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用教师的“激励评价”点燃学习热情
教师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学习时空中,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需要教师予以唤醒与激发。而课堂中教师的这种唤醒行为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简单说教。民主平等是新课程改革下新型课堂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重要思想指引下,课堂中教师只有通过实事求是、客观亲切的评价行为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激荡起热情与活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竞争意识。
《望月》这篇课文以充满诗意的文字描写了我和小外甥在轮船甲板上望月对诗的美好时光,将小外甥活泼可爱、充满幻想的儿童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意情境中的诗意氛围。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则需要根据课文内容的情感基调,在课堂中适度、准确地把握充满诗意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双提升。
饱含真情的激励。《望月》一课的教学内容交融着现代语言的清新优美与古典文字的精炼含蓄,既有对现实美景的观察与想象,又有对关联内容的诗句互补,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于班级学生而言,明显生发出两种分歧,对于“学习力强”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文字充满着美感与活力,能够引发学生的无限乐趣与向往;而对于“学习力弱”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文字则带给他们很大的障碍,让他们无所适从,学习的节奏明显拖沓。
在这样的现状下,需要发挥出教师“激励评价”的强大作用,敏锐发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和进步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关注他们反馈信息中的独创性和示范性,如学生在回答“小外甥和我在背诵有关月亮的诗句,文中的省略号的内容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呢?”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的难度,此时学生能够补充出的诗句就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积累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你的课外知识真是丰富,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直击弱处的指导。对于能力弱的学生,在学习朗读描写月亮的语句时,如果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则教师就需要加以鼓励“读出了作者对月亮的赞美和喜爱,如果能够将语速再慢点,注意词语的停顿,那么月亮的清幽与宁静就能让我们感受到,试一试,好吗?”这样的评价语言直击学生学习中的弱点与问题,也在亲切与关心中帮助学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引人思考的启迪。在班级中,还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处于学习的中游,对于他们的评价,教师则需要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在自主、自觉的探究和交流中发展能力、启迪智慧。如学习“月亮出来了……”这段文字,我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宁静、安宁、幽静”这样的词语。学生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应要探寻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追问“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呢?”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借助“流动的江水、两岸的剪影、银色的花边”等词语来反衬月夜的宁静清幽。
二、用学生的“相互评价”点亮学习之路
学生对于同伴的认知和评价不但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客观公正的评判意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指引学生自己的发展目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在《望月》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背诵和理解表达,适时运用“你觉得他读得怎样?你有一些怎样的建议?他的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呢?”等评价问题让学生自主交流,相互评价。学生在评价前认真倾听、评价时注意表达,评价后互相学习,这样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语言训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融合进课堂,促进课堂学习效率在合作、和谐中不断提升。
三、用学生的“自我评价”点拨学习困惑
学生在课堂中是自由的学习个体,课堂效率的高低就取决于这些个体的自我认同。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课堂中自己参与学习情况的自我体验和认知。让学生善于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有效点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帮助他们逐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望月》“夜色下的江景”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月夜的美丽幽静是学好课文的重要起点,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充分朗读,之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为什么要这样读?觉得自己读得如何?自己有哪些满意或不满意的地方?”在这样的评价中,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关注个人学习行为的成效,保障个体学习高效率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71-02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属于一种最精致、纯粹、优美的文体,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情趣,它通过凝练精美的文字,展示了一个广阔无限的意境和空间。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出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更可看出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和文学功底。可见,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情感和意境美,提高古诗教学水平。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古诗教学方式
目前很多学生阅读面较窄,阅读量也较少,这极大地影响到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按这样的模式进行:读古诗――教师逐句分析诗句意思――写出诗句意思――生背古诗、背诗意――抄写古诗――默写古诗。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怎样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开辟古诗教学的新天地,就成为教师的一大课题。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优化朗读训练,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通过抓字眼,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活动。“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对于语文,尤其是对古诗词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古诗词的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诗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教学。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或道德观念。每教一首古诗词,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体味作者丰富深沉的思想感情,进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例如执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教师从情感的角度引发学生理解作者背井离乡,经历了人世沧桑,终于叶落归根,但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凄凉无奈的思想感情。
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少小”至“老大”,岁月长久,期间有几多翘首,几多等待!但终于回来了,漂泊的生活终于有了尽头,这是何等欣喜!
师:“乡音无改”是自己乡情的真实流露,也是老大回乡,叶落归根的原因。但自己“鬓毛”已衰,青春已不再来,这是多么可悲啊!
师:下面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明故乡的民情风俗依旧,故乡人民好客热情依旧,但可惜彼此互不相识,形同陌路之人,更勾起自己的沧桑之感。
这些深沉的感情,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真地体会和感受。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领会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会诗词中创设的意境美是诗词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这也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目的。领会作品中的意境美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学生抓住构建意境的物象展开想象,实现意境的重现和重建。
例如在教张籍的《秋思》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见秋风、意万重、匆匆、又开封”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是什么引起诗人的思念?是秋风?秋风无形,何以能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秋风、柳条等是诗人寄托思乡的物体。在这首诗中,诗人见到的是什么?生纷纷回答:诗人见到的是落叶、是大雁南归。是啊,这落叶归根,大雁南归,不正是诗人的思绪的表达嘛!这“见秋风”足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意万重”指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多。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哪些呢?他离开家乡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来,诗人在思念谁,他想对谁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组相互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
“又开封”是指将信封再次打开?这只是个细节描写,通过这个细节,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你就是诗人,你可能又在想些什么?
通过诱发学生想象,领会古诗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字字珠玑,句句瑰宝,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知诗词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首先要求学生初步朗读,读准节奏。诗歌的朗诵有明显的音乐性质,无论新体诗、旧体诗,都要讲究节奏,或整齐划一,或长短不一。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其次要进行表情朗读,体会情感。这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读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中“洛阳城里见秋风”这一句在朗读时,“见秋风”可以读轻一些,读得缓慢一些,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意万重”可读重一些,特别是“万”字,还可拉长声音,使人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多,但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说起。再次要反复朗读,以至成诵。学生如能熟读成诵,那么诗词的语言将会是学生自己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运用整理,将诗词的语言融会贯通,化为己用。
五、拓展知识,丰富积累
每一首诗词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都凝结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但有时不同的诗当中所凝结的感情和构建的意境有相似之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由此及彼,把不同诗词中的某些共同点找出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加深理解。我们不能每教一首诗就只局限于在这首诗中进行纵向剖析。同时我们还要进行横向联系,将不同诗词中的某些共性找出来,让学生在联想比较中加深印象。
例如教吕岩的《牧童》,这首诗中的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可联系栖蟾的《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也可联系雷震的《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因为这些诗句所创设的意境有相似之处。通过牧童、牛、短笛等物象展现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2021年中秋节的发展故事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中秋节的发展故事,请您阅读!
中秋节的发展故事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加班工资算法法定节假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公休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公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按照国务院放假规定,国庆节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8天。这8天,只有四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因此,劳动者在四天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这笔钱不得以调休来抵销。10月5日至8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应得的工资报酬。如果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则以本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
中秋节的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通常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多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过程。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接受?是参与的真正主体还是“观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都会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若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打折扣,更谈不上高效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想要构建全面高效的语文课堂,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会运用心理效应,提高课堂实效。
一、运用“共生效应”,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在植物界中,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被称为共生效应。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生机盎然。在英国有一所举世闻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短短的80年中先后产生了25位诺贝尔获得者,是因为这里的科学家们倡导并养成了密切合作的氛围,打破了“同行相轻”的怪圈,“共生效应”在其中起着积极作用。“共生效应”启示我们:引导学生在“共生”中学习,在学习中“共生”,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潜能开发的心理环境和精神氛围。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仅仅是指教师的熏陶感染,学生间的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也是主动学习氛围形成的决定因素。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在班级形成“共生圈”,即学习小组,按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编排。在“共生圈”的合作互动中,完成相关任务,让优秀生充分发挥帮带作用,大家在每个汇报展示环节都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营造一种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的蜂蜜。同时,又使学困生燃起学习欲望,克服畏难心理、除去羞涩感,彼此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从而促使学生群体在“共生圈”内得到共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开发,学生群体得以整体优化,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二、运用“暗示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所谓暗示,是指人通过生命、行为、智慧的代码――言语、体态、手势语、情境等含蓄的、间接的方式,来释放主体能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将暗示效应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给学生暗示。教师语调的轻重缓急、节奏快慢往往蕴藏有丰富的潜台词,传递给学生某种附加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和鼓励,只有当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合理评价每位学生、形成适度的高期望,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对于班级里的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经常对他们说:“老师不计较你们过去的成绩,现在你们就是一张白纸,是在上面涂鸦,还是留下最美的画面,老师相信你们会有最好的选择。重新振作起来,你们一样可以赢得掌声。”
上课一开始,我们可以说:“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结果,今天这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相信结尾也一定很精彩。”再如:“你已经快接近正确答案了,相信自己,一定行!”“哎呀,比昨天棒多了,重来一遍一定会更好!”富有人性化的鼓励暗示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体会到进步的喜悦。
当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时,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理解少批评,才能发挥良好的语言暗示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良性
循环。
(二)行为暗示
教师的行为暗示包括教师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在课堂上,教师的任意一个眼神或动作都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非常微妙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态暗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上课时,当有学生走神时,可以用眼睛盯着他看一会;或者突然中断讲课,停顿一小会;或者讲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题外话;或是轻轻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脑袋,或指指他的课本,学生一般都能回过神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体态暗示鼓励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做一个请的手势;当他回答对问题的时候,以赞赏的微笑和眼神对其进行鼓励。当他没有回答对的时候,同样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让他不会因此而失去信心。当学生成功的时候,与他来一个击掌,或给他一个拥抱,课堂会因此变得和谐,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这种行为暗示在课堂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情境暗示
学生许多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他对来自环境的各种情况作出的反应。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环境,可使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
如教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利用了课件音像效果进行情境的设置:巨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孩子们在这里愉快地玩耍,花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仿佛你也进入了巨人的花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于是,学生进入了课文情境:我仿佛看到了春天花园里的百花盛开,蜜蜂蝴蝶在翩翩起舞,听到了鸟儿们的歌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又似乎闻到了花香……
这样的情境设置,使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潜能得到激发,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朗读是富有情感的,这就是环境暗示所发挥的强大功能。
(四)自我暗示
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暗示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要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劲为主,经常让学生夸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来,把掌声送给自己!”“为自己加油!”让学生鼓掌、竖大拇指夸夸同学。课堂的气氛会因为互相夸奖而变得活跃,学生会变得愉悦而自信。
三、运用“门坎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做过一次压力屈从实验:先向一组实验的对象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过一段时间再提一个大的要求。向第二组实验对象则直接提出大的要求。结果第一组对象接受那个大要求的人占53%, 而第二组实验对象接受相同要求的人只有22%。这就是“门坎效应”这一心理学概念的来源。
受“门坎效应”的启发,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制订目标要合理,起点要低,然后逐步提高,即迈过了第一道“门坎”后,再向第二道“门坎”进军。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培养探究能力。
(一)挖掘促进学生潜能释放的“增长点”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运用“登门槛效应”,使用目标分解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会更奏效。教师应悉心研究教材,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切入口,从中发现有价值、有特色的目标,也就是挖掘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释放的“增
长点”。
1.难点要进行分步理解
例如,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教学难点在于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以自己的独特语言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难点可以进行如下分解:(1)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2)速读课文。(3)找出文中表达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课件展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4)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设计了几个学生能做到的、喜欢的活动后,也就对难点进行了分解,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释放的“增长点”,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疑点要引导探究
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前,先解读文本。送别诗的共同特点就在一个“送”字上,因为同是送别,心情自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由于送别的背景不一样,心情又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这两首古诗教学的难点。以此为切入点,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在对比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读古诗,解题眼。题中都有一个什么字眼?谁送谁?在哪送?这些地方现在指哪里?(2)了解古诗背景,两首诗的共同点是什么?题中的“之”与“使”区别在哪?(3)两首诗分别写了哪些景?想像画面,从写景中如何抒发感情?(4)两首诗描写的景致有何不同,两位诗人的心情有何不同?(5)为两位诗人设计送别友人的祝福语。(6)拓展:搜集有关送别的诗句。这样基于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探究疑点,包括对文章背景、重点词句进行质疑问难、总结概括、延伸拓展等,设置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正是“门槛效应”的综合应用过程。
3.亮点要挖掘拓展
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玩味“随遇而安”一词就是课堂中的一个亮点。先提出简单问题: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别的昆虫怎样随遇而安?再让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指定朗读:“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而后请学生思考:这临时的隐蔽所可能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想象出:剥落的树枝、枯死的树叶、一块石头、一撮草,也有可能是其他昆虫丢弃的巢穴。总之是――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这些昆虫只要有一个洞,能隐蔽藏身就感到满足了,不管这个洞穴好还是不好,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了。学生从实际例子中理解文章意思,并了解了其他昆虫是如何“随遇而安”的。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把蟋蟀同其他昆虫进行对比:我们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呢?(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从前后对比中,我们懂得了,别的昆虫是随遇而安,而蟋蟀是不肯随遇而安的。当别的昆虫四处流浪的时候,我们的蟋蟀却安然地待在自己舒适的家里。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答案:“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蟋蟀为什么不肯随遇而安呢?最后小结:小小的蟋蟀永不满足眼前的环境,它要努力去改变、去完善,它要做到最好!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信息量丰富的词语“随遇而安”,挖掘文本亮点,精心品味,以此作为学生读书感悟的“酵母”,再联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融情想象,全身心沉浸于生动鲜活的言语中,避免了词语教学的蜻蜓点水。
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亮点、焦点、也就是找准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释放的“增长点”,才能引导学生摆脱权威束缚,引导学生乐于有创意地阅读,有创意地表达,勤于拓展延伸。
(二)制定渐进的能力发展目标
目标不能超越学生的发展水平,应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并对确定的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有继续发展的需要,各个阶段目标要相互链接、递进。
1.入境入情,自由想象
在一年级教学《五月的雨滴》这首儿童诗时,不让学生通览全诗,而是读一句,再引导学生想象下一句,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情境,产生美丽的遐想。如第一句出示:“五月的雨滴,像熟透的葡萄,一颗一颗……”到此戛然而止,请学生们想象:一颗一颗,落下来的是什么?学生们认为,可能是雨滴,可能是葡萄,可能是像雨滴一样的葡萄。而后更精彩的片断出现:落在哪呢?学生想象:(1)落进我的嘴巴里。(2)落进池塘里。(3)落进干旱的土地里。(4)落进园子里。(5)落进院子里。最后有一个精彩的总结:落进大自然的怀抱里。教师适时亮出诗句:落进大地的怀里。孩子们欢呼起来,原来,他们也有诗人的水平了。最后,让学生填空:到处是( )的气息,到处是( )的气息。孩子们有写“香喷喷的、喜悦的、丰收的、甜甜的”,而且,居然有和原文一样的词语:到处是蜜的气息。在这样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学生不受限制,相互促进,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进一步迸发,他们不仅会读诗,会品味诗,还会创作诗。
2.品词想象,体验角色
如品读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一课的第六自然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边读边找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边读边想,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鹅“高傲”的地方,对比“堂倌、老爷”的异同来体会鹅的高傲。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入情入境:想象自己就是丰子恺老先生,“站着侍候”时,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并用语言表达:(1)脸上会是笑嘻嘻的表情。(2)你吃饭可真是有意思!你不知道狗在旁边窥伺吗?(3)就喜欢你这“坚持原则”的样子,你好好吃吧,我可爱的鹅老爷!而后创造情境理解 “窥伺”有哪些具体表现?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体验一下“窥伺”的感觉,并把体会到的感觉带入朗读中表现出来。接着以老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学生表达:(1)该死的狗,谁让你偷吃我的饭?(2)讨厌的狗,偷吃人家东西,算什么英雄!(3)气死我了!竟然把我的饭全都偷吃光了,再让我捉到,看我不收拾你!(4)还有你们这些人,怎么伺候我鹅老爷吃饭的?连饭也看不住,真是的,添饭呐!快呀!最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句,读出鹅和狗的对比语气。在这样的品词想象、体验角色中,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同时,感悟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