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肺动静脉瘘范文

肺动静脉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肺动静脉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肺动静脉瘘

第1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大咯血;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护理体会

大咯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如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所致的大咯血多青少年发病,且起病凶险,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院呼吸科于2005年收治一名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致大咯血青年患者,今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做一临床报告。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以“反复咯血10个月,再发半天”为主诉于2006.8.15入我院呼吸科。缘于10个月前始反复咯血,量多,每次约1000 ml,平时无明显咳嗽及黄脓痰,半年前外院曾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期高分辨率CT(HRCT)示“右肺多发片状阴影”,间歇期复查CT“双肺未见明显异常”。此次再次大咯血,量约1000 ml,急诊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查体: 体温:36.4℃, 血压:110/70 mm Hg,呼吸尚平稳,颜面苍白,未见鼻腔、口腔、皮下出血点,右肺叩诊略浊,呼吸音低,右肺可及少许湿性罗音。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0.69×109/L, 中性比例83.31%, 血红蛋白111.6 g/L,血小板228.7×109/L。出凝血四项正常,D-二聚体阴性。胸片:右下肺散在斑片影。入院后予积极抗感染,止血对症处理无效,再次大咯血,8 h内咯血500 ml,且出现窒息,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85%,考虑血管畸形致咯血可能性较大,急诊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室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术中造影:右支气管动脉单独开口两支,与左支气管动脉共干一支,右支气管动脉扭曲、增粗,可见较多杂乱肿瘤血管,且见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部分右肺静脉提早显影。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将明胶海绵剪成碎片加入造影剂中,透视下经微导管向右侧支气管动脉(共三条)缓缓注入,动静脉瘘闭塞为止。将直径为3 mm长约30 mm的微弹簧圈经微导管向右侧支气管动脉(开口T5.6椎体间)缓缓推注,再次造影见血管闭塞,动静脉瘘消失。术后患者未再咯血,双肺呼吸音清。好转出院。

第2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肺动静脉畸形(PAVM)也称肺动静脉瘘,是一种先天性肺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临床上少见,因其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对有效的治疗手段的选择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尤为重要。本文收集7例动静脉畸形的影像检查结果,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我院2000年3月――2012年12月间行CT扫描诊断为肺动静脉畸形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2岁。临床症状2例咯血,2例慢性支气管疾病史,3例有胸闷、气短、口唇发绀、不同程度杵状指,其中4例病变区可闻及血管性杂音。7例均经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6例行薄层增强扫描,并行MPR,MIP,VR技术后处理。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CE双排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16,PHILIPS Brilliance 64及GE宝石能谱CT扫描,经肘静脉高压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l)80-100ml,注射速率3.5ml/s,常规胸部双期扫描,采用Bolus Tracking触发扫描,动脉期触发阈值为100HU,仰卧位,头先进,螺旋方式扫描,120kv,250mAs,螺距0.8,重建层厚0.625-1.25mm传工作站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

2 结 果

2.1 MSCT横断位平扫及增强CT表现 7例病灶分布于右下叶3例,左肺舌叶2例,左下叶2例,6例可见迂曲增粗的血管影并夹杂结节影,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1例呈团块样表现,增强后明显强化并可见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血管影,左心房提前显影。

2.2 MSCT后处理表现 7例患者分别可见“血管蒂征”和“动脉瘤征”,并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与病灶相连,以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图像显示最清晰(图1,2)。6例“血管蒂”征像中有2条血管的即1支供血动脉1支引流静脉的4例为单纯型;2条以上血管2例为复杂型。2例“动脉瘤”征像中,1例表现为不规则的团块状复杂型,1例表现为局部膨大结节状、迂曲扩张囊状影。所有病灶强化程度与纵隔内大血管相同。

3 讨 论

3.1 肺动静脉畸形的病理与临床分型 肺动静脉畸形为先天性肺内血管纡曲扩张或形成海绵状血管瘤,肺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肺动脉内血液不经过肺泡直接流入肺静脉。PAVM是由各种不等数目和的不同大小肺动脉和静脉直接相连,常见者动脉1支、静脉2支。二者之间无毛细血管床相连。病变局部血管管壁肌层缺乏弹力纤维,呈发育不良状,病变血管因肺动脉压力使其显著扩大。病变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依病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数目的不同,肺动静脉畸形分为三型①单纯型:表现为单个扩张的血管瘤样病灶为1支供血动脉和1支引流静脉,病灶可单发或多发,较常见。②复杂型:即由多个扩张的大小不等的小瘤与多支供血动脉和多支引流静脉组成。③弥漫型:较少见,即指肺内多发细小动-静脉瘘,常伴有肺外毛细血管扩张[1-4]。

3.2 肺动静脉畸形的MSCT表现 主要表现为肺内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两肺中(舌)下叶为好发部位,病变形态各异,或呈分叶状、麻花状、蚯蚓状,少数表现为类圆形团块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相邻大血管强化程度相同,静脉期仍为高密度,病变局部可见增粗迂曲的引流静脉和相对细小的供血动脉影。PAVM的特征性征象为“血管蒂”征、“动脉瘤”征和左心房提前显影。

3.3 MSCT后重建技术应用价值 肺动静脉畸形诊断金标准是DSA血管造影,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近年来随着MS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对PAVM的诊断已显示明显的优势。MSCT采用容积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相结合的技术。能清晰的二维及三维显示PAVM的瘤囊及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同时可提供准确测量供血血管的直径数值,为病情的预测及介入栓塞治疗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MSCT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可精确的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的血管细节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方便快捷、直观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将在肺动静脉畸形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MSCT可作为肺动静脉畸形诊断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兴汉,滑炎卿.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肺动静脉畸形的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7,16(1):6-7.

[2] 柳曦,孔祥泉,许林峰,等.肺动静脉畸形的综合影像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2):16-19.

第3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关键词】 肝癌;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

肝癌介入治疗, 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创伤和副作用小, 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社会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特点, 被广大医护和患者所接纳[1]。为进一步研究这一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选取了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00例肝癌介入治疗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总结误治误诊的经验, 探讨减少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一些对策以及注意事项,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00例介入治疗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以临床上B超、CT、及AFP异常升高等临床肝癌诊断的病例, 其中男128例, 女72例, 年龄32~86岁, 平均58岁。

1. 2 方法 所有患者都行肝动脉造影, 明确肝脏病灶的大小、数目及供血情况。结合USG、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 对少血供肝癌患者, 行导管灌注治疗术(TAI), 其中, 一部分行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对富血供肝癌患者,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本组200例中, 行TAI术18例(其中行冷循环微波刀治疗12例), 行TAE术182例。

1. 3 结果 本组严重并发症出现情况如下:肺动脉闭塞1例, 肝动脉闭塞20例, 剧烈腹痛5例, 肺梗死1例, 异位栓塞2例, 肝脓肠2例, 动脉内膜夹层血肿2例, 休克1例, 导管在管腔内打结1例, 肝肾功能受损1例, 局部出血现象1例。

2 临床常见病因分析

2. 1 肺动脉闭塞 一般很少发生, 本组1例, 系巨块型肝癌, 瘤体内有动静脉瘘。用碘化油栓塞时, 大量碘化油通过动静脉瘘进人肺动脉而形成肺栓塞, 亦可能系脱落瘤体进入肺动脉引起栓塞, 此时亦应做肺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并及时针对性治疗 [2]。

2. 2 肝动脉闭塞 共发生20例, 其中15例在第三次以后的肝动脉造影时发现, 4例在第二次介入时发现, 1例在第一次介入术中即发生肝动脉痉挛。

2. 3 剧烈腹痛 栓塞可使85%的患者肿瘤供血减少甚至消失, 进而引起组织缺氧和水肿, 导致肝被膜紧张而引发疼痛。疼痛出现于右上腹部, 引起睡眠不佳和食欲不振。本组出现肝区疼痛20例, 其中5例剧烈疼痛, 需要密切观察剧烈疼痛者的腹部及全身情况, 避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肿瘤破裂出血、穿孔、胆囊炎等并发症。

2. 4 肺梗死 肝癌伴有肝动-静脉瘘时,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大部分碘油乳剂可随血流从动脉系统直接进入短路的肝静脉分支内, 回流至肝静脉主干, 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肺动脉, 从而导致多发性肺梗死。患者多表现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2. 5 异位栓塞 较为常见的是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胆囊动脉栓塞, 其中后者多见于反复化疗灌注及运用微小栓塞剂者。当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时, 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损伤。本组3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给予抑酸、解痉止痛药物、胃黏膜保护后症状逐渐缓解。

2. 6 肝脓疡 出现2例肝脓疡, 该2例患者均发生在联合病房, 且发生肝脓疡的时间均为介入后2周左右。肝脓疡的发生的可能因素有:①在肝栓塞坏死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②手术时污染[3]。其中1例为胰腺肝癌转移, 另外1例为原发性肝癌, 术后2周发生多发性肝脓疡。为了避免肝脓疡反应的发生, 应注意无菌操作, 碘油用量也应适当掌握。关于肝脓疡的诊断, 无论患者是否有白细胞升高, 如果患者术后有高热且持续2周以上不退, 都应考虑到肝脓疡, 并及时作CT或B超检查,必要的时候作诊断性穿刺。

2. 7 动脉内膜夹层血肿 本组2例, 一般发生在老年病例, 因其动脉硬化, 导管在管内行进中, 操作动作粗糙或者规范欠佳而损伤血管内膜, 其主要特征是, 导管在行进中顶端有阻力, 注入造影剂时, 显示血管内膜壁有条状或片状影, 长时间滞留, 如果用力推进导管, 可使夹层内膜进一步破裂, 扩大范围, 改变行进方向, 也可更换不同形态导管, 或用软头导丝引导, 避开损伤部位, 总而言之, 不能强行插入。

2. 8 休克 本组1例, 肝动脉造影或碘化油注入时, 都会发生休克, 应该尽量避免, 对于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一定要及时治疗 。

2. 9 肝肾功能损害 本组中发生1例肝肾功能受损。栓塞化疗后会引起肝细胞进一步受损破坏, 多数为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为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不同程度的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且胆碱酯酶下降等, 肝肾功能衰竭致死亡严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有:①本组病例中切除术后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这些病例中多数为肝癌根治术后, 化疗剂量也较小,介入所需的碘油量较少。②介入操作相对较仔细,严格的无菌操作, 仔细的术后观察和及时的对因处理[4]。③本组病例中病期相对较早。

2. 10 肝癌破裂 本组共4例患者术后五天内发生肝癌破裂, 2例因为左叶巨大肝癌, 术后肝癌破裂, 紧急手术修复, 在2个月后死亡。2例因巨大肝癌且栓塞剂注入超过18 ml, 破裂后死亡。肝癌破裂的预防措施:①对于巨型肝癌( 直径 > 15 cm) , 术前嘱用平车或轮椅送到介入治疗室。②术中轻柔操作, 适量用化疗药和栓塞剂。③术后两周内, 患者一定不要剧烈活动, 以免因为剧烈活动诱发肝癌破裂。生活中尽量避免挤压肝区, 注意卧床姿势, 防止引起肝癌破裂[5]。

3 讨论

经肝动脉导管TACE术已经成为非手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 使大多数肝癌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使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但是肝癌介入治疗中发生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医生应尽量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肝癌介入治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医生应熟悉所用化疗药物的剂量, 毒副作用和配伍禁忌, 一定要做到合理用药;②在穿刺、插管、压迫止血等环节, 必须选用合适的导管, 导丝, 做到细心, 眼快, 轻柔, 就可以避免大多数的穿刺、插管并发症。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6]。③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 需要考虑患者的耐受力, 不能盲目的追求治疗效果, 这才能显示出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优越性, 避免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综上所述, 随着介入治疗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 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对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高度重视和术后的正确处理, 肝癌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将会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于长鹿.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13(1):71-74.

[2]陈秀华. 83例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吉林医药, 2012, 33(3):640-641.

[3]张桂霞.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7,4(8):72-73.

[4]夏景林,任正刚,陈漪,等.肝癌介入治疗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研究.实用肿瘤杂志, 2003,18(6):441-443.

第4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 老年患者;射频消融

肝脏恶性肿瘤(malignant hepatic carcinoma, MHC)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消化道肿瘤随病情进展而发生肝转移癌者亦渐增多。MHC以其度高恶性、迅速进展、病灶多发且常浸润大血管、胆管等特点, 仅一部分患者可行手术治疗,病死率高。而老年MHC患者因年龄较大,常合并其他脏器的基础疾病,更加影响手术的进行。针对无法手术的老年MHC,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微创治疗措施。经皮多极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mult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FA)是指在各种影像设备导航下,局部热消融肿瘤病变,直接原位灭活肿瘤灶, 具有简便、高效、微创、安全、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尤其对高龄、肝硬化背景和多次复发的老年MHC患者而言,更为合适[1]。本项目通过观察PRFA治疗老年MHC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生存情况等, 探讨PRFA的优势及缺陷, 为合理应用PRFA治疗老年MHC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8月~2012年12月42例MHC患者共68个病灶施行经皮多极射频消融治疗, 男25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70岁;原发性肝癌28例, 转移性肝癌14例(肠癌肝转移9例,胃癌肝转移5例)。直径8cm肿瘤2个。所有入选患者不同意手术或不适合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月患者增强CT/MR/超声造影变化,评估肿瘤消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及1、2 、3年生存率。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确诊为肝脏恶性肿瘤;②肝功能Child-PaughA或B级, 凝血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③无严重肺心脑胰腺等器官功能障碍;④术后复发或中晚期癌等不能手术切除的MHC;⑤不愿接受手术的MHC。排除标准: 肝功能Child-Paugh C级。顽固性腹水。近期有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脏器肺心脑胰腺的严重功能衰竭。

1.2方法 治疗设备:本项目采用北京博莱德RFA-I型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射频电极采用RFA-1312型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13支子电极),影像引导设备采用GE Light speed Ultra SYSCT99多排螺旋CT。治疗过程:PRFA治疗时, 根据病灶大小及位置,设计消融范围,CT导航下把多极射频电极穿入肝脏肿瘤内, 位置适合后打开电极至合适直径,锚定肿瘤,采用电脑自动模式消融, 评价每个位点消融15~20min,消融结束退针时采用手动电凝模式消融针道。肿瘤位置靠近血管、胆管或肿瘤较小不易穿刺者,可先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再CT扫描确认位置。肿瘤较大,消融范围不足时采用多位点重叠消融或分次消融。消融范围力求达到安全边界,即包括0.5~1.0cm的癌旁正常肝组织。

1.3疗效评价 术后1~2个月行增强CT/MR/超声造影评估肿瘤近期有效率,有效率=CR+PR。完全消融/缓解(CR):肿瘤完全灭活,影像学增强CT/MR/超声造影检查示治疗病灶各期相未见强化,无血供。部分消融/缓解(PR):肿瘤缩小,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比治疗前减少≥50%。稳定(SD):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比治疗前减少

2 结果

2.1近期疗效 消融术后1~2个月行增强CT/MR/超声造影评估肿瘤消融情况。病灶完全消融32例(76.19%),部分消融6例(14.29%),稳定4例(9.52%)。

2.2生存率 术后随访6~46个月,共23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肝功能衰竭(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肝破裂(1例),呼吸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射频消融治疗后,1年生存率39(92.85%),2年生存率33(78.57%),3年生存率19(45.23%)。

2.3治疗安全性 所有患者均无明确死于消融术后并发症者。8例出现疼痛,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30例转氨酶升高, 6例出现程度不同的肝被膜下出血,3例出现腹腔积液, 3例出现气胸,2例血胸,2例胃壁损伤,7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动静脉瘘形成,1例胆汁瘤形成等,经休息及对症处理、支持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皮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I)和经皮射频消融(PRFA)等微创手段的单独或联合应用,以其高效、安全、微创为特点,且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2],后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PRFA原理是射频电磁波通过射频电极针释放,使得肿瘤及周围组织细胞的极性分子和离子高速振动、相互摩擦,动能转化为热能,热能随时间逐渐向外传导,使肿瘤组织及周围的实质组织细胞发生不可逆的蛋白质热凝固变性、坏死,同时肿瘤周围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环形反应带,切断肿瘤供血并防止肿瘤转移。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其疗效确切,特别是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肿瘤直径小于5cm,射频消融的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3]。老年患者随年龄增长各脏器功能出现明显退变,代偿能力显著下降,常合并心肺脑等脏器基础疾病,从而使老年MHC患者的能手术者更少,且手术风险增大及术后并发症增多。而PRFA具有微创的优点,经皮穿刺治疗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患者反应轻微,大多在治疗当天即可下床活动和进食,术后恢复快,3~5d即可出院。

疗效分析射频消融中,当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并超出肿瘤边界1~2cm可以完全灭活肉眼可见的病灶,达到类似手术切除的根治效果。研究显示

安全性分析本研究显示RFA治疗后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射频治疗肝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7%。有报道显示当肿瘤位于肝包膜下、大胆管、胆囊旁时,RFA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包膜下血肿、破裂、胆漏等并发症。RFA术后出血,其发生率约0%~3.58%。术后感染,主要是消融灶和(或)腹腔感染。肝内胆道系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肝内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有报道肝癌射频消融后肝内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在0.3%~3.6%。肺部并发症,经肋间途径射频治疗时,要注意肋间血管的解剖,尤其是肿物位于肝顶区时,慎重选择进针路径,尽量避免肺穿刺损伤导致血胸或气胸。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大部分无自觉症状,需要处理的病例如气胸、血气胸等约为2%。本研究中1例出现肝动脉静脉瘘,考虑与穿刺、消融损伤血管有关,栓塞治疗后动静脉瘘消失。1例出现胆汁瘤形成,考虑损伤胆管所致,给予穿刺置管引流胆汁后好转。3例出现气胸,2例血胸,未出现心脏、大血管损伤。出现2例胃壁穿刺损伤,禁食后自愈。无肠道损伤,无穿刺道转移发生。穿刺点灼伤1例,与针道电凝相关。回路电极板烧伤皮肤2例,均发生于身体消瘦,皮肤松弛者,电极板贴合不紧密。电极板应贴在患者臀部外上方或等肌肉丰满、皮肤角化层薄处,并粘贴牢固,与皮肤紧密接触。防止因患者出汗致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皮肤角化层太厚导致电阻增大,引起局部皮肤灼伤。对于射频时功率较大,电阻较强时,电极板外给予冰敷或冰盐水降温,可显著减少皮肤灼伤发生。

4 结论

对于老年MHC的治疗,PRFA以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对肝功能影响小、恢复快、可补充治疗或反复治疗等优点,值得在老年患者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肿瘤,2011,31(5):385-388.

[2]陈敏华,杨薇,严昆,等.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个体化方案及疗效[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1):15-21.

第5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咯血是胸科常见急诊。咯血的病因较为复杂,一般常见于以下疾病:①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内膜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腺瘤等;②肺部炎性病变:80%以上的肺结核病人可有咯血,尤其是有结核空洞的病人发生大咯血的概率更高,而其他肺部炎性病变的病人咯血量都比较少,多为痰中带血;③肺部癌肿:有50%以上的肺癌病人可发生痰中带血,少数病人可发生大咯血;④肺部寄生虫病:常见的有肺吸虫病、肺阿米巴病、肺包虫囊肿等,易引起咯血;⑤肺动静脉瘘:此病为先天性发育畸形,一旦发生出血,其量都较大,甚至是致死性大咯血;⑥心血管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衰引起的肺充血水肿、肺梗死等均可引起咯血;⑦其他:如血液系统疾病的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此癜;肺部胶原性疾病、肾炎肺出血综事征等也可引起咯血。

医生们常常把咯血分为痰中带血、轻度咯血(一天咯血量少于100毫升)、中度咯血(一天咯血量为100~500毫升)、大咯血(一天咯血量为500毫升以上)。

咯血的治疗:

1.不论何种疾病引起的咯血,不管是痰中带血还是晨起的一两口血,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呼吸科、胸外科或急诊科就诊,需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置。

2.家人在发现亲属有咯血时来不及到医院或急救车还未到达时,要让其卧床休息,不要惊慌失措,如发现病人在咯血过程中突然出现憋气、呼吸急促,即是血块堵塞大气道的征象,家属可使病人成头低脚高位,轻轻叩背,及时清除口中血块,有假牙的应及时取出以防误吸。发生大咯血时亲属不要过多搬动病人,尽量让其保持侧卧位或俯卧位,头应偏向一侧,有必要者可行气管插管吸引。

3.少量咯血者,可口服止血药等;急性大量咯血者,可给予立止血、胸垂体后叶素等以控制出血。

第6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全部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简称先心病,是指出生时已存在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1]。现将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4例,房间隔缺损(ASD)19例,室间隔缺损(VSD)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岁7个月~60岁,其中10岁以下8例,10~15岁16例,15~50岁10例,50岁以上2例;体重11.5~80kg。术前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呈不同程度增多。超声心动图提示ASD均为继发孔中央型,直径9~32mm。临床结合彩色多普勒估算,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9例。

1.2介入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年龄较小者同时使用基础麻醉。其中A S D患者穿刺右股静脉,测定肺动脉压,必要时行肺动脉造影,用心血管内径测量器测量ASD最大伸展直径。采用国产输送长鞘管输送封堵器,在左心房先释放左侧伞面,回撤整个封堵器系统,使封堵器卡于ASD处,再完全释放右心房面伞,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流消失和封堵器位置满意后,逆时针旋转推送钢缆,使其与封堵器完全分离。对PDA患者的介入治疗,同时穿刺右股动、静脉,分别置入5F和6F的动静脉鞘管各1个,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先做左心测压和降主动脉造影,以了解PDA的形态、大小及有无其他并发畸形;然后将右心导管经未闭的动脉导管送入胸主动脉至横隔以下,并交换出加硬导丝,送输送鞘到达降主动脉后再将PDA封堵器送入;先张开PDA左伞面,回撤输送系统至PDA最窄处,将整个封堵器张开。通过检查心脏杂音,心脏X线透视和再次降主动脉造影,以确定封堵是否成功。在VSD治疗中,先观察VSD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结合超声检查,选择合适封堵器。从左心室面找到室间隔缺损口,并通过缺损口将面条导丝放在肺动脉或腔静脉,用鹅颈套从股静脉将面条导丝拉出体外,建立动静脉轨道。在左心室释放左心室面伞,回撤整个输送系统,当左心室面伞贴紧室间隔时,释放右心室面伞。置入后再行左心室、主动脉瓣上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主动脉和三尖瓣功能未受影响,表明封堵成功,确认封堵效果满意后释放封堵器[2]。

1.3疗效评价PDA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观察,若封堵器或弹簧栓子位置恰当,无或仅有微量残余分流为效果良好。ASD根据多普勒左向右分流信号判定,无左向右分流信号为效果佳;直径<1mm左向右分流信号为微量残余分流;直径1~2mm为少量残余分流。VSD封堵器安置后在左室造影下观察,效果良好;封堵器安置位置恰当;无或仅有微-少量分流;无明显主动脉瓣及房室瓣返流。

2结果

2.1临床疗效PDA14例,第一次成功13例,成功率93%,1例为5岁小女孩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考虑术后为:(1)封堵器选择过小,低估缺损直径;(2)术后未给予充分镇静治疗,患儿出现长时间哭闹,导致封堵器脱落,立即给予在导引钢丝帮助下先将长鞘管经右心系统送至脱落封堵器所在肺动脉分支的近端,用圈套器抓住封堵器的螺母将封堵器拖入鞘管内取出,同时再次置入较大直径封堵器,复查彩超封堵器位置固定好,未见分流。ASD 19例,第一次成功18例,第二次成功1例,成功率100%;VSD 2例,第一次成功2例,成功率100%。

2.2并发症1例VSD成功施行封堵术后即刻有少量残余分流,3d后残余分流消失。1例VSD封堵术后由于患者年龄小同时置入封堵器相对心脏较大,产生机械性溶血,术后第一天出现血红蛋白尿,给予激素、碱化尿液、小剂量止血剂等药物治疗,封堵器面逐渐形成血栓,5d后血红蛋白尿消失。贫血症状逐渐好转,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股动静脉瘘。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成人健康的一类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传统认为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成功率高。但是手术存在创伤较大、麻醉意外、输血及感染等问题。近10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方法及器械的不断发展,逐步拓宽了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方法,开辟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领域[3]。目前可由非开胸介入治疗替代,对于大多数的PDA、部分的ASD和VSD患者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可替代外科修补治疗。本组资料表明,对于常规先天性心脏病VSD、ASD、PDA患者,在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情况下进行介入治疗,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及中期疗效好等优点。近年来国产封堵器的临床成功应用,使得先心病的介入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我们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VSD成功率达100%,且封堵后无明显残余分流,术后3d、1个月、3个月测得LA、LVEDd较术前明显改善,表明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有效可行[4]。

参考文献

[1]戴汝平,高伟,刘莹,等.先天性心脏病与瓣膜病介入治疗[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9-50.

[2]孔祥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02-306.

第7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关键词:CT;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腹部器官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很多国家都呈上升趋势[1]。CT作为腹部检查最为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原发性肝癌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随着新的多排螺旋CT在临床上的应用普及,如何清晰地分辨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以及肿瘤本身的血供情况以期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更好地判断预后是当前CT检查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行CT三维重建和和肝动脉期扫描检查的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30例患者均为医院住院患者并取得明确病理学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18例,11例为胆管细胞性肝癌,混合细胞癌1例。年龄40~71岁,中位年龄48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23例患者伴有肝硬化(76.7%);肝功能Child-Pugh A 级14例(46. 7%),B级16例(53.3%)。

1.2设备与造影剂 16排CT(GE),高压注射器:双桶高压注射器(美国);造影剂为碘海醇,美国GE和布莱克

1.3方法 患者仰卧位,从头向足侧扫描,扫描范围包含双肺下叶包含膈顶部至双肾下极水平。先进行全肝部扫描,确定肿瘤大致范围后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约80~100ml进行肝动脉及门静脉期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250mAs,层厚5mm,注射造影剂后30s左右行动脉晚期扫描,50s左右行门静脉期扫描,每期扫描时间约为8s。所有图像均进行重建,最小层后0.67,间隔0.33,重建后的图像传输至Woklist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重建成像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 reconslyuction,CR)。

2结果

2.1对肿瘤形态与部位的显示 本组30例患者全部经16排螺旋CT肝动脉期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处理。所有患者术前均可见清晰的形态和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其中位于肝右叶者18例,肝左叶者11例;其中结节型3例,巨块型2例,弥漫型4例。依据CT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共有30例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切除,其中行局部根治性切除者15例,右半肝切除者3例,左半肝切除者2例,左三叶、右三叶以及尾状叶切除者各为1例。CT显示结果与术中探查所见相符合者28例,符合率为93.3%。

2.2肿瘤血供的显示 全组所有患者均清晰显示腹腔干、肝动脉、肝固有动脉、脾动脉。共有30例患者其三维重建后的图像均获得清晰的瘤体和血管毗邻关系的图像以及肿瘤本身的供血动脉来源。其中有2例患者肿瘤供血动脉来自于肠系膜上动脉,1例来源于膈动脉供血。术中所见相符者28例,符合率为93.3%。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式层出不穷,但总体效果欠佳,现有研究表明,外科手术仍是原发性肝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3]。但是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以及术前肿块详细情况的判断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手术前我们应仔细了解肿瘤的大小、边界、侵犯范围以及精确地判断肿瘤与肝脏血管之间的关系。而多拍螺旋CT的肝动脉扫描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与大小,三维重建技术不仅能观察肿瘤的立体形态和脉管系统的完整形态,还可以观察有无血管浸润和转移,从而可以判断是否能够完整手术切除,指导手术病例的选择[4]。本研究中,根据CT图像判断共有30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切除,CT显示结果与术中探查所见相符合者28例,符合率为93.3%。

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多排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的诊疗中有着如下价值: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毗邻关系,显示肿瘤可能对周围脉管系统的侵犯情况,从而指导手术可行性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金生.2010美国肝病研究学会肝癌诊治指南要点介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3)227-240.

[2]陈亚娟,刘海洋.肝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30):3853.

第8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关键词】CT定位;肺穿刺;活检

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鉴别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近年来CT定位引导及弹簧切割针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活检的成功率,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在明确肺部病变性质上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肺部占位性病变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25例,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9例,女6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5岁。5例经纤支镜检查,均难以确定诊断。病灶分布:中央型8例,周围型17例,CT显示多数为肺内孤立或多发结节,呈类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2例为片状密影;8例紧贴胸膜;病灶最小3 cm×3 cm,最大6 cm×9 cm。

1.2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正侧位胸片、细胞学查痰,术前谈话并签署诊治同意书。排除禁忌证:①肺气肿、肺人泡;②肺动脉高压;③出血性疾病;④严重咳嗽,呼吸功能不全;⑤穿刺病变处疑为血管性疾患;⑥疑肺动静脉瘘;⑦患者不合作。本组均无禁忌证,所有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前常规训练患者平静呼吸及屏气。

1.3穿刺方法应用SIEMENS AR CT机,穿刺针选用弹簧切割针。根据病灶位置,嘱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平静呼吸,以5 mm层厚、层距对肺部进行CT扫描,结合体表栅栏的方法,确定体表穿刺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并做好标记,以穿刺点为核心,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局部麻醉。嘱患者屏气进针至预定深度,复查CT确定已进针至正确位置后,拉起弹簧,缓慢推出针蕊,按动弹簧开关,拔出穿刺针,卸下外套筒。即时留取标本并送病理科进行涂片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术后在穿刺层面作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并追踪观察24 h。

2结果

2.1本组25例病灶,均穿刺顺利。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肺癌18例(其中鳞癌9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2例,转移性癌1例),肺结核4例,炎性假瘤2例,阴性者1例,捡出率96%。诊断肺癌者手术切除10例,手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

2.2本组病灶刺中率100%,并发少量气胸3例,并发症发生率12%,肺组织压缩最大量约为15%,患者无自觉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吸收。未出现其它并发症。

3讨论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常常需要获得确切的组织学诊断。肺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己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对纤支镜不能到达的外周病变。近年来随着CT定位引导及穿刺针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CT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并能显示隐蔽性病变及病变的内部结构,以及与血管等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可避免伤及心脏大血管,直接获取病变核心部位的组织细胞。同时由于CT可以精确进针部位、角度和深度,提高了安全性和诊断正确率,小于1 cm的病灶亦可以在CT引导下成功活检。有关文献报道[15],CT导向下穿刺活检确诊率多在70%~100%之间,特别是对直径>2 cm的恶性瘤灶,敏感性更高。因为标本取样量一般较少,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亦有赖于标本取样的准确性和病理科检查判断的准确性。本组资料25例全部穿刺成功并得到确诊,与文献肺部病变确诊率报道相似。

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有气胸、出血、纵隔气肿等,以气胸最为常见,发生率在9.8%~22.1%,其次为咯血,发生率在11.1%~16.9%,一般均为少量,无需特殊处理。引发原因与病灶情况(如病灶与胸壁距离)、患者自身不自主咳嗽、操作上穿过胸膜及穿透含气肺组织的深度、以及操作者熟练程度和穿刺次数均有关系。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与否,能否减少其并发症,关键因素取决于: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6],术前准确定位,穿刺路径设计及穿刺技巧,选择口径适合的活检针,病灶情况分析,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在相邻肋骨的上缘病灶水平或垂直方向设立穿刺点、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向,进针线路必须避开叶间裂,避开占位病变的坏死区、感染区,避开肺大泡、局限性肺气肿及肺不张部位。同时术者应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活检次数,从而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

第9篇:肺动静脉瘘范文

【关键词】 临时性心脏起搏 方法 护理

【护理】

保证安全可靠地连续临时起搏,术后的监护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起搏器依赖的患者。通常临时起搏时间越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越大。

1 心电监护。临时起搏术后患者均需进行连续的心电监测,观察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正常。严密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正确设置心电监测的报警范围,熟悉心电图的各种波形,特别是在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交替时,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出现异常心电图应考虑以下问题:①出现心律竞争提示有传导功能恢复或按需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的可能,这时可通过调节起搏频率或敏感度使其恢复正常;②有起搏信号但其后无心电信号,提示电极刺激心外膜出现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导致起搏阈值升高的可能,可通过增加输出电压或给予皮质激素降低阈值;③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有电极固定不良、移位、部分断裂或绝缘层破损可能。

2.停用临时起搏及临时起搏过程中暂停使用或在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前,一定要事先判断清楚患者有无起搏依赖情况,以防不测。对有临时起搏依赖者,通过逐渐减慢起搏频率常可使自身性心律恢复。

3.根据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情况设置起搏器条件,准确记录并每班核对起搏频率、输出电压、电流及敏感度。

4.起搏导线应用纱布包裹固定稳妥以防移位,体外脉冲发生器应固定在床上或患者身上,以防止滑脱,牵拉导管脱位。每天应检查接头连接处,确保起搏安全。并注意周围电场对起搏器造成的影响。经常检查起搏器工作状态,放置备用电池于患者床边以便及时更换,记录每次更换电池的时间。

5.起搏导线进入皮肤处应保持干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伤口敷料减少感染机会,定时更换电极部位,防止电极过敏而引起的皮肤感染。

6.穿刺入口处的起搏导管应尽可能固定不动。经股静脉或肱静脉放置导管者一般需使肢体固定。采用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途径者则限制较少。

7.放置临时起搏导管期间,应尽量避免抗凝剂治疗。若已使用抗凝药而需紧急临时起搏术时,应首选股静脉或肱静脉途径较为安全,应密切观察插导管部位的出血迹象。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导管移位 为临时起搏器最常见并发症。电极移位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不起搏或间歇性起搏,X线显示电极头位置移动,如患者自主心率慢,则会出现头晕,甚至晕厥,需要重新调整电极。如系微脱位,阀值增高,可通过体外调节增加起搏器输出电压和脉宽,可恢复正常起搏。

2.心肌穿孔 由于塑料导管质地较硬,若患者心脏大、心肌薄,导管头端过分顶压或心内穿刺部位不正确,位置太高,可发生心肌穿孔。患者诉心前区疼痛,膈肌收缩,起搏中断或间歇性起搏,阀值升高,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起博心电图由左束支阻滞型变为右束支阻滞图形。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积液,X线显示导管头端伸出心影之外。这些均可成为心肌穿孔的临床证据。将导管头后撤至右心室腔重新调整电极位置,上述症状可消失,一般不会发生心脏压塞及其他严重后果。穿孔的总发生率不高,球囊漂浮导管因质地柔韧较少发生。采用股静脉或肢静脉途径时,过多的肢体活动可能增加穿孔的发生率。

3.导管断裂 因塑料导管质地硬,柔韧性差,如放置时间长和活动,可能发生导管不完全性断裂,导致间歇性起搏或不起搏,需重新置换导管。

4.穿刺并发症

(1)皮下血肿:静脉穿刺时有可能误穿比邻的动脉。或局部压迫不当,可发生皮下出血,造成血肿甚至动静脉瘘形成。

(2)气胸:常见于采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途径时,进针过深,伤及肺脏。少量气胸一般严密观察下可不必特殊处置。如气胸在X线片上压缩肺的面积>30%,则需行胸穿排气。

(3)血胸: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不当可伤及动脉致血胸,同时刺破肺脏可致血气胸。必要时需做外科紧急处理。

(4)气栓:此类并发症少见。发生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时,因吸气时胸腔为负压,不慎从静脉入口处收入空气所致。重者可形成肺栓塞。一般注意操作规程即可避免。

5.感染 由于导线经皮外露与体外起搏器相连,如局部处理不妥或电极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一般程度轻,应用抗生素或拔除心内导管后感染即可控制。因此,临时起搏导管一般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l周。一旦发生菌血症,应尽快拔出起搏电极导管及做细菌培养,针对病原菌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如仍需临时起搏,可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从另外的静脉途径插入新的临时起搏导管。

6.心律失常 心腔内放置任何导管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临时起搏导管插入过程引起的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室性异位心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放置临时起搏导管时。如发生有意义的室性异位心律,应静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治疗。

【健康教育】

1.取消临时起搏器治疗后,注意观察局部创口有无渗血、渗液,减少穿刺肢体的活动。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教会患者自我监护的方法,如测量脉搏、血压等。

3.注意饮食,减少高脂、难消化食品的摄入,注意劳逸结合。

4.避免过多的进行负重活动。

5.定期门诊复诊,不适时及时就医。

参 考 文 献

[1]卢丽敏,马向鹰,朱秋霞. 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整体护理[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 (05).

[2]张洁宜,江花香,张少录. 紧急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 (03).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