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

第1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设计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中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复杂的学科。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存在着学习效率低、学生积极性不高、重复性教学和题海战术教学的现状,导致教学效果差,成绩不理想。根据以上问题,设计一套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势在必行。

一、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论述

1.有效教学的定义。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学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教学成效的最大化,从而使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效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有效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过去重复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时代要求,其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一致。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实事求是,结合教学环境制定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完成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二、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特征分析

1.改变教学观点。传统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个目的进行。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教学活动,选取何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决定。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素,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2.重视学生情感。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注重学生情感因素,只关注学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因此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学习成绩下降视为学习不认真、不刻苦的原因。在新课标下,更注重学生与学生交流环节,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见解和想法。

3.注重学生发展。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质疑精神,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追求课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独立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发问,学生之间讨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错误想法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教学中,用少批评、多表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重视教学过程。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成绩,而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是用什么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使用何种方法进行问题思考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精神和进取精神。

三、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高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又担心学生在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控制力不强,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不但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更差,学习成绩下滑。因此许多教师不得不改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2.教学的理论无法联系实际。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经验不足,不思进取,即使明白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么开展教学活动,还是照搬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使一些培养学生的先进理论无法得到运用。

四、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想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情境的设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使学生融入到情景中感受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在等比数列的求和中,教师可以将猪八戒在高老庄理财的故事应用到数学例题中,猪八戒为了获利,向孙悟空借款投资,孙悟空告诉猪八戒每天借款的数额、利息和借款的累积天数等。学生被新奇的故事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学习。

3.教学方法的设计。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掌握的重点和学习方法不同,因此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效果更突出。在几何内容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寻找助学工具,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物,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提问的设计。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提问式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问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例如在函数教学活动中,提问学生常常答错的问题,并且让学生思考答错问题的原因和思考过程,让学生明白错误原因。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能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培养合作能力。

五、结语

有效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一定要明晰有效教学的优势,积极开展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新民.浅析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2]郑波.关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第2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伴随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较多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道路中不断探索前行。纵观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近年来发生的转变,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然而,当冷静思考之时,仍旧能够发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包含的不足问题。教师往往在教学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仅关注了其中一个层面,却忽视另一层面。为此,我们应在总结课改工作经验、分享成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正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类问题,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有效性,方能良好的应对现实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包含的问题

通过实践教学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包含下述几方面问题。首先,较多数学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无法形成立体化的三维目标,通过良好的结合提升教学水平。其次,一些教师针对数学学科知识以及有关教学知识的研究理解并不精准,令处理与应用教材过程中形成了偏差。再次,一些教师没能清晰的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特征规律,令教学环节无法清晰的划分层次,应用比选教学方式欠缺妥当性。对于教学材料的加工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进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令实践教学与制定的教学目标发生偏离。

实践学习阶段中,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交流思考,其思维训练阶段的效果则大打折扣。甚至会导致学生实际操作以及学习思考不一致同步的问题。该类状况均会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形成不良影响,无法良好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2.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科学策略

2.1 基于新课标,明确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为有效的充实教学目标,良好的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引导纲领,良好的引导数学实践教学,把握新课标精神,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注入新的灵魂。再者,教师应细致的研读教学材料,领会其中的丰富内容信息,掌握知识本源,了解教材编排的具体特征,懂得教法提示,做好练习安排设计。

2.2 因材施教,提升实践教学效率

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应做到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综合能力,具备的生活经验以及客观学习环境等。教师应对任教班级的具体水平心中有数,进而为实施层次化教学,提升实践教学效率,符合学生现实需要,培养综合全面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显现数学教学的核心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尤为重要,可令其在实践学习之中用数学意识观察分析,开阔思路,形成举一反三的技能,提升整体学习水平。为此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应在锻炼学生抽象思维,总结分析能力、概括归纳技能等层面下功夫。应在教学设计阶段中令数学教学本质良好的落实显现,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引入任务式教学模式,设置问题情境,令学生在一系列连贯性的问题面前,深入的探究、有效的分析判断,明确任务目标,掌握数学学习技巧,为发展学生丰富的数学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注重交流沟通,保持良好互动

课堂教学核心本质为交流以及沟通。多向流课令师生以及生生达到良好的互动状态。进而可在课堂教学之中构成信息网,该类状态下学生便可持续的表达观点、抒发意见、倾听想法、吸收精华、修正认识。该过程便可促进学生不断的反思。教师则可在互动交流阶段中观察分析各个学生的现实表现,并倾听学生们充满个性化的发言,快速的进行梳理研究,对学生做出有效的辅助与引导。

2.5 创新模式,开展层次化练习

教师应注重探究性,设计贴近生活、自由开放、富于创意的作业,令学生喜闻乐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授完比的简化有关知识后,教师可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目,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拓展应用。首先可安排学生做较为简单的有关化解数量比值的问题,如果答案正确,可得到两颗星。接下来是填空题,可设置下述问题:甲乙两数,甲为乙的80%,那么甲同乙最简整数比应为什么;将10g盐加入到100g水之中,那么盐同盐水最简整数比应为什么;甲乙两车,甲速度快于乙,多出后者的2/3,则乙速度同甲速度最简整数比应为什么。回答正确可得到三颗星。继续提问,4个杯子分别盛放不同量水,为每隔杯子放入盐,要令各个杯子之中盐同盐水最箭整数比一样,那么如果在第一个杯子之中放入时刻盐,则应在剩余几个杯子之中放入多少盐?回答正确可获得四颗星。

通过上述层次化的习题训练,充满了刺激性,对于处在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而可良好的测试学生掌握新学知识的状况,并可对他们形成有效激励,进而查找自身的不足缺陷,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并积极努力的付诸行动,努力实现,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结语

总之,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只有明确学生的现实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契合数学学科特征,把握学生特点,开展层次化教学、因材施教的培养训练,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注重交流沟通、把握良好互动,契合新课程标准。方能真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显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驾驭总体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9):50-51

[2]张文兰,李员,连云梅.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18-121

第3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前沿·新课标

        (2)试论中小学算术与代数教学的联接 章青海 章勤琼

        (4)培养创新型人才“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生命课堂教学模式 王有令

        教学研究

        (7)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有理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刘发

        (10)重视数学实验的解题功能 孙友权 顾广林

        (12)研究“形”探究“理”——“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思考 潘秋英

        (14)价值引导 自主建构——数形结合思想下的“二次函数”复习课 韩苏文

        (16)传道 授业 解惑——关于二次函数配方法教学的思考 凌健

        (18)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提问与巧妙设计 李重莹

        (22)智慧引领,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不应丢失的权杖 徐希龙

        (24)完善数学基本能力教学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 贾保柱

        (27)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新思考 张小祥

        (29)教师应给予数学课堂什么 房晓兰

        (31)关注“学情”,让聋校数学课堂“实”起来 黄锦秀

        (33)“四基”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浅议 贾爱华

        (35)打开思维异度空间 培养创新解题能力 罗鸿斌

        (37)初中几何教学中心理学因素探微 沈春红

        (39)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几种方法和作用 陈晓莉

        (41)增强电子白板适配性构建数学交互式课堂 丁同军

        (43)学法指导视角下“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案例 范宏业

        (45)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更给力 曹建兵

        (47)重视数学“过程”教学——以几何例题教学为例 沈志勇

        (49)连点成线,打通数学知识间的隔廊 高之凤

        (51)让思维的火花在追问中绽放 王新甫

        (53)新课标下“近体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浦除非

        (55)初中数学课堂,呼唤质疑能力 殷海霞

        (57)利用几何画板,辅助一次函数教学 胡洪波

        试题研究

第4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设计;小学数学;创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在课堂设计上有了新的策略和建议。因此,这将有利于完善新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在众多课程中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数学教师要明确设计目标,制订合理的方案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的方式存在错误、教师调动不起课堂气氛,导致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没有明显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课堂的现状。对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这一点制定对策。比如,教师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提问,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自然不会忘

记,所以,学生会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

数学课堂的设计并不是仅仅是教师一个人来完成,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必须要做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并且教师只有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数学教师可以创建情境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总是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学,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融入这种教学方法,像教师要讲解图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图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与课程相关的图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数学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采用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并在讲课时对学生用和蔼、亲切的态度,这时就会使学生觉得数学课很有乐趣,也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和改善,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数学课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数学课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

第5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2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加强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修培训或继续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带着这两个问题,本文作者以参加广东省高州市2015年教育技能大赛的160位中小学数学教师为例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从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教学设计一般方法的把握程度研究其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尤其是存在问题,并从提高其教学设计的理论水平以及实操技能等方面提出培养对策。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参加广东省高州市2015年教育技能大赛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文本。因为教学设计文本能够反映出这些选手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按照内容分析法,客观、系统地量化分析160名参加本次大赛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文本。并与评委老师、选手进行有目的的访谈,从中掌握这些选手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尤其是突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供借鉴。

二、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选手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极其肤浅

调查结果表明,在25%选手的教学设计文本中,没有教材、学情与教学目标的分析等方面内容,没有教学策略选择、过程分析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元素,没有阐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教育理论依据。这表明了这些选手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极其肤浅。另外,在37.5%选手的教学设计文本中,只是简单地包含了部分教学设计必备元素,这表明了这些选手对教学设计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这些选手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没有弄清按新课标要求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文本与传统的备课教案之间的区别。

(二)部分选手未能客观、系统地分析学情

相对于传统的备课而言,教学设计更加关注学习主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对象的分析是必备要素。调查数据表明,38.5%的选手未能客观、系统地表述教学对象的诸如个性特点、原有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特征,导致他们的教学设计文本未能显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策略和因材施教的措施。

(三)部分选手未能分析教学内容

在参赛选手中,81.5%选手都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但有18.5%选手没有教学内容的分析,全部选手都确定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但160名选手都未能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教材。调查数据显示,另有34.5%选手未能准确分析自身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内容在整个教材或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章节之间的联系。另外,还有62.2%选手未能提出解决难点、重点问题的依据或措施。

(四)部分选手无法紧扣教学目标而选择教学策略

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正确选择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关键性环节。调查数据表明,35%的选手由于未能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所以,仍从思想、能力、知识等方面简单、抽象或模棱两可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由于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过于简单且不具体明确,导致了他们所选择的教学策略与其在教学目标中的表述自相矛盾,无法紧扣教学目标而选择教学策略。例如,一位选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提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却未能体现出来。

(五)在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在35.5%选手的教学设计文本中,只显示出教师活动的教学环节,而没有显示出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说明他们仍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另外,全部选手都未能正确使用图例来表示教学流程,甚至,有28.5%选手全部以文字描述代替教学流程图,导致篇幅过长,无法做到一目了然。究其原因:第一,未学会运用常规教学流程图的图形符号,第二,未系统地研究教学对象、大纲和内容,因此,无法运用流程图来展示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调查数据表明,87.5%选手的教学设计文本都具备了教学评价设计方面的内容。但是,他们当中,大部分选手只设计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此外,还有38.5%选手把教学反思看作教学评价设计。

三、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对策

(一)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教学设计的理论素养和实操技能

一方面,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依据学习、传播、系统理论的原理而建构的。要想科学、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学习教学设计相关理论。例如,只有熟练掌握、深刻领会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理论,在教学设计中,才能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准确地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等。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中有关教学设计能力的课程仍然以“数学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为主。但是,除了数学教学法涉及到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外,其他课程都尚未谈到。显然,这是无法满足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需要的。为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理论水平,在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必须扬弃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增设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解读等课程。在分析案例过程中,给参加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正面案例、反面案例,并指导他们思考,组织他们对案例中学情与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任务与策略的制定,教学方法、媒体与评价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展开充分讨论,评议出案例的优点和缺点,从中体会到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巧。

另一方面,在学习教学设计相关课程时,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以教学设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把在“学与练”中取得的成果应用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在中小学数学教师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中,主办方应运用说课训练法,拓宽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的渠道。本文所指的说课训练,就是教师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的主办方提供训练项目,创设逼真的训练情境,让参加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独立完成教学设计任务,并在限定时间内把自己对学情与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任务与策略的制定,教学方法、媒体与评价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分析与反思的过程,是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不可替代的训练环节。经过循环往复的对教学设计的评议、反思与改进,参加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便可日渐提高。参加本次教育技能大赛的相当部分选手的教学设计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尚未参加过类似的说课训练,其教学设计仍按传统备课进行。因此,这种教学设计技能训练应“全程推进”,不仅要在教育技能比赛、教师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开展,而且,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自觉地依据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依据真实的课堂为背景,对于每一堂课,都能满腔热情地精心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经反复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文本,方能走上讲台。笔者相信,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训练,中小学数学教师必定能够练就过硬的教学设计这项业务技能。

(二)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当前,相当部分中小学数学教师都错误地认为,“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设计教师教学活动步骤的过程,即是备课”。受这种错误认识的束缚,很多人都未能在教学设计中摆正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地位,仍然把教师当作教学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只有摆脱这种错误认识的束缚,形成“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以及“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等方面的正确理念,在真正重视并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教学设计理论、掌握教学设计技能的基础上,在分析学情、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目标、任务、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媒体以及教学评价方式时,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轻松而快乐地学习新课程。例如:一位选手以二年级数学《认识角》这节内容作为参赛课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他运用了实际操作、游戏、直观演示、自主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开展“画一画”、“比一比”、“练一练”、“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有更多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中认识角。

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教学设计技能是一项中小学数学教师从教的必备业务技能。熟练地掌握这项业务技能,中小学数学教师无法回避。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创新学习与训练方式,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增强自身教学设计技能,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26-0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实现,要求数学教学的模式必须进行重大的转变,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令人满意。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知识的教育非常的重要,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能够促使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数学教学活动实施的基础就是课堂教学,为此,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展和实施,就要不断的研究数学的课堂教学,合理的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并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科学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决定教师角色的因素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案、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通常固定的教材、教案、教学模式的制定使得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此,教师应该脱离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充分的显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全面的教学和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同时涵盖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另外,对于数学活动的建立,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只有充分的考虑学生自身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够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的相关活动提供给学生,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形式得到转变,有效的帮助学生自主的进行交流和研究,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活动经验,并勇于面对新的困难和问题。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是整个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的交流合作的局面。

2 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培养

只有转变教学模式,才能促使课堂教学的高效和有效形成。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课程的主导者往往是教师,而教师的权利非常的广泛,能够完全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求课堂能够充满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教师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彩的导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倾听非常的重要,而针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对其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还要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而在这一方面,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就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只有充分的提供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就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进行学习,获得的效果会非常的有效,而这也是提高知识理解力的重要方法。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消除可能产生的各种压力,并与学生建立朋友的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新的教学活动和知识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更多的乐趣,而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3 课堂的巧妙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也要注重这一理念,对课堂导入进行有效的设置。如果教师能够进一步优化课堂的导入方式,就能够更为迅速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对整节课堂教学效果的良好形成非常的重要。对于课堂的导入,可以对有趣的问题进行设置,也可引入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完成课堂导入之后,教师还要不断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对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进行探寻,同时注意把握目标的难易程度。如果目标难度过大,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但如果难度过低,就不能够促使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对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可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对目标内容进行设计。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而用一种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衡量,就难以促使全部学生的协调发展,对教学活动的实施非常的不利。

4 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在数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改革策略就是联系数学学科以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辅助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能够将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并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学科限制得以打破,进而全面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的实际应用较为广泛,而数学教学就应该依据这一特性进行良好的设计,能够注重数学应用的多科性,并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其中,数学与语文、自然等学科的关系非常的密切,这也是学科学习的基础内容。在其它科目中,学生能够找到更多的途径去理解数学的内涵,进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并在生活中充分的进行体现。作为教师,就要对这种联系进行研究,同时对工作计划进行制定,以促使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小学最为重要的课程就是数学科目。但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最为教学前沿阵地的课堂教学,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非常的不利。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要充分结合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和思想,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优化和设置,才能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和训练。

参考文献

[1] 朱慧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教育革新,2009,(02)

[2] 龚庆云.猜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03)

第7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开展“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基于农村小学的层面,探讨并实践《标准(2011年版)》对计算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是在聚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从教与学的角度,致力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教师走出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的误区,提高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重点探讨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意义、内容、过程和成效。

[关键词]

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1月颁布和实施,纵观其中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变化。《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下简称为“四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简称为“四能”)。对比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进行了拓展,即从实验稿的“双基”变成了“四基”,“两能”变成了“四能”。当课程目标发生改变,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四能”,发展学生的“四基”,有效地执行数学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要求,以满足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那么,如何从一个点进行细致的研究呢?考虑到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且当前部分农村小学已出现了计算能力弱化的现象。基于这些考虑,“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课题因而确立。

一、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意义

(一)体现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计算教学的要求

《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相对于课程标准实验稿,当前小学计算教学不仅要关注“双基”“两能”的教学,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不仅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更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聚焦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是对在小学计算教学研究方面的学者专家成果的总结,又是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依照新的课程目标进行新的研究与探索,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执行《标准(2011年版)》对计算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其价值对当前小学计算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帮助。

(二)提高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计算教学的质量

因为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增强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标,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聚焦“四基”和“四能”目标进行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才能使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充实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更丰富的活动经验,才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此外,课题研究内容重点在于“有效性”,教学有效性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上。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聚焦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其价值对促进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有深远的意义,其研究围绕农村小学进行,对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研究能提供一个参考依据和研究的方向。

二、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内容

(一)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目标定位有效性的研究

1.了解《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在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

2.探索农村小学计算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清晰地定位“三维”目标。

3.研究怎样针对学生的学情,将“三维”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农村小学计算教学内容处理有效性的研究

1.了解各学段计算教学内容安排,知道各章节计算教学内容的作用与特点。

2.探索计算教学内容与农村小学生实际的差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落实“四基”和“四能”目标。

3.研究怎样结合农村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处理上沟通起口算、笔算与估算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农村小学计算新授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1.探索计算新授课教学中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如何有效结合。

2.研究计算新授课教学中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如何有效结合。

3.研究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如何有效落实。

4.探索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新授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四)农村小学计算练习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1.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2.探索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练习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五)农村小学计算复习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1.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复习,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索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复习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三、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过程

(一)农村地域学校小学数学教学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课题组在对农村小学计算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新授课“促、探、练、测、评”五字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与教学设计;形成了练习课“准备、导练、概括、检测、反馈”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与教学设计;形成了复习课“忆、清、析、练、评”五步骤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与教学设计。

(二)农村小学有效计算教学研究与实践

课题组在对农村小学有效计算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提出了以“标”立算、以“趣”激算、以“探”思算、以“用”引算、以“效”评算的策略,彰显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提出了小学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爱算”“会算”和“用算”三个方面内容,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去探索、研究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凸显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提高计算教学的课堂效益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在小学计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验算意识”“估算意识”和“简算意识”三方面内容的培养,进一步丰富小学计算教学的内涵,凸显《标准(2011年版)》对计算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等观点。

(三)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现状的调研

课题组对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现状进行专项调研,针对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目标定位、内容处理及计算教学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三种课型教学特征的认识及操作等内容做了科学的调研,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计算教学现状及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做了专项的问卷调查,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计算教学要“寻找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平衡点”“寻找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平衡点”“寻找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的平衡点”“寻找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平衡点”等调研建议,以此解决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对计算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过程不当,教学效率低下等系列问题;提出了采取情知引算、活动研算、练用促算的策略,以解决农村小学计算教学中出现的重情境创设、轻起点铺垫,重算法指导、轻算理理解,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重练习题量、轻训练质量等四大问题。

四、基于“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效

课题组通过近年来认真、踏实的研究和实践,在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一些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并在农村小学计算教学课堂中产生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效益。

(一)在学生个性成长方面

通过项目研究,学生计算兴趣不高、计算粗心、计算正确率不高、计算速度缓慢等问题将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实验学生在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上、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上与普通班的学生有明显的区别,学生的思维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更能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其应用价值能在实验学生与普通学生中得到充分的确认。

(二)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通过项目研究,教师在《标准(2011年版)》理念下思考当前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四基”和“四能”目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计算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起点去实施有效教学,重塑学生计算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与口算、估算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能聚焦课程标准,从教学有效性的视域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在教学质量提高方面

项目研究前,我校的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其中暴露出来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一是我校是一所广州地区农村中心小学,经布局调整,有18所“麻雀学校”并入我校,有80%的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良好的计算习惯没有养成;二是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以填鸭教学、题海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培养早已习以为常,其有效性甚低;三是教师没有从“四基”和“四能”目标去研究计算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忽视了计算教学中的思维成分。

通过项目研究,并按照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将项目研究计划落实到位,特别是能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在聚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致力学生“四基”和“四能”的提升,学校的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已有很大改善,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较大提高。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形成的一些成果,能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农村小学计算教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为致力提高农村地区小学计算教学质量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范例。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对此,若想将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排除,需要教师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设计内容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利用设计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从而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一、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

(一)对于教学设计相关方法及理论知识未能很好地掌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有相关方法及理论知识对设计工作进行辅助,然而如果教师未能对两者进行很好的掌握,便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近些年,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未能随着时代及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调整对设计工作进行改变,存在“吃老本”一类的问题。另外,教师在遇到问题时未能对自身进行反省,将责任进行推脱,对于教学设计方面的工作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二)对于“关于数学”相关知识不求甚解

笛е识可以被认为是教学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然而这里提到的数学知识的涵盖范围较广,既包含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涵盖了现实事物内蕴含的数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便需要对两者进行考虑,一方面需要向学生讲述教材内的数学知识,同时也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然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无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全面考虑,而片面且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设计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陷入僵化状态,同时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及在实际生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解和掌握。小学教师若无法对教学工作的意义及本质内容进行了解,也无法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工作。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若教师在认识及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也无法将更多“关于数学”相关内容融入设计工作中,导致教学设计内容无法对教学工作进行更多指导。

(三)未能将学习方面内容更好地融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实践及理论的重视,一旦缺乏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教师便无法对教学设计工作及整体教学工作的大方向进行把握,导致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无法达到应有效果。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未能对新的教学理论知识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学习,便无法对新课标理念相关内容进行正确的认识。现如今,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好地教育,我国教育工作者已经将教学方法及课本内容进行调整,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若未能根据以上内容对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更新,便无法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

二、原因分析

(一)未能对教学设计进行科学管理

学校对教学设计的科学管理对于教学设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管理工作可以为教学设计工作实施效果等方面提供更多保障,但是学校在开展有关工作时,未能对教学设计进行更好地管理,很多时候管理工作均流于表面形式,未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这一原因导致教学设计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合理,若想对其进行改善,便需要校方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并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业务水平较低

小学阶段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方法及知识量方面有更好更多的掌握。教师对基础及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利用自身经验及知识对教学方法方面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工作同样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转变原有灌输式、枯燥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梯形及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花坛,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使学生对梯形高、底等知识进行了解,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对梯形底和高等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面积公式的推导,最终可以对花坛的面积进行计算。在本次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师将自身掌握知识进行应用,并将教学工作结合实际,由此可见相关工作开展对教师业务水平方面具有一定要求。

(三)培训工作存在一定缺失

为了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提高,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但是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短期的学习和不系统的培训工作未能使教师获得更多收获,教师无法对教育及培训内容更好地掌握,在今后的教师设计工作中便无法将其更好的应用。

三、结语

第9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数学;低年级;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61-01

新课改以来,江苏省教学部门先后编写发行了多套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前应用的是课标2011版数学教材,它凝结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相比传统教材,无论在教学理念或是内容、形式上均具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在汇集一线教师实践、感悟的基础上,现摄取新、旧二套教材一至三年级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一、完善教学内容的过程性,内容增删移动更加合理

课标2011版苏教小学数学教材调整最直观的一点变化就是:开本大了,单元少了,体例变了,内容结构发生了变化。当然,教师更应当注意其中发生的隐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更具连贯性,内容编排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在课程内容编排方面,更加注重突出知识点实质,比如统计图取消箭头,几何部分知识点按照体、面、线、点的结构顺序进行编排,等等。课标2011版苏教教材更加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表述以及教学方式上有了更多改变,比如“平行”概念中“在同一平面内”的表述改变为“像这样”、选择并丰富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素材(童话、情境图等)以引发学生动机。其中,课标2011版教材在“你知道吗”专栏,为学生们讲解了很多数学应用的背景材料和数学史料。例如二下教学单元中,讲解时间单位时,学生们从中了解历史长河中计时工具的演变发展;认识方向时,学会基础的方向判断知识;等等。学习难度也有所降低,比如实验教材三年级部分的“观察物体”整合后移至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统计)”移动到四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年月日”合并到三下集中学习等。

二、加强直观和操作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策略意识

1. 增强教学内容弹性,设置丰富的“动手”专栏内容

为了增强教学内容弹性,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从教学中取得进步,新课标2011版教材设置并不断丰富了专栏内容,如“动手做”“思考题”“综合与实践”等栏目就是其中的典型。教材修订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精心选择调整“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使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所知所感,启发学生从中进行有条理、有深度的思考,活跃氛围,进而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善。其中,二年级上册安排的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包括“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前者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变动,进一步关注学生操作的自主性。至于后者则安排在“厘米和米”单元后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尺”的概念,经历身体“尺”量常见物体等过程之后,使学生获得长度测量的应用经验,进而培养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2. 设置数据收集和整理知识单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关注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编排的特色之一。新课标2011版教材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方面,其特点有四:(1)经历标准分类的过程。分类是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在一年级上册初步接触简单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该单元单独安排例题教学分类标准,使学生从数据整理的体验切身体会到分类标准与结果之间的联系。(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新教材知识点更加关注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提出了诸多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数据统计方法。比如,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统计、汇总课程表中各学科出现频次等。这些涉及调查、实验、资料查阅的简单数据整理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使学生从生活化、问题化的知识情境中更清晰地体验、掌握数据收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经历自述数据分类的过程。为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新教材将统计表、统计图和统计量等知识点延后至四年级学习,在第一学段则选择引导学生自述数据分类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不仅为学生描述数据提供了更具开放性的思路,也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数据分类的过程和方法,使其产生对数学统计的兴趣。(4)经历简单的数据分析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单元编排的核心思路。为此,单元末尾设计了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数据统计结果,从数据分析中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三、启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新版教材更加重视探索、发现、总结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希望通过难易度适中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悟由个别现象概括出一般数学结论的过程和方法,进而获得简单数学规律的探究经验,实现合情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二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三下探索乘法计算规律的专题活动等处均有所体现。比如前者就安排有练习,学生联系图示,比较计算结果以及图形阴影和空白面积的变化。经过一番思考与模拟计算,多数学生就能够从中发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总结发现简单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探究、创造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掌握教材编排、教育理念的变化并深入挖掘相关知识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数学应用水平的提升,促进数学知识的吸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