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旅游产业考察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产业考察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第1篇:旅游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产业带动

柳州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其经济发展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是柳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广西工业的支撑力量。近年来,柳州市委提出的“工业立柳、强市富民”总体发展思路,体现了柳州的经济特性和城市地位,其核心是围绕工业这个龙头抓柳州经济,以工业发展的重点突破带动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力争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使柳州工业总产量达到800~1000亿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如何在充分认识广西区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和发挥工业城市柳州对区域经济的产业带动作用,为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用5年左右的时间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将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再造“工业柳州”与旅游产业开发的联系

再造“工业柳州”与作为“无烟工业”的柳州旅游产业开发是相辅相成的。自2001年柳州市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后,政府认识到发展旅游产业将是“工业立柳、强市富民”、“用5年左右的时间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中心任务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城市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商贸服务乃至整个经济,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都至关重要。因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发展战略等影响下,对于柳州旅游产业来说,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中心,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突出品牌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使旅游系统合理协调发展,加大柳州旅游业促销力度,实现市场多元化,努力培植柳州旅游的市场竞争优势,这无疑应该成为柳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广西柳州旅游产业开发的swot分析

(一)广西柳州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分析

在地理区位方面,柳州东临粤、港、澳,南接北部湾,西靠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形成了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和东部沿海的经济区位。柳州是西部的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同时,素有“桂中商埠”美称的柳州,还是西部的工业重镇、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西部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转站,其商贸活动频繁,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地理和区位优势。

在旅游资源方面,目前已形成了史前文化游;历史古城文化、历史名人文化游;民族风情游;原始生态游;建筑艺术游;工业观光游;奇石文化游与现代都市旅游等独具特色的柳州旅游资源体系。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体系,为柳州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较为完善的现代交通网络,各类名牌专卖店、连锁商店以及开始启动的流通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等正在柳州篷勃兴起。

在客源市场方面,据统计,柳州市2005年上半年,其旅行社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5670人次,地接的客源主要来自广西区内各市、广东、北京、湖南、黑龙江、上海、四川等省市。同时,柳州市已经成为入境旅游的一个主要目的地。

(二)广西柳州旅游产业开发的劣势分析

在旅游业结构发展方面,柳州旅游业结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市区、三江、融水两县相对较发达,占全市份额较大,而其他县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普遍低或呈待开发状态。

在旅游项目开发方面,在柳州这个工业城市里,不少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旅游项目开发内容较单一,自然观光构成主要的旅游形式,且多以游客参观欣赏为主,参与体验性不强。

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柳州旅游商品虽然较多、产量较大,但市场观念淡薄、旅游商品缺乏特色、质量问题重视不够、旅游商品层次不丰富、高低档两极分化、旅游商品销售方式、服务水平比较低、缺少良好的售后服务等问题严重的制约着旅游的旅游发展。

在旅游促销及旅游服务业发展方面,柳州旅游促销手段较为单一,灵活性不强,宣传效应不明显,而促销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客源市场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此外,旅游服务业作为柳州旅游业的窗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旅游系统中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和住、行、游、食、购、娱等旅游构成要素之间比例关系不协调。

(三)广西柳州旅游产业开发的机遇分析

在旅游市场发展方面,柳州旅游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合理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资源结构、培植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主题旅游品牌、迎合现代旅游者综合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为柳州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应充分利用“南博会”的有利时机,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加大对东盟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扩大柳州在东盟各国的影响。

另外,桂林是甲天下的世界旅游名城,旅游发展经验丰富,旅游人才众多,旅游市场发育成熟,对柳州旅游业有着很强的辐射作用。

(四)广西柳州旅游产业开发的威胁分析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确保柳州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柳州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性调整。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处于成长期,加之工业社会传统理念的影响,使得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位置以及它对柳州城市、乡镇后续发展的巨大作用尚未被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所认同。

与周边城市、省份竞争影响方面,首先是区内周边城市的影响,现在,桂林、南宁、北海等城市的旅游产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柳州只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创出自己的特色,积极与这些区内周边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利互补,其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其次是省份间相同产业的竞争影响,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相邻省份的旅游产业在相继开发,现已有相当的规模,其无论在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商品包装,还是在旅游宣传上都强于柳州。

三、广西柳州旅游产业开发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旅游支持系统

合理的旅游支持系统是指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和住、行、游、食、购、娱等旅游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的发展。为此,必须促进柳州旅游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其措施主要有:一是住宿设施方面,对现有酒店进行挖潜、改造、升级。二是旅游交通组织方面,加快柳州市区沿主要旅游线开通旅游专线车交通一体化的进程;加强与桂林、南宁、北海等市及主要市外旅游区合作等。三是旅行社发展规划方面,一方面走集团化道路,另一方面要走特色化的道路。四是要围绕旅游情趣,抓好文化、娱乐、餐饮及各类休闲服务业的发展。五是要加强具有商务知识、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旅游人才培养。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充分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加强旅游行业自身队伍的建设。

柳州的旅游服务还应建立一套规范的服务标准与体制,实施“cs”战略即旅游消费者满意战略。即柳州的旅游经营活动要以满意度为准绳,以游客的角度、观点来分析;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以游客的需求为源头;在旅游产品价格的制度上,充分考虑游客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指向;旅游服务要尽可能便利游客,使游客接受服务后能最大限度的满意。

(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对柳州旅游产业而言,要以旅游品牌资源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旅游产品建设。为此,必须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并推进会展业的进程。第一,要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创意,用新创意、新技术重新组装开发各类旅游资源,挖掘包装出旅游“新产品”,拓宽新渠道、新地域、新市场。第二,挖掘潜力,丰富柳州旅游商品结构,如开发具有柳州特色的工艺品;加大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设计主题鲜明、体现自身特色、具有多品味的纪念品。第三,对旅游商品的生产厂家进行规范管理,改变目前柳州旅游商品的生产厂家规模较小的现状,筹建旅游商品的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整体优势创出柳州旅游商品品牌,并实行生产销售一条龙。第四,形成广泛的旅游商品的销售网络,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集散地设置旅游商品专卖店,在柳州广场、五星步行街、飞鹅商业城等位置设综合型旅游商品销售点,在各大景区(点)设置以各具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商品专卖店。

(三)塑造旅游资源品牌

突出柳州旅游资源的品牌,需要从孤立的、单一的旅游形态走向自然与人文综合的(下转第45页)(上接第54页)旅游形态。首先,进一步做好柳州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类整理;其次,紧紧围绕柳州市旅游总体布局,在全面开发柳州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突出重点、做好精品为原则,突出品牌资源,形成各种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新格局。进一步发挥柳州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齐备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的特点,不断改造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及内涵,开发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

(四)加大旅游促销力度

培植柳州旅游的竞争优势,加大对柳州旅游资源的促销力度是当务之急。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采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现代手段,增加宣传促销深度和广度;建立政府部门宏观旅游形象与企业产品促销相结合,市内外、市区与各县相互配合,旅游、外事、外经贸、文化、新闻等部门紧密结合的旅游宣传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基础的港澳台客源市场,积极拓展外国人客源市场;并以华南地区为重点市场开发,同时主攻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全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内旅游市场开发格局。

[参考文献]

[1]林峰.柳州旅游营销及项目策划考察报告1、2、3[z].绿维创景,2005-10-28.

第2篇:旅游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 动漫文化培育机制 区域特色 发展规划 集聚效应

一、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河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概况

河北省动漫产业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2007、2008年石家庄和保定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后,动漫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蓬勃势头。动漫产业年产值、年制作能力、从业人数、动漫企业数量及规模等均有明显提高。据统计,2009年,全省动漫企业218家,动漫制作技术和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并接近世界水平;全省设置动漫及其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51所,为本省及杭州、上海等地培养出一大批动漫人才。目前,河北省的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机遇,积极扶持动漫产业。在2011年出台的《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把动漫游戏业列入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此外,业界和学界与港、澳、台、日、韩等地多次展开研讨和交流,为河北省的动漫企业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通过政策扶持、园区孵化、项目带动、展会交流、品牌创新等有效举措,河北省的动漫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建设之路。

2.河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

河北省位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尽管动漫产业发展水平与京、津存在不小差距,但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显著。首先,河北省可以依托京、津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市场要素,发展动漫产业。其次,其相对低廉的经营成本、可以吸引动漫企业进驻,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河北省是一个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富。无论历史悠久的燕赵文化还是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经过策划和创意,完全可以活化为文化资本。《赵云和咔哒盒子》《赵州桥》等几部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动画片,就是取材于本土传统文化;以动漫作品演绎的西柏坡精神,在彰显地方特色外,对于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可谓一石三鸟。

河北省的动漫消费人群数量可观。截至2010年,河北省常住人口约为7千万人,其中0~14岁儿童1千多万,15-64岁人口约为5千万人。此外,河北省动漫院校在校生1,6000人左右、加上分散于其它院校的动漫爱好者,河北省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人群应该不低于4千万人。其中,儿童、青少年和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属于核心人群,其他为延伸人群。

总之,河北省必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明确思路,科学谋划,走差异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做大做强动漫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化。

二、河北省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作为动慢产业的后起之秀,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融资困难、高端复合型人才稀缺、营销策划乏力、产业链不健全等普遍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分析制约因素时,关键要从本省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路径着眼,寻绎期间出现的弊病。

1.动漫文化培育机制不健全

动漫文化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动漫文化可以培养动漫消费意识和消费人群,有了消费需求才能推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另外,浓厚的动漫文化氛围,可以孕育出大批的爱好者、激发灵感和创意,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和设计。总之,没有动漫文化的源头活水,动漫产业发展的长河势必枯竭。究其实质,动慢不仅是一项产业,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因为长期以重工业为支柱产业,河北省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单一、参与度有限;70、80后追逐时尚文化的欲望不够强烈,文化消费水平低靡。本已缺失动漫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在动漫产业移植本土且有初步发展后,却不见有建立动漫文化培育机制的动作。

2.发展规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产业发展规划是基于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和科学论证,制定出的关于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措施的纲领性文件。拟定产业发展规划既要具备全局视野,又要关注微小细节。只有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才能实事求是,便于操作。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动漫产业时急功近利、盲目跟风,跳过摸底排查中的大量功课,在缺少关键指标、数据的情况下草率从事,致使发展规划不但流于形式,而且遗害无穷。河北省就多多少少地存在这种情况。

河北省动漫产业现在基本上是重复发达省份前几年的做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导致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和自相残杀。所以,发展动漫产业一定要明确思路,以竞争优势,创产业特色。

3.动漫产业园区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借鉴国外和省外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和园区的经验,河北省把动漫产业园区看作培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了:亚洲影像IT文化观光都市、保定动漫产业园(新一代动漫产业园)、河北出版集团文化创意园区、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园区、石家庄动漫产业园(东方美院园区)、唐山国际动漫谷、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影视动漫等七大项目。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少则10多亿元,多则几十亿。对于这些能否成功运作,来自于河北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考察报告已经表示了“担忧和疑虑”。从这些项目的创意策划上看,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首先,园区产业布局偏重战略规划,关注地区发展条件不足。政府以过度规划的方式调控文化经济活动及其空间布局,忽视市场环境、企业、地区经济条件等因素,园区即使有战略定位也难以促成集群形成。其次,园区内产业结构松散,未能充分发挥集聚的经济效应。综观园区的产业规划,不少园区提出引进相关企业,企图打造多层次的产业链,但园区内不少企业事实上都是各自为政,并不构成绵密的关联贸易。所以,集聚效应不明显。再次,园区向地产项目倾斜,支持产业整体发展的措施却嫌不足。

三、河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对策

1.建构培育动漫文化的长效机制,拉动社会动漫欣赏和消费需求

建构培育动漫文化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省内业界、学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是,培育动漫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需要专门的组织和机构运作,需要建立制度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的体制。现在,河北省基本上具备了这些条件。首先,全省动漫文化管理、教育、传播机构齐全,它们以不同的渠道和形式传播动漫知识,对受众实施教育。其次,河北省2006年成立了石家庄动漫协会,新近又组建了文广新局。我们可以考虑由其中一家单位牵头,协调和筹划上述管理、教育、传播部门的活动,形成联动机制,普及推广动漫文化,培育市场环境,增强动漫产业的发展后劲。

2.明确定位,形成区域特色

政府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政策法规制定、重大战略规划这些关乎宏观调控的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组织多方力量共同解决。省委、省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机构要善于把握时机,通过科学、严密地论证确立动漫产业发展思路,克服当前的盲目倾向。首先,政府应对本省动漫产业的发展予以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其次,还要制定出详细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严格执行和落实。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竞争优势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是“低成本竞争优势”;高层次是“产品差异性竞争优势”。经过4、5年的探索,到2011年,河北省动漫产业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区域优势和竞争优势渐露端倪,动慢教育和培训、衍生产品交易和渠道经营平台、动慢会展等从动漫产业的链条上脱颖而出。所以,牢牢抓住竞争优势,做大做强动慢教育和培训、衍生产品交易和渠道经营平台、动慢会展项目,打造河北省动漫产业的品牌,才能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3.围绕集聚效应,建设和经营管理动漫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收益,可以对区域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构价值。但是,正如波特所言:“国家环境形成的产业集群同时具有正反两面效果。应用得当,它会成为经济升级的动力,产业集群也会扩大和加深,应用不当的效果则刚好相反”。因此,政府应该确定动漫产业集聚的现实机会,发掘和凸显本省动漫产业的积聚和成长能力。

打破预设发展纲要的习惯做法,首先考察动漫产业园区的可发展条件,针对动漫产业的市场状况、市场结构和市场潜力,分析相关数据,制定产业和商业运营方案,采取谨慎态度审批设园的立项申请,使各种措施有利于评审公共资源的合理运用,减少错误配置投资的风险。

另外,园区应制定清晰的落户条件,并区分不同性质和状况的企业制定若干扶持政策。把优化产业结构和具辐射效能的核心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以及急需扶持的小企业和个体企业纳入园区。并根据它们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相应支持。定期就园区整体效益和企业效益进行评估,借此评估园区产业布局的实效。

总之,动漫文化产业园区应该是一种孵化器,在区内提供有利于开发创意、有利于创新的技术和商业环境。同时,落户园区的企业经过发展后能够产生辐射效益和溢出效益,对全省动漫产业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在高等学校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活动”资助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何坦野.解读杭州动漫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冯文、孙立军编.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谭玲、殷俊编著.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

[6]单建勋.如何推进动漫产业:河北省的设想,ccm. /show_zt.php?aid=4613&tid=400

第3篇:旅游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社会文化:旅游者:客源地: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自19世纪托马斯库克的旅行社诞生拉开现代旅游的序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旅游也经历了从个别到大众经营的历史发展过程。当旅游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时它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大,而当现代旅游兴起后,随着旅游规模、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大,旅游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并加以研究。在现代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的关注目光主要指向旅游所带来的主导效益,即经济作用,却很少关注它的整体效应。当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因旅游而引起的负面效应时,有关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生态影响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虽然中国旅游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系统出现并发展却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因而我国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并相对滞后于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影响方面研究的必要性就在于:我们要对旅游及其后果要有客观切实的认识与理解,调解各方的矛盾与>中突,促进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尽可能使各方关系协调高度和谐是旅游业的至高境界。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影响社会文化的变迁,促进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很多,有自然环境的改变、文化内部的>中突、文化的传播等。人们外出旅游是本土文化与异地文化接触的过程,属于地道的文化传播过程。尽管旅游不是文化的主体,但它可以加速文化信息的传播。传播又可以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他们构成了当代社会中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造成了文化的互动和交流,这种文化交流的特征表现在:

(一)旅游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媒介。

在旅游者居民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从属于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他们的相互影响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在价值观念、、文化程度方面大致相同时,双方的交流就顺畅而频繁。因为主客双方的经验范围重叠越多就越容易沟通,这在文化传播学中叫做同属文化传播现象。同属文化传播使得双方原有的知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取得一定文化交流的作用与效果,因为旅游者总是在寻找文化的差异性,而文化的差异性会长期存在下去。一旦主客双方属性完全趋同,那么人们就没有外出旅游的必要了。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民俗文化中体现的尤为典型,例如,新疆,云南之所以会成为广大旅游者最为向往的地方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双方的文化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大就对旅游者越具有吸引力。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和目的地双方会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

相反的情况是,各种属性完全相异,这种交往所能影响的范围就会缩小。信息交流受阻碍。这种情况较容易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由于在语言,信仰,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可能会出出现矛盾与冲突,引起目的地居民的抵制。这是文化的异属传播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游者应先寻找观念的沟通,尊重客地文化中的传统,对变革传统的非强制性和长期性要给予足够认识。

(二)旅游所导致的文化交流具有不平衡性。

主客双方交流不平衡表现为接受过程的不平衡。对于发展水平并不对等的双方,其接受模式常见为垂直接受。在垂直接受的模式中出现文化的强弱差别,强势文化更多地将自己的观念、思维、和价值标准加于弱势文化,使后者在文化上有适应,而这种适应与传播过程并不对等,在强势文化的主导下弱势文化短时间内较难取得平等交流的机会,许多旅游目的地正是处于这种弱势地位,他们从提高旅游业收益的宗旨出发,往往被迫从属于外来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与强势文化交手的另一结果是在目的地居民中产生一种模仿和示范作用,而其中一部分是消极的有害的。

(三)旅游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

大众旅游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发达社会的一种发展模式,当旅游者将外来文化携带并传播到目的地时,必将对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造成一定的>中击波,从而影响它的生活方式、社会构造等方面,因此带来了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然后引起了文化的变迁。

二、旅游对客源地和旅游者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影响。

旅游能促进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文化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旅游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文化差异,也以此呈现出文化多姿多彩的格局和文化内涵。旅游者离开长居地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例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喜好和禁忌,中国喜好红色象征吉祥,而德国却忌红色,中国喜梅而日本忌梅。这是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作为旅游服务者有义务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并及时提醒,作为旅游者也应该事先做好了解当地的各种风俗尤其是禁忌,做好“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准备,增进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

旅游能促进智力资源开发,使人获得丰富知识,激发认的艺术情感。许多历史上有作为有贡献的学者,名流无不与旅游结下深缘。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即是游中求知,它可以培养求知兴趣,同时还有助于激发人的情趣,使人获得创作灵感。

旅游能增强旅游者所属民族的内聚力。来自同一地区的旅游者往往具有本民族的某些特征和共性,当他们与目的地居民接触时,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便突显出来,于是某种一致和亲近感出现在旅游者群体中,冲突又促进着群体的团结,整和着他们内部的一致性。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会自觉使用内部的语言或其他的交流方式,这种小集团的共性与其他集团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性,因此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每个成员更多地趋向于团体活动而非个人活动,无形中整合了集团内部的一致性。世界旅游组织1981年颁布的一项考察报告也表明:从社会文化观念出发,旅游对输出国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加旅游者所属民族政治共同体的内部一致性。

(二)消极影响。

由于旅游是旅游者在一个时期内支付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他们花钱大方与当地居民之间有报酬的交往关系容易使他们产生物质和文化上的优越感,甚至言行傲慢。同时旅游者停留时间的短暂性和相对隔离的状态使他们不能深层了解当地文化知识,而只是表层认识。另外旅游机构追求的是商业利润,将当地文化作为商品来出售,旅游者体验到的是包装的带有虚幻色彩的异质文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未必能从旅游中获得更多教益。

目前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旅游业,这说明旅游业的确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旅游业的发展能带来很多的效应,但是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只有当它的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时候,旅游业才能够顺利发展,所以为了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要客观地认识旅游影响,发挥它的积极影响,削弱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雪华, 《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2]安群, 《我国国内旅游影响研究的阶段性及特点》J,辽宁信息职业技术教育,2006。5期

[3]周星, 《旅游产业得少数民族带来了什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4]苏勤, 《旅游学概论》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l刘振礼, 《新编中国旅游地理》n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国洪, 《中国现代旅游.天津》n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旅游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桂林;祠;南海;国;氏墓;之魂

【作 者】过伟,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员。南宁,530000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110-011

The development of Pangu research and the new explanation of Pangu state

Guo wei

Abstract:It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myth of Pangu in ancient book and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Pangu’s research.Then it evaluates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bout the book Pangu state and the myth of Pangu written by Qin NaiChang and Qin CailLuan.

Key words:Pangu temple;Pangu state;the soul of Pangue

一、清代以前史籍中有关神话的记载

我国古籍记录神话主要有四大家:(1)三国东吴徐整,(2)东晋葛洪,(3)南朝梁代任,(4)明朝周游。

(1)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卷一,引三国东吴徐整《三五历经》:“天地浑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徐整《五运历年纪》:“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清马马肃《绎史》卷下,引徐整《五运历年纪》另一异本:“元气鸿,萌芽滋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盘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2)东晋葛洪著《枕中记・元始上真・众仙记》:“昔二气未分,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霄。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间,仰吸天气,号曰太地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姻缘,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组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之。服之能与天地相毕。”“在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具之时,已有真人,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后又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庖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等皆其后裔。

(3)南朝梁代任《述异记》:“昔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之魂也。桂林有祠庙,今人祝祀。南海中有国,今人皆以为姓,则亦自有种落。按: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

(4)明周游《开辟衍绎》:“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左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而混茫开矣。”

周游《开辟衍绎》附录《乩仙天地判说》:“天地合团……就像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苦于不得开,却得一个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好剖瓜相似,劈为两半。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历代学者研究神话,大都依据上述四大家所记录的资料。四大家吸引20世纪诸学者研究,更吸引21世纪壮族学者探索神话的发祥地。

二、20世纪神话研究的回顾

现代研究先行者夏曾佑、顾颉刚、范文澜、吕思勉等都是史学家,为研究中国远古史而探索。

(1)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今按之名,古籍不见,疑非汉族就有之说,或盘瓠音近。盘瓠为南蛮之祖,此为南蛮自说其开天辟地之久,吾人误以为已有也。故南海独有墓,桂林又有祠,吾族古皇并在北方,何独居南方哉。”

(2)顾颉刚《三皇考》:“盘瓠的命运太好了,他在无意中变成了开天辟地的人物。”

(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远古时代就居住在中国的苗、瑶、黎等族,都有传说和神话,可是很少有人记载,一般说来,南方各族中最流行的神话是‘盘瓠’。三国时,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盘瓠’入汉族神话,盘瓠成了开天辟地的氏。”

(4)吕思勉《中国史通论》:“是,盘瓠是盘瓠,二者绝不容许混淆。”

(5)先行者中把作为“神话”来研究,影响后人最为深远的是茅盾(沈雁冰,1896―1981,浙江桐乡人),著有《北欧神话ABC》、《神话杂论》、《中国神话ABC》(1928―1929年写于日本,1929年世界书局,上海,出版)。书中论述神话的最早记录者“徐整是吴人,大概这开天辟地的神话当时就流行在南方(假定是两粤),到三国时始传播到东南的吴。如果这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话,则秦汉之书不应毫无说及;又假定是南方两粤地方的神话,则汉文(帝)以后始通南粤,到三国时有神话传到吴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汉时与南方交通大开,征伐苗蛮,次数最多;因战争而有交通,因此南方的神话传说也流传过来了)。”“我们现在有的神话是北中南三部民族的混合物,所以我们的片段的开辟神话也是混合品。始创天地的神话,本发生于南方,经过了中部文人的采用修改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神话;现存可信的材料为徐整《三五历经》的记载。”茅盾认为,后来的一些著作(指《述异记》中提到的其他地方有地名、祭祀的庙宇及活动等),“也帮助我们想像神话本产生于南方而渐渐北行的。”

继后,对神话的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研究方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闻一多。引用田野调查少数民族资料,研究洪水育人神话,影响深远的闻一多(1899―1946年),湖北浠水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引用49份苗族为主的南方少数民族口传神话以及出土文物与典籍,学术贡献凡六:(a)伏羲、女娲来自苗族。《山海经》所记“延维”,南方苗民之神。《庄子》所记“委蛇”,即伏羲女娲形象。(b)两汉是石刻、绢画、文字记载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图像的年代,古帝王伏羲女娲传说在史乘典籍中最煊赫的时期。三国徐整《三五历纪》传说开始出现,伏羲地位开始低落了。魏晋间为伏羲女娲传说终止活跃的年代。(c)伏羲女娲是苗族的祖先,是龙图腾的氏族。苗、汉两族祖先最初同属于龙图腾的团族。(d)在中国西南诸少数民族中,乃至越南、印度,都流传“洪水造人故事”。“这是原始智慧的宝藏,原始生活经验的结晶,举凡与民族全体休戚相关,而足以加强他们团结意识的记忆,如人种来源,天灾经验,与夫民族仇恨等等,都被象征式的揉合在这里,”“故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是加强民族团结意识。”(e)葫芦一是避水工具,二是造人素材。磨石仔、肉团等怪胎是后起的合理化的观念形态。(f)从古文字学、古音韵学论证伏羲女娲意为“葫芦”。汉文音韵文字训诂通假的研究方法,误导后学,以致一些学者论即盘瓠乃“一音之转”。闻一多开拓了研究古籍必须关注少数民族口传文化的学术道路,启迪了后学。

徐松石著《泰族僮族粤族考》(中华书局,上海,1946年),论述“伏羲即是。南方古人称他为,北方古人称他为伏羲。”“苗人瑶人追宗,均崛起于东南中国。”

袁珂,四川新都人,四川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将古籍中“零散的”神话资料系统化,注释并通俗化。五方面成就:(a)《山海经校注》、《山海经校译》;(b)《中国神话传说辞典》:(c)《中国神话史》、《中国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神话》;(b)《古神话选释》、《神话选译百题》;(e)《中国神话通论》、《神话论文集》等等。《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注释任《述异记》“桂林有祠”,第一个提出南朝梁代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象州。论说徐整《三五历纪》,“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的传说,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再加上经典中哲理的成份和自己的推想,才塑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的,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盘瓠之演变为,不仅音同而已,在作为人类始祖或世界开创者的意义上说,也是相同的。的传说,不但颇有和盘瓠相通之处,就是和古神话里的烛龙、伏羲也息息相通。”《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北京,1960年)论述“伏羲夫妇,便成为再造人类的始祖,与为人类的始祖性质差不多,或者伏羲就是也很有可能呢。”《神话选译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论述“盘瓠神话经过发展演变和改造的制作,又成开天辟地的神话,从推寻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祖宗的起源进一步便成了推寻人类共同祖宗的起源。”他与闻一多同样囿于“同声俱可相假”的汉字文字学、声韵学研究方法。

张振黎,河南大学教授。著有《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华神话论》(东方出版社,上海,1999年)。1983―1990年率河南大学中文系师生采录中原口传神话,其中开天辟地7篇,兄妹婚14篇,有豫北太行山和豫南桐柏山两流传区域。太行山区济源县《寺》情节,似《三五历纪》卵生,《五运历年纪》垂死化生。桐柏山区桐柏、泌阳等县《山》情节:玉皇三女与称兄妹,躲进石狮肚,洪水后,石狮要兄妹结婚,滚磨重合,结为夫妻。南阳县《天书缘(令)》情节;兄妹从天落桐柏山两山头,各坐一扇磨盘修炼6570年,磨盘密布齿痕。用磨扇滚道,合一起,相见,都说自己盘在山上最古,男称“人”女称“女”,结兄妹。天上飘纸落磨盘,上写“滚磨合拢可成亲,莫称兄妹称夫妇”,结为夫妇,繁衍子孙。此山称“山”,房子称“庙”,二人称为“爷”、“奶”。桐柏、泌阳之间的山一带,民众奉为“人根之祖”,建庙,庇佑万民。张振犁较早采录口传神话,对各省有启发与示范作用。力主“中原论”。

过伟,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员。撰《毛南族、汉族、瑶族神话之比较研究》(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论瑶族《过山榜》有两大系统:罗城瑶族《盘王券牒》记载“圣王”,龙胜瑶族《评王卷牒》记载“盘护王”(即盘瓠),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瑶语支的瑶族支系信奉盘王,其中大都信奉盘瓠王,少数信奉王,两者神格与业绩不同,信奉者的族群也不同。毛南族是兄妹两个神“盘兄”与“古妹”,属洪水育人神话。瑶族和汉族的是一个神,属开辟神话和化生神话。合著《毛南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论述毛南族兄妹婚神话,与毛南族聚居区之南,河池市金城江区壮族兄妹,之北,黔南州布依族盘果王之子女布亚、布缅兄妹,相比较,发现壮、毛南、布依三个民族“兄妹婚神话文化带”。《中国女神》,(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论述中国56个民族1000多位女神。将兄妹洪水育人神话研究提升更高学术层次,论述女娲伏羲兄妹、兄妹、侗族张良张妹、白族阿布贴阿约贴兄妹……等等许多民族有神名与无名的兄妹婚育人神话,与古巴比仑、古希伯来、古阿拉伯、古印度、古希腊洪水育人神话比较,中国神话具有活态性、立体性、原始性、民族团结意识性等。引袁珂注任《述异记》“桂林有氏庙”桂林即今象州,写象州县城庙,今废,妙皇乡村(上、中、下三屯),今有171户,均壮族,引起壮族学者关注。

刘城淮,湖南教育学院教授。著有《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中国上古神话通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中国上古神话》论述由混沌中生出的,初时当是南方某个氏族的图腾,其形态为狗。《述异记》所记“国”即族。其苗裔之一,瑶族一直崇奉,即狗王,即盘瓠。族的另一苗裔苗族,“苗人,盘瓠之种也”,“、盘瓠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最早的确是以狗为某氏族的图腾,至于说他“龙首蛇身”,那是后人的附会之辞。《中国上古神话通论》论述可作创世神话的杰出代表,最伟大的创世之神,是自然性神话的一个总结。盘瓠本是葫芦,是葫芦图腾,在这里,作了由妇女耳中之虫变成的犬,又杀敌立功,相当奇异。尽管它还保存了图腾物的面目,还以狗的身份出现,但已迥非常物了。刘城淮将、盘瓠、盘王混为一谈,“、盘瓠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龙首蛇身,那是后人的附会之辞”,“有的学者将北方的犬戌、高辛等成分加进了盘瓠神话中”,未免武断,乃学术研究之大忌。

刘锡诚,中国文联研究员。1999年写《之君》(刊《追寻生命遗韵》,武汉出版社2003年)探索形象。记五庙、三像:

(a)河南桐柏山庙(淮河流域)。

(b)浙江永嘉县帝王庙(长江以南,古东瓯地)。

(c)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狮岭庙(珠江流域,古南越地)。

(d)江西雩都县祠(长江流域,古扬越地)。

(e)辽宁锦州市笔架山三清阁(东北)。

记三座像:

(f)花都像,,颈围胡叶,顶塑两犄角,右手持长杖。

(g)桐柏山像,头有两角,葛藤串叶衣,两手执太极图,两旁有侍女。

(h)锦州三清阁像,大型汉白玉雕像,头有凤,衔一串饰,两耳挂龙,长发形成波涛。两鼻孔并排二小龙,嘴一巨龙。暗示《五运历年纪》“龙首”。左眼上方圆形太阳,右眼上方半圆月亮。暗示《五运历年纪》“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刘锡诚另出心裁探索形象。

三、少数民族学者之崛起

20世纪50年代以后,神话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蓝鸿恩,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著《层叠现象剖析》(刊《民族艺术》1994年第3期):论述中国各族之间文化交流与溶合,形成大中华文化圈。神话文化有层叠现象。

(1)春秋时代的学者常借古人宣扬学说,孔子崇尧舜,墨子崇禹,道家崇黄帝,庄子崇伏羲,道教创始者东汉张道陵崇老子,未提及。可证先秦两汉中原尚未流传神话。

(2)魏蜀吴都开拓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吴拓东南,于是两粤乌浒人(壮族先民)之神话传播于东吴,徐整《三五历纪》记录“宇宙蛋型”,《五运历年纪》记录“肢体化解型”。其后南朝梁代任《述异记》,也记录“肢体化解型”,加了“吴楚间说氏夫妻阴阳之始也”,“桂林有祠”,“南海中国”,增益“夫妻婚配型”。明朝周游《开辟衍绎通俗志传》,记录“斧凿开辟型”。

(3)徐整所整理的神话含阴阳术数家的哲学家意味,抗衡佛教。东晋道教大学者葛洪,到过两粤,所著《枕中记・元始上真・众仙记》尊为“真人”,与太元圣母生扶桑大帝、西王母、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庖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皆其后裔。成为中华第一神的地位,是道教造成的。《水经注》说“河南有谷、川、庙,以及广陵有冢”,《路史》讲“会昌有山,湘乡有堡,雩都有有祠,成都、淮南、京兆皆有庙祀……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生日。”都在葛洪抬当道教祖宗以后才出现的。

(4)夏曾佑、顾颉刚、常任侠运用古音训诂法,主张即盘瓠。蓝氏认为乾嘉学派古音训诂法用于汉文则可,用于少数民族语言则不可。盘瓠为古苗瑶语,湘西五溪蛮的犬图腾神话。为古越语,两粤乌浒人的宇宙蛋型、肢体化解型、夫妻婚配型神话。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神话,不可混而为一。蓝氏也不赞同印度传入说,主张中国本土说(含两粤乌浒人说)。

(5)“盘”古越语,意思指“讲述”。“古”近“果”音。(盘果)意指“讲述古老的故事”。古越人后裔壮人,请别人讲故事,喊“盘果”。壮族学者潘其旭说:兄妹所生磨刀石怪胎,壮语称“盘(Pan),避洪水的葫芦,壮语称(kau),合起来就是“盘勾”,汉字记音就是“”。壮族学者农冠品说:“kau”意为“我”,“pau kau",“磨刀石,我”,“我是磨刀石化生人”。潘、农二位发展了蓝鸿恩以壮语释读“”,各有所释,都属一家言。

(6)蓝氏认为属于远古“巨人神话类型”。广西马山县、西林县都采录到壮族巨人神话。壮族地区还采录到“肢体化解型神话”、“宇宙蛋型神话”。东吴时期两粤乌浒人神话传长江流域为徐整记录整理,载入典籍。蓝鸿恩认为:由南方乌浒走向全国,在葛洪抬为道教祖宗之后。不可用汉字古音训诂法于少数民族语言。蓝氏立论是颇有见地的。

李肇隆,《桂林日报》编审。撰《激人奋进的庆盘王》(刊《瑶族风情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合著《瑶族风土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调查全州东山瑶族乡上皇盘王、中皇、下皇和开天圣母祭典。

农学冠,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著《盘瓠神话新探》、《岭南神话解读》、合著《瑶族文学史》及修订本,一步步推进和盘瓠研究。《盘瓠神话新探》(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论述盘瓠神话的原生态犬乳型、犬救型,次生态为瑶族《盘王的传说》、苗族《神母狗父》、《搜神记》和《后汉书》所记盘瓠神话,态为民间手抄本《过山榜》、畲族《祖图记》等。农学冠广泛研读前贤之论,主张即盘瓠有清代苏时学,现代夏曾佑、顾颉刚、范文澜、常任侠、袁珂、刘城淮;主张与盘瓠为不同的神话有清代李调元,现代茅盾、朱天顺、马卉欣、吴晓东、朱阁林、壮族蓝鸿恩、瑶族赵廷光、黄钰。《岭南神话解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论盘瓠是融图腾神、祖先神、英雄神、保护神为一体,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人文文化的复合型神话,论文化与西南古越族建立的夜郎国文化有密切关系。

总之,20世纪研究有四个特点:(a)由传统的古史研究,发展为神话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史(苗瑶畲文学史)研究,文化学研究。(b)研究资料由单一的古代典籍,发展为田野调查,活态的口传神话,民间手抄本《过山榜》,民间法事仪式,民歌,民舞,民乐,民俗,民间文化遗址(寺庙、神像、洞穴……)等立体性研究。(c)由汉文化研究发展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多民族文化研究。(d)研究队伍由汉族学者,发展为少数民族学者、多民族学者。蓝鸿恩的研究,启示后继的壮族学者探索壮族先民的古国与神话。

四、21世纪研究之前瞻

21世纪研究有三个趋势:(a)运用古籍、文物、田野调查(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域),深化了学术研究。(b)随着地域文化热、旅游开发热,展开地域性、盘瓠研究,如河南桐柏、泌阳,湖南沅陵,广西来宾,广东花都、肇庆。正面影响是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发展,负面的影响,有的不免牵强。(c)“、盘瓠两种神话论”成为多数学者之共识,但仍有一些学者主张“即盘瓠论”,展开百家争鸣。

周光烈,沅陵县政协副主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编著《神话传说与研究》(天马图书有限公司,香港,2003)。此书收入当地口传神话传说,还收入记叙当地洞、盘瓠洞、辛女洞、庙、盘瓠庙、地方景观、苗族土家族风俗,并辑录古籍及今人论述,资料丰富,是本书一大特色。但不引“、盘瓠两种神话”之作,只引“即盘瓠”之作。引范文澜“盘瓠成了开天辟地的氏”,夏曾佑“盘瓠为南蛮之祖,此说为南蛮自说其开天辟地之人,吾人误以为已有也。”袁珂:“故事大同小异地流传在中国南方瑶、苗、黎……等民族中,‘盘瓠’这两个字,音转而为‘’。”明代徐道《中国神仙大演义》:立功招为驸马,封“于南之武(陵)山五溪间,时之犬封国。得女,遂同入南山(沅陵荔溪)石室中,逾数年,生六男六女,国势日益隆盛,遂杂居溪、舞溪、雄溪、辰溪、酉溪之中。五溪之源,皆出沅陵县。湖南社会科学院伍新福研究员:“武陵五溪‘蛮夷’中显然广泛流行着关于盘瓠(或)的传说和崇拜;这一地区的确生活着一个以盘瓠作图腾崇拜的民族集团。”湖南社会科学院何光岳研究员认为盘瓠就是,古代人把“古”念成“瓠”,是通假字。因而全书贯串“即盘瓠”。沅陵县丑口溪乡荔溪村洞穴发现50多张石床。石床材料来自洞外;其中一张石床上,天然生成两米多高、两人合抱的钟乳石,按照钟乳石形成速度推算,这根钟乳石需上万年形成期。周光烈因此说:“这个神秘洞穴,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开天地’中的‘’的居住地,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他就在沅陵。这是谁也争不去的。”书中记录沅陵县荔溪有“洞”、盘瓠之妻“辛女洞”,各乡普遍有祭祀大王、辛女公主的庙,有不少以盘瓠、辛女取名的“洞、山、溪、岩、坪、井、塔、墓、十牌、十必”等地名,民间流传和盘瓠、辛女故事,传承还傩愿、龙舟竞渡、家中有神位等民俗,这些资料,丰富,珍贵。出版此书,借“品牌”打造沅陵旅游产业,可以理解,但把、盘瓠二者混淆为一,却值得商榷。沅陵“辛女洞”与“洞”是矛盾的,辛女公主为盘瓠之妻,“盘瓠即”,能否将辛女说成是之妻呢?一些民俗事象也不能都说成是“遗俗”。龙舟竞渡,沅陵民谣:“人家划船纪屈原,我划龙舟祭。”(8页)农历五月盛大的龙船比赛,苗族《漫水神歌》中唱“人家划船纪屈原,我划龙舟祭盘瓠”。(82页)同一书中,8页所记跟82页前后不同,孰是孰非?总之《神话传说与研究》,汇集的资料丰富,可贵,不少资料第一次载入书籍。

过伟,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员。持续关心神话的新材料。2003年壮族学者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雄、蓝阳春等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田野考察,获不少洪水育人神话新资料。过伟受新资料启发,撰《南方民族神话的新发现》(刊《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论述:(1)《三五历纪》等典籍里的神话。(2)20世纪学者茅盾等对神话的诠释。(3)引刘锡诚所记五座庙、三座像,分析其分布于长江以南古东瓯地浙江永嘉、古扬越地江西雩都、古南越地广东花县(今花都区)以及黄河以北河南桐柏山、东北辽宁锦州。(4)南方民族神话的新发现,引用覃乃昌等壮族学者田野调查成果,广西来宾市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赞赏覃乃昌等壮族学者的田野考察报告对“发祥地”冠以“重要”二字,“妙就妙在‘重要’二字,若无此二字,来宾便是惟一的发祥地了。有此二字则不排斥其他发祥地。过伟之论,扩大了文化的民族与地域视野:不仅仅是壮族文化,乃南方民族文化,百越文化,也是骆越文化,壮文化。兄妹婚神话,乃洪水育人神话,其重要发祥地在广西来宾。过伟提出了新思考:化生神话、开辟神话的发祥地又在哪里?

余云华,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撰《重庆民间文化及其考古学支持》,刊《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引巴南区、长寿区、奉节县口传神话,渝北区歌谣,市区及武隆县地名“河”,论证重庆的口传文化。引古籍《述异记》“吴楚间说,氏夫妻,阴阳之始也”,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无间汉苗,俱自承为之后,两者神话,盖同出于一源也”,论证常任侠所论石棺画像出土地点就是重庆市主城的沙坪坝区,重庆地下文物资料,堪与古籍资料对印。引唐樊绰《蛮书》卷十转引王通明《广异记》所记盘瓠之子“长大各为一姓,今巴东姓田、雷、冉、向、蒙、昱、叔孙氏也,”论证巴东诸姓即今鄂西与渝东土家族巨姓豪族。又引《蛮书》“黔、涪、巴、夏四邑苗众……祖乃盘瓠之后”论证此处之“巴”正是重庆简称,“涪”在今重庆市内,“黔”也包含重庆市的部分地区。今渝市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毕兹”也是异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唐李延寿《北史》“屯据三峡,满于山谷。”唐魏征等《隋书》“其僻处山谷者……颇与巴渝同俗……承盘瓠之后……”宋李等《太平御览》引《唐书》“黄国公冉安昌者,瓠之苗裔也,世为巴东蛮帅……”元脱脱等《宋史》“西南溪洞诸蛮皆盘瓠种……”以上史书一是载明异名,二是记巴渝有(盘瓠)子孙。余云华说:“可能是新石器以来的一以贯之的初名。”“本来就是南方土著,新石器早期的文化以南方为中心。”“族团的祖宗图腾是花。”花边口陶器,重庆境内长江、乌江流域多处出土,证明“已有族团定居。”

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03年与潘其旭、覃彩銮、郑超雄、蓝阳春等壮族学者对来宾市文化进行考察、执笔合撰《广西来宾市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刊《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改题为《来宾市壮族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收入《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作为第一章(覃彩銮、卢运福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他既读古籍,也读现代学者之书,还读壮、布依、水等族口传神话及民间手抄经典《麽经布洛陀》,结合对来宾市兴宾区(原来宾县)、象州、武宣、忻城等县田野考察,论证:(a)来宾市有丰富的文化,庙及庙会、地名、口传神话、山歌、师公唱本与师公戏。(b)神话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秦汉以后渐渐北传。(c)神话为壮族及其先民所始创。(d)壮族对“”的原始解释(磨刀石、葫芦)及其文化内涵。(e)来宾市为文化的重要发祥地。(f)来宾市文化发现,有多方面意义:对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们了解文化的源头,不是外来(例如印度)而是本土,中国有自己的创造世界的神话;中华民族文化由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的文化组成,包含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多元一体的文化。

徐华龙,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编审。《新议》刊《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是参加2005年河南桐柏山区泌阳县文化节及文化研讨会的论文,有许多新的资料、新的见解。徐华龙认为:是一个历史概念,而不是简单的人名;或者说,同样是一个名字,却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清楚地将神话的生存环境和表达方式,以及所包藏着无限丰富的社会和宗教的文化内容表现出来。

所处的年代是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前――1万年前,由猿人向现代人进化。他剖徐整《三五历纪》所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指的是人在直立之前所看到的景物,因为爬行或者是低头行走,肯定不能走得很远。当人已经直立起来以后,就会产生“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长一丈”的感觉,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经过了非常漫长的岁月,就会有活到“万八千岁”的时候,天地才分割开来。“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使天地分开,就是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过程的朦胧记忆。列举现代采录的口传《开天辟地》神话、对北京猿人化石的分析、印第安巨人传说、周人的姜螈?大人迹的传说、神农架《黑暗传》所唱、内蒙古岩画巨人脚印、河南新密旧石器文化遗址等,探索巨人般的体魄和力量,来论证神话。

剖析性别,当是伟大的女性。理由一《述异记》所记死后,化为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风雨雷电、草丛树林、山岳大川等等,说明是会变化的神祗。所谓变化,可认为是另类的生育方式,可以引申为是女性大神。社会进化到夫权主义时期才会认为是男性。最早的性别是女性是可以成立的。理由二,农历三月三相传是爷的生日。三月三是阴的发生时间。他的生日,是人定的生日带有人文的痕迹。三月三,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郑国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魂,拂除不祥。汉俗,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自洗濯,祓除宿垢。是与水有关的日子。传说爷有行三场私雨的权利。百姓需雨,向求雨,能满足人的心愿。

探求的外形。与希腊神话的丰产神潘(Pan)比较,长着山羊的角、腿和耳朵,动物的形态;而是人的形态,最初形态很可能是动物,从动物外形演化为人的外形。

探索一词的出现,应该到了新石器时代。繁体字的“[FJF]盘[FJ]”,下边是个“皿”,器皿是人类发展一定的阶段的产物。上面左边是个“舟”,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造小舟。上面右边是个“殳”,是木制的、头上有刃的东西,可打鱼,也可作武器。夫权时代,的性别确定下来,有了夫妻形式,才有了夫妻的说法。《述异记》记“吴楚间说,氏夫妻,阴阳之始也。”吴楚之地,从河姆渡文化算起,只有七千年历史。夫妻说的出现,是很晚的事。广西南丹县瑶族村寨有庙,简单的草棚,内放三个略似人形的石头,中为郎,左为天神,右为玉皇。相传郎夫妇造天地,开始种田耕地。每年农历三月三十日杀鸡小祭,六月三十日杀猪或牛大祭。乃文化的延伸、发展。兄妹婚故事模式套在身上。河南泌阳县流传:砍飘来的大气包,气包变大山,在山上休息。三仙女下凡和结兄妹。兄妹俩穿树叶,采野果,捕鱼打猎,构木为巢。洪水泛滥,兄妹被石狮搭救,补好天上漏洞,滚石磨验婚,结为夫妻,成了人的始祖,所住的山叫山,打上地方特色,可看清其中深层文化历史。

2005年7月20日(农历六月十五),台南市无极圣宫拜祖团到山拜祭。拜祖团带来两尊像放在当地像前,充分沐浴爷的灵气,24小时后再取回,带往台湾供奉。徐华龙认为:并非道教之神。道教兴起于蜀中后,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益州剌使张收刻绘于文翁石室壁画人物中,与老子并列,作为道教创世之神。东晋葛洪《枕中书》称他为“真人”,将视为道教神。将道教,与上古即流传的神话等同看,十分不妥。徐华龙认为:也不是佛教之神。2005年3月,北京华中文化发展研究院获得泌阳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颁发的129公顷集体土地使用证,将在山西侧建佛教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佛教将神话作为吸引老百姓眼球的标志之一,但它毕竟不是佛教的最初内容。徐华龙认为非盘瓠。是长于盘瓠的人。四川盐亭县垣地区,传说这里是的故乡。大禹治水后,来这里立一方王表龟碑,后人称“王表”,分八个时期。其二为法天法地时期,约公元前6390~6210年(1.,2.天皇,3.地皇,4.人皇,5.五龙纪……)其五为立足山海时期,约公元前5070-4170年(3.女娲氏,4.伏羲氏……)其八为大同王土时期,约公元前2230-2045年(1.黄帝有熊氏(共三代),2.颛顼,3.帝喾……)这份“王表”作为一家之言,或许有道理,但很难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此表将作为“法天法地时期”的第一人,应该是没有错的。晋代《荆州记》记载:“沅陵县居西口,有上就、武阳二乡,惟此是子孙。二乡在武陵之北。”二乡范围,即今湖南沅陵县丑溪口乡。该乡荔枝溪村半溪岸畔有山。沅陵的是开天辟地的。盘瓠则是少数民族地区比较集中,特别是在西南地区更是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了盘瓠神话。唐杜佑《通典》评范晔《后汉书》:“晔云高辛氏募能得犬戎之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妻以少女。按:黄金,周以前为斤,秦以二十两为镒。三代以前分土,自秦汉分人。又周末始有将军之官。其吴姓宜周命氏。晔皆以高辛氏之代,何不详之甚。”狗成为民间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就是狗在人们的生活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这个重要地位的出现,应该看作狩猎生产活动的一种表现。在瑶族、畲族中,盘瓠视作图腾。图腾是一个氏族的旗杆。在早期的时期,图腾标志还没有出现。这也是与盘瓠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刘亚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著《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民族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八章第三节《兴于武陵的盘瓠神话》,论述最早采录盘瓠神话载入汉文册籍的是东汉人应劭。应劭的祖父应彬、父亲应奉都当过武陵太守,应劭少年从父生活在武陵,他所记录的盘瓠神话当来自武陵山区民间即武陵蛮。汉晋时,盘瓠部落分布于以武陵山区为中心,东至会稽海外,西抵巴蜀的广大地域,其后,一部分可能融合于汉族等民族之中,一部可能发展成一些民族的主体,例如瑶、畲等民族和一部分苗族。盘瓠从取名到形成故事的过程,可能包含着信仰葫芦或以“葫芦为盘”为首领的氏族集团,从崇拜葫芦到以龙、以犬为图腾的发展过程,隐喻着这样一个结构。第八章第四节《源于越地的》论述神话主要流传在南方古代百越等民族中。古越人后裔壮侗语族各民族,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活形态的神话。例如壮族保存着大量《神唱》,不少地方有庙,还有包含神话各类型:《三五历纪》所记“宇宙蛋创世型”,《五运历年纪》所记“肢体化解创世型”的故事大量存在。这似乎说这几种原型在这个族群中深厚的根基和悠久的渊源,也说明这几种型派生出来的某个形态有可能源于这个族群。其他系统的民族如苗瑶系统的瑶、苗,氐羌系统的白、彝,以至南阳桐柏山区,也都流传着活形态的神话。他们或许是某类神话的源之一,或许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例如瑶族最大支系的盘瑶,在信奉盘瓠的同时,也信奉。他们以“盘瓠为大宗”,“为始祖”(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刘亚虎引葛洪之说:“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具之时,已有真人,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扶桑大帝、西王母、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复生人皇。包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皆其后裔。”(《枕中记・元始上真・众仙记》)从而论“随着道教的传播,神话逐渐流行开来,渗透到民间生活中去。也被纳入古史系统里,置于三皇五帝之前,从而最后完成中国古史‘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定型。这是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刘亚虎学术视野开阔,神话主要流传在南方古代百越等民族中,被纳入古史系统里,最后完成中国古史“自从开天地,三皇玉帝到如今”的定型,是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乃刘亚虎对文化研究的贡献。

白庚胜,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05年河南泌阳县文化节及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提出“大”和“小”的新概念,对21世纪地域文化热、旅游开发热中的研究,极富创意,颇具指导性,符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淮河上游泌阳县,依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徐整《五运历年纪》,死后“血为淮渎”,因此说,神话源于淮河上游的泌阳桐柏二县(马卉欣《之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持此说)。来宾市依南朝梁代任《述异记》“桂林有祠”,当时桂林郡治在今来宾市象州县境,因此说,神话发祥于来宾(覃乃昌等持此说)。白庚胜主张“大”乃全国范围的神话文化,“小”乃泌阳、桐柏、济源、来宾、沅陵、花都、肇庆等地的神话文化。

罗勋,《桂中日报》副总编辑。所著《根问》(远方出版社,呼和浩特,2004年),研究壮族文化,其中《神话的来源问题》,对广西壮学会覃乃昌等《来宾市是文化重要发祥地》,认为“论证还不够充分”,“没有开天辟地的情节内容。”“论据尚待充实”(144页),“起源仅限于来宾,范围显然太小”(144―145页),“壮族先民西瓯人是神话的始创者,这是目前为止关于神话来源的最新观点。”(145页)学术著作、后,最怕没有反映。罗勋对覃乃昌等的批评,促进了他们的研究之深入发展。

五、国新解读

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雄、蓝阳春合著《国与神话》(民族出版社,北京,2007年),是他们学术发展轨迹中的高峰,超越了自己,也是中国神话研究史上的高峰。

在记载神话古代四大家徐整、葛洪、任、周游学术基础上,覃乃昌等2002年钻研任《述异记》所记“桂林有祠,今人祝祀”,当时桂林郡治不在今桂林市,而在今来宾市象州县境,因此立论,“来宾市是文化重要发祥地”。笔者当时论述,一、赞其“重要发祥地”之“重要”二字,不排斥别的发祥地;二、赞其洪水遗民兄妹婚神话重要发祥地在来宾,感叹化生神话、开辟神话发祥地又在哪里?希望他们向深度发展。果然,覃乃昌等不负众望,2003―2007,作四方面努力:一、深研任“今南海有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之魂也。桂林有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国,今人皆以盘为姓。……”重视“桂林”、“祠”、“南海”、“国”、“氏墓”、“之魂”等关键词。二、以广西为重点,遍及河南、湖南、广东等地,作文化田野调查,骆越后裔诸民族神话传说田野调查。三、精研20世纪研究四大家茅盾、袁柯、蓝鸿恩、白庚胜之学说,尽可能研读现代其他诸家学说。批评外来说(印度、北欧、北美);批判“鄙视邻近的小民族文化”旧观念。四、阐明神话源于岭南西瓯、骆越、乌浒――壮族先民。他们的学术成就,梳理如下12点出彩的创新论述:

(a)最为精彩的成果,引苏秉琦分古史为古国、方国、帝国三个发展期。“古国”为高于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如辽西红山文化、岭南苍梧古国。夏商周为“方国”。岭南在商周时期的“方国”有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西瓯、骆越、句町。秦汉至明清为“帝国”。论证《述异记》所记“国”是与苍梧古国同为4000年前的岭南众多古国之一。“古国”国民缔造了神话。神话源于“古国”国民的真实生活经历。这是“神话研究”的一大突破。他们找到了解读神话的金钥匙。他们从考古资料、地名遗存、寺庙遗存、口传神话、古今民俗……多方面进行论证。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98年《广西邕宁县顶狮山遗址的发掘》,距今6000年以后,十分繁荣的顶蛳山文化,在河旁台地突然神秘消失,当由于第四纪最后一次冰川期解冻,海浸回升,海水淹没居所,族群被迫迁往别处,洪水遗民兄妹婚神话,当源于此。

(c)徐整“垂死化生型”神话,当源于古越人吃人、葬骨习俗,“恶魂化生”信念。考古发掘距今10000―8000年前,岭南出现屈肢葬蹲葬(缚住灵魂使之不能作祟于活人)、二次葬(血肉腐朽后正式葬之,灵魂进入另一世界)、肢解葬(战争牺牲者、非正常死亡者,规范到屈肢葬葬式,“恶魂化生”向善的方向再生)等古葬俗。死后,化为日月星辰山川田土草木诸氓,洪水遗民生下磨石形肉团,砍碎化人,都源于“恶魂化生”信念。当属可信之论。

(d)任所记“今南海有墓,亘三百里”,现实不可能有三百里大墓。来宾市境内有多处山、岩、洞、泉等,当是“俗云后人追葬之魂”的“墓”遗存。

(e)覃乃昌、覃彩銮等调查广西庙,来宾市兴宾区3座、武宣县18座、象州县3座、忻城县1座。柳江县1座、融安县1座、桂平市4座、八步区1座,博白县2座。广东花都区1座、肇庆市1座。其中象州县妙皇乡有“高楼山”,壮语为“垒勾漏”,“垒”是“岭”,“勾”是“葫芦”,“漏”是“我们”,意即“我们的葫芦岭”,海拔932米,是象州、武宣二县境内最高的山。2005年象州县派人上山找到庙遗址之石墙基。妙皇乡原名庙王,意为庙中之王,其名源于这座大庙。任所记“桂林有祠”,当指高楼山顶的古庙。今另建雷王庙(也赋予王之灵)于大明村前犀牛地。此论属可信之论。

(f)覃乃昌、覃彩銮等调查来宾市境地名,有村、山、岭、洞、泉等,盘姓则广西象州县妙皇乡村、容县六王镇、全州县东山乡、钦州市康熙岭镇沿海村子、贵港市都有盘姓。验证任“(南海)今人皆以盘为姓。”

(g)壮侗语族的壮、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黎等族的天地开辟神话、化生神话、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神话、以及麽经、师公戏、古歌、歌谣,是中华民族神话的主源。壮侗语族诸民族神话具有原始性、多民族共同性、普遍性和丰富性、体系性、延续性等特征。

(h)任《述异记》所记南海和桂林,指明了神话最早流传的地区。任所记“南海”,并非秦始皇置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而是岭南地区。古籍《尚书》、《诗经》、《左传》、《史记》、《说文》里的南海,常指南方或岭南。任[FJF][FJ]所记南海当是岭南地区;所记桂林,不是今桂林市,指南朝的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县境。

(i)以来宾市为中心的桂中地区是“神话王国”的中心。有以下四点论据:一、民间师公教经文。二、民间师公戏。三、民间口传神话、歌谣,都有大量神话传说。四、华南两广的庙,大部在来宾市境。

(j)最早记载的神话,源于“南海国”。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284―364)《枕中书・元始上真・众仙记》尊为“真人”,自号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生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后又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庖牺(伏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皆其后裔。于是有了源自道教的“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流传于中华大地。三国后,神话由南方渐渐传入中原,传遍全国。

(k)“”之壮语释读,“盘”为兄妹所生磨刀石型肉团怪胎,“古”为避洪水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