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教育技术装备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装备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技术装备论文

第1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到会并发表了讲话,来自成都、北京、上海、南京、太原、哈尔滨、呼和浩特、沈阳、兰州、武汉、南昌、广州、青岛、厦门、苏州、唐山等20多个城市及陕西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领导莅会,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上海市市西中学林勤副校长等40多名不同城市的知名中学校长参与论坛,来自海峡对岸的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学韩长泽先生介绍了讯息科技装备在台北高中以下学校的配备与运用情况。德州仪器等10家知名教育装备企业代表也参加了此次盛会,并为大会带来了前沿技术展示和校园应用案例。

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已分别在南京、广州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三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围绕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研究实验室内涵发展与提升、研究探索书香校园智能化发展、探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努力使教育装备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化发展。

本次大会在报告质量上严格把关,主论坛、信息化建设分论坛以及实验教学分论坛均呈现出了多份精彩的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在主论坛上乔玉全处长作了题为《新形势 新机遇 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报告,从总揽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学校教育装备配置的要求。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张庆所长作了题为《统筹联动:成都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路径思考》的报告,为大家展示了2015年成都教育在中西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本位思考,勾勒出成都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要求下装备工作的轮廓与路线图。另外,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发言也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李校长以轻松、幽默的演讲风格,为教育装备工作者解答了学校装备的焦点与热点问题。

本届论坛的2个分论坛也同样精彩,报告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来自教育装备职能部门的管理性方针指导,又有来自学校方面的特色化装备配置汇报,还有来自企业方面对于教育装备研发和试用推广的案例。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龙树基主任在实验教学分论坛上作了题为《试论学前教育装备工作的建设和发展》的报告。龙主任通过枚举广州市的部分特色幼儿园案例为与会嘉宾勾勒出广州市学前教育在教育装备方面的发展蓝图。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技术科宋涛科长在信息化建设分论坛上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重视细节规划 成就技术之美》的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和具体案例图片阐述了信息化装备配置在工程施工和后勤应用管理过程中,应重视细节规划来实现信息化装备技术之美的观点。

本次论坛收到论文496篇,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陈庆同志的《学前教育机构玩教具装备的探究》等10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40篇论文获鼓励奖。

第2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此次论坛的顺利举行,得到了各城市教育装备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企业的鼎力相助,也得到了各界朋友、各位嘉宾的关心和关注。在此,我谨代表论坛理事会,向所有支持、帮助、关注论坛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届论坛是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一次“平等、合作、学习、交流”的顶级峰会,是一次引领中国城市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高端论坛,也是一次促进教育装备部门、学校、教育企业密切合作的交流平台。无论是论坛的举办方、发起者,还是参会的嘉宾、代表,或是优秀的企业代表、观众,都分享到了论坛的成果。可以说,本届论坛达成了既定目标,获得圆满成功!

本届论坛在首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规模之大:本届论坛由《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主办,知名企业蓝鸽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等14个城市的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共同倡议发起,共有来自广州、深圳、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17个全国重点城市,珠海、苏州、佛山、唐山等28个知名城市的教育装备部门及学校、知名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

规格之高:本届论坛的轮值城市—广州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城市,其教育装备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也为本届论坛增色不少。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薛彪主任到会致开幕词,并对论坛的学术性及对教育装备行业的沟通交流的平台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广州市教育局吴强副局长致开幕词并宣布开幕。本届论坛协办方—蓝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辅导电视运营公司董事长张新华先生也到会致词。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教育装备部门都在主论坛上作了报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网件(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德州仪器公司等业内国际知名企业均受邀作技术报告。

内涵之丰富:本届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十二五”期间,教育装备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均衡化开展工作,本届论坛充分领会“十二五”教育规划精神,与时俱进,无论是主论坛还是分论坛,都围绕“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建设”“装备标准化建设”等与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重点议题进行;本届论坛还开展了征文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299篇,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有5篇论文获得了优秀奖,为提高论坛学术水准、推动广泛参与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论坛安排了参观广州市特色学校及考察业内知名企业,使各位代表亲身感受到了广州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示了教育装备在创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强大推动力。今天下午,我们还将驱车前往中国第一个特区城市—深圳,相信我们将能更深的感受现代教育装备的强大感染力。

影响之深、之广:首先,本届论坛参会人员涉及教育装备阵线、教育教学阵线、教育企业阵线,能密切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推动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协调发展。其次,本次论坛将极大提高主办城市广州在教育装备行业内的知名度,并将有效推动其教育装备事业的发展。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主办方还邀请到了台北市教育局督学以及台北市、高雄市相关学校校长参会,介绍台湾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扩大了交流覆盖面和论坛影响力。

第3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电化教育;多媒体;资源利用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利用幻灯、投影、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语音实验室和电子计算机等视听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现在,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除利用常规电教手段外,主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网络的运用,极大地延伸了教育教学空间,给平寂的电化教育平添了许多魅力。但事物都具正反两个方面,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积极的方面,又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并解决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硬件投人,无软件资源或软件资源开发的量与质不足。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资源库软件与硬件技术不匹配。

(2)现代技术设备配置不够合理,功能闲置多。要么一味求廉,要么一味求新。结果配置高的却功能闲置太多,造成大量投资浪费;或者是为了“节约”,配置低的功能不够用,须几个月就升级,造成重复建设,这也是一种投资浪费。

(3)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学校网络教室的利用率很低,只是应付外来参观和观摩教学,平时闲置在那里。

(4)计算机教学代替了现代技术教育。在工作实际中似乎出现了电化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搞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从原来电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变成了电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2教育信息化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

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看作是发展教育信息高速公路,只有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才能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

(1)教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认识,进一步理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体制,切实转变职能,落实好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在机构改革中,以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的建设。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充分论证,使设备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尽可能升级、改造大多数学校原有的电教室、语音室等,使其为现阶段的教育和教学服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随着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量配备,教育装备技术水平愈来愈高。学校应充分重视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和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提高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从领导到全体教师在观念上,要冲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羁绊,确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学校观和质量观。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倡导教师重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由浅人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办公的各个层面。

(3)培训、指导广大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工作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a、辅原则。不能为使用电教而用电教,也不能变“传统满堂灌”为“电教满堂灌”。“辅助”两字很重要。应该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将抽象知识和微观现象具体化、显现化。

b、科学性原则。课件的制作不可违背知识和认知的科学性,不能杜撰一些不合事实的媒体软件。

c、实验优先原则。应该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理科实验教学仪器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那些科学实用、现象直观、性能稳定可靠、能正确反映科学规律和自然现象、体现教学思想的实验仪器,决不可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替代实验仪器。在理科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验,尤其是微观实验和理想化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或较难实现的;实验中现象不明显的、反应过于剧烈或历时太长的;场面太大,不能去参观的(如卫星发射过程等),不做实验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利用计算机则可以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机械抽象为生动具体,使本来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变为具体、形象。从而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深刻理解抽象和复杂的内容。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实验都要由计算机来完成。

d、注意性原则。课件的设计,除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外,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有意注意。对此,制作课件时,不要过分的装饰背景、声音及对教学帮助不大的动画应尽量少出现。同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尽量避免四五十分钟全程计算机教学,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

e、实效性原则。无论什么手段和方法的选用,都须考虑实际效果,不能一味去追求“先进”或形式“多样化”,不能为电教而电教,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为此应该做到: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的优点,什么媒体效果最好,就用什么媒体。

f、高效率原则。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课内大运动量,课外减轻负担”。运用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媒体和软件的穿插安排要紧凑、合理、信息量大,比传统教学能节省时间,使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第4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一、教育装备人才现状与需求

2012年3月,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为了准备《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2012版)》的编撰而进行数据收集工作,从而向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的各个省市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的部分问题是用于了解各省市一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现状的。据不完全统计,在职称方面,各省市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平均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22.30%,中级职称人员占35.81%,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41.89%。在学历方面,平均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占6.01%,本科学历人员占49.73%,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44.26%。从职称结构上看,感觉还是基本合理的,但是如果从学历结构上看,就显得学历层次过低了。进一步还了解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经历也显得与教育装备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所学专业较为复杂,其中管理学与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人员所占比例稍微多一些;在工作经历方面,从事过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占有一定比例但数量不多。在全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教育装备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如凤毛麟角。一方面是教育装备事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教育装备人才缺乏的现状,教育装备人才培养问题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目前,教育装备的人才需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研发方面的人才;(2)管理方面的人才;(3)理论方面的人才。教育装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所以这3个方面的人才首先应该在教育教学上具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不懂教育教学是不具备成为教育装备人才基本条件的。若从学历层次考虑,一般地讲,研发方面的人才应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管理方面的人才应该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理论方面人才应该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能够培养教育装备人才的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十分全面而且复杂;除了要懂得教育教学以外,他们应该懂得装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制造,尤其应该具有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设计制造经历,即应具有理科与工科的知识背景。同时,他们还要具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化管理(如项目管理、运筹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另外,还要对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有所掌握,如教育传播学、人机工程学、教育技术学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应该在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具有研究造诣。之所以要对教育装备人才提出这样高的要求,是由教育装备的本质决定的,因为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是宇宙间最为复杂的人的头脑、人的心智(详见《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2012年11期《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以及主客体关系》一文)。

二、教育装备学科建设历史与经验

2002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开始建立教育技术系,并于当年9月份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入学,专业为教育技术学,共计1个班31名学生。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年初,北京市各高校开始申报新专业,教育技术系也开始考虑建设新专业问题。2002年年底,教育技术系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为新建专业进行策划。在祝智庭教授的建议下,教育技术系决定申报两个新专业:教育装备技术专业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其中教育装备技术的名称为祝智庭教授所起,并提议逐步建立教育装备学学科体系。2003年9月份教育技术系招收2003级本科生78名,教育装备技术专业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各一个班,每班学生39名。自此,全国第一个教育装备本科学科(3级学科)正式建立起来,专业定位为教育装备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方面。

教育装备技术本科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在教育技术领域从事教育教学装备的设计、开发、管理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包括各种教育设备开发公司、各种教学仪器公司、各大专院校条装处、政府机关设备管理部门。”确定的培养规格为:“(1)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2)系统掌握教育装备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掌握计算机、电子电气、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具有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从事与职业有关的科研工作。(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在课程设置方面,为了体现知识的教育性与交叉性,同时还开设了教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实验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于2002年开始申报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获国家学位办批准,9月份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共分为3个研究方向:教育装备研究方向、智能教学系统研究方向、远程教育研究方向。2003年招收研究生总数22人,其中教育装备研究方向研究生共有6名,该方向研究生专业定位为教育装备管理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上述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外,2003年由首都师范大学统一招收的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共计30人,他们的课程设置中有相当部分内容属于教育装备学。

研究生学段的教育不同于本科生,他们不是以完成规定课程为主,而是在学习期间主要学会问题研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训练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2003年秋季入学的教育装备方向研究生,在2004年7月的“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和该方向教师一起有12人分获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如图1所示)。其中,研究生的《教育装备管理浅析》一文荣获一等奖,《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体制初探》和《电力线通信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获得二等奖,《教育装备的发展特点分析》和《教育装备技术再认识》获得三等奖。

图1 教育装备方向师生获奖证书

三、教育装备理论发展历史与趋势

2003年到2009年期间是教育装备学科建立、建设、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内教育装备理论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到2009年则达到了该时期发展的顶峰。其特点是人们开始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大量属于教育装备管理方法的文章和著作涌现出来,主要表现在评价方法、测量方法、预测技术等方面。除此之外,这个时期还有很多专题会议出现,期刊文章水平也大幅提升。

国内外主要期刊上发表的教育装备相关文章在这段时期(2003年至2009年)内的总数已经达到2万多篇。从2003年全年正式发表1173篇发展到2009年全年正式发表7637篇,提高了近6倍,图2反映了这个时期教育装备期刊论文年发表量的趋势情况。除了数量以外,论文质量也大幅提升,相关文章开始在国内外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其中各种重要索引期刊文章的发表数量见表1。

表2开列了从2003年至2009年教育装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情况。从论文题目上可以看出,这段时期内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是科学管理与政府采购问题。

四、教育装备学科发展建议与预测

从2003年全国第一个教育装备专业建立起,至今教育装备的理论发展已经历了11个年头,在认识论、方法论、道德论、历史观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发展方向与模式还存在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教育装备技术本科专业已于2008年开始停止招生,该专业停办;但是硕士研究生层次的该专业仍然保留。通过对上述专业创办和经营经历总结,为我国高校教育装备学科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由于教育装备人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与复杂性,在本科生阶段开办教育装备专业是不合适的,建议从研究生阶段再开设本专业。

(2)教育装备硕士研究生专业招收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理工科背景,这对今后理解教育装备的工作原理和研发过程都是十分有利的。研究生阶段以学习科学管理理论为主,特别是在管理科学方法上的研究应加以重视。建议由师范院校开设该研究生专业,并为在读研究生提供教育教学实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具有教学经历,懂得教学。

(3)如果能够进一步开设教育装备博士研究生专业,则该专业应该重点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应该具有理工科的本科背景,管理学的硕士背景,这对于成为真正的教育装备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第5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科学规划,促进教育装备均衡发展

突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一个重要的工程。2007年,长沙市出台《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对全市中小学装备条件标准作了详细说明。2008年起,湖南省启动了“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对实验室、音乐室、体育室、美术室、卫生室、计算机教室等功能用房的建设和配置制定了详细标准,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浏阳市将以省“合格学校”的创建为抓手,重点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优先考虑建设项目,促进浏阳城乡中小学校装备的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装备建设

“十二五”期间,浏阳市科学合理地规划实验、电教、图书等各项装备的发展,力争全面完成“标准化实验室”“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三大工程建设任务。到“十二五”末,100%的中小学(完小以上学校)实验室将按照省颁标准进行装备,各功能室也将按照教育部及我省建配标准进行装备;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城区和农村规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其余学校100%配备移动多媒体,计算机生机比达到6:1,师机比达到1:1,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到“十二五”末,小学生均图书达30册,中学生均图书达40册,阅览室报刊配置中学达到100种以上,小学达到80种以上,100%的中小学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建设好电子图书馆。

根据需求,灵活合理进行装配

装备配备的原则是好用、够用、实用,因此要多关注学校及教学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灵活合理进行配备。每年年初,我们会要求学校根据各自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对装备建设项目进行申报,教育局实地考察论证后,科学合理地对全市装备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在具体仪器、设备、图书的选用上,我们也充分考虑学校实际的教学需求和课程要求,比如对于“班班通”设备的配备,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我们一般建议采用移动多媒体的形式,其他的则采用传统的“班班通”模式。对于传统模式的“班班通”,我们也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需求对设备进行灵活搭配,常见的有三种搭配模式,模式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短焦投影+计算机;模式二:投影机+计算机;模式三:平板电视+计算机。

整章建制,促进教育装备规范发展

提高装备认识,服务现代教学

浏阳市教育局每年召开一次教育装备工作专题会议,强调教育技术装备对服务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指导学校开展好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研、培”工作。各级各类学校也高度重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或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工作部门,不断提高学校对装备工作的认识,强化领导责任,从而充分体现装备工作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核心价值。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章程

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制度的建设,对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效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和增加教育的效益都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浏阳市制定了《浏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细则》,使各项装备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此外,在全市中小学仪器室统一配备了教育装备管理专用电脑,安装了《浏阳市教育装备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电教设备、图书等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装备管理效率。在加强学校装备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浏阳市装备站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如《办公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招标采购制度》和《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了仪器、设备、图书等货物质检的一系列工作流程,站务工作做到了一月一小结一布置,一季一总结一安排,站内工作人员按本站的《目标管理实施方案》进行月评价,季考核。

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每年年初,浏阳市教育装备站将制定《浏阳市××年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考核标准》并下发至各学校,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两次教育装备工作专项督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亮点摄像制成VCD,并在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点评,树立一批教育装备工作的先进单位,对于那些对装备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应用不充分的学校,则将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促使学校加强对教育装备的管理和应用。

加强扶持,奠定教育装备牢固基础

强化指导,提供装备学习平台

为加强装备的管理及应用,浏阳市编印了《浏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手册》,系统地介绍最新的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装备相关的政策法规、浏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管理制度、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研究等,为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

加大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为保障装备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建立好装备经费来源的长效机制。我市采用的方法是,一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我市实际情况确定学校装备经费所占公用经费的比重,做到专项资金,专项支出;二是将装备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比例逐年增长;三是通过学校自筹、社会捐赠、上级争取等方式,拓宽装备经费来源渠道。同时,实行装备经费 “集中管理,分校使用”的工作机制。

提升素质,加强装备队伍建设

装备事业的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根据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各中小学配备了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促进装备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其次,加强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我市每年至少分别组织一次试验员、电教网管员、图书管理员的培训,逐步提高装备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督促学校按相关文件落实好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待遇、工作量及职称晋级等问题。并且每年开展一次“三员评优”活动,加强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加强研究,注重教育装备实际应用

全面开展装备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使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使其更为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是浏阳市教育装备工作的一个大课题,为此,浏阳市成立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题领导小组,指导全市老师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同时,我市中小学坚持课余开放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把课堂向课外延伸,着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育装备的最大效益。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图书综合效益,做到让书“多” 起来,让书“香” 起来,让书“动”起来,我们鼓励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工程。

大力加强学科实验教学

学科实验教学活动是最直接的素质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浏阳市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与素材,因此,我们鼓励全市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的对实验进行创新,大胆地进行自制教具的制作,积极推广有价值的应用成果。为方便实验教师的经验交流和推广学习,我们创建了实验老师qq交流群。同时,市里每年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如“中小学生实验创新大赛”“小发明”“小制作”“电脑制作”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此外,为督促学校提高实验开出率,我们由教科所和装备站每年分别组织一次毕业班、肄业班学生的实验及信息技术操作考查。并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将考查结果纳入到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去,从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育人效益。

积极组织装备教研活动

第6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一、对行政管理队伍加强培训

在抓装备管理队伍建设时,首先注重抓装备部门自身的建设。近四年来,中心每周定期举办业务公开示范课,每位职工结合自己从事的岗位自选课题,从管理知识到实验操作技能,涉及“建、配、管、用、研”各方面的内容,轮流讲课。前后有130余人次上台讲课,这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教职工业务素质。

为了更快、更好地提升职工的工作水平,中心出台了《关于实施“深入基层学校,服务装备管理”工作的方案》,以服务基层、服务教学为目的,安排工作人员包校服务,每月用4天时间深入学校、深入一线课堂,手把手指导教学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工作。仅2012年,5个服务小组200余人次分别对二中、十六中、十一中、综合高中等50多所学校进行了服务指导。立足基层学校深入交流和探讨,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和需求,掌握各校实验室管理方面的情况及问题,还充实了中心职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2012年,中心实施了人才培养工作,派出3名工作人员到学校驻校1年,参与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增加实践工作经验。

为鼓励职工撰写论文及承担课题研究,设立奖励基金,几年来有14名职工在国家、省一级的刊物上30篇,2人完成了2项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

中心利用全国教学仪器展示会、全国的管理培训班以及装备工作论坛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走出去学习,使职工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经验。每年外出学习的人数达30余人次 。

中心进行职工业务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对我市所辖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人员做出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从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职工每三年接受一次相关业务培训,并颁发培训合格证。每年暑假对全市的装备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自“十一五”以来已培训4 000余人次;培训的内容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各项制度、各种账簿表册的实务操作,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新管理的培训,如新颁布的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培训、新实验操作培训等。

管理人员是整个实验大军的重要组织者,抓好了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对整体工作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实验教师队伍加强培训

这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队伍,也是中心的工作重点。实验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实验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在培训实验教师方面,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研活动提升内力

2005年,中心建立了太原市中小学实验教师档案管理体系。2006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图书管理、实验教学教研活动的通知》,对当年教研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规定每月组织一次全市理、化、生、科学实验教师教研活动,同时对全市中小学校进行了划片分组,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教研活动组织机构。从2006年至今,共开展了150次实验教研活动,参加人数达5 000余人次。

2.实验培训强化操作能力

初期培训内容为管理知识与实务操作,目的在于强化实验教师的基础管理业务素质。中期培训内容以规范实验操作、提升操作技能为重点,让实验教师现场演示现行初、高中理科实验的规范操作,并请学科专家点评指导,辅以现场交流,促使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规范化、科学化。其后则是根据课程改革和实际教学需要,在原有基础上鼓励教师创新、改进实验。例如在2006年,在理化生实验教师实验观摩公开课活动中,太原五中的左光亮老师做的细胞膜的渗透压实验,成功地用鸡蛋膜作为材料完成实验,解决了这个实验无法取材、无法演示的困难。

数年来的持续推进,让我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实验教师准确掌握实验室管理知识,熟悉教学仪器的性能、保管、维护、使用,实验操作能力大幅提升。从原先不少教师畏惧一些复杂的实验、选做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到当前能用多种方法操作一个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使用效率。

3.评实验能手调动积极性

通过评比实验能手,调动广大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教研水平。自2003年,中心就组织实验教师能手大赛,并组织实验教师实验操作公开课,实验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任晓杰等163名市实验教学能手和标兵、詹国顺等18名省实验教学能手。

2011年,中心将实验教学能手初评与理、化、生实验教师教研活动融为一体,既促进教师之间知识交流,又保证了评比的公正性。如比赛中太原五中一名教师在演示操作高中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时,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选择安琪酵母粉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水族箱增氧气泵通气,利用恒温水浴保温保证酵母菌新陈代谢速度,优化实验过程,效果非常明显,受到与会专家和实验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对任课教师队伍加强培训

这是站在教学第一线的队伍,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雄厚力量。由于他们的学识水平较高,因此对实验教学应起到更大的作用。

1.坚持自制教具

现在,教育经费比较充裕,对绝大多数地区来说,购买一般的教学仪器已不成问题。但是,教师仍需坚持自制教具,因为自制教具可以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强化探究精神,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当前,学校教材基本统一,教学方法却是可以多样化的,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配以相应的教具,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2007年,中心邀请全国自制教具能手、我市尖草坪区新城中学王树森老师作了题为《如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自制教具活动》专题讲座,介绍了自己多年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和潜心钻研教材、解决教学难点的经验体会,以及带动师生自制教具的心得。

我中心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中小学师生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以培养师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参评教具普遍由以往的验证性转变为探究性,外形比以往更加精致,创造来源也由以往的教师教学应用转向学生动手实践。同时,更加注重自制教具创造的简易性,90%以上是利用日常随手可得的物料来制作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

在全国和山西省中小学自制教具、幼儿园自制玩教具评选中,我市有多件作品获奖。在2012年山西省自制教具评选中,我市45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作品15件、二等奖作品16件、三等奖作品12件、优秀奖作品2件。其中《倒顺开关探究车》《多功能量角器》等9件师生作品还被选中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中小学自制教具评选。在全国的评选中获二等奖的作品3件,其中学生作品1件;获三等奖的作品6件,其中学生作品2件。

2.开展实验技能竞赛

太原市中学理化生教师实验技能竞赛是中心2012年新开展的一项工作,与能手比赛不同的是,竞赛是针对我市中学理化生一线教师,目的是深化我市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加快提升理化生教师实验教学素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了县区、学校的初赛工作,报到市里参加竞赛的教师142名,竞赛工作正在开展中。

3.组织外出培训学习

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及分管校长参加全国、各省、市组织的会议、教学活动、新标准培训,如数字化实验教学培训、图形计算器应用等,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逾500人次。2012年5月,中心组织13 人参观学习了北京市教委组织的“2012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校长论坛”和“第三届北京市高中生技术设计创意大赛”,我市参会的2位校长还接受了中央台的采访,畅谈参会的感受,我们领会到了发达地区在开展技术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活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先进经验。

4.“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教育教研工作是教育高位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教育装备科研工作的意义更加深远。我们组织我市的“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依据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这一总课题,我市已有“太原市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调查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教师技术运用能力成长的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等33个子课题获准立项。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2012年7月,在教育部教仪所的支持下,中心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做了开题培训,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理科教研室主任刘强博士、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温红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江丰光博士都在培训会上做了精彩的辅导讲座,为太原市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切实指导。2013年年初,中心就课题研究进行了研讨,来自33所学校的各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的阶段目标、研究的主要进展、主要亮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研究计划等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7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1 围绕教育发展大局,创设技术环境

实验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十二五”期间,浙江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对此,我们在推进实验教学工作中,紧扣下一步浙江教育发展面临的质量、公平两大中心任务,注重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和多样化,注重对教育技术环境的构建。

强化政策引领 2010年,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紧紧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提出要“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2011年,浙江省率先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加强和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传统教室、功能室和实验室的改造,并积极探索与推进基于移动终端、3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电子书包和移动学习等现代信息化教学学习方式。

突出实验室多样化发展 为满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以促进多样发展为基本理念,自2009年开始启动实施了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程,按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创新实验室多样化建设和基础教育装备达标建设”的基本思路,开展了标准化实验室、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高中新课程配套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建设项目,服务教育均衡和多样化发展。2012年,专门组织力量修订了《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遵循“必配标准化、选配多样化”的基本理念,对各类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提供了有效指导。2013年,浙江省在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建设和更新科学实验室和专用功能教室的同时,为全省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配备科学实验室,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并为学校特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支撑。

2 紧抓课堂应用,深化实验教学

深化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近年来,浙江省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为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着力在“改变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创设实验情境、转变实验方式”等方面下功夫,深化实验教学。

优化实验设计,突破教学难点 实验教学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实验设计。传统的实验设计往往受实验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形象、生动地呈现知识点、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环境。技术环境的更新和配备,为实现优化验设计创设了条件。如应用新材料可以改进实验器材,将光传输、热传导等原来实验难以直观展现的概念和规律通过简便的实验操作明显呈现,顺利打破了教学的瓶颈。应用新设备重构实验设计,针对瞬时速度、静摩擦力、电场强度、库仑定律、光弹性形变、涡流的成因、牛顿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难以理解的抽象物理概念和规律,利用传感器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优化方案设计,化无形为有形,为学生创设思维的台阶,有效降低学习难度,突破知识难点。应用新技术优化实验过程,借助传感等技术从定量的角度精细反映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充分延伸学生感观,变传统实验的不可能为可能,让学生在数字化条件下对实验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感知和多视角的探究。杭州市萧山区义蓬小学利用“温变油墨”这一新材料,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热传导现象;富阳中学利用传感器等现代技术装备优化实验方案设计,研发了100多个与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配套的创新实验,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创设实验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验教学中实验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效方法。如应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可以直观展现抽象的知识,不仅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色彩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用二维和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从而把文字材料获得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展现理想状态下的实验环境,突破传统实验在时间、空间和器材等方面的限制,让原来不让做、不便做和不能做的实验得以生动展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实验教学创设特定教学情景,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产生“超越现实、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实现情景互动教学。温州市龙湾中学借助谷歌地球开展地理实验教学,将地球玩转于手掌间,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中学利用三维虚拟显示技术开展“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等实验教学,化静为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进行直观感受,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实验模式,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的目标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创新实验方式,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如应用数码显微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清晰度、多画面、无延迟的交互式实验教学手段,变传统的、孤立的实验观察为生生、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探究;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自动采集校园内各种动态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为学生构建开放、有序的自主探究实验教学环境;应用二维码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实验探究走出校园,通过家校联动等方式,让学生针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科学问题自发开展各种小课题研究;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并开展实验探究,探索建立自助式实验运作方式和评价体系。德清县德清一中开展自助式实验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并开展实验探究;嘉兴市实验小学借助二维码和无线网络环境,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为学生自主探究校园树木提供便捷学习方法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加强组织管理,保障教学成效

严把教学仪器质量关 教学仪器设备是实施实验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其本质是一种教学设计,宗旨是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效果。自2009年开始,我们建立了教学仪器产品教育适应性评审制度,对教学仪器设计方案、安全性能、材料工艺和实验效果进行第三方评审,确保优质产品进校园、进课堂。同时,针对教学仪器采购的实际困难,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教学仪器设备政府采购整体解决方案,提出了“公开招标、资质入围——网上竞价、择优选用——合同签订、集中配送——验收结算、综合评价”的政府采购整体思路,开通了普教仪器政府采购协议平台,有效避免了教学仪器设备政府采购中存在的程序合法但结果不公等问题,最大限度保证了政府采购效益。

依托信息化实现过程评价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实验教学有效开展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建设覆盖全省中小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相融合。平台一方面实现了教育技术装备配备、设备管理应用、实验教学开展等信息实时在线管理和分析,对实验教学进行宏观监控;另一方面,可针对某一具体实验就实验设计、实验要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微观评价和反馈,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构建全省互联共享的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提供丰富的实验教学在线资源,使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并为教师、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验提供技术支撑。

第8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技术装备是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检查仪器设备的到位率、专用教室的建设、内部设施的完善和仪器设备器材的补充更新等。文中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师水平、积极参与招标采购等方面,就装备工作如何迎接督导检查,全面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教育督导  教育技术装备

从九十年代中期,河北省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达标验收开始,到2000年“普九”巩固提高和复查工作,再到2006年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十几年来,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系统一直积极配合并参与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不断加强各地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全面理解督导评估内容。准确把握评估重点

(1)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

《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共五个部分,包括领导与管理职责、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发展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

在督导评估中,装备评估的内容和重点不仅仅是专用教室和仪器设备,除了领导管理、经费投入、还有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控辍保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注重的是学校整体装备水平,而不仅仅是少几件仪器就通不过这么简单。

(2)装备部门的评估范围和依据

从2006年起,省政府对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相对于“普九”来说,督导评估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对于装备部门,“建配管训用”的范围不再仅仅是义务教育阶段,而是增加了高中、职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进修学校、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仪器配备标准,2009年又出台了高中通用技术装备规范和高中仪器配备目录,近期下发了三类特教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学前教育配备标准,依据《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职教仪器设备配备依据专业设置而定,主要以仪器设备的价值来定;进修学校主要有初中理化生和小学科学数学等仪器设备,一般数量都不太大;成人教育也是依据当地经济结构来设置专业,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按实际价值计算。

(3)装备部门的评估重点

①结合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努力推进学校专用教室的全面达标。近年来,各县都在建设一批标准较高、规模适宜、管理规范的标准化学校。同时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因此,学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配备数量也要按照学校的轨制和班额进行配备,使装备工作向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从近几年督导评估的县情况看,改善办学条件的大部分资金是用于建设校舍、盖房子了。据对90个县(市、区)近四年经费投入统计,用于学校常规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四项经费投入的比例,约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总投入的12.5%,80%多的资金用于基建项目,有些示范性高中基建项目更是巨额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严格审查图纸,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包括实验用房的数量、面积要按照标准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应配备什么样的实验用房,它的建筑要求、环境要求,固定设施,实验室设备等。规划要一步到位,如果资金不够可以分步实施,避免出现新建实验室就不达标的问题。专用教室要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比如仪器室和实验室不能离得太远,体育器材室不要安排在楼上,图书室也当尽量在楼下等等。

义务教育阶段专用教室的配备,基本沿用“普九”复查标准(一般初中19室、小学12室),规模较大的新建中小学专用教室应达到15种,并根据轨制配备个数。

唐山迁安市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学校规模也比较大,初中全部建立了组培室并配备了组织培养仪,还建立了数字星球室,配备了天体运行仪等,许多学校专用教室数量超过了配备标准。

示范性高中专用教室建设,按照2009年高中实验室建设规范标准进行建设,增加了生物实验室数量,过去16轨制4、4、2,变为现在的4、4、4,增加了通用技术设计室和实验室。目前我省已建成20多个通用技术实验室。我们要求各高中即使暂时建不成,也要预留出建设通用技术设计室和实验室的实验用房。

②内部设施的充实完善和仪器设备器材的补充更新。从全省总的情况看,与建设校舍相比,内部设施建设相对薄弱。2010年4月份,我们到承德滦平县,温总理去过三次的偏桥乡村。这个学区布局调整已基本到位,好多学校都新建了综合实验楼,但是楼内专用教室里却是空荡荡的,没什么内部设施和仪器设备。这种情况在全省较为普遍。近几年的督导评估要求各地在迎检工作中,按照教育部新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将教学仪器的补充和更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义务教育阶段新仪器配备标准,与旧目录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在配备要求上,取消了原来的i类、ⅱ类,改为基本配备和选配两种;在配备内容上,取消了一些旧的实验项目和仪器,增加了一些新的实验项目和仪器。对仪器设备的检查也是主要看四年来的发展变化。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阶段新标准至今正好四年,主要看新标准的新增情况。在检查前,我们将新旧标准进行了比对,筛选出新增仪器进行抽查,比如变化较大,最能体现课改理念的仪器。即小学数学中一些与玩教具相结合的、低年级学生用的彩色塑料仪器,新颖、醒目,让孩子在玩中学,更具趣味性和人性化;小学科学中各种组装材料,由玻璃变为塑料的量桶量杯(更安全);初中理化生由演示变分组的仪器等。新课标淡化了演示和分组实验的界限,演示变为分组,很多实验过去学生只能看,现在自己也可以亲手做了。比如初中生物的眼球解剖模型(6倍自然大)分为25组,心脏解剖模型过去只有一个演示的,3倍自然大,现在分为25组。仪器室的仪器,摆一排,一目了然,配没配新目录仪器,大致配了多少,一进仪器室就能看出个大致情况。检查仪器的到位率,主要看课改后新增实验项目能否开出,能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实际检查和统计数据看,各地在加强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课改新增实验项目所需常规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都得到了补充和更新。全省中小学常规仪器增长率在20%~30%之间,其中小学数学、科学都在30%以上,增长最快,约1/3的常规仪器是课改后的新增仪器。

各地还新增了一部分仪器橱和实验台。仪器橱的数量以仪器全部入橱为标准;小学实验台也有标准,高度是610mm。

③图书及图书馆建设。近两年全省进行了每年1个多亿元的农村中小学循环图书招标采购工作,2008年、2009年每年装备农村中小学图书馆5000所。据学校反映,这部分图书质量较好,可读性较强。由于是省里统一配备的,我们做过招标的一些具体工作,也比较熟悉这些图书,因此我们在督导中主要检查县里自己配备的部分。每生2~4元钱的图书购置费所购置的图书,是否将“普九”时凑数的旧书剔换下来?图书馆建设情况,一级图书馆有多少?有条件的地方是否配备了电子图书、电子阅览室?评估人员在检查图书馆时,经常问图书馆的老师:您读过几本书?有时随手拿起一本名著问:您读过吗?谁著的?讲些什么内容?时代背景是什么?多数老师答不上来。据统计,2009年督导评估的43个县(市、区),小学生均26册,初中生均40册,高中生均37册(要求小学20—25册,初中30~40册,高中45~50册),可见高中生均册数普遍不足。省一级图书馆的范围已由过去的唐山、石家庄、秦皇岛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市区向全省各市扩展,覆盖邢台、保定等市。图书馆发展较快,建成一批“人文加特色”的标准较高的图书馆,并开展“读书月”、“图书银行”等大型活动。

(4)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步伐明显加快

重点检查“三室一网”建设,即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网络建设。一方面检查是否建立了县域信息中心并配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全省80%以上县市区都建立了县域信息中心),另一方面是否接入英特网,中小学能否实现“校校通”,有条件的地方能否实现“班班通”。近几年,全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普及步伐明显加快,装备增长率达36%~72%。石家庄市的藁城市信息中心向所属中小学铺设光纤,所有中小学(包括教学点)均接入英特网和县域网,中心小学、初中、高中全部实现“班班通”,并且资源丰富。唐山市的县区多年前就“校校通”了,我们刚到县里听汇报,学校就可以同步接收。现在很多县都换液晶屏的计算机了,但是也有一些地方还是以2006年远教工程的计算机为主,快接近淘汰期了。

(5)高中、学前三年教育装备及检点

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课改后高中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由于下发时间不长,各校很难一下配齐,我们也对高中新旧标准目录进行了比对,挑选出旧目录上原有的,新标准上保留的仪器设备作为检点。2009年,我省有30个县(市、区)通过了普及高中评估验收。从实际检查情况看,全省高中无论从仪器配备,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图书配备等方面,都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一些全省顶尖级的高中。超大轨制超大规模(30轨以上、上万名学生的)学校,实验楼、图书馆楼建得很漂亮,但内部设施、仪器装备、图书配备很少有达标的。很多学校缺口较大。在一所全省挺有名的示范性高中,抽检了牛顿管,实验员翻了半天,最后在一个橱子顶上找到了满是灰尘的牛顿管。图书馆楼挺大,里面空荡荡的,生均不足10册图书(高中生均要求45—50册)。这可能和近年高中规模急剧扩大,生均占有资源不足,检查又比较少有关系。

学前三年教育,从目前情况看,小学撤并后,利用小学原有校舍改办幼儿园的较多,有些地方整体办园水平还不够高。检查一般要从办园条件及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合理配备师资、按标准班额调整班级配置,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估。学前三年教育是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虽然它的配备管理不在装备部门,但是希望装备部门了解并给予关注。

(6)提高学校装备管理水平

检查学校的硬件,除了占地面积、校舍建设,重点就是专用教室的建设与管理,它可以说代表了学校硬件管理水平。多年来,在专用教室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甚至是在精细化、人文化等方面,装备部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此,教育部领导及外省同行前来参观。我们河北省也多次在全国介绍经验,许多做法在外省推广。

一是盘架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我省推广多年了,始发于承德。早期盘架比较简单,像医院护士输液用的托盘,将一些零碎的玻璃仪器放进去,一端就走,方座支架,用木质双层架子支起来,摆放整齐,节省空问,避免潮湿生锈。后来,盘架化管理模式在秦皇岛、唐山、廊坊等地得到进一步推广,发扬光大。廊坊安茨区和广阳区装备部门的同志爱钻研、敬业精神强,他们研制了各种盘架50多种,把能人盘上架的仪器全部盘架化。托盘天平架,一个盘里上面放3个,下面放3个。所以24组只用4个盘,一提就走了,用完还放在盘里放回仪器橱。“教学挂图画轴式”,把挂图装裱成画一样,卷好后上面用环形螺钉拧好按教材顺序挂在墙上,不用时用帘子遮盖上,减少尘土。“体育器材定位架”和“拔河绳小车”,一所四轨制的中、小学,只用一个体育器材架就可容纳目录所要求配备的全部体育器材。架子下面是铅球、铁饼等,上面是篮球、排球等,再上面是垫子,背后插的是刀、棍、剑等,挂的是跳绳等。球下面有小圈,缺一个球就会有一个空位,就说明数量不足,即所谓的“定位式”。把拔河绳缠在小车上,一推就走,用完推回来就支在地上,避免堆放在地下,潮湿易损。广阳区和安茨区的学校,体育器材使用率较高。这些城市中小学占地不大,体育器材室也挺小,但是每一个角落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从小养成爱整洁的习惯。让实验室、仪器室发挥育才功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盘架,而是将盘架管理与配备标准、与教材、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与育人结合起来,上升为一种精细化、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模式。

秦皇岛的县区有个特点,各校建立了标本室。尤其是青龙县,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动物资源,装备部门人员和师生共同动手,到山上采集,自制标本。每所中学和完小都建成精美的标本室,有种子的、植物的、动物的、化石的,有拼成图形的,有浸制的,有从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阶段,从小蛇长成大蛇的几个过程。既培养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快乐体验。

相比之下,我们省现在有些地方管理比较粗放。仪器、器材、挂图乱堆放,橱签与橱内仪器不相符;仪器进学校很长时间还没打拆包,微小压强计初中用的,放在小学科学仪器室里好长时间;人体半身模型,骨骼模型,倒着的,坐着的,断了胳膊腿的;拔河绳多数堆在地上,有的潮湿发霉了。

(7)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师

从目前全省总的情况看,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实验教学有被弱化的趋势。原因较复杂,有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有应试教育、考试方法单一与极端化的问题,还有课改后课时压缩、知识容量增大,新课标又没规定哪些是学生必做的,导致“分组变演示,演示变课件”的问题。还有国家教育部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政策支持、没有措施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目前,科学教师已列入薄弱学科教师培训计划中。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考分上,实验教学技能低下。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中,民师转公、进修学校毕业和职教中心毕业的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小学科学教师也以这些老师为主,大多数为兼职教师,专业水平偏低,知识面相对狭窄。农村单轨制小学较多,教师包班制,多科教学,要求教师每科都精通,也是勉为其难。

我们也曾向有关部门提出过建议,在师范院校内开设小学科学专业,中学实验教学课程,把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解决教师不会做的问题。这个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关注,但这要有个过程。可喜的是,邢台、唐山、承德等市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恢复了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在中考中的地位。截止2010年,全省11个市中有8个市记人中考总分,廊坊市坚持了14年,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考试评价体系的变革及教育理论的提升,直接推动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2积极参加招标采购。把好教学仪器质量关

目前,我省教学仪器的采购方式主要是县级政府的招标采购。有些地方和人员不懂教学和教学仪器,不懂教学仪器是实物性教材,只重价格,不管性能,忽视其科学性、安全性和耐用性。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新购进的仪器就因为质量原因做不了实验,有的第一次做实验就坏了1/3。同一种仪器,不同的县(市、区)差别很大。小学数学中集合圈、塑料小球,中学物理光的三原色等,有的质量较好,有的是“三无产品”;新购进的实验台明显低矮(低于610mm);小学体育器材中有木哑铃,有铁制的、木质的,有塑料里面灌沙子的,新购进的跨栏踢不倒,容易把人摔伤等等。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已的教学仪器通用标准和产品标准近400个,但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仪器品种有2153种。多数仪器标准的缺失,导致检查中无章可循。因此,建立规范的、有教育装备部门参与监督的教育装备招标采购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进入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装备部门要积极参与审定招标文件,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9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范文

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

 

星槎小学地处西江河畔,七?蚯疟撸?且凰?逖?!?996年,均安镇委镇政府和星槎村委会为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将原星槎、福岸、三联、上力四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合并,斥巨资易地重建,组成一所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化新星槎小学,开创了顺德区集约办学的先河,掀开了星槎小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早在合校之初,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同时,也开始规划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蓝图,确立了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教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使学校能在强校林立的顺德教育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自申报广东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为目标,全面提高领导、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全面开发学生与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实现教育信息化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深有体会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完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对于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一称号,学校领导及教师既把它当作是荣誉,也把它当作是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

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有具体的任务、措施和步骤,目标明确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管理网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实验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电教的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并配备了由管理者、教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参加的实验人员。学校设立了电教中心,下设总控室、课件制作室、广播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各级实验人员分层管理,在实验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主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学校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电教中心管理条例,电教管理员守则,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多媒体使用管理制度,电脑机房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等;学校对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都进行记录,如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多媒体使用情况记录等,真正做到设备有人用也有人管,实行规范管理。学校的电教人员直接参与和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并主要承担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各类教育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已经安装了校园网络软件平台,进行了全体教师的校园网操作培训,并组织有关人员不断丰富校园网及各科室、各项目的网页,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学校领导和教师也不断学习,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整个学校的管理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技术设备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所以,学校始终把改善教学环境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优化现代教育装备,建设了校园网络,添置了信息教学设备,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2003年至2004年间,学校乘着创建省一级学校和教育强镇的东风,取得了镇、村两级的支持,又加大了投入,完善了教育装备。学校现有校园网一个,广播网一个,图书电脑管理系统1个。有教学平台17个,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另有校园计算机总控室一个,教师课件制作室一个,语音室1个(设备2套),以及图书馆局域网一个。共配有计算机234台,并配置相应网络的外部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辅助软件。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教学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校长室、行政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等办公系统的主要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学校专门购买了“海百合”课件制作软件、“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校已用光纤专线方式接入校校通,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学校在互联网上有独立网站,与省、市教育网建立链接。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通过网页操作,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三、合理配置、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应用效果

我校根据教学需要给各年级购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自然、科学、音乐等教学用的配套音像、电子教材基本达到了三套,并且是省中小学教材审查组推荐的。北师大新教材配套光盘,英语光盘等。还有《鹏博士》《科利华》教学软件一批。我们认为:教学软件不能简单的买进和拿来,一是有选择性的买一些有使用价值的资料。二是发动师生自己想办法制作教学积件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使用率,提高教学效果,又有自己学校特色。学校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重媒体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采用何种媒体,如何运用媒体等皆从实际需要出发,形式服从内容。同时学校坚持拿来与消化、引进与创造相结合。三是紧紧依靠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我校网站直接连接顺德教育信息网,信息中心拥有各种教育软件资源已1000G以上,有科利华、清华同方、K12、中教育星、清华永新、国之源、南方之星、迈达威、人教社等九家公司的17个产品,教师学生可方便、快速地调用或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四、充分利用,提高使用率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资源效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我校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的教师达到100%,开展电教学科比例达到10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美术、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综合实践。采用电教手段的课时覆盖率也达50%。

五、依托课题研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开展了计划性强、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教育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在研究经费、活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保证课题按预定方案稳步推进。

目前,已立项的课题有国家级的两项——《小学语文“四结合”》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的课程整合》,省级三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小学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广东省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每个课题都能按计划正常开展研究,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整理和总结。其中《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经结题,结题报告得了二等奖。

几年来,实验教师大胆实践,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总结出集中识字模式、随文识字模式、阅读教学模式、说写训练模式等。教师们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把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建构的工具,进一步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质都大大优于普通班学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说写训练教学模式》的论文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通过广东省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终期评估,研究成果获得了二等奖。何婉华等五位老师的专题论文获得了一、二等奖,六位学生的作文也获了奖。何凤娇等四位老师的相关论文还获得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的论文比赛二等奖。科研改革也促进了全校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的征文、作文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科研实验开拓了农村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们加大了教育改革的信心。现在,我们全方位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从语文科到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得到普及应用。教师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六、强化师资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学校认为,现代教育设施不是装门面的,它的价值在于充分的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学校把培训老师作为广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使学校教师能够迅速适应现代教育的环境,掌握现代教育设备的运用。我们坚持校本培训,学校多次派出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有关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学习交流活动。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再传给老师们,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1、集中培训。学校一方面请来相关专业的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让全体老师都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骨干老师进行实例讲解,作业布置等。2、分散练习。在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分散到各年级组实际操作,进行巩固强化。年级组老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定期验收。学校定期对老师的计算机掌握情况进行统一测评,重点是通过作业的形式考察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4、比赛促进。学校结合培训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如:AUTHORWARE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学习热情。通过校本培训,派出学习、专业老师讲课等形式提高了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力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学校还订阅了有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料和刊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书刊。通过学习、研读,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水平,加深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研究。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不但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提升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

七、实验工作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信息化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在我校的课堂上,教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近两年,进步特别快。其中李巧敏老师的《说写训练教学模式》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春天在哪里》、《我喜欢的水果》两课例参加了顺德区信息技术教学开放日活动,获得好评。何凤娇老师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巧敏老师的《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情境》、黎翠容老师的《发挥CAI的优势 提高作文效率》、王月瑛老师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大赛的二等奖。何婉华的《情境作文指导一、二法》、李巧敏的《利用网络创设情境》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一等奖、王月瑛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黎翠容的《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情境》、何凤娇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国光的〈情境作文教学实验报告〉获二等奖。欧阳信程教学课件《比较》、《长颈鹿和小鸟》获区二等奖及镇一等奖,何惠燕老师、欧阳永晃老师思品课件获顺德区三等奖,参加了思品课件展示。欧阳信程、欧阳永晃参加区信息技术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欧阳永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获区电教论文二等奖,卓捷海的音乐录像课《巧巧手》、欧阳信程的科学录像课《谁给花传粉》、梁婉青的品德与生活录像课《和钟姐姐交朋友》获区三等奖,何瑞华的论文《《加强情感体验,调动情感参与》》《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获区一等奖。何校伦论文《数学也要进行“听”“说”训练》、何彩眉教案〈买铅笔〉获区二等奖,梁婉青论文《活用多媒体教学激活识字兴趣》获区三等奖;李国光、欧阳永晃设计制作的学校网站获顺德区电教中心颁发的二等奖。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区镇的各项论文、教案、课件及教学比赛中获得了约80个奖项。教学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我校是镇的示范性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是先走了一步。我们曾承办过镇内不少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和交流研究的平台;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教学开放日、文化艺术节活动,向镇内、区内及社会公开展示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校内,经常举行全校性的或科组的教学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新会市荷塘镇中心小学、高明区三洲街道办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也慕名前来参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一年上一个台阶。1997年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0年通过了佛山市一级学校复评,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向城市化、现代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少先队先进大队、顺德区实验工作优秀学校、顺德区体卫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附件三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量化表

学校名称: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      (表一)

一级

指标项二级指标项得分

A

工作落实

情况A1

人员A2

规划7

34

B

三个覆盖率B1

教师B2

学科B3

课时9

333

C

教学环境情况C1

达标C2

使用率C3

模式探索10.5

54.51

D

课题研究情况D1

选题D2

措施D3

进展D4

成果16

2455

E

教材使用情况E1

教材选用E2

使用效果E3

自制教材12

543

F

组织培训情况F1

内容F2

范围F3

方式13

535

G

实验工作效果G1

教学成果G2

教师教学水平G3

学生综合素质G4

示范作用22

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