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前言:
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采用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的方法,用或不用填料,使工件达到原子间结合,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焊接是现代制造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我国成为制造大国的关键技术。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中,焊接技术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核工业、造船、建筑及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以西气东输工程项目为例,全长约4300千米的输气管道,焊接接头的数量达35万个以上,整组管道上焊缝的长度至少1. 5万千米。国家大剧院一共用了6700吨钢材,焊缝长达100千米,如果不算已经焊好的预制件,就现场焊缝加起来也有35千米长,需要100多名优秀的焊工,耗用了87吨焊条。北京奥运会鸟巢用的钢材11万吨,焊缝长达320千米,所用的焊条20100吨,其长度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三周。离开焊接,简直无法想象如何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
焊接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机械、电子、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我国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从1952年至今,经历了50多年的改革发展,己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焊接专业比较复杂,相关教学机制不健全,导致我国焊接人才不足。
一、中职焊接专业的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开办焊接专业的职业院校不少,但是经笔者调研发现目前中职焊接专业教学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归纳目前各职校机械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它们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然而,这些课程都存在要求高、课时紧,大部分知识点具有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并且实践性强等特点。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通过讲述、板书、模型、挂画、画图、练习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单调枯燥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职中学生原本就脆弱无比的“专业兴趣”,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会开始厌学、逃学甚至弃学。
2、课程设置不合理且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多数中职焊接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缺乏整体性,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有时还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另外,课程的设置于与企业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时代潮流。
3、教师知识结构有待改进
我国中职焊接专业的授课教师在知识结构、观念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年龄较大的教师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与社会发展潮流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新理论、新设备、新技术不了解。年轻的教师虽然观念比较先进,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少,实践能力往往落后于理论知识。
4、教材更新缓慢,内容难教、难学
中职焊接专业的教材使用周期一般来说都比较长,由于一般教师备课时按照教材内容展开教学,导致教学内容更新比较慢,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不吻合,使得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工作需要。另外,课本内容繁琐,理论性强,再加上缺乏实际教学项目作为支撑,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怪现象。
二、职业学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构建
1、以培养学生自身能力为中心
职业学校旨在培养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根据社会要求量身培养相应的实用人才。对于焊接专业而言,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最关键的能力,因此,职业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应该确保实践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2、密切联系市场
中职焊接专业在培养焊接人才时应该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与相关企业联系在一起。学校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听取相关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人才。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必须重视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阶段教学任务结束都要进行阶段性的测试,以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4、将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在一起
职业学校要想实现自身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使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自己独特的开放式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
三、焊接专业改革发展构想
1、教一练一做。焊接专业学习始终以体现工作环节过程为主题思想,以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和产品制造为主体,以钢结构、船舶、压力容器等为载体,以生产实例为实据,对教案进行改革。例如管管接头焊接实训任务,可以以北京鸟巢建造实例为依托,进行教学展开。通过PPT、视频等媒体介绍,以鸟巢的管管连接缝口工艺要求,进行教学任务安排,让每个学生自己动笔提出想法,规划施焊各个环节,以一到两周时间进行前期准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教师示范表演管管焊接技巧,最后学生自己动手做。从下料、装配、清理吃溅、焊接、检验等环节逐条推进,穿插其他辅助课题,做到教学新颖、灵活,提高学生自主创造力。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职学校是为社会生产输送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岗前培训基地,要大力发展强化与各个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欧盟15国中,有11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高达50%,例如德国、瑞士、比利时等制造强国,其中职教育的比例为70%,大量的高级技师、技师是通过职校教育进行培养的。伯纳德?L?温士坦博士(美国)在观察、研究西方的工业发展普遍规律后指出,“西方的经验有力地证明,一个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比高等教育还要关键的因素”。
国外的中职教育基本做到了与当地经济和谐发展,强调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办学条件,在课程设置上,将企业的需求、产业调整、经济政策充分考虑进去,并报请政府培训部门进行协调、资助开发,每三年做出调整,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如德国“双元制”、美国合作教育、日本产学结合等,都是工学结合的典范。在我国,中职校企合作的典范如天津办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3、建立高水准、功能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学校现有的焊接设备以SMAW, GTAW, GMAW为主,SAW, MAG应、无损检测、自动切割等都没有开展,设备单一。增加一些更先进的焊接设备、仪器等,初步达到焊工培训站的资质,为今后承接省、市、国家级焊接比赛、培训做铺垫。综合来讲,规范、整洁、通风、采光良好、规范的焊接实训场地能增加学生和用工单位的信任感。
4、提升质量办学与品牌服务。焊接专业的学生进入用工单位后,学校要不间断地与学生和单位进行沟通和信息采集,针对毕业生在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误区,对用工方提出的意见积极回应、妥善处理。要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如场地培训、技能指导、焊接工艺评定等,展现学校的品牌服务意识,扩大学校在职能机构的影响力。
5、建设“专一精一尖”的“双师型”焊接教师团队。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形成“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认定、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适应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教师到高等学府深造、学习,打造全面、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焊接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到企业参观新型产品的焊接生产及检验过程,增加教师的阅历和经验,丰富教师的焊接知识,充实专业底了的内涵。
6、转变思想,做好现在,着眼远期规划。目前国际经济危机使国内制造业深受影响,从以前用工单位找上门来要人到现今焊接专业大幅萎缩,焊接班不能组班,都显示外部经济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对招生分配的影响。学校要走出去,找市场,找门路。焊接是一门复杂的独立综合型学科,有自身特点和环境要求,学习训练成本较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在工业化最发达的美国,焊接被视为“美国制造业的命脉,而且是美国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其主要根源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许多工业产品的制造无法离开焊接技术的使用。
7、很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分配关系
有教师认为,教书工作就是理论、实践各一半,不会理论就无法实践,先理论后实践,先教室后车间。通过课题研究后,教师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如果非用数字来规划的话,理论2、实践8,因为职业学校的焊接教学核心任务就是培养技能人才,焊接技能主要是靠学生在实践中的体会、总结、摸索中练就的,光理论不实践没效果。就是理论课也大都在干中讲,只是确实需要时才在车间配备的白板上或者在多媒体教室里集中总结、展示。中职学生的理论不行,但实践能力很强,如果做到干中学,教学质量特别高、效率特别快,会干了,道理自然就通了,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
扬子晚报8月9日报道近日,国内的民间教育智囊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了一份“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份方案汇集了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老师的智慧。其改革的基本思路被概括为“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这与正在紧张起草中的官方改革方案目标相同。
据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介绍,在其设计的这份高考方案中,可以按照学科的特点归为不同的类别,也就是不同的轨道:文史哲可以归为一类,数理化这样的纯粹的基础理科可以归为一类,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归为一类,而工程技术专业也归为一类。
而在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层面,据了解,目前正在紧张起草中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高考改革也有所涉及。据参与该专题小组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对于高考改革初步提出了3个方案,主要是要解决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一次考试定终身的问题。
方案1: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只考3门: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方案2: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不分文理。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规模的扶摇直上伴随了种种社会矛盾的积聚。作为民生大计,教育如同社会的“瞳孔”,将这些矛盾与问题一同投射到人们的面前,因而显得异常复杂与棘手。问题在改革中产生,而问题的解决终需回归改革。这一点,从今年的“两会”热点中可见一斑。
2012年,4%教育经费目标将要兑现,19年的期盼变为现实。欣喜之余,代表委员们依然心怀忧思。教育是千秋大业,既要谋当下,更要谋全局、谋长远。4%实现固然可喜,然而放到世界教育投入的天平上,这样的标准还是低,况且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以及经费科学有效的使用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此外,4%经费目标的实现,仅仅意味着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教育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已逐渐显露,老百姓对教育质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两者的解决都需要更高的教育智慧,这无疑为中国教育决策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放眼中国教育改革大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无疑是诸多议题中最敏感的“神经”,也称得上教育改革中最大的“坚冰”。“两会”期间,教育部公布了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时间表,让高考改革话题陡然升温。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力举,异地高考改革凭靠的不仅是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科学的设计。
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看,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它们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多年来,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在“两会”中的声音也略显沉寂,但如同这两种教育在困境中所焕发出的顽强生命力,总有一些代表委员在为它们的未来发展不停地奔走呼吁。
“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作为关系全民素质的根本事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同时,人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周期性比较长的事业,因此“不能天天有,不能天天有新举措”,因为每一项政策都关系万千学生一生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教育,需要积极热情,也要稳妥求是。教育,需要有一点儿清静,需要有一点儿沉淀。
当4%成为现实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有望成为现实。
异地高考“破冰”在即
一份关于异地高考改革的“时间表”让高考改革陡然成为“两会”的大热点。
职业教育“最强音”
他们来自教育的不同领域,却都在为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为职业教育的未来与前程呼吁。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服装专业教育 教学改革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职教要发展,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以便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
一、中职教育现状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矛盾
1.服装企业用人急迫与中职毕业生低就业之间的矛盾
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存在用工不足、熟练缝纫工短缺、员工跳槽频繁、生产岗位开工不足等问题,但是中职学生在服装企业工作的比例极低,大部分企业不足2%。一方面服装企业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够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学习了三年专业技能的服装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又纷纷离开,仅有不到10%的毕业生升学或从事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工作——这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分析:毕业生不从事服装专业工作的主要原因是:⑴、专业知识不够全面,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⑵、服装企业员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偏低。⑶、服装企业的工作环境与毕业生的理想有较大差距。⑷、企业的规模小、知名度不高等。
2.学校教学体系与实际生产流程的矛盾
毕业生觉得在学校学的知识跟工作中应用的不一样,到企业中还得跟工人师傅重新学习,经过了三年的专业教育却仍然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分析:服装企业用人,要求的是完成某工种工作的从头到尾的工作能力,它可能涉及服装材料、服装心理学、服装工业管理、服装结构等多门学科知识中的一部分。而中职服装教育大都采用学科课程教学。对于所授知识在企业中是如何组合、如何运用的不甚关心。其原因是教学体系没有体现“就业导向”。
3.中职服装教育培养的品种单一,与企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企业用人,按工种招工、定岗。中职教育没有进行针对不同工种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岗位定位模糊。
分析:多年来中职教育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教学方式,对企业需求的研究很少,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品种始终如一。这当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专业课程的整合
服装设计课程:
将服装色彩与服饰图案、服装构成基础、服装美学、服装材料、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服饰史、手工染绘、形象设计知识拢和在一起。这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掌握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服装结构课程:
依据服装企业基层的管理人员、样板工等职业岗位实践的内容开发校本教材。以针对企业工作岗位的服装工作流程为教学主线,由简单到复杂,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提供模拟的情境教学环境,内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从头到尾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
依据服装企业基层的管理人员、样衣工等职业岗位实践的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删去原有授课内容中难度较大而不实用的部分,加入工艺单的编写等内容。以针对企业工作岗位的服装工作流程为教学主线,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提供模拟的情境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从头到尾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最后参考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以标准化目标教学的标准定人、定时进行考核。
2.选修课程的整合
在第二、三学期开设服装设备、服装市场营销等课程作为限定选修课。限定选修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在第三、四学年开设自选选修课,培养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获得2—4项不同的专项技能。这些自选选修课以职业资格导向,以模块形式组合,以考取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为考核内容之一,使学生掌握多个单项技能,从而达到技能的复合性,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3.实习课程的整合
实习课程要“仿真”企业生产的实际,运用模拟的情境,促进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考核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主要采取现场操作等综合考核方法,单纯笔试的形式应该减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社会技能证书考核相结合,以职业技术中级工证书作为主要考核项目来评价教学效果。
三、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反思
在进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关键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师资建设: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专业教师必须了解企业生产的最新工艺和技能,必须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单位和部门的任务情况等,了解这些任务是通过何种技术手段以及何种技能来完成的。
2.定单式教育模式的筹建:定单式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吻合企业要求。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适应能力强。同时减少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3.多样化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的构建:从培养人才的精细划分入手,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统一修完必修的课程内容后,根据其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再选择专业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
传统的服装职业教育体系运行多年,易使人产生思维定势,大幅度的教学改革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校企合作不顺畅、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学校要与用人单位一道努力,把教师引向或推向社会和企业,要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专业的特点努力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一定会不断进步,走出一条既符合社会需要,又利于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顾红亮、周屹.杜威教育主体观及其启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5卷 第1期
【2】 邹曙光.服装专业口径教学模式的设想与探索.服装设计师,2001年第10期
【3】王珉、潘先伟.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10期
【4】 穆红、顾韵芬.服装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第3期
关键词:高等体育教育 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
0、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全面素质教育的普及,高等体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问题所引起的讨论也越发的活跃,也由此产生了很多热点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我们通过对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各种方式的调查研究,总结形成一下几个方面以供参考。
1、体育教育理念问题热点:素质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界逐渐认识到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在推动教育模式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也就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逐渐的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角度:
1)教育学角度:改革和校正。素质教育原本是基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基础教育而提出的新的方向,然而经过讨论和研究认定,针对以往过度关注专业教育的体育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同样具有改革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首先,高等体育教育应通过增设人文课或者举办人文讲座等方式来增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体育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和自身素养。其次,高等体育教育赢加入文化素质教育,以此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此外,大学体育教育还应重新挖掘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从体育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形成体育教育改革的坚实理论,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2)社会学角度: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社会价值。高等体育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因此高等体育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教育价值,是为社会引导和培养具有高素质、身体和内心都有坚实基础的人才,是为了从体育精神的角度来给学生传递更深层次的思想。
2、体育教育体制问题的热点:深化改革
随着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成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点。
1)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研究者认为从宏观发展战略角度来看,高等体育教育应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战略思想,以现代化为目标发展多元的、独特的体育教育方式,优化高等体育教育的体系结构,逐步完善教育体制。同时,改革中我们应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共建合并等方式加快高校合作机制的进程,分清高等体育院校的类型,合理地规划教育区域,与经济发展协同作用于社会服务,形成良好的体育教育结构和发展方式。
2)办学体制的改革方案。部分学者认为,自主办学是大学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手段。高等体育教育应协调自身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摆脱封闭的教育体系束缚,为自主办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3)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方案。1994年起我国实行统一的收费学制,这种改革直接引起了很多关于教育成本和贫困生问题。很多专家一致呼吁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奖助金机制来平衡学生的负担。就业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转变,社会价值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同时学生择业更加自主,追求平等公正的就业。体育教育应在就业制度方面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为实现学生的价值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
3、体育教育办学问题热点: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等体育教育的办学问题一直以办学目标为中心来展开,高等体育教育的办学目标的升级引起了办学问题整体的改革。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应从时代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体育教育的大众化。还有学者认为,在当前社会的复杂背景下,高等体育教育应关注起存在的文化素质偏低、教育专业性强视野局限、功利性强等问题,以此出发重新定位体育教育的目标,培养高体育技术水平和高文化素质修养的新型体育人才。
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将专业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学生不仅具备的体育专业技能,同时还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可以突破专业的限制融入到社会中。研究认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可以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院校可推行学制更长,专业性更强的培养模式,为国家提供高素质的教练员和体育理论研究者;一般院校可以在普遍的体育教育基础上强化专业性训练,并辅以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一线的体育教育提供教师和教练;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相结合,实现人才的综合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帮助。
4、高等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热点:求真、实用
高等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的教育体系,许多学者对其发展和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理论研究。在高等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上,我们应当遵循两个原则:求真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体育教育理论应当是建立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符合现实的体育教育情况,理论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体育理论还必须摆脱理论和实际脱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真实的反应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给予科学的指导或意见,并将实践中的情况及时的采集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反复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完善体育教育的理论体系,实现体育院校理论研究和高等体育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高等体育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明确方向。我们应以此尽快的找到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付诸实践,促进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北翔,龚德责. 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战略探索[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93
[2] 肖丹. 浅析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等体育教育研究[J]. 华章,2012,(20):238
[3] 陈宁. 高等体育院校办学问题研究的进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84
我院开展了多个食品类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培训和鉴定过程中,不断对“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索,初步实现了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是高职教育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映。然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制度在目前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实用性方面。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种类和花样发生了变化,新品种不断出现,一些老品种产销量在降低,甚至消失,但是职业标准并未更新,难以充分满足行业和企业需要。第二,差异性方面。职业鉴定机构开展鉴定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有差异。各培训、鉴定机构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工作,但由于食品种类繁多,难以针对所有品种开展培训和鉴定,导致持相同证书的人员具备的技能水平和所能从事的生产岗位有差异。第三,强制性方面。职业资格证书共两类,分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资格。食品类职业资格一般为水平评价类资格,不具强制性,部分学生对该类证书重视程度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培训、鉴定效果不佳。
学生高昂的考证热情与社会认可度低之间的反差将危及“双证书”制度的持续落实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急需提高,“双证书”制度实施效果亟待提升。开展高职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办出高职特色的教育;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
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过程
我院以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部门、企业、职业院校和在校师生等“双证书”相关各方为调研对象,调研“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暴露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初步形成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继续与“双证书”相关各方探讨改进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形成教学体系。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见图1。
查阅资料:查阅期刊、报纸和电子文献数据库,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寻找“双证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调研方案和开展研究提供依据。
制定调研方案:汇总资料、整理信息,确定调研重点,制定调研问卷。最终决定在聘用企业兼职教师、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调研。
开展调研: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电话采访、组织座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开展研究,调研对象包括用人单位、职业鉴定机构、教学一线教师和高职生。找到目前在“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教改方案初稿:根据调研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在立足教学设施和师资现状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双证书”制度实施需要的教学改革方案。
实施与评价:参照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教学,并客观评价方案实施效果,为修订方案提供依据。
完成教改方案,形成教学体系:解决实施中尚存在的问题,修订教改方案并实施,形成“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1.改革教学体系
第一,调整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学历教育转变为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的持有“双证书”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第二,调整课程设置。从职业岗位需要入手,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第三,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兼顾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增减合理分配各课程的教学课时,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技能型课程力争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技能,达到相应工种的鉴定标准。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耐挫能力。
第五,设立人才培养监督机构,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体系。聘请企业专家和技师督导教学情况,并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跟踪持“双证书”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改进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
2.改善教学条件
建立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参照企业生产车间配备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模式制定工作计划和制度,引进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生产氛围,使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锻炼企业所需生产技能,为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储备技能。制定校外顶岗实习机制,与企业合作开展顶岗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毕业前能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职业化的训练,零距离锻炼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平稳实现由学生到技工的过渡。
3.提升教师水平
高职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效果。为满足培养“双证书”学生的需要,高职急需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技能,以及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二是委派校内教师定期前往企业开展顶岗锻炼,使其具备“双师”素质。
4.严格执行考核标 准
采取以上三项措施后,高职院校初步具备了培养符合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条件。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教学实践和考取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并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学生实施考核,不达标者需重新学习和考核。将评优、评定奖助学金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促使学生端正学习和考证的态度。
三、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运行成效
1.成功申报、开发和建设了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工、啤酒酿造工和白酒发酵工职业技能培训包开发项目,并已顺利通过专家检验。
2.推动了我院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天津市国家技能鉴定第六十三所)、十四家食品企业(津乐园和中科百奥等)的深度合作,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
3.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学生职业资格认证报考率达100%,持“双证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明显高于历届非“双证书”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委托;教育目标;培养过程;成因分析
一、引言
教育根本目的关于人全面培养在教育学界已达成共识,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目的具体表现形式,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不断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体现教育目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过程往往是相背离,育人为本教育改革目标与育智为本教育实践相冲突。教育改革目标对教育目的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改革措施实践与其期望的教育目标很难兼容和平衡,主要原因在于针对教育主体(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比如,高考制度即使不断完善和内容创新,2000-2014年,共计15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制度先后经历3-5次改革,但其注重文化课程学习,以总分高低评价本质没有改变,这就使得基础中等教育各级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偏向与高考相关的显性评价指标,而与其相关教育改革目标,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隐性指标有所背离,这就使教育改革目标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目前,针对教育改革目标评价研究,局限于教育学本身研究。李雁冰总结教育评价专业化经历确立、成熟、深化和重建等四个阶段,顾彬彬总结实践主体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王颖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谈教育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高考制度和教师政策,丁步洲提出构建“一纲多元”的农村教育改革目标,容中逵提出从教学之性、待生之道、从业之责等方面拓展基础教育改革路径。根据对既有文献研究,还没有学者具体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委托这一崭新视角从教育培养过程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成因,并结合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纠正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一)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机制
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两大类型:一是显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衡量学校的升学率、本科率等;二是隐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综合素质、衡量教师师德、衡量学校全面素质完全人格培养等。教育改革目标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评价指标的完全覆盖,但问题关键是在教育培养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指标量化程度不一,显性指标比较容易量化,隐性指标相对来说难以做到量化、显性化,隐性指标同时还存在主观评价的问题,主观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所以在教育评价指标中隐性指标所占权重被易于量化、显性化的指标所挤占,即使隐性指标所占权重不被挤占,也会由于主观评价标准模糊,导致评价结果差异性在评价主体上体现不出来,从而导致隐性评价指标和显性指标即使同时存在,但最终隐性指标在评价主体上的无差异性导致其起不到对教育培养过程的全面评价作用。比如,基础教育改革目标要求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教育培养过程重要一环评价机制———中高考制度,中高考制度是评价机制显性化最典型的制度安排,最终评价依据按照考生的分数进行从大到小选择。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由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目标,转移到跟中高考相关课程教育学习,进而演变成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主要目的的片面发展,而对教师的相关选择和评价也会因学生智力评价而跟着变化,由德、能、绩、心等方面演变成所教学生成绩为依据片面评价,对学校的教育培养过程评价也会跟着变化,学校好坏往往由中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所决定,从而导致教育实践过程与教育改革目标不统一。
(二)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教育培养过程连续性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也就是教育培养整个过程存在分割,即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什么分割点基于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划分?因为这种分割是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的。高等教育选择人才委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此时高等教育是委托人,中等职业教育是人;中等职业教育选择人才委托初等教育培养,此时中等职业教育是委托人,初等教育是人。教育培养过程中委托人真实意愿是人能够为其提供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这个委托人意愿也正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总是过于理想化,假设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或者没有考虑委托人意愿存在不一致。作为人按照道理应该遵从委托人意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培养人才。但问题关键是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因为委托人不可能完全监督人,高等教育不可能时刻监督中等职业教育有没有按照其意愿全面、均衡、可持续培养人才,道理很简单,高等教育可能连它的人在哪都不清楚?即使知道,人具体做了什么委托人不可能完全清楚。委托人就要想办法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以使得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这就是教育改革目标。办法就是委托人对人进行评价,评价真实目的使得委托人和人意愿一致。这种评价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为中考和高考。那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考和高考这种对人评价制度有没有使得人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呢?前面已经分析由于评价机制存在显性化问题,也就是说委托人是通过中高考相关课程分数多少来评价人,这种评价机制使得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存在道德风险,也就是不完全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而是过多倾向跟中高考评价相关课程,因为这满足人收益最大化,获得更高录取率。也就是说委托人对人评价没有解决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反而这种结果最终还会导致委托人存在逆向选择,委托人选择的人才就是跟中高考相关极度显性化的高分者,而不是满足其最终意愿的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
(三)教育培养过程人问题解决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培养过程中人存在违背委托人意愿的道德风险,也就是人问题。如何解决人问题,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让各级教育都朝着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方向,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弄清楚产生人问题根源在哪里?通过以上逻辑分析,不难看出有两个原因导致人问题:一是因为存在委托分离;二是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人问题思路就要从根源做起,委托分离是因为教育培养过程存在分割,解决委托分离,就要消除教育培养过程分割性,这种分割性不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简单划分出来,而是委托分离机制取消。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不存在严格委托分离机制,因为初中教育逐渐取消对小学教育评价来选择人才,而是采取了学区直升制。也就是说,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没有严格委托人和人分离。小学教育不是初中教育人,这样教育实践重心由初中教育评价转移到小学教育自身成长轨迹,从而才会使得教育改革目标与教育实践相一致。如何消除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分割性来解决委托分离?核心思路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来选择人才;高等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来选择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作为选择人才依据,而是采取学区直升制;中考相关课程分数不再起决定作用,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均衡化基础上采取学区直升制。只有这样,初等教育实践过程才会由关注中考相关课程教育转移到初等教育自身成长轨迹,这个成长轨迹就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才会一致。中等职业教育与初等教育委托分离解决了,也就不存在第二个原因,即委托之间信息不对称。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委托分离自身必然带来的,解决的思路根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尽量消除各级教育之间信息不对称,实行开门开放办教育;二是预防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各级教育之间加强交流,建立固定的交流学习平台,学生、教师、学校等各方面参与交流学习。高等教育不仅关注自身阶段人才培养,还要关心人才来源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育观。解决人道德风险问题则需要激励人使得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应该逐步完善:首先,应降低高考考试难度,不需要过多、过难、过偏地追求跟考试相关课程学习;其次,有效地建立除了考试以外的相关评价体系;最后,在确保公平、公正情况下,建立高考以外渠道。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好坏评价不再以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为依据,而是大力鼓励和奖励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等中等职业教育主体,对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搞得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体,高等教育在录取上有所倾斜,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设置经得起推敲的多渠道人才选拔机制。总之,对人的激励和引导不再是评价机制极度显性化指标,而是评价机制隐性指标。
三、总结与政策建议
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委托机制是其教育参与主体以及教育培养过程制度安排,具有共生性。这也是我们站在委托视角下去解决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相分离问题的原因。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教育培养过程由于教育分割带来的教育委托分离,同时教育评价显性化和显性化指标极度显性问题导致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下面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五个方面修正教育实践与教育改革目标相背离的政策建议,使得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教育改革中部分目标得以实现。一是在有条件地区逐步取消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改革,解决教育培养过程被过多评价和分割的问题,保持教育培养过程的一贯性;二是在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地区逐步取消中考,基础教育全过程培养完全按照学区、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采取直升制,这样就会减少教育培养过程的博弈次数,教育主体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育长期行为而不是短期行为上;三是完善高考评价体系制度,打破现行单一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建立多渠道的招生体系,对特殊人才建立绿色通道,与此同时增加高考评价制度的透明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取消学校星级评价,将教育资源多向农村地区、教育薄弱地区投入,避免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对重点学校的优质资源向普通学校转移,平衡校际差距;五是加大对教育过程监管而不是对教育结果评价,教育主管部门注重教育过程评价,对教育主体培养过程建立动态监督机制,从而改变目前对教育主体结果考核过于注重局面。
作者:郑志来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论教育评价专业化[J].教育研究,2013(10):121-126.
[2]顾彬彬.实践主体性: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的现代性意识追踪[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4-5.
[3]王颖.教育改革与促进教师职业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08-110.
[4]丁步洲.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目标探究———以苏北农村中小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71-74.
[5]容中逵.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29-36.
[6]叶忠.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财政角色冲突与协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6):20-24.
[7]刘玮.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同向度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5(1):6-10.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
一、职业教育的几点现状
1.高考、中考扩招带来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大幅度“扩招”活动,连续扩大招生的现象导致了很多学生选择读大学、读高中而放弃职业院校,继而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下降。与1999年相比,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平均减少约50%,这一数据非常惊人。与此同时,大学、高中学校的招生数量却在不断增长。这样一来,职业院校的生源彻底被高中的扩招计划浪潮所覆盖了。职业教育处在整个教育体系的最底层,学生无可奈何才上职业院校,留给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差成为他们普遍的特点。
2.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问题。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通常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需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增加了相应的实训操作内容,但往往理论是理论,实训是实训,理论和实训不能有机的结合。在黑板上还在继续“做机床”、“跑火车”。培养的对象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
3.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问题。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往往需要继续培训,企业认为学校只培养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企业岗位所需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过的知识只是“发现有用”而非“用上”,职业教育学习的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吻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二、目前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1.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差,课堂教授内容陈旧枯燥,大部分专业课内容授课方式单一且重复性较大,课堂实习实践内容少,等等。多数教学问题在全国各个普通职业院校中均存在,而且大都是很长时间未得到解决的共性问题。
2.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现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职业教育的计算机类专业仍采取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模式,虽然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有所进步,能够将实训教学、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融入教学中,但培养的学生仍然存在难以找到工作,无法胜任普通企业岗位等问题。
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思路
1.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根据计算机专业岗位群对人才技能需求,按不同岗位技能分方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形成分方向、多出口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营造企业化的专业软硬件环境,通过工程实践锻炼技能、提升职业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和实践“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一专多能”的技能训练。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实践教学在校内实训室完成;Flash、网络综合布线等实践教学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企业兼职教师以“工程案例”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以工程案例训练促进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积极引入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认证种类,以认证考核标准完善课程教学标准,促进职业技能提高;积极参与省级和国家级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竞赛(企业网搭建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动漫设计大赛等),通过竞赛项目快速提升学生应用技能,以竞赛促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实现“教学、竞赛、取证”三结合。依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学习的开放性。
2.确立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和学生听的呆板方式,取而代之采用引导式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类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作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如办公自动化、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在实训室进行案例教学;局域网组建、网络综合布线等课程进行场景教学,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重点加强“一专多能”的技能训练。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等实践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企业兼职教师以“工程案例”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以案例训练促进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3.建立新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学训交替、学做一体,依托校外企业,推行顶岗实习。为从机制上保证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初步建立适合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健全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企业文化、作业标准、工作流程、职业规范、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尽快接触社会,接触岗位,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4.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工作中。要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就要提高原教师的各项业务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原则。例如可以增加教师的进修和学习机会,到企业进行合作式锻炼,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到培训机构参加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到高校进修,参加技术、技能培训等措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也是能输送良好的职教毕业生来适应社会、企业岗位需求。但企业的所需要就是“拿来就能用”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毕业生刚进入企业就需要两次甚至多次的岗位培训,那么企业的压力也会加大,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当然也是学生工作难找,社会、企业需求和职业教育严重脱节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教育、教学要进行相应改革,制定符合新形势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建立新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措施,满足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充分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是学校和社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2011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讲话[Z].
[关键词]机遇;难题;推进幼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50-01
目前,百年名校周口幼师迎来难得发展机遇。2013年12月,周口市召开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探索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三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破解难题,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周口市启动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到2013年底,全市新建幼儿园158所;幼儿教师全部具备教师资格,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周口市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师资队伍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专任教师缺口为3万多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明显低于国家标准,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校――周口幼师办学层次不高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为加快周口市学前教育推进步伐,除抓好幼儿园建设、政策和经费支持、教学管理外,应加快周口幼儿师范学校建设。《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强调,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支持建设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因此,在周口幼师的基础上设立周口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高学历幼教师资,对于促进周口市学前教育发展十分重要。
创建于1909年3月(清宣统元年)的百年名校――周口幼师,是周口市唯一一所幼儿师范,位于市东新区职教基地,承担着全市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在职教师培训任务。幼师办学效益好,已经在全省特别是豫东周边县市中等职业学校中形成一定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设置周口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利于促进幼师学生学历层次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继续发挥教师教育的资源优势和历史优势,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普及化。对推动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十分重要。
二、抓住机遇,重点支持周口幼师等职业院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指出,要努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到2020年,形成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把职业教育发展摆在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突出位置。
周口市职业教育实现了内涵发展,众多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看到,目前周口市职业教育学校多而弱、专业全而小、特色不鲜明,招生及就业环节管理紊乱,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与后劲不足,公办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
项目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2013年,河南省计划投资31亿元,用于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我们要抓住机遇,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职业院校,如周口幼师等予以重点支持,推进办学上规模及升格,突出内涵和特色建设,发挥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将之作为推进周口市技术技能积累、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创新教育基本制度的战略突破口,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三、精心设计,打造幼师教育品牌
重点支持周口幼师等职业院校,要以创建“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学校”为载体,做大做强幼师教育品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儿师资,为发展周口市职业教育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完善教学设施,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2013年,周口幼师添置液晶电视80余部,电子琴25台;新建舞蹈教室1个,装修容纳150余人的多媒体阶梯教室2个;建设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电话、网络系统,建设电子图书系统;在建实训教室7个,普通话测试室2个,纸质阅览室1个,加快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新添学生桌凳1500套,双人床532张,安装教室励志标语牌100个。
二是强化管理,教育教学再出新成果。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行《周口幼师教师量化管理条例》、《周口幼师优质课标准》。加强选修课教学,抓好学生的“三能”和“十项基本功”的训练,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开设30余门活动课程。注意发展学生特长,组织音乐、舞蹈、三笔字、演讲等技能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建立“中层以上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制度,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组织开展“四有班级”和“先进团支部”评选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参加周口市全民健身月健康徒步活动等,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氛围,为培养优质幼教师资奠定基础。
三是拓宽办学思路,师资培训再上新台阶。学校“周口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拓宽办学思路,抓紧、抓细、抓实教育培训工作。2013年度,完成全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以及河南师大函授本专科学员等各类师资5000人次培训任务,创函授办学历史新高。师资培训工作又创佳绩,为周口继续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方案,而学校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周口幼师“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学校发展的愿景是:圆百年幼师之梦,为新的百年奠基。这就要求必须把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为跨越发展的先导工程,以推进学校升专为契机,在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层次等方面下功夫,以高质量办学树幼师信誉,推动办学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加快实现学校追赶型、跨越式、立体化发展,早日全面建成“省内一流、业内领先”的现代化周口幼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