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 “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 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0]李松洁.春节习俗变迁的社会学解释——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2008(2).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当代大学生 调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23-02
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中国节日在人们的心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中国传统节日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过去每当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围在一起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们对文化艺术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饺子和春节联欢晚会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渐渐淡去,所以我决定对我们大学生做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
1 活动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由于现在世界的共容化,许许多多流传千年的文化和艺术流传到海外,也有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涌入中国,就在这接受与被接受交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迷失自己,丢下了本国的文化,开始去过一些外国的节日,而且是连外国人都很少过的宗教节日中国人也过。这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对这件事重视起来,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好好的保护,恐怕不就的将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就被外国文化一点一点的侵蚀掉,埋没掉。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去对中国文化做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进一个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深入研究,让同学们更加进一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小组成员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的一定的锻炼,并希望可以对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1 具体活动调查问卷
这一次我一共发了200张调查问卷,收回了177份问卷,被发放问卷的人群都是我在高校校园,商场,广场,公园和旅游景点等大学生较多的地方对他们做了问卷调查,以下是我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2 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如下
(1)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是 ()
A重阳节 春节 中秋节 端午节
B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春节
C春节 除夕 端午 中秋节
D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2)你最喜欢那个情人节 ()
A七夕
B 2月14
(3)你是否在春节感到节日气氛 ()
A是,节日气氛很浓
B 一般,但没以前那么好
C 没感觉,和平时一样
(4)你盼节日的目的是什么 ()
A有懒觉睡谁都想
B不要上课
C可以感受节日气氛,学习传统文化
(5)“一曲笙歌灯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说的是 ()
A元宵节花灯会
B 元宵节耍龙灯
C 除夕晚跨年
D 中秋节赏月
(6)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登高赏花赏的是什么花 ()
A 九月九日 桂花
B 九月九日
C八月九日 桂花
D八月九日
(7)你为什么喜欢传统节日 ()
A可以休息放假
B自由古老的魅力
C习俗有趣
D习惯成自然
(8)你觉得中国人过节日和外国人庆祝洋节的本质区别是 ()
A 中国人注重精神外国人注重物质
B中国人注重形式,外国人更注重细节
C中国人的吃文化更注重吃文化而外国人更崇尚祝福和礼物等形式
(9)如果有一天要从下列几个节日中去掉一项,你会选择 ()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清明节 D其他
1.3 调查问卷的结论
在这177个人中有108个同学不知道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有105个同学更喜欢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有72个人喜欢西方的情人节。
只有45个人认为现在的春节节日气氛很浓,109个人认为有,但没有以前好。
93个同学是因为不要上课才盼望着过节的,只有50个人是真正的是为了想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去想过节。
有123位同学选了元宵节,说明同学们还是能知道元宵节的节日风俗和特点的。
153真正的了解重阳节的日期和重阳节的一些风俗和习惯。
对于为什么喜欢放假,有80人是因为想放假才盼望这过节。
有86人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区别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更加注重吃文化。
103个人认为如果真的要从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去掉一个节日,他们选了重阳节。
1.4 调查问卷的分析
从此次我们发放的调查问卷来看,还是有许多同学不知道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对于中国和外国都有的类似的节日,同学们还是更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同学们还是更喜欢中国的七夕节。同学们对于节日的喜爱还是因为在节假日可以放假,还可以不上课。
只有很少的人是因为想去感受和了解节日气氛,学习传统文化。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大多数的同学只是停留在对传统节日表面的了解,并没有真正的去感受,去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这种现象,同学们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只是有名无实的过。
2 现场采访学生,了解各个地方传统节日习俗
2.1 各个地方节日习俗
(1)云南省
那边人过端午,吃花生、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吃花生是取其长生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
(2)江苏如东
元宵节:又称为正月半,主要活动有:中午要祭念先祖,晚上全家会一起吃饭,放鞭炮,然后去田边放火,求个好收成。
春节:大年三十中午会祭念先祖,晚上大家会出去玩,正月初一早上会吃汤圆,要串门拜访亲戚,有客人到时,主人会泡一碗炒米茶给客人。
(3)河南郑州
龙抬头节:阴历二月初二。主要活动有:祭龙,撒灰,熏虫,击房梁,理发。
(4)内蒙古
端午节:内蒙古会吃一种叫玫瑰膏的东西,江南地区会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
2.2 通过了解,同学们渐渐淡忘的节日
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说是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荠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民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
2.3 传统节日的过去与现在
以前: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个月饼,苹果,一起玩玩,已经足够了。
现在:“过洋节,就是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出去happy。”对于一些80和90后来说,他们还是比较注重过洋节,可以和朋友一起吃饭、可以收到各种礼物。”但是现在的60后、70后仍然会选择传统的过法。
2.4 应如何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引例:
全球性“汉语热”正在发烧,可是,邻邦韩国作为一个同样拥有并使用汉字的传统国家,却怀着越来越复杂的心情在对待汉字和传统文化,一忽儿在抢注节日,一忽儿又想抢注中医药,连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也不放过,可是,另一方面又在排斥汉字,因此不免让人有点文化神经错乱的感觉。
韩国从抢注端午节,称之为“江陵端午祭”,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抢注汉字,中国骨子里的传统的东西正被一点一点地抢走,怎么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2.5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和有效方法
(1)从国家角度来看,实施关于法定假日的规定,可以一定程度是增加人们的认同感,但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每年搞几个大型的传统文化活动,同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来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挑战。
(2)从个人层面来讲,要保护传统节日,首先我们要认识他,了解他,并且尊重他。
(3)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财富的增加,使中国人有了更自由、更丰富的过节方式,很多家庭选择在国庆节长假中到外地或出国旅游,而年轻人更热衷于自驾车到各地游玩。所以与时俱进,把“传承传统”和“吸纳先进”结合得更紧密才好。
(4)把我们今天看到的记录下来,尤其是现在科技发达,记录手段特别多,我们要把这种文化传下去,能让后人看到我们是怎么过节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传统文化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3 结语
这次调查活动使我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了解了现在的中国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看法。但是也能够看出很多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是“只注重外表,忽略节日内涵”,只知道某某节来了,至于怎么“过:却不知道。根本就没有真正了解到过这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真正的意义何在。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传统文化也随着社会变迁,人们对节日的概念也渐渐的变淡了,渐渐变得不会过节了,变得不知道怎么过节了,变得不喜欢过节了,变得认为过中国传统节日烦了。所以我们就是希望人们可以重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关注,真正的可以认认真真的过好中国传统节日,真真正正的深入了解和懂得如何过好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有效建立。这些建议到底有没有真真正正的可行性,真正实施起来会遇到多少困难,对于这些困难的解决方式,还有这些东西会有多少人去关心,去了解,去接受。所以,保护传统节日不能只靠一面之词,不能靠我们单单的只提一些建议,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勤华.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都会选择踏青、扫墓等,而你是这么过清明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清明节什么时候几月几日,希望你喜欢。
2021清明节什么时候几月几日2021清明节是2021年4月4日,星期日,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三。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牵钩、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斗鸡、射柳、插柳、蚕花会、爬桥等一系列活动。
清明节很多地方对吃也有讲究,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起源于古代帝王“墓祭”之礼,墓祭是贵族活动,在古代,平民百姓是没有墓的。到了秦汉时期封建等级没有那么森严,老百姓有坟地后才仿效贵族举行祭奠活动以缅怀先人,称之为家祭。到汉代以后,墓祭才逐渐形成风俗。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清明节节日起源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粽叶飘香,品味端午”
二、专题的选题策划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端午蕴涵的意义;
2、端午节也不失为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3、体现端午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为各地文化风俗的交流建立平台。
三、专题的角度策划
1、中国传统节日渐渐被西方节日吞噬
2、回顾历史,追忆先人
3、回温端午传统风俗
4、珍惜我国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工作。
四、专题的内容策划
1、核心信息是弘扬端午传统文化。
2、在时间维度上,我们将从端午节的源起、习俗等方面设置栏目。
3、在创意的维度上,我们将设置一个栏目让大家更加了解端午节的各个方面。通过我们策划的活动,向亲戚朋友们发送自己的创意祝福短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为中国传统节日增添一份静谧良好的气氛。
4、重点式版面是我们专题的结构方式。每一个设置的栏目都是围绕端午节这个主题的,反映端午节的每一个方面。
五、专题的形式设计
我们采用的是绿色背景,稍带粽子图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使专题显得更为丰富多彩,给受众带来更多的体验感受。
重点式版面,专题的核心信息被安排在屏幕的中间地带。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分别位于屏幕两边。
六、各个栏目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内容
(1)端午节的起源
(2)端午节的习俗
(3)端午节诗词
(4)健康端午
(5)参与端午
(6)端午节祝福
七、端午节活动
Part 1:聚精会神——观看赛龙舟录像
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龙舟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 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Part 2:秀出你的手艺——包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Part 3:眼明手快——端午小游戏
通过在端午游戏网站上举行的拯救屈原游戏比赛,通关时间最短的优胜者,将获得美味粽子奖励。
操作说明:
方向键控制移动,空格攻击鱼群。
八、 端午节祝福
端午送祝福必不可少,我们征集了众多端午创意短信,来传达心意。
创意短信: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陷肉陷啥都行。糯米粘着红枣香,棕叶包着朋友情。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快乐!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九、 端午节健康
鲜艾叶烟熏能杀菌
西医研究发现,用鲜艾叶烟熏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起到杀灭作用。建议:对患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体质的儿童要慎重佩戴,以防香囊内的芳香药物引起患儿不适症状。
粽子是消暑良“药”
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连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
关键词:传统节日;前现代;万物有灵;现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76-02
一、传统节日的前现代属性
传统节日本质上是一种前现代的文化实践样式和人生存在方式。对于前现代属性,可理解为基于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之前的农耕社会技术形态,以及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观念形态的物化形式。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在农耕文明中诞生的社会,关于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崇拜、关于农业生产诸方面的原始信仰以及古人特有的祖先崇拜观念,和慎终追远意识等,都是节日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而这些思想观念都是“万物有灵论”的具体表现,显然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和现代社会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而巫术思维和宗教思维与现性思维之间更是■格难入[1]。
前现代属性的表现为“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及由此派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传统节俗活动大都是自然崇拜、原始信仰和宗教观念的反映或者遗留。古人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主宰,神灵又有善恶之分,善神造福于人,所以敬祀之,而恶神降灾于人,故驱禳之,因此驱邪避恶节俗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上巳、端午、重阳、冬至、腊八和春节等主要传统节日之中。敬善神和驱恶神的观念各自仪式化为祭祀类和巫术类节日,组成中古以前的传统节日的主体。
二、敬善神驱恶神观念探源及其在儒教主导的农耕社会中的实际效用
(一)敬天源于畏天。古人眼中的“天”统驭着诸多神灵,可以说古人对于“天”不得不敬,源于农耕社会原始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对自然规律的无知决定了人在无限大的意义上受制于天,当生产实践的物质技术手段不足以作用于自然获取生存资料,并消除灾难时,只能在“意念”中实现让图腾庇护自己的目的[2]。
畏天的心理仪式化为巫术。作为传统节日主体的祭祀禳除类的节日,究其滥觞所在,大多摆脱不了同巫术的纠葛。春节中许多避邪求吉的习俗,如早期的挂桃符、贴门神、燃爆竹、除尘、送穷以及春节前夕进行的傩舞等,都具有巫术的性质,它们最初都是为了驱鬼和避邪。古人以为通过自己的种种行为和仪式表演,就可以禳邪除恶、得祥纳吉,尤其是在这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间段里,更应该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帮助“正”战胜“邪”。巫术是对不可知力量进行积极的预知与控制。巫术活动中的人是作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一定的仪式和器物,迫使未知力量或事物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运动,以达到人的目的。在这里,人的貌似主动的祭祀求祈、禳灾驱邪活动,却是基于对自然的技术无力这样一个前提。随着人类自身能力的增强,人们的信仰也开始由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转化。这种转化使偶像与凡人之间因亲缘纽带的连接而平添了些人情俗世味道,但祖先没有取天而代之,而是成为其下层分支,是天的意志的中介者,因此神灵高高在上、人屈尊膜拜的主宰—被主宰格局是得到强化而不是消解。这种文化信仰格局在“家国同构”的封建社会中的镶嵌,则是以伦理文化认同强化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认同,成就了其自我固化系统。当然,由于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性,中古以后传统节日的“娱神”作用有所淡化,同时“娱人”的世俗色彩渐趋浓郁。
(二)对于神灵的膜拜成就了其至上地位,甚至对于恶神的忌惮足以封杀人的怜惜生命的善之本性。下文以传统节日中一度影响重大的寒食、社日和端午的某些习俗作为例证。
其一,“神”大过“官”。以起源于远古的火崇拜以及由此而来的“改火”习俗的寒食节为例。寒食习俗流行地区的民众相信,神灵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焚骸”)的,他当然“不乐举火”,那么如果热食(意味着举火),就是违禁,就会受到神性惩罚,而这个神性惩罚就是造成普遍灾害、危害群体安全的“雹雪之灾”。对于雹灾的恐惧,对于违犯寒食禁制必将带来雹灾的信仰,就成为迫使人们自觉遵循和维护禁制的强大力量,即使“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也在所不惜。史料记载自东汉到北朝这一时期,寒食节曾被官方不时禁断,魏武帝曹操《明罚令》云:“令书到,民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傣一月。”[3]但由于对寒食习俗自觉维护的民间力量在官民双方的博弈中居主导地位,以至于官方也不得不作出让步,对这一节俗活动进行有限的承认。某种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在不断的重复中,俗民会形成自觉维护习俗惯制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力量[4]。政治上弱势的民间力量在寒食节俗存废的官民博弈中胜出,实质是由于畏神胜过畏官,神灵左右民之生杀兴亡的信仰所致。
其二,“神”大过“礼”。在农耕社会,春社是起源于上古社会土地神祭祀的大节。社日宴饮狂欢以后,青年男女大多转向社屋附近的树林等地进行幽会野合,先秦古籍所谓的“桑间濮上”就是社日野合之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这一习俗具有远古巫术的背景:根据模拟巫术原理,某一自然过程可以通过人的模拟行为加速其进程,春季种子入土、云行雨施、植物生长的过程也可为通过男女媾和的方式来加速它的进程,所以此种背景下的男女交合没有丝毫宣的成分,而是出于祈求农业丰产、子孙昌盛的目的[1]。野合私奔这些常日看来离经叛道的行为,由于披上“模拟自然”的合法外衣,竟也能成为传统节日的一道另类景观,足见神灵信仰的超乎常规。
其三,“神”大过“生命”。南宋以前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风俗。旧时民间认为阴历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日又称“五毒日”,是不吉祥的。这一天生下的孩子,或有“五毒”转生、投胎之嫌,故而民间这一天中常有弃婴、溺婴之举。据《史记·孟尝君列传》所云,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原因是,“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一习俗的影响一度达于上层社会,如《世说新语》、《孝子列传》、《宋书》、《唐书》等典籍中都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记载”。
(三)对天地万物神灵的崇拜带来行为上效法。人法天地自然,形成人的节律化生存方式。农耕社会的生产实践模式与自然运行是耦合的。天地时气的交会和季节物候的转变直接影响农事活动耕收忙闲,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农事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化运行的天然耦合,实际上赋予人法自然、天人感应、顺天而动的哲学理念客观基础:正是自然运行的周期性和节律化决定了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社会的政教活动乃至个体人的生命体验的节律性。
根据大略的统计,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大约有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如端午节的起源是与夏至前后的时令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七夕节则起源于立秋时节季节转换的自然事实,春节的自然基础是立春之时冬去春来的自然现实。《礼记·月令》就是一套依照自然宇宙的时间规律来经纬人事活动,安排农业经济、文化生活的典章制度。它所展现的是一个天、人、社会的模拟结构,又是相感应的万有秩序系统,而以天人合一为其运作的基础[5]。自然存在的节律决定了生活存在的节律,生活存在的节律显现为节日,进而成为节日感的重要来源。
三、前现代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
近代,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农耕社会“天人合一”的存在节律被快节奏的单向度的存在代替,理性祛魅了神性,鬼神信仰解体。今天的人们早已失去了对天地的敬畏,科技的进步更证明了鬼神和灵魂的子虚乌有,当祭祀的指向性消失时,中国传统节日的对象也消失了,承载着传统节日内容的形式与风俗,也就失去了魅力。
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西学东渐,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紧迫的政治救亡使命,使先进分子急于割断与传统的脐带,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层。冯骥才指出,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改革开放以来新一轮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尤其在城市生活中消费主义盛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步流失,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
尽管在中韩端午申遗之争和节假制度变革内在经济社会需求的刺激下,2007年末我国节假制度改革显示出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将传统节日四季各摘取春清明、夏端午、秋仲秋、冬除夕作为国家法定假日,解决了传统节日“有节无假”的窘境,但“洋盛土衰”难以快速改变。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全球化催化了人类价值趋同,而节日是保持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块阵地。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8.
[2]苑莉,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
[3]杜台卿.烛宝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幼儿园都会举办活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幼儿园活动策划,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策划1
活动时间:8:00---11:00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
“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附: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二、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
每班选5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
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第四组:给孩子结五丝,结绳索。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幼儿。
五、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鸭蛋网、五彩绳),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六、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们的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我想说“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今天你快乐吗?让我们一起把快乐唱出来,好吗?(对唱: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策划2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
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转载请保留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策划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 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关键词】传统节日 立体报道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引导全社会广大干部群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广大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为此,辽中区广播电视台做了有益的尝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宣传,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既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作用,又弘扬了主旋律,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肯定。
一、弘扬主旋律,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每年春节期间,我们“两台一刊”都对新闻宣传工作做出科学周密的安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宣传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节日期间社会各界深入基层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宣传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的动态工作,宣传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生活。新闻部、时讯部、专题部、社会新闻部等部门,每天都有记者值班,随时准备赶赴新闻现场。
《辽中新闻》节目专门开设了“大爱无疆”栏目,把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弱势群体的心坎上,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同时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变输血为造血,早日脱贫致富。
专题部在《近海大视野》《农民致富报道》《近海大课堂》等谀恐校安排群众喜闻乐见的专题片和民俗讲座,对传统节日和各种民俗进行立体式报道,拓展优秀传统民俗向纵深发展、与新的时代背景对接,鼓舞全区人民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役中打头阵、当先锋,融入建设大沈阳的主力军。
社会新闻部精心准备了《和百姓唠家常》《百姓关注》两道节日大餐。安排与百姓节日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记者和主持人走进寻常百姓家,和邻里乡亲一起过大年,感受浓浓的东北年俗,畅想来年的美好生活愿景,传递社会正能量。
电台除在正常播出的录播节目中大张旗鼓地营造喜庆氛围外,《交通直播间》《农业快车》《万家灯火》等直播节目也增加了烘托节日氛围的文艺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听众热爱优秀传统,弘扬传统文化。《东北民间俱乐部》节目以“迎新春特别节目”的形式播出,满足不能及时收看电视节目的受众需求。
文艺部在春节期间隆重推出《辽中区迎新春联欢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图文频道则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播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征集春联、年俗有奖问答等与观众互动的节目,吸引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广泛参与。
辽中广电网站除了及时更新国内外的实事政治新闻、登载本台各类媒体的新闻和专题节目外,利用较大版面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进行了诠释,同时穿插了世界各国的节日习俗,开阔了广大受众的视野,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编室在搞好节目编排,完成新闻编播制作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协调与全台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时政频道和综艺频道的文艺节目和电视剧。这些节目在给人以精神享受的同时,尤其注重宣传节日文化,烘托喜庆气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二、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清明节期间,我们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辽中时讯、辽中广播电视台网站“两台一刊一站”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把“我们的节日.清明”这项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利用广播、电视、时讯、网站开展广泛的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唤醒和提升广大辽中市民的公德意识和文明意识,推动我区的“三个文明建设”。
电视新闻部采取谈认识,采访方方面面代表,就“文明祭祀”和“怎样树立文明新风 做可爱辽中人”谈看法和做法。对文明祭祀典型进行重点报道,通过现身说法,将典型事迹宣传出去,以点带面,弘扬了文明祭祀的美德。结合祭祀中的不良现象,从反面进行报道,并就一些事情发表评论,吸取反面教训,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和公德意识。电台部与电视台新闻部同步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宣传活动,并在电台新闻中开设相关专栏,充分发挥电台广播的舆论宣传优势,抓住出租车司机等收听调频广播的固定人群,切实把“我们的节日.清明”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社会新闻部充分发挥《百姓关注》节目的百姓信誉度,推出相关栏目,深入报道我区“文明祭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全区人民争做“文明辽中人”的热情,促进我区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和各项事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电视专题部采取深入采访、深度报道的形式,通过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切入“我们的节日.清明”这一宣传活动,拍摄有说服力、感染力的专题片,为“文明祭祀”活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编室在新闻节目中开辟“文明祭祀倡导新风”栏目,及时播出记者采写的相关报道,并对播发的新闻稿件组织评比,发扬成绩、提出问题、弥补不足、适度奖惩,促进新闻记者对此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时讯部广泛开展宣传“文明祭祀倡导新风”活动,大力宣传“文明祭祀”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逐步扩大宣传范围。同时从家庭这个细胞入手,让文明进家园、新风进家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懂孝顺、会孝顺。请各行业的专家谈“怎样倡导文明祭祀的新风”等,树立可爱的辽中人形象,为实现我区跨越式大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保障。
三、走进特定群体,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辽中广播电视台高度重视元宵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新闻宣传工作,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以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为文化风俗的交流建立平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在节日宣传工作中,我台设置了诸多栏目让大家更加了解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的前世今生和各个方面。我们以广电QQ群和微信群为载体,向亲戚朋友们发送自己的绿色创意祝福,号召大家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奢侈浪费、不违反八项规定、不损害公共设施,为辽中“创城”工作加油助力。同时运用电台、电视台、时讯等宣传载体,在重点栏目中,发挥声画、图文并茂作用,使节日宣传活动更为丰富多彩,给受众带来更多的体验感受。
我们还通过走进敬老院、回顾历史、追忆先人等方式,重温端午传统风俗、珍惜我国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我们策划了向亲戚朋友们发送自己的创意祝福短信微信活动,表达自己的思念,为中国传统节日增添一份静谧良好的气氛。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我台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报道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的走访慰问老人活动,并积极组织各部门新闻工作者,走进乡镇敬老院,加强与其他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交流,报道敬老爱老事迹;广泛宣传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快乐、温馨的节日;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明祥和的尊老敬老氛围。
为进一步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我台加大了中秋节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文化环境。辽中广播电视台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非常近距离》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中秋。谀恐型ü中秋知识问答、月字歌曲联唱、月字成语接龙等游戏环节,为大家宣传普及中秋节相关知识,并倡导大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录制过程中,通过内容丰富、幽默风趣的多个环节比拼,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储备量,同时也增强了一份荣誉感。因为最终的获胜者将代表栏目组与爱心企业共同走进我区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同时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把中秋节主题活动宣传报道工作与国庆节的报道结合起来,把群众性节日活动的宣传报道与节日文化传统的宣传报道结合起来。
当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充分理解这个有着深刻人文内涵和民族记忆的节日,竭尽媒体人的全力搞好宣传。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日子,是假日,更是节日。忽略国庆节的意蕴内涵,只会冲淡民族的国家意识,稀释个人的家国情怀。每个人的命运变化也正是国富民安的生动缩影。国庆期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服务人们的同时也在感染着人们。我台通过宣传无偿献血、服务敬老院、探访孤儿、走访老兵等公益活动,为国庆假期赋予了一种更加美好的意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延传至今已愈千年。不仅东亚各国受中华文化影响有过端午的习俗,且各国业已融入本民族元素,即便在华夏故土,各地对端午起源也各执一词。荆楚百姓过端午意在祭奠屈原;三晋人民过端午实则纪念介子推;吴越民众则认为端午与伍子胥有着深厚的渊源。闻一多先生曾撰写《端午考》一文,认为“端午节并非为祭祀屈原或介子推云云而沿袭,它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那么,吴越地区是否真是端午节的源头?伍子胥与端午起源又存在何种关联?
吴越传说与端午节的起源
吴越之地指的是今天的江浙一带,是古代农业最为兴盛的地域。当地百姓饭稻羹鱼,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因而对时令节气十分关注。阴历五月初五,是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应与农业生产有关。
另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原本是龙的节日。《战国策》中就载有吴越百姓多“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遗俗,可见龙是吴越百姓尊奉的图腾。端午节中最重要的节日项目――竞渡和吃粽子,都与“龙”相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被蛟龙所窃。据此,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应当是吴越百姓祭祀图腾的节庆。
上述两种起源说,虽不乏科学考证,但从民俗学的角度上看,民间似乎更愿意给端午节附上情感色彩。在江南众多的端午起源说中,以祭奠伍子胥的说法流传甚广。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兄因遭猜忌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为避祸株连,连夜逃至吴国。因伍子胥才华出众,很快便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他帮助吴王伐楚攻越,成就宏图大业。吴王在伐越中负伤而亡,其子夫差继位。两年后,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佑下为父报仇,大败越国。越王勾践一面栖兵会稽山,一面用重金贿赂吴国丞相请求议和。伍子胥深知越国必兴兵再起,遂力谏不可养痈遗患,理应乘势灭越。夫差偏信丞相谗言,同意议和,此后遂逐渐疏远伍子胥。越王深知伍子胥不除,复国必遇险阻。勾践在重贿吴王近臣后,夫差猜忌伍子胥,并赐剑令其自刎。伍子胥临终前断言吴国必亡于越。夫差闻言大怒,于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首投于胥江。吴国百姓十分敬重和缅怀伍子胥,遂将其尸首打捞上来,埋在吴县胥口。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记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百姓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此君便是伍子胥。
伍子胥虽为楚国人,但他忠肝义胆、有勇有谋,出将入相辅佐吴王阖闾灭越;而且他还“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按照天象风水筑造了苏州城,以致千年以来,苏州古城城址几乎没有发生变更。这样一位忠君爱民的臣子怎能不受吴地百姓的敬爱?此后,吴越人民奉伍子胥为江神、波神,还专门供奉有伍相祠。
独具意蕴的江南端午习俗
龙舟竞渡。据《荆楚岁时记》一书所载,荆楚地区的划龙舟习俗,“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可见,楚国百姓端午竞渡的风俗,追溯源头也与纪念伍子胥有关。吴越百姓自古有龙舟竞渡的遗俗。越王勾践灭吴后,十分敬重伍子胥的忠烈,对伍子胥的被杀表示深深的怜悯。他不仅立坛杀白马祭子胥、筑庙于江上,还在越国倡导竞渡,“盖悯子胥之仲而作”,以致原属越的地方都有祭伍之举。浙江上虞在汉代时已有端午祭“江神”伍子胥的风俗。杭州民间立伍子胥祠于吴山(俗称胥山),端午时年年祭祀,一些行业在民国时还专门放假1天,参与端午祭祀。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吴越竞渡的风俗随着楚国疆域的拓展,遂遍布南方。而荆楚人民借竞渡纪念屈原已是200年以后之事:
吃粽子。据三国东吴周处所著的《风土记》所载,江南“俗以菰叶裹黍禾,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粽子的最早的记录,这比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楚人哀屈原“每贮米竹筒报祭”的记载要早200多年。加之江南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糯米的栽培也甚早,因而江南有煮粽的传统也就不足为奇。至今浙江嘉兴的粽子仍是本地特色小吃,风靡海内外。
斗百草。所谓斗草,就是两人用草筋互相拉扯,被断的一端作输。《诗经》“国风・周南”篇中就有“菖”一诗,讲述了江南妇孺嬉戏斗草的风俗。在《中吴纪闻》一书中,则记载了“吴王与西施尝斗百草”的趣事。江南斗草常用“车前子”,吴方言称之为“打官司草”。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诵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子孙斗草来”的诗句。遍阅江南地方志,不乏斗草习俗的记载。
采草药、挂艾叶。江南百姓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要采集草药,攘除晦气,所以江南有端午挂艾草驱邪、祈愿身体健康的说法。吴国的太伯与仲雍两兄弟,为了治愈父亲古公父的疾病,前往湖州衡山寻觅草药。后太王父立王季为君,太伯遂入深山采药,以避王季。今浙江临安县百丈山上还存有“玉仙洞”、“太公潭”等遗迹,相传是太伯采药的地方。江南民间传说,制艾叶、制艾煎是太伯采药的遗风,艾叶能灸治百病,故端午挂于门前,可以驱散家中晦气,保家人身体安康。
百索。百索是用五色丝线缠于臂上以避邪。江南以盛产丝绸享誉古今,吴地很早就养蚕纺丝,五色丝线是一种材质较高的丝绸,端午节时百姓们将五彩丝系于臂,名日辟兵,祈祷人们不被病瘟纠缠。明代江南百姓在过端午时,儿女辈用五色彩索缠臂,长辈则簪艾叶、石榴花以驱邪。清康熙时,苏州百姓过端午,小儿髻簪五毒,将五色丝缠于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乾隆时,民间还用丝绸加蒜粽之类以辟邪。
喝雄黄酒。端午时,江南百姓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涂于小儿额头与耳鼻间。雄黄也称为鸡冠石,有光泽,呈橘黄色,中医常用此作解毒杀虫药,尤其可以驱逐蜈蚣、毒蛇之类的毒物。晋朝江南道人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讲述黄帝在炼丹成仙前,“圆丘出多大蛇,又生好药,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此后“雄黄祛毒”已渐成江南百姓的土药方。江南民间传说《白蛇传》,就有许仙在端午节与白娘子共饮雄黄酒,使白素贞现出蛇形的故事。明崇祯帝时,常熟、昆山县志中亦有“饮雄黄酒,遍洒室中,点小儿臂额,以去毒”的记载。
多姿多彩的端午风俗奇葩
除江南有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外,华夏各地均有别具一格的端午风俗。譬如唐代长安市民在端午时多互相馈赠坠扇,端午节期间东市竟成扇市。明代端午节时,北京人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打扮小闺女,戴石榴花,被戏称为“女儿节”;新嫁女子端午节前,还要回娘家,称为“躲端午”。
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兴趣而获得认识”。为此,我校改变了以往的方法,在研究和实践时,突破了以往的把个别节日融入个别学科或根据节日开展活动的做法,不仅仅把传统节日文化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而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并设置以传统节日为线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以体验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施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从而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层次化、系列化的“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完全融入到学校的全方位德育中,并初步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挖掘传统节日中德育的元素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几千年来,这些民俗通过口传手教的方式世代传承,成为民俗文化之根。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元素,例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所包含的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重家庭的美德,端午节所蕴含的重国家、重社会的责任担当,重阳节所提倡的敬长辈的优良传统,清明节所蕴含的缅怀先人、弘扬传统、感恩思源的情怀。尽管我们在研究中不可能把全部的节日纳入其中,但是我校选择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较多元素的节日进行学习和教育。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有高度认同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们包含着中国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以体验为主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为我校逐步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明确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小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开展活动的意义能否理解,是整个实践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并把问卷推广到学生家庭和社区,了解学生家庭对传统节日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过节的方式等,从而掌握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学校收集整理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类传统节日的资料,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从节日由来、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等方面将传统节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根据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给予其最初步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和家长有了参与、学习的愿望,也对课题的开展有了正确的认识。
三、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多样化的活动
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学校充分发挥语文、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结合教材中所阐述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例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结合图画、手抄报,通过欣赏会、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表现传统节日的人文教育元素。在端午节组织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端午节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节的装束、吟诵端午节的诗歌、用小品表演端午节的由来。音乐课教师让学生欣赏春节的贺年歌曲,特别是有着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春节体验。美术课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再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物品保湿方法对通草画进行保存,还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的传统工艺表现出来,不仅让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我校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分层次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在体验“喜庆春节”活动中,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了成果收集的不同方式:一、二年级学生收集喜欢的“利是封”,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照片;三、四年级学生收集关于春节的年俗,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参与年俗的照片(如:包油角、年二十八洗邋遢、逛花街、走亲戚、正月十五赏花灯等);五、六年级学生设计有特色的“利是封”,写春联,写以“开心过大年”为主题的日记(并配上自己画的画或自己拍的照片,图文并茂)。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春节,创设充满童趣、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结合其心理特征,给予不同年级的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提示,让他们找准体验春节的切入点,把抽象符号引导到具体可行的日常活动中,使他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鲜活的体验和更深刻的感悟。
我校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在活动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了解,不断体会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教育的收效最大化,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
四、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魅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对洋节日那么热衷,而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其实外来的很多节日很注重参与精神,例如:万圣节将基督教用南瓜灯和杰克灯驱逐鬼神的传统延续下来,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圣诞节的圣诞礼物和各种装饰带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与遐想,这些不可否认是值得借鉴的。所以我们重在通过体验去开展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经验,每一种体验都会在生活的经历中产生,是对以往的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经验,因此我们的教育主旨是让学生学会体验。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节日习俗,做“春节小状元”,还让学生抄写春联和拍摄反映春节活动的照片进行分享,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中国情,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元宵,介绍元宵的来源和品种,拍摄制作元宵过程的电子教程,亲手尝试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还有做灯笼、猜灯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在端午节,让学生通过包粽子、陆上龙舟、端午“变变变”等活动体会独特的民间风俗及历史人文文化。在中秋节,通过让学生做月饼、赏月,使学生不仅仅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更感受古人过中秋的喜悦。重阳节开展的敬老活动,更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主动收集节日资料,主动进行学习。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五、校本课程是实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累,校本教材从最初步的提纲到零散的内容,再到不断修改逐步完善,形成文字的校本课程,这中间积累的是我一点一滴的活动记录。校本课程《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又培育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历史,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民俗文化之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