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三查三比三提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查三比三提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查三比三提升

第1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改进作风的相关规定,以整顿干部作风为抓手,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托,解决突出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政令畅通,为县委、县政府实现“冲刺省十强、争创示范县”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二、活动内容

1.开展“三观”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题的“三观”教育活动,深刻剖析产生“”的思想根源,筑牢改进干部作风的思想根基。

2.开展“三访三解三比三促”活动。开展以“访农户、访社区、访企业,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破解发展难题,比服务、比业绩、比形象,促干部作风转变、促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促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访三解三比三促”活动。

3.开展“六治六促”的活动。一是重拳治庸,以状态大转换促“潜能”大释放;二是重拳治浮,以执行大落实促“发展”大提速;三是重拳治梗,以效能大升级促“服务”大提质;四是重拳治假,以工作大求真促“绩效”大提高;五是重拳治软,以基层大夯实促“引擎”大增强;六是重拳治奢,以廉政大建设促“形象”大提升

4.开展“制度大清理、大完善、大落实”活动。一是全面清理已有制度,建立制度库。二是结合工作实际,查漏补缺,修改完善相关制度。三是强化制度执行,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制度等问题。

三、活动安排

干部作风大转变活动从2014年3月开始到12月结束。活动分学习宣传、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建章立制、总结讲评等五个环节,其中4月集中自查自纠,12月进行总结讲评,其他各个环节贯穿活动始终。

1.学习宣传。召开会议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传达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

2.自查自纠。主要是“七查七看”:即查思想观念,看是否存在思想僵化、进取精神不强等问题;查工作态度,看是否存在冷漠生硬、作风粗暴、推诿扯皮等现象;查工作效率,看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等“慵懒散”行为;查组织观念,看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查服务环境,看是否存在损害形象、影响发展等问题;查群众观念,看是否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干群关系等问题;查廉洁自律,看是否存在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打牌赌博等问题。

3.集中整治。按照“出重拳、下猛药、治顽症”的要求,动真碰硬,标本兼治,一个个问题整改到位。

4.建章立制。全面清理、完善已有制度,注重将集中整治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提炼固化为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努力形成有效防范和纠正干部作风问题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铲除问题滋生蔓延的土壤。

5.总结讲评。召开总结讲评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并将干部作风大转变活动的成果作为我局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要求

第2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方法:成立平安圈活动小组,利用头脑风暴、座谈等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确立并落实改进针对性措施。

结果: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有效率由活动前2013年下半年的91.16%上升到2014年前五月的96%。

结论:手术室在品管圈活动中成立的平安圈,提高了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有效率,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提高手术安全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品管圈 手术三方 安全核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1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92-02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的管理工具。我院护理部于2013底引入品管圈这一管理活动,手术室作为首期试点科室之一,在2014年一月自发组建了平安圈。由于我院在2013年6月底通过等级医院评审以后,手术安全核查有效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为了提高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的有效率,本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管理中,对发现的问题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整改,取得了满意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手术室将2013年7月至12月的手术病人安全核查情况分为作为研究对象。

1.2 品管圈活动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由手术室6名护士自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圈名为“平安圈”,寓意为“呵护生命,共筑健康平安”。护士长每日观察各手术间术中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的执行情况,护理部和医务科不定期现场抽查及调取病历反馈。品管圈小组每月统计,分析数据,提出、确立并落实改进针对性措施。品管圈活动日期为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

1.2.2 导致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有效率下降的原因。品管圈活动成员共同参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讨论,利用头脑风暴、座谈等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未有效参与手术安全核查的主要原因:①手术医生:我院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后,医师心理上懈怠,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没有必要。②麻醉医生:麻醉医生为了缩短麻醉起效和复苏时间,没有耐心过多等待手术医生的到来。③手术室护士:手术量大,工作繁忙而疏忽遗忘核对;医生与麻醉师不配合进行安全核查时,未能有效沟通,进行监管。

1.2.3 对策与实施:①通过会议讨论,在科室内达成共识,促进手术三方安全核查落实。②手术室严格监管,利用手术期间与医师的配合,用良好的沟通技能促使手术三方安全核查完成。③在三方合作中,共同探讨安全核查过程中不足之处和关键环节,优化核查细节,促进制度完善。④医务科、护理部不定时在手术室内进行现场抽查,协调各手术科室落实手术三方核查,促成共同维护的习惯和意识,共筑平安!

1.2.4 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的流程和内容。借鉴省内最具权威的昆医附一院手术室的经验。①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②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2 效果确认

2.1 有形成果:2013年6月底通过评审后手术三方安全核查合格率为91.16%,2014年前五月月效果确认时合格率为96%,达到了既定目标。优化了手术室三方安全核查的细节,是我院手术室三方安全核查制度更加科学化。

2.2 无形成果:对品管圈的认识和运用得到了提高;护士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护理职业成就感增强;手术室与各手术科室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提升了集体凝聚力。

3 讨论

3.1 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是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手术患者健康平安,维护手术患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协和防线”)。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活动前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有效率观察的2013年7到12月分别为97%,94%,92%,90%,89%,85%。三方安全核查有效执行率逐步下滑,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现象,提高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的质量。

3.2 本次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大家紧紧围绕“提高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有效执行率”,开展前期的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发现的问题确认并找到解决的对策,以提高医务人员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的有效执行率。2014年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3月、4月、5月和去年同期手术例数相比有了进40%的量的提升,通过5个月的改进,手术室三方安全核查有效率2014年1到5月分别为92%,95%,96%,98%,99%,在手术量剧增的情况下明显逐步回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我院2014年取得“省内重点护理专科”和“基层护理培训基地”贡献了科室的力量。

3.3 通过本次的品管圈活动,小组成员们分工合作,既是管理者,又是实施者,激发了参与管理的意识,培养了他们在手术工作过程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书云,杨圣俊,李玉琢,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5-266

[2] 谢云妹.品管圈活动在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95-1752(2013)20-0374-02

第3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年,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夯基础上水平年”活动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国家计生协授予我乡村“全国群众自治示范村”称号;年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考核排名前列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根据省、市、县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就全面完成我乡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项目标责任,现做以下安排:

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精细化管理服务年”这一中心,认真落实省、市、县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从全局着眼,从小事着手,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以更加科学严谨的管理,更加入微细致的服务,着力解决好人口计生政策执行不严肃、工作措施落实不力和管理工作不精不细、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以管理服务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促进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努力为全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

工作目标

全乡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当年农村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100%,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覆盖率达到90%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在年基础上下降超出107部分的10%,待孕对象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农村100%、城镇95%以上、流动人口90%以上)。

工作要点

开展一项清查:全员人口信息清理核查。推进两大工程:“陇家福”工程、“金人工程”。实现三个突破:优质服务提质提速上实现新突破、健全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依法行政上实现新突破。抓好五项工作:宣传教育、基层基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计生协会工作。强化四项保障: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督促检查。

具体工作及任务

(一)开展“一项清查”,再夯基层基础

从3月份开始至4月底,按《乡开展全员人口清理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全员人口信息清理核查工作,重点完成五项任务:一是统漏。对总人口、育龄妇女、出生、死亡情况进行清理,核实有无漏登、漏报、错报、瞒报情况,提高信息录入及时率。二是删重。以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为依据,认真核实,删除重复人口,保证信息的唯一性。三是纠错。对家庭成员、姓名、性别、婚姻状况、出生时间、出生孩次等逻辑关系进行核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四是查变。对人口的婚姻变化、户籍变化、现居住地变化、生育子女数量变化等进行核查,掌握信息的真实性。五是补项。对人口的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近期照片、避孕节育、家庭经济、享受政策等情况进行核查补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通过清理核查,摸清人口底数,提高人口信息统计质量,正确估价生育水平和工作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人口信息依据。

(二)实施“两大工程”,推进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实施“陇家福”工程,提高计生家庭幸福指数。健全计生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健全家庭奖励政策,建立惠民政策与计生奖励优惠政策相衔接的政策体系;健全优生保障政策,实现免费优生服务项目全覆盖;健全生殖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健全家庭养老政策,完善计生家庭低保、社会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政策;健全家庭扶助政策,研究制定落实针对计生家庭的生产帮助、生活救助和精神慰藉等政策措施。完善人口计生服务网络。在农村不断强化村级服务功能,开展对孤寡老人、留守家庭的关怀关爱;在乡计生技术所加快建立“陇家福·幸福寓所”,根据家庭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每村年内完成40户“幸福家庭”创建任务。广泛开展文明倡导活动,拓展宣传教育内容,提升家庭幸福指数;扎实推进以“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促进活动,促进家庭健康水平;深入开展致富发展活动,通过项目优先、政策优惠、科技扶持、教育培训等措施,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二是实施“金人工程”,提升人口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托全员人口数据库,按照人口基础信息数据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比对共享应用。规范人口信息数据采集流程,建立以办事采集、共享采集、入户采集互为补充的全员人口信息动态采集长效机制。全面核查人口信息数据,开展“消重补漏”专项行动,提高数据质量。加快流动人口信息系统与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内部整合,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数据库。强化与卫生、公安、民政、教育、统计等部门的协作交流,定期开展信息共享与比对。

(三)实现“三个突破”,推动服务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在优质服务提质提速上实现新突破。县政府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列为2013年为民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将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服务对象全部纳入项目检查范围。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以孕前优生服务为重点,加强人员培训,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深入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进一步深化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检查和优生促进服务,不断拓展服务职能,继续开展“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切实发挥“医用综合蓝氧治疗仪”作用,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生殖健康援助行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妇科疾病诊疗服务,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检查治疗任务。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使服务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健全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巩固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创建成果,加大利益导向政策宣传普及力度,切实提高法定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率和群众知晓率。加强政策统筹和工作协调,促进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进一步加快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步伐,严格落实农村计生“两户”家庭“多算一人或提高30%”的政策。结合“双联富民”行动,全面落实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县人口局县扶贫办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统筹协调政策、资金、项目,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贫扶持力度,改善计划生育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计划生育扶贫对象增加收入。继续深入开展“少生快富”示范户创建活动,在整村推进项目村中积极培育示范户。

三是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巩固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深化“诚信计生”活动,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杜绝简单粗暴执法和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禁止违反执业许可从业、违反技术常规施术;做好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公开服务内容和流程,畅通计生证件办理渠道,实行集中办理、服务和便民服务;进一步简化办理计划生育证件的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抓好“六项工作”,提高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深化宣传倡导,积极拓宽宣传领域,科学规范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品牌建设,提升宣传教育的整体效应。继续加大对宣传品和标语的清理、规范、更新工作,着力规范人口计生宣传内容。强化阵地宣传、入户宣传、集中宣传和媒体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宣传活动,鼓励建设群众性人口文化社团,探索运用博客、微博、飞信、QQ等网络载体开展互动式宣传,营造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深入开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坚定不移地抓好基层、打牢基础,努力建立起根基稳固、运转有序、上下联动、持续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基层服务管理制度,持之以恒地开展打假治虚活动,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工作质效,狠抓任务落实,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对育龄人口、出生人口、出生性别比、符合政策生育率、新增二女户节育等基础数据,定期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监控。

三是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继续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百”推进工程,健全完善信息管理规范和工作管理规范,落实属地化管理要求,提高流动人口信息协查质量。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生殖保健等政策措施,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推广流动人口诚信计生协议管理。

四是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步伐,切实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深入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活动,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参与“两非”活动的在职人员,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严厉打击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部门、区域协作,强化目标责任和督促检查,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五是推进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网络作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进程,探索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长效机制;在宣传推广示范村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国家第四批示范村评选和评估验收工作;着力推进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生育保险和人口计生干部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三项保险”的落实。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强化统筹协作,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稳定和加强机构队伍,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全乡人口计生工作队伍业务培训,提升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做好“双推优”工作,为优秀人口计生干部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着力实施阳光计生、“零距离”服务活动,畅通群众诉求和监督渠道,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4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不安全隐患;现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4-01

“三查七对”在妇产科的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的落实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要让每个护理人员都严格的执行下去。为了有效地解决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情况的发生,相关研究人员应积极研究出现隐患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选取126例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情况,分析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2009年4月到2011年6月已经护理质量委员会研究后定性的126例存档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分类进行登记和分析,并计算相应的百分比。

2 结果

2.1 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原因

126例出现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原因的分类情况及占所有不安全隐患总发生率的百分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126例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3 讨论

“三查七对”没有严格执行是导致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出现差错的主因可以分成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一般包括他人的干扰和工作繁重所造成的差错,外因一般包括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制度执行不严格,工作心态等。内因由外因引起,内因和外因二者都不容忽视。护理工作是一种重复性比较高的项目,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惯性的思维模式和护理操作,忽视“三查七对”在各个项目的执行力度。从表1的分析结果表明,126例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为内因,其中错注、漏注、多注、接错液体所占比例较高,为26.19%;电脑输错、漏输所占比例为21.43%;给错口服药所占比例为14.29%,三分类所占比例总和为61.91%,而这些不安全隐患都和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为严格落实“三查七对”有密切关联。

护理中不安全隐患和护理人员在妇产科工作的时间有极大的关联。从表2中可以得出,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产生主要出现在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1-2年和10年以上,分析其原因分别为刚参加工作,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以及专业性强、临床周转快、风险大。有3-10年的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因为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较扎实,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错的机率较少,总计为33.32%,这一群体工作责任心较强,值得培养。

护理人员的职称和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有关联,从表3的分析结果表明,护理职称越高,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率越少。主管护师和助产士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可以成为护理人员中的骨干精英,是年轻护士和学习榜样。年轻护士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降低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总之,为了降低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发生,聘请护理人员应该从工作责任心、工作时间和职称三方面考虑。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知识水平,积累临床护理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4):2776-2777

[2] 王珊.有关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探讨[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5):134-135

[3] 孙迎春,王娜.常见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1):184-184

第5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一、夯实基础,充分准备,是确保清查质量的前提条件

只有准备工作到位,才能保证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进行。为此,我县从制定方案、整理底册、绘制地图及完善表格等方面入手,做好清查准备。

(一)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在认真研究国务院、省、市《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将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县第二次经济普查实施方案》,使方案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制订了《县第二次经济普查清查质量控制办法》,完善了县、乡二级普查机构单位清查各项工作制度,使整个单位清查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来规范单位清查的行为,用制度来保障单位清查的进度与质量。

(二)认真核查,整理名录底册。我们通过全方位收集、多层面核查、分普查区打印的步骤,认真整理单位名录底册,尽量使单位名录底册上的单位个数符合实际。一是全方位收集名录资料。9月下旬,县经济普查办公室从国税、地税、工商、质监、民政、编制、统计、服务业清查、市统计局反馈资料等方面共收集单位5985个(不含个体经营户)。二是多层面核查名录资料。对收集起来的名录资料,从名录资料的完整性入手,依次是对信息不全的资料进行询问和补填、编写单位地址代码、进行排重、分发乡镇经济普查办公室核对。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核对,解决了单位名称错误、单位地址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使最后整理的单位名录底册更贴近实际。三是分普查区打印名录底册。我们将核查整理好后的名录,分乡镇、分普查区(村、社区)打印,极大地方便了乡镇开展单位清查工作。通过县经济普查办公室排重后,全县单位名录共有3040户、通过核查后,全县单位名录共2830户。与第一次经济普查单位个数相比,增加了1228户,增长79.7%。

(三)把握程序,绘制小区地图。确定乡镇、村的边界是绘制地图工作中的难点。为准确核定我县各乡镇、村的边界线,我们通过查找资料、乡镇核对、普查员审定和严格绘制的程序,逐级核查,力求做到地图边界清楚。一是查找资料。各乡镇查找本乡镇地图,参照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小区地图。二是乡镇核对。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同乡镇非常熟悉村情况的领导一起,先核实乡镇边界线,然后按自然村将每个乡镇的村、社区边界划分出来。三是普查员审定。将普查区、普查小区地图在县经济普查培训会上,由乡镇参加会议的同志,再进行一次审定无误后,分乡镇、分普查区、普查小区打印分发到乡镇,确保普查地图边界清楚、无缝对接、全部覆盖。四是严格绘制。普查区、调查小区内的建筑物编码、建筑物类型、建筑物层次等相关指标信息,由普查员在单位清查底册上全部标注,做到无一遗漏。顺利完成了全县27个乡镇(场)、394个普查区的地图绘制工作,实现了全部覆盖,确保了地图边界清楚。

二、结合实际,搞好培训,是决定清查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这次经济普查清查的实践来看,清查业务培训是否到位,决定清查工作质量的好坏。按照省经普办“两员”选配与培训工作的要求,我县从更新培训设备、充实培训教材、新增培训内容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做好对“两员”的培训工作。一是高投入更新设备。县经济普查办公室,投资近20万元购置了投影仪等先进设备,为高标准搞好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高标准培训“两员”。我县经济普查培训采取分级培训、下带一级的方式,组织乡镇普查办公室主任参加市普查办举办的培训班,县里培训到乡镇和村两级,乡镇培训到村委会、社区“两员”。10月10日至14日,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培训第一期培训班在该县民兵训练基地开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到会并做动员报告。

副县长指出,经济普查是国家为掌握国情国力而进行的一项重要调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作为县政府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强调,本次清查培训就是县政府在当前各项工作都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同意举办的,足以看出这项工作的重要和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要求,参加本次培训的都是乡镇精心挑选的精兵强将。他希望参训学员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和掌握培训的知识,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制度,确保培训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王玉红到会并讲话。他对县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进展十分满意,并重点就培训中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强调。

县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动员会议。

来自全县部分乡镇的经济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约240人参加了第一期培训。据悉该县清查摸底培训班共分四期,约培训普查“两员”700人。

坚持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原则,创新培训方式,形式新颖,将培训内容“定式化”,普查对象“分类化”。将清查对象细化到了“出租碗筷、三轮车、爆米花、修自行车、带锯、做豆腐生意”等40多项,做到了清查工作全覆盖,保证清查对象一个不漏。同时,对普查对象通过列表形式,把填写说明、注意事项一一对应放入各项表格的指标栏内,把复杂的内容通俗化,把讲解的重点明析化,培训效果较好。三是高要求新增内容。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把握原则。根据工作实际,在省经普办下发的培训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把营业收入较大的个体户,纳入企业清查,并作了明确界定;对重点个体经营户名称作了统一规定,对法人在县直而产业活动单位在乡镇的主管单位的法人单位代码进行了统一整理,并在培训会上进行讲解,下发到乡镇。

三、统筹安排,多措并举,是保证清查进度的有效途径

经济普查清查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情况复杂。既要按上级要求保证清查质量,也要保证清查进度不拖后腿。通过全县各级普查机构四个多月的亲身体验,只有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合力攻坚,才能避免在清查过程中出现纰漏,提升清查工作质量。为此,我县做到了“三抓、三个不放松”。一是抓包保,捆绑责任不放松。有担子才有动力。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任务,我们将县经普办全体工作人员分成四个组,实行“四个包保”的工作责任制,分别包保全县各乡镇的经普工作,做到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即:包保组织协调,包保业务指导,包保质量控制,包保检查督办。整个清查阶段各组督办了5次,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抓宣传,舆论造势不放松。为让经济普查宣传的效果达到最佳,县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针对本次经济普查的对象大多集中于县城和集镇的现实,该县也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了这些地方。他们选择了对县城和集镇普查对象影响最大的媒体---广播、电视和街道宣传。县普查办与该县广播部门共同在县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增加了“经济普查知识”专栏,每天在黄金时间通过广播把经济普查的知识传播进千家万户中。在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分别制作了滚动字幕,在每天的黄金收视时段进行播出,效果十分明显。他们还在县城主干道上拉横幅进行宣传。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宣传,目前经济普查在该县的知晓率有了大幅提升。10月11日,县在该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了经济普查宣传启动仪式。

三是抓协调,合力攻坚不放松。充分发挥县普查办协调各方职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城关镇是我县经济普查的重点乡镇。为了保证重点普查区的清查进度,我们组织召开了县直单位清查协调工作会,县直单位均配备了2名经济普查协调员,较大限度地增强了县直单位对经济普查工作的配合程度,减轻了城区普查员的工作量。

四、强化督办,查遗补漏,是提升清查质量的最佳选择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普查员素质参差不齐,清查难免出现遗漏。为此,我县按照“单位个数不能少、经济总量不能小、增加值率不能低”的要求,为切实做好全县清查阶段的查遗补漏工作,确保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不漏掉一个。一是召开会议,通报情况。11月29日,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了全县清查阶段查遗补漏、质量抽查工作会议,各乡镇常务副镇长、经普办主任、县经普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全县各级普查机构要做到“三核对、一抽查”:入户核对单位个数,个体经营户数和经济总量,开展经济普查清查质量抽查。12月1日至3日,县经普办组织4个工作检查组,随机抽查了全县27个乡镇(场)的部分普查小区,主要抽查边远村组、城乡结合部、街中巷叉、各普查区交界处等薄弱环节和擦皮鞋、摩的、面的、菜贩、拖板车、农村维修、出租等流动性强的个体户,避免出现清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漏掉或重复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漏”。通过查遗补漏,全县在初步数据基础上新增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565家,个体经营户20630家。三是领导重视,重点突破。领导重视是搞好经济普查的强力“引擎”。为此,我县做到抓领导,领导抓,工作人员常抓不懈。县普查办经常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情况,争取领导对经济普查的重视。县经普办主任多次到重点乡镇城关镇督办,保证了清查不漏块,不漏人,不漏对象。

五、着力创新,高效运转,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必要措施

这次清查数据显示,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都有大幅增长,数据处理难度大,工作时间耗时长。为保证单位清查数据处理按质、按时完成任务,县经普办在认真审核清查表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数据处理方式,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创新行业编码。我们首先将个体户主要经营活动进行行业归类,建立行业代码库,然后对每一类行业进行编码。这样不但行业划分准确,而且工作效率高。二是创新录入方式。我们将个体经营户清查表用excl分乡镇、分普查区、普查小区录入,然后导入清查程序,这样可以减少每一张个体经营户清查表表头录入工作。三是创新改错方法。单位清查611表录入后,我们把单位数据导出来进行改错,改错针对性强,改错效率高。由于创新了数据处理方式,节约了大量时间,保证了上报时间与数据质量,我县清查数据按要于在全市率先于11月20日上报。

六、县经济普查填表登记阶段工作进展顺利

(一)、基本单位资料反馈详实明了

县普查办人员,在基本单位清查的基础上,将资料进行分类,分别打印一览表反馈给乡镇,做到有的放矢。

1、将清查库中的全部单位,分乡镇、分行业、分法人和产业的单位汇总数,打印反馈给乡镇。

2、将清查库中的全部单位,分乡镇、分行业、分法人和产业单位,打印单位一览表反馈给乡镇。

3、将一普分行业主要指标比例,打印反馈给乡镇。

形成《乡镇分行业单位汇总表》《乡镇分行业单位一览表》《主要指标比例计算表》,使每个乡镇掌握登记的范围。

(二)、填表登记业务培训成效明显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填表登记业务培训是普查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查的数据质量。为此,县经普办对经济普查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从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培训质量。

一是领导重视。为确保全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专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展开,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听取汇报、亲自安排,县经普办认真组织召开了经济普查填表登记业务培训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准备充分。为保证各专业培训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各专业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培训工作进行研究,明确培训工作任务,制定培训工作计划,确定培训工作流程,并依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培训教材,结合本县实际,认真编写各专业电子培训课件,筛选培训教员,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突出重点。此次经济普查各专业培训内容以国家及省普查方案为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重点掌握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强调和讲解,明确每个指标内涵和外延,特别是数据来源渠道和主要指标的比例关系,作为重点讲解,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以保证普查内容的统一性、科学性。

四是理清表种。这次登记表种多,但针对某个行业来讲,不外乎就是基本情况表、财务表、抽中单位能源表,县经普办在认真总结并吸取以往大型普查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课堂讨论形式,增加实例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采取了多媒体互动教学方式。使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理清了表种,明确了那个行业填报那种表。

五是分批培训。此次全县经济普查各专业培训工作,按既定的时间、内容、要求,采取分层次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首先是对各乡镇的统计业务骨干140多人进行了培训,其次对县直各单位的财务人员、普查员、普查对象进行培训,先后举办了乡镇业务骨干培训班、县直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培训班、交通运输单位人员培训班等四期培训班。通过普查填表的业务培训使全体业务骨干和普查对象对全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专业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全县下一步提高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质量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三)、加强宣传,舆论造势氛围浓厚。

为了营造浓厚的经济普查宣传氛围,我们在县电视台开设了经济普查宣传专栏,创办了《工作简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在人口密集地悬挂了宣传横幅、刷写了宣传标语。向普查对象发放一封信和普查物资,使广大普查对象了解经济普查,支持经济普查。

(四)、登记阶段,协调指导及时到位

充分发挥县普查办协调各方职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城关镇是我县经济普查的重点乡镇。为了保证重点普查区的清查进度,我们组织召开了县直单位普查登记协调会,县直单位均配备了1名经济普查协调员,较大限度地增强了县直单位对经济普查工作的配合程度,减轻了城区普查员的工作量。

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任务,我们将县经普办全体工作人员分成两个组,实行“两个包保”的工作责任制,分别包保全县27个乡镇的经普工作,做到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即:包保组织协调,包保业务指导,包保质量控制,包保检查督办。做到统一口径、统一解答,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严格把关、数据质量贴近实际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市镇两级普查部门紧紧围绕普查质量这一核心,全力做好普查表的登记填报、收集审核工作。

一是查遗补漏,将现有的单位名录库再次与工商、税务企业库、交通运输企业库与行政事业单位名录库等进行核对,梳理出尚未接受普查的企业名单。

二是互审复审,采取各乡镇普查员交叉审核、各乡镇之间交叉审核、统计局相关专业总审的办法,保证经济普查表的质量。

三是横比纵比,将一些主要指标和历史统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资料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问题所在。

四是迂回对比,对各类单位,从就业人员、行业类别、用电情况、厂房设施等要素进行侧面核查。

五是加大重要指标的核查,对一些重要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资产等总量指标和工业增加值率、销售利润率、万元产值能耗、人均劳动报酬等相对指标,以及本地区主要产品产量等重要指标,加大核查力度。

六是加强大数审核评估,进一步加大数据质量控制力度。对各乡镇上报统计数据认真进行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和大数审核,要求各乡镇认真核实、查明原因,做到数出有据,合乎逻辑。同时,做到每张普查综合表汇总后都要对重要指标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审核,评估检查,牢牢抓住质量这条普查的生命线。

七、对于小型企业无专职统计人员,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根本无核算资料问题。主要措施:(1)对于有会计没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在安排部署时,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填报普查报表。(2)会计制度不健全的单位,不能取得相应的资产和损益情况和产、销、存、能力情况资料,经济普查办公室人员根据相同行业的情况,根据单位资料补充填报普查表。(3)根本没有核算资料的单位,根据生产经营能力、产品产量及价格和纳税情况,确定产值和经营收入,根据其耗用的原材料和能源等,确定成本。然后根据相同行业的有关系数来填报其他有关指标。

(五)、数据处理扎实有序

建立了经济普查数据录入局域网,与外网隔离,防止病毒感染。

一是认真搞好数据处理培训工作。派专业人员参加省市培训,受训人员熟练掌握数据处理的程序,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建立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对数据采用复录制度,另一方面录入的数据与普查表进行核对,审核无误后录入员签字。

三是广泛应用人机结合的审核模式,通过有经验的业务人员与计算机有机结合的审核方法,对普查表进行审核。针对机审不能通过的审核关系,进行探讨,及时总结。

四是录入完成后,对全部数据进行计算机审核。审核内容按普查表审核要求进行。对于出错信息,查明原因并进行校正。

第6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 采集系统 营配贯通 台区户变关系

营配贯通是指配电网和营销两套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营配数据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协同运作。为了推进营配贯通的深化应用,需以采集系统全覆盖为支撑,常态化开展营配集成业务为手段,深入挖掘采集系统数据和功能应用,加强与营销、配电等相关系统集成,实现线损管理精细化,推进营销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公司供电服务水平。

一、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概述

(一)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舟山供电公司在线损管理方面牢固树立“技术线损最优化,管理线损最小化”的理念,逐步建立“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为支撑的科学、规范、高效线损管理方式,开展以台区低压线损率指标为核心的全过程管控,落实各项管理降损措施和技术降损措施,不断提升公司的运行效益。

选取典型,总结台区线损问题治理经验。2014年,舟山公司选择展茅供电所重点突破,组建攻关小组,开展配变-表计对应、10千伏公变专变营配对应、10千伏线路测点对应等数据质量现场核查,共梳理出公变端、用户端、营配贯通对应、其他等4大类23小类台区异常问题。通过制定治理方案、排定工作计划到治理实施,展茅供电所仅用了48天时间,台区线损可算率从71.59%(2014年2月19日)提高到96.89%(2014年4月8日)。该治理经验已推广到舟山地区所有供电所,舟山公司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效果明显。

(二)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主要内容

台区低压线损统计依赖于公变、低压同期电量数据,以及公变与低压用户准确的对应关系。目前公变档案维护及数据采集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为运检部,低压数据采集和公变计量点管理归口管理部门为营销部,鉴于营销、运检在数据采集和配网设备维护方面职责分工不同,台区低压线损精益化管理需要借助于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并建立有序、规范的公变与计量点对应关系常态维护机制,进而推进线损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技术和管理线损,提高公司降损节能成效。

相关工作分台区线损监测与分析,将线损管理调整为日分析,实现台区线损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控转变,提高线损计算的精细化水平。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是一个综合评价采集全覆盖情况、采集质量以及用户台区档案质量的指标。为加快提高台区用户对应关系的准确性,切实深化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应用,以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为抓手,定期开展配变-表计对应,10千伏公变、专变营配对应,10千伏线路测点对应等的数据质量现场核查,进一步提升营配对应的数据可用率。

(三)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工作计划及指标目标值

根据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反应对应关系梳理质量,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划:一是完成专变、公变对应10千伏线路在营销系统中的维护;二是核对营销和生产GIS的公变对应度;三是完成配变-表计对应关系普查,通过“户变关系判别技术”核对公变-接入点-表箱-表计的对应关系,在低压GIS系统中对应地理位置信息。

指标目标值:

公变营配对应率:100%

配变-表计对应关系正确率:99.95%以上

采集系统低压用户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公变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专变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98%以上

二、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措施

舟山公司根据省公司发策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计量采集普查、数据治理、需求整理、系统完善、上线运行、试点经验整理、配变智能终端完整接入等工作。

2014年1月以来,舟山公司累计完成405个主变关口、14个电厂关口、278个主网线路关口、720个配网线路关口、4553个专变用户、3916个公变计量点、535781个低压用户的计量、采集装置覆盖情况普查。处理电量关口采集薄弱环节11项;加装1155个采集装置,新覆盖7508个用户,采集覆盖率达99.90%;截至2014年8月底共换装121305块智能表计,智能电表安装率达93.43%。舟山供售电量各采集点已全面纳入同期线损管理。

(一)基于“户变判别技术”排查台区户变对应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建设和发展引起的频繁变动(如迁建、扩容、割接、布点等)、用电户数增多和用电户信息变更频繁,通过传统方式(人工结合台区识别仪)很难及时、准确的排查台区“户变”关系,从而又造成营销业务系统中的台区“户变”关系数据与现场不一致,导致异损台区屡屡冒出,使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进入了瓶颈阶段。

基于此,在近期公司引进杭州新世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区户变关系动态判别解决方案],并经过部分“户变”对应关系存在疑问、线损不正常的台区做试点成果的验证,符合“公司对台区户变关系准确率达到99.95%”的要求。该新型解决方案与传统人工解决方案的差异在于,可以实现一次识别多个台区、自主识别箱表内增减表计、主动提示窜台表计的功能,形成户变关系常态化维护的长效机制,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和深化营配应用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梳理线损异常台区清单

结合线损异常台区常态化治理流程,以及将排查台区户变对应关系的技术与系统衔接,梳理线损异常台区清单。以展茅供电所为例,通过系统查询展茅供电所台区线损情况。根据查询结果从系统导出线损过大台区及负损台区清单,并为后续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提供依据。

(三)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

为实现台区线损异常治理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成立了对应关系核查组和计量装置检验组,负责展茅供电所台区线损异常整治工作。对应关系核查组由展茅供电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台区-用户对应关系的排查工作;计量装置检验组由计量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工作。

两个专业小组根据线损异常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及展茅供电所人员整体安排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见表1、表2。

(四)异损台区现场排查及结果分析

两个专业小组根据线损异常治理计划每日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对应关系核查组主要核查现场变压器下挂接用户是否与系统中一致;计量装置检验组主要检查现场CT变比是否与系统倍率一致、二次接线是否正确、公变下挂接的终端是否与系统一致等情况。

经过两个专业小组的现场核查反馈结果,存在1台变压器CT变比与系统不一致,5个台区用户对应关系不一致,4个台区部分用户电量缺失的情况,详见表3。

三、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结果的评估与改进

(一)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结果的评估方法

通过以上针对性工作,实现公变台区与用户负荷的实时监控,为配网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准确的负荷数据,为彻底消除配网“低电压”现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舟山公司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也提升至98%以上。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的提升为日常电力营销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在提升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的同时,完善了用户信息资料,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电力营销日常工作环节、决策制定,提升日常营销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二)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及改进

(1)公变增容更换互感器引起月线损异常

互感器更换后,在计算月线损时,系统按照更换后互感器倍率来计算月供电量,导致台区月线损偏大。

改进:对互感器倍率更改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是系统互感器倍率档案错误的,则按照目前算法来计算;如果是正常互感器更换,则按照更换前后分开计算供电量。

(2)台区低压线路切割引起月线损异常

用户台区切割后,系统将用户整个月的电量全部算到切割后的台区售电量中,导致切割前的台区月线损超大,切割后的台区月线损为负。

改进:对用户台区变更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是用户台区档案错误的,则按照目前算法来计算,如果是正常用户台区变更,则按照台区变更前后分开计算台区售电量。

(3)公变终端故障无法修复时,会导致月线损为负

公变终端故障无法修复,更换终端后,系统在统计月供电量时,按照新、老终端分别计算。但是老终端是以故障前最后一次抄见示数作为底度,故障期间的供电量缺失,导致月线损为负。

改进:参照现有的低压用户算法,对故障期间的供电量进行估算。

(4)公变终端(或用户)电量突变,会导致台区月线损异常

改进:对于电量突变的公变或用户,采集系统根据日均电量设定阀值进行识别并发起异常流程,由责任部门确认是否属于突变,对于属于突变的公变或用户,允许手工录入示数或根据公变终端(或用户)日均电量进行估算;

(5)销户用户电量未统计在月售电量中,导致台区月线损偏大

改进:将销户用户电量计入月售电量中;

(6)用户二级计量点下装表导致月线损为负

改进:营配贯通规则要求进行配变―表计对应,但是在计算台区线损时,需要将二级计量点下表计电量剔除,否则会导致售电量重复统计,可能引起线损为负。

(7)台区户变对应关系不准确导致线损排查失去基础数据支撑

改进:使用新型户变判别技术,对异损台区进行批量排查户变对应关系,在户变对应关系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影响台区线损的原因排查,使台区线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四、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深化应用功能开发

开展理论线损专题研究及初步应用,将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进行比对并生成异常告警;

开展线损指标体系管理研究与功能开发,即梳理基础数据维护、线损统计及异常处理相关的评价指标,定时自动统计线损指标,初步建立线损指标管理及评价体系;

开展降损管理研究与功能开发,即根据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结果,分析影响线损主要原因;

开展降损专题研究与功能初步开发,利用线损统计数据,对线损异常进行分析,根据用电量波动情况,生成疑似防窃电用户清单,为防窃电工作提供辅助。

(二)为配网规划提供抓手

为年度配网改造项目安排提供依据,对每条线路、每个台区实际线损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配电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指导配网项目储备,改变以往单纯考虑设备拆旧换新降损的做法,从而避免电网建设改造资金浪费。

(三)为反窃电及故障提供分析平台

低压用户从营配贯通业务应用平台,丛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模块分析入手,针对线损超大台区,分析日用电量少和日用电量波动较大用户,逐户开展现场检查,包括:现场校验及接线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接线质量问题或存在绕越计量装置用电问题,若发现无表定量用户还需通过加装电能表规范计量装置配置。

通过持续开展台区排查,治理了现场变比错误、公变终端接线错误、通讯信号、用户窃电等问题。如2014年完成负损、超大损和不可算台区处理675个,通过台区治理、同期线损应用发现窃电98起,退补电量108652千瓦时。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由78%提升至99%以上。

参考文献:

第7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关键词】PDA 普查 亮点 问题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它包括以往的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并增加了建筑业普查的内容,覆盖面广,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2013年的第三次经济普查和一、二次经济普查相比,最大的革新就是充分运用了现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首次由普查员使用移动数据终端设备(以下简称PDA),进行GPS定位后现场入户登记,它的使用被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誉为“中国普查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将彻底改变普查登记、数据处理等工作阶段的固有模式,但给普查员的选调及培训、数据质量控制、企业统计基础资料规范化建设等环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结合自身数次普查的工作经历,对PDA在本次普查工作中的应用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PDA的应用成为经济普查的亮点

利用PDA进行调查,提高了普查的数据质量和效率。首先,使用PDA进行现场调查是集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于一体,与传统普查相比减少了单独的数据录入和审核过程,把复杂漫长的工作变得简单,节省了后期录入工作时间,减少了录入工作量和再生性差错的机率,其次,利用在PDA中形成的单位核查底册,查询更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底册核对效率。

利用PDA进行调查,减轻了县级数据录入压力,缩短了数据处理时间。内容较多的普查表用PDA采集后,由于PDA设备强大的表内审核功能和便捷的数据传输能力,省略了县级普查机构以往长时间数据集中审核、编码、录入等环节,大幅提升了普查数据的时效性和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压力。

利用PDA进行调查,能够掌握调查单位的空间信息。在普查人员上门后,在PDA上输入行政区划代码,后台系统会将地图底册相应该区域的地图推送到PDA上,然后通过GPS定位,完成将该单位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定位的工作。普查人员还要现场拍照,把该单位所在的建筑、单位的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代码证这“三证”拍摄电子照片,上传系统。掌握这些空间信息,以确保普查单位底册中的每一个单位都真实存在。

利用PDA进行调查,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第一,以PDA普查区划分的电子化管理,不但减少了普查员大规模手工画图的工作量,确保了普查区的无缝对接和单位的不重不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今后的各类普查和调查奠定基础,共享普查区划分的成果,避免重复劳动和无效作业;第二,PDA的定位功能有助于快速确定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精确确定经纬度,可以为事后单位核查和统计地理信息建设提供基础地理数据;第三,采用PDA采集数据,有利于普查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使普查数据信息实现地图化,不仅拓宽了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途径,而且为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模式转换提供了新的空间。

利用PDA进行调查,审核流程更科学。重名重码、法人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对应关系以及填报数据质量是数据审核的三大内容。在一二经普时,都是在普查登记数据上报后同时审核,大量时间花在重名重码审核和单位剔重工作上,导致普查公报数据不能很快确定。而且重名重码问题不解决,由专业从总量上审核数量指标也是不合逻辑的。现在的方式是在单位清查阶段解决第一、二个审核问题,在普查登记阶段解决第三个审核问题,流程更合理,工作重点更明确。

二、PDA在经济普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普查人员选调难。三经普对普查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由于PDA设备的引入是统计各类调查中史无前例的,调查过程集拍照、GPS定位、文字和数据输入、数据的审核、修改、导出等功能于一体,这就要求PDA操作人员不但要熟悉信息技术和电脑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会计和统计知识,加上PDA采集设备存在屏幕小、按键小的问题,对普查员的年纪提出了年轻化的要求。无论哪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普查数据的进度和质量。再加上普查员工作待遇不高、时间紧、普查对象配合程度逐年下降等因素,可以说是一项付出与收获不对等,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够承担的艰巨工作,而根据历次各类大型普查经验,普查员的聘用是每次普查的难点所在。

培训难度大大增加。历次普查的普查员培训,仅仅停留在普查技巧、报表填报、指标业务等方面,而三经普的普查员培训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PDA操作流程、计算机的数据审核和修改、数据传输等内容,因此针对PDA手持设备操作新特点,如何培训一支高素质的普查员队伍来保障电子化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各级普查机构所面临的新问题,也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上,相对于以往普查,需要有更完善更科学的培训、考核人员的体系,以及投入更多的培训时间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普查员队伍。普查员的培训是本次普查的另一个难点。

调查环境要求高。利用PDA设备调查,首先需要对调查对象进行三证拍照和定位,其次现场利用财务、统计等相关资料采集和填报普查表。要顺利完成这一系列的程序,离不开调查对象的密切配合。由于涉及到经济指标,一些单位可能会比较敏感,因此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登记工作。另外,调查对象的证件存放情况、内部核算资料的完整准确程度等,都直接左右着普查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财务与经营地分离的单位,营业收入、税金和支出等财务数据不容易当场取得,对三无企业(无执照、无资金、无场地)如何进行定位采集等问题,都将是基层普查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软件和制度更新频繁,让基层无所适从。在普查过程中,数据采集软件、普查制度包更新频繁、更新事项多、操作复杂。更新时又因新旧程序和制度包兼容性问题,或是普查员在更新操作中的失误,容易导致数据丢失。让基层普查机构和普查员无所适从,很闹心。不少乡镇普查员担心操作失误而丢失数据,经常要跑到县经普办找人维护更新,既浪费人力财力,又耽搁普查时间,影响普查进展。

查漏补缺工作量和系统性风险难以把控。PDA引入普查,一个重要的好处是提高普查的效率,但随之产生了风险。第一,由于PDA设置了按普查区和地址查看单位核查底册的功能,个别普查员误认为核查内容以本普查区显示的底册单位为准,只对底册上能找到的单位进行调查,没有的单位就不填报了,而底册上的单位基本上是以登记注册地为准。这样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位的漏登,无形当中增加了查漏补缺工作的难度;第二,以部门数据和名录库信息为基础的核查底册,为普查员伪造普查数据提供了便利;第三,使用PDA调查使普查员过多依赖机器审核,只要审核通过,往往不会做另外审核,与传统纸质调查经历各级多次审核相比,存在明显影响数据质量的漏洞和隐患;第四,统计分组的主要属性填报质量难以掌控。如行业代码、登记注册类型等重要统计分组指标不仅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还要有高度的规范性,由普查人员直接填写并编码质量难以掌控,且事后核实的工作量很大,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

第8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关键词:人口普查 统计数据 发展态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结果表明,甘肃省总的人口变化进入低出生率、低增长率、低死亡率的现代转型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持续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常住人口性别比从原来的正常范围最高值下降到中间段,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有所缓解。人口结构城镇化、老龄化、知识化特征明显,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趋向性转移速度加快,流动人口数量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一、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

全省常住人口较2000年增加约45万人,增长率为1.80%,年平均增长率为0.18%,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9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57%的年平均增长率。1964年至2010年平均降幅为0.76%,超过同期全国0.56%的平均降幅,人口增长率受人口政策、人口迁移等方面因素影响,呈快速大幅下降趋势。

二、总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08%,女性人口占48.92%,男性略多于女性。较2000年人口性别比由107.59下降为104. 42,降幅由平稳变得有所增大,性别差优于全国总水平,处在正常值范围内。人口性别比中,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出生人口性别比由119.4下降为108,其中,2007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93,2008年为114.48,2009年为111.60,虽高于正常的出生性别比例范围,但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老龄化进程正迅速加快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8.16%,高于全国总比例1.5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73.61%,低于全国总比例0.9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23%,低于全国总比例0.64个百分点。较2000年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84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全国总比例1.5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1个百分点,升幅高于全国总比例1.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升幅高于全国总比例1.32个百分点。全省人口年龄结构从1964年开始,0-14岁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近十年来降幅有所加大。从1982年开始,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平稳升高,近十年来,增幅超过前30年增幅的总和,达到3.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人口增长速度,超过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际衡量标准,甘肃省已迈入老年型社会。因15-64岁人口比例有所扩大,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对经济社会发展仍具备一定的“人口红利”条件。

四、平均家庭户规模逐步缩小

全省常住人口中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9人,高出全国户均人口0.39个百分点。较2000年家庭户增幅为0.11%,家庭户人口减少193422人,降幅为0.01%,户均人口由3.97人减少0.48人,减幅大于全国0.14个百分点。根据全省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受人口过程诸因素影响,1982年开始,全省平均家庭户规模以0.53的平均降幅逐步缩小。

五、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全省总人口与2000年相比,十年间增长6.50%,年平均增长率为0.63%。全省外出半年以上的净流出人口为1592053人,比2000年外出半年以上净流出人口454063人增加1137990人,增长250.62% ,净流出人口规模明显增大。甘肃省多年加强劳务输出,外输到省外的人口达640多万,多为外出务工经商群体。

六、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36.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63.88%。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11个百分点,增幅为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之最大,超过前5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量总和。除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外,城镇人口比重以平均6.25个百分点的增速递增,但比全国总的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幅度低1.35个百分点。随着全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逐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使城镇化进程步伐加速,同时城镇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七、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逐步上升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占 90.57%,各少数民族占9.43%。各少数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99%,远高于汉族人口0.10%的年均增长率,也高于全国0.67%的年均增长水平。与2000 年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74个百分点,汉族人口同比例下降。根据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民族构成数据,汉族人口除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比重有所增长外,均呈下降态势,其下降幅度平均为0.47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除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外,则均呈同比例增长态势。自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各少数民族人口和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均逐步下降,各少数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的降幅平均为0.58%,小于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0.78%的平均降幅。显示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稳步增长,人口比重有所加大,年均增长率超过汉族,年均增长率降幅小于汉族。

八、人口素质整体有所提高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7.52%,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2.6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1.2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2.50%。与200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上升为7520人,超过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增数总和,增幅为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最高,达到182.17%;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上升为12687人,增加2824人,增幅为28.6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上升为31213人,增加7288人,增幅为30.46%;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下降为32504人,减少4403人,减幅为11.92%。大学生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较2000年减少61.71%,文盲率由14.34%下降为8.69%,下降5.65个百分点。文盲率和文盲率下降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全省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文盲率大幅下降,人口素质整体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第9篇:三查三比三提升范文

为进一步丰富学习实践活动内容,xx镇党支部在召开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的同时,组织参学的所有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了以“查思想,看科学发展意识是否明显增强;查工作,看科学发展能力是否明显提高;查作风,看践行科学发展的实效是否明显”的“三查三看”活动,推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查思想,看科学发展意识是否明显增强。我单位紧紧围绕镇政府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的中心工作,学校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使全体教师自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开展工作。并在深化学习、解放思想、分析检查上下功夫,采取座谈会、走访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谈心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着力查找自身存在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敢突破、不敢创新等不敢解放思想;工作标准不高、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等不愿解放思想;不善学习、视野狭窄、思路不清、缺乏在竞争中求发展的能力等不会解放思想等问题,全面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我校实情的认识,切实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加快素质教育建设步伐,实现我校科学发展夯实思想认识基础。

二是查工作,看科学发展能力是否明显提高。在认真梳理分析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围绕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制度机制、领导能力及工作作风等方面,着力查摆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查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懒惰浮躁、推诿扯皮和不作为、乱作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触及矛盾、不敢动真碰硬的老好人思想,教育教学效能不高、工作进展不快等家长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摆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机制问题。教师党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服务学生为目标,以创家长满意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主动干事、干实事。严查教师中有偿家教、收受学生家长红包等行为,积极推进学校“师德创优”工作深层次展开。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实行党员承诺,推行整改措施实质化,,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切实增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及时向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任务完成进度和落实情况定期进行通报。

三是查作风,看践行科学发展的实效是否明显。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把“三查三看”作为主要内容,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查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是否得到加强,看党员干部之间团结、和谐、文明、进取的风气是否浓厚;看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讲操守、重品行;是否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有无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和大手大脚现象;是否存在为政不廉、、作风散漫等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鞭策教师党员不断更新业务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要求教师立足课堂,多做研究,科研兴校,狠抓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三查三看”活动中,我校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能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开展“三查三看”活动与镇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党员干部管理、提高队伍素质、转变教师作风、提升教育效能建设结合起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