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秋天的雨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秋天的雨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秋天的雨教案

第1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一、课文分析

秋天的雨》旨在让学生学会对于秋天的雨的描绘,同时拓展出去,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一种景物,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每一种角度的切入,怎样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去渲染,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通过小动物的动作等,来反应秋天的雨的特点。

二、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会读和会写课后的生字和生词,进行准确的读出和组词。学会通过各种角度去描绘一种景物,进行情感的融入。更加熟练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文章的提升。

2、能力目标。从各个角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一种景物的分析和运用,学会仿写;有层次的去写一种景物的各个角度,去分析每种景物的内在内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感悟景物中的内在美,体会其中的内涵。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一种景物的美,然后进行描绘。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秋雨”的声音,带有秋风的声音,“哗啦啦”的雨声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当中去,在这种情境当中去体会秋雨的声音。

教师让大家描绘一下秋雨的印象,从“颜色、声音”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和发现,每个学生提出一句或者两句,进行比较和交流,这样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关于秋雨的诗句,进行比赛,看一看谁说出的关于秋雨的诗句多,谁说的最美,谁说的最好。(设计意图:渲染下雨的氛围,带入一种如诗似画的境界中)

1、初读课文,了解文意,扫清字词障碍。(1)让学生自己,或者同桌,或者小组内进行朗读课文,扫清文章中的字词,不认识的字自己通过商量交流,通过查字典,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做到会认会写会分析。“扇、菠、萝、邮、爽、柿、紧、杨”,让学生自行解决。(2)教师通过出示PPT文稿,将生字加上拼音和去掉拼音,进行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开火车读,自由度和协商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出现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分析。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方式交流。(3)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抢读,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每个苹果上一个字,读对了的同学,摘得一个苹果,然后奖励给他一个小星星。(4)教师点名读字,开火车读字,然后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分析,教师随机挑出几个字让学生朗读,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设计意图:将识字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展开识字,进行巩固)

2、二读课文,熟悉文意,分析课文段落。(1)二读课文,要知道文章里对于秋雨描写的角度,“声音、颜色、气味、形状”等,都是我们可以融入的角度,每个角度又通过可以感知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达到一种渲染情感的目的。(2)“秋天的与,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有注意,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体会这一段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谈感受,“清凉、温柔”关键词,说明雨水的一丝丝温凉,然后提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让学生进行特点分析,“秋天――钥匙,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整个秋天的风貌展现了出来。(3)对于秋雨描写角度的分析是本课重点。颜色: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银杏树――黄色,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枫叶――红色,像邮票,飘啊飘啊;田野――金黄色,像海洋;果树――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苹果、橘子――香甜的气味。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要来了。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抓紧挖洞;松柏穿上厚厚的衣服。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供写作素材,大自然中的景物,进行仿照课文段的仿写,也从颜色、气味、声音入手,写一段关于某种景物的内涵和魅力;教师先读一段描写文字范例,学生根据范例和音视频写出自己的感受;完稿后组内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二次修改,老师点评若干;优秀作品展示和学生奖励。(4)学生小组合作勾画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并且尝试讲解本体和喻体,讲解拟人句两者的相似点。然后进行两种修辞手法的仿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和分析。(设计意图: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描绘一种景物,融入修辞进行勾画,试着写一段话,多角度多层次的描绘)。

3、三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对于秋雨的喜爱。教师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对于秋雨的描写,你最喜欢哪一点,颜色?声音?气味?小动物?丰收?选择其中1-2项,进行评说,谈一谈为什么喜欢,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每个小组排出一名代表,进行课文的分析和评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秋雨的美,这种秋雨的美丽,我们往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达。

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去描绘一种事物,教师列出“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炎热、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花”等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试试描述其中的景物,从各个角度切入,进行有效的描述。(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4、综合性学习的拓展。(1)要求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词句,各自摘抄10-20条,然后放在一起展览比较;(2)用自己的画笔画下秋天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3)用自己的笔写下秋天风景的模样,进行文字的表达和交流;(4)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一次秋游,记录下沿途的风光和秋游的景色和心情。

5、作业的相互展示和交流。将自己所选择的作业,放在一起进行观赏,互相取长补短,找出最优秀的作业,进行奖励和表扬,然后进行二次作业的修改,提升作业展示的水平。(设计意图:提升交流,互相学习,多元化促进文章理解)

6、板书设计的关键词。颜色:秋天的雨,银杏树、枫叶;田野;果树,,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菠萝;苹果、橘子。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小动物们。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

第2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能推进语文改革的深化。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安排,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把问题尽可能解决在课堂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少学生课后弥补的困难。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认知活动有指导、调节、强化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顺着教师的引导,思考问题,感悟情感。例如我在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何其芳《秋天》一文时,先让学生描绘一下自己所看到秋天的景色,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补充,创设秋天的情境,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农家丰收”,“霜晨归渔”,“少女思恋”三幅图画,最后让学生比较自己所看到秋天和何其芳笔下的秋天有何区别。一步一步把学生带到秋天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每个学生在智力、能力、个性等方面所受的遗传,环境与教育影响也不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导致学生的差异随处可见。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基础、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设计灵活多样,层次各异的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实施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实现有效地解决学生整体学习的问题,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如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可以把学习目标任务先列出来。如:

目标一:1、识记作者生平和著作2、识记生字生词:酝酿应和黄晕朗润蓑花枝招展呼朋引伴3、诵读下面的句子:(1)吹面不寒杨柳风。(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跳着,走着。(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目标二:领会内容、理清结构、明确中心、探讨写法基本内容:(1)总写(2)春草图(3)春花图(4)春风图(5)春雨图(6)迎春图结构:第一段(总)第二段(分)第三段(总)中心:颂春,赞春手法:(1)借景抒情。(2)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目标三:课外阅读《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散文。在实施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进行完成。基础较差的,可以先选择目标一来完成;基础较好的,直接可以完成到目标二,并且还能仿照本文的结构练习写作;在完成目标一、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完成目标三。通过分层次教学,不会的会了,会了的提高了,最终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教学中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双重任务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全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独自确定,学生对学习目标是无需关注的,但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必须明确学什么,教师除了教什么,还要交给学生怎样学。新大纲明确要求“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突出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真正做到大纲所说的“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对于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教学中走出来,给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丰富的创造力思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储备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第3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而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是春蚕,

播种春天的希望。老师是红烛,

映红孩子的脸庞。

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栋梁。

第4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她班先后开展了“我是校园小主人”、“新世纪我能行”、“团结友爱,从我做起”,“生命生命”的体验教育主题活动,“我愿与中华美德永相伴”人生格言设计赛、“中华美德”系列读书活动、“中华美德”系列队报设计……

多年来,她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方向,形成了班级“活、实、创”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班风,构建了具有育人特色的校本研究项目。

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为开展传美实验提供了研究的平台。于是就有了平日里的一节节语文德育渗透课,传统美德研究课。其中她讲授的《麻雀》一课在全区进行观摩,那课中“母爱”所带来的震撼至今令人难以割舍。德育渗透课《秋天的图画》,代表了辽源地区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评比获一等奖,同时,本人也被评为了“吉林省教学新秀”荣誉称号。之后,这节语文课又在吉林电视台录制,送往人民教育出版社,获国家级优秀课例一等奖。

在全国第11次传统美德教育年会,她代表辽源地区参加全国传统美德优质课大赛,满载着辽源人民的重托奔往丹东赛区,获得惟一的一个特等奖。

10年来,她怀着痴心不改的初衷,风雨无阻地前行。作为一个近80人大班额的班主任,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爱心,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工作多年以来,她从未因个人私事请过一天假,深知肩上担子之重,责任之大,脚下的路任重而道远,她认为做为一名重点实验员,就要付出别人双倍的努力。清晨,她在晨光微露中踏进静悄悄的校园;人去楼空时她默默地整理教案;口干舌燥时,她顾不上喝一口水;讲完公开课,她又不知疲倦地反思随记。

作为一名传美教育的实验员,她不放过任何一次传美教育的契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她送教送课几十次,走遍了东辽县白泉镇、渭津镇、甲山乡、安石镇、东丰县的横道河中心校、黄河中心小学等地。XX年暑假,她放弃休息再次在东辽县启动课程改革培训会上为全县教师作课,将“传美”的种子播撒。前不久,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为祖国边陲长白县马鹿沟镇中心小学送去了传美实验的一缕阳光。

第5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关键词:感悟积累以读促写妙笔生花

作文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它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我认为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读中学写,从而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

一、阅读积累,领会文字之神蕴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写的基础,因为阅读是眼、耳、口、心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文章中极具感染力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的美,可以充分地感知文章的意境美、思想美,从而深深地喜爱祖国优美、丰富、神奇的语言文字,并促使其由衷地产生出能写出与课文一样美的语句的写作欲望。阅读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厚积薄发才能游刃有余,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积累,才有创新的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积累语言,学以致用,才能以文字砌就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1.以读为本,感受语言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课就是为了“读”而“读”。关于“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培养,靠“听”是听不会的,靠“讲”是讲不出的,靠“做”(特指做习题)是做不成的,只有通过“读”才能学会“读”。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行小语教材多样,内容丰富,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的文章不胜枚举。对这些课文,学生只有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诵读,才能体会到山光物态的情趣,感受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但是,要把课文读美读活绝非易事。这就需要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浮想联翩地读,这样,课文中的形象就会鲜活起来,容易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如教学《找春天》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美景或者是班得瑞的音乐作为背景,用舒缓、轻柔的语调向学生娓娓道来。学生也会被感染,进而带着感情进入课文,在自由诵读课文时去寻找美、发现美。学生只有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才能以声传情,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喜爱的章节,直至熟读成诵,将这些精美的语言烂熟于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以悟为臂,内化语言

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用心去读,用心去揣摩,“披文入境”,品味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样,文章中的形象就会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就会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生动感人,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如教学《触摸春天》,让学生在文本中体会能表现盲女孩“神奇的灵性”的特点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

生1:我认为“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句话最能写出盲女孩的“神奇的灵性”。蝴蝶翩翩起舞,就是我们眼睛好的人都很难捉到,但是盲女孩却做到了,可见盲女孩具有“神奇的灵性”。

师:同学们,这句话的描写非常有技巧,再仔细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2:我总觉得蝴蝶是活的,通常我们只是写蝴蝶怎样就可以了,加上“睁着眼睛”好像是多余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水平,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句子中“睁着眼睛”是多余的吗?

生3:“睁着眼睛”是强调了蝴蝶也是有灵性的,它能看得见盲女孩。用上“睁着眼睛”,更加深了盲女孩抓蝴蝶的难。

师:你们分析得很对!作者非常注意遣词造句。同样的语言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不仅仅是它本来的含义了,恰当地运用语言能给人以暗示,引发人去领悟。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捕捉住了学生发言与教案预设中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理解文章,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妙。整个品词析句的过程,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不做过多的指导,而是恰到好处的品味,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运用的妙处,而且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语言表达之美。一个“睁”字,一个“盲”让学生明白地感受到了盲女孩的神奇之所在。在语文的课堂上,“读”,不仅让学生快乐地走进文本,自然地融入文本,更精彩的还是那超脱文本的个性洋溢。在品评中,学生很快发现作者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和蕴含的情味感。他们在感知到语言精妙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的内容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从而逐渐滋养出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3.泛读求广,积累语言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泛读、浏览。通过泛读能吸收人类智慧的精华,达到“厚积薄发”。只有让学生们在读书中积累,才能让写作成为“有源之水”,自然喷涌而出。因此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乐读,开辟广阔的阅读天地,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可以采用的主要的方法有:(1)摘录。让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随时随地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美美地读几遍,试着记下。(2)交流。阅读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还借助语文活动课,扩展语文学习的天地。如举办一些检查课外阅读的故事会(讲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诗歌、散文朗读会(将自己读到的优美诗文朗诵给大家听),使学生阅读兴趣不断地提高。从而激励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为写作磨制生花妙笔。

二、以读促写,学习文字表达之精气

学习语言重在吸取和积累,然后转化为运用语言(口头的、书面的)言语形式的过程。说白了一点,语文课重中之重的任务是让学生学着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创造给学生“传情达意”的机会。

1.读读说说,为写奠基

(1)以读导说,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读本中,有许多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文字浅显。教师完全可以从琐碎的情节分析中跳出来,以读为本,读中导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训练语感;在读的过程中将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个性语言,将语言的积累内化为读写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读代讲,以读导说,以读练听,读中悟写,融听说读写于一炉,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积累的词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上后带上表情带上动作读一读,然后演一演。提示语的训练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在说、听、读、演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展示自我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丰富的个性在课堂上展现无遗。在阅读教学中,以对话的提示语作为说话的训练点,是对课文恰到好处的补白,学生思维敏捷,表现异常活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课堂上的说为以后的写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体现了低年级的阶段性训练目标,走说与写结合的道路。在理解课文中,有了这些提示语,读得也更有味道了。

(2)口语交际,由说学写

人们常说:语文姓“语”,因其必须张开口说;语文也姓“文”,因其还得拿起笔写。口语交际课便是实现由说到写的一座有效的桥梁。当口语交际与写话初练有机结合时,能让学生在先说后写、穿句串段、连段成文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在口语交际《说春天》时,教师先播放课件创设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在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中引出“用你明亮的眼睛寻找春天”,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词,然后巧妙地让学生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接着连句成段,评选“春的使者”。加上教师适时的提示句式:“春天来了,……多么明媚的春天啊!”降低了学生独立说话的难度,此时再让孩子们动笔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春天,教师穿插点评,渗透写作方法;或结合品赏引导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一切便水到渠成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双丰收的效果。

2.读读写写,学会写作

(1)瞄准句式,仿中学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文质兼美,遣词造句非常讲究,其中有一些表现力很强的词语,有着特殊的构词组句方式,抓住它们进行仿说训练的实践往往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抓住关键句子“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进行语言迁移练习。

师:学着课文的样子,我们也来说几个句子吧!(出示)秋天的雨,把_______给了葡萄,_______像_______。秋天的雨,把_______给了_______ ,_______像_______。

生1: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一串串玛瑙,摇啊摇啊,好像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2: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柿子,一个个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在嘀哒嘀哒的雨中摇啊摇啊,好像唱着一首欢乐的歌。

学生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有效内化,以读为本,吸收人类智慧的精华,从而达到厚积薄发。在读中学写,也是作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2)巧用补白,以读促写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感知活动,感知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通过想象去填补和完善文中的意义空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课文中有许多“空白点”,等待着学生去填补和丰富。适时引导学生去思索,去开掘,去领会,不仅能促进理解,而且使读写有机结合,以读促写。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

师:那位车夫有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脸吗?谁来给我们具体形容一下什么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1:这是一张又黑又瘦的脸,布满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像一条条小山沟,头发枯黄,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布满了血丝。

生2:这是一张蜡黄的脸,孤独地透出一丝悲凉,嘴唇干裂,露出一道道血口子,乱糟糟的头发上满是灰尘,像一个被霜打焉的茄子。

生3:这是一张苍老枯瘦的脸,脸黑得像锅底,连那些深深的皱纹里也都布满了灰尘,密密的胡须又乱又脏。

师:说得很好,“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你们懂了吗?

生(齐):懂了。

一般教学词语,不是直接讲授,就是机械地照搬词语手册,这位教师没有走这些常规的路数,而是充分发挥词语丰富内涵的召唤作用,借助详细、联想,去激活学生脑海中已经储存的生活表象,让学生把眼前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把僵化静止的文本信息还原成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通过“文字的桥梁”,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地理解和立体地积累。

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阅读能为写作提供广泛而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写作的范例,以读促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最简捷的途径;同时,写作也是反映阅读效果的重要形式,能够修正阅读,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读”与“写”犹如鸟之双翼,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读中学写,才能使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朱作仁,《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993

[3] 郝克明,《教师的教育观》[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第6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幼儿园管理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信息技术是完成教育任务、达成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身心愉快、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是幼儿教育中最为直观、形象和生动的传授工具,它能够让幼儿教育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教育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前教育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效果逼真等特点,对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幼儿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主要指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目前在幼儿园大致可分为:办公、辅助教育教学、安保、对外宣传、上下级联系和促进家园互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办公中的应用方式

实现办公自动化。每天的工作安排园长会通过网络告诉各班,上级领导的文件传达通过办公平台下达,我们只要打开教育信息网就可以迅速地接收,即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纸张,同时还可以及时地把文件、信息传送出去,坐在家里轻轻搞定一切任务。

对文字、表格处理。电脑室、打印室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教师打印各类计划、方案、表格或出艺术字进行环境布置等非常方便,基本实行了无纸化办公,各类资料非常规范,也便于保存、修改,教师随时都可检索、调用。

可以查阅、吸取各种信息。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安装了宽带网。一方面为管理人员对信息、文件、资料的上传下达,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学习因特网上先进的幼教理念、精彩的教育活动设计和形象的动画课件等,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地幼教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及专家咨询等。

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电脑较之人脑,最大的优势在于越是繁琐、复杂的工作,它最得心应手。幼儿园卫生保健与财务管理都可以充分应用电脑。如对定期体检记录、营养计算、检查矫治事项、各类登记事项进行数据统计、储存、应用、分析等。

公示公开幼儿园各种信息。幼儿园建立了独立网站,有专用的服务器,幼儿园办园理念、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计划、各类活动方案、每周园务安排、园内各种活动等都及时在网站上上传公示。

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幼儿园安装广播系统,将幼儿一日活动编程,用电脑自动调控,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都有语言提示及音乐调节,使幼儿的一日活动音乐化、规范化。

掌控园内一切人员的活动信息。幼儿园安装网络监控系统,园内一切活动都有录像资料。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管理者能够方便地调阅录像进行查看、明辨是非;同时管理者还可随时利用监控调阅幼儿日常生活的原始数据,掌握教师和幼儿的工作生活状况。

建立群共享。幼儿园建立QQ工作群,园内所有信息的传递,班与班、园内与班级之间的信息来往都在群内及时沟通交流,避免了上下楼梯、来回跑动的麻烦,又节省了时间,极大地减轻了教职工的工作负担。

实现了幼儿园的信息管理。幼儿园在对教职员工的管理中,将教职工的信息输入就能完成对教职工档案的管理。根据园长、教师、保健员等后勤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分工,实现信息信息的公开透明,责任明确。对幼儿的信息采集、保存,使教师能方便地了解班级幼儿的信息资料。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各班教室有电脑、投影仪、摄像机等,教师使用携带方便。

幻灯片制作。教师可在电脑上制作教学幻灯片、家长会幻灯片、各类讲座幻灯片等,便于阅览及辅助教学。

下载或制作课件。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形象生动的动画课件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在电脑上查阅、下载一些相关的动画课件,或自制简单的课件。

教学资源共享。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储存、整理、共享的意识逐步增强,将一些优质的教育活动设计、精彩的课件、教科研成果等都收集起来,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料库,平时老师们可以随时查阅、调用,相互学习。这样可省去老师们费尽心思、花大量时间设计教案、制作教具课件的精力。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家园互动中的应用。

幼儿园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简便、快捷的特点,开辟了园网站和班级主页,建立了家长留言栏目。家长可随时上网,了解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和班级教育教学情况,与老师进行互动留言,相互交流孩子在家、在园的成长变化。通过家长留言栏目一起探讨、交流家教方法和育儿经验。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应用的效果

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办园品味。

信息技术引进校园后,提升了办园档次,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整个幼儿园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气息。每天清晨入园,教师、幼儿、家长都沐浴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师生在广播音乐的提示下规范地进行着一日活动。教师们上网查阅、打印资料、在网站上上传计划、发送信息等忙得不亦乐乎。下午离园时,轻松舒缓的音乐缓解了家长一天的疲劳,也激起了小朋友对幼儿园的依恋,操场上留下孩子们嬉戏的笑声、以及家长和孩子一起的身影,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优化了教育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信息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再现生活景物,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不产生疲劳、自觉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轻松、愉快、自然、主动的学习。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秋日的私语》,雨滴答滴答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株株美丽的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经整个活动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幼儿个个投入,充分感受到了散文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网络设施进入校园,使幼儿园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以往闲暇之余的聊天、逛街被争先恐后的上网学习所替代,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神秘、奥妙之处也深深吸引着大家。青年教师们忙着学习课件制作,处理、上传文字照片,老教师学着怎样打字、排版、怎样上网查阅资料。网络让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生活,满足了学习需要,让教师们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使教师逐步提升自我,走向专业化成长。

增进了家园有效互动,实现信息透明化。

做好家园沟通与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是幼儿园工作重点之一。幼儿园网站建设力度大,信息资料非常丰富、真实、及时,园内开展的每一项活动在网站上都有记载。班级网页中各班的通知公告、周计划、幼儿活动照片资料都非常详实,幼儿园网站就是一套鲜活的档案。家长查询了解幼儿园的信息动态、与教师沟通交流孩子的表现,与家长间探讨育儿良方等都非常简便,快捷,家园互动深入有效。同时,家长也可以在网站上建言献策,共同打造温馨、和谐的幼儿教育场所。

提供了园所安全保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网络监控系统显得尤为必要、适用,这是对不法分子设置的一个有力的防范设备,给园所提供了一道安全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给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它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也不是每个活动都适宜使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还面临以下问题:

第7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礼貌史的国家,历史的车轮把我们载到世纪之交的今日,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艰巨任务,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和决心。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事业。在那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我的知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虽工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教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聆听了他们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应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又看到教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提高成长。忘不了已有花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教师的帮忙;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苦干的青年教师;忘不了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述教学论文的稿纸。而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我们必须会用自我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是春蚕,播种春天的期望。

   教师是红烛,映红孩子的脸庞。

   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栋梁。

   一尺教鞭,结出了多少拔头桃李。

   教师们,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

   说老实话,在中学寒窗苦读的时候,我的理想原本不是当老师。但却莫名其妙地进了师范。记得当时有个同学这么长叹一声:上了师范就等于上了贼船。还有人讥讽道:我宁愿上贼船也不愿上师范是啊,我想,如果仅从功利角度讲,贼船烧杀抢掳,吃香喝辣,所到之处还令人闻风丧胆呢。

   即便是栽了,臭名昭著,也算“潇洒走一回”了。而教师这一行呢,老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为人师者的生活窘迫由来已久。吃得清淡,穿得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像蜡烛,一生半明半暗。充其量,只是一个破落的四处露风的却又载歌载舞的大篷车。其风光哪能与“贼船”相比?于是不少同行感慨,我是搭错车了。

   而窗外却变幻着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大款、股票、汽车、别墅、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是一只只诱惑的手,拉扯人们易动的心。

   于是有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趁机跳槽了;于是个别人借商潮来临之际,利用学生拉起利益的关系网,像一只戴着红校徽的大蜘蛛捕捉网上的猎物;于是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身在课堂,心却在游荡,工作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半天钟。他们认为,金钱薄待了他们,而他们因此薄待了学生,薄待了自己的事业

   校园不再平静,讲台不再圣洁

   但我们同时也更看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无论是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

   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而教育正是这样一种职业

   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他曾出访海外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走向晓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今有住着泥房子、用着泥桌子、教着泥娃子的半农半教的民办教师群,更有用自己可怜的工资为学生垫付书本费却又因交不起自己的医药费而郁郁而死的山区教师……?

   他们有的名垂青史,但更多的却像山上的小草一样默默无闻,随风逝去了无痕。但是,正是他们树起了万世师表,无边师魂,擎起了我们教育行业的灯塔。若与他们相比,我们便又会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富足的,而事业上恰恰又显得那么“清贫”

   工作至今,我已在讲台上站了六个年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我们是职业中学,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因为无知而显得世故,因为幼稚而感觉空虚无聊的言行举止时,我常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之重。我曾被学生骂哭过,我崭新的摩托车曾被学生用刀片划破后座,我的宿舍门上曾“装饰着”学生的粗暴的脚印……

   这一切都没有使我灰心气馁,没有像朋友们讥讽和挖苦那样联想到自己微薄的工资值不值。那个时候,我只想到有苍白的灵魂需要我们去拯救、去塑造、去描绘。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而几年后,那些走出幼稚成熟起来的学生们如桃李芬芳一样的时候恰恰证明了这点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常在说服学生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说服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摆正事业与金钱的位置

   朋友们,同行们,无论是这个职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都应该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都应该让它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同船过渡,尚需修行五百年。这个我们赖以生存,又拥有巨大价值的职业,与我们,或许是一种千古之约!让我们豪情满怀地告天下人:教书育人,舍我其谁!?

   朋友们,清贫的日子,不要让你的事业清贫!

   爱岗敬业教师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教学我幸福。

   xx年,是我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刚满18岁的`我一脸稚气,带着满腔的希冀和憧憬来到了汪湖初中,成了一名光荣的美术老师。

   说实话,刚踏进学校大门时,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老师们好相处吗?学生们会信服我这个小老师吗?当我注视校园里的一一草一木时,当我看到一位位老教师向我伸出热情的双手时,当我望着一个个小我几岁的活泼可爱的中学生时,我的内心深深感受到的是温暖是亲情是初为人师的自豪!

   永远忘不了我的第一堂美术课,精心准备了几天的教案早已胸有成竹,可当我走上讲台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我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身上直冒汗,恨上帝不赶快赐给我一根救命的稻草。懂事的学生静静望着我,仿佛在说:“老师,我们相信你!”一瞬间,如有神助中,思路接通了,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们听得频频点头,最后一个环节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气氛空前高涨。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学生恋恋不舍围着我问这问那,我知道我又成功的渡过了一个难关。

   作为一名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肚子里的墨水远远适应不了目前的教学,我开始自学书法、绘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让自己的“心灵仓库”充实起来。寒冷的冬天,手冻僵了,哈一口热气接着再写,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手上生了冻疮,一暖和过来,奇痒难忍,但我仍然没有停止练习。炎热的夏天,我嫌风扇吹的纸张乱飞,不方便写,干脆就不开风扇,脸上的汗滴答滴答的落在字画上,苦是苦些,但我的书画技能却飞速提高,最令我高兴的是辅导的学生多人次在省市里获奖。

   我的老家是诸城,不时听到老家的同学朋友亲戚讨论自己的工资有多高,说不动心是假的,那些好多老师下海,还有好多老师去外地应聘,丰厚的工资待遇着实让我“心胜摇曳”了很长时间,工作时进取心少了,上课时精神头也少了,每天准时都在大作发财梦。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一个学生,是他让我走出了庸俗和肤浅的泥沼。

   他,岳超,是个留守儿童,经常逃课打架,是老师们公认的问题学生。一次美术课上,他竟然带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听着音乐一边练着签名,我强压住内心的怒火问:“你练签名干什么?”他不以为然的瞥了我一眼,嘟囔了一句:“等我当上董事长给下属签名的。”

   全班同学都乐了,我也想跟着笑,这时我灵机一动,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我接着说:“请大家不要笑,你有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你的字不够大气磅礴不够入木三分不够力透纸背,这样给下属签名多掉价呀!”这时他转过脸认真的问:“那怎样才能写好?”我一听,有门儿,鱼儿上钩了。“真的想写好字吗?”我问。“嗯”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那课外活动到书法教室来”。

   课外活动我提前到了书法教室,他准时来了,一进门便环顾四周激动的感叹:“啊,写的真好!谁写的?这张好,哎那张毛笔字更好!”墙壁上贴着书法作品深深的吸引了他,那天他在书法教室盘桓了许久,看着他慢慢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我松了一口气,我相信这个学生很快不再是一个问题学生。

   岳超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书法学习历程,由于他基础薄弱,我就从最基础的执笔姿势开始手把手教他,一发现他有进步就及时鼓励他,并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年下来,他成了书法小组的中坚力量。思想学习也在朝着好的方面逐渐变化着。后来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书法比赛,各种获奖证书也纷至沓来,同学他,老师们称赞他,他学习的劲头更大了。我和他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每每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他都向我倾诉。

第8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误区一:评价语格式化。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教师评价语单调、空泛,大多是“你真棒!读得真好”之类。更有甚者,学生形成条件反射:“棒棒棒,你真棒!”

误区二:评价语泛滥。有人用“四过”“一弱”来概括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四过”是指表扬过滥、过频、过高、过花,“一弱”是指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趋于弱化。

误区三:评价语功利化。一节公开课上,只要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教师就会用小红花来奖励。表扬成了课堂名副其实的“赠品”,来就送,买就送!

语文课堂评价如何避免走入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拥有智慧的评价语,更多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一、欣赏、鼓励的评价――兴奋剂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欣赏、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思索,在评价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真正实现了共识、共享、共进。

案例:《秋天的雨》教学片段

(学生齐读: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读得多美呀,你们就像美丽的仙子!

师:(播放图片)秋风轻轻地吹,秋雨细细地下,一群美丽的仙子向我们点头,向我们微笑。你愿意做这一朵漂亮的吗?

生读句子。

师:你是那朵开得最漂亮的!

生读句子。

师:你也成了美丽的仙子!

师:让我们都成为仙子吧!(师生齐读句子)

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不是用简单的“你读得真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太棒了”等空泛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朗读,而是用“你是那朵开得最漂亮的”“让我们都成为仙子吧”这样的语言把孩子带入具体的语境中。这样,不用过多地强调哪个词,也不用优美音乐的伴奏,学生就能把的美丽样子读出来。

二、幽默、机智的评价――剂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课堂上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学生在开怀一笑中受到智慧的启迪。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教学《翠鸟》第三自然段时,发现学生小庆打了个呵欠,又与同桌嘀咕起来,便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小庆,请你去逮一只翠鸟。”小庆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很茫然的样子。于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到哪儿逮呢?”小庆可怜巴巴地说。其他同学也面面相觑,神情迷茫。于老师说:“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小,里面又深,谁上得去呀?”于老师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问小庆:“为什么老师要请你去逮翠鸟?”小庆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刚才我上课不认真,开小差了!”于老师说:“逮翠鸟的任务虽然你没有完成,却帮助同学们读懂了第三自然段,功不可没!”这么一说,小庆就再也没开小差了。

幽默是课堂的剂。学生不喜欢沉闷严肃的课堂,那犹如一池死水,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而幽默则如一块石头,能打破“死水”的沉默,泛起“千层浪”,从而调节课堂气氛,创造有利的教学情境,让教与学的双方关系变得轻松自然,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思维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三、启迪、引导的评价――催化剂

启迪、引导的评价可以引领学生体味课文的精妙之处,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与基本功训练,启发学生适度拓展文本的学习资源,点拨学生进行恰当的思考与探索。

案例:《小鹿的玫瑰花》教学片段

师:如果你是小鹿,望着满花坛茂密的枝叶中却不见一朵玫瑰花,你的心情怎样,会怎么样?

生:心里不好受。

生:觉得很可惜。

师:听得出来,大家都在为小鹿感到惋惜。带着这样的体验读读鹿弟弟的话。(出示句子: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生:(齐读)

师:也许,鹿弟弟说之前还会先叹口气,“唉”,再试一试。

生:(读句子)

生:是呀,辛辛苦苦种了玫瑰,却没看到花,小鹿是多么希望能亲眼看到自己栽的漂亮的玫瑰花,却一朵花都没看着,怪不得鹿弟弟会说――

生齐读:“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师:这样看来,小鹿的水也白浇,土也――

生:白松了。

师:小鹿想看花,等的那几个月也――

生:白等了。

师:难怪鹿弟弟会说――

生再读。

师:小鹿付出了那么多的辛劳,付出了那么多的期待,却一朵花都没看着,多让人惋惜呀!

生又一次读。

老师的启迪引导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搭建了一个个调节思维的平台,课堂中学生参与了思考的全过程,自然而然就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在这种“我想表现”的氛围中,学生都会有所提高。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学习过程必将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也必将是一个体验精彩、收获成功的过程。

四、多元、准确的评价――调味剂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应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成学生思想自由地交汇、碰撞、升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结课时,一位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那一棵棵被砍下来的树,假如你是那一寸寸被逐渐的土地,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会看见什么?大家刚陷入沉思中,只听“扑哧”一声,一个学生竟然笑了出来。小村庄的人们都快要面临灭顶之灾了,他居然还笑得出来?在场的听课老师们纷纷为上课老师捏了一把汗。只见这位教师略一思索,即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

师:你为什么笑?

生:(迟疑了一会儿)我想到了小村庄的人们连保护树木都不知道,所以觉得好笑。

师:(又问其余学生)你们认为他笑什么?

生:笑小村庄的人们无知。

生:笑小村庄的人们愚昧。

生:笑小村庄的人们不懂得环保。

……

师:是的,小村庄的人们的确好笑,他们如此无知,如此愚昧,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全然不顾以后的结果。同学们,面对这样的一群人,你想说什么?

生小手如林。

师:别急,不妨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9篇:秋天的雨教案范文

关键词:音乐潜质;音乐感受;体验;理解;创造

从人类感知事物本能过程来看,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这四个环节对于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活动中培养低年级段学生的音乐兴趣?学生如何更好地体验音乐?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音乐内容?怎样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创设多种音乐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好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就会对音乐产生更多的关注。“感受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情绪情感状态的意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音乐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学习情境与内容不能引发他的兴趣,即不能触动他的感受系统,一切学习都是无效的。”(引用自王秀萍《学前音乐经验教育》)那么,如何在音乐感受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

从学生音乐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来看,进入音乐学习的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则是歌唱。我们的嗓音是天然的乐器,学生也是通过自己的“嗓音乐器”开始接触音乐的。歌唱最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最容易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歌唱虽是接触音乐最自然的方式,但它也不是唯一的。和吃饭一样,我们需要各种各样丰富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初始也是一样,歌唱不是学生感受音乐的唯一方式。如果学生在音乐学习初始,教师一直是以歌唱教学为主要方式,那么,学生很容易误以为歌唱就是音乐,音乐就是歌唱。学生对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学生也有自己的音乐世界,应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音乐形式。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风格清丽、旋律活泼的钢琴曲、小提琴曲等器乐曲引领学生聆听、感受,如,《雪绒花》的钢琴版。学生可以在学习完《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听赏它的其他版本,这样就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对于学生感受音乐的作品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内容清晰简洁、音乐主题形象突出的作品。加德纳尔也在他研究的儿童音乐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提出:低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兴趣,而对音乐风格、音乐个性不加注意。针对这一特征规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主题性强的简单歌曲给学生演唱。而选择的歌曲也必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最好选择一些节奏简单、速度适中、旋律悦耳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找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比如,歌曲《白胖鸭》《看星星》《数鸭子》等(歌曲选自陈凯华《快乐音乐轻松学》),钢琴曲《大笨钟》《蝴蝶》《蜜蜂》等(选自《汤普森幼儿钢琴入门》)。还有交响曲《彼得与狼》,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专为儿童所作的。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明白原来音乐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这样也有利于他们在这无比宽广的音乐天地间发现并选择自己所钟爱的那一种色彩。

二、体验音乐的快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

感受了什么是音乐,感受了音乐的快乐后,就应该让学生去体验音乐,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体验音乐的元素,从音乐是什么转入到音乐里面有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感兴趣。音乐的结构由节奏、速度、旋律、音色、和声、曲式、体裁组成。对于低年级段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要以感受、体验节奏、速度、音色、旋律这四种元素为主。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笔者十分推崇世界著名的三大教学法,即达尔克罗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科达伊教学法,三种教学法殊途同归。它们都强调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从头到脚动起来。比如,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学生与学生互动,在拍手、跺脚、捻指等声响中体验音乐等。下面笔者将举实例说明。

1.节奏体验

例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大头|大头

下雨|不愁

人家|有伞

我有|大头

学生围成一个圈,一边念,一边跟随教师做相应的动作。教师在动作的编制上应遵循简单、易记、形象的原则。

例2.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一组拍手,一组跺脚,一组拍腿,一组念童谣:

大头大

大头大

刮风下雨都不怕!

首先四组学生一起念,然后念的念,拍手的拍手,跺脚的跺脚,拍腿的拍腿。

教师也可以通过做一些游戏让学生进行更深刻的节奏体验。

2.速度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唱《幸福歌》。

(1)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2)只有教师唱,一种问与答的形式。

教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学生:拍手。

注意:速度由很慢到很快,多来几遍,学生根据教师所唱的速度的变化做出拍手的速度反应变化。

3.音色体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敲击身边的实物,如小凳子、小桌子、小铃铛,并说出音的高低。教师在钢琴的中高音区弹奏欢快的曲子和在中低音区弹奏抒情的曲子,让学生自己比较异同。

4.旋律体验

首先从民族调式的儿歌入手。科达伊认为民歌是孩子的音乐母语,学生音乐教育也应该以民歌为基础,并且“利用民歌的原本性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受到音乐表现力的感染”(引用自《科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清晰可爱、朗朗上口的民歌作品让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旋律体验是基于节奏和速度,还有音色之上的,学生在歌唱的同时还需要综合前面所说的进行变化学习。比如,学生学唱《茉莉花》,可以跟着《茉莉花》的韵律去拍手,有舞蹈性地走步,这可以由教师根据不同情况自由发挥,教师亦可让学生自己去自由想象发挥。

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

对于一些作品,学生在理解上会有或大或小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差异,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要轻易告诉学生某段音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而是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因为他们有超乎寻常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比如,在欣赏一段音乐后,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欣赏音乐的内心感受。特别是可以使学生情绪激动或共鸣的音乐听赏活动,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要给他们留有自我交流、表达感受的机会,通过相互交换认识,学生能够充分地,深刻地理解所听赏到的音乐作品。

在学习理解音乐过程中,学生需要主题内容明显、突出、形象的音乐作品。在此,笔者认为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交响音画《动物狂欢节》为学生的最佳听赏作品,一套作品共有十四曲。从第二曲开始到第十三曲,主题鲜明、形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形象更加突出的音乐片段作为教学内容。比如第二曲《公鸡与母鸡》,第三曲《野驴》,第四曲《乌龟》,第五曲《大象》,第六曲《袋鼠》,第九曲《林中杜鹃》,这些都非常客观写实地刻画了各种动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十分符合学生的音乐心理。在听赏作品之前,教师首先不要告诉学生每段音乐所代表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主动感受不同主题之间的对比并加以想象,再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或声音等方式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可以从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音的高低、力度的变化等几个方面理解感受音乐的情绪表达,并简单地学会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公鸡与母鸡的主题,节奏轻快,作曲家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了公鸡与母鸡,学生大可不必清楚地分辨不同乐器,但他们要感受到音乐片段间的不同。通过对类似音乐作品的听赏,逐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理解经验,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遵循《纲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变活动的理念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发现、自我尝试的机会。

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听赏更丰富的音乐,更有助于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四、将音乐融入学生的游戏与生活中,让学生去创造音乐

在教学中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教师选择的创造性音乐作品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在初级阶段中,音乐活动的模仿是需要的,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创造出自己的东西。

音乐节奏模仿游戏:

例1.(1)教师先给出一条固定的节奏型:X X|XX X|

(2)让学生模仿并填词,要遵循一字一音的规律。

小 鸟|喳喳 喳|小 鸟|叽叽 叽|

在充分掌握这个节奏后,打破一字一音的模式,填字由五字变成六字,让学生在自己模仿的基础上开创新的节奏型:

小青 蛙|呱呱 呱|或小 青蛙|呱 呱呱|

这是一种节奏创新的方法。

例2.(1)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原始节奏型:X X|XX X|(小鸟,喳喳喳)

(2)如果是一大群鸟呢?该怎样改变节奏使得节奏更加形象呢?可以如下:

小 鸟|喳喳 喳|或小 鸟|喳喳喳喳 喳|

这里只举了音乐节奏模仿游戏的例子,其实还可以设计音乐速度模仿和音乐音色模仿的教案,这就需要教师才思的发挥了。总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模仿创造。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在欣赏并懂得较多的音乐知识后,将音乐融入学生的游戏与生活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在欣赏完《动物狂欢节》后,学生懂得了乐曲中的“大象”“狮子”“乌龟”等动物形象是如何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的高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举出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动物形象如“小兔子”“蜗牛”“蚂蚁”等,让学生充分想象和自由创造,用体态动作和制造声响来表现这些动物的特征。为了更富成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教师可以把音乐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小课题,如:让他们寻找自己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声音并用自己的音乐感觉表现出来。或者有节奏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如夏天来到,知了叫个不停;秋天来到,秋风瑟瑟,树叶沙沙的声音。最终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世界的奇妙与宽广,丰富多彩与变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