三方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相互衔接,优势互补,推进三方治理机制和工程治理行为标准化
从表面上看,三方治理行为的融合,是相互重叠却又周而复始重复性治理行为,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治理的三方阵容里,有些人习惯了以往施工过程和施工监督过程治理,对此不以为然。正因为如此,一些项目工程才会有各种事故和本不应发生的问题频繁发生。建设三方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标准化,就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覆盖各个运行层面的不同工艺、工法和流程,以及治理考核量化指标,规范管理过程,从资源配置到日常起居,从项目文化到职业操守,从技术交底到旁站监督,从施工动态到验工计价,从竣工验收到创优落地,从考核奖罚到经验交流,从关注施工到受益关切,都要做到标准化,使施工治理过程各个环节和各要素做到有机结合,合理配置,高效运作,构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和控制标准化的治理常态,让纷繁复杂和重复雷同的施工治理过程更透明直观、简洁方便、科学易懂、放心高效,利于三方治理行为有效施行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三、突破三方治理的信息化“孤岛”,推进三方治理信息化融合
近年来,信息化和大数据管理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便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管理方式革命,实现资源和信息有机整合,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延长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治理链条。以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实现三方治理能力融合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是信息和治理统一规划,统一接口,统一监管,防止重复建设,避免自成体系,杜绝互不往来。二是把原本依靠人工力量和单一组织的力量“难做到”、“做不好”、“管不好”、“管不了”和“监控不理想”的生产要素、队伍监控、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生态环保、计量支付、资金使用和合同履约等问题,通过信息化平台,智能化管理,阳光化运作,适时进行远程监控,杜绝人为操作、人为干预带来的管理缺失、管理漏洞、管理真空和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是在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研究,及时决策,及时解决,及时关注后续发展和变化动向,做到发现问题不过夜,研究问题不推诿,解决问题要追踪,不吸取教训不放过。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指导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治理与加强对科技创新研发、科技创新成果运用结合起来,积极总结、推广、借鉴、普及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经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包容发展和跨越发展。
四、“开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减少和杜绝勘察设计缺陷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在众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掀起开来,勘察设计任务也急剧增加。勘察设计院所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也非常突出,加之绝大多数工程位于城市地下,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从已经建设和正在兴建的项目工程看,勘察设计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地勘深度不够,精度不准,工程量不实,设计图纸与施工和线路沿线的百姓诉求发生冲突比较突出。要提高勘察设计质量,首先要超前筹划,给勘察设计单位和建立互动机制的各方以充足的时间,确保它们有时间精力思考、调研、分析、评估和制定解决问题办法。其次要提早与互动各方建立联系,及时通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意图,认真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和治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和科学依据。再次要加强与互动各方动态协作,发现问题及时征询意见,及时纠偏,及时整改,适时防范因为勘察设计缺陷引发的施工安全风险、质量隐患、变更纠纷、概算不足等因素影响施工正常行进等问题。第四要遵循勘察设计规律,既要防止片面压减勘察设计投资和挤压勘察设计单位必要的获利空间,又要防止勘察设计单位为追求利润而压缩勘察设计工作量。第五要建立勘察设计图纸评估打分制度。督促勘察设计企业根据设计意图和勘察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技术指标和设计规范,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校审、反复论证,确保勘察设计产品经得起时间、自然规律和历史的检验。
五、加强与建设主管部门沟通,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准入机制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建设监管
1.1施工企业缺乏质量意识
我国目前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极其缺乏工程质量控制意识,在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个人素质、团队配合等方面上有很多不足。一方面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控制意识,只讲工程进度,不顾质量监管,有时甚至节省工程开支,偷工减料,造成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再有一线的施工人员,他们大多是农民工,自身的安全、质量意识极差,造成施工过程中不按技术要求施工、不按工序施工、不按图纸施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等等,致使施工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样给工程的质量会带来很大的隐患,严重时就会发生质量事故。
1.2施工中质量检查工作不认真,没有很好的控制工程的质量
(1)没有对施工企业及施工人员进行资格认证;(2)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没有质量检查资格证;(3)工程现场质量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
1.3施工技术、工艺落后
城市建设进程在新时代历史时期快速的向前发展,建设工程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时代,在如此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工程施工在技术和工艺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还都是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施工技术基本都是老的、传统的,师傅怎么教就干,再加上自身素质较低,又没有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实际施工操作不规范、不科学,技术变形,严重的影响到工程质量。
1.4设计图纸存在缺陷
设计图纸的准确率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图纸如果存在缺陷,就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建设工程在图纸设计目前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设计图纸自身存在缺陷,设计人员有的能力不够,有的责任心不强,经常马虎大意,尺寸标注错位、不标注,编码错误,设计过于简单不系统等等,导致施工人员无法正确的施工,模棱两可不知如何下手,严重影响着施工进度和质量,设计图纸的缺陷不单影响工程的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工程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1.5缺乏有效的监管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大都是由外包企业完成的,导致建设工程部门的监督管理权利被削弱,使得施工质量控制受到影响,很容易引发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再有我们国家现在的建设工程监理部门,多数都是事业或企业编制,在有限的人力、财力和收费标准又低的情况下,无法把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都是过重于形式走走过场。由于原材料质量的验收,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安全要求等等的质量监督不到位,致使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每次都是出现重大问题后,才会去惩罚,太流于形式,而忘记了监理的职业操守。严重的还有为了个人的利益许多监管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勾结,出具虚假报告,导致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1)市政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前,“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先行,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谨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将质量管理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位。(2)组织好施工设计图纸会审,对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严格审查把关;对施工的材料、设备、人员等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核查、确认。(3)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第一”的控制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建立全面细致的工程质量跟踪档案,严谨的控制各项质量数据,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4)工程施工完成后,要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定,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要通知施工单位,并且要做出具体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3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完善健全施工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2)建立施工各个岗位和岗位责任人岗位职责;(3)对施工所使用的所有设备进行施工前的维护保养,并做好设备故障的备选预案;(4)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质量教育培训,从个人素质到专业技术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施工人员都清楚的认识质量是施工好坏的重要保证;(5)施工前对工程的原材料从质量到数量要严格把关,任何施工的原材料都要有正规厂家的合格证、化验单及质量检测报告,这样就可以把工程质量事故从源头就遏制住。
3.2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个人素质、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从个人管理到团队配合等方面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艺及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施工经验,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施工队伍,逐步的把我国的施工队伍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的、高技术的、高素质、高质量意识的一流施工队伍。
3.3建设工程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1)施工前,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教育,同时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做好标准具体化,认真仔细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并对施工的重点部位要进行技术监督及跟踪管理。(3)技术复核工作是工序完工后运用检测工具对产品进行校核的一项技术工作,也可应用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4)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由施工企业、工程设计单位、工程监理三方共同进行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3.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控制
建设工程除了施工企业自己在工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管理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控制。通过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质量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选择的施工方法、选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全方位监督,必须按照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给予客观、真实的检测报告,保证监督管理的透明化、真实化,对于促进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结语
一般情况下,城市高压配电网指的是110kV配电网,现在经济发展的非常快,电力需求在不断的增加,电网发展也非常的迅速,110kV电网已经慢慢的成为了配电网,保证110kV网架运行的灵活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对城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一)有意识的增加一些220kV的变电站布点
在城市中进行高压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是将220kV作为骨架,而110kv线路则深入到城市用电负荷中心中去。若是经济条件比较好,那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进行220kV变电站布点的增加,更好的对110kV供电网络结构进行优化,这样能够给城市供电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二)根据需要对110kV网络结构进行调整
以往城市中的110kV供电网往往是环形的,而在110kV变电站之间还存在电能转攻方面的功能,这也导致了保护配置非常的复杂,进行运行操作的时候也非常的频繁,电网本身的可靠性没有保证,而将220kV电源点增加进去,能够更好的帮助110kV网络结构进行调整,以往的变电站进线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而新建的变电站可以根据终端型进行考虑,保留以往存在的一些联络线路,做到开环运行。根据需要对110kV的网络接线进行一定的简化,将以往的环形网络结构,调整成星形,这样能够增加配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此外在进行110kV线路接线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T”接的方式,这样若是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大面积停电情况的出现。
(三)选择合适的设备
现在人们和社会对电力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加,人们用电也越来越多,对电力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应该根据需要进行110kV变电站布点的增加,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此外,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建设变电站小型化的需要,在进行设备型号选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Pass或者GIS的配电装置,对于那些关键设备,也应该选择可靠性有保证,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设备,若是经济条件比较好,则可以选择那些合资品牌或者是进口品牌。
二、对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
(一)对供电范围进行明确
在城市中,中低压配电网应该根据负荷情况、变电站分布情况以及管理运行的需要,进行分区配电网的设置。而分区配电网的供电范围也应该明确,并且在增加了变电站点之后,应该及时的对配电网络进行调整,在调整的时候重视中压配电网供电半径的控制,根据需要对中压配电网本身的覆盖范围进行扩大,而配电变压器则应该呈现布点多,容量小的特点。
(二)根据需要进行中压配电设备
以及网架结构的选择中压配电网应该尽量的形成环形网络,运行的时候也应该是开环运行,这样能够在出现事故或者进行检修的时候进行部分负荷的转供,从而减少停电的范围,这便要求中压配电网还应该有备用容量,从而更好的满足“N-1”的需要。
(三)保证架空线路绝缘化以及中
压线路电缆化实现平衡现在,城市建设速度在不断的增加,在用电的时候对电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在进行电缆建设的时候,投资比较高,并且建设的时候还会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所以应该根据城市电网的规划,将电缆建设加入到城市建设统一规划中去,一步一步的进行电缆建设,避免因为重复投资而导致资金浪费。在进行电缆建设的时候应该将共用架空线路利用进去,并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逐步的实现其规格化和绝缘化,从而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造,若是有条件,那么应该重视电缆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在进行老城区改造的时候,更应该重视大架空线路绝缘化进度的提高,在老城区中,街道一般比较的狭窄和弯曲,地下的管线也比较的复杂,在那样的环境中,很难进行电缆的铺设,并且城市供电安全和10kV架空裸线之间的矛盾非常的尖锐,很容易导致线路问题,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而进行架空导线的绝缘化是非常好的一种问题解决办法。
(四)低压配电网
在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在接线的时候比较的简单,并且安全性也有保证,所以应该重视低压配电网电压质量的提高以及线损的降低。低压配电线路一般情况下是将配电变压器作为中心,结构则是放射式,对其供电半径进行控制非常重要,此外,在公用配电变压器中,应该将无功补偿装置考虑进去。
(五)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
想要真正的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涉及的方面比较的广,并且工程集成本身的难度也比较的大,在实现其自动化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到配网自动化的目标,并且也应该真正的认识到投资比较的大,技术方面影响因素也比较的多,并且还应该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好配网自动化工作,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建筑设计统筹于整个建筑工程,包括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注意的细节等,城市区域建筑就是把城市区域的特点与建筑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即建筑设计要与当地的区域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特色性。例如,由于南北方环境、气候的差异,建筑的设计则应该展现出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展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这样的话,才能提高某个城市的审美价值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以北方城市建筑设计为例
1.存在的问题从期刊网检索的结果来看,北方的城市建筑群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北方的气候寒冷,四季分明,然而一些城市的设计者往往照搬照抄南方的建筑风格,建筑的外墙面依然采用灰白的格调,而没有增加一些亮丽的色彩而遮盖寒冷的气候给人们带来的寒意。第二,在城市的规建筑划设计上,忽视了阳光与建筑格局的关系,忽视了建筑物的位置与风向的关系,忽视了季节性变化等,一些在夏天看着很美的景观,到了冬季就成为摆设。另外,北方具有广阔的空间,却忽略了这样广阔的空间如果没有建筑物的遮挡,势必会使冬天深受冷风的侵袭。第三,在一些寒冷的地区,外墙外保温设计不合理,使之成为摆设,没有实际的作用。
2.区域建筑设计的改进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很重要,首先,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图纸以及水质等,在整个建筑设计的环节中,要时刻注意外部环境的微观变化,禁止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其次,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并结合当地的区域特点,对外部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尽量做到与区域相互融合,也可以根据城市区域的特点设计整个建筑物的外观,例如,外墙的颜色、是否需要建女儿墙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区域的环境气候等,在其周围种植一定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可以美化小区,为居民带来较好的观赏效果。除了种植花草树木之外,还可以在建筑物的中间设置水池,水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起到平衡温度的作用。如果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很恶劣,还要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设计,比如,屋顶的形状,圆锥形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散热面积。
3.建筑材料的选取节能材料是住宅节能的根本性依据,屋面的设置,门窗的性能等各项指标能否符合设计要求都是由建筑节能材料最终决定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材料施工时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监理人员对材料质量的监督也要加大力度,要求建筑方尽可能的采取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材料进行加工和施工。随着这个新型材料的不断研发和批量化生产,使得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要紧密的结合施工地点的的实际情况进行技能方面的材料的选取和合理的施工。
4.建筑单体设计的改进对于屋顶的节能设计可以采用坡屋顶,利用建筑材料自身的性质,还可以在屋面设置保温层,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隔热屋面、蓄水屋面或者种植屋面等,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墙体的设计要做好保温、防潮、隔热等,有些环境气候比较恶劣,这时还要进行特殊的构造设计,如寒冷地区的夹心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以及国外较多采用的导风墙体设计。建筑门窗设计主要是增加室内的采光和热量,可以让其位置在冬季有效地利用阳光,增加房间的得热和采光,提高保温性能、降低通过门窗传热和空气渗透所造成的建筑能耗。在夏季采用有效地隔热以及遮阳措施,降低透过门窗的太阳辐射得热以及室内空气渗透所引起空调负荷增加而导致的能耗增加。建筑的平面设计,包括包括形状,建筑长度、宽度以及平面布局等。平面设计主要是根据所属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例如,经常下雨的南方小镇,建筑物就适合采用坡屋顶,有利于雨水的散失。增加建筑的宽度可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对于9层住宅建筑,当宽度由11m增加到14m,能耗可以减少6%~7%,若增大到15-16m,能耗可以减少12%~14%。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