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网贷调查报告范文

校园网贷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网贷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网贷调查报告

第1篇:校园网贷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高等院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9-5155-02

A Research on Strategic Construct of Informationiza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GUO Ming-jing

(Faculty of Mathematic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344000,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ization i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t present. Cloud computing is the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making use of resources at this stage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informationization and problems existed, discusses the role of cloud computing will be applied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chool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computing proposes the strategy for informationization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ld accelerate the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pace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informationization throughout the education.

Key words: storage-pool; cloud-comput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ization

高等院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高等院校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校校园网络化、管理科学信息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以达到教学科研现代化。高校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而以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必将推动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1 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

1.1 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现状

根据2005年由复旦大学牵头,全国17所高校共同参与讨论的《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成果和2005年公布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情况如下:

1) 校园网络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已建立校园网;综合类、理工类、文体艺术类高校的校园网建设情况总体较好,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建设也已经达到较高普及率。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已经基本上全部联入校园网,多数高校的教室也提供了校园网接入环境。

2) 目前学校信息化的驱动首先来自于教学要求。提高图书资源、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对师生员工的服务质量;帮助学生和教师获得更多的学习与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学习交流空间;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帮助教师和科研人员获得更多的科研信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学校基础数据的管理等是当前高校信息化实施效果的主要体现。

3) 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冲击,网络教学新模式开始引起不同领域专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高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如网站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型学习、兴趣学习、互动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1.2 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化建设使高校计算机设备需求增长幅度加剧问题。根据2005年公布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315所高校中,平均每所学校接入3665台计算机,综合类高校平均每所高校接入计算机数量为7280台,其中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计算机数量为3293台。此后10年里,全国近千所高等院校还要继续进行信息化建设或实施更新改造,围绕着教育信息化的各种需求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2)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资金问题。促进高校的信息化,政府责无旁贷。国外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费用往往是学校财政中的一笔常规预算,像基本的电费、取暖费一样。但在我国,到目前为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还没有常规预算,大都来源于一些项目款,如211、“十五211”等,也有学校靠自筹资金或社会赞助。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设备和软件系统更新与高校财政上的捉襟见肘的矛盾,导致高校只能以牺牲性能为代价地节省[3]。

3)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不够高、应用效果不够好。学校在系统维护投入、信息化人员培训投入方面不理想。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方面的意识淡薄,导致高校数字资源共享和利用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应用效果仍低于学校和师生员工对信息化的需求。

2 基于云计算的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策略

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在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实现:覆盖全面化、性能最优化、规模最大化、费用最低化;同时还要满足教育网络所需要的: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技术先进性等多方面需求[4]。这些目标的实现,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角度上看起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投资才能够完全实现,使得教育信息化进程相当的缓慢。而采用云计算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整合现有的硬件资源,降低软件的采购成本,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条件下加快院校网络建设及应用。

2.1 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是2007年第4季度兴起的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云”(Storage Pool)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云计算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云的特点有:1) 云具有相当的规模,一般由数十万台服务器构成,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2)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3) 云计算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4) 云计算具有通用性,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5)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6) 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用户按需购买,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维护成本和更新费用;7) 云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设备来构成[5]。

云计算最简单的涵义就是将运算能力提供出来作为一种服务,企业或个人可以透过网络取得。使用者所需的数据,不用储存在个人计算机上,而是放在网络的"云"上面,在任何可以使用网络的地方就可以使用。云代表了规模庞大的运算能力,由服务供货商建造大型机房,提供各种软件应用,让用户随时使用媲美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与最新应用软件,同时间却不晓得服务器的位置或数据的所在,就像是天上的云一般,虚无飘渺又抬头即见。

2.2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策略

1) 搭建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办公系统。基于云的高可靠性和通用性,将所有的应用程序统一安装在云端(服务器端),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工具访问服务器即可实现各种软件的使用和文档的编辑,用户的文件数据可以在服务器端备份。首先,文件数据的集中存储提高了高校网络数据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避免了重要教学和科研资源的丢失,减少了重复存储,节约有限存储空间和成本;其次,应用程序统一部署在服务器端,便于网络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和维护,免除了终端用户各自购买安装和更新软件的工作;最后,由于系统及应用软件都安装在服务器端,客户终端计算机设备的要求很简单,库存的旧机器只要能够运行浏览器工具的都可以再利用,节省了大量的终端硬件、软件采购成本。

2) 建立廉价的大型高性能分布式数据中心。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实验课程和科研工作对实验室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远远超过了高等院校数据中心设备更新的速度,导致现有的服务器无法满足信息处理的需求。通过云计算,可以将大量中低端的服务器,甚至是已经闲置的服务器资源组合起来,利用集群和分布式计算软件工具,使每台计算机完成的少量计算综合在一起实现大量复杂计算处理功能,加快实验的完成时间和质量,提高实验效果,加快高校科研步伐。

3)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云计算构建方式。例如,多个院校联合建设,共同享有云计算应用服务。因为云计算的扩展性非常强,多个院校可以将各自现有的硬件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云”中,减少单个院校的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单个院校可以租用“公共云”(谷歌、亚马逊和IBM均有公共云),按照使用的流量和应用情况,支付相关的费用,并享用专业的管理维护服务,免去了独立设置专业的数据中心维护人员的成本;有实力的院校也可以聘请专业公司替自己搭建 “私有云”,独享云计算的服务。

4) 构建网络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实现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模式[6]。基于云计算的通用性和虚拟性特点,可以支持不同应用,使各种格式数据资源,如教学视频、课件资料等能够轻松实现不同设备终端(如,手机、PDA或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共享,使得高校可以开展多种网络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所需的资料,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符合信息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7]。

3 结论

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对21世纪的我国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对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将云计算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文章结论是:高等院校应该选取合适的云计算构建方式,实现高校现有设备的再利用,数字资源的高度共享和安全可靠,提供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模式,加快高校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推动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总而言之,云计算在技术和应用上将会日渐成熟,院校管理者需要尽快做足准备,便能安享云计算服务所带来的灵活性及效益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勇,刘文云. 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06(3):141-143.

[2] 任友群,程静.高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制订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6):50-52.

[3] 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9):9-12.

[4] 李文英,张立新.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及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71-75.

[5] 张健.云计算的概念和影响力解析[J].电信网技术, 2009(1):15-18.

第2篇:校园网贷调查报告范文

论文关键词:关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几点思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08年“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现代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财务论文,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这给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高校审计部门作为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重要职责。目前,各高校审计部门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大都是“事后审计”、“秋后算账”,没有体现出审计监督所应有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高校内审工作需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改变以往“要我审”的模式,将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性意见,为决策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财务论文,为学校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监督和服务。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内涵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注重预防”要求在审计工作的具体运用,是把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内涵,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从系统论角度丰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内涵。

一个系统是由各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集合形成的整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前瞻性的系统工程。其一、从系统所处的环境出发,一个动态的系统必定与它所处的系统环境有着结构性的联系。刘家义审计长2008年3月提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观点之后,全面审计系统积极响应,许多审计创新理念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种审计转型大趋势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践行审计“免疫系统”理念,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必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其二、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项目的各个侧面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进行系统化动态化研究分析财务论文,包括:审计的战略目标、影响审计项目的内外部关系、被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从控制论角度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监督。

控制论是信息交换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不断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控制,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导向器、检测器以及矫正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相当于导向器和检测器,侧重于事前、事中控制,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当控制主体(审计人员)将获取的控制信息(审计证据)传达给被控制对象(被审计项目或被审计部门)时,其实也就是起到了一个行为修正的作用,即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矫正器,同时也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三)从信息论角度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渠道。

为了全面清晰认识高校教育系统经济收支、专项资金管理、教育资产安全完整等情况,必须加大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改进审计手段和提升审计效能的基础上,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财务论文,充分运用0A审计办公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联动审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储存的动态高校内审路径。

二、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审计“关口前移”是审计方式创新的结果和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延伸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从工作实践上看,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会评价。但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明显增多,物资设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等等,现有的审计理念、审计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手段以及审计范围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高校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关口前移”的认识不足

高校内审人员树立“关口前移”审计意识淡薄,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办法财务论文,没有立足于促进机制建设,通过与其他部门协作共同管理学校。并且高校内审工作侧重于行政监督,“事后纠弊”或“事后问责”,没有真正担负起为高校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目前,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权力过分集中,客观上阻碍了高校内审工作“关口前移”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是:审计立项主观性较强,审计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不力,业务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各个环节规范的文本等等。

(二)内部审计范围比较狭窄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财务论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大都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效益审计基本上没有开展,影响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三)内部审计工作手段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活动记录已面向电子化、数字化和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会计技术为了跟随市场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然而,在会计电算化信息开发时代,我国的审计电算化却相对滞后,许多审计人员还停留在纸质账本审计阶段,对计算机审计技术掌握不够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尤为突出。

(四)内部审计人员质量不足

随着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快速建设和不断引进财务论文,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络一体化和,那么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进科学管理技术方法和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从传统的审计手段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知识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实现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监督到注重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在审计内容上,实现由单纯财务领域的差错防弊到注重改善经营管理的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单纯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由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到任前或任中审计的转变;在审计手段上,实现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审计、网络实时审计的转变。

(一)加快审计理念转变速度

在审计中,既注意对结果的审计,更注重对过程的审计财务论文,实现由注重治标向重在治本的转变、由查错纠弊向风险型审计转变;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为目标,重点关注内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审计和评价,查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拓宽内部审计覆盖领域

除了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财务收支和预决算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外,每年可以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效益审计。同时,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将高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特别要注意从未审计或长期未审计的单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实施审计方式创新工作

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重转变财务论文,建立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实现对审计项目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比如,基建(修缮)工程领域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工程项目全程审计与建设工程同步,对工程建设的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和监督;针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审计为主,兼顾离任审计”的审计模式,坚持有离必有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财务论文,把审计评价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加强审计手段创新能力

在审计手段上,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多形式、全方位地发挥监督和服务作用。第一,实现由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科学化的审计手段转变,构建起集联网审计、实时审计、在线审计为一体的现代化审计平台,实现对重点项目资金实时的、动态的监控,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探索建立“两书、两报告”制度(“两书”即《管理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两报告”即《审计专项调查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年度或半年度)》),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管理、服务领导决策方面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审计专项调查作用财务论文,针对热点、重点问题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如开展教育收费专项审计调查、“小金库”清理、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摸清家底,化解矛盾。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