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制造业科技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1.科技创新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传统制造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始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采取一系列促进制造业创新的举措:要大力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持发展企业创新联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如信息通讯业、新能源、新材料的关键技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要大力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高端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要推动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利用向节约、高效、清洁、安全发展;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取消和下放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企业和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用市场的手段,以规范市场准入为抓手,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要大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走出去步伐。

我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二是推进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全面提高传统制造业水平。

三是推进传统制造业管理创新。

四是推进传统制造业集群集聚。

五是强化传统制造业人力资源支撑。

六是优化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我国制造业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制造作为一种现代制造的新模式,正在日益成为制造业研究和实践的热门领域,网络制造业将给现代制造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重要变化。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第2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本次展会的百多家参展商来自台湾省、香港特区、印度、日本、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地,展品包括金属及橡胶零部件生产、紧固件/弹簧及零部件加工、压铸、模具、电器及机械零部件及组件、精密组件、转包生产服务、焊接及切割、电子元器件、金属铸造、金属表面处理、零部件装配、汽车零部件等方面的合作。台湾省将首次组织庞大展团参展,而浙江、玉环、台州、海盐等地亦组团参展,展示实力。国际买家及机械、电器、玩具、电子产品、汽车、家具生产商将可与相关的供应商会面及洽谈合作。

为使展会的参与者分享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展会主办方特别邀请来自权威机构的专家,分别在4月14及15日於会场内主讲有关创新工业产品设计,以及欧洲环保生产标准 / 供应商社会责任操守的研讨会。

创新工业产品设计研讨会将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讲,该局专家将详细介绍创新工业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创新产品的设计工具以及工业新材料的应用,并分析镁合金未来在玩具、电器和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此外,专家亦会跟与会者一同分享成功个案的经验。

第3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

按照波特的理论[1],产业竞争优势是指一国的特定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创造出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直接表现为该国的产品价格低于或质量优于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产业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表现出来,集中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代表了国家竞争优势。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作者曾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2],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黄文青[3]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赵玉林,周珊珊等[4]基于新钻石模型对武汉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评价;王家庭[5]基于中国30省区的数据对科技创新、空间溢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张赛飞,邓强等[6]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则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为研究视角,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一)从绝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表现。

从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及出口额等总量指标都逐步提高,分别从1995年的965.36亿元、937.09亿元、53.55万人和528.4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3 576.3亿元、23 227.6亿元、361.49万人和14 265.7亿元,增幅达20倍之多[7],这也反映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形成和提升。见图1。

图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表现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里面没有1996年和1997年的出口额数据

另一方面,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和出口额不仅绝对数量在增长,而且其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位居首位。其中,出口额更是一直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3以上,当年价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几乎也是一直占全国的1/4以上。因此,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而且主要是规模优势。见图2。

图2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2.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表现。

从当年价总产值和出货值两个方面分析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即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及全国的发展情况。从当年价总产值看,1995-2011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1995年和1999年甚至超过了70%,因此,相对于其他四个高技术行业而言,其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也在30%以上,2003年超过了40%,因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反,1995年至2011年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0.5%,另外,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占广东省的比重也不超过5%。见图3。

图3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从出口额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中具有绝对优势,两者之和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95%以上;而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995-2011年三者比重加起来不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5%,具有相对劣势。见图4。

图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出口额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比重

(二)从相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为了更全面了解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面再从出口竞争力指数这个相对指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竞争能力的大小揭示了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这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TC)来衡量。贸易竞争力指数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

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公式为:

式中:TC为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Ve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Vi为高技术产业的进口值。

通常,TC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l之间。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小于0时,说明竞争力弱,指数越趋近于-1,其竞争力越弱。若TC≥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C

由于数据有限,本文只测算了2002-1010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1。

由表1可见,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只有2002年小于0,其余年份均是介于0和0.5之间,说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强出口竞争力。

另外,与其他省级区域对比可以看出,福建、江苏、天津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略强于广东省,福建省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最强。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科技创新就是基于科技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其越来越成为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增速明显

为促进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广东省经济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提高对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力度。广东省R&D经费内部支出在1995年只有1.735 3亿元,而在2001年超过了50亿元,2005年超过了100亿元,2008年超过了200亿元,2011年则达到了将近481亿元。同时,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的新产品开发经费也是大幅度提高,由1995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81.28亿元[7]。

相对而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而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分别为4.33亿元和1.21亿元,远低于2007年的22.54亿元和2.23亿元[7]。见图5。

图5 1995年至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情况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产出成绩斐然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在2011年分别达到39 338项和45 172项,达到历史最高值。

同样,近几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也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的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7 408.07亿元和4 283.09亿元,也创下历史记录。见图6。

图6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项科技产出指标

三、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的测度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但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传统要素。同样,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在广东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中是内生变量,因此在建立模型时把其作为单独的变量考虑进去。

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为解释变量,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取1995-2011年之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对各时间序列取对数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对经济时间序列取对数后可以避免模型的异方差,因此对指标的原始数据都取其自然对数,建立双对数函数模型进行计量检验:

ln Y=c=a ln X(2)

式中:Y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X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a=d(ln Y)/d(ln X) ,即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所作的贡献。运用Eviews 7.0经济计量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回归模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正相关。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每提高1%,就可以促使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提升0.661 7%。

(二)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采取上述同样的方法和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

以Y表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总产值的增加;ci表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常数;ai表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竞争优势的贡献度;Xi表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R&D经费内部支出,建立双对数模型

式中:i=1,2,…,4。i=1时代表广东省医药制造业,i=2时代表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i=3时代表广东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i=4时代表广东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1995-2011年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不全,无法进行回归分析。所以,在此就不再计算科技创新对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贡献度。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呈正相关。虽然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总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却不到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因此应不断提高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其竞争优势。

第二,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水平,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出现下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更多地用于了先进设备的引进,而这是不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因此应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研发投入经费的管理,提高发明专利授权数,因为这是研发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2009-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分别是68.06%、72.77%和65.99%,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因此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合理支配研发投入经费。

第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

虽然广东省是全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大省,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华为、中兴和腾讯等一大批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但是其众多关键的技术和产品仍主要靠进口解决。在全球家电制造产业链上,广东省的家电产品也一直在中低端徘徊。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重点发展规模超千亿元的软件、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极具产业包容性的智能家电,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6] 波特 迈克尔.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68.

[2] 张倩男.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6):4348.

[3] 黄文青.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2941.

[4] 赵玉林,周珊珊,张倩男. 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8100.

[5] 王家庭.科技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30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1):4954.

第4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7-0075-04

《中国制造2025》是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对外是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内是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各种问题与制约瓶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制造2025》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区域支撑。但京津冀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创新能力、基础配套、供给质量和效率无法有效满足需求变化的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也比较大。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背景下,京津冀制造业如何转变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模式,从价值链低端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需要将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相结合,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类生产要素障碍,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需要将知识积累、技术创新与制造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制造产业效率提升与区域协同发展相结合,最终成为我国制造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

一、发展背景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正是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的革命时期,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从国际上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重返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实行新的工业化发展计划,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制定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提出新工业革命;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抛出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欧美发达国家出台各种规划与政策,意欲加快制造业升级,重塑本土制造业竞争优势,抢占制造业发展战略高地,进一步拉大与我国制造业的差距。同时,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特征与趋势:一方面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业日趋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另一方面,新材料、新能源、3D打印等突破引发全球产业新的洗牌,对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已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整个产业的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的份额,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伴随着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我国经济呈现投资趋缓、出口趋降的局面。同时,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内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这都倒逼我国原有制造业发展模式需要深刻变革。

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可以说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施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造强国战略。通过这一战略,改变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依靠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创新发展,重塑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从中国区域发展来看,区域经济正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区域协同将有助于整合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原有的增量扩能发展途径,促进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产业重组,通过推进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集聚、产业链重塑,促进整个区域转向调整存量、优增量并存,进而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效应。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空间上来看,京津冀协同将在更大范围重新配置信息、人才与技术等,以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促进区域间分工与合作。对于优化该地区制造产业区域布局,创新产业链空间结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方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从制造业来看,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正在发生转变,京津冀也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矛盾,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背景下,京津冀制造业发展不能固守于发展的传统经验,应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参与、主导融入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打破原有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中重塑制造业发展优势,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赋予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二、京津冀制造业发展状况及三地协同面临的困境

京津冀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基础工业实力雄厚,拥有完整齐备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也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地。然而京津冀制造业三地协同也面临多个方面制约。

1. 京津冀三地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制造业互补性较强,制造业发展重心不同,三地对产业分工协作的需求迫切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北京、天津、河北分别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工业化中期阶段,京津冀三地呈明显的梯度变化格局。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科技、国际交往的中心地位,农业所占比重较小,现代服务业和科技相对发达。2014年的产业比例为0.8∶22.7∶76.5,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模式,处于后工业时代。第二产业主要以高技术产业及汽车、通信、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为主。并加大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天津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2014年三大产业比为1.3∶51.7∶47.0,形成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此外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在资源吸附和聚合上具有良好的区域和产业优势。河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河北是我国重要的材料、能源基地,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占全国重要份额。相比京津两地,河北的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高。伴随压缩产能、治理污染的强约束下,第二产业亟须推动原材料产业高端化、特种化、功能化转型升级,促进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因此,从制造业客观发展来看,京津冀各有其优势与劣势产业,产业梯度较为明显,且呈现互补状态,这就使得三地的产业对接与转移存在可能性。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导致京津冀区域内行政力量的干预,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削弱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力,资源分布不集中,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以致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

2.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京津冀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不充分,持续创新能力亟须提升

京津冀地区集中了全国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超过2/3的两院院士,聚集了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7个国家高新区和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丰富密集的创新资源。北京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科研机构,拥有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每年获得科研奖励约占全国的1/3。天津市是国际港口城市,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心性城市,在港口贸易、生产性科技研发、现代制造、物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京津冀区域内创新分工格局尚未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科技资源共享不足,三地科技创新协同转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比较艰巨。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一,北京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创新中心,但京津冀电子信息制造业协作体系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研发与转化不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整体没有进入设计、知识产权经营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环节,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抗风险能力差、增值空间有限。

3. 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地城市梯度层次差异较大,从空间上制约了制造业协同发展

2014年京津冀三地GDP总量达到66 474.5亿元,占全国的10.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 863.8亿元,占全国的11.7%。但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01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9 995元,天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02 469元,而河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9 845.81元,不及北京和天津的1/2,差距比较大,这种落差阻碍了京津产业向河北有效转移。

同时,京津冀地均经济密度差距较大,2014年河北地均经济密度为1 565元/平方公里,仅为京津的1/8,这一差距明显增加了资金、人才在区域间流动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在京津冀区域间转移的意愿。地区城市体系结构性失衡比较明显。北京和天津分别为京津冀特大城市,而中间层的大城市数量过少,人口在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仅有唐山市一个,城市群主要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没有形成有效承接京津制造业的次级核心,致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梯度转移时,由于底层城市层级偏低无法有效承接辐射,区域间难以形成深度梯度合作。根据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转化中,96%离开了京津冀,河北、天津分别拿去转化的科技成果仅占中关村所有落地成果的2%和1.8%。相比之下,江苏省落地的科技成果,则有85%来自中关村。

4.京津冀制造业智能化具备一定基础,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还有提升空间,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引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未有效释放

由于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京津冀制造业具备良好的基础,伴随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设计、工艺、生产等生产流程,在装备制造及机床等如数字化模具、数控机械设备已普遍普及,提高了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水平,京津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尤其在高端传感器、重要操作系统和数字化基础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从京津冀协同体系来看,由于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共享不足,缺少跨省级的信息化协同平台,北京先进的信息技术无法有效联接津冀制造产业链各环节,智能化与产业链对接不充分,同时,京津冀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间政产学研体系缺少深度合作,无法实现信息科技与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转化,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引致的制造业转型与整体区域创新活力无法有效释放。亟须京津冀科技、信息等创新要素相互对接和自由流动,促进钢铁、化工、建材等产业向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世界级新型制造业基地建设,构建京津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驱动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

三、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京津冀三地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不同,京津冀制造业协同进程中,需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围绕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展开,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方式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1.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打造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

根据三地产业特色与发展优势,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构建京津冀创新资源的“汇集区”和创新成果的“扩散源”,通过示范区先行先试催生示范效应,推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群整体转移。借重京津冀创新资源,创建协同创新平台,以“科技新干线”、“交通新干线”、“科教共同体”等形式,形成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与发展的“轴线”,带动技术创新、资源重组、人才培养等,推进区域间主导产业链的合作网络,打破行政限制分割,促进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差异化、高端化为特色的区域创新集群。其中,着重发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及产业,加快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业创新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占据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依托产业集聚区,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和实施大项目为支撑的建设集聚载体,打造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京津冀制造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2.构建差异化的区域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支撑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与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的不同定位,建设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构建京津冀三地差异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北京重点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天津则重点提高应用研究与工程技术研发转化能力;河北应重点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通过三地各自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从注重功能集聚为主向积聚、疏解与扩散并重转型,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具体来看,在电子信息与通讯设备、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新型电源与电子材料产品、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领域,形成首都科研成果研发、京津两地技术应用研究转化与高端制造的价值链对接协作,继而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创新链条攀升。

3. 推动工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创新,促进京津冀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信息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最活跃、渗透性最强、最广泛的领域,信息技术正在与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产业深度融合,京津冀地区应密切关注全球信息化应用与发展进程,加快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依托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人才优势,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打造“信息高速路”共建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加快从生产制造向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制造业产业的兴起。依托开发区、保税区、临港经济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功能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装备、业务流程、生产要素等产业体系全面渗透。通过信息技术更新换代,促进企业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改造提升京津冀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培育、牵引战略性新兴产业。

4.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多层次、多方面合作,促进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京津冀开放式创新,共建科技合作机制,实现三地创新要素与资源共享,力求产生“1+2>3”的协同效应。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驱动,促进资本、人才、科技共同体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聚集。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电子商务等探索建立推动成立产业、专业领域等多种形式联盟,包括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等。通过联盟成员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形成大产业集群,结成经济共同体。另一方面,研究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互认备案、科技成果处置收益统一化、推行创新券制度等相关政策。加强创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与动态监测,全面提高京津冀科技资源转化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探索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系列跨区域财税体制改革、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国家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引导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战略联盟的培育与建设,促进资本与技术有效对接,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路径选择[J].唯实,2013(1).

[2]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石召开[N].河北日报,2012-10-24.

[3] 肖金成,王丽.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5(7).

[4] 谭向军.关于在滨海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构想[J].港口经济,2013(10).

[5] 王金杰,周立群.新常态下区域协同发展的取向和路径――以京津冀的探索和实践为例[J].江海学刊,2015(4).

[6] 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7] 刘刚,赵欣欣.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和演进趋势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

[8] 殷旭东,李东.以政策为导向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N].光明日报,2007-04-15.

[9] 吴传清.“十三五”期间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5(1).

第5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城镇产业体系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结构性减速。主要现象有二:一是小城镇缺乏健全产业体系的支撑,劳动力无法在小城镇充分就业。据调查,在经济新常态下,江苏众多小城镇中的生产部门因产业单一而陷入经营困难,企业雇员数锐减。就业机会的缺乏造成了城镇年轻人口向大型城市流动,进而造成江苏部分地区出现城镇空心化现象。如邳州的数据显示,该地2014年末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42.57万人,而连云港诸县、淮安诸县、盐城诸县、扬州宝应、泰州兴化以及宿迁诸县的城镇皆有类似情况。反观省内核心城市如南京,2014年末常住人口则比户籍人口多出172.89万人。二是在结构性递减规律作用下,江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数据显示,自2005年至2014年,随着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比从0.63提高到0.98,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4%降至10%以下。这种结构性减速既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的典型现象,又是产业发展已进入结构性减速期的证明。

主导产业定位犹疑,制造产业缺乏支撑。核心问题有二:一是主导产业定位长期在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徘徊。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中,对江苏的定位均为现代制造业基地。而在江苏的相关产业定位规划中,对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追求也时有提出。两种不同主导产业思想的冲突,使江苏的主导产业自顶层设计就展现出游弋不定的局面。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不足。据调查,江苏丰富的互联网类人才与技术资源已支撑起如苏宁云商、途牛科技、焦点科技、三六五网络等同行业中名列三甲的互联网企业,但这些资源对江苏制造业的支撑却稍显不足,这使得江苏制造业在面对海外如“工业4.0”、国内如“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时,面临着较强的竞争与挑战。

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知识结构偏颇。数据显示,江苏人才存量领先全国,但是人才队伍构成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从种类上看,研发类人才丰富,技能型人才稀缺。这种缺少高级蓝领工人的现象严重影响产业发展。据调查,江苏技师类人才的供需比例在1:3左右。其中,对35岁以下技师人才需求约占70%。同时,调研发现,江苏研发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偏向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工程制造类研发人才相对缺乏。这使得各类研发活动在电子商务等行业较为发达,而在制造业中相对落后。

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科技成果转化率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据研究,现阶段加大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扶持力度,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产出量和转化效率并无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在产业发展面临关键技术瓶颈情况下,资本投入无法直接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人才、技术与设备缺失问题,资本投入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出(量)的提高。二是对于不同层次的科技产业而言,资本投入强度的效果迥异。研究显示,对于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进入壁垒相对较高的产业,加大资本投入强度不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而对于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短、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产业,加大资本投入强度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对江苏“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明确现代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定位。为克服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与结构性减速的矛盾,同时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江苏产业发展定位,建议应坚定不移地将江苏主导产业定位于现代制造业。实施高端服务业服务于现代制造业、融合于现代制造业战略。指出,江苏要增强出口竞争力,并强调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提高出口竞争力,即因靠现代制造业;作为交汇点则需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可成为江苏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重大产业发展战略。

构建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蓬勃兴起并逐步深化,生产制造与服务将以信息物理系统(CPS)和物联网及服务(ITS)为基础,形成“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而现代产业创新平台是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的制高点,是产业价值的基本实现方式。掌握了现代产业创新平台,就可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从“十三五”开始,建议江苏应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

建立全面型中小城镇产业链条。针对由产业链不健全所带来的小城镇空心化问题,建议采取“宜地城镇化―城镇功能化―功能产业化―产业平台化―平台创新化”战略。以民生为中心,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和提升城镇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将城镇经济发展功能产业化。选取城镇特色产业,扩建打造全产业链条,以吸纳城乡劳动力就地就业。

调整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为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克服“互联网”与制造业脱节问题,建议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人才队伍构成和人才知识结构。鼓励产业主体与人才培养主体对接,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解决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填补高级蓝领工人的空档。二是积极配合落实国家人才部门即将出台的人才政策和考评体系改革措施,建立江苏技师队伍评价体系,规范相应待遇政策,构建技能工资体系。

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从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矛盾可见,目前对于科技创新既不应过度强调增加投入,也不应过度加强财政和金融扶持,而应该对接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因此,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出台引导性计划与政策,鼓励平台企业组织技术创新,引导科技机构与高技术企业协同创新。

第6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 装备制造;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全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和重要标志。在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是通过发展装备制造业而形成强有力的国际竞争优势。装备制造是为国民经济进行简单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装备和技术设备的总称,即“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1]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装备制造业产品分属于通用装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7个大类。[1-2]

一、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美国以军事和轿车工业上的极大优势成为装备制造产业强大国家。在第3次技术革命潮流的推动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以电视机为典型代表的电子制造业渐渐向日本等其他国家转移。1983年,美国轿车的产量第一次被日本超越,机床竞争力也降到了德、日、韩之后,美国的全球装备制造业状元地位受到了极大威胁。为重现装备制造业之雄风,美国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大好机会,迅速发展计算机,通讯设备,航空航天等新兴装备制造产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再次占领高科技上的制高点比较优势,发展与集成电路、软件、光缆等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之计算机、通讯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产业,并对传统设备和产品进行信息化改造,使大量传统装备制造业重焕活力,提高了生产率和竞争力。冷战后,美国在军备开支一年年下降的情况下,资金开始主要转投向“军-民”双用技术的开发上来。与此同时,部分国防高技术产业也转向到民用领域里来,这使得美国防制造就业人员和相应产值大幅下降。最近这几年,新兴装备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在美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讯、电气机械制造业的就业人数都有一定增加。

日本的重型电机、造船等传统装备制造业二战后在美国的帮助下得到了较大改造,一大批新兴装备制造业如电子等得以建立,这使得日本的装备制造业开始了全面复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重点发展半导体、汽车等活力性强的制造业是日本政府的力推之举。日本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增长时期是1955年至1970年。运输、电气机械等的发展更为显著,半导体、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品、机器人等都进入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队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已是世界上机器人(工业方面)的主要供应商,且在集成电路、半导体领域具有极大优势,成为世界上当时最大集成电路生产的国家。1983年,在日本“通商白皮书”统计的159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中,同时领先于欧美的日本有39项,落后的是16项。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历经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模仿阶段。1949年到1960年期间,在苏联的装备技术支持下我国的工业化诞生了,此期间的大部分技术都是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进行复制和模仿,此阶段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为自力更生阶段。1960年到1980年期间,我国提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政策,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装备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在“二汽模式”下装备的国产化率能够达到98%。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数字化和管理现代化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却处在以组合机床为主组成的生产线、手动焊装线、机械化自动(凸轮轴控制)机床等为代表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为依赖进口阶段,自从1980 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制造占整体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6.46%。自2001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金额约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48%,高达1000多亿美元,其中,95%的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70%的为轿车制造业装备、数控机床以及同比重的纺织机械及胶印设备都依赖进口。

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近年来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成就。政策方面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提出了要振兴装备制造业,随后在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进而在2009年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2011)》,并于2010年正式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定为今后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3-4]

总的来看,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从建国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经验积累, 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 拥有了巨大的存量资产和较强大的生产能力, 其中更有某些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核心性技术, 为国民经济产业、为国防建设提供了许多大批的技术装备, 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具有较大规模,各主要指标占全国工业总体比重均已达到25~35%。目前, 从国际上讲,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排名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位居世界第四名, 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然成为无可争议的支柱性产业。根据一项来自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的测评结果, 到2008年,中国机械制造工业已能赶超德国,真正成为世界性机械制造大国。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10 多种工业产品居世界产量第一,其中就包括装备制造业中的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等。在常规发电设备、港口装卸机械、输变电设备、水泥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领域,中国不仅早已做到出口替代进口,而且已成功占领了一些重要海外市场。美国某著名咨询公司在2011年7月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企业在一些设备制造业领域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声称无论何种排名,“现如今在世界排名前5 名的企业中至少有1 家是来自中国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无论从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还足从企业规模、竞争实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在全国所有装备制造企业中,中小企业占70%以上。这些企业规模小,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方式较落后,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低。

二是设备陈旧,不能满足精益生产要求。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设备更新折旧的科学体系,生产设备相对较为陈旧。缺乏高精度、自动化的机械加工装备,陈旧的设备导致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维修频繁、费用高等弊端,很难满足新技术、新工艺机械装备生产的要求。

三是企业研发能力较弱,研发资金严重不足。对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研发投入资金不足,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差;整机产品少,配套产品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的创新能力不足,技术领军人才缺乏。

四是各自为战,企业管理落后。正因为如此我国的大企业很难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定制成套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大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不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生产批量不大,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显著;总的来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还没能建立起“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平衡的产业结构,导致行业生产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浪费,产业链难以形成。相当一部分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滞后,缺乏做大做强的气魄和使企业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的措施

1、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技成果社会意义的最终呈现,拥有成为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主要支撑的经济实力。大力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建立从事技术研发的相关机构,鼓励大型集团企业成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加强高素质技术研发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重点致力于建立建全卓有成效的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全员学习和培训意识,增强其吸纳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内在动力。

2、大力抓好科技创新和攻关等项目的培育,促进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解决关键技术瓶颈,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提升,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围绕全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凝练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实施基础条件较好的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专项项目,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和社会资金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

3、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充分利用科技政策引导、财政资金引导和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4、推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动力,以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基础,强调科技在工业化增长中的贡献,注重以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5]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渗透、扩散和改造力度。促进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的有效集成,形成具有专业知识特色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构成自动化、柔性化、精密化和智能化的装置、设备、单元与系统,按照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敏捷的目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性能质量,提高设备成套能力。

5、促进具有比较优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

长期以来,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导致的规模经济不显著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可以提高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组织、市场渠道、信息和原料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今后,我国可通过企业的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形式,促使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优势扩张;围绕优势企业或有竞争力的产品,开拓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 高峰, 郭为忠, 宋清玉等. 重型制造装备国内外研究与发展. 机械工程学报, 2010.46(19)92-106.

[2] 王福君, 沈颂东. 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的比较及其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51(3)38-46.

[3] 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规模与创新.中国科技论坛, 2012.2.53-58.

[4] 刘志红.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与低碳经济.现代机械, 2012.1.8-10.

[5] 刘云鹏,锋.陕西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资源特点.现代企业,2006.02.27-28.

第7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外包;制造业;回流

一、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的回顾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制造业曾是美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对国民总产值和就业的贡献占所有行业贡献的近1/3。随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格局的变化,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在70年代开始出现减弱。80年代后期,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制造业自90年代以来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变化使美国制造业对本国经济及世界经济产生一些相应的影响。

这些变化主要是伴随着全球化大趋势(尤其是贸易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的不断演进,美国进入到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来,这使得其制造业发展选取了更加“自由开放”的途径――外包。制造业外包与其他产业外包略有不同,制造业外包核心在于离岸生产,通过跨国公司利用外国的生产要素在当地进行生产的经济活动,反映了生产要素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同时也可能造成本国的就业造成损失和技术溢出。然而,就在那样一个经济不断开放的时代,外包这一新鲜物似乎让美国各行各业爱不释手,外包狂潮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自90年代以来,肩负着对国民经济最大贡献率的美国制造业也瞄准了国外,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较低的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些优点,将其制造工厂“搬”至海外,FDI数额逐年增加,作为全球化催化剂的跨国公司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种新形势的发展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美国制造业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1.制造业产出增长较快而占GDP比重却在下滑

近些年,总的来说美国的制造业产出值增长幅度明显。其产值在2007年前后出现短时期下滑,2009年又开始回升。下滑主要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而回升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结果。尽管制造业产值逐年上升,然而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却呈直线下滑,即制造业对于GDP的贡献愈加微弱。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金融业和服务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减少了制造业就业人数(见图)

通过图表,我们发现美国的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下降幅度十分显著,而与此相对应的中国的工业就业总人数不断上涨。制造业的离岸生产使得美国国内制造业生产工人失去劳动岗位,转向服务业。

3.促使产业结构进行内部调整

制造业外包不断改变着美国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使其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状态。

4.带动了国内商品消费水平、缓解通胀压力

通货膨胀带来的最直接效果是物价的持续上涨,消费者实际购买力水平的下降。通过美国制造业离岸生产的产品的返销,以较低的产品价格促进国内的消费,缓解了通胀的压力。

二、外包回流的原因

经历了这些年疯狂的“外包”生产,尽管美国尽可能的利用了来自离岸生产所使用的廉价生产要素,但美国制造业近些年的发展却并不乐观。因而,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曾经一度放任的离岸生产现在不再具有吸引力。反而,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如本国制造业失业人数的攀升,对外国经济体依赖性增强等。此时,美国政府开始鼓励曾经大范围实施外包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将生产线重新转移回国内,这种做法不禁让世界其他国家议论纷纷,更多的是对这种做法未来趋势的不明朗产生更多猜测。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究竟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是全面的还是有选择的?下面我们对外包回流这一现象背后潜在的原因进行探讨。个人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1.外包回流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

(1)经济复苏是重振制造业的大好时机。经历07年次贷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受阻,而制造业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都是能够最直接体现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的指标。此时,美国政府决心振兴制造业也是情理之中。

(2)为了挽救外包导致本国制造业岗位的大量流失现象。尽管美国的制造业中空化已成既定事实,这使得美国从中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利用外国廉价要素发展本国制造业,但是中空化和大量的离岸生产已经导致了国内制造业岗位的大量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上对本国而言,劳动力的供过于求,使得曾经过高的劳动力成本逐年下降,吸引着制造业工厂的“回归”。

(3)政府政策的导向性。外包企业曾经大举开拓海外生产基地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海外避税天堂的丰厚优惠措施为这些企业节省了大量税务开支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美国政府此次大力重振制造业主要采取的措施便是消除与海外生产地提供的优惠条件的差距。

(4)美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必然趋势。作为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要素投入和研发投入,持久的创新能力也是发展制造业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对于制造业产品研发和创新投入不断加大,促进资本和劳动力在三个产业间进行更为合理的配置,完善产业结构。

2.外包回流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

(1)廉价的人力要素不再是美国外包的动力。国外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尤其是美国主要几个东亚的FDI流向国,近几年,人力资本价格的上升加上这些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曾经美国离岸生产的工厂还要跟FDI吸收国的制造业进行竞争,在争夺要素同时,共同推进了要素成本的提升。

(2)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为不易操控的离岸生产带来技术上的冲击。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最先进科技的领头羊,极为注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岸生产会使得很多核心生产技术出现外溢效应,难以长期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全球物流成本的持续升高。国际油价一直以来受到产油国的垄断控制,加上越来越严峻的能源争夺形势,致使原油价格一路飙升,这对于国际运输业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物流成本显而易见的走高趋势,不仅对制造业离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乃至对全球的商品贸易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4)能源优势的全球性转移。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能源进口大国著称,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美国并不缺少能源,其自然资源储量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于这种怪异的现象,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美国在帮着全世界消耗能源,最后全世界只剩下美国还有能源。目前,最具能源优势的国家反而是曾经一度进口能源的国家――美国,制造业这样一个需要大量能源支撑的产业自然会将目光瞄准新的能源地。

三、回流可能造成的影响

分析完造成制造业外包回流的可能因素之后,这种回流可能对美国乃至世界造成哪些影响也是十分值得探究的。我们从对美国和美国以外两个角度去了解这个问题。

1.制造业外包回流可能对美国带来的影响

(1)这种回流必然会提高回归企业的人力要素成本。尽管海外生产地的人力资本不再成为外包的驱动力,但将这些生产移回国内所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仍然高于海外,因而对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短期内造成一定的成本劣势。

(2)这些回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制造业就业人数,但增加数量十分有限。美国企业的回流在短时期内不会是全面的彻底的,仅仅是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试探性回归,但未来的发展趋势还要根据国际分工的变化和美国经济发展趋势而定。

(3)回流企业能够利用政府各项鼓励性优惠政策进行技术改革和产品研发,推动整个产业的科技创新。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足以见美国政府重振本土制造业的决心。根据历史经验,我们也对这些举措能产生更为包容的态度,毕竟,美国引领了世界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这也造福全世界人民。

(4)制造业回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较大的贸易赤字。国内生产替代了离岸生产后的产品返销,便于国内消费者的直接消费,减少对制造业产品的进口,有利于缓解美国贸易赤字。

2.制造业外包回流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1)回流对中国制造业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短期内,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只是部分中小企业的回归,相对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可能向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原材料根植型企业回流的可能性也较低,只有那些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出于技术对劳动的高替代性原因有回流的动机,而这部分企业回流受到了各种限制,且短时期内,这些企业的移回不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回流可能会在长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期内,如果大面积的美国制造业产业回流成为现实,那么必然会对中国制造业带来极大的影响。美国在税收、研发等方面均给予驻扎国外的制造业公司利好条件,不断吸引企业回流,而我国在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等方面会受到极大影响。

(3)回流尤其会对中国科技创新方面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仅得益于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从一定程度而言,美国外包企业的技术外溢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也是促进中国科技进步的因素之一。如果这些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的回流会给中国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4)回流不会过大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外资的优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容小觑,其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增强,加上其较低的人力资本优势和低价资源优势,成为其长期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和中国制造业产品类别存在等级差异,两者生产及出口的产品并不在同一阶层,因而美国制造业的回流不会对其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外资造成过多影响。

四、小结

我们看到这种回流似乎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一场趋利避害的利益追逐游戏中,所谓的优势都是能够发生逆转的,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更加理性的选择,把握一个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才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李燕.如何看待“美国制造业回归”?――兼评美国“再工业化”战略[J].海外望,2012

第8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近年来,我区国民经济获得了空前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几年在全国名列前茅,2005年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达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达30.9%,工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图1为我区1990年-2005年工业增加值和生产总值增长轨迹,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一直大于生产总值,2002年以后呈现强力上升态势,目前已突破30%的高速增长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区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源于工业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所带来的市场需求上升,主要工业产品如煤炭、电力、钢铁、乳品等产量快速增长,产销两旺。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全区投资增长情况显示,我区工业企业对投资的吸引力迅速上升,投资的重心日益向更新改造投资倾斜,对科技的投入迅猛增长。图2显示,2000年以来我区工业增加值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5%以上,2004年则实现了大突破,上升到了52.4%,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00年的13.73%上升到14.6%。更新改造投资对工业增长的持续拉动,促进了我区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级化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企业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以外部引进为辅,依靠自主开发和消化吸收新技术,内部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投入强劲上升,对我区企业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2为2001-2004年我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在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年均增长7%,科技从业人员总数下降的情况下,R&D人员折合全时人数年均上升了22%,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年均增长44.2%,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年均增长48.4%,R&D经费内部支出年均增长40.5%。

三、我区高新产业高速增长,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迅速上升

表3为我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六个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和2004年企业个数和增加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四年间各高新技术行业均获得了高速发展,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超过了4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5.5%和11.3%的较高水平。2000年-2004年六个行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为33%,比同期全区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约高11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3%上升到8.3%,增长幅度可观。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企业个数由2000年的192个增加到297个,增长幅度达11.5%。

四、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机制,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跨越式发展

尽管我区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实际需求相比,对科技的投入也严重不足。200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与2001年相比不仅没有上升,相反从0.25%下降到了0.22%。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机制,促使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向企业和市场主导转变,从而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区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培植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二是建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关键是要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使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企业、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动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原则,切实搞好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的规划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其次,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投融资机制。

第9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先进制造业 高技术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因受生产成本和资源环境问题影响,将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日本、韩国、中国等地转移,实体经济逐步空心化,国内经济重心转向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促成矛盾激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先后出台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促进法案》、《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和“新能源战略”等政策,以制造业为重点,高技术产品为核心,以实现经济复苏、巩固经济霸主地位、占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等目标。

一、美国“再工业化”的国内影响

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近年来,作为美国制造业接收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昂贵的运费,使美国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不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美元连续贬值和临近目标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使美国本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注意。在“再工业化”影响下,美国号召更多的制造业回流本土,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植力度,政府和私人对制造业的投资不断增加,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金融危机期间,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制造业相对于先进制造业衰退较快,所以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扩大;而金融危机过后,在“再工业化”的影响下上升指日可待。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且后续增长实力强。

2、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受“去工业化”政策的影响,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不断外流,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后,制造业开始复苏,就业形势开始好转。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重点扶植制造业及与其他国家制造成本差距缩小来看,先前大规模转移至国外且科技含量较高的交通设备、机械和计算机及电子通讯等行业将部分回流至美国生产,而这些行业恰恰在制造业就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为美国经济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为降低失业率做出了巨大贡献。

3、对出口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出口就雄踞各行业出口的首位,但受“去工业化”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比例略有降低但始终未动摇其排名,足可见其对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计算机及电子通讯和机械制造业一直是美国制造业出口中的重要部门,对危机后的出口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美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以及日本也为“再工业化”战略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受整体经济情况影响,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值虽然在危机期间也经历了大幅下降,但其占制造业出口的比例却上升了,充分显示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4、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经济严重受挫,外国直接投资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情况的恶化以及自身实力的相对削弱,陆续从美国抽离。“再工业化”战略号召海外制造业回流,同时为国内制造业提供税收减免、培养人才等多方面优待,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迅速吸引外国资金。

二、美国“再工业化”的国际影响

1、新一轮科技革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在多个高技术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它们都充分的意识到掌握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领导权。在美国推出“再工业化”战略的同时,欧盟和日本也提出了类似的举措。日本建立逆向工厂,推广回收再利用,注重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欧盟2020战略”注重绿色产业技术优势,同时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工程和建立高速数字网络。三者都充分认识到获取能源自的重要性,因此在战略上出现了较高的重叠性,一致指定能源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势必引发新一轮关于招募人才、专利研发、科研成果经济转换上的竞争。

2、贸易摩擦

目前,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尚处于初级阶段,所推行的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各大新兴产业仍处于开拓期,竞争优势尚未显现,加之许多国家出台了具有较高重叠性的战略,迫使美国不得不加强对新兴产业的保护力度。同时,“再工业化”战略倡导发展制造业,强调出口,力图扭转贸易逆差扩大的形势,需要强大市场需求相匹配。在海外市场,为扩大本国的出口,缩小贸易逆差,抢占高技术产业的垄断地位,通过多个贸易组织,加强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协定,扩大他国对美国产品的市场准入。但在贸易协定的制定过程中,美国为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刻意将一些发展潜力较大、对本国贸易构成威胁的国家排除在外,使相关国家无法获得优惠条件,间接削弱他国优势。

3、产业转移

“再工业化”战略虽号召海外制造业回流,振兴国内制造业,但其发展重点是以高技术产品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号召回流的制造业针对先进制造业的研发设计、产品核心部分的制造环节,并非大力扶植以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成本有所上升,美国又具有临近市场等区位优势,但全球产业转移、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为开拓海外市场,美国不会大规模的从发展中国家撤回传统制造业加工、装配工厂;相反,在国内先进制造业发展成熟后,还会将部分非核心环节转移至海外。现阶段,美国为复苏国内经济,为制造业创造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吸引外资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考虑到市场区位以及人才因素,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选取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美国对先进制造业的吸引,将进一步加快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美国“再工业化”的前景分析

“再工业化”战略被美国政府给予较高期望,同时得到世界广泛关注。当今机遇与挑战并存,“再工业化”前景如何,能否实现其预定目标,本文在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1、人才储备

美国面对的竞争是高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核心是人才,因而“再工业化”投入大量资金培养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高技术工种。“再工业化”对高校的大规模投资增加了对国际优秀学生的吸引力,为美国人才储备增添了力量。虽然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过程,人才所能产生的“群体效应”和“马太效应”带来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美国的人才优势将成为“再工业化”成功实施的重要推动力。

2、科技创新

当今科技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科技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但研发突破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推出“再工业化”战略,重视清洁能源,推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能否掌握科技革命的领导权,能否占据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有利地位,关键在于美国能否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不遗余力的为基础性研究提供资金,减免企业研发税收,加速实验室成果产业化,缩短专利申请审查时间,相关措施极大地刺激了科技创新热情。其实,早在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就开始研发新能源,经过多年努力,技术储备初步成熟,技术飞跃指日可待,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已初具雏形,这为美国大规模实施新能源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由此推测,美国有极大的可能通过科技创新再塑经济腾飞的辉煌。

3、对外贸易

美国着重发展高技术产品以及制造业高端环节,加强自身对相关产业控制权,使许多国家被迫附于其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一旦美国率先取得新兴产业领域的科研突破,其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会迅速增加,一旦开始抢占市场,将对他国的贸易产生巨大冲击。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技术突破使美国由一个石油进口国提升为一个清洁能源和技术的净出口国,美国必将优先制定技术标准,迫使他国在高价购买技术和缴纳类似碳关税的限制措施中抉择,也会改变以往由石油大国左右国际能源市场的格局,推动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确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等级结构。但是,在“再工业化”以期依靠新能源发展的同时,欧盟和日本都充分认识到获取能源自的重要性,因此在发展战略上出现了较高的重叠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主导新能源技术的风险。

四、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启示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建立自主品牌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号召制造业回归,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中国必须摆脱过度依赖国外发展的形势,掌握核心科技,扶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但不能完全摒弃国内原有竞争优势,盲目追赶,应在利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从加工装配向自主研发延伸。同时,低端制造业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就算是先进制造业也有其低端制造环节,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推动经济增长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合理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行绿色经济

与美国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新能源战略相比,中国新能源发展呈现高消耗、低附加值、依赖出口的趋势。为实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新能源树立正确的行业标准;加大研发与推广力度,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协作;积极培育国内市场,推动新能源产品普及;加强碳排放监管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工业能耗,发展绿色经济,同时获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产学研相结合,重视人才培养

“再工业化”实施中,美国建立了政府―产业―学术伙伴关系,为中国加快产学研的结合提供了良好范本。政府科技部门、公司研发部门以及学校合作进行科技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通过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产学研中起主导作用,更好更快地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的过程。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专项基金的扶植力度,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人才方面,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企业中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且缺乏国际经验。应借鉴美国“再工业化”经验,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面向社会需求,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同时注重吸引和利用国外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全球化的人才竞争。

4、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科技产业化与市场需求相辅相成,而我国制造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主要依赖于贴牌生产进入国际市场,且出口对象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和欧盟。虽然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渐下降,但是海关总署统计指出2012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仍有47%。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受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调查逐渐增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我国的贸易摩擦,不利于我国国际市场的开拓。相比之下,美国国内消费市场广阔,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强劲,为“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国必须要扩大内需,同时注重提升产品的价值,通过提高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我国除提升产品的质量外,应效仿美国积极建立双边、多边贸易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技术、标准和市场规则的制定,获得世界范围的话语权,保证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利益,促进贸易公平公正。

(注:本文属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CGJ030);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CJL035)。)

【参考文献】

[1] 孟祺: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2(6).

[2] 田力华: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领导文萃,2012(3).

[3] 陈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产业,2010(4).

[4] 李拓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