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称赞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每每拿起语文文书,我就会想到学词句篇,贾志敏也说过,语文课要教语文,教语文,就要贯彻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丰富的字词积累,才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基石,几年来本人一直关注字词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理论摘记学习,并尝试着在实践教学中积极的去探索发现字词积累教学的经验。
以下是我们学校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中的字词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
片段一:《称赞》同课异构中词语教学片段采集
蒋老师《称赞》第一课时片断采集
1.教学“称赞”导入
师:(板书:称赞)谁会读?
生:读
师:谁给它换个词?
生:表扬
生:夸奖
师:平时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生:很高兴
2.教学“粗糙”
师:从哪里看处小板凳做得很粗糙?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图,说一说
生:有裂纹
生:太矮了
生:有一只脚胖一点,有些地方瘦一点。
师:刚才于冬说小板凳做的很粗糙,但很认真,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板凳做的很粗糙……
3.教学“泄气”
师:谁来读一读,泄气是什么意思?
生:放弃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泄气?
生:(沉默,没有一个回答)
师:在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跳绳,我们老跳不好的时候,会?
生:做也做不好的时候会满泄气。
师:你来读这句话
生:读
上课老师反思: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情境称赞学生的学习用具摆放整齐,衣服穿的整洁,人坐的端正,精神好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下文“称赞”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听课老师点评断采集:这堂课上课文。得非常扎实,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课题。先对学生进行一番称赞,然后让学生给“称赞”换个词。接下来就进入初读。整个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这部分,预设非常充分,抓“粗糙”的理解让学生看图进行突破,创设情境“从哪里看出小獾非常认真?”老师及时的给学生称赞,与文章的主题相符。“泄气”的教学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突破。
黄老师《称赞》第一课时片断采集
1.教学“称赞”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称赞别人是快乐的。
师:那什么是称赞?
生:表扬。
师:还有吗?
生:夸奖
师:学学这篇课文,看看称赞是不是这么神奇。
生:自由读文
师:指名读
生:读
师:仔细听,
师:表扬她,称赞她,(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口语中,就运用了词语)
2.教学“粗心”“泄气”
师:粗糙的小板凳是什么样子的?
生:不平整
生:有裂纹
生:做的高高矮矮的,一个比一个好。
师:都做了三只了,还做不好,心里会怎么想?
生:着急
生:伤心
生:奇怪
师:就是只泄气的小刺猬。
3.教学生字
师:(出示 刺猬 小獾)瞧瞧他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个偏旁的,都是反quanpang
师:(出示板凳 椅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木字旁。
师:有什么区别?(看图理解)
生:都是木头做的。
生:椅子有靠背,板凳没有
师:哪个难做
生:椅子难做
上课老师反思片断采集:在教板凳和椅子时,这两个生字时,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椅子有靠背,板凳没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老师进一步引导“椅子”做起来更难,从而为学生理解后文中“小獾从会做板凳到会做椅子”的进步打下基础。因此,紧扣文本进行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质量,同时读文识字紧密相连,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全面的语文素养。
点评:有人说“好的方法是一颗良种,可以播一粒,绿一片,收一筐。”本课识字教学,老师积极遵循汉字构字规律,让学生轻松快乐完成识字任务。它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可以举一反三,扩大识字量,无异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理论解释及思考讨论】
以上是我校两位老师在一次校本研修活动中同课异构教学片段。两位老师采用的字词教学设计不同,各有闪光点,却感觉都还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值得深思。
1.解读词语,读出词外意
教学词语,首先要解读词语。如何解读词语?词语可以通过工具书(如字典)去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去理解,不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去理解等,先拿我们的“粗糙”一词来做例子吧。词典里的解释:第一个意思是质料不精细,不光滑。第二个解释是草率,不细致。结合《称赞》这篇课文来想象这里的粗糙:小板凳表面还带小刺,是第一个意思;板凳的脚做得一只粗一只细,是第二个解释。正确深入的解读了“粗糙”一词,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就会有方向,有内容。如片段一中,老师巧妙地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将“粗糙”一词化为眼前可视的“实物”,从而在对话中感觉到板凳做的糟糕。孩子的思维形象具体,老师通过图,让词语一下子就变的形象可感了。遗憾的是,在通过看图说话过程中,只有两三个小朋友回答说“有裂纹,不平整,一只脚胖一只脚瘦”,这个词语的教学就好了,感觉过于简单了。
如何深入这个词语的教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词语基础。粗糙这个词语孩子们可能已经理解,但是只停留在学面意思上的理解,也就是词典中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才是学生要学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觉表面的“粗糙”,再用眼睛观察做工的“粗糙”,然后还可以拓展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粗糙?小朋友可能会回答说,树皮是粗糙的,爷爷的手是粗糙的等等。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解释下的例子:如表面光滑,但是外表不大美观的也可以说粗糙。这样孩子对粗糙一词的认识才够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言语,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的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的感彩,为了让儿童获得深刻的体验,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儿童通过想象画面、词语组合等方式唤醒词语表象,由抽象的词语进入具体的形象去感知、感悟。
2.链接生活情境,内化词语
链接生活情境,是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利用学生生活中有过的经历和体验,打通词语和生活相联系的通道,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和情感,使词语内容与学生只要能意会、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但随着阅历的丰富,孩子的理解会加深,这个加深应该是在已经构建的基础的不断深入。所以,词语意象的根基应该打下。在词语教学实践中,让词语与生活情境结合,可以把模糊的词语教学变得具体形象,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可以把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如以上的教学例子中两位老师都将“称赞”直接运用于课堂,正如老师自己反思的那样,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情境称赞学生的学习用具摆放整齐,衣服穿的整洁,人坐的端正,精神好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下文“称赞”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由此可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词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接影响到老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那么,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如何合理、恰当地处理才能实现高考目标呢?这个要求又如何落实到每一环节呢?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分层导学。
分层导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要求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能多层次地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
皮亚杰认为,任何人的认知发展都要经历上述四个连续的阶段,且这种连续发展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英语教学初始阶段,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后在适应英语教学环境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能够把思维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已经进入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阶段。
例如,高辅英语第一轮复习的起始阶段,对词及短语用法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例句、配套练习才能理解掌握,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选修课本里的词语学习只要点一下它们的用法就可以了,不必用大量练习去佐证相关知识点,这样省时省力,效果还很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层次,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激励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高考复习教学中充分运用激励的作用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收到理想效果呢?
情感情绪控制的分层实施,将有效地保证英语复习教学的向前推进。刚刚接受新教学生的英语学习都能按要求进行,一句问候的话都能达到激发学生之目的,“最近英语小测怎么样?”就足以提醒学生不要放松。
随着教学的深入,将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阻碍。我们要适时地指导学习去克服困难,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对此,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深深产生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学生对英语学是很悲观,尤其高辅学生,在教学中有意心理提振,知识激活,复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将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别人的许可、肯定和称赞,能引起学生的愉悦情绪,使学生朝着既定方向努力,这就是高级一点的激励形式――表扬。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没有成长,哪来表扬。没有表扬,给一些期待也是必要的,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批评在激励学生这一点上,不但能起到激励学生行为的作用,而且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学生成绩还不错的阶段,师生关系不很融洽时,用委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采用亲者严、疏者松的原则,使发展到这阶段的学生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这样,学习才会踏实,成绩才能不断提高。正是这种批评激励,使得一些自负、骄傲、个性偏激的学生情绪转变成了谦虚谨慎,精益求精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每个学生情绪发展有不同的层次阶段,针对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对策去鞭策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组织英语教学,效果难以想象。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0-0119-02
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强大,整合多媒体、网络、黑板的功能,增强了人-机的交互性,可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提供灵活的多媒体材料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功能,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呈现更加灵活,也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课件和幻灯片等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
正确而有效地使用交互式白板,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以促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产生变革。目前,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引入互动式电子白板,学校也提出要求促使教师应用白板,但相应的培训跟不上,电子白板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笔者调研发现,即使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中小学都配置了白板,而且规模开始逐步加大,但是教师只是简单地当做展示课件之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何有效地培训教师应用互动式电子白板?笔者首先在地方院校的学科教师和师范生中开展实践探索,然后再到其他学校进行推广和深入,目的就是帮助更多的老师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1 问题调研
笔者之前所在的学校承担了本地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大学教师尤其是学科教学论的教师是否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在培训前,我们做了一些调查,调查对象是来自相关院系的学科论教师和承担教师教育的公共课教师,有35位。通过调查发现,46%的学科教师没有听说过交互式电子白板;60%以上的教师认为交互白板对促进课堂教学作用一般;70%左右的教师对交互白板会不会成为未来课堂教学中的主流技术和媒体持怀疑态度。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和在一些课题学校的调研,笔者认为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1 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有恐惧心理
由于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迅速,各种教学工具层出不穷,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惯性,对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处于被动状态。当引入新技术或新媒体于教学时,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学不会,教学中出错,自己控制不了,还是惯用媒体或技术更好。笔者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的态度、所任学科、年龄和原有教育技术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新媒体的学习和应用。如讲授型的教师、理科的教师、年龄大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低的教师往往更容易拒绝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顾及精细的教学设计,很不自信自己掌控技术的能力,就主观认为使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增加教学负担。因此,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存在疑虑,产生畏难情绪,宁可让交互式电子白板闲置,也不愿使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1.2交互白板功能的使用局限
台湾陈惠邦教授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教室中使用交互式白板的4个应用层次:1)代替传统黑板的展示或教学呈现功能;2)以教师为主导媒体操作平台;3)以教师为中心的展示平台;4)师生互动学习平台[2]。一线的调查也发现,教师对电子白板的使用也是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师可以熟练应用,课堂师生互动,教与学的效果非常明显;有的老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操控电脑,开启相关的学习资料或媒体,以配合讲解;有些老师把电子白板当成黑板或多媒体投影设备,只使用板书功能,或只是将课堂上的教学素材(例如ppt课件)进行播放;但大部分教师不会使用电子白板相关软件功能(如:聚光灯、拉幕、页面回放等)和资料库中的教学素材,以及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对设计符合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更是不知所措。
1.3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缺乏有效指导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电子白板?教师需要帮助,如在教学中电子白板有哪些功能?在哪些教学环节应用这些功能?如何使用白板提供的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困惑和迷茫的问题,他们需要得到及时的引导和有效的指导。单位购置设备也没有系统地考虑培训和应用推广。针对电子白板的培训也存在以下问题:1)供应商的培训取代专业培训:新购置的设备供应商会派专人对学校教师进行基本的培训,让教师认识、了解新设备,由于培训者不是专业的教学或教学研究人员,因此培训内容不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而只是产品功能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2)教师对多媒体的理解和掌握差异较大:由于教师的学科、年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差异较大,统一安排的培训难以满足个体差异;3)单纯的技术培训,缺乏与学科教学的联系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联,难以让教师感受到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和互动功能,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4)培训方式简单,没有相应活动设计,不能使教师将培训知识内化为教学的专业技能。
2 实践探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尝试设计和实施了针对学科教师和师范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对相关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培训,然后由学科教师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合作在《学科教学论》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上对师范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与相应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基本功能演示;第二层次――教学案例观摩;第三层次――教学设计与实践。
2.1 第一层次――基本功能演示
为了顺利地让教师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本原理、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我们采用演示+讲解+实践的培训方式。首先,给教师展示几个简单的例子,调动其认识白板的积极性,如:给出半只蝴蝶,设置问题:如何画出整只蝴蝶?老师们积极参与并进入问题情境,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旋转,翻转等,培训者随即告诉老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里很容易实现,然后进行演示。所有例子展示完后,老师们惊叹:白板功能强大,使用简单、方便,既可以自如地操控电脑软件,又可以方便地实现交互。随后,培训者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常用功能和工具逐一介绍,重点强调每个工具在教学中功用和如何实现,如,电子白板里的纹理笔工具,我们建议语文和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使用纹理笔在白板上刷出各种图片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我们还安排一些活动或任务,让教师接触白板并自己实践操作。
2.2 第二层次――教学案例观摩
通过第一层次的培训,老师们已经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了基本的认识,感受到了白板的强大功能。第二层次,我们会展示不同学科的教学视频案例让被培训者观摩,在观摩的过程中,让教师基于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是常用的:
问题1:展示的课例中,用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
问题2:这些功能对教学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3:案例中基于白板的设计有哪些值得借鉴,又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观看案例后,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的认识会加深,也间接地获得了教学体验,这种方式对电子白板的功用迁移到教学设计中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2.3 第三层次――教学设计
通过上面两个层次的培训,教师对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有了非常直接地认识。为了使教师将培训知识内化,我们让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自己设计一份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记录下来。接下来,让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到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展示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共同完成课件的制作,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实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加深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掌握。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分享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学习中的感受,并且重点思考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未来教学的帮助作用。最后,大家还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
3 培训效果分析及启示
这样的培训设计,效果明显,实效性强。培训结束后调查,54%的教师认为交互白板对促进课堂教学作用很大;78%的教师认为使用交互白板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50%的教师认为使用交互白板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且作用很大;80%的教师认为白板笔书写、拖曳、标注等交互功能,特殊效果功能(包括屏幕遮罩、聚光灯、放大镜等功能)、资源库功能非常实用而且使课堂教学比黑板或投影仪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在培训过程中,学科教师对交互白板的强大功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这种培训形式表示称赞。这种方式的培训使交互式电子白板由看似深奥变得简单易学,而且也使教师参与到每一个活动中,体验新技术与互动,共享经验与感受,获得启发和设计。
通过此次培训的实践,我们继续完善培训设计,继续在在校的师范生和课题所在的学校开展互动式电子白板的培训和应用推广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互动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会有新的变化,学校的资金投入也能真正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转眼之间,一年的资教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2007年的夏天,当我一样响应省教育厅的号召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留恋,我背起行囊,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我们的“资教五年,播种希望”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资教生,自从报名的那一刻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即将踏上讲台的新鲜感和责任感深深的吸引着我。
在思想认识上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三年来我认真地参加了学校每次的政治理论学习,贯彻和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初中生在观念和习惯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完美的人格,无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我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在教育教学上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孩子是花,那么我就是雨,滴滴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如果孩子是树,那我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我是一位教师,三年来我心甘情愿的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
“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出色地完成“五认真”工作,在教学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并在龙坝大胆的改过去“一本书,一只粉笔”的教学方式为前所未有的多媒体新的教学方式之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开拓了眼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而且爱上数学课了。获得了学生和教研员的一致称赞。
一年来我担任的是三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是细琐而又忙碌的,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有的任性、有的顽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我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我班的学生。要当好一名班主任,学生的吃喝拉撒睡,什么都要操心,都要过问,天冷了要嘱咐多加衣服,天热了要注意疾病的传染;离校的时候嘱托不忘他们注意安全,放假的时候要告诫他们不忘学习。农村的孩子家里都比较穷,上学费用成了他们的“老大难”。有些孩子交不起学杂费,我就主动给他们垫上。有的学生生活费没有着落,我就主动借给他们,让他们安心的学习。要想组织好班集体,可不能忽视了对“德困生”的教育。郑强同学是班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别人打架他会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害公物,同学们都怕他。每当他做错了事,我并不当众责备他,总是单独地跟他谈话,可光说没多大效果。后来,我就抓住他爱动脑筋的“闪光点”。让他在课堂上,在集体活动中露了几手,还当众表扬了他,同学们喜欢跟他做朋友了,他也由此改变了许多。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喜欢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对班中的个学生如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都有一份小小的记录,包括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爱好及生日等。当学生有什么不开心时,我就会像好伙伴一样去安慰他。班上还有位叫柯尊强的学生,父母离异,家庭条件不好。为此,我常常给他买学习用品,在班级各项集体活动中经常让他冲锋在前,慢慢的在班上谁也没有瞧不起他,都待他如自己的亲兄弟。在班级中,我不仅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耐心地辅导,尽量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更好搞好教学工作,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又把家长合理的建议运用于教学上。
我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学习气氛浓厚,“小雷锋”层出不穷,如唐秋红同学拾到50元钱及时归还失主。三班参加校运会,校歌咏比赛皆获得了一等奖,四项竞赛在全校名列前茅。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个方面,三班在全校都是挺棒的,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校老师的称赞,一年来,我所在的三班,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县级优秀班集体。在教学工作上的认真及对学生的关心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虽然在大学期间我已经拿到了二级计算机证书,但我仍然坚持学习,并顺利地拿到了计算机高级等级证书。而且,还积极参加县级、省级的各种教学培训。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情感因素
众所周知,高职英语教学存在学时少、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的状况。如何在现有情况下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水平。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体会。
一、教学设计方面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而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高度集中于课堂教学内容。
笔者特别注重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每节课最开始的几分钟。通常,笔者会进行一个称之为“Daily Performance”的部分,主要是由学生自主上讲台表演任何跟英语有关的内容,可以是一首英文歌曲,或是英文小笑话,或是自己的人生感悟等。而接下来的导入则是很大程度上考查教师的应变能力。因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内容进行评价并过渡到课文的导入,进而过渡到当堂的课文内容。这个设计要与课文内容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同时也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此外,教师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境。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设计,笔者在设计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开展小组讨论、分组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和自,力争自己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网络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勤奋学习,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新视野英语》第二册听说教程第一单元“Symbols of Culture”的教学中,因为文中主要讲的是世界上第一家麦当劳的故事,所以在设计时,笔者事先安排几位学生找了一些常见洋快餐(包括肯德基、必胜客等)的背景资料,用英文介绍给大家,激起大家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则是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将学生分成相应的若干组,每组讨论然后推选代表上台讲解,笔者则负责对小组的表现作出评价,并更正讲解不当的地方。
在听说的教学中笔者则更是把学生的多说多练放在首位。比如《新视野》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针对前面提出的教学目的:“学生能掌握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表达句型”,笔者并没有按照教参上的设计让他们听例文,而是让他们自己读例文,把其中有用的句型列出来,然后按照他们对四季的喜好把他们分成四个小组。分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来谈论自己所喜爱的季节的天气,进行PK,句型总结最多的小组胜出。通过这种方式,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发言也踊跃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教学语言方面
教学语言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肢体语言和语言。
(一)肢体语言
在中国,教师总是在讲台上稳立不动,沉着庄严,一本正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课堂,但它却有些呆板,枯燥乏味,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其实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活动计划决定自己在课堂上的位子和姿势,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手势。做手势要自然,要能帮助自己阐明或者加强授课内容,但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并且能被学生接受。
眼神交流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教师应洞察学生情绪的变化。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时,教师对他投以赞许、鼓励的目光,这种无言的称赞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反之,某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应该用严肃的目光注视他,这种无声批评,既达到了目的,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不影响学生整体的听课情绪,其效果远远胜过有声的语言。
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非语言信号之一。丰富友善的面部表情是学生接收到老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比教师的其他肢体语言所产生的影响都要大。我们可以看到,当老师面带笑容、精神抖擞地跨进教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课堂上和老师的配合就很好;而当老师心事重重、面带忧虑地走进教室时,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受到感染,当天的课一定会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面部表情。
(二)语言
声音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音质、教学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来决定说话音量的大小,一般应以后排学生能和前排学生听得一样清楚为宜,但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高声喊叫。同时,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音量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总是使用同一种声音会使整个课堂枯燥无味、缺乏活力,也不利于保护老师的嗓子。
此外,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差的特点,课堂教学的句子不能过长,使用的语言不能太难,应以口语化的短句子为主,否则学生听不懂,产生畏难情绪,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以鼓励和夸奖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心理语言学称之为“照顾式语言(caretaker language)”,即母亲与小孩对话时,如果发现小孩听不懂,所采用的重复自己说话或放慢语速的方法。
另外,教师还要用贴近生活和时代的语言,要幽默风趣,以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笔者给学生讲解某语法项目时,给学生介绍了一个自己总结出来的容易记忆的法则,在提到这个法则时,笔者用到一个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词“山寨”说:“给大家介绍一个山寨版的法则。”学生听到都笑了起来。本来很枯燥的语法讲解,立刻多了点色彩。
三、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充满激情,要富有感染力,这样才可能影响和改变学生。当然,过硬的教学水平和渊博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把单纯的说教转向情感交流,学会赏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多用激励性语言,以充分发挥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最后,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后的反馈和交流。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解决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面对现实,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而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因材施教,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汪秀琴.论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9,(7).
[2]张雪.浅谈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
[3]吉梅玉.肢体语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9).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教育;幼儿成长
我们认为快乐与发展应该是幼儿成长的主旋律,更应该是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理念。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往往会将幼儿教学的内容集中于汉语拼音的学习、数学九九乘法口诀的背诵、唐诗宋词的背诵以及汉字的书写等等,这就明显出现了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现象,甚至使幼儿面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与此同时,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被泯灭了。在城市幼儿教育过程中,广大幼儿教育人士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并主张就该问题进行整改,而在农村幼儿教育过程中,似乎能够产生上述认识的教育人士并不多,而这也正是本文主张“让快乐与发展成为幼儿成长主线”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农村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让快乐与发展成为幼儿成长的主线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游戏是幼儿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在农村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游戏的设置似乎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使幼儿筋疲力竭却没有任何收获,同时还可能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幼儿之间发生肢体冲突或是由于动作过猛,幼儿出现摔倒、摔伤的现象等。本文认为幼儿游戏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游戏的教育性、安全性、可行性、参与性以及难度系数。没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不适合在幼儿园教育中出现,而安全性更应是幼儿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可行性是指游戏是否能够在幼儿园内部快速组织与实施,参与性是指在游戏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团体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难度系数是指如果难度过高超过幼儿的认知范围,就会使幼儿的畏难情绪提升,出现放弃游戏的现象。在对幼儿进行颜色和物品的认知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物品藏于身后,将幼儿分成小组对物品的颜色和名称进行抢答来进行游戏。
二、在情景中增强幼儿认知的能力
通常来说,幼儿对卡通动画片的吸引力是没有抗拒性的,很多幼儿在家中会出现一整天看动画片不休息的现象。虽然对动画片的过度迷恋对幼儿的成长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因素,但幼儿教师却可以抓住幼儿对动画片的兴趣与爱好这一特点,将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融入课堂教学中,而这正是本文所说的在情景中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动画片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幼儿教师应该尽量选择具有教育性且浅显易懂的内容,同时在动画片时间的选择上也尽量选择几分钟的短小视频,在幼儿对视频观看完毕时,教师就可以就动画片里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引导,如:大灰狼是不是坏人啊?如果你是小红帽你会怎么做呢?在引导和启发的过程中,提高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幼儿能在动画片情景观看的乐趣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三、在交流中感受情感的价值
本文认为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传授给幼儿知识、提高幼儿能力,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基础性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在教学中让幼儿体会到情感的价值,很多幼儿都是在进入幼儿园以后才认识同龄小朋友的,因此借助这一机会,对幼儿进行“友谊”的渗透,让幼儿体会到这种新的奇妙的情感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友谊”的认识,可以使幼儿与小伙伴更加融洽地相处,而这也正是幼儿快乐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上文中鼓励幼儿将“香蕉”与小伙伴分享正是引导幼儿认识“友谊”的重要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与其家长进行亲子互动,鼓励幼儿对家长的外貌进行观察与称赞,如“爸爸的眼睛很大,我很喜欢”“妈妈的头发很长,很漂亮”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而更重要的是在对父母的称赞中,还可以使亲子的作用得到较大发挥,增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快乐与发展应该是幼儿成长的主线,这一点无论是对农村幼儿还是城市幼儿都是同样适用的,面对农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为农村幼儿教师,我们更有义务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注入我们的心血,为了能够使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发展,本文提出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引导幼儿在情景中增强认知的能力以及引导幼儿在交流中感受情感的价值等方面对农村幼儿教学进行调整,以达到让幼儿快乐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史文秀.中小学布局调整背景下西北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第2—10页位置与方向整理与复习。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八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辨认方法,能根据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位置与方向复习课》教学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小华和朋友们一起在动物园游玩,在一个十字路口,他和小伙伴走散了,并且还迷路了,现在他的旁边有一个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你能帮助他找到救护站吗?(打开PPT第2页)
师:我们怎么帮助小华找到救护站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平面图上的什么?
生:方向。
师:怎么判断方向呢?
生:我可以根据平面图上的指示标,确定北,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其余三个方向。
师:我们知道了方向还需要知道什么,才能帮助小华呢?
生:小华的位置。
师:同学们很聪明啊!小华说他先在在xx位置,现在你能说一说,小华怎么走找到救护站吗?
生:从小华现在的位置向xx方向走到xx位置,再向xx方向走到救护站。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帮助小华找到了救护站,并和小伙伴取得了联系。那你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吗?
师:你能帮老师完成这个方位示意图吗?(打开PPT第3页)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生:我根据北与南相对,西与东相对判断方向。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在认识了八个方向之后,我们还学习了简单的路线,想一想,在描述路线时,应先确定什么?然后在怎么做?
生:应先确定物体的位置,然后根据方向描述路线。
2.建构网络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整理,我们形成了这样的知识网络。
(根据学生回答完善网络)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小华的朋友们,觉得你们很聪明,出了一些题,想考考你们,你们敢应战吗?
1、下面是小华家附近街区的部分平面图。
(1)邮局在少年宫的(
)面,在科技馆的(
)面。
(2)商店在小华家的(
)面,在丁丁家的(
)面。
(3)电影院在邮局的(
)面,学校在邮局的(
)面。
(4)邮局在电影院的(
)面,在商店的(
)面。
(5)丁丁家在科技馆的(
)面,在少年宫的(
)面。
(6)丁丁从家出发去学校,可以先向(
)经过(
)走到科技馆,再向(
)走到学校。
(7)小华从商店去科技馆,可以先向(
)走到邮局,再向(
)走科技馆。
【设计意图】通过小华家附近街区的部分平面图,第(1)至(5)小题锻炼学生运用八个方向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第(6)、(7)小题,锻炼学生描述简单行走路线的能力。
2、小华的叔叔是一名邮递员,他负责城东新区的邮递工作。
刘叔叔的送报路线是:
【设计意图】通过对行走路线的描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位置的相对性。
3、根据描述,把育新小区的平面图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标出建筑物在图中的位置。不仅巩固所学的方位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解答的真好!小华的朋友们也对你们连连称赞呢!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一、不少教师、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有失偏差
什么叫“个性化阅读”呢?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同时,每个人的个性既包括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由此,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因个性发展需要而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不同学生的阅读个性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学生却因“独特体验”而片面理解了“个性化”,由“独特”引申出“与众不同”、 “独一无二”,于是学生便挖空心思去找这种“独特”,提出一些肤浅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或哗众取宠、或游离主题、或断章取义,诸如“为什么炮弹就是炸不到育乞西呢?”(《蜡烛》)“韩麦尔是一个不务正业,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老师。”(《最后一课》)“父亲是因为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背影》)“美国伞兵是一个怕死鬼,因为他的自私害死了法国一对善良无辜的农村夫妇。”(《勇气》)等等,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一堂课只要有这么一个问题,七嘴八舌争个不休,这堂课就算玩完了。
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
教师片面地将“个性化”作孤立的理解,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放得有余,收得不够,讨论有余,总结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有时甚至沦为看热闹的旁观者、骑墙者,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走了偏锋,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将培养出一批刁钻古怪、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为了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以及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搞好“个性化阅读”教学。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将“个性化阅读”置于“三维目标”之下,尤其是要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逐步养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志趣,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进行辩证的分析、引导、梳理和扬弃。
其次,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绝不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或重点、或疑点、或关键点,总之是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绝不能让学生随便读一遍书就海阔天空的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最后一课》中分析韩麦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教师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只有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充分显示,让矛盾的双方或诸多对立面不断转化,个性化阅读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让课堂呈现出“多元一集中一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
纵观教师的备课,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备课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而且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备课目标比较单一、备课理念有时过于偏激、备课中课堂设计单调、备课中教师思想的“一体化”等。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备课存在的优势,如备课中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多读和背诵、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设计有序。在面临新课程改革、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压力之下,给教师备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始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六个改变。第一个改变就是:“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高中语文应该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出发来设计课程目标。
首先,在三维目标之下,高中语文教师的理念应发生转变。三维目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应该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足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不应像是传统教学中的那样填鸭式教学、满堂灌的形式。要在备课中注意对教学设计做到“点到就止”,使学生自己去领悟其中的内涵。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有关注学生知识性的学习转变为关注学生体验性知识的学习。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与激励者。高中生自制力差、玩性大,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给以适当的督促和帮助,避免放任自流现象的发生,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称赞,用赏识、激励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
此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是简单地将专家学者研究好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去灌输给学生。如今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要求教师也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学习,除了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以外,还要积极地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研究,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其次,新课改下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备课中,教师是备课的主体,学生是受众,是客体,但在三维目标之下,学生应是教师备课的主体,教师备课是围绕着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让学生“多提、多思、多说”,要重视和学生的交流和对话,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备课中要重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设计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