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第1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很多教师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法上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认为教师讲得清楚、透彻,就是好课;学生听得懂、记得牢就是好课。事实上,一堂课的好坏应该从是否能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衡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传统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一般理念和教学法)已无法适应当今教育的潮流,因此,当代教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科研方法等知识的学习,用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趋势来改造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新颖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维持和集中。

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而不是接受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实现“民主化”,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学生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协作化的学习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度,以指导者的身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对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交流以及教师的从旁指导来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不但从自己的独立思考中获得知识,还从其它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自主学习中,重要的不只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同时,自主学习还可以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方法自定步调,进行个别化学习,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刀切”的弊端。

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师不能简单地包办代替,要尽量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善问,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学生继承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能力不是自发地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培养、发现与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否则学生许多可喜的创见就会被扼杀、被埋没,学生也终生只会模仿而已。教学中要积极活跃学生的思维情绪,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别出心裁”、敢于“独树一帜”,这样就能培养出独具见地的新苗。独立思考要反复多想,所谓“多想出智慧”。多想将导致人们走向创造性的道路,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因为只有多想,才能超越常规,不为前人的结论所局限;只有多想,才能深入事物的精髓,得出新的结论。因此,一个经常动脑、勤于思考的人,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重视他们的创见,这样学生才有勇气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别出心裁”的念头。有时候学生提出一种新的见解或方法,但是与教师原来想的不一样,教师不是认真研究、积极给予鼓励,而是横加批驳、冷嘲热讽,这必然严重挫伤学生的独创精神。只有彻底解放思想,破除种种清规戒律,学生的独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活动课程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学科课程,而活动课程则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得众多学生理论知识较丰富,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擅长模仿,但缺乏创造性。

在课程构建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出真知”确是一句真理。因此,要积极开设活动课,教学中要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从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它要求学生和教师,课前做好活动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大胆进行试验和革新,不断产生新见解、新方法、新工艺、小发明;课后,把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学科课程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去。

四、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方法

第2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教育,是以培养、提高、优化人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能力教育是社会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教育重视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相对比较欠缺,致使现在大学生能力欠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一个话题。在大学阶段应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本文略谈了一些看法。

笔者认为,大学生阶段应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学能力、知识运用及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社会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同时缺乏自制力,感情脆弱,依赖心理强,好胜心强。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离开父母呵护的大学生活,以致少数学生自我放纵,自暴自弃,甚至出现精神异常、自杀等现象。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十分必要。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其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首先要通过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学校应开设心理卫生健康保健课程或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健康门诊,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服务;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第三,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毅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军训、劳动、体育锻炼、社会服务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体能、耐心、毅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挫折教育、自理自制教育,加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二、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终生自我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分析归纳和思维辨别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一次性教育的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在学校所受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结,而是终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开始。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与教师配合,充分发挥其“学”的主体作用。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例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再提问、讨论,教师只讲重点和难点。第三,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规律和基本技能。除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检索资料,建立资料库,统计分析资料和评鉴资料的能力。第四,建立灵活的考核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由学习。

三、创新能力

如果说自学是如何学习知识的一种能力,而创新则是一种如何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对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的系统化和组织化,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创新。进行创新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加上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才能形成一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对事物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像,从而激发新的灵感,通过实践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方法,创造新产品、新成果的能力。要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多积累知识。首先,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专业范围以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

2. 树立“动态发展”的知识观,具有质疑精神。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系统化、组织化的结果,受人类自身认知能力和客观环境的制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也是如此,有些是发展前沿的东西,有些则是过去的东西。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知识观”,敢于质疑,使其认识到科学是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在所学知识有些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其不足要靠后人的努力来完善、纠正。鼓励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和缺陷,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补充、完善。从而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打破对科学的神秘感。

3.让学生尽早参加实践。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有调查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人的能力培养只有10%,而其余90%的能力都是在工作中获得的。所以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对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让医学专业的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参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书写病历病程等活动。这样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能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去学习,尽早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学生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参与科研活动。这样能锻炼其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协调合作的能力,挖掘其创造潜能。

四、社会交往能力

第3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52-02

钱学森老先生曾说过当代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远远不够。带着钱老先生的谆谆嘱托,在新世纪的生物教学课堂上,我们应当积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条件,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多年来,笔者在从事生物教学的一线工作中,积极创新,大力改革,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现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鼓励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生物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学生的主动提问。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开始主动提问,才说明他们真正沉浸在了生物知识的海洋之中,在思考着老师讲了些什么,他们要学习些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而这一切,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必经途径。

在如何才能做到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方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生物知识浩瀚无垠,教师所了解的远不足冰山一角,而学生所思考的,所提问的,也许已经超出了我们所了解的范围。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提问,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在坦诚告白的同时,不仅不会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反而会激发师生一起努力,共同攻克生物难题的积极性。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的时候,学生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会觉得不可理喻,存在着“瞎问”的嫌疑。比如笔者在讲“病毒”的时候,就有一名学生站起来提问,说计算机病毒是不是生物呢?这时如果我们生硬地打断他们,一定会伤及其主动提问的积极性,造成不良的课堂效果。于是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讨论,得出具体的答案,不但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成功思维的喜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比较,积极进行知识迁移

传统的生物知识课堂,教师们往往依纲扣本,对于孤立的生物知识进行机械性的讲解和记忆。显然,这种教学理念与方式都极为陈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示出来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生物学科知识内部,还是其与其他学科知识间,均存在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有效抓住这些联系,积极比较,迁移知识,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培养其生物思维能力。

学习生物知识,就必然要了解一定的生物学史,而生物学不断发展前进的历程真的就是一部在知识迁移中曲折前进的历史。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如细胞学说的建立等等,无不是前辈在积极思考、有效迁移的基础上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这些常识,对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有着很大的好处。此外,生物教材中,很多知识点之间有着相似点,如果我们不详细区分,不但会造成知识上的错误认识,更会影响学生今后在生物学习中的深入思考与专业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不但有益于学生由旧知联系到新识,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感受到比较学习的好处之后,纷纷开始整理相关的容易混淆的知识,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等等,在强化知识迁移能力的同时,也优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践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往往以演示实验与小组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中,衡量实验成败与否的标志往往定位于是否通过实验得出了教材中的既定结论,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均是如此。实事求是地讲,这样的实验形式很难得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的效果,充其量只是证实了一下我们课堂所学内容的真实性,当然,如果实验失败的话,就连这一点作用都没有了。素质教育呼唤教学策略的改革,当然也包括实验教学理念与方式的更新与进步。我们需要在实验教学的同时,注入更多的探究性成分,让学生在自主设计与探究的过程中享受创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譬如,在进行“酶的专一性”实验教学时,笔者就打破了教材中的既定设计,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认知与课堂所学,自主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用具,自己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思考实验过程。这种实验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实验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实验的过程中,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锤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着眼于我们的课堂现实,将所有的实验都改为自主探究性实验并不现实,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的进行还是十分的必要的。即使是进行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笔者也主张让学生参与进来,设想不同的装置,不同的成分,不同的步骤会造成怎样的实验结果,并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完成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科学。如果实验失败了,我们和学生可以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探究实验的原理,在不断的实验与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生物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教授一定生物知识与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与创新精神,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准备。鉴于此,我们需要从生物课堂到实验课堂,再到课外学习,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敢于创新,独辟蹊径,以昂扬进取的教学姿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世纪人才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第4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习惯养成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渐渐得到了重视,一些院校也开设了一部分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由于高职院校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教育目标,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不可能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那么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个问题的关键矛盾就是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将人文素质课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社会人。否则,各种人文素质课程只能在课程设置中起结构性的作用,而不能在教育实践中起功能性的作用。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功能定位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比起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来说,学时学分比例少,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所以其目标比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也应有所降低,即养成学生必需的人文素质,以应付将来工作的需要,而不是像普通大学一样积累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将来的深造或研究打好基础。基于这种差别,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功能层次上就应该有所调整。

(一)德育功能

这一功能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其中情感培养中包括爱国情、友善心、正义感等因素;态度培养包括积极、科学、合作等因素;价值观的培养包括真善美判断标准等因素。

(二)智育功能

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分解为知识积累功能、能力增加、智力提高功能。知识积累是指相应的人文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能力增加是指通过显在和潜在课程对学生读写说、交际等能力的提高;智力提高是指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在心理层面上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

(三)美育功能

人文素质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对上述三种功能的初步分解,我们可以得到七种基本的人文能力: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其中后四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往往蕴含在其他能力的养成与训练之中。所以能够得到的三种外显的、与应用型职业活动密切相关且在教育上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的三种基本能力: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就是我们分解综合后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所应实现的功能。

这样内涵丰富的功能,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是难以达到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将其中最为基本的能力要素分离出来,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这种平台应该符合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即以能力培养为主,将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能力要素提高到首要的地位进行分解后重新整合。

二、职业核心能力考评体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在高职院校有限的课时内通过传统的积淀养成式的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实现上述三种人文能力的培养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通过系统的人文课程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方法对人文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其作用是不确定的。同时学制与课时也不允许这样大量开课。所以我们需要设置能够显在地作用于学生的人文能力的培训课程,以及相关的对能力进行测定的考评体系。这种课程可以称为“人文能力养成性课程”,即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这就是外(外在的规范与行为)――内(内在的理解与认知)式的人文能力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外(外在的课程)――内(内在理解与领会)――外(外在的表现与行为)的教育养成过程相比,它省去了一个环节,但实质内容与性质却没有根本的不同,可谓异曲同工。这种针对人文能力培养的人文素质课程,其课程架构与考评体系的设计无疑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挑战。

劳动部门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参照国外先进的职业核心技能体系拟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核心技能测评体系,该体系可分为模块,即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模块中有一半以上与人文素养有关。这个核心技能的培训与考评体系针对性、操作性非常强,非常明确地告诉培训对象要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这种培训模式与高职教育以技术应用为宗旨的实训实践模式不仅有近似之处,而且是对技术应用型实训实践模式的一种补充和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把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与人文能力实训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特别要注意在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中融入人文能力养成。总之,这种培训考评模式能够像其他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一样,真正起到我们前面提到的由外而内的“能力养成”的作用,而且收效也比较快,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在目标体系、技能分解、培训方法、考评模式方面完全可以参照上述职业核心技能的培训与考评系统,结合自己的特点与内容,实现全面的改革与重新建构,打造全新的高职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平台。

三、高职人文教育体系改革的策略

结合我们抽取出来的高职人文课程所应具备的对学生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功能,再加上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这一平台应该有语言交际模块、协调合作模块、自我教育与完善模块三个模块。其中语言交际模块的内容主要为母语的听说读写及语言的交际运用;协调合作模块基本上参照职业核心技能合作模块所要求的能力,并对难度作以相应的调整;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模块包括分析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确定自我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及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与方法,品德的修养与完善等,这一模块的内容,可以吸收目前高职德育教育的新成果。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在于教材建设及考评标准的确定。首先应制定一个高职人文素质训导大纲,大纲制定时完全可以按照职业核心技能的“工作活动”“技能要求”“培训与自学指导”“考评指导”四个方面。对人文素质训导的目标、内容、程序、考评作出定量定性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训教材的编写与考评体系的建设。在教材建设上要突破传统的文本教材的概念,建设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立体教材,这种教材除了教学目的与标准确定以外,其他的案例与相关资料应该建成一个分类资料库,可以随机抽取与运用,达到教学内容活化的目的,以避免学生将此课程变成一种记忆性模式化的课程。在具体教法上要以案例、情境模仿和讨论为主,以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教学效果。在考评方面,也要突破传统的笔试模式,以能力考核为主,主要方式有任务式、案例式、项目式等。

第5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第二课堂;专业核心技能

一、专业核心技能的界定及培养现状

一个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多方位组成的,按照重要程度可以分为专业核心能力和其他专业能力[1],其中专业核心技能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对于就业岗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能力,从事一份工作、胜任一个岗位,除了通识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专业,专业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大部分工作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在第一课堂完成的,也就是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教师讲授在知识的获取上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单纯的教师授课存在着学生吸收知识的方式太过单一的问题,在课下缺少对知识巩固及应用的渠道,这就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人才需求,所以现代高职教育模式将顶岗实习引入教育环节,三年制学生所有课程包含6个月的实习时间,为的就是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并真正的学会应用。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学制较短,往往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是合二为一的,顶岗实习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未来的工作企业。企业希望学生在进入顶岗实习期间就已经是掌握绝大部分工作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到,进入企业后所运用到的技能和在学校的学习还有一定的差别。所以,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其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现状

高校第一课堂也就是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阵地,其运行发展已非常成熟,这也是最为传统且有效的学习途径。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发现,单纯的第一课堂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就延伸并探索第二课堂育人模式。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亦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且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其在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创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尽管第二课堂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认知和提升,但依然存在“标准难统一、过程难评价、成效难量化”等突出问题,而且在国家层面也没有明确和规范统一的运行机制与模式,各个高校的做法各不相同。

(一)第二课堂体系不明确、不统一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虽在各高校已广泛实行,但是体系建设还未有统一的标准,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目标自行设定。这样做带来的优势是各院校可以因地制宜,制作更为适合本校人才培养方向的素质教育体系,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劣势,不明确和不统一的体系将会降低青年人及全社会对第二课堂的认可程度,从而间接降低大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同程度。

(二)与第一课堂教育存在脱节现象

现有第二课堂以各类活动为载体,旨在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入手,以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为方式进行素质教育,但是根据已有调查显示[2],第二课堂在实际操作中依托专业教育为特色开展的活动较少,通识类素质教育活动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出现部分活动对于非专业人员意义不大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会认为活动太多,参加的过程中对对自身成长受益较少,与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存在脱节的现象。

(三)对学生全方位教育力度存在明显不足

第二课堂教育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除教学外的其他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培养体系存在着活动泛而不精,很多活动的开展得不到学生情感上的认可,只为素质教育学分参加活动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实现三全育人的理念上明显存在力度不够的现实问题。

三、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加入第二课堂结合的意义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素质教育方案的创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第二课堂已被各高校广泛认可,并且已纳入评奖评优考核体系,但普遍的观点认为第二课堂是对于业余生活的丰富,和增长专业技能关系并不大。所以,将第二课堂合理组织规划,将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加入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将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延伸相结合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增加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对于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知识练就本领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技能是一个学生步入社会后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高校要在增强学生知识见识上下功夫。第一课堂的学习是专业知识的直接获取渠道,但所获得的学习实践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一个学生对技能掌握所需要的实践锻炼。第二课堂摆脱了知识学习场所的限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

(二)拓展了专业技能学习形式

依托于第一课堂的专业技能学习形式比较传统且单一,随着学生群体的成长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课堂可以将学习放在企业里、社区上,可以进行实操也可以进行宣讲,所以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第二课堂教育有利于拓宽专业技能学习形式,有利于以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输。

(三)巩固了第一课堂的学习效果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主要教学阵地的第一课堂为学生源源不断的传输了知识,但是光靠课上的学习没有实践是无法做到知识的巩固。高校学生一般会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由于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高要求高期待的趋势使得学生需要在学校就掌握从业技能。所以通过了解社会及行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在学生在校期间就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相关实践有助于巩固第一课堂学习效果。

四、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加入第二课堂结合的途径

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借助第二课堂教育是有效的,所以探索纳入途径是从理论到实践落地的必要措施。

(一)将专业核心技能大赛纳入第二课堂

用专业技能大赛代替课余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有益的,通过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能够加深对教师讲解的技能知识的理解,能够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绽放的魅力,从而深层次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开展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可以让学生寻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在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将企业活动纳入第二课堂

无论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大学生对就业都是高度关注的,所以直接了解企业的状态对于学生无疑是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情。第二课堂活动设置将与本专业行业相关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纳入其中,模拟真实的企业状况,包括对员工的要求、现存的政策以及奖励机制等,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从业的状态是非常吸引学生的,对于探索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加入第二课堂的途径是有效的。通过提前将企业活动纳入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已进行了岗位体验,对于课程结束后的实习是非常有益的,对于学生的能力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将职业生涯教育活动融入第二课堂

第6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从这个本质出发,我们不难概括出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注重社会实践”、“ 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

一、注重社会实践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追求的是个体智力的优异性和学问的卓越性。因而教育的价值似乎就在于 更快更多地完成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积累。于是,我们自上而下地人为地从文化中编选主题、语言和材料,学 生则被动地面对和自己生活相割裂的生疏的学术性文化――社会精英们谙熟的知识与经验。学生通过教师的语 言、技术和观念地传授,努力的将这些文化堆积起来。这样,教育就成为一种游离于社会现实的封闭的自我积 累与发展过程。学生只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储存起来,并不需要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知识对社会 的发展和自我适应的价值。这种认知的积累好比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砌一堵墙,知识砖块叠砌越高,个体与社会 的割裂似乎就越严重。学生即便有了丰富的知识,却因为各知识都随相应不同的传递通道而存入大脑不同的“ 储蓄箱”中,而存储的知识又是面对着教师人为编制的与“储蓄箱”中相应的知识对应的各种特定的问题情景 ,因而无法在自我反思、探究、融合与重组中建构新的文化,也就难以面对来自复杂社会各种无法预见问题的 挑战。要知道,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社会化、使个体社会化。“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 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 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

二、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 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个体面对生存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 生在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认知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即不仅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复制),更是看作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创建)。对教师来说 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 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

三、发展创造潜能

通常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一)在学习中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能尽量给学生造成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探究未知过程 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自己所有学习行为都能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自己所有的成就感都能获得自我满足。 从而使学生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二)学习中倡导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

个体能量的充分释放就是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在学习中,应能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表露自己情感 ,表达自己观点,表现自己欲望等自由。因而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必须倡导“三不注重”,即一不注重学生 思维程序和教师思维程序的完满一致性,允许学生思维暂时性地跳开或中断;二不注重个别回答对全体认识的 代表性,不以个体的回答代替全体的理解;三不注重个体行为相对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容忍个别学生因一时的 “顿悟”与“发现”而出现的短暂的“忘乎所以”。

四、加强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 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 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外加指令”的、“完成 任务”的和“强记死背”的被动性信号输入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 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这就是和非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

(一)注重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特别关注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冲动以及平衡这种冲动的欲望满足的成功体验。 于是,我们小学数学学习就不能简单地被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衡上,而应开放到整个个体充分活 动的“问题”与“解决”的空间上,使他们在一次一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一次次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而刺 激则来自于个体探究对好奇性的满足;操作对动手欲的满足;发现对求知欲的满足;解决对表现欲的满足,也 包括合作对个体融合与欢快情绪的刺激;成功对个体喜悦与轻松心境的刺激;从而表现出对学习热 情的关注,强烈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持久的探索等良好的情感素质。

(二)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情绪状态

第7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就业;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素质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必将全面深化,大学生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为此,高校应采取积极行动,切实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毕业就业后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动力。

一、素质教育和就业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多重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技能创新趋势和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近些年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起各大高校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从单一的应试型培养模式过度到自主型模式,使大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适应现实社会环境,认清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机遇,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就是完善人的综合实力的教育。在遵循人的自身发展、客观规律和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对自身潜能的自信。国内常见的定义是: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也有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竞争能力、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二、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1.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体现

创新创业活动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这一形式,是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信息、追求真知的方式,又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显著加强。创新创业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既可以确定来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对某一项研究进行深入的探索。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设计方案与对策,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巧。在项目中创新是衡量项目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杠杆,学生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会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自然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尤其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在团队的共同协商探讨下完成某一课题,并通过现场答辩的方式判断项目的可行性。现场答辩要求学生用精准简洁的语言阐释自己的创新型和独特性,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素质拓展活动的锻炼,语言技巧得以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此外在团队的合作配合下,通过社会实践,调研走访以及访问会谈等方式,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能够面对陌生环境中的人群,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适应现实社会环境能力的加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源泉。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践证明,素质拓展活动能够使学生加强适应现实社会环境的能力,体现在对就业竞争压力意识的增强,面临困难风险时信心的增强。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压力,提高学生的危机感。他们会在活动中表现的积极上进,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妥善处理危机和困难,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同时,活动的激烈竞争可以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增强自信心,并有毅力去坚持完成项目,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面对陌生多变的社会时灵活适应。

三、素质教育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个性教育是基本一致的。按照的观点,全面发展是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教育是统一的。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全面的发展,借以讲解文化内容,教育出健康、有知识文化,并且拥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1.素质教育认真开展落实创新素质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创新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它可以使大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去获取,并积极融入到就业环境当中。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素质培养,认真开展创新素质教育。要改变人才质量的评判标准,要把人才质量由过去主要根据其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转向不仅从其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且要特别注意从其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角度来衡量。

2.素质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高校应当以市场和就业作为导向,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与途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在高校内部,教育团体也应当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改革。

第8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创新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当代教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科研方法等知识的学习,用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观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堂课的好坏应该以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角度衡量。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教育的潮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分析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发问—解疑—又质疑—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习惯,必须充分利用班会、团活动,就班级、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让学生分析、思考,或让他们讨论,或让他们书写心得。要充分利用现在大好的学习机会,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抓住课堂教学载体,推进素质教育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而不是接受知识。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学生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求学网的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师不能简单地包办代替,而是要尽量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善问,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教育学生继承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培养、发现与鼓励学生创新,否则学生许多可喜的创新就会被扼杀、被埋没,学生也只会模仿而已。教学中要积极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别出心裁。多思多问将使学生走向创造性的道路,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因为只有多想,才能超越常规,不为前人的结论所局限;只有多问,才能深入事物的精髓,得出新的结论。因此,一个经常动脑、勤于思考的人,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创造性的成果,独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四、课堂活动多样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课程构建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出真知”是一句真理。因此,要积极开设活动课,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从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在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试验和革新,不断产生新见解、新方法、新工艺、小发明。课后,把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学科课程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

    五、抓好基础教育,多读书多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学生要有所创造,就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和前提。人们的头脑,不管如何聪明,它只是一个加工厂,加工得有原料,如果不通过认真读书储备知识,只凭空思考而期望有所创造是不会有任何创新的。因此,勤思善想必须凭借丰富的知识;创造性的见解,是努力读书的结果。只有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升华素质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而冒险精神、探究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离开了冒险这种激情,创新便无从谈起,也就没有源泉。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而很少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的,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因此,学校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冒险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这方面的培养,可结合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及实践教学等开展。例如,在班级文艺晚会中,我硬性规定每个人都必须上场表演节目,结果人人都参与了,增强了冒险意识。这样,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提高了社会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这是素质教育升华的结果。

    七、正确运用激励,活跃创新思维

第9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素描静物写生》——“光与明暗、体面与调子”这一课,我曾上过,那时刚参加工作,谈不上什么经验,所以在上课时总借助教参,严格按课时要求讲解。第一节课下来,还认为自己讲得不错,满怀信心,内心还有几分自豪,因为在这一课里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关于素描的知识,同时自己也认为我所讲的知识已经很透彻了。下课后,有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学生到我办公室来,他们不是来反映上课的情况,而是来看他们上次画的作业。我趁机询问这节课的情况,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是吃惊,他们说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按学生的话说就是:一会儿讲光、讲明暗,一会儿讲体面、讲调子,他们听了很多,但什么也没有明白。学生的回答让我的头脑清醒了,对这节课,我作了深层次的研究,我认为这样讲解,课堂呈现混乱局面,教师的思路其实是不清晰的,教师的思路都不清晰,要让学生听懂又谈何容易。这样上一节课,老师讲解很累,学生听课也累,不但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反而让学生对美术失去了兴趣。

课后我不断地总结,找得失,求进取。我想不只是这一课,我得全面思考我的教学方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美术基础的农村孩子。教师只有研究了学生,吃透了教材,才能讲出生动的课。只有生动的课才能吸引住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教育规律,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讲《光与物体的明暗关系》时,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物体结构、透视、铅笔单线写生等,学生对上述知识都有一定了解。但这节课接触到的是素描静物写生。一组静物,在光线照射下所呈现的明暗调子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首好歌,它有着振奋人心的旋律。如果我们只是按一般常规讲三大面、五大调,那这一课就太死了,因为我们在初中已经简单介绍了三大面、五调子,学生对明暗关系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但要画好一幅静物不可能只是三大面、五大调子的那一点知识而能完成的,让学生能主动分析光与物体的关系,这才是我们上素描写生的目的。

我在上这课时,把光和物体视为可变的,这样,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光与物体,从而理解体面与调子。我是这样做的: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光,如:我们看一下讲台上的粉笔盒,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一面是暗的而另一面是亮的呢?让学生参与课堂,做到教与学紧密结合。把光和物体视为可变的,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讲解:

一、在光线变化的条件下,分析讲解光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如在光强弱变化下,物体也要发生亮与暗的变化,光线强,物体就亮,光线弱,物体就暗等。通过理论讲解,然后结合范画展示其效果,这样便于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