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地质量标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围海过程;海堤;四角预制块质量控制
围海工程即在沿海修筑海堤围割部分海域的工程。目的是挡潮防浪、控制围区水位,满足农垦、制盐、蓄淡、水产养殖、工业用地,以及发电、交通航运、海岸防护等要求。其过程主要包括软基筑堤、堵口闭气和海堤防浪等,而海堤直接承受风浪、暴潮、急流的作用,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混凝土四角预制块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海堤防护形式。要想制作出高标准的四角预制块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下面就本人的感想作出如下几点总结:
1.原材料控制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更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四角预制块的原材料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水泥
水泥进仓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水泥应一般入库存放。先到先用,由于水泥中的主要化学成份遇水时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水泥仓库应保持干燥,库房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30cm,离开窗户和墙壁30cm以上,同时袋装水泥堆放不能过高,一般为10袋,以免下部水泥受压结块,如存放时间短,库房紧张,也不宜超过15袋。露天临时储存的水泥,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场地,并认真做好上盖下垫,以防水泥受潮。散装水泥可用铁皮水泥罐仓或散装水泥库储存,使用期不能超过出厂期3个月,检查检验方法是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2砂、砂石料
砂要求质地坚硬,颗粒洁净,及配良好的天然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3~3.0范围内,含泥量不大于1%;碎石选用坚硬,新鲜的块石轧制加工而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最大粒径10cm,超径控制在10%以内。含泥量小于3%,且含量要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混凝土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砂石粗细骨料应按品种分别堆放,并严禁与石灰等材料相邻堆放,以免混杂。进场粗细骨料无试验资料者,应在大堆上从5个不同的部位各抽取相等数量进行拌和,将拌和的骨料以四分法取对角线部分的约10kg(石子约30kg)进行检验。由于砂石原材料在多数情况下系非均质材料,同批不同部位和不同批的材料质量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有试验资料的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按有关规定要求定期抽样检查。对混凝土骨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的大小。因此,应定期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及时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
1.3水
要求洁净、无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
1.4外加剂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必须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包括:厂名、品名、包装、质量(重量)、出厂日期、性能和使用说明,使用前应以每次进厂的数量进行性能的检测。
2.浇筑过程控制
有了原材料方面的保证,接下来也是四角预制块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四角预制块浇筑控制。此过程包括搅拌出料、平仓振捣、模板拆除以及洒水养护等几个方面。
2.1施工方法是决定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四角预制块的成型方式采用地坪两侧支立模板,地坪中间行驶浇筑砼的装载机,在装载机料斗下方设立一个圆形可以开关的出料口,浇筑时打开出料口可以将砼直接放入模板内。采用这种施工工艺,制作简单,两面四角的混凝土均易振实。用装载机运混凝土,不仅水平垂直合一,而且砼可以直接入模浇筑,可以用叉车进行起吊。
2.2浇筑场地坚硬、平整、干净的场地(最好为混凝土浇注),合理布置各种施工机械的安排,出仓混凝土及时运输至四角预制块模具内,这就要求搅拌机距离浇注场地不能过远,否则会造成混凝土骨料离析等问题。搅拌机原材料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设置,并且在搅拌工程中适时调整参数,防止由于机械自然等条件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2.3四角预制块入仓混凝土要分层分批浇筑,入仓前要仔细检查模板内部,使用水枪等清理掉石子,钢筋头等杂物,根据四角预制块结构特性分层,一般为2-3层,每层浇筑时间及浇筑距离满足规范要求,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不断使用铁锤等捣插隐蔽部位,以使浇筑更充分,表面更平整,美观。浇注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温度过低时采取麻布包裹等保温措施。
2.4四角预制块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进行,拆除模板要小心,以免伤到棱角,拆模要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3.预制块安装控制
安装过程是整个海堤四角预制块表面防护工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强度达到100%方可安装。
3.1四角预制块安装要保证下垫层石料铺设平整,整平预制块进料道路,保证施工机械完好、工作正常。
3.2安装前在被防护海堤坡面浇筑一条混凝土现浇带,作为四角预制块轨道垫层,其主要目的是消除下垫层凹凸不平造成的表面不平整问题。
3.3运输机械使用叉车运输至安装现场,然后使用20t吊机将四角预制块吊至防护坡面安装部位,沿着混凝土现浇带安装配置,安装顺序自下而上,必须轻拿轻放,防止缺棱掉角。块体应紧密排放,空心块铺砌后整个坡面应紧密牢固,顶部与挡浪平台之间的空档用C25砼固定,每排每列安装时都要放线控制,达到四角预制块的表面平整度整齐美观。
4.结语
标准海堤混凝土四角预制块有着耐久性好、强度高、机械化程度高、造型美观等优点,这些特点使得四角预制块随着围海工程的迅速发展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四角预制块的制作工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相信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施工方法的不断改良,定会有更多更精品的海堤工程出现。
参考资料:
[关键词]能量流;低碳生产;指标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17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35-06
1 引言
工业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国家能耗产生的主要来源。DavidI.Stern[1]认为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必然要在充分工业化之后,才可能由服务业来主导国民经济。因此,能耗高的工业所占的比例不仅不会大幅降低,而且还可能升高。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原料生产和加工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钢铁工业也是资金、资源、能源、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钢铁行业在传统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钢铁行业连年来迅猛发展:图1显示,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产量有了数量上的飞跃,远远超越了美国和日本。至2010年,粗钢产量突破6亿吨,达到6.27亿吨,同比增长9.26%。这已经是我国粗钢产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的能耗水平也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图2显示了2002-2009年粗钢产量及吨钢可比能耗的变化趋势。
曲线显示,7年来我国的粗钢产量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的态势;能耗水平在2005年时达到峰值,随后随着环保政策的出台,政府监管的加强和企业自身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能耗呈现出下降趋势。但随着钢产量的不断上升和技术更新的速度有限,2006-2009年的下降速度放缓。根据工信部印发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8%,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低于580千克标准煤。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钢铁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降耗力度,同时控制碳氧化物的排放。
殷瑞钰院士曾提出,钢厂的3项主要功能分别是: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弃物的消纳、处理及再资源化[2]。能源转化的过程主要就是C元素随着能量的流动而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C元素以煤炭和焦的形式进入流程,以CO2为主的碳氧化物形式耗散排放,另一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进入钢材等最终产品[3]。在钢铁生产流程内部,碳元素经过了复杂的化学反应,例如完全和不完全的氧化反应、置换反应等。
C元素在整个流程中的运行与能量的运行轨迹是同步的。随着工序的推进,能量在流程中呈现出流动的态势,这就形成了钢铁企业的能量流的概念。
能量流(EnergyFlow)源于生态学,是指能量在区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内转变、转移与消耗的过程。钢铁企业中,各种能源介质沿着转换、使用、排放的路径流动,形成了能量流[4]。能源经过一系列加工、转换、改质环节到能源产品或排放物,组成能源转换过程;各种能源产品经过分配进入各个用户使用直到废弃物排放组成了能源使用过程[5]。本文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一种低碳生产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2 钢铁企业能量流分析
钢铁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有矿山开采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工序。其中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主要是铁前系统。按重点企业能耗工序平均值计算,炼铁系统三大工序——烧结、焦化、高炉炼铁,就占了吨钢综合能耗的72%左右。从世界范围来看,钢铁生产流程CO2排放量占到人类活动CO2排量的5%~6%[6]。其中高炉炼铁的能耗又位于各工序之首。图3展示的是2005-2010年间大型钢铁企业分工序能耗的分布状态。为了方便绘制,数据取以10为底的对数进行处理。由图3可以看出,烧结、焦化和高炉工序的能耗是最高的,轧钢处于第二阶层,转炉则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负能炼钢。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
2.1 分工序能量分析
在暂时不考虑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前提下,钢铁企业五大主要工序和产量、可比能耗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1所示。
首先,从表中可以看出,吨钢可比能耗与粗钢产量呈负相关,体现出大型钢铁企业的规模效应在能耗控制方面的效果;其次,吨钢可比能耗与5个主要工序能耗均密切相关,尤其是转炉和焦化工序的能耗对其影响最为明显。
在整个流程中,各个工序利用到的含碳原料和燃料不尽相同。根据国内某钢厂的年度能源平衡表提供的原、燃料消耗数据和国家计委能源所1999年的《能源基础数据汇编》提供的折算系数,各种类型的原、燃料及其他可燃气体对应的年度CO2排放量如图4所示。
本文用E(X,i)来表示能量流,其中X代表名称,i代表相关工序。
钢铁企业能量流的6大组成部分为:外部输入、前一道工序传入、本工序传出、系统耗散、回收自用、回收他用[7-8]。见图6所示。
E(in,i)——外部供应给工序i的能量,包括电力、燃料、热力、蒸汽等(kgce/t);
E(tr,i)——工序i从前期工序中接受的能量,包括化学能、热能等(kgce/t);
E(rs,i)——工序i回收自用的能量,包括燃料、热力和动力等(kgce/t);
E(di,i)——工序i处理工程中耗散的能量,包括机器运转消耗的热能等(kgce/t);
E(ro,i)——工序i回收并被用于其他工序的能量,包括蒸汽、热能和电力等(kgce/t);
E(ou,i)——工序i的产出品带走的热能和化学能等(kgce/t)[9]。
E(in,i)+E(tr,i)+E(rs,i)=E(di,i)+E(rs,i)+E(ro,i)+E(ou,i)(1)
其中,传入部分能量E(tr,i)来自上一工序的输出,而输出部分能量E(ou,i)是下一工序的能量输入。因此可以将能量传入和传出统一表达为E(i-1)和E(i).因此,有以下关系式:
E(in,i)+E(i-1)+E(rs,i)=E(di,i)+E(rs,i)+E(ro,i)+E(i)(2)
E(i)=E(i-1)+E(in,i)+E(rs,i)-E(di,t)-E(rs,i)-E(ro,i)(3)
E(i)=f(E(i-1),U(i),i)(4)
其中,U(i)包括两组变量,一组是E(in,i)和E(rs,i),它们使得本工序的能量数量上有所增加,为正向控制变量;另一组包括E(di,i)、E(rs,i)和E(ro,i),它们的增加使得工序的能量减少。
由分析可知,钢铁企业的能量流按照实际生产中的运转情况可分为6类,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又可以将这6类分别纳入几个不同的大类:从能源变化角度,可分为正向变量和负向变量两类;从能量流动角度,可分为输入型变量和输出型变量等。下一节将从能耗控制目标角度入手,建立基于钢铁企业能量流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
3 基于能量流的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3.1 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上节分析,本文将6类能量流变量对应于3大类目标:每个工序的目标是减少本工序的能耗,也就是减少E(i-1)-E(i),本文记作“目标1”,称之为工序能耗控制目标;钢铁企业能耗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节能减排”,也就是减少E(in,i)和E(di,i),本文称其为“目标2”,也就是系统节能减排目标;而有效达成这两个目标的手段之一,就是增加能源回收,也就是增加E(R)=E(rs,i)+E(ro,i),讨论中记作“目标3”,对应于回收利用目标。此外,由于企业的相关技术指标也会影响企业的碳排放量,因此选取8个代表性的比例指标,将他们也纳入到指标分析体系当中去,记作“目标4”。
详细的指标体系及符号表示见表2。
2.1和2.2节的分析表明,工序能耗对总能耗的影响非常明显:所谓工序能耗即对应工序的输入与输出能量之差,对应于I1;根据原、燃料CO2放散图的数据,可知原、燃料的用量和回收量对低碳生产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明显的,其消耗、放散和回收水平分别对应目标I2、I3和I4;另外,冶炼过程的铁钢比等指标对应于目标I5。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30个三级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对钢铁企业的低碳生产水平进行评价。其中,有18项指标为“负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小,对低碳生产的总目标贡献越大;另有12项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对总目标的贡献越大[9]。
3.2 指标权重确定
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架完成后,采用AHP方法对指标间的相对权重进行计算[10]。权重矩阵建立的主要依据是某钢厂2010年能源平衡表及2010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指标标杆值。
5个二级指标及对应的三级指标之间的权重矩阵如下:
判断矩阵构建完成后需要对它们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定矩阵的有效性。一致性判断结果如下表所示。一般认为,该指标值小于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11]。可见以上5个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要求。
根据权重矩阵,计算可得如表10带权重的指标体系:
由表10可以看出,相对于一级目标,I4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指标,即能源的回收量对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作用最为明显;技术相关的比例指标和原、燃料消耗量对低碳生产的作用基本持平;工序能耗和煤气放散率对低碳生产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相对于二级指标,影响最为显著的5个因素分别为:转炉能耗、外购电力消耗量、焦炉煤气放散率、回收焦炭量和炉外精炼比。
4 结论
本文从能量流分析的角度入手,以钢铁企业为例建立了大型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从工序能耗、能量输入、能量耗散、能量回收利用和能量相关技术指标5个方面进行了构建,与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流动状况彼此对应,密切相关。结果显示,能量回收再利用的理念与相关技术是低碳生产的最关键影响因素,也是在绿色环保理念下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的最有效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ISDavid,CutlerJClerelond.EnergyandEconomicGrowth[C].RensselaerWorkingPapersinEconomics,2004.
[2]殷瑞钰.钢铁制造流程的本质、功能与钢厂未来发展模式[J].中国科学:E辑,2008(9).
[3]郑海峰.钢铁企业主要C素流和能量流的研究及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6.
[4]蔡九菊,王建军,张琦,等.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1).
[5]王建军,蔡九菊,张琦,等.钢铁企业能量流分析[C].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05.
[6]徐匡迪.低碳经济与钢铁工业[J].钢铁,2010(3).
[7]王建军,蔡九菊,张琦,等.钢铁企业能量流模型化研究[J].中国冶金,2006(5).
[8]陈春霞,王建军,孙飞飞.钢铁工业工序能量流分析[C].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07.
[9]傅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
关键词:质量;控制;精品工程
近年来,我市随着中心城市精品城市步伐不断加快,对基础建设工程的要求愈来愈高,商贸、办公、居住的楼房以及道路建设市政工程作为精品城市的细胞,势必要打造成精品。只有基础工程精品了,整个城市在科学布局之中,配之以生态发展、科学管理,才能建设出理想的精品城市。我们公司的宗旨是:雕凿精品工程,确保用户满意。我们在所施工的发展大道北延段上做了最好的样板工程,连续获得了“宿迁市文明工地”、“宿迁市优质工程”、“江苏省市政示范工程”。为今后的多创精品工程探索了有益的经验。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科学规划,周密设计,确定目标,形成共识
该工程一中标,就被本公司确定达到市优标准;力创省优标准;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为此,项目部一进场就制定了内部人员有关职责制度,建立了严谨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人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制定了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成本、组织、环保等施工措施,并引进了现代项目管理先进理念、严格按国际标准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全过程监控,使质量、进度等控制在设定目标之内。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项目部办公地点、民工宿舍区等临时设施、施工围护,交通疏导、劳保用品、现场安全标志、文明施工标语等,我们都给予了很大的投入。设立宣传栏,将各种保障制度、责任公开,接受监督,并不断报道好人好事;施工范围设围护栏围护,悬挂安全文明施工标语及安全标志;设立专门的交通疏导小组,实行规范管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明的工作氛围。
三、做好事前控制,事办功倍
加强事前控制,消除安全隐患,这要等到次品出现后再做处理,甚至返工要明智得多,且事半功倍。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所受到影响质量因素较多,出现问题的频率也较大,针对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要制定好预控办法,使之消除于萌芽状态。市政道路工程常见的质量控制要点有:软路基处理,多合土含水量,路床及路基压实度,路基弯沉值,路面砼强度,地下预埋管线;雨污水管线基础、高程、抹带质量,各种检查井砌筑及回填料压实度。
我们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开工前严格审查施工队伍的人员、机械及管理水平等技术资质;按程序做好图纸会审及施工方案审查;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工棚搭建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好原材料、半成品及机械设备的选型和质量关;做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对商品砼供应商、材料检测单位等的资质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坚决把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及人员队伍清除出去;在开工前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还特别召开了“安全、治安、防火交底会议”,把安全生产的精神传达到每位管理人员、施工员及现场操作工人,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及时调整方案,保证措施落实
(一)质量方面
1.知难而上,严把工序关
该工程地质条件差、技术复杂、工期紧、变更多、设计出图严重滞后等,均给施工带来困难。工程地处骆马湖区,路基处在砂塘处,对于这项困难项目部人人查阅大量的资料,克服种种困难,把工作做到实处,坚持24小时轮流坚守工地指挥施工,及时解决和纠正现场出现的问题。每道工序坚持四级验收制度:施工队自检后,才上报监理验收制度。此外,当班人员交班前做好详细记录,重要事情在记事板上提请下一班当班人员注意处理,从不轻易任何一个细节马虎敷衍过去。
2.遇事多协调,提高工作实效
经理部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工地例会,总结上一周安全文明施工及质量、工期等方面的情况,并布置下一周的工作安排;在关键工序及工期安排较紧张时,每天晚上增加一次碰头会,同时对重大技术问题多与监理、业主、设计及相关单位沟通、商量,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例如,本标段处于砂塘地区,地质情况变化大, 我们提出必须对具体的软基处理方案,得到了各方认同,提高了工期。
3.正确处理好工期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虽然该工程工期要求十分紧,但是我们十分清楚质量和安全才是精品工程的保证,我们并没有为了赶工期而放松质量;相反,更加狠抓了质量和安全。在合理工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管理,合理调配好机械和劳动力,分三班作业,把计划细化到每半天。例如: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原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劳力、机械设备投入,注入足够资金,保证施工需要,明确目标控制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分析各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确定并遵守循环作业的要求,安排各工点水平推进、立体交叉作业。我们坚信,有好的质量才是取胜的必要条件。
(二)安全文明生产
经理部人员深深体会到安全生产是质量取胜的重要后盾,没有安全生产,就无从谈及质量问题。因此,在安全文明方面,首先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明施工分项施工组织设计;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经常检查、工序衔接、交接中的检查评定及定期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对所有工人、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组织安全知识测验;特殊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规范工地文明施工形象,材料设备堆放整齐,所有人员进入工地统一戴安全帽、挂胸卡,养成使用工地“三保”习惯;对现场发现的屡教不改、违反有关处的文明施工规定的行为进行不定期的稽查、罚款;针对本标段地处各种地下、架空管线密集及桥高较高的特点,制定了专门的《管线保护方案》、《高压线下安全施工方案》等,把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五、科学管理,科技创新,确保精品工程
为了确保该工程创出精品,也为了更好地满足业主要求,加快施工进度,还为了不断提升自己,持续改进创新,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根据实际调整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取得明显效果,主要措施有:
1.路面底基层是道路的主要承重层,底基层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铺筑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
我们在路基施工中,采用新的碾压方式,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本工程投入使用的碾压设备有:振动压路机、二轮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碾压方式采取钢轮静压、振压以及轮式碾压等不同工艺组合进行,以求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下面先进行单一碾压工艺情况分析:
(1)静压
静压过程仅表面受到压力。
(2)振压
振压是静压力和振动的组合。
(3)轮式碾压
采用轮式碾压,接地压力重叠。前次压实的区域支撑着正在压实的区域,保证更高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由上述分析可知,采用新的组合碾压工艺,相互弥补了不足,是能达到最佳压实效果的。
2. 路面基层也是道路的主要承重层,基层质量的优劣也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铺筑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
通过该工程二灰碎石摊铺技术,我们专门成立了QC小组,对怎么样提高二灰碎石的摊铺率,最终达到质量过硬、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目的进行科技攻关。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随着地下工程的大力开发与利用,地隧的专业化程度和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而地隧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得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⑴教学内容问题:教学内容是本科的压缩版,按照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就业针对性,重理论内容的学习,轻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专业技能薄弱,就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⑵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与工程实际结合少,能力训练少,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善于知识的运用与迁移,工程应用能力薄弱,就业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差。
⑶教学环境问题:单一的校内教学环境,缺乏职业氛围营造,缺乏对工作环境与工作岗位的认识,对企业文化了解不足,导致学生就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缺乏安全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学生职业素养薄弱。
工作目标与思路
要加强专业建设,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创新“工学交替”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等。通过改革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建设中,不断吸纳企业文化精髓,更好、更多地培养铁路工程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校企人才供求的无缝对接。
实施方法与过程
1.深度融合,建立“四级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依据行业企业特点,建立与企业之间科学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保障。按照“互利双赢、职能对接”的原则,依据企业三级管理的机构特点,与合作企业建立了“四级对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即专业系部与集团分公司紧密对接,共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共商专业建设方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部校企合作办公室与合作企业工作站加强联系,确保了校企之间的纵向和横向顺畅交流,共同对现场教学、实习实训学生进行考核和管理,推进实习、培训、就业等工作。企业及时反馈对专业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为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及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合作,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双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和教材编写等方式,实现了结对帮扶、互通有无,共同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学院授课,教师顶岗锻炼,带岗工作,形成了有岗位、有待遇、有项目、有任务、有考核、有监控、有效果的教师与企业人员对接交流机制。这样,建立了学校与企业在纵深方向的互动与合作,从机制上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保障。
2.校企互动,构建“学校工地、项目贯穿”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隧道与地铁项目施工特点及其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学院“两段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分段的节点,形成更加适应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需求的“学校工地、项目贯穿”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学校工地、项目贯穿”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双方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合作育人,不仅实现了“工地变课堂、师傅变教师、学生变员工”的转变,同时实现了“德技双修”,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3.校企共建世界唯一高速铁路隧道实训基地,营造真实职业文化氛围
校企共建了时速200km、断面1∶1的具有“企业文化氛围”的高速铁路隧道实训基地,并配套建设了相关的实训室。按照实训项目对接工艺流程、管理制度参照生产制度、氛围营造对接施工现场的要求进行实训室内涵建设。完善了实训室与基地日常运行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了基地、实训室的实训项目任务书、指导书、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在形象宣传、图牌展示、安全警示标语、励志标语和安全设施等方面,将企业文化引入实训基地(实训室),营造了真实的职业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4.深入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任务,适应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受到了高职界的普遍认可。地隧专业遵照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隧道、地铁施工与维护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按照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这一流程,构建了基于隧道、地铁施工与维护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实现了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对接。
5.系统设计,实施“项目贯穿、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被职业教育广泛采用,但普遍的做法是各学习领域的载体选择自成体系,相互独立,缺乏密切联系,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不够。因此,在专业层面进行项目载体的系统设计尤为重要。经过认真筛选,地隧专业选择了两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作为载体,以完成典型项目为目标,以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对各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如在《工程地质》课程中,要求完成该典型项目的工程地质特性分析;在《工程识图》课程中,要求完成结构分析;在《隧道施工》课程中,要求拟定施工方案、编写作业指导书等。各学习领域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重构课程结构,划分学习情境。这种在专业层面实施的“项目贯穿、任务驱动”式教学,确保了各学习领域的有机衔接与相互支撑,使各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6.适应工期,推行“段能力递进”教学组织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组织上合理安排,使教学组织模式与项目工期相适应,才能做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隧道与地铁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一旦开工,则不受季节与节假日的限制,一年四季连续循环作业,这为工学结合教学组织安排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实施“段能力递进”教学组织模式,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等四个阶段进行培养,每个阶段学习都是在校内和工地两个课堂交替完成,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实现了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双育人。
突出成效
1.深度融合,创新建立“四级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以“四级对接”校企合作机制为保障,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合作关系,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了实处,不仅实现了“工地变课堂、师傅变教师、学生变员工”的转变,同时实现了“德技双修”的育人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
2.校企互动,构建“学校工地、项目贯穿”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校工地、项目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互动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组织、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下现场锻炼、工地课堂建设、学生实习等方面体现企业的作用,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渗透企业文化。培养的专业人才与隧道、地铁一线岗位任职标准“无缝”对接,以典型项目为载体贯穿教学始终,强化能力培养,使学生提前适应了工作岗位,毕业后90%以上都可以直接上岗,减少了岗前培训环节。同时,该人才培养模式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3.校企共建世界唯一高速铁路隧道实训基地,营造真实职业文化氛围
校企共建了时速200km、断面1∶1的具有“企业文化氛围”的高速铁路隧道实训基地,该基地获得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各1项,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对接,增强了专业生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结 语
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接轨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影响着专业和学校的发展。地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好地实现了校企人才供求的对接,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生命力,尤其是在突出成效建设方面,为其他土建类专业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12期,第34-36页。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4期,第66-70页。
[3]徐建平:《创新体制 建立机制 优化管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4页。
[4]李海宗、陈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3期,第13-15页。
[5]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第52-54页。
[6]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5-10页。
[7]王怡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2期,第13-14页。
[8]李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话题》,《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年第4期,第3-7页。
关键词:水利水电 施工进度特点原则建议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兴水利,除水害”,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下,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优化资源配置,采用节约式开发,尽量发挥每一笔水利投资效用,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选择最优方案,以降低建设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水利水电工程进度控制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进度进行管理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需要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首先要构思,对进度作总的设想,确定各项目的性质、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需要考虑如何去做,既要选择适当的方案(决策),制定规划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再次是及时组织实施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等进行控制;最后是对完成的任务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效果,进行总结。
一、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
1、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费用高、价格波动大。
2、水利水电施工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需要反复比较论证和优选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石方爆破,隧洞开挖,水上水下和高空作业多,必须十分重视施工安全。由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项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培养和派出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组建技术和管理实力强的项目部,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原则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分解原则。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组成复杂,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较多,为了有利于各方建设主体制定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对建设进度目标控制,必须将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进行分解,建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体系。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分级控制原则。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分级控制就是按不同建设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时间对建设总工期(或施工工期)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级控制。
3、建设进度与投资和质量的协调控制原则。如前所述,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与投资和质量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实施控制时,必须兼顾建设投资目标和质量目标。只有当对建设进度目标、建设投资目标和建设质量目标进行统筹协调时,才有可能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投资)、最快的建设速度(进度)和最佳的产出效果(质量),多快好省地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三、浅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的原因
充分分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的原因,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和优化水电工程的进度。所以,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的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点的论述。
1、施工的技术含量
水利水电工程选择的施工地点大多是在远离城市中心,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偏僻的农村,江河流域,或者是山涧峡谷地带等等,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质变化都比较大。在这些地区施工,除了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如果没有高含量的技术水平,来应对在施工过程中各种突发的技术问题,就有可能延误施工进度,水利水电工程就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2、自然环境变化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大,施工地点比较特殊,场地狭窄,很可能会造成道路拥堵,与此同时,施工地的天气变化和地质情况等,这些原因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自然变化莫测,在施工过程中,很难预测即将出现的天气情况,所以,即使是全面考虑,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时刻在变的自然因素。
3、施工过程的合作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由于它的规模大,时间长,施工环节杂而多。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各个环节非独立施工,而是环节交错,如施工前期的围堰清淤和土方挖运,施工中的河底防渗和河底清淤等都是交错进行的。所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配合不紧密,势必妨碍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4、资金周转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浩大,技术要求高,动用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要多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整个工程将会被迫停工,影响施工的进度。
5、施工的统筹安排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受到季节变化因素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施工的工期和进度尤为重要。施工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施工条件,熟悉施工环境,掌握施工技术,合理协调施工环节,准确预算施工所需的资金,科学的安排施工工期。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工期长,施工环节多而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人员多等各种原因,如果施工设计的统筹安排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工程的延期。
6、工程事故
水利水电工程的参与人员较多,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施工过程中,忽视操作的安全性,容易造成工程事故。每次事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财产损失,施工环节重新调整,人员重新安排,都会阻碍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四、有效控制水利水电施工进度的意见与建议
合理的控制水利水电施工进度,将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通过上述对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的原因的分析,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如何有效的控制和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进行了如下的论述。
1、合理的统筹计划施工进度
施工人员是整个水利施工工程的核心人员,合理的安排整个工程的相关事务,有利于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期,要对施工地点的施工条件、自然环境,还有整个工程的规模,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人员的安排等方面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确保进度目标的完成。
2、定期检查施工进度
理论结合实践,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分析实际的施工进度与工程计划进度的差距,不断完善工程计划。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天气的状况,合理的调整施工的进度,以避免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工程的延期。要定期开展领导协商会议,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杜绝由于审批决策环节拖沓造成延误工期的现象。落实贯彻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进度的变化,定期审查施工进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
3、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在施工的准备工作中,施工人员要合理预算工程所需的资金,充分分析需要资金的关键环节,从整体上把握资金的流向,储备一定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防止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出现。同时,还要了解市场周期的变化,适时购买所需的物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员工薪资方面,根据劳动工资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和岗位工资制度等。
4、加强施工安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参与人员较多,素质不一,所以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的培训,各参与单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流,预防工程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施工环境的安全,比较危险的地方尽量减少人工施工。在较为显眼的位置放置安全警示标语,提醒操作人员重视人身安全和操作安全。
参考文献:
[1]具杏祥.论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及施工措施.广东科技,2008,(6).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路越来越多,对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加强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因此,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公路是当今社会主要使用的,也是运用最多,遍布最广的,从一个地方的路就可以看出该地方的发展水平,所以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土质路基包括路与路堤在内,其主要的基本操作是填、挖、运,虽然条件比较复杂,但是工序比较简单。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是户外作业,其施工不仅受天气情况的制约而且施工时自然条件也差,运输不方便,给施工队伍的物质设备的带来供给困难。因此在这种复杂情况,为了保障公路路基和路面的工程质量,并且实现高效、安全、快速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且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就是该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管理。针对目前情况而言,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专业且稳定施工团队,配有优良的机具设备和相应的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精英,建立和健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等,这是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公路工程质量的必经之路。
我国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面临的问题
我国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包括施工管理方式、公路施工特点、从业人员等三方面的内容,接下来就从各个方面详细分析一下。
我国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方式落后,不能适应公路施工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任务繁重,工期紧张,导致很多常规问题要用特殊的方法施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同时我国疆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增大了施工时的复杂程度。但是,我国公路施工的管理方法还很落后,属于粗放式管理,不能满足现阶段公路施工的要求,经常因管理不当而耽搁工程进度甚至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由于公路施工范围广、路线长等原因,经常导致地质勘查不准确、或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致使一些设计阶段的计划无法执行,必须更改设计方案。设计变更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使工程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要求管理人员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协调各方,保证工程正常有序的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一味的强调施工进度,不按照程序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也有很多监理的责任心不强、监管不严,对承包人的违规行为没有给予有效的制止,导致我国现阶段公路施工方面秩序混乱。在公路路基路面及其他方面的施工中,大量存在着先开工后报告、先检验后有检验报告、不按规定频率检验等违规行为。
中国公路施工中没有健全的资料管理体制。很多承包人没有资料管理的意识,缺乏资料管理的经验,认为资料可有可无,对施工没有影响,许多资料都是临时做好的,与工程实际情况脱节严重,资料的真实性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企业的自检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没有自检或者是企业自检不合格的情况下,监理工程师可以拒绝企业的质检签字要求。但是在工程实际中,很多承包商并没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具备一定资质的自检人员,自检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情节更为严重的承包人不经自检便直接报监理检查。
提高公路施工管理质量的方法。
在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和整体质量外观质量。所以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中既要保障工程的质量也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其管理要做到科学管理,所以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工述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
为了使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应在开工前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并落实岗位职责。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与技术规范操作。对员工进行教育指导,提高员工素质,全体员工持证上岗、挂牌作业。做好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管理具有的系统性、及时性以及受合同管理的制约和指导的特点。在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突发事件,尤其是结构复杂,地质多变的工程。因此,技术管理对施工中突发事件必须反应敏捷,及时准确的处理好;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施工隐患也必须周密思考、及时解决;对安全隐患的技术处理更要及时和准确,才能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的即定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审好图纸,坚持按图进行施工;②、优化并编制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③、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公路路基路面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施工;④、及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施工的进度,确保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能按期完成;⑤、仔细做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和施工记录;⑥、把施工资料做好,保障能和路基路面的施工进度相同。
为了提高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质量,在施工单位中标以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分别建立起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处、专业工程施工队等部门。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第一负责人,质检负责人作为工程质量管理各项事务的全面负责人,质检处负责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同时在工地上建立起质量检查组、资料管理组和工地试验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工程施工处的各处长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第一负责人,具体的质量检查工作由工程施工处的质量检查员负责; 专业工程施工队每个队长作为各自施工队的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各队的质量检查工作由各队的质量检查员完成。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制度并注重实施,层层落实; 同时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使整个施工过程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井井有条,有章可循。
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的工述管理很重要,如果施工的工述没有管理好,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手忙脚乱。路基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路基土的控制、压实度的控制和强度控制。路基一般要选用回弹模量高、塑性指标小的土修筑,当路基土的力学性质不满足要求或路基施工受到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时,一般采用石灰稳定路基土或掺加粒料的方法使土的力学性质满足要求; 压实度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土的含水量,使土的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附近,在压实土的时,要注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压实工具,分层压实,并注意保护土壤不受雨水的淋湿,不要让土的含水量发生较大变化; 强度控制的重点是压实度和弯沉值,当二者均满足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安全管理。生命是可贵的,安全施工是公路建设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必须要作为文明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公司、处、班组建立了三级安全组织,在施工现场重要部位、重要场所都必须设置了安全标牌、标语,且设置了安全监督员,配备了消防器材。施工单位要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此外,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总之,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管理的目标就是在确保合同规定的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路基路面的施工成本,使施工达到利润最大化。
结语: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要有好的管理方法,还要有综合全面的管理技术水平。虽然修建公路耗资巨大,但是公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小露.浅谈施工管理的科学方法[J].山西建筑.2010(05)
[2]陈玮.浅谈道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06)
关键词:水泥注浆:加固:污水坑塘砂砾填筑
河北省保定至沧州保定段高速公路B7合同工程,该工程位于留史庄附近,地处平原区,该区地层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黏性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大多埋深在地表下1.00m左右。该项工程K47+220~K47+520段因附近印染厂常年污水排放,水位较深,1#坑8m,2#坑4m,3#坑3.5m,原先回填采用砂砾填筑,将污水排放至路基两侧范围,这样容易对路基工程产生不均匀沉降及横向位移等不良后果,影响到以后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
1 加固机理
灌浆就是要让水泥浆液在周围土体中通过渗透、充填、压密扩展形成浆脉。通过钻孔向土层中加压灌入一定水灰比的浆液,一方面灌浆孔向外扩张形成圆柱状浆体,钻孔周围土体被挤压充填,紧靠浆体的土体遭受破坏和剪切,形成塑性变形区,离浆体较远的土体则发生弹性变形,钻孔周围土体的整个密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灌浆的进行,土体裂缝的发展和浆液的渗透,浆液在地层中形成方向各异、厚薄不一的片状、条状、团块状浆体,纵模交错的浆脉随着其凝结硬化,造成结石体与土体之间紧密而粗糙的接触,沿灌浆管形成不规则的、直径粗细相间的桩柱体。这样从而相互共同作用起到控制沉降、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渗透注浆是指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各种阻力而渗入土体的空隙和裂缝中,在注浆过程中,地层结构不受扰动和破坏的注浆形式。
灌浆材料采用粒状浆液,即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矿物成分主要有4种: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此外,水泥中还含有少量氧化铁、水和游离石灰。铝酸三钙是快凝物质,能放出较大的热量。铁铝酸四钙的凝结速度也较快,但释放的热量比铝酸三钙少。硅酸三钙几乎在7 d龄期内就能得到全部强度。硅酸二钙的凝结速度则极慢,释放的热量也很低。
影响强度主要因素为浆液浓度,也即浆液的起始水灰比。由于地下水位高,经大量工程实践证实,水灰比在1:1.5~1:2为最佳范围。
2 注浆工程布置
(1)注浆工程长度布置于路基边缘填方扩散坡之内。宽度为路基边缘3m范围以内。
(2)注浆孔深度为路基顶面至砂砾垫层底部,延伸至原地面以下0.5m。
(3)注浆孔平面布置:孔距1.0m,梅花型布孔。
(4)注浆孔孔径设计为φ≥75mm。
3 施工工艺
3.1成孔
注浆孔成孔才用G2-A油压钻机潜孔锤,回转钻进,空气排渣法钻探工艺完成2#、3#坑,注浆孔施工,跟据地质情况1#坑成孔难度很大,选择金刚石钻头取芯或结合水泥浆多次速凝护壁法成孔。
3.2主要机具设备
XY-1型油压钻机2台,G2-A型钻机1台,空气压缩机(9m3),10kW发电机组,桶式水泥浆搅拌机2台,20kg/cm2注浆泵2台。
3.3封孔
成孔后,插入打好注浆小孔的钢管(φ25mm),小孔采用人工钻眼,小孔孔径φ0.5cm,小孔间距20cm,钢管长度应超出钻孔深度0.5m,以便于下道注浆工序的顺利操作。
封孔采用水玻璃、水泥干粉拌和液,在注浆管与孔壁之间先塞人预先团好的牛皮纸团,用铁条将其涌入,深度控制在设计深度,然后用黏土少量封填捣实,最后倒入水玻璃、水泥干粉拌和液,由于拌和液为快速凝固体,大约10min左右即达到封孔效果。
3.4注浆浆液
注浆浆液采用水:水泥干粉=1:1.5~1:2的较浓浆液,即速凝添加剂(水玻璃、三乙醇胺),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灌浆量及灌浆效果及时再作调整。
3.5注浆
根据地层及1#污水坑回填情况,采用三次注浆:
(1)将水泥浓浆液加人速凝剂(水玻璃、三乙醇胺、石膏)使其在30min凝固,并按其计算量注入孔内。
(2)注入普通水泥浆至设计压力持续10min~20min后停泵。
(3)待停注浆10h后补充孔内浓水泥浆至满为止。
注浆采用可调压力注浆泵,注浆压力原则采用静压注浆,即采用小泵量、小压力,控制在5kg/cm2~15kg/cm2范围。因为泵压过大将会产生地基土或路基填土的劈裂,进而形成劈裂通道,反而影响了注浆效果。
3.6特殊情况下的技术处理措施
(1)在灌浆过程中,发现浆液冒出地表即冒浆,采取以下控制性措施:①降低灌浆压力,同时提高浆液浓度,必要时掺砂或水玻璃;②限量灌浆,控制单位吸浆量不超过30L/min~40L/min或更小一些;③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即发现冒浆后就停灌,待15min左右再灌。
(2)在灌浆过程中,当浆液从附近其他钻孔流出即串浆,采取以下方法处理:①加大第1次序孔间的孔距;②在施工组织安排上,适当延长相邻两个次序孔施工时间的间隔,使前一次序孔浆液基本凝固或具有一定强度后,再开始后一次序钻孔,相邻同一次序孔不要在同一高程钻孔中灌浆;③串浆孔若为待灌孔,采取同时并同灌浆的方法处理,如串浆孔正在钻孔,则停钻封闭孔口。待灌浆完后再恢复钻孔。
4 施工组织
本工程的施工管理采用项目管理法,设置1名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面管理。
各钻进注浆组设组长1名,负责其小组的生产组织,每钻组设置技术人员1名。主要负责其小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也即负责实施完成设计文件中的各项技术指标。
根据本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将组织钻机3~5台。
5 质量保证体系
本注浆工程,根据工程目的、地质情况等,主要质量环节为成孔—封孔—配浆液—注浆。其中,封孔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如若封孔失效,孔内浆液处于无压状态。加固地基土的目的将无从实现。
为此,本公司在每个钻组将设置有经验的专门人才指导封孔工作。
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办法,设置项目技术负责1名。质量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负责、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以下为具体措施:
(1)工序管理措施。工地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指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做好事先指导,中间自检,最后审查。配专职质检员,按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施工,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2)钻孔一定要达到设计深度,钻孔应垂直。
(3)放孔要准确。
(4)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
(5)严格控制注浆量、水灰比。保证灌浆效果。
(6)严把材料关,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
(7)技术人员应把好成孔、插管、封孔、注浆关,并如实做好记录。
6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本公司一贯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思想、职工上岗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机班长负责每班安全生产;现场用电及电器应有专职电工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夜间施工设置照明设备,由专人值班管理;在现场设置安全标语牌;严禁酒后上岗;工人上班需戴安全帽;勤检查、勤维修,把一切不安全因素尽量排除。
7 结论
(1)注浆技术加固软路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上是好的,对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2)注浆技术的关键是注浆压力的选择和控制、浆材配比和注浆工艺。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施工控制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安全与质量是相辅相存,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说,安全离不开质量,质量离不开安全,尤其是会影响到千家万户自身利益的建筑业,安全问题更成为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实施,这不仅是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前提,还是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更是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安全生产出现差错、出现问题,那整个建筑的质量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2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1) 加强对安全隐患的分析。
施工企业当投标成功以及建筑施工图确定之后,就开始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对象、周围环境、地质情况、企业技术装备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水平等,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操作规程等,通过工程管理人员的认真分析、梳理,尽快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但是,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重视施工质量的方面,对于安全施工方面却很少提及,这就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源头上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工作对整个工程安全方面了解不彻底,分析不严谨,应急方案草草了事,出现边施工边出问题,边施工边整改,造成施工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落实,影响企业经济的最优化。因此,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就要对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安排、部署,严禁边施工,边整改,广泛征询各方面管理人员及专家的意见。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这就要求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项目施工中按时到岗到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巡视力度,对违反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对严重违反安全的行为,及时上报给项目负责人,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当然,要抓好安全施工,必须要重视责任的落实。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上至公司总经理、下到工地管理人员、安全员的清晰明确的层级管理制度,根据制度的责任,确定好每一位人员在施工工作中的岗位和职责。
3) 消除对安全有影响的设备。
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该更换的设备要更换,该淘汰的设备要淘汰,安全管理资金投入要有保障,积极的采用适合工程项目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近几年,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和“三相五线制”,为预防施工现场的触电事故,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要进一步淘汰施工中安全存在隐患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特别是对于预防高处坠落和起重事故的设备要认真落实检查制度,加强检查频率,做到万无一失。对于危险系数比较大的作业工种,应该采用自动化或者机械化的方式取代手工操作,进一步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将建筑作业事故降到最低。
4) 建立应急方案。
建立各级应急领导组织机构,细化领导小组成员的职权范围,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在工地办公现场公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通讯联系电话。遇突发安全事故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相关负责人。施工现场还必须配备应急救援物质和各类器材,在突发安全事故时,有机械设备能提供,争分夺秒,尽量将安全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果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和破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会同相关单位采取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防止影响或破坏的进一步扩大,险情重大的应全力施救,并争取社会救助。应急处置后复工前,应查明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和加强措施,有效控制危险源,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3 建筑安全施工控制的技术手段
为了减少和预防事故造成的损失,建筑工程安全操作都应该按照规范进行。
规范脚手架的搭设,要设置首部固定,补全和纠正横向扫地杆。对脚手架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安全建筑规范,严禁毛竹、钢管进行混搭。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安全、可靠。在架体设计中,应根据建筑平面形态和尺寸实际排布架体立杆,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保证架体的稳定性。架体必须立面全封闭和内封闭,立杆设置要满足结构要求,禁止使用劣质钢扣件和劣质管材等,卸料平台要单独设置。
在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和搭设中,高度重视支撑结构搭设的稳定性。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要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要重点检查钢管、扣件、可调托撑的材料性能。支撑基础应满足承载力,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底座位置应正确,立杆底部应设纵横向扫地杆。立杆间距应符合要求,特别是超重梁板下立杆。模板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严格惩处钢木混支、违规拆除支撑模板系统。严管和重视高支模的拆除与规范搭建。
在临边洞口防护和基坑开挖中,进一步加强对基坑周边和基坑的检测,按照规范定时定频率监控,并做好记录。
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加强采用TN-S 系统,保证专门的保护零线被电力设备使用,落实好“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重视总配电房的设置规范,使用合乎标准的配电箱。自备发电机组电源容量必须经过计算,满足工地的使用要求。自备发电机组电源必须安装同期装置,并与外部电源做好连锁防护,如通过双向分断开关来确保单一电源供电,防止两个电源同时接入或将发电机组发的电送到电网。正确进行配线与现场的配电线路布置和规范。
加强懂技术又懂理论、持证电工的培训,重视现场的施工工具和器械的维修和保养。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使用与状态,尽量的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期限。
安全警示标语和装置要布置齐全,在重要的、醒目的地方设置好安全标示牌,施工现场和现场防火的标牌设置也要重视。通过工地宣传栏及标牌,加大文明施工的观念,做到现场封闭管理、排水系统顺畅、材料堆放整齐及材料标识清晰、硬化通道以及场容场貌干净整洁,建筑工地生活区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提高居住舒适度。
4 结语
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入手分析,分别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与建筑安全施工控制的技术手段两个大的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动态、严峻的管理工作,同质量标准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样会赋予新的历史内涵。特别要抓好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理论研究,通过科技攻关,解决影响全局的重大技术关键课题,以技术创新改善我国安全技术落后的状况;关注科技创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字:土方开挖基坑支护降排水雨季施工
1.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东南路\幸福花园旁,是丽水城市花园的3期项目之一。该工程西南侧为已建楼,中庭地下室紧邻楼栋,场地狭窄,土方开挖时对相邻建筑物影响较大,边坡支护尤为重要。
1.2总体施工部署
1.2.1质量目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合格,争创优良工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
1.2.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现场施工期间,现场安全文明达到市“安全文明优秀示范工地”标准。
1.2.3工程投入物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白石灰、反铲式挖掘机等。
1.2.4劳动力计划:按工程施工阶段来投入劳动力的使用情况。
1.2.5工艺流程:建筑物定位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沿石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 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 清底验槽
1.3建筑物定位
先根据建筑总平面图给定的坐标将拟建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4#楼的正负零标高在地面上确定下来。再通过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轴线控制点将外墙轴线的四个角点用木桩标设在地面上进行定位。
1.3.1放线
建筑物定位后,根据基础的宽度、土质情况、基础埋深及施工方法计算基坑的上口挖土宽度,拉线后用石灰在地面上画出基坑开挖的边线。
1、3、2坡度确定
基坑边坡坡度=H/B=1:m,m称为坡度系数。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施工工期地下水位、坡顶荷载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根据《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和施工条件确定基坑边坡的坡度为1:0.5。
1、3、3验槽
基坑开挖完毕并清理好后,在垫层施工前,项目部负责人会同勘察设计、监理、业主、质量监督部门一起进行现场检查并验收,验收时要确保每一个验收的主要内容完成并达标。
1、4 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工前组织全部进场人员学习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及地质状况,对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学习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完工后,进行严格自检,不合格者坚决返工。
土方开挖分项工程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注意事项: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其开挖原则以及施工过程中须达到的要求。
1、5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安全保证体系。开工前组织全体进场人员学习安全知识,进行安全交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整改,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2、深基坑支护方案
2、1工程地质条件: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其施工要求安全施工。
2、2施工准备:
2、2、1、劳动力计划:工程施工量来分配各项劳动力。
2、2、2、技术准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程》,明确施工方案,熟悉施工顺序,协调各工种之间关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万无一失。
2、3基坑支护施工:
2、3、1施工工艺:根据现场施工要求进行各项施工,并确保按施工的顺序进行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有效地指导施工,修正施工参数,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现场情况的复杂程度,施工程序可适当做调整。
2、3、2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如下图示:
2、3、2、1土方开挖
喷锚网支护工程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在施工程序上为边开挖边支护,分层开挖,分层支护,挖完亦支护完,所以,要求土方开挖必须和支护施工密切配合,使挖土进程和喷锚网支护施工形成循环作业。
2、3、2、2修边坡
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都使用机械进行大开挖,机械开挖后,断面不一定符合施工要求,需要进行人工修整,要求断面平整,为后续工序提供便利。
2、3、2、3安装锚管与注浆
A.注浆锚管按制作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制作,见图
锚管详图
注:钢一端制成桩尖状,在管壁上@500呈梅花形开设小孔,在钢管外壁每设角钢倒剌。
B.根据设计要求的平面位置,选择合理的机具。
2、3、2、4坡面钢筋网
当坡面人工修好后,挂坡面钢筋网:钢筋网采用ф6.5圆钢筋现场编制,间距为@250mm×250mm双向,与锚管端部紧密绑扎,并用加强筋和井字架将锚管与钢筋网焊接固定,以增强其整体刚度。
2、3、2、5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32.5R的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粒径不大于2.5mm的中粗砂,石子采用粒径小于15mm的米石,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米石=1:2:2.5,水灰比为0.45-0.5,充分拌和均匀,拌和的灰料要随拌随用,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保证喷射质量,提高功效,混凝土必须覆盖住钢筋网。
2、3、2、6注浆压力注浆:这是喷锚网施工工艺的关键,也是决定边坡稳定与否的关键。必须注意其压力注浆前、注浆时及注浆后的事项,注浆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2、3、2、7地下水处理措施:
在基坑周边应设置排水沟和做成水泥地面,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坑土体,在坑壁上设置泄水孔,坑底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确保安全施工。
2、3、2、8注意事项:
A.边开挖边支护工艺的加固工程,应把土方开挖分为两个阶段,并分层分段作业。
B.地表水与渗水处理,避免边坡上部的水浸入边坡或流入基坑,设置数个集水井,并注意把作业面的水导入井内,抽干。雨天更要及时排除积水,减少基坑的浸泡时间。
2、3、3现场基坑变形监测:
基坑的环境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和及时指导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监测内容包括坑外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坑外土体沉降监测、附近居民房沉降监测还必须注意其监测频率,观测周期,观测记录及整理内容等。
2、3、4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特别是在软土地基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为做到有备无患,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应急措施:较差土质的局部剥离坍塌的处理、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裂缝的处理、坑底局部管涌、突涌的处理、在现场准备应急抢险物资、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工作。
2、3、5安全生产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及安全奖惩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及安全目标、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贯彻三级教育、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器材的配备等进行保护检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基坑边设临时围护栏杆,张挂警示标语,并经常检查基坑的牢固性。
2、3、6质量标准:须达到各项施工规定,如:设计强度、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喷射混凝土、土钉注浆。
3、深基坑降水方案
3、1基坑降水方案的总体技术思路
根据该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场地附近地区已有的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及坑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其优点是改善了施工条件,消除了流砂现象,还能使土层密实,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在降水过程中,基坑附近的地基土会有一定的沉降,施工时应加以注意。
3、2采用井点降水法的注意事项
3、2、1明确该方法的分类,类别的选择以及井点降水的计算,并确定井点管的数量、安装及井距。
3、2、2施工设备:降水施工系统设备、井点系统设备。
3、2、3劳动组织及工期:人员安排,工期预计。
3、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建立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开会,检查总结,讲明注意事项,分析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废物、废水用电设备等按要求处理、规范作业,又特别是工人施工作业。
3、4降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回填滤料石子合格率大于90%,含杂质量不大于3%,施工后要保证透水性良好,要遵守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如用电、抽水作业等。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