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地理范文

世界地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地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地理

第1篇:世界地理范文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2月1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1~2题。

1. “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

a. 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b. 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

c. 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d. 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2. 本次科考发现了16个海底热液区,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热液区最可能位于( )

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海岭 d. 深海平原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造成的。读图回答3~4题。

3. 此处应位于地球的哪一个位置( )

a.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 位于板块消亡交界

c. 位于美洲板块 d. 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4. 下列哪幅图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的年龄分布情形的是( )

5. 南极“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 )

a. 60°s b. 76°s

c. 83°s d. 85°s

6. 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麦克默多驱车前往南极,前进方向是( )

a. 先向西北,再向南 b. 先向西南,再向南

c. 先向东南,再向南 d. 一直向正南

7. 南极洲被称为“风库”,那里的盛兴风是 (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本文由收集整理

c. 西风 d. 西南风

8. 读某河流局部地区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形成图中沼泽的因素之一是降水丰沛

c. 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d. 冬季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季节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第9题。

9. 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流湍急落差大?? b. 高山束缚支流短

c. 高原气候降水少??? d. 泥沙淤积河床高

下图为非洲南部某区域和赞比西河部分河段,读图回答10~11题。

10.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 干流流速缓慢 b. 峡谷险滩广布

c. 支流短小急促 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11. 比较瀑布以上河段与电站大坝以下河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瀑布以上河段河床浅而宽,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河床深而窄

b. 瀑布以上河段河床深而窄,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河床浅而宽

c. 瀑布以上河段以溯源侵蚀为主,电站大坝以下河段以下蚀为主

d. 瀑布以上河段以下蚀为主,电站大坝以下河段以侧蚀为主

1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2月12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关累港举行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仪式,标志着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来自中(甲)、老(丁)、缅(乙)、泰(丙)四国执法部门的代表参加了湄公河护航启动仪式(如下图)。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在中、老、缅、泰四国贸易中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 2011年7月下旬开始泰国爆发洪水,截止2011年11月2日,洪灾已经造成泰国427人死亡,2人失踪,波及全国26个府147个县,受灾人数超过210万,被淹土地160万公顷。随着洪水蔓延,泰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农业、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和旅游业遭受巨大损失。

(1)简述湄公河流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有利自然条件。

(2)说出泰国主要气候类型,并简述这次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湄公河航运畅通对中、老、缅、泰四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3.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应介于__℃~____℃之间。

(2)图中bcd三处位于同一纬度地带,但b处气温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c、d两处,简答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比较图中b、e两海区海水盐度的差异,并简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2篇:世界地理范文

1. 左图等高线中A、B、C、D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 )

A. ②③④① ?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 D. ④③②①

2. 一般而言,热带雨林区因高温高湿,蚊虫滋生,土壤养分淋失,以致农业不彰(好),人口稀少。然而,同属热带雨林区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农业却比其它热带雨林区发达,它和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

A. 在荷兰殖民的时代,联合东印度公司引进耕牛开辟许多农地

B. 地处重要海运中继站,岛民借助粮食作物交易可获得优厚利润

C. 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提供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与降水量

D. 多火山活动,覆盖厚厚的火山灰,提供各种农作物生长时所需养分

图1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1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2为拍摄地点位置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1景观可能反映( )

A. 全球气候变冷 B. 北极冰盖退缩

C. 生物种群繁多 D. 海洋环境污染

4. 此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 )

A. 3月1日17时30分 B. 2月28日18时30分

C. 2月28日17时30分 D. 2月28日3时30分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甲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5~6题。

5. 2011年2月乙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B. 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C. 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D. 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7. 下图是沿37°N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沿图中剖面,从①地到②地( )

A. 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 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C. 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荒漠

D. 山体高度增加,对西风阻挡效果增强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第8题。

8. 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 a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 b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 c国利用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 d国利用甘蔗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

9. 关于下图中四个半岛的正确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个半岛的气候类型均不相同

B. 有两个半岛自然带一致

C. ①半岛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

D. 四个半岛均受到暖流的影响

10. 读下面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 ①白令海峡 ②英吉利海峡 ③德雷克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B. ①直布罗陀海峡 ②土耳其海峡 ③曼德海峡 ④霍尔木兹海峡

C. ①土耳其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曼德海峡

D. ①英吉利海峡 ②白令海峡 ③马六甲海峡 ④德雷克海峡

11. 图中左图是四幅世界区域轮廓图,右图为三类工业的区位因素三角结构图。发展b类工业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具优势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丁

12. 根据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 7314 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公里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

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分析其原因。并说出酸雨会带来的主要危害。

(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3)指出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成为丹麦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m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相关资料(见表一、表二)。

第3篇:世界地理范文

1.南美洲面积、人口最多的国家

巴西国土面积8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国,也是南美洲面积、人口最多的国家(图13—3)。巴西人口分布不平衡,90%的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的热带雨林,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一半,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但是,目前这块广阔的森林正在遭受严重破坏。如果热带雨林丧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现在,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2003年,巴西政府制定了“国家森林保护计划”,重点保护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3.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第4篇:世界地理范文

关键词 早期驻外使节 日记专著 测绘技术 地理思想 地理学团体

中图分类号:K825.89 文献标识码:A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地理学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换是从以后的西学东渐才真正开始的。长期以来,中国人所抱持的地理观念是以所能识见的区域为世界空间、以自身为圆心自我为半径的华夏中心论。以后,这种观念得到了彻底的冲击,而有识之士则开始尝试突破原有的壁垒,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引入西方地理学知识,有意识地转变传统的地理学观念。在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有两类人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其一是西方来华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近代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其二是中国走出国门的一批知识分子,尤以长期留驻国外的使节为最,他们深入考察世界地理环境,学习近代地理学的应用技术和理论知识,对比中西方地理学的差异,倡导地理学的专业教育与研究,为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往此类研究中往往只关注传教士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或者提及张相文、竺可桢等更晚中国学者的作用,而对早期驻外使节的贡献,或少有提及或语焉不详,这显然对叙述中国近代地理学初期转变发展的过程和形态是不足的。

早期驻外使节出使期间(1876-1894),正值西方近代地理学体系基本完善之时。而地理学知识在近代中国是所有西方科学中对中国士人最早具有启发性的,因为只有认识了外部世界,才能更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世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早期驻外使节正是在这样的思想震荡中,逐渐开始了解世界,改变传统的地理观念的。他们在出使以前,就基本上摆正了地理认知的心态,而出使以后,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在面临着新的地理情况,世界地理环境和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考察对象。在此过程中,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对西方地理学知识的本土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1出使日记与地理著作流传于世

以后,《四洲志》《》《瀛环志略》等地理书籍的问世,使国人眼界大开,方知地球之上有五大洲四大洋。但无论是林则徐还是魏源、徐继畲,都没有走出国门,其所编著作也均是凭借二手资料汇辑而成,缺乏实际观感。早期驻外使节出使西方以后,大多写有出使日记,对所历诸国的风物胜迹、关山形胜、工农物产、民情政教等都记录颇详,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出使日记缺乏严格的系统性,不能算作地理学专著,但是却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实地观感性,其所记录的内容对于后世学者编著世界地理学书籍具有较为客观的借鉴作用。正如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跋语中所言:“尝议续《瀛环志略》,分饬随员,翻译泰西地志,已十得六七,而摘其大略于日记之中。”可见,薛福成将其所记录的地理知识绝大部分都放入了其出使日记之中。这种情况在其他使节的日记中同样多有体现。

除了出使日记,使节还著有大量专门的地理著作流传于世。黎庶昌在欧五年撰著了《西洋游记》七篇、《欧洲地形考略》、《由北京出蒙古中路至俄都路程考略》、《由亚西亚俄境西路至伊犁等处路程考略》等,另有在出使日本前所撰《丁亥入都纪程》一文。钱恂因参与中俄的边界交涉,对于俄国的无理要求愤愤不已,于是作《帕米尔分界私议》以作清廷与俄人谈判之依据,终于使中国在较为平等的协议上签字,而且“界址地名自我开示,则固前此未有之事”。许景澄则对中国的西北地理较为关注,驻外期间广泛汲取西人研究成果,著《帕米尔图说》和《西北边界地名译汉考证》两书,对诸国详加考订,所用地图多为中西方最新版本,“博访众本,先施甄择,工绘既毕,次第校译,其间搜稽掌故,审析方言,酌称名之异同,究届址之起讫,辩山川之脉络,征部落之存亡,乙削再四,然后写定”。另外,由许景澄译出的俄国人伊鄂诺弗和康穆才甫斯基、英国人杨哈思班和戈登的游记以及《阿富汗布哈尔二国交界记略》等地理学资料,对于清廷了解英、俄两国在中国帕米尔高原的行动也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驻日使馆参赞姚文栋,其驻日六年期间针对日本著有《清国兵要地理》而对中国了若指掌这一状况,他汲汲然“考求日本地理”,终著成《日本地理兵要》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日本的地理要塞,军事设施,使之成为“中文日本地理最早之本”, 1882年由同文馆刊印成书。

这些地理学专著多带有地理考辨的痕迹,语多凿实,客观科学,不仅反映出中国传统舆地之学的诸多特征,而且实为中国近代地理学著作的先声之作,为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和周边地理环境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2引进西方地理测绘技术为我所用

与中国传统的舆图测绘方法相比,西方的经纬法更为科学、精确。虽然早在康熙时期,清政府已经在制作舆图时使用西方的测绘法,但却并未普及开来,导致到了光绪年间,许多清代地理学者对此尚不了解。而在此时,驻外使节在参与边界谈判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绘图法的局限和西方近代绘图法的先进。如薛福成就探讨了中国测绘之学不如西方的原因,认为“其故有三”,即“测绘之业,无如西人之专”、“测绘之器,无如西人之精”、“测绘之法,无如西人之详”,并感到中国地理学的不足:“近六十年中,西人译述其书(波斯文《元史》),今乃得假途西文,裨我掌故,始知《朔方备乘》等书,都非可信。……中土于舆地一门,长于考古而短于知今,详于中原而略于边外,绘图测地狃于开方计里之说,斫圆为方,万里之遥便不能合。”许景澄则经过实例对比,分析了西人地图和测绘方法优越的原因。如关于山脉之测绘,他谈到“中法绘山为旁视形,能状高下,而不能得广狭,而西法绘山为平视形,其占地体积暨干支巅麓纵横分合,无不晰具”。在考证俄国人所称的“色勒库尔山”时,他也发出了“非用西法测绘,安能脉络明晰如是乎”的感慨。他还指出实地考察对于地图测绘的重要性,“近时西人之精测量,游帕地者岁不绝迹,所撰图多得自亲历,愈后愈确”,“西人游历不惮深阻,其所测绘皆由身履,虽曰凿空,足裨考订”。对于这两点,跟随薛福成出使英法的随员钱恂也有所认识。他在其所撰《帕米尔分界私议》一书中认为如果想了解详细情形,“证异同,订讹舛,则非身履其地者不能,亦非通西国测绘精法者不能也。”可见,经过对西方近代地理学的考察,驻外使节认识到先进的测绘之法和亲身的实地考察对于地理分界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一些使馆的专业人员开始尝试学习西方的测绘技术,并将之为我所用。随刘瑞芬出使英国的使馆随员邹代钧不仅首次根据以地定尺原则,以法国一米为三尺来制定中国之尺,而且将中西测绘方法结合起来,独创出系统的测绘理论。据说一日邹氏闭户究心地学,“潜推度里相差之所以而憬然有悟,谓:‘以尺量地,尺有差地亦随之而差。以地定尺,地有准,尺亦随之而准。以地定尺,是谓迈特(metre),迈特者,法兰西之尺度名也。一迈特为四千万分地周子午圈之一,以吾华一尺与迈特比,为一万二千九百六十万分与四千万分之比,华之一尺,适等于百万分迈特之三十万又八千六百四十二。’遂以此率制中国舆地尺,而图绘乃有准绳。”邹代钧的测绘理论,是在其随使欧洲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形成,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上会典馆书》和《湖北测绘地图章程》二文中。具体来说,其测绘理论主要包括测量和绘图两部分:在测量方面,他主张通过测天度以定州县之部位;测地面以定州县所辖之各地;在绘图方面,他认为绘制地图,首明分率(即确定比例尺),再布经纬。他的这套理论对于晚清《大清会典舆图》的绘制起到重大作用,而依据其法所测绘的《湖北舆图》、《湖南舆图》在当时各省地图中,均属上乘,时人称之“实能荟萃中西之法,言之凿凿”。

3丰富中国近代地理学思想

通过实地考察,薛福成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看法。一是在西行途中观察到气候于人文的关系,“大抵地球温带为人物精华所萃;寒带之北极,则人物不能生;热带之下,人物虽繁而不能精。而温带近寒带之地,往往有钟毓神灵、首出庶物者,则以精气凝敛之故也”。这很明显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二是注意到地球物产枯竭的问题:“余闻西土之精矿学者称,地中之金、玉、银、铜、铅、铁、锡、煤等物,多系太古以来所含孕,非若五草木之随取随产也。余于是知宇宙间开辟日久,人民日多,攻取日繁,千万年后必有销竭之时。”他以中国的木材、玉、金、鹤等动植物矿产古多今少为例来说明:“若宝物之稀,盖因中国开辟最早,取之愈尽,用之愈竭。虽西洋矿师谓中国宝藏甚富,然其上层,古法所能取者,殆已罄竭无余。若用机器开挖之力,则中国未泄之宝气,犹多于外洋。盖因千余年来,矿政不修,转得藏富于地之道。迩来觊觎者多,势难久闷,是矿物必将陆续兴办。再到四五千年后,当有告罄之势,而外洋则必已先罄,彼时物产精华,中外并耗,又将如何?此余所以不能不为地球抱杞人之忧也。”实际上,薛福成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这里所涉及到资源危机的问题,在1864年美国地理学家乔治・马什(G.P. Marsh)所著的《人与自然》一书中曾经涉及过,但其所指乃整个自然环境,而非仅仅指矿产,且在当时未能引起他人注意。俄国地理学家沃耶科夫(A.I. Voeikof)于1901年也曾发出警告: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变化,会导致想象中的气候变更。而直到1905年,美国地质学家谢勒(N.S. Shaler)又回到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破坏作用这一论题上来,但真正引起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则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或探讨中,薛福成应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4组织近代地理学研究,成立学术团体

1889年,邹代钧从欧洲回国时,带回了在欧洲搜集的600多幅西文地图和地理图册书籍以及各种制图仪器。甲午战后,鉴于西方各国之强盛得益于地理研求,他在好友的帮助之下,在1896年于武汉创立译印西文地图公会,集资招同人编译出版地图,“天下有志舆地学者,均可入社共相切磋”。此公会不仅是一个商业性出版机构,还兼带有学术研究团体的性质,后相继改称为舆地学社和舆地学会,更增加了其学术之氛围。这与邹代钧在英国考察其地理学会有较大关系,“英国兵部、海部之舆图学会,开办至今二百余年,未尝或辍。是知彼时之雄长于五洲,于地理固研求有素焉”,因此在中国讲求地理,办地理研究学会也成了邹代钧的理想。到1908年,此会共出版了13中178本地图,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

5结论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可悲的莫过于在复杂险恶的国际环境中丧失对世界的判断能力,而在当时的国内,绝大多数中国人依然秉持着传统的华夏地理中心观的偏见和狭隘,使他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陷入种种错觉之中。据王尔敏先生统计,清朝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四十年间,中国所撰写的域外地理图书共20种,1861年到1900年的四十年间,国人所撰著的外国国情舆地图书共61人,著作151种,经笔者初步认证,其中包括了53位外交使节和118种著作,分别占到总数的87%和78%,可见外交使节对于晚清国人世界观念和地理观念的影响程度之深。他们的亲身见闻随着日记和专著不断的出版而广泛流传,真正扩大了中国知识阶层的眼界,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地理观念的改变。他们通过确立系统并符合实际的世界地理观,清晰地认识到了世界,认识了自我,并由此激发和产生出诸如薛福成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地球资源枯竭问题的探讨。归国以后,他们依然对中国的地理学事业热心不已,通过在西方国家所得经验,创办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团体,使中国的地理学不再是历史学的附庸,而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逐渐摆脱了古代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体系,开始走向近代科学地理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5.

[2]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M].岳麓书社,1985.

[3] 黄万机.黎庶昌评传[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224-233.

[4] 钱恂.帕米尔分界私议[A].清朝藩属舆地丛书(三)[C].台湾国风出版社,1967.

[5] 许景澄.帕米尔图说[A].清朝藩属舆地丛书(三)[C].台湾国风出版社,1967:1547-1548.

[6] 贾建飞.清季驻外使节与西北史地研究――以许景澄为中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 张敏.略论姚文栋边防思想及实践[J].史林,1999(2).

[8] 许景澄.西北边界地名译汉考证[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39.

[9]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M].岳麓书社,1985.

第5篇:世界地理范文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分析思路;有机结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高初中地理教学产生巨大的“落差”,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初中地理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甚至砍掉被其他升学科目所取代,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教师、学生也因它是非升学考试科目而不予以重视,如同虚设,致使大部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普遍薄弱。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之后,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加强,受到较大重视。高一学生必须学习《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上下册,到了高二、高三文科学生还得增加两本选修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高初中知识联系十分紧密,而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相比,知识的广度、深度、难度均较大,在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严重影响到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第6篇:世界地理范文

11..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区域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的重要载体,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近年来的高考题看,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托。高考命题通过呈现世界地理或中国地理的图文等材料,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材整合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重要内容,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区域认知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可见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2..学生学习情况

区域地理知识庞杂,学生要想学好需要有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初中的区域地理学习中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较综合的试题时举步维艰,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软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考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采用“进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区域地理教学。

二、进阶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进阶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分为基阶课堂和高阶课堂两部分。基阶课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高阶课堂主要环节为答疑解惑。基本流程为:基阶课堂(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学习任务—基础知识检测—小组成员针对教师列出的问题合作探究)、进阶检测、高阶课堂(师生针对后期生成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直击高考。每一环节主要由小组合作完成,并对其进行量化考核。

三、进阶课堂模式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的策略

下面以“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为例,展示该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基阶课堂

(1)课前预习。由于本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更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夯实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做到既夯实基础又巩固知识。(2)课上研讨。课上研讨主要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自主识气候,模块二:合作析原因。模块一是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检测,主要以识图检测和无图考图的模式考查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模块二主要是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规律及成因。学生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模式进行学习。第一部分:中国的气温。[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一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一月份最低温在漠河,最高温在海南;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各异;四川盆地比同纬度气温高。[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七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北向南递增;七月份最低温在五道梁,最高温在吐鲁番;[教师提问]对比两张不同月份的中国气温分布图,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一月份南北温差大,等温线较密集,七月份温差小,等温线较稀疏。高考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读出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内容,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获取的信息进一步追问形成原因,从而生成课堂研讨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主要有:①分析冬夏季气温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南向北减小的原因;②分别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③分析一月份南北温差大及七月份南北温差小的原因;④分析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的原因;⑤分析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分别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原因;⑥每组找出一处等温线弯曲的地方,分析其弯曲原因;⑦总结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小组成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整理答案,展示研讨成果。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可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参与,降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度。根据学生自己获取的信息设置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的能力。高中地理学习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提升。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生疑、质疑的意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二部分:中国的降水。[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读取信息。[学生回答]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学生生成的问题:我国降水量为何会呈现如此规律?天山北侧和青藏高原东南侧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引导]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总结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学生回答]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教师活动]①通过展示锋面雨带推移图和我国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化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特点。②出示我国不同年份降水量折线图,让学生寻找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问]请总结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学生回答]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第三部分:分析气候与建筑、饮食、民俗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用于分析生活实际问题,且地理环境本身具有整体性,这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

22..进阶检测

进阶检测主要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判断学生能否进入高阶课堂学习的关键。习题主要选取:①常考点,夯实学生基础;②易混点,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③变形变式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采取的形式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进阶检测习题,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研讨;教师公布答案;小组间交换评判习题;公布各小组习题成绩;解答错误率较高的习题。

33..高阶课堂

高阶课堂中的主要环节是“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主要基于问题教学理论,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这些结论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答疑解惑”的“疑”来源于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本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的气候不仅与建筑、饮食、民俗关系密切,还与哪些地理知识相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让各小组用一定的时间合作讨论解答。“答疑解惑”环节还可以选取相关的材料,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生疑、析疑的意识,促进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44..直击高考

选取近五年与“中国的气候”相关的高考真题。学生在解答时既要说出答案,也要说出思考过程或试题考查方向,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第7篇:世界地理范文

    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形成了由世界180多个国家签署的《里约 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文件。这是几十年来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和 发展问题的认识范围和认识深度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正确协调环境同社会 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它们之间的积极联系,切断和限制它们之间的消极联系。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要对 环境负责的原则,建立对环境无害和节约资源的生产体系,发展经济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保证,发展的 重点是消除贫困,要建立平等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要调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大大增强 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有关人类前途命运和人类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必将对21世纪的人类发 展道路和各项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世界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 长,增强综合国力,消除贫困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21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舍此就不可能实现 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倘若步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发展模式虽然 使一些幸运的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穷和落后;虽然提高了生产能力,却过度地消耗 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满足了部分人们的近期需要,有时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它 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国情,我们也绝不能为短期内节省部分污染控制费用,给后代人带来难以估量的 “环境赤字”,使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选择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控制环境问题的模 式?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资金有限,那就意味着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影响资金的积累和就业,而且 无疑使环境保护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我们缺乏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实施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 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是很靠近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因而我们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决心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向持续发展过渡,已根据可持续发展的 总体战略思想和世界《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 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同地理教学内容联系十分密切,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文献。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 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 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 区的伙伴关系。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 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 ,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二

    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变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地理环 境和经济发展提出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持续发展积极联系 ,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调动全体人民(包括青少年)参与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 ,都提高到战略高度,作为策略和行动的重点,传统的、现行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适应的,显得 陈旧滞后。不认真对待,实行变革,就难以完成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转变发展战 略向持续发展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须早开始变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早作准备。当前地理教学变革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以新的环境与发展观念变革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体系 传统的地理知识内容体系是以地理事实的描述的解 释为主的,其基本思想是向地理环境“索取”。后来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编写思想,但 基本上没有摆脱“索取”的思想,只不过主张要取的适量,地理事实的描述和解释仍然居主导的地位,很少接 触环境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和互补策略。讲了少量的环境问题,也很少涉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现在要 求地理教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讲述地理事实,从实施21世纪议程需要的角度选择地理事实。具体要求是 :①从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生产能力的角度讲地理环境,突出环境问题解决的策略和任务。②经济发展方面的 内容增加对环境负责和扶贫解困的内涵。③在区域地理中增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落后地区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 和比重。④21世纪议程中环境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要有计划地选择纳入现行教学内容。

第8篇:世界地理范文

例1.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解析: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个)、温度计(2支)、土壤(一些)、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1)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室”。

(2)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去。

(3)将“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置在没有“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实验结论: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例2.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用自备的物具演示昼半球、夜半球和昼夜交替现象,画出晨昏线,试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解析:(1)实验用材:一只不透明的小球如乒乓球等球状物表示地球;一只发光的灯泡表示太阳。

(2)实验步骤:①将发亮的灯泡对着不透明的小球,可见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②用笔画出亮半球与暗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③将小球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则可见亮半球与暗半球在不断更新。

(3)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说明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而昼夜半球就不断地进行交替。

例3.自备器材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解析:(1)实验用材:选一个球状物如乒乓球。

(2)实验步骤:①将虚拟的球状物北极点朝上(指向北极星附近);②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③从北极点上方看球状物的旋转并确定旋转方向;④再将虚拟的南极点朝上,旋转方向与②相反,并观察此时从南极上空看球状物的运动方向。

(3)实验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①侧视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②从北朝上空着,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③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例4.设计一种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简单易行的方案,并试着测量该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要求写出实验用材、步骤、结论并作简图加以说明)

解析:(1)实验用材:①取长1m左右的木杆或竹竿(做圭杆);②长2m左右的绳子和钉子(在地面上画圆弧用)、刻度尺、量角器等。

(2)实验步骤:①选一块平坦开阔的空地,将圭杆垂直插入地上。见图O点处;②以O点为圆心,以上午某时刻杆影OA为半径画弧AD,并画出OA线;③当下午某时刻的杆影末端落到AD弧与B点时,画OB线;④作∠AOB的角平分线OC;⑤第二天当杆影OE落到OC线上时,就是当地地方时正午12点,同时∠OEP就是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3)实验结论:通过圭测法可得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刻的某地所在的经线时刻即为正午12点,说明当地正午12点的太阳高度就是该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例题5.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海洋与陆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解析:1.实验用材:水、沙子、烧杯(2个)、温度计(2支)、带夹子的铁架台、大功率白炽灯、手表、纸笔等文具(2分)

2.实验步骤:(1)在室内把装有相同体积水和沙子的两个烧杯放在铁架台两侧,把温度计分别插入水和沙子中,并用夹子固定。

(2)用大功率白炽灯对水和沙子同时加热到相同温度,并记录此温度。

(3)把步骤(1)的装置移到室外阳光下,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4)把步骤(1)的装置移回室内,观察降温过程,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5)把记录的温度转绘成曲线图,比较水和沙子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从而得出结论。

3.实验结论:水升温和降温都比沙子慢,即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说明海洋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小。

例题6.岩层受力会发生褶皱,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右图①是一个水平岩层的剖面图,读图后完成:

(1)在②―④空白格上绘出“背斜成山”至“背斜成谷”的演变图示。

(2)用文字对图示加以简单的说明:

①最初形成的沉积岩层一般是水平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绘图(见下)

②岩层受到挤压上拱形成褶皱,背斜成山

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形成裂隙被侵蚀

④顶部被不断侵蚀,形成谷地,背斜成谷

例7、测量当地的地理纬度

解析:取一个小型望远镜,在它的一侧粘贴一个量角器,在量角器的中心位置固定一个螺栓(或粘一个小钉),拴一段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一个重物。阴历十五以后,选一个没有灯光的地方,将望远镜瞄准北极星(望远镜里没有十字的话可在目镜上用水笔划一个),

此时看绳子在量角器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地理纬度。

例8、设计一个测定某地区的经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解析:可以使用的工具:直杆,钟表。

地理经度的测定:

方法:利用地方时差来求经度

步骤:①将钟表时刻订正为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

②利用直杆确定当地正午时刻:当杆影最短时,既为当地正午时刻

③当地正午时,看钟表时刻,此时的钟表时刻即为当地北京时间

④根据当地地方时与东经120°的地方时差,即可求出当地经度。

例9、地转偏向力的观测

解析:为了观察地转偏向力,可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地面,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某点滴一滴红墨水,你就会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极上向下观察,你可以发现红墨水留下向右偏转的墨迹。同样将地球仪倒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进行演示观察,从南极上向下看,可发现墨迹向左偏转。

例10、试验植被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

解析:自制两个木盒,一般为50厘米长、10厘米高(也可以找两个废旧的尺寸大致相同的木盒)。两个都放满泥土,一个种上杂草,一个什么也不种。放置在开阔的地方并与地面成30°。当杂草长好后,用浇花的洒水壶模仿下雨,将水淋到两个木盒上,观察流出的水中含的泥沙量,也可以将流出的水收集到水桶中,经过沉淀计算一下含沙量。

例11、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

解析:在没有月亮(初一、初二)和明亮灯光的夜晚,将准备好的照相机对准北极星,用慢速胶卷,开B(T)门,放置几个小时,在胶片上会留下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就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例12、密度流的形成”实验仪器并演示。

[实验材料]:(1)一个30CM×5CM×10CM的玻璃水槽,且水槽中间有隔板,隔板上下有二个小洞。

(2)水和有颜色且不溶于水的油若干

[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水糟中间插入隔板。

第二步:将隔板上下二个小洞密封。

第三步:在隔板两侧分别加入水和油,要求水和油的深度一样。

第四步:演示,将小洞打开。

第五步:观测水和油的流动(下面小洞水流入油中,上面小洞油流入水中)。

[实验结论]:密度流的形成:由于密度差异,使密度大(如演示中的水)的海区底层海水流入密度小(如演示中的油)的海区表层海水是密度小的海区流入密度大的海区。

例13、“储油构造原理”实验仪器并演示

[实验材料]:(1)长80厘米左右的透明塑料管

(2)和有颜色且不溶于水的油若干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等体积的水和油装入透明塑料管,并将管的两端密封。

第二步:将其平放在演示台上。

第三步:观测水和油的位置(水在下油在上)。

第四步:将其弯曲呈蛇形悬挂在演示架上。

第五步:观测水和油的位置(水在向下弯的部分,油在向上拱的部分)。

[实验结论]:石油、天然气因密度小而富集在密封的背斜中心。

例14“自流井的形成”实验仪器并演示。

[实验材料]:1、长80厘米左右的透明塑料管。

2、水。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透明塑料管的一端接进水口,另一端让其开口并垂吊在演示架上,高度比进水口低些,使透明塑料管呈U型管。

第二步:让进水口进水,透明塑料管开口端出水。

第三步:在透明塑料管的U型弯管的上侧用针扎一个小孔。

第四步:观测小孔水流情况(水会从小孔水流自动喷出,喷出高度不超过进水口和出水口连线的高度)。

[实验结论]:U型弯管犹如承压水的承压区,进水口相当于承压水的补给区,出水口相当于承压水的排泄区,从小孔喷出的水犹如承压区的自流井,其原因是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二个隔水层之间,受到来自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的水压差所产生的静水压力。

例15、热力环流实验。

请根据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个能验证热力环流的小实验。

(1)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

(3)观察到的现象。

(4)结论。

(5)请列举出两个大气热力环流的实例(1分)。

解析:以下只提供两个参考方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但每一小题的得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方案一:

(1)实验器材:水,水槽(或金属面盆,或类似的能加热的容器),红墨水(或类似的染料等),铁架,酒精灯(或小电炉等热源)

(2)实验步骤:①先在水槽中放入一定量的水(水深20―30cm),将其置于铁架上。

②轻轻地在水槽中间滴入数滴红墨水(注意不要使水扰动)。

③将酒精灯置于水槽中央加热(火不要太大,因水温太高,对流太强烈,效果反而不好)。

(3)观察到的现象:红色的水从水槽中央缓缓各升起,到水槽边缓慢下沉。

(4)结论:中间水受热,密度变小而上升,并向四周运动;周围水温较低,密度相对较大而下沉。形成热力环流。

(5)山谷风;海陆风;季风;城市热力环流等。

方案二:

(1)实验器材:稻草或木材等;火种。

(2)实验过程:选择一晴朗无风的天气(白天夜晚即可),在安全开阔的场地点燃一堆火。

(3)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火苗从中间向上升起,草木灰也跟随火苗上升,在四周有草木灰纷纷落下。

(4)结论:火堆中间温度最高,密度最小,气流上升,火苗和草木灰随之而上升,四周气温较低,密度大,空气下沉,在重力和下沉气流的影响下,草木灰也跟着降下来。

例17、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定学校操场某点的东南西北方向。要求:简要写出方案及原理,并用简图作必要的说明。(提示:利用日影,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不同时间的太阳在地平面上的运动图”。)

解析:方案:在某点A树一竿,并以该点为中心画一圆;某一天,竿的日影在上午和下午的某一刻的影长刚好与圆相交,记录这两点E、F;连接这两点线MN(这条线就是通过当地的一条纬线,该线指示东西方向。过A点作MN的垂线,即该线就是通过A点的经线,与日影相反方向一端就是该点A的正南方向。

图解如右图示:

原理: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规律。一天当中,除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两个时刻是相等的,其影长也有两个时刻等(在我们北回归线以北,正午的影子是朝正北)。

说明:如果学生利用已知的当地经度,利用地方时正午的日影和测定南北方向,如果叙述正确酌情得分。

例17、某地处于人口稠密的丘陵山区,最冷月气温大于14℃,年降水量约1600mm。由于滥砍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请你为该地区设计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达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可使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目标。

解析:利用气候指标和地形特征选择适合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1)在丘陵上栽种南方经济林木(果树如茶树、荔枝、龙眼等)、种草,并可养鸡,放牛;低洼地挖成鱼塘、塘中养殖淡水鱼,水面养鸭养鹅等。

(2)在山谷修建小水电站;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生产沼气,作为生活燃料。

第9篇:世界地理范文

面对问题,能在评价的基础上流畅地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素养。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理念。湿地的退化与消失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生态问题。湿地的退化除了湿地自然演变的原因外,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人类活动。因此关于湿地应该“保护”还是“开发”,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个似乎永远没有完美结果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激情对话中学会表达。在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论题:“某研究小组以‘湿地应该保护还是开发利用’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访了农民、房地产开发商、环保工作者、当地政府官员、能源官员、防洪抗讯官员七位不同身份的群众,收集了一些他们的观点看法,你赞同哪一方观点,你还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吗?”结果学生们辩论异常激烈,引经据典,从人文到自然,从保护到发展,不时冒出精彩的论点。这样的对话是思想的碰撞,灵感的涌现,这样的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一些原先默不作声的学生也能侃侃而谈了。通过辩论,学生对于“保护”还是“开发”虽没下结论,但在智慧共享、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下,更多了一些理性和深度思考。

二、实证研究——在调查中掌握方法

如何让学生明白湿地对于环境的重要意义,仅仅依靠现成资料来说明是没有可信度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证研究,获取观察资料,总结规律,通过自主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由于校园内有一片近一万平方米的湿地,因此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数据,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野外实践——在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

自然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在实践、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引发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并增强对自然的感知能力。《湿地》教材中有六个野外技能训练篇,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进行野外实践。野外实践活动的一般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或任务)、学生自制方案、分组实践、收集证据、汇报交流。由于野外探究实践性、挑战性、拓展性较强,因此活动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与合作。

四、规划设计——在畅想中形成价值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