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网络推广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推广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推广毕业论文

第1篇:网络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胜任力理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方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08-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方案与市场人才需求普遍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时代的技术更新更是加快了脚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趋向于“召之即来,来之即用”,对就业者的自我学习等综合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却没有“与时俱进”,大学的教育模式陈旧,课程体系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1]

为了解决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问题,我们基于人力资源的胜任力模型理论,以网络编辑岗位为实例,根据对该岗位的调查,提炼出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通用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系统的课程体系,形成切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2]

一、理论基础

胜任力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实践中应用广泛。

(一)素质的基本概念

“胜任力”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和动机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

(二)胜任力族群

麦克利兰和他的研究小组根据对200多人在工作中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所得到的信息,建立了286项胜任素质模型数据库,其中包括一般企业、政府、军队、教育和宗教等组织中的技术、市场、企业家、领导、服务等类人员的胜任素质。

该数据库记录了大约760种行为素质,而其中的400种行为素质是较少提到的胜任素质要素,而其余的360种行为素质可以用少数胜任素质要素解释每个领域工作中80-98%比例的行为及其结果,它们分别是:

1、成就与行动族,具体包括4个素质要素:成就动机、主动性、对品质和次序和精确的重视、信息收集意识和能力。

2、帮助与服务族,具体包括2个要素:人际理解能力、客户服务导向。

3、冲击与影响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影响力、关系建立能力、组织认知能力。

4、管理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培养他人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领导能力,命令/果断性。

5、认知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分析式思考能力、概念式思考能力、技术、职业、管理专业知识。

6、个人效能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自我控制、自信、弹性、组织承诺。

(三)胜任力理论在高校的应用

胜任力理论在高校的应用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大多数集中在建立高校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馆员、行政人员等各类具体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上。而孙杰、孙宝民对地方高校毕业生胜任力培养方式进行了探析,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孙丽璐、何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任力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基于KSAP理论通过调研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胜任力模型,包括知识类、技能类、人格类方面的胜任力,共计10项胜任特质。[5]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比较陈旧,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从知识结构上、素质能力上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不能与时俱进地满足就业市场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有不少院校也在开展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和课程改革,但大多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教育专家的建议对课程做出调整,其主观成分占据比例很大,容易出现“拍脑袋”、“想当然”、“闭门造车”、“权威效应”的误区。

二、基于胜任力理论的“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网络编辑”人员的胜任力项目,并据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构建整体思路

“网络编辑”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步骤为:1、资料信息的收集。搜集渠道包括网络、图书、刊物、访谈、会议资料、行业协会信息等。2、胜任素质的问卷调查。3、统计数据分析与课程体系设置。4、现有课程的比较与调整。5、落实课程调整方案和分析成果。

(二)市场调查与统计

市场调查问卷的内容是在访谈信息整理形成的能力清单和现有的麦克利兰胜任力族群的基础上生成,问卷的发放对象为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编辑、网络推广的在岗人员以及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1份。经过统计处理,综合提炼出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胜任能力,共计27项。

(三)胜任力与支撑课程的对应关系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胜任能力与拟设置课程的支撑对应关系。

网络编辑是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仅仅通过课堂的知识传授,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措施有:

第一,教学学时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中有50%为实践学时,采用课堂设计、工作室项目等形式实现。

第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平时成绩占60%,主要构成部分为实践性的作业与任务。

第三,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在大学一年级暑假安排认知实习;大学二年级暑假安排小学期,由教师和专业人员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小项目;大学三年级暑假安排一段时间业务实习,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工作。

第四,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的实践也可充分利用。如参加大赛,参与专业的工作室项目,参加校方对外的社会服务项目,等等。

第五,毕业论文阶段,从选题、撰写,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以毕业设计作品来展现各知识模块与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

三、结论

本文从对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出发,探讨网络编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支撑关系,摸索出一套客观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借鉴。该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毕业生胜任力差、对口就业率低、就业目标岗位不明确等问题,使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艳玲.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9,10:29-30.

[2]刘兵峰.胜任力模型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3]朱伟俊.以胜任力为基点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24-127.

第2篇:网络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美国 大学图书馆 机构知识库 出版服务

引言

现有的出版制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开源软件的成熟降低了数字出版的准入门槛,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的兴起又使得更多的相关利益者加入到促进学术交流的运动中来。作为信息提供者,图书馆具有数字资源保存与管理的优势,理应抓住机遇,拓展服务范畴来填补学术出版市场的空白。图书馆出版服务应运而生。一般意义上的“出版”指文献、音乐或信息的创作与发行,主要包括开发、获取、编辑、设计、生产、印刷、推广与发行等环节。“图书馆出版”基于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与图书馆员传统技能,更倾向于开放式传播,主要指图书馆为支持学术类、创作型、教育类的印本或电子版作品的创作、传播与管理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为了促进学术与研究型图书馆的创新、可持续性出版服务的发展,支持学者创造、发展与传播知识,2013年1月,教育乌托邦(Educopia)研究所牵头启动了图书馆出版联盟(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LPC)项目。同年10月,LPC《图书出版指南》1.0版本。本文对指南提供的图书馆或相关项目网站链接进行了验证,对有明确项目名称和既无链接又无项目名称的项目分别以“项目名称”和“图书馆名称+ Publishing”为检索词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发现:指南包括94家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具有知识库服务性质的有61家,其中以机构知识库服务为主的有32家,兼具出版服务的有29家。国外图书馆界将机构知识库服务纳入到广义的出版服务范畴内。本文拟进一步调查与分析基于机构知识库服务的出版服务,以期对我国机构知识库服务的拓展提供借鉴。

2 图书馆出版服务与机构知识库服务的关系

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目的在于促进资源的管理、传播与出版,而机构知识库是研究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工具。因此,基于机构知识库开展出版服务是图书馆拓展与创新服务功能的重要选择之一。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大规模出现兴起于21世纪初,2001年只有13家开展,之后则年均增长量达6家之多。开展出版服务的美国大学图书馆中,约2/3(61家)的出版服务是基于机构知识库开展的。其中不到一半的图书馆(29家)所指的出版服务既包括机构知识库服务(Repository Service,R服务)又包括传统出版服务(Publishing Service,P服务),而一半以上(32家)则认为R服务即P服务。

R服务是为了管理与传播机构资源,如图1所示,分别有41家图书馆希望通过开展出版服务来访问/传播资源,29家则希望管理内部资源。管理与传播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面对出版制度的制约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版各类资源或将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目标。26家图书馆基于机构知识库为教职员工与学生提供了出版平台来出版与管理资源,但提供R+P服务与只提供R服务的图书馆目的有所不同,前者还希望通过出版资源来转变学术交流模式(10家)与加强本校影响力(8家)。

3 组织建设与资源配置的特点

3.1 业务布局:管理VS出版

调查统计显示:主管出版服务的图书馆大部分为校级图书馆,共52家,占总量的85. 25%;只有9家为某校区图书馆,其中一些为本校主要图书馆,一些为某些专业学科图书馆。由此可见,图书馆出版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大学整个图书馆系统层面开展的服务,图书馆已经将出版服务作为重要的服务之一。

图书馆出版服务主要由内部部门来管理,但主管部门却各不相同,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7类。从以资源管理与传播为主要目标的R服务和以出版资源为重点目的的R+P服务来看,主管部门又可以归纳为数字资源管理和学术交流服务部门2大类。前者包括4小类,共24家(42.86%):依次为数字(图书馆)项目中心、图书馆系统部、数字内容管理/服务部、发现服务部;后者包括3类,共32家(57.14%:依次为学术交流部、数字学术服务部、学术出版与管理与服务部。定位为R服务功能的图书馆大部分安排由数字资源管理部门主管(60.72%VS 39.28%);反之,开展R+P出版服务的则由学术交流服务部门主管的较多(75.00%

VS25.00%),这种业务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出版服务的学术交流与服务性质决定的。

学术出版、管理与服务部侧重于学术交流,全部开展R+P服务;图书馆系统部、数字内容管理/服务部则侧重于管理与传播资源和加强影响力,主要集中开展R服务。反之,从开展服务的目的来看,不论是出于访问/传播资源、管理内部资源,还是出版资源和转变学术交流模式的目标,选择由数字学术服务部或学术交流部来主管的占比都是最大的,且二者比例接近1:1。因此,这2个部门兼顾访问/传播资源、管理内部资源、出版资源3种目的,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主管部门的最佳选择。

3.2 人员配置:数量VS类型

从人员配置的数量来看,出版服务配置的人员从0.5到19人不等。88.33%(53家)的图书馆人员配置1人以上的人员。假设1个专业的服务团队至少需要2名工作人员,那么55%(33家)的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由此可见,图书馆出版服务虽然还处于发展初期,但作为新兴的创新服务已经得到图书馆的重视与支持。人员配置越多,可提供的具体出版服务内容也将越丰富。

从人员配置的类型来看,图书馆出版服务的正式员工、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总数占比分别为82.65%、9.93%与10.11%。图书馆出版服务主要由正式员工支持,辅以服务助理。全部图书馆都配置了专业员工,其次是研究生与本科生。研究生与本科生作为服务助理的图书馆数量相差都不大,但一般图书馆会只招聘研究生(15家)或本科生(14家)。开展R+P服务的图书馆数量要少于P服务,但在总人数配置上前者要多于后者,在正式员工的配置上前者约为后者的2倍,研究生配置上前者也要大大多于后者。所以,开展具体的P服务需要更多的专业实践与知识技能来支持,招聘的服务助理也更多地会选择比本科生的科研需求与知识技能更高的研究生,占到92.54%。

3.3 合作对象:校内VS校外

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用户为本校的教职员工与学生。图书馆出版服务最主要的校内合作方是科研用户,即教师和校内相关部门/项目,比例为95.08%和85.25%;其次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分别为63.93%和62.30%。此外,大学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最有利先天条件之一即大部分大学都拥有本校的出版社,通过与出版社合作,借助其出版经验服务本馆用户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明智选择之一,虽然目前比例只为8.20%,但随着出版服务专业化技能要求的提高还会不断增加。R+P服务与单纯的R服务在选择校内合作对象方面,除教师是后者比例略高外,其他合作对象前者都略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明显。这说明它们主要服务对象是一致的,只是服务定位不同。

此外,34.43%(21家)的图书馆还联合校外合作方,主要有研究协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校外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学机构,大学出版社、商业出版社、OA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但目前图书馆还比较谨慎,21家有校外合作的图书馆中,80.95%(17家)选择的校外合作方不超过4家;只有佛罗里达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南佛罗里达大学、匹兹堡大学多于4家。在29家提供R+P服务的图书馆中,选择校外合作的有16家,占76.19%;而R服务,只有5家。由此可见,图书馆有提供R服务的天然优势,如资源保存与管理;而P服务作为一种新兴服务,可选择的合作对象方面范围更广,从而能够综合多方优势,各取所长以满足用户需求。

3.4 经费来源:预算VS收入

图书馆出版经费主要有10种资助来源,图书馆的运营预算、资料预算、拨款、捐赠基金收入、非图书馆的本校预算、销售收入、收费所得、许可、慈善捐款或图书馆组织的友情捐助等,又可归纳为3大类:第一大类即预算拨款,是最重要的资助来源。在调查反馈的图书馆中,图书馆运营预算作为经费来源的占比最多,分别有35家与14家,100%和50% -99%的经费来自于此;图书馆资料预算排名第2,占7.93%;拨款占0.93%;非图书馆本校预算占0.50%。第二大类是收入所得:如捐赠收入占2.54%、许可费占0.30%。第三大类为捐款所得,占0.18%;其他未归类的占4.18%。目前图书馆出版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还是运营预算,资料预算作为补充,只有16家图书馆(28.57%)选择了2种以上的经费来源。总体来看,图书馆出版服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作为一种新型业务,可以考虑通过提供增值业务来拓展经费来源,以更好地开展业务。

4 出版资源与服务内容的特点

4.1 资源类型与载体丰富多样

出版服务涉及的资源类型丰富,既有期刊、学术专著等出版物,又有学位论文、研究/技术报告、会议论文等。如图3所示,50%以上的图书馆服务都涵盖了这些出版物类型,分别有49、44、35、34家图书馆将电子学位论文(ETDs)、教师驱动型期刊、学生驱动型期刊与本科生毕业设计纳入服务的资源范畴。此外,30%以上的图书馆服务资源类型还包括技术/研究报告、学术专著等。从服务所包含的出版物总数量来看,图书馆保存、管理或出版的出版物数量在100种以上的依次是:电子学位论文、技术/研究报告、教师会议论文和记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荣誉论文、学术专著、教师驱动的期刊和学生驱动的期刊。综合两方面数据可以看出,最受图书馆出版服务关注的学术资源类型依次是:毕业论文(ETDs与本科毕业设计/获奖论文)、期刊(教师驱动与学生驱动)、研究/技术报告、学术专著、会议论文/记录(教师与学生)。对比提供R+P服务与R服务的图书馆总量,前者在期刊方面略高于后者,但差异不大。期刊是图书馆出版服务的首选,其他资源则主要以保存与管理服务为主。47家图书馆提供期刊服务,而定位为R+P服务的图书馆中只有南佛罗里达大学1家只出版专著(2本)。同时出版教师与学生驱动型期刊的图书馆高达31家,其中只出版教师与学生驱动型的分别有44与35家。出版服务管理的资源媒介类型也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传统资源,还包括数据、多媒体/互动内容、概念图/地图/可视化建模等新型资源,加州理工大学还保存网站内容,但目前的资源类型还是以传统资源为主。

4.2 出版服务具体内容多元化

美国大学图书馆界定的出版服务内容可主要归纳为4大类。如图4、5、6所示,前3类主要基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开展,即资源管理服务、资源揭示服务与用户服务。资源主要指大学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各种科研成果,用户服务也是围绕与自身资源管理、揭示和出版相关的服务。同时,这3类服务也是机构知识库的主要服务内容。资源管理服务主要指各种数字资源的管理服务:(1)机构资源数字化;(2)管理非文本资源:管理与保存补充材料、音视频非文本资源。资源揭示服务指促进资源利用与信息交流的服务:(1)编目服务:元数据管理、编目、索引编制;(2)标识符管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注册与分配、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OI)分配、数据集管理、开放URL等。用户服务包括:(1)数据分析;(2)用户培训;(3)服务外展等宣传与普及知识类服务。

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最大的不同是,图书馆出版服务将服务范畴延伸到与传统出版相关的服务。它包括:(1)版权服务:版权咨询、合同编制、版权许可建议等;(2)出版环节服务:市场推广、平面设计、同行评议、排版、编辑;(3)作者咨询、业务模式规划等其他服务。如图7所示,图书馆开展最多的是作者版权咨询服务(51家),这是现阶段最首要的服务。R服务提供本校教职员工与学生科研成果的免费利用,一方面要公开说明和宣传本大学或科研资助机构的OA政策,如开放内容的适用范围、存储版本、时滞期、使用许可等;另一方面,还为作者发表科研成果提供版权许可方面的咨询服务,避免商业出版社签署与OA政策相违背的授权协议。图书馆的中介本质与社交媒体的大力发展决定了它具有资源推广的先天优势,从市场推广服务人手促进本校科研成果的利用成为图书馆(特别是主要提供R服务的图书馆)的首选服务内容。其次是在网络时代与资源推广密切相关的平面设计服务,因为吸引用户打开资源是利用资源的首要步骤;而保障资源质量的同行评议管理,也是OA环境下图书馆最为关注的问题。数字环境下排版软件也在飞速发展,排版已经从传统出版服务的核心业务剥离出来,要求的专业性变弱,成为很多图书馆试验的服务内容;而编辑服务作为出版社的核心业务,也有部分图书馆(12家)开始探索,而且主要集中在期刊。此外,在出版服务发展初期,图书馆还积极为作者提供与R服务和P服务各类相关的咨询服务。

4.3 出版服务平台选择多样化

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所使用的平台系统有近30种,在调研的61家图书馆中,选择的系统较为集中。其中使用Bepress(Digital Commons)与OJS/OCS/OMP系统的图书馆最多,分别有29家与20家;其次是Dspace与CONTENTdm,分别有15与14家;有2家以上使用的还有WordPress(8家)、Fedora(7家)、DigiTool(3家)、Eprints(3家)与Drupal(2家)。从支持多功能业务的角度来看,34家图书馆(56.67%)选择2种以上的平台系统。其中10家在选择1-4种以上平台系统外,还自主开发相关软件作为补充。值得注意的是,这10家自主开发软件的图书馆有9家提供P服务。可见现有的系统平台在综合提供R与P服务功能方面还相对不足,选择现有成熟软件是必然选择,而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功能则是拓展服务内容的必经之路。

5 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启示

隶属于大学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各司其职,前者为本校教职员工与学生提供学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服务,后者则提供学术成果的出版服务;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支持教学与科研,促进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大学既是信息经济的创建者也是消费者,为图书馆拓展出版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同时,现有出版制度对信息交流的制约,数字出版技术对准入门槛的降低,又为图书馆提供了拓展服务领域的机遇。特别是机构知识库服务已经成熟,图书馆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版服务,同时还要认识到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又不同于传统的出版服务,应该更多地利用先天的资源管理优势经验,以促进学术交流而不是盈利为最终目的。

5.1 结合发展战略与自有优势定位新型业务

大学图书馆的最主要作用是为用户的教学与科研服务。2014年图书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国际大会上,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安妮.R.肯尼在报告中强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式应转移为满足教师、研究人员与学生的需求并促其成功。2012年7月欧洲开放获取出版网络(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European Networks,OAPEN)英国项目OAPEN-UK的《HSS研究人员调查报告》也显示,科研人员出版图书的目的依次是促进社会进步与知识传播、同行学术交流、声明研究与发现、实现职业晋升4个方面。现有出版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用户需求,而图书馆出版服务有利于促进教职员工与学生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与利用,加强本校与作者个人的影响力,它应该定位于满足科研人员促进社会进步、传播知识、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等几方面的需求。目前图书馆出版服务包括资源管理服务、资源揭示服务、用户服务等基础服务,与传统出版服务、技术与学术交流服务等新型服务。从传统出版的角度来看,出版服务是核心业务;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资源管理与揭示才是优势所在。因此,基于基础服务拓展新型服务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发展路径之一,即基于机构知识库开展出版服务。发展初期以保存与管理资源的R服务为主,并逐步拓展到提供出版资源的P服务,实现业务升级。具体到每家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或只包括科研人员或还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服务定位或保存、管理资源或出版资源,自有资源或充足或有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新业务方向的选择。

5.2根据业务定位与用户需求选择服务内容

大学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分R服务、P服务或R+P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图书馆还会综合考虑本阶段业务重点、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用户需求、自身现有资源等因素,选择具体的服务内容。从用户需求来看,作者最关注图书销售与出版的相关服务,其次是图书的使用和相关数据统计。对比作者需求与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内容,如表1所示,存档与访问内容、分析引文等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开展的比例都高于50%;利用信息服务的优势组织专家开展同行评议和利用现有社会化营销工具进行营销推广等新型服务,在30%-40%之间;编辑、设计、排版等专业技能要求不强的出版相关服务,在20%-40%之间;而建议与指导前期构思、出版、发行与销售、统计销售数据、管理版税等传统出版核心服务,图书馆则几乎未涉猎。这种现象与图书馆基于机构知识库的出版服务定位的总体发展思路相吻合,即在利用现有优势加强资源保存与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资源出版服务。此外,一半以上的图书馆开展的出版服务还包括:(1)资源管理服务:数字化;(2)资源揭示服务:元数据管理与编目管理;(3)用户服务:外展服务与培训等;(4)出版一版权服务:作者版权咨询。基于长期积累的专业技能与优势,图书馆可以以R服务作为起点,围绕用户需求开展数字化与非文本资源管理等资源管理服务,编目与标引等资源揭示服务,培训等用户服务。同时在新的环境下,从促进知识传播的角度出发,利用新型工具、培养新技能,拓展新的出版服务内容,进而开展补充材料管理、标识符分配与统一、数据分析等R服务,版权咨询、合同编制与管理、市场推广、平面设计、编辑排版等出版环节的P服务。

5.3基于组织机构与服务需求进行业务布局

出版服务集中还是分布在图书馆内部部门,分布在所有校区还是某些校区,主要与图书馆现有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图书馆现有职能及未来战略发展布局有关。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使命与资源管理的先天优势来看,图书馆出版服务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服务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图书馆既可以选择(图书馆)数字项目中心、图书馆系统部、数字内容管理/服务部等资源管理部门、学术交流部、数字学术服务部、学术与教学支持与资源部、发现服务部等已有的资源利用部门来主管,也可以选择学术出版部、管理与服务部等新建的出版部门来主管出版服务。在出版服务的人员结构设置方面,图书馆员应该是出版服务的主力,辅以研究生或本科生作为助理。在合作对象方面,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对象是本校教职员工与学生,因此校内合作方的主力为教师和校内相关部门/项目.其次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本校出版社。图书馆还应该考虑联合校外合作机构(如研究协会、研究所、研究项目等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学所属机构,大学、商业、OA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借助他们的专业优势。

此外,图书馆在开展出版服务时,还应该关注经费问题。资源管理服务与揭示服务主要基于图书馆的传统职能与优势开展,因此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图书馆运营预算;而且这2大类服务都与现有资源有关,资料预算也应该作为有力补充。图书馆运营预算与资料预算都属于预算拨款,是最重要的资助来源。图书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传播,但编辑、作者版权咨询、营销推广等传统的出版服务都超越了图书馆的传统职能,属于拓展服务的范畴,因此还可以考虑收取合理的服务费,如销售收入、收费所得、许可等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