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科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学科教育硕士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教育硕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科教育硕士论文

第1篇:学科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程设置;毕业论文;培养质量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设置的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它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自1997年首次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走过了10余个春秋,随着培养院校的增加,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在国务院学位办、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家指导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下,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实践、评价体系等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各培养单位之间不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整个教育过程有了日渐明晰的认识,初步达成共识,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如何完善这一体系,继续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问题,仍处在不断摸索之中,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两个方面来探讨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育制度的灵魂,教育政策最终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如何从课程设置上提升高等师范教育的质量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须从教育硕士坚持的职业性方向出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实际,适当压缩政治理论和英语等公共课的课时比重,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实践性鲜明的实践型课程,并增加观摩教学等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突出实践能力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硕士。

1、从教育硕士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设置课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史面向中小学教师职业及课程教学实践需要的,因此教育硕士课程必须贴近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现实,要考虑到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需要,必须提供有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策略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务实性,以适应和满足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现实需求为宗旨。教育硕士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纵深度和前沿性;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还要提高学生教育科研能力。为此,必须打破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职业的实践需求为依据,创造性地设置课程。务实性与创新性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对哪一方面的忽视或弱化,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2、从教育硕士实际出发,针对性的设置课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教师职业为依据,且其培养对象具有多学科专业的特点,这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不可能像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那样围绕着单一性质的学科专业来组织安排,而是要围绕多重性质的学科专业需求来组织安排,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知识的纵深度,而且要关注其知识体系构建的宽广度、前沿性和应用性。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拓宽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既要进行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习,还要积极主动地了解限定教育科学的发展、变革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实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等问题,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既要拓宽教育硕士的知识背景,又要及时反映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将现代教育思想、方法、手段纳入课程之中,使教育硕士在学习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促进教育改革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课程设置的复合性。但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复合性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范围和数量的限定,也不意味着众多科目的随意堆积,还必须本着重质量和高效益的准则,依据学生需求,少而精地、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二、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教学管理的最后的教学环节,也是教育硕士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可以全面地衡量教育硕士培养的效果,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水平,所以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1、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直接影响到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和水平。题目选得不好,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难以完成学位论文。国务院学位办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他们的本职工作,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可以说,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将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创造能力结合的集中表现。因此在学位论文选题时,我们不是以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学术见解来框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志趣,而是从教育硕士入学开始,就向他们宣讲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让他们理解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位论文的侧重点,要求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推行实证性研究,促使他们在课程学习开始就思考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一般我们要求教育硕士首先自己选定几个题目,然后学员之间进行讨论,避免选题冲突,在自我研讨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然后交导师审定。

2、论证开题报告。

争取在校学习期间完成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课程学习的排,我们要求在第一学期中期就确定每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使导师与研究生尽早接触;在第二学期开始就确定论文的选题范围,以使他们利用在校学习的时机尽早开始积累资料,确定论文主题和完成开题报告的论证。为保证教育硕士论文质量,我们高度重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工作。开题论证是教育硕士能力培养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由于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真正具有教育学科背景和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的导师不足,往往导致教育硕士论文选题不合理,论文写作难以顺利完成。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采取脱产一年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要求导师组最迟在学员入学的第二学期末组织开题论证会,论证会成员要求包括教学论专家和基础教育一线专家,人数不能少于5人。

3、督促学位论文写作。

由于教育硕士多数为基层教学骨干,回单位后都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工作紧张,加上中学文献资料的限制,许多教育硕士回原单位后将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搁置一边,寄希望于最后的突击,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我们规定教育硕士在校撰写论文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整个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校开发并运行了研究生管理系统,研究生论文开题后管理系统自行记录时间,至答辩申请不到1 年的系统将不同意答辩申请,这一措施更加规范了学位论文的管理。实践证明这对保证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非常有效的。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我们实行学位论文预审制度。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由导师组对提交的论文进行预审,符合要求的方提交答辩申请,避免由于导师要求不一而导致论文水平差别太大,影响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加大学位论文盲审力度,进一步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盲审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我校一直坚持实行学位论文双盲抽查评审制度。这一制度不仅给教育硕士学员一定的紧迫感,而且对指导教师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学校除了统一按比例进行抽检外,鼓励各学科方向自己进行论文盲审。对未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要求其修改,并推迟其学位论文答辩。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对提高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而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这两个教学环节正是考核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所以这两项工作也是各培养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应该对这两项工作严格把关,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行工作条例(第三稿)[A]. 2002.

第2篇:学科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芬兰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48-03

近年来,芬兰教育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举行的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国际测试(PISA)中,芬兰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芬兰先进的教师教育。芬兰已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确立了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师教育目标。

一、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1863年芬兰最早的小学教师训练学院成立,也就是现在的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 of Jyvaskyla)。19世纪90年代政府将小学教师教育定位在大学层级;1979年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应该提升至硕士层次。受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芬兰正迈向欧洲取向的教师教育持续变革之路,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与完善的。

1.教师专业概念的演变

教师专业的概念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变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起着促进与规约作用。“专业”源自社会学的特质论观点,是指接受专门的知识与术语教育、通过考试取得证件以及拥有专业组织的规范伦理与自我管理。新韦伯取向的冲突论,则把专业看成通过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取得控制权,进而使得自身利益合法化。在此过程中,政府通过运用伦理约束来规范控制教师,使其从事意识形态传播的工作,不断进行文化再制。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观念的流行,推动教师开始注重教育绩效,政府与学校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力指标体系,来考察教师的实际专业工作。格林?伍德就描述过作为一种“专业”,教师应该拥有完整系统的知识、公认的知能权威、同行间的制约和赞许,具有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成立正式的专业组织,等等。这一系列变化,使得教师专业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其培养过程也成为一个完整、连续的终身学习发展过程。

2.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

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教育研究应该由寻求宏大理论叙事的建构走向实际教育情境的意义阐释,指出了教育研究的实践性。解释性个案研究推动研究者身份从专业研究人员扩展至一线教师;行动研究的大力普及,使得一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必要与可行;扎根理论研究法推动研究者搜集经验证据,从资料搜集与整理中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就需要研究者对教育研究问题保持清醒、对理论时刻保持敏感。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要求重新审视教师的工作性质,重新认识教师的多种角色,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芬兰注重传统的教育模式,加之在受到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以及博洛尼亚进程的规约下,芬兰提出把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阶段,确立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使得未来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主动思考相关教育问题,并通过自身研究素养进行专业判断与理解。

3.芬兰教育改革的推进

芬兰自1917年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法案来推进教育改革。1921年,政府制定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进而在全国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1965年,芬兰教师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并确立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开端,提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针,指出教师要不断通过加强进修来提高教学品质,促进专业发展。1971年,芬兰颁布《教师教育法令》,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教师教育由八所综合大学负责,使得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成为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1972年,芬兰开始综合学校改革,将文法中学和义务教育学校合并成九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综合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1979年,芬兰颁布法令进行高等教育课程与学位改革,提出要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学位提升至硕士层次。2005年,为配合博洛尼亚进程,芬兰颁布《大学学位法》,开始采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高等教育开始分成学士、硕士两个阶段。至此,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已经得到基本完善。

二、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内容

广泛地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育目标、入学筛选机制、课程内容规划以及教育实习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芬兰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运用这些制度积极开展工作,保障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有效落实。

1.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

芬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培训高素质、具有专业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并且确保教师终身从教[1]。教师不断增强的专业性,要求其应用不同的学科领域知识做好准备,利用研究性知识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同时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协同教学,相互交流经验,并形成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认同,加强与学生以及社会的沟通能力。芬兰教师工作背景的变化,需要教师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深入交往、与多元文化主义磨合、与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开展合作、在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以研究为本的活动,把教育理论与日常实际工作整合起来。基于此,芬兰提出了“以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目的就是培养研究型教师。

2.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

在芬兰,教师是较受尊重与满意度较高的职业之一,有26%的人希望以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2]。因此,每年班级教师和学科教师的招生录取比例非常低。要进入大学参加班级教师或者学科教师的培训,申请者必须提供入学测试分数,或者是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明。入学程序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性征选,申请者需要提供大学入学测试分数、高中毕业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第二部分是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主要包括对申请学生的论文、试讲等方面进行测试,以选择适合的学生接受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

与此同时,芬兰也在进行教师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芬兰大学教育系通过高中毕业会考来选择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样就造成录取比例低、且女生因为成绩好于男生而有更大机会申请成功的现象。针对学业成就高的学生未必成为好教师以及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芬兰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教育系的联合招生考试,让更多成绩中等的男生进入面试环节,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采取整合性评定方式,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思考、研究反思的能力。通过会考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心理测试,以衡量其心理素质是否适合接受培训并胜任未来教学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人格特质与能力[3]。

3.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划

芬兰各大学教育学系都非常重视师范生课程内容的规划,如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芬兰的小学教师也称为班级教师,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1~6年级的基础教育,为了承担职责,他们需要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学校管理、组织和运作[4]。其班级教师教育培养学生多才多艺的专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支持其发展自身的教育学反思,促进其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教育是基于互动研究的,包括小型讲座、团队学习和研究。赫尔辛基大学2008年修订的班级教师教育课程,秉持了两级学位体制,要求学生修完180个学士学位学分和120个硕士学位学分,总共需要5年时间,其中包括4个大的部分:通信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orientation studies,25CR)、教育主修课程(Main subject studies in education,140CR)、辅修课程(Minor subject studies,60CR)、选修辅修课程和个人学习计划(Optional minor subject and optional studies,75CR)[5]。

芬兰中学教师又称为学科教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科教师,主要负责综合学校7~9年级以及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综合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包含25个学分的基础研究和35个学分的过渡研究,作为一项规则,学生需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全日制课程教育,其中包括练量需要实践的教学[6]。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教育政策,所有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都以研究和证据为基础的方向,使教师学会以分析和开放的态度,制订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师的教育辅修课程、教学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以及语言和沟通课程等等,具体包括主修所教的至少120个学分的教学科目以及完成至少60个学分的科目学习,并完成相关学术领域的硕士论文,且要学习所教科目领域的研究方法。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计划、评估、实施、发展教学,并且能够将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师生要素以及课堂教学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发展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归纳起来,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类课程、主修课程、辅修课程以及语言和通讯(详见表1)。

4.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

芬兰的大学教育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大约20 个学分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依照实践的各个环节,由大学教师、大学培训机构教师或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监督,可以分为基本实践、日常学校实践以及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在基本实践期间,学生不断适应不同科目的教学,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获得教学评价和学习的技能,而在日常学校实践和最终的教学实践阶段,就是要扩展学生把教学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和不同方式的工作的观点[8]。在教学实践中,向不同社会背景、个性差异的学生教授课程内容,并根据教学和学习情况,找出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详见表2)。

三、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教师教育的发展总是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追求的,为此就必须在借鉴与本土实践、历史与未来的逻辑规约中,坚持融合和创新的视角,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革新。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为我们在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培养目标厘定、招考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芬兰通过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芬兰教师教育在大学阶段重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内容性知识的教授,而在硕士阶段则强调研究性知识的教授,教给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用专业的眼光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历层次已经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向高等师范教育,师范大学(或学院)教育系重视关于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课程的设置,相比于芬兰教师教育课程规划,我国大学层级定位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忽视了教学研究知识的传授。因此,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必须提升至硕士层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2.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教师必须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反思与批判能力、多元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发现问题、研究与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自我省思、自我解决问题,同时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能够协助学生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来说,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是指将研究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全部课程都要和研究相统整,其终极目标是培养自主、反思与研究型的教师[9]。这样,教师就能够每天带着研究意识进入教学现场,不断审视与检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芬兰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师范生的研究性思维以及综合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研究的标准来行动与思考[10]。

3.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实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按照高考成绩的唯一指标来录取师范大学生。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一直不温不火,“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也使得师范院校很难录取到适合的学生。很多被录取的学生不适合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加之高校中专业更换困难,这些都阻碍了师范生生源质量的提高。芬兰基于大学教育学系的联合会考以及心理测试的机制,保障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自,从而根据学校特色以及师范生基本素质来遴选合适的学生。为此,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应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考制度,扩大师范院校招生自,积极探索符合师范生特质和学校发展路径的选拔机制,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师范生的基本素质,为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Marco Snoek and Irena Zogla. Teacher Education in Europe: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s[A].Anja Swennen andMarcel van der Klink (Eds.).Becoming a Teacher Educator[C].Springer,2009:11-27.

[2]Kansanen, P. (2005). Research-based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 2011-11-06.

[5]University of helsinki. Curriculum for class teacher education2008-300 ECTS credits[EB/OL]..2011-11-06.

[7]Hannele Niemi and Ritva Jakku-Sihvonen. Teacher EducationCurriculum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J].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9(8).

[8]Kansanen, P.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current models and new developments[A]. In Moon,M.,Vlasceanu, L.&Barrows, C.(Eds.)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to teacher education within highereducation in Europe:current models and new developments [C].Bucharest:Unesco-Cepes,2003:85~108.

第3篇:学科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概念图;物质的量教学;知识迁移能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1-002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传统“物质的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理论的一个知识点,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该单元教材是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量的浓度”、“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为主线编写的。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具体问题有:

1.1概念的内涵混淆不清

对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混淆不清,对应的单位也搞不清。如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mol・L-1,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1;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1;相对原子质量的指原子的质量与0.012 kg C-12的1/12的比值,没有单位。但两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1.2外延把握不准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量粒子的集体。是计量原子、分子、电子、中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一种基本物理量。但初学者往往会把宏观物质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1摩尔大米,5摩尔大肥猪等错误概念;22.4 L・mol-1是特指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只能应用于气体。学生常认为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为22.4 L,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3在概念之间无法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阿伏加德罗常数指的是1 mol任何粒子的微粒数,符号为NA。即指0.012 kg 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近似值为6.02×1023。不能把相对原子的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相联系。

1.4在问题解决中不能调用相关概念

在有关方程式和一些基本计算中,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既方便又快捷。许多高一学生尽管对有关物质的量的公式早已滚瓜烂熟,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正确应用相应的公式和原理来解题。例如,先把物质的量转化为质量,再换算成物质的量或气体的体积的同学也大有人在。

在物质的量的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的要求提高,在能力上要求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学生很难将化学中的概念、事实、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他们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往往是彼此孤立的、零散的,不易形成较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实现意义学习。

2 概念图在物质的量教学中的优势

心理学表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过程[1]。 物质的量的概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始终,特别是在化学计算中它更处于核心的地位。概念图作为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概念间知识联系、加强概念间理解的教学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发展一种理解化学概念和现象的整体性知识框架。可以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 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概念图在支持物质的量的教学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形象性:概念图能够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形式,表现物质的量理论复杂的知识结构,从而形象地呈现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各概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整体性:物质的量的教学是抽象的,对高一的初学者来说是易混淆、难理解的。利用概念图能将该知识以整体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相关的概念。

(3)综合性:“物质的量”的知识理论性较强,抽象程度高,经常有很多学生面对综合性问题束手无策,即使经过大量训练,效果仍然不理想。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成绩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概念图作为围绕主要概念来组织综合信息的工具,进行知识拓展,有独特的优点。

(4)层次性:概念图可以通过确定物质的量与其他各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区分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形成概念的层级次序,建立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各概念的理解。

(5)经济性:由于在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因此,人们必须具备表征知识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方式,以适应这一系统结构的有限性需求。

3概念图的制作步骤和教学分析

以限定型概念图制作为例,概念图的制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选定某一知识领域后,找出该主题的关键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并一一列出。然后,对这些概念进行排序,从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体的概念依次排列。

第二步,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分层和分支。

把所有的概念写在活动卡片上,移动卡片讨论概念可能的连接, 按照概念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在工作平台上排列卡片,初步拟定概念图分布。

第三步,建立相关概念的连接。

把每一对相关的概念用短线连接,并在连线上用适当的连接词标明两者的关系。这样,同一领域及不同领域中的知识通过某一相关概念相连接,再经过修改后各概念及其关系就清晰可见,所绘的概念图就基本确定了。此外,还可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事例写在节点旁。

第四步,反思完善概念图。

对各人绘制的概念图初稿分组进行讨论及补充,构建小组图;然后全班再讨论,综合成一个概念图。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和拓宽,所以要对概念图不断修改和完善,使概念图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有力工具。

以“物质的聚集状态”作为教学案例。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致。以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情况的微观和宏观性质的比较以及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很自然能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概念。

对全班学生教学前后制作的概念图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由上表可以看出:

(1)从节点情况看,学生在教学前制作的概念图中的正确节点(即概念),大多数都列出了三种聚集状态的微粒特征、宏观性质、以及影响体积的因素等,同时,还将影响体积的三种因素列了出来。还有一些同学列出了固体和液体相对应的例子,说明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概念图的制作要点。由于教材的内容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自学,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教学内容。

统计表明,对影响不同聚集状态的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的距离的节点,尤其是气体摩尔体积这一节点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失,甚至出现了错误,其中能举出正确例子的同学很少。说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自学后的掌握情况不好,对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没有完全理解,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公式的应用是教学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2)从教学前概念图中的命题来看,大多数学生能从物质的微粒特征的结构和运动方式以及宏观性质的形状和能否被压缩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用合适的连接词连接,构成正确的命题。正确命题数目的差异主要在影响气体的气体以及气体摩尔体积的公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分析一些学生的错误命题,发现在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的距离节点上出现了错误连接。由此可以看出,少数同学在自学过程中没有理解这三种影响因素对不同聚集状态物质体积的影响。

本案例让学生自学、展开讨论,并分析其他同学制作的概念图,学生就易发现自己制作的概念图中的层级结构是否合理;节点和命题是否正确的;所举例子是否正确,还有哪些知识没有理解。教学后学生制作的概念图的正确节点和命题明显增多。主要增加了影响气体体积的外界条件―温度和压强,而且能举出正确的例子。尤其突出的是,许多同学不同程度地标出了三种不同聚集状态影响体积的关系,还有约18.6 %的学生标出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这些都是创新性命题。这说明一方面教师的概念图教学策略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说明这些学生在尝试着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但有少数学生未能从这方面作出出尝试,原因可能是学生在画概念图时也许更关注的是不同层交或同一层次内部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命题,而对于交叉层次间存在的命题缺乏思考;还有可能是学生缺乏将概念体系进行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4 研究结论

(1)在学习中使用概念图的学生,所识记的概念数量多,知识点数量大,知识面明显拓宽,使学生既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深刻地掌握知识的内涵,又扩大知识的外延,将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分散的概念组成了有机的概念体系,对概念的把握更为准确和深刻。

(2)采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提取更为有效,提取的途径增多,在问题情境中能够对知识产生积极、有效的迁移,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显著增强。

(3)概念图使师生的思路更开阔和清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活跃地参与学习;教师的教案更加灵活而篇幅大大减少;学生的笔记更加简明、清晰,更利于学习。

总之,概念图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教学,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教学意义,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广洲.化学教育统计与测量导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美)John.Best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袁维新.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2003(4).

[4]王磊.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蔡其勇.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研究[J].重庆教育学报学院,2004(5).

[6]张英锋,张永安.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J].学科教育,2004(11).

[7]吴中英.品味“物质的量”教学[J].化学教育,2004(8).

[8]胡喜丽.中学化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5.

[9]张冬梅.中学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估中的概念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0]张军.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

第4篇:学科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艺术;素质教育

一、前言

传统文化是人类和自己祖先血脉相连的纽带,影响着民族和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环境下,认识并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重视其良好的传承性显得十分重要。如何把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入到美术素质教育中,更好地利用素质教育增强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值得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艺术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而文化又赋予了民族深厚的内涵。只有在对传统文化艺术具备一定理解后,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欣赏的主动性,并享受其带来的愉悦。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自觉性的传承与发展,并成为人们自身的一种艺术素养。教育在培养这种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艺术学习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艺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生,首先应当要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悠久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利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提供完整、理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艺术能滋养心灵,提升人类生存的意义。美术教育带领学生领悟美,由此产生的愉悦之情不仅可以唤起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探索,还能提升学生对民族和祖国热爱的情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是带有偏激感彩的一味排外,也不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广泛灵活地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才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之路。

三、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

1.引领学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正确态度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但文化同样需要多元发展和综合创新,这依赖于文化共生,只有经过互动的过程才会出现争奇斗艳、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还需要对外来文化秉承包容的态度,对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精华进行吸收和借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图片资料(如彩陶、壁画、石雕、画像石等),以及认识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时,要注重对作品和美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简要分析。在学生了解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再对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外来文化艺术进行客观的比较说明,帮助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引导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逐步加深领悟。最后,通过教学总结,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2.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内涵知识的传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一味地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使得美术教育变成了历史教育。在教学中忽视文化和精神内涵,单纯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

例如,工艺美术一般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相联系,具有相对的空间局域性。在古代,由于地域、民族等客观限制因素,特定的地理环境滋生并养育着特定的文明,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包括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学生所欣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大多历史悠久,在缺乏相关经验和了解的情况下很难对作品作出鉴赏并进行情感沟通。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变化规律进行充分了解,重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等因素,帮助原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无所知或了解不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艺术知识,并自主产生对艺术的喜爱之情。利用中国传统艺术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时代精神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视美术教育理念的创新

首先,加强学生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接触。弘扬这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对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渗透到美术教育的实践中,让学生在浓浓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中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质朴、率直和不拘一格。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古建筑或观摩民间艺术,以实地观光考察、拍照、写生等形式,结合本地的人文环境,引发学生主动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将他们获得的考察体会和调查结果以多样化的艺术方法进行呈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分享,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深入地感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蕴藏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学生的自我兴趣表现为主,不必过分强调传统制作程序的规范性,鼓励学生设计新的课题,开发一些从未尝试过的新题材,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成功完成鉴赏与实践的学习。

以民间美术为例,民间艺术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与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方式以及审美爱好相一致的艺术。民间美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民间艺术的特点,把环境创造与设计引入美术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当中。比如,组织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年画、挂脸谱,并适时介绍一些图式、造型的象征寓意,尤其要注重对图式、造型所包含的传统礼仪和民俗文化等内容进行介绍。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民俗美术作品的良好习惯,还能促使其思想在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结语

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传统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文化艺术,同时,现代文化艺术的成功也需要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要激发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接受现代文化艺术元素。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成正确的认识;营造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并培养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薇薇.职业中学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教资料,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