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网课学习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课学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课学习总结

第1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慕课 网络课程 调查问卷 遵义医学院

前言

调查目的:我们本次的调查问卷的题目是“遵义医学院2015级关于大学英语慕课需求度问卷调查”。为了更好的了解到遵义医学院学生对英语慕课的需求状况,我们让15级学生填写了此问卷。根据学生对慕课的了解情况以及英语学习的期望,提出相应的建议来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研究对象:我们选择的是遵义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专业包括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公共管理,医学信息,麻醉,全科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共八个专业的学生填写该问卷。

一、调查基本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于2016年12月28日~12月30日在遵义医学院新浦校区进行。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调查对象2015级本科八个专业的学生(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公共管理,医学信息,麻醉,全科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发放调查问卷426份,回收问卷426份,回收率达100%,4份不符要求,有效率为99.5%。

二、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δ娇蔚牧私饧跋喙赝络学习的经历。慕课作为一个新的网络学习平台,正影响着传统教学和传统受教育的方式,但是仅有7.4%的学生表示了解并使用过慕课平台,而了解也很喜欢慕课的人仅占1.9%,有63.4%的人表示不知道慕课。这说明慕课现在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以及推广,慕课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对于慕课的三大平台(Udacity,Coursera,以及 edX),有高达8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此外,有72.0%的学生有过网络学习的经历,说明学生对网络学习并不排斥。但是,每天进行网络学习的人仅有6.4%,而有高达62.4%的人是一周一次。也说明网络学习的劣势是动力不足,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长期的网络学习或许并不容易。最后,我们看一看学生获取网上信息的途径。有67%的学生通过手机,而利用电脑的人仅有28.3%,这说明即便是宣传和推广慕课,也最好有慕课平台APP。

2.英语学习的途径以及面临的问题。现在我们看一下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有70.9%的学生是通过英语课堂获取知识,这也就是传统接受教育的方式,而16.7%的学生是通过做试题来学习英语,这也是填鸭式英语教育从高中的延伸。学生为了通过期末考试,通过四六级考试,选择题海战术,而这种英语的学习是死板和机械的。仅有6.8%的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报纸和书籍以及3.7%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然而该灵活的英语学习方式却不为多数学生所尝试和使用。这也为慕课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英语水平。

在英语学习中,认为听力最薄弱的学生占到了65.8%,只有9.3%学生觉得自己写作最薄弱。这这也给我们的慕课提出了要求,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听力学习以及提高听力水平,而不是老师一味的传递知识,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

在英语学习中,希望学以致用的学生占到了62.8%,选择“将来成为找到好工作的一个优势”占43.4%,这说明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英语将来不仅是一个交流沟通的工具,并且有利于职业发展。

3.关于慕课辅助英语学习的调查。调查结果表示,21.8%学生对网络能够辅助英语学习,而16.3%的学生对网络辅助英语充满信息,认为会有很好的效果,而对此问题表示不清楚的人占到18.4%。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对网络学习持怀疑中立态度,这也增加了我们设计慕课的难度,怎么样的慕课才能吸引到大部分学生。

慕课的众多特点中,认为“时间便利”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具有吸引力的学生达到61.6%和55.2%,48.3%和32%的学生认为其具有吸引力的特点是“空间的便利”和“知识点分类精细”。这都体现出慕课的一大突出特点―方便,丰富。关于学生对大学英语慕课的态度,56.4%的学生表示期待,13.2%的学生很期待,仅有10%的学生不期待。

4.选择慕课的目的和期待,以及不愿接收的理由。这是主观题目,我对学生的回答总结如下。选择慕课的目的:提高英语水平,通过英语四六级;学习更多有使用技能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自主学习;时间便利,空间便利。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四六级考试。

如果不愿接受慕课,学生的理由为:没有时间;自制力差;基础差,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对慕课不了解;对英语没有兴趣等。

三、总结

在遵医外国语学院领导以及基础英语教研室领导的精心组织下,以及在基础英语教研室老师们的共同们努力下,我们成功完成了此次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数据输入和数据分析。希望我们的问卷总结对团队的慕课策划,设计和录制给到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总结虽到了尽头,但我们不会停留,我们将继续共同努力,完成慕课项目,再创更高巅峰!

第2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教学方法基础医学概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123-03

基础医学概论是为非医学专业开设的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医学技术服务工作奠定医学基礎。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可以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1]。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是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是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碰撞的火花。

1基础医学概论的课程特点

该校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授课顺序是:解剖组胚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有市场营销、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概念,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模式。教学目标是:构建学生医学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各类医疗机构所需的有医学背景的技术人才。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其自身优势[2]:(1)融合多门医学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2)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代价,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3)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时为其今后开展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3]:(1)来自教学对象,基础医学概论开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非医学专业新生,对学习充满好奇,但医学基础薄弱,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化繁为简,提高学习效率势在必行。(2)来自教学内容,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如何精选教学知识点,避免出现重复内容,并让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是一项重要任务。(3)来自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重在教,学生重在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法的转变,最根本的是从“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

要从根本上提升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解决该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该学系课程组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及课程内容设置,在比较了多种教学方法后[4-5],尝试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解剖组胚学学科中应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

1999年,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概念正式被提出,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但大体上都描述了以下3个方面的共同特征[6]:课堂教学方式和媒体传播教学的组合;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手段的组合;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组合。近年来,一些教育实证研究表明[7]:与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和单纯的在线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微课(Microlecture)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和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针对某个教学内容或学科知识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制作精良的、具备情景化和趣味化的微视频。微课作为在线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包括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简,教学主题突出,传播形式多样化等。

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可将师生面对面授课的优点和学生课前自主网络学习的优点相结合,将“教师教为主”和“学生自主学”的优势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充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在教学过程设计、交互支持以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8],因此基于微课开展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值得尝试。

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开展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要取得根本性的提升,必须与教学方法改革联系起来,为解决该课程授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该学系课程组尝试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该课程中解剖组胚学学科,试点班级为营销17班,该班级基础医学概论总课时为90学时,其中解剖组胚学36学时,生理学24学时,生物化学15学时,微生物与免疫学15学时,教学课时教学具体探索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确定课程教学规则

课程教学规则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是学生学习的指向灯,包括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要求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提出教学要求及任务准则,线上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给予学生学前问题,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传课程资源;课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答问题;课后布置学习自测题,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学生课前思考学前问题,观看并学习微课视频;课中查阅相关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课后在线完成随堂自测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线下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对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并录制微课视频,针对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答疑、解答重点、解译难点;课后及时对每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生课前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善于质疑;课中按时出勤,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其他小组解决问题;课后温故而知新,针对重点和难点,及时巩固,总结提高。

考核标准包括线上及线下两部分,线上随堂测试占50%,线下阶段测试占50%,总分100分。

3.2具体教学流程

对传统的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过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3.2.1构建微课,课前学习

课前教学采取线上自学方式。首先将解剖组胚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多个教学单元,涵盖相关的知识点,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录制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播放时间为8~15min,内含学前问题和参考资料,学前问题的设置需贴近生活,具有一定趣味性,如“激光治疗近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人老珠黄,它和黄疸病人眼球变黄机理一样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

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创建班级QQ学习群,在授课一周前,將微课视频资源上传至群内,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学前问题等方式进行线上自学,并通过完成自测题进行学习效果检测。通过课前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认同感。

3.2.2分组讨论,课堂引导

线下教学指在教室完成的课程学习。每次课3学时,每学时40min。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学时,由学前问题导入教学,根据就近原则将学生每3人分为一组,设立小组长,小组成员围绕学前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体会,讨论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查阅线上教学资源,最后小组长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二学时前20min,师生展开互动,进行讨论,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结果,梳理学习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二学时后20min和第三学时由教师讲授课堂内容,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授课模式相结合。

3.2.3总结归纳,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学生通过重温微课视频,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学习拓展教学资源,及时补充课堂遗漏,提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线上生生讨论、师生讨论,通过课后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

3.3实施效果,评价总结

实践证明,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有助于增加学生课程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相长。

3.3.1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通过微课视频,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多个涵盖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单元,做到精选教学知识点,注意教学单元的相互衔接,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针对性地解决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的问题。

通过学前问题和微课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会增加平时学习时间,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期末考试集中复习的压力,学生为更好地解决学前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会认真阅读教材和学习资料、查阅文献,有助于养成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传统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不能做到深入思考,而混合式教学的分组讨论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团队合作的平台,在梳理和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的引导,需要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查阅大量课程相关材料,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3.3.2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虽然有众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9],比如说:如何确定线上、线下教学的时间分配,如何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主动性,如何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改革效果。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4结语

第3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口腔组织病理学 微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49-01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课程的桥梁课,在讲授中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医学的理论功底,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加之我校高职口腔课程的改革,本门课程的总学时在不断压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随着新兴媒体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已渐渐走入课程领域并被广泛接受。因此如何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高职口腔医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在教学中学习新方法、新技能并总结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自2009年首次接触到微课以来,融知识、趣味及思考于一体,制作了一定数量的口腔组织病理学微课件,通过其在教学中的使用和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成绩,在我院口腔教学中凸显了其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将微课的应用经验总结如下,以供今后更进一步探索其应用前景提供依据。

1 微课及制作软件简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微课 ”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其中“微视频”时长一般为5~8min,最长不超过l0 min[2]。目前在国内许多院校微课件制作过程中广泛应用camtasia studio进行视频编辑。

1.1 camtasia studio的适用环境及设备

笔者使用的camtasia studio软件版本为6.0.3,软件大小约37.68M,软件在winxp/vista/2000/2003等环境中均可运行。在录制一部微课件之前需要一台较高运行速度的电脑(cpu主频不小于2.4G,硬盘不小于40G,内存至少1G),最好有独立显卡,显存不小于64M[3];一个较为安静的录音环境;无线或有限话筒;有USB接口的摄像机;当然还需准备制作微课的一些声音、图片素材、临床典型病案及操作实践素材。

1.2 camtasia studio在微课件制作中的应用流程

首先需要通过PPT制作讲授的基本框架,选择制作所需要的典型案例的图片、文字注释;打开camtasia studio 6.0.3,软件此时会自动弹出对话框,包括视频录制、语音旁白、PPT录制和导入媒体四项功能。根据制作的需要将准备好的视频、音频、PPT图片等内容选择相应的功能选项导入软件;制作过程还包括开场白(主要是简单介绍本微课的主要内容)和最后的渲染视屏等内容。

1.3 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PPT的动作效果,可以给人动态感、空间感的美。插图表现出的亲和力要比照片好,照片表现出的专业性要比插图好。PPT字体最好不要有三级文本,行距1.3倍~1.5倍,段间距大于行间距,一页不超过五个要点,每个要点字数越少越好,页面上下左右有1 cm的留白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可适当使用画笔功能,但绝不能用画笔写字。

2 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通过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在2009年开始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制作了面部发育的微课进行形象化教学,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和认可,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为后续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微课制作的整体思路及实际应用总结如下:首先由camtasia studio录入为唇裂患儿设立的嫣然天使基金的新闻报道引入课程,激发学生对于面部畸形的学习兴趣;而后录入由笔者自己自己绘制的面部发育过程的FLASH动画,据面部发育的具体过程配合笔者的旁白进行讲解,和后续临床面部畸形相关性不大的发育过程略讲或不讲,反之则应摆在重点需要突出强调的位置上细讲。通过在笔者绘制图形的相关位置上使用画笔、增加色差或颜色闪烁显示等方式对所讲内容予以强调,具体视频录入过程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录入按正常发育过程进行FLASH演示的讲解,而后录入按畸形发生过程的讲解,通过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图像反差,使学生映像深刻,并产生反思,想通过治疗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PPT的文字录入放在该视频演示之后,简要对面部发育的关键部位和重要时期进行总结,另外对面部畸形可能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解决思路进行提问和布置一些短小精炼的习题;接下来录入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颜面外科对一唇腭裂患儿进行手术的视频剪辑,重点突出临床上对畸形的关键位置进行治疗的过程,并显示术后和术前的对比。整个手术剪辑的录入过程配合笔者的旁白,重点要强调前述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强调理论与实践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在微课件的最后,配合旁白录入展现嫣然天使基金资助下被救助的唇裂患儿幸福的微笑,提出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并使学生对后续临床知识的学习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展望

微课可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camtasia studio制作成的微课上传到校园网并可共享到全国高校教师的微课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微课视频的反复播放功能,能使那些平时接受能力较弱且不好意思发问的学生能从容、反复地观看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学习效果问题[4]。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再学习的有效途径;同时可通过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估及反馈系统及时获取教师在制作微课件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办法,从而使微课件在教学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切实提高高职口腔医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3(7):50.

[2] 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5):41-42.

第4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多模式 课堂设计 平面设计软件 实践能力

在平面设计软件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相应的知识点都教会学生了,但学生在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等现象出现。如果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标或任务去学习,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去实践。让同学通过交流去完成一定的项目,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平面设计软件也越来越成为艺术设计的一个主要领域。然而传统的平面设计软件教学为理论课和实训课,即理论课讲授新知识,实训课学生们上机实践。开课前教师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做了精心的准备,而学生们也希望掌握好这门课,但是教课的效果并不好,学生们上机时甚至没有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教与学脱节,存在严重的问题,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是教学方法不规范,形式单一。秉承创新教育的精神,我们可以尝试新的课堂设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 多模式教学法的内涵

丰富的多模式教学方式,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适用于平面设计软件课程以及独特的个性化设计学习,将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强,设计经验更丰富,更具竞争性。多模式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由于采用了包括理论课、上机课、网络培训课、指导学习课四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故称为多模式教学法。每一种教学方式分成3个阶段: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课程总结。

1、课程准备

(1)理论课程的准备

教师讲授基本的要领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流程更加了然于心,针对课堂设计,如何激活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思考新课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后,就需要抓住问题,引出课题。

(2)上机课程的准备

准备前一次上机课作业中发现的共同问题;明确此处上机目的,亲自指导学生完成上机实践和上机作业。

(3)网络培训课程的准备

准备网络培训课程中理论和实践内容,即相关知识点,课题重点,测试题目放在网络中,让学生体会自我学习、归纳和总结的好处。

2、课程实施

(1)理论课程的实施

首先要介绍课程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然后按备课内容详实认真的讲授知识点,配以多媒体课件中的实际案例,讲解知识点时注意适时提问,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认真答疑。

(2)上机课程的实施

简单明确的介绍此次课程上机练习的目标,并布置相应的训练题目,要求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熟练掌握所学设计软件,上机时耐心辅导并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每次上机课程结束前检查课业完成情况。

(3)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

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在线学习,通过示范案例来激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兴趣,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方案。

(4)指导学习课程的实施

对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予以解决,并鼓励学生多提问认真指导解答学生前段时间学习产生的问题,复结本门课程,温故而知新。

3、课程总结

(1)理论课程的总结

把学生反映的理论问题集中汇总总结,并进行分析归纳,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进行下一阶段课程的教学准备工作,同时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起讨论总结

(2)上机课程的总结

认真记录学生上机时的问题,集中总结并分析归纳问题,了解学生对上机实际操作设计软件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的安排案例来辅助教学。

(3)网络培训课程的总结

通过命题的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情况,更好的准备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二、在平面设计软件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式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起着指导、参与与合作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连带关系,发散拓展思维,开展以学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

传统课堂教学只重视教师教的研究,轻视学生学的研究,与全面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要求相脱节。多模式教学法打破了这一僵局,增加了“网络培训课程”和“指导学习课程”,师生双动合作学习。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将以前有关这个主题的知识组织起来,再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并确定获取更多信息的领域;然后,学生制订收集信息的计划,进行必要的研究、分享、总结学到的新知识;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在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又可能提出新的问题。所以教师起的是指导的作用,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以此来引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反应和主动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证:在平面设计软件课堂中,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软件中遇到的问题,将相关知识点和考察要点放在网络教学中,先让学生自我学习。利用教学的网站学生可以选择和同学一起交流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点进行联想思维,同时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要点,这是其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在这种交互式的学习中学生既能集中学习,练习,复习,自测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而“指导学习课程”其目标鼓励学生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教师再认真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学生通过提问体会到是自己在学习、在活动、在反思、在体验、在发展,获取有关知识、经验、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多模式教学不但没有降低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铺相成,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

通过以上方式的学习,学习效果是极其显著的。学生在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他们这些学习的过程与外界环境的认知是直接联系的。

三、多模式教学法对软件设计课堂的实践意义

多模式教学法是教学模式从单一性向多向性发展的结果,当前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自主性学习情境,乐中求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对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群体,多模式教学法在平面设计软件课堂中的运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我相信在新课标下,利用多模式教学手段必将软件设计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⑴王受之. 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8

⑵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第5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本节课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出版的《信息技术》中的拓展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一课。本节课的内容是介绍模块的基本操作、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是后续课程循环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本节课笔者将慕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通过邀请学生参与“编程一小时”的活动慕课,完成Flappy Bird游戏的制作,并借助自建的“创作分享平台”让学生进行分享与评价。

学习对象分析

笔者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上课的学生是常德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他们信息技术素养较好,并对电子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在游戏开发和编程方面几乎没什么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积木块、触发器等模块的功能;掌握模块的组合使用方法;了解程序设计中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托慕课网站以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设计游戏规则制作游戏,体验程序设计和游戏开发的过程。学习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程序设计乐趣,激发探索精神,拓宽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模块化的思维方式和模块之间的组合方法。

难点:分支结构的理解。

设计思路

游戏贯穿整节课,以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将关注点从玩游戏转移到制作游戏,学习制作游戏的过程是在类似玩游戏的关卡模式下完成的。依托幕课网站进行游戏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程序设计的探索和实践,体验程序思想及慕课的开放、共享精神。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打开浏览器,学生发现了首页中的游戏。教师给1分钟时间让学生玩Flappy Bird游戏。

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是否梦想过自己设计游戏?

学生体验游戏,回答提问。

师:马云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节课我们不仅要玩游戏,还要一边玩一边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实现我们制作游戏的梦想。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并将兴趣从玩游戏转移到制作游戏。

2.初识慕课

师:不会编程,如何制作游戏?过去这也许真的不可能,但现在我们有了互联网,有了慕课,你会发现我们的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教师展示PPT,并介绍“编程一小时”活动)“编程一小时”(The Hour of Code)是由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它希望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够接受计算机教育。此项活动得到了奥巴马、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人士的鼎力支持,从2013年至今,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数以千万计的学习者参加了此项活动。学习这门课程无需编程经验,它不会让你面对枯燥的代码,相反它所提供的都是好玩的游戏,通过游戏来学习编程(如图1)。

教师通过视频演示编程一小时慕课网站登录过程(如下页图2):

①打开浏览器,点击活动小组空间。②选取自己的姓名和对应的密码图片。③点击登录。④切换语言。

学生找到与自己姓名对应的密码图片,登录慕课网站。

设计意图:用姓名和密码图片区分学习者,便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度。

3.引导探究

教师介绍制作游戏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概念。

①积木块。积木块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基本的功能,如拍翅膀、播放拍翅膀的声音等。积木块上还有接口可以将多个块连接在一起完成更复杂的功能。

②触发器。工作区是摆放积木块的舞台,工作区中还有一些绿色的积木块,它们是触发器,当触发器的条件满足时会执行触发器下面的积木块。

师:像下面这样,当我们单击鼠标时小鸟就会拍翅膀了。好了,在左侧的游戏区试试吧,我们的目标是让小鸟飞到靶心(如图3)。

教师演示前三关的过关过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余关卡的玩法。

学生了解积木块、工作区、触发器等专有名词的含义,明确游戏的过关规则,跟随通关提示独立完成游戏关卡1~8。

设计意图:将程序设计中的专业术语以积木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化难为易,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不仅玩了游戏、学习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而且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4.解析提升

借助慕课工具展示学生完成进度(如图4左),教师发现问题:有些学生在第八关和第九关遇到了困难。教师通过解析两位学生的程序设计,找到编程中存在的问题。

师:程序运行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按照次序先后运行的,称之为顺序结构;另一种是满足条件时运行的,称之为分支结构(如图4右)。

请同学们检查,看看模块是否摆放在了合适的触发器下,模块的上下顺序是否正确。

学生体验总结,查找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编程体验的基础上,建构程序思维。

5.创作分享

教师通过慕课工具展示学生完成进度。

师:第十关没有固定的通关要求,可以设计游戏规则,创建属于自己的游戏。你可以将这个链接复制粘贴到老师自制的“创作分享平台”上,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玩你制作的游戏,并且还可以相互点赞(如上页图5)。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游戏,尝试玩别人制作的游戏。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激励创作。体验获得学习成就与分享的快乐。

6.展示评价

教师在创作分享平台上,按照点赞数量的排名展示学生制作的游戏,并给予评价。

教师展示通过所有关卡后,获得的学习证书。教师展示或打印这些证书(如图6)。

学生对获赞最多的游戏进行评价,查看自己获得的证书。

设计意图:运用证书激励后续学习,运用评价促进多元发展。

7.总结拓展

师:电子游戏和编程看似复杂,但只要我们懂得分析,找到其基本规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模块化,就可以各个击破,最终完成复杂的程序设计。你只需要记住活动小组的URL,就可以在课下继续学习慕课网站中的其他课程。

设计意图:总结提升,突出慕课思想,鼓励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色是引入慕课“编程一小时”活动,以玩游戏的形式来学习程序设计,最终达到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毫无编程经验的学生独立设计游戏规则,制作出自己的Flappy Bird游戏。非常感谢常德市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笔者在回到辽宁后惊喜地发现,还有学生在课后继续在慕课网站上学习其他的课程。

第6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2-0101-03

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操作练习才能够扎实掌握具体操作,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要想重复地给学生讲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样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疲惫不堪,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1]因此,笔者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引入微课,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能为学生提供反复观看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2]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3]它最大的特点: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

如今,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特别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尤为明显。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共享在网上或让学生拷贝到手机里,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观看、学习。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教师新授课,二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微课用于新授课

根据教学过程划分,微课用于新授课包括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导入新课、知识理解、练习强化及总结拓展。

1.课前预习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涉及具体的事物较多,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准备,经常会造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及新课所需的衔接知识内容制作微课,并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例如,笔者在讲解计算机硬件部分时,受实训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够结合实物展开学习。同时,教师在展示单个零件的内部构造及拆装步骤时,也很难顾及全部学生。因此,笔者将计算机硬件构成部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自主了解硬件的构成和形态。这样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硬件知识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就不会觉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抽象。

2.导入新课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应用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制作新颖的、启发式的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解做铺垫。例如,在讲解计算机性能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设计好的微课,并抛出问题:在购买计算机时,你是选择内存容量大、硬盘存储大、CPU(中央处理器)主频高的计算机还是选择配置较低的呢?全部学生都会选择容量大、CPU主频高的计算机。接着,教师抛出下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衡量硬盘和CPU的依据是什么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计算机硬件的相关概念,即字长、时钟主频、存储单位。

3.知识理解

在展开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详细地讲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接着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当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再播放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数据库系统原理”时,触发器、存储过程、函数等概念及应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能够避免死记硬背相关概念而不知如何应用。同时,采用微课展现知识点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教学中,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稍差的学生很可能不能快速地接受并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微课为这些“慢热型”的学生提供了反复学习和课后巩固的条件。

4.练习强化

计算机的一些理论课程内容较抽象,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熟记于心。有些学生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相对较差,如果课后不加强练习巩固,他们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知识的学习忘记先前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案例设计定量的、实用性较强的习题,并制作微课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例如,“计算机网络”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网络层和运输层的时候,很可能会忘掉前面所学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相关的、系统的,这样就会增加学习后续知识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将一些练习制作成微课,即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使其不受课堂教学的时间束缚,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5.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重点及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纳入新知识。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微课,并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播放,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有些学生在计算机的实训课上会表现出一个很大的缺点,即技能操作水平不够灵活、熟练。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上,教师通常会拿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相关习题来讲解、操练。如果是平常练习时候做过的题目,学生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但是同样的知识点变换一下题目,他们就感觉无所适从。经笔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很大程度上是死记硬背概念及具体操作步骤,而不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点的应用。这样,他们的操作技能就很难再进一步提高。而教师合理地运用微课,则能够有效、及时地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对于那些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布置更高层次的任务,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完全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进而提高所有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教学效率。

微课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高校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在该课程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点量大、分散、新旧知识交替,而且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教师经常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微课的出现,引发了课堂改革,即将整个教学切片,每个切片都是一个微课,且每个切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之间不存在联系,形式可以是某一议题、某一重点或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来进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某一个微课自主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调节、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且可重复播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导论”时,“计算机工程”这个模块,知识点涵盖了CPU、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因此,教师可以将每个知识点都制作成独立的微课。有的学生可能在CPU的理解上感觉吃力,有的学生可能弄不清楚哪些设备是内存、哪些设备是外存,这些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展开学习。

经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因此,教师可将微课引进学生的视线,为学生开辟另一个学习的天地。微课的容量较小,学生可以将其存储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展开学习,只要学生自身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例如,计算机技能一类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课堂上学习结束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有些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知识原理,生搬硬套地进行操作,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还没领悟透彻就下课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微课,并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展开移动式学习,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在进行全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与等级考试培训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等级考试APP学习软件,把一些微课上传至软件系统,并增加练习功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专业的微课实训教学平台,同时提供手机APP软件,并将一些实训的内容分解,让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实训过程,提高实践技能。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在传统的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它的应用还在起步阶段。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将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进行革新,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计算机授课模式。微课的教学要求教师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抓住微课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的“微”特征,并很好地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微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按需学习,学生既能查缺补漏也可拓展学习空间,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微课势必会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时军艳,孔小婧.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5):311-312.

第7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英语教学;作用;策略

一、微课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往往效果不佳。随着微课模式的到来,教师可将英语单词形象化,使英语单词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同时微课具备短、小、精的特点,里面有重点单词的讲解,学生还可反复播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单词。(二)微课可帮助学生获得英语应试技巧。虽然现在教育要求素质教育,不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是必要的应试技巧教学还是应该有的。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把常见的题型和容易混淆和出错的题型、解答技巧录制下来,让学生观看学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进行学习,微课里可以出现一些克服考试紧张心理的方法等,让学生在考试中做到不紧张,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三)微课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法。英语的语法很重要,在进行日常口语表达和写作时都需要用到语法。平常,学生学习语法时,往往感到难度较大。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重点讲解知识点,分解和归类语法,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做笔记,如果没有及时做笔记,就会漏掉教师讲解的内容。但是微课的形式,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以多观看几次视频,也可以来回重复播放,这样学生吸收知识的完全度就会提高,也能进行高质量的语法学习。

第8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MOOC;传统教学;整合

一、MOOC简介

MOOC即“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可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在短短几年内已在全球蔓延开来,其中2012年更是被《纽约时报》称为“MOOC 之年”。MOOC自从产生至今得到了广大终身学习爱好者的追捧,并对传统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甚至是坚不可摧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就曾高度评价慕课,称之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教育革新”。

二、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

MOOC是一种全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它虽是由远程教育模式发展而来,但发展至今已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微课及网络视频公开课等传统网络教育模式。在MOOC的学习中学习者占主导地位,学习者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去定制学习目标、构建学习结构以及选择学习课程,相较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有很大优势,从对MOOC的研究来看,MOOC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大规模(Massive)、在线(Online)、开放性(OPen)、个性化课程(Course):

首先是大规模。慕课的大规模主要体现在参与者众多、课程教学资源丰富两个方面: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几十人的小班授课或者一百多人的大班上课,慕课可允许数千万人对同一内容同时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慕课有全球众多的知名高校做后盾,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等等,能为学习者提供大规模的免费优质在线课程资源,这样学习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加自主的选择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师资力量限制而造成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单一及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其次是在线。在慕课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程的学习,非常具有灵活性。学习者一旦选择了学习课程,就能看到一系列视频列表,每节慕课大约有十几分钟,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不同于一般的微课或者网络视频公开课,慕课有完整的听课、分享、讨论、作业、考试以及评价流程,这些都是通过网络在线实时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

然后是开放性。不分种族、不论性别、不分年龄……慕课对学习者的身份完全没有限制,只要你有想学习的欲望都可以在慕课上注册并选择课程,真正实现了全民学习的目的;除此之外,慕课的课程资源也全部是开放的,保证免费向所有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资源,极大冲击了目前高等学府优良教育资源受众小且昂贵的现状,为一些经济不好但渴望学习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的殿堂。所以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不仅指导和激励了众多的学习者,也促进了现代教育的改革。

最后是课程的个性化。“教师主导、学生遵从”,这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但慕课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理念,它强调一种全新的“双主”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

三、MOOC与传统教学的整合

慕课继承了传统课堂的的教学环节:听课、分享、讨论、作业、考试、评价,但不同的是整个教学过程都是通过网络在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在线完成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慕课强调交互式教学,这也是它与传统课程及传统网络课程的一大区别:慕课模式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可以非常频繁,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话题并通过平台大范围展开讨论,而且每周授课教师还会专门提供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论坛与学生在线交流,这是传统课堂所不可能实现的;除了交互式教学,慕课还强调对课程内容的“重组”,在它的教育理念中,相比于传统40多分钟的大课,将知识碎片化,将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消化和吸收,且十几分钟的时间,更有利于学习者精神集中,有利于保证学习者学习的完整性。把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整合起来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该如何实现二者的整合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浅析:

(一)可以作为有效的预习手段。慕课时间短且时空上具有灵活性,传统的预习中学生如果能够结合慕课的讲解,并通过实时交流,将对所学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除此之外,慕课中的作业环节还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在课堂上听讲将更有针对性。

(二)有助于因材施教。教师课前可以通过慕课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问题及作业情况更好地了解学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可以据此对上课内容做出调整、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慕课可以提供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及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可以作为有效的复习手段。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结束后学生就没有了好的巩固知识的平台,而借助于慕课,学生就可以随时对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如学生对课堂内容有疑惑,就可以通过随时反复观看慕课来进行复习,同样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来获取新知、巩固旧知。

第9篇:网课学习总结范文

 

近年来,随着各地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广大中小学都建起计算机网络教室,信息技术课程也随之开设。各地方和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开始逐渐重视,使各级信息技术公开课交流活动也开展起来。信息技术公开课主要形式有展示课、评优课、观摩课等。信息技术公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其开设和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1]。在此,笔者提出以下“五要”,希望对打造成功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开课有所帮助。

 

1 课前要充分准备,细节影响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上任何一门课,课前都需要经过充分的准备。上公开课、教研课更是如此,因为充分的准备是上课成功的前提。特级教师魏书生就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看似多余、平常,其实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课前准备能使每节课都从容淡定,对每节课都谨慎专注,牢牢确立课堂教学的效益观。长期坚持,水滴石穿,就会帮助教师成长,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

 

信息技术公开课的准备工作比起其他公开课的准备可以说是更胜一筹。因为除了“准确的学情分析、精心的教学设计”外,还有机房软硬件系统的调试准备、各种练习素材的准备、网络媒体资源的准备等。有一次为了上“幻灯片的链接”这一课,课前除了要设计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流程外,还要帮助学生复习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文本框及图片的方法;要做好上课演示用的课件;要准备好学生学习用的素材;要准备好教师的邮箱地址;要准备好某个要用到的网址;要准备好网络电子教室系统;要调试好学生的电脑;等等。学生、教案、课件、素材、资源、系统一个不能少,任何一个环节准备得不够充分,都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2 上课要充满自信,信心决定教学成败

 

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为先导。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首先是个自信的人。教师的自信来源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对于所从事的教师这份职业的尊敬和喜爱,来源于课前的充分准备,来源于自己高超的教育教学智慧和无怨无悔的教育追求[3]。

 

信息技术公开课教师更是要有自信,因为不但面对着几十位学生、许多听课的教师,还需要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对自己、对教好这门课程有充足的自信,要相信自己既然能站到这个讲台上,就一定能把课上好;要相信自己既然做了充分的准备,就一定能解决各种突发性问题;要相信自己既然有这个能力水平,就一定能充分展示出来。有了这样的自信,一定不会为了某个学生的操作失败而烦心,不会为了某台电脑出现故障而焦躁,不会为了某个教学环节不够紧凑而懊恼。

 

3 感情要真实投入,情感丰富教学体验

 

信息技术课中教师以充沛的感情、动人的语言、恰当的姿势,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情趣,学生容易受到感染和启示,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就能使信息技术课达到理想的境界[4]。

 

课堂犹如绚丽的舞台,师生犹如舞台上的演员。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一个个学习的困惑成为通向多彩知识殿堂的阶梯;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真情实感,才能让自己享受到教学的乐趣,让一个个教学的难点成为展示自己独特风格的载体……比如教学“剪贴图形”这一课时,为了呈现学习目标和练习素材,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教师让学生先欣赏MT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然后让学生描绘一下自己看到的美景,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教师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呈现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目标和练习素材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4 问题要智慧解决,机智体现教学魅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理论,如果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可见,睿智地驾驭课堂,机智地应对课堂意外,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多么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自己及时解决的未曾预想到的新问题。教师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称为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敏锐的观察、准确的判断、果断的行动和适当的处理。

 

在信息技术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会经常遇到这一类突况。对于课堂的突发性问题,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便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比如:上课时突然想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这时如何把它应用到课堂,又不影响整堂课的结构?准备让学生做一个拓展练习时,突然发现时间已经不够了,这时如何及时合理地总结全课,把练习留到课后或下节课?个别学生电脑出了故障,如何在不影响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生的情况下,帮他及时处理?

 

5 经验要及时总结,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为上好信息技术公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便是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途径,公开课的研讨反思更是如此。通过听课、评课、研讨、反思,找出公开课的优点,发现其中的不足,研讨并认清优点和不足的成因,能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学会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包括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有反思才有改进,有反思才有收获,有反思才有提高。教学反思可以是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也可以是自己的得意之处、成功之处。教学反思不仅要用头脑反思,更要动笔记录总结,唯有这样才有反思的效果。只有课后及时反思、总结得失,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才能为下一次更精彩的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才能促进专业成长。

 

6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门学科的教研活动中,让信息技术公开课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