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形的翅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生 作图 思维能力
科学课堂上,我们教师在对科学知识分析中,有时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某个知识点的意思,便选择作图、列表分析,然后对照图形来对学生讲解。因为图形往往能让抽象意义跃然纸上,尤其是物质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一目了然。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作图意识和能力都十分不容乐观,表现在:
(1)缺乏作图分析题目的意识:学生对作图不以为然,觉得那是题目以外的事情;
(2)缺乏利用图形分析问题能力:学生对往往习惯于数据演算,缺少作图思考的能力,或者根本不会作图,这在尤其在科学受力分析与电路分析中影响是很大的。
因此,笔者试图从作图意识、作图习惯和作图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摸索、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形成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利用图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图像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作图的意识
培养学生作图的意识是养成作图分析习惯的首要前提. 如果一名学生对作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那是题目以外的事情;遇到物理力学、电学问题只是死动脑筋,或者用眼看看。而不愿意在纸上涂涂画画,这样的思维效率是很低的。教师既要多进行一些作图的演示,同时又要多让学生经历作图的过程,以刺激学生的感性神经,让学生感悟到作图在解科学题目中的突出优势,体验到作图的神奇魅力. 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真正萌发作图的意识.
例如:向一瓶含少量氯化铁溶液的盐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关系?
这道题目关键是审题时要知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先和盐酸反应的,待盐酸反应完后,才与氯化铁溶液产生沉淀。教师讲解时要着重分析知识,分析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反应有个时间差,有了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肯定想知道怎样去体现这个时间差。这就达到了促进学生作图的意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图像表达如右图。
二、要让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
作图是一个种极其有效的工具,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型,学生的思路会豁然开朗,一些疑难障碍会迎刃而解。为了给学生的思考提供一个有效的路径,基本的作图方法指导还是有必要的。
比如说,科学问题经常要用到图像来解析,科学题目中的作图解析的步骤我一般分如下几步:
第一步:认真审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如平时练习中就可以适当加强阅读题的训练,要求学生对试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作好标记,从而帮学生理解题意。对学生出现的科学概念、用语等方面要从严要求,帮助理解。题目的解析首先是要通过审题这个过程来逐步实现的。
第二步:分析得出表达式。在审题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函数、等效替换、二力平衡、及各种物理公式等方法列出关系式。
第三步:根据关系式作图。在关系式的基础上,利用描点等方法作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关系图。
例如:讲解这样一道化学题:将相同质量的镁与铁,放入两杯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中,直到反就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观察到固体无剩余,取反应后所得溶液,测得PH值小于7,则关于两种金属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B.镁产生的气体质量多
C.铁产生的气体质量多
D.两者反应时间相同
这道题目审题时首先要明白的知识点是镁、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由于镁的活动性强,相同质量的镁、铁,定是镁先反应完,所以镁所消耗的时间要少些(即拐点定然是镁在先),而产生气体的质量(若两者都为24克):
则X的质量一定大于Y,而这种讲解则显得有些苍白,若用图像来表达,就可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而此时学生也应该会有相同的想法,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如下二级坐标图,便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操作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认真审题,先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再确定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还要确定单位,然后作线段来表示,题中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线段上标出,而且单位必须是统一的。看到的面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面用虚线表示。
初中科学常用的作图还有受力分析、电路分析等等。
例《电功率》学习中,甲、乙两灯泡额定电压都为110V,额定功率P甲=100W、P乙=40W,两灯串联接在电压恒为220V电路上,比较亮的是哪只灯?
这种题目如果不自身画图,学生经常错误地以为两灯正好平分220V,即各110V,从而错误地以为是100W的甲灯亮。而如果把这题目的图画在草稿纸上,如上图。
就能察觉到因为电流相同,两灯电阻不同,所以电压并不相等,但是两灯泡电流相等,便能根据P=I2R判断电阻大的实际功率大,从而得出乙灯亮的正确结论。
三、勤于动手,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作图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习惯. 养成作图的好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会大有裨益。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要看学生的列式解答,也要看学生的作图过程,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脉络. 对于一些好的作图,可在全班展示,对于一些不规范的作图要耐心纠正. 有一些题目对作图依赖性很强,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先作图再解答。如酸碱盐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问题,首先要理清量对应关系后,再作图解答,只有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学生的思维才会有序推进,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以学习《二力平衡》知识为例,学生在做练习时,如果只在脑子中想象,是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的。有一次问学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摩擦力,有的学生认为有摩擦力。审题时先理解知识: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而此时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而它没有受到摩擦力,随即作如右图,这样便有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总之,我认为优秀的图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作图是学习科学常用的读书方法,心有所感,笔墨追录。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图意识,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这就好比为学生安上了一对有“形”的翅膀,借助作图能力的提高,从而在科学的广阔天地中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1].焦继红.《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蔡铁权/姜旭英.《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
东晓小学五(3)班:吴佳烨 指导老师:张彩虹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每当我唱起这首动听的歌时,便会想起最近看的一部电影——《隐形的翅膀》。
《隐形的翅膀》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主人公志华在一次放风筝时,不幸被高压电所伤,失去了双臂,失去双臂的志华痛苦不堪,原来一切需要用手来做的事,现在都不能实现了,后来生活变得比以前更艰难,经过父母的思想教育后,坚强了起来,她开始一切用脚来生活。但她母亲得了一种病——“间歇性精神分裂症”但志华没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突然给打倒,她更坚强地活着。
我意识到这些,是在我们班上转来了一名学生之后。
她,长着与这个年龄相称的个子,但偏黑的脸蛋使得她在同年人中又显得有些“鹤立鸡群”。许是家庭的贫瘠为她的脸蛋着的色,她父亲向我说明了家庭情况后,我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为了生计,她和她的家人从安徽的农村来到了我们这座小镇。她的父母在我们镇上的一家砖瓦厂打工,和她一起来到我们学校的还有五个,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
真没想到第二天,她就“出名”了。那天我刚坐到办公桌前,英语老师顺手抛过来一本听写簿。轻轻打开,一个个鲜红的叉子就像用刀子镌刻在身体上的一道道伤痕,刺入眼帘;徐徐合上,“刘小花”三个字,赫然在目。没想到因为这,我深深地记住了她。
“唉,运气不佳呀,没想到来了一支“绩差股”,昨天刚学的内容,只听写对两个,看来学习态度还挺差的。”科任老师的嘴撅得老高。
我无语。我知道这支“绩差股”,对于我们科任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更明白这支“绩差股”对我们来说也只能长线持有。
中午,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我想总不能眼看着这支“绩差股”跌停和被摘牌吧。
当她站在我面前的时候,出于职业的习惯,我脸上还是挤出了一丝微笑,有些格式化的那种,因为这种微笑不带有这个表情应该蕴含的情感。
她看着我,她的眼神在我的脸上和身上搜索了一遍之后,仍然不知该停留在哪个位置。她索性垂下了头,停止了这样漫无目的的寻找。学生都这样,总想从老师的身上寻找到有用的信息,以便做好应付各种情况的准备。
“你看看,这是怎么回事?”我用食指使劲地在本子上戳了几下。
她的脸颊迅速绯红起来,看来我的诘问还挺有效的。
“刚过来就这样!不用功可不行呀!”我有些得意。刚开始不给她一个下马威,以后还怎么教育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我一贯的想法。
她没有说话,只是嘴角稍稍蠕动了一下。她似乎预感到了暴风雨的来临。
前面的铺垫很成功,我知道接下去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我从她父母的辛劳,说到了她学习的不易;从青春的易逝,谈到了对未来的憧憬;从初中的刻苦,讲到大学的安逸……办公室里回荡着我那慷慨激昂的话语。
她咬了咬嘴唇,不时懂事地点点头,终于落下了滚烫的眼泪。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我知道演讲可以结束了,心里暗自庆幸。许多老师都会像我一样固执地认为,此时学生的热泪盈眶是对自己教育的最大肯定。
可没想到第二天、第三天她听写的结果,依然如故。
伴着老师的斥责,她伏在办公桌上订正。弓着腰,背被压得很低,我知道她心灵的天空一定会更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默念道。我没有幸灾乐祸,但她给我带来的失望也让我没有太多的同情。
以后的日子里,她沿着她的轨迹继续前行,而我则成了一名看客。
第二学期开学报到的第一天,直到傍晚还是没有出现她的身影,我的心有些不安起来,她会不会要离开我们这个集体?最终我的猜测得到了证实,由于经济不景气,砖瓦生意不好,她随家人又回到了安徽老家。
她在的时候,我并不会在意;但得知她离开我们这个集体的瞬间,我还是怅然若失。
一周后,我收到了她的来信,她在信中说,“感谢我的教育,很喜欢我那幽默风趣的语文课,还提到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我和她在南京白鹭洲公园的合影,还说很想念同学……”
“她说很对不起英语老师和我,由于她小学四年级时才开始学英语(我们这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教材也和我们不同,许多的英语单词都没有学过,所以没有学好,请我们原谅……她说她已经不上学了,开始帮着家人做事了……”
我一怔。信从手中滑落,如同被风雨打落的花瓣,在风中无力地打了几个转之后,还是无奈地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地上。原来,一直以来我对她的抱怨是如此的荒唐滑稽。当她出现问题时,我并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她的身上,而是习惯地本能地高高地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为她下了定论。这个定论,让我变得麻木,变得冷漠,变得失去理智。可学生还是宽容地忘却了老师的不是,还真诚地想着他们的好。
关键词:兴趣;桥梁;情境;识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50-02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让兴趣架起预习的桥梁,让学生“愿”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与家长长期达成共识,通过飞信联系方式,在每节新课前,要求学生都要充分预习。
在家里,首先要求学生能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其次用圆圈在文中圈出“我会认”的生字并找朋友读读,再在文中标出各个自然段,然后家长与学生一起做做各种有趣的生字卡片后能一一认读。最后通读全文,能把课文读通读顺。在预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家长们都能给孩子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孩子们能品尝到更多的成功与快乐。比如:学生预习完每一个环节,都可让家长奖励“小红花”、“盖印章”或语言上的赞美。或在孩子预习完之后,与孩子一起玩游戏、讲故事等等。别小瞧这些“小礼物”,学生们可喜欢得不得了,第二天同学们就会纷纷告诉老师,分享他们预习后的快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校,老师也可以通过检查的方式给有预习的小朋友奖励“小礼物”。这种做法,不但能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让他们觉得预习是一件很好玩、很快乐、很荣耀的事。由于充分的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样让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进一步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激活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1、形象识字法
“形象识字法”就是结合组成生字的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再分析出的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 “笔”字。我首先问学生,古人用什么笔写字?--“毛笔”;毛笔的笔杆是什么做的?--竹子,所以“笔”字的上面是“竹字头”;毛笔的笔头是用什么做的?--动物的毛,所以“笔”字的下面是个“毛”字。
2、对比识字法
“对比识字法”就是把多个字形相近的字联系起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外在对比中区分字形,巩固识字质量。
例如,“睛”、“晴”这两个字如果独立来记,字形不仅繁而且几个字学生又常记混。当学这几字中的某一个,我就把以前曾学过的另几个都列出来,让学生认真对比,找出相同之处,比较其不同之处。这样整个字就化繁为简,只需记住不同的部首来辩析字义,用起来便不会出错。
3、情景识字法
“情景识字法”就是把字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
例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记混的字时,我为这两个字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泼”,当你洗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波”,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
4、拓展识字法
“拓展识字法”就是利用相同偏旁来记忆同类的一组生字。
例如学了“门”字框,就可以让学生找出学过的带“门”字框的字,如“闭、问、闲、间、闹、闷、阔”等等。以后再学到新的带“门”字框的字时,便把这些字都拉出反复地进行复习。这样,以相同的偏旁为工具,来同时学习或复习一组生字,就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质量。
5、编歌谣识字法
“编歌谣识字法”就是根据字形特点,编一些上口易记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识字。
我在教学中,就自编了许多这样的口诀。如算”字。我编的口诀是“上边用笔算,中间用眼看,下边不要弄错了。”这既体现了“算”的上中下结构,又体现出上边是“笔”的上半部,中间是“目”,下边是“弄”的下半部。同时又使学生在学“算”的同时复习了“笔”、“目”、“弄”三字,增强了系列记忆字的习惯。
除了以上的识字法之外,还有很多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许多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讲一讲、画一画、比一比、换一换、找朋友等等的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分小组学习生字。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让学习生字成为了种乐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6、多表扬鼓励,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比如课堂纪律,老师一说谁坐得很好,马上就有很多学生学着坐,而且坐得很好。在教学中,更是如此,以表扬为主。学生回答得好了,我就微笑地对他说“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读得真好”、“你真聪明”……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对表现好的学生我有时还会给他们奖些小礼物,如:精致的小卡片、小贴纸,小红花等等,他们都喜欢得不得了,个个课堂齐争奖,于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就更浓、更高涨了。在课堂上坚持长期正面的表扬激励,对于学生形成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更是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构建识字乐园
在《识字加油站》中,我安排学生课后自制“识字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课外阅读中自主识字,如:在大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在家里识字、读对联识字或是读儿歌、看动画片、玩电脑、逛商店、路边的招牌广告等等,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中。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都是识字的好地方。让孩子们主动地、有趣地和新字交朋友。最后并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然后我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成果。
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先天的不足更需要教师以崇高的爱心、高度的耐心、热情的关心去对待每一个特教学生,以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帮助他们展开“隐形的翅膀”自由翱翔。
我所带的班级为听力障碍三年级,这些孩子就像缓缓开动的火车,渐渐地上了轨道。可是,班上的小文却在行驶的过程中出了“故障”。在平时的学习中,他常常置身于课堂之外,对于教师的教学没有任何反应。他似乎还很不合群,木讷的他不受其他同学的喜爱,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发呆,看着他懵懂无神的双眼,我焦急万分。于是我留心观察,细心记录,终于有了一个让人欣喜的发现。小文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兴奋并且专注,他的绘画作品色彩明亮且充满想象。于是,我以此为切入点,鼓励他,表扬他。渐渐地,其他的学生看向他的目光也不再轻视,甚至带着一丝丝羡慕。小文乐观开朗多了,他像一只小蜗牛,爬得虽然缓慢,但是透着一股坚决。我们常说:每一位残疾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来获得温暖,迎得成长。而我们特殊教育老师的关爱无疑会化作他们“隐形的翅膀”,让他们也能自由地翱翔。
二、用心施教、体验情感
在传统的聋校教学之中,存在着一种“打乒乓球式”的教学现象。教师只接乒乓球台上的球,而不接界外的球。也就是说,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案和与教案相符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真正想法常常忽略。学生只会机械地识记,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就连注重思维的数学也是如此。
杜威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今年五月份,我校举行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我们班学生的节目是跆拳道及衍生的跆拳舞表演。小家伙们对于暂时不用上课而改为练习跆拳道表现得兴奋莫名,一个个劲头十足,与课堂上的安静被动截然不同。在学习跆拳道的时候,他们专注认真,教练连连夸奖他们有板有眼,比起健全孩子来丝毫不差。表演那天,换上道服的孩子们每一个人都憋足了劲儿,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这件事给我以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积极性、信心等都是教师应该密切关注的。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主动投入学习,感到学习是一场开心的游戏。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以己之心贴近学生之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学得轻松、认真、主动,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成效。
三、关注生活、养成人格
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成的殿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条规律指挥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数学课堂中,我常常带入引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比如冬冬一共有30张贴画,他分了15张给亮亮,还剩下多少张?在这个问题中,显性课程是数学的计算问题,但隐性课程则渗透了一种乐于分享的价值观。学生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相对自私,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这种乐于分享的价值观对学生们今后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在课堂中,我很自然地将这种价值观渗透进来,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聋校一直沿用的是老教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一些隐性的价值观,让老教材焕发新的活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全面的发展。我始终坚持,教材只是一堆材料,如何将这堆材料合理组合,最好地呈现才是重要的工作。
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要带着水源和大树的种子去沙漠中种出一片片的沙漠绿洲,不再有沙尘暴的侵犯。
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要围着祖国上空飞一圈,看一看中国的疆域是不是真的像一只公鸡,瞧一瞧祖国的山河有多美。
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要飞上蓝天,把天上闪烁的群星摘下来,送给千千万万个盲人,让他们和我们一样能看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拥有快乐的生活。
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要飞翔宇宙,带着水和空气到另外的星球上去,创造出可以让人类适合生活的环境,把地球上一半的人类都转移到那一个星球上去。这样既满足了人们飞天的梦想,又可以让地球妈妈减轻了一半的负担,这不是两全齐美的事吗?
我要给爷爷奶奶们带来凉爽的风,
让他们有凉风中快乐地谈话。
假如,我有一对隐形的翅膀,
我要带上那些身残的小朋友,
在天空中和我一起尽情地欢笑。
假如,我有一对隐形的翅膀
我要飞向太空,
去探索火星无穷的奥妙。
假如,我有一对隐形的翅膀,
一位叫志华的女孩,因为去取挂在电线上的风筝,被电流击中,从此失去了双臂,她妈妈受了刺激,得了精神分裂症。她家在乡下,靠卖风筝生活。在做龙风筝时,精神失常的妈妈给龙插上许多手,我知道那是她希望女儿能重新长出一双手!
在一个暴风寸夜,志华怕风筝湿了,就把风筝放进屋里,可她的妈妈却拿着风筝在外面放,还高兴地喊着:“放风筝了!放风筝了!”一边喊却一边泪流满面!我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泪如泉涌。我知道,就算她精神失常了,也不会忘记志华失去双臂的那一幕,也不会忘记那让她肝肠寸断的深爱的女儿——志华。
终于有一天,买风筝的人无意中告诉了志华的妈妈,志华因为断臂没有被大学录取!志华的妈妈把那些风筝全都撕了,撕得粉碎。然后离开家,去向不明。看到这里,我看到一颗慈母的心。我知道,志华的妈妈恨那些风筝,恨那些夺去女儿双臂的风筝!
喜鹊、乌鸦、杜鹃等鸟儿都有翅膀。那么,我们人类有没有翅膀呢?
其实,人类也有翅膀,只不过是隐形的。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知识,就是我们隐形的翅膀。它可以使你飞向高高的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
生活中还有许多隐形的翅膀,观察是最重要的翅膀。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像:蚂蚁是怎么样背食物,蝈蝈是怎么样唱出清脆的歌,蜘蛛是怎么织网。英国达尔文是怎么样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要靠他细心认真地观察。
同学们,你们的身边处处有隐形的翅膀。学习非常努力,就会发觉到;学习像水断断续续地流着时,隐形的翅膀也就会消失。因此我们一定努力学习,才能拥有更多隐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