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态度范文

学习态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态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学习态度范文

学习的时候需要态度和草稿本,学习的时候更要善于观察和记录.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写在草稿本上练练写写!

但是,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态度.假如父母亲强迫学习的话,那么个人心理都会有写不耐烦、愤怒等一些想法.

但是认真去对待学习、自愿去对待学习,用一种高兴的心情去对待学习的话,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渐渐地迷上学习.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对待学习态度有很多种,主要是要看你对学习的态度如何了.只要你对学习的态度好,学习的时候就很容易记住!成绩自然也会提高啦!!

至于学习态度嘛,也就是对于学习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而另一个意思,就是人对待学习的举止神情!

学习,能从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而你怎样对待学习,就是怎样对待你自己!你怎样看待学习,就是怎样看待你自己!!所以,珍惜学习,就是珍惜你自己!!

只要你对学习有良好的态度,学习给你无限的“资源”!就像你种田一样.只要你拥有时间,拥有技能,拥有“种子”……等时机一到!就会有一大把的“财富”!!

第2篇:学习态度范文

1、废寝忘食、学而不厌、不足为法、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2、勤学好问、凿壁偷光、专心致志、争分夺秒、精进不休

3、百尺竿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一暴十寒

4、锲而不舍、水滴石穿、囊荧映雪、专心致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学习态度范文

关键词:美术;学习态度;评价

学习态度由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识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所学课程的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它反映着学生对学习的价值的认识,它是学习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学生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对学习的喜欢或厌恶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学习作出某种反应。

学生美术学习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美术课程、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各类艺术活动的态度。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对学生美术学习态度进行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美德,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美术学习态度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参与学校美术课的情况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如,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美术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300名中学生中认为学习美术极有必要的占21%,认为学习美术有一定必要的占63%,认为学习美术不必要的占16%。在认为学习美术不必要的16%的学生中,上课迟到比例为53%,违反纪律比例为70%,不带美术工具比例为98%,不完成作业比例为89%,在认为学习美术极有必要和有一定必要的这部分学生中,上课迟到、违反纪律等现象极少,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为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对美术学科的价值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将不会有好的学习态度,那么他在课堂上是不乐意学的,是不专心的,也达不到学习的要求和目标。而对美术学科有正确认识的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二、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培训的情况

学生获取美术专业知识的途径除了学校美术课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课余的美术专业培训,如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美术社团、少年宫或其他美术培训机构等。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体现了他的兴趣爱好,愿意参加课外美术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喜欢美术,对美术感兴趣。学生课外进行美术学习的时间反映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延伸,兴趣就是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情感反应,也是学习态度的核心。因此,从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培训的情况也可以对学生美术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三、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和美术实践活动的情况

美术学习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也包括知识、技能的展示和运用。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各级各类比赛和美术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其专业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其美术学习态度的一种积极的正面的体现,更能通过对比赛、活动的经验总结,而收获更多的经验和知识。然而,每个学生因为年龄、美术学习时间长短、应赛能力等不同,他所取得的成绩肯定也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凭比赛获奖的名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学生利用其他方式参与美术学习的情况

好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不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美术学习的方式很多,除了课堂教学、课外培训,还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参观美术展览、艺术考察等实践活动。不同寻常的艺术实践经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开拓学生多元灵活的艺术思维,丰富和完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取到新的美术知识,更能呼吸到艺术的新鲜空气,拓展艺术视野,增长艺术见识,提升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修养。

对学生美术学习态度的评价不应该是简单粗暴地用一幅画来评价,而要从美术学习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更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填惠.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

第4篇:学习态度范文

关键词:学习态度;民族预科;学习心理;专业取向

一、问题的提出

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人的态度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人对事物的信念、情感、行为倾向。影响个人态度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家庭、所从属的群体、社会和国家等;主要内部因素是先天素质和个人能动性。布鲁纳认为:“学生必须学习某种对科学和文学的一般态度,以此作为发展对问题的解决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的基础。”确实,不仅学生对学科本身的态度,就是他们对学校同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所有成功的学习都是伴随着这些方面的态度的变化的。我国传统教学一贯重视学习态度,但忽视与学习无关的其他态度,而民族预科教育更是学生不熟悉的教育层次,研究学生在预科学习期间的态度将有助于进一步进行预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通过了解学生的态度现状,分析学生当前态度形成的原因,找到影响学生态度的主要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对学生的态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研究,此项研究历时一个半学年。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对于民族预科学生态度的研究采用了单独谈话、座谈以及问卷的方法。谈话的对象包括应届、往届的民族预科生以及关于预科教育的教师及专家。问卷的对象包括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4个学校的2007届全体民族预科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有效回收率84.4%。

三、调查问卷分析

(一)民族预科学生对预科的一般态度的调查分析

学生对待预科教育阶段的态度直接对其学习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查,有87.0%的学生认为在预科期间可以稍微放松一下,7.0%的学生认为预科学习期间完全放松,只有6.0%的学生打算在预科期间努力学习。这里数据显示,民族预科学生在预科期间的学习态度有放松的倾向。

有3.0%学生认为预科阶段的学习对以后在本科中的学习毫无用处,有33.7%的学生认为预科阶段的学习对以后在本科中的学习作用一般,只有63.4%认为预科阶段的学习对本科学习很重要。从这里可以看出有44.7%的学生认为预科阶段的学习对本科学习作用不大,同样也说明预科阶段学生对预科阶段学习的认识的分歧是很大的。这将为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由图1可知:57%的学生认为在预科阶段学习的高中知识,其中有10%的学生认为预科阶段的学习就是对高中知识的回顾,47%的学生认为预科阶段的学习是高中知识的深化,36%的学生认为预科阶段学习的是大学课程,还有7%认为什么也学不到。从以上数据出可以看出民族预科生对预科所学知识内容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二)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

由上面数据分析可知,民族预科学生对于预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和作用,认识不够清晰,加上高考后放松的心态,就导致了民族预科生在预科的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根据调查,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经常主动学习的学生有48%。并且,由图2可以看到有40%的预科生对自己在预科期间的学习没有规划。

在预科期间,学生逃课现象十分常见,有81%的学生逃过课,其中78%的学生偶尔逃课,3%的学生经常逃课,只有19%的学生从未逃过课。由表1可以看到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为教师照本宣科、课程内容设置不当和学生自己的原因。

由表1可以知道民族预科学生由于对于预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教育目的等不了解而缺少规划,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而教师教学方法、技巧以及课程内容的设置更是导致学生逃课的主因。

(三)民族预科学生对当前课程设置的态度的调查分析

对于课程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多达66%的学生认为在预科期间有些课程有用处有些课程没有用处。有71%的学生非常有兴趣学习有实用性的课程,24%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实用性对自己学习该课程的影响一般,只有5%的学生认为课程是否具有实用性并不影响自己对该课程的学习。由此可见预科期间开设课程实用性不是很强。

根据统计,有64%的学生对预科期间开设的课程不完全感兴趣,26%的学生对预科期间开设的课程逐渐不感兴趣,只有8%的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感兴趣。根据统计,有77%的学生认为文科生应该多学一些理工科的知识,理科生应该多学一些人文知识。以上数据表明,民族预科学生不是很满意预科课程结构设置。

另外图3显示,有41%的学生认为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课程内容陈旧。

(四)民族预科生对专业取向的态度调查分析

由于预科阶段是大学预备阶段,在此期间有85%的学生考虑过进入本科后的专业取向,并对预科期间的学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75%的学生对与预期的本科专业相关的学科更感兴趣,51%的学生对与预期的本科专业无关的学科不感兴趣。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宣传学习,改变学生对预科的态度

学生对民族预科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对于预科教育的全面的了解是必要的。

但是当前学生了解民族预科的途径很多(见图4),这些途径显然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预科教育的性质和教育内容,所以预科学生对民族预科教育存在多种多样的误解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了端正学生对待预科教育的态度,则需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期可学习预科教育性质;可组织专门的讲座介绍预科教育内容等等,甚至可在上半学期开设一门关于预科教育的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学习,培养和形成对预科正确的态度则有利于进一步的教学和学习。

(二)去功利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在调查和学生座谈时候也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他们对自己认为有用的科目会很用功的学习,对于自己认为没有用的学科则不是很专心学习,甚至有的学生放弃学习自己认为没有用处的学科。例如有的文科学生会放弃学学数学,有的理科学生会放弃学学语文;在文科生中,有经济方向专业取向的学生则会用功地学学数学,而外语方向专业取向的学生会努力地学习英语。但是由于当前学生对于未来专业所需基础知识不是非常了解,所以这种功利思想常常会使学生主观地学习或者放弃某些学科。

在预科教育期间,可多请本科各个专业的专家来开讲座、做报告,介绍其专业所需基础知识、发展前景等,有助于学生在进入本科之前能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在学生对专业的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去除学生功利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三)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调查中有83%的学生认为自己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来适应预科阶段的学习,由此可见,预科阶段的教学与高中阶段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的。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有84%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激发学习兴趣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预科阶段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外,还要注意运用多媒体等其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知识的思想性教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四)加快预科课程建设,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前面调查中,无论是逃课的原因、影响学生兴趣的原因,还是学生对于课程的需要,都说明了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缺乏,比如实用性的课程。而有的课程内容陈旧学生则不感兴趣,逃课也是如此。所以加强预科教育课程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有80%的学生希望能够多开一些课程。所以在未来预科课程建设中可增加一些实用性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课程、计算工具、统计学和博弈论等。同时其他学科教学内容也要进一步建设,为学生能够在本科中更好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另外,文理分科的方式已经有些滞后。可以尝试大综合,打破文理界限,使得预科学生有更深厚的跨专业知识基础;或者尝试本科大类分班,分为文史类、经济管理类、工程类、理学类、农林类、医学类等,这样可顺应学生专业选择的需求。这些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五、小结与启示

态度决定一切固然有些绝对,但态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错误态度要积极纠正,正确积极的态度要顺应。在民族预科学生素质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学生的高素质与课程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影响学生态度的因素有对预科教育的误解、专业取向、教师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但重中之重却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更新。

参考文献:

1、宋太成.民族预科论丛[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学习态度范文

关键词:直观刺激 抽象概念 课外阅读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出现这种现象,与学生迷恋网络、手机有很大关系。对教学过程产生良好的情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动因。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以下就学生在课堂上和家里学习等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兴趣不是简单直观的刺激引起的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无法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兴趣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教师应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核心知识点上,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这样,学生便能感到自己是一个思考者、探索者,从而彻底激发起他们对自然界奥秘的好奇心。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就是力量”的真正含义。当前,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存在太多的生硬从而让人感到厌烦。学生对学习抱有漠不关心的状态,根本没有驾驭知识的快乐。

二、思维的源泉在于大自然而不是教室

当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进学校后,封闭的教室将他们与变化万千的大自然隔绝了。老师在冰冷的黑板上写满了公式,厚厚的习题册等着去完成,这些怎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呢?思维取之不尽的源泉存在于大自然的奥秘中。形象思维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抽象概念脱离了活生生的实际,只能靠死记硬背。应该让学生多感知那些抽象概念的源头,在他们对知识没有理解前要有耐心,等待的时间将会获得百倍的补偿。

三、死知识堆积在大脑里就是垃圾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思考,并且要尝试把所掌握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当学生掌握了某个知识后,他就会利用它去解释很多新的现象,于是更多不理解的事物涌现出来,他就更加乐于去思考。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就会掌握,因为一个乐于思考的学生会自然积极地去识记。而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学生的智力发展缺乏基础,一批批新的知识没有经过充分理解运用便被塞进学生的头脑里;只有在考试时,知识才被取出来展示一下。大量的习题和作业只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愿望。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能变成他思考和劳动的工具,他可以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表现自己的为人。

四、没有课外阅读,学校会变成死记硬背的场所

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丰富的课外阅读就是风帆。没有阅读,学生就会困在海洋里,而学校也会从文化的策源地变成死记硬背占统治地位的场所。有些教师、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够重了,应该减少课外阅读,集中精力把课本学好就万事大吉了。然而,课外阅读并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浪费时间。通过阅读,可以全面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兴趣。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就是,播种前一定要将土地整理好。由于能够对课外书进行思考,学生很容易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外阅读是不是就可以减少呢?恰恰相反!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学习困难”学生读书越多,他的大脑就越清晰,他的思考就越活跃。

如果一个学生有广泛的课外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事物,都会与他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某一点发生联系。于是,所谓的新概念也就不是完全陌生的了,反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课堂上的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自然是充满渴求,根本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与强制。即便是为了提高分数,也请老师家长们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五、让最差的学生也能享受到脑力劳动后的自豪感

第6篇:学习态度范文

【关键词】适龄中专生 学习态度 现状 原因 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量适龄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级同一专业学习,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并相互影响。在当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适龄中专生的学习态度出现一些不良状况,相当一部分适龄中专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态度散漫、应付、消极,并伴随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例如逃课、请假、考试作弊、重修等。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说过:“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习态度。”所谓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适龄中专生学习态度现状

近几年随着中专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断下降,这是教育者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种现象。

(一)课堂上非听课行为明显

适龄中专生在课堂上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十分钟刷微博,十分钟刷微信,无聊十分钟,睡觉十分钟,最后五分钟准备下课。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父母;课堂上缺少自控力,耍手机、聊天、睡觉,比比皆是。

(二)不把学习放在中心位置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到考试时再突击;有些学生不去上课,也不交作业;不少学生通宵打游戏,打牌,根本无心学习,也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学习的问题;很多学生挂科门数超出学业预警范围,但还是保持无所谓的态度。

(三)把逃课当成时髦,认为不逃课人生就会充满遗憾

许多学生对中专学习形成一种误区,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行,学习过程并不重要;有的学生认为中专生活是自由的,甚至把不上课当成一种荣耀,把逃课当成一种时髦;也有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效果差,上课没意思,于是选择了逃课。

(四)学习惰性明显

适龄中专生虽然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与自己的前途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对学习感到厌倦,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缺乏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适龄中专生产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原因

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要求学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校也积极制定相关的学风建设方案,但是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适龄中专生消极的学习态度长期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主观原因

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适龄中专生缺乏对学习意义的正确理解,因而从根本上缺少学习动机。父母对他们有期望,但并未形成稳定的内化的压力和动力。适龄中专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品质薄弱,缺乏克服困难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学习上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感觉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就本能地选择逃避退缩,遇到外界诱惑时,就更容易放弃学习。

第二,学习方法不当。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初中应试的学习模式,无法快速适应中专的主动学习方式,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产生消极的情绪,上课、写作业和考试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成绩较差,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厌学的不良情绪产生。有学者对初中起点的护士生学习态度进行过调查,在“你是否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问题上,选择“没有”的占42.6%[2]。这说明很多适龄中专生的学习是应付、被动式的学习。

(二)客观原因

第一,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学习的不当态度,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例如, 有些家长喜欢用高压的办法,逼迫孩子学习,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厌学;有些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导致孩子懒于学,勤于玩;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惰性;父母关系不和或关系破裂的家庭,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使孩子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

第二,学校因素。有些学校未把工作重心真正放在教学上,教学课程体系陈旧,教师水平较低,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学校的教学资源不符合实际岗位要求,理论学习过多,实习实训太少。

第三,教师因素。目前许多中专学校是在原有高中办学基础上,开办一些中专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师还是沿袭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堂课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师教得冷漠呆滞,学生学得无精打采,课堂氛围死气沉沉。

第四,社会因素。适龄中学生正处于对社会各种新鲜事物的敏感期,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很容易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偏离学习轨道。随着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的实施,现在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毕业生找工作碰壁的新闻被媒体大肆渲染,再加上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读书无用”的论调,一夜暴富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一些学生就认为,既然读书都找不到工作,那就不如不学习。

三、端正学习态度的措施

(一)严格执行学习时间规定,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有调查表明,在旷课的学生当中,有31%是因为贪玩而旷课[2]。现在,许多适龄中专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自制力差,需要教师、同学不断地监督和督促。当然,监督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首先,班主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盯住学生,让学生养成坐得住的习惯,最终让习惯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对适龄学生进行监督时,可以充分发挥大龄学生的作用,如采取“一帮一”措施,让一名自觉性强的大龄学生监督一名或两名适龄学生。其次,班主任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变化,发现学生取得进步时,要立即鼓励并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经过教师长时间的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班主任加强家校沟通,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

学校、家庭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首先,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在家里的表现情况,与家庭进行充分沟通,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外在的约束力,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次,要主动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沟通,向任课教师反应自制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情况,让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这些学生;同时,向任课教师了解这些学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三)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给予不同形式的期望

学业水平较低的学生对教师期望的感知程度与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有明显的区别[3]。学业水平低的学生往往学习态度偏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自我认识能力也相对偏低,容易感知到教师对学生的差异行为。所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运用暗示性言语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内在动力。

(四)培养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

有研究者对中专一年级和二年级机试(实验组)和笔试(对照组)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实验组两个年级的及格率和平均分分别为76.13%、71.42分和75.32%、73.53分;对照组的及格率和平均分分别为74.12%、66.35分和70.16%、64.54分[4],这表明不同的考试方式对成绩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通要过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祖华,邹立.英语学习态度的几个基本概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08):10-12,22.

[2]运怀英,王彦杰.初中起点护士生惰性学习态度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2013(29):88-90.

第7篇:学习态度范文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学习态度;未来职业规划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医学检验专业实践应用性较强,就业前景较好,薪资待遇、提升空间较其他专业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数量正不断增加。但是,面对医学界高端人才的紧缺,当代大学生学习态度却远不如以前。如何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1调查方法

笔者设计了“大学生学习态度和策略调查问卷”,通过发放问卷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问卷涵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堂状态及未来规划等20多项问题。

2调查结果

2.1学生学习态度及专业喜欢程度现状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只需要考前突击或根本无所谓。这说明多数学生因为没有学习动力,自制力差,不知道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所以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有53%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或根本无所谓,这可能也是学生缺乏良好学习态度的原因,学生当初选择专业可能受家庭、社会、高考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没有积极的目标和学习态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知道就业形势严峻,但并没有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以上问题来看,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未来规划。

2.2学生课堂预习及思考现状

很多学生没有预习习惯,有60%的学生不知道教师要讲哪,从而不预习,导致其上课不知所云。有78%的学生上课被动思考甚至不思考,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积极性,不去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教师讲课的好坏不是根本,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对待学习,缺乏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效果差的根本原因。上课期间教师要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思考,建立自信。因此教师的带动作用很重要,要帮助学生思考,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2.3师生互动及专业学习现状

有71%的学生不喜欢师生互动。教师上课提问时,大部分学生知道回答问题会锻炼自己的能力,但由于害羞、害怕而不敢回答问题,这样就使得课堂师生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缺乏理解。经过调查,有39%的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课外学习专业知识。如果以上几点得以加强,相信课堂授课效果会越来越明显,进而带动整个医学检验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4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现状

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对自己认识不足,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尤其是对未来工作性质缺乏了解,对自己专业发展前景产生质疑,导致其学习态度差,没有建立学习目标,因此旷课频繁。若教师上课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积极性,会严重影响学风。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很多学生却仅为了考试及格而学习。大学不仅仅是学习一技之长,学生不能因为专业的社会地位不高,就认为专业不好,以后的工作肯定不行。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以后的工作,产生兴趣;学校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3建议

根据问卷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应对考试及就业,也有出于兴趣爱好的。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不断提高,本文提出以下意见。

3.1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社会上关于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评价,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度更低,既然社会不认可,那就没必要学习。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学生务必要弄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一件长远的事,当然知识本身不会发生作用,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将知识联系实际、运用于实际,所以想要摆脱“眼高手低”的评价,现在就更需要学习。

3.2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若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就一定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钻研它、弄懂它。所以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兴趣,并且根据兴趣选择学习方法,使学习充满动力和激情。

3.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学习方法正确了,学习起来就顺心顺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别人的学习方法对你不一定有用。因此学生大一时就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未来学习做好准备。

3.4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大学的责任,所以大学课程设置要联系实际,在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真正将知识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5加强校风校纪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严明学习纪律和考核标准、考试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3.6积极发挥教师作用

某种程度上,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同时教学要有感染力,学生自然就会对本门课程兴趣加倍,精力加倍。

3.7积极发挥家长作用

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医学技术也进步了不少,因此医学领域人才需求旺盛,每年都有大批的医学毕业生涌向医院、企业求职;随着低端市场的饱和,中高端医学人才依然短缺,尤其高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填写志愿时,不少家长秉承这一观点,对子女填报志愿多加干涉,甚至完全由他们决定,那么学生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也不是不可能。家长要尊重子女的选择,教导其慎重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3.8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第8篇:学习态度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态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广东省中职院校120名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文数据期刊网,查阅并阅读了近3年来国内关于学生选体育学习态度的相关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选课的要求,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部分中职院校120名学生和20名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学生问卷回收115份,回收率95%;教师问卷回收20份,回收率100%。

二、调查与分析

1.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态度分析

体育学习态度是指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根据个人主观印象对体育活动的评价、体验以及行为倾向的总体表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体育学习目的、意义、价值理解等的心理倾向,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抓住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找出原因所在,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也喜欢体育课,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认同态度,他们能够理解体育课的目的、意义、价值,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但也有12.4%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2.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分析

笔者进一步调查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结果显示:“对场地器材不满意”成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首要原因,占34.2%,其次就是上体育课太累和对教学内容不满意,分别占26%、19.1%。以上数据说明,目前中职院校的体育器材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要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状况,尽量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当然还要不断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内容和途径,让体育课丰富多彩,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认同。“上体育课太累”也成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觉得上体育课累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体育课的强度过大,还是学生身体素质差不能承受体育课的强度?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强度,不能运动过量,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体育课既要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还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也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既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教学不仅要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还要培养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教师认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有50%的教师认为“形式单一重复多,个性化教育少”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第二,定向选择一多,自主选择活动的范围小,占35%;第三,体育课达标项目多,轻松趣味的项目少,占10%;第四,教师讲解多,学生活动时间少,占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接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形式单一重复多,个性化教育少”,“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和“感觉上体育课没有乐趣”两个选项共占35.1%,这与教师选择的原因是相符合的,说明目前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第9篇:学习态度范文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风浪里试舵手,困难中识英雄。

风吹不动泰山,雨打不弯青松。

奋斗,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

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炼。

胆大漂洋过海,胆小寸步难行。

挫折能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春天不忙,冬天无粮。

船乘风破浪才能前进,人克服困难才能生存。

成名之路多坎坷。

才华是刀刃,勤奋是磨刀石。

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暴风雨折不断雄鹰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