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曹冲称象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第1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故事引入 情境创设 习惯培养

精彩的故事是儿童世界的一部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将数学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数学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别开生面。

一、故事导入,让学生心动起来

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我就利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师(出示投影: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大家听过吗?(部分学生举手回答听过。)

师:这个故事也许许多同学都曾经听过,不过你是在语文课上或者是你的爸爸妈妈讲给你听的,对吗?今天老师在数学课上讲这个故事,看看大家在听的时候能不能听出什么数学问题来。

我结合幻灯给大家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出示几个问题:(1)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2)为什么转化成了石头?(3)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上那道线?

在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讨论后,小结,启示曹冲称象就是采用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种转化的策略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又有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思考怎样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转化)

反思:我们今天学习的转化的策略,几百年前伟大的中国人就会用了,学生的自豪感与敬佩感油然而生。故事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将这种兴趣保持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同时,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故事贯穿,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执教《认识分数》时,充分运用了有趣的童话故事。

首先编制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猴过生日,猴妈妈带给他一只礼盒,小猴将盒中的2只桃子分给他和他的三个好朋友一起品尝,这个小猴该怎么分呢?在认识了几分之一的意义后,学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多个物体用分数表示,很多学生很容易把其中的分数和具体的个数混淆起来。接着,许校长又采用了“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他可以拔下一把毫毛大喊一声“变”,于是就会出现一大堆一模一样的孙悟空。现在请你们一起大喊“变!变!变”,看看屏幕上会出现什么。学生兴趣高涨,大声喊“变”,于是屏幕上出现了12个孙悟空,4个为一组,且其中一组用框框圈起来。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分数?学生答:“三分之一。”接着再喊变,孙悟空分别变为24个、48个、96个甚至更多,学生一边大声喊着“变”,一边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只数份数而不理一共有多少个孙悟空,顺利地找出了相应的分数。在下面的巩固性练习中,许校长更是将孙悟空的“变”与分数紧密联系,将分数的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演绎得生动直观。

反思:许校长成功运用故事,成就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让学生享受了学习的乐趣。本节课,孩子们在许老故事的引领下,全身心投入,积极参加课堂的各项活动,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还能及时将孩子引入合理的思维方式。这个教学片断中,孙悟空变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而且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学生自己也融入了这个故事,参与了这个游戏,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新课内容的学习和消化,真正创造了适合儿童学习的生动课堂。

三、故事结尾,让学生回味无穷

如认识小数后,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数点与一场大悲剧”的故事。前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当返航回到大气层时,宇航员科马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使降落伞打开以减慢飞船的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经请示中央,决定向全国人民公布。电视台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障,不能减速,两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永别的时刻到了――飞船坠地,整个苏联一片肃静,人民纷纷走向街头,向飞船坠毁的地方默默地哀悼。

第2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应用信息技术激趣

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良好的浓厚的动机和兴趣,寓教于乐、快乐求知,是我追求的目标。我利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电子白板等工具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互换》这一课时,我在教学课件中链接了一段视频,一边把“曹冲称象”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一边讲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在这段视频中,充分展示了曹冲称象时,怎样用石头的重量代换大象的重量。由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铺垫。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应用信息技术解难

1.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重点和难点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用丰富的、生动的、感性的材料,把抽象内容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例如,让低年级小学生辨识出数学题目里隐藏的图形比较困难。以数学第二册“图形的拼组”中这类题为例,许多正方体有序地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一数有几块。这类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有些学生会漏数隐藏的图形,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PowerPoint演示解剖原图,找出第二排中隐藏的两个正方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屏幕看清这两个正方体一一被隐藏。再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将隐藏在每一层的正方体个数数清,以此类推。这样生动而又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方体的“分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教师演示几次后,不但本课重点突出了,而且学生学习的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2.使静止的知识动态化

在同一屏幕上,文本、图象、动画、声音齐头并进,可以给学生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引发强烈的有意注意。相比黑板上静止的粉笔字,其优越性是可想而知的。与此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去发现事实规律。例如,我在讲到点动成线这个问题时,利用Flash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让每一位学生缓慢移动屏幕上的一个点,计算机保留了这个点移动留下的痕迹,并清晰地展现了点动成线的过程,使学生一“做”了然。再如,在教学二年级《对称》时,我用Flash制作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图片,如蝴蝶、蜻蜓等,并且让蝴蝶、蜻蜓的翅膀动起来。学生点击对称图形,则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加强了学生对对称知识的理解。

应用信息技术延展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我们学校承担了《数学与生活》的市级实验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在二年级学习角的分类后,有学生提出 “大于180度而小于360度的角是什么角”、“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等问题。我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丰富信息寻找答案。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不仅弄清了他们所疑惑的问题,而且还了解了角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了关于角的更多知识。再如,学习《位置与方向》后,我让学生上网搜集本课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此外,校园网、教师博客等平台上储存着大量的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进行提问、解答、交流、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反思

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我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我认为,应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针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灵活设计教学内容,然后融入课件之中,同时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或者图形。教学课件不用太华丽,实现教学目的、发挥最大的教学辅助作用的课件才是好的课件。

2.制作水平的局限性

第3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基于新课标提出的数学教学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这一要求,苏教版教材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精选了画图、列举、假设、转化等常用策略。苏教版五下安排的“转化”策略是一种十分常见又极其重要的思想性策略,对于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数学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为什么修订版教材将“转化”策略提前到五年级来教学?

在2014版修订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由原来的六下提前到了五下。为什么作这样的调整呢?在备课过程中,我翻阅了一到十册教材,心中有了答案。通过多年的学习,转化策略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不是新鲜事物,他们早已接触并积累了较多通过转化解决问题的经验(如小数的乘除法转化为整数的乘除法、未知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已知图形的面积等),及时安排转化策略的认识和应用,既可以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思考,也能为他们后续主动运用转化策略学习新的知识(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还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应用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形成策略意识。

2.策略和方法哪个更重要?

目前,小学数学界普遍认为,相对于方法而言,策略属于上位知识,而本人认为,方法和策略是解决同一问题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某种方法时,也就逐步了解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探究方法,让学生不断观察、体验、反思、抽象和概括,使策略与方法这两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3.选择哪些问题作为教学“转化”的素材?

例1选择了两个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转化策略的优势,例2虽然是下一课时的内容,但为了学生对转化有更整体的认识,也可以将其纳入本节课的教学。于是,教学时,我选择将图形的等积转化(例1)、等长转化(“练习十六”第1题)、连加式题的等值转化(例2)等素材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使学生通过回顾学习经历意识到转化是常用策略,从而主动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总之,本设计紧紧围绕让数学课堂从“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的理念,依据教材设计了五个教学板块,以期让学生的学习自然发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和对旧知的回顾,体会转化策略的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主动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课前热身,渗透转化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学什么吗?老师来试试大家的解题本领高不高。

问题:不给你大的秤,你怎么称出一头大象的质量?

预设:学生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教师顺势播放动画短片《曹冲称象》。

师:曹冲聪明在哪里?(使用策略)

小结:接下来的40分钟,就让我们一起向曹冲学习,走进策略的世界,去领略策略的神奇,好吗?

【课前热身,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通过两个看似随意的问题,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与本节课要学习的转化策略有效衔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来。】

二、问题引入,感知转化

师:让我们的学习从聪聪和明明的争论开始!

1.核心问题1:谁的面积大?

聪聪和明明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形,他们想知道究竟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你们有办法吗?

预设:有的学生说一样大,有的学生说右边的图形面积大。

师:在老师给大家的白色信封里,拿出这两个图形,动手试试,验证自己的想法。

指名上台汇报。

追问:你的结论是什么?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刚才大家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指出:其实,刚才大家在变形过程中,平移也好,旋转也好,都用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板书课题)

追问:刚才,我们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规则图形)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面积不变)

追问:不转化行不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展示数方格法和变形法,并引导他们比较:哪种方法好?(变形法方便,数方格法麻烦)

【尊重教材编写意图,从比较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入手,唤醒学生的转化意识,容易想到转化成规则图形来比较。融入“聪聪和明明比赛”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投入思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不同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数方格法和变形法的鲜明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策略的优势。】

过渡:比谁的面积大,他们打成了平手,他们又开始了第二次比拼!我们去看看!

2.核心问题2:谁的周长长?

聪聪和明明又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形,这一次他们想知道究竟谁画的图形周长长,有办法吗?

预设: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右边的图形周长长。

指名上台汇报。师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展示不同的转化方法,得出结论。

追问:刚才,我们是借助什么策略解决问题的?

小结:同学们已经能主动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了,真棒!

追问:这一次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面积变了,周长不变)

指出:前面一次比谁的面积大,转化时面积不能变,叫作“等积变形”;这一次比谁的周长长,转化时周长不能变,叫作“等长变形”。总之,比什么量,转化前后,什么量就不能变,否则转化就出错了。

【将例题设计成情境串,先“比谁的面积大”,揭示转化策略,再“比谁的周长长”,丰富了转化形式。两次比较中,“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对转化的深入反思。两次比较后,教师指出“等积变形”和“等长变形”的数学本质,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到实施转化的注意点:形式可以多样,但一定要等量转化。】

三、回顾旧知,领悟转化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在学习哪些数学知识时,用到过转化的策略?

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选取学生的一些典型例子进行全班汇报。

小结:不理不知道,一理吓一跳啊!原来,我们一直在用转化策略啊!(学生微笑、点头)

师追问:(1)解决这些问题时,为什么要先转化?转化有什么好处?(2)转化时,用到了哪些具体方法?

同桌讨论,全班汇报后,相机板书:

复杂简单 未知已知

平移 旋转 割补 规律 性质……

【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转化策略应用的广泛性,转化的好处、转化的方法得以全面总结和展示;另一方面,使新旧知识之间很好地建立起了联系。】

四、梯度应用,丰富转化

1.小试牛刀。

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说你是怎样转化的。

引导学生拿出学具,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

指名一些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课件相机演示数方格法、分割平移法、分割旋转法以及数空白格法,并指出:同样都是旋转,用对了才管用;当别人都在数涂色部分时,不要忘了还可以转化一下思维――数空白部分。

过渡:对转化有感觉了吗?(有)能不能让这种感觉更好一些?其实,除了在图形中会用到转化,我们在计算领域也经常应用转化。

2.更进一步。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或教师相机课件展示。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形与形的转化,还会把数转化成形。(板书:数形结合)数转化成形,数形结合,好不好?好在哪里?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3.走进生活。

最近,区里正在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有16支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淘汰一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单场淘汰制是什么意思?你能试试看吗?

预设:方法一:8+4+2+1=15(场);方法二:16-1=15(场)。

对于方法二,教师故作惊讶,引导学生解释。

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指出:方法一是从比赛过程的角度顺着想的,方法二是从比赛结果的角度逆着想的。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方法也会不同。(板书:换角度思考)

追问:如果有32支球队参赛呢?64支呢?n支呢?

拓展:据悉,晋级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12支球队将分为两组再进行主客场双循环较量,前2名将直接获得参加世界杯决赛的资格,什么是双循环赛?要决出前2名,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一查、算一算,并和家长或体育老师交流!

【从小试牛刀(图形转化)到更进一步(数形转化),最后走进生活(足球淘汰赛问题),学生的思维得以进一步打开和丰富,认识到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来灵活选择转化的方法。】

五、交流总结,提升转化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你能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你的学习收获或感受吗?

学生展示后,相机出示一些数学家关于转化策略的名言。

第4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替换;演示;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31-01

学生在接受替换条件的时候往往理解起来比较难,在教学的开始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既能简单明了地解释题意,也可以将替换的思想很好地带入到学生大脑,能够加深学生对替换思想的认知。知识来源于生活,最后还是要运用于生活,用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去感受,最终让他们掌握这种思想。

一、演示,深化认知

多媒体演示的运用极大地便利了初学者,比以前传统的教学能更大程度地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去。这样的演示,也能让学生对替换策略有更深的认识,这种影像呈现比书本题目在人脑中的印象更深刻。运用替换的方式,能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这就是替换的意义之所在。例如,在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89页的例一和“练一练”、练习17的第一题,就运用了替换。在正式讲题之前,教师可先播放视频――曹冲称象。在学生观看的同时,向他们提问,如果你是曹冲,你会怎么做?有的同学说将大象分割了,有的同学说用吊车去称大象,课堂非常活跃。此时,教师可告诉同学们,他们的想法在当时是不可行的,然后继续播放视频,让学生看看曹冲是怎么做的。当石头出来之后,同学们恍然大悟,说明替换的思想对于他们并不是特别陌生的,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没有想到。曹冲用石头的质量来替换大象的质量,这就是在运用替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迅速对这种新的解题方法产生兴趣,因此,这节课的先导是成功的。当教师通过视频演示倒饮料的问题时,同学们的替换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学会了用替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视频演示,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的情景,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点,让他们初步感受到替换思想在解决问题上的方便快速。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后,他们就能在课堂上自主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求中去。

二、反思,升华意识

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替换思想后,为了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加强替换题型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能够自己感受、探究替换策略的运用,加深对替换思想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样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做的第一道替换问题是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到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中,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学生们通过将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再改变题意,将大杯容量是小杯的3倍变成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很多学生都茫然了,不知道怎么做。学生列方程解题的能力还有限,因此,用替换的思想去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易于接受。教师可引导提问:“把1大杯的果汁替换成1小杯,杯中的果汁的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少了160毫升”。接着引导他们,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加上160毫升的果汁,学生们恍然大悟。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再让学生回顾他们做题的步骤,总结出替换问题的特点:不论将大杯替换成小杯,还是小杯替换成大杯,都是通过替换把两个量合并成一个量,无论是倍数关系还是相差关系,总量是不变的。学生通过对比会感受到这种思想运用的实质,对知识掌握得更好。比较解题,可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的认知是动态的,教师要将问题进行多种比较,让学生对替换策略进行巩固。知识间的联系是有顺序的,利用知识之间的迁移,能突破问题的难点,在变和不变之间,让学生探寻联系。

三、生活,提升能力

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独特的魅力。生活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才能更好地运用数学。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替换现象,将替换思想运用于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钱和票有时候是可以替换的,在一些餐厅,进门可以用钱去充卡,吃完后把卡里的钱退出来,这就是生活中的简单替换。这种替换省去了多次结账的麻烦,将两种等价的物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结合。还可以给学生列举其他替换现象,如10个瓶盖换一瓶饮料、集齐卡片换礼物等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学现象,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反思中,可以感受到替换策略对解决生活定问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数学的价值就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结束语

替换策略是唤醒学生深处的意识,将他们已经模糊的生活经验唤醒,再通过感悟思考加以运用,这个过程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做完题之后,反思题目能够了解替换的规律,感受变与不变之间数学的规律美。最终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替换,层层深入、提升能力。运用替换的策略,将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问题解决的价值,同时也将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运用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一、精心巧妙的预设生成灵动多元的课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奠基石。要有丰硕的“生成”果实,一定要有充分的课前谋划。

1 预设学生情况。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乐学了。”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人手。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 预设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课前教师要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要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变个十足的孩子加入到孩子们的队伍中去”,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预设学生的个性解读。

3 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而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也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甚至形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要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进发,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只有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人手,我们都必须关注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文本。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二、宽松和谐的氛围生成激情飞扬的课堂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精彩生成,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产生。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教师要努力做到:

1 课伊始,情已生。在课堂热身和启动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画面、聊天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调控学生情绪,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请看特级教师薛法根的一段课堂前奏。薛老师的话语不乏审美的熏陶,文明交际的感染,人生态度的启迪。这样的话语交流,便奠定了整堂课宽松、安全、自由的思维状态。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我姓薛。仔细看看老师,有什么特征?

生:您有两颗大门牙。

师:特征抓得非常准确。

生:您的头有点尖。

师:头比较小,可我智慧多。(生发出会心的微笑)

生:您的脖子比较长。

师:脖子长好啊!长脖子高雅,你看天鹅的脖子多好。

生:(看到薛老师说话时一只手经常靠在肚子旁边)您一直喜欢用手捂着肚子。(生大笑)

师:我肚子里都是知识,我怕它漏出来。(生大笑,鼓掌)

2 课进行,情更浓。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气息的空间,师生真情投入,围绕主题进行平等融洽的对话,彼此敞开,相互接纳,心领神会,精神舒展、愉悦,个性潜能得到了发展。这就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

相信于永正的“第八次”会让许多老师深深震撼:

那一次,同样有近千人听课;那一次,于老师照例请了一个不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书。那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女生。这样一个场合,这样一种氛围,那个女生不自然的声音发颤着,有一个句子竟然读了三遍,仍然读错了,旁边同学的轻笑声使她更加紧张,第四遍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于老师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鼓励她说:“别紧张,没关系,我们还有第五遍,第五遍不行,我们还有第六遍。”

在他的鼓励下,第八遍,这个小女孩终于成功了。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地为小女孩鼓掌,为她的成功,也为于老师鼓掌,为他博大的爱心。

3 课已终,情犹存。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在课后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让师生和谐延伸到课外,做到教学相长。也许多年以后,“第八次”这个例子中的小女孩已不再记得这堂课究竟讲了什么,但这“第八次”将会永远铭记在心,并一定会影响她的人生。

可见,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看似平凡却不同寻常,它需要的是积淀,凸现的是内力,映射的是教师“爱”的力量!“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奇迹。”(马卡连柯语)它看似无形却有痕,表现在教师真诚的微笑、静静的聆听、鼓励的点头、赏识的评价、平等的对话中……

三、随机应变的调控生成探索创新的课堂

课堂教学变化不定,它呈现的生成性、开放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技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教育的技巧”主要指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即教师对教学进行状态的一种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并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得到同步发展。

一节语文课上,师生正津津有味地品读课文。忽然,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不期而至,从窗外飞了进来。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

看到同学们看着蝴蝶那好奇、惊喜的样子,教师灵机一动,随即调整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师:你们想看吗?

生:想!(全班同学异口同声)

师:好!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看,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互相说一说,再用一段话写下来,行吗?

生:好!

同学们兴致襦然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写下来,连平时不爱动笔的几个同学也写得很投入。

一只花蝴蝶将课堂扰乱了,似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教师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调控,灵活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培养和爱护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热情。课堂上涌动着好奇,涌动着探究,语言文字也成了快乐的音符。这正说明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关键是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资源的眼睛。

四、机智灵活的点拨生成精彩纷呈的课堂

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中的首席,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精妙简要的点拨可以促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可用性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有时一个学生有意无意的不和谐的回答,教师机智引导,适时点化,或许又是一个激励学生的兴奋点,又是一个将学习推向的起点。

有位教师上《曹冲称象》,教学中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

在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有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提出:“老师,我们有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石头又要开掘,又要抬到岸,装上船,特别麻烦。曹操手下有的是兵,人站到船上方便、省力,最后只要把每个人的体重加一加,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学生的智慧、潜力真是无穷无尽,他们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课前所能预设到的。教师敢于接纳这始料未及的信息,并大加赞赏:“同学们,你们这种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古人的勇气令我感动,我为你们自豪!”

教学预设中原先只是鞭策学生学习古人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出乎意料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今日学生胜古人,于是教学目标在学生的“一语惊人”中实现了超越―一不仅要学习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而且还要向我们身边这些敢于挑战古人、爱动脑筋的同学学习。

第6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活动主题】苏教版第十一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案例片段的微研究。

【实施过程】

第一次教学现象描述:

教学片段一:课件出示天平

问:“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大杯果汁,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应怎么放?”

课件出示3小杯果汁。

问:“每个大杯果汁和每个小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从中导出“假设”这个概念。)

问:“想一想,根据上面的这个依据;①1个大杯;②6个小杯;③1个大杯和3个小杯,分别可以怎样假设?”

对③进行重点提问:“假设前后,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学片段二: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教师接着用课件出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共720克。

问:“一共7个杯子,求每个杯子的重量,能不能直接用720÷7来解答呢?”

问:“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策略把不一样大小的杯子变得一样呢?”

学生想一想,与同桌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两种方法:①全部假设成大杯。②全部假设成小杯。

问:“想法既然已经有了,现在你能不能把每个大杯和小杯的重量算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完成后,结合课件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自我反思:首先,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难度较大,所以时间安排上不是很合理,片段一导入部分问题数量过多,导致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的练习不能在常规时间内完成,很是遗憾。此外,下面的环节中教师引导过多过细,师生一问一答,课堂中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很少,缺乏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和讨论,缺少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假设的方法使原本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但是从导入时的天平开始,一直到后面的教授和练习,问题的设计仅仅只关注了“解决问题”这前四个字,停留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层面上,一直是在我的“强压”下用假设的策略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策略”这一核心内容,忽视了学生对假设这一策略的体会,忽视了对本质的深层挖掘。

新的教学方案:

教学片段一:

导入:(1)欣赏动画故事片《曹冲称象》。

(2)提问:故事中大家在称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曹冲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1:“因为大象太重了,所以没有秤能称得起。”

生2:“曹冲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通过石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小结:曹冲真是太聪明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

教学片段二:(1)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教师接着用课件出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大杯的重量是小杯的3倍,共720克,每个大杯和小杯各多少克?学生想一想,与同桌交流讨论,全班一起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两种方法:①全部换成大杯。②全部换成小杯。

问:“想法既然已经有了,现在你能不能把每个大杯和小杯的重量算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当了一回曹冲,学习他的方法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假设。

(2)对比:出示杯子的图片和假设的依据,以及假设的两种方法。

问:“不管用了方法1还是2,对比假设的前后,什么变了?变化的目的是什么?你能找出变化中的不变吗?”

第二次课后反思及研究:

自我反思:几节探讨课下来,我对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感受颇深。首先,提问语言要精练,指向明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堂的设问不是为问而问的,应把握提问的时机,诱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出的问题又具有挑战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其次,提问应难易适度,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水平,太难或太深,没有学生能回答,那问题本身就缺乏实际意义,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探索的空间,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更是无从谈起了。

最后,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教师的提问技巧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进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把自己的提问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课堂观察,我们发现:

(1)指向更清晰的目标。基于目标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历时一个月,通过团队阶段性跟踪观察的方式进行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顺利完成。一路走来,经历了从相对模糊到相对清晰,从困惑到渐渐明朗的过程。主题明确的课堂观察改变了数学组老师原先兵分几路,各自为战的评课模式。对此,课堂中原先有些内容改了又改,正因为有了 “基于目标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的主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出发点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学生在这个环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才是重点。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教学行为从教师主体走向了学生主体,目标建构也有了新的出发点,变得更清晰,更有目的性!

(2)指向更明确的描述。问题的设计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我要思考什么?做什么?”。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都有一致的认识,原来设计的问题都是教师从教的角度来描述的,具有强制性甚至是命令式的,而且每一个提问也不能让学生非常明确地知道教师提问的具体指向是什么?比如数学组沈老师就钮老师课堂中的一个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当学生说把1个大杯假设成3个小杯的时候,钮老师问有没有把大杯和小杯交换?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都一脸茫然,好像没弄懂老师的提问是什么意思。其实,钮老师的目的是想说明大杯和小杯并没有真正的替换掉,而是把大杯看做小杯。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斟酌如何表述。有时提问时,表述虽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差之千里,这也是我们这次课堂观察的意图之一。

第7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 真实性 平实性 个性化

教师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具体教学的结果,而在于实现教学的过程。因此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驾驭及实现手段等方面,而课堂教学设计则是重中之重。那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优秀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五个方面进行整体把握。

一、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

何谓“堆砌型”、“放射型”?所谓“堆砌型”是指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大量内容拼凑在一块,虽然重点繁多,内容繁杂,却毫无章法,只是简单堆砌。即使一节课下来,看似整堂课满满当当,内容充实,但学生能真正习得的知识却少之又少,落入了“哪里都是重点,哪里又都不是重点”的俗套;而所谓的“放射型”则偏重于某一教学重点,教师围绕这一重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深入,其课堂大部分内容安排都是为更好地讲解这一重点服务;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课堂设计,以点带面,合理地布局课堂结构,做到重点突出。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设计时,要重视课堂结构安排,做到张弛有度,避免胡拼乱凑。

二、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

只有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课堂。教师在准备教学之前都需要做一定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等,在进行课前备课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适度”这一原则,既不过分,又不缺少。笔者在执教生涯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老师上课时,总是想方设法地将课上得尽善尽美,完全按照自己预先的设计思路走,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过分地追求课堂效果则免不了“作秀”的嫌疑。上课不是“秀场”,并不需要尽善尽美地表演,有的时候缺憾未必就是失败,语文课堂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缺憾、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解决。我们要记住一点:有缺憾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成长,缺憾体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三、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教学手段越多越好。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表面上看似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作出了很大的调整,甚至在有些老师的课上结合了情景表演、课件、动手制作、游戏、录像等手段,总之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全副武装。但试问有多少节感觉是朴素的、实用的、常态下的课?许多课堂都披着华丽的外衣,这些华丽的外衣暴露出的是刻意包装的痕迹。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过程的平实、作用的实在,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四、少一点“拿来主义”,多一点“为我所用”

我们借鉴其他老师或者是网上名师的一些教材、一些现成的教案、教学材料等,这些都只是载体,是我们参考的文本,它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些指向、一些理念、一些内容的文本资料。它都一律只提供同样的一份,显而易见,这些只能参考,在参考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例如:笔者曾经旁听过同校另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她在网上找了一个关于《曹冲称象》的教案,照搬这个教案,本以为效果会出奇地好,但结果却是学生们昏昏欲睡。深究之下,原来是该教案内容过于简单,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粗制滥造”,根本就不符合班级学生实际水平,所以才会导致如此尴尬的局面。可见教师在利用网络媒体引进新知识时,要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懂得吸取其中的精髓,抓住一些灵动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是关键,不能刻板地模仿它的形式,生搬硬套。

五、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要善于分析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我是善于创设情境,还是善于语言的循循诱导?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所以模仿并非是自身专业成长的捷径,“借鉴+反思”才是聪明之举。

六、结语

总而言之,真正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是淳朴、真实的,并非以上所列举的华丽、作秀、堆砌、模仿等。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不断追寻、积极探索,开辟一条最适合自身教学、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课改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翠萍.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课堂设计初探[J].东方教育,2012(6).

第8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三复习;创新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1-000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创新探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与机制

首先在复习机制上,改传统“三轮”复习或“四轮”复习为“一盘清”;其次在复习内容的顺序上,先适当奠基必备的基本理论作为工具知识,简要依序复习教材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知识)、第九章之第一节和第二节(化学平衡理论)、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尔后原则上按教材顺序感知感悟元素化学及相应实验内容。不论对哪一章,原则上以每一节作为一讲,以一讲为单位,备课组教师自编导学案,在复习过程中,适时以学案方式渗透小专题,以深化重点或突破难点、突出易错点或克服盲点;在课堂操作上,尽量多给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时空,老师着重指点迷津,决不越俎代庖。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精讲点拨,千方百计打磨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第三:晚自习如何安排?传统安排是复习。课堂是以学生“表演”为主的学堂,教材和教师编制出的导学案是学生演戏的“剧本”,那么学生在头天晚上的预习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课堂要由讲堂变学堂,自习要由复习变预习为主,通过预习等方式发现学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探究复习主要体现的是,自主合作与问题探究的学生主体思想。

2 着重“做中学”的创新探究基本模式

2.1 做中学的依据何在

一位学者通过反复实验发现,读到某件事,你能记住10 %;听到某件事后,你能记住20 %;看到某件事,你能记住30 %;边看边听某件事,你能记住50 %;(自己)说某件事,你能记住70 %;做某件事后,你能记住90 %。从这些通过科研实验发现的规律,可见文科、理科教学都强调课堂主体――学生的说与做,典型语言学科、文化学科的“说”主要指语言训练或非现场情景性的故事讲述,“做”主要指模拟情景的学生行为“表演”;典型理科学科的“做”主要指“实证”探究,这些实证或事实之间的逻辑非常严密(包括相关概念与定义),而且答案在很多情况下是唯一的,从多重信息表象到破解答案“谜底”,需要对“潜在的陈述性知识”进行调用,结合已知的多重信息进行表征,需要很强的策略性知识,所以理科教学常见一种现象,“上课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甚至无从下手),定时一测就失误”,因此理科教学要问学生“会不会?”(心理学告诉我们,技能操作性很强的程序性知识,犹如学游泳、学电脑操作一样,要靠学生的自主实践多次体会才能掌握),而不要问学生“懂不懂”(仅是一种粗放性的整体心理感觉)?

2.2 创新探究的课堂合作学习方式――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group)或团队(team)的形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模式或策略。在西方,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可见,合作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通过小组间竞争方式更能促进小组内的合作,要求小组之间要实力相当,小组成员要角色互补,可分别承担各自角色(检查者、裁判、总结人、联络员、记录员、观察者),而且明确组员各自的具体任务与责任。

2.3对一个具体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类似科学探究式学习

请见图1。

3 创新探究的一些作法

3.1 激活学生的生疑意识,大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亚里斯多德语), 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明家都应归功于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任何一个相关系统知识的学习(包括复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螺旋程序上升式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所以,“问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基础与前提,是培养创新探究能力的关键!复习中我们要大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在看似无疑之处生疑,在前后连贯的对比中生疑,在联系实际中生疑。

3.2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创新思维角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适时渗透启迪智慧。如脍炙人口的“司马光砸缸智救溺水小孩”与“曹冲称象”等传统经典故事,前者运用了逆向思维,使智慧闪光(溺水小孩与水在缸里构成了一个系统,救小孩就是要实现人与水分离,一般人想到的是将人从缸中取出;但司马光急中生智想出的是砸缸漏掉水而让人得救)!教学中可运用到处理有机或无机的框图推断(许多同学有时不明题目要求在题后甚至在所设问答的提示中),我们就总结出了关于有机或无机的框图推断的解决办法,“快速浏览题意,勾划明显信息,顾后瞻前(审清题意),选点突破;(若仍未破题,请精彩继续)书写字母反应,物质推断“三定”,物质定类,元素定位,反应定型”(这里的反应若在无机化学中,常与十三个置换反应或价态归中反应有关)。而“曹冲称象”则运用的是,整体与局部之间转化的“分合思维”,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类似物理学科中的受力分析“系统法”与“隔离法”的关系。

3.3 着重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创造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不断反复交替的过程,因此高三复习阶段,化学永远面临的主题(之一),是“思维求异,方法求优” 。具体操作中,可设计出“一点多联”、“一题多变(条件或要求)”、“一问多选”、“一问多答(案)”、“一题多解(法)”、“多题对比”、“多问比较”等方式进行思维训练。并结合说理亮思、解后三思、借题反思、授技速思等方法,使学生在反思寻异中求独特,在多种变化中求变通,在自由联想中求流畅,在搜集罗列中求最佳,在连续思考突然放松中求顿悟。

案例Ⅰ:化学工作者把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的通式转化成键数的通式,给研究有机物分子中键能大小的规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设键数为I,则烷烃中碳原子数跟键数关系的通式为CnI3n+1,请写出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跟键数关系的通式?本案例的解决办法,只需将烷烃(CnH2n+2)与苯的同系物(CnH2n-6)从组成通式进行简单类比,便可得出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跟键数关系的关系为CnI3n-3。有的小组则采用下列推理:这些主族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它们之间所成键全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所提供的全部最外层电子(其中氢原子只能与碳原子间成键,两个电子则可一个共价键)提供,则苯的同系物(CnH2n-6)中的共价键的数目为[n×4+(2n-6)×1]/2=3n-3,所以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跟键数的关系为CnI3n-3,对其它碳氢化合物也普遍适用,这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发现!

3.4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句话是意大利科学家费米教授(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总结出的科研思想,对探究式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大胆假设中训练发散思维能力,于小心求证中训练辐合思维能力。

案例Ⅱ: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图2)验证: 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请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⑴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什么?

⑵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是什么(①填化学式)?②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什么?③怎样打开或关闭某个(些)阀门以进行此步操作?

⑶若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⑷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满何种物质?

⑸若E中出现倒吸,可采取怎能样的应急操作?

⑹为使气体体积的测量读数尽可能准确,在实验操作上应注意什么?(至少答出两条)

⑺I.从E装置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 mL,加两滴酚酞,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完成后消耗NaOH溶液18.00 mL, 则E容器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1)?

II.若实验测得F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39.00 mL,请判断本实验中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或“无”)NO生成?并叙述作出判断的依据(请用数据和文字说明)?

提示:本案例的难点在于⑺,探究论证的方法应用假设验证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若起始反应产生的气体只有NO2,则在E中仅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则测定HNO3的物质的量=n(NaOH)=1.80×10-3 mol, 据此计算出NO的体积应为20.16 mL, 排出水的总体积应为20.16 mL+ 50 mL(N2所排水)=70.16 mL

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设问:以图3装置( ①―⑦)均可用于“排水量气法”测气体体积,请先判断正误并比较其优劣?装置⑧错在哪里?

附答案:⑴增大铜粉与氧气接触面积,使反应迅速、充分;

⑵①N2;②排出D中的空气;③关闭K3;打开K1、K2;

⑶锥形瓶中长直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⑷加入CCl4(苯或直镏汽油、或液态油脂类物质如菜油等)。提示:加入的液体不能与NO2或NO发生反应,也不能溶解吸收NO2或NO,但不能加入酒精(极性分子,可能溶解极性分子的物质)。

⑸向下调节量气管(或及时关闭K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⑹如①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②实验前后读数时均需调整仪器F、G,使之液面与E中液面相平(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⑺I. 0.072 mol・L-1

II.有E装置中生成100 mL、0.072 mol・L-1硝酸时产生的NO约为80.6 mL,而装置D中原有50 mL N2,二者之和小于139.00 mL,说明生成NO2的同时有NO生成。

3.5力求实证为先,突出实验创新

复习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让学生从不断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解决中体会成就感,体验快乐感受!关于乙酸的教学中酯化反应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课堂上仍然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复习,大致过程如下:

给出以下表格,同时演示图4中的实验丙和乙(分别加热约4分钟)后,停止加热。问:实验乙的试管中有哪些成分?如何用事实证明(最好用实验)?

第9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范文

[案例一] 例1的第一次教学情境。

1.出示“曹冲称象”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替换策略。

2.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3.引导交流。⑴题中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⑵要求的是什么?有两个未知量,根据条件,能直接求出这两个未知量吗?你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下面的提纲四人一组讨论:①替换的依据是什么?②把什么替换成什么?③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⑶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⑷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替换。⑸指导检验。⑹回顾反思:①你能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②为什么要这样替换呢?

[反思] 考虑到我国有经典的应用替换方法解决问题的事例,所以上课伊始便引入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的故事,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考虑到学生有替换的经验,所以给出例题后直接让学生思考讨论、列式解答。巡视中发现,经过这么一个过程,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但是这样的教学问题目标太过透明,学生未能经历策略自主生成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而且例题的教学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生费时较多,课堂表现比较松散。尤其是讨论的环节,学生没有经历一个充分替换的过程,有纸上谈兵之嫌。

鉴于这些问题,备课组的教师们反复讨论,最后经过修改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案例二] 例1的第二次的教学情境。

1.直接出示例1。

2.引导交流。⑴题中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说可以用以前学过策略――“摘录条件”的方法简单地摘录,边板书: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1个大杯=3个小杯。⑵要求的是什么?有两个未知量,该怎么求?请你用大圆来表示大杯,小圆表示小杯,在自备本上画一画帮助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⑶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交流中指出学生的思路就是“替换”)。汇报交流后,教师结合电脑演示两种不同的替换思路,并板书:1个大杯=3个小杯;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2个大杯(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或6个小杯+3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⑷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独立列式解答。⑸指导检验。⑹回顾反思:①为什么要这样替换呢?②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

[反思] 与第一次教学明显的不同有四点:⑴没有用故事导入,而是在例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发地、自觉地需要替换、感受替换、生成替换;⑵在读题后引导学生把文字表达的信息用数学化的方法进行整理,列出两个等式,使学生对题目给出的信息、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简明、清晰的认识,接着又在等式上直观清晰地表示出两种替换的方法与过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走,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替换的实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度;⑶教师明确提示学生用上述直观的方法去表达过程,更有利于对替换策略的深度把握,更有利于后面练一练的教学。⑷在解决例1的问题后,再发出两个“为什么”,连续追问,这是对例题教学的深化与提升,它让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清晰替换的依据,替换的视角,使例题的教学意义超越解答一道题目,得到一组答案,体会一种思想方法。事实证明,第二次的教学更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更体现了教材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意图。

[案例三] “练一练”的第一次教学情境.

出示“练一练”: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大盒和小盒各能装多少个?

①题中告诉哪些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反思] 这次教学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加上教师的讲解没有抓住要领,而且没有直观的演示,教学效果并不好。巡视过程中发现,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学生“有困难的可以在自备本上画图帮助思考”,可学生不知该如何画图,只有很少几位同学能够列式解答。显然 “练一练”的难度比例1要大得多,在这里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直接把题目“放”给学生显然是不妥当的。

鉴于这些问题,备课组的教师们反复讨论,修改后进行了如下尝试。

[案例四] “练一练”第二次教学情境。

1.改编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⑴题中告诉哪些已知条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说可以用以前学过策略――摘录条件的方法简单地摘录,边板书: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大杯-小杯=160毫升。⑵这道题目还是求大杯和小杯的容量,还是有两个未知量,但是改变了其中一个条件,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替换)?该怎样替换呢?⑶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汇报交流后,教师结合电脑演示两种不同的替换思路,着重讲清并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大杯替换成一个小杯,少装了160毫升,总量也就少装了(720-160)毫升,7个小杯就装了(720-160)毫升;1个小杯替换成1个大杯,就多装了160毫升,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就多装了6个160毫升,总量也就多了6个160毫升。并板书: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1个大杯-1个小杯=160毫升6个小杯+1个小杯=720毫升-160毫升或6个大杯+1个大杯=720毫升+160毫升×6。⑷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独立列式解答。⑸指导检验。⑹回顾反思:这道题目与例1同样是替换,但替换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出示“练一练”: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大盒和小盒各能装多少个?

①题中告诉哪些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反思] 由于“练一练”的难度比例1要大得多,如果单独作为一道例题教学,显然有悖于教材的编排意图。于是我们做了这些改动:⑴对例题进行改编,把“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改成“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突出了主要等量关系的变化,使得两道题的异同更为明显。⑵仍旧用等式表示题目中的条件信息,使学生对题意一目了然,容易把内隐的思考过程通过算式外化,清晰、具体地表达出来,这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支撑,也为教师的清晰讲解提供了方便。这是第二次教学中感觉特别深刻的一点。⑶教师的讲解更具指导性,更切合学生的理解角度与理解水平。“一个大杯替换成一个小杯,少装了160毫升,总量也就少装了(720-160)毫升,7个小杯就装了(720-160)毫升;1个小杯替换成1个大杯,就多装了160毫升,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就多装了6个160毫升,总量也就多了6个160毫升。”讲解加上简明的板书,学生确实是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了。⑷加上直观图例的演示,使学生对相差关系的数量之间的替换领会得更到位、更准确。⑸通过例题改编和“练一练”的训练,基本知识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更高。其中教师还比较注重对题目的比较概括,让学生对所学的替换策略的两种情况有了更全面、精准的认识,也进一步感受到替换在实际应用时的细节处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定的高度与深度。

以上两次的不同设计与教学引发了我们更深的思考:

1.基于学生的实际改造教材。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对教材进行一定加工,但有个问题经常被我们忽略:重新加工教材的目的何在?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固然是重整教材的重要原因,但与此相比,如何更好地基于学生的实际,更客观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这才是重构教材的目的和依据。这节课,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重构了教材。由于例1的“倍比关系”与练一练”的“相差关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替换后倍比关系的总量没有变化,而相差关系的总量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完例1后把它进行改编,相同的情境更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在应用替换策略时的变与不变,寻求异同点,促使学生由条件的变化引发到思维方向的改变,让知识的生成由模糊到清晰。所以尊重教材与重构教材二者并不矛盾,关键是改变教材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基于学生实际达成教学目标。我们看到了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初步感知到深刻认识的变化。如此看来,看待教师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关键看教学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变化。

2.立足课堂的效度设计过程。我们一直追求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度是在设计每节课时必须思考的。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⑴重视教师讲解的功用。教师讲、学生学是一种接受性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显然接受学习仍然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上体现得较为明显的就是改编题的教学,教师结合图示简洁、明了地分析与讲解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理解后的接受,是一种主动的接受。

⑵适度的“放”与适当的“扶”。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小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凸显,教师该出手时需出手,该抽身而退时当果断、干脆。课上两道题目的审题、弄清题意是教师在带着学生进行,而怎么解决问题都是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与时间,让学生去探究、摸索、思考,学生也不负师望,能自行寻觅到方法,生成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