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技术职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经验
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项基础建设。目前,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个有利时机,着手革除历史上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弊端,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使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在与本人的知识、能力和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振兴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繁荣文化贡献力量。
我院的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编制是1993年由上级部门规定的,距今已有十几年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而且现在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的政策,这将鼓励更多人自觉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去争取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故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专业技术职称低聘,即获得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多年,仍然受聘于低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甚至出现取得主任医师资格多年,依然只是受聘于主治医师等现象。这必将大大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些单位出现了跳槽现象,造成了人员不稳定,势必对医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院从2003年开始试行专业技术职称内聘制度,实行至今已有七个年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具体做法
根据上级有关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的文件精神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的暂行规定》,从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水平、科研能力、计算机、外语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规定。每年医院根据岗位需要,推出一定数量的岗位进行竞聘。组织符合聘任条件的职工进行竞聘演讲,由学术委员会评分,党委会讨论,择优录聘;并对内聘人员进行动态考核办法,实行两年一聘,打破聘任终身制。
1.1按需设岗。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岗位。主要是考虑各科室各职称、各层次人员的科学合理的配置,尽量达到最优化管理。避免有些科室高职称的医务人员较多,有些科室高职称的医务人员较少等及各科室、各专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特别是护士岗位,在实际临床工作当中,可起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纽带作用。
如果发挥好的话,不仅可以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医院的信誉。
1.2组织报名。由组织人事科负责。以医院名义发放文件至各科室,通知符合条件的人员限时到人事科办理报名手续———填写表格,递交材料。具体要求按照《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的暂行规定》执行,实行公开透明的聘任制度。
1.3资格审核。组织人事科对递交材料进行真实性复核,并参照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其竞聘资格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其中包括获得资格证的时间(我院目前是要求获得资格证满一年才具备竞聘资格),学分证的情况(主要是检查医务人员继续再教育的情况),(刊登杂志的级别)等等。如发现不符合竞聘资格的人员,则及时反馈给本人,取消其竞聘资格,中止竞聘程序。
1.4竞聘演讲。组织符合竞聘资格的人员参加演讲。
医院学术委员会作为评委,进行评分。主要是让竞聘者介绍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竞聘岗位,个人优势,以及竞聘的完成目标。学术委员会通过竞聘的情况,对其业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德医风、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演讲结束后,竞聘者离场,立刻组织工作人员当场计分,当场公布分数、排名情况,拟定聘任名单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做到快速、公开、透明。
1.5党委讨论,择优录聘。党委会根据竞聘者的演讲情况、学术委员会提交的聘任名单,综合考虑竞聘者的综合素质,进一步集体讨论、决定拟聘任名单。
1.6公示聘任名单,颁发聘书。将党委讨论决定的拟聘任名单在院务公开栏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接受全院职工的监督。公示期间,职工有权以实名制方式向院纪检或人事部门反映情况(不接受匿名投诉)。公示期满,如未收到有效的投诉,则视为无异议。最后,以医院名义与受聘人员签订专业技术职称内部聘任协议,并颁发聘书。具体工作由人事科负责。
二、初步取得的成效
2.1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2解决职工之间的内部矛盾,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2.3激励职工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鼓励大家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4为医院人才稳定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3.1虽然文件规定实行两年一聘,动态考核制度,但实际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动态考核的标准难以把握,具体指标的制定难以做到合理、科学。
3.2实行内部聘任制度,虽然解决了一些职工高资格低聘任的现象,也只能是暂时缓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技术职称聘任问题,治标不治本。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高职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确立教师培养培训目标及专业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应探讨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剖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按照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制定高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并制定岗位职责,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自主发展,促进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师;职称;双师型;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34-04
作者简介:胡新岗(1974—),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组织人事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高职人事师资管理。
基金项目:受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ZZZ24)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可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而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对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明确的职业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要求是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目标的依据,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综观十年来高职教师政策研究的成果,面向全国高屋建瓴地从职称政策角度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因此,笔者拟着重分析职称制度在我国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制定任职资格条件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一)导向功能
科学合理的职称制度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例如,在制定任职资格条件时,假设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必备条件,那么,教师必然会严守职业道德,加强思想修养,提升政治素质;将学历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学位);将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申请承担课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申报教改课题,撰写教改论文,努力培养更多优质的学生;将校企合作水平、企业锻炼时间和职业岗位能力等专业实践活动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联系企业和基层,进企业锻炼,下基层实践,围绕生产搞科研、写论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
(二)分级功能
目前,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包括4个层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高校岗位设置实际管理中又细分为12个等级。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每一个职级的职责、地位、角色、权利与待遇等各方面呈级差分布;另一方面,各个岗位对教师的学历资历、教育教学、科研业绩、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等都做出了质和量的规定和要求。客观上对教师的业绩才干、科研水平、学术地位、服务能力给予了鉴定分级,并明确了教师在各岗位的职责,这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差异,认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进程,为实行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职称制度的分级功能也为所有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教师的努力能得到公平的认可和合理的回报,为教师积极工作和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评价功能
教师职称评审实际上是对教师任现职期间完成岗位职责情况、履职能力、学术技术水平等的综合评价,对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教师职称制度是对教师履职绩效的一种评估管理。教师任职条件是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预期绩效目标和要求,同行专家、职称评审委员依照这一条件判断教师在任现职期间的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从而可以从综合能力、专业技术、科研学术等多方面对教师做出客观、专业的综合评价,确定教师能否顺利晋升职称,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评价,对教师职务做出续聘、缓聘、解聘的决定,这是对教师履职能力的行政评价。由于是以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师职称资格条件作为标尺,因此,这种评价具有发展性、层级性、权威性、公平性和可比较性。
(四)激励功能
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职教师职称晋升和职务聘用能为其带来直接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利益,进而能够满足教师的心理、生理、安全需要,为教师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保障,这是所有教师的基本需要,对年轻教师更为重要。职称越高的教师,越比较容易实现自我的需要,如更容易得到专业同行的认可,更有机会获得学术地位及社会荣誉,在行业的影响也会更大等等。另外,无论是在国家、省级政府或高职院校,职称晋升制度都有严格的、制度化的、完整清晰的规定,对辖域内的所有同类教师都是统一适用的,因而具有公平公正性,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晋升职称也成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五)约束功能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实际上表明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研、产行为的绩效预期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等必须在此框架内进行,否则难以达到相应的预期结果。因此,职称制度对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另外,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对高职院校的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及岗位结构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教师职务评聘具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只有表现突出的教师才能获得晋级和聘任,也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动自身能动性,围绕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分析
笔者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制定的情况,对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现行省级高校职称文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9月底,有3个省单独制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放在一起独立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有5省1市;与本科高校在一起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共有22个省(市、区),其中针对高职院校另发文作补充规定的有3个省,将高职院校作为其中一条单独说明的有2个省,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的共适条款作为一条单独列出的有1个省,仅个别条款出现“高职院校”或“专科院校”字样的有3个省,其他省份均未对本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作相应规定。这表明,许多省份对教育部关于制定符合地方实际且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师职务评聘办法的相关意见尚未引起重视,这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整体趋势
对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基本上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学历或学位、任职年限;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量;学生管理经历及实绩;专业实践经历;业绩成果要求。具体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各省市区除对学历、资历和继续教育有大致相同的一般要求外,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主要呈“四重视、一完善”趋势,即“重视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重视外语及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重视专业及企业实践经历;重视‘副教授、教授上讲台’及教学质量考核;完善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把遵守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放在首位,高职教师职称评聘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同时,为满足教师自身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作为高职教师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的最大亮点则是对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这充分表明,高职专业教师仅靠专业学术论文就能评上职称的时代已经结束,科研成果不再是高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而是更加重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等业绩。
(三)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整体而言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利好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对专业课、公共课及基础课教师的要求差别不大,缺乏对学科差异的体现。对同级职称申报者而言,统一的任职资格要求表面上看是公平的,实际上忽视了学科的差异。可见的差别表现在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以赴企业锻炼为主要形式,而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以社会调查或指导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业绩成果方面则几无差别。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而言,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于专业课教师,同时,专业课教师报项目、发论文(特别是核心论文)、出成果相对于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的要求无差异化体现。在现有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一般仅对“双肩挑”人员的课时要求规定为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优秀的专任教师中选任的,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管理工作,还须承担一定的课务,更要与专任教师一样为自己的职称晋升不懈努力。这样的要求对于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任教师”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许多兼任教师往往因为管理工作的原因而无法真正满足规定的条件。
三、基于职称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由于职称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声誉等诸方面息息相关,所以职称制度被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而为所有教师关注。通过高职教师能不能达到晋升职称的条件也可以判断其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因此,各级教育、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应着力加强职称制度顶层设计,通过科学、明确的制度指导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日常手段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或专业达标,从而引导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高职理念、学习态度、技术能力等方面自觉地长期稳定发展,逐步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教师资格认定、“双师型”教师认定等的一般性指导意见。同时,省级政府及高职院校都应该按照教育部或本省的要求和规定,制定兼具科学性、发展性和针对性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结合职称政策设计教师培养方案,规范化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
长期以来,对高职教师晋升职称规定的申报、评审条件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和考核指标是一致的,因此,无论省级教育、人事人才部门还是高职院校管理层,都应围绕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历(学位)、教育教学、专业实践、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将教师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针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设计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师培养及培训方案,科学规范、系统持续地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称的顺利晋升。
(三)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合理设定岗位职责,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其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不同,应充分考虑行业与区域特点、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因素,岗位向教师倾斜。考虑到高职教育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多项职能,可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教师分成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多种类型,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在严格秉持人岗匹配原则的基础上,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化差异,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既要保证高职教师能够在满意的岗位上愉快地工作,又要锻炼教师个人的综合业务素质、发展其专业特长、实现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层级递进、阶梯式发展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涉及奖惩、职称、职务等教师的利益点,所以教师很看重评价结果。高职管理层应树立“评价是帮助教师发展的手段”的理念,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教师间利益的调控手段。因此,高职院校要认可教师的发展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和不断提升的,要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坚持尊重及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充分认识不同职称、教龄、学历、经历、能力、专业教师的发展差距和差异,科学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指导及帮助每一位高职教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永葆专业活力,递进式、阶梯式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以评价体系为导向促进高职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五)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各个方面的设想和总体规划,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可以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应充分了解自身的个体特征,清醒分析自身优缺点,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要求,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全面清晰、客观深入地分析评价自我,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及实现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省及本校教师职称政策要求,帮助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管理,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结合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实施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宫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26-32.
[2]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17-121.
[3]赵建梅.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1):62-65.
[4]毛亚庆,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6):27-28.
自我鉴定
本人自工作以来,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在2003至2006年完成北京交通大学公路工程与管理的学习,并取得毕业证。在2006年08月年取得云南省乡镇企业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受聘于锦华建工集团,在各个项目中担当重要职位,较好的完成我的岗位职责。工作中一直不曾松懈,坚持学习、坚持关心国内国际行业动向,充实自己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履职期间,2006年至2010年被评为合格,2011年、2012年评为优秀。根据有关规定,本人现已达到申报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条件。
本人承诺: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因提供信息、证件不实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
签字: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贵州铝厂工贸实业总公司 龚凤凌
本人1995年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系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贵州铝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1998年被厂部聘任为助理经济师;1999年3月调入贵铝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工作至今,除继续负责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外,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方面的管理,并参与了公司2003年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试行工作。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 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 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在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工贸实业总公司作为贵铝集体企业,其下属各分公司工资管理在经过该公司劳资员造表核算后,交人事科最后审核。我从99年到工贸总公司至今,公司实行的岗位结构工资制度变化不大,工资管理也成了一项较为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小心认真地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包括每月向贵州铝厂人事处上报,每季度向贵阳有色公司上报,每半年和年终向贵阳市统计局、劳动局、白云区劳动局分别报送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多年来,由我经手上报的各级各类报表无差错、无遗漏,时间上从不滞后,多次在有关业务检查、审核中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好评;2002年4月,贵铝分流改制上市,工贸总公司面临的内外生存环境都发生严峻变化,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在总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由我科室具体承办的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资管理人员,我参与了公司推行工资实行全额浮动的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措施的制定、讨论和修改工作。在具体讨论、修改到最后的定稿过程中,我多次提出有见地、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改革方案思路,受到主管领导的肯定。最后,由我执笔完稿的我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经过反复的调查摸底、纵向核算比较后,在年初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我公司实行的工资全额浮动方案,是在本人档案工资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变革。其中,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总公司对各分公司实行总的全额工资浮动分配,职工每月只能领取原月均工资收入的60%,其余40%视单位经济效益上下浮动,半年兑现一次。同时,在我的提议下,公司还进行了岗位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我和同事们一起,对全公司职工工资收入进行反复核算比较后进行套改,将原来名目较为繁多的工资明细项目用统一的岗位工作制来套改替代,职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奖金、职称补贴、保留工资四个部分组成,突出了岗位定收入高低的特点,公司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形成了“岗位凭能力”“收入靠贡献”的格局。最初,实行这样大幅度的工资制度改革,尤其是在贵州铝厂范围内第一次实行这样的岗位工资改革,且实行全额浮动,肯定是触及了部分职工切身利益的,在科室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作为直接的业务经办人员,我对个别收入受到影响,暂时有抵触情绪的职工,耐心向他们做好细致入微的说明和解释、沟通工作,为公司2003年推行三项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与农业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物技术、现代种子种苗学、现代农艺学、植物育种学等。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推广、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以及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新能源、教育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新能源;
3 教育/培训/院校;
4 农/林/牧/渔;
5 建筑/建材/工程。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代表、销售工程师、农业技术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代表;
2 销售工程师;
3 农业技术员。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农业、园林、林业、食品、医药、畜牧等行业从事与植物科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同时去国外相关研究领域深造的机会较多。往届报考研究生的考研率均在56%以上,该专业属新兴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在考公务员或企事业机关单位时,往往受限于专业限制,出现无法报考的情况,本专业相对其他传统农林类专业而言没有任何优势,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专业毕业生质量社会普遍反映较好。
关键词:能力本位;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对社会数控人才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初级数控技术人才。初级数控技术人才就是在生产岗位上,可以对机床进行常规的维护与操作,是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人才需求量较大的部分。初级数控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精通各类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工艺,保证可以熟练地对数控机床进行操控,并且能够手工编程,同时要掌握数控机床的基础维修、维护知识。其次,中级数控技术人才。中级数控技术人才就是在机床生产岗位中可以对数控进行编程,保证能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增强数控机床的操作效果,同时,要掌握设计与制造复杂模具的知识与技能。最后,高级数控技术人才。高级数控技术人才在我国数控企业岗位中的比例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级数控技术人才数量稀疏。高级数控技术人才需要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机电一体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设计数控机床整体结构与电气结构。同时要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技能,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可以对车间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中,教师还不能将人才培养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中,出现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首先,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只能对学生进行日常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统计,不能根据学生的优势设计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无法科学、合理地考核学生数控技术能力,难以根据考核数据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其次,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堂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无法科学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再次,忽视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不能利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引导学生养成忠诚、守信与优良的职业道德精神,难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数控技术专业职业道德素质。最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期间,教师不能与学生较好地沟通与交流,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无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给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内涵
能力本位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观念相比较,能力本位要求教师树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理念。在能力本位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教师建立一个契合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体系。给予能力本位下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求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与学校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评价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在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发、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全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从客观方面分析,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机制要求教师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将课程评价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发挥评价的优势。
四、能力本位下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求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保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数控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学习体系。最后,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要根据对能力本位的分析,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一方面,教师要考核学生数控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利用灵活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基于能力本位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标准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面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标准,构建满足能力本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教师构建课程体系期间,教师必须要树立学科本位教学理念,与企业充分沟通与交流,在此过程中,明确中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岗位群,确定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应该掌握的岗位综合能力要求。教师要与相关专家共同研究,全面分析数控技术岗位工作,科学、合理地设置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符合能力本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六、基于能力本位下的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就业为课程体系构建导向,在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能力本位要求,制定素质培养教学方案,将良好的课程体系作为教学依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分析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构建满足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师要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数控技术专业能力,培养出新一代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第三,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利用科学、合理的测验与调查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挥评价教学体系的优势与作用,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四,教师在构建课程体系期间,必须要全面分析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五,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在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符合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需求的情况下,增强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各个企业岗位需要的数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路大勇,张艳杰.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之衔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2]雍照章,冯志军,朱明松,等.中职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研究——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
[3]卢文澈,苏宏志,韩伟,等.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培训包》开发与实践探讨[J].继续教育,2014
[4]徐丹.改革课程内容弊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以中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
[5]刘芳.中职数控技术教学法的相关探讨[J].才智,2015
[6]陈太慧.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4
关键词:中职;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一、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因培养目标的不同,专业课程设置是有不同侧重的。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是2+2+X模式,即电工基础与电子线路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电工技能综合训练与电子技能综合训练两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X是一些专门化的课程。课程一般按学科系统设置,需加强融合性。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几个专门化方向,坚持贯彻执行“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模块性原则。为了适应学习者终身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岗位对学习者知识结构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使学习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些需求,就要求开发模块性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
(1)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基础。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核心课模块:根据电子专业相关岗位和职业能力需求,重组、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作具体化的设计与开发。专业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后应取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3)专业拓展课模块: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技能为目的而开发的校本课程。专业拓展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礼仪道德等职业素养。可以采取聘请企业专家讲座、体验式授课、角色扮演等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2.基础性原则。课程设置中,要分清“不变”与“变”的关系,要求抓住专业核心课程,即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测量仪器仪表操作、电子产品装调技术共四门课程,以及专业教学的核心训练项目,即电工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电子装配与调试技术。
3.真实性原则。课程学习的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都发生根本性转变。学习环境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实训过程要尽量符合产品生产过程、工艺规范及品质要求。项目课程开发必须以企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载体,实现学习内容与企业或活动过程相一致。
三、积极探索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1.课程设置改革的指导思想。要积极推进课程结构设置的改革,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2.用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本质是建立课程模型。原来的“供给驱动”型的中职教育课程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急需建立一种与经济发展同步和职业教育动态变化相适应的课程模式,而课程模式的体现主要方式是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教材体系依据教学模块分块建立,首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每一教学模块的教学任务,然后确定各教学模块的课程设置。文化基础模块以学科为单元形成课程体系。职业技能模块的教学目标是胜任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中级工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确定教学知识点、技能点和考核点,并组合这些点形成单元课程。
3.重视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业课程一般包含多个可转换、可拓展的岗位群,如电子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电维修工等,甚至于可拓展到如强电方面的维修电工等,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必须有较大的专业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与界定课程内容时,注意文化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等原有课程体系对专业的针对性。
4.重视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就是要在课程设置中将专业理论内容与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全面推进“基于工作岗位、项目引导、真实环境训练、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贯彻“理实一体化”的课改理念,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相配合,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辅导。教学内容以电子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成若干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包含知识性学习和技能训练等内容,形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专业教学。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校进行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将学生导向医学工作体系,而不是学术体系。一门课程要准确定位就必须要清楚它面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适应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的一线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岗位。根据这个目标,我们确定了该课程以知识性、技能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为特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和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该课程旨在培养医学生计算机科学的信息素养,为以后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毕业以后能迅速适应护理岗位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来进行改革,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课程内容的改革
2.1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各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医护岗位人员进行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信息知识(包括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网络、医学信息学等),同时兼顾河北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对护理专业的课程标准进行重新制定。共设计了9个学习单元,各学习单元呈并列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进一步分解成28个学习任务,并且体现了专业特色。
2.2 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开发团队本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念,结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以及护理岗位的需求来制定的,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计算机的技术和方法引入专业领域,认识并处理医学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
具体的组织与安排是这样设计的: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建立注重能力培养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就是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打散,然后想办法把它们巧妙的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中,每一个任务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过程,任务的序化是按照知识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的。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理论知识性讲授内容逐步减少,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时间逐步增多,任务难度逐步加大。
3.教材建设
按照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组织编写和出版了《信息技术基础》、《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强调工作过程导向,以“任务”为基本写作单元,“任务”的编排主要依据信息收集、整理、处理、传输和表达的过程。任务实例与岗位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3]。
4.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5.考核与评价
本门课程是考试课,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考察学生完成综合任务的能力。综合任务是让学生设计一份个人简历,包括Word文档排版、Excel数据统计,然后用PowerPoint演示,最后将上述资料E-mail发给教师,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方面情况,占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采用如下形式考核:
(1)以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一级考试成绩作为期末实践成绩,占总成绩60%.
(2)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考核医学信息学部分理论知识,占总成绩10%。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更是如此。但是,在目前的中等职业院校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时量较少。随着各个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课时却逐渐的缩减了,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实操水平更是无法跟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单一。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课时,大部分还是以口头讲授法为主,对于一些知识表达过于抽象、苍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部分问题难以理解的情况,使其感到单调、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教学效率越来越低,使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相脱离。在教学过程中,实操部分的内容安排与理论教学内容相脱节,实操时未曾很好的应用到理论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致使学生在实操过程中感受不到理论知识的存在,无法体会到书本上的知识在实操中的充分应用,降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以上几点问题,我们要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加大关注力度,尽量避免其在日后的教学中出现或尽量减小其影响。下面就对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
1.教学形式理实一体化。将学校教学环境设计为工厂形式,设立理实一体化的教室,使教室环境贴近生产车间。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参照实物进行理解,也可同时进行实际操作。要达到教学形式方面的理实一体化要求,学校需要统一组建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同时还需要根据课程内容需求采购配备专业设备器材等,营造出与车间生产相类似的氛围。日常教学中也要实行理实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施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实践操作教学模式。参照企业的生产过程来进行教学环节的设定,把专业性教学放入模拟生产的情境中进行,在生产实习工厂中进行机电专业的理论性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实际企业生产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两年,即四个学期。这期间,学生必须要完成基础性课程学习、专业性课程学习、机电课程设计以及机电技能实训操作。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相互结合着学习,可以充分的使用项目教学及模拟环境的方式进行实操练习。
2.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化。(1)编写全新的教学大纲。在重新编写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大纲时,编者应该将机电专业性课程中内容相近相似的课程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课程整体感比较强的教学大纲。在新的教学大纲中,应当突出强调机电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依据工厂的实际岗位需求情况来制定专业性课程的具体排布。(2)编写全新的教学计划。学生所在学校需要将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及其主要负责人请入学校,与其共同编写适合未来指定岗位的的全新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必须要充分的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切实的推进校企一体化进程,即教师与师傅一体化、学生与徒弟一体化、教室与车间一体化、教具与工具一体化、作业与产品一体化等。3.教学评价理实一体化。在教学形式理实一体化的情况下,学校方面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全面改变传统的单纯的考试考核方式。单纯的考试考核方式最终的成绩高低是无法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价的,这样使学生在走向职业岗位后对自身的评价不够准确具体,领学生对自身缺少一个有效的定位,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原因是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无法做到全方位的反映出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实际操作技巧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学评价的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动态的,应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着变化的。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1.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在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专业性课程设置方面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同市场进行有效结合,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教育优势,为合作企业提供充足的产品研发场地,达到教学与生产双向合理化结合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为主导,尽量在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新的知识。应用以实践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分解完整的学习过程为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项目,重新编写出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参照教学方案来设计新的教学思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2.订单式培养。学校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型企业及其建设项目,特定方向性的培养技术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签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订单,使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与企业及其项目的建设相互结合,同时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立相关课程,制定招生计划、学制及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企业对于不同技术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的特定要求,同时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两方面一起拟定专业教学大纲,确定专业课程内容设置,选定适合的教材,制定实操训练内容,还要对专业课程设定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以达到企业最新的要求。为达到企业实际生产与专业性教学零距离对接的目的,学校可以让机电技术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轮流上岗实习,充分利用当前学校现有的设备材料资源,让学生参与到产品的实际加工生产中去,使其实操练习和生产实践对接,实现实操教学和实际生产之间的“无缝”接轨。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更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实际生产适应能力。
作者:周霖 单位: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宏,曹伟.浅谈电工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