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教育格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解开应试的枷锁,教育才会焕发出真正的生命力!
2、教书是我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的所在。
3、老师的根本职责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4、兢兢业业,育小苗成长;开开心心,观桃李满园。
5、有序的紧张比盲目的乐观更受欢迎。
6、用爱的橡皮擦去不快的痕迹,用善的铅笔勾出美的世界。
7、教育是播种太阳的事业。
8、用真诚呵护学生心灵,用激情点燃智慧火花。
9、老师多一点耐心,学生就会多一点信心。
10、无怨有悔是一种思想境界,有怨无悔是一种生活境界,有怨有悔是一种能力境界,无怨无悔是一种道德境界。
11、学生喜欢幽默的老师,但是,不喜欢搞笑的老师。
12、考高分是每个中国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
13、学生都是孩子,没有不可饶恕的错误,给孩子一个机会,为学生开辟一条道路。
14、用爱关注每一个学生。
15、有容乃大,时刻保持宽容心态,放松心情,方能收获成功,赢得美誉。
16、宽容是一种风度,尊重是一种品质,教育当无痕,需要宽容尊重,更需要以身示教。
17、教书育人,千言万语道不尽,取其精髓汇一字——爱!
18、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让工程实施趋于完美,需要管理者精心策划,更需要建设者孜孜不倦地付出睿智和才干,而不仅仅是汗水。
19、以诚在三尺讲台前耕耘,用爱在学生心灵里播种。
20、民以食为天,师以校为家。惟有倾心浇灌,方能赢得桃李芬芳。
21、有爱就有成功。
22、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无信心一定会输;做一个有信心的人,不必在乎输还是赢。
23、教书先教人,以德立教;塑人先塑己,以己示人。
24、三尺讲台之上,我们四季耕耘,凭着一腔热血,换取两袖清风。
25、人生有限,能干好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成功。
26、害人之心不能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帮人之心不能无,贪财之心不可有。
27、捧着一颗真心,拿出一份真诚,笑脸相对,总会有一份珍珠般晶莹的友谊出现在你的身边。
28、一个教师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塑造为有德、有才之人。不要轻言放弃,追求本身就是一种精神!
29、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品德,点滴知识树立教师楷模。
30、一脸微笑,浑身阳光,做好人,做好老师。
31、用你的睿智引领学生,用你的真爱感染学生
32、让孩子们在爱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33、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34、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教育之花永远灿烂!
35、平凡人生,品味平淡工作中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36、让每个孩子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
37、三尺讲台,展示教师人格风范。辛勤耕耘,培育祖国合格人才。
38、一支粉笔写童心,三尺讲台抒人生。
39、能力培养就好比是酵母发酵的过程,速度是缓慢的,不可一蹴而就。教师就应该做那个耐心而又细心的师傅。
40、教育的成功不仅在于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做人的真谛。
41、教育的成功不在于教师付出多少,而在于学生收获多少,学生的收获就是教师的收获。
42、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好,永远记住你对别人的好,前者为了报答和挂念,后者并非为了索求,而是为了丰富人生,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愫。
43、一句温馨话语,可以拯救一个脆弱的生命;一颗诚挚的爱心,可把荒漠变为绿洲。
4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45、学生是座水库,可以种植智慧,也可以养殖知识。
46、有了爱心的教育,教育才会温馨;有了效益的教育,教育才会兴盛。
47、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48、心甘寒暑辛苦,情愿生活清贫。守着我的一方心灵乐土,盼着我的门下桃李芬芳。
49、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
50、山脚下的小草和山顶上的小草,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一定有高低的区别。
51、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身边的一切。
52、教育需要等待,等待花蕾绽放的精彩。
53、要尊重学生,不要随便对他做出评判。
54、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要一点一滴去努力,正确面对现实,向往未来,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才会赢得一个个美妙的成功。
55、忧伤着孩子的忧伤,快乐着孩子的快乐,让心灵的花朵芳香四溢。
56、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创生和灵魂的感召,精神只能用信念去创生,灵魂只能用心灵来感召。
57、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的挺立应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的舒展更是一曲智慧的礼赞。
58、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祖国明天的栋梁。
59、学生健康我的心愿。
60、有序的思考者,比盲目的勤奋者更值得肯定。
61、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内容。
62、让我们用心去呵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它会为孩子们今后不断的学习注入源源动力。
63、育人要学太极拳,教书要学广播操。
64、教育是一种感动,这种感动源自内心的真爱;爱是一种恒久的忍耐,这种忍耐是无数次失落却依然坚守的那份乐观的期待。
65、用勤奋书写人生,用创意成就未来。
66、成功和谦虚是兄弟,骄傲和失败是姊妹。
67、你给孩子一个微笑,孩子还你一片真情;你给孩子一份尊重,孩子还你一份爱戴;你给孩子一颗爱心,孩子给你一个世界。
68、微笑是进步的开始,谦虚是成功的开始。
69、用爱托起学生的一片蓝天。
70、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可以说明学生实实在在地在学习,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精彩便从错误开始。
71、教育,它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付出。
72、用知识润泽孩子的心灵,用智慧丰富孩子的人生,用热忱点燃孩子的生命,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用汗水挥洒三尺讲台。
73、你认同了学生,学生才会认同你。
关键词:“十二五”;高等教育改革;教学研究;证券投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31-02
当年做学生现在当老师的笔者,深切感受到高等教育中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满堂灌、“填鸭”式的错误教学方式,至今仍然相当普遍,尽管教学改革的口号已经在全国喊了多年。反观教育质量相对较高的香港,现在依然在搞教育改革,香港的课程改革建议通过四个关键项目(德育及公民教育、从阅读中学习、专题研习、运用自寻科技进行互动学习等)促进学生学习,鼓励发展校本课程[1]。正如2011年4月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所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专科教育,都属于高等教育。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时,在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中要求职业教育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增强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和参与性[2]。
笔者乃公办高校统招毕业,在社会工作多年之后,再执教于民办高职院校。一直觉得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现状非常尴尬,总结为“公办院校学生想学,老师没心教;民办院校老师想教,学生没心学”颇为经典到位。所以,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要创新改革,本科研究生层级的教育更需要创新改革。
一、课程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学的前提准备,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材。而正如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处的武世兴指出,目前高等财经教育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教材重复建设严重。在某些高校,多媒体教学变成教材搬家[3]。由于中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停滞不前,或出版书籍的数量,是教师等事业单位职员晋升与工资挂钩的职称之必备条件,导致市面上教材版本泛滥,反过来又让从事教学的老师们自己在选择教材的时候眼花缭乱。更有甚者很多院校和老师以自编教材为业绩,做面子工程,实质是粗制滥造、低水平抄袭的“山寨教材”。
笔者认为,若想达到教学目标,第一,不容轻视课堂教材版本的选择,不选更不要自编“山寨教材”,否则误人子弟。第二,涉及从业资格证等考证相关的重要课程,尽量选择考证官方的指定教材。第三,同一课程不同专业,也要选择不同的教材版本,切勿“一刀切”。比如会计专业的《证券投资》课应选用入门基本级版本的教材,投资理财专业则选择知识结构更专业更深入的教材版本。第四,尽量选用紧跟时代的教材,或者畅销的教材。
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教育应该尽可能的理论与实际实操相结合,这个应该不仅仅只是高职教育的要求,也应当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本科研究生教学应该侧重理论教学,高职类专科类教育才侧重实践应用教学,纯属无稽之谈。尤其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还是纸上谈兵的照本宣科,那不如让学生自学看书来的更有效率。比如《证券投资》课程,如果院校有硬件条件的话,完全应该在前期学习完基础的证券理论知识之后,直接到电脑实训室进行股票实战教学或模拟教学。
在教学上,教师还可以创新一些教育方法。比如,采用一些使用方便的制作课件的软件,自行制作课件。如采用Articulate,Captivate、Udutu、VoiceThread、Brain等软件利用文字、动画、音乐、语音配音、模拟练习、自测等功能,制作互动有趣的学习课件。甚至采用这些整合式的软件制作的互动课件,能够下载到手机,实现我们讲的移动学习,即M-Learning[4]。
最后,在课堂教学完毕后,教师要采取倒逼法,设法把作业消灭在快乐的课堂里。为什么非要留作业,尤其在大学?有些教师纯粹是为了留作业而留作业,觉得一堂课上完了,如果不布置点作业,就少了点儿什么[5]。以《证券投资》课教学为例,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再布置纯理论纯概念类的作业毫无意义,反而是加重学生负担,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队伍改革
教师实践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教学智慧是教师实践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教师实践知识还可以通过教学风格、格言、教学想像、教学互动等方式表现出来[6]。
应该不仅是高职类专科类老师,所有从事高等教育的老师都应当具备基本的实践知识。以《证券投资》课教学为例,担当课程教学的老师最好是教学过程中都一直在炒股,而最基本的要求是曾经炒过股票,且距离教学的年数不是太长。知识是不断更新和淘汰的,实践知识也需要更新才能符合教学的要求。不然,该老师不具备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条件。
四、学生考核方式改革
单纯以死记硬背的理论考核,以期末考试试卷分数来考核学生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肯定是淘汰过时的传统方法,尤其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比如《证券投资》课。在加入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上课出勤情况的考核之后,很多教师在很多教学研究论文中提出用股票实战或模拟炒股的最终成绩,来作为该类课程的最终成绩。笔者觉得,这个考核方式比传统试卷方法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未必科学。首先考试时间必须是股票开盘交易的那个时间段,这种考核办法不便于真正落实,尤其在考试班级较多的情况下。再者,股票证券行情是随机性的,不能简单的以股票交易盈利状况,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这就好比证券理论学得好,未必能炒股赚钱一样的道理。因此笔者考虑,不妨使用理论考试结合证券炒股软件功能的熟练程度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只把股票交易盈利水平作为一个参考。
香港理工大学的黄德辉主任认为,判断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是否合格应有三项标准,分别是令学生满意、令用人单位满意、令领导满意。这三项是一票否决制,这其中一项不合格,就说明这名教师不合格[7]。这个标准,也适用于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从事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是随个人教学经验不断提高的,扭转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你我每一位老师有意识的、努力的去改变才能慢慢做到的。我们不必过度强调大学教师要担当起“社会楷模”的角色,仅单纯的从教师是一份拿薪水的职业来看,做好教学工作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衷心期望同样奋斗在课堂一线岗位的所有高等院校教师能有所启发,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子建.香港课程与学校改革对学校领导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2:43-45.
[2]鲁昕.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努力开创职业教育科研新局面——在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现代教育,2011:7-9.
[3]武世兴.抓住机遇走内涵发展道路推动高等财经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1:23-25.
[4]张伟远.创建第三代网络教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8-31.
[5]赵徽,荆秀红.解决高效课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97.
[6]杨鑫,霍秉坤.解析“教师实践知识”[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9-35.
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指体育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 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探究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揭示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和感受。教育叙事的旨趣和教育观念的研究趋向比较契合,是表达和揭示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适宜的话语形式。
(二)研究对象
姜,46 岁,我校教科室主任;徐,42 岁,我校体育教研组长;许,26 岁,淮安外国语体育教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
姜:大学阶段学习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但工作中用得上的只有专业技能。在淮阴师范培训时,不少教授都是体育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学历进修是对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的一次系统集中的训练与普及,更新了我的观念,也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了解了很多新概念,如Strops(快乐体育)等,对实际工作也颇有启发。
(二)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职业境遇中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重要他人
姜:我工作的第二年,很幸运和我校的一位资深教师的师徒结队,他的教学能力有口皆碑。我观摩了师傅一年内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经历对专业提升是巨大的,边观摩边讨教,我在一年内的成长超越了过去迷茫的大学的几年。
徐某:在扬州假期培训时我还认识了一位淮阴中学的老师,他进取、博学、善思,也许是志趣相投,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不断地跟我分享他对教育、体育高考训练的独特见解。他深深影响了我的教育观念,在很多方面甚至颠覆了我原来的观念。毕业后我们仍经常沟通,我们常常通电话,互相介绍现在的教学、科研动态,让我对外面的体育教育动向保持一种敏感与熟知。遇到重要事情,我会向他咨询,总能得到有益的指点。
2.关键事件
(1)成功型事件。①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许:我工作时恰逢“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实施。作为大学毕业生,我和我们体育组实施新课程改革,体育课按兴趣分班教学上课。半年后市领导视察,学校安排我上示范课市领导对我的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我认为,前期努力获得的成功对今后的成长很重要。 ②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姜:有个学生刚训练时候很孤僻,和家长交流后了解到他从小就有一点自闭症,不喜欢和别人沟通。我就特意在训练队里让他做队长,告诉其他队友他的优点,帮助树立威信,叫他做简单的示范,等等。后来这个学生开朗自信,考上一本,发展很好。这个学生的转变使我很欣慰。
(2)挫折型事件。许:在一次校运动会大获成功后,校长宣布获得一二三等奖班级名单,结果下面一片哗然。原来是在最后名次编排的时候由于个人失误,一二三等奖有些班级发错了,这次事件以后,我深深地内疚了好几天,教育了我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细心认真地处理好每一件小事。
3.制度文化
(1)业务竞赛。制度化的校、区、市、省各种层次的竞赛、公开课和运动会,体育教师的一年一度的体能检查, 都可以促使体育教师高度关注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
(2)同行交流。无论是正式的上课、体育训练课、相互听课还是私下里的自发交流, 这种同行交流通常都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研讨,不但贴近现实,也很实用,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直接显著的影响。许:我们喜欢集体备课,老教师多讲经验,新教师多出点子,定好的教案就是集体资源,大家共享。
(三)在实践和理论之间不断修正与生成个人教育观念
徐:我是一个不迷信书本、讲究实效的人。比如,很多教学参考书上设计《蛇形单足跳》一课,都是告诉学生游戏怎么玩,然后在游戏,最后评价游戏,而实际上学生对游戏怎么玩不感兴趣。我就改进为直接先游戏,然后让学生自己一起讨论怎么玩就比其他队伍好,一节课玩下来学生都兴趣盎然,使想象、语言、动作能力综合发展。我认为这样放弃既成预设、跟随学生兴趣的做法应该就是学生中心论。
四、思考
(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性是情境性、自主性、阶段性、连续性与多样性
体育教师首先关注的主题是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教育情境的改善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并以解决实践性问题为指归,“为了实践、关于实践、在实践中”构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主线。教育本质的实践性决定教师成长的情境性与自主性。情境意味着生活世界,由纯粹观念世界或所谓科学世界向教师的生活世界回归,回到教室,回到操场。行动意味着解决问题,不是坐而论道,体育教师应该在具体教育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
体育教师的成长以反思研究为途径。在教育实践中如果出现师生之间的冲突或学生练习的消极行为,教师不是寻找客观理由推卸责任,而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教育行为是否恰当,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尝试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教育的优化与自身的成长。体育教师的成长以自我构建为形式。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教师的经验、省察、认识为媒介的“学会教学”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的建构意味着体育教师不仅能动地把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改造的对象。
【关键词】视觉媒体;教师;教育观
当今社会,恰逢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时期。自20世纪传播学诞生之后,大量的视觉媒体涌入儿童的生活空间,不仅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开阔着儿童们的生活视野,丰富演绎、层出不穷的印刷文化也共同导致了儿童的人生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变化不仅意味着儿童知识背景的日益丰盈,也意味着知识获取途径与知识结构日渐走向了多元化。
无疑,在这个视觉文化大爆炸的媒体时代,儿童每天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信息量是前所未有的。而一个社会处于何种媒体占主导的时代,对整个社会教育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决定了一个孩子是以一种怎样的准备状态进入学校的课堂,又将以怎样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判断自己周围的一切。
随着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视觉媒体不仅作为一种技术因素作用于教育的过程,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影响着当今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影响也促使传统教育在不断被解构的同时面临着新的整合。
在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媒体时代,教师对视觉媒体的认识、理解和接纳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选择,及其教育观念的更新力度。那么随着视觉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和运用,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进行哪些必要的调整呢?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排他性地成为了教育资源的垄断者,而视觉媒体,尤其是多媒体网络的出现,对教师的传统角色构成了全方位的解构。
在视觉媒体时代,学生的主体性在开放的信息空间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使师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教师不再是学生眼中唯一的专业权威和知识来源,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信息网络汇集了人类所有的智慧成果,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随着知识所有权的消解,教育瞬间步入了一个“民主化”、“全民化”、“终身化”的进程。面对汹涌的信息狂潮,无法与庞大网络资源竞争的教师们,逐渐走下了教育资源垄断的“圣坛”,并日渐开始了由知识传播者、占有者向学习活动引导者、参与者转变的过程。
第二、教学中心的转变
视觉媒体时代的网络资源,在打破知识垄断局面的同时,也使当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扭转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知识传授全部依托于教师,因此教学活动也主要是以教师说、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而在开放灵活的视觉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不仅以丰富的文本形式呈现,并且还以非线性的超文本的多媒体方式传递给学习者,这既打破了封闭的知识壁垒、解放了教学时空的束缚,让学生从此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同时也使学习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选择广度和深度。
因此,在视觉媒体时代,学生与老师同样置身于信息来源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环境中。师生信息的对称性使教师不得不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过程。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模式、个性化的学习经验等与教学相关的背景因素而重新组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这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全新课堂模式,也让学生最终取代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第三、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信息化的媒体时代,学生们可以自主、自由、方便、快捷地获取任何自己所需的知识。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作者就指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更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①很显然,当代和未来教师的价值体现不再是知识的传承,而更应在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研究方法的传授,在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如何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对于身处媒体时代的学生而言,拥有一种面向未来的能力,无疑比拥有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而这恰恰是当代教师教育观中必须明确的一点。
此外,教师教学观的更新还意味着,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实践者的角色,示范性地向学生展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信息的加工和意义的建构,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吸收者和使用者。
第四、教学技能的转变
“当今和未来的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人类社会知识总呈几何级数剧增,另一方面知识折旧率提高。这就意味着个人再也不可能凭借在校的数年就学会终其一生的知识,他只有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②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全新的、复杂的教学背景,教师除了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提升自己对信息的辨识和获取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创造有利条件的引导者和辅导者。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者,能创造性地运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来有效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提供示范和必要的支持,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当然,面对日益复杂的教学背景,教师除需具备上述的能力之外,还要能从容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偶发事件,提高自身应对学生提问、质疑和反驳的能力,成为一名教学环境的成功调控者和管理者。
第五、教学背景的转变
在这个由视觉媒体促发的全新教育时代,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便利、个性化、多向度的网络空间,不限领域、不限地域、不限时间、不限年龄的资源特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它不仅可以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让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手段,既能使学习者得到更多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还能极大地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网络学习这一开放、包容、平等的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以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应包括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还应包括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反思这几个过程。学习者既要善于建构自己的学习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围绕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合适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和自我反思。而这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老师的辅导和培养。
所以,要传统教育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突然变得无足轻重。事实上,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概念中,老师是很重要、很有价值的”③在这个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媒体时代,面对全新的教学对象,老师一方面要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更要培养起学生对外部的世界的批判眼光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第六、评价标准的转变
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可能,而更是一种必须。当今社会,包括教师在内的成年人,必须通过不断更新知识的方式来保持与社会节奏的合拍,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确立,就在某种程度上将学生和教师放在了同一个起点上。由于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成年人强,他们在许多方面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甚至远远超过了成年人。因此,如果今天的教师仍套用以往的评价体系去衡量今天的学生,无疑是不科学、不合理也不现实的。
不仅如此,在视觉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和丰富性而引发的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打破了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评价体系,为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自由空间。而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有其自身的体悟和解读,每一个学生对课程意义和价值的理解都将不再唯一。
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正视这种不同。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智能、特长和生活经历,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差别教育,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第七、教材概念的转变
随着视觉媒体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封闭、固定的教材已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也无法适应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将学科基础知识与当下最新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特点。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新知识点同教材内容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这就是说,随着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材的概念不应再局限于纸质的课本,而应是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媒体立体资源。教材的内容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集合体,而应是一种动态的、立体的设计。
所以,在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媒体时代,教师不仅要有驾驭纸质文字教材的能力,更要有选择、开发和重组教材的能力。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课程消费者,教材编写的旁观者,而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探究和审视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改变以往依赖专家、被动借鉴、单纯复制的教材使用传统,不断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进行学习、选择和运用,使自己真正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动性,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践行者。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视觉媒体传播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传统教育的沿革对教师的教育观提出了全面更新的要求,这既是一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历史机遇,也是一次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的过程,不只是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更是一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我们只有在教育观念全面更新的基础上,指导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才能不断探索和创新学校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教育的跨时代转型。
注释:
①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 著,顾瑞荣等译,《学习的革命》[M ],上海三联书店,1997,73
②张鸿,《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中心的转移》[ J],《教学与管理》,1999,09
③ [美] 嘉格伦 著,万小器、程文浩 译,《网络教育――21 世纪的教育革命》[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3
参考文献:
[1]金萌,赵剑峰,《论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J],《现代教育科学》,2002.1
[2][加]N .戈培尔,[英]波特,万喜生译,《教师的角色转换》[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3.3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实习改革 策略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教育实习工作,努力采取措施确保教育实习的质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水平。
一、实习生自身的准备
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主体,是影响教育实习质量最主要的原因。实习生应对教育实习持有正确的态度,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在心理上,要正确对待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检验自身在校所学知识的一次重要机会,是自己走向正式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全面系统的训练。同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加强吃苦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锻炼。比如,在假期多去幼儿园参观,实习,获得对幼儿园工作全面细致的了解,从而增强到幼儿园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理论上,实习生在校期间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培养专业理论素养。当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便应对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所以,实习生在校期间既要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五大领域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在技能上,实习生在校期间既要注重学习相关艺术技能,比如钢琴、舞蹈、绘画、唱歌、讲故事等,又要注重相关实践技能,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游戏活动能力等技能的训练。在实践技能上,实习生要多为自己争取实践的机会,比如课堂上大胆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胆识,课余时间多参加幼儿园实践教学工作等等,以便在实习中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得到全方位的训练。
二、高校方面的努力
1.推行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培训的现象。因此,要想使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应把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让学生接受全面科学的教育。
在知识的教学上,要多注重实用性课程的开展,如:幼儿园各领域的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卫生与保健等等。同时,增加对实习生自身素质训练的课程,比如人际交往和礼仪、教师口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能力的培养上,艺术技能的课程设置,既要保证内容的全面,同时也要保证课时的充足、实训室设备的齐全、又要注重技能课程的考评;在教学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可以尝试“虚拟场景”的培训,即创设一种相对较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由实习生担任教师,让其余的学生扮演幼儿,随时提问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共同模拟课堂教学活动。在“虚拟场景”培训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去揣摩当教师的过程,体会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像正式教学一样保持注意力,调动全部的智慧,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同时也可以采用“微格教学法”,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训练。
2.实行全程实践
科学合理地设定实习时间,是充分有效地完成实习计划的前提和保证。各高校应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形式,将教育实习贯穿于教学计划的全过程。大一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学习;大二可以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大三可以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大四进行集中实习,实施全程实践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3.丰富实习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应涉及幼儿园工作的全部内容,既包括幼儿园教学工作实习,又包括对幼儿园保育工作、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习,同时还要涉及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与把握等工作的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尽可能多的实际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4.完善实习评价
首先从评价的内容上,不能单把实习结束时上交的文字性的东西作为评价学生实习期间表现好坏的唯一标准,同时要注重对实习生在实习单位现实表现的评价。比如工作态度,职业情感,进步水平,等等。在评价与考核的主体上,应以学校评价为主,同时辅之以实习单位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考核成绩与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和毕业证书相挂钩,引起学生对实习的重视。
5.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队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学的带队指导教师,一是实习幼儿园的指导教师。作为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师院校必须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首先,实习指导教师的选用要有一定标准,各高师院校最好选派那些有幼儿园工作经验,了解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情况,或者有过多年实习带队经验的老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成员。同时,建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还要有一定的制度作保障,高师院校对于带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鼓励,从而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和促进教育实习质量的提高。
三、幼儿园方面的配合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更要大力加强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之间的联系。幼儿园作为教育实习的重要基地,其管理人员和教师必须要正确对待教育实习,理解与高师院校合作的重要意义,接收在校生实习不仅能给幼儿园带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巧,同时,从长远来讲,也有助于我国幼教事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及教师应给予教育实习以最大的帮助和配合。
以上是对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教育实习提出的几点建议,相信随着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实习活动一定会逐渐走上正轨,推动学前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3).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在实施“精品教育强区”战略中,全域强力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实验教学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实验教学;管理;教学
四川盆地南部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该区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处,幅员面积仅3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辖12个乡镇街,滋养着36.13万人口;经济繁荣,教育高速发展,中小学校29所(公办学校24所,民办学校5所),中小学生40400人。近年来,龙马潭区实施“精品教育强区”战略,教学工作立足素质教育,坚持科学发展,紧密围绕省、市教育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以“均衡+特色”旗帜引领,全域强力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开齐、开足、开好)和“三开放”(开放图书室、开放体育器材室、开放计算机室),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强化实验教学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管理精细化
(一)健全“三四五”管理模式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是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工作的保障。“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水平”,工作做到“精、细、实”,各种资源才能发挥最大功效。龙马潭区建立的“三督查、四联动、五统一”管理机制推动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1)“五统一”细化管理
针对实验教学工作,龙马潭区教育局督导室、技装站、教研室的同志定期和不定期地分片到各学校实地指导、全面检查实验教学工作。实验教学实施“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实验流程、统一实验教学日志检查形式、育技术装备办公室工作细则、统一实验操作考试监考教师职责、统一制作中小学实验园地(公示牌),确保实验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2)“四级联动”管理模式
龙马潭区教育局成立了督导室、技装站、教研室、学校“四级联动”管理模式。成立了“龙马潭区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全区实验教学的强力推进。督导室主抓实验教学的评估导向与考核细则;技装站负责实验教学具体工作;教研室针对课程业务工作进行过程性跟踪与指导。各学校教导处、技装室组织实验教学的实施。
(3)“三级督查”落实到位
各学校实施了实验教学的“三级督查”管理制度。一级督查:实验管理员。实验管理员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级督查人员,必须对各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完成班级进行认真督查,并在实验公示栏中进行分级评价公示。二级督查:教导处。教导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直接管理部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各科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一听,随堂推门听课;二查,检查实验教案、实验报告的填写与批改、实验通知单的填写和日志的记录、实验教学效果;三问,开展学生实验问卷调查等。三级督查:技装办公室。学校技装室除了承担仪器设备的建、管、配,仪器的统计上报与增订,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检查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对实验效果进行进一步督查。即在前两级督查的基础上,抽样每位实验教师任教班级的4名学生进行现场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对实验的熟练程度来督查实验教师工作,让实验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健全长效机制
(1)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根本保证。我们坚持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长期着力于构建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各学校也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龙马潭区关于实施“实验教学、功能室管理工作专项考核”意见》《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检测实施方案》《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制度》《实验三开询问制度》《实验三开督查制度》《图书室全面开放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各单位都逐步健全了各功能室管理、实验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应用等管理制度,有效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推进了实验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进程。
(2)建立专项工作制
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益,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全域推进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学按照国家课标、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100%。全区全天候开放图书室、体育器材室、计算机室。实行学校藏书室、楼道书吧、班级书柜“三级阅读”管理机制,各校每学期定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促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体育器材室是“超市式”开放,学生可自主选择活动器材,自由开展体育运动。
(3)活化激励机制
首先明确规定实验教学工作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范围,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与绩效工资挂钩,在绩效考核中提高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等学科的工作量系数。其次,在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工作考核、选先评优等各个方面,给从事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创新研究的教师开辟“绿色通道”,专门划拨一定的名额给实验学科的教师或为其增加一定的分值。其三是在评价激励机制上实行创新性的分级评价。各校通过增设实验学科教学情况公示园地,根据教师实验教学完成效果进行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的评价,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
(一)装备标准化
龙马潭区以“义教均衡县”迎省检(2015年12月25日顺利通过省义教均衡督导团检查评估)为契机,加大办学基本条件经费投入,推进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近两年用于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的经费达3886余万元,其中实验教学“三开”标准化建设投入770万元,“三开放”投入1656万元,“班班通”及教育信息化投入2157万元。目前,全区普通中小学实现了实验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片区学校、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和4所村小全部建立起标准化的科学实验室、仪器保管室。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基本要求配齐、配足了小学科学、初中理科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计算机、图书等各类仪器、器材、设备设施。
(二)功能室达标
实验、图书、艺体卫劳等各类功能用房场馆数量、面积达标,卫生整洁、布局合理、陈设规范,仪器设备设施存放符合要求。对实验室的财物进行了对应管理,确定了专人用规范账册,按部颁目标将仪器记账,各种实验器材的借用,都能及时做好借用、归还记录。所有仪器都定橱定柜存放,并将仪器用卡片编号,挂在橱上。并按上轻下重、里高外低、水平式或垂直式进行存放。不仅做到定橱定位,还做到科学、整齐、美观、大方。各功能室文化建设丰富多样,富有针对性,育人氛围浓厚。目前,全区已建成标准化实验室130间、图书阅览室52间、音体美功能室126间;拥有图书848538册、计算机3028台,保障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信息化建设加快
2015年,引进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目前各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正在进行数据入库,将实现装备信息化管理,推动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与实验教学相融合。2015年11月,引进了“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初高中理化生、地理、小学科学等学科还可以进行数字化实验教学。这在西部地区还是首例。
三、队伍建设专业化
(1)配备专职教师
区教育局规定凡是完全小学(一至六年级齐备的小学)以上的学校,必须设置专职实验教学教师。
(2)开展教师培训
采取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结对帮扶、名师引领、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强实验教师培训。坚持每期举办一场全区性实验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
(3)搭建展示平台
龙马潭区每年都组织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自制教具和教学论文评比等竞赛活动,搭建平台展示教师队伍的风采。积极开展探讨性的实验教学研究,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研究课和优秀实验教学教案评比活动,总结交流心得体会。
(4)加强教学研究
技装站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围绕服务于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技术装备管理专题工作研究》的子课题《抓好“校校交流”活动,推进学校实验教学“三开”工作的研究》,将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工作提升到理论研究,并在省级会上交流发言。实行跨区域联合开展实验学科教学研究“校校交流”活动,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观摩—研讨—评价—质疑—总结”五环节教研模式。定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为校际间的观摩、检查、交流、学习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了区域学校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
(5)加强对实验教学和过程研究探讨
如胡市中心校市级科研课题《小学科学教学与农村现实生活相融性研究》突破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农村孩子的科学学习生活进行拓展。目前,全区有4个学校被选入国家级科研课题《欠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实施途径与模式研究》参研学校,正在进行实验研究。
四、成效显著
(一)培养了一批实验教学能手
教师们精心设计课堂,对器材准备、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细心安排、反复演练。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挖掘了教师的潜能,而且增强了教师的技能。在各级举办的实验教学竞赛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了大批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具制作、实验操作、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等专业技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两年来,144件作品获得省、市等级奖,5件作品获得国家等级奖,其中4个项目的“机器人”作品获得省级奖。全区12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市级“现代教育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
(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每届创新大赛中广泛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三小”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的“三小”作品屡获佳绩。
(三)接受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交流研讨会现场参观
2015年9月23日,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交流研讨会在四川省泸州市举行。位于龙马潭区的泸州十八中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观点接受了检阅。教育部基教二司副司长马嘉宾、基教二司技术装备处处长乔玉全在省教厅副厅长何浩的陪同下,现场参观了十八中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开展情况。来自全国各省、市(州)、县(区)代表等300余人参观考察。马嘉宾、乔玉全一行听取了十八中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工作经验介绍,观摩了实验课、美术课、舞蹈课、体育课现场,参观了师生的科技、书画作品展,深入了解学校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用房的开放情况。学校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健身操、舞蹈、手工、书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办学特色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泸州市实验教学经验获高度肯定。2014年5月16日,我区十八中还成功承办了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工作现场会。
五、未来展望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物理实验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全面开设的必修课,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物理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较少。通常整个实验过程基本是对实验讲义所述内容的重复,实验结果都在意料之中,缺少了进一步探究的过程。而且,不少学员认为实验内容过于空洞,与社会实用技术差距较大。因而,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缺乏独立思考和参与的过程,很难激发其自身的创新思维。
(二)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任务分配不均匀。教师依然是实验教学中的“主角”,而学员只是“配角”或者干脆就扮演起了“群众演员”的角色。在实验理论和动手操作上大部分乃至全部都由教师全权,学员不愿动脑思考或是动手操作,甚至不清楚实验目的及其相关的理论依据。
(三)现行的实验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大部分教师仅仅依靠学员的实验报告内容进行考核作为该课程成绩的评定标准。这样就无法避免一些学员为获取高分而不独立完成实验的现象,无法真实反映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由于部分高校教学经费不足,致使一些实验仪器过时陈旧。学员很难把握仪器的使用尺度,外界的环境因素也会对仪器的精确度造成很大影响。加之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水平有限,不免还会出现实验项目和实验手段老套单一的现象。
(五)实验室不完全面向师生开放,学校教学自我封闭。由于先进实验设备价格昂贵、易损坏,有些学校不愿开放这些实验室,只是作为装饰学校的饰品,只可远观不能近取;还有些学校自恃有一些优秀的实验教学方法,不肯与外界交流。
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师的教学压力,更加阻碍了学员自身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一)更新观念,注重实验教学。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学员可以及时掌握物理学中的新概念、新技术和前沿科技的发展动向,提升自身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教师、学员以及学校都必须更新其观念,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相互弥补。
1、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目标。教师是学员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要调整教学目标,不断改变其教学角色、教学作用和教学方法。学生始终是中心体,教师应确立“为学而教”的教学思想,不应一味地甘做“雷锋”、“父母”角色。应当创设不同的实验教学情景,引导学员独立思考问题并完成物理实验,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帮助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创新教学能力,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保持这些知识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以及实验内容的优化性。
2、引导学员调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汲取者。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应当循循善诱,不妨让学员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富有创造性、研究性的实验器材,培养其对实验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要引导其主动获取实验教学中所教授的理论知识,积极思考这些知识在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激发其自我拓展延伸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改革课程体系,实现物理实验内容的现代化。在21世纪的知识体系中,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单一的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已无法满足培养优秀人才所必需的条件。因此,要有机地将其他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条件、有目的地增设一些与前沿科技密切相关的实验,如低温超导体、液晶技术、光纤技术、激光全息照相等。真正使学员做到与时俱进,成为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全新全能人才。
(三)优化实验器材,先进实验设备,全面面向学员开放实验室。基于实验器材老化、实验设备破旧落后、先进实验室封闭的现象,学校应该积极为师生配备一些新的、先进的、符合当今实验教学的实验仪器,全面开放实验室。教师和学员也要尽量避免损坏实验器材,真正做到规范使用、操作实验设备,爱护实验设备。
(四)派遣实验先进小组去往兄弟院校、企业单位、科研机构进行实验交流。通过与其他科研单位实验学习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及时更新知识信息,还可以加快学习先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应积极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在学习体会之余,也可以将各校富有特色、优秀的实验教学模式传授给他人学习与借鉴,这样有助于更多学员在毕业后能更好的发挥才能、服务社会。
(五)科学使用师资力量,完善实验考核方法。在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做到由同一教师进行讲授和指导。若条件限制时,一定要关注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彼此在教学上相辅相成,真正做到“理论服务实验,实验证明理论”。在实验考核方面,应把考核重点放在学员自主创新、动手操作以及思维拓展等方面,从实质根本上锻炼学员实际联系实验的能力,提高学员的科学素养。
1改革的目标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实验教学的核心,改革要体现专业特点、高教性。进入21世纪,随着实验室规模和实验装备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学不加以改革,就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的改革应使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基础知识,更强的动手能力,能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通过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实验手段、实验方法研究、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或学术论文的写作的能力,规范实验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
2科学调整实验内容
验内容改革是重点,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最大弊端就是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陈旧,重复、经典实验多,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少,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因此,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调整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比例,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建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显得非常重要,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意识放在首位,电化实验教材广泛地用于实验教学,实验过程中应设立几个综合性重点考查实验,对学生实验掌握程度进行阶段性检查。以调整实验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国外教育十分重视实验内容的更新,每门课程一年一般要更新2-3个实验,使学生在科研、创造方面得到训练,这也是国外教育、科技发达,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
2.1加强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在教学中一般占实验项目的60%左右,全面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初步掌握样品的分析过程,查阅分析化学手册、参考资料的方法。验证性实验也应注入研究性,不忽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为实验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多开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一般占实验项目的30%左右,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的操作技术及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基本训练后,根据所学的基本内容由教师给出实验项目,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和步骤,选择仪器、药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解决问题。
2.3开设创新、演示性实验
创新、演示实验占实验项目的10%左右,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一些实物,独立设计实验课题进行文献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实验方案设计、感受化学研究中资料收集、资料处理分析、实验条件研究、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另外,结合多媒体开设一些内容新颖的演示性实验,介绍现代化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特别是开设计算机在分析实验中的应用实验。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我们采取了以下方式:
1)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2)教师提问,学生答辩;(3)学生提问,教师答辩等等。另外,在实验中还让学生自己主讲实验,教师指导,找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验教学的能力。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教学相长。
2)认真对实验班级学生在开设过的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调查摸底,找出存在的问题,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时针对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注重个性发展。
3)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长期以来,教学基本上都采取传授与灌注为主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我们提倡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体验中的不同感受,促进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辅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直解决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应采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原因,手脑并用,自己解决。Edison曾经说过:“总是避免艰苦的思考,对人的大脑来说是永远也不可能产生灵感的。”France也说过:“请不要讲太多的东西来满足你的虚荣心,要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要给他们送去火花,如果这里有一些易燃的材料,它会燃烧起的”。
4更新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手段的改进要彻底改变原来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要突出灵活性和多样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多手段教学,如:电视、VCD、录像带、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积极推进实验教学CAI课件的应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现代信息。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CAI教学,加大知识的传授量,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地展现实验中及教学中不易实施的深层次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完善实验考核办法
实验成绩应包括平时成绩及考试成绩。成绩评定要遵循科学、客观、公正、严格、全面的原则,学生实验的创新性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忌只根据实验考试、实验报告情况确定实验成绩,或最多加一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打分。这样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意见也较多。因此,在实验成绩的评定、改进实验考核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首次上实验课应向学生讲清楚实验考核标准,出台评分细则,使学生对实验要达到目的、基本要求心中有数,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
5.1实验成绩评定权重
平时成绩30%(其中重点考查实验占5-10%)、实验考试70%(其中实验理论30%、实验操作40%)。
①平时成绩:预习报告10%、操作40%、实验报告40%、创新5%、其它5%。
②重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20%、实验报告30%、操作40%、创新10%。
③期末实验考试:方案设计20%、实验报告30%、操作40%、创新10%。
5.2实验成绩记分卡
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对学生实验结果及操作规范性等制定出如下评分标准,作为平时实验成绩记载。
各评分项目严格体现分析化学的要求。实验操作成绩:根据具体实验制定评分项目。(1)包括仪器、试剂的合理正确选择及规范使用。(2)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技术的正确性、规范性等。“其它”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包括科学实验态度,纪律、节约、整洁、卫生等。
5.3实验考试
考试应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选择综合性考试试题,有相当数量的试题供选配、更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单独抽签考不同实验。对同一实验操作题应采取改变实验内容,提出不同要求,使实验操作题灵活多变。
6培养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
要注重学生、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同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能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教师的科研项目工作,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论文撰写等,课程一开始就应注重这种意识的培养。如:我们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改进实验、善于发现问题,同学们增强了科学研究意识,积极研究实验问题,对实验进行改革、探讨,有的同学开始撰写论文。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人才,教育的发展最终是体现在人才质量的培养上,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因此,衡量教育发展的最终标准应当是学生的发展,而离开了学生的发展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由于教师在学校能对学生产生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因而实现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和敬业精神。而教师的积极性,优秀教师队伍的形成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发展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最主要途径,而教师的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现代教育必须具有教师的发展功能。这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未来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变成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否则,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这是历史进步的要求,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那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怎样才能继续发展、怎样才能做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发展提高呢?
一、教师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自己,进行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就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在教育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多则是一种实践的技能,这样的技能更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教师在实践中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人对实践的反思,决定于是否善于不断地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二、教师必须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达到教学相长
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在这种互动中不仅学生获益,教师也得到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发展,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则能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这就是教学相长。所以,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师生互学的共同体,在师生交往中与学生同时学习提高,在学生的进步发展中教师自身的专业也得到了发展。
三、教师必须借鉴和学习他人来完善自己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需要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有“文人相轻”的不良倾向,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信息时代,教师自我封闭就等于拒绝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就可能为别人已有的成果付出许多无效的劳动。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善于学会欣赏和借鉴别人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自己专业的更快发展。
四、教师必须不停地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不断丰富自己
众所周知,现代教师的工作早已超越了经验阶段,教师的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就难以胜任现代教师的工作,这无疑也是现代教师需要专业化的重要原因。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减少盲目性,更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就不可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然而,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发展只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改革的核心则是要求教师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教育者。
长期以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深入教学实际,也不一定能够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臼里不能自拔,这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强调: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教师必须向生活学习、向民众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必须研究社会、研究自然、研究教的方法、研究各种学问。这一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脉相通的。
教育改革离不开教育的创新,教学实践是教育创新的土壤。要创新就要立足实践,加强研究。我们知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使教师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全面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尤其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担,就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从传统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研究型教师呢?
一、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其基本特征
人们认为能从事课题研究、探究未知、阐明事理、揭示规律、构建理论的教师便是研究型教师,这观点是片面的。所谓“研究型教师”不是指那些多数教师难以达到的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少数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而是指那些能在先进理念指导下不懈地研究自身的教育实践问题,提高教育成效的新型教师。其基本特征为:
(1)能够运用系统的语言教育基础理论完成课程设计,分析总体教学过程,解决课程教育的重点课题;(2)能够运用系统的语言教育基础理论反思已经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构思和创建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革措施;(3)能够分析课堂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改善、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4)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5)能够运用规范的测试评价技术进行各种类型的教学评价;(5)能够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初步获得教师培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